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丛书:国防论+战争论+海权论+海军战略论+空权论+战争艺术概论+兵法简述+空中国防论+总体战+谋略(套装10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7:05:39

点击下载

作者:蒋百里,马汉,雷纳图斯,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杜黑,弗龙蒂努斯等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战争论丛书:国防论+战争论+海权论+海军战略论+空权论+战争艺术概论+兵法简述+空中国防论+总体战+谋略(套装10本)

战争论丛书:国防论+战争论+海权论+海军战略论+空权论+战争艺术概论+兵法简述+空中国防论+总体战+谋略(套装10本)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战争论丛书:国防论+战争论+海权论+海军战略论+空权论+战争艺术概论+兵法简述+空中国防论+总体战+谋略(套装10本)作者:蒋百里,马汉,雷纳图斯,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杜黑,弗龙蒂努斯等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ISBN:9787568014175本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目录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我们的战争观:不好战!不畏战!决战必胜!

第1册 国防论

第2册 战争论

第3册 海权论

第4册 海军战略论

第5册 空权论

第6册 战争艺术概论

第7册 兵法简述

第8册 空中国防论

第9册 总体战

第10册 谋略

后记我们的战争观:不好战!不畏战!决战必胜!——写在“战争论”丛书出版之际

马克思曾说,战争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行的火车头。他形象地指出了,战争机器如同推土机一般,碾过历史的血肉之躯,于荆棘中开疆拓土,前行的轨道上沾满血腥。生命在战争面前是那么地脆弱。残忍,是战争诞生以来形成的秉性。战争同暴力几乎就是一对同义词,暴力是战争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即使进入现代战争模式之中,诸如贸易战、金融战、外交战、黑客战、网络战、病毒战、舆论战等,战争的本质仍然是残酷的,充满暴力的。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武器仁慈化”“战争非暴力化”“战争泛化”等观点是不妥当的。因为,当前形势下,战争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必须时刻对各种战争形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战争的根本法则,依然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正因为战争的本质是残忍的,同时它又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常态现象,所以,对于战争的看法,自古以来就分为多种复杂的看法。比如,西方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道: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靠铁和血才能解决。战争理论家伯恩哈迪认为,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节作用的东西。无疑,这几位西方军事大师,对战争都是笑脸相迎的。

与其相反,是反对战争的人们。比如,罗马时代的军事家、历史学家李维认为,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曾经以炮舰政策横行世界、身经百战、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却对于战争有着这样的民间谚语: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而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经历了无数次的烽火狼烟,更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所以,我们的老祖宗谆谆教导中华儿女:“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陈寿)、“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更是鲜明地指出,国强必霸并不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

我们认为,天下虽安,但忘战必危;虽然冷战结束了,但战争的硝烟一刻未熄。我们必须要有备才能无患。围绕“战争”,我们需要明白如下几个问题:

战争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和平。战争只是一种手段,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对于一次战役(战斗)来说,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而从整体的、纵向的角度来说,战争除了在历史上扮演着王朝更替的催化剂、助产士这类角色之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战争,归根结底其目的应该是为了和平。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这样的战争才是正义的。然而,存在着繁杂利益纠葛的人类社会要想取得和平并不是简单、无代价的,因为“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构建强大的、现代化的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战略支撑力量。

战争需要理性对待:不好战。正由于战争是头洪水猛兽,因此需要高超的驾驭能力。只有驾驭得好,才能避免引火自焚。在能够避免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应尽一切努力化解矛盾与纠纷。所谓上兵者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在具体的战场(战役)指挥中,总司令最重要的品质是冷静的头脑,尤其是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复杂背景下,如何理性地对待战争,如何理性地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做出选择,考验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智慧。总之,当我们被愤怒“操纵”的时候,当我们希望通过战争这一手段,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麻烦与纠纷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战争持有一颗理性、冷静的心,并记住: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狂热者的脑袋里没有理智的地盘。我们更要懂得著名诗人贺拉斯的一句反战名言背后的意味: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而历史已经反复告诉世界:中国人不好战!

战争需要一种勇气:不畏战。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高科技战争时代,战争都是残忍的,需要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因此,战争机器不能轻易启动。不过,不好战不代表完全拒绝战争、排斥战争、畏惧战争。在世界丛林的游戏法则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发展,保持必要的用于自卫的强大武装力量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炮舰政策强加在中华民族头上的羞辱与屠杀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自身强大、手握撒手锏,才能避免被杀戮、羞辱的命运。民族、国家的尊严,是构建在必要的武力基础上的,尤其是当关系到我们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关系到我们的核心利益时,战争是必须的。历史事实已经多次郑重地告诉世界:中国人不好战,更不畏战!

战争需要一种理智:英勇善战。人们若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认识战争的客观规律,将其抽象为战略战术,在客观条件许可范围内,运用从客观中抽象出来的战略战术指导战争,战争是智者的搏弈。毛泽东说:“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要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到达彼岸。作为战争指导规律的战略战术,就是战争大海中的游泳术。”

战争需要一种凝聚力:忠于祖国。作战需要彼此配合,在战场上尤其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危险会来自四面八方。所以,只有铸造一种团结一致、统一对外的团队精神,才能帮助每一个作战中的人消除防范时刻出现的危险。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每一个英勇善战的部队,每一支特种作战部队,要想取得胜利克敌制胜,必须是铁板一块!法军统帅拿破仑说过,统一指挥是战争的第一要事,也是产生凝聚力不可缺少的要素。那么,凝聚力来自哪里?对于中国军人来说,首先来自于听党指挥、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一神圣的最高宗旨,来自于共同的保家卫国的誓言,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做忠诚可靠的人民子弟兵的信念。其次,凝聚力来自于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军队制度化建设,来自于平时官兵一致、爱兵如子、相亲友爱的军内关系。最后,凝聚力也来自于绝对服从、铁的纪律。

