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之地:财富就在你身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4:48:40

点击下载

作者:康维尔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钻石之地:财富就在你身边

钻石之地:财富就在你身边试读:

钻石之地:财富就在你身边

ACRES OF DIAMONDS

[美]R·H·康韦尔 著

刘荣跃  译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位历史名人不朽的励志演讲,也是关于杰出人物成功的故事。这个神奇的演讲曾每年举行200多场,共发表过5000多场次,激励鼓舞了上千万的听众!它充分阐明了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始终如一,这就是:在我们的国家,每个人凭借自己的本领、活力与朋友,都有机会比在各自所处的小天地里更有作为。

目录

“钻石宝地”的故事

(代序)………………………罗伯特·沙克尔顿

关于作者

……………………………………………罗伯特·沙克尔顿

关于《钻石宝地》

…………………………………R·H·康韦尔

钻石宝地

………………………R·H·康韦尔

原文欣赏:Acres of Diamonds………………………RUSSELL H. CONWELL

附一:

名人康韦尔小传

:康韦尔的生活与成就………罗伯特·沙克尔顿

1、剑的故事

…………………………………….

2、起步于老克星列顿…………………………

3、57美分的故事……………………………….

4、演讲家与传教士的才能…………………….

5、鼓舞他人的天赋…………………………….

6、上千万听众…………………………….

7、如何创办大学.........................

8、一流效率...........................

附二:

讲坛生涯50年……………………………………R·H·康韦尔

译者简介…………………………………………

一万字精选内容“钻石宝地”的故事(代序)

总体而论,康韦尔杰出的生活中最杰出的东西就是其“钻石宝地”这一演讲——包括演讲本身,他演讲的次数,演讲给无数人带来的巨大鼓舞,他从中挣到或正在挣到的钱,以及他给这些钱派上的用途。围绕“钻石宝地”所产生的情况,它取得的巨大成功,演讲本身以及康韦尔博士演讲它所体现的那种精神,都显示了他的品性,他的目标,他的能力。

这个演讲充满了他的活力、热情与思想,闪耀着他的希望。它代表着人人都有可能成功。他将“钻石宝地”演讲了5000多次,并且听众的需求有增无减。演讲的成功也与日俱增。

在康韦尔的年轻时代,曾有一段时间他想起就痛苦。一天晚上他向我谈起这事,随着他回忆起遥远的过去,他的声音越来越低。他说的是在耶鲁大学求学的日子,它们也是他痛苦的日子,因为他没有钱上大学,而为了挣到更多钱他忍受了巨大羞辱。并非因为工作太艰苦,康韦尔总是甘愿做艰苦的工作。也并非因为贫穷和困难,他总是发现困难去战胜就是了,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顽强地忍受着贫穷。他遇到的是羞辱——人身的羞辱,甚至半个多世纪后回忆起那些羞辱时他还感到痛苦——然而它们却使他创造了一个奇迹。“我那时就决定,”他说,“只要能让年轻人上大学更容易一些,无论做什么我都愿意。”

于是许多年前,他便开始把从“钻石宝地”的演讲中挣来的每一元钱投入到这个明确的目标当中。他有一份所谓的“等候名单”,这份名单中的人很少有他亲自去了解的。他是个大忙人,无法亲自去进行广泛的调查。大部分名字都由那些大学校长提供给他,他们清楚本校有哪些学生中需要得到这种帮助。“每天晚上,”我请他讲讲这事时他说,“我演讲完了得到支票时,就在旅店的房间里坐下来,”(多么孤独的情景,简直成了工具)“从总收入中扣除干那工作实际需要的开支,然后将余额开出支票寄给名单上的某个青年。我总是另外附上一封建议和帮助的信,表示自己希望这会对该青年有些用处,并告诉他只需觉得应该对上帝尽到责任就行了。我深深感到——也努力让每个青年感到——一定不要觉得必须对我个人尽到责任。我对他们说,我希望今后大家比我做的工作还多。别以为我提出过多的建议,”他补充道,面带微笑,“我只是一心让他们知道有个朋友正在极力帮助他们。”

他说话时露出喜色。“这事真富有一种魅力!”他大声说。“就像是一次冒险!我把信一寄出后就将那个名字从名单上划掉,并准备着帮助下一个人!”

稍停片刻后他又说:“我并不设法给任何青年寄去足够的钱承担他的全部费用,只是不想让他受苦,而每一张支票都会有帮助的。再者,”他最后说,“我也不想让他们完全依靠我!”

他告诉我,他向人们表明了自己并不希望从这项毕生从事的工作中得到回答或汇报,因为那样需要大量时间去观察和思考,并读写信件。“不过主要原因,”他继续说,“是我不希望让他们心里有尽责任的意识。”

我指出这无疑就是一个面包丢到河水里有去无回[ 面包丢到河水里,喻指真心行善不望报。]的例子,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若有所思地说:“当一个人年龄增大一些后,他就会为做过某件事而从中得到满足。他感到面包在自己付出的努力中已经收回了。”

他的秘书告诉我,在最近一次经过明尼苏达州的途中他曾的确弄得很不安,因为火车上有位通过“钻石宝地”得到帮助的男青年认出他来;那个青年发现他真是康韦尔博士,还热切地把妻子也叫来对他给予资助千恩万谢。这对夫妻激动不已,弄得康韦尔博士简直受不了。

这个演讲,用高尚的康韦尔博士本人的话说,意在帮助“每个怀有崇高意愿决心从事有益而光荣的职业之男女”。这是一个帮助他人的演讲。这个演讲假如用康韦尔的声音、表情和举止发表出来,更是充满魅力。而它又是多么朴素真诚!

他的演讲富有灵感、联想和益处。他要去数千个地方演讲,并根据当地情况作些改变,不过出发点是一致的。甚至那些知道演讲是个老故事的人也会一次又一次地去听。他不无有趣地说,他知道有些人已经听过20次他的演讲了!

演讲开始康韦尔讲了一个故事,那是他与一个老阿拉伯人一起去尼尼微时听到的;听他讲述时,你仿佛真正听到那个老阿拉伯人在讲着一般,仿佛看到了沙漠与摇晃的棕榈。这个演讲家的声音是如此从容自然,好像十分平常,就事论事——然而整个场面会立即活跃起来!他会立即让自己的听众着了什么迷似的,让他们想急于听下去,随时与他一同欢乐,或一同严肃。他具有一种控制力——这是演讲家必不可少的才能。

同样的人会一次又一次去听他演讲,这可是康韦尔所喜欢的某种礼物。我最近听过他在自己的教堂里作这个演讲,人们自然会认为那不过是老生常谈,大概只有几个忠诚的人才去听;但很明显他所有的教徒都很忠诚,因为听众很多,在巨大的教堂里几乎座无虚席。需要补充的是,尽管在他自己的教堂里,但演讲也并非是免费的;听众会不少,而每个人都要支付不菲的价才能有一个座位——这种入场费总是实际检验出人们真心渴望去听他演讲。大家被这股潮流席卷而去,好像无论演讲者还是演讲本身都让他们产生新的兴趣。演讲本身阅读起来是不错的,但只有在亲自倾听康韦尔本人生动地讲出来时,你才会明白它产生的巨大影响。

