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天年养生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21:56:01

点击下载

作者:张林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活到天年养生智慧

活到天年养生智慧试读:

前言

有人说,祖国医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在这里藏着各种各样的治病救人的宝藏,《伤寒论》可以说是这众多宝藏中最为璀璨夺目、熠熠生辉的一颗宝石。它就像文学界里的《红楼梦》,几千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无数人为其皓首穷经,时至今日,依然绽放着耀眼的光芒。《红楼梦》形成了强大的“红学”研究势力,《伤寒论》也刮起了“伤寒学”的飓风。《伤寒论》是由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历代医学家都尊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论》为医经,并称之为“活人书”。作为我国继《黄帝内经》之后第一部理、法、方、药都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它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历经岁月变迁而不衰。故众称为:“医学之鼻祖,医方之圭臬”。

对中医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但是你知道吗?恰恰就是《伤寒论》为我们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可以说,学通了《伤寒论》,你也就学到了中医学的精华。只要翻阅《伤寒论》,你随时都能感觉到,全书时时处处都在根据临床体征的演变来分析病情的变化,这种思维和方法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渴望了解中医的人好好体会和学习的。《伤寒论》作为医学经典,但凡学医的,都要求熟记全书的每条每方。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似乎很了不起,但是你要知道,理解其深层次彼此之内在联系、变化及辨证取舍用药的规律,这远比背方剂更为重要。如果不能深刻理解,那么所记的条例、方剂也就无法得到最有效的应用,误诊、下错药就在所难免,有时甚至会给病人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伤寒论》不仅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当面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西医诊断不明或者久治不愈,这个时候用上《伤寒论》里的方剂,很多病人却转危为安了。所以,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觉得张仲景神奇、《伤寒论》神奇,呕心沥血开始细细研究。日本古方派元老认为:“《伤寒论》作为东洋医学的祖典,实为治疗万病的规矩”。英译本《伤寒论》的译者指出,《伤寒论》可与牛顿力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欧几里德定理在几何学中的地位相媲美。

然而《伤寒论》这本书,因为年代久远,加上文义古奥,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尽管历代为其注解的人很多,但基本上是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山者见山,水者见水,难免就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和迷惑,甚至会感觉到无所适从,让不少人觉得学习《伤寒论》是艰险畏途。一些有趣的朋友还化用李白《蜀道难》里的诗句,感叹“伤寒学”的难:“噫吁兮,危乎高哉,“伤寒”之难难于上青天。”

也正因为这个难,迄今为止,关于《伤寒论》的讲解注释也几乎都是面向医学专业人士的,没有一本书是讲给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但是在中医文化大力推广普及的今天,要想让我们的百姓更广泛、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中医,又怎么能够让他们不去认识和了解这个经典?好比给外国人介绍北京,却不讲故宫、长城,给外省人介绍吉林,却不谈长春文化,这样他们永远都只能是一个不熟悉的局外人。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遂精心编写了《活到天年养生智慧》这本书。化去了那些生硬冰冷、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述些《伤寒论》中的治病方略和养生经要,希望它能够把经典的中医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开来,为更多的人来认识并了解《伤寒论》、更好地感受中医魅力、更好地养生保健尽微薄之力。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从总体上来讲《伤寒论》里边蕴藏的阴阳大象,阴阳是根本,只有掌握了阴阳平衡,人才能活得健康、活得长寿;第二章从时辰上来探讨各类疾病的最佳缓减时机,同时也给予了在各个时辰如何养生的良好建议,这是《伤寒论》里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中医常常是和文学、哲学、易经紧密相关联的,这一点与张仲景对易学的研究不无关系;第三章、第四章告诉人们一定要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仔细观察身体发出的各种信息,这是预防疾病的一个最好的方法,《伤寒论》里给我们讲述了很多辨病的方法,在这里介绍给大家,为的是帮助大家能够及时地防患未然;第五章重点讲述《伤寒论》里边的经典方剂,《伤寒论》作为我国中医方剂学的鼻祖,书中记录的方剂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囿于篇幅,我们精选了其中的13个方,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奉献给每一个中医爱好者去阅读和领略一番;第六章讲一些平时大家都不以为然的疾病,其实这些病在几千年前的《伤寒论》里边就早有记载了,为大家提供一个提醒和警醒;第七章讲病愈后及平时的保养,有句话叫“三分吃药七分养”,要想身体好,必须注重平时的保养。

面对浩瀚的书海,这本书可以说是沧海之一粟,书中内容也仅仅是对仲景大论的一点心得和体会。虽然不能登堂入室,直至华厦,但它会成为您通往《伤寒论》这座华美殿堂的一条便捷小径,帮助您省去些许徘徊,减少一些迷惑。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断水之流,亦可鉴影。希望本书能够抛砖引玉,启迪后人,这将是我此生最大的幸事。今生能献点滴微薄之力,也不枉为仲景的后学之人了。作者(2013年12月)癸巳年冬序

张林老先生与我相识,并参于学会工作多年。

张老14岁拜师学中医,23岁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实属传统师承与院校高教相结合而培养出来的新型中医人才。与其长时间的工作生活相处中,我深知他为人忠厚、宽容处世、一视同仁、搏拼乐生。

张老从医50余年,悟性敏锐,虔诚尊师,心系百姓,精研医术,可谓基础理论坚实,医理精通;他在医疗实践中崇尚“仲景学说”,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经,疗效浮鼓,解除无数患者疾苦;并在日常工作中孜孜不倦地把仲景“上工治未病”的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普及传播到民众的实践生活中。

数十年来张老曾为多家刊物撰写百姓自己认病、寻药、治病的“百草园”和简便验廉的“每周一方”等科普文章300余篇,他曾发表《张仲景对食疗的贡献》等学术论文60余篇,撰写《简明中医内科手册》、《中医基础理论心法》、《金匮证治心法》等医学著作11部。张老于1997年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并于2001年获二部一局颁发的“为培养中医人才做出贡献奖”。

至今,张老虽年逾古稀,仍退而不休,返聘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特聘教授以来,不仅每日耐心细致地为百姓除疾解难、培育中医学子,而且还常往返北京、开封等各地,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顾问和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副主委,积极参加中医科普活动。

时今出版的《活到天年养生智慧——一本书读懂<伤寒论>》一书,正是他倾心撰写,以生活与医疗的实例讲述“仲景学说”——医圣之精髓,实为提高全民体质,护佑百姓健康长寿之佳作。

我阅此书,身心顿悟,深感张林老先生等仁心医者,在现时生活中给大家说病、说医、说方、说药、说调护、说健康,把医圣的传世之宝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大家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医学之鼻祖”的防病保健养生智慧,并能获得知病、知治、知方、知药、知养息,为普通大众提供养生指南。李俊德癸巳年冬月

第一章 阴阳平衡,人才活得健康

古人云:“平人无病。”什么是“平人”呢?简单地说,就是阴阳平衡的人。在人体内存在着阴和阳两面,一般来说,凡是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在上的、在外的等特性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于阴。但是这个阴阳之间的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疾病等都会将这个平衡打破。一旦打破,人就要面临疾病的挑战。“阴平阳秘,百邪不侵”,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身的阴阳状况,让它随时都处于这个平衡之中。

阳盛者热,阴盛者寒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据说远古的世界中有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每当黎明来临时,就有一个太阳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十个太阳每天一换,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那时候,大地上的人们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要一起周游天空,它们都爬上了车,这回大地上的万物就遭殃了。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放出巨大的热量烤焦了大地,森林着火啦,河流干枯啦,大海也干涸啦,万物难以生存。这时有个年轻的神箭手后羿挺身而出,射下了其中的九个太阳。天空中剩下一个太阳,世界才恢复了往日的幸福安宁。

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是不行的。太阳照耀着大地,沐浴着万物。但是太阳也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万事万物也无法生存。

天地之间的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之分:太阳为阳,月亮为阴;阳光照耀的一面为阳,背着阳光的一面为阴,诸如此类。人体也与世界一样,有着阴阳的对立与统一,它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人体看成一个“小世界”,体内有一个“太阳”时,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人体内有气血,气属阳,血属阴。“气有余便是火”,火大了,就犹如一个太阳变成十个太阳一样,从而引起与热有关的疾病,这就是阳盛。与此相反,气不足,就好像一个太阳也没有似的,那么就会特别寒冷,这就是阴盛。人体内的小世界也遵循着阴阳平衡的健康规则,无论阴阳哪一方失衡,都会导致疾病。

因为阴阳消长,所以会出现阳盛阴衰,或阴盛阳衰。而寒热正是阴阳偏盛的表现,阳盛者热,阴盛者寒。我们看热证大多是对外邪反应能力旺盛的表现,诸如发热、烦躁、吐黄痰等;寒证的人大多是对外邪适应能力低下的表现,比如冷痛喜暖等。辨别疾病属寒还是属热,是确定使用温热药还是寒凉药治疗的前提。

中医讲:“一问寒热二问汗”,第一个要问的就是寒热,问寒热最主要问的就是手足。因为手足为人体末梢,如果手足温热,就表示人体内循环很好,人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手足很热,那大多是阳盛;如果手足冰凉,那大多是阴盛。

同时,手上的指甲也可以反映出寒热。指甲上有一个白色月牙状的印,我们称之为甲印。并不是所有人的指甲上都有,有的人手上则没有,那么这个甲印和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甲印就是甲根的新生部分,通过望甲印就可以辨别人体的寒热虚实。甲印是指甲根部的月牙状的印,可以反映人体的寒热虚实。

通常来说阴阳平衡的人除了两个小指之外,其余都有甲印,拇指甲印的宽度在2毫米左右,其余依次减少。同时,甲印边缘整齐、清晰、饱满,这是健康的表现。

有的人会发现自己看不出有甲印,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为寒型甲印,通常与体内的阴盛有关。有的人就一个拇指有甲印,那也说明体内阴盛,偏寒。与此相反,还有一些人不仅有甲印,而且甲印略大或多,这就是热型甲印。小指上有甲印,或者甲印偏大,说明体内阳盛,偏热。甲印略大或多,说明体内阳盛,偏热。甲印少或只有拇指有,说明体内阴盛,偏寒。

我们知道,中医是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的,正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京中第一好医官”刘裕铎在雍正和乾隆时期都在宫中做过御医,诊治水平颇高。一次乾隆皇帝的上腭部发干,有种火辣辣的感觉,刘裕铎等人给敬上一味孩儿茶,让乾隆皇帝涂在发干部位或者含服都可以,很快就清除了口中的浮火。

其实,孩儿茶不是茶,它是儿茶树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也称儿茶膏、黑儿茶。孩儿茶内服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外用可敛疮止血,对于口干、牙痛、牙龈溃疡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上腭发干通常是由上焦肺胃伏火引起的,孩儿茶味苦性凉,苦能泄泻,凉能清热,所以能起到消热去火的作用,这就是“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

