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战国策:邵永灵论海洋大国崛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5:14:21

点击下载

作者:邵永灵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洋战国策:邵永灵论海洋大国崛起

海洋战国策:邵永灵论海洋大国崛起试读:

前言

进入2009年,海洋在中国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对国人来说,这其中既有欣喜和期待,同时也混杂了忧虑和危机。2008年12月26日,我国海军南海舰队向索马里海域派出护航编队,这是新中国海军自诞生以来首次到远洋执行作战任务,此举让国内外感受到了中国海军的强大;2009年3月20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在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时表示,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这是我国官方关于航母问题迄今最权威的表态,声音既出,令举国的“航母迷”们热血沸腾、激动万分;2009年4月23日,我国海军在青岛举行了庆祝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大阅兵活动,包括美、俄在内的14国21艘军舰也参加了海上检阅,我国海军各种先进舰艇纷纷亮相。

但与此同时,我国海洋权益正遭到一些国家的侵蚀,事态之严重,已到了时不待我、必须有所作为的程度。2009年2月1日,日本向钓鱼岛水域派驻PLH型巡视船,加强了对钓鱼岛的“戒备体制”,我方对钓鱼岛的维权行动将变得越来越困难;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法案,将我南沙部分岛礁和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划入菲属岛屿领海基线,3月10日,总统阿罗约签署了该法案;3月6日,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以总理身份宣示对此地的主权;3月,在南海又发生了我国渔政船与美国海洋调查船对峙的事件;5月6日,越南联合马来西亚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几乎分食整个南海,随后,越南又独立提交“划界案”,声称对我国的南沙和西沙群岛拥有主权……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事件让国人痛感到: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我们距离一个真正的海军强国、海洋大国尚有不小的距离,我们还不能很好地保护、维护自己应有的种种海洋权益。

这种喜忧参半形势迫使我们开始思考一系列与海洋相关的问题:海洋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国家的崛起和强盛是否一定需要强大的海权?我们怎么才能抓住海洋带来的机遇并从容应对挑战?在21世纪,中国能成为海军强国吗?《海洋战国策》一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动笔并完成的。它的雏形是2008年9月我在中央电视台《周末开讲》节目主讲的《海洋战国策》系列讲座的讲稿。在此基础上,又融合了我的博士论文《对近代早期欧洲陆海复合国家战略地位的历史考察》有关海权的思考。书中既有历史又有现实,涉及海洋的属性、海权的历史、强国的兴衰、海军发展战略、海战武器装备、岛屿海域争端等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海洋问题的全方位视角。如此一部紧紧围绕海洋展开、但带有“大杂烩”意味的书显然不适合专业研究者,它的读者应该是那些对海洋和海军有兴趣的人士。

20世纪初,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曾预言,哥伦布时代(即海权对陆权享有优势的时代)已经结束。但100年过去了,铁路、航空器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海洋作为世界主要交通渠道的地位,核武器、运载火箭的发明也不能完全消灭海洋在空间上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麦金德所预言的结局并未出现。今天,海洋承载着重多的物资交流,对海洋的控制依然是无可比拟的军事、经济和战略优势。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而言,成为海洋大国、海军强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

让我们为之奋斗!邵永灵2009年7月于武汉第一章海洋有多重要

海洋与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始终息息相关。科学家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战略家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当人类进入21世纪初,随着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的开始,海洋再次引起世人瞩目,今天,围绕海洋权益的争夺已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问题。那么,海洋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法律属性?我们该如何理解它的重要性?什么是海,什么是洋?

见过大海的人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海洋太大了,面对它,人,还有万事万物都显得那么渺小脆弱,不堪一击。航母够大吧?我们称它是海上的“巨无霸”。可是舰载机飞行员怎么说?——从空中看航母,它就像是一片漂浮的树叶。那么,海洋到底有多大?它的总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海洋相当于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说,我们所生活的陆地,其实不过是几个被海洋分割、包围的大号岛屿而已。

在汉语里,海和洋总是连在一起,海洋是一个词。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海和洋就不完全是一回事了,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海,临近大陆,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水深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3000米。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以颜色为例,不同的海,往往呈现出迥然相异的色彩。我国的黄海为什么叫黄海呢?因为古黄河曾从江苏北部入海,海水含沙量高,水呈黄褐色,黄海因而得名。不仅是泥沙,海洋生物同样也能改变海水的颜色。介于亚、非两洲之间,连接地中海与亚丁湾的红海,一边是阿拉伯沙漠,另一边有从撒哈拉大沙漠吹来的干燥的风,海水水温及海水中含盐量都比较高,因而海内红褐色的藻类大量繁衍,所以我们看到的海是淡红色的,红海因而得名。