那天晚上,他决定仍像自己多年前第1次那样发表演讲,而不用那些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有过的任何更改。随着他演讲的深入,听众们又像往常那样发出阵阵笑声,而他无疑自己的演讲仍同多年前一样。然而,尽管他极力回到往事中,但为了生动活泼演讲也是必须不断更新的——因此他便时时举出一些显然是最为新近的例子,比如汽车![ 在当时汽车是比较新鲜的。]

我最近又听了他的第5124场演讲。这看起来不是难以置信吗!5124场!我注意到这次演讲将在一个有点偏僻的地方举行,那儿要有很多人去听不容易,我真不知会有多少听众,他们会留下怎样的印象。于是我去了,因为那里离我逗留的地方仅几英里远。道路较暗,我想象着听众寥寥无几,但到达时我才发现那座他将发表演讲的、可以容纳830人的教堂已全部座满,并且后面还站了不少人。许多人是从数英里远赶来的。如果要说广告宣传的话,这个演讲简直就没有做。但人们相互问道:“你不去听康韦尔博士演讲吗?”于是消息便四处传遍了。

我记得看着那些听众时多么令人着迷,因为他们非常热切地作出回应,在整个演讲中都衷心地感到高兴。他们不仅觉得高兴、开心和有趣——在一个叉路旁的教堂里取得这种成功,其本身就值得自豪——我还知道每个听者都受到了激励,决心要为自己和他人做点什么,而他们当中至少有些人会付诸行动的。人们一次次意识到这样一个人多么富有影响力啊。

他又是一个多么大公无私的人!尽管他年岁已高,又有病痛,但他并不把演讲削减到一定时间。他并非只谈论一小时或勉强坚持一个半小时。他看见人们听得入迷,受到鼓舞,因此忘记了病痛,忽略了时间,忘记了夜已很晚,他还有一长段路要赶回家,而是慷慨大方地一讲就是两个小时!并且人人都希望再听他讲两个小时呢。

他总是谈得轻松自然,让人产生共鸣。他的演讲亲切、沉着、幽默,不乏率真朴素的笑话,但听众从未忘记他时刻都是一个无比认真的人。他们要么一同发出欢笑,要么全神贯注鸦雀无声。你可见整个听众出现一种统一的场面,或认真严肃,或十分惊奇,或觉得有趣,或下定决心。当他认真冷静或激情满怀时,人们便感到他本身就是一个既认真又热情的男人;当讲到什么滑稽的事情时,他几乎会发出一种受到克制的笑声——这是他对其中的趣味温和地表示欣赏,让人一点不觉得他是在为自己的幽默发笑,而是与大家共同为众所周知的趣事发笑。

生活中有无数的成功都是因为从这个演讲中直接获得了启示。你会听到许多这样的事,而你没有听到的远不止这些。最近康韦尔博士就亲口告诉了我几个例子,其中有个农民小伙子,他走了很远的路来听康韦尔演讲。后来这个男孩——现在已是个大男人——写信告诉康韦尔,他在回家的路上对如何发展自己的事想了很多,还没回到家里他便听说某所乡村小学需要一名教师。他明白自己尚无足够的知识去教书,不过他有信心可以学习,于是他勇敢地去申请这个工作。凭着真诚他得到了一个临时职位,于是他努力地工作学习,非常专心,白天教书,几个月后他便被正式雇用了。“如今,”康韦尔突然说,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忽略中间的详细情况,只谈某事重要的开端和满意的结果,“那个年轻人已成为我们的一位大学校长了。”

就在最近一位女士来找到康韦尔博士,她的丈夫曾经收入可观,格外有名;她告诉康韦尔说,自己丈夫在钱方面相当慷慨大方,以致他们经常弄得很拮据。她说他们买下了一块小农场作为乡下的住处,只花了几百美元;说她听过演讲后对自己笑道:“这个地方哪有什么钻石宝地!”不过她又继续说,她在那块地上发现了异常优质的泉水,虽然买它时根本不知道。康韦尔的演讲使她受到巨大鼓舞,因此她把水拿去分析,发现它纯洁无比,便开始将泉水装瓶,标上商品名作为某种特别的泉水拿去出售。她现在正赚钱呢。此外她还将冬季从一个池里切出的纯冰拿来销售,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听了“钻石宝地”!

康韦尔从这个演讲中一共挣了几百万美元。这样一个实事几乎是令人惊愕的——而认识到这位男人在世上做了哪些善事,你会更加惊愕,因为他不是为自己挣钱,而是将挣的钱直接用来帮助他人。当你进一步认识到他通过这演讲给人以鼓舞和激励,给人的帮助远远大于直接用钱所给予的帮助时,你便无论在思考还是写作时都会对他大加称道。他总是希望帮助那些精神不振生活消沉的人,总是主张自我改进与提高。

去年,即1914年,他和他的工作受到了人们罕见的重视。朋友们知道这个独特的演讲即将达到第5000场,因此计划庆祝一下世界上这个最受欢迎的演讲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康韦尔博士同意在费城的音乐学院举行这场演讲,不但校内有许多听众,而且校外的街上也挤满了人。这个第5000场的演讲各项收入总计超过9000美元。

康韦尔博士在他家乡的城市,所受到的欢迎和尊敬不仅来自大量千方百计前来听他演讲的人,而且来自负责这次庆祝活动的本地委员会的显赫人物们。还有一个全国委员会,因为他赢得了举国上下的喜爱,由于自己已做的和正做的工作而受到全国好评——全国委员会的名单中有9位是州长,从这一事实即可看出。让康韦尔感到荣幸的是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亲自到场,并送给他一把象征“自由州民权”的钥匙。“自由州民权”——是的,这个70多岁的人赢得了她。“自由州民权”,“自由国民权”——因为这个乐于助人的人,这个关于成功信念的杰出代表,为了人们的自由、改良、解放和发展而完成了惊人非凡的工作。

罗伯特·沙克尔顿关于作者

R·H·康韦尔所讲演的“钻石宝地”虽遍布整个美国,但随着时间流逝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与日俱增,因此它越来越有价值;现在发现其价值的人把它印制成书,所以它又将拥有成千上万寻求致富之路的读者。

与这些钻石同样可贵的是,书中有一个关于“宝石大师”毕生工作的迷人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一天中能有何作为,人的一生对于世界有何价值,从而充分说明人具有最根本的原动力。

在费城的30年里我一直是作者的邻居和挚友,坦白地说,身材高大、富有男子气概的R·H·康尔韦在宾夕法尼亚州堪称头号公民,是该州700万人的“大哥”。

他在事业当初,于“市政工程董事会”里亲眼看到了《新约寓言》真实的内容和有力的语言。书中这样写道:“假如你作为一粒芥子而不失去信念,那么你可以对大山说,‘搬到那边去’,而它真的会搬走,对于你没有不可能的事。

