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20:55:46

点击下载

作者:范美俊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媒体文艺

新媒体文艺试读:

绪论 新媒体与当代文艺新格局

2009年圣诞之夜,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这是一个压缩的文件包,下载解压后是一个名叫“礼物”的文件夹,打开后又是一个文件夹,后面还有多级子文件夹,名称分别如下:“请闭上眼睛打开它吧”“请耐心点哈,呵呵”“作为朋友,我总希望把最好的给你们”“愿你快乐平安幸福”“忘了告诉你:我还要你幸福啊……呵呵……到了到了”“现在把眼睛睁大了哦,马上就到了”“呵呵……要有耐心啊,怎么又急了?再坚持一下就到了,乖!”“我说到了吧,双击它吧”

……

终于,最后一个文件夹打开了,这是一个名为“the special wishes come from zck”的小程序。因为是朋友发过来的,我不会怀疑这个后缀名为“exe”的运用程序是盗号木马之类的东西,便毫不犹豫地双击鼠标左键。此时,屏幕一闪以后就暗了下来。我心里一紧,难道——图0-1 《礼物》,软件艺术

这时,电脑界面上飘下了朵朵雪花,一曲圣诞轻音乐开始响起。我心里爽极了,觉得这个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电子贺卡很是新奇,也很艺术,竟一连高兴了好几天。估计没有人会怀疑这不是艺术。那,这又是什么样的艺术?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新媒体艺术?

那么,什么是媒体?什么是新媒体?一、“媒体”概说

所谓“媒体”,通常是指传播学中信息表示或传播的载体与平台,指的是人类制造、存储、传输和接收各类语言、符号、声音、图像和其他信息的物质和非物质载体的总称。狭义的媒体相当于英文的media,特指负载特定信息的介质,即记录和存储信息的物质材料,如记录文字的甲骨、竹简、石碑、丝帛、羊皮、纸张等;记录音像的唱片、磁带、胶片、光盘等;保存绘画的岩石、墙壁、纸张、布匹等。广义的媒体则相当于英文的communications,泛指一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设施和机构,例如书刊、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图0-2 (传)李斯《峄山刻石》,拓片,218×84cm,公元前219年“媒介”一词与媒体类似,该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的“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意思是中介之物,即让人或事物双方发生关系的东西。古代的媒指做媒,即婚姻的中介。不过,媒介往往与一定的物质材料相联系,范围比媒体稍小。比如,血液是传播艾滋病的媒介之一,但一般不说“血液是传播艾滋病的媒体之一”。人类文明向来与媒介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人类文明的进步往往与媒体的更新与进步有关。从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鱼雁传书,再到印刷术的发明、数字化的实现,媒介总是与特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相适宜。按照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即万物,任何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如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睛的延伸,该观点同“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论断一样重要。

关于“媒体”的分类,国际电信联盟(ITU)曾进行过如下划分:(1)感知媒体(Perception Medium):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令我们产生感觉(视、听、嗅、味、触觉)的媒体称为感知媒体,如语言、音响、音乐、文字、图形、动画、活动影像等。(2)表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为了对感知媒体进行有效的传输、加工和处理而人为编造的代码媒体称为表示媒体,如文本编码以及静像和动像编码等。(3)显示媒体(Display Medium):指显示感知媒体的物理器件,即把进出主设备(如电脑)的数据信号用人能感知的视听信号显示出来的器材。显示媒体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入显示媒体,如话筒、摄像机、光笔以及键盘等,另一种为输出显示媒体,如显示器、扬声器以及打印机等。(4)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指传输信号的物理载体,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以及电磁波等。(5)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用于存储表示媒体,即存放感知媒体数码化后的代码的媒体称为存储媒体,例如磁盘、光盘、磁带、纸张等。

英语中的“媒体”,其单复数分别为Medium、Media。前者往往指作为单一个体的媒介,如大家熟知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后者则指不同类型的聚合媒介,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言等多种形态于一身,以多媒体工作平台、国际互联网等为代表。按照一般的理解,媒体这一专业术语现在属于新闻传播业,该行业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把媒体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以纸为媒介的传统报纸,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它们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媒体。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自此,网络媒体成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现在已成为最重要的媒体之一,它不仅具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还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独特的优势。新闻传播业的“第四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如报纸的电子版、传统电视节目资源的网络化;二、与网络有关的新型媒体,如网站、网页、论坛、博客、电子邮件、即时通信技术(如QQ、MSN)等。而现在“第五媒体”的概念也已经产生,即移动网络。显然,第四、第五媒体都是新媒体。图0-3 《人民日报》电子版

文艺方面,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创作的媒介、品种和样式的巨大变革。比如,透视学和几何学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写实性走向,矿物颜料的使用和油料的提纯则催生了富有明暗层次的画种——油画,光色研究的成果与对摄影技术的恐惧则促成了注重外光写生的印象派,20世纪中叶对激光的研究使得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而计算机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无所不能的艺术创作、展示和传播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其实,任何一种约定俗成的艺术门类的发展,也都是由媒介、材料与观念更新导致的新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流变的历史。中国画方面,绢帛的使用使得绘画的精致成为可能,而生宣纸的出现则推进了水墨淋漓的大写意风格;书法方面,竹、木简的出现导致原来写在丝帛上的细润的小篆和隶书的笔画发生改变,出现了具有典型简书形式美特点的夸张捺画;电影方面,科技的进步导致了三次重大的技术变革,电影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胶片到数码……媒介的发展,不但改变了原有的艺术样式,也改变了原有的艺术生态,今天多媒介、多感官享受的艺术如影视、游戏等门类一枝独秀,而传统单一感官享受的艺术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门类的吸引力渐弱。二、“新媒体”文艺“新媒体”(New Media)一词给人感觉很新,但要准确地定义它至少在目前还是困难的。通常意义上,“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几乎涵盖了影响当代社会个人和集体生存质量和价值的所有新技术和新媒介,它包括社会公共机构用以通讯交流的媒介载体,如新闻机构、出版社、广播电台、电影公司、电视台、通信公司、网络公司等,以及这些机构制造的物质或精神性产品。而“新媒体”也暗含在现有体制中尚未确定、具有试验性和不为多数人所熟知的意味。比如,以绘画为例,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是画在画布或者画纸上的,而新媒体绘画则可能是用鼠标或者压感笔在电脑上完成的。图0-4 邓育林《宅·衣》之一,油画,180×200cm,2008年

显然,要给“新媒体艺术”或“新媒体文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是困难的。不少人认为与计算机有关的数字艺术就是新媒体艺术,也有人认为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艺术才是新媒体艺术,还有不少人认为电子技术、影像艺术、网络广播、只读光盘(CD-ROM)、网络文学等较新的艺术形式才是新媒体艺术。其实,这些新的要素并不太重要,研究时代发展与文艺的媒介关系,研究艺术在当下的走向与新媒介的关系,以及新媒体能够为艺术做什么才是重要的。也许再过一些时候,新媒体文艺也如近现代的流行音乐、电影电视那样成为一个很清晰的艺术门类而不再“新”了。新媒体文艺当然要关注科技,但更重要的则是内容。科技似乎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期望,让人相信艺术会发生很多变化,会比原来的东西更有水平,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现有的电视技术已相当成熟,画面也格外清晰,但观众还是抱怨电视难看。以电视剧为例,现在电视剧的创作者已经不太会编故事了,于是就不停地改编或翻拍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但给观众的感觉却是:他们分明是在PK谁更垃圾、更变态,而不是谁更经典。

艺术的历史是艺术媒介的发展史,也是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史。艺术的媒介会因为时代而变化,新技术是人类在发展中不断发现和发明的,往往比以往的技术更优越、更实用,因此“新媒体文艺”被认为是新技术甚至高技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有多少的技术含量才够“新”,这就不好说了。印刷术、摄影、广播、电影和电视……所有承载艺术的媒介或媒体都曾经是新的。“新媒体”的概念容易带给人“新”之崇拜,即所谓的“文化达尔文主义”,去崇拜“进步”和“未来”。文艺的发展史证明,后来时代的文艺作品未必比前代的水平更高,今天刊载在网络上的文学作品未必比手抄本、木刻本或是普通印刷品上的东西更高档。所以,“新”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新技术,并非指近百年来出现的收音机、电视、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网络等媒介,以及无线传输(蓝牙)、数字化、超文本等技术性的东西。精心磨制的新石器相对简单打砸而成的旧石器而言是新技术,900℃浇铸的青铜器相对于750℃烧成的陶器而言是新技术,工业化时代的生产技术相对以前的手工生产是新技术,而信息时代的技术相对以前任何历史时代的技术更是高新技术。那种到处兜售“新”、拼命追求“新”的做法终究会被更新的东西所超越。比如,欧美每年都会推出各季节的时装样式和流行服色,但有几个人还记得2008年夏季的流行服色和时装样式是什么?也许,此时你依旧穿着一件在2002年秋天换季打折时买的T恤。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媒体文艺?图0-5 李小镜《都市丛林》,电脑绘画,2007年三、新媒体文艺溯源

20世纪是一个观念、媒体和科技剧变的时代,艺术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这种变化。20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感知方式上它是对文学、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观念的持久质疑。而该时期艺术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则是:在现代艺术的观念引导下,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新的物质材料、新的媒体组合、新的科技元素,艺术因此成为了一块有着无限可能的“试验田”。如前所述,所有的文艺门类都与媒体有关,也都曾经是“新媒体文艺”。显然,本书不会花工夫去研究中国绘画如何从岩壁上的石头发展到竹木、如何从丝帛发展到纸张的缓慢变更过程,虽然这也是文艺媒体演变的事实,本书的重点是从近现代以来在媒介上有着巨大变迁的各种艺术形式入手,研究一些媒介更为“新”的文艺门类。

今天我们名之的“新媒体文艺”,无疑是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的。20世纪初,随着西方美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出现了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等各式各样的新艺术流派。新的艺术形式往往代表着现代主义的前卫与先锋程度,因此人们对艺术的各种可能与媒材都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出现了杜尚“达达”式的装置《泉》等作品,工业现成品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艺术观念而成为艺术品,一件本来是亵渎经典的作品反而成为了经典的艺术作品。也就是说,任何的行为与方式、任何的材料与媒介,只要有着特定的艺术意义都应该当然地成为艺术品,这相对于传统几乎一成不变的艺术媒材有着较大的革新性,在扩展了艺术的同时也将艺术边缘化了。

二战以后,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艺术国际”的形成,西方的艺术步入了所谓的“后现代”或“当代”时期。西方的一些艺术组织继承了欧洲的前卫艺术精神,开始从事各种实验性的艺术活动,如1958年德国杜塞尔多夫成立的“零组织”、1951年日本东京成立的“实验工房”、1982年意大利成立的“蓝色工房”、阿根廷的“媒体艺术团”、美国黑山学院的新媒介艺术探索群体等。如果说现代艺术还有排他性、精英性的艺术追求的话,那么后现代艺术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艺术开始大众化、生活化,甚至泛化为与生活有关的行为与物品,直接等同于生活的过程和生活的用品,出现了诸如行动绘画、波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表演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身体艺术、集合艺术、概念艺术等新艺术样式。其中,未必实施的观念艺术也可以看做是文学的异化,是在特定展览场所出现的一种新媒体文学,而非艺术作品的说明性文字。艺术家也从不声称他们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水平比普通人要高,许多艺术家直接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并成为他们作品的一部分。

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反政治、反商业的前卫艺术诸实验中,从激浪艺术到贫穷艺术、从波普艺术到观念艺术、从实验音乐到行为艺术,艺术家一直在实验着艺术创作的各种材料的可能性,出现了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试图发掘出一些新思维并创造出新的艺术经验,用以对抗这个在他们看来没有出路的世界并拯救他们沉重的肉身。他们这一代也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披头士、嬉皮士、性解放、猫王、梦露等成为那个时代的符号。这个时候,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时代到来了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媒体艺术家们用便携摄像机录制了一些粗糙的“游击录像”,向民众展示他们所看到的社会真实,以对抗商业社会和消费时代那种精美而充满诱惑的电视画面。此时的录像艺术承载着艺术家反抗大众电视的政治理想,他们把新技术和新媒介当做了宣扬民主的工具。应该说,中国著名的恶搞专家胡戈的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也是对商业电影无孔不入的宣传的讽刺,作品采用后现代的挪用、解构、反讽等手法,从其受欢迎的程度来看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

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的电视台纷纷设立实验电视栏目,尝试在大众电视网中接纳实验性的艺术作品,著名的有波士顿的WGBH电视台、麻省理工学院的尖端视觉研究中心(VAVS)、旧金山的OQED电视台等。WGBH的新电视工厂每周播出一次的《艺术家亮相》艺术录像带节目很受欢迎。70年代末,福特、洛克菲勒等基金会开始直接资助艺术家,某些国家艺术基金也开始资助非赢利性的新媒体艺术中心,如1979年开始举办的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在新媒体艺术的推广方面已经具有世界影响。此时以录像装置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开始在新媒体艺术中心、博物馆和画廊中展出,它挟新技术之威,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敏感性、综合性、强烈的现场感和互动性,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出尽风头,已经成为与架上绘画、装置艺术同等重要的艺术形式。进入90年代以后,网络开始成为主要的艺术创作、展示和传播的平台,除录像装置艺术外,各种数码艺术、互动艺术、遥在艺术等成为各种前卫艺术展览和艺术节上的常客。

西方新媒体文艺的时尚达人很多,如杜尚、凯奇、约瑟夫·波伊斯、白南准、罗伯特·劳申伯格、安迪·沃霍尔、维托·阿孔奇、布鲁斯·瑙曼、加里·希尔等,他们逐渐从架上绘画、色彩、线条的认知方式与传统的艺术思维中解放出来,把艺术实践扩展到新的领域中,如波普艺术、光雕塑艺术、全息摄影、激光艺术、活动雕塑、偶发艺术、录像装置、观念艺术等领域,拼贴、戏仿、复制、解构和偶然性因素等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被普遍地运用于艺术实践中,同时新媒体、新观念与新技术的开发受到重视。在国际艺坛上,新媒体艺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欧美日都专门设立了一些展示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展场和艺术节,如德国卡斯鲁尔的ZKM(艺术与媒体中心)、日本新宿的ICC(Inter Communication Center)中心、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图0-8 德国“ZKM”(卡斯鲁尔艺术与媒体中心)

无疑,中国的新媒体文艺起步较晚。“艺术贵在创新”,随着中国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加之欧美新媒体艺术的冲击,中国的新媒体文艺界开始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如果仅仅从录像艺术开始算起,中国的新媒体文艺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了。1996年9月,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里程碑式的中国第一次“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文艺报》把这一事件评为当年中国美术十大新闻之一。虽然录像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已经出现,但它在中国的发展至少在工具及声光电等形式上已经不输西方。在当下的中国,艺术门类往往处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之中,如果要对中国当代艺术作一个硬性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架上与架下艺术。架上艺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比较熟悉,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架下艺术包括装置、影像、行为、网络等方式的艺术,如录像装置、环境艺术、观念摄影、声音艺术、网络音乐、激光艺术、网络日志、网络文学、数码图片、恶搞艺术、行为艺术、基因艺术、遥在艺术等等。在我国,与计算机有关的新媒体文艺在名称上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还有计算机艺术、电脑艺术、电子艺术、数字艺术、数码艺术、数位艺术、信息艺术、网络艺术、交互艺术、互动艺术、虚拟艺术、科技艺术、多媒体艺术、多媒体等称呼。图0-9 激光表演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渐普及,现阶段的中国文学也开始具有新媒体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文学遭遇到“边缘化”以来,逐渐失去了传统文学的严肃性及其社会影响力而沦为休闲生活的产物。而在世纪之交,中国文学遭遇到网络媒体的冲击,使得文学开始步入存在方式与表意体制的技术转型,叙事模式与语法结构都有所不同了,带有更多的网络语言和网络思维,这是信息科技的革故鼎新对文学强烈渗透的结果。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数字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网络文学、手机小说、博客书写、电脑程序创作、网络恶搞、多媒体和超文本实验等,对新媒体文学的走向产生了强大的推力。由于文字的数码化、阅读的网络化、书籍的图像化等变革,文学艺术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将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传统的文学生态将在新技术力量的引领下被颠覆。现在的新媒体文艺已经成为了一个开放的、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领域。四、当代文艺新格局

新媒体艺术作为刚刚兴起不过半个世纪的新型艺术形态,在承续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音乐艺术以及电影艺术的品格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资质,对传统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虽然在渊源上吸纳了各种艺术的构成要素,但是由于它对新型媒介的依赖和所吸纳的艺术样式(更多聚焦于现代派艺术)之间所存在的巨大裂痕,因而也造成了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深刻沟痕,而且这种沟痕应和了后现代的社会语境,更显示出明显的反叛性和分裂感。新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第一个冲击就是打破了“精英艺术”的神话,消解了“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距离感。

可以说,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体的变革史,媒体变革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从旧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的文明史揭示了媒体的演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在现代社会,超文本、电子媒体、地球村、人工智能、赛博空间、人机交互、互联网等这些新媒体概念的出现,标志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感官的延伸。显然,新媒体文艺本身的形态构成已经超越了传统而发生了质变,完全拓展甚至颠覆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新型的艺术表现方式完全符合了后现代艺术中追求视觉快感的文化企图和社会语境。新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还表现在多渠道的艺术现代性的探索上。新媒体文艺走出了传统艺术聚焦于形态本身的藩篱,适应新的文化语境并关注艺术形态以外的东西。

如今,各种与艺术有关的信息无奇不有,既有数字化的海量艺术信息,也有现实版的真实艺术空间;既有高雅的艺术殿堂,也有下三烂的艺术场所;既有八卦新闻和流行时尚,也有电子游戏和严肃探索……这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世界的窗口,带给人们以新的视野和思维,并引发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变化。今天,数字化的媒体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普遍应用,从户外广告到书籍装帧、从恶搞图片到数字电影、从网络音乐到网络游戏……这一切使得实体艺术创作与虚拟艺术创作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数字媒体技术成为艺术家思考、创作、传播、交流艺术的重要平台。图0-10 《米老鼠》,恶搞艺术

现在虚拟的数字世界已然是一种真实的仿像,通过网上虚拟博物馆,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到世界各地的各类艺术品而不必花费高昂的旅费。比如,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人们无需冒着酷暑远足上海,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队观看为数不多的几个场馆,而只需登录官方网站就可以实现网上游览,而且“看”得比现场还要清楚。网络媒体技术对现代艺术造成的冲击之巨大超乎想象,它不只是一种工具或一种媒介,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一种新的美学方向和新的再现可能。科技的进步、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将孕育出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形成当代文艺的新格局。

新媒体文艺发展出一套全新的认识论与本体论,是自我认知和现实构筑的新方式。现在文艺界与学术界的很多人都注意到新媒体文艺已逐渐成形,试图去了解和研究新媒体艺术,也希望建立起一套关于新媒介形式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影视、摄影、书法等门类的完整的艺术研究体系。而实际上这将遇到很大的困难,今天的新媒体艺术研究面临着一些不确定的东西,比如,不少作品是跨学科的、反收藏的,部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太近,艺术的边界被模糊了。应该说,新媒体文艺怎样介入当下的社会,怎样改变艺术的生态,怎样形成自己的发展轨迹,有着怎样的艺术传播和接受体系,怎样构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一切都还充满玄机。

新媒体艺术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里,既有新兴的艺术观念对传统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的反叛,也与新兴科学技术、网络传播、信息技术以及成熟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到了今天,中国的新媒体文艺门类不再是刚开始的录像艺术、观念摄影等单一形式,还包括录像装置、多媒体光盘、数码影像、观念摄影、三维动画、数码戏剧、网络文学、网络贴图、Flash动画、网页艺术、基因艺术、数据库艺术、互动艺术等艺术集群,而且还在不断生发和蔓延,未来的艺术走向变得不可预见。

上编 新媒体文艺总论

第一章 文艺媒体的新与旧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但有意思的是缪斯并不是一位女神,而是负责不同文艺门类的九位女神,这反映出西方艺术“术业有专攻”的职业特点,连文艺界的神也不例外。传说她们是海林肯山泉水中的仙子,最初因为天生丽质曾被归于海妖,赫西奥德则在《神谱》中说她们是众神之王宙斯和记忆女神摩涅莫辛涅的女儿。缪斯既是艺术的代表也是艺术本身,太阳神阿波罗后来成为了她们的首领。通常认为,九位缪斯和司职的艺术门类分别是:欧特碧(音乐)、卡莉欧碧(史诗)、克莉奥(历史)、埃拉托(抒情诗)、墨尔波墨(悲剧)、波莉海妮娅(圣歌)、特尔西科瑞(舞蹈)、塔利娅(喜剧)、乌拉妮娅(天文)。应该说,专司文艺的缪斯是早期人类对艺术学科的朦胧认识,并不具有今天学科分类的严谨性,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逐渐与科学分离并构建了自己独立的体系,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九位缪斯就无法胜任了。而在当下文艺的分类也面临着极大困惑,有所谓“九大艺术”或“十大艺术”的划分。

本书的上编“新媒体文艺总论”包括三章:“文艺媒体的新与旧”、“新媒体文艺的传播”和“新媒体文艺的特征”,将从媒介方面比较新媒体文艺与旧媒体文艺的不同,并试图分析新媒体文艺传播并归纳其新的艺术特点。本章将着重从媒介角度分析文艺的种类,讨论传统文化与传统媒介的关系、新媒体如何从传统文艺中出走,以及当下科技的突飞猛进与媒体之变。

第一节 旧媒体:传统的文化与媒介

如前所述,“媒体”指的是人类制造、存储、传输和接收各类语言、符号、声音、图像和其他信息的物质和非物质载体的总称。旧的艺术门类总是与旧的文化传统相适应。就具体的艺术作品而言,每件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有独特性,然而从艺术作品的总体来观察,一些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由于具有共性所以可以归为一类,如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等,而且每一种艺术内部还可以根据体裁和样式的不同进行细分。

艺术的分类是艺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艺术做合逻辑的宏观划分。因各类艺术都有其不同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对艺术进行分类研究就是要从特性和规律上认识各门艺术的特殊性,把握它们质的规律性,这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摹仿说”的基础上,根据“摹仿”所用媒介不同因而所采取对象和方式的不同,把艺术分成了史诗、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形式。德国哲学家康德把艺术的审美特征归结为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游戏,并由此出发把人的语言表现的三个组成因素作为标准,将艺术分为词(语言艺术),包括文学、雄辩术、修辞学等;姿态(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音乐(感觉游戏的艺术),包括色彩装饰、音乐等。此后,德国哲学家谢林又根据哲学是理想占优势,而艺术是现实占优势,把艺术分为理想占优势或者现实占优势以及理想和现实综合的形式。再后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作品的理念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作为艺术分类的基础,他在《美学》一书中根据所谓的“理念”和内容的物质形式相统一的不同形态和阶段,提出了物质压倒精神的象征艺术,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古典艺术和精神超溢物质的浪漫艺术的三大类型。在三个类型中又包括五个门类,即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和语言艺术,同时,他还认为有园艺和舞蹈等“不完备的艺术”。图1-1-1 《舞蹈纹彩陶盆》,陶器,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也有很多思想家和学者对艺术分类进行了思考,如成书于汉代的《毛诗序》中就出现了诗、歌、舞三种艺术形式。人类社会从古至今首先出现的艺术门类,应该是古人类的原始歌舞与绘画。从现在发现的大量原始人遗迹来看,最晚迄今7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艺术创造活动,而这些艺术创造活动主要是歌舞。比如,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当盆子装满水后在荡漾的水面下,五人为一组共三组头上戴着饰物的可爱小人手拉着手开始翩翩起舞,他们可能是在跳模拟野兽妆的原始狩猎舞,这是集绘画、设计、动画于一体的原始多媒体艺术。后来,原始歌舞和绘画逐渐分离出其他艺术形式。例如,原始歌舞中的歌词可能独立成为文学艺术的多种体裁,如诗歌、散文和小说等;音乐、舞蹈和文学结合则可能产生戏剧;原始的岩壁画、器物制造可能产生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

文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当多的门类,而且随着社会和文艺自身的发展其在形式和类别上会更加丰富多彩。到了近现代,由于文艺观念的扩大与科技的进步,文艺门类也渐渐走向分化和综合,出现了如影视、卡拉OK、MTV、VIDEO艺术、纤维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今天较有影响的艺术分类法,主要有本体论分类法、心理学分类法、符号学分类法、功能论分类法等。本体论分类法是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种艺术类型:第一,空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建筑、环境园林等;第二,时间艺术,如音乐、文学、曲艺等;第三,时空艺术,包括戏剧、影视、舞蹈和杂技、行为艺术等。心理学分类法根据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和感知途径的不同进行划分,如音乐是听觉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文学是想象艺术。符号学分类法依据艺术的不同符号性进行划分,如文学是文字符号,音乐是声音符号,绘画是点线面的符号。功能论分类法则依据艺术实用还是审美的成分更多一些来划分,比如,绘画一般偏重审美,而建筑、艺术设计偏重实用。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方式,如根据艺术形态创造方式的不同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根据艺术作品反映客观现实与表现主观情感侧重点的不同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根据艺术形象展示的不同方式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根据艺术的雅俗程度分为雅艺术、俗艺术;根据艺术传播空间的不同分为私人艺术(如婚纱照、家庭装修)、公共艺术(如建筑、壁画、宣传画)。以上分类方法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显然,艺术还可以依照媒材的不同来划分,比如,绘画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油画、中国画、版画、水粉画、水彩画等,根据展示平台的不同分为网络艺术、纸媒艺术、舞台艺术等。艺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走向综合或边缘。当然,还可以根据艺术媒体(介)的新旧来划分,本书的初衷也主要在此。新媒体艺术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也有其历史根源。任何艺术一旦作为成品出现,就必然依赖不同物质材料的和物化的媒介在一定的时空中存在。比如,同样是山水画,张大千的纸本水墨为之的山水画,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舞蹈演员在巨大的地面上“画”出的电子形式的山水画就有所不同。虽然同是山水画的内容,但因材料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材料、工具的变化也必然导致审美的变迁,比如,在电脑屏幕上讲究笔墨功夫不太现实,而在处理光影或微妙的色调方面,数码绘画则略胜一筹。

文艺的发展也是各艺术门类间互相配合和借鉴的过程,各艺术门类在分化与综合中共同发展。在中国画中讲究诗书画印的相得益彰,舞蹈一般要借助音乐的节奏,中国戏曲就是文学、歌舞、说唱和表演相结合又适当吸收美术的因素而产生的;影视艺术更是综合了摄影、文学、戏剧表演和美术、音乐等多种形式。新媒体文艺的发展,也是基于这个逻辑。下面以艺术存在方式的不同,对传统艺术门类进行简要介绍,并附带比较一下它们与新媒体文艺的不同。一、时间艺术

所谓时间艺术,是指艺术的表达通过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艺术门类,主要包括音乐和文学。1.音乐

