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三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3:10:17

点击下载

作者:孔子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第三卷)

论语(第三卷)试读:

事父母几谏

①②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③④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⑤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注释】

①几:轻微、婉转的意思。

②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③游:指游学、经商等外出活动。“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

④方:一定的地方,含安顿父母之意。

⑤喜:高兴,为什么而高兴。

⑥惧:害怕、恐惧,为什么而害怕。【解释】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劝说他们。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听从,也依然恭敬而不冒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埋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故事】

杜环古道侠肠代人养母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无论是出于农民阶级朴素的亲亲情感,还是出于永保万世一统大明江山的政治需要,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儒家“孝悌之道”作为维系社会稳定、促进家族和谐的道德力量。

开国帝王强调“孝悌之道”,有皇帝号召于上,就必有臣工响应于下。于是,在明代初期官吏中涌现了像杜环这样代人养母的古道热肠之人。

那是杜环在任太常丞时,有一天,他正在家中陪着客人,突然有一个年纪很大,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来到家中。杜环看老人家这个样子,非常惊讶。一打听,老太太便把遭遇哭着告诉他。杜环听着也流下了眼泪。

原来,杜环的父亲杜一元有位朋友常允恭,是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去世后家境衰败。常允恭的母亲张氏已经60多岁了,在九江城下伤心地痛哭,哀叹自己无人奉养。

三九寒冬,朔风凛冽,严寒透骨。孤苦伶仃的张氏常常拖着病体来到井边打水,她吃力地摇着辘轳,没有力气去提水桶,辘轳反转,将水桶栽到井里。有好几次摔倒在井台旁,但又艰难地爬起来。

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张氏年老,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是你儿子允恭的朋友,你应该前去投奔,他念及与你儿子旧存的交情,一定会照管你的。”

张氏遵从这个人的指点,坐船到了谭敬先处。可是谭敬先婉言谢绝不肯容纳。

张氏处境非常窘迫,想到儿子曾在金陵做过官,亲戚好友或许还有存在的,也许能有点希望。可是到了金陵,她一个也没有访到。

张氏以前听儿子说杜一元是朋友,就又打听杜家在什么地方。知道情况的人告诉说:“杜一元已经去世很久了,只有他的儿子杜环还在。”并告诉杜家位于鹭州坊间,门口有两棵枯树可以辨认。

张氏穿着破旧衣服,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杜环家。杜环面对白发苍苍的常大娘,大动恻隐之情。他双手扶着老人坐下,对老人行了晚辈之礼,又呼唤妻子和孩子来行礼。杜环的妻子马氏换下常母的湿衣服,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常母穿。然后,捧着热粥让常母吃,抱来厚被子铺在床上,让常母歇息。

常母问起平素较为亲近的、情谊深厚的老朋友。杜环知道常允恭的老朋友没有存在的了。常母又问起她的小儿子常伯章的下落,可杜环也不知常伯章的确切消息。常母唉声叹气,非常失望。

杜环只好婉转地对常母说:“天正下雨,等雨停了,我替您老人家打听一下他们的近况。”

杜环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又安慰老人说:“假若没有人侍奉您,我家即使再贫穷,也能奉养您老人家。况且我父亲和常老伯亲如兄弟,现在您老人家贫困窘迫,不到别人家去,投奔到我家来,这也是两位老人在天之灵把您老人家引导来的啊,希望您老人家就别见外了。”

当时正值战后,年成不好,一般人家亲生骨肉都难以保全。杜环的妻子发愁地告诉丈夫说:“夫君,我知道你是好心人,可是咱们家也不富裕,添人进口,日子不更拮据了吗?”

杜环告诉妻子会有办法的。杜环妻子也是个热心肠的人,见夫君很有信心,眉头舒展开来。

常母见杜家也不富足,雨停后坚持要再找找其他朋友。杜环只好派一个女佣跟着同行。常母找到了天黑,再找不到熟人,只好又返回杜家,住了下来。

杜环的妻子从箱底翻出当初陪嫁的布料,比量着常母旧衣服尺寸,给常母缝制了新的衣服和被褥。常母感激地对杜环妻子说:“这真是大娘修来的福分哪,真要多亏你们两口子呀!这辈子,真是无法报答你们了!”说着,掩面哭泣。

杜环妻子赶紧说:“大娘,您别哭。谁没个为难的时候呀,您就放心地在这里住吧!”

杜环一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地侍奉她。杜环儿子一口一个“奶奶”地叫着,围绕在她的身旁。常母由于以前处境艰难,个性变得很急躁,只要稍稍不顺她的心意,往往就发怒骂人。杜环私底下告诫家里人,尽量顺从常母,不可以因为她贫穷困顿,就对她轻视、傲慢,和她计较。

常母患老年疾病,杜环亲自替她煎烹药材,还一匙一匙地喂她喝。因为常母的缘故,杜环家人都不敢大声说话。

就这样过了10年,杜环做了太常寺的赞礼郎,奉皇帝的诏令到会稽举行祭祀。在返回时路过嘉兴,正遇到常母的小儿子常伯章。

杜环告诉他说:“你的母亲在我家,日夜想念你都想病了,你要早点去见她!”

常伯章不以为然,只说:“我已知道这情况,只是因道远没能去罢了。”

杜环回到家,又过半年多,常伯章才来。这一天,正是杜环的生日。常母看到自己的小儿子,放声大哭。杜环家里的人要制止她,说这不吉利。

杜环说:“这是人之常情,有什么不吉利的?”

过些日子,常伯章看到母亲年老,不能远走,竟然谎称办其他事情辞别而去,再也没有回来看望老母。杜环侍奉常母更加慎重小心。然而,常母越来越思念小儿子常伯章竟是一病不起,情况越来越严重,眼看着风烛残年,已是油尽灯枯,郎中也回天乏术了。

在临终之时,常母颤抖着双手,指着杜环说道:“是我拖累你了,拖累你了!你比我的亲儿子还要亲!愿你的子孙都像你这样忠厚善良啊!”