战争需要一种自信:会打必胜。战争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搏斗,所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场上的最高法则。对于军人来说,拥有坚韧的必胜的自信心,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当然,自信不是自负,那种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草率的军事行动,只能归为冒险盲动主义。坚定的必胜信念来自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军人的自信心,既要求军队的指挥官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也要求普通士兵具备想当将军的优秀品质。为什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为这样的士兵没有必胜的自信心。凡是有决心取得胜利的人,从来不说不可能。

战争需要学习。对于中国军人来说,无论是古今中外的战争实例、战争历史、军事著作、谋略经典、军事名家,还是当代他国的军队建设成就、最新武器装备成果,都需要我们秉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的谦虚谨慎、认真仔细的态度,去学习其经验,汲取其教训,最终在掌握精髓、创造创新中超越,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真实本领。毛主席曾经教导中国军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诸如“战争论”丛书里的蒋百里《国防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马汉《海权论》《海军战略论》、杜黑《空权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韦格蒂乌斯《兵法简述》、米切尔《空中国防论》、鲁登道夫《总体战》,都是我们学习的优秀精神食粮。当然,作为将来要上战场的军人,不仅要重视学习军事理论,更要在平时的摸爬滚打中铸就高素质的作战能力。平时流汗,才能避免战时流血。因此,西谚有云,你有一天将遭遇的灾祸是你某一段时间疏懒的报应。军人需要的就是一种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坚持、再坚持的韧劲。

战争需要研究。战争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艺术,战争需要驾驭它的人必须具备高超的领导力与决断力;作为一门科学,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深入浅地找出其中蕴含的最简单、最明晰、最管用的规律来,以指导实际中的军事行动。通过学习、研究,尤其是打开自己的视野之后,我们会发觉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通过跨越式发展,尽快补足短板,以提升我们的实际战斗力。这套“战争论”丛书值得我们花费力气熟读一番、好好研究。

战争需要实践。通过对古今中外军事著作、战争实例、战争历史的学习研究,我们所获得的只是理论上的东西。理论知识的作用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知道它的真实价值。正如毛主席强调的,一切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所以,对于军人来说,除了学习研究古今中外的军事历史、战例与理论之外,更需要通过实战来检验我们手中到底掌握了多少的战争真理与有用的军事方法。一切的战争规划与理论,全在于实际的执行力与效力。因此,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是最好的。而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日常的军队国防建设均在于服务于实战、为实战做准备。俗话说得好,未雨绸缪,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战争机器不是摆设,更不能是花架子,必须接受实战的检验。另外,战争中蕴含的谋略、道理,也可以作为其他领域决策、管理的参考。

战争需要谋略。伟大的革命导师、苏联红军统帅列宁曾经鲜明地指出,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我国明代文学家、谋略家冯梦龙强调,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诞生了大批研习战争谋略的大师名家。可以说,蒋百里《国防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杜黑《空权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韦格蒂乌斯《兵法简要》、米切尔《空中国防论》、鲁登道夫《总体战》、马汉《海权论》《海军战略论》等,每一本军事经典都是战争智慧的结晶。作为军人,一定要时刻铭记:永远别以为敌人比你愚蠢!轻视对手的后果是严重的。正确的态度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拿破仑有句话说得好,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战争需要发展。人类的历史长河是永远向前发展的。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自然的田园农业文明,再到欧洲十七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再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电气革命,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信息化革命。每一次的生产力跃升都推动着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与武器装备直接相关的生产力的质的进化,更是推动着战争形态的惊天变革。所以,军人必须远比其他人要更为敏感地关注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及涌动出的最新的社会现象与科技成果,使自己具备察天观地的与时俱进的本领,不落伍于时代,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才能履行好保家卫国的职责。我们认为,与时俱进有两个标准: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二是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始终抓住最简单最管用的精髓。军事艺术是一种执行命令的艺术,一切复杂的计谋都应当抛弃掉。简单明了,是执行好军事行动的首要条件。

战争需要实力。战争归根结底是实力的较量,从来都是敌对双方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较量,而不单纯取决于某一种因素。所以,对于我们的国家,需要通过“发展”这一硬道理,来全方位提升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质量,全面地加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为战争提供强大的国家保障力。对于我们的百姓,需要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国防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培育国民的军事素养,建设强大的民兵预备役部队,要藏兵于民。对于我们的军人,广大士兵要通过艰苦的学习、训练,加强自身的单兵作战能力与团队合作作战能力,以及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对于指挥官,则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军事指挥素质。震惊欧洲的拿破仑说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远远胜过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我们的军队需要培育出一批批的狮子老虎,才是名副其实的威武之师!

谈了这么多与战争有关的话题,那么,新时期的中国军人,还要做些什么呢?首先就是,要牢牢抓住军队政治工作这一生命线。我军自成立以来即高度重视政治工作。1929年12月28日—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即明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服从党的领导,自觉担负起宣传、组织、武装群众等任务。古田会议划清了红军与旧式军队的界限,解决了无产阶级革命军队建设的根本性问题。2014年10月30日,新时期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抓好铸牢军魂、高中级干部管理、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战斗精神培育、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五方面”工作;加强军事文化建设,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摔打”部队,培养广大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化的“四有”军人。中国军人,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听党指挥、忠于祖国与人民”这一最高宗旨,争当让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优秀军人。

其次,要积极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西方战神克劳塞维茨强调,作战的基本原理是,切勿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只有时刻以与时俱进、未雨绸缪的精神抓好军事斗争准备,才能避免被动、才能有备而无患。只有时刻准备好,才能令出即行、迅速把握战机,避免陷入被动挨打的泥潭。

再次,紧紧围绕战斗力做文章。衡量一支军队的好坏,关键就看能否打胜仗。拿破仑曾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但是,没有利爪的狮子只能是摆设。能打胜仗是衡量军队质量的根本标准。没有战斗力,其他都是空谈。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科技强军”“质量建军”战略,进一步高度重视兵民结合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研究与运用,始终牢记并掌握“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一法宝。

在新时期,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军人的天生敏感性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因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柱石,中国人民解放军需要进一步地紧紧抓住中国的特殊国情,做好强军的一切工作,需要进一步地牢牢抓住决定战争胜负的各方面的关键性因素,从要害处着手,全面加强军队的改革与建设。如此,才能确保我们这座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永不倒塌!

