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美好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22:01:19

点击下载

作者:冯欢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得见的美好未来

看得见的美好未来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解阳智传君命

那是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拜公子侧为大将,申叔时为副将,在率领大军包围宋国都城睢阳时,还造了几座跟城墙一般高的兵车,叫楼车,四面攻打。宋文公一面派大将华元率兵守城,一面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求援兵。

晋景公接到宋国的求援信后,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出兵增援。大夫伯宗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说:“楚国与宋国相距二千多里,粮草运输困难,楚国军队不能在宋国持久作战。我们不必出兵,派一个使臣去宋国,只说晋国已起大军来救,要宋国坚持抵抗。要不了几个月,楚国就会自己退回了。”

晋景公采纳了伯宗的建议,于是派大夫解阳到宋国去。解阳化装成老百姓来到宋国睢阳城外,他被楚国巡逻兵抓获,并且被带到了楚庄王面前。

楚庄王认识解阳,便问他来干什么,解阳就如实地说了。楚庄王说:“睢阳很快就要打下来了!你如果能对他们说,晋国有事,一时不能发兵,特地叫我来告诉你们一声,这么一来,宋国没有盼头了,一定会投降的,省得两国人民遭殃。到那时我封你为楚国的县公,你看好不好啊?”

解阳低头不语。楚庄王说:“你不答应,就杀了你。”解阳叹了一口气,说:“好吧!”

解阳上了楼车,去同宋将华元对话。解阳提高了嗓子喊到:“我是晋国的使臣解阳,奉了晋侯的命令来传话。”城里头的人一听到晋国派使臣来传话,立刻挤了一大堆人,华元也在内。

解阳接着说:“我走到城外,给楚兵抓住了,不能到你们那去了。晋侯亲自率领军队来救,很快就到,你们千万不要投降,要守住城。”城里的人高兴的大声欢呼。

楚庄王一听,火冒三丈,立刻叫人把解阳弄下来,怒气冲冲地责问到:“你已经答应了我,怎么又失信?这是你自己找死。”

解阳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没有骗你,我是奉晋侯之命来的,现在我已经把命令传达完了,足见我是守信用的。反之,如果贵国使臣给敌人抓住,违背大王的命令,讨好敌人,你喜欢这样的臣下吗?”

楚庄王想利用解阳的这种守信用的精神去教育他们的臣下,就又转过来称赞解阳是个忠义之士,把他放了,还赏给他一些银两。

劝诫卫侯反骄破满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有一次,子思到卫国去做客。他看到卫侯在说话或处理事情不管对不对,他的群臣都异口同声地附和。于是,子思就对他的学生公丘懿子说:“我看卫国可真算是‘君不君,臣不臣’了。”

公丘懿子说:“您为什么这样说呢?”

子思说:“当人君的如果不谦虚,认为自己一贯正确,那么别人就是有再好的意见、再好的办法,他也听不进去。即使事情办得对,也应当听听别人的意见,何况是让别人称赞自己做坏事、助长自己作恶呢!凡事如果自己不考虑是非,只是乐意让别人称赞自己,这样的人再没有什么人比他更糊涂的了。”“听别人的话如果不考虑有没有道理,只是随声附和,一味阿谀奉承,这样的人,再也没有比他更无耻的了。当国君的糊涂,当人臣的无耻,这怎么能领导百姓呢?我得找时间和卫侯谈谈。”

有一天,子思见到了卫侯,对卫侯说:“您国家的风气应当改变,否则的话,您的国家将要每况愈下了。”

卫侯惊讶地说:“您说说,是什么原因呢?”

子思说:“您察觉到没有,您说出话来,自己认为是对的,您的卿大夫没有敢矫正其中不对的地方的。您的卿大夫说出话来,也都认为自己对,而那些士人和百姓没有敢矫正其中不对的。这样一来,你们当君的当臣的都已经自命是贤明的人了,下边的群众也随声附和。赞扬、顺从的人,就会得到好处;矫正、不顺从的人,就会有祸患。像这样,您想想,好事从哪能生出来呢?”

卫侯听完子思的话,起来说:“谢谢先生的教导,我今后一定谦虚谨慎,以礼待人,改变风气。”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君是战国时期一个小国的国君。有一次,他为了拉拢士大夫,巩固他的统治地位,便请在国都住的士大夫来参加宴会。

其中,有个叫司马子期的士大夫也应邀赴宴。酒过三巡,上羊肉汤了,每人一碗,唯独到司马子期座前,羊肉汤没有了。司马子期坐在席间,觉得很难堪,于是大为恼怒,退席而走,投奔楚国,劝楚王讨伐中山君,自己做楚王的向导。

楚兵一到,中山君匆匆逃跑了。在仓惶逃跑途中,有两个手持武器的人,紧紧跟随中山君左右保护着他。中山君并不认识这两个人,就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保护我呢?”

这两人回答说:“大王您还记得吗?有一年夏天,麦子歉收,我们的父亲饿得躺在大路旁的桑树下边,眼睛都睁不开,马上就要死了。这时您从这儿路过,看到我们父亲的惨状,赶紧下车拿出一壶稀饭,很有礼貌地给父亲喝了,父亲才免于饿死。后来父亲在临终时嘱咐我兄弟说:‘中山君救我一命,你们俩要记住,在中山君有难时,一定要以死守卫中山君。’我们俩要与您共患难啊!”

