图解黄帝内经养生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4:21:47

点击下载

作者:李杰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黄帝内经养生法

图解黄帝内经养生法试读:

前言

养生文化古来有之,早在唐尧时代,人们就开始用舞蹈来预防关节疾病。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如《老子》《庄子》等,便记载有许多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据考证,《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较为系统的养生理论的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简称《黄帝内经》,与《道德经》《易经》合称中国的“三玄”。千百年来,它们始终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天书”,受到无数人的仰视。同时,《黄帝内经》也是中医学最早的典籍、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另外三本是《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的渊薮,人类智慧的奇葩。它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华民族医学的发展,为增强国人体质,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宝典,自诞生至今,没有一个人动摇过它的理论框架。

治未病一直是中医的精髓之一,《黄帝内经》强调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阐述人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健康长寿、长命百岁。它里面讲述的养生之道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所践行。《黄帝内经》中还有一条至关重要的养生原则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这八字养生箴言,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整部《黄帝内经》的养生精要,对于当今人们的养生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极富哲学意味,因而有人认为这也是一部蕴含中国生命哲学之宗的思想著作,其思想的核心便在于“天人相应”,书中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人只有“顺四时而适寒暑”,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本书从最基本的“阴阳概论”开始讲述,内容丰富、分类明确,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还采用图解的方式对内容加以示意和解析,方便读者理解。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和实用性极强,是不可多得的健康生活家庭用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加以修正。第一章阴阳养生法但凡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管是地之九州,还是人体七窍、五脏和十二肢节,均和自然界阴阳之气相贯通。人依赖于金木水火土与三阴三阳之气而生存,顺应自然界之变化,便能固守阳气,神明通达,若违逆了自然界的清净之气,便会七窍闭塞,肌肉壅滞,邪气侵体,减损寿命。自然与阴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类经·阴阳应象》

阴和阳是一对相对的范畴,其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不管是具体的、抽象的,还是大的、小的,都能够分为阴、阳两个属性。纵观整个宇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不仅为自然界一般规律和万事万物之纲,同时也是事物变化的起源。此外,还是新生及消亡的根本所在,其间也蕴含着自然界的无穷奥妙,因此在对疾病进行诊治的时候也必须对阴阳这一根本加以区分。

天是由自然界中的轻清之气上升后形成的,地是由重浊之气下降后生成的。阴性柔和且安静,阳性刚强且躁动;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生、长、收、藏的过程才得以形成,阳施化清气,阴凝聚成形:寒到极致便转化为热,热到极致便转化为寒;寒气凝敛,能生化出浊阴;热气升散,能生化出清阳。在人的身体中,清气不升就会在下方凝滞,由此产生完谷不化的泄泻;如果浊阴之气在上方堵塞却不下降,便会导致胃脘胀满类疾病。此病理现象是阴阳运行失常的一种表现。

清阳之气上升蒸腾就会形成天,浊阴之气下降凝聚便会形成地;地面上的水湿之气蒸腾上升就会变作云,天空中的云雾之气凝聚下降就会转为雨;雨是由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来,云是由天气下降之雨蒸发而成。因此,在人的身体中,清阳之气在上方是经眼、耳、口、鼻诸多孔窍而出的;而浊阴之气是从下窍排出的,比如大小便等秽浊之物是经前后二阴排出的。清阳之气向外开发肌肤腠理,浊阴之气向内归藏于五脏;浊阴之气在六腑中游走,只有在饮食水谷中营养才能得以消化和吸收,糟粕才会排到体外。

就性质而论,水为阴,火为阳;气为阳,味为阴。药物饮食的五味滋养了形体,而形体又依赖于元气的充养;药物饮食之气生化为人体的阴精,人体的阴精又仰求气化而产生。五味太过就会对形体造成损伤,阳气太过就会使阴精耗损,人体的元气是由阴精生化而成,药物饮食的五味太过又会损耗和伤害人体的元气。