康尔韦一生作过学生、校长、律师、牧师、组织者、思想家、作家、讲演家、教育家、外交官和领导,闻名于自己生活的市、州及时代。他虽人已离去,但其美好的德行永存。

他的思想、理想和工作热情鼓舞了成千上万的人,其《钻石宝地》表现出一个才能不凡的人的极大活力,而这样的书正为每个年轻人所喜爱。

罗伯特·沙克尔顿

1915年.关于《钻石宝地》

朋友们,我作这样的讲演是基于如下情况。我去参观一个镇或市,尽量早早到达那里以便走访邮政局长、理发师、旅店老板、校长和牧师,然后进一些工厂和商店,与人们交谈,深入了解当地的市、镇情况,了解其历史,看看它们有何机会,有何失败——每个城镇都有失败之处。之后我去讲演,与人们谈论适合其本地的话题。而《钻石宝地》所包含的思想始终如一,这个思想就是:在我们的国家,每个人凭借自己的本领、活力与朋友,都有机会比在各自所处的小天地里更有作为。[ 这里呈现给读者的是最新、也是最全面的演讲。演讲的地方就在费城,那是康韦尔博士的家乡。当他说“就在这儿费城”时,他是指本书每位读者家乡的城市、城镇或乡村——正如他在你们那儿演讲时会使用其名,而不会采用如下的方式一样。]

R•H•康韦尔钻石宝地

很多年前我同一队英国旅行者沿底格里斯河[ 在西南亚,流经土耳其和伊拉克。]及幼发拉底河[ 在西南亚,流经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而下。我们在巴格达[ 伊拉克首都。]雇请了一个阿拉伯老向导,我常想这个向导在某些精神特征上与我们的多么相似。他认为自己不仅有责任带领我们沿河而下,做他应做的事,因为我们付了他报酬;而且还用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让我们开心,这些故事有古代的和现代的,有我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它们当中我多数已忘记,我也情愿如此;不过有一个故事我永远难忘。

老向导抓住缰绳牵着我的骆驼沿那些古老的河流向前走去,一个接一个地讲故事,直到我都听得厌烦了,不想再听他讲。于是老向导发了脾气,不过我仍然没生气。可我记得他脱下头上的土耳其帽用力挥着,以便引起我注意。我从眼角看见他这样,但决心不要直眼看他,担心他又会因此再讲一个故事。虽然我不是女人,可我最终还是又看了他一下,结果他真的马上又讲起一个故事来。

他说,“我现在讲一个只讲给特殊朋友听的故事。”当他强调“特殊朋友”时我便倾听起来,我为自己这样做总是感到高兴。我真的由衷地感激,因为有1674名年轻人正是受着这个演讲的鼓舞而念完大学,他们也高兴我当时听了那个故事。老向导告诉我从前离印度河[ 发源于中国西藏冈底斯山之西,上游为狮泉河和噶尔河,流经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不远住着一个年老的波斯人,名叫阿里·哈菲德。他说阿里·哈菲德拥有一个很大的农场,其中有果园、谷地和花园;他靠吃利息也能挣到钱,是一个富有而满足的人。他因为富有所以满足,又因为满足所以富有。一天有个年高德劭的佛教祭司拜访了这个波斯农夫,该祭司算得上东方的一位贤明之士。他在炉火旁坐下,对年老的农夫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他说这个世界曾经只是一团浓雾,全能的上帝把手伸入雾中,开始慢慢转动,然后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把浓雾旋转成一个实心火球。火球旋转着穿越宇宙,一路燃烧从其它浓雾中穿过,使外部的湿气浓缩,最后它酷热的表面碰上大雨,外部因而冷却。这时内在的火焰喷发而出,将我们这个美妙世界里一座座大山小山、山谷、平原和大草原猛然掀起。假如这个内在的熔化体喷出后很快冷却,它就变成花岗石;假如冷却的速度慢一些就变成铜,再慢一些变成银,再慢一些变成金,其后变成钻石。

只听老祭司说道,“钻石是阳光凝结后掉下的物质。”从科学的角度讲,钻石的确来自太阳上的碳性沉积物。老祭司对阿里·哈菲德说,如果他有一粒拇指般大的钻石就可以买下整个县,如果他有一矿山钻石就可以利用其巨大财富让自己孩子个个登上宝座。

阿里·哈菲德听到所有关于钻石的情况,得知它们多么值钱,因此睡觉时感到自己贫穷。他并没失去什么,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不满足,之所以不满足是因为他害怕自己贫穷。于是他说,“我想要一矿山钻石。”他彻夜难眠了。

次日一大早他就去找祭司。凭着经验我知道祭司一大早被弄醒是非常生气的。阿里·哈菲德把老祭司从梦中摇醒,问道:“你愿意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钻石吗?”“钻石!你要钻石干啥?”“唉,我想变得非常非常富有。”“唔,那么,去寻找它们吧。你只需这样做就行啦,去寻找它们,你就会得到的。”“可我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哦,如果你能找到一条穿过白色沙滩和高山的河流,你总会在那些沙滩里找到钻石的。”“我觉得根本没有这样的河流。”“唔,有的,有很多。你只需去寻找它们,然后就会找到的。”阿里·哈菲德说,“我愿意去。”

于是他卖掉农场,带上钱,把家人托付给一个邻居,自己寻找钻石去了。他从“月亮山脉”出发,我认为是非常恰当的。后来他进入巴勒斯坦,又流浪着进入欧洲,最后把所有钱花光,变得衣衫褴褛,穷国潦倒;他站在西班牙巴塞罗纳海湾岸边,忽然一股巨浪卷入“赫拉克勒斯墩”[ 指直布罗陀海峡东端两岸的两个岬角。]中间,这个贫穷痛苦、备受折磨、奄奄一息的人抵挡不住那极大诱惑,纵身跳入卷来的浪潮中,沉入泛泡的浪头下,从此再没起来。

老向导讲完这个极其悲哀的故事后,让我骑着的骆驼停下,回去把另一只骆驼上的行李固定好,我趁机思考他讲的故事。我记得问过自己,“为啥他只把这个故事讲给‘特殊朋友’听?”故事似乎没有开头,没有中间,没有结局,什么也没有。主人公一开始就死了,我以前还从未听过这样的故事呢,它也将是我读到的第1个这样的故事。我只听到故事的一章,可主人公就死了。

老向导回来后拿起我骑的骆驼的缰绳,继续讲故事的第2章,就好像根本没有中断过。他说买下阿里·哈菲德的农场的那个男人一天把骆驼牵到花园去饮水,就在骆驼把鼻子伸入园中的浅溪里时,接下阿里·哈菲德的农场的男人注意到小溪的白沙滩里闪现出一种奇异的光。他取出一块黑色石头,石头在他眼光里反射出五彩缤纷的色彩。他把这块小圆石带回家,放到屋中火炉的壁炉架上,以后就把它全忘了。

