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内科护理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9:47:17

点击下载

作者:王海勤,吴轶璇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儿神经内科护理指南

小儿神经内科护理指南试读:

前言

“十二五”期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护理工作,护理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要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推动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我国已开始重视专科护理建设及专科护士的培养。

小儿神经内科飞速发展,已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培养本专业的专科护士,就要有最新的专业理论作为指导。我们发现本专业特别是小儿科的相关护理书籍甚少,为了使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花最少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查阅到本专业护理知识,促进专科护理技术的发展,提高临床医疗护理质量,我们组织了一直工作在小儿神经内科多年,具有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的临床护理专家,编写了这本书。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院领导、神经内科主任及各位神经专科医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编者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3年1月第一章神经科护理概论本章叙述了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的神经系统基本知识,专科常用药物及护理,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危急症的处理与预防以及神经科患儿的护理评估、营养护理与康复护理。目的是使神经科护士能够具有比较扎实的医学护理学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全面评估、综合处理、观果知因,从而展示高水平的、自主的专业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科护士。第一节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本节就与临床护理密切相关的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功能以及受损后的表现进行叙述,以期巩固神经科护士的专业基础知识,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使临床护理能够朝着专业化水平迈进。一、神经系统基本知识

1.神经系统的分区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中枢部包括脑和脊髓,也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周围部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又称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2.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除了血管和结缔组织被膜外,主要由神经组织所组成。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等功能;而神经胶质主要起着支持、营养、保护、修复和形成髓鞘等作用。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按其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根据突起数目又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是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反射活动的解剖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中枢部→运动神经→效应器。

4.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地点,如脊髓灰质。(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的聚集地点,如脊髓白质。(3)皮质:构成大脑半球表面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为皮质。(4)髓质: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为髓质。(5)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为神经核。(6)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地方称为神经节。(7)纤维束: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纤维。二、脑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大脑、间脑、小脑和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一)大脑

1.大脑的外形与分叶 大脑(端脑)是脑的最大部分,被大脑纵裂分为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与沟之间的隆起称回。每个大脑半球都以3条比较深而恒定的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分为5个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1)三条沟 ①外侧沟:起于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上外侧面。②中央沟:起于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下端与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延伸至半球内侧面。③顶枕沟:位于半球内侧面后部,自下向上。(2)五个叶 ①额叶: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与躯体运动、发音、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②颞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与听觉、语言和记忆功能有关。③顶叶:为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枕叶以前的部分,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等有关。④枕叶:位于半球后部,其前界在内侧面为顶枕沟,在上外侧面的界限是自顶枕沟至枕前切迹的连线,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⑤岛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与内脏感觉有关。

2.大脑内部结构(1)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对称的裂隙,内含透明的脑脊液。(2)基底核:靠近大脑半球的底部,埋藏在白质之中的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3)脑皮质:为覆盖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其功能为:

Ⅰ第一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与躯干和上下肢及面、舌、咽喉运动有关。

Ⅱ第一躯干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的痛、温、触、压觉以及位置觉和运动觉。

Ⅲ视区:枕叶内侧面距状沟的两侧皮质。

Ⅳ语言中枢:与语言有关的各种中枢,位于优势大脑半球上。

Ⅴ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损坏后感觉性失语)。

Ⅵ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损坏后运动性失语)。

Ⅶ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损坏后失读症)。

Ⅷ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损坏后失写症)。

Ⅸ听区:颞叶外侧沟下壁的颞横回。(4)大脑半球髓质 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充满于大脑皮质与基底核之间,这些纤维的长短和方向不一,可分为连合系、联络系和投射系。连合系是指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纤维;联络系是联系同侧半球内部各部分皮质的纤维;投射系是指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包括基底核、间脑、脑干、小脑和脊髓)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大部分经过内囊。

3.边缘系统

大脑半球内侧面皮质与脑干连接部和胼胝体旁的环周结构称为边缘叶,由边缘叶及与之联系密切的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如杏仁核、隔区、下丘脑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主要功能有:①影响情绪反应。②影响摄食行为。③影响记忆力。(二)间脑

1.间脑的组成 间脑分为上丘脑、背侧丘脑(或丘脑)、后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间脑的室腔为第三脑室,向下连接中脑水管,向上经室间孔连接大脑的侧脑室。

2.下丘脑的功能 ①自主性神经的较高级中枢。②体温中枢。③摄食中枢。④渴觉中枢。⑤神经内分泌中枢。⑥情绪反应中枢。⑦控制生物节律。(三)小脑

1.小脑的组成 小脑位于颅后窝,藉其表面的沟和裂可分为绒球小结叶、小脑前叶和小脑后叶。

2.小脑的功能 ①古小脑(绒球小结叶):也称前庭小脑,主要功能是保持躯体平衡。②旧小脑(前叶和后叶小脑蚓的大部分):也称为脊髓小脑,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③新小脑(后叶):也称脑桥小脑,主要功能是协调随意运动。(四)脑干

1.脑干的组成 脑干自上而下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脑桥和延髓背面与小脑相连,它们之间的室腔为第四脑室。

2.脑神经核在脑干内的排列 脑神经核除嗅神经、视神经外,其余皆位于脑干内,具体为:

中脑 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动眼神经副核。

脑桥 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上泌涎核。

延髓 舌下神经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副神经核。

脑桥下部及延髓 三叉神经脊束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孤束核。

3.脑干网状结构(1)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在脑干中,脑神经核和其他一些边界明显的核团(如薄束核、楔束核、红核等)以及长的上、下行纤维束以外的区域,有许多胞体和纤维交错排列,称为网状结构。(2)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①调节肌紧张。②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水平。③调节各种内脏活动和脊髓的其他运动。

4.脑干损伤的特点(1)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受损或者是网状结构至丘脑与皮质之间的环形通路受损所致。(2)去皮质强直:在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横断脑干,使动物出现伸肌紧张亢进的角弓反张状态。横断脑干后,网状结构易化区占优势,而网状结构抑制区处于弱势,致肌紧张亢进。(3)交叉瘫痪:同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偏瘫。(4)定位体征:如两侧瞳孔极度缩小,两眼球同侧偏斜提示脑桥损伤;循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提示延髓损伤。(五)内囊

