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8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6:45:3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8小时高清视频】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8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教材精讲

傅王倩,北京师范大学原教育学部博士,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部、北京联合大学、新东方等学校讲授《教育学》、《心理学导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等多门课程,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省、校级课题若干项。并且多次参与教育学部课程标准会、继续教育学院的阅卷工作等,对知识点的考试有很好的把握。

授课特点:注重知识的框架性与系统性,条理清晰;在授课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考研真题解析

张莹莹,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硕士,专业课成绩优异,教育学统考专业课成绩排名教育学部前列。在北京数家辅导机构担任教育学统考主讲教师,熟练掌握教育学统考专业课的知识体系、理论框架和命题规律,成功帮助十几位学员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有丰富考研辅导经验。

授课特点:对教育学统考专业课有较深的研究,易将深奥的理论问题通俗化,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赞扬。

第一部分 教材精讲[视频讲解]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视频讲解]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一)我国古代《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二)西方

源于拉丁文“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即教育是指引导儿童使之得到完满发展。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的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形式上: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1904《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因该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1911,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学制——1951,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三、教育发展的轨迹(一)古代教育(1)中国:夏——西周——春秋战国——汉——魏晋——明——清(2)印度:婆罗门+佛教——寺院学府(3)埃及:宫廷学校——职官学校(4)希腊、罗马:家庭教师——僧侣人才(神学+七艺)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背景:工业社会+文艺复兴(二)近代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教育国家化

初等教育义务化

教育世俗化

法制化(三)20世纪以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当代教育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

加强了学年教育

强化并延长了义务教育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多元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地位: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一、教育学的思想来源

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圣人”

贡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晚年整理和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开创私人讲学的先河,形成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教育对国家:“庶、富、教”——人口、财富、孔教育教育作用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教育对象培养“士”和“君子”教育目的重道德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教育内容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教学原则三隅反,则不复者。”和方法学思结合:强调学和思的辩证关系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孟子及其教育思想“性善论”(善端)人性观孟“明人伦”——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子教育目的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子,圣贤培养目标持志养气:志向和意念。道德教育的反求诸己:内省“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原则和方法动心忍性:意志锻炼。他认为环境越恶劣,造就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3.《学记》

地位:(1)我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2)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标志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开始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

内容:全书1229字,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先秦儒家教育经验和思想,论述了非常丰富的教育思想,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育为教育作用先。”学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记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集体教育原则。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教学原则长善救失: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贪多,狭窄,自满,畏难。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师严道尊教师观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

4.墨家(1)教育目的:“兼爱”“非攻”(2)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文史知识、科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3)地位: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与实行科学技术专门教育主张的。

5.道家“道法自然”,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大教学论》,是独立教育学开代表作始形成的标志改造社会、建设国家,促进人教育的作用的发展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教育的目的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1.自然规律。是他整个教育思夸美纽斯想体系的根本性原则。(捷克)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2.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是第一个系统论述的人,《大教班级授课制学论》 提出统一学制和学年制主张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为各级学校设置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广泛的学科课程史上最早教学原则体系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教育漫画》,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代表为德育、智育、体育三部分。作认为培养绅士要靠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洛克 绅士(英国)教育 白板说《爱弥儿》代表作自然主义教育观教育观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公教育目的民。卢梭 (法国)自然的教育培养自然人的途人的教育径事物的教育《林哈德与葛笃德》,主张教育过程心理学化代表作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教裴斯泰洛育奇(瑞目士)的教育要从最简单、最基本,并能为儿童所接受要的要素开始,循序渐进的发展儿童本性的各个素方面。教育伦理学——教育目的论教育学的理赫尔巴特(德论基础心理学——教育方法论,第一国) 科学教育个明确提出的人。学之父道德目的:培养真正善良的人,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选择目的:帮助学生发展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职业选择。明了:清楚明确的感知新教材教育方法 联想:由个别到一般,形成新概——“四段念教学法”系统:新旧观念的组合方法:练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强调“三个被杜威称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中心”表。