音乐诞生得较早,它是在时间进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音乐都很难对现实进行客观的再现和描述,它是超乎具体情绪之上的纯粹生命情感体验。中国古代的乐器主要由金石、竹木等材质制成,不少乐器神乎其神,如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5弦瑟,琴弦由细细的蚕丝捻成,至今还能演奏。音乐可以说是极擅抒情、最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当一支熟悉的歌曲多年以后在耳边轻轻响起,我们仿佛伴着熟悉的旋律顿时回到了尘封的过去,而且变得越来越清晰,撩起听者或忧伤或欢乐的情绪,这就是几个看不见的也并不太复杂的音符组合后产生的无穷魔力。楚汉战争时刘邦率军包围项羽于垓下,命令士兵高唱楚歌,楚军士兵听后思念家乡顿时军心大乱,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来历。另外,我国还有周代的秦青唱歌“响遏行云”,韩峨唱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以及俞伯牙鼓琴“六马仰秣”的典故,都说的是音乐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图1-1-3 长沙马王堆出土25弦瑟

传统音乐的形式因素如旋律、节奏等,与数有直接的联系,像建筑那样有着严格的数的结构关系。而新媒体音乐,可以没有旋律,可以是撕纸发出的声音,可以是瓶子发出的声音,可以是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也可以是非唯美取向的各种自然声音的汇集,完全没有了传统音乐谨严的结构、优美的旋律和表现性的再现。中国台湾艺术家林其蔚曾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学运噪音团体“零与声音解放组织”(Z.S.L.O.1992-2000)的成员,这个噪音团体一贯以其低度控制,充斥暴力与性爱的反艺术表演挑衅观众。1997年林其蔚开始涉足计算机音乐、声音装置等创作,由于其艺术形式常常脱离正常的艺术表现因此被学院人士所忌恨,被称为“台湾噪音第一人”,代表作有2002年参加法国里尔“国家艺术工作室广视角展”的《色情西游记》,2004年参加法国巴黎“白夜节”的噪音现场表演《气功练习》。近年来他开始探索音肠表演,这是一种以人体代替模拟电子音乐模块的实验,灵感来自达达与未来派的声音诗、约翰·凯奇的声音艺术,以及贾克·勒贝尔的“复音”行为,在形式上结合了电子音乐理论与声音诗表演,使用人体为材料。一条长长的导带将观众群分割为螺旋形,观众跟随着示范从外圈到内圈、由左边到右边传递带子,并诵念上面不具意义的字母音节组合。在众人重叠反复的朗读下形成持续、有机、缓慢的音团,个人阅读音肠的方式虽然不同但形成的音团却是统一的。音肠表演以嘴为音箱、唇舌为调变、声带为弦簧,试图制造出不可预期的音乐效果。图1-1-4 林其蔚《音肠表演》,新媒体音乐,2005年2.文学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现实的艺术,体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种。文学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门类之一,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通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对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启迪智慧和润泽人生。但是,并非凡是文字性的东西都是文学艺术,如请假条、检讨书、学术论文等应用文体虽然有一定的文学性,但不属于文学范畴。在整个艺术系统中,文学和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并且始终处于基础地位,例如在戏剧和影视作品中,文学剧本是创作的基础,一首好的歌词也绝对是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雕塑、书画等艺术形式也离不开文学的修养。唐代大诗人王维,既是画家、音乐家,更是文学家;近代画家李叔同、丰子恺,书法家郭沫若、毛泽东等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在当下,批评某些艺术工作者的文化水平或者艺术素质不高,往往就是指文学修养不够。图1-1-5 丰子恺(1898-1975)

传统的文学一定与传统的生活环境相关。比如,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的写作与流传,往往都记录在纸质媒介上,用手抄或印刷方式完成,传播速度相对较慢。而新媒体的文艺创作,往往要借助计算机、手机等进行,甚至用相关文学创作软件进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与传统文学作品有较大的区别,常出现网络符号、网络用语以及超链接的文本。二、空间艺术

空间艺术是以空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指应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出可视形象的艺术的总称,一般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种类,亦通称美术或造型艺术。在这一类艺术中,根据艺术形式和样式的不同,存在视觉、触觉和运动觉三种感知方式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感,如绘画主要依靠视觉感知,建筑和雕塑除了视觉外还有触觉和运动觉。绘画一般占有二维平面空间,雕塑一般占有三维立体空间,而活动雕塑、光雕塑占有四维甚至多维空间。1.二维空间艺术

二维空间艺术主要是指在只有长和宽两维的平面上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它以静态的虚幻艺术空间来表现艺术情感,主要包括绘画、书法、篆刻和摄影,这里只介绍绘画与书法。(1)绘画。指用笔、刷、刀、手指等绘画工具用挥洒、涂抹、拓印、腐蚀等各种绘画手段,将颜料、墨汁、油墨及其他有色物质描绘或移植到纸张、纺织物、木板、皮革、墙壁、岩石等平面上,通过点线面、黑白灰和色彩在二维平面上的创造,在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等题材的同时表达艺术家本人情感的艺术。绘画还是一切画种及其所有样式的统称,广义上还包括图案、装饰纹样和建筑设计图稿。绘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迄今发现的最早绘画是大约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和法国拉斯科等地的原始洞穴壁画。中国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地区的峭壁悬崖上也有阴刻或图绘的新石器时代岩画。绘画在题材上分为人物、风景、静物或动物等种类,在画种上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和素描等种类,在功能上则有宣传画、年画、漫画和壁画等形式。一般来说,绘画的基础训练是从单色素描开始的。而新媒体绘画不再依赖传统的媒材,可能是完全数字化的创作、展示和传播;也可能是以光的形式在空中显现,诸如激光艺术、全息摄影、焰火艺术等。图1-1-6 范美俊《石膏几何体》,素描,2010年(2)书法。书法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造型艺术之一,是关于文字书写的规律和方法。书法家以中国汉字的五种形态(篆书、隶书、真书、行书、草书)为载体,选择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文字,通过对以线条为主的文字字形和笔墨形态的特殊构思,在特殊工具材料(毛笔、墨汁和宣纸)的综合作用下表现文字之美,同时也借此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审美情感。结体、用笔、章法是书法的三要素。书法的产生与书体的演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书法的产生虽然以文字为依托,但并不是有了文字书法就出现了,只有在文字产生并相对成熟后才可能有文字的书写规律和美感的研究,才产生所谓的“书法”,而这个时期大致是在魏晋时期。书法文字的发展与材料的关系相当密切,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陶文”,因为并不规范和成熟,也因为大部分不可识,所以不能算是最早的文字。现在流传下来的可辨认的最古老的成熟字体是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以后相继出现周代的金文、石鼓文,战国时期的竹简、帛书等文字,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至今的楷书、行书、草书等形式。近年来,书法创作无论在媒材还是形式上逐渐走向多元,出现了集书法、图像、材质审美为一体的刻字艺术,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在水中、玻璃上写字,书写待考文字等书法探索。2.三维空间艺术

顾名思义,三维空间艺术就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的立体空间艺术,主要包括雕塑、建筑、艺术设计、装置艺术等形式。(1)雕塑。雕塑是以雕、刻、塑、堆、焊、敲击、编制等手段制作三维空间形象的艺术,是物质与技艺的统一,观念与造型的融合,具有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基本形式。雕塑包括雕和塑,雕是把多余的地方去掉,而塑则是增加和塑造。雕塑是最有体积感的艺术形式之一,一般以静态方式展示而且可以触摸,可以从多角度观看。雕塑的材料主要有石头、木头、青铜、泥巴、象牙、铁、不锈钢等,小型雕塑也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雕塑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两种,前者如秦代的兵马俑、霍去病墓的石雕,后者如大量的园林雕塑或室内的雕塑摆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观念的变化,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以及软雕塑等等。图1-1-9 亚历山大·考尔德(1898-1976)

相比传统的静态雕塑,动态雕塑就具有新媒体特征,显得新奇和现代。动态雕塑源于丁格利等人巨大而笨拙的机械系统实验、布朗库西的雕塑《空间的鸟》以及追求运动感的未来派绘画。如嘉博的金属动力雕塑作品《立着的浪》,就表现了对动态的追求。著名的活动雕塑家还有美国的亚历山大·考尔德等人。考尔德的动态雕塑要么放在室外、要么悬挂在金属线上,通过空气的流动或观赏者的摆弄,作品能展现出不同的形态,让观者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和空间的转换。1937-1945年间,考尔德创作出近百件活动雕塑及200多件站立的动态作品。他的艺术创作领域广阔,从巨大的钢铁雕塑、绘画、挂毡到精致的宝石设计,作品分布于世界各国的公共空间。1939年,考尔德为纽约现代美术馆创作了雕塑作品《龙虾陷阱与鱼尾》,这件近3米宽的巨型动态雕塑,是其户外作品中最大的一件吊挂作品。1952年,考尔德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雕塑大奖。图1-1-10 亚历山大·考尔德《稳固的动态雕塑》,活动雕塑,20世纪60年代图1-1-11 美国白宫(建筑),1800年建成(2)建筑。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统称,指人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以满足人居住或活动等需要的相对固定的场所。人类的建筑实践是在原始人巢居、穴居、半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是出于天性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过适用、坚固、美观的建筑三原则,而且还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建筑一直沿着安全、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轨道发展着,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很快超越了单纯的如遮风挡雨和防寒御兽等居住需要,而突出了宗教、政治和文化的内容。重要的建筑往往具有精神意义和标志作用,如美国白宫、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法国巴黎圣母院、中国的长城、故宫等。而新媒体建筑,从结构、材料以及视觉效果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建筑大相径庭。图1-1-12 《日己方彝》,青铜器,高38.5cm,西周中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3)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艺术,是很古老很复杂的艺术门类之一,最早的名称是“应用美术”、“实用美术”和“工艺美术”等,但含义过于宽泛。1998年,教育部对学科进行调整,统称为“艺术设计”,包括的种类也很多,除了少数种类如图案、平面广告等是二维平面的,绝大部分是三维立体的,如牙雕、编织、铸造、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艺术设计是一门边缘学科,与功能学、美学、工艺学、心理学、经济学和信息学等有密切关系,其创作原则是实用、经济、美观。采用新媒介的艺术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可能是全部数字化的,而在材料、性能等方面可能独辟蹊径。三、时空艺术

时空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不仅在时间上有延续,同时在一定的空间中展示,如影视艺术、舞蹈艺术、行为艺术等。时空艺术往往由几种艺术成分综合构成,如声乐综合诗歌与音乐、建筑综合绘画和雕塑、戏剧综合文学、表演、音乐、美术和舞蹈等。从文艺发展的规律看,综合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越多的艺术,如影视艺术、电子游戏,则越受欢迎。1.舞蹈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媒介和主要表现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舞蹈的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表情。作为意识形态的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人的不同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舞蹈起源很早,在中外早期的绘画或器物上,都留下了大量的原始歌舞的痕迹,而且很多和早期人类的祭祀与巫术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娱乐、健身和表达情感的作用。某些少数民族,“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歌舞已经融进了他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新媒体舞蹈,可能借用声光电等多媒体元素,营造出与传统舞蹈审美趣味完全不同的东西来。图1-1-13 跳藏戏2.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舞台上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综合性艺术门类,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和武术等形式于一体。在中国,戏剧是话剧、歌剧和戏曲的总称,有时也专指话剧。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和展示故事情节这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就使得戏剧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也区别于影视艺术。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十分繁荣;在中国,战国时期就有以乐舞戏谑为业的“俳优”,汉代盛行表演乐舞杂技性的“角抵戏”,唐宋则有类似相声、引人发笑的“参军戏”,宋元时期分有南曲和北曲,元代以后,由于城市的发展而使戏曲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时人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直到今天,戏剧仍然是广大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戏剧通常被认为有四个要素,即演员、导演、剧本、舞美。中国各种地方戏剧约有300多种,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讲究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表演具有一定的程式性、虚拟性和象征性。例如,骑马、划船和开门等动作都是并不追求逼真的表意行为,在狭小的舞台上弄几匹马上去也不现实,往往是“两三步路,千里万里;三两个人,十万大军。”道具往往是简单的一桌三椅,可以一物多用,如桌子可以用作点将、审案,也可用于读书、做菜。图1-1-14 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剧照3.影视

电影与电视简称影视,是最年轻的艺术门类之一,同时又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之一。人们不断地使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使影视艺术自身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表现能力。成熟的电影技术于1895年在法国出现,先是无声和黑白的,再是彩色和数码的。电影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有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电视是由电视台发射录制好的电视节目的电波,电视机接受电波并转换成图像和声音的视听艺术形式。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标志着电视的产生,“二战”后电视开始进入实际应用,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后其影响就更广泛了。电视艺术内容涵盖极广,包括新闻节目、电视剧、各种信息等诸多方面,有人称它为“家庭艺术”。

以上的艺术门类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在现在看来有的已属于旧媒体了。

第二节 新媒体:从传统文艺中出走

与旧媒体文艺相比,新媒体文艺的发展是伴随着艺术观念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出现的。由于新媒体文艺跨学科性的作品类型非常丰富,因此在门类上要比传统艺术更为庞大而且还在不断衍生。新媒体文艺构成了新颖自由而又具有开创性与冲击力的全方位艺术审美,在促进传统艺术不断变迁的同时也引领着时代的脚步。比如,1968年白南准和音乐家夏洛特·摩尔曼(Charlotte Moorman)合作,用音乐和表演挑战传统音乐的聆听方式,在作品《电视胸衣》(TV Bra)中,摩尔曼穿着用小电视机制作成的胸衣拉小提琴,小电视机屏幕显示现场摄像机同步拍摄的图像,这是新媒体艺术与音乐、表演的结合,而非单一的艺术形式。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新媒体文艺,在材料媒介上、艺术观念上往往与传统艺术的社会背景与艺术程式有着较大区别,是从传统文艺中的出走,这主要体现在对新媒体的定义与艺术创新方面。一、“新媒体艺术”的N种解释

什么是新媒体艺术?从字面上看,至少包含“新媒体的艺术”、“新的媒体艺术”等不同阐释,其内涵与外延都有明显不同。目前学界还不算太多的著作和论文关于什么是新媒体艺术,有如下不同角度的解释:1.与计算机科技有关的艺术

许鹏认为:“既然我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那么新媒体艺术就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判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专业杂志《亚太艺术》责任编辑苏珊·阿克里特(Susan Acret)曾给新媒体艺术下了个定义,她认为:“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其主要特征是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创作出的网上虚拟艺术、视像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该定义强调了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性。

2008年中国美术馆“合成时代:国际新媒体艺术大展”策展人张尕认为:“它是综合了多种学科的合成艺术,艺术与当代最前沿的科学相结合,数字技术、生物科技、量子理论、经济学、语言学都可以成为艺术实现的媒介(体)。”

什么是新媒体艺术?上海电子艺术节总监沈根林认为:将电子科技与艺术结合起来,便是电子艺术。在电子艺术的范畴中,既包括了北京奥运会“中国画卷”这种巨型的室外作品,也可以包括很多深入寻常百姓家的“小品”。他举例说,比尔·盖茨的豪宅“未来之屋”中,就有这样一面特殊的“电子艺术墙”,这堵液晶电子墙可以自动探知来客可能的艺术喜好,显示出与客人的艺术趣味相符合的世界名画。图1-2-2 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分形艺术

张燕翔认为: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往往是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融合的体现与产物,它突出地表现了艺术家与技术人员的共同协作与互动。从目前所能看到的作品来看,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者都有着很深的技术背景。想象力构成了这类艺术作品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艺术构思与创新思维的基础之上,融入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其结果就促成了“多重媒体体验”

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http://rhizome.org)创办人马克·崔波(Mark Tribe)在1996年界定新媒体艺术为光盘(CD-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Digital 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艺术作品的统称。2.与计算机等有关的艺术

邱志杰认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各种具有时间性的媒体,如摄影、录像、声音和互动艺术,所以,它们又经常被归于‘时基媒体’(Time-Based Media)的名义下。这个时代的新媒体艺术的另一个特征是它们是一些运动电子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极大的再处理自由,以及它的虚拟性、互动性和网络化的可能。”图1-2-3 世界上第一部三维电脑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1995年“百度百科”认为: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新媒体艺术离我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像(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士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联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联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联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

罗伊·阿斯科特是新媒体艺术的先驱,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就以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活跃在互动多媒体艺术领域。他创造性地将控制论、电信学引入到多媒体艺术创作之中,对英国乃至欧洲的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自80年代以来,他开拓了国际互联网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并成为艺术应用信息通讯技术的领导人物,曾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等多个国际重要展事的组织工作。

张培力认为:“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它是相对而言的,是流动的、时间的概念。油画相对于西方古代的镶嵌画、湿壁画、干壁画等是新的媒体;印刷术的产生使版画成为新的媒体;摄影也是如此;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媒体——Video艺术产生;进入21世纪,计算机、数码、互联网等技术的产生,再次让艺术的创造和表达出现各种新的可能。因此,不可能用“新媒体”来涵盖任何一种或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对于这个概念的界定,是模糊的也是允许模糊的,模糊说明了更多的可能性将会产生。他也认为在当下,无序混乱比有序单一要更健康,更有利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3.新媒体就是多媒体

吴旭敏认为:新媒体艺术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里,与新兴科技、网络传播、信息技术以及成熟的多媒体编辑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所谓的多媒体技术“实际上就是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显示以及控制技术”,“多媒体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际上就是多媒体信息采集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存储技术与多媒体信息显示、控制技术高度综合形成的网络系统,它大大地增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了人类社会对各种网络信息服务的自然多媒体需求”。

有学者称所谓的“新媒体艺术”,其实是“多媒体艺术”的别称。人类的艺术发展脉络基本上呈现为混媒体——单媒体——多媒体——超媒体的趋势。“人类早期艺术,是以人为载体的多媒体综合艺术。其后,这些最具有表现力的媒介获得了独立发展,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单媒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这些单媒艺术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彼此交融,形成了新的综合艺术,建筑、戏剧、电影、电视等就是这样诞生的。人类历史上所曾有过的各种艺术门类,如今正以电脑为核心走向史无前例的综合,多媒体艺术就是这种综合的产物。”

陈永东认为,“多媒体”(Multi-disciplinary)与“新媒体”两个概念在理解与使用上出现了混淆,如2008年上海市教育高地项目“科学与艺术创新奖新媒体舞蹈诗《文明·图腾》”。该项目创新性地把舞蹈语汇、数字影像、空间造型、环绕音效与光色变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部戏剧、电影、舞蹈、动画、文字、声音等多种媒介元素交互叙事的新媒体舞蹈诗。他认为该项目使用“新媒体舞蹈诗”不合适,而建议使用“新型多媒体舞蹈诗”这一说法。因为“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s)、动画(Animation)和声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笔者认为,陈永东较好地区分了两者的概念。图1-2-4 《文明·图腾》,新媒体舞诗,2008年

石磊认为,新媒体的构成要素有五个:一、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二、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三、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四、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五、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该定义全面涉及了新媒体的自有特性,也涉及技术、产业、服务与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

其实,媒体的英文单词“media”本身就是复数的形式,包含多种媒介集合在一起的意思。无论是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新媒体艺术,还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方式;无论作者的多媒介运用,还是艺术本身的多艺术交融与结合,都具有“多媒体”的跨学科、跨媒介等特点。二、“新媒体文艺”,何新之有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新媒体文艺是指录像艺术、录像装置、多媒体光盘、数码影像、观念摄影、三维动画、数码戏剧,以及互动性极强的网络艺术(包括网络超文本、网络诗歌、Flash动画、网页艺术、博客、数据库艺术、互动多媒体艺术等等),而这些都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在时间上比传统艺术靠后,形式也更“新”。因此,不少研究者都将科技性视为新媒体文艺的重要特征。

但是,新媒体艺术只有技术吗?为什么不叫新媒体技术?其“新”又体现在哪里?

鲍远福认为,新媒体文艺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载体的多元化:新媒体。在艺术发展史上,艺术载体先后经历了不同介质的变迁,即声音介质(劳动号子、口传艺术、说书艺术、评剧等);语言文字(书籍、报刊、广告、招贴、海报等);声音韵律(音乐);色彩线条(绘画、舞蹈、雕塑等);固态媒介(如各种视频、影像装置等);流媒体介质(电视、电影信号以及互联网等虚拟媒介)。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媒介聚合物”——在纸质媒介、广播媒体、影像媒体与互联网虚拟媒介的复杂组合与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综合媒体”。

第二,艺术生成手段的跨学科性:新技术。在艺术思维再造想象的支配与组织之下,新媒体艺术的生成手段几乎借鉴了所有学科的技术理念与方法,生物学、光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科学以及通讯技术、互联网虚拟技术、远程传播与通讯技术甚至基因技术等,都可以成为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生成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分工的细化,更多的新技术手段将被引入艺术创作之中,从而将人类带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媒体艺术王国之中,新媒体艺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第三,内容与形式的非传统性:“新”艺术。从本质上讲,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存的任何一种艺术样式,它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后现代艺术的“亚群体”。在现代科技与混合媒介参与艺术创作后,新媒体艺术在形式上必然表现出与传统艺术相异的品格,也与现代先锋艺术、荒诞派艺术、后结构主义艺术有着本然的区别。多媒体技术平台的普及与技术操作本身蕴含的可操作性、互动性与大众化因素也真正把艺术从天堂拉到了人间,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之一,如利用非线性技术制作DV、Flash等。

第四,艺术创作者与接受者实现角色的互动:新交互。新媒体艺术赋予了艺术家新的功能,他应该熟练掌握艺术与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具有艺术天分与技术功底双重能力的人,可以称他为有技术背景的艺术家或具有艺术创造力的技术员,而新媒体的研究者与受众也应该具有最基本的技术知识背景。

笔者基本认同鲍远福的观点,他从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性、载体的多元性、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基本技术背景,以及内容与形式的非传统性等方面进行了界定。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新媒体艺术的“新”,主要还是艺术观念“求新”的结果,一些高科技只是手段而已,不少低技术含量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如行为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贫穷艺术等,其材质和手段与计算机基本没有关系。三、“新媒体文艺”的多层面

本书认为,虽然“新媒体艺术”或“新媒体文艺”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它之所以被称为“新媒体艺术”或“新媒体文艺”,至少应该体现在四个层面。1.与旧媒体的比较层面“新媒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新的媒体,指目前这一时刻处于前沿的媒体。“新媒体”应该是历史的自然延伸,每个时代有自己相对而言的“新媒体”。纸张发明以后,记录在纸张上的艺术信息与口耳相传或者记录在竹简上的艺术信息相比,就是新的承载媒体,而与后来在空中传播的电波和网络数字图像中的信息相比又是旧媒体了,无线电相对于照相是新媒体,活动电影相对于静态摄影是新媒体,数码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是新媒体。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从摄影到影视,从无线电通讯到手机,从广播到电子邮件,都是媒体的不断进步。成书于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美学观,对今天的文艺创作也有启发。“天有时”可以理解为与时俱进的创新勇气,“地有气”可以理解为本土化,“工有巧”涉及技法创新,而“材有美”则涉及材料的创新。2.利用高新科技的层面

新科技与艺术结合产生的艺术新形式当然属于新媒体艺术。所谓新科技,就是人类在发展中不断发现和发明的比以往更优越和更实用的技术。比如,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的电子音乐、电子绘画,利用动画艺术表现相声与戏曲等艺术,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模拟电视节目的演出,利用声音、灯光、投影、动画等手段丰富舞台效果等等,都是集视听触味嗅于一体的全面感官效应。时下,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评平台,已经成为新媒体艺术的主流形态,丰富着人们的艺术审美体验和创新思维,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原有艺术生态。但是,并不是所有利用科技发展所产生的新媒介创作出的艺术作品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艺术”,如通过光盘或网络发表的传统艺术作品就不算是新媒体艺术,传统的文学、绘画、音乐、电影作品数字化后放到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里,也不是新媒体艺术。图1-2-5 激光人体艺术3.艺术媒介的综合层面图1-2-6 马歇尔《马歇尔的幻觉》,多媒体戏剧,2005年

传统的艺术门类除戏剧外,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门类都是通过单一感觉器官去感知的。20世纪以来,人类欣赏艺术的主要方式更倾向于综合感官,尽量要求传统的六根(眼耳口鼻舌身)全面发挥。实验表明:人类接受的信息7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6%来自嗅觉,4%来自触觉。因此,凡是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如影视艺术、网络艺术、电子游戏、录像装置和集声音、图像、文本于一体的电子读物均大受欢迎,因此出现了“读图时代”、“声色时代”的提法。比如,结合了视频、声音、文字的超级文本,不但可以链接到无穷无尽的其他文本之中,更可以由多种路径进入,这已经使超级文本成了一座信息的迷宫,而传统只读的纯文字性的靠想象的文学作品、只能观看的绘画作品、只能听的音乐作品将会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与多媒体的概念是一致的,因此有的著作将“新媒体艺术”称为“多媒体艺术”。2005年9月20日,“电影戏剧”的开创者、法国艺术家马歇尔,其自编自导自演的多媒体舞台剧《马歇尔的幻觉》在北京上演。“电影戏剧”在西方被称为第八种艺术,它灵活运用电影、魔术、动画等元素使舞台作品妙趣横生。马歇尔把舞台的一半留给一个电影银幕,他自己则在另一半舞台和影像中的虚拟世界往来穿梭。4.艺术水平的相对层面

虽然艺术审美历来就有排斥旧事物的保守一面,但是绝对不能说凡是后来者、颠覆者、恶搞者都有艺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新媒体”这个说法易给人造成错误的印象,即“新”才是好的、前卫的、进步的、有趣的,而旧的与此相反。也许,当一个新媒体艺术作品完成之时就不再新了。任何媒体都曾经新过,比如手机不断有新的型号面世,可以播放音乐和视频,但事实上有的功能消费者并不需要,这种社会性的行为往往演变成消费主义的经济行为,以带动商家销售他们不断升级的产品。防止为了“新”而新,避免成为进步论的奴隶,我们应意识到技术平台和新的媒介只是手段,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在过去的50年里,计算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网络等从面世到普及,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技术诞生,并不能说由586计算机创作的艺术作品一定比486计算机创作的作品好;也不能说现在新拍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就一定比原来的版本好看,虽然现在的版本有很多CG技术,画面绚烂,但内容却很“垃圾”,这从网上的骂声即可获知。比如,被民间称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林黛玉,是一位冰清玉洁、知书达理、不食人间烟火的绝代美女。已故旧版电视剧《红楼梦》主演陈晓旭,其人生和性格也如黛玉一样冰清玉洁,其经典的“林黛玉”艺术形象使普通民众久久不能忘怀。而新版电视剧则颠覆了该形象,发式的刘海儿设计为铜钱,剧中还出现了黛玉“裸死”等雷人情节,整个画面则如鬼片一般阴森。有网友这样评论两个“林黛玉”的形象:一个是从天上来到人间,一个是从“天上人间”来的。这也大致印证了鲁迅关于《红楼梦》的经典评价:“《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图1-2-7 陈晓旭(1965-2007)

这四个层面可以是交叉的,也可以是独立的,不应以其中一种层面概括所有的新媒体艺术。比如,在中国当代美术史研究中,较长时间内都只将录像艺术和录像装置作为新媒体艺术,认为与计算机有关的艺术才是新媒体艺术。科学往往需要严格求证,但文艺并不需要,新媒体艺术家总在不断挑战现有艺术美学和科技美学的界限去揭示它们给未来带来的启示,所以新媒体艺术概念的“不确定”未必是件坏事,可以给大家带来更为开阔的想象空间。

第三节 科技、时代之变与媒体之变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出现这样的情况道理很简单,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质文代谢,与世推移”,即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今天的人依然怀念唐诗、宋词的创作时代,但却无法回到这些时代并复制这些时代的艺术。比如,近代著名诗人陈三立,其旧体诗的水平已经不输唐人,但其影响力却远不及同时代的胡适、戴望舒、贺敬之等人。艺术创作一定会与时俱进,无论观念、媒材还是艺术样式上,那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在艺术领域都是行不通的。

究竟新媒体艺术会怎样变,并与变化的时代怎样相适应,这大致可以从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嬗变、文艺创作与社会生活关联、科技发展与文艺媒体变迁等方面加以观察。一、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嬗变

近来,世界快速步入了电子化的“e时代”。比如,过去时尚神秘、有着高科技含量的网上购物,现在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只要会上网,通过搜索引擎找好购物网站,然后选择商品下订单,并通过支付宝等确定支付,之后就会出现发货及送货时间的提示。这不但省去了逛商场的劳累和交通费用,也大大节省了时间。电子商务已成为消费、资源配置等经济活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商场、书店、商业街区甚至是工厂,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处境。

中国1994年开始接入国际互联网,1997年开始启动电子商务,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期(1997-1999年)、冰冻调整期(2000-2002年)、复苏回暖期(2003-2007年)、高速发展期(2008年至今)四个阶段。据相关统计,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的电子商务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互联网用户约3.84亿,互联网普及率28.9%;全国的手机用户近6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商务在2009年的全国网络购物渗透率为26%,网购用户已突破1亿人次,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超过5万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有人甚至预计: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现在的网络购物已经不再是时尚,更不是虚拟的,而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21世纪掌握信息不如掌握趋势,掌握趋势不如掌握全球最大的趋势,而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在新经济的发展浪潮下,催生了亚洲首富孙正义(软银),以及杨致远(雅虎)、贝佐思(亚马逊)、张朝阳(搜狐)、丁磊(网易)、陈天桥(盛大)、马云(阿里巴巴)、李彦宏(百度)、马化腾(腾讯)等一批新贵。图1-3-1 当当网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达,今天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日益普及,这使得传统的电报作为一个行业已经整体消失,普通的邮政信件也大为减少。在不久前的过去,拜年是以登门的方式进行的,后来以邮寄的信件、明信片拜年,再后来用电话、短信拜年,而现在又流行QQ、微博拜年。1978年,一位老师带学生到四川凉山地区某偏僻山村写生,看见一个村庄的男女老少正在路边痛哭,经询问才知道他们刚刚得知某位伟大领袖去世的噩耗。而当2010年世界杯如火如荼般进行时,全球上亿的球迷同时聚集在电视前看直播,当荷兰淘汰巴西、德国淘汰阿根廷时,全球的球迷和赌球者顿时陷入“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境地,此时的信息传播几乎没有丝毫的时间延迟。

这样的时代变迁,对艺术有什么影响呢?

