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月刊建设者:2014年度教师(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4:45:03

点击下载

作者:教师月刊辑部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师月刊建设者:2014年度教师(大夏书系)

教师月刊建设者:2014年度教师(大夏书系)试读:

教师作为建设性的力量

文_林茶居

近日,在微博上看到著名“三农问题”学者陈里先生发布信息说,人民网邀请其推荐2014年度责任公民候选人,主要对象为对社会发展进步特别是在民生和改革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责任公民”一词,让我产生了参与的兴趣,并想到一个人:南京师大附中退休教师王栋生(吴非)。我当即写了如下推荐语:王老师教出了一大批有良知的学生,更影响了众多青年教师,“不跪着教书”,不跪着写作。教书立人,坚持常识和真相,著书立说,清醒而节制,可谓中国教师的高度和良心。

一个中学教师,与大众媒体的“年度人物”似乎不搭界,与“社会发展进步”似乎也缺乏明显的关联,毕竟,这种评选既强调年度新闻效应,又需要有具体的“贡献”。在人们的心目中,政治精英、商业大佬、传媒巨子、娱乐明星、平民英雄才是合适人选。但我要说的是,这正是教师职业的特点:静水流深,润物无声,不急躁,不喧哗,不追求“头版头条”。王栋生老师通过课堂,通过文字,通过社会交往(包括师生交往),培育有骨气、有担当、有文化的人,影响同气相求的年轻人,发现身边优秀的人或人身上的优秀部分并加以肯定和褒扬。他的教书生活,深含看不见的建设性力量。这是一种极为可贵的职业品质和文化自觉。

我曾经采访过的原《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先生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建设自己,就是改造社会,建设中国。朱学东先生肯定比我更清楚,“建设”一词,因为颇具意识形态色彩,在很多人那里并不受待见。他之所以还这么说,一定是看到了,当下中国严重缺乏“建设”的文化,缺乏那种具有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建设性力量——个人这样,社会亦如此,各个层面都还存在阶级斗争的阴影和冲动,所以才有一些学者如崔卫平,对协商、共存、共生等“社会理性”的深切呼唤。

所谓建设,并不必然就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尤其是在教育场域。这些年的中国教育,给人的印象是“改来变去”,“找不着北”——我想起多年前跟北师大的丁道勇先生交流时曾经说过:人们之所以找不着北,是因为心中没有“南方”。同样的道理,要建设好自己,要建设好教育,前提就是校准内心的“指南针”,弄清楚为了什么而建设。否则,愈是“建设”,愈是偏离;愈是“建设”,愈是损坏。

教师内心的这个“指南针”,既指向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指向自己的职业与生活,既指向当下的需求,也指向未来的发展,要校准并非易事,必须善于动态平衡,有时还需有所取舍。换一句比较简明的话来说,就是要超越简单的教育成功学,有比分数、考试更大的关怀,“把成功当作优秀的副产品”(周国平语),把立志成才当作健康成长的衍生物,还原“教人成功的教育”为“成全人的教育”。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可能以明确的立场和思路去考虑从哪里建设和如何建设。

教师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曾经是以直接参与社会改造的方式显现的,像陈鹤琴、陶行知、晏阳初那一代人,就是如此。在当时,教育被视为社会建设、乡村建设的策源地和原动力。2014年11月底,我到温州市翔宇中学参加“王人驹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民国教育馆筹备会”,得以初步了解王人驹这位民国时期的温州教育家,他在193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专著《地方教育辅导经验谈》中,引述了浙江省教育厅提出的农村中心小学办学标准,其中之一就是要成为“改造社会的中心”。他本人作为小学校长,在教育教学之外,还致力于当地的农业、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事业。

这个传统,因为社会制度、文化的变迁,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早已失落。不过,最近一些年,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发起成立面向社会的学术共同体或面向教师的成长共同体,积极参与教育公益及民间慈善活动,推动留守儿童关怀和社区儿童阅读事业,呈现出一种新型的社会介入方式。从他们身上,同样可以看到一种勃勃的建设性力量。

当然,今天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育人、立人,培育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来参与社会建设的—它不止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着眼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生幸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时也建设着自己,并生成源源不断的建设性力量。

建设者:2014年度教师

他们在教师不是被“蜡烛化”就是被妖魔化的时代,坚守职业的本分;

他们在教育工具主义愈演愈烈的当下,主动提升自己,积极影响他人;

他们在教育日趋固化、板结之处,撬开了一条缝隙,擦亮了一点幽光;

他们在教育常识被遗忘的地方,努力践履尊重、民主、平等的普世价值;

他们是爱真理、爱事业、爱自己的人,并通过这样的爱参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他们是保持着“源头的清洁”的水,深深卷入人类文明大河的奔流;

他们是中国教育深刻变革、回归自身、焕发生机的建设性力量;

他们是这个浮躁、功利的教育环境中,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那一部分……

周春梅 一个特别在意教学品质的人

周春梅 199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此后一直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

著有读书随笔集《把自己和书关起来》(花城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曾在《未来教育家》杂志开设教育随笔专栏。

希望和学生一起读美好的书,做美好的人。

推荐语

有一晚,钱理群老师打电话来,兴奋地问:“周春梅的文章看了吗?”他指的是周春梅发表在《名作欣赏》2013年第6期上的有关现代诗歌教学的文章,当时我还没看到。钱老师遂侃侃而谈其意义和价值,并说:“我要写一篇评论,介绍她的教学。”隔天告诉周春梅,她平静地说:“我只是谈了些教学体会,钱老师过奖了。”