三、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杜威批判性地讨论了西方以前的教育思想,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凯洛夫等教育学的影响

多元化:学术的发展和教育活动本身的日益丰富,促进了教育学的多元化。不仅理论背景、学科体系发生了分化,而且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功能以及核心内容都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牛刀小试

单选:

1.明确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陶行知

C.杜威

D.布鲁纳

2.下列(  )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A.教育适应自然

B.产婆术

C.教育即生活

D.教育性教学

3.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布鲁纳

4.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第二章 当代世界教育[视频讲解]

第一节 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一、背景

政治变革:二战—大国对峙—第三世界崛起—缓和—苏联解体。旧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经济发展

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电力为代表的第一、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发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人口增长

二、发展历程(1)重建时期(20世纪40~50年代):世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少数发达国家已接近普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迅速走向大众化。发展中国家普及小学教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中、高等教育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2)大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少数国家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发达国家基本上普及了中等教育。相当一部分国家初等教育入学率已达90%以上,中等教育入学率有了显著提高。教育先行、教育规划、教育大扩张、教育民主化构成了20世纪60年代大发展时期的显著特点。(3)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7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总量继续增长,发展速度减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教育增长的步伐也持续地放慢下来,虽然不像发达国家放慢得那么快、那么猛。这种发展速度降低的趋势一直延续到80年代。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4)新增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是教育改革和新增长的时代,各国普遍致力于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追求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系统,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蓬勃发展的90年代,实行教育多样化,追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成了教育的新的理想。进入21世纪,世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教育加快发展。第二节 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

一、规模迅速增长

规模庞大、增长速度快、非均衡性、波动性。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二、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中等教育制度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化,教育结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教育的类型、层次、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双轨制”即l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单轨制”即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单轨制”逐渐替代“双轨制”。

三、内涵逐渐扩大

教育的内涵不断拓展和深化,涵盖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目标。

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

非正式教育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中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见识的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过程。

四、不平等严重存在

教育平等是个体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历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别、种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状态、社会地位等所导致的对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各用其材各展其长的种种歧视和阻碍。第三节 当代世界教育的趋势

一、教育全民化

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二、教育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三、教育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将促进教育从固定的人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彻底转变。

第三章 当代中国教育[视频讲解]

第一节 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当代中国教育,是指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教育,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

1903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学制,中国便开始了现代教育。

1949年以后,当代中国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

一、新中国初期十七的教育历程(1)1949-1952:接管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全新任务。(2)1953~1957:学习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3)1958~1966:抛弃苏联的教育模式,自我探索

二、文革时期

1967-1976: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教育革命是这场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教育界的迫切任务是拨乱反正。

1978恢复高考制度。

改革开放,邓小平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使用“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03年党的十六大要在我国坚持教育创新,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思想。

2003年党的十六大要在我国坚持教育创新,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

2010年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第二节 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一、义务教育

二、高中阶段教育

三、高等教育

四、民办教育

五、教师

六、教育经费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1.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受到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因此,教育目的对所有的学校具有指导意义。不管学生有多大个别差异,如体质强弱不同,成绩高低不齐,兴趣爱好不一,学校都必须努力使他们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2.意义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3.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或教学的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贯穿的:(1)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与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

体育

智育

德育

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五育”之间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史,是一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

2.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的成就和艰巨任务?

3.如何理解“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4.如何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际工作中有哪些偏差?

Just do it(练一练)

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其教育内容主要是(   )。

A.六艺

B.四书

C.五经

D.七艺

2.在中央文件中首次使用“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是(  )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3.为适应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4.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出现在______。

A.文艺复兴时期

B.18世纪

C.20世纪60年代

D.21世纪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视频讲解]

第一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又称之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功能与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在这一章里我们先对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功能进行具体分析,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我们将在第三部分讨论。

一、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一)个体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个体的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人的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方面。

人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两方面。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二者是互相依存,交互影响的。

在教育学的视野中,个体的发展不仅有其特定的含义,同时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又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特征。

1.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2.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3.个体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4.个体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二)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遗传、环境与教育——“三因素论”