1.内囊的位置 内囊为一宽厚的白质层,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其纤维呈扇形放射至球皮质,进入大脑脚的密集会聚。

2.内囊的分部 在大脑半球的水平切面上,内囊管呈尖端向内侧的“>”形,可分为3部分:(1)内囊前脚(额部):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头部之间,主要有额桥束通过。(2)内囊后脚(枕部):在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主要有皮质脊髓束、丘脑上辐射、视辐射和听辐射通过。(3)内囊膝:位于前后脚连接处,主要有皮质核束通过。

3.内囊损伤的表现 内囊是大脑半球内部极其重要的结构,此区域损伤会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内囊后脚损伤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上辐射受损)和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受损),当损害范围较大时伤及视辐射,可有偏盲,即“三偏综合征”。三、脊髓(一)脊髓的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脊髓上端与延髓在枕骨大孔处相连,下端形成脊髓圆锥至第1腰椎的下缘,占据椎管上2/3,全长42~45cm。见图1-1。图1-1脊髓与脊神经

脊髓表面由三层结缔组织的被膜包裹,由内向外依次为软脊膜、蛛网膜、硬脊膜。软脊膜与蛛网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与脑内蛛网膜下腔相通,其间充满脑脊液;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为硬膜下腔,其间无特殊结构。脊髓自上而下共发出31对脊神经,包括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段1对。脊髓有两个膨大,称颈膨大和腰膨大。颈膨大为颈5至胸2,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根;腰膨大为腰1至骶2,发出支配下肢的神经根。脊髓各节段位置比相应的脊椎高,颈髓节段较颈椎高1节椎骨,上、中胸髓节段较相应胸椎高2节椎骨,下胸髓则高3节椎骨,腰髓相当于第10至第12胸椎水平,骶髓相当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水平,以此可由影像学(X线、CT、MRI)所示的脊椎位置来推断病变脊髓的水平。(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从横切面上观察,中央管的周围是H形或蝶形的灰质,主要为神经细胞的胞体和神经纤维。灰质的外面是白质,主要是纵向排列的纤维束。

1.灰质 脊髓灰质内含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多极神经元。(1)前角:前角中有成群排列的大型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通过骨骼肌执行反射或随意运动的功能。当前角运动细胞胞体或轴突受损或被阻断时,它所支配的肌肉出现软瘫。(2)侧角:侧角由中、小型细胞组成,胸1至腰3的侧角是交感低级中枢。(3)后角:后角细胞分群较多。包括胶状质、后角固有核和后角部等。

2.白质 脊髓的白质主要由前索、侧索、后索(许多上、下行纤维束)组成。见图1-2。(1)上行(感觉)纤维束 ①薄束和楔束:向脑部传导来自上肢和下肢的肌、腱、关节、皮肤的冲动,在脑内经过两次中继,最后传入大脑皮质,引起本体感觉以及精细或辨别性触觉。②脊髓丘脑束:传导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冲动,向颅侧经过脑干止于背侧丘脑。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对侧病变水平1~2节以下的区域表现为痛、温觉的减退或消失。③脊髓小脑前束:传导主要来自本体感觉和皮肤的触压觉。与传导肢体运动和姿势有关。④脊髓小脑后束:接受主要来自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冲动,主要传导单个肌的牵张变化。图1-2脊髓颈段横切面(2)下行(运动)纤维束 下行纤维束包括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等。其中皮质脊髓束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止于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其功能是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三)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的血液供应主要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及根动脉3个来源。脊髓的静脉回流至椎静脉丛。椎静脉丛内压力很低,没有静脉瓣膜,血流方向常随胸、腹腔压力变化(如举重、咳嗽、排便等)而改变,易使感染及恶性肿瘤由此转移入颅内。(四)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大脑皮质的运动兴奋性经脑干—脊髓—脊神经到达效应器官;肌肉、皮肤黏膜、关节的痛、温、位置等感觉经脊神经—脊髓—脑干到达大脑半球。

2.节段功能 脊髓除上下传递功能外,在一旦失去大脑半球控制后,脊髓能自主地完成一定的反射功能。四、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一)感觉传导通路

由感觉器经周围神经传入中枢后,经过几次中继,最后到达大脑皮质或其他高位中枢称为感觉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可分为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等。

1.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也称深部感觉,为节后肌、腱、关节等深部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除此之外,还传导皮肤的精细或辨别性触觉。四肢与躯干的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有两条。①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传至大脑皮质引起意识性感觉。此通路若在脊髓受损,患儿闭眼时不能确定同侧各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方向,且不能辨认两点距离。②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传至小脑,不产生意识性感觉,而是反射性调节四肢和躯干的肌张力和协调运动,以维持身体姿势与平衡。

2.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又称浅部感觉传导通路。传递皮肤、口、鼻腔黏膜的痛觉、温度觉、触压觉。分为躯干、四肢和头面部两条通路。

3.视觉传导通路(1)视觉传导通路:光刺激视网膜内的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使之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枕叶视区→产生视觉。(2)视野:指眼球固定向前平视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3)视觉传导通路受损的表现:①一侧视神经受损- 该侧视野全盲。②视交叉中交叉纤维受损- 双眼视野颞侧偏盲。③视交叉外侧部的不交叉纤维受损- 患眼视野鼻侧偏盲。④一侧视束、视辐射或视区皮质受损- 双眼视野对侧同向偏盲(如右侧受损则右眼视野鼻侧半和左眼视野颞侧半偏盲)。(二)运动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神经冲动来实现的。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均起源于大脑皮质,最后均终止于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锥体系比较直接地影响运动神经元,而锥体外系也通过反馈来影响和调节锥体系的活动,两者在功能上互相协调、互相依赖,共同完成人体各项复杂的随意运动。