听过周春梅的课的很多老师,对她温和中的精致灵秀印象殊深。她是那种特别在意教学品质的人,一丝不苟,如果一节课有缺憾,她会耿耿于怀。我曾劝一些老师不要太在意一节课的得失,但她认为“每节课都是唯一的”。她理性朴素又富有激情的课堂,也代表了南师大附中教学的一种风格。

当年周春梅刚到附中,有个退休老教师遇到我,说:“你们组那个小周,看气度,天生就是个当教师的。”周春梅出过一本书叫《把自己和书关起来》,有同事叹息她痴迷读书、教书,不食人间烟火;但她教过的学生,对生命,对人间,对诗,对语文,都有异乎寻常的热爱。

习惯独处的周春梅以读书思考为乐,她的教师生活比较“淡”,听闻涉及名利的话题,她会显出倦态,后来竟充耳不闻。在办公室,她安静地坐在那里,学生来找她,她总是很热情;毕业生来看她,坐下就不想走。高二学生随笔中记了一件事:跑800米,有个小女生实在跑不动了,说“我快要死了”,但她口中喃喃喊着“周春梅,周春梅……”,坚持跑到了终点。她告诉同学,喊着周老师的名字,想着“熬过去,熬过去,下午文学社有活动,就又能见到周老师了……”

周春梅把职业荣誉看得很高,在我们叹息环境变得糟糕时,她会若无其事地说:“今天的课我能上好。”

推荐人

吴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退休教师,语文特级教师,杂文家,著有《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致青年教师》、《吴非集》等

教师身份,让我有机会和学生分享我的阅读体验,为此,我对命运心存感激。

“手里拿着锤子”——我的阅读和教学

文_周春梅

首先要说明的是,跟阅读相比,我觉得生活更重要。一个教师如果能在阅读以外培养广泛的兴趣,对实实在在的生活、丰富的生命形态始终保持好奇和热情,我觉得更能给学生一种本质的热情,让他们热爱生命,相信未来。

而像我这样除了阅读外,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和特长,恰恰是一种缺陷。“把自己和书关起来”,将书本置于生活之上,说到底是有些病态的。“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常常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苍白以至虚无。我也曾试图改变,不过以我的性格,改变很困难,后来也就慢慢接受了自己的这种状态。而让我苍白虚无的阅读获得一些生机,让我个人化的阅读具有一些社会价值的,是我的课堂、我的学生。教师身份,让我有机会和学生分享我的阅读体验,为此,我对命运心存感激。

除了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题外,我的阅读是比较随心、不太系统的。但我会始终保持一种职业敏感、教师视角。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手里拿着锤子,就会到处发现钉子。如果我们一直保持一个教师的敏感,

就会发现可用到教学中的材料如源头活水,取之不竭。在对教材作充分的文本细读、不喧宾夺主、不满堂灌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丰富的高质量的材料,对保持课堂的大容量和新鲜度,会很有帮助。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很在意你课堂的“干货”是不是很多,他希望你能更多更好地呈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对课文进行枯燥、牵强的过度解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修订后,第一个专题是诗歌专题。怎样在高中起始阶段唤起学生对诗歌以至文学的热情呢?我觉得应当以诗唤醒诗,以诗情唤醒诗情。我曾读到上海女诗人陆忆敏的一首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我有过一种经验/我有一种骄傲的眼神/我教过孩子们伟大的诗”。我告诉学生,这首诗正切合我教这个专题的心境:“我骄傲,我将要教你们伟大的诗。这些诗,将与你的青春相遇,留下长久的印记。”顺着“青春和诗歌”这个话题,我又引入一个材料—暑假里翻北岛编的诗选《给孩子的诗》,觉得他的序言写得特别好,正好切合“青春和诗歌”的主题。

我和你们走在一起,未曾相识,如果遇上诗歌,恰似缘分。在人生的路上,你们正值青春年少,诗歌相当于路标,辨认方向,感悟人生,命名万物,这就是命运中的幸运。……我相信,当青春遇上诗歌,往往会在某个转瞬之间,撞击火花,点石成金,热血沸腾,内心照亮,在迷惘或昏睡中突然醒来。

雪花和花瓣,早春和微风,细沙和风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是独特的,就像指纹那样不可重复—这一切都是诗意,但还不是诗歌,换句话说,诗歌即形式,是由文字和音乐性等多种因素构成的。

这些文字谈及诗歌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诗歌的价值:相当于路标,辨认方向,感悟人生,命名万物。二是诗歌的本质:捕捉生命中的诗意—通过文字的排列和节奏、音乐性等—最终形成诗歌。而如何从诗意过渡到诗歌,正是第一个专题的教学核心。

教学中,我有一个习惯:带学生读一本书中的某个片段后,会顺便推荐一下这本书。比如北岛的这本诗选,收录了不少名篇,对老师们来说,可能新鲜度不够,但对接触诗歌不多的学生来说,则保证了其经典性;诗选也收录了不少普通读者不熟悉的作品,诗人的眼光保证了这些非名篇的质量。学生如果特别喜欢其中的某一首诗,还可以继续阅读这位诗人,由此展开广泛、深入的诗歌阅读。

这样由一个具体的片段进入推荐环节,我觉得比空谈阅读的好处有趣。谈论读书,不如直接读书。我直接摘取一枝一叶,让学生看到它的青翠美丽,他们会很迷恋,然后忍不住去看看那棵树,那片树林,树林所在的广袤的原野,原野上的天空……这样由一个片段走向一本书,再到一个作家,一个主题,再走向相关的另一些作家,另一些作品,最终形成自己的阅读体系和精神谱系。