回首过去,我们对战争充满敬畏。我们不轻言战争,我们不惧怕战争,我们只为战争做好准备。业绩造就伟人,战功成就军人。辉煌的中国革命史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武装力量。

中国军人的勤奋和荣誉,足以鼓舞千秋万代的中国青年。

祝愿一切热爱军事、关心国防、热爱和平的读者朋友,能从囊括古今中外著名军事经典的这套“战争论”丛书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地培育自己的国防军事素养,形成自己的国防观、战争观,以求在将来或许会发生的、某个特殊的时刻履行自己“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战争论”丛书编委会2015年10月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 国防经济学

导言一 与塞克脱将军、佛兰克教授谈话资料(一)

导言二 塞克脱将军与佛兰克教授之问答(二)

导言三 解决当前国难问题的建议

第二篇 最近世界之国防趋势

第一章 世界军事之新趋势

第二章 兵学革命与纪律进化

第三章 介绍贝当元帅序杜黑《制空论》之战理

第四章 张译鲁登道夫《全民族战争论》序

第三篇 从历史上解释国防经济学之基本原则

第一章 从中国历史上解释

第二章 从欧洲历史上解释

第四篇 二十年前之国防论

第一章 政略与战略(敌与兵)论战志之确定

第二章 国力与武力与兵力

第三章 义务征兵制说明

第四章 军事教育之要旨

第五篇 十五年前之国防论

第一章 裁兵与国防

第二章 军国主义之衰亡与中国

第三章 义务民兵制草案释义

第六篇 中国国防论之始祖

附录

附录一 欧洲大陆英雄之覆辙

附录二 抗战的基本观念

附录三 速决与持久

附录四 抗战一年之前因与后果

附录五 从国际上观察各国外交之风格

附录六 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

附录七 现代文化之由来与新人生观之成立

附录八 蒋百里先生轶事录

返回总目录第一篇国防经济学导言一 与塞克脱将军、佛兰克教授谈话资料(一)

同外国人谈天,要想得到一点益处,有两种办法:第一种,研究他的著作,发见了几个问题,做几句简单的问句,请他答复;第二种,将我自己的意思并疑问,述成一个明了的系统,先期请他看了,然后[1]再同他谈话,比较的议论上可有一个范围。塞将军的《一个军人的[2]思想》等著作并佛教授的替秦始皇呼冤的王道(对霸道)主义,我是知道的。但是我这短短旅行,没有工夫研究理论,我所需要的是解决当前问题。所以我于约期会面之先,草此一文,送给他们两位。结果塞将军因病,又因为忙,仅仅得了五分钟的谈话,佛教授则畅谈两[3]回。今先将此文录如左方:

研究高深兵学的人,没有不感到历史研究的重要,近世德国首先创造了历史哲学,历史的研究蔚成了一种风气,足证德国军事天才的优越,国防事业的坚实,确有学术上的背景的。就中国说来,孔子的最大努力就是编了一部有哲学性的历史——《春秋》。不管他的微言大义对不对,但他终是努力从客观的事实中,寻出了一个主观的方向,所以《春秋》是中国历史著作一种划时代的创作。因为社会的过程是那样错综复杂,头绪纷纭,要从中寻出几个要点,成立一贯的系统——由此明了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确是不容易的事。中国数十年来创造新式军队,事事只知请教外人,结果只学得外人的皮毛(因为外人有外人的传统精神,不是中国人所能学的),不能深入国民的心性,适应民族的传统,以至节节失败,原因有一部分就在于历史没有研究好。

古时的中国民族,当他走入农业经济时代,就遇着游牧民族的压迫,可是他能应用治水术,编成方阵形的农田(即井田),以拒绝骑兵及战车之突击。这一个方阵,成为一个最小的抵抗单位——同时又成为共同劳作的经济团体。所以中国古代军制即包含于农制之中,所谓“寓兵于农”。春秋两季更有大规模的打猎——有收获的秋季演习——或运动会,这种寓兵于农的精神之发展,后来又造成了长城与运河,这长城与运河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利用农民的乡土观念,做精神武力的基础,其结果有一个缺点,就是战术上防守性强而进攻性弱,但是随着经济力的自然发展,他的攻击性是变成迟缓的自然膨胀。如汉、唐、元、清之于陆;唐、明之于海,所以中国国民的军事特色,就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的一致。我于世界民族兴衰,发见一条根本原则,就是“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相离者弱,相反者亡”。生活上之和平与战斗,本是一件东西从两方面看,但是依人事的演进,常常有分离的趋势。不是原来要分离。因为愚蠢的人将它看做分离。财政部长见了军政部长的计划就要头痛,老粗又大骂财政部长不肯给钱。

近世史上曾国藩确是一个军事天才家,所以湘军虽是内战,但就国民性看来是成功的。他知道乡土观念是富于防守性的,所以第一步要练成一种取攻势的军队。政府叫他办团,他却用办团来练兵。他一面办团,利用防守性维持地方,保守他的经济来源;同时又练一种能取攻势的兵。他能在和平的经济生活与战斗的军事生活分离状况之下,双管齐下,使分离的变成一致。

但是他的天才所以能发展,却更有一个原因,这就是环境,能给予他及他的左右,一种事业的长期锻炼。因为同太平军天天打仗,不行的人事实上会自己倒,行的人自然的得到了权力。但是现在谈国防,谁能用国家的存亡来做人才的试验场呢?