几天后就是那位老祭司又来走访接下阿里·哈菲德的农场的男人,他一打开客厅的门就看见壁炉架上闪耀着光,急忙冲上去,大声叫到:“这不是一块钻石吗!阿里·哈菲德回来没有?”“哦,没有,阿里·哈菲德还没有回来,那也不是钻石。那不过是我们就在自己花园里发现的一块石头。”“可是,”老祭司说,“告诉你,我看见了钻石就知道是它。我能肯定那是一块钻石。”

接着他们一起冲进那个老花园,用手指掏开白沙子,瞧呀!又出现了一些更美丽贵重的宝石。“于是,”向导对我说——朋友们,历史上确有其事——“就发现了整个人类历史上一流的‘戈尔康达’[ 印度南部一古都,曾以出产金钢石著名。]金钢石矿,它甚至胜过了‘金伯利’[ 南非开普省重要城市,1871年发现金钢石后建市。]矿本身。英国和俄国王冠宝石用的世上最大的‘科依诺尔钻石’[ 指印度的一颗原重191克拉的历史最悠久的大金钢石,1849年以来为英王御宝。]和‘奥尔洛夫钻石’[ 目前世界第三大钻石,重189.62克拉。],即来自于此矿。

这个老阿拉伯向导向我讲述故事第2章时,取下头上的土耳其帽又挥舞起来,以便让我注意到其中的寓意。那些阿拉伯向导爱让他们的故事包含寓意,虽然它们并非总是如此。他一边挥舞帽子一边对我说,“假如阿里·哈菲德不出去,就在自己地窖里、麦地下面或花园中挖掘,那么他就会得到‘钻石宝地’了,而不会陷入悲惨处境,忍饥挨饿,最终自杀在异国它乡。因为那古老农场的每一片地,是的,甚至后来每铲一下,都让人发现了以后用于装饰君主王冠的宝石。”

他在故事中加入寓意时,我便看出他为什么只把这个故事讲给“特殊朋友”听。不过我没告诉他自己明白这点。这个巧妙的老阿拉伯人做事像个律师,不敢直说的话就绕着圈儿说,什么“他私下认为曾有某个年轻人沿着底格里斯河旅行,而这个年轻人还不如就呆在美国自己家里。”我没告诉他我明白这一点,而是说他的故事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于是我很快把故事向他讲述;我想我也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在坐的诸位听。

我说1847年在加利福尼亚有个男人拥有一个大农场。他听说人们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发现了金子,他也渴望得到金子,因此把农场卖给夏特上校后就离开了,从此再没回来。夏特上校在穿过农场的小溪上建起磨坊,一天他的小女儿把一些湿沙从水沟里带回家,在炉火前将沙子从手指间筛下,这时家里一个客人从落下的沙子中看见了在加利福尼亚首次发现的闪光的真金碎屑。那个拥有大农场的人想要金子,而他本来只需在农场里挖掘就可以得到。的确,自那以后人们仅从很少几块地里就获得了3.8千万美元的财富。大约8年前我在那个农场附近的城市发表这样的演讲时,人们告诉我一位占3分之1股分的农场主多所来一直以每15分钟收入120美元的速度增加着财富,无论他睡着还是醒着,并且不用交纳任何税。你们和我也可能享有那样的收入——如果我们不必交纳所得税的话。

不过真正说来,更好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宾夕法尼亚州。如果说我在讲台上还有什么更喜欢的事,那就是在宾夕法尼亚州找一个德国听者到我面前,向他提出连珠炮似的问题——今晚我就乐意这样。在宾夕法尼亚州曾经有个人,他与你们见过的一些宾夕法尼亚人别无两样;他拥有一个农场,他对农场做出的事我也会,如果我在宾夕法尼亚有那么一个农场的话——他把它卖了。但他在卖之前决定先得到替表兄采集煤油的工作,这个表兄在加拿大从事此行职业,他们在此大陆首先发现了燃料油,最初是从流动的溪水中把它舀起来的。于是这个宾夕法尼亚州的农场主写信给他表兄,要求找份工作。瞧,朋友们,这个农场主绝非傻瓜。不,他不是。没有找到别的事做他不会丢开自己农场。在天下所有的傻瓜中,我还没听说有谁傻到没找到新工作就丢掉手头工作的。这对于我的职业有特殊的参考价值,而对于一心要离婚的人却毫无意义。当他向表兄写信求职时,表兄回答说,“我不能雇你,因为你对油生意一窍不通。”

瞧,这时老农场主说,“我会懂得的,”于是他凭着最值得赞扬的热情(这是坦普尔大学学生的特点),着手学习整门学科。他从上帝创造世界的次日开始钻研,那时世界上的植被浓密茂盛,后来转化成原始的煤炭矿床。他研究着这门学科,直到发现正是那些丰富的煤矿排出的液体提供了值得抽取的煤油,然后他又发现煤油如何随活泉流出。通过学习他知道了煤油的形体、气味以及如何炼制。这时他写信对表兄说,“我懂得了煤油这门生意。”他表兄回答道,“好的,那么你来吧。”

根据县志他以833美元卖掉了农场。他刚离开农场新农场主就安排人让牲畜饮水。他发现先前的农场主在过去数年里曾把一块厚木板横放在谷仓后的小溪上,木板竖着放入水中只几英寸。这样做是为了把一种看似讨厌的浮物挡在另一边,牲畜就会嗅也不去嗅一下,而是到下方饮水。因此那个去加拿大的人23年来一直把大量煤油挡在了一边,10年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地质学家们宣布说那些煤油即使当时也价值1亿美元,4年前地质学家又宣布此项发现价值高达10亿美元。那片土地现在已建起“泰特斯维尔市”[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北部城市,1796年初建,1859年8月城外钻成国内第1口油井。全国第1座炼油厂和大型天然气企业亦在此建立。],曾经拥有它以及“快乐谷”的那人从上帝创造世界的第2天就开始研究煤油这门学科,一直研究到眼前,直至完全掌握了它,但却据说他当时仅以833美元把整片地卖了。我再说一遍,那真是“无知”。

不过我还需要另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我在麻萨诸塞州得到的,我为此遗憾,因为我即来自那个州。这个麻萨诸塞州的年轻人正好让我产生了另一想法。他去上耶鲁大学学习矿藏及采矿专业,成为精通本专业的采矿工程师,因此被学校聘请培训跟不上课程的学生。他在高年级时每周能挣15美元,毕业时学校把他的报酬提高到45美元,并提升他为教授。可学校一这样做时他就离校回到了母亲身边。

假如学校把小伙子的报酬从15美元加到15.6美元,他倒会留下并为自己的职位自豪;可学校一下加到45美元,于是他对母亲说,“妈,我不愿为一周45美元工作。想想看,像我这种头脑的人一周才挣45美元!咱们去加利福尼亚吧,用立桩标出金矿和银矿,那才会变得非常富有。”