阴性向下沉降,所以味由下窍而出;阳性向上升浮,故而气从上窍而出。味的性质为阴,味厚就叫作纯阴,味薄就称为阴中之阳;气的性质为阳,气厚就叫作纯阳,气薄就称为阳中之阴。味厚者能泻下,味薄者则通利;气薄者能宣泄,气厚者则令人发热。具有较大热性的药物耗散正气,而气味温和的药物则可以令正气壮盛。这是由于大热消耗正气,温和的阳气会生发正气。如果药物气味辛甘,具有发散作用,那么其性质为阳;如果药物气味酸苦,具有涌吐、泻下作用,那么其性质为阴。

阴气如果偏胜就会伤及阳气,阳气如果偏胜就是伤到阴精。阳气偏胜,患者的症状是发热;阴气偏胜,患者的症状为畏寒。若是寒到极致就会表现出热,同样,若是热到极致就会转变为寒。寒邪会对人的形体造成损害,热邪则会伤及人的气分;气分受伤,人就会感到疼痛,形体受伤便会导致肿胀。对疾病而言,先痛后肿者,则是先伤到了气分而后才伤到了形体;若是先肿而后痛,则为先伤及形体而后才伤及气分。如果是风邪偏胜就会造成头晕目眩、肢体痉挛、晃动,如果是热邪偏胜就会出现痈肿,如果是燥邪偏胜就会出现干枯少津的症状,如果是寒邪偏胜就可造成浮肿,如果是湿邪偏胜就会导致泄泻。

生、长、收、藏过程的形成和寒、暑、燥、湿、风的产生源于自然界四季的交替以及五行的演变。人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化生出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等五脏之气,由此产生了人的五种情绪,即喜、怒、悲、忧、恐。因此,喜、怒等情绪过于激烈就会伤及人的五脏之气,寒暑等气候过于变化就会对人之形体产生伤害。暴怒会对人的阴气造成损伤,暴喜会对人的阳气造成损伤。情绪过于激烈,会使气血骤然发生紊乱上冲现象,将上部的经络填满,结果就是阳气与形体相脱离,发生昏厥甚至死亡。故而不对喜怒等七情进行适度控制,不对寒暑变化进行调摄,寿命就难以延长。物极必反,所以阴气过盛就会朝阳转化,阳气过盛就会朝阴转化。因此说,在冬季有寒邪侵袭,到了次年春季就会得温病;在春季有风邪侵袭,到了夏季就易出现腹泻;在夏季有暑邪侵袭,到了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在秋季有湿邪侵袭,到了冬季就易出现咳嗽。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自从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得到应用以后,中医就开始根据这一理念对人体的内部构成进行划分,并在对患者进行诊治的时候将其视作一项重要的标准。

在中医看来,阴为下降的、静止的,阳为上升的、活跃的。男属阳、女属阴;外属阳、内属阴;体表属阳、内脏属阴。甚或是人体的五脏六腑也有阴阳之别,如心、肺为阳,而肝、脾、肾为阴,具体到每一个脏腑器官,也有阴阳之别,如心分有心阳、心阴两类,肝有肝阴、肝阳之分。

相应地,阴阳理论也对人的体质进行了新的划分,《黄帝内经》把人类体质分成了三类:偏阴体质、偏阳体质以及阴阳平和体质。

偏阴体质即具有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此类体质的人在平日里喜热、畏寒,或是体温偏低。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面色偏白,不具光泽。形体大多偏胖,但较虚弱,容易疲劳;食量小,消化吸收一般;性格内向,少动喜静,或是胆小容易受惊。偏寒、偏湿、偏静、偏低沉是该体质人的主要特征所在。

偏阳体质系指具有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此类体质的人在平日里喜冷、畏热,或是体温稍偏高,动一动就很容易出汗,喜欢饮水。且面色大多微偏红或者稍苍黑,或是呈油性皮肤;动作敏捷,反应快,精力旺盛,性欲旺盛。体形偏瘦,但比较壮实。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性格外向,喜动,容易急躁,自制能力比较差。该体质人群的显著特征是偏热、偏燥、偏动、偏亢奋。