所以我说中国近来衰弱的原因,在于知识与行为的分离。读书的人一味空谈,不适事实;做事的人一味盲动,毫无理想。因此将我们祖先的真实本领(即经济生活与战斗生活之一致)丧失了。

姑就军事来举一个简单的例,不到十年前,一字不识的人可以做大元帅,做督军,他们自然具有一种统御人的天才,但一点常识也没有,在现在怎样能担任国家的职务?反之,在今日南京各军事学校当教官的,十之七八还是终身当教官,没有直接办事的经验。

不仅军事,各社会事业都有此种倾向。这可说是现在的最大缺点,所以现在建设国防,有两个问题须提前解决:(一)如何能使国防设备费有益于国民产业的发展?我们太穷了,应当一个钱要发生二个以上的作用。(二)如何能使学理与事实成密切的沟通?现在不是空谈,就是盲动。盲与空有相互的关系,愈空愈盲,愈盲愈空。

[1] 即塞克脱——编者注。

[2] 即佛兰克——编者注。

[3] 即如下之意——编者注。导言二 塞克脱将军与佛兰克教授之问答(二)

因为事前有相当准备,所以谈话时间虽少,却能集中于一个问题。居然得了许多我从前所不知道的材料,和事实进行上的要点,如今为便于读者计,只能把他们的话,综合起来,作为我个人的叙述。

天才家,能从现在的事实里找出一条理想的新路的,在中国有曾国藩的办团练兵即军事经济双管齐下的办法。在德国,亦可谓无独有[1]偶的有一位菲列德大王,与曾氏的办法却不谋而合。他第一天即位,就开库济民。有人说他受了中国哲学的影响(其实这不是现在人所谓东方文化,这是一种农业文化,中欧当时完全是农业社会,所以对于中国哲学容易感受)。在中欧诸邦君间,能懂得“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道理。他的军队以佣兵为基础,而且佣的是外邦兵。因为普鲁士人口当时不过二百五十万,而军队倒有八万多。如果将邦内的壮丁当了长期的兵,就没人种田,结果会闹成军饷无着。

因为佣的是外邦人,所以他在军事教育上发明了“外打进”的教育法——(孔子教颜渊以非礼勿动目的?)就是从外表的整齐严肃,以浸润之,至于心志和同。军事有了办法,他随时注意到国富之增加。传说他想种桑,种棉,以土性不宜未能成功。所以七年战争除得了英国若干补助外,对俄、法、奥四周包围形势下的苦战,而国民生活还能维持过去。佛兰克于此,特别注意说:“你要知道,菲列德的军事经济调和法,虽则现在全变了,但是他还留下一件真正法宝,为德国复兴的基础。这就是官吏奉公守法(精神与组织)的遗传。有了这个正直精神,所以今天敢谈统制经济。”当时君民较亲,官吏中饱之弊,肃清较易。不过他能将此精神,应用到法律的组织上,如制定退伍恩给之类,所以不至于人亡政息,而能遗传下来。

英雄的遗产,是不容易继承的。可是不能怨英雄,只能怨自己。习惯老是引头脑走旧路,而忽略了当前事实的改变。法国革命了,拿破仑出来了,带了一群七长八短的多数民军,到处打胜仗。在普国军官看了十分奇怪。因为拿破仑也得到别一种的军队教育法,叫做“内心发展”。只须有爱国心,有名誉自尊心的法国成年男子,个个是勇敢的兵卒,帽子不妨歪带,军礼不必整齐,他的精神,恰恰同普军相反。不是“外打进”却是“里向外”。这个不整齐的法国民兵,数目上可比普鲁士大得多。

既然要多,那么佣兵是最不经济,而征兵是最经济的了。所以在

[2]也纳吃了大败仗以后,却隆霍斯脱遂确定了义务兵役制。

近世经济改革之原动,起于轮船铁路。拿破仑看不起轮船,毛奇却深深地把握着铁路。他的分进合击的战略原理,有铁路做了工具,竟是如虎添翼。七礼拜解决了普奥问题,两个月到了巴黎,完成了德国战略的速决主义。谁知这个速决主义,又害死了人。

因为偏于速决主义,所以许多军事家想不到国民经济在战争上占[3]的怎样位置。但是当时一般经济学家对于国民经济观念之不澈底,也是一个原因。[4]

当千九百八十七年间摩洛哥发生问题的时候,德国态度很强硬。英法两国,却暗中联合各国将商业现金存在德国银行的,尽量一提。这时德国中央银行没有预备,遂发生了恐慌。有人说德国态度因此软化,这可以说欧洲大战前,经济战争的预告。

在这时期中,德国参谋本部出版的《兵学季刊》中有一篇《战争[5]与金钱》的研究(此文我于民国五年为解说孙子作战篇起见曾经译出,托《东方杂志》发表,不幸的遭了奉璧,所以始终没有与社会相见。亦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此不很注意)。后来又有一篇《战争与民食》研究。偌大一个兵学研究机关,于范围最广阔,事件最深刻的经济问题,战前只有一篇论金钱一篇论粮食的文章讨论到战时经济。民间的经济家也只有一位雷那先生的《德国国防力的财政动员》。

到了八月一号宣战,八号赖脱脑就提出统制原料的建议于政府。在军政部内因此添设了一个资源局,但是内务部却拒绝了。理由是军事所需的原料,已由军部与商人订约承包,到期不交要受罚的(赔钱),现在统制原料反可使社会不安。那里知道封销政策成功,有了现金,还是买不了东西。可见当时以世界经济市场为根据的头脑,对于战争的新经济事实的观察,是如何谬误。

慷慨就死易,从容赴义难。义务兵役制,实行了百年,说国家可以要人民的命,人民是了解的;世界市场,商业经济之下,说国家可以要人民的钱,可是人民不容易了解。

军事范围扩充到民生问题,而内政上就发生了许多扞格。战事进行中防市侩之居奇,于国民生活必需品,政府加以一定的价格,不准涨价,这是正当的;但是军需工艺品是目前火急所需要,军部却不惜重价的购买。其结果,则工厂发财,农民倒运。多数的农民,投身到工厂去,轻轻地、暗暗地把土地放弃了。经济生活,根本的动摇了,社会的不平衡一天重似一天,而百战百胜的雄师,遂至一败涂地。

事实转变太快了,人的脑筋跟不上。可是佛兰克教授,还是拍膝嗟叹地说,“咳,不患寡而患不均!”