母亲回答道,“瞧,查理,与其富有不如过得幸福。”“不错,”查理说,“可为啥不既富有又幸福呢。”母子俩的话都对。由于他是独子,母亲又是寡妇,当然他就如愿以偿了。他们总是这样。

他们在麻萨诸塞州把家产变卖之后,去了威斯康星州而不是加利福尼亚。他再次以每周15美元的报酬被“高级铜矿采业公司”聘用,不过在他的合同中有一个附带条件,即他应在为公司发现的任何矿藏中占有股份。我并不相信他发现过什么矿藏,假如我正直盯着那个铜矿公司任何一个股东的面容,你们就会希望他发现了什么。我有一些由于买不起门票没能来听演讲的朋友,就在那个年轻人受雇于公司时他们的确占有股份。这个年轻人去了那儿,我没听到他的任何消息。我不知道他怎样了,也不知他是否发现矿藏,但我不相信他发现了。

不过我确实知道事情的另一面。当他刚离开自己的老家时,那个接管的人就来到地里挖土豆。他买下这块地时土豆已在生长。这个老农夫把一篮子土豆带回屋时,它被紧紧卡在了石头围墙缝里。你们知道麻萨诸塞州的农地几乎全用石墙围着。在那儿你必须让前门被占的地方不能太多,得留出一些地搁石头。由于篮子被卡得很紧,他干脆把它放到地上,用力拉着它的两边往前走。这时农夫注意到就在大门旁那个石墙的上角和外角里,有一块8英寸平方的本地银子。可是那位精通矿藏、采矿业和矿物学的教授,不愿为每周挣45美元工作,把麻萨诸塞州的地产出售时恰恰就坐在那块银子上谈价钱。他在这块地上出生长大,用衣袖在那块石头上擦来擦去,直到它光亮得能映照出他的面容,仿佛对他说,“这下面就有10万美元,你只需拿去就行啦。”可是他不愿拿。它就在麻萨诸塞州东北部城市纽伯里波特的一个住家里,但人们却根本没想到那儿有银子,它们都在别处——唔,我不知道在哪里,他也不知道,只知在别处什么地方,而他还是一名矿物学教授呢。

朋友们,那个错误是非常普遍的,为什么我们竟要嘲笑他。我常很想知道他现在怎么样啦,可我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不过作为美国人,让我告诉你们我的“猜测”吧。我猜测他今晚就坐在炉火旁,身边围着一些朋友,他正对他们说着这样的话:“你们认识那个住在费城的康韦尔吗?”“哦,是的,我听说过他。”“你们又认识那个住在费城的琼斯吗?”“是的,我也听说过他。”

然后他就开始笑起来,抖动着身子对朋友们说,“瞧,他们所做的事与我的完全一样。”——这就把整个笑话都毁了,因为你们与我做的事与他的别无两样,当我们坐在这儿嘲笑他时,他更有权利坐在那儿嘲笑我们。我明白我也犯了相同的错误,不过这当然毫无关系,因为我们并不指望同一个人‘躬行己说’。”

我今晚来到这儿并环顾听众时,又见到了50年来我一直看见的情景——人们在犯着那个完全相同的错误。我常希望能看见更年轻的人,希望这所学校里今晚坐满了高中和初中学生,这样我就能与他们谈谈。尽管我更喜欢他们那样的听众,因为他们还没长大成人,最容易受到影响,尚没有我们的那些偏见,没有形成打不破的习惯,也没有遇到过我们所遭遇的失败;尽管或许我给他们那些听众带去的好处胜过带给成年人的好处——但我也会充分利用好自己手中掌握的素材。我告诉你们,你们在如今生活的费城就有‘钻石宝地’。“哎呀,”你们会说,“如果你认为这儿有任何‘钻石宝地’,你就不可能十分了解你的城市。”

我对报上关于那个年轻人在北卡罗莱纳州发现钻石的报道极感兴趣。那可是一颗至今被发现的最纯的钻石,而在同一地点附近就曾来过几位先行者。我去见过一位著名的矿物学教授,问他认为那些钻石来自何处。教授弄来美洲大陆地图,在上面寻找。他说要么来自适合出产钻石的石炭纪岩层,向西穿过俄亥俄州和密西西比州,要么更可能向东穿过弗吉尼亚州,沿大西洋海岸而上。那儿有钻石也是事实,因为人们在那里发现并出售它,漂流时期还把它从北部一些地区运过来。瞧,谁能说费城的某人不会带着钻子在下面什么地方发现钻石矿痕迹呢?啊,朋友们!你们不能说自己脚下并不存在世上最大的钻石矿——就因这样的钻石只来自于地球上所发现的最有利可图的矿藏。

不过这只是为了阐明我的思想,我这样予以强调吧:如果说你们没有实实在在的钻石矿,那么你们也拥有一切于自己有益的东西。这是由于,既然英国女王已让美国妇女因其服饰而受到从未有过的极大称赞——她在英国最近的一次招待会上根本没戴珠宝——那么钻石的用途几乎就没有了。如果你们希望显得端庄,只关心留少数一点佩戴就行,其余的则全部换成金钱。

瞧,我再说一遍,获得大笔钱财走上致富之路的机会就在费城,几乎今晚听我讲话的每个男女都有此种机会,我的话是当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不是到这个讲台上来向你们背诵什么。我来告诉你们在上帝眼里我相信是真实的东西;假如我没虚度年华,获得一些生活常识,那么我知道自己没错。今晚坐在这儿的男女,也许感到买一张票听我讲演或参加聚会都困难,但你们是可以到达“钻石宝地”的——有机会变得相当富有。世上从没有一个地方比今天的费城更适合致富,世界史上从没有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人能有机会在我们现在的城市迅速而诚实地富有起来。我这是真话,也希望你们相信;因为假如你们认为我只是来背诵什么的,那我宁可不来。我没有那样的时间浪费,我只是说明自己相信的事,如果我今晚的话不能帮助你们更加富有,那么我花的时间就徒劳无益。

我说你们应该致富,而致富也是你们的责任。许多次我虔诚的教友们对我说:“你作为一名基督教牧师,却花不少时间往返于美国,告诫年轻人赚钱致富?”“是的,当然是,”我回答。他们又问:“这不可怕吗!为什么你不宣讲《福音》[ 关于耶稣替世人赎罪、天国到来等的福音。],却告诉人们去赚钱?”“因为正正当当赚钱就是在宣讲《福音》”。这话是有道理的。致富的人也可能是社会上最正直的人。“唉,”今晚有一个年轻人说道,“我一直听人说,一个人有了钱就会很不诚实,变得卑鄙可耻。”朋友,你正由于如此才没有钱,因为你对人怀有偏见。你那种看法从根本上就错了。让我简明扼要地告诉你吧——虽然问题是可以讨论的,只是这儿时间不允——美国98%的富人都是正直的。他们因此而富有,因此而有钱,因此而创办大型企业,有众多人与之共同工作。就因为他们是正直的人。