阴阳平和体质类的人通常不会太胖也不会太瘦,或是胖而不雍,瘦而有神,肤色平和,但具色泽,食量适度,自我调节能力很强。性格比较开朗、随和。此类人通常不容易感受外邪,身体健康,精神充沛。哪怕是患有疾病,只要得到适当的调养,仍然能够长寿。

人体的最好状态为阴阳平衡,偏阴、偏阳都属于一种病。所以中医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分清阴阳,查明盈亏,然后才是调和均匀。诚如《灵枢·病传》所说:“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阳气的重要性

有史以来,人类就和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把握生命之气和自然相通的规律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而掌握阴阳的变化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

风和日丽,人们就会神清气爽,心情舒畅。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便能固守阳气,即使有外界的致病因素干涉,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是因为顺应了时序变化并进行了调养。若是与自然界的清净之气发生了冲突,则会在内使九窍闭塞,在外令肌肉壅滞,对身体起保卫作用的阳气就涣散了,结果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会削弱阳气。

同太阳一样,阳气若是运行出现了问题,轻者会使寿命受损,重者会导致死亡。自然界的运行依赖于太阳的光明,所以,人体的阳气在太阳出来后会上浮到人的表体,用来保护肌肤免受风寒侵袭。

一旦寒邪侵袭人体,杂乱的欲念便会如同转动的轴轮般翻过来覆过去,神气也会由此变得浮越不固。若是身体感受了暑邪,便会出现出汗、躁动不安,甚或喘粗气等症状。如果暑热之气攻入人体,人就会表现得多言多语,身体发烫如同一团燃烧的炭火,只有发汗了才能使热度消退。若是湿邪侵体,人的头部就会感到沉重、肿胀。如若湿邪长期得不到消除,大、小筋脉就会收缩变短,或松弛变长,收缩变短就会出现拘挛,松弛变长就会导致痿症。倘若风邪侵体,就会引起浮肿。若是寒、暑、湿、风四种邪气交替地侵袭人体,人体的阳气就会渐渐接近衰竭。

过于繁劳,人体阳气就会弛张到人体之外,而势必会造成阴精在体内发生衰败,如果是在酷热的夏季,更会伤及人体的阴精,阳浮阴虚,便会引发昏厥病。该病的症状包括双眼视物模糊,双耳闭塞失聪。患者在发病的时候,没有任何征兆就昏厥在地,发病之急如江堤崩倒,江水横流一般难以控制。

因为大怒,形和气发生了分离,气血瘀滞于上,就会导致突然昏倒;如果筋受到了损伤,就会变得松弛,造成四肢活动不便;如果仅是半身出汗,长期以往便会导致半身不遂;发汗后,如果感受了湿邪,便会形成小的疖肿或者汗疹;食入太多肥美精细的食物容易长疔疮;因劳累而发汗,皮肤受寒,经常会有粉刺产生,郁久化热,就会发展成痤疮。

阳气在人体内,其精微可养神气,其柔和之气可养筋脉。佝偻无法直立是由阳气开阖失常,寒邪内传所致;寒郁陷脉,郁而化热,腐败肌肉腠理,形成鼠瘘病,易有恐惧、惊骇等病发生,这是由于寒气在肌肉纹理之间发生了滞留,经由腧穴向内传而对脏腑造成了压迫;营卫运行不畅,逆于肌肉,郁而化热,就会引起痈肿病;汗已完全发出,身体虚弱的时候,如果再感受了风邪,便会引发风疟。

所以说,风邪为诸多病患的致病原因。在人神清气静的情况下,肌肤腠理致密,即使存在强烈的致病因素,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是因为顺应了四季变化的要求。病邪长时间在人体滞留,上下就会格拒不通,即使有良医和妙法,也很难将其治愈。因此,三阳经气蓄积不畅,便会出现病死;阳气格拒不通,就会发生外泻,没有及时运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或是诊治医师的技术水平较低,都会贻误了病情而导致死亡。