遗传素质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会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赖以生存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诸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二)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的主导作用归因为: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着个体的发展方向;第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第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第四,个体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部分也是受到教育影响的结果。

遗传素质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均是与教育分不开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既表现为对个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对种族遗传、对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三)个体发展是主客观统一作用的结果

个体并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先天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作用,而是其内在因素(如遗传、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参与其中的能动的实践的结果。

主观能动性的定义: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人发展的内因。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其能动的实践,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发展经常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二、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个性是人性的表现,个性是人性的展开。弘扬个性是发展人性的本质要求。因为个性反映人性,所以它首先就具有人性共同的一面,然后在此“共同性”的基础上,才显示出其差别性来。个性乃是人性的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个性是生而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性的稳定特点的综合。这是就其广义说的。如果就其狭义来说,则个性仅指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个性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

1.世界观。它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指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观点体系。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人的心理的最高层次,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其心理结构是:由认识、观点、理想与信念四个基本因素组成。

2.个性特征。人们有许多心理特点,但并非所有的心理特点都能转化为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是由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所构成的,是它们的独特结合。个性特征主要反映在六个方面:需要、兴趣、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第二节 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

所谓人的地位的提升,又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这四个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基本功能,也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性质。

发展个性方面:(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2)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3)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第三节 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培养

教育要提升人的地位,亦即要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人(学生)的素质。(一)素质

本来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门术语,指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在结构上和机能上的一系列稳定的特点而言。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是指从整体上提高民族素质、国民素质,培养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发展科学素质、道德素质等。

人的素质就是人的本质、本性,据此,人的素质自然也就应当包括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两个方面。素质的基本含义应当表述为: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其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称为素质。

人的素质即人的本质、本性。既然人具有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因而人的素质就应当由自然的与社会的一系列稳定特点所构成。(二)素质的分类与结构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与任务(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

社会素质教育又包括六种: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技术素质教育(二)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地提高学

生的素质。所谓全面,有两个含义:一是所有

学生的素质都要得到提高,达到某一教育阶段所提出的素质标准与要求;二是各种素质都要有所提高,不能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只有这两个“全面”都付诸实施,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做人+成才。(三)素质教育的任务

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与素质的基本分类,素质教育显然担负着三大基本任务。

第一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基础层,身体素质不好,其他各种素质也不会好,即使别的素质好,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身体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结构与身体机能两个方面。

第二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核心层。每一个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接受各种素质教育的,心理活动积极,就会主动地去接受教育,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反之。按照心理学的二分法,心理素质可以一分为二,即认识、智力因素,与意向、非智力因素。

第三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社会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以心理素质为中介而获得、形成的,它居于素质整体结构的最高层,又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社会素质包罗甚广,主要由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技等素质构成。

素质教育有三大任务,即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社会素质。这三大任务是交互作用、共同提高的。

三、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素  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自然素质身体素质教育体  育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教育德  育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教育智   育社 会 素 质审美素质审美素质教育美  育劳技素质劳技素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

前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全面发展教育有了“素质”的补充,就使其目标趋于具体;素质教育有了“全面”的规范,就使其要求更加明确。“全面”与“素质”的彼此补充,就反映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确实是相辅相成的。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二者既不可彼此取代,又不可混为一谈。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就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

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均衡教育,更不是削弱个性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学校的工作要求,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提供学生符合自己特点的可选择的发展机会;而不是为所有学生提供千篇一律的教育,更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本章小结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教育人本论

教育对人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全面教育与均衡教育、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  )

A.学校教育

B.个体实践活动

C.成熟、环境

D.遗传素质

请简析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视频讲解]

第一节 教 师

一、教师职业(一)教师职业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职业是依据人们参加社会劳动的性质与形式而划分的社会劳动集团,由于每种职业劳动性质与形式的差异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唤起了社会学者对职业性质研究的兴趣。

对于专门职业这一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界定:一种是把专业界定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服务理想的职业群体;一种是把专业界定为对自身职业具有控制权的职业群体。人们往往根据这两种界定来判定某一种职业是否为专业。