与此相反,如果患者是寒证,体内阴盛,就需要补充阳气,请回一个“太阳”。

据说春秋末期齐国君主齐景公患了水气内停病,一直未见好。这天夜里,齐景公忽然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力不能胜,醒来之后担心这是否预示自己死期将近。第二天早朝,齐景公对当时的国相晏子说:“昨晚我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被打败,我大概快死了吧!”晏子略加思索说:“请个占梦的来预测一下吧。”齐景公准许后,晏子就派人用车去接占梦者,而自己站在宫中的小门边迎候。占梦者到后,晏子告诉他:“昨晚齐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自己被打败,特请你来占梦。”占梦者说:“让我先查一下占梦的书,看上面怎么说。”晏子说:“不必查了。齐景公患有水疾,是阴盛之证,太阳属火,是阳;他独自打不过太阳,是阳长阴退,是疾病将愈的预兆,你就这样说吧!”占梦者依晏子安排行事,齐景公听后大喜。过了些天,齐景公果然康复了。

齐景公认为自己打不过太阳,阳气不足,是阴盛阳衰;而晏子却教占梦者说这是因为“阳长”,是阳盛阴衰,阴邪就要退去了,说明病要好了,可见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考方式。齐景公本就有水疾的阴证,如果再恶化,那肯定活不长了,但是反过来考虑,说这是得到两个太阳的帮助,也就说明他的阳气强了。根据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这时他的阴气将会减退,阳气将会生长,身体从而重新达到了阴阳平衡,才恢复了健康。

这说明人在看待自己的病患时,要有信心,要往好的方面想,这样能提高自身的康复能力,这与用药的道理是一样的。然后再配合药物对症治疗,会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壮壮阳气,就能驱走寒邪,这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例如,有些女士月经期间小腹部总是冰凉冷痛,这通常是有寒气凝结。这时女士们就买暖水袋放在腹部焐一焐,腹部暖和了,就觉得舒服多了,这也是“寒者热之”治疗方法。

总之,要想健康,就一定要了解自己身体的阴阳状况,对于冷暖要放在心上,不要疏忽大意。这就犹如冷了要多穿衣服,热了要少穿衣服一样,要通过自己的感受,时不时地进行调节,不要让身体偏热或者偏寒。让自己的身体处在动态的阴阳平衡之中,才能保持长久的健康。

借你一双慧眼,辨清真假寒热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现在很多东西让人真假难辨,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可以以假乱真,甚至有些人为了金钱、利益,连爱情、亲情里也会掺假。所以,有一首歌里就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我们这里谈中医,我就给大家说一说这样的病,它有时候也给你玩这样的把戏:本来是一寒证,它偏偏伪装成热证;或本来是一热证,它又偏偏以一派阴寒之象出现。

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有一双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把这个寒热真假看清楚,分清它到底是真寒还是真热。弄清楚病的本质是什么,千万不能被表象给迷惑了,否则治疗中就会南辕北辙,越治人越病。

怎么来辨别这个真假呢?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看舌头。自己的舌头可以对着镜子看,别人的舌头你可以让他伸给你看,一看就明白,简单方便地很。

很多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的朋友,当自己生病或者朋友、家人生病的时候,他们看面色、看发汗、看身体是发冷还是发热,就是不看舌象。而对于普通人来讲,脉象不太好掌握,舌象又不去了解,这两个最能反映疾病本质的标尺被遗忘之后,就有可能将人带入歧途。

一般而言,舌苔发白的话,就说明这个人体内有寒,他生的病也多与寒有关。即使发热,那也是虚热,因为体内太寒了,身体里剩的那点儿阳气在那儿冷得待不下去了,所以就浮到上面来了,这个时候你应该给他温阳祛寒才是。

如果这个人的舌苔是厚厚的一层黄,那说明这个人体内一定有热,他的病是热证,治疗的时候就要给他清热祛火。

除此以外,大小便往往也是辨明寒热的有效途径。

如果是热证,大便一定是干的、燥结的,厉害一些的话,拉出来的屎就像是羊粪蛋一样。如果大便不干,是不能胡乱地用那些寒凉的泻下药的,容易伤正气。这一点,在《伤寒论》里张仲景曾经反复强调过。

小便也是,去厕所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观察。如果尿出来的尿特别黄,而且有很大的尿臊味儿,那说明身体里有火了,有时候还会出现上厕所次数少,或者撒尿比较困难、疼痛的情况。相反,如果是寒证的话,小便一定是比较清淡的,而且也比较多。

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些真真假假的病症,有时候不光咱普通人看不清楚,就是名医大家,往往也会被其中的假象所蒙蔽。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寒假热的例子。

徐小圃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一个有名的儿科医生。有一年夏天,他的小儿子患了伤寒病,发起了高烧。徐小圃觉得小孩子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孩子发热,那一定是热证,就给孩子开一些寒凉药治疗。可是,孩子吃药之后,热并没有退下去,反而病得越发厉害了。徐小圃想尽办法,也没有效果。无奈之际,在家人的劝说下,请来了祝味菊。

这个祝味菊是个什么人呢?人称“祝附子”,是温病学的一个代表人物,尤其擅长用附子治病,看十个病就会有九个用附子。祝味菊来了之后,给小孩开的药里果然也有附子。徐小圃一看非常生气。孩子明明都烧成那样儿了,他居然还给开这么热的附子,一赌气跑到自己寝室里去了。

祝味菊就守着孩子,给孩子煎药、喂药,观察孩子的病情。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热慢慢退下去了,还开始喝米汤了。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啊,徐夫人赶紧跑到徐小圃的房间去报喜。

徐小圃闻讯赶来,把孩子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看了个遍。孩子果然好了很多,跟前几天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这一下,徐小圃算是彻底服了祝味菊了,当时就把门楣上的“儿科专家”牌匾摘下来了,觉得自己技不如人,枉称“专家”,并竭力要拜祝味菊为师。最后,祝味菊答应将他的孩子收在门下。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出徐小圃孩子的病其实就是真寒假热。表面看来,高烧不退,热得不得了,但反欲近衣被,故实际上是里寒证。里边已经受寒了,你再用寒凉的药来讨伐,只会使寒气更重,阳气亏虚更厉害,所以徐小圃的药没有起作用。相反,附子是温热的,用上附子,就是中医里讲的“寒则热之”的治病原则,阴阳平衡后,病自然就好了。

与真寒假热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真热假寒。这个人你看上去觉得他是冷得不行,但实际上他是热证,里边热得很。

我自己就治疗过这么一个病人。七月的天,那是非常热的,酷暑当头,很多人穿着背心短裤都在不停地出汗,可是我的这个病人却穿着毛衫来看病,哈腰缩肩,还说自己冷。她说这个“冷病”一直困扰了她好几年,找了好多医生也没看好。

我看了看她以前吃过的药方,全是温阳祛寒的药。当时我就纳闷儿了,这些是治疗寒证的药啊,没有问题,怎么这么长时间了,病人的病就没有一点起色呢?

她说话的时候,偶尔会感觉到她的口气比较重,我一下子茅塞顿开,“寒包火”这个词立刻从脑子里蹦出来了。再看她的舌苔,不是寒证该有的白,而是发黄且比较厚浊的,这是明显的热证嘛。于是,我赶紧给她开了生石膏、滑石、水牛角等几味寒凉的药,让她回去吃。结果,吃完一剂之后,就没那么怕冷了。又吃了几剂,衣服也就和正常人穿得差不多了。后来,这个病慢慢就好起来了。

现在想想啊,估计先前她找的那些医生跟一开始的我一样,都被她表面的这一派寒象给蒙蔽了。

所以说,辨清真假,拨开迷雾,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然,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医生,也不需要人人都成为医生。我们更多的人只是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健康长寿,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需要对疾病多一些了解、多一些认识,然后我们就会多一份健康的保障。

举手投足,透露身体阳气的秘密

“若利自止,恶寒而卧,手足温者,可治。”

我们通常会通过一个人举手投足间的一些细微动作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品质,以及修养程度。你有没有想过,其实通过他的举手投足,我们还可以判断出他是不是一个阳气旺盛的人,这个人可不可以委以重任,共赴艰难。

一个人的阳气到底足还是不足,我们不用看别的地方,就看手足。手足温热的人,他的阳气一定足,抵抗力也强,不怎么生病;相反,不论春夏秋冬,手足经常冰凉的人则阳气虚,抵抗力弱,爱生病。

手足位于身体四肢的末端,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国家,体内的精微阳气是国家的财政,手足便是远离首都的边远山区。这个财政更多地会支出到哪里呢?毋庸置疑,如果支出到中央及较为发达的城市,那么边远山区常常就会变为贫困山区。

所以,要想看这个国家究竟有多发达,我们不要去看它的首都,也别去看那些示范城市,这些都是花了大精力、大投资建设起来的,你从那里无法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虚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边远地区走一遭。这儿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那这个国家的实力就不可小觑,如果这儿的人民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那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就还有待加强。

同样的道理,要想看身体里的阳气是否旺盛,不要看别的地方,先看手足。如果手足的温度不低的话,就说明这个人整个身体的阳气是旺盛的,身体状况不错;如果手足欠温或者总是冰凉冰凉的,那他的阳气就不够强,健康状况也要差一些。

手诊是我们中医里一种非常不错的诊断方法。虽然现在看病可能用得少一些,不过,我们还是应该了解一些手诊知识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实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观察过自己指甲根部的那个半月痕,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多,两手的拇指、中指、示指,甚至无名指上都有,有的人仅是拇指上有。半月痕越多,代表着你的健康状况越好,一般6~8个都属于正常。而像我们刚才说的,有的人半月痕很少,就拇指上有一点点;还有一些人呢,连拇指上都没有,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身体里的阳气不足,健康指数亟待提高。

其实,手最能透露你身体里阳气足与不足信号的,还是一开始我们提到的它的温度。正常情况,我们的手应该是温热的,但有些人,他的手特别凉,不管什么时候,你去握他的手,都是凉冰冰的。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说他是冷血动物。其实呀,这就是他体内的阳气不足。

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一些老人、女性,或者身体比较弱的人身上,同时你也会发现他们的穿戴比较厚、比较多,说话语轻声细,无论是工作还是大伙儿一起玩儿,精力也不是很充足,容易早早地疲惫。

像这些手凉的人,除了咱们一般的饮食补养以外,没事儿的时候,你就多甩甩手,多做做一些手部的运动。中医讲,“动则生阳”,运动运动也可以让你的手变得暖和起来。

说了手,我们还要说一说脚。有一句谚语叫“寒从脚起”,意在告诉人们一定要注意两脚的保暖。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寒不从别的地方起,偏偏从脚这个地方起呢?