常母去世时,杜环披麻戴孝,完全按照杜家祖母的礼仪办事,替她准备了棺木,举行了入殓安葬的礼仪,在城南钟家山买块地给她安葬,家里摆放了老人的灵位。每年清明扫墓、祭祀,从不间断。

杜环悉心照料常母10多年,直至养老送终。大家都称赞他的孝行,称之为“高义之士”。杜环是仁爱的典型,在朋友亡故后,能够奉养他的亲人,这个“高义之士”的称号,实在名副其实。

谢定住三番打虎救母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倡行孝道,到明成祖朱棣时,孝悌正统教育一直在发挥着作用,以至于当时的年少之人也深受孝悌思想的熏陶。明代永乐年间的少年谢定住就是一个例子。

在当时,河北广昌住着一户人家,夫妻两人抚养着几个年幼的小孩。老大名叫谢定住,13岁那年,他的父亲为了生计,到外面做工去了,家里只有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可是,父亲走后不久,从太行山下来了一只凶猛的老虎,从此,村里就不得安宁了。

起初,老虎只是晚上偷偷地跑下山来,溜进村子,偷袭家禽牲畜,后来,大白天也经常窜至村里袭击单独行走的村民。一时间,人心惶惶。为防不测,人们下田干活都成群结队,还得带上棍棒之类的防身武器。日子一久,好多人家厌烦了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干脆搬到城里去住了。

但是,谢家不想搬,因为好心的邻居纷纷前来劝说,谢母总是说:“我只是个妇道人家,还带着两个孩子,除了种地,还能干什么呢?我们在这里好几亩田,今年庄稼长得不赖,盼望有个好收成,要是搬迁了谁来伺候庄稼呢!”“可是,这只老虎很厉害呀!如果遇上它,那就太危险了!”人们好言相劝。

没想到,谢定住这时却大声回答道:“要是真遇上了老虎,我们会想办法对付,不把它打死,也要把它赶走!”

众人啧啧称赞谢定住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胆量。谢母也为自己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

一天过午,定住把小牛牵到不远的山坡上吃草,然后回来帮母亲干活。太阳快落山了,谢定住想起小牛来,就急匆匆地跑到山坡。到这一看,小牛不见了。这下子他可傻了眼,急得两眼直冒火星。这时,母亲因不放心也抱着弟弟来了。发现小牛不见了,焦急万分,那可是谢家的命根子啊!娘俩一商量,决定到山上去找。

母亲抱着弟弟走在前头,定住拖着一根棍子跟在母亲身后。越走山越险,草越茂,娘俩心越急,天色越来越暗。他们刚走近一棵大树附近,一只猛虎从树后纵身跳出,张开血盆大口,把谢母扑倒在地。

谢母猝不及防趴在地上,用身子紧紧护着孩子。就在这危急关头,谢定住抡起手中的粗木棒,用尽全身力气,朝老虎狠命砸了下去。老虎受到突然打击,大吼一声逃走了。谢定住赶忙扶起母亲,抱起弟弟。

谢母惊魂未定,再也无心找牛了,拉着谢定住往家里跑。不料,那老虎没有逃远,它见后面没有动静,又转过身往回走,躲在大树后边。

谢母带着孩子没走几步路,只觉得身后卷来一股凉风。谢定住赶紧回头,却见老虎的前爪已搭在母亲肩上,他连忙放下弟弟,抡起手中的粗木棒,对准老虎的天灵盖,狠狠一棒。

这一棒子打得很准,老虎的前眼和鼻子被打得出了血,痛得“吼——吼——”地叫了几声,往林中逃去。

这时,谢母吓得双腿直哆嗦:“定住啊,我们恐怕逃不掉了。这只老虎这样紧追不舍,看样子是只饿虎,我已经走不动了。”

谢定住从地上抱起弟弟,扶着母亲,显得非常镇定,还安慰母亲说:“娘,不要怕,我不是已经打跑了它两次吗?它要再来,我非把它打死不可!”

听了儿子这番话,母亲也渐渐镇定下来了。谢定住一手抱着弟弟,一手搀着母亲,三步并作两步往家里赶。

岂料,那老虎似乎不达目的不罢休,乘人不备,又紧紧跟了上来。

谢定住偶一回头,见老虎就在身后不远处,心里不免有点惊慌,但他还是压低了声音,镇定地对母亲说:“快走,老虎又来了!”

话音刚落,老虎扑了上来。一口咬住谢母的腿,拼命往后拖。谢母大叫起来。目睹这情景,谢定住既惊慌又焦急,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放下弟弟,大声吆喝。此刻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母亲从虎口夺下来。

老虎大概被吆喝声镇住了,松口放下谢母,竟一动不动站在原地,惊恐地东张西望。就在这一霎间,谢定住运足力气,搬起一块石头,猛砸过去。这一下不偏不倚,正好砸在老虎的眼睛上。顿时,老虎血流满面,疼痛难忍,连连摇头摆尾。

就在谢定住绕到树后再要搬起石头时,老虎却转身带伤朝远处逃去。老虎被打跑了,母子三人终于化险为夷。

走进家门一看,小牛正趴在槽下倒嚼呢!原来它跑到了人家的庄稼地里,被邻家给赶回来了。

第二天,谢定住勇斗老虎的事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无不钦佩他的胆量和勇气。有的说:“定住,你真了不起,三次打跑了老虎。”还有的问:“定住,当时你就不怕吗?”

对别人的称赞和发问,定住总是腼腆地说:“我只想打跑老虎!救下母亲。”

谢定住打虎救母的事迹从此传开了。1415年,明成祖召见了谢定住,大加赞扬,又给他家送了一块“打虎救母”的匾。还特地命人建了一座“孝勇”牌坊,以表彰谢定住的孝心和斗虎勇气。

陈世恩感化弟弟走正道

在明神宗一朝,出现了一个注重同胞友爱的人,这个人就是陈世恩。

陈世恩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他有兄弟3人,长兄是一个学问道德都很好的人,孝顺廉洁,得到乡里的敬重。

陈世恩在家里排行第二,当时还没有成就。但是德行也如兄长一样为众人所称许,尤其是他那种谦逊有礼、平易近人的态度,更让人敬佩。

最小的三弟由于与他们相隔的岁数比较大,父母对这个儿子不免有些宠爱,因此长大了之后,就整日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结交了一帮不好的朋友。他每天到处游荡,经常是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深更半夜才回来。

俗话说“长兄如父”。三弟的年少轻狂,大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假如三弟不成器,自己该如何向高堂老父母交代,又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呢?

于是,只要有机会,大哥就把三弟叫到一边,苦口婆心地劝他:“三弟呀,不要再在外面游荡了,要早点回家,免得让家人担心啊!”

三弟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大哥劝一两次还罢,次数多了,他不但听不进去,还开始对大哥反感起来。以后他见到大哥就躲,实在躲不过就勉强听着,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只要有机会就溜出去。一见到那帮朋友,觉得比自己的哥哥亲多了。

俗话说“逸则淫,淫则忘善”,三弟因为放荡自己,不免越发离不开这帮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心里还怪大哥多管闲事。大哥看到三弟不仅不听自己的规劝,依然我行我素,并且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心里十分痛苦、烦闷。

陈世恩见此情景,就和大哥促膝长谈。大哥想到自己的好心却不被弟弟所接受,不禁有些激动,说:“我如此煞费苦心地劝告三弟,他却愈发变本加厉。公然以不良的行为对我,难道是我哪里做错了吗?”