也许,未来的文艺创作将不再需要画笔、乐器、钢笔、舞台和实际的表演,一切都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并转换成相应的文字、画面和声音在网络上展示。传统艺术家的技艺已经不太重要了,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当然,艺术的观念与信息更为重要,文艺创作也开始进入信息时代。未来的文艺作品可能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传统实体的文学手稿、素描稿、雕塑稿、建筑草图、音乐曲谱等可能统统都会消失。数字化时代的科技发展,使得原来的唱片、磁带、录像带、CD光盘等存储媒介及其播放器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计算机“云技术”的出现,未来个人使用的U盘、硬盘等存储媒介也将消失。2003年,数码相机正逐渐平民化,成都街边的公交广告牌上有则广告,文字的大意是:“娃娃的照片,怎么能是数字化的?”意思是还提倡如以前那样用胶卷拍摄,然后冲洗好后放进厚厚的相册中。但是几年后再也看不见这样的广告了,甚至也基本看不到传统的胶卷与相册了。因为,胶卷现在仅仅用于广告、医用摄影等很少的领域,连影视创作都数字化了。因为数字影像实在太经济和方便了,人们可以预先看到效果,拍得不好删掉再拍,直到满意为止,家中照片的存储也只需要一个硬盘就行了。试问:今天的人出去旅游动辄拍摄数千张照片,去哪里买这么多的胶卷和相册?而且,这数千张照片的冲洗费用甚至比拍摄的机器还贵,如果多拍几次岂不是要倾家荡产?笔者甚至担心,摄影家协会可能会消失,因为随着设备的智能化与价格的平民化,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而且是相当优秀的摄影师。图1-3-2 Walkman卡带式随身听

2010年10月25日,日本索尼公司宣布:31年前面世的卡带式随身听(Walkman)将在日本停售,并坦承这款机种已赶不上数字时代。1979年7月1日上市的Walkman,给人们聆听音乐的方式带来了革命性改变,深受慢跑者、年轻一代以及乐迷的喜爱,30年来共售出了2亿2000万台。

当铁路、工厂、机器、高压电线出现在乡村时,传统的文艺开始有了“乡愁”。当数字化的文艺作品出现时,传统的文艺作品就有了最后被收藏的机会。在未来,展示少数精英艺术家作品的博物馆、美术馆也可能会消失。但是,传统的展示依然会存在,只不过换到了互联网上。传统的城市中心的概念也将被改变,在城市中心修建重要的文化场所已没有必要。道理很简单,在信息高度网络化的社会,人们对办公室、商场、娱乐场所等实体建筑的依赖性会下降,而对信息和网络的依赖会上升。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人人都处在边缘的地位,但是人人也因网络的结点效应而成为中心。这种未来的趋势可以从麦克卢汉、尼葛洛庞蒂等先知先觉者的著作中看出来,现在的人可以说正在感受着这种巨大的时代变迁。图1-3-3 2010年上海世博会网页二、文艺创作与社会生活关联

达·芬奇认为:艺术是社会的镜子,社会是什么模样艺术就该有所反映,这就是其著名的“镜子说”。当电脑和各种科技产物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一些艺术工作者开始以电脑和数码科技产品取代纸和笔进行创作,新媒体艺术便应运而生。它既包括早期的录像艺术、行为艺术、录像装置、电子艺术、激光艺术、全息摄影等,也包括后来的只读光盘、电子游戏、数字音乐、数码绘画、网络艺术,超文本、遥在艺术、声波艺术等多媒介的混合艺术,还包括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博客、播客、维客、拍客等新媒介。

无论在媒介还是观念上,这些几乎全新的艺术形式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可能。应该说,西方国家比中国更早实现现代化,因此一些新媒介的艺术放到中国传统的艺术语境中很难被理解。比如,中国人在很长时间内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别对西方的印象派绘画、电子琴、校园歌曲、流行歌曲、摇滚乐等充满误解,对西方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更是毫不理解,甚至认为它们是“和平演变”的文化策略。其实,造成这一状况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政治偏见,而是中国缺少艺术的现代转换语境,还死板地、概念性地认定某种艺术就应该具有某种特定的模式,这显然不符合与时俱进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人”开始被解放,过去美术界“左”的一面开始得到清算。从“星星画会”没有明显政治主题的街头美术展览,再到官方默许下的“伤痕文艺”,对新的文艺观念和形式的探索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后来集中体现在“85新潮”时期各种新形式的艺术探索上。该时期以新生的锐气和巨大的活力猛烈地冲击着艺术的旧传统、旧观念、旧格局、旧方法。为响应这股新潮的出现,一些具有前卫意识的学术报刊如《美术思潮》、《中国美术报》等应运而生,一些老资格的学术刊物如《美术》、《江苏画刊》、《美术研究》也开辟了新潮美术的版面。此时的文学界有马原、格非等人的先锋小说,陈东东、王寅等人的先锋诗歌;音乐界有瞿小松、谭盾等人的先锋音乐;电影界有陈凯歌、何平等人的探索电影,一起形成了现代主义思潮的文艺潮流。而各种文艺形式在大的文化理想上是一致的,都有强烈的反“传统”愿望和渴望“现代”的焦虑。新潮美术对西方形形色色的艺术流派在中国进行了搬演,虽然中国未必有这样的艺术语境,但是它打开了艺术家的视野,为以后各种新媒体艺术的探索做了铺垫。当时的代表艺术家有蔡国强、王广义、吴山专、李山、张培力、耿建翌、汪建伟等,代表性的理论家和批评家有栗宪庭、高名潞、邵大箴、刘骁纯、范迪安、舒群等,部分人至今还活跃在新媒体文艺圈。图1-3-5 栗宪庭

1989年,高名潞、栗宪庭、范迪安等策划了“中国现代艺术展”,这是中国的现代艺术在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的一次全面展示。其中属于新媒体艺术的有:装置艺术:唐宋、肖鲁的《电话亭》等;行为艺术:李山的《洗脚》、吴山专的《大生意》、张念的《孵蛋》等。在《孵蛋》中,张念将自己打扮成孵蛋者,身上挂着“孵蛋期间,拒绝理论,以免影响下一代”的纸牌子。然而,肖鲁的两声枪响,该展览被关闭,后来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对新潮美术的口诛笔伐和严厉整肃接踵而至,新潮美术开始落幕。1992年,邓小平的南行讲话全面启动了经济改革的新步伐,宣告中国不可能回到政治封闭的过去。在相对宽松的文艺环境下,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录像艺术、行为艺术等形式的系列艺术活动纷纷出现,中国的美术也转到所谓的“当代”时期,并开始向国际社会展示其存在。中国美术的种类已经与西方相差无几,既包括当代油画、雕塑、版画等传统形式,更包括摄影、装置、观念、行为、录像等多媒体、新媒体形式。从1990年北京“圆明园画家村”开始,各地纷纷出现以工作室和画廊为中心的艺术社区,如北京的798艺术区、重庆的坦克库、成都的蓝顶、浓园等。

随着中国近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当下信息时代的艺术家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来创作艺术作品,体现人的多样化生命体验已成为常态。他们所创造出的各种文艺形式除了承载具体的社会情感诉求和事务关怀外,也验证着超文本、电子媒体、地球村、人工智能、赛博空间、人机交互、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术语成为创作现实。一种超媒体、跨媒介,融合科技、美学、文学、艺术观念的新型艺术样式在人类面前全面呈现出来,这就是新媒体文艺的时代背景。艺术原本被认为是在模仿生活,而王尔德却认为生活在模仿艺术,这在今天部分地应验了。当下文艺与流行时尚和娱乐密不可分,生活受到艺术的影响并开始模仿艺术,比如,影视作品中的一句台词成为全民的流行语,春晚某演员的服饰很快成为网店热卖的款式,甚至连与现实没有太多关系的动画形象,也有粉丝去玩Cosplay。

当然,传统和主旋律的文艺依然有其魅力,并非新媒体文艺一统天下,只不过现在的艺术更加多元,人们表达艺术观念已经不再限定在传统的文学、绘画、雕塑等领域中了,更倾向于数字形式的综合性作品并依赖网络传播。三、科技发展与文艺媒体变迁

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的信息技术,科技带给人类社会无比强大的推动力。科技的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一种文明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半导体的出现将人类带入了电子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步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蕴含着无限的发展可能。艺术与科技发展也密切相关,比如,口口相传和纸张上的文学与不发达的科技相符,也与慢节奏的生活相关。全唐诗一共才三万余首,而一些大型的文学网站一天就可以上传上万部作品,相当于一本文学期刊数十年刊载的全部作品,摩尔定律在当今时代体现得尤其明显。

这里,仅以传统的艺术设计和绘画为例,来说明媒体的嬗变。图1-3-7 《陶狗》,陶器,高23cm,东汉图1-3-8 《青瓷羊》,瓷器,高23cm,三国吴,国家博物馆藏

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以陶瓷制造和金属冶炼为例,说明科技与媒介之变。在正常情况下,后来者一定比先在者的科技含量要高,这才符合“进化论”。陶与瓷的主要区别在于用料、烧结温度、总气孔率、吸水率等方面。胎料方面,陶器一般用黏土,而瓷器用瓷石或瓷土;烧结温度方面,陶器一般在700-1000℃,而瓷器一般在1200℃以上;总气孔率、吸水率方面,陶远比瓷的质量要差,瓷器的质地更为细密,气孔率和吸水率都低,甚至可以完全防水。另外,瓷器一般是要上釉的,而釉料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先是青瓷、白瓷,后来才是更为复杂的青花、珐琅彩、粉彩。金属冶炼也一定是先出现熔点较低的铜,再是高一些的铁、钢、合金钢。铜的熔点为1083℃,纯铁的熔点为1537℃。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出现了红铜器,青铜器则出现在公元前16世纪,块炼铁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从红铜器出现到冶铸生铁大约经历了1500多年。古时在仅掌握熔铜技术的条件下要想把炉温升高450℃使铁矿石熔成铁水是难以办到的,需要窑炉的改造和冶炼技术的提高,这都必须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古代那些锋利无比的青铜宝剑,其熔炼温度并不高,可以在铜中加入锡、铅、锌等元素铸成青铜合金,经过锤炼淬火后变得结实和锋利。

绘画方面,我们以传统油画为例,说明科技与媒介之变对油画的影响。油画在艺术形态上属于具象绘画,不仅受不同时代的艺术思想、人文观念的支配和技法的制约,也直接受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绘画媒材的影响。比如,油画发明前的主流画种是蛋彩画,以鸡蛋清为调和剂,而荷兰的凡·爱克兄弟以油作为调和剂,所完成的作品就是新媒体的油画,其细腻的颜色层次改变了中世纪绘画的平面性,向着更写实的方向发展,在西方,写实油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处于垄断地位。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发明“银版照相法”,1888年,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能够批量生产的“柯达”照相机和能够满足业余摄影需要的胶片与加印技术,由此摄影在技术与艺术两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1906年,切实可行的彩色照片加工技术发明后,摄影逐渐取代了写实绘画,它的可复制性使得作品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而照相术的发明和发展又迫使绘画产生巨大的变革,因此出现了印象派和后来诸多并不写实的现代画派,如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应当说,绘画产生至今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不排斥对已有科技和工具的使用。经考证,在照相术还没有发明之前,照相机的基本形式“暗箱”就已经在绘画中得到应用。15世纪的画家们大量使用以小孔成像原理制作的暗箱来辅助创作,很多古典油画的轮廓线上都可以看到针扎的小孔,就是当时的画家将画布直接放在暗箱里成像后留下的。大卫·霍克尼被认为是颠覆西方绘画400年历史的人,他在2002年出版的《隐秘的知识》(Secret Knowledge)一书中认为,古典写实主义的油画名作全都是用透镜辅助完成的,这引起了艺术界的轩然大波,不少人甚至骂他是“诋毁西方最伟大艺术家的疯子”。比如,著名的“微笑画家”哈尔斯,画了不少面带微笑的油画人物而居然没有一张素描稿留下来,在短时间内将生动的微笑抓下来需要非常高的水平,因此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绘画是通过“作弊”完成的。今天的绘画,无论是写实还是不写实,已经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反复打草稿并打格子放大了,而是借助计算机的图片处理技术先完成大的艺术效果,再借助投影仪器放大,方法和媒介上已经是非传统的了。图1-3-9 大卫·霍克尼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艺术的发展与历史上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媒介变化关系密切,而今天的科技发展会给新媒体文艺的创作带来更大启示。21世纪是网络化、影像化的时代,信息资讯的网络化、科技创新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人们可以借助科技力量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虚拟性的审美体验。比如,传统的音乐必须依赖声乐、器乐,而现在可以用电脑借助软件自己完成,不需要像贝多芬那样冥思苦想地作曲,甚至还可以借助物体的移动来自动生成乐声,在白小墨、李琨的多媒体音乐展示会上,鱼缸中的金鱼也会奏乐,给人带来强烈的新奇感。图1-3-11 白小墨、李琨《奏乐的金鱼》,互动音乐,2009年

第二章 新媒体文艺的传播

艺术传播的要素有:传播主体、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媒介等。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是通过艺术信息的传播得以实现的,如绘画作品的艺术信息往往是通过画展而获得、音乐作品的艺术信息往往是通过演唱会或记录音乐作品的唱片等媒介而获得,影视作品的艺术信息往往是通过在电影院或家中观看而获得。如前所述,旧的艺术形式往往与旧的时代、旧的科技水平、旧的艺术媒介等相匹配,也与旧的传播媒介相适应。例如,中国古代绘画的风格演变相当缓慢,除了与人们对艺术的认识相对恒定有关外,更与信息传播的媒介不发达、交通的不便有关系,因此各地往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形成了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海上画派等地方画派。而现在,这些地方的绘画基本上没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画家流动频繁,各种画展不断,加之高铁轻轨、高速公路等便捷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在哪里去找地方性的“原生态”绘画?笔者在10年前就曾撰文预言:地方画派正在消失。

而新媒体文艺的各种形式,其逐渐强大的影响力是与其快捷的传播效应分不开的。传播方式决定艺术的走向、格式和内容。与传统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的传播效果相比,网络无疑便捷得多,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是能上网,世界就再也没有中心与边缘之分。科技与时代的巨大进步,对当代的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态有着多维的影响,艺术的传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最突出的就是快餐式、娱乐式的文艺读图时代的形成,一些吸引人眼球的艺术如恶搞艺术让人应接不暇,甚至还出现了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等新生事物。

第一节 旧媒体文艺与旧传播途径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是一门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边缘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传播与社会的关系的学问,主要的研究任务是了解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包括相当多的内容,如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各种传播媒介的形成,传播制度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等。无疑,信息的传播要依赖一定的技术和特定的媒介才能实现,旧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如飞鸽传书、信使驿站、口耳相传等,效率不高而且受众有限,而新时代快捷的传播方式如电波传播、网络传播,可以瞬间将一件小事让世人皆知,如“辛普森杀妻案”、“我爸是李刚”等社会事件。一、大众传播与文艺传播

传播(communication)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等活动的总称。汉语中的“传播”是一个联合结构的词,其中“播”多半是指“传播”,而“传”则具有“递、送、交、运、给、表达”等多种动态的意义,因此是一种持续一定时间的动态的行为过程,如传播信息、传播谣言、传播疾病、传播花粉……英语中的“传播”包含着“通讯、通知、信息、书信;传达、传授、传播、传染、交通、联络;共同、共享”等意思。据考证,传播的定义多达126种,各种定义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1.大众传播

传播学中的“传播”往往是指大众传播,该方式是人类近代社会的产物,是印刷术、光学、电子学等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才出现的,主要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的方法和过程。据考证,1945年11月16日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宪章》中曾写到“为用一切mass communication手段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而协同努力。”其中的“mass communication”一词就被译为“大众传播”,专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而言,所以这些媒体也就被统称为“大众传播媒体”,简称大众传媒。据美国“大众传媒”的界定标准,一种媒介达到5000万人使用就能成为大众传媒,报刊用了近百年,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它们往往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信息,传播的对象是非特定的社会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西方的学界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已经认识到大众传播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并对此进行了深入而持久的批判,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马尔库塞、本雅明、阿多诺等。他们认为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它们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养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霍克海默(M.Max Horkheimer,1895-1973)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他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起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后兼任哲学系主任,1930年出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第二任所长直到1953年退休。1932年,霍克海默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并任主编。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关闭了该研究所,霍克海默开始了流亡生涯。他致力于建立一种社会批判理论,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对现代资本主义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和批判。1944年,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提出大众文化是以独特的大众宣传媒介,如电影、电视、收音机、报纸、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意识的工具、独裁主义的帮凶……从而显示了现代社会从启蒙向意识形态倒退,进入大众欺骗的阶段。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强调了这个时期文化发展的一个技术性标志,即用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文化工业出现了。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充满骗术:“……尽管文化工业无疑会考虑到千百万人被诱导的意识与无意识状态,但大众绝不是首要的,而是次要的,他们是被算计的对象,是机器的附件。与文化工业要我们相信的不同,消费者不是上帝,不是消费主体,而是消费的客体。”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美籍德裔哲学家,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进入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越多,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这种社会造就了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没有创造性的单面人。他在1964年出版的名著《单向度的人》中,指责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社会的工具,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在《审美之维》中他认为,艺术自动地对抗现存社会关系并加以否定和超越,倾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及普遍经验,促成完整人的再生。他认为美学是摆脱压抑社会的唯一学科,是单向度社会中双向度的批判形式。此外,阿多诺对“文化工业”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图2-1-1 霍克海默(1895-1973)

法兰克福学派一直对科技对人的异化充满警惕,认为人类的科技进步谋杀了传统文化,掩饰了各种社会矛盾,压制了人们的创新意识与反抗精神,人们可能被催眠而成为“单向度的人”,甚至成为“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原子”。各种媒介包括艺术本是观看世界的管道,但看世界却成了看管道,即古人所说的“因指望月”,而指头本身不是月亮。因此,大众传播的媒体变成了新的宗教,信息发布者成为了主宰世界的神,如果怀疑有人就会说“官方媒体都公布了,难道你还不信?”比如,河南安阳“曹操墓”事件发生后,官方开新闻发布会予以认定,法律界也认为程序合法,但这一切最要害的还是直接证据不足,与各种承认、否认和新闻发布会无关。人,可悲地被工业化的文化给奴役和边缘化了,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失去了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今天的人处于灵光消逝的时代,成功者具有无穷的榜样力量,各种非主流的成功者的言行会迅速被“山寨”,一些近乎弱智的表演者被追捧而成为网络红人……人们被迫生活在大众传播塑造的他人的经验与感性之中,逐渐失去了基本的思考能力。艺术,尤其是部分新媒体文艺,也许是当下人们救赎与批判的最好工具。

如今,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技术要比过去发达得多,而网络等平台往往是双向互动和平等的,以往大众传媒的权威开始风光不再,人被各种亦真亦幻的资讯给淹没了。但是,当下的网络也具有滥用民意的特点,即便对于一些本可以借助科学研究搞清楚的事情,如“曹操墓”、“艳照门”、“周老虎”、“配合死”以及各种由幕后推手操纵的虚虚实实的娱乐新闻,也很难在一时之间分出基本的是非,各种渠道呈现出各种“事实”,就看受众愿意相信哪一种了。当下的世界已经是拟像和仿像的世界,也如同艺术一般变得亦真亦幻起来。2.文艺传播

文学与艺术的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艺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也是文艺信息在时间上迁徙、变动、蔓延,实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文艺信息具有物理载体和语义承载两个方面。物理载体主要是指如绘画中的色彩、线条,音乐中的旋律、节奏,电影中的蒙太奇、画面,戏剧中的对白、动作等文艺作品的外在形式;语义承载则是指文艺作品通过其外在形式所表达出来的文艺内容与审美意蕴。

以往的文艺作品如诗词、书画、戏剧、雕塑、建筑等,大多采用简单直接的传播方式,是近距离的感观传播,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以及交通条件的局限,其传播效果并不好,是现场传播、口头传播、展览传播等小众传播,而不是大众传播。近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文艺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刷术、电子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文艺传播的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文艺传播路径在当代文艺活动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于文艺作品传播的形式、规模、速度、周期、效果,以及受众的接受方式、欣赏情趣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可以夸张点说,当代文艺对传播路径的依赖比任何时代都要强,合适的有影响力的传播途径可以决定文艺作品的命运,甚至影响到艺术门类的生存。这里以非法药品、保健品的电视广告为例,说明一下为什么至今这些备受谴责的广告还是屡禁不止?原因很简单,街头粘贴或者派发非法印刷的广告,不仅容易被撕掉或扔掉,而且受众面小,权威性也不够。而报刊等平面媒体刊登的广告往往会受到严格的审查,若被查实刊登非法广告会给报刊自身带来危险。而电视媒体从现在的情况看监管还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地方小电视台,加之电视的受众面大,因此这些非法广告可以引诱缺乏经验的购买者上当。

当前社会日新月异,当代文艺创作也在不断更新,文艺的传播方式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丰富起来。整体来看,传统的文艺传播媒介如纸媒、广播、电影、电视等在当下依然有效,但各种新的文艺传播媒介如网络、手机的作用在逐渐增强,人们可以从这些渠道更为快捷地得到各种资讯。二、文艺传播的四要素

文艺传播的四要素是:传播主体、艺术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相当于社会生活的几个要素,分别是生产、产品、流通、消费。1.传播主体

传播主体是指文艺作品的创作者或作品的使用者,艺术信息是指艺术作品包含的内容信息,受传者是指艺术作品不特定的欣赏者、观看者。在当下,文艺生产如同商品生产一样存在过剩的情况,要实现艺术作品最大的社会影响,通俗地说就是让更多的人看到该作品,就一定要在艺术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上动心思。甚至可以说,传播渠道决定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和艺术效果,基于此,什么样的艺术内容信息、什么样的传播主体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都会对艺术创作行为有所影响。在资讯杂乱的时代,现在的文艺传播类似广告,即便是质量一般的作品也一定要有目标人群和针对的广告内容,因此对传播途径和媒介都相当重视。不少媒体深谙此道,自觉地把自身设定为广告媒介,比如有的文艺报刊在报刊名字后加上“广告”一词,显得更为准确。而不少网络搜索引擎以竞价排名的方式提供搜索信息,比如要搜索关键词“著名艺术家”,靠前的在行家看来基本上都是些不知名的人,真正著名的艺术家则可能被海洋一般的垃圾资讯给淹没了。2.艺术信息

艺术信息即艺术作品中的内容、形式以及艺术意蕴等综合因素,核心是指艺术作品及其相关信息。一般说来,艺术信息都具有物理载体和语义承载,如绘画的色彩和线条,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电影中的形象和剪辑,文学的语法和修辞等。

传统的物理载体如竹木简,其信息容量是有限的。《史记·滑稽列传》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汉武帝阅读这种两个人才能勉强抬得动的“奏牍”,一直读了“二月”方才结束。台湾学者邢义田以实验方式测定了汉代竹木简的体积和重量,认为三千牍的重量为51.015公斤,约9.8万字。汉武帝读这些文字用时两个月,而平均每天的阅读量还不足1700字。