海是各种资源集中的地方,比如鱼类、石油等,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大洋相比,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

在世界四大洋的边缘地区,共有大大小小64个海,其中有些海属于海中之海,如地中海沿岸的许多海就是这样。从地区分布看,太平洋区域共有28个海,大西洋区域共有20个海,印度洋区域共有6个海,北冰洋区域共有10个海。

世界上重要的海有:(1)日本海。日本海是介于亚洲大陆与日本群岛之间的太平洋边缘海,自北向南有宗谷、鞑靼、津轻、朝鲜、对马、关门6个海峡,面积101万平方千米。日本海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渔场,约有鱼类600种。在日本本州岛一侧的浅海中,还有一些油气田。冷战时期,日本海是苏联太平洋舰队南下的必经通道,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反潜作战的重要区域。(2)黄海、东海、南海。这三个海位于我国东部和南部大陆边缘。其中黄海为我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太平洋西部边缘海,面积40万平方千米,属于大陆架浅海,为进入渤海必经海域和辽宁、山东、江苏沿岸的前沿,是我国北方海防要区。东海为我国大陆东侧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属我国东部沉降带,面积77万平方千米,是太平洋西部边缘海航路的要冲。南海为我国大陆南侧太平洋西部边缘海,面积350万平方千米,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洲与非洲、大洋洲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东海和南海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3)地中海。地中海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三大洲的接合部和交通枢纽,面积为250万平方千米,周边共有17个国家。地中海西经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大西洋,东南经苏伊士运河与红海相通,东北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黑海。地中海周围的古老国家被称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对人类生活起着巨大的作用。目前,这里是世界上运输最为繁忙的航道。(4)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大西洋伸人欧洲北部的陆间海,位于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和德国之间,面积为42万平方千米。波罗的海是沿岸多数国家唯一的入海口和通向大西洋与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所以具有重大的经济、战略价值。(5)黑海。黑海是欧亚交界处的一个内陆海,经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个海峡通向地中海,总面积42万平方千米。黑海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不结冰,几乎是沿岸国家对外交流的唯一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价值。(6)北海。北海是大西洋北部边缘海,面积54.4万平方千米。北海有着巨大的经济意义,沿岸为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等工业发达国家,是波罗的海与大西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20世纪60年代,英国就开始在北海开采石油,英国和挪威都因此而跻身世界重要产油国行列。(7)加勒比海。加勒比海是大西洋的属海,面积275万平方千米,是南、北美洲之间很多航线的必经之地,自巴拿马运河通航后,加勒比海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最短航路的所在海区。加勒比海地扼美国的南大门,美国一向把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视为它的“后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和主体,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离陆地遥远,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它的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不受陆地的影响,透明度很大。和海的五颜六色相比,大洋的水呈现的是蔚蓝色,这是因为,太阳七种光线波长各不相同,不同深度的海水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束,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光束射入海水后,先后被逐步吸收,而波长较短的蓝、青光束射人海水后,遇到海水分子或其他微细的、悬在海洋里的浮体,便向四面散射和反射,海水对蓝光吸收的少,反射的多,越往深处越有更多的蓝光被折回到水面上来,因此,我们看到的大洋里的海水便是蔚蓝色一片了。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

世界共有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1/3,是世界海洋面积的1/2。太平洋也是世界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据说,太平洋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2/3以上。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大部处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27℃。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货运量约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运输居于首位。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温度最低的寒带洋,终年积雪,千里冰封,覆盖于洋面的坚实冰层足有3~4米厚。国际法上的海洋

如果从国际法的角度去看,海洋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呢?根据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是由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以及国际海底区域等几个部分组成的。领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海岸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领海是沿岸国领土的一部分,沿岸国对其享有主权,这一主权还及于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根据国家的属地优越权,各国对在本国领海内发生的一切犯罪行为,包括发生在外国船舶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司法管辖。但与陆地领土不同的是,在一国领海内,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

领海的概念发端于17世纪初。当时意大利法学家真提利斯提出,国家的领土包括毗连的海域。1702年,荷兰法学家宾刻舒克在其《海上主权论》一书中提出:“陆地上的控制权,终止在武器力量的终止之处。”这句话的意思是:陆地上的武器向海上能打多远,沿海国管辖的海域就应该有多宽。当时威力最强大的远距离打击力量是大炮。经过几次试射,证实大炮的射程大概在4~6千米,也就是3海里左右。1782年,意大利法学家加赖尼据此提出3海里为领海的宽度。这个主张得到了不少国家的认同,他们认为有这样一块海域,自己国家的陆地也就安全了,因为别国从海上发起攻击不容易奏效。1793年,美国第一个提出“3海里领海”。随着大炮的射程越来越远,领海的宽度也相应地增加到5海里、7海里、12海里,但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些海洋强国仍然坚持3海里领海。