陈世恩把手按在哥哥的手上,对他说:“大哥,你的心是为弟弟好,这个没错,我对弟弟的行为也很担忧。但是你对弟弟讲话的时候,语气太直接了,年轻人恐怕面子上挂不住,并且还会伤到他的自尊心,对他来讲一点益处都没有。”

大哥听了这话,很是纠结。陈世恩说:“这样吧,你给我一段时间,由我来劝他,你暂时先放下这件事。”陈世恩和大哥就这样说定了。

当天晚上,陈世恩手里拿着院子大门的钥匙,站在门外等弟弟回来。

此时,月朗星稀,月光下,有一条路通向村外,路旁长着茂密的桑树和梓树。陈世恩不禁回想起弟弟小时候天真可爱的模样。唉,时间过得真快,哥哥已年过半百,自己也到了不惑之年,弟弟也一眨眼就长成了大小伙子了,手足之情,弥足珍贵啊!

一阵清凉的风吹来,陈世恩感觉身上有些发冷。弟弟还是没有回来,他想到弟弟一大早出去,也不知衣服穿够了没有?再说,在外面闲逛,都是一帮不经世事的年轻人,怎么照顾得好自己?饿一顿,饱一顿,唉,弟弟的脸色好像是比以前差很多了。

夜深人静了,家家户户都已歇息,人们都已进入了香甜的梦乡,陈世恩还在门外徘徊,耐心地等待着弟弟的归来。

突然,在月光下,陈世恩发现对面走来一个瘦长的身影,根据身形判定是弟弟。他高兴地说:“是三弟吗?”“啊?是二哥呀!”弟弟没有料到是二哥在等他,意外之下显得有点不知所措。“赶快进来吧,外面冷。”陈世恩看着弟弟走进院子,就亲自把院门关起来,并且把锁锁上。

弟弟以为二哥开始要教训他了,没想到耳朵边却传来二哥亲切的问候:“你吃晚饭了没有?冷不冷?”“噢……吃了,不冷。”弟弟说完,就匆匆忙忙地回到自己房间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又溜出去了,仍然是一整天也没有回来。这天晚上天气很糟糕,刮着大风,下着大雪,但陈世恩和前一天一样,晚上仍在院子门口等弟弟。

弟弟没想到这样的天气二哥还在等他,不免有些心虚,站在院子外不好意思进来。

陈世恩笑着说:“自己家门都不进了吗?外面好大的风雪,赶紧进来吧,我来锁门。”

弟弟进门后,陈世恩照旧把院门锁好,他闻到弟弟身上有一股酒气,关切地说:“喝酒了,难受吗?我刚好泡了一杯浓茶,你喝了可以解解酒。”

说罢,陈世恩就把弟弟带到自己房间,看他喝了茶,漱了口,嘱咐他早点歇息。

这一次,弟弟可有些睡不着了。假如二哥也像大哥那样骂自己几句,自己倒觉得无所谓,但是二哥却半点也没责怪自己。

弟弟回想起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的情形,觉得脸上有些发烧。又想到自己从小到大,两位哥哥对自己疼爱有加。尤其是二哥从来都是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想到这些他心里觉得特别亲。

此后连续几天,弟弟在外面开始待不住了,眼前尽是哥哥深夜翘首期盼自己归家的身影。他对朋友们提出要先告辞,朋友们嘲笑他说:“急什么?难道怕家里的大棒槌吗?”弟弟只好又和他们玩到天黑。

弟弟赶回家一看,二哥又是一脸关切地抚着弟弟的肩头,问他有没有哪儿不舒服的地方。手足间真切担忧关怀的神情溢于言表。

弟弟不觉羞惭交加,感到太对不起哥哥和家里人了。他鼻子一酸,“哇”地一下哭出声来,跪下去对二哥说:“我错了,请二哥责罚!”

陈世恩也激动不已,他高兴地说:“好,好,回来就好,哥哥知道你会自己醒悟的。”

从此以后,弟弟像换了个人一样,再也不和那帮朋友一起混了。在两位哥哥的精心教导下,弟弟认真学习,发奋图强,后来成了一位德才兼备的人。

陈世恩发达时他的兄长已经去世了。有一次,他嫂子的弟弟来看姐姐,陈世恩见他衣服破烂,就关切地问候他。

陈世恩的弟弟就问:“你为什么能对嫂子的弟弟这么好?”

陈世恩就说:“嫂子没有子女,年轻时就为哥哥守节,所以也要敬重嫂子以及她的家人。”

弟弟听了这话,再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陈世恩有两个儿子,陈升和陈陛,他们在父亲的影响下,刻苦用功,后来均考中进士,在朝为官。这是一个普普通通,充满了人情味的故事,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毕竟,家才是一个人最温暖的港湾,兄弟之间相互扶持才能风雨同舟。

沈云英忠孝彪炳千秋

明初提倡的“孝悌之道”在明代被贯彻始终,明代末年又出现了一个堪称既忠且孝的女英雄,她就是沈云英。

当时,在浙江萧山的一个叫作长巷村的地方,有一个女婴出生了。这个女孩刚一出世,就满面英气,秀丽端庄。女婴的父亲沈至绪十分喜爱,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沈云英。她是独生女儿,又是沈家的掌上明珠,沈家没有儿子,就把沈云英当作男孩子来养。

沈至绪从小就教沈云英读书识字,沈云英聪明伶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写出一手锦绣文章来了。但是她最爱读的,是一本叫《春秋胡氏传》的书,而且能够倒背如流,让左右的邻居都十分羡慕。

沈云英不仅喜爱读书写字,还热爱刀枪棍棒。她的父亲沈至绪从小习武,是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在父亲的影响下,沈云英也偷偷地练习起了武艺。

可是,女人习武这种事,在古时候那是不被允许的,属于离经叛道。有一次,母亲发现了沈云英在练武,就教训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家,不好好地做些针线女红,拿着刀呀棍的干什么,也不怕被人家笑话!”