1.锥体系(1)锥体系的组成:锥体系主要包括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①上运动神经元即中枢神经元,它起源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下行纤维束,因大部分纤维通过延髓锥体,故称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称皮质脊髓束;陆续离开锥体系,直接或间接止于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称皮质核束。②下运动神经元即周围神经元,它的胞体位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2)锥体系的功能:管理各种随意运动,特别是四肢远端肌肉如手肌的精细运动。(3)锥体系损伤的表现:锥体系的任何部位损伤都可引起其支配区域的随意运动障碍- 瘫痪。

2.锥体外系(1)锥体外系的组成:锥体系以外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传导通路统称为锥体外系。锥体外系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2)锥体外系的通路:主要的锥体外系通路有3条,其中主要参与运动调节的有纹状体—黑质环路。黑质细胞的变性使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下降,这是造成震颤麻痹(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3)锥体外系的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各肌群的运动,以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和进行习惯性动作,也可执行一些粗大的随意运动。五、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表面都包有3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它们具有保护、支持脑和脊髓的作用。

1.硬脊膜 呈囊状裹着脊髓的纤维膜。

2.硬脑膜 脑的坚固并有光泽的纤维膜,与硬脊膜不同,兼具脑膜和颅骨骨膜作用。

3.蛛网膜 位于硬膜与软膜之间,为被覆脑和脊髓的半透明薄膜,缺乏血管和神经。

4.软膜 很薄,紧贴脑和脊髓表面并深入其沟裂中,富含血管与神经。按位置分别称为软脑膜和软脊膜。

5.硬膜外腔 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腔隙,其内有脊神经通行,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就是将药物注入此腔以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作用。硬膜外腔不通入颅腔。

6.蛛网膜下腔与蛛网膜下池(1)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较宽腔隙,其间充满脑脊液。(2)蛛网膜下池 蛛网膜下腔某些扩大的部位。较为重要的有小脑延髓池和终池。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和延髓背面之间,第四脑室的脑脊液借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此池,临床上可在此处穿刺抽出脑脊液;终池位于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平面之间,内有马尾而无脊髓。蛛网膜下池是腰椎穿刺的理想部位,也作全脑造影。(二)脑和脊髓的血液供应

脑的血液供给与颅骨的硬脑膜的血液供给彼此无关,而脊髓的血液供给与硬脊膜和椎骨的血液供给来源相同。

1.脑的血液供应 脑部的血液供应来源于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颈内动脉从颈总动脉发出,入颅后依次发出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这些动脉供给眼部以及大脑半球前部3/5的血液。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经颈椎横突孔、枕骨大孔入颅后汇合形成基底动脉,沿脑桥基底动脉沟前行,至脑桥上缘分为左、右大小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部2/5的血液。椎- 基底动脉在颅内依次发出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小脑上动脉等,供应小脑和脑干。两侧大脑前动脉之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由后交通动脉连接起来,构成脑底动脉环(Willis环),见图1-3。当此环内某一处血管狭窄或闭塞时,可通过此环调节脑的血液供应。椎动脉与颈外动脉的分支之间和大脑表面的软脑膜动脉间亦有多处吻合。图1-3脑底的动脉

2.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的动脉来自椎动脉分出的脊髓前、后动脉和另一些节段性动脉,如肋间后动脉、腰动脉等。其中脊髓前动脉分布于脊髓前角、侧角、灰质连合、后角基部、前索和后索;脊髓后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脊髓后角的其余部分和后索。六、脑室系统与脑脊液循环(一)脑室系统

脑内各个相应室腔称为脑室。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和脊髓中央管。脑室系统内充满脑脊液。(二)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分泌,为无色透明液体,总量达100~160ml。脑脊液在中枢神经系统起淋巴作用,运送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产物;还可缓冲压力,减少震荡,保护脑髓。脑脊液循环对维持脑组织的渗透压和调节颅内压具有重要作用。

脑脊液不断由脉络丛产生,又不断经蛛网膜颗粒回流到血液中,如此保持动态平衡。其产生、循环为:七、脑神经

脑神经共12对,用罗马数字按次序命名,其中第Ⅰ、第Ⅱ对在脑内部分是其二级和三级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束,其他10对与脑干联系(见图1-4)。脑干内有与其有关的神经核,运动核的位置较靠近正中线,感觉核在其外侧,但第Ⅺ对脑神经核的一部分是从颈段脊髓的上几节前角发出的。脑神经有感觉和运动纤维,主要支配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其中第Ⅰ、第Ⅱ、第Ⅶ为感觉神经,第Ⅲ、第Ⅳ、第Ⅵ、第Ⅺ、第Ⅻ为运动神经,第Ⅴ、第Ⅶ、第Ⅸ、第Ⅹ为混合神经。除第Ⅻ以及第Ⅶ脑神经核的下部外,所有脑神经运动核都受双侧大脑半球支配。图1-4脑神经

1.嗅神经(Ⅰ)周围支分布于鼻黏膜,中枢支穿过筛板和硬脑膜,终止于嗅球。主要功能为传导嗅觉。

2.视神经(Ⅱ)视觉感受器为视网膜的圆柱细胞和圆锥细胞,视神经经视神经孔入颅,终止于外侧膝状体。主要功能为传导视觉。

3.动眼神经(Ⅲ)发自中脑上丘平面的动眼神经核,从眶上裂进入眶内,分布于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动眼神经的主要功能为上提眼睑,使眼球向上、下、内运动,使瞳孔缩小和晶体变厚。

4.滑车神经(Ⅳ)起自中脑下丘平面的滑车神经核,经眶上裂进入眶内,分布于上斜肌。主要功能是使眼球向下向外运动。

5.三叉神经(Ⅴ)三叉神经触觉、痛觉、温度觉纤维发源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周围支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布于头皮前部和面部皮肤以及眼、鼻、口腔内黏膜(包括角膜及舌);中枢支进入脑桥后,触觉纤维终止于感觉主核,痛觉、温度觉纤维循三叉神经脊束下降,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从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经卵圆孔穿出颅腔,融合于下颌支内,支配咀嚼肌、鼓膜张肌等。