在白天,阴气具有对人身的外部进行保护的作用。阳气从早晨开始产生,在中午最旺盛,在下午开始衰退,汗孔也在下午关闭。由于日落之后,人们要进行休息,所以切忌对筋骨进行过度扰动,也不可接触雾露之气。若是作息违背了早、中、晚三个时段阳气活动的规律,人体便会患病而出现形体消瘦、憔悴。

在人体中,性质为阴的脏是用来藏蓄阴精的,阴精不断地起来和阳气相应;阳气则固密于外,其作用是保护肌表。若阳盛阴虚,则产生神志狂乱;若阴盛阳虚,则会令五脏气机不和,九窍功能发生障碍。

风邪侵入人体,邪气就会对肝脏造成损害,精血也会因此而耗损;暴食会对肠胃产生伤害,筋脉解而不属,易引发泻痢、痔疮;饮酒无度会伤及肺,肺气上逆,败坏大骨。

凡是涉及阴阳,其关键问题都为:阳气在外致密,阴精才能在内固守。若是阴阳失调,就如同自然界仅有春天却无秋天,仅有冬天却无夏天一般,因此说最重要的原则是调和阴阳。若阳气过盛,在外难以致密,就会损耗阴精。阴阳平和协调,人的精神才能平安正常;若是阴阳分离,人体阴精便会由此发生衰竭。阴阳在中医学上如何体现?在中医学中,“阴”是储存的能源的代表,有形的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雌性等都属于阴;“阳”是能源的消耗的代表,是能够从人体的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具体到无形的物质包括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阳”的生命活力源于内在因素的推动,也就是“阴”的存储。与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基本相同,“阴阳”的收藏过程也是吸收与释放的过程,阴的收藏属于合成代谢,阳的收藏则属于分解代谢。阳气与阴气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善于养生的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阳气,万物的形成离不开阴气。无论是阴气还是阳气,都不可或缺。同时,阴和阳也是统一的,二者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换句话说就是阴和阳不仅对立,而且相互依存。人体若想长寿无恙,就必须使身体内外的阴阳保持平衡。

在阴阳学说看来,自然界的所有事物之间都具有相互对立的阴阳关系,阴阳对立,事物才得以发生、发展、变化。但事物之阴阳并非固定不变,二者还相互消长。《类经·阴阳类》(张景岳著)就曾提及“阳长则阴消,阳退则阴进”,“一阴一阳互为进退”。和四季变化相类似,阳气在春夏季节渐渐旺盛,秋冬的阴气为阳气所压制,温度自然会升高;阴气在秋冬季节渐渐旺盛,天气自然会愈来愈冷。《素问·脉要精微论》中也曾提到阴阳消长,“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几句说的是四季与一天中阴阳互为消长的渐变过程。如果阳气比阴气充盛,温度就会升高;如果阴气比阳气旺盛,温度就会下降。阴和阳之间的比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二气互为消长,消长的程度呈现为周期性变化,所以才会有四季的变化。

对于人体而言,阳气和阴气也是互有消长。要是阴气居于主导地位,势必会造成人体阳热的缺乏;若是阳气过多,势必会导致人体内部阴津的不足。为使人体强健,人体内的阴气和阳气必须维持相对平衡。医学要做的就是想办法使这种“平衡”得以恢复与稳定,倘若不能使人体的这种平衡得到恢复,那就表明疾病不可治愈,死亡即将来临。

在中医养生领域存在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保阳气,益阴精。万物因阳而生存,也因阳而发生死亡。阳气为生命之根本,人的生长、健康和衰老全都依赖于阳气,比如,精血、津液全都是为阳气所生化,所以说“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进行养生首先要进行养阳。

阴和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不可或缺。阳护卫于外,阴蓄精于内。阳在外部起保护作用,依靠的是阴精化气,此外,阳气又对阴精起推动及巩固作用。阴在内部蓄精,也需要阳气的推动,同时阴气也能将物质与能量供给捍卫内部的阳气。所以善于养生的人,也非常重视补阴。阴生化出精,精盈而气盛,气盛就会神全,神全就会体健。阳气《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是说人体正是依赖阳气来抵御外邪的。《黄帝内经》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讲的是阳气就像是万物生存都离不开的太阳一般,没有了阳气,就好比没有了太阳,大地一片黑暗,万物死亡,人的生命也会由此而终结。人的生老病死,也会受到阳气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是阳气生化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精血和津液,所以阳气和人的生命密切相关。