中山君听完后,仰天叹息说:“给予人家的东西不论多少,主要是在他真正有困难的时候。失礼得罪人,怨恨不在深浅,在于使人伤心啊。我因为一碗羊肉汤失礼了,结果失掉了国家;因为一壶稀饭救了一个人,在危难之时得到了以死相报的两个人啊。”

诚请范雎赐教

范雎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辅佐秦昭王,上继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之大业,是一位在政治上、外交上极有建树的谋略家,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范雎不仅是秦国历史上的贤相,也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政治家。

范雎少年时就怀有雄心大志,但是苦于家贫,只好投到魏国大夫须贾门下,希望有朝一日能得以发挥自己的才志。但是须贾忌贤妒能,他认为范雎的辩才之能抢了自己的风光,便设计暗害他。在吏卒的帮助下,范雎才抽身逃走。后来靠着魏国人郑安平帮助,藏在民间,化名为张禄。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入魏。这时的秦国,由于变法奠定了富国强兵的坚实基础,又经惠文王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势更加强盛。秦国有个传统政策,荐贤者与之同赏,举不肖者与之同罪连坐。因此,秦国的有识之士,时常注意访求人才。

郑安平听说秦国的使臣到来,便冒充贱役,去服侍王稽,想从中代为范雎通融。通过郑安平的引见,再加上和范雎的长谈,王稽发现范雎是个少有的贤士。便把使命交接完毕后,带着范雎前往秦国。

范雎进入秦国,住在下等客舍,过着粗食淡饭的生活,待命一年多,仍未得到任用。后来,范雎对秦国大政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上书秦昭王,秦昭王见书大喜,重谢王稽荐贤之功,传命用专车召见范雎。

范雎进入秦宫,早已成竹在胸,他径直向禁地闯去。秦昭王走来,他故意不趋不避。宦官见这情况,大声斥责他:“大王已到,为何还不回避?”

范雎反唇相讥,说道:“秦国何时有王,独有太后和穰侯!”这话分明是刺激昭王。昭王听出话中有话,又恰恰点到心中隐痛,赶忙把他引入密室单独倾谈。

秦昭王毕恭毕敬地问道:“先生以何教诲寡人?”范雎一再“唯唯”连声,避而不答。最后,秦昭王深施大礼,苦苦乞求说:“先生难道永远不愿意赐教吗?”

范雎见秦王心诚,这才婉言作答:“臣非敢如此。未见大王之心,所以大王三问而不敢作答。臣不是怕死不敢进言,臣怕天下人见臣忠而身死,从此缄口不语,裹足不前,不肯向着秦国。”最后,范雎才点出秦国的政治弊端。

秦昭王听后,推心置腹地说:“秦国地处僻远,寡人糊涂。如今能得到先生您这样的贤才,真是三生有幸。从此以后,事无论大小,上至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好好教寡人如何处理,不要有什么疑虑。”

秦昭王从此重用范雎,使得后来的秦国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上,确实比以前更加强大和富有生气。

刘邦敬老得贤臣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兵分两路进军关中,楚怀王与他们约定,先进入咸阳者为关中王。

刘邦率领大军直捣秦国国都的门户函谷关。他途经高阳,准备消灭驻扎在那里的秦军。

高阳有一个名叫郦食其的老头,60多岁,酒量惊人。他很有韬略,他看到刘邦是个能成就大业的人,于是就让在刘邦帐下当骑兵的一个乡亲引见,想见刘邦,愿为他效劳。刘邦答应了。

郦食其来到刘邦居住的驿舍,进到屋里,看见刘邦正坐在床边,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食其故意慢慢腾腾地走到刘邦面前,只是作揖并不拜。刘邦看见来人是个60多岁的儒生,心里很厌烦,坐在床边纹丝不动,好像根本没看见有人给他作揖。

郦食其看到刘邦这样傲慢无礼,很生气,高声问道:“足下带兵到此,不知是帮助秦国攻打起事的诸侯呢?还是帮助各诸侯讨伐暴秦?”

刘邦听他说话这样随便,明知故问,也不下拜,举止故作斯文,于是大动肝火,大骂道:“你真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书呆子!天下人谁没有尝过暴秦的苦头?天下的豪杰都讨伐秦,我怎么会去助秦?”

郦食其不紧不慢地说:“足下如果真心讨伐暴秦,为什么见到年长的人这样无礼?你想一想,行军打仗不能蛮干,要有好的谋略,如果您对待贤人这样傲慢,那么谁还为您献计献策呢?”