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教师是专业人员。在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1986年6月21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1993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

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因此,教师职业是促成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是培养人、造就合格社会成员的职业。

所以说,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二)教师职业特点

1.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

教师的角色:(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

2.职业训练的专业化

教师要能成功地扮演各种职业角色并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必须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

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五点。(1)专业意识(2)专业态度(3)专业知识(4)专业技能(5)专业品质

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一般说来,决定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有:职业的社会功能,职业的经济待遇,职业的社会权利,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

教师职业对于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一代社会新人,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任。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二)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

经济待遇是指社会给予某一职业的从业者的物质报酬,包括工资及诸如带薪假期、退休金等福利。一般说来,某一职业的经济待遇水平是由该职业的劳动性质和劳动形式所决定的。

教师劳动力具有较高的价值,教师职业从业者在社会总体劳动者中的经济待遇水平应和其劳动的性质与形式相称,即教师的经济待遇应相当于社会总体劳动者中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所享有的经济待遇水平。(三)教师职业的社会权利

职业的社会权利是指某一职业的从业者在履行职责时所享有的各项权利。职业从业者享有的社会权利的范围、程度与该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密切相关。

教师职业从业者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的公民权利外,主要是职业本身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自由和自主权。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专业权利的广泛性,而这些权利也只有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才享有。(四)教师职业的从业要求

职业的从业要求是指某一职业对从业者的资格要求,包括受教育程度、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要求愈高,胜任者被替代的可能性愈小。

如许多国家和地区要求中小学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的教育程度。在我国,教师的资格要求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国家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

以上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决定了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抽取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足以说明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职业声望——职业地位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

有研究者认为,经历一下四个发展阶段:专业形成阶段——专业成长阶段——专业成熟阶段——充分专业化阶段。

也有划分:求生期——巩固期——更新期——成熟期

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延续,伴随这一历程的是教师专业内涵的持续改变,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专业才能(教学技能、管理能力等)、专业情意(专业理想、情操、专业性向调适和专业自我的建立等)的发展。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致专业的成熟,即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策略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在职培训两条途径来实现。

1.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新教师(完成职前训练课程,执教资格,负有相同的责任)——正式教师?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是一个安排有序的计划,意在专门向新教师提供至少为期一年的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经常采取的策略是安排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并与之分享经验。

2.教师的在职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在整个任教期间应该接受继续教育,以扩大和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及教育能力;与此同时,理解新的教育形式、教育改革,不断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养分。

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活动范围,主要包括:(1)与工作结合的活动,即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的活动,如课堂教学观摩;(2)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即与工作有关但不发生在正在进行的工作中的活动,如课外的相互研讨、进修。这些活动是一种专业活动,服从于专业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职培训活动服务于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与工作有关的,对教学的作用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立刻就显现的,如对教师进行电脑培训。

进入学习型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更新——终身学习的教师第二节 学 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从入学到中学毕业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

其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此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学生的遗传素质提供的。(二)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

遗传素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变为现实性还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从自然人——社会人。

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

学生发展的需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认知的和情感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等。学生发展需要的多面性——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三)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以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个体为活动的对象,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选择内容、组织教材,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施以有意识的影响。

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教育者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事实,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从属与父母/师长——(文艺复兴之后)新的儿童观——确立起合法权益/地位。(一)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二)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

利、安全的权利

青少年学生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权利的主体,依法享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三、学生的发展(一)学生发展的规定性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发展这一概念含有丰富的规定性,包含了众多的要素。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指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等的发展。该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说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的和质的变化。(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发展的不平衡性

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和发展速度的不平衡。一般而言生理快于心理,并且整个发展进程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体现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2.发展的顺序性

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展开的,如身体的发展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周、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则按照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顺序

3.发展的阶段性

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顺序性必然导致发展阶段性的呈现。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阶段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发展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特征,这些特征是某一年龄段学生所普遍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4.“最佳发展期”

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些功能具有在一个特定时期里特别容易发展,而错过了这一时期就难以发展甚至无法发展的特点此为最佳发展期或关键期。