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这样规定的:“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也就是说,领海最宽不能超过12海里,少了可以。现在有些拉美国家仍坚持200海里领海权。

海洋强国一般希望领海的宽度越窄越好,因为它的海军强大,领海窄了它就可以把自己的军舰开到别人的家门口,便于搞强权政治。1981年美国与利比亚发生了一次短暂的空战,就是因美国只承认3海里领海而引起的。不过,领海太窄有时候也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比如英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坚持3海里领海政策,结果让人钻了空子。1967年,英国前海军上校派迪•罗伊•贝茨带领家人占领了英国海军二战时使用过的、现已废弃的一座不足550平方米的钢铁堡垒,自称成立国家,叫西兰公国。这里距离英国海岸线7海里,依照当时英国的规定,已经是公海。贝茨自封为“君主”,而妻子被封为“共治者”,儿子也就成了了“王子殿下”。1968年,一艘英国海军的巡逻船驶进西兰公国,罗伊和儿子向他们鸣枪示警,并向巡逻船投掷燃烧瓶,结果被英国法庭传审。法庭最后宣布,由于事件发生地处在英国领海之外,他们对此事件无权干预。

划定领海需要确定领海基线。所谓领海基线,是指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外部界限的起算线。沿着这条线向外划出一定宽度的海域便是领海。在国际实践中,领海基线有两种:一种是低潮线,即退潮时海水退出最远的那条海岸线,称为正常基线;另一种是直线基线,即在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选定适当的点作为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用直线连接起来,这一系列直线构成的基线为直线基线。从这些直线基线向外划出一定宽度的海域构成领海。直线基线与陆地之间的海域为内水。这种划法适用于海岸线极为曲折,或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的地方。

依照1958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毗连区

所谓毗连区,是指沿海国在其领海以外而又与其领海毗连的海域。沿海国在毗连区内行使下列事项所必要的管制:(一)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毗连区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专属经济区

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新创立的一项制度,是指从领海基线起算,不应超过200海里(370..4千米)的海域,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发源于渔权争端。南美国家智利由于捕鲸作业遭到美国的严重打击,其总统于1947年提出200海里的领海权,同时也提到了不影响公海航行的规则,只是当时并没有使用“专属经济区”这一名称。1952年8月,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签署《圣地亚哥宣言》,给这个新海域以“200海里海洋区域”的称呼。正式提出专属经济区概念的是非洲国家。1972年6月,非洲国家海洋法问题区域讨论会通过了一个关于海洋法问题的总报告,其中提到要设立一个经济区,沿海国对这一区域实行管辖,但不影响航行自由。该报告除经济区的宽度没有提到以外,其他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同年8月,肯尼亚代表提出了关于专属经济区的条约草案,补充了宽度,即不超过200海里,同时提到该区域的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也属于沿海国的专属管辖。至此,专属经济区制度基本形成。

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可行使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的主权权利,而其他国家享有船舶航行、飞机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但行使这些权利时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在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在一定范围内还享有行政管辖权、民事管辖权、刑事管辖权和国际法所赋予的其他权利的管辖。专属经济区不是固有的,一国的专属经济区需要国家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大陆架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已发现的有石油、煤、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矿产;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整个地球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大陆架的浅海区是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生长发育的良好场所,全世界的海洋渔场大部分分布在大陆架海区。还有海底森林和多种藻类植物,有的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有的是良好的医药和工业原料。

大陆架的概念包含两层有关联而不同的含义:自然的大陆架与法律上的大陆架。自然的大陆架范围自海岸线(一般取低潮线)起,向海洋方面延伸,直到海底坡度显著增加的大陆坡折处为止。陆架坡折处的水深在20~550米间,平均为130米,也有把200米等深线作为陆架下限的。大陆架平均坡度为0~0.7°,宽度不等,在数千米至1500千米间。全球大陆架总面积为2710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陆架地形一般较为平坦,但也有小的丘陵、盆地和沟谷;上面除局部基岩裸露外,大部分地区被泥砂等沉积物所覆盖。