再比如我读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看到有一段话很适合为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作注。课文中有两句话:“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毛姆则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你先得向美(有价值的事物)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美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

而毛姆的另一本小说《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以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登临山顶远眺日出的高峰体验,则可以与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相通,使学生认识到此类超然物外的深度愉悦,超越了时代与地域的差异,关涉人类共同的终极性的哲学命题。

有时报纸上的“读者来信”,也会引起我特别的注意,比如:

1970年代,我曾当过几年警卫看守所的战士,见识和参与过对死刑犯的最后处理。……更有甚者,在河北有民间偏方说人的脑浆是治精神病(疯病)的神药,于是每有死刑,便有人通过关系托持枪执行者取死者的脑浆。而为了能彻底揭开死刑犯的天灵盖,持枪者又特意把子弹磨了又磨(据说能增大威力),枪决后被取走脑浆的犯人尸首更为惨不忍睹。(引自2013年7月25日《南方周末》)《把自己和书关起来》

周春梅 著

花城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读这段文字,我的第一反应是可以为鲁迅的《药》作注:民众的愚昧与麻木多年未变—从人血馒头治痨病到脑浆治疯病。而那个年代的被执行死刑者,很可能正是夏瑜一类的先知先觉者、革命者。由此可见社会进步之难,也可以说明鲁迅作品超越他所处时代的长久价值。

总之,在阅读中保持教师的敏感,及时搜集、记录与教学相关的材料,我觉得对课堂很有帮助。这种方法在保证严肃的文学品位的同时,也会深深地吸引住学生,一旦学生有了对文学的热情,一切就都好办了。

当然,阅读与教学的结合,不只体现在课堂上。阅读影响了我的教育观,而教育视角也使我的阅读与一般读者有所不同。

读何其芳的散文选,读者一般会注意其抒情的风格、优美的文字,而我则会对他所记述的民国时代的私塾教育、大学教育的细节格外留心。广受好评的齐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等个人回忆录,我在阅读时,会注意梳理其中教育史的线索。英国戏剧家品特被称为“威胁大师”,阅读他的作品和相关资料时,我也会注意到他的英语教师如何点燃了他对戏剧的热情,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生。

鲁迅提倡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我会联想到我们备完课,也应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内容、环节删去,不管之前如何耗费心血,毫不可惜。刚工作时,备课往往是在做加法;现在则懂得,做减法更需要智慧与果敢。

还可以把阅读的对象延伸至更广的领域:读人,读生活,读世界。听一位主持人说要随时关注现场气氛,调整节奏,我会想到课堂也是如此,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状态,把“人”放在第一位,调整课堂内容与节奏;听主持人说要找到自己问问题的方式,也许别人问这个问题是合适的,但自己问就不合适—什么样的人问什么样的问题,我会想到,不应盲目借鉴所谓的好问题,而要综合考虑学情、所解读的文本、自己的阅读背景与教学风格等,提出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又能很好地回应、点拨,与学生有效对话。

城市规划师这样谈及硬性空间与柔性空间:硬性空间即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所构建的空间,柔性空间则指树木、草地、水面等组成的空间。前者缺少自动调适的功能,容易形成热岛效应等不良气候现象;后者则不仅可调节自然环境,还可让人们身心放松,有利健康。我们的教育也可以借用这两个概念,并反思:我们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空间?是刻板生硬的硬性空间,还是充满爱与尊重的柔性空间?看到南京江宁区有一个“生态涵养不开发区”,我就会想,教育同样存在揠苗助长、“填鸭烤鸭”等过度开发的问题。

看到一个对老人恶语相向的公交车司机,我会想:他经历了什么样的童年?父母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在求学阶段,如果有一个教师在他心上留下了长久的爱与温暖,他是不是就不会这样?跳广场舞扰民的大妈们说,不能吃完晚饭就上床睡觉,所以必须跳广场舞,高考期间也不能停。我会想:她们如果在少年时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是不是就能享受孤独和宁静,不但不会打扰别人,还可以获得丰足的内心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视角是限制还是拓展了我对世界的认识。但它促使我深入地思考教育的意义,并努力将这种思考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从而也为自己个人化的阅读和单薄的生命寻找到些许意义。参加学生毕业典礼

播种本身即收获——答《教师月刊》十问

文_周春梅

1.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人、哪些事对你影响至深?

工作后,王栋生(吴非)老师在教学上与为人处世上都给了我很深的影响。

林贤治先生则对我教学以外的阅读与写作给予了很多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学生。他们给予我的温暖和鼓励,使我成为今天的我。

2.在你的教育生涯中,有哪些得失可以与同行分享?