5.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的。一般学生的发展需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水平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则千差万别。如同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有的学生语言能力较强,有的学生数学能力突出;有的学生才华早露,有的学生大器晚成。(三)学生发展的一般任务

本章所论的学生主要是指年龄在6—18岁的中小学生,他们分别处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早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1.童年期学生发展的任务

童年期(7~12岁)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

发展基本的阅读、书写及计算技能;发展有意注意的能力;

发展借助于具体事物进行推理的能力;发展社会性的情感;

发展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建立起对自己的完整态度;

学习与同辈的相处;学习分辨是非,发展良知、德性;

发展对社会、集体的态度;培养创造意识。

2.少年期学生发展的任务

少年期(11、12~14、15岁)或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

发展有意记忆的能力;

发展借助于表象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

发展创造性能力及探索精神;

建立一定的兴趣和爱好;

获得情绪的独立性;

学习处理与同辈的关系,建立与同辈的友谊;

形成一定的理想和价值观系统作为行为的指引;

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适应自身生理变化带来的压力。

3.青年早期学生发展的任务

青年早期(14、15~17、18岁)也称青春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

发展辩证思维的能力;为职业生活做准备;

学习选择人生道路;

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获得一定的社会角色定向;

学会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

提高自我调节生活与心理状态的能力;

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第三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师生关系的理论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关系。现代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有一个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单一主体论向双重主体论转移的过程。(一)教师中心说与学生中心说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代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人物教师掌握了人类积累的文重视学生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化知识,是知识与智慧的神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重视传播者;教师传递社会的学生已有的经验,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与文化的价值观兴趣与需要,重视学生的问题主念,是专制与权威的代表和追求。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要者;教师施行教学活动中学习的辅助者和帮助者,“教师观的管理与训练,是统治与的职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点约束的执行者。学生则被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认为生来就是要被管教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教育者的,他们必须顺从教师的——帮助者需要通过言语和行教导,才能学到知识、养动向学生表示出欢迎、依赖和成良好的品德。关切。

无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都将教师与学生划分为对立的两个部分:一方是主体,认识、作用、塑造和改造另一方;一方是客体,是被认识、被作用、被塑造和被改造的对象,呈现的是“人一物”关系。我们将其称之为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二)我国师生关系的演变

学生中心说“五四”运动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学生中心说”占主导地位。“五四”期间,对封建师道尊严思想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思想扼杀了学生个性,造成了师生之间的隔膜。因此,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成为潮流,主张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关系,主张教学合一,把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来。“教师主导”

我国解放之初,由于当时人们认为资产阶级教育哲学家杜威的理论不能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必须对他的儿童中心论进行批判,转而采纳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关于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应该起主导作用,绝大多数人都持肯定意见。理由在于,从知识占有量上看,教师掌握的知识比学生多,而且比学生知之在先;从教与学的矛盾看,教师是这对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所传授,学生有所接受,在授受之间教师总是起着主导作用的。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研究师生关系如果不研究学生即是不正常的,因而批评凯洛夫教育学只研究教不研究学、只注重教师不关心学生的弊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表述,弥补了中心说、主客二元对立思维的不足,是师生关系理论在教师或学生中心说基础上的丰富与完善。(三)双主体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思潮兴起,人们开始倡导既研究教师的主体性,也研究学生的主体性,提出了“双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张教学过程中师生都是主体,而且互为主客体,并突出强调师生主客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转化的。

认为,教学不是一个完全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的过程,师生不是认知关系,而是勾连关系,强调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师生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交互影响,才在事实上构成师生间的教育关系。(三)双主体论

师生问应以知识、语言和环境等为中介,开展对话。对话方法的实质是交互的、人心的、平等的、发展的方法。这与以往把师生间看成主客体关系时形成的观察与被观察、控制与被控制、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不同,它去掉了“中心”思维,不强调师生以谁为“中心”,而是师生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开放、互动式的交往从而达成“共生”。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