现代人因为受到生活、工作和环境的压力,出现了很多健康问题。西医把身体机能并未出现太大的问题、然而人却感到不适的情况称为亚健康;据《黄帝内经》理论,此为现代人的阳气出了毛病。阳气是生命的源泉,如果出现损耗、不足,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就是抵抗力减弱了。一个人若是身体健壮,阳气亢盛,其抵御外邪的能力也就相对较强,疾病也就很少发生;但一个人若是体质虚弱,他就会随时发生疾病,且大病、小病不断。因此,阳气不足或衰减为万病之肇始,而孩童及老人也易因此而患病。故而说,养生治病的根本是养护阳气。

现代人由于劳累、工作压力大、精神损耗、饮食不当、生活方式不健康等使阳气发生了耗损。而且人一生的阳气富有规律性,自孩童时期开始,阳气渐渐增长,到青年时期(24岁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就会渐渐衰减,兼之现代人不知道养护阳气的道理,这样理所当然就会出现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感冒、肩颈疼痛、腰背疼痛、失眠、易疲劳、抑郁等,这些都为身体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在《黄帝内经》看来,心主神,肝主魂,肺主魄,肾主志,脾主意。因此,在养阳气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这是由于精神所消耗的阳气最多。此外,还要减少欲望,使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人体器官的运营时间各不相同,所以身体休息的时间也要安排好。饮食只需均衡便可,万食皆为补。※阳气像太阳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阳光的照耀,人体也是如此,也需要阳气的温煦来维持其鲜活的生命力。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意思是,人的生命为“阳气”所支配,阳气得以固护,人体才会百病不侵,人们的生命力才会鲜活。因此,对体内的阳气进行养护才是养生的重点。

在中医学中,人体内的阳气也名“卫阳”或者“卫气”,在这里,“卫”即保卫之意。阳气堪称人体的卫士,具有抵御外邪,保护人体免受损伤的作用。人在天地之间生存,“六淫邪气”就是自然界中的风、暑、寒、燥、湿、火,此六邪时刻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如流感,有些人常常“赶流行”,有些人却很少患病,区别就是他们体内阳气的量大小不一。经常容易得病的人,其体内阳气缺乏,身体极易被病邪侵袭,但是体内阳气充足的人能够抵御外邪侵入。因此说,那些患有诸多疑难杂症、重病或者慢性病的人,其发病大体上都是由于卫阳不固、腠理不密,造成各种外邪陆续侵入人体并日积月累所致。

就致病因素而言,其不仅包括自然界的“六淫邪气”,也包括人体内部的七种情绪,那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在传统中医看来: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忧思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伤肾。这说的是情绪过于波动便会伤及五脏,引起病变。当阳气不充足的时候,人的情绪波动最大。阳气充足的人一般比较通达、乐观,而阳气不足的人容易悲观绝望。因此,阳气养好了,人的情绪便会渐渐变好,整个人的精神和活力都会很充沛,因七情过度所致的病症也就逐渐消失。※ 阳气的来源

中医学认为:“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在此处,“气”即人体的阳气,又叫“元气”、“正气”,也就是“真元之气”。故而,如果人体阳气充足,免疫力就会强,便能克服疾病;倘若人体阳气缺乏或者身体虚弱,便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将疾病克服,一旦阳气耗光,人的生命就会终结。《黄帝内经》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意思是,阳气来自于父母的精气,是由后天水谷精气与自然清气结合形成的。

父母的精气是先天之本,先天之本是决定阳气强弱的第一要素。即一个孩子,如果其双亲身体均非常健康,那么其将来的身体也会比较健康,且免疫力较强,不易生病。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即使是同胞姐妹,也有健康强壮和体弱多病之别。

