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山秘境大追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8:03:0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志才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圣山秘境大追踪

圣山秘境大追踪试读:

前言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土地广袤,物产丰饶,汇集了世界上众多复杂的地形、地貌: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美丽祖国的广阔大地。

我国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至西南的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秦岭、大兴安岭、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西部拥有“世界屋脊”之称的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

我国有四大高原,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外貌特征各异。我国有四大盆地,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其特点也不相同。我国丘陵众多,分布广泛,东部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我国有三大平原,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我国还有很多岛屿、沙漠、草原、森林等,从自然到人文,所蕴藏的奥妙与美景,那简直是无穷无尽。

我国河流、湖泊众多,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在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较为集中,多为内陆咸水湖。

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四大佛教名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还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杭州西湖美景、云南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等,都以人文气息浓郁,景色绮丽迷人而著称。

总之,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最高山坡……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我们大中国呀好大一个家,永远那个永远那个我要伴随它……”

为了培养广大读者的爱国热情和自豪之感,全面认识我们美丽的祖国,我们特别编辑了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我国的江河、湖泊、名山、景观、自然、地质、水文、名胜、生态、动物、植被、森林等。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也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道教第一仙境——龙虎山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坐落于江西省贵溪县西南部,是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龙虎山还是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的祖庭,是我国道教发祥地。其山的形状若龙盘,似虎踞,风景秀美,集天地灵气,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我国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炼神丹使龙虎显现

张道陵是东汉沛国丰邑,就是今江苏省丰县人,他曾是太学的学生,学识渊博,声名远播,在当时吴越一带,有学生千余人,可是他在仕途上却不得志。

转眼间,张道陵已经年过半百了,而且经常感到身体不适,他不由仰天长叹道:“想我一世饱学,竟然对自己的身体和年寿无半点益处,还不如学些延年益寿的本领啊!”

于是,张道陵决定离家远游,追寻长生之道。在临行前,他向众弟子告辞,其中一个名叫王长的弟子愿意随他同去。张道陵便遣散其他学生,带着王长离开了家乡。

师徒两人游遍名山大川,先在河南省洛阳的北邙山等处修道。后来,张道陵带领弟子王长从淮河到达江西的鄱阳湖,在两只仙鹤引导下,不知不觉来到了贵溪的云锦山。

云锦山山丹水绿,灵性十足,张道陵大喜,视为修道福地,决定在此设坛修炼。

传说他们住在云锦山时,张道陵在山岩上发现了一本异书,他照着书中的指点,开始修炼九天神丹。当炼到一年的时候,红光满室,炼到第二年时,有五色云彩,覆盖在鼎上。当炼到第三年时,神丹终于炼成,有一条青龙和一只白虎同时出现在空中护卫着他,于是他把神丹取名为“龙虎神丹”,也把云锦山改称为龙虎山。

张道陵吃了神丹,从自称神仙真人,开创了“正一道”。后来他便开始云游四海,讲道布教,当时人们称他为张天师。

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投降曹操后,张鲁和他的教徒都被迁移到今河南省洛阳和邺城一带。到张鲁儿子张盛时,他拒绝曹操的封赏,带着张道陵传下来的剑和印,按照张道陵遗训,再次回到了龙虎山。

从此,张天师的子孙便长期定居在了龙虎山,在此创建坛宇招徒传教,也同时开启了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历史。

截止到现在,正一道世袭道统63代,历时1800余年,每代天师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先后在龙虎山建有10座道宫,81座道观,36座道院,其规模都十分壮丽豪华。

张道陵有没有炼制成神丹,我们无从考证,但他创立的“正一道”使龙虎山闻名于天下。拓展阅读传说张道陵炼成仙丹以后,看到身边弟子大多不足以托付重任,就只服了半剂丹药,成为了地仙。不久,从东方来了一位名叫赵升的青年,天师一眼就看中他,决定将道教重任托付于他。一天,张道陵带领众弟子登上云台峰绝崖,忽然自己朝悬崖一跃而下。众弟子一时惊骇悲啼,失望而归。只有赵升和一直追随张道陵的弟子王长相继跳下了悬崖,两弟子正好落身在师傅两侧。张道陵笑道:“我知道你俩会来!”于是,张道陵在崖下将大道要术悉数传予了两人,传授完毕,张道陵服食了剩下的半剂丹药。忽然天空飞来了一只仙鹤,张道陵乘着仙鹤升天而去了。

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

在龙虎山诸多的道观之中,大上清宫是最早建成的道观,是由唐武宗在841年至846年间所建。

大上清宫坐落于龙虎山脚下的上清镇东边,古代这里称为仙源乡招宾里。这里溪山环拱,传说有九条龙在这里,是神仙和灵兽聚集的地方。有民谣说:“九龙集结上清宫,天师擒妖显神通。唯有一龙不伏法,顺水飘游遇虎凶”。