刚工作时,备课与教学总在做加法。现在渐渐懂得,在做加法后,需要学会做减法。后者更需要智慧和果敢。

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学生可能并不在意。不必觉得自己“有恨无人省”,或急于批评学生“功利”、“应试”。他可能由于自己的文学偏好而不喜欢某个作品;他可能上节课刚刚做完一套很难的数学试卷,因极度疲倦而无法阅读或思考;他可能因为家里有些不愉快的事,今天无法集中注意力;他可能在思考一个重要问题,萦绕于心而不能忘怀……

王栋生老师曾说:“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这“胸襟”里,包含了对学生“不听讲”的尊重。

认真播种,但不急于收获,甚至不问收获。播种本身即收获。

3.你觉得当前的师生关系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生活中,我们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教学中也是如此。师生关系也是人与人之关系的一种,不必将其过于特殊化,真诚自然就好。

当然,作为教师,对学生应更多一些倾听、理解与爱护。

4.在你看来,爱学生需要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爱超越了“专业能力”。

当然,爱学生需要我们懂得教育智慧,注意沟通方式。

5.这个时代,有一种以升学、高分、名校为核心元素的“教育成功学”。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个人并不认同包括“教育成功学”在内的各种“成功学”。

但我尊重不同的价值取向。只要未触犯法律,未突破社会伦理的底线,人向着自己心目中的“成功”努力,无可厚非。

当然,作为教师,有责任提醒学生思考什么是“成功”。

6.有些时候,外部环境可能不利于个人的理想追求,但个人并非就必须受制于环境而无所作为。对此,你是怎么看并怎么做的?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环境糟糕,然后或无所作为,或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浑水摸鱼。

其实,人还是可以自主选择存在方式的,只要肯付出足够大的代价。

艾青曾说:“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情绪特别糟糕时,我会让自己静一静心,先把今天的课上好。

7.如果你认同教师需要有一些“必读书”,那么你会推荐哪些书?

不敢开书单。

只有两个建议:尽量读原典,不要局限于“教育”。

8.你对年轻教师有什么建议?

不敢有建议。

分享自己的一个经验: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起来,那种幸福,南面王不易也。

爱学生,爱课堂。自己的生命也由此获得重量。

9.工作之余,阅读之外,你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非常惭愧,我是一个无趣的人,别无特长。

10.闲暇时,你是否会跟家人去散步或旅游?有什么体会?

会去家附近的一个小公园散散步。

在这样一个很普通的小公园,在荒僻无人的角落,也能体会深刻的宁静。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地坛”,“地坛在我”。

常丽华 始业课程的探索者

常丽华 1990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教室。

最喜欢的一个称号是来自《中国教育报》的“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最额外的奖赏是出版了《24节气诵读古诗词》、《教室,在书信中飞翔》两本书,写的都是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最高的理想,就是孔子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最喜欢的一句话:一心一意,是世界上最温柔坚定的力量。患得患失,为外在的荣誉所累,永远没有幸福的高峰体验。

现任教于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

推荐语

常丽华,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二年级教师,“全课程”教育实验主要研发专家之一。一直以来,她都坚守一个班级,热衷于和自己班里的孩子们过一种充满情趣和智慧的生活。

常丽华调入亦庄实小之后,承担了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领衔开发“全课程”教育实验的始业教材。它除了严格遵守国家课程标准之外,还借鉴和吸纳了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PYP课程的精髓和国内近十年来的教改成果。最大的困难在于,要重新调整课程结构,要按照新的结构重新组织文本,要跨学科整合……常丽华和亦小名师团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克服了各种困难,推出了一套“始业课程”。

有了教材,怎么教?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常丽华的“小蚂蚁班”,成了新教材的实验田(其他平行的班级同时启动)。无数次的摸索,无数次的尝试,常常山穷水尽,不断柳暗花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逐渐明晰:生活化学习,把孩子的生活编织到课堂当中,让课堂散发出鲜活的当下气息;突破学科界限的综合性学习,让孩子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宽……这一切,造就了一种幸福的教室生活,孩子们浸润其中,乐而忘返。

推荐人

李振村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校长,《当代教育家》总编辑

这就是我期望的课堂:上着上着,教师就不见了。好的教育,也是如此。

创造自己的教室

文_常丽华

1987年参加完中考的那个暑假,当我得知竟然被师范学校录取时,大哭了一场。那时候,只喜欢一个人读书、写小说。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但要成为一名教师,在我,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

我内向、胆怯又自卑,无法想像自己站在讲台上会是什么样子。

20多年以后,我却发现,除了做教师,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更吸引我。是孩子们给了我力量,和他们在一起,我变得活泼、轻松又自如。重要的是,孩子们让我看到了最好的自己。

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工作,恰巧又是自己最喜欢的,这是最幸福不过的事。

2012年来到北京之前,我只是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天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然后再从一年级开始……

我的教室

教室,这真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词语!关上教室的门,就是一个安全、自由的王国,我和孩子们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在教室里成为可能。我也有狼狈、疲倦、茫然的时候,却从未想过离开。只有在教室里,我的心才会安定。

慢慢地,我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的生命和遇到我的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

教室,就是我要到达的地方,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

2004年9月,我又迎来新一轮的一到六年级的教学生活,得遇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干国祥老师、马玲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我的教室开始有了独特的气息—

每天早晨,我们都在音乐和诗歌中开始一天的学习—这是我们的晨诵课程。低段,我们“穿越”了大量有趣的童谣和优美的儿童诗。中段,我们进入浩浩荡荡的古诗词课程:“在农历的天空下”,跟随着二十四节气,走进唐诗宋词,走进古老的中国文化。到了高段,儒家课程、泰戈尔课程,让这间教室里的孩子,习得世界上最经典的语言。每天20分钟,日不间断,用声音唤醒诗歌,用诗歌唤醒生命,这是我们诗意生活的开始。

每个学期,我们只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语文课本,大部分的时间用于阅读经典。低段大量的绘本和桥梁书,引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中段,孩子们在大量童话、小说的阅读中,完成阅读的自动化。高段,我们开始深度阅读,科学、历史、人物传记成为必读书。整个小学阶段,孩子们被书香浸润—我们从来不面向考试,却能轻轻松松赢得高分。我也从来没有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从来都和孩子们一起自由地舞蹈—我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素质教育和应试能力从来就不是矛盾的。