6.展神经(Ⅵ)发自脑桥中部的展神经核,经眶上裂进入眶内,分布于外直肌。主要功能为使眼球外展。

7.面神经(Ⅶ)自脑桥被盖部的面神经核发出纤维,经内耳孔、面神经管、茎乳孔出颅腔,支配除了咀嚼肌和上睑提肌以外的面肌以及耳部肌、枕肌、颈阔肌、镫骨肌等。面神经核上部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控制,下部仅受对侧皮质延髓束控制。面神经的味觉纤维起于面神经管内膝状神经节,周围支形成鼓索神经,加入舌神经后终止于舌前2/3的味蕾,传导味觉;中枢支终止于延髓孤束核。

8.位听神经(Ⅷ)分为蜗神经和前庭神经。蜗神经起自内耳螺旋神经节,周围支分布于螺旋器,中枢支止于脑桥蜗神经核。前庭神经起自内耳前庭神经节,周围支分布于半规管等平衡器,中枢支经内耳孔入颅腔,止于脑干前庭神经核。位听神经传导听觉和平衡觉。

9.舌咽神经(Ⅸ)感觉纤维发源于上神经节及岩(下)神经节,其周围支分布于舌后1/3的味蕾,传导味觉;至咽部等接受黏膜感觉;至颈动脉窦和颈动脉球,与血压、呼吸、脉搏有关。中枢支均终止于延髓的孤束核。运动纤维起自疑核,分布于茎突咽肌,其功能是提高咽穹窿。副交感纤维起自下涎核,经鼓室神经,岩浅小神经,终止于耳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腮腺分泌。

10.迷走神经(Ⅹ)体感觉纤维起源于颈静脉神经节,周围支分布于外耳道及耳廓凹面的一部分皮肤,中枢支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内脏感觉纤维起源于结状神经节,分布于胸腹腔内各脏器,中枢支终止于孤束核;运动纤维起自疑核,分布于软腭、咽及喉部肌肉;起自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的纤维分布于胸腹腔脏器,支配其副交感功能。

11.副神经(Ⅺ)分延髓支及脊髓支,脊髓支起于第1至第5节颈髓前角细胞,支配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上部;延髓支构成喉返神经,支配声带。

12.舌下神经(Ⅻ)起于延髓背侧的舌下神经核,经舌下神经管到颅外,支配舌肌。舌下神经只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八、脊神经

脊神经共31对,均与脊髓相应节段相连,其中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神经1对。每对脊神经由感觉根(背根)和运动根(腹根)所组成。脊神经前根支配相应肌肉,其中颈5至胸1的前支组成臂丛,主要支配上肢。腰1至骶2的前支组成腰丛,主要支配下肢。第二节神经科常见症状及护理

神经科常见症状很多,本节重点叙述头痛、眩晕、高热、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颅内压增高、尿崩症以及神经外科重症患儿的护理。一、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泛指头颅上半部即眉毛以上至枕下部这一范围内的疼痛。其发生机制大都涉及头部痛觉纤维受物理或化学刺激而产生的动作电位和其向脑部的传导。头痛的主要原因为:①大脑基底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的牵引。②颅内与颅外血管的扩张或痉挛。③血管和颅内、外结构的炎症。④头皮与颈部肌肉持久的收缩。⑤颅内压的改变及鼻旁窦、眼眶、耳朵与牙髓腔内压力的改变。⑥对含有痛觉纤维的神经的压迫与牵引。头痛的常见类型:①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脑血管病性头痛及高血压性头痛。②颅内压变化性头痛,如腰椎穿刺后低颅压头痛、自发性颅内低压症、颅内压增高头痛及脑肿瘤引起头痛。③颅内外感染性头痛,如脑炎、脑膜炎、颞动脉炎等。④紧张性头痛。⑤其他头痛,如癫痫性头痛、精神性头痛、五官及颈椎病变所致头痛,颅面神经痛等。【护理措施】(1)评估患儿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规律、起始与持续时间,头痛发生的方式与经过,加重、减轻或激发头痛的因素,以及伴随的症状与体征;了解患儿头痛是否与紧张、饥饿、精神压力、噪声、强光刺激、气候变化以及进食某些食物如巧克力等因素有关;是否因情绪紧张、咳嗽、大笑以及用力性动作而加剧;评估患儿是否因长期反复头痛而出现恐惧、忧郁或焦虑心理。(2)避免诱因:告知家属可能诱发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如情绪紧张,进食某些刺激性食物、用力性动作等;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3)选择减轻头痛的方法:如指导患儿缓慢深呼吸,听轻音乐、生物反馈治疗,引导式想象,冷、热敷以及理疗、按摩、指压止痛法等。(4)心理支持: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可使患儿出现焦虑、紧张心理,要理解、同情患儿的痛苦,耐心解释、适当诱导、解除其思想顾虑,训练身心放松,鼓励患儿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5)用药护理:指导患儿及家属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作用、不良反应,让患儿及家属了解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的特点。如大量使用止痛剂,滥用麦角胺咖啡因可致药物依赖。二、眩晕

眩晕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或运动错觉。机体平衡的维持和定向功能的正常,是借视觉、本体觉和前庭位置觉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当前庭器受到较大刺激或病理性损害时,前庭感觉的刺激与来自肌肉、关节的本体觉、视觉感受器关于空间定向的冲动不一致,于是产生眩晕即运动幻觉。

眩晕发作时患儿感觉外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倾斜、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血压变化。眩晕分为,①前庭性眩晕(真性眩晕):由前庭神经病变引起,表现为有运动幻觉的眩晕如旋转、移动、摇晃感;常见于耳源性疾病(如meniere病),第Ⅷ脑神经病损,脑干、小脑、大脑的病变和颈椎病变。②非前庭性眩晕(头晕):常为头昏(诉说眼花、头重脚轻),并无外环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觉;常见于眼性眩晕,心血管病变,全身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神经症等。【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了解患儿眩晕发作的类型、频率、持续时间、有无诱因以及伴发症状,评估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了解有无紧张、害怕心理以及受伤情况。