这九条龙指的就是上清宫周围的天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

大上清宫源于道教祖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时居住的“天师草堂”。大约在215年至220年期间,第四代天师张盛从陕南汉中迁回江西龙虎山承启道教,在此建造了“传箓坛”。龙虎山道教历史上的第一个道观便建成了。真仙观建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次更名。

在北宋时期,符箓科教道法特别兴盛。1008年至1016年间,宋真宗召见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吏部授篆,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

1113年,宋徽宗召见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设法坛做法事,在朝堂上,张继先给宋徽宗呈奏时,说宋徽宗显露出了“赤马红羊之兆”,便请求皇上修德。宋徽宗便把“上清观”升格为“上清正一宫”。1310年,元武宗再次把“上清正一宫”更名为“大上清正一万寿宫”。直至1687年,康熙为了弘扬正一道,为上清宫御书宫额,更名为“大上清宫”。

据清代《留侯天师世家宗谱》记载:“檐际悬圣祖仁皇帝御书‘大上清宫’额。”由此“大上清宫”这个名字便一直延续至今。

大上清宫是天师张道陵及历代正一道天师祈祷、打醮、拜神和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他们也在这里隐居练道、修真养性和静心炼丹,这里是道教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地方。

大上清宫整个建筑以三清殿和玉皇殿为中心,另外还建有紫微殿、后士殿和东隐院等。据1740年妙正真人娄近垣所编纂的《龙虎山志大上清宫新制》里记载,当时大上清宫中的殿宇多达二三十座。在这些宫殿里塑有天神、地祗、南星北斗、三十六天将、二十八宿星和六十甲子等神像数百尊,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神灵世界最高领导机构,故有“神仙所都”和“百神受职之所”的美誉。

大上清宫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影响,还因为我国古典名著《水浒》里有大上清宫的故事。

在《水浒》里讲,当年洪太尉受大宋仁宗之命,到龙虎山宣请张天师进京祈禳瘟疫,不料在上清宫伏魔殿误放了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在镇妖井内镇锁着的“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共108个魔君。魔君出世后,便成了后来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将”,所以,人们说龙虎山是梁山好汉的出生地。

在大上清宫中不仅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还有绚丽豪华的宫观建筑,但后来因战火破坏或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已经倒塌或损毁。存留下来的伏魔殿、东隐院、善恶分界井、梦床、神树和传说中的镇妖井等古迹,仍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人们来参观。拓展阅读与镇妖井同样广为流传的井还有在东隐院院墙外的善恶分界井。传说,这口井能够映照和判断出人的善恶是非百姓之间解决不了的复杂纠纷,只要打开井盖照一照,便会是非分明。所以,每当百姓们有什么冤屈找张天师诉说的时候,张天师便会让与事件相关的人到井口照一照,善恶真伪就一清二楚了。

天师府的神道合居盛景

大上清宫是历代天师讲道布教之所,而天师府则是他们生活起居和掌管天下道事的总署。天师府建筑雄伟,有“南国第一家”的美称。

天师府是在1105年由宋徽宗始建于龙虎山脚下的上清镇关口,全称为“嗣汉天师府”,它是道教最早的发祥地,并被尊为道教的第三十二福地。

天师府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它依山傍水、气势非凡。由于道教大多是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并且道士们都追求超凡脱俗和清静无为的境界,所以天师府内种植了很多奇花名木,也是暗寓此地为仙境。

天师府整个建筑工艺群是由府门、仪门、玄坛殿,提举署、法篆局、万法宗坛、大堂、三省堂、观星台、灵芝园和厢房廊屋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道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

天师府的外观具有浓厚的神秘氛围,红墙深院,彤壁朱扉,给人以神道合居的气势,并且以八卦铺地,显示了浓厚的道教底蕴。

天师府坐北朝南面和而立,高大宽阔、气势雄伟。门前庭院正中镶嵌着太极八卦图。八卦在道教里是代表宇宙间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而太极图则是显示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和动态平衡的道教哲理内蕴。天师府府门上有一对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这副对联是明代尚书、大画家和大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它形象地表达了龙虎山正一道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双重显赫地位,同时也阐明了正一道与历代皇权的密切关系,以及人们对成仙的渴望。

在院门后,有一条100余米的鹅卵石铺成的宽阔甬道直通二门。二门前东为玄坛殿,西为法篆局和提举署,但后来都被毁了。二门门前对联写的是:“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这副对联不仅表明了历代天师道高德重,使龙虎也服伏、鬼神也钦佩的历史事实,同时也表明了道教要求信徒必须修道养德的教理教规。

过了二门是一个大院,院中间是天师府的主建筑“玉皇殿”。殿门的外面两侧矗立着两个雕龙石柱,殿门的下面是雕龙石阶,石阶下就是有名的灵泉井。

相传,这口井是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奉正一道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法旨所凿。它的泉水清澈甘甜,所以取名为“灵泉井”。历代天师做道场前敬天官、地官和水官都用这口井里的水,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法水井”。