你看,两只脚处于我们身体的最下端,也就是最末端,是一个国家最偏远的山区,给养不足啊,它那儿得到的阳气供养最少,因此也最怕冷。

这个外邪和人体里的正气也像是两支作战的部队,外邪特别狡猾,它就是专找人体正气最薄弱的地方去攻击。所以,对于寒邪来说,就会经常觊觎着阳气最弱的双脚。只要你这里稍不注意保暖,它就趁机从这里侵入到身体里去,给你制造各种麻烦。

说到双脚的保暖,一定要记住夏天不要去趟雨水,这是现代很多年轻人爱犯的一个毛病。除此以外,老祖宗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特别好的养生方法,就是泡脚。

脚底有很多穴位,泡脚的时候可以激活这些穴位。比如说脚底那个涌泉穴,它是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里讲“肾出于涌泉”。激活它,你就激活了肾经,就可以起到强肾壮阳的作用。泡脚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热水和药物的作用,刺激足部丰富的穴位,起到强肾壮阳、延年益寿的作用。

泡脚的时候,时间最好长一些。多久呢?不必非得说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因人而异。只要泡到你全身开始微微出汗就可以了。我们中医也讲究按摩,特别是足部按摩,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词是很熟悉了。所以你也可以一边泡一边按摩、揉捏你的脚底板,那样比单纯的泡脚效果更好。

由于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现在也流行起了艾灸。一些热衷于保健养生的朋友,经常会买一些艾条来进行自我调理。我建议大家,在买艾条的时候不妨顺带也买一些艾绒,在泡脚的水中加一些艾绒进去,能够增强温通经络的功效。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获取艾叶更为方便,那些注重养生的人士就会煮一些艾叶水来泡脚,既可以温阳、祛寒湿,还可以治疗脚臭等脚部疾病。这个和我们加艾绒泡脚是一个道理。

张仲景说:“手足温者,可治。”手足不仅是透露身体阳气强弱的一个使者,同时还是判决生死的一个“判官”。

当一个人病得特别虚弱,以致到了不知道他究竟还有没有救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呢?摸他的手足。如果手足还有温度,那说明他体内的阳气还是可以的,“有阳气者生”嘛;如果一摸他的手凉了,凉得一点儿温度都没了,那完了,体内的阳气已经衰竭了,再用药也是徒劳,“无阳气者死”,这个人算是走完他的一生了。

关于这一点,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曾多次讲到过,他就把手足是否温热,作为一个辨别生死的尺子。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就会着急了。冬天我的手就特别凉,这是不是也是阳虚啊?需不需要补啊?这要看情况。冬主藏,在冬天,无论是大自然万物,还是我们人体,都处于一种“阳伏于内”的状态,手凉一点,这也是正常现象。只要不是在暖和的天儿,或暖和的环境里也凉,那就不碍事儿。

人人都有一双手足,但未必人人都有识手足、辨健康的本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好的药方也比不上不让人生病,这里介绍给大家的东西,只是借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一些知识教给大家一些预防诊治疾病,以及养生保健的本领。

烦躁与躁烦,相似的面孔下潜藏着别样的阴阳

“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现在的人,真正没有“闲事”的时候非常少,经常是忙得不可开交,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烦躁感。例如早晨太冷了,不想早起,烦躁;路上堵车了,烦躁;买东西排队,烦躁;洗衣服、做饭,琐碎的事情太多,还是烦躁……“烦”字的左边是一个“火”字,属热。烦还不是最糟糕的,这时热的程度较轻;当烦热不消,就会变为躁,躁比烦更严重,说明热邪从外转入内了。烦躁,是先烦而后渐躁,是一种既烦乱又躁动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心身不安的处境,重点落在“躁”字上。躁烦是先发躁而后变得烦,这是病势较重而引起的,重点落在“烦”字上。

具体来说,在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热势较小,病情较轻,正邪相争中,正负邪胜、热在体表,如果治疗不及时,那么它就会逐渐向内发展;到了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就变成正虚邪盛了,由于津液干枯,燥邪入里使燥屎内结,大便困难了,自然感觉心烦加重。

烦躁与躁烦也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烦躁在春季更为常见,春季桃红柳绿,生机勃勃,但是有的人却在这段时间特别烦躁,状态不佳,莫名地心烦意乱,这也被称为春季烦躁症。从中医角度分析,进入春季后,人体各个脏腑功能处于生发状态,阳气开始旺盛,很多人还没有适应过来,就造成了肝火旺盛,容易烦躁、发脾气。春属阳,木气生发亢旺,从阴阳来看,这就是阳偏盛造成的。

与之相反,躁烦在秋季比较常见,它是体内的燥邪比较严重。秋季的特点是风干物躁。秋躁易伤人津液,损伤肺阴,使人口干舌燥,这时很多人干咳少痰,大便燥结、皮肤枯槁等。秋属阴,金气肃杀收敛,从阴阳来看,这就是阴偏盛造成的。

对于烦躁证,常常使人口干舌燥,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这时要学会通过饮食调整。

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公出乘火车去南方,看到与我对坐的女士脸色发红、口角发干、不停地喝水,明显是体质偏热。但是她带很多橘子在车上,我问她怎么带这么多的橘子?她说最喜欢吃橘子。她一边吃着橘子一边说自己老爱上火,我告诉她你吃了比较多的温热的食物,你看这个橘子就是温性的水果,体质偏热的人吃了会更热,这就容易上火,出现烦躁。这就如同脸上长痘痘,这属于热证,这样的人不适合吃辣椒等辛热的食物,就是这个道理。她这才恍然大悟。我告诉她上火、面红、易烦躁时可以吃些梨、香蕉等水果,这些凉性的水果可以败败火。

把烦躁这两个字颠倒一下顺序,那就是躁烦,表面看起来它们比较相似,其实相似的面孔下潜藏着别样的阴阳,一个是实证,一个是虚证。烦躁是火大,属于阳证、实证;而躁烦虽是烦,但是身不热反而冷,表现出一种形倦神疲的精神状态,虽然口干,但是并不口渴,是阴证、虚证。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有的人略感风寒也会用它熬点姜汤来驱寒,这也适用于躁烦之证。据说清代名医吴鞠通,常取一块老干姜,用小绢袋盛装佩戴身上,称为佩姜,能避瘟疫邪气。一天,他在郊外遇见一村妇面白昏倒,守候一旁的丈夫顿足捶胸。问原因,知妇人连日泄泻。吴鞠通诊其脉舌,为寒湿泄泻虚脱,日晒晕厥,便取其佩姜,让妇人的丈夫速煎送来。不久,姜汤送来,村妇服姜汤后四肢渐转温暖,慢慢恢复过来。

生姜性味辛温,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正可以用于这个妇人的寒湿泄泻证,所以妇人服用后,很快见效。所以说生姜对于虚寒性体质或者寒性的病比较适宜,而对于热性体质或者属实热的病症必须慎用。有躁烦的人可以吃些生姜来温里,有烦躁的人本来就热,再吃辛热的生姜,会更加烦热。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偏热,还是偏寒呢?人们每天都会饮用适量水,有的人喜欢喝凉的,有的人喜欢喝热的。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先看看自己是喜欢喝凉开水,还是喜欢喝热开水。喜凉饮多为体征热者,火比较大,属于烦躁型;喜热饮者多为体征寒者,或已经伤阴,属于躁烦型。

除了冷热饮以外,你若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躁烦”的人一般面色较易发白、舌淡苔白,尿液清长,没有燥屎,平时比较怕冷,不抗冻;“烦躁”的人一般面色发红,舌深苔黄,尿液黄赤,有燥屎,平时穿的比较少,也不喜欢盖厚被子,比较抗冻,喜欢吃凉拌冷荤菜等食物。

如果有躁烦症,却总喜欢吃一些梨、香蕉、菠菜、鸭肉等这些性凉的食物,不喜欢吃性热或者平性食物,那么即使对症吃药,疾病也不容易痊愈。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普通日子里都少不了鸡鸭鱼肉,如何才能吃得好、吃得健康是一个学问。对于普通百姓人家来讲,知道如何辨别烦躁与躁烦将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涮羊肉虽好,但是有的人吃了就上火;西瓜虽好,可是有的人吃了就腹泻。有的人说这是众口难调,其实这源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在餐桌上,要先弄清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体质,多吃平性或与自己体质相反的食物,少吃与自己体质一致的食物,这样才能起到补充营养和纠偏的作用。

中医讲“药食同源”,食物和中药一样,都有寒热温凉之分。中医认为,阴阳调和,百病不生。人得了病,要用药的偏性来治疗,使阴阳重新调和,这样就恢复健康了。人吃饭也一样,食物也能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一个人如果是躁烦型,那么再吃寒性的西瓜,就是雪上加霜,可能使肚子受寒,出现拉肚子。一个人的体质如果是偏热性,经常“烦躁”,再吃性热的羊肉,也是火上浇油。

正确的方法是“躁烦”的人宜吃性热的羊肉之类的食物,“烦躁”的人宜吃性寒的西瓜之类的蔬果,这样就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使人的气血调和,从而健健康康。这是一种“辨证择食”的方法,把张仲景所提倡的辨证施治用到就餐上了。

白天要懂夜的黑,昼夜阴阳交替对疾病有影响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

世间万事万物都讲究阴阳协调,并且都处于时时变化与自我协调之中,人的阴阳之气一天之内随昼夜阴阳消长、进退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古人早就对此有所研究,并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不仅如此,短短的一天之内,人体阴阳也会有类似四时变化的规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昼夜寒温变化的幅度并没有像四季那样明显,但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昼夜阴阳变化主要以影响人之阳气为主,阳气白天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

正是由于阳气有昼夜的周期变化,所以在某些病理变化中也呈现一定的昼夜变化规律,正所谓“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的就是,往往生病的人在上午病情会轻微一点,而到了傍晚或者晚上,病情会加重。不说其他的大病,就是平时一些小感冒之类,大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一到晚上,鼻涕如失控的水龙头,睡觉的时候更是得张着嘴巴帮助呼吸。这都是因为晚上阳气潜伏,抗病能力弱。

自古以来,顺势而为,犹如顺水行舟,更能取得成就,治疗疾病也应如此。在我从医数十年中,接待的病人过往不息。曾经有个姓顾的男子,找到我的时候已经定时发作头晕达两个月之久。他这个头晕跟别人不大相同,大多数头晕的人都是在受到寒邪或风邪等之后发作,而他却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头部疼痛、犯晕,而且这时候身体四肢尤其畏寒俱冷,全身没有一点力气。这种症状一直持续到中午,中午过后疼痛消失,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每天如此。这就是典型的受一天之中的阴阳交替影响的病症。夜半阳气最弱,阴气最强。而早晨起床之际是阴气逐渐消失、阳气开始生发之际,在这样阴阳交换转化之时,生物节律最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诱导而失调。而这时候阳生不足,阴阳相争阳不能胜阴,从而导致了头痛、头晕。到了中午,阳气达到一天当中的鼎盛时期,而阴气的势力则是最衰微的时候,正气当头,头痛随之消失。

对于这样的患者,属于阳气虚衰,医生应该给他开一些温补肾阳的方剂,并嘱咐他在清晨之际服药,壮大清晨微弱之气的力量,克阴制胜。如果在每晚睡觉前,揉揉脚心的涌泉穴那就更好了。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肾经的经气就像泉水一样从这儿涌出。每天晚上的按揉刺激可以帮助通行肾阳之气,避免在阴阳交替之际阳气迟迟不胜阴气。

一般而言,一些阳气强盛之类的病症多在白天或者午后加重,比如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等。而属于阴气强盛之类的病症,病情多在上半夜加重,如四肢畏冷、腹部胀痛、宫寒不孕等。而一些阳虚类病症多在上午或中午时分减轻,在夜间,尤其是下半夜病情加重,如脾肾阳虚引起的夜尿、五更泻、胃脘疼痛、老年人肾阳不足引起的寒喘等。