可是沈云英却笑着说:“娘,天下人都看不起女人,以为女人只能煮饭洗衣,可是咱们女人什么时候不如男人了?我就是要给天下的女人争一口气。”

这件事被沈至绪知道了,通情达理的父亲不仅没有教训女儿,反而为女儿的话而感到高兴,认为她言谈不俗,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所以正大光明地指点起女儿的武艺来。

明王朝是个看重文臣、轻视武将的朝代,但是到了明代末期,天下多事,四方盗贼蜂拥而起,于是皇帝渐渐偏重于武将的选拔,每3年都会举行一次武举考试,为朝廷招揽人才。

沈至绪听说这个消息后,兴奋异常,决定到京师去参加武举,而此时的沈云英已经13岁了,嚷嚷着也要跟随父亲前去。于是,父女两人带好路上的旅费,结伴去了京城。

京城的繁华,让沈云英看花了眼,威武雄壮的都城,使她长了不少见识。而父亲沈至绪也不虚此行,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还被朝廷留在京城担任武官。

从此,沈云英就随着父亲定居下来,母亲也被接了过来。在京城的几年里,沈云英没有放弃读书识字和习武,她认为自己的一身本领,总有一天会用得上。而且,她一直以古代的花木兰为榜样,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帮助父亲建功立业。

一晃又过了4年,沈云英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而此时的天下却越来越乱,父亲沈至绪这时候接到了朝廷的任命,让他到湖北省的道州城担任守备。

来到道州,沈至绪受到了湖北地方长官的热烈欢迎,在欢迎宴上,有一双热切的目光悄悄地盯住了美丽动人的沈云英,这人是湖北的一位都指挥使,名字叫贾万策,还没有娶妻。

贾万策仪表堂堂,为人朴实谦和,所以沈至绪也对他十分看重。没过多久,沈云英就和贾万策结成了夫妻。贾万策的驻地在荆州,沈云英嫁人之后,不得不和丈夫两地居住。

1643年,有一天,沈云英正在家里看书,有消息传来,有一支庞大的流寇队伍已经进入到湖北省境内,并且正分兵向道州杀来。担任守备的沈至绪,急忙集合队伍,准备到城外抵御强敌。临出发前,沈云英骑马来到父亲跟前,说什么也要随父前去。

沈至绪知道此去的凶险,一口回绝了女儿的请求。但是经不住沈云英的软磨硬泡,只好嘱咐守城的兵将,一切听从女儿的指挥。沈至绪告诉女儿,坚守城池同样非常重要,沈云英只好委屈地答应了。

父亲走后,沈云英焦急地奔到城头去等候消息,足足等了一天,终于看到明军归来的队伍。可惜的是,里面却没有父亲。

原来,沈至绪率军出征之后,在道州不远处的麻滩驿与敌军相遇。沈至绪率军猛烈进攻,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在追击敌军的过程中,他不幸被炮火击中,负伤落在马下,随后被敌军杀害。

听到父亲阵亡的消息,沈云英没有像其他女孩子那样,立刻号啕大哭,而是咬紧牙关,强忍住悲痛的泪水。

此时,敌军已经来到道州城下,开始猛烈攻城。沈云英不畏强敌,沉着指挥,守城的将士看到一个女孩子都这么坚强,立刻信心百倍,英勇地给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敌人看见强攻没有奏效,于是一边在道州城外安营扎寨,准备长久围困,一边把沈至绪的尸体抬了出来,在两军阵前百般凌辱,想用这样的方法,瓦解城内的士气。这一招果然奏效,城内的百姓和守军看到沈将军已经阵亡,立刻人心惶惶,士气涣散,道州城危在旦夕。

沈云英心如刀割,但她知道此时应该以大局为重。为了稳定军心,她登上高台,大声说道:“大家不要慌乱,沈将军是为国牺牲,我是他的女儿,自然要继承他的遗志。敌兵虽多,但是不要害怕,我虽是女孩子,愿意第一个冲进敌营,为道州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说完,她穿好盔甲战袍,挑选了10多名勇敢的士兵,勇敢地冲出城去。挑衅的敌军没有想到城内的守军居然敢冲杀出来,而且只有这么几个人,一时间没有准备,立刻大乱起来。

沈云英骑马冲进敌人队列之中,一杆长枪左挑右刺,数十名敌军死在了她的枪下。

敌军丢下沈至绪的尸体,开始抱头鼠窜。等到他们回过神儿来的时候,沈云英已经带人抢回了父亲的尸体,回到了道州城内。

沈云英的英勇无畏,激励了道州城内的所有百姓,大家纷纷拿起武器,自发地来到城头打击敌人。没过多久,敌人彻底败退了,道州城转危为安。

沈至绪去世以后,道州城内没有守备,大家都自发的听从沈云英的命令。湖广巡抚听说了这件事情,急忙把沈云英的功劳上报给了朝廷,并说沈云英的勇猛善战,一般的男子汉都比不上。

没过多久,朝廷就传来了诏旨,除了为沈至绪赠官和建立祠堂之外,还封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带领兵民守卫道州。

沈云英忍痛接旨,她成为明代开国以来,绝无仅有女游击将军。但是,沈云英刚刚担任游击将军的职务,前方又传来一个噩耗,她的丈夫贾万策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了。短短的时间之内连续失去了两位亲人。听到这个消息,她当场晕了过去。

丈夫的尸体很快运到了道州,坚强的沈云英终于忍耐不住,痛哭了整整一天。

按照明代朝廷的规定,官员的父母亲人死去后,都要守孝3年。沈云英虽然是女人,但是她熟读史书,深明大义,所以给朝廷写了一封奏折,请求回乡。

朝廷很快就答应了。于是,年轻的沈云英,带着父亲和丈夫的遗体回到了家乡萧山县长巷村。可是,天下的形势出现了变动,明王朝很快灭亡了,而关外的清兵进入了关内,并且打到了浙江省境内。

沈云英满腔悲愤,准备投水自尽以死报国,最终被年迈的母亲劝止。但是她却在家乡办起了私学,并且亲自带领族中子弟学文习武,以求培养有用的人才。

沈云英在明代灭亡后一直郁郁寡欢,终于在39岁那年,怀着报国无门的悲愤,溘然逝去。沈云英去世后葬于衙前境内水搬山上。

她的故里长巷有“云英将军讲学处”,长巷沈氏宗祠内留存“将军讲学处”石匾,这通石匾永久留存于长巷村沈氏祠内。

沈云英虽然长眠在家乡,但是她的高风亮节、豪侠风范和传奇故事,却成为了一面鲜亮的旗帜,光耀后世,在古代的巾帼史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人有诗赞道: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道城。父仇国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古者言之不出

①②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③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④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⑤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

①耻:以……为耻。

②逮:及,赶上。

③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④孤:孤单、孤立。

⑤数: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解释】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还是要犯错误的人,很少。”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人来与他亲近。”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了,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了,就会被疏远。”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许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许诺而感到耻辱。【故事】