经过了这场创巨痛深的经验,才渐渐的成立了国防经济的新思想。此种思想,如何而能按照实际发生有效的能率,是为《国防经济学》第一篇所发的两个问题,即是国防经济学的成立之基础。(一)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之一致,即是国防经济学的本体。(二)经济是一件流转能动的事实,所以从事实上求当前解决方法,是治国防经济学的方法。

不过这种学问,在德国来说,又另有一种意义,因为大战以后,德国国力,整整损失了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的力量,又一律加到了敌人方面去。德国民族要想自强,正要从不可能中求可能,人家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在德国“无米”已成了不动的前提,而生存的火,如果不炊,就是灭亡。所以有米要炊,无米也要炊。说也奇怪,绝处自有生路。他们的方法大概可分为两种:第一,用人力来补充物力。没有地,用义务劳动来垦荒。没有油,用化学方法来烧煤。乃至橡皮肥料等种种。第二,用节俭来调剂企业。没有牛油,少吃半磅,没有鸡子,少吃一个。可是五千万造炼油厂,七万万造国道,却放胆的做去。照普通经济学说来,有些违背自然原理。但是比俄国没收农产物,到外国来减价出售,以换取现金,购买五年计划的机器,还算和平得多啊!

[1] 即腓特烈大帝,下同——编者注。

[2] 即维也纳——编者注。

[3] 同“彻”——编者注。

[4] 有误,应为1906年——编者注。

[5] 民国元年为1912年,以此类推——编者注。导言三 解决当前国难问题的建议

由导言一,可见国防经济学的原则是最旧的。而世界上最先发明这个原则的还是我们的祖宗。可是这个发明,也是经过了一场惨痛的经验,几度的呼天泣血,困心横虑,而后增益其所“不能”的。这就是孟子说的大王事獯鬻。讲尽了外交手段,竭尽所能的珠玉皮币,结果还是“不得免焉”。所谓“穷则通”,因此想出一个又能吃饭,又能打仗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到了后来,周公又把这方法扩大了,一组一组的派出去殖民(封建),建立华族统一中夏的基础。一线相传,经过管仲、商鞅、汉高、魏武,一直到曾国藩、胡林翼,还能懂到强兵必先理财的原则。(《读史兵略》第一卷《卫文公》章下胡林翼的唯一批语)

从导言二,可见这个原则又是最新的。欧洲以前最肯研究兵事的德国也不知道。研究经济学的也不明白。到了战胜之后,凡尔赛会议的世界大政治家,还是不知道,所以国联盟约里,要想用经济绝交的[1]手腕,来维持和平。乔治克里孟梭在一九一九年还要抄一八〇九年拿破仑失败的老文章。殊不知经济绝交,只能用之于战时,不能用之于平时。因为人们可以禁止他斗争,而不能禁止他生活。但是能够生活,就能战斗。战斗与生活是一件东西。德国之复兴,意大利发展之可能性,都是根据这原理,而同时却是受国联盟约刺激而来。

但是要想解决中国当前的国难问题,复古也不行,学新也不行。还是从新古两者中间再辟一条路。如今且从世界全体状况来说起,所谓国力的原素(战斗的与经济的是同样的),可以大别之为三种:一曰“人”,二曰“物”,三曰人与物的“组织”,现在世界上可以分为三组:

第一组三者俱备者,只有美国。实际上美国关于人及组织方面尚有缺点。所以美国参谋总长发过一句牢骚话说:“如果开战我们要把那些破烂钢铁(就指现在的军实)一起送到前线去,让他去毁坏,只教能够对付三个月,我们就打胜仗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他国内物力(包含制造力与原料)的充足,而因为商人经济自由主义太发达,政府无法统制,不能照新发明改进。所以说人及组织上有些缺点。但是这个缺点,有他的地势,并制造方之伟大,人民乐观自信心的浓厚,补救得过来。

第二组是有“人”有“组织”而“物”不充备的,为英、为法、为德、为意、为日,以及欧洲诸小邦。这里面又可分为二种:第一种如英如法,本国原料不足而能求得之于海外者。物的组织长于人的组织。第二种如德如意,原料根本不够,专靠人与组织来救济。

第三组为有“人”有“物”而组织尚未健全者,为俄。

今日欧洲人所劳心焦思者,重点偏于物之补充,所谓基础武力Force Potentielle者,即是此义。至于人及组织之改善,要皆由于物之不足而来。故若将今日欧洲流行之办法强以行之中国,其事为不可能,抑且为不必要。

盖今日之中国亦处于有“人”有“物”而组织不健全之第三组,而中国之生死存亡之关键,完全在此“组织”一事。此在稍研究德法两国历史者皆可知之。菲列德、拿破仑军事行动的天才,不过为今日战略者参考之具,而其行政系统之创造保持,则迄今百年,而两国国民实受其赐。德国之外患经两度,法国之内乱经四度,皆几几可以亡国,而不到二十年即能复兴者,此行政系统之存在故也。故中国不患无新法,而患无用此新法之具,譬如有大力者于此,欲挑重而无担,欲挽物而无车,试问虽有负重之力,又何用之?