另一个年轻人说:“我有时听说,一些人是靠欺骗行为赚到数百万美元的。”你们当然听说过,我也听说过。可事实上他们为数极少,以致报纸老把他们当作新闻大加谈论,使你们误以为所有其他有钱人都是靠欺骗发富的。

朋友,把我带出去吧——如果你们提供汽车——带到费城郊区,让我看到那些在这座大城市周围拥有家园的人,而那些家庭都有美丽的花园,艺术造型美妙可爱;那么,我会让你们看到他们无论的思想品质还是冒险精神都超凡出众,你们知道我会的。一个人只有在拥有了自己的家园之后才算是符合标准的人,而这时他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正直、纯洁和可敬。

因为一个人有钱,甚至有大量的钱,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你们知道,我们在讲道坛上是反对贪婪的,而且经常长时间地提出反对意见,大力使用“不义之财”这些词语,以致只要我们站在讲道台上,基督徒们就相信任何有钱人都是邪恶的——直到提着募捐篮走来走去,几乎诅咒不多给一点钱的人。唉,多么矛盾的教育啊!

金钱就是权力,你们应该用富有理智的雄心去拥有它。之所以应该,是由于有钱比没有钱更能多做好事。有钱才能印出《圣经》,才能雇请教士,而如果不支付他们薪金又怎能请到很多。我总希望教会给我加薪,因为支付薪金最多的教会总是最容易加薪的,你们一生也看不到例外。一个人获得高额薪金,便可凭着自己能力做出最好的事情。只要他有正确的思想利用所获得的金钱,他当然能够那样。

瞧,你们是应该拥有金钱的。如果你们能在费城正当地致富,那是你们作为基督徒神圣的职责。有些虔诚的人认为你们若要对神虔诚就必须一贫如洗,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一些人问:“难道你不同情穷人了吗?”我当然同情,否则这些年来我就不会作讲演了。虽然我同情穷人,但我仍坚持上述看法;不过需要同情的人并不太多。同情一个上帝因其罪过而加以惩罚的人,并在上帝仍对他进行公正处罚时去帮助他,这无疑是一个错误,我们应该帮助那些更值得帮助的人。当我们同情上帝的穷人时——即不能自助的人——请记住,美国没有一个穷人不是因为自己或他人的不足而变穷的。无论如何贫穷不是好事。咱们暂且不争论这个吧。

这时后面一位绅士站起来,说:“你认为世上就没有比金钱更美好的东西了?”我当然认为有,可我此时是在谈论金钱。世上无疑存在高于金钱的东西。凭着自己庄严的职责——我因此而独自站在这里——我明白世上还有比金钱更高尚、甜蜜和纯洁的东西。我也很清楚有些东西比金子更高贵重要。爱就是世上最为崇高的东西,但幸运的是有爱心的人多有不少金钱。金钱是权力,金钱是力量,金钱既可做好事又可做坏事。在好男女的手里金钱能够而且已经做下了好事。

我现在就必须说说这事。在我们市里的一次祷告会上我看见一个男人站起来,他感谢上帝自己是“上帝的一个穷人”。唉,真不知道他的妻子作何想法?家里的收入全是由她挣来的,而他却坐在阳台上抽烟花掉其中一部分。我不愿意再见到上帝的那种穷人,我相信上帝也是不愿意的。然而有些人认为要对上帝虔诚就必须穷得叮当响,穿得一身脏。那是根本行不通的。我们一方面要同情穷人,另一方面也不要去宣讲那样的信条。

然而这个时代就是带着偏见,不让一个基督徒(或如犹太人所说,一个虔诚正直的人)变得富有。我认为这种偏见相当普遍,由来已久,所以我无法准确说出是在哪一年,在坎普尔大学的神学院有一个年轻人,认为他是那个系唯一虔诚的学生。一天晚上他走进我办公室,在桌旁坐下,对我说:“校长先生,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来同你谈谈。现在到底怎么啦?我听说你在这个学院、在‘皮尔斯’[ 皮尔斯(1839-1914),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实用主义创始人。]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说,你认为年轻人渴求致富是一种可敬的抱负,他会因此变得节制,盼望有一个好名声,从而勤奋起来。你谈到一个人希望拥有金钱便有助于他成为好人。先生,我就是来告诉你,《圣经》上说‘金钱乃万恶之源’。”

我对他说我从没见到《圣经》里说过,并建议他到教堂去把《圣经》拿来让我看看。于是他就出去拿《圣经》,不久便拿着打开的《圣经》大踏步走进办公室,全然一副狭隘的宗派主义者或将自己的基督精神建立在曲解《圣经》基础上的人的那种固执傲气。他把《圣经》一下甩到我桌上,尖声对着我耳朵说:“拿去吧,校长先生,你可以自己看看。”我说:“瞧,年轻人,等你再长大一点后,你就会明白不能让另一宗派的人替你读《圣经》。你是属于另一个宗派的。无论如何,在这个神学院里你学到强调就是对《圣经》的诠释。现在,你拿着《圣经》自己读一下,并给予它恰当的强调好吗?”

他拿起《圣经》,得意地读起来,“‘爱恋金钱乃万恶之源’。”

这次他就纠正过来了,而当一个人正确引用这本古老的《圣经》时,他才引用出绝对的真理。半个世纪来我经历了《圣经》最激烈的战斗,并于在世之时看见它的旗帜自由飘扬;因为世界史上伟人们普遍认为《圣经》是正确的——完全正确——正如现今的伟人们认为的一样。

所以我说当他正确引用时,他当然就引用出绝对的真理。“爱恋金钱乃万恶之源。”一心要成为暴发户或以不正当手段致富的人,无疑会落入许多陷井。什么是爱恋金钱?就是金钱崇拜,十足的金钱崇拜处处会受到《圣经》和具有一般常识的人谴责。崇拜金钱而不是想着应该让它有何用途的人,仅仅以金钱为偶像的人,将金钱放进地窖,或藏入长袜,或拒绝拿去投资以有利于世人的守财奴,把金钱抱得紧紧的直到老鹰[ 指美国1933年通行的价值10美元的鹰徽金币。]都发出尖叫的人,在他的身上才存在着万恶之源。

我想现在我可以把那事放一放了,以便回答几乎是你们所有人的问题:“在费城有机会致富吗?”唉,瞧,发现财富在何处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而你们一旦发现它在哪里它也就是你们的啦。后面的一些老先生站起来说,“康韦尔先生,你在费城生活了31年,难道不知道在这个城市赚钱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吗?”“不,我不这样认为。”“可事实如此;我已试过了。”“你做的什么生意?”“我在这儿开了整整20年商店,赚的钱从来没超过1000美元。”“唔,那么,你可以根据这个城市所给予你的报酬衡量你带给它的利益,因为一个人根据他所获得的报酬就很能够判断其自身价值;就是说,判断出他此时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如果你20年来在费城赚的钱没超过1000美元,那么还不如让人们在19年零9个月前把你踢出这个城市。一个人无权在费城开店20年,如果他赚不到至少50万美元——即便是非商业区街角的一家杂货店。”你会说,“现在开一家店5000美元也赚不到了。”哦,朋友,如果你们只需到4个街区去转转,看看人们需要什么,你应该供应些什么,并用铅笔记下,算算如果你供应它们会赚到多少利润,那么你很快就会明白的。财富就在你的身边。