汉景帝刘启勤俭治国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崩,皇太子刘启即位,这就是汉景帝。但在即位不久,就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7个诸侯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

汉景帝刘启面临着一次重大考验。刘濞是刘邦的侄子,曾被刘邦立为吴王。此后吴王刘濞开设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设官市,免赋税,于是吴国经济迅速发展,他的政治野心也逐渐膨胀。

刘启即位后不久,刘濞诛杀了汉景帝为“削藩”派下来的官员。随即率20万大军西渡淮水,联合楚军,杀汉军数万人,颇见军威。然而,刘濞的叛乱在汉景帝的迎击下,联军很快瓦解,最后彻底失败。

汉景帝平定吴楚之乱后,迅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刀阔斧实施改革。

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汉景帝采取3项措施:

一是调整诸侯王国的设置。汉景帝对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楚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掉。

二是继续大力推行削藩。汉景帝把诸侯王国领郡由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郡由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王国郡数。这一变化,对于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意义十分重大。

三是抑贬诸侯王的地位。汉景帝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并且收夺盐铁铜等利源及有关租税。此后,诸侯王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政府对抗的物质条件。

汉景帝经过改革,汉初推行的诸侯王国制,至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诸侯王在名义上是封君,实际上“唯得衣食租税”而已,但诸侯王势力并未彻底剪除,以致后来汉武帝不得不继续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军事上,汉景帝为了有效遏制匈奴的进犯,维护国家安全,采取了如下方针和措施:

一是张弛有度,也战也和。汉景帝时期,强大的匈奴骑兵南下进击汉地,到处烧杀抢掠,严重威胁西汉王朝统治。而此时汉朝社会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要战胜匈奴,条件仍不成熟。

在这种情况下,汉景帝采取有战有和,和多战少,以和为主的策略。比如坚持和亲,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军事冲突,为经济发展赢得了时间,为以后汉武帝反击匈奴做了准备。

但也不失时机地反击匈奴,在战斗中涌现了李广等一批卓越的将领。匈奴人一听李广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以致他们称李广为“飞将军”。

二是鼓励养马,强化马政。汉景帝下令扩大设在西边、北边的马苑,而且鼓励各郡国及民间饲养马匹。由于汉景帝时期养马业的大发展,军马生产颇具规模,属于官府的马匹发展到了40万匹,民间的尚且未计。

三是兵农混一,屯垦戍边。汉景帝将大批徙民充实于边地,使之成为一支兵农混一的垦戍队伍。戍边措施不但减轻了内地百姓的徭役,而且争取到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在政治上,汉景帝继续执行黄老无为政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重农抑商,促进生产。汉景帝推行重农抑商的国策,多次下令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允许居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迁徙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垦殖,并租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同时,还多次颁诏,以法律手段,打击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汉景帝曾两次下令禁止用谷物酿酒,还禁止内郡以粟喂马。

二是轻徭薄赋,约法省禁。汉景帝时期,对农民的赋役剥削和法律压迫,较以前有所减轻。所谓约法省禁,就是法令要西汉帛书简约,刑网要宽疏。

汉景帝在即位伊始就颁布了诏令,收取文帝时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从此,这一新的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

在降低田租的第二年,汉景帝又下令推迟男子开始服徭役的年龄三年,缩短服役的时间。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西汉昭帝时代。此外,汉景帝在法律上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强调用法谨慎,增强司法过程中的公平,还对特殊罪犯给予某些照顾。

三是发展教育,打击豪强。汉景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所以统治阶级上自汉景帝,下至郡县官都逐渐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首创了郡国官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汉景帝一面弘扬文教礼仪,一面又打击豪强。为了保证上令下达,汉景帝果断地采取了多项措施。比如在修建阳陵时,效法汉高祖迁徙豪强以实关中的做法,把部分豪强迁至阳陵邑,使他们宗族亲党相互分离,削弱他们的势力,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

再如任用酷吏镇压那些横行郡国、作奸犯科者,收到了杀一儆百的功效,使那些不法豪强、官僚、外戚等人十分恐慌,其不法行为大大收敛,这便局部地调整了阶级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由于推行了上述措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人口翻番,国内殷富,府库充实。据说,汉景帝统治后期,国库里的钱堆积如山,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满了,粮食堆在露天,有的霉腐了。

公元前141年初,汉景帝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不久,汉景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葬于阳陵。

华歆机智讲信用

华歆、王朗同是三国时代的人。一次战乱中,他们两人被追兵撵到长江边。慌乱中,他们找到一条船。正要开船,岸上又跑来了一个人呼喊求救,也要搭乘这条船逃往对岸。

华歆看到这个情景,为难起来,在一边沉默不语。那人见他犹豫不决,也不好开口。这时追兵越来越近。王朗着急了,忙对华歆说:“就让他搭船吧!正好船上还有地方,为啥不帮他一把呢?”

就这样,那人也与华歆、王朗同乘一条船往对岸逃跑。船行到江中心,追兵已经赶到岸边。他们看见华歆、王朗的船,便纷纷下水泅渡追赶。泅水的士兵离行船越来越近。划船的艄公累得精疲力尽,船的速度越来越慢。

王朗见此情景,开始着慌了,便打算赶一同逃难的那人下船。华歆连忙阻止王朗说:“我当初所以迟疑,不答应,正是怕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既然已经答应人家同船逃难,怎么能中途丢弃人家呢?”

王朗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好照华歆的话办。追兵泅到江心渐渐累了,泅水速度便慢了下来,与华歆他们的船距离又逐渐拉大了。

就这样,行船胜利地划到对岸,华歆、王朗及那人摆脱了追兵,顺利地逃出虎口。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赞扬华歆办事讲信用,说话算话,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变卦。

张衡精通天文地理

张衡(142~212),东汉时期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第一次证明了月食的成因。从小聪慧过人,对日月星辰特别感兴趣。10岁时,能够熟读《诗经》,并能背诵并理解文中意思。

东汉章帝建初3年,即公元78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田野荒芜,粮食奇缺,百姓们靠挖野菜、剥树皮过日子,沿街乞讨、卖女卖儿的惨景随处可见。

在荆州南阳郡西鄂县(现河南南阳县)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里,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诞生了。父亲为他取名张衡,字子平。一家人看着这个刚刚出世的孩子,悲喜交加。

张衡从小聪慧过人,对日月星辰特别感兴趣,瞬息万变的大自然奥秘,更使小张衡着迷,脑子里装满了提不完的问题,小小年纪提的问题有时连父母和奶奶奶都无法解答。

有一次,张衡跟着妈妈去挖野菜,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小张衡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自己长,可到了中午自己的影子却缩成了一团。

从此以后,当他看见自己的影子缩成一团时,就催促妈妈赶快做午饭。

张衡少年时家境十分贫穷,但父母还是想方设法送他去书馆读书。

张衡不仅天资聪明,而且读书非常用功。10岁时,他就能够熟读《诗经》,并对其中的天文、历法背得很熟,而且通过阅读大量其他书籍,理解了文中的意思。

有一次,先生给学生讲《诗经·豳·七月》中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先生解释“流火”是指“落下的、一晃而过的大火星。”

学生好奇地问:“‘大火星’是天上哪一颗星星?”