1.在知识、智力、社会生活经验上,教师对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向传输过程,它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主体性,另一方面,个体主动性是该过程成功的必要条件。

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其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1.学生虽然知之较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与传统等级制的师生关系相对立,19世纪末以后出现了以强调“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易在管理上却出现了一种放任主义的偏向。这对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是不利的。所以,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也高。

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三)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还会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

现代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智慧的激励者;是社会经验的提供者,更是多元价值的分享者;是人生道路的指引者,更是奋斗目标的助跑者。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最高原则。本章小结

1.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学工作

B.班主任工作

C.德育工作

D.教书育人

填空:

1.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的______及______两个方面。

简答:

1.在职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第六章 当代学习理论[视频讲解]

第一节 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

一、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和塑造人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习的过程:二阶段——三阶段——五阶段。

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过程论。

学习的心理条件:并对志向、注意、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志向远大、注意集中、兴趣稳定、情感热烈、意志坚强。

二、现代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说和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说条件反射演示(资料来源:Pavlov's Dog(nobelprize.org)

学习的实质:

所有学习得来的行为,只不过“是一长串的条件反射”。

条件形成法则:

时序:给予刺激的顺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中性刺激早于非条件反射的时候,它才会成为条件反射,才能够激发反射。

消退(extinction):这一现象发生在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出现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时,原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即条件刺激不再引起条件反应。

泛化(generalization) :指某一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后,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其他刺激会独自引发条件反应。

辨别(discrimination):对有关的但又不完全一样刺激给与不同反应。

泛化趋同,辨别趋异,两者构成准确精密的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2)桑代克尝试错误

桑代克简介:教育心理创始人;学习的实验研究。

经典实验:猫的学习实验;问题箱;尝试与错误。问题箱图示

研究生期间研究的课题:“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在导师詹姆斯家的地下室里做“鸡走迷宫实验”。

桑代克用厚厚的书本堆成了一道迷宫,有三条死路,第四条路可以通往邻近的一个开口处,那里有一些食物、水和其它的鸡。当他把一只鸡放入迷宫时,它会在死路里转来转去,大声地吱吱叫,直到碰巧找到出口。当他一次又一次地放回去实验时,慢慢就学会较快地找到出口。很明显,这里没有什么智力行为包含在内,只有一些简单得多的东西。“鸡在面对孤独和封死的墙时,其反应方式与在类似自然环境中可以使其逃脱的行为差不多。其中的一些行为会引导它得以成功,因之而来的快乐会使它记住这些动作。而没有导致快感的一些行为就都被忘记了。”

博士研究课题:动物的智慧,指导教师:卡特尔

猫在有些箱子中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行动来逃脱:踩上一个踏板,按一个按钮,拉一卷绳子,或者只要猫舔一下自己或者抓一下自己。在另外一些箱子中,要想逃脱就得进行多重的动作,比如拉绳子,然后移动一根根子。

结论:首先,猫没有通过推理或者洞察力来学会逃跑,反过来,它们是经过试误法来慢慢消除无用的动作;然后在合适的动作和所欲求的目标之间建立联系。

看见一只有经验的猫如何逃跑,或者让桑代克抓住它们的爪子去松开箱子做的门,它们从中什么也学不到。如果逃脱只需要一个反应,所有的猫都能够学会逃脱,可是,有半数以上的猫在需要两种反应的时候都没有学会如何逃脱。

基本观点

——关于学习实质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关于学习规律

效果律(law of effect):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效果律:“在对同一个情景做出的若干反应中,那些伴随着或紧接着使动物满意的事态发生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与这个情景更加牢固地联结起来……那些伴随着或紧接着使动物不适的事态发生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与这个情景的联结则削弱下去。”

练习律:刺激—反应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换言之,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的联结就越牢固。

准备律:准备状态。随个体本身的准备状态而异,在事先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

效果律:“在对同一个情景做出的若干反应中,那些伴随着或紧接着使动物满意的事态发生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与这个情景更加牢固地联结起来……那些伴随着或紧接着使动物不适的事态发生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与这个情景的联结则削弱下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