今日中国行政范围内未始无系统之可言,如海关,如邮政,确已成功一种制度;虽不敢谓其全善,但较之别种机关,已有脉络可寻。故今日欲谈新建设,则内而中央,外而地方,皆当使一切公务人员有一定不移之秩序与保障,此为入手第一义。

我说中国最没出息一句流行话是“人亡政息”(这一句话是战国时代以后造出来的,孔子不会说,孔子时代是政息而人不亡)。天天在那里饮食男女,何至于人亡?政治原是管人,人亡而政可息的政,决不是真正好政,像一大群有知识的人,内则啼饥号寒,外则钻营奔走,而负相当职务的,又时时不知命在何时,谁还有心思真正办事?

官吏有了组织,在国家说来,是政府保障了官吏。在个人说来,实在是官吏被质于政府,他的生命财产名誉一辈子离开不了他的职务,然后政府可以委任以相当责任。德人有一个专门名词,名曰“勤务乐”,这个勤务乐是与责任连带而来。若如现在的一个衙门的公事只有部长一人画稿负责,这勤务乐就永久不会发生,而且一定弄到事务丛脞。拿了这样朽索,来谈今日世界的物质建设,可以断定三百年不会成功。

官吏组织不过是最小条件,现在要谈全国的社会的组织问题,则范围更大而深刻了,原来中国现在还脱离不了农业生活,而农业生活单位组织的家庭制度,已经破坏无余。周代的宗法,财产传长子,是农业的标本精神(日本现在民法还是如此,所以新兴的知识阶级都是次男)。不知几时发生了平分财产的习惯,一个较好的中农阶级经不上二代就把他的土地分得不成样的零碎。不仅如此,一个家如有两个兄弟,不是互相推诿,就是互相倾轧(德国从前有限制分地法,因为德国民法也是平均分配于子女,所谓两马劳作单位,是农田以两个马一天所能劳作的范围为最小单位,此单位不准分割)。

所以到今日,先生们有的还在那里攻击礼教。有的还在那里想维持礼教。其实一只死老虎,骨头已经烂了几百年。一个还要寻棒来打它,一个还要请医生来打针,岂非笑话?

不过人类总是有群性的,而经济生活总是由彼此互助而发展,这里面本有天然的组织性。如果仔细考察,就可发见新组织的办法。这种办法不外乎两条路,而应当同时并举。一条是地域的组织,一条是职业的组织。

农民之爱土地,可说是爱国心的根苗。土地依天然之形势,自有其一定之区划,顺其自然之势,而国家所注重者,只在这许多个重要的神经结。这个神经结在军事上名之曰战略要点。然同时又必为经济中心,在中国这个幅员广阔的国家,这几个神经结,应该由中央直接管理,而其余的地方不妨委之于地方自治,而中央为之指导。自治之单位应从地方之最小单位起,而提倡每单位间之共同利益,及单位与单位间之互助,为政府指导之大方针。

职业的组织应以固有的同业公会为基础:(1)凡业必有加入公会的义务。(2)业必须由国家分类,其数不可过多。(3)公会办事员应由同业选举,而秘书长应由中央选任。(4)各地秘书长应隶属于国家最高经济会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现在这个“器”还不曾完备,而即刻想直抄外国的蓝本,必至有其名无其实,而地方会发生种种危险。但是经济与国防两件事是天然含有世界性的,所以件件又必得照外国方法做。又要适于国情,又要适于应付世界,这中间有俟乎所谓“组织天才”,中国的管子、商鞅,外国的菲列德、拿破仑,就是模范。

[1] 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编者注。第二篇最近世界之国防趋势第一章 世界军事之新趋势[1]

叙言

龚孟希兄因为我刚从欧洲道由美洲归来,《军事杂志》又适以此题征文,乃转征及于我,起初很高兴,但执笔的时候,忽觉头痛,何以故?因为对着题目一想,就有两种深刻惨痛之思想隐现于脑际:(1)不错,我是刚从欧洲回来,可以晓得现在最近世界军事的形势;但是我所见的事,所读的书,是一九三六年的,却都是一九三五年活动的结果;譬如我目前,所有最新的军事年报,题目是一九三五年的世界军备,而内容所说的,却是一九三四年的实迹,在我为新,在彼为旧,拾人唾余,以自欺欺人,良心上有点过不去;(2)德国的游动要塞(就是国道)一动就是几万万马克;法国巴黎的工厂搬家[2]费(为防空故),一动又是几万万佛郎;到最近的英国白皮书,那一五万万磅的,更可观了!军事之所谓新的就是建设,在今日中国,几乎没有一件,是固有经济力所担任得起的;那么谈新趋势,岂不是等于“数他人财宝”,说得好听,做不成功——但是后来,这两种苦痛,到底用两句成语来解决了,第一句是:“温故而知新。”第二句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征文的题目,是“新”趋势,我却要谈几件“故”事。征文的题目是“军事”之新趋势,我却要谈一点“经济”的新法则,如果责备我文不对题,我是甘受的。[3][4]

故事先从普法战争说起:第一件是师丹这一仗,拿破仑第三,以皇帝名号,竟投降到威廉一世之下做俘虏。他投降的时候,说一句话:“我以为我的炮兵是最好的,那知道实在是远不及普鲁士,所以打败了。”拿破仑倒了,法国军人可是镂心刻骨记得这句话,于是竭忠尽智的十几年工夫,就发明了新的管退炮,这种快炮在十九世纪末,震动了欧洲的军事技术家,德国也自愧不如,所以改良了管退炮之外,还创造了野战重炮来压倒他。但是俗语说得好:“皇天不负苦心人。”法国军人,以眼泪和心血,发明的东西,到底有一天扬眉吐气,时为马仑战役之前,德国第一军、第二军从北方向南,第三军从东北向西,用螃蟹阵的形式,想把法国左翼的第五军夹住了,整个的解决他,法国左翼知道危险,向南退却,德国却拼命的追。在这个危期中,法国第五军右翼的后卫,有一旅炮兵乘德国野战重炮兵不能赶到之前,运用他的轻灵敏捷的真本领,将全旅炮火摧毁了德国一师之众,横绝的追击不成功,害得今天鲁屯道夫老将军,还在那里叹气说:“谁知道[5]法国拼命后退,包围政策不能成功。”而贝当将军,因此一役,却造成了他将来总司令之基础。我们要记得有人问日本甲午战胜的原因,日本人说:“用日本全国来打李鸿章的北洋一隅所以胜了!”