每个学期的旅行课程,也是孩子们盼望和向往的。2010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和家长、孩子一起到上海参观世博会。去之前,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世博会课程——我们熟知了众多国家馆的内容,了解了很多国家的历史和国情;而教室里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大大的地球仪,给了孩子们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所以,当孩子们到达世博园的时候,就像故地重游一样。家长们很感慨:孩子们可以给我们当导游了!这就是课程的魅力。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世博会的知识,还有他们变得开阔的视野。而走在世博园里的穿着班服的孩子们,就是世博园最独特的风景。和孩子一起学习《喇叭花》

我们的教室有最隆重的庆典:每个孩子的生日。每每这一天,我都会选择一个暗含了小寿星独特生命气质的生日故事讲给他听—当然也讲给全班同学听。在这个故事里,有这个孩子的影子,也有我对他的期待。然后,全班同学给小寿星朗读我根据生日故事写的生日诗,然后为其画生日画、写生日诗,再装订起来。这就是属于一个孩子的生日书,也是我能给予一个生命的最贵重的礼物。

……

这样的教室,这样的生活,让我看到了生命的美好,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虽然遗憾很多,力不能及的地方也很多,但我始终兴致勃勃地往前走着。

我的包班生活

2012年9月,我来到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

这是一所刚刚诞生的学校,在李振村校长的带领下,致力于“全课程”教育实验,从课程入手改变学校生态,让师生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个人守住一间教室,而是和一个团队一起,尝试另外一种教育的可能。

从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我们用一年的时间作了课程上的准备,开发了始业课程。在120平方米的主题教室里,两个教师包一个班,承担除英语、戏剧之外所有学科的教学。其实,我一直很怀疑:我能行吗?数学、音乐、美术、科学都要教啊!我逻辑思维极差,唱歌跑调,画画也没有感觉,到底行不行?虽然我能确定,我们的课程足够丰富有趣,但只有我知道自己的不安。

一切在忐忑中开始。但一年多包班生活的体验,让我对教育、教室和生命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

首先,包班,让教育不再有学科上的过度割裂,缤纷的生活就是教育本身。

杜威、怀特海、陶行知,都主张教育即生活。可是,当下教育已经沦为一门学科加一门学科,再加另一门学科,生活本身被忽视了。而我们的课程,则是指向儿童生活的。一年级上学期,我们9月的课程主题是“我是一名小学生了”。每天的儿歌、故事、音乐、色彩、游戏,让孩子深深喜欢上了学校和教室,自豪于自己成了一名小学生。10月的动物课程,教室恍若动物园—孩子们要学会如何和动物相处,学会珍爱动物。当一条蚯蚓造访教室,老师和学生小心翼翼地把它送走,然后想象它的故事、画出它的故事。这个课程,最终以《我家是动物园》的写绘故事结束;对人和动物的关系,孩子也有了朦胧的认知。再比如,11月的课程主题是“拼音国探险记”。拼音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彩虹桥把声母城堡和韵母城堡相连,恶女巫嫉妒拼音国的幸福,就施了魔咒,让人们都昏睡过去……于是,孩子们以勇敢的小卫士自居,踏上解救拼音国的旅程。这是学习吗?这是学习,但这是游戏中的学习,是生活中的学习。孩子们穿过一道道有密码的大门,开始挑战黑夜,挑战一个人上街买东西,挑战妈妈不在家时独自安排生活……最终,孩子们成功解救了拼音国。老师和孩子一起,把丰富的生活“活”了出来,孩子怎么可能不喜欢?

其次,包班,让教师更能把握住教室生活的节奏,教学更加从容。

一年四季轮回,一日黑夜交替。顺应着大自然的节奏,人类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一间教室而言,师生生活的节奏如何把握?我们都知道,把握好了,师生就是从容的;反之,就容易陷入忙乱之中。和传统学校不一样,我们的课程表完全由两个包班教师协商制订。因为我们知道每个课程的时段、目标,所以,当我们既聚焦于每堂课的目标,同时也聚焦于一天、一周的目标时,就是从容的、自由的。教育就是孩子朝你扑过来

来自杭州的一位老师,在我们教室跟班听课两周之后,很感慨地说:“一般学校的课程表和作息表,像一个巨大的中药铺,横平竖直塞满了各种药材,教师按方取药。所有的抽屉中,都安排了各种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孩子们从一堂课走向下一堂课,谁管你多想把没完成的画儿给画完?谁管你多想把看了一半的故事书看完?”她看到在我们的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后,这样写道:

一年级的课堂里读读写写、唱唱跳跳,有语文、算术、美术、戏剧、生命学科的多种元素,但又浑然一体。孩子们学的不是一门课程,而是在体验和展示自己的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我在这儿,我很重要”。

是的,我们的课程安排,是应和着生活和学生生命的节奏而确定的。我坚信一点:课程的终端,不是物化的东西,而是一个个活泼泼的、发展了的生命。而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课程的核心目标。

2014年,追求“对话的课堂”

这一年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开始带着老师们共读佐藤学的书,讨论“对话的课堂”如何形成。和我搭班的老师叫赵秀秀,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有很强的思考力。她在日记中这样来描述课堂改革的艰难:

常老师试着开始新的挑战,放弃设计精美的课件,把话语权还给孩子,倾听孩子。每天常老师会跟我聊两句,也会说佐藤学的改革如何艰难,也会埋怨有的孩子怎么就不会说呢,也会因为一点进步欣喜不已,也会为想不出办法而着急……常老师跟我们这些刚从教的老师一样,真实地经历着一天天的改变。有一天,一个老师在听完课后说:“上学期,常老师不是这样上课的呀,变化好大啊!我是来看常老师上课的,今天看到孩子们不一样了。”是的,课堂是孩子的,要看的应该是孩子……

课堂就是孩子和文本、同伴、自己的三重对话。走向对话,这是我2014年的课堂追求。“秋天课程”中,有一篇小古文《秋虫》:

明月将出,虫声四起,时高时低,时近时远,其声不一。

这堂课,我只提出了两个问题,孩子却给了我太多的惊喜。第一个问题:“自己读读,先在小组中说说你明白了什么。”小组讨论之后,孩子们的发言是如此精彩—“明月将出就是明月出来了。”“我反对她的说法,我觉得是明月快要出来了。”“我赞同他的观点,因为有个‘将’字。”“时高时低是有的在高处叫,有的在低处叫。”“我觉得他说的不对,我觉得可能是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另一组的孩子起身反驳。“我觉得他们两个说得都对。我们可以理解成有的在高处叫,有的在低处叫;也可以理解成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一个小女孩立马起来发表意见。而整个过程,我并没有说多少话,只是偶尔串联一下他们的发言。

在讨论第二个话题“说说你能想到一幅怎样的画”时,孩子们的发言同样把课堂点亮了:“我仿佛看到在一片竹林里,明月出来了……”“我回忆起去年的事情,我到乡下奶奶家,晚上的时候,真是这种场景啊。”“我也有这种回忆!”

……

这就是我期望的课堂:上着上着,教师就不见了。

好的教育,也是如此。

要有能力把孩子带向远方——答《教师月刊》十问

文_常丽华

1.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人、哪些事对你影响至深?

对我影响最深的人是女儿。

自从有了女儿,我才对生命的成长有了真正的理解。成熟的教师有两个标志:理解孩子,理解教育。女儿童年的美好,也是我努力要给学生童年留下的。所以,孩子们离开自己的教室之后,总会对我们共同生活过的那些日子念念不忘。

女儿青春期的挣扎,让我懂得教育的目的是生命的自由。所以,2014年我在教室里的变化,要归功于女儿给我的启发。

2.你的教育生涯中,有哪些得失可以与同行分享?

教育无他,唯念兹在兹。我并不聪明,唯一的优点就是热爱和坚持。

教师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但只要知道目标和方向,和孩子一起朝前走去,孩子会远远超过我们。

很多时候,我会给自己找因为忙碌而不能阅读的借口。这很可怕。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带给孩子的教育一定是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

3.你觉得当前的师生关系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当前师生关系最大的问题是不信任。

课堂上喋喋不休是不信任,动辄想教化孩子是不信任,把孩子的时间牢牢控制住是不信任。到北京之前,我的教室足够美好,因为我爱孩子们。但我不敢说对他们是信任的,孩子一旦偏离我预想的轨道,我就会慌乱。来到北京后,随着女儿的成长,我坚信一点:对生命无限信任,是教育不能改变的原则。

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我觉得,教师首先要信任自己。而信任自己的前提,是自己足够强大。足够强大,意味着有足够高的专业能力。

说到底,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信任不是态度,信任是能力。

4.在你看来,爱学生需要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首先,教师要保持一颗仁心。无论孩子出现什么情况,都能以同理之心去理解。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一般都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懂儿童心理。

其次,要有能力把孩子带向远方。也就是说,要不断修炼自己,让自己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智力挑战。

再次,要和孩子真正生活在一起。教育即生活,教师即课程。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就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5.这个时代,有一种以升学、高分、名校为核心元素的“教育成功学”。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教育不能用成功来衡量。成功学是功利主义的表现,会让人异化。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生命达到自我实现,这是生命最高的自由。

我们的课程体系,强调的是让孩子不断产生高峰体验,享受求知本身的快乐,而不是外在的评价。

6.有些时候,外部环境可能不利于个人的理想追求,但个人并非就必须受制于环境而无所作为。对此,你是怎么看并怎么做的?

只要我们信念如磐石,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我现在的环境很自由,学校给了每个教师自由创造的空间。在山东时,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领导和同事都不认可我:带着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也没看见孩子的考试分数有多高!甚至,我带着孩子外出旅游,也有家长打匿名电话到教育局。但我知道这是对的,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当然,最主要的是我喜欢。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学校的各项考评中都是倒数,不过我从来不在乎这些东西。直到我带的班级有了斐然的成绩,大家也都认可了,很多荣誉不期而至——重要的是,我之后的教室生活,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帮助。

7.如果你认同教师需要有一些“必读书”,那么你会推荐哪些书?

也许应该是这样一些人的书吧: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阿德勒、皮亚杰、维果茨基、佐藤学。

但这些人的书仅仅是我能读懂的。还有一些人的书我读不懂,比如黑格尔、老子、庄子……如果有生之年能读懂这些书,才算真的没有辜负自己。

8.你对年轻教师有什么建议?