根据国际法,大陆架是邻接一国海岸但在领海以外的一定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大陆架是一国领土在海水下的自然延伸,这是沿海国对大陆架享有某些主权权利的理论根据。大陆架权利概念发端于1945年9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的关于大陆架的公告,该公告宣布,“邻接美国位于公海之下的大陆架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并受其管辖和控制”。此后,不少沿海国纷纷效仿美国,主张各自的大陆架权利。1958年日内瓦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大陆架公约》首次在国际法上正式确立了大陆架法律制度。依据该公约,沿海国在确定其大陆架的宽度时可依据“200米水深”和“可开发”两项标准,也就是说,大陆架的外部界限是由沿海国开发大陆架的能力来确定的。毫无疑问,这一标准有利于海洋大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全球海底资源的开采已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沿用《大陆架公约》的规定,以水深标准和可开发能力来确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外部界限,那么就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即某些国家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将远离本国海岸的深海海底、甚至国际海底据为己有。如此一来,大陆架将失去作为沿海国权利的真正意义。

为此,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对大陆架制度进行了全面、综合、平衡的评估和定义。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领海基线)起,自然的大陆架宽度不足200海里,通常可扩展到200海里,或扩展至2500米水深处(二者取小)。为了照顾拥有宽大陆架的沿海国的权利,《公约》还建立了了“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法律制度。《公约》规定,如果自然的大陆架宽度超过200海里而不足350海里,则自然的大陆架与法律上的大陆架重合;自然的大陆架超过350海里,则法律的大陆架最多扩展到350海里,或不得超过连接2500米深度各点的等深线100海里。

沿海国对其大陆架享有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建造人工岛屿和结构等权利,这一权利是专属的,任何人未得到沿海国明示同意,不得从事此类活动。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不影响大陆架上覆水域和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所有国家有权在其他国家大陆架海底铺设电缆和管道,但其线路的划定要得到沿海国的同意。另外,沿海国在超过200海里的大陆架上开采到的石油和实物要按比例分配给海洋法公约的成员国,分配时要特别考虑到照顾发展中国家。《公约》规定,矿物开采5年以后,从第六年开始应缴付产值或产量的1%,以后每年增加1%,到第十二年增加到7%,以后不再增加。

不过,沿海国在主张200海里以外大陆架时,不能单方面确定其大陆架的外部界限,需要首先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有关的科学信息和资料,提出申请并接受审议。“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7年成立的,有21名委员,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体缔约国从各国推荐的专家中选出来。委员会是独立的国际机构,不是联合国的下属机关。《公约》规定,沿海国“应尽早”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申请,“无论如何应于《公约》对该国生效后十年内”提交申请。《公约》于1982年4月10日通过,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这就意味着,所有在1994年11月16日前批准加入《公约》的沿海国,都应不迟于2004年11月16日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申请。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于1999年5月13日制定出供各国提交划界案参照的“科技指南”。1999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会议决定,对于在1999年以前参加《公约》的国家,在“指南”通过后的10年内提交划界案,从而将沿海国提交划界案的最后期限从2004年11月16日调整为2009年5月13日这个期限。

由于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调查和申请是一项需要巨额财政和技术投入的工作,而且许多海域涉及国家之间海洋管辖权的争端,所以,提交申请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2008年12月召开的《公约》第18次缔约国会议决定,有条件的国家应按期在2009年5月13日前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案,同时允许有关国家通过“挂号”的方式提出外大陆架申请的意向和初步信息,而将实际申请留待适当时候提交,这个初步信息不用委员会审理,提交“初步信息”与正式划界案在宣示权利方面并无实质性的区别。这就相当于2009年5月13日这个“最后期限”又被变相地延期了。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只负责审定沿海国提交的科学资料(即“划界案”)是否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如果一个沿海国把与其他国家有争议的海域拿到委员会,摆在委员会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如果争议的其他当事国都不反对,委员会可以审,从科学上确定提案国外大陆架的边界在哪儿。至于提案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怎么划界,主要由当事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第二,只要争议的其他当事国提出反对,委员就不会审理这个划界案。

俄罗斯是第一个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申请的国家。2001年12月20日,俄罗斯联邦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划界案,涉及俄罗斯在北冰洋中部、巴伦支海和鄂霍茨克海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外部界限。2002年6月,委员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对俄罗斯划界案的建议,认为俄罗斯证据不足,要求俄罗斯重新进行科考,补充证据。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成功完成将大陆架延伸到200海里以外的国家。2004年11月15日,澳大利亚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划界案,涉及的大陆架面积达280万平方千米。大陆架委员会经过3年多的审查,于2008年4月通过划界申请,使其大陆架面积扩展了250万平方千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大陆架陆续进行了一些调查,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2002年,国家启动了专门的勘测和研究,基本掌握了我国大陆架和周边海域的海底资料。我国还进行了相关法律和政策问题的研究,做了周密的准备。2009年5月11日,我国提交了关于确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这次提交的文件涉及我国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中方保留今后在其他海域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信息资料的权利。公海