今天的信息传播渠道已经相当通畅,问题则是资讯过多,艺术信息也是如此。人们本能地不喜欢看那种正儿八经的东西,而喜欢看能带给视觉、心理以刺激的东西,因此越是有趣的、短小的、轻松的、恶搞的,特别是少儿不适的内容,就越能够引发人的兴趣,传播效果相对较好。其实,古代也是这样,即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因此,我们会发现各种媒体的娱乐版都充斥着花边新闻,比如明星的那些破事:整容和素颜照、走光和防走光、偷腥和婚外恋等等,往往会成为比演唱会更刺激也更重要的新闻内容,而且似乎不会伤害谁,大家在轻松和愉快中消费着明星也消费着自己的青春,明星也借机要么装愤怒要么扮无辜,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甚至,没有走光和婚外恋也会成为重要的新闻。其实,各种花边新闻基本上与艺术无关,可以理解为“星闻”或“腥闻”,它们已成为各大非严肃媒体的致命武器,广告、代言、化妆以及擅长偷窥和窃听的狗仔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当然,还包括非法的木马病毒,不少人幸灾乐祸地上网搜索“艳照门”资讯时电脑被植入木马,轻者导致死机重则导致账号被盗,造成各种财产的真实损失。图2-1-2 某网站娱乐版3.受传者

如同制造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艺术信息的受传者就是艺术产品的接收者和消费者。今天的受传者大致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主动受传者往往有自己的艺术主见和艺术偏好,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各种传播媒介中寻找其所需要的艺术作品及艺术信息,从而获得一定精神性的审美享受。比如,一个骨子里爱好古典文学的人,一般不会去看翻译版、缩写版,更不会看改编成影视的东西,他一定会去寻找没有删减的全本、善本,还会对各种全本、残本的版本进行甄别,出版社的普通版本都不在他们的法眼之内。可以说,这些主动的受传者其实也是有着较高艺术欣赏水平的研究者,更是艺术家的知音,其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比一般人深刻。

而被动的受传者往往对何种艺术信息无所谓,听说哪一部电影或者哪一部小说还可以,就去看看或者了解一下。他们往往是各种流行文学读物、火爆影视作品的忠实粉丝,尽管不少人完全是为了凑热闹。在消费社会里,如果说广告和流行时尚也是艺术的话,那么那些包装精美、对观众狂轰滥炸的电视购物广告当然也是艺术,不过不少作品已经不是让人审美,而是更多的诱导消费和强迫消费。不少作品的逻辑是:成功人士都拥有它,而你呢?或者是:该产品只属于少数人,而你呢?其内在逻辑都是诱导信息的接收者买下它,即便它是垃圾。新媒体文艺的种类很多,一般都还是比较严肃的艺术探索,虽然希望与观众互动,但是一般不会像购物广告那样具有强迫性。4.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指传播的材料与渠道。传统文学要借助纸张,绘画要借助展览,戏剧要借助舞台,电影要借助影院,电视要借助荧幕……传播的媒介随着科技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比如,没有手机或者不会使用QQ,在过去还被认为是传统,但在今天一个词就可以形容这些人,即:“OUT”或“奥特曼”(Out Man)。

人类自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以来,文艺实践也进入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有人开玩笑说:今天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成就的既不是传统建筑,也不是文学和绘画,而是章子怡、成龙等娱乐界明星。显然,这与他(她)们进入好莱坞模式的国际传播平台密切相关,是传播平台的选择决定了艺术的样式,也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传播效果。正如“狗咬人不是新闻,而人咬狗才是新闻”,现在相当火爆的电视征婚节目,基本上是与婚恋无关的“秀场”,不少节目都装扮得五光十色,还有现场飚歌、服装表演、情景模拟等才艺展示。从节目方、广告商到参与者,往往都喜欢剑走偏锋,故意出位表演并适时抛出“拜金”、“小三”等话题以吸引大家的眼球,不管观众因为喜欢而赞美还是因为不喜欢而谩骂,都中了他们借助大众传媒成就其“秀”的招。艺术方面,凡是与便捷传播渠道如网络、电视等有关的新媒体艺术,如行为艺术、录像艺术、装置艺术,传播效果要好于传统的纸媒作品,现在的文艺传播,已经超越了过去那种平面、单向传播的样式。图2-1-3 杜尚(1887-1968)图2-1-4 杜尚《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印刷品绘制,1919年

1917年,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将一件男用陶瓷小便器标上《泉》的名称后,作为参展品交给正在筹办美术展览会的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1919年,他在一幅《蒙娜丽莎》的彩色印刷品上,用铅笔在那位漂亮少妇的鼻唇间画上了两撇小胡子,取名《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又名《L.H.O.O.Q.》。再后来,他又将《蒙娜丽莎》的彩色印刷品原封不动地提交,题目则是《已剃掉胡须的蒙娜丽莎》。杜尚的“恶搞”引起了艺术界与新闻界的强烈反应,但如果他老老实实画一幅哪怕极具批判性的画作,传播效果也注定没有这样好。

现在形式繁多的新媒体艺术,有了更好的网络传播途径。另类的艺术传播内容与便捷的网络几乎是天然的绝配,芙蓉姐姐、木子美、伪娘、凤姐、小沈阳等不少网络红人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模式,各种网络艺术也有意创作这样的作品来吸引大家的眼球。在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信息的传播会有“守门人”把关,相对来说网络媒体就没有这样“麻烦”,如轰动一时的成都牧马山的行为艺术作品“@41”当时就是发在“美术同盟”网上而引起关注的。当下不少网络红人都是通过另类的方式获得骂名和恶名而走向成功的。三、旧媒介与小众化传播

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历来有官学和私学之别,但它们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私人空间圈子中进行的,传播的媒介、受众都是特定的,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而不是针对非特定人群的大众传播。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无论是世袭还是“察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科举等方式,也都是少数人的专利。其实,古时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文艺也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古代文艺的种类繁多,有文学、绘画、音乐、戏剧、建筑、书法、篆刻等,其实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除了稍微大众化的戏剧等门类,文艺行业的从业者、传播者、欣赏者都是特定的少数人群,因此古代文艺的传播应该属于小众传播。限于篇幅,这里仅以中国古代绘画及美术展览为例进行说明。

中国古代绘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宫廷绘画、民间绘画、宗教绘画和文人画。画家的身份基本上是特定的,所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也是特定的,都使用传统的笔墨纸砚和中国画颜料,只是因为绘画的内容、用途和尺寸等不同而略有区别。作品完成后,往往因为交通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受众注定只能是少数人,文艺的消费完全是贵族化的。比如,过去的人想欣赏宫廷绘画,如果不是王公大臣或供职于宫廷就基本没有机会,想瞻仰敦煌壁画就非得去甘肃不可。而在今天,人们可以通过专题展览、查阅画册,或是通过网络模拟、数位摄影,进行全方位的虚拟观察,甚至比到现场看得还清楚。中国历朝历代均没有设立服务普通民众的文化机构,也基本没有今天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即便是平民化一点的戏剧,戏台和戏班子往往也属于大户人家,普通百姓只有在节庆等特殊时刻才能欣赏到戏剧表演。

美展是美术家传播作品、与观众进行交流的一种载体,是艺术作品发挥社会功能、对观众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虽然现在人们对各种展览已不陌生,但公共性的美展历史却并不长。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交流往往是私密性的文人雅集,非今天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严格地讲,汉宣帝在麒麟阁画霍光等十一功臣像,唐太宗在凌烟阁置魏征等二十四功臣像,还有文人雅集的书画交流,也是公开性的美术作品展示,但这种限于小圈子内的交流如同春宫画一样带有强烈的私密特征。清季以来的学堂教学成果展示、书画家的个展、联展,以及社团、新型美术学校举办的展览则具有近代意义。而真正以国家名义举办的美展则具有现代意义,体现的是国家对不限定人群义不容辞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责任。1929年,国民政府在上海举办了盛况空前的“第一届全国美展”,这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古代中国,美术作品作为稀缺、珍贵的文化财产被皇家和收藏家所垄断,创作、赏鉴及批评的权利掌握在文人和官宦等社会精英阶层手中,书画作品往往秘不示人。在没有印刷品和公共性美展的时代,研习和赏鉴书画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这也导致了中国绘画的图式与精神变幻很缓慢。而蔡元培等文化精英,在“公民”、“启蒙”、“美育”等概念的启发下,倡议设立美术馆、博物院和展览会,大大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信息时代与新的传播媒介

与传统信息传播相匹配的是传统媒介,而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是现代科技和传播的产物,具有信息量大、存储方便、传播迅捷、数字化等特点。汗牛充栋、学富五车等词语是用来形容古代巨大的信息量的,其实在今天看来这些信息量非常小,甚至不如已被淘汰的一个1.44兆软盘的容量。今天的研究人员可以借助数字信息媒介方便快捷地查找资料,学术视野变得更为宽阔,这得感谢科技的发展和麦克卢汉等先知对未来的正确预言。当下已经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比特、地球村、仿像等新名词,今人已不再陌生。

自19世纪以来媒体的革新一直令人瞩目,这种革新从整体看是电子媒体逐渐取代印刷媒体的过程,同时也是电子媒体内部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从电报、传真、广播、电视、电话一直到计算机网络,从电子邮件、BBS、QQ、手机短信、博客、播客一直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各种新通信媒介令人应接不暇。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了艺术传播的传统模式,给现代人以多重的想象空间。一、先知先觉的未来学家

当传播媒介发生质的变化时,传播学应运而生,现在,对媒介和各种传播理论的研究,对艺术信息传播效果的分析已成显学。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麦克卢汉等先知们为时代的走向做了妙不可言而又相对准确的预测,其中划时代的人物和著作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麦克卢汉)、《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未来之路》(比尔·盖茨)、《皇帝的新衣:因特网文化实情》(摩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威廉·J.米切尔)、《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大卫·格里芬)、《消费社会》(鲍德里亚)、《信息崇拜》(罗斯扎克)、《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托马斯·弗里德曼)、《第三次浪潮》(阿尔文·托夫勒)……

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麦克卢汉、尼葛洛庞帝和鲍德里亚。1.麦克卢汉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人麦克卢汉意识到这个时代变革的本质——新媒介使革命成为常态,普及了前卫的嬉皮士喜欢的“酷”(cool)字。1964年他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借用了这个俚语来形容热门媒介,认为印刷术、广播、电影等媒介因为清晰度高,是“热”媒介;口语、手稿、电话、电视等媒介因为清晰度低,是“冷”媒介。这里的“清晰度”不是指视听上的,而是指这种媒介传载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把握度。他认为媒介不是冷冰冰的外在化的存在,媒介就是人的身体、精神的延伸,媒介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态度。如今,麦克卢汉提出的一系列论断如“地球村”、“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媒介使人自恋和麻木”、“我们正在回到重新部落化的世界”等等,都基本成为了现实。电子媒体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以及电子媒体的普及,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世界似乎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事实上,他所说的就是今天的互联网世界,只不过当时的互联网还只是雏形。图2-2-1 麦克卢汉(1911-1980)

40多年前麦克卢汉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又似是而非,因此世人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之者宣称他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巴甫洛夫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电子时代的代言人、革命思想的先知”。1964年12月28日的《国家》杂志将其列为风云人物,“麦克卢汉热”风靡美国,其著作成为畅销书,美国的著名杂志如《幸福》、《新闻周刊》、《生活》等都刊登了他的文章。他还不时应邀在电视上发表演讲而出尽风头,西方语言里居然出现了几个以他命名的新词汇:mcluhanism,mcluhanist,产生了“麦克卢汉学”。贬之者则骂他是“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电视机上的教师爷”、“攻击理性的暴君”、“走火入魔的形而上巫师”、“波普思想的高级祭司,在历史决定论的祭坛前为半拉子艺术家做黑弥撒的教士”;攻击他“出尽风头,自我陶醉,赶时髦,追风潮,迎合新潮,可是他错了”;宣判他的文字“刻意反逻辑、循回论证、同义反复、绝对、滥用格言、荒谬绝伦”。

历史似乎给那些批评者开了一个玩笑,虽然那个时代电视还不是十分普及,个人电脑和互联网都还只是雏形,但现在扑面而来的数字时代、网络生活、虚拟现实、赛博空间,使一切批评显得可笑,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已经证明这个未来学家所说的是对的。20世纪90年代初,网络时代重要的杂志《在线》(Wired)从创刊号起就在刊头上把麦克卢汉奉为“先师圣人”,他成了新技术媒介的教师爷和技术革命的传教士。2.尼葛洛庞帝

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194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及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在线》杂志专栏作家,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1996年7月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重要的未来学家之一。他在其代表作《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向人们展示了“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这一变化。他认为,电视机与计算机屏幕的差别变得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以前的大众传媒正演变成个人化的双向交流工具,信息不再被单向推销给受众,相反受众会自己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并参与互动。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受制于键盘和显示器的计算机解放出来,使其成为我们能够与之交谈、与之一道旅行、抚摸甚至穿戴起来的对象。这些发展将变革我们的生活方式,包括学习、工作、娱乐等方式。《数字化生存》是一部关于未来的书,作者的描述是基于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究的东西,如多媒体电脑和图形化界面。在书的前言中,尼葛洛庞帝开宗明义地写道:“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1996年8月,中国的张朝阳获得尼葛洛庞帝的天使投资资金,创办了搜狐公司。图2-2-2 尼葛洛庞帝

有些人甚至称尼葛洛庞帝为“网络预言家”,他提出的系列观点,如“后信息时代”、“虚拟现实”、“向广告说再见”、“高清晰度电视是个笑话”、“电脑即电视”等,已经成为现实。下面摘录几则:长期以来,大家都热衷于讨论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或信息时代的转变,以至于一直没有注意到我们已经进入了后信息时代。工业时代可以说是原子的时代,它给我们带来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观念,以及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统一的标准化方式重复生产的经济形态。信息时代,也就是电脑时代,显现了相同的经济规模,但时间和空间与经济的相关性减弱了。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制造比特,例如,我们可以在纽约、伦敦和东京的股市之间传输比特,仿佛它们是三台近在咫尺的机床一样。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像有线电视新闻网、《今日美国》报这种新形态的传播媒介拥有更广大的观众和读者,其传播的辐射面变得更为宽广。针对特定读者群的杂志、录像带的销售和有线电视服务则是窄播的例子,所迎合的是特定的较小人群的口味。所以大众传媒在这段时间内变得既大又小。后信息时代将消除地理的限制,就好像“超文本”挣脱了印刷篇幅的限制一样。数字化的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在甚至连传送“地点”都开始有了实现的可能。假如我从我波士顿起居室的电子窗口(电脑屏幕)一眼望出去,能看到阿尔卑斯山(Alps),听到牛铃声声,闻到(数字化的)夏日牛粪味儿,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我几乎已经身在瑞士了。假如我不是驾驶着原子(构成的汽车)进城上班,而是直接从家里进入办公室的电脑,以电子形式办公,那么,我确切的办公地点到底在哪儿呢?电子邮递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原因之一是它不像电话那么扰人。你可以在空闲的时候再处理电子邮件,因此,你现在可能会亲自处理一些过去在靠电话办公的公司里永远通不过秘书这一关的信息。

尼葛洛庞帝向大家展示了世界惊人的变化,这一变化就是“信息的DNA”——比特正在迅速取代原子。应该说,他的预言其中不少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比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昔日的大众传媒帝国开始瓦解,人们开始质疑过去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3.鲍德里亚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法国哲学家,精通媒介和社会理论的现代思想大师,知识的“恐怖主义者”,在“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的命运”方面卓有建树,一直被推崇为“新的麦克卢汉”。他的主要著作有《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消费社会》、《生产之镜》、《完美的罪行》、《物的体系》、《幻觉的终结》、《拟像与模拟》等。图2-2-3 鲍德里亚(1929-2007)

鲍德里亚根据消费、媒介、信息和技术社会的发展,重新思考激进的社会和政治理论。他早期关注消费社会的建构以及它如何提供一个新的价值、意义和活动的世界,并由此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对政治经济学和消费社会的反思几乎完全从他的文本中消失了。随之,模拟(simulations)和拟像(simulacra)、媒介和信息、科学和新技术、内爆和超现实构成了一个新的后现代世界。在他的理论建构中,当人类创建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思想和经验时,便消除了以往工业社会模式中所有的边界、分类以及价值。鲍德里亚对媒介在构成后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如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他指出了“电视对象”如何成为家庭的中心。“仿像”也是鲍德里亚提出的重要理论,“仿像”就是没有原本的、可以无限复制的形象,它没有模仿的特定所指,纯然是一个自我指涉的自足符号世界,是模拟符号的超现实之产物。一个由“仿像”所构成的社会,人们生活在其中的典型特征就是“假的比真的更真实”。鲍德里亚把“仿象”描述成用“虚构的”或者模仿的事物代替“真实”的过程,也就是用电子媒介或数字化的影像、符号或景观替代“真实生活”的过程。“仿象”导致现实世界的真实与虚幻合二为一。

鲍德里亚基于媒体、仿真及所谓“赛博闪电战”(Cyber Blitz)构建其后现代社会学。他认为后现代的特点是符号的激增,这些符号是由作为仿真机器的媒体生产出来的,其流行的结果是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在媒体社会中,激增的符号通过抵消和分解所有的内容消除了意义,瓦解为无意义的“噪音”,这就是所谓“内爆”。媒体迎合大众,投其所好,而大众既不能也不愿生产意义,只需要奇观与娱乐。他对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作了新的解释,即媒介传播没有任何意义的所指对象。人类将媒介内化并由此变成了传播网络的终端,媒介由主体变为客体。媒介的发达带来了传播的狂喜,一切秘密、场景、隐私、深度或隐藏的意义都被公之于众而变得很透明,媒体时代因此以仿真、超现实及诲淫为特征。鲍德里亚的上述论断,已被互联网的发展所印证。

在鲍德里亚看来,媒介在当代社会中的加速作用相当于从现代生产领域堕落到后现代模拟社会。因而,对鲍德里亚来说,现代性是以工业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霸权上升为特征的生产时代,而后现代则是一个由符号、代码和模型控制的模拟时代。现代性集中于物品——商品和产品——的生产,而后现代性则以激进的类制作和符号的激增为特征。此外,鲍德里亚追随麦克卢汉将现代性阐释为一个商品化、机械化、技术和市场关系爆炸的过程,而将后现代社会看做一个内爆的场所,涉及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现象与实在、传统哲学和社会理论所主张的每一种二元对立之间所有的边界、范围和差别。此外,现代性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生活领域日益分化的过程,而后现代性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消除分化及伴随的内爆的过程。在鲍德里亚看来,伴随着符号和拟像在社会和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快速传播,广播媒介,特别是电视的蓬勃发展,成为后现代性的一个构成要素。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止,他将媒介阐释为主要的模拟机器,这台机器大量产生出形象、符号、代码,而这些构成了现实的独立领域并最终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性的消除中起着重要作用。鲍德里亚对于模拟和超现实的分析构成了他对社会理论和媒介批评最重要的贡献。在一个电影演员模拟政治生活和骗子模拟电视表演的时代,“模拟”这一范畴为激进的社会批判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而“超现实”这一概念也是对媒介、控制论和信息社会进行社会分析的一个极其有用的工具。鲍德里亚的分析指出表征与现实关系的重要倒置,以前,人们相信媒介是再现、反映和表征现实的,而现在,媒介正在构成(超)现实,一个“比现实更现实”的新媒介现实,从而导致现实的最终消融。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从对社会生产产品必要的吸收和占有变成“控制掌握符号的系统行为”。各种奢侈品广告所宣传的种种好处与为少数人所尊享,其实仅仅是拥有者的一个符号而已。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地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消费社会就是要把消费者充分调动起来,对于一切需求都实行一种心理上的垄断。比如,在公路上驾驶宝马车的人与驾驶奥拓车的人相比,其实感觉都差不多,无非宝马车的性能更好而已,但是在奥拓车的驾驶员看来,宝马车的驾驶者的心理优势更为明显——在当下大部分人无力购买宝马车的社会现实条件下,宝马成为一个“富贵者、成功者”的符号。再如,一家人住100平方米就可以了,但是别人都住300平方米的别墅,有的人心里就开始不平衡了。消费文化是一种新的社会规训,遵循的是日常生活和商品的符号化原则,所以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的派生物,而不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大众媒介迎合大众,批量生产出符合他们口味的娱乐性艺术作品。传统社会的生产只是艰难地满足人的生存必需,而消费社会显然把生活和生产都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因此符号性的奢侈品泛滥成灾。图2-2-4 安迪·沃霍尔《坎贝尔汤罐》,波普艺术,1962年

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对于流行文化与消费主义有着深刻的认识。1968年,他向观众宣布了他的著名观点:“在未来,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机会。”而他的艺术实践是将商业产品、批量生产与艺术相结合,他将自己的工作室称为工厂,用复制、重复的方式回应着商业社会和流行文化。其代表作丝网版画《玛丽莲·梦露》、《坎贝尔汤罐》、《布乐利肥皂盒》、《可口可乐》,还有几乎不动摄像机镜头的实验电影《帝国大厦》、《睡觉》、《吃》,都是商业社会的产品与流行文化的表达麻木重复。这些作品消解了一般意义上艺术作品的深度,同时也是对消费主义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再现与质疑。二、四通八达的数字网络

数字网络包括因特网(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手机网络、数字广播网络等,限于篇幅这里仅仅讨论因特网。因特网是当下具有强烈交流特性的网络,它不仅可以作为个人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各种公共机构传递信息的媒体。带宽由窄带到宽带、连接由一点到多点,科技和通信的飞速进步,使全世界的人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只要能够上网,世界就没有中心与边缘之分,地球就像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描述的那样,继变圆、变小之后开始变平,地球由此升级为3.0版本。今天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介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艺术的生存方式。1.生活方式

因特网的流行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除了能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实用信息、娱乐信息外,还可以购物、求助、交流、聚会、看书、收藏、讨论、看电影、玩游戏等。以前购物,总要去商场,费时费力而且累人,现在在家里轻点鼠标就可以方便地挑选和购买物品了。出版方面,与传统的印刷物相比,网上发表有着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成本低廉、读者面广泛、查找信息方便、反馈及时等。娱乐方面,大家看世界杯时不必挤在电视面前,在观看网络转播的比赛时还可以进行评论、与网络评论员和其他观众适时互动。当下的艺术欣赏,无论是电影、画展,还是演唱会,票价、车费等成本都很高,唯一的好处就是现场感好一点。笔者曾多次现场观看过足球赛和演唱会,坦率地说感觉很痛苦,因为身边有太多的干扰,要么有人大声说话,要么有人打电话、吃东西,要是旁边的人身体有异味那就更麻烦了。比较实际的问题是,观看演出时除了受到他人干扰外,由于角度等问题只能看见一个穿着暴露的明星与伴舞的人在舞台上像大一点的蚂蚁一样晃来晃去。而看足球的时候就更惨了,球怎么打进去的、谁打进去的,根本就看不清楚,只有旁边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喇叭声,如果中途内急或因球迷争斗发生踩踏事件就更麻烦了。而在家中看视频则没有这样的问题,歌星往往会给特写镜头,表情和额头上的汗滴都看得很清楚,而足球比赛则更方便,只要有精彩的进球,导播就生怕观众没有看清楚而反复从各个角度播放慢动作。因此,经济、便捷、形象、互动、传播效果好的数字网络将是一个足以改变未来艺术生态的革命性产物。2.教育方式

数字化的课堂,可以让错过上课时间的学生和在职人员的听课问题得到解决。网络大学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近年来不少学校顺应教学方式与教学技术改革的潮流,打造网络数字化海量教学平台,作业的提交展示、课件下载、作业讲评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互动性明显。而课堂教学往往是单向传输的,因学生多等客观原因互动的条件有限。近年来,笔者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基本不需要见面,见面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不少学生已分散在各实习单位,集中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即时交流还是有必要的,怎么办?可以在网上联系,原来是以电子邮件方式联系,后来采取了QQ等即时通信方式,论文要求、格式、注意事项、反馈意见等都可以放在聊天记录上,参考资料可以放在共享文件里,群动态则可以放在通知上。如果大家同时在线就可以讨论某个具体问题,如果不同时在线则可以随时留言。推荐学生看的参考文献等,如果网上能够找到,则可以直接将网址链接发给他们,还可以截图给对方看。如果想看看大家的表情,则可以打开视频。一句话,这种方式既可避免见面的不便,又可以做更多、更具体的事。图2-2-5 QQ群里的论文指导3.办公方式

在过去体制化的年代,无论工厂、学校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非常强调政治和业务学习。而现在看来不少会议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反而助长了官僚习气。会议首先一般由党政负责人作重要讲话,然后是主管具体业务的党政副职讲话,再是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等发言,然后才是学习内容,如念一段当时大家都必须学习的文件或是讨论某领导人的讲话。最后,主持会议的人总结:这是一个成功的、胜利的大会。开会时大家的情绪和表现被领导看在眼里,年终考核的等级也基本在开会中明确。而会议内容基本与最重要的业务无关,会议上秘书一直在奋笔疾书,到了年底形成厚厚的几大本笔记。这种会议可以理解为“认认真真走形式”,看上去人人都在场,但人人都不在场;看上去人人都认真,但人人都不认真。不少家比较远的职工就惨了,未参加者或请假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上世纪末某高校“优化组合”,某院士级的教师被“优化”掉了。问其原因,答曰:你有水平,被“优化”后还可以找到工作。这些看起来是笑话的事例可能在今天还存在。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复杂,既有官僚化的作风也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会风的影响,而这一切所造成的灾难性的后果则是:对工作效率的损害并助长官僚习气。其实,今天某些技术性的东西可以局部地改变这种情况。比如,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会议则不需要兴师动众,完全可以通过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等方式进行,“SOHO”(在家办公)的设想在技术上到现在已完全没有问题,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未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也许,未来在家里或任何地方工作会成为现实,不但节省了上下班耗费在路上的时间,也缓解了交通压力。现在,中央政府的不少会议也采用远程会议的形式召开,如果各地的主要领导都齐聚北京,开会的成本是可想而知的。现在不少地方都已开通了如求职、投诉、考试报名等网络办公系统,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图2-2-6 四川人事考试网4.艺术方式

今天的文艺传播和文艺消费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因特网是向全球公众开放的空间,既是艺术家的创作平台,也是人们展示、鉴赏和评论的平台,还可以是收藏的平台。比如,笔者订阅了中国美术馆每月一期的电子期刊,该期刊是多媒体互动访问的电子期刊,将重要的展览和学术动态包罗其中。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展览的相关消息和评论,还可以看到展览的部分作品,如果对某个细节感兴趣则可以点开所链接的网页。如果是实物期刊,既有采访和编辑成本,又有印刷和运输等成本,而且购买和收藏也颇不方便。而电子杂志则没有这些问题,可以在线收藏也可以下载收藏。所以,电子报刊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少艺术作品都有其物理承载和传播媒介,如音乐作品要灌录成唱片或磁带、美术作品要在展厅展出、文学作品印刷成书报、戏剧作品在舞台实景演出、行为艺术在某个场所展示,但这些作品的传播媒介和途径都是相对有限的,而放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上特别是人气旺盛的网站上,访问率则一定会高,而且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应该说,传播渠道和媒介已经在改变传统的艺术创作生态。比如,笔者居住的地方经常可以看见放烟花,这种传统的焰火艺术在黑暗的夜空中显得分外迷人,但遗憾的是只有在方圆几百米之内才能够看到它的绚丽多彩。如果焰火经过艺术家的特殊设计,如蔡国强设计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艺术,通过网络和电视直播,其影响力就不一样了。今天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更是强烈地依赖网络,有的艺术家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对艺术内容的遴选往往剑走偏锋。而今天的普通人,对艺术的消费往往偏向于在网络上进行,一是这里有海量的艺术信息,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的艺术门类都可以方便地找到,二是方便节约,除了必要的上网费用几乎没有成本。图2-2-7 《我们》2008年第3期,电子杂志

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对民众的生活、教育、办公等各方面都有着全面的影响。网络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当下的艺术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图像的,都能够在网上存储、传播和展示,而且还有免费下载和及时评论等便利。当下的文艺往往具有网络化、数字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网络艺术。三、信息时代的文艺传播

如前所述,过去的文艺传播是狭小圈子内的小众传播,这必定导致艺术更新换代的缓慢。清人赵翼论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闲居读书作六首》之五)古人还可以领风骚数百年,这只能说明信息闭塞,而今天的时尚几乎天天在变,能够领风骚三五个月就不错了。现在娱乐圈、艺术圈以及网络上的红人更新换代实在太快,要想被人长久记住要么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要么经常搞点出位的事情让大家加深印象。所以,今天的文艺夸张一点说,注定是一锤子买卖,注定是吃青春饭,注定是快餐式的,注定的浅阅读的,注定是拼眼球吸引力的。试想,给一个头发染成金黄色、携限量版坤包、穿名牌服饰、浑身都是时尚的年轻人讲述传统水墨画中“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或者“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观念,会出现怎样喜剧的一幕?