刘邦听了这番话,急忙擦脚穿鞋整衣,向郦食其道歉,请他坐在上座,恭恭敬敬地说:“先生有何良策,请多多指教。”

郦食其见刘邦改变了态度,虚心求教,便对他说:“足下的兵马还不到一万人,就打算长驱攻入秦国的国都,这好比是驱赶着羊群扑向老虎,只能白白送命。依我看不如先去攻打陈留。陈留是个战略要地,城中积存的粮食很多,作为军粮足够用,而且交通四通八达。”

这样,郦食其向刘邦献出了一条妙计。

刘邦非常高兴,请郦食其先行到陈留,然后选派一员大将领一部分精兵赶到。

郦食其来到陈留,见到县令,劝他投降,县令不肯。郦食其在酒宴上把县令灌醉了,然后偷出县衙令箭,假传县令的命令,骗开城门,把刘邦的军队放进去,砍死了县令。

第二天,刘邦的大队人马进入陈留。由于郦食其事先早已为刘邦写好了安民告示,刘邦一进城,就受到百姓的欢迎。

刘邦看到陈留果然贮有大量的粮食,十分佩服郦食其的神机妙算,于是,封他为广野君。

刘邦在陈留招兵买马,军队扩大了将近一倍,最终抢在项羽之前攻入了关中。

天知地知的厚礼

在东汉时期,汉和帝年纪轻轻就死了。因为他没有儿子,皇后邓氏就立了一个后宫娘娘生的两岁婴儿做了新皇帝,自己帮助处理政务。

那时候天下还很不安定,国内闹灾荒,北方又有匈奴的侵扰。邓太后一个人,感到难以应付这么多国家大事,就吩咐她的哥哥邓骘,多推荐一些有名望、有才能的人,到朝廷里来帮助她办事。邓鸷不久就推荐了一个人,他就是现在陕西潼关一带出生的杨震。

杨震很有学问,他出身比较贫苦,一直靠教书和种菜过日子。杨震的学生们很尊敬他,都要帮助他种菜。可是他不让,说是怕他们因此耽误了功课。

杨震教了20多年的书,教出了不少好学生,人们都承认他的学问渊博,所以他在当地很有名望。

邓鸷了解到杨震的情况,先推荐他为“茂才”,请他当荆州刺史。后来,又调他去东莱,就是在今天的山东省当太守。

杨震赴东莱上任的时候,途经昌邑县。在那里的驿站住了一夜。

昌邑县的县令叫王密,是由杨震推荐的。王密为了感谢杨震,并希望在将来继续得到他的提拔,就在夜晚带着厚礼去拜见他。

王密见到杨震后,捧上了10斤黄金。杨震见此,对王密说:“我知道您是个怎样的人,推荐了您,您怎么不清楚我是个怎样的人呐?”

王密说:“您别说这些了。我给您送点礼,是要向您表答一下我的心意,您就别客气啦。反正深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您就收下吧!”

杨震脸上露出很不满意的神情,对他说:“天知道,地知道,您知道,我知道。您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为人要坦白诚实,这才是聪明人的作法。”王密听了,羞愧万分,只好拿着黄金退了出去。

杨震后来做了好几年的太守,始终是两袖清风。家里人吃的是蔬菜,走路从不坐公家的轿子。有个朋友对他说:“为了子孙后代,您多少也该置办点家产呀。”

杨震笑着回答说:“让我的后代做个清白官吏的子孙,这份遗产还不够阔气吗?”

有的人认为杨震这样很傻,但更多的人认为,杨震这样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孙权知错认错

三国时吴国的张昭,是个两朝开济的老臣,他在孙权面前从来是直言不讳的,因此获得孙权的信任,也因此产生了矛盾。

有一次,远在辽东的公孙渊派人递降表,孙权一看,高兴极了,马上派张弥、许晏两人去拜公孙渊为燕王。

张昭听了,马上阻止说:“公孙渊背叛了魏国,怕因此受到征讨,所以才远道来求我们援助,归顺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了主意,打算重新获得魏国的谅解,就会杀人灭口,这两个使臣肯定回不来了。那样的话,岂不是白白送了他两人的性命而叫天下人耻笑吗?”

孙权说出自己这样做的想法,张昭一一加以驳斥。这样反复了几次,张昭一次比一次态度坚决,言词非常激烈。

孙权说不过张昭,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就变了脸,拔出宝剑怒气冲冲地说:“吴国的士人入宫则拜见我,出宫则拜见您。我对您的倚重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可是您却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让我难堪,我真担心有一天会因为不能容忍而杀死了您。”

听了这些,张昭既没慌张又没退缩,他非常镇定地说:“我之所以明知道您并不按我说的做,还满腔热忱地来规劝您,是因为常常想到太后在临终时发出的遗诏,叫我精心辅佐您啊!”说完,泣不成声。

孙权见状也感到伤心,把宝剑扔在地下,和张昭相对而泣,但孙权很固执,没有采纳张昭的意见。仍旧派张弥和许晏到了辽东。

张昭见孙权不听劝告,非常恼火,回府以后,就称病不理国事。孙权对他这样做很生气,干脆派人用土堵住了他的府门,表示永远不再用他为官。张昭看孙权把他家门堵了,非常气愤,他也不示弱,索性在院里用土封住了门,表示永远不出门为孙权办事。

张弥、许晏按照孙权的意图,来到辽东,公孙渊果真变了卦,把他们俩给杀了。

孙权万万没想到真让张昭言中了,他很惭愧,觉得对不住张昭,派人运走了堵在张昭门口的土,几次向他赔礼道歉,可张昭不理。孙权派人前去,都吃了闭门羹。

怎么办呢?孙权灵机一动,派人放火烧张昭府上的大门。他想,大火一着起来,张昭还不往外跑?到那时,自己不就看见他了吗?