2.预防受伤 发作时应尽量卧位,避免搬动;保持安静,不要惊慌,尽量少与患儿说话、少探视;经常发作的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勿单独外出,扭头或仰头动作不宜过急,幅度不要太大,防止诱发发作或跌伤;平时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3.生活护理 发作时如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眩晕严重时额部可放置冷毛巾或冰袋,以减轻症状;由于发作时消化能力减低,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同时还应协助做好进食、洗漱、大小便的护理,保持体位舒适。

4.心理支持 鼓励患儿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三、高热

体温调节中枢控制正常人的体温在一定范围且呈稳定状态,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体温升高达39℃以上称为高热。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而持续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使机体消化功能减退,抵抗力降低,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体温升高到41℃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引起昏迷、谵妄,小儿则发生惊厥。临床上根据引起高热的原因不同分为感染性高热和非感染性高热两大类。感染性高热为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毒性产物作用于机体所致。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和原虫等引起全身或局部的各种急、慢性感染均可导致高热。非感染性高热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风湿热、药物热等变态反应;皮肌炎、散播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脑出血、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物理化学因素所致损伤等致病因子所导致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其中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所致高热又称中枢性高热。高热的发病机制根据其病因不同而不同:①外源性致热原如各种感染因子及其代谢产物进入机体后,单核- 巨噬细胞合成并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内源性致热原和信息核糖核酸,内源性致热原释放入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一方面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经诱发下丘脑合成中枢性传导介质前列腺素E和环磷酸腺苷而起作用。在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 体液调节机制使机体代谢亢进、肝脏代谢产物增加,同时由于骨骼肌强烈收缩使产热明显增加。在自主神经系统作用下外周血管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表现为发热,而肌肉强烈收缩的结果可出现寒战。②非致热原性高热系机体产热与散热不平衡所致。代谢亢进或肌肉持续性抽搐导致产热过多,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持续状态;而中暑使机体散热减少;脑出血、脑炎等导致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这些原因使产热大于散热,患儿表现为发热。【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及热型和伴随表现,为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明确发热原因。

2.体温监测 一般测体温6次/d,如持续高热,尤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肝、肾疾病的高热或超高热,需24h连续体温监测,为防止加重主要脏器功能损害,高热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3.卧床休息 高热时机体代谢增加而进食少,尤其是体质虚弱的患儿,需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

4.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 高热时各种代谢功能的变化使机体热量消耗大,液体丢失多而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应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液体摄入量1 000ml左右。必要时予以静脉输液并补充电解质,以促进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排出。输液治疗时应严密观察,尤其对于心、脑疾患患儿,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输液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脑水肿。

5.生活护理 高热患儿唾液分泌减少,抵抗力下降,口腔内食物残渣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菌群失调,易引起口腔炎或口腔黏膜溃疡。因此,口腔护理要2~3次/d。高热及退热过程中大量出汗易刺激患儿皮肤,应加强皮肤护理,随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床单及被服,揩干汗液并擦洗局部,保持皮肤清洁,鼓励并协助患儿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尤其对于昏迷、惊厥等意识障碍患儿,加强保护措施,防止压疮、坠床等意外。

6.降温处理 持续高热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代谢,加重原有疾病,威胁患儿生命,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1)物理降温: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①控制室温。夏季可用空调、电扇降低环境温度,必要时撤减被褥。②头部冷敷。③温水擦浴。用32~34℃温水擦浴以加快蒸发散热。擦浴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禁擦胸前、腹部、后项、足心等处,当患儿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及呼吸增快时应立即停止擦浴并保暖。④降温毯持续降温。此法为利用循环冷却水经过毯面直接接触,使热由机体传导至水流而降低体温,降温效果较好,每小时降温1~2℃,同时可根据病情调节降低体温,尤其适用于持续高热的昏迷患儿;当患儿降温过程中出现寒战时应加用冬眠药物,防止肌肉收缩影响降温效果;清醒患儿使用降温毯时,难以耐受寒战反应,故不宜调温过低。(2)药物降温:对于明确诊断患儿,婴幼儿,高热伴头痛、失眠、兴奋症状者可适当使用药物降温。但注意用量适宜,防止出汗过多、体温骤降、血压降低而引起虚脱。用药过程中应加强观察,防止变态反应、造血系统损害及虚脱发生。(3)冬眠低温疗法。

7.其他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高热伴有抽搐、昏迷的患儿使用护栏,必要时约束患儿肢体防止坠床。四、意识障碍

意识即人对周围环境和对自身状态的识别与觉察能力。意识清醒状态的维持,依赖于大脑皮质及脑干网状结构功能状态的完整性,当弥漫性大脑皮质或脑干网状结构发生损害或功能抑制时,都可以引起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异常的一种临床表现。导致意识障碍的原因很多: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脓肿。②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③颅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④颅内肿瘤,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⑤中毒,如乙醇、一氧化碳中毒。⑥重要脏器系统疾病,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心肌梗死、休克、重症感染等。⑦其他,如癫痫、晕厥、中暑等。临床上可通过对患儿的言语、疼痛的刺激、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分为:(1)嗜睡(somnolence):为早期的意识障碍,患儿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醒后能进行语言交流并可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后又进入睡眠状态。(2)昏睡(stupor):患儿处于熟睡状态。强烈刺激方可唤醒,能进行简单、模糊且不完整的答话,语言含糊不清。当外界停止刺激后立即进入熟睡状态。(3)昏迷(coma):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答反应。可分为浅、中、深昏迷。①浅昏迷:对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无语言应答。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角膜反射及生命体征尚稳定。②中昏迷:对疼痛反应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角膜反射及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③深昏迷:自发性动作完全消失,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均消失,病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也常有改变。(4)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①谵妄(delirium):意识内容的改变,表现为清晰度的下降、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判断失常。定向力和自知力均有障碍,有丰富的伴有幻觉、错觉,以错觉为主,形象生动而逼真。②去皮质状态(decorticated):大脑皮质广泛性受损,在恢复过程中受损较轻的皮质下中枢和脑干先恢复,皮质由于受损较重而处于抑制状态,称为去皮质状态,多见于缺氧性脑病、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护理评估可见:无意识的睁闭眼、眼球能活动、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大小便失禁,存在觉醒与睡眠周期,可有吞咽动作和无意识咀嚼,身体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去皮质强直状态)。③无动作性缄默症(akinetic-mutism):为脑干上部和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 边缘系统受损,而大脑半球及其传导通路无病变。护理评估可见:无目的地注视检查者和周围的人,貌似醒觉,但缄默不语,不能活动。肌肉松弛,无椎体束征。伴有体温高、多汗、皮质腺分泌旺盛、心跳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大小便失禁等。瞳孔改变