如果评选一下今天最受欢迎的新媒体文艺门类,可能数字影像会当选。无论是静态的数字影像,还是动态的数字影像,其本身的视觉效果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能欺骗人的,这是由人在生理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婴儿刚出生不久,父母会拿一些动植物的图片教娃娃认识,而绝对不会拿怀素的草书给他欣赏。鲍远福认为,网络传播与数字影像有着天然的优势互补,有着美好的未来。网络艺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即时传输、即时下载、即时复制、即时互动、即时收藏等特点。它推动了实时的“在线化视觉消费模式”的诞生,这对于当代数字影像的制作、流通与接收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影像是对传统影像的经典意义的反拨,它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艺术家与受众概念的鸿沟。其次,它实现了数字影像新的展示、欣赏、传播、接受、流通和收藏方式。再次,它更加强调观众或用户对数字影像意义的参与,突出了影像接受者的主体地位,把影像艺术从画廊、美术馆、电影院以及电视终端设备上解放出来。

人们都预感到网络技术对未来文艺发展的各种积极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技术的负面效应。对数字技术的过分渲染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人类所面对的和将要面对的一切问题都将因科技的发展而得到全面解决。比如,信息技术模糊了人们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借助网络工作;再如,新技术的发展使国家间的数字化鸿沟拉大,不少国家靠专利和技术对他国进行控制并坐享其成;还如,中国悠久的人文传统被近两百年的技术崇拜所代替,连当下的官员基本也是技术派的。今天的技术确实可以解决不少实际问题,但无法彻底消除人们的精神困扰。因此,技术现代化未必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但幸福指数却排在世界第125位。一战之后,斯宾格勒就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批判了人们如何在大战中死于自己制造的尖端武器,宣布西方物质功利主义的破产并开始向东方的哲学精神学习。卓别林在《摩登时代》等电影中描述了人如何被机器所异化。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出版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一书,幸灾乐祸地宣称山琦实设计的“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他同时认为,“后现代”建筑的时代已经到来。山琦实是日本裔美国建筑家,早年是现代派的坚定支持者,曾经设计了普鲁伊特·艾格大厦、帝国大厦、世贸中心双子楼等。1954年,山琦实接受圣路易斯市的委托设计一批低档住宅,采用了典型的现代主义设计,使用简单的工业材料预制件,强调功能性否定装饰性。因此这一批九层楼高、工整有致的巨大建筑群形同监狱,让人感觉冷漠、机械,即便是低收入者也不愿迁入。从50年代到70年代其入住率还不到三分之一,市政府最终决定在1972年7月15日将其炸毁。

后现代主义虽然有种种问题,但其核心是留住传统“文脉”。技术狂热导致人们漠视深远的人文传统,将人类自身精神文化的主体性搁置一边。1999年,行为艺术家罗子丹展示了其行为与装置艺术作品《computer大仙》,将电脑主板放进神龛中顶礼膜拜,警告当下的人们可能会被自己所制造的工具给异化。新媒体文艺当然不能离开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我们应该理性地审视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与灾难,毕竟“数字化生存”只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理解,无法替代人类几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套用一句流行语:“别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第三节 传播对当代文艺的影响

当代新媒体文艺紧紧依靠科技和信息的发展而进步,文艺作品充分结合当前的科技进行创作,并充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便利进行传播,这是当代文艺的重要特点。比如,广播、影视、网络可以让文艺作品走进千家万户,传播方式渐渐脱离了单一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及画廊等承载和传播平台,而且更强调公众的参与和互动,由此形成了新的文艺审美和新的文艺生态。

在此影响下,文艺强调形象直观的图像形式,因此进入一个泛滥的读图时代,文艺作品开始在消费社会中商品化,并催生出网络“推手”与“打手”等新事物。一、泛滥的读图时代

多年前,有人看了钱钟书的著作后觉得不错,产生了非要见到作者不可的愿望,联系后却遭到拒绝,钱钟书回复说:“比如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但是何必要见到下蛋的鸡呢?”但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钱钟书的理由已行不通了。约在二十多年前,中国的歌星被划分为实力派与偶像派,无论哪派都必须以其形象面对公众,这对一些长得比较“寒碜”的艺人就不公平了。现在的文艺圈,本来不太需要直接面向公众的文学家、作曲家也开始变得无处可逃,不管你隐藏得多深,一定会被娱乐新闻记者或狗仔队通过各种方式暴露在公共视野。而那些必须抛头露面的艺人,除了必要的工作形象展示,连其私生活的一面也不能幸免。这一切,似乎在满足社会对一个公众人物全面掌控的心理欲望,可以狭隘地理解为“读图时代”。

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人类追求图像创意的历史,媒介的趋势是由抽象到具象、由文字到图像、由广播到窄播。佛教的传播就是一部视觉文化的变迁史,先是文字性的佛经,再是图像、雕塑、壁画和包罗万象的庙宇神。而摄影和影视的发明,使得人类“大开眼界”,使得图像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从而加剧了视觉文化的盛行。影视图像通过糅合现实中的种种现象和想象,建构起一个虚幻的图像世界,它声画并茂、直观可人,特别是那些经过精心装饰、背景设计和台词包装的广告图像,给观众一种犹在身边可以触碰的真实感,诱导民众去消费现实中本没有那样好的广告商品。在影视创作方面,无论是古代的还是未来的场景,无论是客观的现实还是虚幻的形象,往往都要借助一些虚拟的图像来表达,于是有了《恐龙》、《2012》、《阿凡达》等经典的CG电影。图2-3-1 《阿凡达》剧照

图像是视觉文化的重要表征。美国著名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认为:从20世纪的下半期开始,人类已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看和听。而现在,从文字阅读转向图像阅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集声音、图像和文本于一体的影视、网络、游戏和电子读物等作品形式的出现,无疑会对人类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新的审美格局。按照传播的不同形态和方式,图像传播可以分为静态的图像传播和动态的图像传播。1.静态的图像传播

静态的图像主要指绘图,包括传统的绣像、插图、国画、年画、版画以及后来的商标、广告画等。静态的图像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供人阅读和欣赏。

图像传播并非始于今日,中国的静态图像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岩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图案等,魏晋以后绘画逐渐成为气候。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是从报纸的发明开始的。现存于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是一份中国唐朝时期全是文字的邸报。不管是邸报还是西方的现代报纸,纯粹的文字版面是枯燥无味的,需要画面和照片的点缀。所以邸报的编辑者和当代报纸的编辑者一样,都在努力追求文字画面的美感,注意文字的大小、行距、字距等形式变化,不过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在书报上插图还是一种奢望。后来,技术条件成熟后出现了书籍插图、画报或者彩色画报就不足为怪了。我国的书籍至少在唐代就有了插图,现存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唐代咸通九年(868年)出版的《金刚经》,扉页插图《灵山说法》就是现存最早的图书插图。图2-3-2 《金刚经》插图,868年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俗文学创作和刊刻的繁荣,书籍插图更为广泛,当时出版的戏剧故事全都附有大量精美插图。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外国高水平珂罗版制图技术的传入,图像化的画报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清末民初出版的画报多达70余种。《申报》于1884年增办的中国第一份时事旬刊画报《点石斋画报》,每册仅8页,内容有新闻、传奇志异等,所有插图均由吴友如等画家亲手绘制。吴友如还创办了内容以新闻为主的《飞影阁画报》旬刊,印刷相当精美。此外,还有《真相画报》、《时事画报》等著名画报,而学术性的《东方》杂志、生活类的《良友》杂志等也相当著名。如果说这些画报还主要流行于沿海的大城市里,是城市流行文化的话,那么抗战时期大量通俗易懂的画刊画报主要就是针对敌后不认识字的劳苦大众了,其中代表性的有沙飞等人创办的图文并茂的《晋察冀画报》。后来在延安诞生了便于复制的木刻版画,催生了后来相当流行的年画、连环画、宣传画和壁画,而这些画种都是图像传播的良好媒介,不少经典文学作品都已被绘成连环画,借助图像更广泛地流传。当前,书刊报纸的图像化传播已经成为出版的主要趋势。图2-3-3 《晋察冀画报》创刊号,1942年2.动态的图像传播

动态的图像传播主要指戏曲、戏剧和现代影视的传播。在中国古代,动态的图像传播主要为各种戏曲,如传统的目连故事,历代都有大量的戏曲搬演,剧种涉及川剧、昆曲等多种地方戏曲,有不少曲目久演不衰,如目连戏经典段落《哑子背疯》。另外,属于戏剧的动态影像还有木偶戏、走马灯、皮影戏等形式。

现代影视是图像化传播的重要阶段。动态影像艺术的产生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成果为艺术创作找到闪现的灵光,也为人类创造性的艺术样式打开了新的智慧之门。1895年,法国诞生了无声电影,主要内容是一些如水浇园丁、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给孩子喂食等有点生活趣味的记录片段。即便是在默片时代电影也可以虚构,其“讲故事”的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代表作如1905年格里菲斯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以及卓别林的系列经典默片等,从而将电影与戏剧区别开来。随着1927年有声电影《爵士歌王》、1935年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美国出现,电影逐渐从记录手段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创作形式,新闻性与记录性被大大弱化。再后来,可以在家庭里看的电影——电视产生了。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是电视原理的奠基人,他发明了扫描图像的尼普可夫圆盘,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26年1月26日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实用的电视传播和接收设备,因而被称为“电视之父”。贝尔德发明的机械电视可以把电视画面从英国伦敦发射传送到美国纽约。弗拉基米尔·兹沃里金于1923年获得光电发射管的发明专利权,这种光电发射管采用电子扫描技术摄取图像,逐渐取代尼普可夫的机械扫描而成为电视发展的里程碑之一。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了英国第一座公共电视台并于当年11月2日正式播放电视节目,自此电视作为一种技术上成熟的新传播媒介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集声音、画面于一体的动态图像成为世界上最时尚的文化消费形式。电视的单向性传播、观众被动观赏,则催生了近年来互动性强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伴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态的图像传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四大古典名著分别被搬上了电视屏幕,今天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可能被搬上各种荧幕,成为动态图像化的艺术作品。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通畅,各种数字化的动态图像传播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很快地发展起来。1995年,微软公司开发了Windows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Windows 95,从此个人计算机的界面开始变得直观、亲切和友好,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其他形式的内容都可以形象地展示在显示器上,而且还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将声音与画面等结合,形成一个虚拟世界。此后,平时在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电子艺术、激光艺术、恶搞艺术、录像艺术、软件艺术、数码图像、虚拟雕塑、电子交互艺术、行为艺术等新媒体艺术形式开始在网络上大量出现,而且传播效果良好。3.图像化传播的哲学

应该说,“读图时代”不仅仅是图像的形式问题,也是时代与文化的问题。鲁虹认为,“图像”一词是西方哲学界提出的,西方哲学曾经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向:在17世纪以前西方哲学家更多是关注事物本身,此后开始关注思想,于是出现了哲学上的第一次转向;到了半个世纪以前,有哲学家发现思想是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这使得他们开始关注语言本身,结果出现了哲学史上的“语言学转向”;到了最近,又有哲学家提出了“图像转向”的问题。当代西方最优秀的思想家,如利奥塔、德里达、福柯、海德格尔都谈过“图像转向”。在他们看来,图像必然对应着一定的文本,世界上并没有无文本的图像。图像不仅能够携带特定文本的内容在里面,还能够表达文本无法表达的超验性的、潜意识的、幻想的内容。所以,他们都把图像放在了比文字更高的位置上。由于当代艺术深受大众文化(如广告、电视、卡通等等)与新生艺术样式(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等)的影响,所以,其图像的呈现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当代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已经取消了精英艺术和大众文化的界限。在今天如果不懂大众文化,那么对很多当代艺术作品是无法理解的。比如,“波普绘画”中的主题和符号,杜尚、约瑟夫·波伊斯把生活中的一些现成品和行为直接运用于艺术。

其实,图像化传播的出现除了上述因素外,从人的生理学角度考察也很容易理解。人类的六种感觉器官即“六根”,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睛是接受外来信息最重要的器官,因此当下的视觉文化作为主流的新媒体文艺形式并非文艺的感官化和低俗化,而是由人自身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以前时代无法提供图像化特别是动态图像的技术可能,古代发达的戏剧和皮影等艺术形式可以看做是前活动影像的文化形态。

图像的本质其实也反映了人的文化权利的扩大。传统观念认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文字性的东西更为不确定,中国古代的文字在没有标点符号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误读,并非麦克卢汉所认为的“清晰”的热媒介。比如,“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用标点符号标注后,就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句读和语气:

问话语气: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肯定语气: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否定语气: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文字性的东西特别是文学作品,往往借助用典、谐音、排比、对仗、顶真、比喻等手法增加作品的文字魅力,普通人很难窥其堂奥。比如,诗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普通人如果不知道“晴”通“情”,那么,该诗中耐人寻味的一语双关就无法理解了。这也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讨论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即“能指是符号的外在形式,所指是符号的内在意义。”再如,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纪晓岚趣事,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而手执折扇冒充斯文,遂出联:“小翰林,穿冬衣,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联中巧妙地镶嵌了春夏秋冬,“春秋”一词非指季节,而是指孔子所编的《春秋》一书。纪晓岚听到老太监是南方口音,对曰:“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联中也巧妙地镶嵌了东南西北,但是“东西”已经非地理方位上的含义,而是另有所指。

应该说,图像化的强烈氛围已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大量新鲜活泼的图像将古代的文本文化给边缘化了。在“读图时代”里,最形象的无疑是影像了,因此出现了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文艺消费现象:200元一张的《阿凡达》电影票一票难求,而2元一本的旧文学著作无人问津。在过去的中国,家中的厅堂如同一座神圣的庙宇或殿堂,再小也充满着尊严感,厅屋正中一点要放神圣的家什,往往是两把太师椅夹一茶几,后有“天地君亲师”的神龛,墙壁上挂有中堂画和对联,家庭中的儿童或女性成员一般是没有资格在太师椅上落座的。而在当下人们的家庭中,厅堂正中的显眼处一般都会放置大屏幕的液晶电视,而反映出新时代的图像崇拜。现在的厅堂也不再神圣,反而与高保真音响、功放、沙发、水果、矮茶几、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地板等相搭配,形成了类似卡拉OK场所的标准配置,构成了一个视听享受的娱乐场所。二、作为商品的文艺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开始进入所谓的消费主义社会,文学艺术与社会时尚也带有强烈的消费主义色彩,充满着商品化的味道。此时,出现了顺应消费主义潮流的波普艺术与反消费主义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游击录像、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新媒体艺术形式。中国社会由于有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积累的物质财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和审美需求普遍提高,各种家电已成了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品,一个后现代的消费社会正在形成。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文化媒体的发达,仅手机短信一项业务每年就能给通信公司带来数以亿计的产值,文艺也正在经历着为适应消费社会的要求而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政治意识形态逐渐在文艺创作中淡出,文艺不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或政治的婢女。“85新潮”以后,中国文艺界对文艺本体的形式、内容与媒介都做了先锋性、借鉴性的探索,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的深入,文艺开始不再神圣并逐渐强化了娱乐功能,在去中心化的同时自身也被边缘化了,而且有被商业收编的危险。尼尔·波兹曼曾经警告:“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怎样毁掉?是文艺消费主义的商业化,还是文艺的内容低俗化和感官娱乐化?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

在“内容为王”转化为“传播为王”的艺术时代,今天的文艺作品越来越显露出商品属性。下面我们以中国当代文学、绘画为例,说明文艺的商品化走向。1.文学作品的商品化

对出版商而言,影视明星、社会名人、养生专家等写作的凡是有卖点的书都被抢着出版,而学术类著作的书号却以明码标价的方式出售,以减少出版的经济风险同时满足一些功利性的出版要求。就文学创作而言,当下的作家写作时必须考虑购买者的需要和他们的阅读趣味,并尽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就是现代美学转型后的所谓“接受美学”。文学越来越迎合大众的需要而走向通俗,文艺的深度模式被打破,文学逐渐卸掉了历史曾经强调的社会教化、道德批判等功能,而强化了休闲、娱乐功能。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在商品时代,该观点可能是一个冷笑话。即便是严肃的学术论文的撰写,网络上各种代写代发论文的广告数不胜数,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某些学术期刊的网页上,几乎是光明正大地从事着非法勾当。

当下的文学创作,无论诗歌还是小说,无论在网上还是网下,有着较大社会反响的作品几乎都有着强大的娱乐功能,而影视、动画、游戏等艺术门类,该功能更是被开发和运用得淋漓尽致。现在发行量大的能够上排行榜的图书基本上都是通俗文学读物,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喜欢看的文学期刊。今天的征婚启事上,几乎不再出现“爱好文学”等字眼,而被“有房有车、有款有料、英俊潇洒”等条件代替。中国文艺界一直有这样的担忧,即文艺创作在摆脱左的政治牢笼后却陷入商业化大潮的陷阱之中,文艺本身的价值和发展规律并没有得到尊重。今天的各种新媒体文艺有反商业化倾向的一面,但是并不刻意回避商业机会,甚至苦于没有成熟的赢利模式。比如,现在网络文学的赢利模式往往相当有限,要么是在专业网站上展示部分吸引人的章节,如果读者感兴趣欲阅读全文则需要注册并付费,要么就是有一定人气积累的作品以纸媒形式出版,或者拍摄成影视作品,如《杜拉拉升职记》就是这样的模式。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些内容严肃、形式上不那么吸引人的优秀文学作品并没有这样的赢利机会,这部分创作也许会因为市场的萎缩而绝迹,其可怕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由此可能会出现一个没有精神高度的时代。于是大家都哀叹:这是一个没有大师也没有经典文学作品的时代!图2-3-6 《杜拉拉升职记》书影

当代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本质是消费者占有物质与物质符号的一种想象的乌托邦,各种档次不同的品牌往往表征着人的经济水平与生存状态,与商品本身的关系已经变得次要了。人们的文艺消费已不再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而是变成了消费社会的客体对象。比如,一些媒体制造的读书排行榜,如果读者没有看过会觉得跟不上时代节拍而自惭形秽,这与制造消费主义商品拜物教的帮凶——广告——如出一辙。2.绘画作品的商品化

当代的绘画艺术创作,内容是什么和创新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拍卖场上的成交记录却是一个重要的标杆。当代油画界的“四大天王”,即周春芽、岳敏君、方力钧、张晓刚四位画家,他们符号性的作品已经成为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宠儿,四位画家作品的成交总价是一个以数亿计的庞大数字。而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现实主义的、符合各种主旋律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技法也还可以的、具有新革命传统的创作方式受到挤压,部分艺术家依然在坚守传统的某些精神与理想,但在市场这一块还是有所欠缺。比如,由政府投资一亿多元创作的100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历时数年才告结束,每件作品赞助艺术家100万元人民币。但是,这个已经不菲的赞助金额比起当下某些拍卖作品的价格,不过是零头而已。这些情况已经说明当代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分野,也说明传统创作模式在商业上的严重缺失,而传统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收藏体系还没有建立,靠行政拨款并不能开出稍微像样的价码以收藏当代一批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因此,可以看到当下的绘画创作已经以市场为导向,各地集创作、展示和销售绘画作品于一体的艺术村、艺术博览会层出不穷。三十多年前那种嘲笑艺术家为换取外汇而创作“出口画”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现在的画家普遍有着作品市场卖向如何的忧虑,因此可以看到各种跟风的创作方式。虽然中国画、版画等传统画种有着成熟的审美程式,但还是不如那些面目更新奇的绘画吸引人。图2-3-7 刘松《乍暖还寒》,中国画,2006年

而包括影视圈、流行音乐圈等在内的娱乐界,已经形成了一条传媒经济的发展之路,一些公司以运作甚至是炒作的方式(如电视选秀节目)打造和推出一批明星,然后按部就班地“吸金”:开个人演唱会、广告代言、以一定的出场费参加某些娱乐节目等。为了赢得媒体的关注、获得较高的出镜率,有的明星往往会比拼谁更会炒作、谁更狠或谁更“不要脸”,而这一切均会带来强烈的传播效应和丰厚的商业利益,这里就无需举例了。传统实力派的文艺作品,在商品过剩、“传播为王”的时代显得人气不旺,成为小圈子里部分爱好者与研究者真正的“奢侈品”,它们与LV包、劳斯莱斯限量版豪华汽车等民众趋之若鹜的大众奢侈品相比,显得“门庭冷落鞍马稀”。因此,当下的文艺创作在“传播为王”与“商品化”的双重挤压下,出现传播效果低俗化、娱乐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图2-3-8 范美俊《西秦会馆》,水粉画,2000年

应该说,商品化本身并非一定不好,不少叫好也叫座的作品如电影《阿凡达》等,不能因其商业的成功而加以鄙夷,关键是不应因商品化倾向而影响和改变传统文艺的诸多优良传统,即所谓的“真善美”传统——内容的真实与客观,道德的良好与积极,形式的精致与完美。三、“推手”与“打手”

近年来,文艺消费与文艺生态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令人应接不暇,充斥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的文艺相关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明星、演出、隐私、夜店、出位、艳照、婚变、走光、广告、红人、耍大牌、经纪人、娱乐公司等成为关键词。现在的文艺消费已经从传统的对文艺作品的消费转变成对文艺明星、文艺事件等全过程的消费和娱乐,文艺作品本身反而不重要了。这可能是文化消费主义与商业机构合作营造出的一场活色生香的“秀”,而且越来越生猛和刺激。当下的娱乐舞台已经扩大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单独的作品已经让位于系列的“演出”,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已经消失,经典的艺术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当下娱乐界一些雷人的新闻事件,有足够的理由被纳入到广义的新媒体文艺研究范围。比如,近年来火爆的电视征婚节目与征婚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征婚者、婚介机构、电视台、广告商以及观众集体出演的娱乐节目而已。这些电视征婚节目,通常是一个男嘉宾上场,台上多位或丑或美、或肥或瘦的女嘉宾轮番“审问”,有的还带来了家人和朋友。有的女嘉宾几乎场场都在,对着台下走马灯似地一个又一个紧张兮兮的男嘉宾,要么挑肥拣瘦、屡出恶语,要么眼泪横飞、肉麻做戏,刺激着场上与场外观众的神经。某些女嘉宾几乎每期节目都要频繁发问,问题则五花八门,有的竟是颇为弱智的自我贴金,如“请问男嘉宾,如果我和你牵手成功,你会在意你身边有一位像我这样有魅力的女人吗?”某位戴着黑框眼镜、身材妖娆的女嘉宾,自称“三好”女生(好身材、好气质、好性格),希望找“四有”男生(有型、有品、有款、有料),说话时一晃二摇奶声奶气,让人全身起鸡皮疙瘩。其实,有些人根本没有到需要征婚的年龄,也可能压根儿没想要成功牵手,而极大的可能就是借机“秀”一把。比如,“史上最露骨的拜金女”马诺后来就在某电视台公开道歉并说明了其参加征婚节目的真正动机。现在,有的相亲嘉宾因为出镜率高俨然成为了名人,有的已如演艺明星那样有了自己的经纪人。

今天的文化娱乐,已经由过去的官方“计划”,变成带有强烈个人欲望和商业利益追求的“策划”,甚至出现了“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等新生事物,尽管不少事件与艺术并没有关系。1.网络推手

从字面上看,网络是指互联网,而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个术语,指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练习。从2005年10月起,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词——网络推手,是指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策划、实施,推动特定对象(企业、品牌、事件以及个人)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人,这些人也被称为网络营销策划师、网络推客和网络公关。不少网络红人,如芙蓉姐姐、凤姐、伪娘、贾君鹏等,背后都有着网络推手的存在。2005年10月,上海《解放日报》记者采访天仙妹妹事件时,“浪兄”(杨军)、“立二拆四”、“非常阿锋”三人首次提出网络推手这个词。网络编辑们通过首页推荐、制作专题、加精、置顶、将标题飘色,就可以帮助网站社区“提升流量、提升排名”,然后,传统媒体的接棒又将被炒者的受关注度转移到现实生活当中,成为普通老百姓街头巷尾的谈资。在捧红一个人后,策划人有多种收益模式,其中一种是成为红人的经纪人,从其收入中直接分成,每次从签约合同中抽取包装费。据知情者说,包装费通常会达6位数,根据一般的抽成比例7∶3或5∶5,策划人拿大头。

今天的文艺娱乐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纯粹娱乐、文艺消费的旧有界限,而是不断制造热点,形成与经济利益有关的产业。有人估计,作为凤姐“高调征婚”的网络推手,孙建业一个月赚了30万元。网友“阿尔沙李”爆料:“犀利哥”曾南下广东走秀,3天进账3万元;做客《嘎嘣爆米花》的凤姐,向节目组开价较高,但最终接受了4000元这个价位;从《非诚勿扰》出来的“拜金女”马诺,录制节目的出场费是2000元上下;刚离开“快男”的舞台,刘著便与父亲空降北京做客星空卫视脱口秀节目《lady呱呱》,在反复确认节目不会提及“伪娘”、“变性”等敏感词汇后,才给节目组艺人统筹发来短信表示同意参加,但额外要求是,除负担他与父亲的飞机票和住宿外,还需支付1万元费用;芙蓉姐姐录节目的出场费也从鼎盛期的2万元降到了现在的不到1万元;另外,据传2010年广东卫视元宵晚会已经定下凤姐演“矮版秋香”,初步答应付她8万元出场费,后来因为饰演唐伯虎的曾志伟扬言“有我没她”而导致计划流产。近日,应某网站邀请,凤姐拍摄了一组写真,据传出场费飙到了2万元。