孙权觉得自己主意不错。可是,张昭看见孙权放火烧门,索性把大门关死,等着大火把他烧死。孙权一看这招不灵,大惊失色,真怕火着起来把张昭烧死。于是,下令扑火。

孙权在门口暗暗责备自己,恨自己办错了事,伤了这位股肱之臣的心。张昭的儿子一看再僵持下去也太不像话了,就连劝带拉硬逼着父亲去见孙权。孙权一看张昭终于出了门,就诚恳地请他到宫中一叙。

张昭来到宫里,孙权向张昭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今后要尊重他的意见,搞好君臣关系。张昭见孙权这样诚心诚意,满肚子的闷气顿时一扫而光,就又竭尽全力地协助孙权治理国家。

戴逵幕后听评

戴逵是东晋著名学者、雕塑家和画家。他为瓦棺寺塑的《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

戴逵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和他虚心以人为师听取意见是分不开的。他在为瓦棺寺塑《五世佛》之前,曾为会稽山阴灵宝寺作木雕无量寿佛及胁侍菩萨。

这尊六尺高的无量寿佛木像,是戴逵精心制作的成功作品。但是,他还不满足,为了吸取众人智慧,使作品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邀请了许多人欣赏木像,并希望他们随意品头品足。

可是事与愿违,欣赏木像的人们总是当着戴逵的面尽说些好听的话,提意见也是轻描淡写。这怎么能行呢?戴逵征求意见是诚心诚意的。于是,他灵机一动,便藏在木像后面的帏幔里偷听。凡是欣赏木像的人对木像提出的缺点,他都一一记下来,等人们散去,他就进行修改。

如此三年,直到欣赏木像的人提不出意见了,戴逵才将木像送到灵宝寺。由于这尊木像汇集了众人智慧并反复修改完成的,因此,其雕刻水平达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吸引前去参观的人简直络绎不绝。山阴太守、大名士郗超也慕名前往观看。这尊木像一直保存到唐朝,那时的一些著名画家、雕塑家还前去观摩学习。

贾思勰请教牧羊倌

贾思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农学家。他在40岁做过山东临淄太守。他从小喜欢参加农业生产活动,晚年辞官归隐,研究农事,颇有成就,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在20岁那年,贾思勰对养羊产生了兴趣。于是,他每天早晨把羊放出去,羊就自己找草吃,草是不必花钱的,他养了两百多只,结果到了冬天,羊死了一大半,而活下来的又瘦又弱,毛也干干巴巴,没一点儿光泽。这可怎么办呢?去向牧羊人请教吧。

第二天,贾思勰早早起来找到了羊倌,羊倌对他说:“一到冬天,饲料不足,营养不够,羊自然会饿死。”

第二年,贾思勰种了几十亩大豆,把草料准备得足足的。可是到了冬天,羊又死了不少。他决定还是去请教请教有经验的人。他走了一百多里路,找到了一位年纪更大的牧羊人,这个人已有40年的养羊经历了。

老牧羊人听了贾思勰的来意后说:“你的大豆是怎样喂羊的?”

贾思勰说:“我把它撒在羊圈里了,羊可以随便吃。”

牧羊人说:“那怎么行呢?羊这东西最爱干净,羊圈里又是屎又是尿,豆子撒上去,羊也不会吃,它们宁可饿着。”

回村后,贾思勰按照老牧羊人的意见打制了食槽,吊在较高的位置上,羊要伸长了脖子才能够着。每次只喂一点点大豆,等羊吃完了再放,每天定时喂养。

贾思勰又用桑树围成一个圆形的栅栏,里面堆放饲草,使羊爬不上去,只能围着草栅栏转。如果羊饿了就从空隙往外抽草吃,能吃多少就抽多少,一点不浪费。草栅栏有一丈多高,下边的草吃完了,上部的草就自动往下降,很是省事。

冬天过去,春天又来了,一只羊也没死,羊毛也又密又软,油光瓦亮,贾思勰是高兴极了。然后,他总结出了经验:养羊,关键是越冬,熬过冬天,春风吹绿大地,小草又长新绿的时候,羊就又有吃的了。

以后,贾思勰多次向羊倌请教,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不但知道冬天怎样养羊,也了解和摸索出了春夏秋三季养羊的经验。

春天草嫩但短小,羊不能老停留在一个地方吃,要边走边吃,赶着它走,不然草根啃光了,来年就没得吃了。

夏天天气热,要趁早晨凉爽,早点儿放牧,中午太阳毒,就找个荫凉的地方让羊歇着。吃早不吃晌,中午还不能顶着烈日赶羊走路,灰尘与汗水混合,到了秋天羊就会得皮癣。秋天,羊要晚些出来,早晨霜大露大,羊吃了太凉的草会闹肚子。