瞳孔大小:是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散大肌)共同调节的。当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损伤时,出现瞳孔散大,而交感神经纤维损伤时出现瞳孔缩小。在普通光线下正常瞳孔的直径为3~4mm,一般认为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大于5mm为瞳孔散大。①瞳孔缩小:一侧瞳孔缩小多见于颞叶钩回疝早期,短时间内迅速散大提示发生颞叶钩回疝。双侧瞳孔缩小(针尖样瞳孔):见于脑桥出血、吗啡和有机磷中毒巴比妥盐中毒等。②瞳孔散大:一侧瞳孔散大:见于动眼神经麻痹、小脑幕切迹疝。双侧瞳孔散大:见于濒死状态、癫痫发作、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低血糖昏迷等,若伴有呼吸骤停提示发生小脑扁桃体疝。

意识障碍的程度是直接反应病情轻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正确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对抢救治疗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患儿睁眼、言语、肢体运动情况制定的GCS(glasgowcomascale)分级计分法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见表1。14~15分为正常,8~13分为意识障碍,≤7分为浅昏迷,< 3分为深昏迷。表1-1 GCS昏迷分级计分法【护理措施】(1)护理评估:评估有无意识障碍、相关疾病病史或诱发因素,密切观察患儿对呼唤、疼痛等各种刺激的反应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及脑病变水平和病情转归,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角膜反射与生命体征变化。当患儿意识障碍程度加深、瞳孔进行性散大、呼吸不规则、脉搏缓慢或快、血压不稳定时提示预后不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当患儿意识障碍逐渐好转时,深浅反应逐渐恢复,眼球及头可转动,继而视觉、言语功能、随意运动也逐渐恢复;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亦由消失转为迟钝乃至正常。因此,急性期一般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1次/30min,病情稳定后逐渐改为1次/4~8h。(2)体位:患儿取侧卧或头侧仰卧位,以利口腔分泌物引流,意识障碍伴有窒息、严重出血、休克或脑疝者不宜搬动患儿,以免造成呼吸心跳骤停,颅内高压无禁忌患儿,给予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休克患儿采取头低足高位,以保证脑的血液供应。定时翻身及改变头部位置,防止压疮形成。肢体瘫痪患儿,协助并指导家属进行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并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一般被动运动及按摩肢体2~3次/d,每次15~30min。(3)加强呼吸道管理:意识障碍时,呼吸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呼吸反射及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使分泌物积聚,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减少、防止呼吸道并发症,保证脑的血氧供应,应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痰液或呕吐物,以免进入呼吸道造成梗阻或肺炎发生。吸痰尽可能彻底、操作轻柔、方法正确,防止损伤气管黏膜并使吸痰有效;舌根后坠患儿使用口腔通气管、托起下颔或以舌钳拉出舌前端。深度昏迷患儿应尽早行气管切开,必要时行机械通气并加强呼吸机应用的护理。(4)做好生活护理:口腔护理2~3次/d,洗脸、温水擦浴1次/d,每次翻身时按摩骨隆突部并予以拍背。眼睑闭合不全患儿,以0.25%氯霉素眼药水滴患眼3次/d,四环素眼膏涂眼每晚一次,并用眼垫遮盖患眼,必要时行上下眼睑缝合术,防止压疮、口腔感染、暴露性角膜炎发生。(5)营养供给: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的同时,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不可经口喂饮食,以免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等意外,鼻饲饮食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喂食6~7次/d,每次量不超过200ml,对于胃液返流的患儿,每次喂食量减少,并注意抬高床头30°~60°,喂食时和喂食后30min内尽量避免给患儿翻身、吸痰,防止食物返流。(6)监测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意识障碍尤其是昏迷患儿遵医嘱输液,并及时抽血查电解质,防止因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加重病情,必要时记录24h出入水量。(7)保持大小便通畅:便秘时以开塞露或肥皂水低压灌肠,不可高压大量液体灌肠,以免反射性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加重病情。腹泻时,用烧伤湿润膏或氧化锌软膏保护肛周,防止肛周及会阴部糜烂。小便失禁、潴留而留置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操作,以0.5%活力碘消毒尿道口2次/d,女患儿会阴部擦洗2次/d。(8)安全护理:伴有抽搐、躁动、谵妄、精神错乱患儿,应加强保护措施,使用床栏,防止坠床,指导患儿家属关心体贴患儿,预防患儿伤人或自伤、外出,及时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伤。五、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是人类特有的功能,言语障碍分为构音障碍和失语症。当大脑皮质言语功能区发生病变时使人后天获得的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等能力残缺或丧失,称为失语。由于发音肌肉的瘫痪、共济失调或肌张力增高所引起的口语障碍称为构音障碍,是一种纯语言障碍。注意两者区别。