公海是国家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公海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不是任何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谁都不得将公海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也不得对公海本身行使管辖权。公海自由的内容包括: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捕鱼自由;建造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科学研究的自由。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公海的面积已经比过去缩小了很多。国际海底区域

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其上覆水域是公海,其上空是公空。这是一个国际法上的新概念。过去人类对公海海底没有开发能力,因此尚未涉及其法律地位问题。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公海海底发现了大量矿藏,特别是锰矿球,如果不对其开采进行规范,将极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和内陆国家。早在1967年8月,马耳他驻联合国大使阿维德•帕尔多就提出,国际海底应被看作人类共同的财产,为全人类的福利服务,但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对。根据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国际海底区域的原则宣言”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可概述如下:(一)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二)任何国家都不能对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三)任何国家或自然人或法人都不能把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任何部分占为已有。对资源开发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四)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要为全人类谋福利。各国都有公平地享受海底资源收益的权利。

我国也是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经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到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全长约18000千米。在万里海岸线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港口,如上海、大连、青岛、宁波、福州、厦门、高雄、广州等。海岸带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我国海域分布着6500个岛屿,岛屿岸线总长约14000千米。岛屿及其周围海域资源也很丰富。大岛可以设港,小岛可以设标,在海洋交通中意义重大。海岛还将祖国海防线向外推进几十甚至几百千米。我国著名海岛有: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面积约3.58万平方千米,岛内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农业发达,森林资源丰富,多水力、地热和天然气资源,素有“宝岛”之称;海南岛,我国第二大岛,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热带作物主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其他重要岛屿还有崇明岛、海坛岛、东山岛、金门岛、长山群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万山群岛、南海诸岛、钓鱼列岛等。但是,我国并非是一个海洋强国,相当一部分岛屿和海域被其他国家侵占或存在重大争议,海洋科考、资源开采等能力也存在不足。海洋到底有多重要

从古至今,海洋一直都是各国争夺的对象。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100多年前,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则提出,海洋是历史中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最终决定者。当人类进入到21世纪,海洋是否仍具有其以往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到底该怎样理解海洋对我们的意义?

首先,海洋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

我们看地图就可以发现,陆地是分割成几块的,彼此孤立,而海洋却是一个整体,通过它可以达到全球任何一个大陆。对此,19世纪英国海军评论家菲利普•科隆布中将有过这样一句名言:“我们帝国的边疆就是敌人的海岸线。”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只要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就能对任何一个滨海地区的政治进程、事态发展施加影响,还可以通过控制大洋来掌控其他国家对外交往的渠道。所以,海洋给了强国以机会,让它们可以把自己的权势投射到很远的地方,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就是通过控制海洋而统治了世界许多国家;相应地,海防也就成为弱国安全上的软肋。1840年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我国,走的就是海上路线。从1840到1940年的100年中,外国从海上入侵我国479次,规模较大的84次,迫使我国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这种状况就像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说过的那样:“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于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首夺取南洋,华夏危矣。”孙中山先生则强调,海权“操之在中国则存,操之在人则亡”,中华民族要“经略北洋、南洋”。

我们的邻国印度丧失国家独立也是从海上开始的。印度首任驻华大使,同时又是印度现代海权理论的奠基人潘尼迦说:“认真研究一下印度历史上的各种力量,就可以毫不怀疑地认识到: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掌握了印度。”的确,从15世纪末达•伽马绕道好望角到达印度,发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之后,欧洲列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便一窝蜂地从海上跑到印度,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印度的大门,印度洋沿岸各国陆续沦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本来,哥伦布远航也是要去印度的,可是阴差阳错到了美洲。

时至今日,虽然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层出不穷,但海洋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因此而下降。以伊拉克战争为例,海洋不仅是美国进行兵力投送的主要渠道,而且航母编队舰载机的战术轰炸、各种舰艇发射的巡航导弹也是整个作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美国在和平时期的军事威慑更是离不开海洋。凭借着海洋的四通八达,美军航母编队可以迅速赶往危机事发地点,对事态进程施加影响。