在实践中,贾思勰还有了独到发现。以后他又研究了花椒、大蒜、粘谷子等农作物的生长。晚年,他把一生积累的农事经验编著成《齐民要术》一书,对后来的农业生产指导帮助极大。

甄彬归还黄金

在我国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甄彬的人。他心地纯洁,从来都不会去占人家的便宜。这年春荒,家里连柴米油盐都买不起,还剩下一捆头年秋天收获的苎麻,本来打算织成夏布做暑天衣服,为了糊口,只好拿到当铺里去抵押,当了钱,好买米下锅。

秋收后,甄彬凑足了钱,到当铺赎回了那捆苎麻。回家打开麻捆,发现麻捆里夹带了一个手巾包,手巾包里竟是黄澄澄的金子,足足有五两重。甄彬对妻子和孩子说:“不该我们本分应得的东西,别说是五两黄金,就是十两,我们也不能要。依我看,这些东西还是还给人家好。”全家人听后都表示赞同。

长沙寺道人见甄彬来送还捡到金子,才想起那是不久前有人用这包金子做抵押来换钱,当时没来得及安放,顺手塞进麻捆里了,事后就忘了。若不是甄彬把金子送回,他竟不知金子怎样丢掉的。

长沙寺道人见金子失而复得,非常感谢,决意把一半金子分给甄彬,可甄彬说啥也不肯接受。就这样,那道人往返十余次都被谢绝了。甄彬对道人说:“你看我这么热的天还穿着老羊皮,每天上山打柴,我如果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子了。”

梁武帝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件事,因此,当他任益州刺史时便任用甄彬做自己的秘书官。当时,人们都赞扬甄彬是一个最可信任的人。

皇甫绩自愿挨打

皇甫绩是隋朝时的一位名臣。他自小丧父,跟着母亲到外祖父家居住,与表哥、表弟一起学习、玩耍。

小皇甫绩很聪明,读书、写文章,他的表哥表弟都不如他,常常受到外祖父的表扬。皇甫绩喜欢下象棋,但下不过表哥,他不服输,私下里反复琢磨。

一天,皇甫绩要和表哥下棋,比比高低。表哥看看天,太阳已经偏西了,说:“该上课了,以后再下吧!”

表弟也说:“耽误学习,爷爷会不高兴的。”但皇甫绩苦苦哀求,表哥有些过意不去,想:皇甫绩从小丧父,跟姑妈回来,爸爸和爷爷都说,凡事要让着他,不要惹他生气。想到这里,说:“好吧!咱们快点下完棋就上课,别让老师等咱们。”

于是,他们三人就到谷仓里下棋,不知不觉地错过了上课的时间。

外祖父知道了,生气地把他们三人叫到客厅责问,说:“你们知道自己错了吗?”“知道,我们耽误了学习。”表哥先认了错。“外公,这事是我的主意,与表哥无关!”皇甫绩说。“你表哥比你大,他应该懂得。你小,父亲又死得早,跟着他混是没出息的。”爷爷说完,狠狠地打了表哥30大板作为惩罚,并命他把落下的课立即补上。

事后,皇甫绩深感内疚,但又不知该怎么办好。他向母亲认了错。母亲对他说:“你知错就好,做人一定要诚实,有错勇于认错,勇于改错,才是一个好孩子。”

第二天,皇甫绩去找表哥道歉,并请求表哥代替外公打他30大板。表哥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不要再犯就是了,挨打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皇甫绩急了,说:“表哥,如果你希望我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你就给我一个改错的机会吧。这次下棋明明是我的错,我欺骗了自己。而挨打的却是你,我现在知错,要改错,而你又不愿意我改,这样下去,会造成今后的大错的,请表哥三思!”

表哥觉得皇甫绩的话有道理,就顺手拿起树枝轻轻地打了皇甫绩几下。

皇甫绩说:“表哥,这样不疼不痒等于没打,也让我下不了改的决心。外公怎样打你,你就怎样打我!”说完,他趴在凳子上,让表哥狠狠地打了他30大板。

打完后,皇甫绩爬起来说:“这才是我的好表哥,有罪同受嘛!”

外公听说此事,对皇甫绩的母亲说:“这孩子真诚实,将来会有出息的。”

吴兢至诚不改史

吴兢是唐朝的史学家。武则天时,吴兢进入史馆,负责编纂国史。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忠于史实,不畏权势。唐中宗时,吴兢和史学家刘知几合作,撰写了《则天皇后实录》。

有一件史实是这样的:武则天晚年有两个宠臣一个叫张宗昌,一个叫张易之,二张依仗武则天的宠爱,横行霸道。宰相魏元忠建议武则天不该留二张在身边。二张知道后,对魏元忠恨之入骨,又怕武则天死后,魏元忠会对他俩下手,就密谋诬陷魏元忠有谋反之意。

武则天听信了谗言,将魏元忠逮捕入狱。张宗昌又暗中诱逼凤阁舍人张说出堂作证,说事成后就提拔他。张说只得答应了。

同僚宋璟对张说说:“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万万不能伙同小人陷害忠良啊!”