先生含糊不清地回答道:“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流星。”

张衡却站起来说出了与先生截然不同的解释。他井井有条地说:“先生,那‘流星’是28宿中的萤惑星(即火星),‘流’不是落下的意思,而是萤惑星偏西向下的意思。”

接着,他又根据自己所读过的《史记·天宫书》、《淮南子·天文训》等天文书籍,滔滔不绝地说起了星宿与北斗星的区别。

他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一边说:“‘北斗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随着季节的变化,‘斗身’和‘斗柄’的朝向不同。”

张衡的精彩解说使他的同学听得入了迷,令先生对他刮目相看。

子谓公冶长

①②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③妻之。④⑤⑥⑦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⑧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注释】

①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②缧绁: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指牢狱。

③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④南容:姓南宫名适,字子容。孔子的学生。

⑤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⑥废:废置,不任用。

⑦刑戮:刑罚。

⑧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比孔子小49岁。【解释】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罚。”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故事】

晏子崇尚大义与节俭

先秦诸子对“义”和“利”这一时代命题的普遍关注,促使当时的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权衡和摆正两者的关系,其中的很多人大义高标,为当时社会树立了高义在胸的形象。晏子就是其中之一。

晏子,春秋时齐国人,曾任齐景公的相邦,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尚义节俭,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晏子倡导“利不可强,思义为愈”的欲望和义利观。他认为,对待人的欲望与对财富的追求,要倡导“德义,利之本”的道德规范,对财富的追求不能贪得无厌。在义利关系上,他要求对利加以限制。

晏子的义利思想,在他自己的实践和生活中得到了非常鲜明的体现。

有一天,晏子正在家里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找他商量国事。晏子听说使臣还没吃饭,就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吃,结果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

使者回去之后就把这事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吃惊地说:“没想到晏子的家,竟是这样的贫穷,寡人不知道,这实在是寡人的过错呀!”

齐景公知道齐国的复兴是晏子的谋划,就打算多多地奖励晏子。于是就派专人送去了1000金,并从国库拨一部分商业税,作为晏子招待宾客的专用费。

晏子坚决不要,齐景公派人送去了3次,晏子最终还是没要。他对齐景公说:“我的家里不贫。以您的惠爱,可以泽润我的三族,旁及友好,还能施与百姓,君王您对我的赏赐已经很厚了,我的家里一点也不贫穷。”

晏子还劝谏齐景公说:我听说,把君王所给的厚赏再赏给百姓,这是臣下取代国君讨好于民的行为,忠臣不会这样去做。如果把君王所给的厚赏不施与百姓,那就成了一个人的筐箧之藏,仁者也不会那样去做。“进从国君那里索取,退而得罪天下之士,身死则财产归于他人,那不过是个主管藏东西的人,智者也不会那样去做。对一个人来说,有一块粗布为衣,有一罐粮食可吃,也就可以满足了。”

这时候,齐景公又对晏子说:“我听说先君齐桓公曾经把500个书社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可你为什么要推辞呢?”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那这大概就是管仲的一失,而我的一得吧?所以我再次表示感谢,但我不能接受。”

晏子本是齐国的国相,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他却宁愿过那样的俭朴生活,齐景公给他赏赐也坚辞不受,这种品格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其实,晏子也深知富贵享乐的好处。但是晏子之所以尚俭,是因为他时时想到齐国的百姓和人民这个“大义”。他不愿意在人民还不富裕的情况下自己独自享受,更不愿意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百姓的苦难之上。

有一次,齐景公要把平阴和橐邑这两个地方赏给晏子,作为他收取俸禄之地。

晏子又推辞说:“现在您好修治宫室,民力已经疲弊了;您好游猎、玩赏、财货,百姓的财力已经枯竭了;您好兴师,老百姓对您已生怨恨。我不能因为个人享受,增加百姓对您的怨恨,所以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齐景公说:“你说得对。但是你不想富贵吗?”

晏子说:“我听说做人臣的,先考虑君主,然后再考虑自身;国定然后家定,尊君然后身安,为什么我不想富贵呢?只是现在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这样的条件。”

齐景公说:“话虽然是如此,但是我用什么做你的俸禄呢?我总要给你俸禄吧?”

晏子说:“君王的商业渔盐,在关市上只管稽查而不征用;耕者只收十分之一的税;减轻刑罚,该死罪的去服刑,该服刑的处罚,该处罚的则免去。您如果做到了这三点,就等于给了我俸禄,也会使君王获利了。”

齐景公说:“这三件事不太容易了吗?我就按照你的话去做!”

齐景公果然做到了这三点,就派人到大国去询问。大国的国君说:“齐国这下安定了。”派人到小国去问,小国的国君说:“齐国再也不欺负我们了。”

晏子所住的房屋却又矮又旧。齐景公心里觉得有些不安,想给他建造一所宽敞的房屋。

一天,齐景公对晏子说:“相国,你的房子又矮又破旧,而且离闹市太近,整日不得安静,这样长此下去怎么行呢?还是给你建个宽敞高大些的住宅吧!”

晏子感激地说:“感谢国君的关心,我住在那儿很好。我现在住的房子虽然破旧些,却是我祖辈一直居住的地方。我对国家亦无大功,住着先人留下来的房子心里还觉得不配呢,怎么还能换更好的房子呢?”

齐景公再三劝说,晏子始终不肯搬迁。齐景公为此很伤脑筋。

有位大臣对齐景公说:“有倒有个办法,国君不妨试试。”

齐景公迫不及待地问:“你有什么妙计,请快快讲来!”

大臣说:“相国为人十分刚直,靠劝说让他搬迁是不可能的。国君要想了却此愿,只有等他不在家的时候,派人把他的旧房舍拆掉,然后再为他盖好新的房子,待相国回来,那时,生米已做成熟饭,他再反对也没有办法了。”

齐景公听罢,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好!好!”