还传说这口井有9米深,并与四海相通。当时挖凿的时候,曾惊动了龙王。龙王问:“为何要挖得那么深?”天师说:“我要借四海之源,用来演法炼丹。”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丹井”。

穿过甬道便可到达玉皇殿。玉皇殿是历代天师实施道政的地方。玉皇殿前距二门有九九八十一步,此殿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殿内供奉着身高9.9米的玉皇大帝像。在玉皇大帝旁,有金童、玉女和20个天君配祀两边,并且有八条金龙飞舞楹柱之间,使整个玉皇殿显示出天廷的庄严之感。

在玉皇殿后面便是私第了。私第是历代天师的住宅,也称为“天师殿”。这一部分是天师府的主体,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前、中、后大厅组成。

在天师殿院门前的隐壁上画有“鹤鹿蜂猴”的一幅巨画,象征着高官厚禄和宰相门第。院门前上书白底蓝字对联一副: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这不仅体现了当时天师府建筑的豪华是举世无双的,同时也告诉了人们当时道教文化的兴盛程度。

进入殿门,前厅为客厅。在客厅里有一块浑圆的翠绿色盘石,名叫“迎送石”。这是历代天师迎送客人到此留步的地方。在堂壁上挂有“墨龙穿云图”和“祖天师像”,在东西四壁上都题写着名诗,描绘着古画。

再往里走就是中厅。中厅为会客厅,有“狐仙堂”的美称。在中央供奉着三尊神像,中间是在刀剑斧戟和龙虎旌旗的拥簇下正襟危坐的道祖天师张道陵,侍立在张道陵两边的则是他的两位高徒王长和赵升。张道陵身旁悬有歌颂他道尊德贵的对联一副:有仪可象焉,管教妖魔丧胆。无门不入也,谁知道法通天。

在前厅和中厅搭接处,在左右两旁开辟有“金光”和“紫气”两个门,中间还有一个门,上刻“道自清虚”四字,这是为了提醒世代天师要依道传教。

再往里走就是后厅,后厅也叫“上房”,是天师食宿生活之处。后厅的中堂原是天师用餐的地方,清代的时候里面有几把太师椅,四壁上也有很多书画。中堂后壁悬挂着祖天师张道陵的画像。香案上有屏风、净瓶、时钟、灯台和香炉供器等,非常古朴典雅。

除此之外,天师府内还有灵芝园、敕书阁和观星台等,宫楼阁宇多得数不胜数。但是,如此豪华的天师府,后因洪水被冲毁了。后来虽然重建,但又因战争惨遭焚毁。却来,经过历史创伤后的嗣汉天师府,在政府的扶植和海内外信徒的赞助下,逐年得到了修复。在保持明清建筑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和私第为中轴线,又修建了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箓局、提举署和万法宗坛等,从而把宫观与王府建筑合为了一体,再现了这个蕴含着巨大道教文化内涵的府邸。拓展阅读传说一天清晨,天师府的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发觉有妖气出现,正在思忖时,看见一身穿黄衫的青年美女气喘吁吁地跪在地上流泪说:“天师真人,请救救我!”天师问清缘由后得知,这个狐狸精正在经历得道成仙前的天劫。天师怜悯狐狸精千年修行不易,便对狐狸精说:“我可以救你,但你要答应三件事。第一要持斋,不许残害其他动物;第二要择地隐居,不得骚扰百姓;第三要受戒入道,早晚诵经,改恶从善,为民做好事。”狐狸精拱手立誓说:“一定做到,决不违犯。如有违抗,甘愿受死。”天师见她有悔改之心,便叫她起立受戒。并命人在天师府内给她腾出了一个房间让她修行。后来,那个房间就成了供奉狐仙的狐仙堂。

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兴盛之路

自从宋徽宗建造了天师府之后,张道陵的后嗣也逐步受到了朝廷重视,龙虎山的正一道便开始兴盛起来。

在宋代期间,宋王朝在龙虎山建造了大量宫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了扩建和赐额;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宋代新建的宫、观、庵和院近20座。

其中,有建于1056年至1063年间的凝真观,1102年至1106年间的静应观和祈真观,1107年至1110年间的灵宝观,1119年至1125年宣和年间的逍遥观,1208年至1224年间的金仙观等。

另外,宋代还建有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和天乐道院等。

这个时期,龙虎山正一道掌教的是张道陵的第二十四代至第三十五代后嗣。从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开始,每代天师都曾被诏面圣,并被赐予“先生”称号。其中,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最得朝廷恩宠。

在1104年,宋徽宗召见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张继先与宋徽宗相谈甚欢,于是宋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