有人说:“你对生意一窍不通。说教的人是一点不懂得生意的。”唔,那么我不得不证明我可是一个内行。我并不喜欢这样做,但又不得不这样,不然我的陈述就没有人接受。我父亲曾在乡下开了一家店铺,如果说天底下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人体验到各种各样商业交易,那就是在乡下的店铺里。我并不为自己这种经历得意,不过父亲有时离开就让我管理店铺,虽然幸运的是这种情况不算太频繁。可下面的事的确出现过许多次,朋友们:一个男人会走进店铺,问我,“有折合刀吗?”“没有,没有折合刀。”我回答,然后亨着调子到一边去了。不管怎样我在乎那人做什么?之后另一个农夫走进来问,“有折合刀吗?”“没有,没有折合刀。”我回答,又亨着调子转身走开了。然后第3个男人从同一扇门走进来,问,“有折合刀吗?”“没有。唉,干吗这儿人人都在问折合刀?你以为我们开这个店铺就是为了给整个附近的人供应折合刀吗?”你们在费城有那样的店铺吗?问题就在于我当时没有明白对上帝虔诚的基础与在生意上成功的基本原则完全一致。说“我不能把信仰运用到生意中”的人表明他要么不善做生意,要么正走向破产,要么是一个窃贼,三者必居其一。他用不了几年就会败倒的,如果他不把信仰运用到生意中只会遭受失败。如果我按照基督教的神圣计划管理父亲的店铺,我就会在第3个顾客问及折合刀时卖一把给他。那样我实际上还为他做了一件好事,自身也会得到报偿——这是我应该享有的。

有一些过分虔诚的基督徒认为,如果你在出售的任何东西上赚取利润,那么你就是一个邪恶的人。相反,如果你出售的商品价格比成本还低,那么你又是一个罪人。你没有权利那样做。你不能把钱托负给一个连自己的钱都管理不好的人。你不能相信自己家中一个连对妻子都不忠诚的人。你不能相信世上一个不以自己的心灵、个性和生活为起点的人。给第3个或第2个顾客供应折合刀并从中获利,本来是我的责任。我没有权利出售商品而不赚取利润,正如我没有权利超过其价值谋取不当之财一样。我所出售的每一批货物,应该让顾客从中获得与我的相等的利益。

自己生活与让人生活是《福音》的原则,也是普通常识的原则。啊,年轻人,听我说吧:要好好地生活下去,不要等到了我这般年纪才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假如我过去有数百万美元,或其中的一半——这些年我一直努力挣得这笔钱——那么它们对于我的好处,还不如今晚我在这个几乎是神圣的场所得到的好处。哦,是的,我今晚因为分享自己思想而获得了超过100陪的报偿,正如这么多年来我一定程度上始终努力的那样。我本来不应该那样说的,这听起来显得自负,不过我的年龄够大的了,竟然还要为此找理由。我本来就应该帮助同胞,我也这样努了力,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并从中获得幸福。一个人回家时如果想到那天他偷了1美元钱,想到他抢走了另一个人靠诚实劳动获得的应有报酬,那么他是不会安宁的。他次日早晨起床时会疲惫不堪,带着肮脏的良心去上班。他根本算不上个成功者,虽然他也许存有数百万美元。但一生都在与同胞分享利益、一方面要求获得自己权利另一方面也给予别人权利的人,每天才叫真正地生活着,并且正走着通往极其美好的富贵之路。成千上万百万富翁的经历表明了这一点。

那边那个说他在费城赚不到什么钱的人一直按照错误的原则经营店铺。假设我明天早上走进你的店问,“你认识不远处1240号的那个A邻居吗?”你回答,“哦,是的,我遇见过他。他在角处那家店做生意。”“他是哪里来的?”“不知道。”“他家里有多少人?”“不知道。”“他投谁的票?”“不知道。”“他上哪个教堂?”“不知道,我也不关心。你问所有这些问题干什么?”

假如你在费城有一家店铺你会那样回答我吗?如果那样,那么你也正像我在麻萨诸塞州的沃辛顿经营我父亲的生意一样。你邻居迁到费城来时你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你也不关心。而如果你关心的话你现在就会是一个富人了。如果你十分关心他,对他的事感兴趣,知道他需要什么,你就会变得富有了。可是你到处对人说,“根本没有机会致富,”而错误就在于你自己。

这时那边另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我可不能从事商业。”(我谈到“trade”一词时是指各行各业。)“为什么你不能从事商业?”“因为我没有任何资本。”唉,真是不明事理、软弱无能的花花公子!看见这些小花花公子站在角落说,“唉,如果我有很多资本,我就会变得富有,”你真会感到泄气。“年轻人,你认为有了资本就会变富吗?”“当然。”唔,我说,“当然不会。”如果你母亲有很多钱,资助你经商,你倒会“资助她开始经商的。”[ 暗指那个年轻人有了资本并不善利用,最后还得把母亲牵扯进去。]

年轻人一旦得到金钱的数量超过其实际努力应获得的数量,他或她就已经遭到了诅咒。让年轻人继承钱财对他并无帮助。留给孩子钱财对他们是毫无意义的,但如果你让其受教育,把基督的、崇高的品质留传给他们,让他们广交朋友,有一个可敬的名声,那么远比给他们钱好。而把任何一点钱留给他们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更为不利。嗨,年轻人,如果你继承了金钱,可别把它看作是一种帮助。它在今后的岁月里都会诅咒你,使你失去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世上最可怜的一类人,就是我们这一代中那些富翁的毫无生活经验的公子小姐们。我可怜富家子弟,他根本不知道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一个青年男子能够自食其力了,与某个可爱的姑娘订了婚,并决心建立一个自己的家庭,这是人生一件最美好的事。怀着同样的爱他又产生了神圣的灵感,希望获得更加美好的东西,于是他开始存钱。他开始放弃不好的习惯,把钱存入银行。当有了几百美元时他便来到郊区寻找住房。他也许去储蓄银行贷一半的款;之后再娶妻子——他把新娘第一次接进门时说话的那种口才,让我望尘莫及:“我靠自己获得了这个家。它是我的,我要和你一起分享。”这可是人生最不寻常的时刻。

但富家子弟根本没有这样的体验。他或许把新娘带进一幢更加豪华的住宅,可一路不得不对妻子说:“那个是我母亲给的,那个是我母亲给的,这个是我母亲给的,到最后妻子真希望嫁的不是他而是他母亲。我可怜这样的富家子弟。