不久,晏子出使晋国。齐景公照计行事,立即派人给晏子盖了一座华丽宽敞的新住宅。

晏子出使归来,刚到城里,就有人告诉他说,国君为他修建了新宅,原来的旧房子拆掉了,还拆了邻居的房子。

听到这一消息,晏子深感不安,沉思良久,对身边的随从官员说:“烦你去宫中禀告国君,感谢他的一番好意。但为了我能住上好房子,把左邻右舍都撵走了,我于心实在不忍。让我住在这样的宅院里,我一天也难安宁。请国君恩准重新恢复原来的住宅,让邻居回来居住,否则,我哪再有脸面回家呀!”

随从把晏子的这番话转告了齐景公。齐景公十分生气,怒冲冲地嚷道:“寡人尽心尽力为着他好,他却如此不识抬举!”

朝中大臣们也七嘴八舌地嚷开了:“相国的做法,也着实有些不近人情。”“真是好人做不得啊!”“其实相国也有难处啊,他是百官之首,宫里宫外,上上下下,大小官员都看着他,他若身不正,影子就跟着歪了。”

齐景公听了大家的议论,考虑再三,对那随从官挥了挥手:“好啦,随他去吧!”

晏子回到家中,立即叫人将新宅拆掉,重新恢复了原来的住宅,又将迁走的邻居全部一一请了回来。邻居们对他的行为都十分感动。

晏子的尚俭品格,集中反映了他的义利思想,丰富了我国古代义利观的内涵,对以后历代社会人们的立身处世、人生价值观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子罕大德高义不贪财

子罕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大义在胸的典范。

子罕,名叫乐喜,子罕是他的字,春秋时期宋国人。曾经担任司城,主管建筑工程,位列六卿。

子罕虽身为京城中的官员,却从不恃权营私,贪恋钱财。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凡别人送来礼物,他都一概拒收。

有一天,子罕正在府中处理政务,忽然差役进来禀报说,门外有个人求见。子罕急忙放下手中的事务,示意有请。

不一会儿,差役把那人请了进来。只见那人身着峨冠博带,衣冠楚楚。进得门后,一边向子罕施礼作揖,一边口若悬河地说开了:“久闻大人英名,如雷贯耳,怎奈宋齐两国路途遥遥,无缘相见,今日得见大人尊容,实属三生有幸。”

子罕十分谦和地回答说:“客人来访,理当会见,请不必多礼。”

接着,子罕想询问来人的情况和来意。然而那人却只管一面欣赏厅里的摆设,一面不断地奉承子罕。见此情形,子罕虽耐着性子,浑身却像针扎一样难受。出于礼貌,子罕不便发火,只好敷衍着和他胡乱谈了一会话。

坐了好半天,也不见那人说明来意。子罕因身有公事,心里很着急,只得委婉地说:“足下一路风尘仆仆,鞍马劳顿,是否先到客舍休息休息?”

那人说:“大人既是公务在身,小人不敢打扰,今日至此,只有一事相商。”说着,抬眼望了望子罕的左右。

子罕会意,转身向身边的差役们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

那人见厅内别无他人,走到子罕跟前,低声地说:“小人仰慕大人已久,今日得以相见,我这里有一块刚得到的宝玉,要是雕琢好了,它是无价之宝啊!现在我奉献给你,请大人笑纳。”说着,从袖中把那块玉取了出来,双手递给了子罕。

子罕接过那玉细看,确实是一块绿色宝玉。他放在手上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然后,把那玉又递还给了那人。

那人一看,急了,他以为子罕怀疑那玉不是真宝,忙说:“小人已请玉匠鉴定过了,的确是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啊!你看这纹理多么华美,这色泽多么斑斓,这形态多么优雅!”

子罕见那人如此百般殷切,笑着解释说:“我并非怀疑它不是宝,我不收是因为它是你的宝,而不是我的宝。对你来说它是无价之宝,而它对我来说就不是宝。你把碧玉作为宝,我把不贪作为宝。如果我收了你的宝,岂不是你也丢了宝,我也丢了宝。我看还是我们各自守住自己的宝好啊!”

听了子罕的这一番话,那人只得收起那块玉,灰溜溜地走了。

宋国一些年高德劭的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评论道:“子罕并非没有宝物,只是他所珍视的与常人不同罢了。如果我们用一百两黄金和美食去给小孩子,小孩子必定会选择美食;如果以和氏璧与100两黄金给乡下人,乡下人必定会选择100两黄金;但如果用和氏璧与道德至言让圣贤的人挑选,那么,圣贤之人就又会选择后者。智慧越高深的人,他的选择越精明;智慧越是低下的人,其取求也就越低劣。子罕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领悟道德这个无价之宝!”

子罕不仅拒收厚礼,体现出高尚的品德,还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百姓,表明他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公元前544年,郑国发生饥荒,而当年的麦子还未收割,老百姓困苦不堪。担任上卿的罕氏家族中的子皮根据父亲子展的遗命,给百姓分发粮食,每户都有,郑国人没有挨饿。子皮也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极大拥护。

子罕听说这一情况后,说:“多做善事,这是百姓所希望的。”

宋国也在这一年发生了饥荒,子罕便请示宋平公,要求拿出公室的粮食借给百姓,让大夫们也都把粮食借出来。子罕把自己家族的粮食借给别人,但他不让写借据,意思是不要别人归还了。不仅如此,他还以那些缺乏粮食的大夫的名义,借出了这些粮食。

由于子罕的义举,一方面,宋国虽然闹灾荒,老百姓却都没有挨饿;另一方面,百姓们认为官员们个个体恤民艰,献粮救灾,因而使得朝廷形象焕然一新。

子罕仗义疏财的做法传遍了诸侯。晋国著名贤臣、政治家叔向听说这些情况后,感慨地说:“郑国的罕氏家族、宋国的乐氏家族,肯定都会长盛不衰,他们应该都能够执掌国家的政权,这是因为民心都已归向他们了。”

叔向还认为,子罕以其他大夫名义献粮的这一义举,不只是考虑树立自己的德望名声,在这一点上,子罕显得比罕氏家族中的子皮更胜一筹!