第二年的12月,张继先回到了龙虎山。这次面圣,张继先的父亲和兄长全都被赐予了爵位。而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先后被封为“正应先生”和“仁静先生”。这些都表现出当时宋王朝对龙虎山道教的支持和重视。

正是因为宋王朝的支持,在宋代初期龙虎山便成为与江苏茅山和江西阁皂山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

后来经过200年至元代,龙虎山的正一道便跃居成为了三山符箓之首。此时,龙虎山正一道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龙虎山正一道的鼎盛时期,掌教的是张道陵第三十六代至第四十一代后嗣。

从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起,每代天师均被元王朝封为天师或真人,让他们主领江南道教。至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时,朝廷更封他为正一教主,让他主领三山符箓。也正是因此,龙虎山道教成为了诸符箓派之首。

在这期间,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这些德高望重的道士一部分被输送到了大都燕京,由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弟子张留孙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山道教支派玄教,用来主领江南广大地区的道教事务。

例如,张留孙,又称张宗师,是张宗演弟子,被元世祖忽必烈授以江南诸路的道教都提点之职。剩下的道士则留在了龙虎山,管理山上的道教事务。其中也不乏杰出的道士。

李宗老,达观院道士,是著名玄教道士吴全节的老师。在1264年至1294年间被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主持本山上清宫。

吴元初,龙虎山高士,就学于道教学者雷思齐,所著诗文集为《元元赘稿》,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为之作叙说:元初服黄冠以自隐,无所营于时,故无所争于人,交游天下名士,诗文往来,皆一时之盛。其言温而肆,清而容,杂而不厌,几于道者之乎?

张彦辅,龙虎山道士,精绘事,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曾为其所作《江南秋思图》赋诗。另外,在此时期,元王朝还对龙虎山道教宫观进行了修正。它除了对龙虎山原有宫观进行了修葺以外,又新建了大批的道教宫观。

据元代散文家元明善和清代正一道道士娄近垣所写的两本《龙虎山志》中的不完全统计,新建的宫、观、庵和院多达37座。这些道教宫观大部分都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建于1264年至1294年间,有文惠观、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八卦庵、止止庵、太极庵、西华道院、东山道院、云山道院和瑶峰道院等。

在宋元两代,龙虎山道教发展极为迅速,其中大部分道观都是在这两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些建筑后来因为遭到了天灾兵火,大多先后被毁,后存留下来的仅有天师府一座,上清宫、正一观等宫观都是后来重修的。

但是,从那些被毁的道教宫观遗址上,可以看出当时道教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龙虎山之所以成为“道教第一仙境”,也是有其必然性的。龙虎山在风水学上,堪称是独一无二的经典。风水最看重的就是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风水学经典《水龙经》中曾说:“穴虽在山,祸福在水。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

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两者本身就是有机融合的,更何况龙虎山的山水暗合了道教的太极阴阳教理,所以龙虎山成为道教祖庭也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

龙虎山的风水吉象,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卢溪河畔的太极形势图。这里山环水抱,溪水与山势,正好形成一个阴阳太极图。从卢溪河畔的地形图就可以发现,在这一段,溪水为阴鱼,鱼眼鼓出在头部。山势为阳鱼,鱼眼也鼓出在头部。这样一个太极就呈现出来了,自然天成,鬼斧神工,蔚为大观。太极是道教理论与形象的标志,又是道教的灵魂。而此处的风水气场就非常旺盛,人天感应度也相当高,非常适合炼丹修行,所以张道陵天师才选择在这个地方炼九天神丹。二是龙虎山与正一观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如果说太极山势是龙虎山的灵魂,那么龙虎山本山,则是龙虎山的山身。

正一观后面的山脉是象山余脉,本来这个余脉一直向西,但是到了此地突然折回,形成了两峰对峙的龙虎形状,不能不说这里是修道的宝地。

有人、有山、有魂,构成了我国风水的综合吉象:天地人合一。人为天师,山为龙虎,神为太极。再经过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成就了龙虎山在我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拓展阅读传说在宋代,宋徽宗礼聘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来京,对他说:“解州盐池孽蛟作怪,民众遭受灾害,所以召你来救治。”张继先受命之后,马上在铁简上画符,让弟子祝永佑跟着太监同往解州,将符投入盐池的决堤之处,只见电闪雷鸣之后,孽蛟被斩死在水中。宋徽宗听了太监回来报告便问张继先说:“你治死孽蛟,派遣的是哪位神将?能让我见一见么?”张继先听后,便手握印剑施法召将,关羽随之现身。宋徽宗吃了一惊,手上正好拿着枚崇宁年间铸的铜钱,便掷给关羽,说:“以这钱名封你。”所以后来人们又称关羽为“崇宁真君”。

江南小武当——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坐落于安徽省休宁县城西,以“三十六奇峰”和“七十二怪崖”著称,间以幽洞、曲涧、碧池和青泉汇成胜境,有“黄山白岳甲江南”的美誉,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和四川鹤鸣山并称为四大道教圣地。