1.构音障碍 是因神经肌肉系统器质性损害所致口语(说话)动作控制失常而产生的语言障碍。临床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和不流利,严重时言不分音、语不成句、难以听懂,最严重时完全不能说话。患儿表达的内容与语法正常,也能理解他人的语言。构音障碍可分为:①迟缓性构音障碍:多见于进行性延髓性麻痹、急性延髓炎、重症肌无力、吉兰- 巴雷综合征、脑干肿瘤、延髓空洞症,第Ⅳ、Ⅴ、Ⅶ对脑神经损害等。②痉挛性构音障碍:多见于脑卒中、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等。③运动过少性构音障碍:见于帕金森综合症和进行性核上麻痹。④运动过多性构音障碍:见于小舞蹈病。⑤运动失调性构音障碍:遗传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硬化等。⑥混合性构音障碍:见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和肝豆状核变性。

2.失语症 是脑部病变所致语言功能的丧失或障碍,患儿理解形成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受损,而并非由于感觉障碍或肌力下降。临床常见失语症分为:(1)Broca失语:又称运动性失语或表达性失语。口语表达障碍为其突出的临床特点。患儿不能说话,或者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畅,常用错词,自己也知道,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书写的语句、句子也能理解,但读出来有困难,也不能流利地诵诗、唱歌;多伴有右上肢的轻瘫。(2)Wernicke失语:又称感觉性失语或感受性失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为其突出特点。患儿发音清晰,语言流畅,但内容不正常;无听力障碍,却不能理解别人和自己所说的话。在用词方面有错误,严重时说出的话,别人完全听不懂。(3)传导性失语:复述不成比例的受损为其最大特点。患儿口语清晰,能自发讲出语意完整、语法结构正常的句子,且理解正常;但不能复述出在自发谈话时较易说出的词、句子或以错语复述,多为语音错语(如将“铅笔”说成“先北”),自发谈话常因找词困难并有较多的语音错误出现忧郁、中断,常伴不同程度的书写障碍。(4)命名性失语:又称遗忘性失语。患儿不能说出物件的名称及人名,但可说出该物件的用途及如何使用,当别人提示物件的名称时,患儿能辨别是否正确。(5)失写:不能书写。患儿无手部肌肉瘫痪,但不能书写或者写出的句子常有遗漏错误,却仍保持抄写能力。单纯的失写较少见,多伴有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6)失读:患儿尽管无失明,但由于对视觉性符号丧失认识能力,故不识文字,词句、图画。失读和失写常同时存在,因此患儿不能阅读,不能自发书写,也不能抄写。

一般认为,语言中枢在一侧半球发展起来,即善于右手(右利)者在左侧半球,善于左手(左利)者其语言中枢也在左侧半球,小部分人在右侧半球。故左侧半球被认为是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90%以上的失语症都是左侧大脑半球受损伤的结果。语言区包括说话、听话、书写和阅读4个区。①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又称Broca区。②听觉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③书写中枢:额中后回部。④视觉语言中枢:角回。【护理措施】(1)护理评估:了解患儿言语障碍的类型、程度,注意有无言语交流方面的困难,能否进行自发性谈话、命名及复述,有无音调、速度及韵律的改变;是否语言含混不清、发音不准或错语;能否理解他人语言等;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及行为表现,观察有无孤独、烦躁及悲观情绪;观察患儿有无面部表情改变、流涎或口腔滞留食物等。(2)心理支持:体贴、关心、尊重患儿,避免挫伤患儿自尊心的言行;鼓励患儿克服害羞心理,大声说话,当患儿进行尝试和获得成功时给予表扬;鼓励家属、朋友多与患儿交谈,并耐心、缓慢、清楚地逐个问题解释,直至患儿理解;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氛围或语言学习环境。(3)康复训练:由患儿、家属及参与语言康复训练的医护人员共同制定语言康复计划,让患儿、家属理解康复目标,既要考虑到患儿要达到的主观要求,又要兼顾康复效果的客观可能性;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原则上是轻症者以直接改善其功能为目标,而重症者则重点放在活化其残存功能或进行实验性的治疗。①对于Broca失语者,训练重点为口语表达。②对于Wer-nicke失语者,训练重点为听理解、会话、复述。③对于传导性失语者,重点训练听写、复述。④对于命名性失语者,重点训练口语命名,文字称呼等。⑤失读、失写者,可将日常用语、短语、短句或词、字写在卡片上,让其反复朗读、背诵或抄写、默写。⑥对于构音障碍的患儿,训练越早,效果越好,训练重点为构音器官运动功能训练和构音训练。⑦根据患儿情况,还可选择一些实用性的非语言交流,如手势的运用,利用符号、图画、交流画板等,也可利用电脑、电话等训练患儿实用交流能力。语言的康复训练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训练中应根据患儿病情及情绪状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一般正答率约80%时即可进入下一组训练课题,使其既有成功感,又有求知欲,而不至于产生厌烦或失望情绪。六、感觉障碍

感觉是作用于各种感受器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感觉障碍是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痛、温、触、压、位置、震动等)的刺激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综合征。感觉的评估方法

感觉可以分为一般感觉和特殊感觉。一般感觉包括来自皮肤和黏膜的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的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震动觉)和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和质量觉);而特殊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根据病变性质,临床上将感觉障碍分为抑制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两大类。①抑制性症状:指感觉缺失或感觉减退,是由于感觉传导通路被破坏或功能被抑制所致。②刺激性症状:表现为感觉过敏、感觉过度、感觉倒错、感觉异常和疼痛,是因为感觉传导通路受到刺激或兴奋性增高所致。

不同解剖部位的损伤产生不同类型的感觉障碍,而典型的感觉障碍具有特殊的定位诊断价值。①末梢型感觉障碍:痛觉、温觉、触觉障碍呈手套或袜子状分布,主要在四肢远端,越远末端越明显,见于周围神经病变。②传导束型感觉障碍:病损以下部位的感觉缺损或分离,见于脊髓病变。③交叉型感觉障碍:延髓外侧和脑桥病变时,常产生病变同侧的面部和对侧身体的感觉缺失。④皮质型感觉障碍:特点为精细性感觉的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的障碍。⑤内囊性感觉障碍:半身痛觉、温觉、触觉减退或消失、常包括头、面部,称“偏麻”,与瘫痪、偏盲共同组成“三偏症”,见于内囊病变。【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了解患儿感觉障碍的部位、类型及性质;注意有无认知、情感或意识行为方面的异常,是否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观察患儿的全身情况及伴随症状,注意相应区域的皮肤颜色、毛发分布,有无烫伤、外伤及皮疹、出汗情况;评估患儿是否因感觉异常而烦闷、忧虑,甚至失眠。