兄弟姐妹的基因遗传于父母,就先天条件而言并无太大差距,但人们经常会忽略掉一个因素——孕期有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受孕时间,孕妇营养状况,孕妇孕期有没有饮酒过量、服药等情况,孕期的心情等。故有“母肥则子壮”之说。如果计划怀孕生子,夫妻双方务必先调养好身体,为孩子提供较为充足的阳气,毕竟怀胎十月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阳气虽然是由父母的精气化生而成,然而这些先天具有的元气仅能支撑七天的生命。只有吃东西和呼吸自然之气才能生存下去。所以说,后天之本——水谷精气及自然清气对人体内的阳气的影响是最大的。有的人因为父母身体不太好,先天阳气不太充足,此类人虽然从小免疫力差、体弱多病,但他若是知道自己不具有好的先天条件,非常注意养生,知道对自己的阳气加以养护,同样也能长寿。

可见,阳气为生存之本,其强弱是由两大因素决定的,那就是先天之本和后天之力。先天精气会对孩子的身体状况产生影响,但能否长寿,还是取决于孩子自身能否将后天之力巩固好,将体内阳气养护好。※ 补阳的原则

阳气为生命之本,阳气充足旺盛,才会实现防病健身,延年长寿。如果一个人的阳气缺乏了,便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疾患。《黄帝内经》言:“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愧。”

对于精气不足,究其根本,无外乎是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熬夜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所致。人体正气虚衰,卫外不固,免疫功能差,无力抵御邪气,就会引发多种疾病。比如,人体有风寒之邪侵入,无力抵抗疾病,免疫功能调节低下,便易导致感冒、肺炎、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而机体免疫缺陷更可能引发各种癌肿。

如果人体出现精气不足,不仅要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也要补气,以此实现正气充盛。有许多方法可补气,如药补、食补、运动、调情志等都具有补气的功效。

血除了能够营养并滋润全身之外,还是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若是出现气不足的症状,原因极有可能是出现了血不足。血虚则不能载气,气就无所归,所以临床上经常会见到气血两虚的病症。倘若原因在于血不足,则要先进行补血,不然就会像干烧器皿,将内脏烧坏;倘若原因在于瘀滞不通,可增加气血,使气血同补。如此才能实现补气的目的。

气血双补要采取食用补气、补血的食物和药物的方式进行慢慢调养,切忌操之过急。猪肉、猪肚、牛肉、鸡肉等是常用的食物,而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等中药经常与之相配用来调养。采取药物调理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阴气

阴阳是互根互补的,阴是阳的基础,没有阴就没有阳;阳是阴的动力,没有阳,阴也不复存在。“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阴和阳是一体的,二者都不能缺少。虽然阳气才是生命的根本,但也不能没有阴气。

在古代,人们认为,阳是事物具有的温暖、向上、活动、光明、向外等特性;而阴则是事物具有的寒冷、向下、静止、黑暗、向内等特性。《黄帝内经》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治疗疾病要从根本上查找原因,这个根本原因便是阴阳协调。

阴阳平衡了,身体才会健康。阴气不足,也叫作阴虚,由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所致。通常大多表现为诸阴之本——肾阴气出现不足。外部症状表现为热症,如手心、足心、胸心烦热,面红上火,两颊潮热,咽干口燥,消瘦盗汗(夜里睡醒出汗多),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此外,阴气过盛而造成阳气不足,就是阳虚。阳虚的人要补阳,可以通过多晒太阳来补阳气。《黄帝内经》认为“秋冬养阴”,秋冬时节阴长阳消,这时候进行养阴取得的效果最大。而阴主静,静生阴,因此凉爽的傍晚也最适合来养阴。秋冬养阴,则春夏季节的阳才有根基;春夏养阳,则秋冬时节的阴才具动力。