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控制海上通道,这就好比卡住了一个人的喉咙。对此,美国人是非常清楚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公开提出要在全世界控制16个海上咽喉航道,分别是:(1)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战略通道,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海上交通枢纽。(2)望加锡海峡。马来西亚东南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通道。(3)巽他海峡。印尼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通道。(4)朝鲜海峡。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沟通日本海与东海、黄海的水道,为俄罗斯海军南下太平洋之咽喉要道。(5)苏伊士运河。亚洲、非洲、欧洲的交通要冲,是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的海上捷径,比绕道非洲大陆西南端好望角缩短航程2970~4320海里。(6)曼德海峡。红海南端,北上经红海达苏伊士运河、南下进入印度洋的水道。(7)波斯湾。通称海湾,为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和供应地。(8)霍尔木兹海峡。为波斯湾的咽喉航道,平均每8分钟左右就有一艘巨型油轮通过。(9)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水道,是西欧、北欧各国舰船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通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10)斯卡格拉克海峡。从波罗的海进入北海的通道。(11)卡特加特海峡。从波罗的海进入北海的另一条通道。(12)格陵兰一冰岛一联合王国海峡。(13)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运河,可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南美洲南端)缩短2700~7560海里。(14)佛罗里达海峡。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与古巴之间。(15)阿拉斯加湾。连接阿拉斯加州与美国本土的走廊,在冷战时期是美国主要的对苏反潜作战海区。(16)大西洋上非洲以南海域到北美洲的航道。

上述美海军要控制的16个海峡或海上通道均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它们可扼控舰船航行和缩短海上航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控制了它们,也就控制了全球。

其次,海洋是交通要道。

海洋畅通无阻,根据国际法,包括一国领海在内的所有海域,各国船舶都享有无害通过权,但若要通过一国的陆地和领空却非常麻烦,甚至不可能;海运也最廉价,拥有最高的性价比。按每马力计算,飞机只能运载7公斤,汽车为45~90公斤,火车260~300公斤,船900~4000公斤。现在,95%的国际贸易都走海路。以我国为例,目前我国已开辟30多条远洋运输航线,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我国对外贸易额有97%要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其中南海的地位最为重要。在我国通往国外的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海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海经过,进口原油的五分之四是经南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属于我国。

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如此依赖海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一句话,扼住了一个国家的海上通道,就等于扼住了它的命脉。在18世纪英法争霸的时代,法国人总是把英国的海上交通线和它的商船作为打击对象,因为英国是世界工厂,最依赖贸易,海上不通,贸易的链条就断了,东西卖不出去,原料、粮食进不来,时间长了,英国就会崩溃。后来德国人走的也是法国的路线,在一战、二战中大搞潜艇战,袭击英国的商船。所以英国人最早说,“商船到了哪里,军舰就应该开到哪里”。另外一个靠“贸易立国”的国家日本也是一样,它的海上自卫队喊出的口号是:“保卫一千海里海上生命线。”所谓的生命线,就是海上交通线,它对于日本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最后,海洋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同时也是巨大的宝藏。正如希腊哲学家撒尔歇所说:“一切取之于海洋,无穷无尽,一切归回到海洋,无影无踪。”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估计,海底石油储量约1300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45%〜50%,而且还在不断地发现新油田。全世界现已发现有1600多个大的油气田,其中200多个已投入生产。

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蛋白质最大的供应基地。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存在于海洋中,海洋每年可提供30亿吨水产品,能养活约300亿人口,而人类目前利用的只占1%多一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海洋生物生产高级生物药品、滋补品、功能保健食品等,更是陆地生物资源所无法替代的。

海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据科学家考证,陆地上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的,海洋中也有。全球80%的金钢石、90%的独居石、75%的锆石、90%的金红石、75%的锡矿石都蕴藏在滨海砂矿中。大洋底多金属结核的总储量达1万~3万亿吨,含有镍、铜、钴、锰等40多种金属元素。

海洋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化学和海洋能资源,包括海水中所含有的大量化学物质和淡水以及丰富的动力、水力和热能资源。科学家计算,从2.5立方千米海水中,可提取32种产品;海洋里的波浪、海流、潮汐、盐度差、温度差、密度差、压力差、光射差等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相加,相当于现今地球全部动植物生长所需能量的1000多倍。

海洋是药物王国。海洋中生长着20余万种生物,是天然的海药资源。目前已发现的2000余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抗真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和抗衰老等功效。运用细胞培养、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大力开发海洋生命活性物质,将促进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

据专家测算,我国现有耕地最多能养活16~18亿人口,向海洋要食物已日渐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培育用海水直接浇灌的耐盐作物、油料果等植物,利用滩涂、浅海发展海水种植、养殖,开发新的海水农业产业,据估计至少能再养活10亿人口。

这些与海洋相关的产业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蓝色经济”。以我国为例,目前进入海洋统计的主要海洋产业有12项:海洋水产、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滨砂矿、海洋盐业、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和保健品、海洋电力和海水淡化、沿海造船、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沿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务。此外,还包括其他相关经济活动,如海洋科技与教育、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服务等。围绕着这些核心的海洋经济活动,各类科技、教育、公共服务、金融、保险、环保等经济活动也应运而生,使“蓝色经济”所涉及的产业呈几何级数增长。专家分析,现代“蓝色经济”已经成长为一个立体的产业集群,涉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型高技术产业,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需要多产业、多学科、多领域通力打造的新兴经济群。专家预言,“蓝色经济”将是未来几十年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