2.生活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无渣屑,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受压或机械性刺激;避免高温或过冷刺激,慎用热水袋或冰袋,防止烫伤或冻伤,肢体保暖需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并避免热水袋直接接触患儿皮肤,可用毛巾包裹;对感觉过敏的患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3.知觉训练:每日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刺激感觉恢复;同时可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按摩、理疗及针灸。七、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可分为瘫痪、僵硬、不随意运动和共济失调。

1.瘫痪 肢体因肌力下降而出现运动障碍称为瘫痪。临床常根据瘫痪程度分为完全性瘫痪(肌力完全丧失而不能运动)和不完全瘫痪(保存部分运动的能力);根据瘫痪的不同分布分为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交叉性瘫痪和局限性瘫痪等;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痉挛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和迟缓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周围性瘫痪)。瘫痪性质鉴别见表1-3。表1-3瘫痪性质鉴别

肌力评定(muscle test):它是通过手法或器械来评定相关肌肉或肌群收缩力量的大小,协助诊断引起肌力改变的原因,指导康复、评定治疗效果的一种常用的评定方法。临床常用以阻力抵抗来判断肌力,肌力记录采用0-5级的6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肢体可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故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脱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弱。

5级:肌力正常。

2.僵硬 指肌张力增加所致的肌肉僵硬、活动受限或不能活动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痉挛、僵直、强直等不同的临床表现,可由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肌肉和神经- 肌肉接头病变引起。

3.不随意运动 指不随意志控制的无规律、无目的的面、舌、躯干、肢体等骨骼肌的不自主运动。包括肌张力增高、动作减少和肌张力减低、动作增多两大类。主要表现形式为震颤、舞蹈、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投掷动作等,所有不随意运动随睡眠消失。(1)静止性震动:常见于帕金森病,安静时明显,活动时减轻是其主要特点,评估时可见手指有节律的4~6次/秒的快速抖动,常有肌张力增高。(2)舞蹈样运动:常见于各种舞蹈病,不能控制地、无目的地、无规律地快速运动,运动幅度大小不定是其主要特点。评估时可见皱眉、挤眼、伸舌、噘嘴、肢体舞动、扭曲、步行跌撞等动作。

4.共济失调 由本体感觉、前庭和小脑系统病变引起的机体维持平衡和协调不能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变部位分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大脑性共济失调。【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了解患儿起病的缓急,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布、程度及伴发症状;检查四肢的营养、肌力、肌张力情况,注意有无损伤、发热、抽搐及疼痛;了解步行的模式、速度、节律、步幅以及是否需要支持;评估患儿是否因肢体运动障碍而产生急躁、焦虑情绪或悲观、抑郁心理。

2.心理支持 给患儿及家属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鼓励患儿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忧郁、恐惧心理或悲观情绪,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理;关心、尊重患儿,多与患儿交谈,鼓励患儿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任何刺激和伤害患儿自尊的言行,尤其在喂饭、帮助患儿洗漱和处理大小便时不要流露出厌烦情绪;营造一种舒适的休养环境和亲情气氛。正确对待康复训练过程中患儿所出现的诸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情感活动难以自制等现象,鼓励患儿克服困难,增加自我照顾能力与自信心。

3.生活护理 指导和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如厕、穿脱衣服及个人卫生,帮助患儿翻身和保持床单位整洁,满足患儿基本生活需要;指导患儿学会配合和使用便器,要注意动作轻柔,勿拖拉和用力过猛。

4.安全护理 运动障碍的患儿要防止跌倒,确保安全。床铺要有护栏;走廊、厕所要装扶手;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去除门槛;呼叫器置于床头患儿随手可及处;患儿鞋最好使用防滑软橡胶底鞋;患儿在行走时不要在其旁边擦过或在其前面穿过,同时避免突然呼唤患儿,以免分散其注意力;行走不稳或步态不稳者,选用三角手杖等合适的辅助具,并有人陪伴,防止受伤。

5.康复护理 与患儿、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及时评价和修改;告知患儿及家属,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儿急性期床上的患肢体位摆放、翻身、床上的上下移动;协助和督促患儿早期床上的桥式主动运动、Bobath握手(十字交叉握手),床旁坐起及下床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主动训练;鼓励患儿使用健侧肢体从事自我照顾的活动,并协助患肢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教会家属协助患儿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使患儿保持正确的运动模式;指导和教会患儿使用自助具;必要时选择理疗、针灸、按摩等辅助治疗。(1)重视患侧刺激:通常患侧的体表感觉、视觉和听觉减少,有必要加强刺激,以对抗疾病所引起的感觉丧失。房间的布置应尽可能地使患儿在白天自然地接受更多的刺激。如床头柜、电视机应置于患侧;所有护理工作如帮助患儿洗漱、进食、测血压、脉搏等都应在患侧进行;家属与患儿交谈时也应握住患侧手,引导偏瘫患儿头转向患侧,以免忽略患儿身体和患侧空间;避免手的损伤,尽量不在患肢静脉输液;慎用热水瓶、热水袋等热敷。(2)正确变换体位: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减轻患肢的痉挛、水肿、增加舒适度。

1)床上卧位:床应放平,床头不宜过高,尽量避免半卧位,仰卧时身体与床边保持平衡,而不是斜卧。

2)定时翻身:翻身主要是躯干的旋转,它能刺激全身的反应与活动,是抑制痉挛和减少患儿受压最具治疗意义的活动。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应给予正确引导(如指导患儿肩关节向前伸展并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手掌向上放在最高处,患腿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