齐云山道教的玄帝像传说

齐云山古称白岳,坐落于安徽省休宁县城西边。其境内峰峦四起、峭壁耸立、四时变幻、绮丽多姿,以“三十六奇峰”和“七十二怪岩”著称,岩岩皆景,洞、涧、池和泉遍布其间。

齐云山全山有宫、殿、院、坛和阁等108处,道观27处,道房12家,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还有四川鹤鸣山并称为四大道教圣地。山中的道教绘画、摩崖石刻和碑刻数以千计,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刻铭。因此后来被清代乾隆皇帝赞誉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的道教文化历史十分悠久,道教活动开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道教香火传播到了华东及东南亚各国,影响十分深远。

齐云山的道教属于张道陵所创建的正一道,至于齐云山的开山鼻祖是谁,一直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唐代天谷子道人的门徒余氏六三娘来到齐云山传道,并且在齐云山生养了文生、耀生、志生和立生四个儿子。后来这四个儿子都进入了道教,从而形成了齐云山最早的四大房,开启了齐云山的道教文化。

还有另一种说法,说齐云山道教的开山鼻祖是道士龚栖霞。在唐代,有一个道士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在山中的石门岩,在此处苦行修炼50载终成正果,在83岁时羽化成仙。后人把他修炼所住的石门岩洞,取名为“栖真岩”。

这两种说法谁真谁假已经无从考证,但关于齐云山的开山鼻祖有文字依据可查的是在南宋,是宋代的一个道士名叫余道元,他是第一个在齐云山建筑了道观,从而开启了齐云山的道教文化。

在1225年至1227年的南宋,道士余道元进入齐云山修炼,并于齐云岩创建佑圣真武祠,也就是后来的太素宫,其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又名玄帝。

太素宫,原名佑圣真武祠,后来明世宗赐额为“玄天太素宫”。它坐落在齐云山的齐云岩,是齐云山的主要的道教宫观。

太素宫坐南朝北,里主要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它的原主要建筑有“玄天金阙”石坊、宫门、前殿、正殿、后殿、客堂、斋堂、道舍及左右配房等,但是后来都因天灾人祸被毁了,里面供奉的真武大帝神像也不例外,都是后来重建的。

传说,原太虚宫中所供奉的真武大帝神像是由百鸟衔泥塑立的。真武大帝,又称玄帝,传说他原来是净乐国的王子,姓李,名乞小。他长得眉清目秀,在15岁的时候,抛弃了江山去武当山出家做了道士。他在武当山朝夕讲经说法,潜心修炼,道成的时候,已经2500岁。后来紫虚元君教授了他无极大道,称他为“北方真武大帝”,让他镇定北方,掌管阴间一切善恶,普济众生。

有一天,真武大帝出山,一来是想察访世间善恶,二来想找个好山头登基坐殿,享受一下人间烟火。于是,真武大帝云游四海,遍访名山,驾云到齐云山。他俯瞰全山,只见群峰峻秀,怪岩纷呈,山泉飞洒,云烟缭绕,横江两岸古木苍郁,茅屋村舍点缀其中。

他不禁叹道:“好一座人间仙境!”

喜出望外的真武大帝便降临于齐云山巅,他遨游洞天福地,越过桃花涧,来到了真仙洞府,却看到天门掩蔽,无路可通。真武大帝游山急切,于是运足神力,一脚蹬开了天门。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石穿洞开,豁然开朗。见到了另一番景色:巨岩如围,岩洞藏幽,山泉飞洒,点点滴滴,发出击玉般的声响,串串山泉构成珍珠帘屏。

真武大帝穿门而入,沿路美景尽收眼底,喜不自胜。过了天门,真武大帝不知不觉地来到月华街,这里的山势更加优美。齐云岩酷似一把金交椅耸立在街中心,背后是玉屏峰,左右钟鼓两峰护列。

前面是卓立挺拔的香炉峰,五股山泉飞注于齐云岩下,左有青狮盘踞,右有白虎蹲立,前有黄山“三十六峰”环绕其外,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宝座。

真武大帝见到这番美景喜不胜收,留恋难舍。他心想:“我真武大帝在武当山苦修2000余年,而今修道已成,何必再孤守武当?不妨就此建座行宫,占它香火,我在武当修行,夜回齐云显灵,来去自如,有何不可?但我这无形的灵神,若在此山定鼎还须有个偶像寄托,才好招来八方香火。”

真武大帝正在冥想,忽见一朵祥云飘来,到真武大帝面前化作了一名仙子,供揖参拜真武大帝道:“仙长驾临此山,乃草木有幸,妙乐天尊揣知仙长心事,使我前来劝君。”真武大帝谢恩又将方才所思所想告诉了仙女。