而那些阴虚之类的病,如口咽干燥、盗汗等,多在午后加重,夜里减轻。这是因为夜间无论人体或自然界,阴气都占据着主导地位,阴虚病可在此期间得到补充从而症状缓解,而本来就是因为阴气过旺致病的病症在此时就会加重。同样,阳虚病因阴盛所制约病情就会加重,到了白天,自然界及人体阳气旺盛,阳虚病自然得到缓解,阴虚病和阳盛病反而会加重。对于这些阴阳不同属性病变在昼夜不同时间发病的规律,我们的祖先早已经总结成经验。说的是,“阳(虚)病则旦静,阴(虚)病则夜宁,阴阳运动得时而宁。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对后世求医治病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病情的轻重缓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的生死存亡,从根本上讲,也是阴阳昼夜交替的促成。如果注意一些人的死亡时间,就会发现它与人体一日之内的阴阳消长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在一天之中,死亡在黎明、薄暮、日中、夜半者居多。这些时间都是某些疾病容易恶化的时段,患者及其家人应提高警惕,以防病情有变。

昼为阳,夜为阴,一日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阴阳消长呈周而复始的节律变化。人的作息习惯应顺应昼夜阴阳变化的规律,才有利于身心健康。早晨适宜早起,适当做些锻炼;而夜晚适宜早睡,力避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如此才能精力充沛,心身安康。

潮涨潮落,日升日落,阴阳交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地运行着。自古以来就讲究“天人合一”,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任何活动都与之息息相关。大自然的运行对人的疾病也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人们在恢复健康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天时条件,趋利避害。

虚寒之人,用“艾”升起体内的太阳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有句话叫“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什么意思呢?吃药不管用,扎针也不顶事儿,像这种情况下的病可怎么办呢?艾灸。为什么这个时候艾灸可以治这个病呢?你想想,吃药不管用,这就说明这个人的脾胃已经特别虚了,虚得它无力去运化吃进去的东西,吃进去也是白吃,甚至根本就吃不下去。扎针也不顶事儿,这也是虚,气血太虚弱了,以至于无力去推陈出新。咱们中医讲“虚则补之”,这个时候需要补虚,而艾灸作为温补的最佳手段,这个时候就是最能解决问题的大救星。

为什么说艾灸是温补的最佳手段呢?我们民间有端午采艾的习俗,艾叶一般会在天地阳气最旺的端午节前后采摘,这就使得它的阳气格外旺盛,被称作纯阳之物,可以“回垂绝之阳”。“垂绝之阳”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人是靠阳气来活的,阳气尽了,人也就死了。这个“垂绝之阳”就是说这个人病得体内就只剩下一点儿阳气了,再不进行救治,这命就不保了,这个时候什么能挽救他呢?就是艾叶,它能够把这个将尽的阳气尽快地给它补回来。

艾灸,就是把艾叶制作而成的艾条或者艾炷用火点着,用它来熏烤我们身体的穴位或者生病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火是热性的、阳性的,这样一来,艾是如虎添翼,温阳的功能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所以,用艾灸来治疗一些虚寒病症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说受凉后引起的肚子痛、女性朋友经期的寒性腹痛、老人们的风湿关节疼痛,还有一些人经常腹泻、老爱拉肚子,这也是脾胃虚寒,也可以用艾灸来治疗。就像经常感觉手足冰冷的阳虚体质的朋友,经常用艾灸来调理调理,身体也会慢慢地暖起来。《扁鹊心书》里说:“真阳元气虚则人病,真阳元气脱则人死。”可见,这个元阳对我们的身体是多么重要。接着它又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要让身体里的这个元阳之气不衰,最好的办法就是艾灸,其次才是那些温阳之药。

既然要艾灸,那该灸哪儿呢?《扁鹊心书》继续给我讲:“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两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这里所说的“壮”是古代人用艾炷来灸的一个计量单位。现在我们一般用艾条来灸,这个更方便一些,所以我们可以不去理会它。看它灸的位置是哪儿,“脐下”,确切地说,这就是我们讲的关元穴。这个穴位在脐下四横指的地方,古人认为这就是炼长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所以也叫它丹田。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在脐中下3寸(拇指外的四指相并,其中节横纹宽度为3寸,也称一夫法),是常用的保健要穴。

说到丹田,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我们在看电视或者听评书的时候,说到那些古代练功的人时,经常会有一句话“气沉丹田”,可以看出这是人体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也是人体最富有能量的一个地方。这个能量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元阳之气,关元穴就是存放这些元气的一个能量库。经常艾灸关元穴,就是在激活这些能量,让体内的元阳之气长盛不衰,对于身体里寒气比较重的人来说,这是温阳祛寒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灸的时候该怎么灸呢?很简单。买一些艾条,在药铺或者一些知名的中医养生机构都可以购买到,价格也不算太贵。然后点燃一根,对着关元穴来回熏灸就行了。

有些医疗书籍上可能会说距离穴位要2~3厘米,这个你不必拘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整。怎么样的效果最好呢?就是灸的时候感觉有热感能透入到你的肚子里,但是外边的皮肤又不会觉得烫得慌。将艾灸条的燃端悬在穴位上,以耐受为度。艾灰要及时清理,避免掉落,烫伤皮肤。

灸一段时间后,点燃的那头会产生艾灰,你要注意把它轻轻弹掉,要不然,掉你肚子上会把你烫伤的。不过,现在市面上也有卖灸盒的,那个东西更安全方便,你就不用有这方面的担忧了。灸多长时间呢?一般十几至二十分钟就可以了。最后,灸完后,把剩余的艾条放在一个密闭的罐子里,让它自然熄灭,别用水浇。

对于经常感觉手足冰冷的朋友,在灸关元穴的时候,还可以配合着灸一灸阳池穴。古人给穴位起名字可不是随便乱起的,它有它的意思在里边。你一看它这个名字,就会知道它是帮助人升发阳气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就在人的手腕处,离手最近,只要你一灸,阳气起来,很快就会跑到手上,手很快就会暖和起来,效果特别明显。而我们的手和脚是相对应着的,大家平时也应该有这样的体会,手上暖和了,脚上也就不冷了。

其实,艾灸不止补元阳,一切阳气都可以补。在《黄帝内经·灵枢》中有一句话“灸则强食生肉”。意思就是说,经过艾灸之后,人的脾阳增强了,有多强呢?连“生肉”都可以消化。所以说,就像脾胃虚寒的朋友,经常艾灸一下,是完全有可能治好这个病的。灸哪儿呢?就灸胃那一块儿。慢慢地,你脾胃里的寒气就会化掉,脾胃之气就强健了。

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艾灸神奇疗效的病例。近代的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用艾灸灸好了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

承淡安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并不相信中医,像我们现在的好多人一样,他觉得西医更好、更先进,于是去了上海学西医。可是一次,自己害了一场腰痛和失眠的大病,治了好几个月,什么药都吃过了,就是不见效,结果还是父亲用针灸给治好了。从这以后他相信中医了,认真学起了针灸。现在一般人理解的针灸,觉得针灸就是扎针,其实,针灸是既包含了针法,又包含了灸法。

有一次,沙洲纯阳堂的一个农民得了寒霍乱,生命垂危,请承淡安医治,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很有名的针灸大师了。承先生就用疡科常用的丁桂散加麝香分许,填满了患者的肚脐(肚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穴位,我们也叫它神阙穴),然后在这上面放上艾炷一直灸,直至灸到这个人四肢有了温度,脉搏开始正常跳动。就这样,这么危重的病人,经过承先生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给医好了。你说这艾灸有多厉害!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承淡安先生的高超医术。

其实,艾灸的功效还远远要多于我给大家讲的这些。古人说“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这实在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贝,大家们应该好好了解和利用。如果不懂得继承,弃之不用,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第二章 六大时辰,皆蕴含养生良机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昼夜交替、阴晴变幻都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伤寒论》里记载了六经病各有其欲解的时辰,而这些不同的时辰亦代表了大自然阴阳的盛衰转换,紧密关系着人体六经的气血盛衰。比如太阳病欲解的时间是9时至15时,这个时候大自然的阳气最盛,人体的太阳经经气最旺盛,对于被风寒郁遏的太阳病而言,是恢复缓减的绝佳时机。“参以天时,促其自愈”,是《伤寒论》务本论道的精髓,也是我们顺时而养的思想源泉。

巳、午、未是“王时”,把太阳请进身体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时间的“时”字,它的左边为日,日代表什么呢,就是天上的太阳;右边为寸,尺寸通常有度量之意,这就把太阳和时间联系起来了。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日升日落,告诉了人们现在是清晨还是午后,是黎明还是夜半。人们也跟着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当夜晚来临,人就会进入睡眠;到了白天,就会工作、学习,或者参加各种活动。可见,人体的活动都是顺应太阳这个时间规律的。

人们根据太阳的日出日落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其中太阳升得最高的日中被称为午时,即上午的11点到下午1点这2个小时。紧临着午时的是巳时,即上午的9点到11点;还有未时,即下午的1点到3点。也就是说,从巳时到未时,即从上午9点开始到下午3点。在这个时间段里,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高高悬挂在空中,此时被认为是阳光最充足,一天当中最温暖的“王时”。

很多人喜欢在这一个时间段里晒一晒太阳。我原来有一个同学,这个人特别喜欢晒太阳。每到休息,当暖暖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床的时候,这个人就什么都不做,只怕错过了太阳。安安分分地躺在床上,一会儿晒晒肩,一会儿晒晒腰,一会儿晒晒腿。多少年后,这个人一直非常健康,从没听说过有肩酸、腰腿痛的毛病,这与其常常晒太阳有很大关系。太阳为诸阳之长,多晒太阳能增强人体的阳气。

那么人得了疾病,晒一晒太阳有什么好处呢?一个人如果受了风寒之邪而引起“太阳病”,那么多晒晒太阳,也容易康复。这是因为人在晒太阳的同时,接受了太阳的“阳气”,那么人体的阳气就更容易战胜寒邪。“人生于地,悬命于天”,人与天地密不可分。人是大自然的杰作,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自然界的变化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影响。自然界有太阳之气,人体内有与之相应的阳气,并且人体的阳气会随天上太阳的升降起伏而变化。人体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规律,才能更加健康,这体现了“天人相应”。

我们说一个疾病在一天巳、午、未三时反应较为明显,那就要考虑到是“太阳病”的可能,这是从一天的这个层面去考虑。反过来,如果你得了某个病,发现在一天的巳、午、未这个区间没有变化规律,超过一个月,甚至一年,那么,我们就要看看它在每个月,或者每年的变化周期有没有规律可循。倘若疾病表现在一个月的月望时间,即每个月当中月亮最圆的时候,或者夏天这段时间欲解,仍要考虑“太阳病”的可能性。像一天当中的午时,一月当中的望月,一年当中的夏季,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太阳的“王时”。这时人体的阳气得天阳之助而有“欲解”之势,抓住这个时机,人就会感受到“天人相应”,外邪容易在这个时候被击退,疾病易在这个时间痊愈。