傍晚及秋冬为阴长阳消阶段,阴主静,静则生阴,这样的话,阴虚者,要选择在傍晚进行静养,这样才会具有更好的效果。另外,还可在低凹处阴气较重的地方如山林、高山、海边、河畔、北方等处进行锻炼、多做深呼吸。在民间,有一种接地气养阴的方法,叫赤足踩地,可以令地气从足心的涌泉穴上升到人体。中医认为,地属阴,为阴气最为充盛的地方,接地气能够令人体快速吸收阴气。在饮食方面,养阴要多喝水,多吃些水生产物如藕、菱角、荸荠、竹笋和在背阴处生长的食物如越冬的冬小麦,长在地里的山药、地瓜等。阴液与阳津

在中医看来,津为阳,主表;液为阴,也叫阴液。津液和血、汗、唾、涕、泪、小便等关系密切。津液在经脉(经络、脉管)内,就是血液,所以说“津血同源”。津液可以转变成汗,也可以转变成小便,还可以转变成唾液或者泪液,如悲伤时号啕大哭后,就会觉得口干舌燥,这表明津液已经大伤。

如果人体津液不足,便会出现咽喉干燥、口干口渴等症状,这些都是因津液受损所致。就是不在炎炎夏日,出汗太多,也极易出现以上症状。此时,可用玄麦桔甘汤(玄参、麦冬、桔梗、炙甘草各等量)沏水代茶饮用,能清热生津。

若是体内的津液过分亏耗,便会造成气血两损;气血亏损,也会导致津液不足。津液的增多和减少,会对体内的阴阳平衡产生直接影响,引发疾病。比如,胃肠疾患者会大吐大泻,发高烧的病人会出汗过多,均会因损伤津液而致使气血亏损。故而,中医中一直有“保津即保血,养血即可生津”的养生说法。

津液来自于饮食水谷,并经脾、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中的水分与营养而生成。张仲景曾在《伤寒论》中论及一个养生原则,那就是“保胃气,存津液”,传统养生还有一个方法,是“漱津咽唾”。有一部养生名著说:“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漱咽下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意思是,人每日坚持吞唾液,经过百天便可容颜润泽。脾胃与养阳有什么关系?脾胃是人体阳气滋生的基础,人体阳气的生长与充实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而胃会消化人食入的五谷杂粮、果蔬蛋禽,为人体的所有器官提供营养,所以,脾胃和人的阳气息息相关。脾胃功能协调,人体气机的上下升降运动才会正常。脾胃运转正常,那么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而脾胃一旦受损,功能就会失常,从而给阳气带来损伤,甚者还会对全身产生影响,进而得病。五脏的阴阳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天元纪大论》言:“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人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处于“化”,也就是说人体自身调节阴阳,从而使人体内外的阴阳趋于平衡。生因化而存在,将“化”作为中心,调节阴阳升降,所谓“四者之有,而贵常守”, “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在中国的阴阳学说看来,阴阳存乎天地之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人类在天地之间生存,同样也离不开阴阳,自《黄帝内经》起,人体的脏腑就被中医分成了五脏六腑,在这些脏器中,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人体全部生命活动的核心。“人以天地之气生”,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除了人体内部要维持平衡外,人和天地之间也能相互对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所以,阴阳平衡,不仅包括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还包括人与天地之间的阴阳协调一致。

种种原因导致了阴阳失调,从而引发人体不适,而中医的任务就是调和阴阳,使二者保持平衡。张仲景曾说:“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当然,人体自身也具备此种自愈能力,西医称之为免疫力,然而在自身免疫力不能恢复平衡的情况下,就要借助于外力。五脏的功能

在古代,解剖学尚未诞生,人们是通过猎获、捕杀动物,或屠杀战败的俘虏,来掌握内脏解剖的常识的。在进行解剖时,人们极易发现有一不断跳动的脏器位于胸腔正中,其跳动能够将源源不断的血液供应给人体,这个位居人体正中心位置的、和血液循环密切相关的重要脏器,便被称为“心”。《黄帝内经》的作者通过解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观察,主张要注意观察和测量活人身体的外形特征,“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发现心的作用是主管调节血液运行,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心主血脉”,是说脉管和心脏直接连在一起,血液在脉管之中循环游走,心脏的跳动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不断运行。

从对“心”的了解中可知,任何一个脏器都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解剖学上的器官,它们还具有人体的很多生理功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