仙女应命告别了真武大帝,回去之后立即传召全山百鸟,即日兴工,霎时间百鸟云集,羽翼蔽日。众鸟众志成城,不几日,就塑起了一尊真武大帝神像,威严夺目。

光阴迅速,到了南宋宝庆年间。云游道士余道元自黟北来齐云山,夜里梦见一个道长披发跣足,对他说:“吾居齐云岩,已候你多时。”

余道元梦醒以后就去齐云岩寻找,果然寻见一尊泥像,与梦中的一模一样,他又惊又喜。于是号召居住在山里的居士募捐装饰这尊泥像,还建造了“佑圣真武祠”,烧起香火,日夜供奉。

第二年,余道元请内相程铋题“云岩”两字刻于石上,这两字为齐云山最早的摩崖石刻。

后来四围乡村的百姓遇到有蝗灾、旱涝,或者想要祈福、求嗣都会来真武大帝神像这里,人群络绎不绝,并且传说有求必应、神威江南。

道士们后来也纷纷驻守山上,在岩洞内和道房供上真武大帝像,真武大帝的香火越来越旺盛。与此同时,朝廷也开始下令在齐云山建筑道教宫观。

据不完全统计,在宋代期间,兴建的宫、观、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达到百余处,宫阙十分壮丽。拓展阅读传说和真武大帝一同来到齐云山的还有佛教的地藏王菩萨。这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俩一起访遍名山都想找个能登极坐殿的地方。这一日,他们一起来到齐云山,只见秀峰林立如仙境一般,地藏着急上山,真武却直喊肚子饿,要求去吃碗面。地藏只好就近化缘两碗素面,真武又提出要比赛谁吃得快,规则就是面要每根都从头吃到尾。地藏只好同意,一根一根寻头慢慢吃,真武首先吃光,就占了齐云山。

明世宗上山求子使道教兴盛

自从宋代朝廷下令在齐云山正式建筑道院,齐云山道教逐步有了发展。直至明代,明宣宗在1429年下令建造“三清殿”于拱日峰下,从此齐云山道教兴盛起来。

等到明世宗登基后,他非常崇信道教,并且诏宣天下有名的道士出入宫禁,齐云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

明世宗非常醉心于道教,重用道士,热衷青词。他所制订的崇道国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修仙活动,影响了整个明代嘉靖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甚至决定着众多朝臣的荣辱沉浮。正因为明世宗崇信道教,凡事皆要举行斋蘸法事,也形成了举国上下皆奉道的风气,从而使道教更加深入民间。

在1532年,明世宗因无子嗣而十分忧愁。这时,明世宗得到了祖籍是齐云山本地的近臣汪铉的进言,说汪铉家乡的佑圣真武祠内供奉的真武大帝非常灵验,可以让道士去那里举行斋醮法事求子。于是,明世宗下召让龙虎山正一道第四十八代嗣汉天师张彦率众往齐云山为皇帝求子。在齐云山,张天师求签得到顺签,后来明世宗果然得到一个儿子。

明世宗大喜,下旨扩建佑圣真武祠,并赐名为“玄天太素宫”,还亲自撰写了《御碑记》:朕于壬辰年,因正一嗣教真人张彦,奏令道众诣齐云山建醮祈嗣,果然灵应,自时设官焚修,赐建玄天太素宫于齐云岩。

据传说,齐云山的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明世宗为求子亲自来到这里,看到它高峰耸立,如“一石插天,与云并齐”,因此赐名为“齐云山”,并且明世宗还为齐云山亲题了“齐云山”匾额。

明世宗求子得到应验以后,“求子”就被视为齐云山最灵的祈福主题了。百姓们求子的首选的就是明世宗求子所去的“玄天太素宫”,还有一部分香客则会去圆通岩的“侧卧观音”。

后来,第四十九代天师张永绪和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又先后授命再上齐云山,建醮祈祀,宣扬秘典。从此齐云山更加声名大振,成为江南正一道的著名道场,以致原来在齐云山的全真派也依附于了正一道,并逐渐形成了齐云山道教文化谱系。拓展阅读来齐云山求子的香客们为了预测生男生女,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做法,即在齐云山的罗汉洞内燃放炮仗。炮仗燃尽之后,他们会趁着天黑的时候再次回到罗汉洞,在洞里摸炮仗壳。传说如果他们摸到了红色的炮仗壳,就表示会得到儿子,如果他们摸到绿色的炮仗壳,则表示会得到女儿。这种做法后来被作为一种风俗流传了下来。

道教与民众相融的生活图景

齐云山道教是以正一道为主的,尊老子为始祖,以《道德真经》为依据,主要供奉的是真武大帝。正一道的组织比较松散,戒律也不是很严格,他们不像全真教禁止嫁娶、禁戒酒肉等。正一道的道士可以有家室妻小,非斋也不忌酒肉,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因此齐云山的道士大多都有家室妻小。