为什么中医对于疾病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或者痊愈,会有一定的预见性呢?也是因为“天人相应”。人一旦患了疾病,会借助自然界太阳的力量康复。在康复的过程中,病情就会表现为轻重缓急不同的状态。我们看巳、午、未三时正是太阳之气最旺的时候,人身上的阳气随之也旺盛,使邪气有退却的趋势,太阳病自然易得到缓解,人就会表现出减轻或者痊愈的特征,人本身也有康复的感觉。

但是,“欲解”并不代表一定会好,也有加重的可能。这取决于什么呢?这还取决于正气的强弱。我们说正与邪各有盛衰,如果邪衰正盛,人体得天阳之助,与邪气争,正气战胜了,那么病就解了。如果正气本来就虚弱,邪盛正衰,那么到了太阳的“王时”就会反向相加。这是说邪气很盛,正气虽然得到天阳之助,但仍战而不胜,那么病情反而比原来更严重了。这时表面看起来病情也会加重,但是实际是正气得天阳的帮助在抗邪气。有些患者原本表面上症状没那么明显,但是到了“王时”却突然变重,就是这个原因。

我诊治过一个患者,她得了6年的银屑病,即松皮癣。一到夏季,就出现皮损,而其他季节却没有那么严重。为什么一到夏天就出皮损呢?有的人认为她夏天身体最差,其实正相反,这说明到了夏天,她身体的战斗力变强了,正气与邪气开始抗争了。正气是得到了天上太阳的帮助,才开始抗争的。出现皮损,说明此时邪气也较盛,得了天阳之助后,正气也较强,它们自然开战了。而其他季节没有什么症状,是因为正气根本无力与邪对抗,所以外在表现就不明显。

那么,为了更快、更好地战胜疾病,多数情况下,人还要服用药物来辅助治疗。药物可不可以来模拟太阳的“王时”呢?我们说具有温热的药物是具有这个作用的。药物的属性有四气五味,其中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其中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的作用,主治的正是各种寒证,也对应时间属性,例如气热的药属夏,气温的药属春。

而太阳病,一方面它病位在表(这是相对于里而言的),另一方面它病性多寒,虽然牵涉到风寒暑湿燥火,但重点是寒。张仲景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这说明寒最具有杀伤力,太阳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寒。中医的用药原则之一就是“寒则热之”,需要用温热的药物来治疗。

这在张仲景治太阳病的很多方子中都有体现,例如治太阳病的麻黄汤,一般发热、无汗、恶风为主的外感性疾病(例如流感、病毒性感冒),服用麻黄汤后,人就会感觉身上变暖并有汗出,仿佛置身于夏天的艳阳之下。正是由于麻黄汤气温热,喝了它,就犹如处在太阳的“王时”之中,人体借助了这个时间的力量,从而有“欲解”的趋势。

把麻黄汤想象成太阳的“王时”从而治疗疾病,是不是很有趣。当你得了太阳病,却不处在太阳的“王时”,那么你就可以对证之后,根据病情服用一碗具有“王时”作用的药汤,相当于把太阳请进来了,它就会帮助身体来战胜寒邪。

需要说明的是,时辰、时令虽然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程度,但是,它是外因,并不起决定作用,而人体的正气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这就是说,防病治病仍要以人为本、以天为标;以正气为本,以时辰、时令为标。把握良机,使“天人相应”更易促进人体的健康。

身体怕热,选中申酉戌好“乘凉”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简短的几个字里,张仲景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说属于阳明病之类的病症在申时到戌时这段时间内会有所缓解。我们在观察病人病情的时候,应该把握好这段有利的时机。阳明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全身热得厉害,怕热,肠胃内也是处于高温干燥状态。这从病人的排便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大多大便干结甚至便秘,但是这种烦热在申时至戌时这段时间会减轻许多。

申时指的是下午3点到5点,戌时指的是晚上7点到9点,“从申至戌”就是从下午3点一直到晚上9点这一整段儿时间,其中还包括了一个酉时。很显然,这个酉时,就是位于申时和戌时中间的那2小时,即下午5点到7点。

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这一段时间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阳明病会在这个时间段里缓减呢?

我们知道,一天当中,中午的阳气最盛,那个时候是一天里最暖和的时候。古代官员行刑问斩就选在这个时候,叫“午时三刻”,他们认为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而晚上半夜的时候阴气最盛,你看那些鬼片都是选在半夜阴气最盛的时候让鬼魅登场。下午3点到晚上9点,按照自然规律,这一段时间阳气开始变得越来越弱,而阴气则变得越来越强,这种自然界的阴阳交替对我们人体会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辨病最根本的就是辨阴阳。阳明病多属于阳证、热证,说到底就是体内的阳气太盛了,所以肚子里才会有燥屎。治疗这种病的原则就是要把这过盛的阳气给它降下来,保证体内的阴阳平衡,阴阳和谐了人才会健康。

当我们通过各种治疗手段把这个阳热降下来之后,人体一般会在一天当中的什么时候好起来呢?就是下午3点到晚上9点这个时间段,效果最明显。因为这个时候自然界的阴气在不断上升,我们常讲“天人合一”,人就是自然的一分子,这股阴气同时也会给人体一个力量,使人体里的阴气增多一些,这样体内的阴阳就能够更好、更快地达到平衡。

不久前,我和一老友相聚。据他所说,都已经抱上了孙子。我便急忙恭喜,谁知他转瞬面带愁容,叹了口气。追问之下,他说:“这女人啊,一到了更年期,还真是可怕。我家那老太太从早上起来到下午都不停歇,芝麻大点事儿,就大发脾气,儿子儿媳都烦了。可是说也奇怪,这一到傍晚就安静多了。问她,她也说不清,就觉得心烦气躁,看什么都不顺。到晚上倒是心平气和。”他转而问我:“这是更年期作祟吗?”我听着这倒是属于阳明病症候。我告诉他,有时间把嫂子带过来我问问详情就知道真正的原因了。后来了解到,她确实还伴有胃热性便秘,主要就是胃热亢盛。给她开了些滋阴清热的药物,并嘱咐她在晚上按摩按摩膻中穴(在两乳之间),这个穴位是心包经上的穴位,在睡觉前按按会使气机顺畅。没多久,她的便秘症状消除,而且老友说家里也清静多了。

说完这个,我们再来单独看看这3个时辰各自还有什么特点。

申时,人体内膀胱经当令,这个时候膀胱经很活跃,处于工作状态。膀胱经有什么作用呢?现在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地排毒,其实你只要把膀胱经照顾好了,那就掌握了最好的排毒方法。膀胱经最大的作用就是排毒。

我们说阳明病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胃实”,容易有“燥屎”,说得明白一些,就是大家经常谈论的便秘。大便是垃圾呀,如果不能及时地排出体外,身体里就容易累积毒素。这个时候,作为“排毒之王”的膀胱经如果能够出一点儿力的话,便秘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下午3点到5点就是膀胱经最爱帮助人的时候,这个时候对于阳明病的康复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酉时,肾经当令,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这里蕴藏着人体的强大能量。在肾经当令的时候,人也会显得更加精神。这个不少人都有体会,下午5点多的时候,是很多人工作、学习效率的一个高峰期,记东西记得快,写东西文思泉涌。对于病人来说,这个时候会有什么特点呢?就是抗病邪的能力增强了,疾病有所缓减了。

在酉时这个时段,日落西山,白天的阳气渐衰,夜晚的阴气渐长,一切事物都渐渐变凉。人体开始进入排毒泻火阶段,而肾开始保存精华,藏精气,精气属阴。中医学常有滋阴降火之说,这里的肾藏精气就能有效地起到消热作用。当然,这只是针对阳明病的患者而言,毕竟这个时候是阴气上升的时候,像伤风感冒这一类太阳病反而会在这个时候加重。

戌时,心包经当令。十二时辰与十二生肖对应起来,戌对应的是狗,这个心包经就像忠实的狗一样,它对于心这个主人也是忠心耿耿。心出了任何问题,它都会挺身而出。像我们说的阳明病,它是一个热证,好多时候这个病人会觉得心烦。中医讲,心是属火的,它需要肾水来和它共同营造水火相济这么一个和平的局面。一旦由于某些原因肾阴虚了、肾水少了,心火它就开始往上蹿。火苗大家都见过,它是一个劲儿地往上蹿的,这个时候人就会心烦意乱,坐立不安。但是,当心包经上班的时候,当它发现心出问题了,它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心,缓减心的麻烦。所以,晚上7点到9点,心包经当令的时候,心烦这种症状也会缓减一些。

在古代,行兵打仗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诸葛孔明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更是体现出“天时”的重要性。在治病养生的道路上,如果也借助于天时的有利条件,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于“阳明欲解”的情形,申时至戌时给予的有利条件可要把握好。

往来寒热似抽风,寅卯辰治最当时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孩提时代,我母亲得过一场病,让我记忆犹新。母亲发病期间冷热交替不断,当她喊冷的时候,给她盖上厚厚的被子还是瑟瑟发抖,摸摸身体,却是滚烫;没过多久,又开始说热,将被子都掀开了还是叫唤热。如此反复不断。小时候不懂事,害怕那样“抽风”般的病带走她,于是一直守在她的身边。生病的时候,给她端的饭她都没吃,说没胃口,只是不断地想要喝水。我谨小慎微地照顾她,直到她不再发热,也不再喊冷唤热,我才睡下。看看时间,已经将近凌晨4点了。那时候,我知道它有个俗名叫“打摆子”,后来在我踏上求医道路后,医学里称其为“往来寒热”,跟犯病时表现一样,极为准确。

随着后来的知识逐渐丰富,我认识到,往来寒热的症状在凌晨4点左右缓解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这怎么讲呢?