第一个建议就是要沉潜到孩子们中间,去理解孩子。和我搭班的秀秀老师,一开始不会上课,孩子们常常说“听不懂”——课堂不是一日之功。我建议她去听老教师的课,每周给家长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描述每一天的生活,二是针对一个孩子写他的成长故事。这样,就“逼”着她不断去观察、理解孩子,理解教育,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她说,周四晚上是她最痛苦的时候,因为周五上午就要把信给我看。但是写着写着,她就习惯了,重要的是,她有了不一样的观察孩子的视角。

第二个建议是日不间断地阅读。我坚持每天至少阅读一个小时,因此才有研发课程的能力,我的生活也才显得比较从容。

9.工作之余,阅读之外,你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码字、听音乐、旅游。

10.闲暇时,你是否会跟家人去散步或旅游?有什么体会?

散步时间很少,但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经常一起旅游。完全地放松,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林志超 努力做一个“特殊的艺术家”

林志超 1974年3月生于浙江苍南,1992年毕业于浙江省瑞安师范学校。浙江省特级教师(德育),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杂志封面人物。出版教育专著《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发表近百篇文章。现为浙江省苍南县龙港潜龙学校德育主任。

推荐语

林志超从事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已22年,始终将如何艺术地应对各种学生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探索领域。

林志超深谙这样的道理:由于班主任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所面临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态,所面向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因而必须成为“特殊的艺术家”,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和教育内容,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采用乃至创造适宜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它需要每一位班主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性地实施。22年来,林志超总是担任最具挑战的班级的班主任,潜心研究班主任工作艺术,注意发现、搜集各种学生问题,善于创新各种教育方式,积极

探索艺术化教育之道

推荐人

张万祥 德育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就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探索艺术化教育之道文_林志超

2010年,一位杂志社的记者认为我的教育随笔“浓浓地透露出艺术化教育的气息”,决定来采访我,想看看我对教育“有哪些独到理解”。他后来在报道中这样写道:“来到学校,向校卫打听时,校卫竟滔滔不绝地夸起林志超来,说自己当校卫十几年,从没见过一个教师这么有能耐。一个接送日总是哭哭啼啼的一年级学生,一次在门口连续哭闹了几个小时,所有人都拿她没有办法,林老师碰巧经过,把孩子叫到办公室,孩子出来之后就不哭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也没有再闹过。我们寄宿制学校总有孩子因为刚开始不适应而哭闹,可只要林老师出马,就能立马OK。你得好好采访采访他,看他到底有什么妙招。”

当时记者问我:“能让校卫都赞不绝口,你到底有什么样的教育艺术?”我的回答是:“教育学生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一个需要讲究艺术的事业。我也经历过很多失败,曾经气馁过,但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

因爱而变

懂得学生,懂得美和爱,才能将心比心,才能使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

记得,那是2008年,一位学生因浪费粮食被公告批评,于是他就跑去挖掉了公告栏中自己的名字。“学生为何如此?”震惊之余,我陷入深思,开始寻找对策。“批评,如何既能呵护童心,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没有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受到一个“艺术讨债”故事的启发,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校园公告栏上出现了这样的公告:

星期一,诸葛亮乱丢垃圾,张飞欺负低年级同学。

星期二,林睿子同学组织了“护绿大花坛”行动,周瑜却故意弄坏了花坛中的花盆。

星期三,张启航帮助低年级同学值日,而曹操浪费粮食。

……

公告中受到表扬的学生是真实名字,受到批评的学生用的是三国人物的名字。这张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公告,让校园炸开了锅,学生纷纷打听:“诸葛亮是谁?”“张飞是谁?”由于不能从老师那儿得到答案,他们就开始关注其他同学的一举一动,“诸葛亮”、“周瑜”、“曹操”们自然不敢大意,表现也有了进步。

一个星期过去,公告栏里只有被表扬者,没有被批评者了,“著名人物”统统消失了。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公告栏里竟不再需要公开批评了,除了表扬,还是表扬。“诸葛亮”和“张飞”也都做了好事,并且被以真实姓名公开表扬了。

改变,收获了惊喜!这让我非常有感触:批评,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教育手段,犯错的学生往往会把教师的批评当成是斤斤计较,有的表面接受,内心却不服气,甚至会出现报复性的犯错,有的则会当面顶撞,造成许多不愉快,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面对学生的错误,批评教育不是不可,但需要智慧,需要讲究艺术,需要呵护童心。

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教育艺术的魅力,产生了新的教育顿悟。我暗下决心,将如何艺术地教育学生作为研究、探索的方向。

因生而宜

教育工作和艺术创作一样,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善于创造……

面对各种不同的教育状况,教师要因生而宜,因事而变,因机而择。

2009年,班上来了一个叫浩然的孩子,他大错不犯,可小错不断,总说:“老师,我一定改,我写保证书。”可保证书一张又一张地写,错误一次又一次地犯。一次,他又犯错了,我无奈地拿起他的日记本,让他把犯错经过写下来。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写的日记内容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坏事连连”,现在竟然是“好事多多”。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前后变化这么大,他说,每次看到“坏事”的记录,就感觉不舒服;自己想写“好一点”的东西,“好”的东西会看了又看。

孩子的话带给我深深的思考,是呀,“想写得好,先要做得好”。当“我要做好”成为一个人的强烈愿望时,他便获得了坚定的信念和前行的动力,进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作为教师,我也可以这样去做。”我悄悄地告诉自己。于是,关注各种学生问题的成因和规律,寻求问题解决的教育资源,便成为我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小夏是一个性格孤僻、害怕交往的孩子,我为他设计了“走入人群三部曲”:一是引导同学们主动跟小夏打招呼,多向他微笑、点头;二是鼓励小夏主动找同学说说话,多与同学交流;三是引导小夏大胆邀请同学参加自己的活动,也积极参与他人的活动。这个过程虽然很长,但小夏在渐渐地改变。