时下,一股低俗炒作之风正变成一种“流行生态”,深刻地改变了文艺与娱乐界的面貌。借助互动性很强的网络媒体,策划人所制造的“事件”迅速在网上成为热点,然后传统的平面媒体、电视、广播跟进,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看做是借助新媒体而搞的一场超大规模的表演或行为艺术。这种情况已经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代表官方舆论的《人民日报》发文,批评这种低俗的炒作之风不仅扰乱了公众视线,也造成审美观、价值观迷失,而且还进一步分析了炒作的步骤——三步就可以炒“红”。第一步:网上发帖,引发争议;第二步:媒体跟进,跟风报道;第三步:发现价值,投放广告。推个人的收费一般在30万左右,如果要推企业则是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除去成本,毛利有百分之二三十。2.网络打手

与网络推手相反,近来出现了“网络打手”一词。顾名思义,网络打手就是网络黑社会、网络刀客,只要有人出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在互联网上散布谣言或恶意攻击他人。“网络打手”的招聘形式一般为:“每个回帖0.1—0.4元,每篇原创文章5—10元,工资每日支付。要求:上网熟练,平均每天工作投入约1—3小时,具体根据效率自定,熟悉论坛操作……”网上公然招聘“网络打手”的信息分散在网站的各个角落,如论坛、私人博客、微博、QQ群。2009年3月10日,一篇名为《姐妹们小心了,揭露新东方老师的真面目》的帖子出现在凤凰网论坛,48小时内被4600多个论坛转载。帖子称北京新东方学校老师欺骗女生感情,伪造高分成绩,并点出了老师名字的缩写。顿时,新东方陷入一场舆论危机。而事后查明,这是一次被“黑”。和新东方的遭遇类似,某汽车品牌也遭遇过“爬坡门”事件,杀毒软件商之间频起口水仗……诸多事件背后,“网络打手”的身影依稀可见。与“网络打手”相伴而生的,便是收钱替人消灾的删帖公司。它们常用的方法是直接删除,不行就“沉帖”或“用大量的正面信息来冲”,把对客户不利的负面帖子压下去。

因此,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出现后,成百上千的帖子很快同时出现在各大论坛和新闻网页的跟帖中并被“顶”起来,顿时形成强大的新闻集群效应。而有的机构或个人为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需要这种集群效应去制造民意或者攻击他人,这就要雇佣大量的人发帖,业内称这些人为“水军”,即网络灌水的人。水军发帖、回帖的内容都是事先制作好的。水军既充当网络打手也完成“抬轿子”等指定任务,只要给钱什么都敢干,在完成任务后将发帖链接发回,雇佣者会按质和量计酬并通过转账等方式发放,不用直接见面。因此发帖公司被形象地称为“包工队”,而包工头就是“水军头”。这样的怪事连中石化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也不能幸免,该企业曾被曝组织水军在网上宣传涨价合理。一份由中石化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举办优秀网络博文评比的通知》称:“请各单位网络宣传员自选角度,以石化以外网民的身份,在各大论坛、博客发表不超过800字的文章……”图2-3-9 《请楼主拿好》,恶搞艺术

现在网络上流行“五毛”一词,也称“五毛党”,是指以五毛钱发一条帖子的“水军”。在不少新闻事件的跟帖中,可以看到其内容明显是有所指向的,因此不少网友以“楼上五毛”进行鄙视性的评论。某水军觉得上当了,在百度贴吧中贴出一个狠帖:这个老女人30多岁,浙江余姚人,故意说每个发帖1元,第一次给你甜头,付个小钱,第二次给她发了170多帖,做了有18小时以上,只存活24帖,付了7元,就不付了。一连给她发了五十多条信息都不理睬,心太黑了,这个女人就叫何××,大家一定记住这个垃圾女人的丑恶嘴脸!!!

在有组织、规模化的“网络打手”出现之前,在互联网上恶意攻击或诽谤他人者还很少见。不少人因为受到伤害但苦于没有解决的渠道所以诉诸网络,有的事件受到高层的重视而得以顺利解决,如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谈及“灵宝事件”时认为,公安机关在举报人王帅受到跨省追捕这个事情上执法是有过错的,所以作出了撤案处理并对王帅进行赔偿。但是,今天的网络虽然有监管,但大量的民生纠纷等还是有借助网络扩大事态的不良倾向。图2-3-10 英国《世界新闻报》停刊号

当代的文艺创作借助网络等新媒介的影响无可厚非,但是传播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正如江湖上的流行语:“出来混,欠别人的迟早要还的。”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能够被人记住,而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在短时间内可能奏效,但未必长期有效,这可以从那些投下重金进行广告轰炸的影视作品很快就被民众遗忘得到印证。

2011年7月10日,英国《世界新闻报》出版最后一期,这份有着168年历史的报纸因窃听丑闻从此停刊。作为一份世界著名的小报,它与国内部分不良媒体一样,专事色情、暴力、明星八卦等方面的传播,迎合并且培育了为数不少的有着低级趣味的读者群。在泛艺术的娱乐化时代,如同以炫富、虐猫等方式哗众取宠一样,各种新旧媒体在诸多压力之下,以吸引眼球为目的,一头扎进娱乐化的大潮中,且不择手段,不惜通过狗仔队专挖名人隐私、专曝社会乱象,动不动就制作单飞、断背、小三、劈腿、巨贪、召妓、包二奶等吸引眼球的标题,而国家的道德和法律以及传媒本身应有的社会正义感与公信力,则无暇顾及。

第三章 新媒体文艺的特征

如前所述,本书所论的新媒体文艺已经不仅仅是与计算机有关的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媒体文艺,还包含着更为广泛的艺术门类与内容,这样可以更清晰地讨论艺术的变迁及其与媒介的关系。正因为如此,这给本章要讨论的新媒体文艺的特征带来了极大挑战。各种新媒体形式的文艺并不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比如,在承载文艺作品的媒介方面,蔡国强的焰火艺术即使不放在网络上也很难说它不是新媒体艺术,焰火的照片或爆炸后的痕迹即便印刷在传统的纸张上或者装裱成卷轴画也不是传统的水墨画。虽然蔡国强在宣纸上使用了火药爆炸后的痕迹,有着传统水墨画的韵味,但是并没有传统水墨画的笔墨和形象,更没有传统水墨画“意在笔先”、“成竹在胸”、“笔酣墨畅”等元素,也根本就不是画出来的,而是爆炸物在宣纸上爆炸后留下的偶然性痕迹。

但是,新媒体文艺还是有其明显的艺术特征,比如,运用非传统的科技媒介、强调新的艺术观念、五花八门的艺术形态、无所不在的娱乐性等等。本章试着从科技、娱乐、互动等方面去归纳新媒体文艺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科技介入:数字时代的艺术

20世纪令人惊叹的科技变革,使得文艺领域内集声光电色于一体的新媒体文艺一举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门类,让历史悠久的传统文艺为之失色。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80年代以来以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为特征的网络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后来者居上”,在世界范围内很快成为文艺创作、展示和传播的主流媒介。

与科技密切相关的新媒体文艺使人类艺术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起传统的纸媒艺术如绘画作品和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学作品,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展示方式如电子出版物不仅容量大、功能全、检索快,更便于保存与携带。鲁迅所有正式发表的文学作品,加上日记、书信、手稿、书法、照片,甚至录音、录像等全部内容,也仅仅需要一两张光盘就可以立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而这些信息还可以阅读、摘录、勾画、存储、检索、评论。在当下,数十卷百科全书的内容也只要几张光盘就可以容纳。科技的发展使得各种承载艺术的媒介不断更新换代,如文字、绘画的承载媒介从兽骨、竹简、树皮、羊皮发展到布帛,再发展到纸张,从镌刻、手书、雕刻版、活字版等制作方式发展到铅字印刷,再发展到无纸化的计算机排版。数字化和科技化的新媒体文艺使得传统的创作和承载媒介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作家、书画家、音乐家在用上数码工具以后,文学手稿、书画原作、音乐曲谱等可能最终会彻底消失。图3-1-1 计算机绘图用压感笔一、艺术遭遇计算机

尽管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出现得并不长,但是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与艺术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向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手段。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埃尼亚克”(ENIAC)于美国费城出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个人电脑逐渐普及。根据著名的“摩尔定律”,在这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计算机的性能提高了数百万倍。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计算机也为艺术提供了崭新的创作手段。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已经介入音乐、绘画和表演等艺术形态的创作之中。1.计算机艺术的前世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艺术与技术的联系从来就是十分紧密的。在完全数字化的计算机技术出现之前,数学的发展与艺术的关系就是计算机艺术的前世,历代艺术家都有着种种基于数学的艺术探索。尽管数学与艺术之间有着诸多不同,但是随着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在人类文明史上数学与艺术曾经多次亲密接触。图3-1-2 波里克勒特《持矛者》,雕塑,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人崇尚理性也崇尚美,而表现世界的秩序、结构、条理、和谐和完美的数学,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启示。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在其学园门口挂一牌子,上写:“不懂几何学的家伙,禁止入内!”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数的和谐,在该学派看来,数是万物的存在和来源,万物是对数的模仿和派生,数学、美和艺术可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他们发现了黄金分割率所具有的形式美,认为圆形和球体最美,但也最为单调。雕塑方面,古希腊雕刻家波里克勒特在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理形式”思想的影响下写成了《论法规》一书,研究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完美比例。他的代表作青铜雕像《持矛者》充分体现了该思想指导下的理想化的美。这位持矛的战士头身比例为1∶8,而不是实际的1∶7.5,雕塑家采用了具有古典美的“歇站式”身姿,持矛者重心落在一只脚上,全身自然呈S曲线,松紧有度也不失稳重。著名的维纳斯雕像也是如此。音乐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从铁匠打铁时发出的不同声音中受到启发,认为“数的关系是唯一规定音乐的方式”。他们发现两根绷得一样紧的琴弦,如果其中一根的长度是另一根的两倍的话,那么它们发出的声音就相差八度。建筑方面,黄金分割率已经在房屋长宽比例等方面得到普遍运用,而且还可以根据人眼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特点对建筑物进行视觉修正。比如,远处高大的建筑物前的一排石柱,因为有明暗的变化和正负空间的关系,所以会产生一定的视觉误差,因此要对石柱的宽度、密度等进行一定的微调以符合人的视觉经验。古希腊时期强调严密的哲学推理,追求理想美与数学的结合,使得古希腊艺术具有以理性、典雅为特点的古典美,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世纪的数学研究由于让位于神学,文艺因此变得黯然失色,这一情况在文艺复兴时期才得到改变。文艺复兴是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之思与理性思想的恢复。不少艺术家借用数学计算研究透视,达·芬奇开始解剖人体并研究人体比例,还对绘画的光影、空气透视法、明暗法等进行了研究,甚至发明了工程机械。该时期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科学和理性的气息,无论是《最后的晚餐》、《雅典学院》等绘画,还是《大卫》、《哀悼基督》等雕塑,都是成功运用数学透视的杰作。图3-1-3 阿达·奥古斯塔·拜伦(1815-1852)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之女阿达·奥古斯塔·拜伦(Ada Augusta Byron,1815-1852),协助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建造了差分机,她设计的一些方案中最复杂的一个是计算伯努利数序列,她因此赢得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员”的称号,现在的编程语言Ada语言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她认为,如果对象间的本质关系也可以用数字关系表达,那么差分机的计算机制也可以对数字以外的东西起作用,如根据声学和作曲学来定声调的声音关系也适用于该机制,因此差分机可以用来谱曲。1822年,巴贝奇耗时10年发明的差分机开始用于航海和天文计算,运算精度达到了小数点后6位。后来,巴贝奇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建造第二台运算精度为20位的大型差分机——分析机(Analyfical Engine),这台机器有25000个零件,而且主要零件的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一英寸。然而项目经过30年的努力并耗费大笔资金后却宣告失败,其全部设计图纸和完成的部分零件送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保存。后来,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图纸成功设计了能够编程和计算的机械式计算机。在一百多年以后,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开始出现并被投入更广泛的运用领域。

巴贝奇构想的分析机由四个基本部件构成:存储库、运算室、传送机构和送入取出机构,包括了现代计算机的五大装置:输入、控制、运算、存储和输出装置。因此,国际公认巴贝奇为计算机之父。1931年研制成功的“微分分析仪”(Differential Analyzer),是第一台被用来解算微分方程的机械式计算机,被认为是电子计算机的先驱。英国数学家阿兰·图林(Alan Turing)在1936年提出的理想化计算机理论中,强调计算机要能够经由程序的输入来从事各种不同形态的运算与信息处理,成为了现代计算机的设计基础概念。1938年,德国科学家康纳德·素斯(Konrad Zuse)完成了Z1电子机械二进制计算机,1941年发明了Z3计算机。1943年,英国政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电子计算机,用来破译密码。

此外,数理逻辑模式化思维还产生了偶然音乐和概率音乐。偶然音乐也叫不确定音乐,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首创的,通过掷骰子和丢硬币来决定音高序列的时值与出现次数。凯奇在1951年写出了第一首名为《变的音乐》的钢琴曲,事实上这首曲子的构思完全是随机的,是对现代随机概率数学的移用。与偶然音乐相伴发展起来的概率音乐,则是一种更自觉地使用数学概率论或博弈论模式化思维而创作的现代音乐,其开创者是希腊作曲家泽纳基斯,他同时是一位数学家兼建筑师。他借助电子计算机把对随机现象进行概率和运筹对策的数学分析这种方法运用于音乐创作,代表作《ST/48》、《ST/10》依据概率论中的高斯分布律运算出来的结果写成,作品《决斗》和《战略》则是运用博弈论写成的音乐竞技曲。另外,埃舍尔精准的拓扑学图像,俄罗斯人康定斯基、荷兰人蒙德里安等的抽象绘画,瑞典人艾格林的《对角线交响乐》等抽象电影,美国人约瑟夫·艾伯斯、匈牙利人维克托·瓦萨雷利、英国人赖利等的光效应艺术,都体现出对数字之美的探索。而在中国,宋明理学中的“格物致知”、“推理”等观念,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中国宋代的绘画特别是花鸟画,普遍沉浸在理学之思中,注重物象的结构与生理,画面精妙而写实。图3-1-5 《梅竹小鸟》,花鸟画,南宋

数学与艺术在现代的交互渗透是多方面的,数学思维的抽象性和形象化特征为今天的艺术家提供了思想准备。当下的数学,更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地介入艺术领域,甚至可以夸张点说,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几乎无所不能。2.计算机艺术的今生

现代意义的计算机艺术约始于二战以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亚克”问世,这个庞然大物装有17468个电子管、7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重达30吨,占地面积160多平方米,而且耗电惊人,然而计算速度却只有每秒5000次,这是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的第一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问世于1954年,由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计算速度达到几十万次每秒。第三代计算机诞生于1964年,由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计算速度达到上千万次每秒,体积大大缩小,价格也不断下降。第四代计算机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计算机,高度的集成化使得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和其他主要部件可以集中到同一块集成电路中,即CPU(微处理器)。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芯片”于1971年由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此时,计算机开始联网,对社会影响深远。1992年,日本人提出了第五代计算机的概念,特征是智能化,可以理解人的语言,能思考问题并具有逻辑推理的能力。科学家预测,到21世纪上半期,一个微处理器可以集成110亿个晶体管,比现在提高100多倍。著名的摩尔定律,就是形容集成电路的发展速度的,即平均每隔18个月同样体积的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量就会增长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集成电路1964年问世后使计算机的性能提高了上万倍,价格却下降了很多,再往后还将出现光计算机、超导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

1950年,本·拉普斯基(Ben F.Laposky)用类似今天的计算机和电子阴极管示波器创作了《示波》(Oscillon)系列黑白作品,是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计算机艺术作品。1956年他又创作了第一幅彩色电子图像。1960年,德国的K.Alsleben和W.Fetter发表了最早的计算机绘图作品。本·拉普斯基曾经在创作自述中写道:“有些人认为示波系列以及其他类型的计算机艺术是‘机器艺术’——冰冷、没有感情甚至是非人性化的,也因此而去反对这种艺术创作。从某些例子的表象上来看,这也许是事实,但这些机器和工具,其实都是想象力和企划力的产物;显而易见地,从原始的出发点上来看,它们都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呈现方式是创作者用智能去构思和控制的;其结果是依照个人美学标准去筛选的。在我看来,如果计算机能够创造艺术,这个能力,一定是人透过程序来赋予它们的。”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在美国以及西德的一群艺术家及工程师,发现了结合程序撰写及数字计算机所蕴含的艺术创作力。他们的作品刻意模仿抽象及结构主义的作品风格,特别是蒙德里安及保罗·克利的作品,这种形态的创作在20世纪60、70年代是计算机艺术的主流。1966年,肯尼斯·劳顿、里昂·哈曼创作了计算机作品《裸女》,将照片扫描进去后以12级灰阶的形式构成作品。1967年,查尔斯·斯利制作了10分钟的《蜂鸟》动画短片。作品使用单线描绘蜂鸟,采用了一系列运动序列来拟合鸟的形态,由计算机产生了25组动作系列的3万张图片。后来,随着软件的进一步开发,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各种专门为实现艺术创作目的而编写的程序——软件艺术(Software Art)也出现了。其实,软件艺术并不是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它和计算机艺术在起步的时间上是基本重合的,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被忽视了。下面简单地以计算机音乐和美术为例,说明计算机艺术的强大功能。

音乐方面。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创作、演奏、影视配乐、教育、网络以及大众娱乐等各个层面影响人们的生活。在音乐的创作与制作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声音素材、设定音乐旋律、后期合成与网络传播等已相当普遍。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基本上可以重现自然界的一切声响,如波涛流水、蝉鸣鸟叫、山崩地裂以及其他声音效果,著名的轻音乐《班得瑞》系列,不少自然声响未必采自自然界,而有可能是计算机模拟的,计算机甚至也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声响。计算机现在已经广泛运用于作曲、演奏、演唱,甚至改变了音乐的存在方式,比如,现在KTV包房中的卡拉OK机,成熟的软件已经可以控制歌曲的各种效果,还可以生成鼓掌、喝彩、尖叫等增强气氛的声效。在西方国家,很早就有人进行计算机作曲的尝试,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希勒(Lejaren Hiller)和埃萨克逊(Leonard Isaacson)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数学中的概率论原理生成音乐中的一些参数,再将这些参数转换为传统的乐谱,欧洲作曲家显纳基斯(Xenakis)也以这种方式生成了一些偶然音乐作品。世界第一位程序员阿达·奥古斯塔·拜伦的梦想——计算机谱曲,已经变成了现实。

美术方面。同样,计算机在绘画创作的构思、书籍排版、插图设计等方面,可以预先呈现画面效果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纸笔、颜料等实物媒材,成为清洁、环保、方便、快捷的模拟方式。人们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主要的美术软件有:Adobe 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Painter等,用于平面设计和辅助绘画创作,可以任意地将各种图形变形、拉伸、填色、渲染和分割,可以模拟油画、水彩、蜡笔、铅笔、浮雕和中国画等艺术效果。而3ds Max、AutoCAD、Maya等应用于三维造型的软件,可以生成立体结构的物体和场景,表现出物体的质感、肌理和场景氛围。制作动画的软件主要有3DMACVIZ、Maya等,它们不仅可以创作出千变万化的二维、三维画面,还能进行动态过程的表现。1973年,电影《西方世界》首次使用计算机图像,1976年的电影《未来世界》首次出现了真实的计算机图像。1979年,“计算机绘画专业组”大会上出现了两项突破性的技术,一是实现计算机图像真实感的“光线追踪法”,二是在“分形算法”基础上实现的分形自然表现技法。1981年,电影《观望者》中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开始和演员一起登场。此后,计算机技术在电影领域开始大显身手,出现了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皮克斯(Pixar)等著名的计算机影视特技工作室和《迷墙》、《谁陷害了兔子罗杰》、《金刚》、《一家之鼠》等真人与动画合成的影片。现在欧美的影视、动画创作,各种计算机制作技术已成为潮流,电影《指环王》中宏大的战争场面、《泰坦尼克号》中惊天动地的灾难场景、《阿甘正传》中阿甘与已故总统会面的场景、《玩具总动员》中各种玩具栩栩如生的表情,都可以由计算机实现,让人觉得计算机简直无所不能。

虽然新媒体、新技术带来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但技术永远代替不了肉体艺术家的创意。比如,画面相当绚丽、耗资巨大的CG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仅女主角的头发就耗资2000万美元,用计算机模拟出六万根头发,令人感觉头发的3D效果特别生动,如同使用了“飘柔”洗发水一般。但是,该作品剧情老套而冗长,不少观众竟然看得哈欠连天。图3-1-8 《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剧照二、网络化与科技化

当下的艺术创作,无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已经很难离开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技术的辅助了。比如,在建筑设计方面,无论是外形与内部结构设计,还是效果图设计,都要借助计算机并使用相关制图软件生成图纸;同时,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传播也很难离开互联网。比如,网络文学除了使用Word、WPS、记事本等软件外,还在遣词用句上具有网络特点,并使用一定的网络符号、术语以区别于传统文学。1.网络化

所谓网络化,是指艺术的创作、作品的展示与反馈等都要借助时下最流行的第四媒体——国际互联网。图片处理、DV编辑、文本写作、建筑设计往往都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的技术便利;网络上的作品展示和传播变得十分容易,具有包容性和草根性特点,而传统的纸媒和广播、电视等媒体由于承载的空间有限,再加上“守门人”把关,就决定了绝大部分作品无法发表。大部分的艺术创作因为计算机和网络媒介的关系已经不自觉地在作品中渗入了媒介的某些特点,如网络文学作品中如果没有网络符号和网络用语就很难说是真正的网络文学。

艺术的网络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鸣奋回顾了新媒体技术的理论探索。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科学家V.布什发表论文《正如我们思虑所及》(1945年),构思了以缩微胶卷为基础、包含联想式索引的文献网络Memex。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他批准资助了美国数学家维纳的控制论研究,协助建立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维纳早先是为了更准确地投掷炸弹而从事控制论研究的,但他所使用的许多术语日后成为新媒体研究乃至日常生活的惯用词,像“反馈”、“输入”、“输出”等。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对网络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那儿工作过或与之有过联系的著名科学家、发明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理念,其中包括立克里德关于人机共生、在线人机通信、在线交互性社区的描述,恩格尔巴特关于智力增强系统(人和计算机的共生体)的构想,萨瑟兰关于人机通信图形系统的设计等等。1960年,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纳尔逊开始研究新型文本系统。他在1965年发表《一种面向联合体、变化与不定性的文件结构》,提出了“超文本”概念,“超”暗含扩展与一般化的意义。此后,纳尔逊致力于开发世界性电子出版系统与档案系统,并将它和“文学机器”联系起来。1970年,在布尔汉组织的以“软件”为题的展览中,纳尔逊首次展出了以“迷宫”为名的超文本。在实践中,真正将纳尔逊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功臣要数英国科学家、“万维网之父”伯纳斯·李。近年来,有关第二代互联网、第二代万维网、诸网互联互通、网络计算、数字地球建设等多种理论也给互联网艺术研究者以启示。

互联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哈佛大学的纳尔逊、麻省理工学院的尼葛洛庞帝,他们在开发新媒体时经常同时怀抱艺术与技术的目标,因此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成就,而尼葛洛庞帝更是成了网络时代的预言家。虚拟现实的开拓者克鲁格的遭遇却耐人寻味,先是被艺术界拒绝,后来又被转变观念之后的艺术界所接纳。英国的阿斯科特将新媒体艺术创作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成功。1983年,阿斯科特发表的论文《艺术与远程信息处理:网络意识的形成》,首次为远程信息处理艺术立论,这一年世界互联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世界开始被“网罗”。比如,网络文学之所以是网络文学,一定区别于传统纸媒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的主要特点是自由灵动,情节跟“网”有关,内容具有平民色彩,方便网民共享和互动,文本结构可以是开放的,可以含有超文本的热词热图,可以非线性叙事,还可以共同创作(当然,这是针对小说来说的,而网络散文、网络诗歌有着其他的特点,后文将涉及)。应该说,网络开创了全新的文学方式,也决定着网络文学新的结构形式与语言特征,比如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口语和英文缩写等形式,如:I 服了YOU、748(去死吧)、bf(男朋友)、bt(变态)等,不具备网络经验的人看到后可能会一头雾水。2.科技化

如果从媒介来考察,新媒体艺术具有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科技含量,其发展与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相生相伴。早在20世纪初,在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各种科技元素就逐步进入艺术作品。从未来主义到达达主义,从包豪斯到纳吉等艺术家,从美国艺术家亚历山大·考尔德再到战后德国的“零组织”(Zero Group)、法国的“视觉艺术研究小组”、日本的“实验工房”,都有意识地加入新材料和动力装置,形成一些新技术媒介的艺术作品。1920年,俄国雕塑艺术家嘉博花费9个月时间,利用电话工厂中的废料、电磁石和铁棒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件活动雕塑作品《立着的浪》,由马达驱动金属棒旋转形成动态的视觉效果,远看就像一朵立着的浪花。纳吉的代表作是《光和空间的调节器》,亚历山大·考尔德的代表作是《跳舞的水雷》(Mobile)等。杜尚也创作了一系列动态的装置艺术作品,最著名的是《旋转玻璃》、《大玻璃》(又名《新娘的衣服被单身汉们剥得精光》)。

与科技密切相关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有数码绘画、网络艺术、遥在艺术、激光艺术、全息摄影等。以网络艺术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对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艺术创作、传播、接受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艺术大相径庭的特征,尤其在接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互动特征更为鲜明。20世纪的接受美学理论家虽然提出了作者与读者共同实现艺术创造的观点,但是由于当时科技手段的限制使得共同参与还只能是一种理想,而开放、自由、宽容和高速传播信息的网络则为这种理想的实现提供了科技基础,一些与网络有关的新媒体艺术如数码影视、Flash、电子艺术、只读光盘艺术、遥在艺术等,离开了网络科技就无法存在。因此,不少非艺术院校出身的计算机程序员、软件专家,或者一些计算机爱好者,都找到了一些新媒介进行艺术创作进而成为了艺术家。

张燕翔认为,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由现代主义的先锋派传统所培养起来的对新生事物的尊重,以及对媒体自身的时新特质的盲目肯定上。应该说,每个时代的艺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面对媒体更新的问题,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各种具有时间性的媒体,如摄影、录像、声音和互动艺术。新媒体艺术产生于现代主义的技术关怀传统,现代主义自身就是对19世纪末大量的科学发现和激烈的技术进步的感性反应,并由此出现了未来主义、构成主义和立体派的技术崇拜美学。非线性编辑技术出现后,使得新媒体艺术真正实现了由想象到现实的转化。所谓“非线性”是指“素材的长短和顺序可以不按制作的先后和长短而进行任意编排和剪辑”。