往来寒热属于《伤寒论》中伤寒六经病中的少阳病。少阳病的致病原因在于风寒等外邪侵袭,致使肝胆气机不畅,正邪之气在相互搏斗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冷热症状。只要调通了肝胆经气,被关在体内的外邪被疏通的气机推送体外,疾病就得以扫除了。除了有药物发挥的效力之外,患者们会在凌晨4点好起来,这不得不感谢当时的天时给予的有力帮助。

凌晨4点属于一天当中的寅时,寅时是指早上3点到5点。看过《易经》的人都知道,天地之间的运转是靠北斗七星运转的,斗柄指寅时,天下皆春。春天到了,阳气开始上升,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人体内这个时间段是肺经当令,而肺主一身之气,身体内所有气血都是由肺来分配的。一般寅时人身体各部分开始由静制动,各部分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体液之间肝的阳气的生发和肝的藏血机能也都组合到一起,开始重新做系统分配。这个时候,肺作为“相傅之官”担当起“均衡天下”的职责,身体各处哪里需要多少血、多少气都将在这里得到补充。少阳病多是因为外邪侵犯肝胆所致,肝胆互为表里,同属木,喜欢的是不受羁绊的畅达,风寒侵袭少阳导致气机不畅,升降转枢不利,最终发为疾病。寅时,肺经补充来的气血让少阳木气旺盛起来,气机重新获得升发,畅通了,那么病人胸胁胀痛的症状就会好很多。正气恢复力量击败外邪,从而使少阳病症得以缓解。

少阳病症中还有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不思饮食,“默默不欲饮食”。然而辰时对应的是十二生肖的龙。人们常用“龙虎精神”形容一个人高昂的精神面貌,辰时的胃就像是一条活跃的龙,这时候人会胃口大增,即使是病人也会有点食欲。早上的7点到9点是辰时,在这个时间段来站岗的是胃经。这时候,胃嗷嗷待哺,正好是吃早餐的时间,很多早上想赖床的人就是被这时候咕噜咕噜响的肚子叫起来的。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饱餐一顿后,脾经当值,脾胃一起将食物消化成所需的气血精微,并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这样一来,身体各部士气大振,就能共同抵抗外邪。

我们都知道阴阳协调,身体的气机才能顺畅。辰时,太阳朝气蓬勃地升起来了,占据着主导地位,整个大自然都处于阳盛阴衰的局面。人体内部也是一样,这样对人体的气机顺畅构成极大威胁。少阳病患者经常会有呕吐症状,这就是因为胃腑内气机不畅,胃气上逆就会呕吐。此时为了阴阳平衡,我们需要以摄取食物来协调人体内部的阴阳。食物是阴性的,所以,早上的一顿早餐有助于保持体内阴气和阳气处于平衡状态,不可缺少。

生病的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到了吃饭的时间,如果没有胃口吃饭,在之后的时间里病情就会加剧,感觉到全身无力,任疾病蹂躏。而如果吃了饭,就会有一种疾病突然减轻之感,就好像食物给了身体某些特异能量。其实,食物只是给身体补充了一些所需之气,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

很多时候,人们将吃不吃得下饭来作为判断一个人身体状况好坏的标准。在谈及某位老人身体健康与否的时候,总会说他能吃多少饭。中医学也常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充足是机体健康的重要表现。遥想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对阵的时候,司马懿只是通过使者探出诸葛亮的食量,就可以判断出诸葛亮的状态就是缘于此。

除此之外,寅时和辰时之间的卯时,也就是清晨5点到7点,大肠也出了一份力。在这个时间段里是大肠经值班,它忙着排毒。此时天基本上亮了,天亮了又有“开天门”之说,万事万物因阳气的生发冒地而出,上开天门,下则开地门,即肛门。如果我们顺应天时,如厕排便就能把体内的外邪、垃圾、毒素排泄出来,能扫清阻挡气机的障碍,疾病在这时候当然能大大缓解。正所谓,“肠常清,人长寿;肠无渣,人无病”。

由上看来,早上3点到9点对于治疗少阳病是极其有利的。在这段时间内,都是正气受到多方协助,医者在给患者治病的时候,如若将这些条件加以利用,消除疾病易如反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的生理变化规律与天地气机息息相关。人体脏器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实行“轮班制度”,几点该吃早餐,几点该睡觉,几点最适宜工作,身体的脏腑之器就像几个排好了班的忠实职员一样。如果你执意肆意加班,身体再说“不”的时候,就是疾病缠身之时。如果您的自我休息与他们值班时间一致,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合拍,健康的人健康常驻,生病的人恢复健康也快。因此,要想颐养天年,就要与时俱进,获得健康的长期门票。

亥、子、丑三时,安静入睡最养阴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古代帝王将相的床铺摆放的方向是东西方向,不是南北方向,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是一个百岁老人,非常善于养生。他说:“凡人卧,应讲究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告诉人们在睡觉的时候,春夏季节要头朝东,而秋冬季节要头朝西,正好与帝王将相的床铺摆放是一致的。可见这么摆放,是有一定的中医理论依据的。

春夏属阳,正如太阳从东方升起,东方主生发之气,所以春夏季节头朝东而卧。秋冬属阴,太阳又从西边落下,西方有收敛、闭藏之气,所以秋冬季节头朝西而卧。这说明人要顺应天地间阴阳变化的规律。

睡觉的方位都这么重要,那么睡觉本身是不是更重要呢!中医认为要睡好“子午觉”,其实是指子时和午时的睡眠,子时是指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人体内“合阴”的时间,需要深度睡眠。午时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人体“合阳”的时间,眯一小会儿就可以。为什么要睡好“子午觉”呢?我们知道,天地之间有黑夜白昼这样的阴阳转换,在它正转换的时候,人们要好好休息,尽量不要打扰它,以免影响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亥至丑上”,是指亥、子、丑3个时辰,除了子时外,还有亥时、丑时。亥时即晚上9点到11点,亥时也称人定,又称为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也被认为是人静时分。丑时,也称鸡鸣,又名荒鸡,即凌晨1点到3点,是12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亥、子、丑这3个时辰,是从晚上9点至凌晨3点,此时夜色正浓,在这个时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睡眠。

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阳气盛则寤”。“寐”就是睡着,“寤”就是醒来,这是说到了夜晚,从亥时开始,就需要安静入睡,到了白天才要多活动,这样才能和天地相应。这就犹如自然界太阳的升降出入一样,人体也需要阴阳交替。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人苏醒过来,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这是人体的阳气从阴分出来的过程。黄昏后,太阳日落西方,人体的阳气潜藏起来了,又回到阴分。

绝大部分人在这个时间段里都进入睡眠状态了,但是也有一些人总是喜欢过了午夜才去睡觉。古时照明不方便的时候,天一黑,人们就开始渐渐进入梦乡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照明设备非常齐全,由于光线可以人为控制,有很多人不知不觉养成了熬夜的不良习惯。“一日不睡,十日不醒”,如果一个人一个晚上没有睡觉,那么用十个晚上都难以补回来,长期睡眠不足的后果是使生命更快地衰竭。这就像太阳不能总挂在天空中,身体也一样,阳气也有“升降起伏”。如果你把这种规律打破,那身体怎么能吃得消呢?

在现今的年轻人当中,有一群“夜猫子”,他们将生活作息黑白颠倒,也就是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这完全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物钟。而更多的是,背负工作的压力,经常熬夜到凌晨。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自己的身体来说,是极大的摧残。

前些天,我这里来了一位患者。他出现了睡眠障碍,随之而来的是记忆力减退、焦虑烦躁等不良症状时时困扰着他。这个人有一个问题,就是经常熬夜,每当瞌睡来袭时,他自己想出很多解救办法,不是抽烟,就是喝茶、咖啡。久而久之,确实不打瞌睡了,但是却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等他想睡的时候,却睡不着了。

一开始,睡不着的时候,他吃了点儿安眠药,结果还真灵,一直睡到天亮。不料,随着一天一天过去,安眠药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了,白天的精神状况却越来越差,体力越来越差,变得不管白天、晚上都不精神。

他这就是由于熬夜而引发失眠,又因为失眠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我叮嘱他一定要按时休息,不要改变人体内正常的生物钟。晚上即使瞌睡,也不要抽烟、喝茶来提神;即使睡不着,也不要吃安眠药。白天如果瞌睡,可以打个盹儿,但是不要长时间地入睡,这样也会对晚上的休息造成影响。晚上一定要让自己放松下来,准时安静入睡。只有把睡眠时间调整过来,才会有健康可言。养生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子、午、丑三时安安静静地入睡。

对于太阴病患者也是这样,通常在这个时间段更要好好睡觉,才有望康复,这是对于一天之内而言。在月周期里,什么时间易康复呢?古人把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作晦日。晦日前后的这段时间,弯弯的月亮渐渐隐匿起来了,这种月缺反映了阳的收藏。一天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约占2天半的时间,亥、子、丑就是晦日前后的7天半的时间里。相对应的,对于年来说,那么就是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的寒冷冬季。

在太阴病的阶段,疾病的程度还不会很厉害,通常作为一个信号,说明人的体质已经趋于虚寒。太阴病的患者是身体里虚寒,那么,正好可以借亥、子、丑这个时间。这时在外的阳少了,都到身体里面来了,开始处于收藏的趋势。阳气入里,里虚寒得到温暖,使疾病有转机的可能。冬天阳气收藏,月缺也反映了阳的收藏,这些时候都对太阴病有利。

太阴病在阳气入里时易康复,那么相对的,阳气在表的时候易加剧。即巳、午、未这个时间,阳在表,里容易虚寒。这对于太阴病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会有加重的可能。

这正如夏天,阳气向外。又因为太热了,人们纷纷吃生饮冷,什么东西都来凉的。本来胃中虚冷,偏偏还要大进生冷,这不就雪上加霜了,所以,这是最容易得太阴病的时候。大家不要以为冬天才容易得太阴病,其实恰恰相反,夏天才是最容易得太阴病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夏有暑热,却不知道夏也有寒凉。其实夏天是天热地寒,通常对于人体而言,是体表热,体内的里寒。

推而广之,不仅是夏天,只要是人体处于阳气蒸腾在外、胃中虚冷的这样一个状态,都要注意。例如你出去剧烈运动了,烦劳了,这个时候的阳气就在外,胃中就容易虚冷,就是容易患太阴病的时候。因此,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要马上打开冰箱喝冷饮。

太阴病主要是指身体里面寒冷。一个人如果被冻得手脚冰凉,会很快察觉,但是,如果你的身体里被“冻”着了,你会知道吗?很多人是不知道的,这就要求人们在生活细节上多注意,阳气在外的时候,不要往身体里灌冷饮。

张仲景提到太阴病的治疗方法是“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里所说的“温”就是温藏、温里。何为“四逆”?“四”源于四肢,四肢禀气于胃,脾又主四肢,所以,“四”与脾胃的关系密切。“逆”就是逆冷,如果我们把由外向里看成顺,那么逆就是由里向外。由里向外的冷,这就是人体的脾胃冷了,人体内的阳气虚衰了,导致里虚寒。这时一定要及时温里,避免疾病继续向少阴发展。

阳气不足,让“龙火”在子、丑、寅三时归根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传说有一种鸟,被称为寒号鸟。冬天来了,天气寒冷极了,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落光了。每到夜晚它被冻得浑身直哆嗦,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赶快造个窝啊!”慢慢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照在寒号鸟身上,暖和多了,它忘记了夜晚的寒冷,又开始唱着:“太阳照着暖和!太阳照着暖和!”就这样,寒号鸟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忍受着风寒,直到生命的结束。

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说明到了最寒冷的时候,也就是《伤寒论》中提到的“子至寅上”,是指子、丑、寅三时,也就是一天之中从晚上11点到凌晨5点这段时间。

相对于月份来说,就是一月之中,初一到初七或初八的这7天半的时间里。此时月相从无到有,反映了到阴极盛后,阳气开始回升。一般在农历的初一,人们无法看到月亮,而农历的初七或初八,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就呈“D”字形,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上弦月”。

对于一年来说,是农历的十一月至次年一月。我们再来具体查看一下二十四节气,你会发现其中的子、丑、寅三时中的第一个子时对应的节气正好是大雪和冬至,也反映了阴阳的消长。

张仲景把病分为三阴三阳,其中在三阴病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经欲解时的三个时辰有两个重复,例如太阴的亥、子、丑,少阴的子、丑、寅,子丑相重。所以,对于三阴病欲解时,第一个时辰就显得特别重要,少阴始于子时,正是节气当中的大雪和冬至。

大雪这个节气并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而是说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要大,水凝结成了更多的雪,这说明大雪时的天气更冷了。一方面说明这是阴气最盛的时期,另一方面,这时阳气却有所萌动。一般来说,在大雪进补得当,一年都不受寒。但是,此时天地之间的阳气仍然较虚,要以温补为主。如果寒号鸟在这时能盖一个温暖的窝,也就相当于温补了,那么它一定不会被冻得奄奄一息。