在同僚的激发下,张说在朝堂上言道:“臣确实没听魏元忠有此言,是张昌宗逼我做证的。”魏元忠才得以免死。

吴兢对这件事,直言不讳,如实做了记载。张说担任了宰相,兼管国史。看到上述那段史实的记载,感到很难堪,认为有损自己形象,就动了改史的念头。

有一天,张说去国史馆翻阅国史,假装说:“刘知几这人太不随和了,故意让我难堪!”实际他明明知道是吴兢写的。

吴兢听了,立刻站了起来,说:“是我写的,史稿尚在,你不能错怪死去的刘知几!”史官们惊得变了脸色,吴兢毫不畏惧,仍坚持如实记载。

张说又暗地里去求吴兢,做几个字的更改,还说:“一定知恩图报!”又软言乞求了好一段时间。

吴兢终未答应,说:“假如答应了您的请求,那么这部书就算不得史实了,不算作史实,又怎么让后人相信呢!希望您能够谅解我。”

吴兢不畏权势,尊重史实的精神,永远值得称颂。

王方庆向下属求教

唐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即洛阳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当时有个著名的学者徐坚西,学问十分渊博,而且文章写得又非常好。

王方庆特别敬重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于是就让徐坚西做自己属下的判官,专门负责府里的公务工作,即处理公文、给朝廷写奏章等一些事务工作,王方庆一概委托给徐坚西来办理。

徐坚西办事干练,表章奏报朝廷以后唐高宗看了非常满意,因此王方庆特别信任他,也非常钦佩他的学识。

王方庆的学问也很深,他自幼攻读经史,他做了镇守吏之后,也是手不释卷。王方庆特别喜欢读《三礼》这部典籍,可是《三礼》这部书的内容十分古奥艰深,有不少地方看起来不太明白,怎么办呢?

然而,王方庆根本不考虑自己身居要职,十分谦虚谨慎,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在看书学习中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向别人请教,不把不知以为知,直到弄懂为止。无论职位比他高的人还是比他低的人,甚至是自己的部下,他都虚心地向他们请教。

徐坚西当时就是他属下的一个判官,是一个公务人员。可是王方庆知道他学问比自己渊博,而且精通《三礼》,因此十分敬佩他的才华,于是王方庆就带着《三礼》,像个小学生似的亲自到徐坚西那儿,恭恭敬敬地向他请教。

王方庆诚恳地向徐坚西提出了很多疑难问题,徐坚西对于王方庆提出的问题也做了一一的解答,从而帮助王方庆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当有个别问题还是听不懂的时候,王方庆毫不隐诲地继续向徐坚西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这样,长此以往,两个人的友情也因此更加深厚了。

周昉撤幄改画

周昉是唐朝著名的宗教人物画家。他画的佛像,容貌丰腴,色彩柔丽,酷似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绘画史上把这种宗教画的风格称作“周家样”。

周昉的学习和创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尤其是在获得很大声誉,成为著名画家以后,仍能虚心学习,精益求精。

据记载,唐德宗曾经命周昉画章敬寺的壁画,周昉为此而费尽心血,甚至在梦中也进行艺术构思。画草图时,他特地撤掉幄帐,以便于群众观看、指点。

章敬寺接连京城东门,各界人士,熙熙攘攘,大家争相观看周昉的画稿,并在旁边品头评足,议论纷纷,有的人在赞叹绝妙之处,有的人指出工夫没到的地方,大家都帮着周昉去粗取精。周防虚心地听取群众意见,不断进行修改。

整整经过一个多月,画稿越改越好,观众的意见越来越少,以至谁也挑不出毛病了,周昉这才按着改定的草图,一口气画出来。画成之后,人们赞不绝口,推之为第一流的作品。

周昉在绘画方面刻苦钻研,并且善于汲取群众智慧,使得他的造诣终于超过驰誉远近的大画家韩干。周昉画的人物肖像画,有“兼得神情”之誉。

有一次,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韩干给他画像,画成后大家一看,都说画得好极了。出于好奇心,赵纵又请周昉再画一幅。画成后,郭子仪把两幅画分别挂在坐位两侧,反复衡量,到底哪一幅画得更好,可怎么也分不出高低上下。

过了几天,赵纵的妻子回娘家来了,郭子仪便指着画问道:“画的是谁?”

女儿答道:“赵郎!”

父亲又问:“你看哪幅画画得最像?”

女儿回答道:“画得都很像,可是后画的这幅更好。因为先画的那幅只画出了赵郎的状貌,后画的这幅则进一步画出了赵郎的气质风度。”

后者正是周昉的作品,听了评论,郭子仪高兴地说:“今天才分出了这两位画家的高低呀!”

后来,郭子仪把女儿的话学给周昉听,周昉连连摇头,说:“哪里,哪里,和韩干比,我的画功还差呢!”