所以拿破仑败战的是“故”,管退炮的发明是“新”,由管退炮而发展到野战重炮是由“新”而后“故”。而法人善于运用野炮,收意外的奇功,则又是“故”而翻“新”。

普法战争的时候,铁道在欧洲已经有三十几年的历史了!老毛奇领会了拿破仑一世之用兵原理,便十二分注意到铁路的应用,将动员与集中(战略展开)两件事,划分得清清楚楚。于是大军集中,没有半点阻害。但法国当时,也有铁路,也知道铁道运输迅速,却将它来做政治宣传材料(法国当时想从速进兵莱茵,使南德听他指挥),不曾把它组织的运用动员与集中,混在一起。预备兵拿不到枪,就开到前线,拿了枪,又到后方来取军装,闹得一塌糊涂;所以宣战在德国之先,而备战却在德国之后;法国的主力军,不到两个月就被德军解决,这是法国军人的奇耻大辱,所以战后就添设动员局,参谋部也拼命研究铁道运输法,结果不仅追上了德国,而且超过他,发明一件东西,名曰调节车站制,这调节车站的作用是怎样呢?譬如郑州是“陇海”“京汉”铁路的交叉点,这郑州就是天然的调节车站,这个站上,有总司令派的一位将官,名曰调节站司令官,底下有许多部下,必要时还有军队(为保护用),部下幕僚多的时候,可以上千,他所管辖的路线,有一定区域,在他桌上有一张图,凡区域内的车辆(此外军需品等不用说)时时刻刻的位置,一看就可明白,所以总司令部,调动军队的命令,不直接给军长师长,而直接下于调节站司令官,站司令官接了总司令的命令,立刻就编成了军队输送计划,这张计划,只有站司令部知道,他一面告诉军长,第一师某团应于某日某时在某站集合,一面就命令车站编成了列车在站上等候军队:这种办法,不仅是简捷便利,而且能保守秘密,这是欧洲大战前法国极秘密的一件鸿实(可是曾经被一位日本皇族硬要来看过),果然到了马仑一役,发挥了大的作用。福煦将军之第九军,就是从南部战线上抽调回来而编成的,要是没有这调节站的组织,南部战线抽出来的军队,赶不上救巴黎,战败之数就难说了。

所以铁路创造了三十年是“故”,毛奇却活用了,成了他的“新”战略。法国人又从毛奇运用法中,推陈出新的创造了调节站,把老师打倒,可见有志气的国民,吃了亏,他肯反省,不仅肯虚心的模仿人家,而且从模仿里,还要青出于蓝地求新路。

普法战争以后,法国人自己问,为怎么我们会失败?现在这个问题,发生在德国了,为怎么大战失败?

最要紧的,要算是英国封锁政策的成功,原料食粮一切不够,经济危险,国家就根本动摇,国民革命,军队也维持不住,所以在战后,痛定思痛,深深了解了一条原理,是战斗力与经济力之不可分;这原理的实行,就是“自给自足”,不仅是买外国军火,不可以同外国打仗,就是吃外国米,也不配同人家打仗。

因为经济力,即是战斗力,所以我们总名之曰国力,这国力有三个原素:一是“人”,二是“物”,三是“组织”;如今世界可以分做三大堆,三个元素全备的只有美国。有“人”有“组织”,而缺少“物”的,是欧洲诸国:所以英法拼命要把持殖民地,意德拼命要抢殖民地;有“人”有“物”而缺少“组织”的,是战前的俄国,大革命后,正向组织方面走,这是世界军事的基本形势。

在这个形势下,最困难,同时又最努力的,当然要算德国;因为大战失败后,经济主要物的“钱”,是等于零,“物”有整整减少全国三分之一,加到敌人方面去,现在只剩有“人”与“组织”,在这绝路中,巧妇居然发见了“无米之炊”的办法。所以我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个办法,德国发明了,世界各国总跟着跑,这就是世界各国现在取消了财政总长,换了一位经济总长,而这位总长的全副精神,不注重平衡政府对于国内的岁出岁入,而注重在调节国家对外贸易的出超入超,海关的报告书,比国会的预算案增加了十倍的价值,原则是这样的,凡是要用现金买的外国货虽价值不过一毫一厘,都要郑重斟酌,能省则省,凡是一件事业,可以完全用国内的劳力及原料办的,虽几万万几十万万尽量放胆做去,所以现在德国一会儿没有鸡蛋了,一会儿没有牛油了(因为农产不够须从外国输入),穷荒闹得不成样子,可是一个工厂花上了几千万,一条国道花上几十万万,又像阔得异乎寻常。

国防的部署,是自给自足,是在乎持久,而作战的精神,却在乎速决,但是看似相反,实是相成;因为德国当年偏重于速决,而不顾及于如何持久,所以失败,若今日一味靠持久,而忘了速决,其过失正与当年相等。

有人说:“大战时代的将军,都是庸才,所以阵地战,才会闹了四年,如果有天才家,那么阵地战决不会发生。”现在天空里没法造要塞,空军海军,都是极端的有攻无守的武力,所以主帅的根本战略,还是向速决方面走。

新军事的主流,是所谓“全体性战争”,在后方非战斗员的劳力与生命,恐怕此前线的士兵有加重的责任与危险,而一切新设备之发源,在于国民新经济法的成立;“战争所需要,还是在三个‘钱’字。”(意大利孟将军之言)