古人称“冬至——阳生”,这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这时也需要格外注意天气,适当进补。冬天是补肾的季节,冬至正处在冬日6个节气的中间,所以这个时候正是给肾补充能源的最佳时期。再说,从冬至开始,阳气本来就慢慢生发,这时再温补一下,就相当于给肾加把火,阳气自然也就越来越足了。

有的人身体抵抗力比较弱,主要就是因为阳气不足。常有这样的人:一到冬天,只要出门,就恨不得把自己包起来,大衣、口罩、手套、帽子、围巾一样也不少。但是你握一下她的手,还是冰凉。她说自己手脚冰凉是不抗冻,没有别人火力壮,那就得多捂着点儿。我说多捂着点儿肯定是好的,但是还不够,最好是补一下。

中医认为“阳虚则寒”,如果一个人阳气不足,那么这个人就会感到浑身发冷,手和脚最能反映出来,因为它是“四末”,位于肢体的末端。当有足够的气血运行至手脚时,手脚才会感觉到暖和。阳气虚了,使气血运行不畅,自然就会手脚冰凉了。再加上外边天气寒冷,那手脚冰凉的情况就会更严重了。这时除了保暖,还需要及时补充阳气。在子、丑、寅的时候好好休息,再适当吃点儿温补肾元的食物。

少阴病为什么要欲解于子、丑、寅呢?就是因为少阴病属于阳气虚衰,子、丑、寅正是阳气回升的时间,所以有助于少阴病的缓解。

人体内讲究阴阳平衡,在这个时间段里阴寒已经到了最盛的时候,不仅脾胃的阳气亏虚了,而且肾阳也不足了,才使得病情进一步严重。少阴病的主要问题是肾阳往外越,阳不归根,影响到生命的根本。

肾包括阴阳两个方面,肾阳也被称为“龙火”,肾阴就是“肾水”。我们可以把阴阳看成男女,男属阳,女属阴。一对男女住在同一个房子里,就是夫妻,夫妻就要相依,就要夫唱妇随。但是现在是阴水太过,水太寒,“龙火”待不下去了,就往外越,可见这对夫妻吵架了,甚至到了离婚的程度,这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对于人体而言,“龙火”也是命门火,它是生命中绝顶重要的东西,有它才有生命,没有它,就没有生命。解决的办法就是让肾水不那么寒,让“龙火”归根。

但是肾水寒不寒,通常人感觉不到,我们看到的是“龙火”外越,例如太阴病会出现证为“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这就是肾阳外越了,要服用通脉四逆汤来回阳救逆。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候,就看能不能把外越的“龙火”重新送回原位,这也称为引火归元。

如何引火归元呢?首先要用到滋阴药。为什么要用滋阴药呢?因为水太寒了,真阳藏不住,需要暖一下这个水寒。通脉四逆汤中的炙甘草气味甘平,得土气,能起到持续的温煦作用,有归根的作用。然后再用辛热药附子、干姜,才能温里,引火归元,让真阳归根,这个“龙火”才会得到潜藏。肾阳潜藏,才能温养生气,使生命生气勃勃,生命才会久长。如果肾阳不潜藏,用作其他用场,那么生命就会危机四伏。

一个病如果累及到肾,那么就会变得比较严重,因为人需要肾阳来使生命得以延续,这个命火就犹如储存在地下的石油、煤等能源。肾主水,石油是液体的,与水相似。煤虽然是固体,但是它颜色黑,我们看黑豆、黑芝麻类的黑色食物都有养肾的作用。

但是这些石油、煤等能源的蕴藏量不是无限的,如果人们疯狂开采,又不循环利用,那么就会枯竭。能源枯竭了,人类没有了能源,暖器还会热吗?汽车还能开得动吗?人类就处在了一个危机的时刻。其实全球变暖,就是肾阳外越的一个征兆,这与人体内“龙火”外越是何其的相似。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就要保护能源,要保护身体就要保护肾阳这个“龙火”,使“龙火”归根。

通常来说,人体内的阳证比较容易解决,为什么呢?因为阳证易于发觉。阳火太过就像纸包不住火一样,所以阳证它潜伏不了,人们往往会很快发现并及时治疗,所以阳证大多不会危及生命。而阴证则不然,阴证人们不易发觉它。为什么阴证不易发觉呢?根本的原因就是阳火虚衰了,整个人的体质都下降,连识别苦痛的系统也不起作用了。这就使得本来有病了,但是人自身还没什么反应。所以说,到最后酿成大患、造成危险之证的,就是这个阴证,特别是少阴病,治疗时一定要把握好子、丑、寅这个阳气归根的时间。

阴尽阳生,丑、寅、卯时宜解厥证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厥”同“绝”,有“极少”的意思,所以“厥阴”就是阴气最少的意思。正如古人所言“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因此,有的时候又称厥阴为“一阴”。在谈及厥阴的时候,讲到“一阴至绝,作朔晦”,朔晦是每个月的初一和末日,此时的月亮正值最灰暗的时候,厥阴就有此象征意义;而物极则必反,阴尽则阳生,“作朔晦”就是对阴阳交接转化之机的形象描述,寓有阴尽阳生之意。由此看来,厥阴病与阴阳气的交替转化有密切的关系。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是肝脏功能失常引起的疾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说的是,厥阴病在丑时至卯时这段时间可能会得到缓解。丑时是指早上的1点到3点,卯时是指早上的5点到7点,中间的3点到5点称之为寅时。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疾病会得到缓减呢?

厥阴病,是因为肝胆功能失调,疏泄失利导致体内气郁化火,而这火又抑郁不得出,所以就生病了。丑至卯时,是太阳将出、由阴转阳之时。当寅前寅后,也就是在早上4点左右,太阳初生,借助天阳之升发,使郁闭的内火得以外发,由里达表,散发开来。因此,厥阴病经常在这个时间段里会得到缓解。

厥阴病处于六经病末期,在此期间,体内正邪之气交争,最具特征的就是反映阴尽阳生、阴阳转化失常的复杂病症。包括厥阴热痢证、厥阴寒呕证、厥冷、厥热,以及厥热往来证等。

厥冷是厥阴病中最常见的病症。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你将手放进冰凉的水里浸泡一会儿,你就发现手没有了感觉,不知冷热。触碰任何东西,感觉都是很迟钝,不能灵活自如。人体的温度常年保持在36℃左右,在这个温暖的环境里,体内的气血畅通循环。如果长时间处在阴寒的环境里,就有可能影响到气血循环,进而影响到脏腑功能的运行。这就好像一天当中的丑时,肝胆生阳衰微,阳不生阴不长,这时候病人常常感到喉咽干燥。而到了寅卯之时,两阴交尽而阳气来复,这样阴阳气就顺接了,症状也随之消失,所以说厥阴主阳气。如果阴阳气不顺接,阳气不恢复,脏寒不退,处在身体末端的四肢,就要发生手足厥冷了。这时候病人常感到手脚甚至手腕、脚踝冰凉寒冷,还伴有麻木疼痛。

我曾遇见这么一个病人,依然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小姑娘,看上去面色红润,乖巧可爱,一点儿也不像是个病人。当时是由她妈妈带到这儿来,我试着问:“给谁看病呢?”妈妈指了指旁边的她说:“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孩子有时半夜肚子痛。大家都睡觉了,却被她因肚子痛吵醒了。刚开始以为是吃错东西了,可是就这样的疼痛持续了半年多,隔三岔五就发作,而且都是半夜,直到天快亮了才好,白天倒也相安无事。可是这几天,每天晚上就像定了时的闹钟,到点儿就痛,严重的时候,手脚冰冷,天亮的时候就好了。”昼安夜甚,剧痛在子时,就可以判断出这并不是简单的受凉或吃错东西引起,而是寒气占据了厥阴而发成的厥阴病。对于这样的病,在治疗的时候可以从厥阴病在丑、寅、卯时“欲解”获得启示,用扶阳的办法来治疗此病。给她用了《伤寒论》中的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服用两剂后,小姑娘的病就再也没有复发过。此方中的当归、吴茱萸、甘草等都是用来扶助正气,以祛寒邪。

在所发疾病中,只要发现疾病在凌晨1点到清晨7点这段时间有缓解的倾向,都有可能是厥阴病。如果疾病历时较长,达到几个月甚或几年,你也可以观察一下它所缓解的时间,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阴尽阳生的时机,除了在一天的丑、寅、卯时,也可以是在一个月的朔晦之时,也就是每月的月初和月末,这个时候一个月内阴气就是强弩之末;还可以是在一年的冬去春来之时,常言道“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春交替之时也是阴尽阳生之际。倘若疾病在这些时候有所变化都可以考虑属于厥阴病,也都可以采用阴尽阳生的治病方法,助其一臂之力,以彻底解除病症。

接下来这个例子里,更能体现出阴阳交替对疾病的影响。吴某是一名技术员,一年冬天,他外出检查线路,等工作完成后,在下班的路上,他感觉到四肢寒冷并有麻木疼痛感,回到家,过了一会儿就好了。当时没有在意,但是,从这以后,他每逢外出工作,两只手和脸部都呈现青紫色,尤其是手指、鼻尖、耳郭最明显。不过只要一回到室内温暖一会儿后,青紫处就逐渐红润并最终消失。去了一家医院做了血液化验,被确诊为“肢端青紫症”,加上当时正值冬天,出现这种情况只是觉得受了寒冻,不足为奇。第二年夏季的一个阴雨天,他的四肢及面部又出现青紫,决定改找中医,诊断是因为体内阳气虚弱,不能温营四肢,寒邪侵袭致使经脉不通所致。开了四逆汤加减方嘱咐他服用,经过几次诊治,最终获得痊愈。寒属阴,热属阳,由此大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阴阳交替也可能无定时。但理论是死的,人是活的,对于不同的病情,属于同样的病机,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论治,只是根据病症选取不同的药材而已。

治病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扶助阳气上,那么,服药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我们说厥阴病的“欲解时”是在丑、寅、卯时,尤其以寅时阳气开始生发,如在这时候服药,扶阳效果最佳。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不断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体必须随时适应自然规律,才能与环境保持协调而处于健康状态。在治病的时候,我们应该因时而动,参以天时,促其自愈。

第三章 了解身体,疾病早知道

尽管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和自己的身体打交道,但我要说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却并不了解。当原本白皙的脸上突然出现了红晕,且久久挥之不去,很多人选择了等待,希望它“轻轻地走,正如它轻轻地来”;当别人一切都正常,而自己却无缘无故地老发汗,很多人认为是自己火力壮,觉得没什么;当记忆力开始下降,丢三落四的毛病频频出现,很多人只是觉得自己老了,开始老糊涂了……其实,这些都是身体有病向你发出的警报,在《伤寒论》中都有明确的记载。身体就是一个晴雨表,一定要多了解、多关注,才能防“病”于未然。