当信息技术的浪潮席卷全球,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小村庄之时,以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现代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整合出手机、互联网、IPTV等各种新媒体,当它们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与领域后,极大地拓展了艺术的视域,颠覆了某些传统艺术门类的分工。比如,在彩色照片普及之前,照相行业一直存在着一个人工为黑白照片上色的环节,当彩色照片逐渐普及后,该工种立马就消失了。但是,照相由于有一些特殊的技术,因此传统暗房里修照片的技术工种还有存在的价值。而数码照相机逐渐普及后,传统冲洗照片的工作平台已经变成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照片的各种技术处理完全可以借助强大的图像软件Photoshop(简称PS)实现,实物照片也无需传统的“冲洗”,而是更先进、更经济也更精准的“打印”。由此,传统照片的冲洗以及暗房处理将退出历史舞台。图3-1-11 李小镜《蜜蜂小姐》,数字绘画,2010年

科技给新媒体文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给艺术家提供了最佳的仿真空间,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刷新着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观念。台湾著名艺术家李小镜(1945-),1992年买下了第一台计算机并开始学习图像处理。他发现,许多在传统摄影中十分困难的技巧在数字世界里变得轻而易举,更重要的是,数字影像让艺术家拥有更完全而且绝对的主控权,不必与冲洗照片的工作人员就偏色等问题吵架。PS技术除了能对照片整体的色彩、光影进行调整外,还允许艺术家以近似绘画的方式来“无中生有”,甚至对图像进行随心所欲的修饰。借助计算机图像技术,李小镜成为了跨绘画和摄影两界的奇才。今天,除了从事中国画、油画、雕塑等传统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外,各类艺术设计师都开始换“笔”,电脑鼠标、键盘和数码压感笔成为了设计的利器。而画家的创作过程也可以实现无纸化,无论是有笔触感的厚重油画、玄淡轻盈的水墨画,还是雅俗共赏的月份牌,PS技术都基本能够模拟出来。三、数字化与虚拟化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发明、多媒体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都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前所述,世界范围内的新媒体艺术与高科技的媒介息息相关,现在的观念摄影、录像艺术、电脑数码艺术、Flash等艺术形式,已经不需要有实物的载体,它们是虚拟化和数字化的,存储在硬盘或光盘中,甚至是一个小小的U盘中。1.数字化

前文已经梳理了艺术与计算机的相关历史,可以看出数字与艺术、与美有着久远的渊源关系。毕达哥拉斯把数字与美联系起来,将数看做是美的本源,比如人体上下半身的比例,如果以肚脐为黄金分割点那是最完美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雕塑作品中人物的腿都比正常情况偏长。

现在流行的分形艺术,与数学有着直接的关系。西方基于传统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各门自然科学,总是试图把世界归纳成一些规则的形体,而现实世界是非常不规则的,分形几何则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秩序和结构的新方法。“分形”(Fractal)是分形几何学创始人曼德尔布罗特(B.B.Mandelbrot)1975年根据拉丁语单词Frangere创造的,具有“破碎”、“不规则”等含义。1980年,他发现整个宇宙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构成自相似的结构,集合图形的边界处具有无限复杂和精细的结构,比如,一棵大树的形状与该树的主干、枝丫、分枝丫,甚至树叶叶脉的形状都颇为相似,而这种现象在自然界比比皆是。如果计算机精度不受限制就可以无限地放大其边界,即边界的连续不可微。分形几何学就是研究无限复杂但具有自相似图形和结构的物体的几何学。而分形艺术则是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无数次运算放大物体区域结构并进行着色所形成的图案艺术。2009年,美国一群古怪的数学“极客”(Geek)利用特定数学方程经过反复迭代运算,创作出一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三维分形结构,像球体、奶油蛋糕、洞穴的石钟乳或外星球的表面,充满着神秘的视觉效果。图3-1-12 三维分形艺术作品

数字(Digital),在20世纪50年代引入中国时被译为“数字”,而在香港地区被译为“数码”,台湾地区则被译为“数位”。电子时代所说的数字化,是建立在0与1二进制数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数字化技术使得人类把握世界的能力大大增强,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新媒体和新工具。网络时代的基本单位是数字化的粒子——“比特”,具有完全不同于原子实物的性质,没有颜色、尺寸,也没有重量,它是以光速传播的信息的最小单位。比特是一种数位的存在状态,数字或0或1,状态或开或关。比特可以无限复制,因为不存在任何边界所以可以超越时空障碍成为一种全新的“DNA”突变基因,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内核。以比特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带来了全新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并催生出如网络艺术等种种新媒体艺术形态。这是一个艺术品数字化构成声光色画的时代,无论是简单的文本还是动态的图像,无论是卢浮宫的绘画还是西安的兵马俑,无论是3D电影《阿凡达》还是故宫的宏伟宫殿,比特都完全可以虚拟地组成它们,而且比起机械复制时代的技术如电影拷贝、图书印刷、照片冲洗,数字化的复制可以做到无损。在电脑上,只需用鼠标“选定”某个对象,点击“另存为”,再取一个新的文件名后就能将一件虚拟的艺术作品存进电脑,而且可以随时打开欣赏,当然,也完全可以打印出来。中国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首句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现代科技却将大千世界还原为“一”。图3-1-13 Nucu Paslaru《苹果》,电脑图像

数码图形图像包括数码摄影、数码摄像、数码合成、数码3D仿真等,在出版、建筑、机械、环艺、设计、影视和游戏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形成了所谓的电脑美术,或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电脑图像)。目前,电脑美术创作常用的软件非常多,如用于图片处理的Photoshop、用于数码绘画的Painter、用于矢量绘图的CorelDraw、用于网页制作的PageMaker、用于非线性影像编辑的Premiere、用于三维立体造型的3ds Max等。

以电影为例,数字电影将改变传统电影即胶片(Film)的概念,也将改变传统的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概念,而且还将改变从构思到编剧、从选择演员到拍摄、从剪辑到后期合成、从发行到反馈的电影创作的全部过程。电影在未来还将继续存在,但是明星可能会下岗,未来的电影明星也许不再是现在那些大红大紫的人物,而是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永远不老的虚拟形象,因此无需寻找替身去为明星完成一些比较危险的动作,可以直接用计算机技术模拟。2.虚拟化

与文艺作品数字化等特征相生相伴的是艺术的虚拟化。当代艺术在媒介上的数字化转向是科技发展所导致的跨媒介的结果,很多艺术家使用新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实际上是一种介入世界的新方式。传统的架上艺术有其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在2008年成都双年展上,某艺术家的作品试图再现可怕的地震现场,直接将一台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毁、仰面朝天的大货车搬进展厅,并用马达带动四轮转动,周围则是地震后的痕迹。该作品用声光电的手段和地震实物装置集合在一起,给观众一种全方位的包围,“现场”产生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四川的建川博物馆也设有“汶川大地震”专馆,移植了不少地震现场遗迹,如断裂的预制板、被压踏的物件。当走进展厅时,狼藉的地面玻璃下是各种地震后的痕迹,如鞋子、纸张、书本等,墙面也被打得稀巴烂,还悬吊着几块开裂的预制板。整个现场没有一点声音,那种视觉效果会带给人很大的震撼,好像自己就处在地动山摇那一刻之后的可怕静穆之中,这是用纯粹文字、画面和声音等形式无法表达出的。

但是,上述现场感觉并非每一个观众都有机会亲自感受到,绝大部分观众可能是通过非现场的虚拟图像去间接感受。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也描绘了这种虚拟化的世界:假如我们把组成“虚拟现实”一词的“虚拟”和“现实”两个部分看成“相等的两半”,那么把“虚拟现实”当成一个重复修饰的概念似乎更有道理。虚拟现实能使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比如说,飞行模拟,这一最复杂和使用时间最久的虚拟现实应用,就比驾驶一架真正的飞机还要逼真。刚训练出来的、但已练就一身好本领的飞行员之所以能在初试牛刀时就驾驶一架满载乘客的“真正”波音747客机,原因就是他们在飞行模拟器上学习驾驶技术,要比他们在真正的飞机上学到的还要快、还要多。在模拟器中,飞行员会置身于在现实世界里可能不会出现的所有罕见的情况中,包括飞机几乎相撞或裂成几段……虚拟现实背后的构想是,通过让眼睛接收到在真实情境中才能接收到的信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一点是,你所看到的形象会随着你视点的变化即时改变,这就更增强了现场的动感。我们对真实空间的感觉来自于各种视觉线索,例如物体的相对体积、亮度以及在不同角度上的运动情况。其中最强烈的线索来自于双眼透视,由于左右眼看到的形象并不相同,双眼同时使用时就会产生特别强有力的效果。把这些不同的形象合成一个三维图像,也就构成了立体视觉的基础。……虚拟现实的典型道具是一个头盔,上面有两个护目镜般的显示器,每只眼睛对应一个显示器。每个显示器都显现稍微不同的透视影像,与身临其境时的情景完全一样。当你转动脑袋的时候,影像会以极快的速度更新,让你感觉仿佛影像的变换是因你转头的动作而来(而不是电脑实际上在追踪你的动作,后者才是实情)。你以为自己是引起变化的原因,而不是经由电脑处理后所造成的一种效果……虚拟现实技术早在1968年就已诞生,当时第一个头戴式的显示系统正是由伊凡·苏泽兰制造成功的。后来,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以及国防部所作的研究,为太空探索和军事应用开发了一些价格昂贵的虚拟现实原型机。虚拟现实特别适合用在坦克和潜水艇操作训练上,因为在“真实的”战争中,同样必须透过望远镜或潜望镜来观察外面的景象。直到今天,当我们拥有了威力强、成本低的电脑时,才可能把虚拟现实技术当作一种满足消费者娱乐要求的媒介。而在虚拟现实的新面貌中,绝对少不了令人惊恐万状的镜头。

当下媒介的发展方向是从实体化到虚拟化,媒介的技术已经摆脱物理原子的羁绊而进入比特时代,新媒介架构下的文艺给人们带来独特的以虚拟化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审美经验。虚拟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艺术内容的虚拟化、艺术媒介的虚拟化、艺术主体的虚拟化。

第一,艺术内容的虚拟化。对于有一定审美经验的人来说这非常容易理解,即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并非现实世界的影子,而是现实世界的表征,即所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如,文学名著《红楼梦》,没有人会将故事内容看做是作者完全真实的自传,如果是那样,所有的男性人物都应该如方世玉一样剃发和留长辫。同样,中国山水画的内容也没有人去考证究竟是哪种地质学意义上的岩石或者是哪种植物学意义上的树木,一般也不会去仔细研究是从哪个角度画的哪座山。再如,中国的戏剧艺术从来都重写意和传神,并形成了高度的程式化与虚拟化,有别于以肖实为重的西方传统话剧。例如,吃饭、穿衣、上马、乘船、喝酒、坐轿、打仗等动作,都是经过艺术提炼由演员以虚拟化、程式化的动作加以表现的,没有观众会指责舞台上演员所端的酒杯里没有酒,也不会指责京剧《三岔口》中黑夜中的打斗是在灯光下表演的。而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更是虚拟性的,可以任意想象。对于这些艺术形式的欣赏者而言,其审美享受却是相对真实的。我们明知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其实是作者预先设定的,与客观现实关系不大,但是仍然喜欢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变换心情。图3-1-14 京剧《三岔口》剧照,侬本伊人 摄

第二,艺术媒介的虚拟化。实体化的媒介曾经是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当代艺术的生成正伴随着媒介虚拟化的进程。古代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纪录式的还是纯属虚构的,都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来表征艺术作品的内容与精神。比如,绘画要借助点线面去构筑形象,小说要借助文字的描绘去表现特定的场景,雕塑要借助实体媒材去形成作品。因此,任何艺术都属于某种特定媒介的表达,都无法忽略它的媒介属性,人们要通过媒介去阅读其讯息即所谓的“媒介即讯息”,以实现讯息的生成与传播、编码与解码等流程。近现代大众传播所采用的传统媒介,无论是印刷物还是影视,无论是广播还是电报,都面临着裂变的命运。国际互联网、手机网络、手机电视、无线传输、电子杂志、3D剧场等逐渐成为当代人媒介化生存的标志物,这些虚拟的媒介把艺术的唯一性和独创性消解在剪切和拷贝之中,艺术作品的物理显现整体上被虚拟的媒介给遮蔽了。特别是在电子游戏、网络艺术等方面,不但艺术信息变得虚拟,连媒介都变得空无所有。

第三,艺术主体的虚拟化。当下以网络为代表的第四媒体的广泛应用,既创造了艺术虚拟性的赛博空间,同时也促进了艺术主体的虚拟化。据李云龙考证,“主体”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亚里士多德将主体视为性质和状态的承担者,伽桑狄将主体看成现象的承担者,康德等人将主体当成思想活动的承担者,而马克思则从物质实践活动出发去规定主体,将主体看成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此处的“艺术主体”,是指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与欣赏者两个方面。创作者方面,古代的艺术创作基于现实考虑不署名或用笔名的情况是存在的,比如文学名著《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不知是何方神圣,如果作者留有真名,就可能因为书中的“诲淫诲盗”在现实中处境悲惨。同样,当下不少的网络恶搞,还有社会热点事件的跟帖,如果用真名可能会带来被“跨省”的危险。网络上的小说、诗歌、散文或恶搞性的PS图片等本来有署名,但经过反复拷贝后署名就消失了。这不是网民的版权意识不够,而是由网络媒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有一些互动性的艺术创作如网络贴图、小说接龙等,成百上千的参与者也是创作者,因此无法确定作者是谁。欣赏者方面,自接受美学诞生以来,传统艺术由单向传输变为强调双向互动。当下新媒体文艺的诸多形式中,电子游戏是最具互动性的门类之一,玩家既是游戏的欣赏者与消费者,也是游戏的主导者,可以在游戏中扮演天使或魔鬼等不同角色。游戏者隐身交往的时间越长,所扮演的形象与真实自我的差距就越大,虚拟化的程度也就越高。游戏已经将艺术的创作者、欣赏者、参与者等身份,将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等不同的对立面统一了起来,游戏主体开始变得虚拟化了,他们快乐地沉浸在拟像的世界中,竟然如庄周梦蝶那样分不清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如同害了“网络成瘾症”。基于网络媒介的通讯方式如QQ、MSN、BBS、E-Mail、微博等,其传送信号的主体也是虚拟的,有人侵入这些空间后冒充真正的主人实施发布虚假信息和诈骗等行径,因为各种隐身交往身体是不需要在场的。

数码声像等虚拟性的新媒体艺术,消减了艺术品的物质感、现场感。电脑里的MP3与音乐厅里的现场演出是无法相比的,显示器里256色的真彩画面与物理画作也是无法相比的。在很多时候,某些传媒机构出于现实利益考虑,往往利用虚拟的现实来欺骗观众。现在,我们甚至无法面对真正的现实,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是通过媒体去管窥世界的,实现所谓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知识和经验性的东西与真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比如,松鼠的颜色是灰色的,而不少看动画片长大的人却一直以为是红色的。不少媒体所传达出的现实实际上是一种被审视过的虚拟化现实。比如,民众所了解的“伊拉克战争”多是美国官方和军方提供的,通过电视直播、网络文字和图片报道等方式传播,与客观真实可能相距甚远。近来“维基解密”网站公布的数百万份文件中就包含美军士兵滥杀无辜的视频,让公众看到了虚拟化传播的另一种真实,进而对各种版本的伊拉克战争的“现实”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西方学者对这种虚拟化的传播深表怀疑,甚至认为伊拉克战争从未爆发过。因此,我们对科技条件下数字化、虚拟化的新媒体文艺作品不应该只是欢呼,还应该有一份担忧,以免陷入无处不在的电子监狱的控制之中。

第二节 娱乐至死:从娱乐到大众狂欢

在一个讯息发达而行动滞后的新传媒时代,我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特别是当下,人类进入了所谓的“泛娱乐化”时代。尼尔·波兹曼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注意到美国社会的娱乐化倾向,在其名著《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曾在1948年著有长篇小说《一九八四年》,预言人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人们处于独裁统治的恐怖场景之下。而英国小说家赫胥黎则在1932年发表了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他在作品中以讽刺的笔法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即“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的前言中评论道: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正如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一九八四年》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欧美的1984年已经走过,尼尔·波兹曼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准确把握了整个时代的娱乐性特点。而当下的中国似乎在重复美国“昨天”曾经发生的故事,也进入了娱乐时代:从崇拜政治伟人到崇拜娱乐明星,从“哈韩”到“哈日”,从追星到自娱,从《长征组歌》到《老鼠爱大米》,从正常娱乐到非主流娱乐……娱乐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应该娱乐的也娱乐了。一、娱乐:信息时代的艺术主题

娱乐至死在当下社会似乎是一个事实,人们在“温水煮青蛙”的文艺消费环境中,从艺术娱乐到生活娱乐,从被动娱乐到主动娱乐,从严肃娱乐到大众狂欢,从传统的曲水流觞到现代的卡拉OK。

西方的艺术从杜尚开始变得有趣了,艺术开始不喜欢在规定的边界内活动。比如,绘画可以行动,可以表演,可以与雕塑和声音结合,可以多媒体呈现;音乐并不都是美妙的旋律,可以是杂音,可以是自然声响,可以是撕纸或打破玻璃的声音;文学并非都由文字组成,可以是网络符号,可以是菊花体,也不一定按照传统的逻辑来写,更不必印在纸张上;书法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像,可以是构成,还可以是不存在的字……

新的科技时代、新的艺术观念、新的艺术媒介使得一切艺术的探索都成为可能,一切探索的过程和结果都可以成为艺术。虽然如同当年达·芬奇等人的绘画探索一样,不少新媒体艺术家的探索还是很严肃的,但在整体上今天的艺术更加注重娱乐化。如果说文人墨戏还仅仅是部分社会精英的事情,那么现在人人都可以成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艺术家。从书画家的笔会到养生大师的论道,从芙蓉姐姐到木子美,从“赤裸特工F.B.I”到兽兽,从专业人士到普通人,谁都可以在娱乐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虚拟而真实地“飙车”,可以遵章守纪也可以违规超车,还可以来一些出位表演以释放在现实竞争中积存的种种压力,寻找其本我和真我,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各种规则约束的具有清醒认识的自我。套用一句广告语:“男人不只一面,×××双面夹克”。当下的年轻人生长于改革开放的多元文化社会,他们更加真实而且善于表达自我,不像其父母一辈那样努力压抑自己而归属到某个“集体”之中。或许,张扬的个性和出格的娱乐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因此可以看到国内外的电视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国内的节目从“超级女声”开始变得越来越娱乐化,而艺术标准在不断退却,个性的、另类的、非主流的表演和装扮大行其道,因此可以看到诸如男性化的女性、女性化的男性,甚至不男不女的第三性,人人都是表演艺术家,人人都自己做导演。即便文艺管理部门或某些重量级的人物进行批评,效用似乎也不大,难以改变社会娱乐化的整体趋势,特别是网络上的娱乐更是难以界定和监管。现在连购物广告也开始主打娱乐牌,赵本山、葛优、李金斗、范伟等娱乐明星,已经替代了过去一本正经或者俊男靓女类的代言人。一些没有名气的电视购物演员,则以声嘶力竭的喊话、夸张的表情、精心设计的拍摄角度进行宣传,于是,泥土变成了金子,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广告的最后一句话一般是:“你还犹豫什么——赶快拿起电话,订购吧!”如果一本正经地做广告,实事求是地讲“质量三包”,估计没有人会动心。不少观众以娱乐的心态坦言:很喜欢看只有深夜和午后才能播出的电视购物广告,是一种特别舒服的艺术享受,而且感觉自己的智商得到了恢复,对生活也更加自信了。甚至中国的经济也开始娱乐化,房价一天涨几千,股指一年腰斩,有人在讨论如何定性中国股市时用了一个特别恶搞的词:娱乐场。

如果说文艺表演、文艺选秀、电视广告等还与艺术有关的话,那么不得不说不少访谈、征婚、情感、交友甚至新闻节目,都生怕观众留不下印象而拼命表演。有一个学生曾说过一句让人恐怖的狠话:“36岁之前不出名,必须自杀。”这反映出当下的社会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即不出名则是不成功的人生。而社会的现实与媒体的引导也有关系,即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出名,都可以因出名而“赢家通吃”,人生也许只有0分和100分而没有其他分数,类似首届“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所说的“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其实,绝大部分的人既死不了,也活得不精彩。以追求名利为核心的精彩在当今社会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摆正心态。有的娱乐明星非常珍惜传媒时代的出镜机会,在表演完节目下场时喜欢故意跌倒以再次博得观众的笑声,也不知练摔倒练了多久。而普通人特别是想寻找渠道出名的普通人,在非文艺表演的场合也抓紧机会表演。有资料显示,不少电视台的征婚节目为提高收视率,在策划时已经预设了部分“地雷”,就等观众去踩了。继“艳照门”事件之后,各种“门”层出不穷而成为网络焦点,如郑璇的“工行门”、翟凌的“兽兽门”、张雅茹的“北影门”、冯仰妍的“破处门”、钟莉颖的“校鸡门”、宫如敏的“艳照门”、郭美美的“炫富门”等等。不少事件从事后看都有一个现实利益逻辑,即先获得知名度,然后获得广告代言等机会,最终成为一言一行都有媒体关注的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

现代的人本哲学打开了人性的张扬之门,神的世界已经让位于人,而人的世界又交给身体的各种感官,不少现代人的人生过程已经或主动或被动地娱乐化了,古代的用语是“游戏人生”,而今天的用语则是“跟着感觉走”、“神马都是浮云”。当下娱乐界超媒体、跨媒体的表演与娱乐,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如可以凸显个人意志、冲破过去的文艺体制,但消极的东西更加让人担忧,因为娱乐心态将损害严肃的艺术探索以及艺术学科的学术尊严,从而导致艺术水准的下滑。比如,不少艺术院校或专业的学生都主动去参加电视选秀,如曾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过歌的谭维维也参加了超女,业余的电视选秀被看成是专业人士成功的捷径。因此,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中国大学的专业纯靠个人兴趣来设置,那么可能只有两个专业,即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几经波折后,定名为:花儿朵朵、绿草茵茵。二、凤姐:娱乐名义下的传奇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大势下,出现了一系列消费性的文化现象,如巨幅广告、文化公园、流行服饰、舞厅迪吧、流行歌曲、电视综艺、装潢设计等等。而网络艺术更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例,它是审美活动走出传统艺术的象牙塔而步入大众日常生活的鲜明标志。现阶段的网络已逐步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悄悄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发展轨道。在网络这个虚拟化的集声、光、电、色、文、字、图于一体的世界里,艺术与审美不再是少数精英人士的专利,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的审美活动场所。

20世纪艺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艺术的生活化甚至游戏化,一切都可能成为艺术,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以往的艺术有很清晰的专业边界,而现在已经变得模糊,在不少人看来《红楼梦》的水平甚至不及一档电视娱乐节目。“犀利哥”拉风的街头行走,可以与伦敦最新的时尚发布会相比。其实,犀利哥的受热捧与他的乞丐身份没有关系,而是与他拉风的街头行走、不修边幅的服饰、冷峻的表情和犀利的眼光有关,这是一个没有新闻发布会也没有摄影记者的民间版本的街头“走秀”。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看,街头乞丐与时尚界模特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现实生活与舞台表演在某些方面也是相同的。不少人已经将人生游戏化,将人生过程看成是一场大的“行为艺术”,认为人生比戏更精彩,人生的过程比艺术创作的过程更精彩,这是一种跨媒介、跨专业、跨场合、超媒体的大艺术。下以“凤姐”为例,说明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娱乐的名义下被捧成“网络红人”的。

凤姐(罗玉凤),女,1985年生于重庆綦江赶水镇。先后毕业于綦江师范学校、重庆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并获得中师和大专文凭。7岁时父母离婚,在离开重庆前曾谈过4次恋爱但都不了了之,后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主要研读经济类和《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刊。曾在重庆奉节黄泗小学做了两年教师,学校一开始让她教毕业班语文,一学期后调整到三年级,随后又调整到一年级。到上海之后,她曾经投出一万多份简历找工作,几乎各行各业都试过,曾在上海一个家乐福超市工作,曾在上海地铁站发过成千上万份征婚传单,也曾在电视台情感类节目上公布极为苛刻的七大征婚条件,因各种雷言囧语而一炮而红,被网友戏称为“宇宙无敌超级第一自信”。

在网络上,继“信春哥,得永生”之后,出现了“信凤姐,得自信”的流行语。凤姐自嘲称:“青春就是拿来挥霍的,我现在正在挥霍青春”。2010年4月11日,万众瞩目的凤姐风尘仆仆地赶到“花儿朵朵”沈阳赛区。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参加时,凤姐坦然回应:“我就是来玩的啊,沈阳有故宫啊,还有猪肉炖粉条,我想看看二人转。”海选现场,自信的凤姐“艳”压群芳,以《浪花一朵朵》和《康定情歌》成功拿到预选赛资格卡,凤姐说:“如果被封杀,我就去美国,在美国我会拿奥巴马说事儿,在那我会更红些。”

罗玉凤对伴侣的要求曾引起广泛关注,条件如下:第一,必须为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必须本科硕士连读,中途无跳级,不留级,不转校。在外参加工作后再回校读书者免谈。第二,必须为经济学专业毕业。非经济学专业毕业则必须精通经济学,或对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第三,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但是无长期定居国外甚至移民的打算。第四,身高176-183cm左右,长得越帅越好。第五,无生育史。过往所有女友均无因自身所致的堕胎史。第六,东部户籍,即江、浙、沪三地户籍或广东、天津、山东、北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户籍。西南地区即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和湖南、湖北等地籍贯者不予考虑。第七,年龄25-28岁左右,即06—09届毕业生。有一至两年的工作经验,06级毕业生需年龄在28岁左右,09级毕业生则需聪明过人,且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就职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者不予考虑。但就职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顶尖型企业或银行者又比较喜欢。现自主创业者要商榷一番了。

而她自己的条件是:1985年生,身高146cm,平时穿高跟鞋153cm,体重40公斤,大专文凭。自称懂诗画,会唱歌、弹琴和刺绣。最擅长诗歌与散文,并精通古汉语,博览群书。交过几个不了了之的男朋友,无堕胎史和生育史。她要求男方身家清白,聪慧过人。凤姐以自身的非优势条件开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极高条件来吸引人关注。有好事者罗列符合条件——清华、北大的、具备国际视野、身高176-183cm、长得帅、东部沿海户籍、无结婚史、过往女友无堕胎史、年龄在25—28岁之间——的男士总数为:65.36×5=326.8人。然后根据客观条件进一步筛选,没有女朋友、看到征婚愿意进一步交往而且觉得合适、没有地域限制、家人反对、朋友阻挠等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最终结果是:约有6人符合要求。