麻萨诸塞州的统计数字表明,富家子弟死亡时仍然富裕的不足十七分之一。我可怜他们,除非他们也像德高望重的范德比尔特[ 范德比尔特(1794-1877),美国航运和铁路巨头,经营渡船起家,创建航运公司,经常从纽约到旧金山的客货运输业务,后又拥有纽约-哈莱姆铁路及纽约中央铁路等。]那样明智,而此种情况也时有出现。范德比尔特曾问父亲:“你的钱都是自己挣来的吗?”“是呀,儿子。我最初在一只渡船上干活,每天挣25美分。”父亲回答。“那么,”儿子说,“我不要你的任何钱。”那个礼拜6晚上他也努力去一只渡船上找活干。他虽然没有找到,但的确找到一个周薪3美元的工作。毫无疑问,如果一个富家子弟这样做,他就会受到贫穷男孩那样的训练,这比上大学更有价值。他这时才能够管理好父亲的数百万财产。可是有钱人通常不愿让自己儿子做那种使其变得非凡的事,通常不愿让儿子工作——他的母亲就更不用说了!唉,她会认为如果自己虚弱可怜、手指白嫩、胆小怕事的儿子不得不靠诚实劳动维生,那么在社会上是很丢脸的。我对这样的富家子弟毫无同情之心。

在这儿费城的一次盛宴上,一个友好的青年曾坐在我旁边,对我说:“康韦尔先生,你病了两三年。所以你出去时就坐我开的豪华轿车吧,我可以把你送到布罗德街的住处。”我非常感谢他,也许我不应该这样提到此事,不过我遵从事实。我上了车,汽车沿路向前时我问司机:“这辆豪华车多少钱?”“6800美元,另外还必须交税。”他回答。“啊,”我说,“车主自己开过车吗?”一听这话年轻司机哈哈大笑。这个问题使他大吃一惊,以致他不小心把车开到了人行道上,绕过拐角处的一根灯杆又回到街上。这时他又笑着,直到整个车都抖动起来。他说:“他开车!啊,假如我们到那儿时他知道怎么从车里出去就够幸运啦。”

我得告诉你们我在“尼亚加拉瀑布”那个地方遇到一个富家子弟。那天我演讲完后来到旅店,向服务台走近时见那儿站着一个从纽约来的大富豪的儿子。有些人的模样实在难以形容,他便是其中之一。他斜戴一顶无檐便帽,帽子顶部有一根金制饰针,胳膊下夹着一只金头手杖,其含金量比他头上的都多。要描述这样一个年轻人相当难。他戴着一副看不透的眼镜,穿一双无法行走的漆皮靴和一条难以坐下的裤子——打扮得就像一只蝗虫。正当我进去时这个人体玩具也来到服务台前,他调整一下不能看得清晰的眼镜,以这身打扮开始同服务员说话。瞧,他口齿不清,让人难以听懂。他说:“伟(喂),快给我一戏(些)字(纸)和新逢(信封)!”服务员很快打量他一下,从抽屉里取出信封和纸,丢给柜台这边的年轻人,又转过头做帐去了。信封被丢过柜台时你们真该看看那个富家子弟的样子。他像一只雄火鸡似的暴跳如雷,调了调看不清晰的眼镜,吼道:“回来。伟(喂),叫一个捕(仆)人把字(纸)和新逢(信封)拿到哪(那)个坐(桌)上。”唉,这个卑鄙可怜又的美国混蛋!只有20英尺远他都不能自己拿纸和信封。我对这种变态的人性毫无怜悯。年轻人,如果你们没有资本,我倒觉得高兴。你们需要的是常识而非铜币。

我最好能举出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说明问题。A.T.斯图尔特[ A.T.斯图尔特(1803-1876),美国著名纺织品商人。他的店铺发展成为有资金6000万美元的批发、零售商行。1862年开设世界最大零售商店,不仅在欧洲6国设有办事处与仓库,而且购买了许多纺织厂的控股权。]曾是纽约的一个穷孩子,他是凭着1.5美元开始人生的。他第1次冒险投机损失了87.5美分。他初次冒险投机就损失钱财,这对他而言是多么幸运。这个孩子当时说道:“我再也不冒险做生意了。”的确如此。他是怎么损失87.5美分的呢?你们也许都知道这个故事——那是由于他买了一些人们不需要的针、线和钮扣去卖,它们积压在手头变成“纯损”货。他又说:“我再也不这样损失钱了。”于是他先挨家挨户登门拜访,询问人们真正需要什么。得知他们的需求后他便将剩下的62.5美分投资,为他们提供商品。无论在生意、你的职业或家务管理上,无论你的生活怎样,无论你选择什么事做,都需要认真考虑,这是成功的秘密所在。你必须首先知道人们的需求。你必须首先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然后把钱用到最需要你投资的东西上。A.T.斯图尔特一直坚持着这一原则,使他的财富后来达到4000万美元,并拥有了沃纳梅克先生[ 沃纳梅克(1838-1922),美国最早一批百货商店的创办人之一。他以成功地使用广告而著名。]在纽约开展他伟大事业的那家店铺。A.T.斯图尔特因有所失而获得财富,并从中得到深刻的教训,明白必须只投身于或投资于某种人们需要的事业。作为销售员你们何时懂得这一点?作为制造商你们何时明白若要取得人生的成功就必须了解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所有的基督徒们,作为制造商、贸易商或劳动者,一心一意为人们提供需求品吧。这是一个伟大的原则,它像博爱一样宽广,像《圣经》一样深刻。

我所听到的最好例子就是关于约翰·雅各布·阿斯特[ 约翰·雅各布·阿斯特(1763-1848),美国皮毛业商人,1800-1817在中国经营皮货获暴利,后发展成为美国著名的富豪家族。]的事。你们知道他在纽约生活时便为阿斯特家族赚了大钱。他越过大海,因付路费欠下债务。但就是这个身无分文的穷孩子凭着一个原则为阿斯特家族赚了不少钱。也许今晚某个年轻人会说:“唔,他们能够在纽约那边赚大钱,在费城却办不到!”朋友们,你们读过里斯[ 里斯(1849-1914),美国新闻记者,社会改革家,以描述纽约贫民窟的《另一半人怎样生活》一书而闻名。另著有自传《一个美国人的成长过程》等。](他刚去世不久,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名声)的那本极好的书吧,里面有根据他在1889年对纽约的107名大富翁的情况记录写下的统计报告。如果你们读了这个报告,就会知道在107名大富翁中只有7名才是在纽约赚到大钱的。这107人中当时不动产价值1000万美元的,就有67人是在居民不足3500人的镇上赚到的钱。如果你们读一下关于不动产的价值,就会知道今天最富裕的美国人从未离开过有居民3500人的城镇。你在哪里也正如你是谁一样,关系不大。但假如你在费城不能致富当然在纽约也赚不了钱。

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向我们表明了在任何地方都能把事情办好。他曾向一家女帽店有过抵押借款,而店里卖出的帽子连支付他的利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