当然,在不同的时代,因为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手段,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望洋兴叹”。看到海洋后为什么叹气呢?因为太绝望了!海洋一望无际,波涛汹涌,人无法征服这个喜怒无常的庞然大物。所以说,在古代,海洋也就意味着尽头,“天涯”与“海角”是同一个意思。不只中国人这么想,当年就连亚里士多德都告诉他的学生亚历山大,说你往东走,见到大海,你就走到世界的尽头了。后来亚历山大打到印度,他看到了大海,看到印度洋了,他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尽头了,就没再往前走。

如果说海洋曾经是终点,是障碍,是天堑,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海洋变成了起点、桥梁和通途?小小的欧洲为什么能够在近代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霸权?这一切都始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从此,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第二章海洋——孕育近代强国的摇篮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说过,“美洲的发现、经由好望角前往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这些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的事件之所以重要,在于其所产生的两个意义极其深远的后果:一是它改变了以往人类分散而居、互不了解或了解有限的状况,通过海洋这个桥梁,各大洲的人们开始了相互接触与交流,世界终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孤立的人类历史也因此进入世界历史的阶段;二是它颠覆了东西方权势对比的格局。在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西欧人一直受到来自东方的进攻,一批批游牧入侵者——匈奴人、日尔曼人、阿瓦尔人、马扎尔人、蒙古人和突厥人利用自身无与伦比的机动性,数次闯入欧洲文明的中心。但是,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西方人以其在技术上、尤其是在武器和船舶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凭借海洋这个四通八达的载体,终于获得了以往一向为欧亚大草原游牧民族所独有的机动性和优势。结果,世界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新的权势格局里,欧洲成为核心,成为非欧世界的入侵者、统治者。而海洋,恰恰就是孕育了这些近代强国的摇篮。地理大发现与伊比利亚半岛的崛起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人的概念。实际上有人居住的大陆本不存在发现的问题,那里本来就有原住民,其中有的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已经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文明,只是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不为所谓的文明世界了解而已。“发现”这个词是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心态的反应,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但不可否认,毕竟是西方世界用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将整个世界的海洋、海峡、岛屿、大陆、半岛、重要的国际航道全部发现完毕,命名完毕,开通定期航线,使地球真正变成了一个整体,画出了完整的世界地图。

地理大发现开始于15世纪末,最终落幕于19世纪后半叶,整个过程持续400多年,但其中重要的发现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表现为三次伟大的航海壮举。而这三次壮举都发端于伊比利亚半岛。此地尽管远离欧洲心脏地区,但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比欧洲其他地方更有可能迈出海上探索的步伐:被大西洋和地中海两大水域包围,造就了这里的人民对海洋的渴望;与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长期接触,使他们更具开阔的视野。所以,近代意义上的世界海权就从这个半岛上的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国家开始了。17世纪的荷兰:海上马车夫

在摧毁西班牙海洋霸权的过程中,荷兰成长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海上力量迅速发展,到17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和继西班牙之后的又一个海上霸主。整个17世纪,大洋之上遍布挂着荷兰旗帜的商船,世界绝大部分海上贸易都被其垄断,船在当时就像陆路运输的马车一样,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荷兰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位于西北欧的低地,在17世纪之前是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的一部分,1609年在经过了80年的战争之后才获得独立。“尼德兰”意为低地,是莱茵河入海处一大片低地的总称。这块富饶肥沃的土地为当时西班牙王国提供了一半税收,被称为“王冠上的珍珠”。

从遥远的中世纪开始,荷兰就是一个面向大海的民族。些耳德(Scheldt)河、马斯河、莱茵河在这里入海,为荷兰提供了众多优良的港口。它还是两条古老的商船航线的交汇处:一条为北南走向,从卑尔根到直布罗陀;另一条为东西走向,从芬兰湾到英国。北海及邻近各海盛产鱼类,是欧洲重要的渔场。国土的狭小和贫瘠迫使荷兰人自古以来就向海上发展,在那里寻找生活来源,他们在北海学会了捕鱼、近海航行、远程运输和海战。建国之后,由于本身国土面积有限,荷兰难以在陆地开拓,于是便全力投入到海上贸易之中,海洋遂成为荷兰国家权势的来源。