热邪不驱,面色娇红是祸不是福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

古人讲大丈夫“喜怒不形于色”,告诉人们在遇到紧急重大事件时,要能沉得住气。有的人一紧张,忽的一下脸就红了,这就是喜怒形于色。说起脸红,比较有趣,在自然界已知动物中,唯一知道脸红的就是人类,达尔文把这一现象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脸红,偶尔是女孩子害羞的表现,但很多时候是根本就收不住这个面色。

还有人说面色能体现人的运气。这从中医来解释就是面色红润,说明此人气血充足,身体健康,学习和工作都会精力充沛,所以被看作一个好面相。这样的人通常面部皮肤也较有光泽,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红光满面,好像有喜事似的。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面色娇红都是好事。我们来看看《伤寒论》说:“设面色缘缘正赤者”中的“缘缘”是持续不断的意思;“正赤”就是大红色,也是说脸上持续发红的一种状态。“阳气怫郁在表”,这里的“阳气”是指热邪,“佛郁”有郁结之意。这句话是说,面赤是因为热邪郁结在脸部,这说明是热毒引起的,恐怕是祸不是福了。“当解之,熏之”,是说对于这种面色娇红的情况,需要发汗解表来排除,让热邪有出路。

为什么热邪会导致面赤呢?赤为火的颜色,我们都知道古人钻木取火,这种取火方法是因为摩擦生热,当热到一定程度时,就化为火了。在人体中也是如此,“火”与“热”都是阳邪,只是程度不同。当“热”到一定程度,就会着“火”。“火”就像火苗一样,不停地往上越,所以,人一旦有了火之病,通常是在头部出现上火的各种症状,比如说面红、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红肿痛等。

我们说,一个人如果害羞了,可能脸红,但是过一会儿就恢复正常肤色了;有的人喝酒了,也会脸红,但是不喝了,脸色就不红了。而“面色缘缘正赤者”犹如被火熏烤红了似的,并且无论是待在外边冻一会儿,还是到屋里暖一会儿;无论是一个人,还是面对很多人;无论是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还是胡思乱想,这种持续发红的状态都不会改变。很明显它与前面两种情况不同。看起来都是面红,但是具体情况却十分迥异。

我诊治过一男性青年,他有一个怪毛病,就是爱脸红,一紧张脸更红,这给他带来很多不便。有一次,亲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初次与人见面,脸红到脖子根,女方认为这小伙子真腼腆。第二次又见面了,他却还是这样,女方就不敢再与他见第三次面了。脸红给他造成了不小的精神负担,像他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的。要治好这个毛病,主要需要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也是脸红,但是与他截然不同。前一段时间,诊室里来了一位身材高大、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他用黑色的墨镜挡住了眼睛,仔细观察时,我发现他脸色有些发红,表现出心情烦闷的样子。我请他取下墨镜聊了一会儿,他的脸色仍持续发红,与他气宇轩昂的外表不太相称。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前一段时间他感冒发热了,吃了药,退了热。但是这几天好像又病了,脸上又热又红,都不好意思去公众场合了。他对我说,表面上还努力支撑着,但是这脸色他实在控制不住。他经常要出去应酬,不想让客户发现,但又回避不了,更为重要的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像他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身体内有热邪,因为第一次感冒没彻底治好,风寒之邪由体表侵入了身体内,它们在体内化为热邪。我们看水一般都在地下流,而热气一般都在地上,人体内的情况也是如此,它会往头上冲,把脸给烤红了。

要治好他的面色娇红的症状,就要给他驱热邪,因为这股热邪并没入脏腑,所以要继续发微汗,这样,热邪就会通过汗液排出体外。热邪驱逐了,面赤的病自然好了。

同样面赤,也有深浅之分,这就跟人们上彩妆一样。如果上的妆比较重,那就是浓妆艳抹,如果上的妆比较轻,那就是淡妆。一般来说,当赤色较深时,多为实热证,当赤色较浅时,多为虚热证。它们均有面色娇红的症状,怎么区分呢?

上面提到的“面色缘缘正赤”是阳气怫郁在表,满脸持续发红。为表邪不解,入里化热,热邪随足阳明胃经上行于面部,好像上了彩妆似的,面色娇红。这属于发热性疾病,只要给予小发其汗就可以了。这是外寒里热,是实热证。《伤寒论》中还提到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这也是“面色赤”,但是这种面赤犹如上了淡妆一样,是“里寒外热”,为阴盛格阳证。

什么是“阴盛格阳”呢?它是指人体内的阴寒过盛,把阳格于外,阳气进不去,浮在外边,也就是内真寒,外假热。你看这个人身上特别热,都这么热了,反而想盖被;口虽然渴,反而不能喝冷饮;脸上好像上了一层淡红妆似的,却游移不定,体内全是阴寒内盛之证。这说明体内没有那么多的热,之所以感觉热,只是外部的感觉,里面其实非常寒冷。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服用通脉四逆汤治疗,这就是虚热证。

另外,一般情况下,对于清热,大家比较熟悉的治疗方法是攻法,就是把热邪直接通过二便攻下去。这里能用这种方法吗?答案是不能。为什么同样是热邪,这里却不能用攻下的方法呢?因为“面色缘缘正赤”这种情况属于阳明病,热邪不在腑而在经。也就是说,不能只看到有热邪,还要看这热邪的位置在哪儿。它不在大肠、小肠,所以不适合攻法,那样会白白损伤脾胃之气,热邪也攻不下去。那怎么办呢?这里提到采取“解之,熏之”之法,使它从体表发出去。

只要让热邪有出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它在表,就发其表;它在里,就攻其里。这就是辨证治疗。很多疾病治疗不见效,就是因为一看症状一样,就采取一个方法,结果,对有的人奏效,有的人却无效。例如,生活中有的人听说某某人得了什么病,吃了什么药治好了,就去效仿那人,也去吃这个药,结果却治不好,就是这个原因。通常不是因为药不好,而是没对证。

常常出汗,不是火力壮,是卫气不牢固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民间有一句俗语为“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火力”犹如火势一样,火旺,自然能驱寒,不畏寒冷。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生命之火的燃烧过程,人的身体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火的支撑。人的生命之火,并不是无穷无尽的,也并不总是那么旺盛。它是一个有限的资源,当火势弱了,人就会畏寒。

人体内的火有两种,我们上面所说的“火力”是指那些具有温煦脏腑经络、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作用的阳气,中医称之为“少火”。人体内还有一种火,称为“壮火”,这种火能耗伤津液。当阴虚不能制火,灼伤津液,就容易出现自汗、盗汗等症。那么这里提到的“自汗出而不愈者”是不是阴虚火旺呢?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条经文。文中提到“病人脏无他病”,是说患者脏腑并没有问题,也就是说身体里没有病。“时发热”是指自汗发热这个症状时有时无,只是阵发性发热汗出,与不停发热汗出有明显区别。“自汗出而不愈者”,是指总是时不时地发热汗出,多长时间也不好。这同时也告诉我们除了发热汗出外,并没有其他的恶寒、恶风等表证,并不是太阳中风证。“此卫气不和也。”张仲景认为它属于杂病的营卫不和,主要是卫气不牢固,并不是因为阴虚火旺。“卫气为百病之母”,为人体卫外抗邪之卫士也。卫气失常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卫气的特点比较强悍,运行迅速,所以能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当一个人出汗异常时,例如自汗、盗汗等,均与卫气受伤、开合失职有关。

日前,我这里来了一位退休老干部,一日三餐及大小便都很正常,但是每天都会有两三次的阵发性发热、汗出,就像干什么活,突然累得满头大汗似的。其实他并没有干什么活,只是在家里休息。没办法,找了个中医,他认为这种症状很像阴虚火旺引起的,就抓了一些补阴的药,但是服药二十多剂都无效,结果反反复复发热自汗一年多也没好。

那天,他找到我,述说自己这一年来的治疗,履履不见成效,询问我其中的原因。其实这就是把这个自汗证当成阴虚的津血亏损来治疗了。由于其吃喝拉撒睡一切正常,并没有阴虚的症状,于是我想起张仲景所言:“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这位患者没治好的原因所在,正是因为“卫气不和”。

卫气不牢固,属于阴气虚,它与阴虚不同,别看这之间只差一个字,却有着天壤之别。阴虚一般是指阴血、阴津不足,这属阴。但是卫气是阳气的一种,主要指在人体之气中具有保卫作用的卫气,它属阳。卫气主要负责毛孔腠理的开合。当卫气不牢固,腠理开合失常,就会常常出汗。

讲述完原因后,我为患者开出桂枝汤,并且叮嘱他要注意服用方法,要在发作前服用,不要在发作时服用。患者按照这个方法服用没多久,病就好了。

一般来说,像常常出汗这种情况,有的人一天发一次或几次,有的人几天一发,久治不愈,患者本人并没有什么大实、大虚的表现,用清热去实、补阴等方法都是不合适的,用发汗的方法来调和营卫,却可除疾。

为什么要在发热、自汗前服用呢?我们看这个患者的证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像发作时间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情况,一般都是在发作时间前用药。即使无时间规律可循的,也应当在发作间歇时用药。

这种服药方法就是“截断疗法”。什么是“截断疗法”呢?它是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认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体现了一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为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就会用“截断疗法”来提高疗效。这种方法既有“截断”含义,也有“扭转”的含义。不过,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辨证、掌握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有预见性地抢先一步。

并且截断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对于祛邪,一定要体现“早”和“尽”,这是截断的关键。这正如用桂枝发汗一样,要赶在发热自汗的前面,并且彻底截断病势。“截断疗法”不仅是祛邪,还能扶正。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应用姜、桂、附的方药占了很大一部分,都是借助辛温扶阳的药物来振奋人体内的“少火”,达到扶正驱病的作用。

有的人会奇怪,病人本来就自己时不时地出汗,却还采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确实如此。两者都是汗流出体外,但是一个是越出汗,病得越严重,另一个却是治病,发完汗后,就不再出汗了。这是因为自汗是因为卫气不固所引起的,而发汗这个方法却是可以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营卫和,那么人就不会自汗了。

营卫是什么关系呢?营气和卫气都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生成,营气循行于脉中,而卫气循行于脉外,二者相互依存。由于卫气不固,不能护外,那么就会影响营气内守,这就是营卫不相协调。用发汗的方法使营卫调和,那么病症就可以治愈。

张仲景还在《伤寒论》第53条中提到一个自汗的情况:“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荣气和”是指营气正常。“外不谐”是指体表的营卫不和。这是说脉中的营气虽和,而在脉外的卫气不和。由于卫气不能与营气协调,所以“病常自汗出”。“复发其汗”是指再用发汗的方法使营卫调和,这样病症可以痊愈,这里也是用桂枝汤发汗解表。

我们看这条“病常自汗出”与“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虽然都是自汗一症,用的方药也一样,但是它们的病因却是不同的。“病常自汗出者”是因为太阳中风,为风寒侵袭,使卫气受伤,营阴失守引起的。出汗的同时又有发热恶风寒、头痛等症状,属于外感的营卫不和。“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是因为卫气虚弱、不牢固,它并不是因为风寒外袭所引起的,所以不伴有风寒的表证,仅仅是营卫不和。

虽然引起出汗的原因不同,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是用桂枝汤发汗解表的方法来调和营卫。张仲景的这种辨证论治给我们后人一个启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