事到如今,凤姐征婚事件背后的机构炒作已经明了,还包括整容、婚纱照、参加“花儿朵朵”、“中国达人秀”、“快乐向前冲”等娱乐节目也是精心策划的,目的是打造中国版的“苏珊大妈”。凤姐的走红与其经典的“语录”有关,下略为罗列:1.以我的智商和我的能力,往前推300年,往后推300年,总共600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2.爱因斯坦绝对没我聪明,他发明电灯的嘛。3.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有征服世界的欲望。奥巴马才符合我的征婚标准。(谈择偶)4.姐长得丑,但是有气质。5.9岁博览群书,20岁到达顶峰,往前推300年往后推300年,没有人会超过我。在智力上他们是不可能比我强的,那就在身高和外貌上弥补吧……6.我用的是A4纸,因为A4是非常标准的纸。7.因为上海是一个经济中心,我这个人对征服经济世界蛮有兴趣的。8.世界上有一半的男人看到我就想逃跑,另一半我看到他就想逃跑。9.我这个人有点洁癖,以前读书时衣服每天要洗,现在基本上过两三天就洗一次,洗头也这样,现在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10.中国人民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寿等金融公司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向我表达爱意,愿意与我结婚,而本人觉得他们年老色衰,所以不愿意。11.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自己写的:天还没有黑,天已经黑了。12.我对自己唯一不满的就是脸部英气逼人,如果在古代,那我就是花木兰那样的奇女子,可是在现代,我的长处没有用武之地,所以我想让自己的女人味稍微增加一点点。这次只是动了脸上个别小地方,我原来的底子很好,所以不用过多修饰。13.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可读性和丰富性都比我差一些。300年之后,我的文章还会被人传阅,而鲁迅的不会。

凤姐不自量力的自我陶醉,不但娱乐了自己也娱乐着他人。凤姐自然会招来各种骂声,最恶毒的如:“精神病院跑出来的,脑子有问题,整一个猪八戒的脸,武大郎的身材”,“有着变形金刚的血统和一张车祸现场的脸,仿佛是活死人的现实版。”其实,大部分人的条件与她相差无几,只是更有自知之明。抛开炒作因素,凤姐征婚也反映了农村女孩进入城市后的现实焦虑,只不过这种焦虑是以极端方式来表达的。在当下,有钱、有名、有姿色的人在社会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这可以从网络上满天飞的权贵、美女、明星、奢侈品等信息得到证明。有钱的“富二代”可以炫富,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在社会上高调征婚;有势的“官二代”可以炫贵,酒驾撞死了人还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刚”;就连一些过气的明星也老是占据着娱乐版面的显著位置,有时不惜以素颜照或被偷拍等生活琐事来引人关注。某些娱乐新闻,演唱会人多火爆是头条,没有人来冷清也是头条;明星走光了是头条,没走光也是头条。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阿根廷被德国淘汰后,某女星同情球星梅西,一网友愤怒开骂:“不要脸的垃圾,你知道足球是几个人踢的???”现在的社会舆论对名利近乎趋炎附势甚至“笑贫不笑娼”,以金钱价码衡量“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某些富豪的车子动辄上千万,某餐厅打折后的一桌年夜饭也竟高达38万元,南京某家庭竟然为两岁女婴买下价值400万的别墅作为陪嫁品。2010年,北京警方查封了“天上人间”等社会高度敏感的娱乐场所,“花魁”梁海玲逐渐被世人熟知,这位2005年就遇害了的“花魁”,其遗产竟然高达1000万,如果不遇害说不定她会有个华丽的转身。而“重庆打黑”中揭露的种种事实,也说明了怎样的社会不公。因此,有人开始“恨爹不成刚”,有人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在消费主义文化的绑架下,普通人强烈渴望成功的想法是值得同情的。图3-2-1 凤姐

如同大萧条时期的卓别林,凤姐以一种“自虐”的方式反讽着为大家所熟知的社会逻辑,是一出有着喜剧面目的小人物的悲剧。所以,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同情凤姐了。也许,无论芙蓉姐姐、木子美,还是凤姐、杨二、宋祖德,每个人都不想再做鲍德里亚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而那些连小家碧玉也算不上的寻常女人想要“发声”,也许只有通过非主流方式的恶搞了,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丰富了精神贫乏时代民众的生活。凤姐的自信与恶搞其实是不自信的极端表达,这种表达是民主社会草根的权利之一。可以说,凤姐与胡戈的恶搞如出一辙,都是以荒诞的方式去嘲笑那些更为荒诞的社会逻辑。在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表达的是对空洞无物的商业电影的厌恶,在作品《满城尽是加班族》中,反映的则是人们心中没有尽头加班的职场印象。三、娱乐:“酒神”与“八卦”

今天的文艺已经是泛媒介、泛生活的泛文艺,文艺的专业性边界开始模糊,现实与艺术的边界也开始模糊。这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基于时代变迁的哲学与审美逻辑的变迁。从传统的酒神精神到今天无处不在的八卦,到处充斥着娱乐的空气,民众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都可以在娱乐化的社会中得到宣泄。1.“酒神”精神“酒神”和“日神”是古希腊的神,所代表的精神分别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大致可以用感性和理性来形容。酒神的名字叫狄奥尼索斯,日神为太阳神阿波罗。这两尊神形成了古希腊艺术的理想:静穆的哀伤。酒神精神是喝过酒后的冲动、狂乱与躁动不安,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醉则是日常生活中的酒神状态;日神则是梦幻式的理性世界。酒神精神如同中国传统的游春,连平时养在深闺中的妇女儿童在阳春三月的气息中,也可以暂时冲破礼制的束缚,在踏青赏春之时与郊游的人欢乐聚会,这一传统被部分少数民族以每年3月3日举办的“歌墟节”、4月8日举行的“转山会”等形式加以保存。古希腊人在祭祀的时候一定要喝酒、一定要狂歌乱舞,约定冲破一切道德伦理对人的理性限制,后来转化成西方的“狂欢节”,人们带上假面到处游行和举行派对,通过这种方式回归到自然和人本能的生命冲动。所以,酒神的形象是个半人半兽的形象,交织着群体的狂欢和个体的痛苦。哲学家尼采特别强调“拯救”,当个体意识到痛苦的时候会主动寻求自身的拯救,由此就呼唤出了一种日神精神即“梦”的精神,使人在一种梦幻状态中得以解脱自己,从而把自己的个性树立起来,于是痛苦开始升华,完成了所谓的拯救与逍遥。尼采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人的内心和谐,反倒是源于内心的痛苦和冲突,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并追寻审美化的人生。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等作品,还有近代尼采的“上帝已死”、“重估一切价值”等观点,都是批判基督教道德对人性的压抑。基督教对生命作伦理评价,视生命本能为罪恶,结果造成人普遍的罪恶感和自我压抑,因此出现了人的“原罪”意识,人生在世一个很大的责任就是: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不听上帝禁令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而“赎罪”。而审美的人生态度其实是一种非伦理的人生态度,审美的人生可以超越善恶的感觉而享受到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欢乐。审美的人生态度又是一种非科学、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可以冲破现实的压迫,可以编织自己的白日梦。同时,艺术也可以与真理对立,而非柏拉图那样,用理念去解释世界,用真理去反对艺术,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的影子和对理念的模仿,而艺术则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这开启了现代艺术非理性的一面,具有强烈的酒神精神。

尼采在其名著《悲剧的诞生》中常谈到“审美形而上学”,“艺术形而上学”,“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艺术形而上学的提出是基于人生和世界缺乏形而上意义的事实。叔本华认为,世界是盲目的意志,人生是这意志的现象,二者均无意义。他得出了否定世界和人生的悲观结论。尼采承认世界和人生本无意义,但他不甘心悲观厌世,他将肯定世界和拯救人生的利器视为艺术。蔡元培受其影响提出了“美育代宗教”,大力提倡艺术教育,试图用艺术在中国再造一个“文艺复兴”。周国平认为:“日神精神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酒神精神却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本体沟通融合;前者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前者教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执著人生,后者超脱人生;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与日神精神相比,酒神精神更具形而上学性质,且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现代哲学的转型,其实就是尊重人性的人本哲学,这从本质上讲是从神时代艺术的高雅审美还原到人间的普通审美,这可以从杜尚反艺术的装置作品、光怪陆离的电子艺术、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艺术等新媒体文艺形式看出来。从此,艺术家开始变得不安分了,艺术作品变得不经典、不唯美甚至不艺术了。2.“八卦”娱乐

有了传统的酒神精神,今天的八卦娱乐也就不在话下了。八卦是源于我国古代《周易》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这样基本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相互搭配所得到的六十四卦,可以用来象征渗入了中国人智慧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今天的艺术圈和娱乐圈,八卦是指非正式的小道消息或新闻,通常是某位影视明星的个人隐私尤其是婚恋等情况,后来扩张到社会公众人物甚至普通人的隐私等各种话题,可以大到政治民生也可以小到夫妻吵架。“八卦”在粤语中的本意是到处搬弄是非,报纸与电视的娱乐新闻为了吸引读者,派狗仔队到处挖掘明星的隐私,这些被挖出来的新闻被称为“八卦新闻”。八卦的来历还有一说,即源于“八卦”杂志,早年香港一些黄色书刊封面人物的露点照片会在隐私部位加贴类似马赛克效果的八卦图,“八卦”由此得名。

尽管不少研究新媒体文艺的人还希望如以前研究传统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一样,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艺术形态的边界,也有着一套既有的研究方法和术语。而现在面对边界不断蔓延的各种新媒体文艺形态,不少研究者一下变得不知所措甚至完全失语。作家莫言曾经有篇谈论网络文学的文章,题目是《人一上网,马上就变得厚颜无耻》,认为网上文学与网下文学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更加胡说八道,也可以叫做“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短短的上网经验使我体会到,人一上网,马上就变得厚颜无耻,马上就变得胆大包天。我之所以答应在网上开专栏,就是要借助网络厚颜无耻地吹捧自己,就是要借助网络胆大包天地批评别人。当然我也知道,下了网后,这些吹捧和批评就会像屁一样消散——连屁都不如……”虽然莫言的观点有言过其实之处,但是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八卦、更离谱、更乱来却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现在的网络贴吧很发达,可以找到各种真假难辨的八卦帖:搞笑的、转载的、爆料的、情感的、谩骂的、吹捧的、艳照的……不一而足。早年,网络上流传一句话“没人知道跟你聊天的人是一条狗”,后来是“无跟帖,不新闻;非八卦,不娱乐”。应该说,八卦在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娱乐的,而现在的八卦似乎只剩下炒作,甚至已经不娱乐了。在利益面前,在五毛党、标题党、网络推手、网络打手和水军面前,哪里还有娱乐?哪里还能娱乐?这如同杜尚的作品,已经与艺术无关了,或者说是以“达达”的方式去反艺术并回应艺术,从而与艺术有关。

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第1期播出后,1988年出生的马诺一夜成名,已然拥有了明星的光环。有网友爆料:“马诺根本就是节目组找来的托儿,参加节目有出场费500元。”“我觉得你欠抽”,“我更喜欢在宝马里边哭”,“我哪里物质了?我对生活有要求你就说我物质?”“你跟他走,我送你辆宝马”……这些言论让喜欢穿低胸性感衣服、外表姣好、说话刻薄的马诺立刻在24位相亲美女中脱颖而出。有人对她的直爽爱不完,有人讨厌她的“爱钱爱现”,也有人把她作为模特拍过的广告一一列举出来,以揭露其借相亲自我炒作的真面目,并认定其是节目里的超级大“托”。其实,也许在马诺看来,该节目已经跟相亲没有关系了,而与形象广告、娱乐有关系。因此,有的女嘉宾即便被选中也老是无理由地拒绝别人,赖着不肯离开,原因很简单:一周两期的表演,在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免费平台?图3-2-2 《非诚勿扰》节目现场

按照原来的《艺术概论》等教材对艺术门类的划分,电视艺术仅仅包括文艺类的节目,如电视剧、电视散文、音乐电视、文艺访谈、电视舞蹈等等,而征婚、交友等节目不属其中。现在看来,似乎只有纪实的新闻节目才不属于电视艺术了,征婚、交友等节目已经成为一种超越电视屏幕本身的跨媒介的娱乐节目,而且并非只与电视台和现场的参与者有关。

第三节 艺术互动:人人都是艺术家

过程审美是新媒体文艺的鲜明特点。科技进步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科技是人类社会梦想的乌托邦,也是文艺创作的乌托邦,套用一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当数字科技深度介入艺术与文化领域后,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文艺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无论是创作者、创作对象、创作材料、创作方法、艺术理念,还是艺术的传达方式,新媒体艺术都与传统艺术有着迥然不同的审美新特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艺术创作与观众的互动,而且伴随着新媒体文艺作品构思、创作、传播、反馈的全过程,不再是传统艺术创作的封闭式结构和单向性传输,参与者由被动的观众变成主动的创作者,作品的内容不再由创作者完全控制。比如,某家人买房了要开始装修,主人会将自己的房屋结构、装修想法等晒在博客中,在访问者的建议下购买材料、聘请工人或找装修公司完成装修。一、艺术2.0:文艺的新时代

Web 2.0是2003年之后互联网中出现的热门概念之一,主要技术包括:博客(BLOG)、RSS、维客(Wiki)、网摘、社交网(SNS)、P2P、即时信息(IM)等,这些技术都有明显的互动特征,任何普通的网民都可以参与其中甚至进行管理和维护。比如,SNS(Social Network Site)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该服务基于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该理论的逻辑,网络社交圈会不断扩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的网络社区。国际著名的社交网有Friendster、MySpace、Bebo、MSN等,国内知名的有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网、赛客网、麦乐行等。这些技术由于有着不同程度的网络营销价值,因此已成为商业开发的新领域,催生了针对性很强的植入性广告、新产品的分享和讨论等。同时,Web 2.0技术也为新媒体文艺的创作提供了空间。

借鉴Web 2.0的互动性特征,本书将新媒体文艺的互动特性称为“艺术2.0”,新媒体文艺盛行的时代自然也可以称为“艺术2.0”时代。显然,网络并非无限开放的,在经济欠发达或意识形态控制严密的国家和地区,网络资源难为大众所分享。比如在军政府控制下的缅甸,网吧里的电脑具有五分钟自动抓屏的功能以方便军方监视,朝鲜和古巴等国则只有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才可以访问国际互联网,东欧和中东一些国家受意识形态的限制还未接入国际互联网。

互动艺术作为单独的一门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各种参与性的艺术,如身体艺术、偶发艺术、装置艺术、集合艺术、录像艺术等。各种艺术实验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将展示环境和参与者作为作品的一个部分,观众也可以参与到作品之中而非被动接受。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强烈质疑音乐家只能用声音来创作,反对将艺术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主张世界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要从平凡中看到美的内涵,创作要尽量去除个人的控制与痕迹。她所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太阳》,试图将圆圆的太阳凝视为方的,影像作品《T的漫步》试图让观众也置身于漫天大雪的情景中。这些作品都试图让艺术的欣赏者更为主动。随着科技的进步,从可戴式头盔、电子游戏手柄、跳舞毯、触摸屏幕、音乐播放模式的选择到现在流行的电子游戏,互动艺术的门类越来越多样化了,观众的参与度也增强了。因此,约瑟夫·波伊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说“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为名人15分钟。”图3-3-1 小野洋子

新媒体文艺的互动类型主要有:

第一,匿名互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了一个与物质空间对应的数字化虚拟空间,虚拟身份对网民来说是安全的,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网络人际关系。在网络中,由于隐藏了性别、年龄、职业等身份特征,互动行为变得真实和直接,除了“五毛”和“水军”,发言者处于完全自主的地位,看什么、怎么看、怎么评等都由自己决定。只有在访客充分参与并获得了反馈的条件下,互动艺术才能够真正做到实至名归。比如,前些年出现了名人博客之间及其粉丝之间掐架的事件,虽然争论的东西与艺术无关,但互动性却相当好。当掐架的一方突然关闭博客时,辩论立马就成为单边的自说自话,掐架很快就停止了。

第二,仿真互动。网络游戏、虚拟社群已成为大家熟悉的虚拟社会生活关系圈,在这些圈子中可以虚拟地如日常生活中那样上理发厅、玩开心农场,可以买卖物品、抢车位甚至去赛客网上找个人“同居”,一起过虚拟的甜蜜小日子。在网络上,还可以联合网友玩大型的通关游戏,玩家可以扮演非自己个性的任何角色,更可以虚拟地经历和尝试在现实中不敢尝试的事情,如在某款游戏中扮演身家过亿的富翁,或在某款游戏中成为称霸世界的武林盟主。图3-3-2 Sergi Jorda《互动音乐桌》,活动艺术,2007年

第三,作品互动。互动艺术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是动态性。甲骨文、金文和铅字印刷物一经造就除非毁坏则永世不变,影视作品制成拷贝或光盘后一般无法更改,而网络上的一篇小说、一幅画,第二天就有可能因为主人的修改而发生变化。在某种意义上,网络艺术作品是永远处于创作中的动态作品,随时有浏览者加以评述、修改、补充。亚马逊、当当等网上书店的客户书评栏目很有特色,生动活泼的书评对客户颇有吸引力,系统可自动跟踪浏览者的口味,当网民在荧屏上查看某一类图书时,网站会将与该图书类似的书一一列举出来。可以作一个比喻:传统艺术是一种单向性的CD光驱式的“只读”艺术,而网络艺术等新媒体文艺是一种RW光驱式的“可读写”艺术,是一种永远没有“定稿”的艺术。

西班牙庞部法布拉大学Sergi Jorda博士带领着一个新媒体艺术研究团队,其研发重心主要是人机互动乐器与行动电子产品的音乐应用。他们研发的互动电子乐器《互动音乐桌》(Reac Table),通过桌面多点的人机互动接口,让参与者可以一起同时互动合奏。桌面上不同形状和图案的块状实体,分别代表电子乐器的一些基本模块,例如音频产生器、滤波器、调变器等,借由不同模块的连接与每个模块数值的改变,可以演奏出多样与动态的电子音乐。半透明的桌面下是辨识每个模块对象图案的互动系统,演奏者不需穿戴任何操控装置,演奏声音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以具体影像投影到桌面上的声音“状态”。作品高度的参与感,连婴儿都能凭直觉的音感与作品做趣味的互动。二、艺术创作:与社会的互动

现在的新媒体艺术家,其身份已经不再只限定在职业艺术家范畴,艺术创作再也不是艺术家的抒情工具和个人专利。而作品可以是审美的,也可以是生活的,还可以是审美与生活相结合的产物,从而与变化万千的社会进行互动。

网上有一个小游戏“2009年度工资调整方案”(http://www.zj1u.com/happy.htm),这是一个“人力资源部”的小调查:“欢迎来到自动化薪资调整系统,请您回答以下问题!我们将按照您的答案调整您的薪水”。

下面是一个“按此开始回答”的按钮。

点开后是一段文字“请问,你觉得你的薪水……”下面有“太多”、“太少”两个选项。

估计多数人都不会认为自己的工资高,因此点击“太少”的按钮。但当鼠标放在该按钮上,按钮就像鱼缸中的鱼儿会主动跑开一样,接着点还是这样。

当点击到一定次数后会弹出两行字:“放弃吧!^_^你是点不到我的!”

如果选择点击“太多”,点开后是一行红色的粗体字:“很好!现在乖乖回去工作!”下面则是几行蓝色的粗体字:“谢谢你的回答!按下面的按钮,发送给人力资源部。”

如果点击“发送”,换页后会自动弹出几行字:“您的答案已经收到!谢谢您的回答!您的薪资将从下月起调低30%。”在下面还有一个橙色的按钮,文字是“不满意再点一下”。

如果点击后,将弹出一句“我们看到并记录下您此刻的心情”,而文字下面是一张失望的猩猩的照片……

该作品不知是谁创作的,以这样的作品来回应社会普遍的涨工资心理,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现在网络传播中受传者的高速反馈,甚至可以达到再创作的程度,弥补了影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反馈性差、速度慢的缺陷。比如,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在“贾君鹏”这一新鲜人物出现半年后还在使劲讨论,而网络上自称炒作了“贾君鹏”事件的网络推手敖春华以及贾君鹏是否真有其人等早已被披露了出来,这些论文已经没有了时效性。如同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一样,一个人可以既是受传者同时又是传播者,双向性的传播恢复了。当一部新电影上映后,潜在的观众可能会先看看评论再决定是否去看。不少新闻网页的内容本身没多大意思但评论却相当出彩,不少网友已经养成了看评论的习惯。比如,有一则短新闻内容是某国足队员评论南非世界杯朝鲜队的精神,当然,编辑一定知道这些并不太多的文字会引起反响,而反响主要体现在评论上,因为国人对国足确实有着太多的“感情”。有网友留言:“我承认,是来看评论的”,准确地说,他是来看网友如何骂人的。

网上流传着《80后全传》一文,模仿《史记》的纪传体写法,原出处已无从查找,多用于新闻事件的回帖,描画出另外一种“80后”的人生轨迹。原文大致为:夫80后者,初从文,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见高等学校之分配。适值扩招,过五关,斩六将,本硕相继,寒窗数载,二十六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背井离乡,东渡苏浙,南下湖广,西上志愿,北漂京都,披星戴月,秉烛达旦,十年无休,蓄十万。楼市暴涨,无栖处,购房金不足首付,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随抑郁成疾,入院一周,倾其所有,病无果,因欠费被逐院门。寻医保,不合大病之规,拒付,带病还。服鼠药自尽,遇赝品未果。友怜之,送三鹿奶粉。饮之,卒。

稍微关注点新闻的人都可以看出,这篇网络传记中埋藏着各种回应社会重大事件的“炸弹”。时隔一年,有好事者续写道:……家人闻之,悲恸不已,欲善葬之,然无奈今墓地寸土千金,家徒四壁,遂将其骨灰撒于江边,烧些许纸钱,正值城管道格斯适彼,罚款三千……众人闻之,怒之,欲步前理论。一官人,笑执羽扇,曰:D员乎?尔欲为何方而言?屁哉?屁哉!奈何家人已身无分文。城管见其妹乖巧,意纳之为妾。父母无奈淫威,从之。其妹不堪欺辱,投江,卒。渔人捞起,挟尸要价万二。父母不忍此景,含泪投江,卒。乡邻闻之,纷纷陈词激扬,慷慨解囊,厚葬之。翌日,各媒体纷纷报道,和谐社会,高呼万岁……

续文中又可以看到一些不断上演的社会负面现象,作品开始“增殖”了。虽然《80后全传》一文荒诞不经,用的是春秋笔法,文中的各类形象有的被借题发挥,不过该传记也反映出草根人群的心理取向。三、艺术传播:与现实的互动

2006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宿舍楼,即将离校的某毕业生在被子上写上“哥要走了”四字并悬挂于寝室阳台,被称为“被子哥”。“哥”是网上的流行语,“要走了”则带着些许伤感。而楼下同学则以“顶楼上”的纸板回应,其语境有二:其一,楼下的人可能也将毕业离校,离开这个曾经居住过几年并留下不少记忆的地方,他们也感同身受并“严重同意”这种伤感;其二,楼下的人还没有毕业,用“顶楼上”这种诙谐的方式送别。于是,网络上虚拟的“楼上”和“楼下”投射到现实生活中了,而且现实的留言与网络虚拟的留言相叠合后别有一番滋味,颇值得参与者和观看者玩味。该现象很难被视作是艺术创作,但却符合新媒体文艺创作的基本要件,如新媒介、新内容、新娱乐元素。而且,该作品也可以看做是艺术生活化的现实版本,艺术因此变得亲切和有趣了。生活中的智慧并不比经典艺术作品中的智慧差,平民百姓的艺术情思也未必比职业艺术家差。“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话竟出人意料地成为了2009年的网络流行语。这句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话放在网络环境中,无论是呼喊的人、转告的人,还是对那些沉湎于网络游戏正在冲锋陷阵砍杀敌人的玩家而言,都有着特别的现实语境,所有看到这句话的人其沉重而寂寞的肉身可能会为之一震。同样的是,“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这句话也打动了无数网友。突飞猛进的科技使得人们的生活慢不下来了,大家的日常生活在速度上已经失控,曾经有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被大量冷漠的机械和各种制度所取代,人们不能控制的东西日渐增多,而能够控制的只剩下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人们控制不了房价和菜价,但能够控制在虚拟的农场上种什么、种多少、什么时候买卖、什么时候停歇或者荒废。而这些只需要轻点鼠标,孤独和寂寞就被播种了下去。网络游戏本是一个虚拟的时空,其中并没有真正的田园牧歌,也没有真正的荣华富贵,更没有真正的千秋基业。网络游戏的发明者和众多玩家沉迷其中,无疑是有着各种现实压力的现代人精神的自我拯救,当然也可以说是有意识地自我麻醉。

近年网上流行“开心农场”游戏,无数网友一夜之间变成乐此不疲的“种菜人”或“偷菜人”。每位游戏者的菜园子被分割成多块地,起先只能种其中的五六块地。如果种菜人勤快而且收成好,拥有足够的等级和金币后就可以不断扩建。最初只能种廉价的白萝卜、胡萝卜、大白菜乃至牧草,卖掉这些农产品后可以再从商店购买玉米、土豆、茄子等种子。当等级达到最高、金币拥有较多时,便可以种名贵的杨桃、灵芝和人参等。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拟的,种菜的过程也并不像现实中那么辛苦漫长,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翻地、播种、浇水、除草、杀虫等环节,然后就是等待、护理,直到果蔬或庄稼成熟。“开心农场”游戏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种菜”和“偷菜”者俨然是一支不断壮大、不分老幼的大军,其中不乏为游戏而丢掉睡眠乃至正常生活的人,甚至有人为此患上神经衰弱症,依然乐此不疲。在这种情况下,也有敏感的商家开始推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的“西江月”生态农庄,紧邻奔流不息的毗河,河水在农庄中形成了数个大小不一、水草丰美的内湖,湖边有100多个总面积达600余亩的蔬果大棚。这是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想“偷菜”先电话预约,大棚里有当季的韩国萝卜、白菜、青笋、辣椒、番茄和黄瓜等十多种蔬菜。根据规则,每位参与者报名时须缴纳68元/人次的活动费,而报名人数汇总后他们将按人数分批安排在每周一至五的晚上进庄偷菜……图3-3-5 腾讯致QQ用户的一封信

2010年11月3日晚,所有QQ用户都收到了腾讯公司的自动弹窗短消息,内容为:“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将停止运行QQ软件。”

无论两家公司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对于普通电脑用户而言这个“艰难的决定”有着明显的“二者只能选其一”的强制性,侵犯了用户对产品与服务的自由选择权,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当竞争法》等法规。而且,作为即时聊天工具软件提供商的腾讯公司,该“艰难的决定”证明其从技术上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