周昉的人物画,不但形似,而且传神。相传《簪花仕女图》和《纨扇仕女图》都是他的杰作。

荆浩受教于山野老人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年轻时因逃避战乱,隐居太行山洪谷,埋头学画。有一天,荆浩因迷路走到一个乱石林立的峡谷里,只见峡谷里小溪清澈,古松参天,便摊纸作画。后来,日日写生,画艺也飞跃进步了。

第二年春天,荆浩又去峡谷作画,路上碰见一个衣着简朴的老汉。老汉见了荆浩,亲切招呼,说:“你又来作画呀?”荆浩少年气盛,见老人像个山野老农,只嗯了一声,又昂然举步了。“你知道画法吗?”老人并不生气,举杖随行。

荆浩以为老人轻视他,心里有气,就顺口说道:“画画嘛,画得像就好。”“你说错了”。老人感慨地说:“我见你天天到此临画山景,风雨不辍,精神可嘉。但你只能画外形,那怎么行呢?画者,刻画也。要深入领会描写对象的特点和精神实质,才能形神兼备,精巧入微啊!”

荆浩大吃一惊,忙问老人姓名,以便登门求教。谁知老人笑而不答,飘然而去。

从此,荆浩虚怀若谷,听取不同意见,汲取各家之长,独创一格,终于成为名家,被后人尊崇为山水画的宗师。他自己也终身忘不了那位不知姓名的老人。

成吉思汗重用贤臣

耶律楚材生于世宦门第,他自幼勤学,博览群书,兼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和佛、道、医卜之说,还擅长著述,下笔为文,一挥而就。

成吉思汗即定燕地,遣人访求原辽国宗室人物,于十三年得耶律楚材。他见耶律楚材相貌奇伟,美髯宏声,又颇有才识,十分仰慕,诱劝说:“辽、金为世仇,你是辽国皇族后裔,为金所灭,我要为你雪洗国仇家恨。”

耶律楚材回答得十分得体:“臣之祖、父皆曾委身事金,既为其臣,岂敢与君为仇。”

成吉思汗从话中知道他甚重君臣之分,是个恪守信义的人,因此留他在身边供职。成吉思汗喜得王佐之材,每每昵称他为“长髯人”,而不直呼其名。耶律楚材决心报答亲顾之恩,借酬平生壮志。

成吉思汗晚年常对其子窝阔台说:“此人是天赐我家,尔后的军国庶政,当悉委他处置。”

在成吉思汗一世时,耶律楚材是形影相随的股肱大臣,曾被视为“天赐我家”,尊宠至极。

在窝阔台汗一世时,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立之功,为其屹立于王廷埋下根基。但更重要的是他呕心沥血地为蒙古国运筹策,定制度,使这个新生的庞大的政权得以生存。

耶律楚材披肝沥胆的忠正气质,又不能不使蒙古君主肃然起敬。正是基于此,窝阔台汗把耶律楚材当成自己的偏得,国家的骄傲。早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就当面盛赞耶律楚材说:“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

窝阔台汗八年,即灭金后的第二年,蒙古诸亲王集会,大汗亲自给楚材捧觞赐酒,由衷地说道:“我们这样诚挚地任用你,是因为有先帝之命。没有你,中原就没有今日。我之所以能安枕无忧,是全靠你的力量啊!”

当时,正值西域诸国和南宋、高丽的使者前来,语多虚妄不实。窝阔台汗颇为得意地指着耶律楚材对来使说:“你国有这样的人才吗?”

来使皆回答:“没有。此人大概是神人。”

窝阔台汗高兴地说:“你们唯有此言不妄。我也猜想必无此种人才。”

正由于有这样的知遇之情,更由于耶律楚材的气质和胆略,使他能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灭金战争中,耶律楚材有两个特殊的功绩,即保全生命和收容人才。

蒙古太宗五年正月,金哀宗完颜守绪从汴梁出奔归德,命元帅崔立继续死守被围困的京城。不久,崔立向蒙古投降。按蒙古的军事传统:凡是敌人进行抵抗的,克敌以后就以屠杀相报。

现在,汴京即将落到蒙古军队手中,统率围城蒙古军将军速不台,派人报告窝阔台汗,准备占领后“屠城”。

耶律楚材听到消息,急忙面奏大汗:“将士英勇作战了几十年,争的就是土地和人民。如今要是得了土地而失了人民,有什么用呢?”

窝阔台汗听后,脸沉下来,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耶律楚材接着说:“大凡金朝方面的能工巧匠,以及官民富贵之家,都聚集在这座城里了。把他们都杀了,那我们就一无所得,徒劳地打了这一仗!”

窝阔台汗觉得有理,下诏除金朝皇族外,其余人不杀。当时在汴京避兵灾的一百四十七万户得以免遭屠戮的惨祸。

这一年五月,金国灭亡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金朝大文豪元好问给耶律楚材写了一封著名的信,劝他保护归降蒙古的南方士大夫,他特别开列出54个士大夫的名单,指出这些儒士“皆天民之秀,有用于世者。”

楚材感到元好问的心思与自己相通,他也早已认识到保护这些人才的重要意义。

耶律楚材向窝阔台进言说:“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他极力强调任用儒臣的重要性。

数年后,耶律楚材请窝阔台派人到各地举行考试,选取儒士。这就是有名的戊戌年科举取士,有不少杰出人才入选。

忽必烈以整洁取人

衣着往往体现一个人的风度气质和自我修养,展示着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在社交场合这样做,既表示了你尊重对方,同时也维护了你的自尊。