小征天生有缺陷,口吃、胆小,智力发展迟缓。我为他量身定制座位,并设计了一个服务同学、服务班级的职位,让他经常收获被认可的喜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会写诗,就鼓励他大胆动笔,展示自我,在收获同学们掌声的同时,不断唤醒自我,增强自信。

小涵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口水、鼻涕随时会流出来,经常有同学取笑她、作弄她,令她嚎啕大哭。我为小涵准备了专用纸巾,并告诉她,不要总觉得自己“被人欺负或不被尊重”,那很可能是同学想帮她,如果有什么困难,要随时跟老师、同学说。慢慢地,小涵学会了接受大家的帮助,大家也感受到了小涵的不易和助人的快乐。后来,“小涵交际圈”收获了“爱心小组”的称号。

一个叫小微的女孩,可能觉得自己“长得不出彩”,所以很自卑,总躲着人。我发现小微的文采好,就督促她多写文章,并举行了一次“一芳群赏会”,引导同学们品读她的文章,欣赏其中的优美句子。平日,我经常给小微讲三毛等作家的故事,激励她做一个“自己的三毛”。有了精神追求的小微,也有了更多的动力和信心,作文屡屡发表、获奖。

……

一次次学生问题的艺术化解决,就是一个个学生成长的故事。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就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从班级到校园,再到校外,我注意收集各种“疑难杂症”,研究分析,探索艺术化解决之道。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福,因为能看到学生的积极变化,能感受到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信心。

因行而进

光,抖动着,跳跃着,闪烁着,但不等于火的全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探索领域的不断拓展,我逐渐梳理出“常见问题、学习困难、交往障碍、成长困惑、非常心理、不良习惯”等六大系列学生问题,并提炼出近百个“艺术应对”的教育方案。

2013年3月,福建教育出版社遴选其中的36个,为我出版了《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一书。“36个‘现象点击’,既是对教育问题的思索,更是对社会现象的剖析,理性透视现实,寄意教育期盼;36篇‘案例描述’,是艺术应对的巧妙方法,承载教育智慧,是走进学生心灵的经典案例;36则‘评析’,阐述教育理念,盈溢教育情感,富有人生寓意。”这段文字,是《中国教育报》对这本书的推荐语。

我觉得,教育学生的艺术,就在于如何用心寻找教育学生的方法。总有一种方法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感动。艺术化教育的研究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除了自己继续研究,我还努力传递艺术化教育的热量,领衔多个班主任工作室,担任多个班主任培训班导师,引导更多的教师、班主任参与研究和实践,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幸福成长。

我发现,教育的艺术,不仅体现在学生问题出现之后的艺术应对,更体现在把工作做在学生问题发生之前。让教育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才是艺术化教育的真谛。于是,形成预防性教育方案,艺术化地引导学生成长,让学生对自己的现状“心中有数”,防范于未然,就成了我的下一步目标。

一路艰辛,一路收获。艺术化教育的探寻,不仅收获了学生的幸福成长,更收获了自己的专业发展。2014年7月,我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德育)”;9月,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荣誉,是继续前行的最好理由。虽然艰辛漫长,但充满期待。有人说,班主任是“特殊的艺术家”,我愿意为此不断努力。

看着身边人欢呼雀跃的那种幸福——答《教师月刊》十问

文_林志超

1.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人、哪些事对你影响至深?

小时候,家里很穷,除了在校学习,空余时间都忙于劳作,以贴补家用。回家书包一丢,马上参加劳动,上山下河,田间垄里。8岁学着插秧,一次由于方法不当,秧苗全枯;到了13岁,便成了乡里的插秧能手。10岁自制冰棒箱外出卖冰棒,跑遍周边十里八乡。12岁学会制作鞭炮,成品被鞭炮厂选为样品。

也许这种繁忙的课余生活,让我倍加珍惜学习,向往做教师的生活,可以看书、讲课。15岁时,以乡里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师范。因为经常得到表扬,有成功的经历,就养成了做事信心满满、百折不挠的习惯。

2.在你的教育生涯中,有哪些得失可以与同行分享?

我18岁师范毕业,到现在已经22年。我的教育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段差不多七年。第一个阶段是“满腔热情期”,工作起来很疯狂,有时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也不懂得用文字去积累,虽获得一些荣誉,但没有真正的教育成长。第二个阶段是“迷茫徘徊期”,开始看不到工资之外的意义,不再追求教育上的成长,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找不到教育的幸福感,可谓碌碌无为。第三个阶段是“探索追求期”,参与同伴互助活动,主动追求自我成长,探寻教育规律,寻找教育学生的方法,在促进学生幸福成长的同时,收获自我成长。

所以,我觉得,教师成长,主要是自己的事。只有发自内心地主动去追求,才能成长并体验到幸福。

3.你觉得当前的师生关系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现在师生关系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师面对学生问题时的心态问题。教师是师生关系的决定者,你选择怎样面对学生、教育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怎样。

如何解决?这需要教师调整心态。但影响教师心态的因素实在太多,有学生的因素,有环境的因素,有待遇的因素,有家庭的因素,乃至家长的因素等;也有内在的自我认可、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等。“教师幸福,师生和谐,学生幸福”是一种环环相扣、交织影响的辩证关系。任何一个方面的突破,都能带来“一好皆好”的多赢局面。

4.在你看来,爱学生需要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爱,其实不容易把握。太多,太过,就是溺爱,那是害;太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