其实,一个人不能改变世界,但却能改变自己,而改变了自己,就促成改变世界。子罕助人义举,被人们广泛赞誉,使人们感受到了大德高义的魅力。

子罕不贪钱财、慷慨助人的义举,充分反映了他的义利思想,代表了他的人格高度。是古代社会的道德楷模。

范蠡经商义中取利

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利话题,在商业领域具有普遍意义,或者可以说更具有实际效应。在这方面,范蠡的经商活动,当属正确把握义利关系的典范。范蠡,春秋末楚国宛邑三户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商业理论家。他经商注重义中取利,曾三散家财,是我国儒商的鼻祖。义利观是商业活动的价值论,是商业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经商赚钱“见利思义”则成功,“见利忘义”则失败。在这一方面,范蠡可以堪称是“商人的楷模”。

范蠡致富不忘百姓,慷慨散财济民,传授致富经验,表现了一代儒商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

范蠡帮助勾践兴越灭吴,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变官服为一袭白衣,化名姓为鸱夷子皮,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随后来到齐国。在齐国,范蠡父子治产,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时间不长,就创造了巨大财富,致产数十万。

齐王闻听了范蠡的贤名,将范蠡请进了国都,拜其为相国。范蠡居官3年,认为自己“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终觉“久受尊名,不祥”。

于是,范蠡再次急流勇退,归还相印,将所有财产分于知友乡党,悄悄地离开了齐国。一身布衣的范蠡迁徙定居在陶邑。

范蠡到了陶邑后,自称“陶朱公”,按照好友计然的经商之策,父子治产,种田地、养牲畜、做生意,辛勤劳作,没有几年,果然又“资累巨万”,富甲天下,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人们说起富有的人,没有不说“陶朱公”的。

范蠡居陶经商19年,在此期间,他富而行德,3次致富,又3次散财,将财富分散给当地的朋友和百姓。被时人誉为“富好行其德者”。

范蠡靠自己的经商实践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但他思想开放,绝不保守,想方设法把致富经验传授于人。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百姓发家致富,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生财之道。

鲁国有个人叫猗顿,“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靠贩盐为生。他听说“陶朱公”致富有术,便来求教致富的方法。

范蠡教他说:“你要想致富,我建议你发展畜牧业,渐渐繁衍壮大,日久即可致富。”猗顿按照范蠡的指点大畜牛羊,后成富翁,与范蠡并称“陶朱猗顿”,驰名天下。

范蠡在陶邑时,发现这里低洼多水,便教百姓凿池养鱼。他告诉百姓,“致富之法五,养鱼第一”。定陶县城内现仍存有一大池塘,传说是范蠡当年教民养鱼的地方。

后来,范蠡在总结民间养鱼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养鱼实践,写出《养鱼经》一书,对传播养鱼技术、帮助百姓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商致富靠的是无损于民的商业道德,不搞损人利己的经营技巧。范蠡秉持这一经商大“义”,童叟无欺,公平交易。范蠡在陶邑经商时,当时市场上很多货物的交易都是估计分量,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于是,他便设想制造一种能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

一天,范蠡用桔槔从井中吸水时受到启发,急忙回家模仿桔槔做起实验来。他用一根细直的木杆,一头拴上吊盘,用以盛装货物,一头系一斧头作为砣,再用木桩把木杆支撑起来。

范蠡在实验中发现,吊盘的货物越多,斧头就要移得离支点越远,才能保持木杆平衡。他把货物的多少与斧头移动的距离一一做了记录,而且在木杆上刻出标记。

为使用方便,范蠡把一只斧头的重量定为一个“斤”的单位。但是,比斧头轻的东西怎样秤量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仍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一天夜里,范蠡夜观天象,天空星宿的排列又给他带来灵感。于是,他便将秤杆上一斤的距离平分为13份,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13颗星代表一斤。为表现它的公平,他就给它起名叫“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这种计量货物重量的工具。

范蠡刚开始发明的这种秤必须把木桩固定在地上使用,对于坐商还可以,而对于行贾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于是他又对秤进行了一番改造,在秤杆支点上钻个小孔,小孔穿上麻绳,用手来提。这样一来,秤的使用和携带就方便多了。

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会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又决定把秤再做改进,警告奸商用秤要公平心正。

范蠡改秤杆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16两为一斤。

范蠡告诫商人,经商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他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这样一来,即使是唯利是图的奸商,卖东西时也不敢缺斤短两了。

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一直沿袭了2000多年,直至今天。

在经商过程中,范蠡将“义”与“利”两者的关系看得很透,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制宜,做到了义中取利,利人利己。

范蠡之所以选择在陶邑定居经商,其实就像他当初选择越国成就霸业一样,在这里又一次显现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战略眼光。他认为陶邑是“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业商中心,是可以致富的好地方。

在当时,由于工商业的空前发展,商品交易十分活跃。陶邑处于中原腹地,再加上水陆兼备、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自然成为全国各地商品交换的必经之地。

在陆路交通方面,陶邑为午道之所在。所谓“午道”,就是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是经商活动的黄金地段。

当时促进陶邑繁荣的交通道路,不仅有陆上的,更有水上的。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开凿了沟通济水与泗水的运河,即菏水。菏水的开凿使当时的江、淮、河、济得以互相联系起来,使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道交通联结成网。而陶邑处于菏水和济水会合的地方,也就正处在这个水道交通网的枢纽。

陶邑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商品交易,当时北方的畜产品,南方的羽毛、象牙、颜料,西方的皮革、毛织物、牦牛尾,东方的丝织品、鱼、盐等,都可以在这里买到,陶邑很快发展成为“天下之中”的经济都会。当时成为一方经济中心的经济都会有很多,唯独陶邑被称“天下之中”,可见陶邑的繁荣程度。

所谓“天下之中”,不仅是区域经济中心,更是包括当时诸侯各国在内的经济中心,即全国性的经济都会。

可以说,是陶邑的繁荣成就了范蠡的事业,而范蠡选择陶邑经商也使“定陶”更加扬名。由此可以看出,范蠡定居陶邑的经商战略和措施,最终结果是利国,利人,利己,获得了多方共赢。

范蠡思想开放,知进退,识大体,看得透事物本质。他放得下高官厚禄,能伸能缩,能上能下,自强不息;他重义轻利,行善积德,屡散家财,周济贫困,开创了道德经商的我国儒商传统。无怪后来的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称:

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白圭经商的义与利

商业经营理念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处理好义与利相互间的关系。如果说是范蠡开创了古代道德经商的儒商传统,那么,白圭则以天才般的理财思想,开辟了“智、勇、仁、强”的经营之道。

白圭,战国时期商人。曾在魏国为相,施展治水才能,后来游历了中山国和齐国后弃政从商。

白圭的出生地洛阳,洛阳人善为商贾,致力于商业和手工业。出生于此的白圭有极高的商业天分,很快成为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商人。

白圭始终认为,个人的商业活动,应该和国家的经济富强,百姓的安居乐业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以商富国,以商安民,为国理财。这是商业活动中的“义”之所在。因此,他常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在经营上从不嫌弃小惠小利,更从不靠诡计进行欺诈。

当时商人的队伍非常庞大,有的公平买卖,正当经营;可是也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