在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里,历来注重在社交中如何待人、以什么形象与人交往的问题。在衣着方面,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共识:与人交往,衣着要整齐、干净、美观、合宜。衣冠不整是一种既不礼貌又失自尊的行为,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

衣着看似是生活中的细小之事,但它与人的社会形象、思想形象、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不可小视。我们虽然不能完全以衣冠取人,但有时人的衣冠,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文化修养。仅从这一点来讲,以衣冠取人又有其合理的一面,中国古时候忽必烈就曾以衣冠不整辞掉了应聘者。

忽必烈是元代皇帝。关于他的历史功过,我们在这里且不去评说,但有一件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据说忽必烈在位期间,有一次元代胡石塘应聘入京,在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时,胡石塘没有发现自己所戴的帽子歪斜着,显然是一幅衣冠不整的形象,开始忽必烈并没有直言这件事,而是先问他都学过什么。

胡石塘答道:“治国平天下之学。”

忽必烈笑着说:“你连自己的一顶帽子都戴不端正,还能平天下吗?”于是便没有起用胡石塘。

胡石塘因为一顶帽子戴歪了,便丢了官,听起来似乎是一则历史笑话。后人不少都责怪忽必烈在着装方面的要求太严厉,不应以衣帽取人。这话也不无道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上,确实可以看出他的个性、修养,以及由此推测他的工作作风、生活态度,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服饰往往能给人起到看外表知内相的作用。

自从我们的祖先告别了野蛮蒙昧时代,踏进人类文明社会的门槛之后,衣着服饰也随之进入了文明时代,衣着从满足蔽体御寒的需要逐步进展到审美的需要,并开始为人类交往服务。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形成了丰富多采、风格多样的服饰文化。就衣着展示文化身份来说,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一方角巾和一把折扇、20世纪30年代青年的一件长袍和一条围巾、50年代的一件中山装和一支钢笔,都显示出知识分子的高雅。

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衣着服饰的社会作用,对不同社会身份的人,衣着穿戴有着严格的规定。一部二十四史,朝朝代代离不开《车服志》、《舆服志》、《章服品等》等。

从中国古代衣着服饰的变化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活动的日益发展、复杂,衣着服饰的穿戴也应根据场合的不同而有了差异。

用衣着服饰来展示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别,这固然是封建糟粕,但人们应根据交往场合的不同穿着相应的服饰,已成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待人接物中的一种良好礼仪,世代沿续下来并构成我们民族以礼待人的一部分,应当发扬光大。

衣着打扮的整洁、美观、大方、得体,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它是“礼仪之邦”的具体体现形式,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待人接物方面的良好仪态。

因此,我们应注意衣着仪表,学会怎样来穿戴打扮自己,以此来丰富、美化我们的生活,充分展示时代风貌。

何澄接受批评改画

何澄是元代著名画家,他有许多名画流传后世。有一次,何澄创作了一幅名画,他的许多同事和学生抱着“先睹为快”的目的纷纷登门拜访。

何澄带着大家走进了画室,画室的四周墙壁上都挂着画家的新作。大家边看、边说,气氛十分热烈、和谐。一会儿,他们来到一幅画前停下来。

张一捧问:“何兄,这幅画就是新作?”大家的眼光都落在新画上。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40多岁的妇女,长长的头发披搭在胸前,左手抓着头发,右手拿着剪刀,正在剪那黑发……“这幅画,无论是人物的肖像,还是身上的装饰,老师都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一个学生啧啧叹道。“画画最难的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看这两只眼,含着无限的情韵,舍不得把珍贵的头发剪掉呀!”张一捧说。

一个学生提出让何澄老师给大家讲讲这幅画的构思。何澄慢慢地说:“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作客,主人设宴招待我。我对友人是了解的,他们家很穷,这次为什么有钱设宴招待我呢?后来我一了解,原来是主人家的母亲把自己心爱的头发剪下来卖钱,然后买酒菜招待我。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我感激友人的情谊,尤其感激他的母亲,所以,我把这一素材进行加工,画成这幅人物画‘陶母剪发图’!”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小孩,他也喜欢画画,看见大家在欣赏主人的画,自己也夹在里面看看。这个小孩,就是长大后当官的岳柱,他当时只有12岁。看了看“陶母剪发图”,他说:“这幅画画得不真实!”

岳柱的一句话,就像一把盐撒在油锅里,顿时炸开了。张一捧等人都责怪小孩多嘴。

站在旁边的何澄,认出这个小孩,他是仆人的儿子。他和颜悦色地说:“岳柱,你说说,这幅画哪里不对呢?”

岳柱听了主人的话,心里踏实多了,说:“刚才听说,陶母家里很穷,没有钱买酒菜请客人,只好剪掉头发卖钱买菜招待客人。可是既然陶母很穷,那您为什么给她戴上金钏子呢?她可以把金钏子拿去卖钱,不比卖头发值钱吗?”

张一捧听后哑口无言。何澄听后,点点头说:“你的意见提得很好,戴着金钏子,她就不是穷人,而是一个富贵女人了。”说着,转身拿起画笔,在陶母手上,把金钏子抹掉了。

画家改完,再想征求岳柱的意见时,岳柱早已离开画室走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