渔业是荷兰经济的基础。在被誉为“荷兰金矿”的鲱鱼上荷兰人取得了非凡的效益,这一效益来源于1400年左右发明的一种大帆船。该船的两大优势表现在:一方面,它的设计可以使船使用巨大的拖网捕捞鲱鱼;另一方面,较宽的甲板使鱼可以在船上得到加工处理。这种“航船工厂”的产生使船能够远离荷兰的海岸线,在外逗留6~8周。至15世纪中,荷兰、泽兰和弗兰德尔三省的鲱鱼船队几乎垄断了北海的鲱鱼业。在天主教欧洲,鱼是斋月时必不可少的食品,尤其在波罗的海市场,它是采购谷物、木材、铁和造船物资的交换手段。渔业还成为带动航运业(主要是大宗物品运输)和其他辅助工业的龙头。荷兰人利用低价购进、低价运输和低价关税进口大量木材来造船,而同时期的英国,造船成本比荷兰高50%,因此,荷兰成为世界上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便宜的运费导致了荷兰对世界贸易的控制,对贸易的控制又可以获得低廉的造船木材,便宜的木材又使造船费用大为降低,船只的低价位在货运竞争中便占有优势,这样一连串的优势合起来,就是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奥秘。

到1650年,荷兰拥有的商船数量全球第一。当时世界的商船大约有2万艘,荷兰占1.5万〜1.6万艘。1670年,荷兰拥有的商船吨位是英国的3倍,比英格兰、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和德意志拥有吨位的总和还要多。它的船队控制了欧洲和远东大部分贸易,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毛皮、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大都由荷兰商船转运,经荷兰商人转手销售。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货物集散地和银行、保险、证券业的中心,港内经常有2000多艘商船停泊。荷兰的许多工业也处于世界尖端水平。

与此同时,荷兰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它既是共和国生存和繁荣的保证,也是国家推行对外政策的工具。它不仅成功地袭击西班牙本土、拦截其运兵船,迫使西班牙放弃了重新征服荷兰的想法,而且通过对佛来芒海岸进行封锁(以防从荷兰手中夺取贸易)、为商船护航、海上巡逻、打击海盗等对国家经济更是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荷兰还在1611-1614年的波罗的海危机中动用海军迫使丹麦国王克里斯琴四世让步,取消松德海峡的额外关税。1645年舰队在波罗的海进行干涉,以结束丹麦和瑞典之间对己不利的战争。荷兰的海军建设虽然随着战争与和平的交替而出现较大变化,但直到17世纪70年代,仍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着欧洲最强大的阵容。

在亚洲,1595年荷兰人首次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爪哇。不久,荷兰舰队便在爪哇和马六甲海峡两次打败葡萄牙舰队,并且不断追捕、抢劫我国商船,垄断了东方贸易。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专门控制这一地区的贸易,还一度侵占我国的澎湖、台湾。

在美洲,荷兰于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并在北美侵占了一块殖民地,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即现在的纽约)为中心的新荷兰。

在非洲,荷兰在东西方交通的咽喉——南非的好望角修筑要塞、营建殖民地,在那里开辟种植园,保证过往船只的淡水和粮食的供应。

对于荷兰在17世纪所取得的成就,海军战略家、历史学家马汉得出的结论是:“联合省把他们的尊荣和权势归功于他们的财富和舰队。”由此可见,“海上马车夫”这个绰号形象地说明了17世纪的荷兰在商业、海洋和殖民掠夺各方面所拥有的霸权。

但是,荷兰的海洋霸权是不稳固的。到17世纪下半期,英法两国分别在海上和欧陆崛起,在海陆两大强权的夹击下,荷兰的海上霸权很快走到了尽头。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英国的进出口产品只准英国船只或原生产国船只运送,这无疑是对荷兰航运业的巨大打击,因此导致1652-1653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荷兰接受了《航海条例》。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法国在陆上又多次入侵荷兰,不仅使荷兰元气大伤,而且为进行大陆战争被迫与英国结盟,其结果是将自己的海上优势让渡给英国,并逐渐丧失对外政策的独立性。到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的时候,精疲力竭的荷兰已不再是欧洲政治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英国:200年的海上霸主

英国海上霸权的建立可追溯到1588年英西“无敌舰队”之战。这次战争既与英、西两国在大西洋上的斗争有关,也涉及双方在尼德兰的较量。大西洋上的斗争起源于西班牙在西属美洲的开发活动,它的跨洋航运和运宝船队很快就成为西北欧攻击者颇具诱惑力的目标。不过,在16世纪上半叶,英西关系相对友好,英国在新世界和大西洋的私掠活动只是零星和偶然的,况且当时英国还拥有与西班牙属地所有部分进行贸易的权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