多少年来,齐云山的道士一直不仅有妻室儿女,甚至连妻室儿女也随同住在道院宫房中。他们平时也会从事生产劳动,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只有事主来邀请或有道教节日的时候,他们才会脱下俗衣换上道士打扮,做起传统道教科仪。

齐云山中的道院也和一般民宅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一般道教宫观都有的雕梁画栋、错落有致、与自然峰岩浑然一体的特点外,齐云山的道院在外形和功能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民居,而且大多数的道院和山中的民居是不相分隔的。

齐云山的道院主要集中于山上的月华街。把这条街取名为“月华”,是因为它的建筑布局宛如一轮新月。在月华街上,道教宫观和杂货店铺栉比,祭祀的香烟和做饭的炊烟互绕,形成了一幅道教与民众天然相融的生活图景。后来,有人用“中国道教第一村”来形容齐云山,这个称号不仅说明了齐云山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更说明了齐云山道教的民间性和乡土气息。

道教能够在齐云山立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迎合了当时封建时期的社会状况,尤其是迎合了徽州民俗的结果,也正是因为如此,齐云山的道教才具有了浓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特色。

除了道教宫观是齐云山道教的显著特色以外,宗教信仰活动也是齐云山道教的一个重要内容。

徽州地区百姓所供奉的神有很多,有祖先神、行业神、自然神和乡土神等,是一个拥有多神崇拜的地域,但基础广泛的仍是传统的佛、道二教。佛、道二教在徽州下层民众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每逢道教节日,到齐云山进香的人总会络绎不绝。

齐云山上的道士大多出自于婺源县,住在山上的道士虽然不是很多,但每一个道房均有一批后备力量,都是本房在原籍婺源培养的道徒,平时散居在自家务农做工,每年秋后香汛期间就会应邀进山佐助法事,入冬回籍,这都已经成为了惯例。

每逢一届秋令,来进香的香客便会络绎不绝,从农历的七月初一开始,直至十月初一才结束。七月初一,会由道长为首,率领各院道房道众大斋三天,并在玄天太素宫做大型禳火道场,祈求真武大帝保佑香火平安,道业兴旺。农历七月十五,各院房道士就会汇聚太素宫,做水陆道场。此后,浙江省淳安、开化县,徽州及相邻各县香客和香会团体组织也会陆续起程来到齐云山进香。“三多会”的进香日为农历七月十九,“屯溪永敬会”进香日为九月初一,而九月初九日,则是“真武大帝登极日”,也是齐云山香火的最高潮,在山香客往往达5000余人,其中也有包括来自江西、浙江等地的朝山香会。

朝山者,三天前就要虔诚地沐浴斋戒,将家院洗刷一新,不容半点荤腥血秽。启程之日,要穿着得整洁朴素,肩背黄布香袋,上写“齐云进香”,下写某香会字样,由香会的会首领头,肩荷进香大旗,鸣锣开道。各式旗幡、各色凉伞相随,丝竹之声和鸣,爆竹震耳。行进中逢观遇庙,均需焚香叩拜。

到了齐云山,道房派有专人为各香客的香袋加盖“齐云进香印鉴”,香袋上印鉴越多,就表示进香的次数越多。香客也会根据自身经济状况捐输香火钱。有的香客还会挑选、采购本山土特产品带回赠送亲邻,这个俗称“结缘”。第三天便偃旗息鼓离山返回,至登封桥回香亭,将剩余的香烛纸箔全部烧化。在后面还有“百子会”等,等到所有道教节日都结束了,道士们也就会再各自回到原来的地方等待下次的秋季香令。拓展阅读每到香会的时候,人们都会上齐云山进香和游山,会自发组织“百子会”,百子会由一两百人组成,设若干个“香头”,即进香的头领,每个香头管辖十一二个人。香头的任务是收缴会费、经管账目和联系游客的吃住事宜。农历九月十六为进香日,香客手持灯笼和纸扎的香亭,绕县城一圈,然后步行上齐云山。在山上先观看各道院道士打醮、进香,然后逛月华街,领略齐云山风光,晚上住宿在长生楼,次日下山返城。

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山

三清山坐落于江西上饶东北部,因为它的玉京、玉虚和玉华三峰十分险峻挺拔,犹如道教所供奉的玉清、上清和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其巅一样,所以取名为三清山。三清山是道教中全真教的祖山,它集天地之秀,纳百川之灵,是华夏大地上一朵风景奇葩,并且自古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

葛洪见三清神而入山炼丹

据史书记载,三清山道教开始于东晋时期。在357年至361的东晋年间,医药学家、炼丹术士葛洪到三清山结庐炼丹,他是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所以后来葛洪也被称为三清山的“开山始祖”。

晋朝时期,很多有学识的官员辞官归隐山林,有的是为了炼丹修道离开了朝堂。一时间,晋朝道教兴盛,炼丹之风盛行。葛洪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辞去官职,来到江西三清山炼丹修道。

当时与葛洪同来修道的还有一个尚书令名叫李褒山,如今在三清山玉化峰上还刻有“尚书悟仙台”的字迹。并且在三清山东麓还有一座名为“挂冠岭”的岭,传说尚书李褒山就是在此决心入道修炼的。

传说东晋升平年间,有一天,一个身穿麻衣,脚着双草鞋的老道,来到三清山脚下。他抬头西望,只见前面群峦叠嶂,有三座巨峰耸立在天地之间,不禁连声赞道:“好山!好山!”,便连忙向路过的老农打听这是什么山。

老农说:“我家三代住在这里,也不知叫什么山。听老辈人说,这山峰上面,常有异光紫云出现。”

老道想山上既有异光紫云,决非俗境,决定上山查看一番。老道一边攀登,一边观赏,不知不觉来到了一片密林中。忽然,他看见浓荫深处有一间简陋的茅屋,还有一个书生模样的老人正在灶下烧火做饭,老道便向茅屋走去。

那老书生见来了一个年已古稀的出家人,便请入内,留他吃饭住宿。饭后,老书生问起老道法名,从何而来。

老道答道:“贫道姓葛,单名洪,号抱朴子,本在西湖旁岭上炼丹。今日路过这里,因见这三峰奇绝瑰丽,且听说有异光紫云凝聚,特来拜谒。”

老书生听说葛洪,忙介绍自己说:“小弟姓李,名褒山,本在户部供职。因为朝政不振,征敛无度,奸佞肆虐,导致饿殍遍地。皇上不听忠谏,反而姑息养奸,我一气之下,告了长假,来到了这里。”

葛洪听了介绍就劝他随自己修道炼丹,普救众生。李褒山听了葛洪的话,说要考虑一下。葛洪点点头独自一人信步来到岭上,观赏起月下景色来。这时,远远传来一阵丝竹之声,十分好听。葛洪正在惊疑,又见三朵五彩祥云,从天上徐徐落在三峰之上。那三峰顶上便各升起一道祥云瑞气把群山照得如同白昼。

葛洪又惊又喜,因为他听师傅说过,大凡山上有祥云凝聚,必有大仙降临。今日祥云聚于三峰,足见这山绝非俗地,便连声喊:“李尚书快来!”

李褒山正在屋里徘徊沉思,听见喊声,忙走出来,见此情景,直惊得目瞪口呆。葛洪一把拉过李褒山说:“这三峰,分明是三清列座的仙山,今日既已看见,机缘非浅,你现在还不快随我入山,永离凡尘,还等何时?”

李褒山疑惑地问:“何谓三清?”

葛洪说:“三清就是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禹余天上清灵宝道君,大赤天太清太上老君。”“如此说来,李某遵道长之命!”李褒山忙朝葛洪一拜,紧随葛洪,直朝峰顶走去了。这条岭,后人便给它取名为挂冠岭。

两人登上峰顶,却见三个白发长须老翁盘坐在巨石之上,二老正在下棋,另一老翁在旁观看。葛洪想这三个老翁个个鹤发童颜,定然是三清天尊了。葛洪和李褒山正想上前朝拜,突然从他们身后跳出一只猛虎,长啸一声,直扑葛洪和李褒山。葛洪忙闪身岩后,李褒山躲避不及,吓瘫在地。葛洪扶起他时,三个老翁已各自骑上四不像、梅花鹿、斑虎,驾起祥云飘然而去了。

葛洪和李褒山朝天拜了八拜,便在玉峰山下定居,一面炼丹施舍给当地的百姓治病健体,一面著书立说,宣扬三清教义,丹炉紫烟终日不断,求赐丹药的人络绎不绝。拓展阅读后人为了纪念葛洪,把葛洪炼制丹药的地方称为“葛仙观”。至今,葛仙观旧址上还有葛洪凿石而成的八卦炉和李尚书的铸铁炉的遗迹。葛洪炼丹处旁边有一块石头,因为炼丹时冒出的紫烟被熏成了紫色,因此得名为“紫烟石”。而三位天尊对弈的大石被人称为“棋盘石”,至今石上棋盘纹络仍清晰可见。

葛洪造福黎民感动天帝

在葛洪炼丹的遗址上,有当时葛洪炼丹用的丹井。丹井圆口,直径大概在一米左右,四周石板铺地,深丈余,水清如镜,终年不涸。相传,这口井是葛洪和李褒山合力开凿的。晋代葛洪和李褒山上山炼丹时,曾因没有水源而发愁,后来葛洪的诚心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帮助他们凿出了一口井,使井里冒出了股股清泉。葛洪在三清山见到三清尊神下棋后,他就回到了住处,简单收拾一下东西,就带着清风和明月两名弟子前往三清山与李褒山汇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