德国人第一步,是经济战败,第二步,却是思想战败,思想问题,可是范围太大了,姑从军事范围内来说明:却好有去年,国防总长勃兰堡元帅,为《兵学杂志》做的一篇短短的宣言,不仅可以看见将来兵学思想的趋势,还可以作我们杂志的参考:

德国国防的新建设,及未来战争的新形式。给予我们军官的精神劳动以新的基础及大的任务,所以有这新成立的兵事杂志。

他是严肃的,军人的,精神劳动之介绍者;如同从前的《兵事季报》在军官团统一教育上负有绝大的工作,今日这种新杂志,是真(学术的)和光(精神的)之新源泉,即是从“知”到“能”的一条[6]坚固的桥梁。

有三个原则可以为《兵学杂志》之指针:(一)一切既往的研究,如果不切于现在及将来的事实,是没有用的。(二)全体比局部重要。细目在大局里,得到它的位置。(三)思想的纪律,包含于军纪之中,著者与读者须同样负责。

这三条指针须加以简单说明:

第一条解释 十九世纪的初元,德人好为玄想(故有英制海法制陆德制空之讽词,此空非今航空之空,乃指康德之哲学),矫其弊者,[7]乃重经验,重历史,其实加耳公爵(德国第一人战胜拿破仑者)言“战史为兵学之源泉”的原则,仍是不变,而德人后来,不免用过其度。最近意大利杜黑将军之《制空论》一书,刺激了许多青年军官的[8]脑筋,望新方向走。杜将军反对经验论,以为经验是庸人之谈,以创成其空主陆(海)从之原则,他的立论,在当时虽专为空军,但是思想涉及战争与兵学之全体,他的运用思想方法,也别开生面,杜黑可名为最近兵学界的彗星!能运用杜黑思想于陆军,恐怕是将来战场[9]上的胜者!这是勃元帅新的急进派的理想,而可是用稳健的态度来表明。

第二条解释 十九世纪下半期,德国科学大为发达,而军官又以阶级教育之故,有专识而无常识,故世人讥之为显微镜的眼光,言其见局部甚周到而忘其大体也;当年德国外交经济乃至作战失败原因,未始不由于专家太多。看见了局部,看不见全体之故。

第三条解释 “一国的兵制与兵法,须自有其固有的风格。”此是[10]格尔紫将军之名论。现在兵法,仍分为德法两大系,英接近于德,俄接近于法;德国自菲列德创横队战术,毛奇加以拿破仑之战争经验,而活用之。普法战争前,十七年工夫,其大半精力费于教育参谋官,使其部下能确切明了,而且信任主帅战法之可以必胜,在毛奇名之曰“思想的军纪”;故德之参谋官,随时可以互调,而不虞其不接头,此德国军官团之传统精神也。大战失败以后,理论不免动摇,[11]近时著者,对于许立芬、小毛奇、鲁登道夫乃至塞克脱将军之议论,不免有攻击批评之态度(近日已禁止),故勃将军郑重声明,欲恢复其固有之传统精神也。

[1] 即序言——编者注。

[2] 法郎——编者注。

[3] Sedan,色当。

[4] 拿破仑三世——编者注。

[5] 见《全体性战争》。

[6] 德军官有句成语:“不知者不能,从知到能又要一跃。”因为要一跃,所以他说一条桥。

[7] 即卡尔大公,奥地利帝国元帅,军事理论家——编者注。

[8] 即上文的杜黑——编者注。

[9] 即勃兰堡,下同——编者注。

[10] 即戈尔茨——编者注。

[11] 即施里芬——编者注。第二章 兵学革命与纪律进化四月一日在中央航空学校讲

奉委员长命令。并蒙蒋副校长之招待,兹将最近在欧洲视察所得,择其大要,与诸位一谈。

在未讲本题以前,先要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民族英雄,他的尸骨现在还能照耀湖山而发生光彩的岳武穆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两句话来解释一番。这是岳武穆由于经验得来的一句兵学革命的名言,同时即是现代实战的方法。但是过去一般不懂军事的人却解释错了。他们断章取义把“存乎一心”误解为存乎主帅一人的心——就是看重了一个心字,而把这个“一”字看轻了。原来这个“一”字应当作为动词解,不应当作心字的形容词解。书上明明说着武穆好散战,宗泽戒之,武穆答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阵字用现代兵语讲,就是“队形”,队形的作用,就是使多数人能够一致动作。譬如检查人数,要是一百个人东一堆,西一堆,一时就数不清,如果排成两行,一看就明白。所以战斗要用横队,就是要使多数人能在同一时间使用武器。运动要用纵队,就是多数人能容易变换方向,适合于道路行进。所以用外国战术演进史来解释,阵而后战的“阵”,就是德国菲列德式的横队战术。“散战”,即是“人自为战”,即是拿破仑的散兵战。岳武穆是发明中国散兵战的人。(不是因为当时的武器,是因为当时的军制)

人自为战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特别须要纪律,就是特别须要一致。诸位学过陆军的,都知道现代战争,要把队伍疏开成散兵线才能作战,但队伍成了散兵线之后,须利用地形,故队伍不必求其整齐,放枪也不要求一起,各人各利用地形,各人各瞄准,这一种自由的纪律,比规定的死板的纪律,要强得多。所以岳武穆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就是说:有纪律的人自为战,在形式上差一点,是无关紧要的,最要紧的是精神上的一致,倘精神纪律能够一致,一定可以打胜仗,这种论理,岳武穆与拿破仑所发明都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当法国大革命时,拿破仑统率一群训练时期很短的民军,把欧洲许多国家已经训练了一二十年的老兵,打个败仗,就是有纪律的人自为战的结果。

讲到军队纪律之进化,可分三大段:

第一阶段,纪律是靠法——也可以说是用刑——来维持的,在野蛮时代练兵方法都是用刑法来督责士兵,不听话不服从,便打他,甚至于杀他,因为在野蛮时代,不用刑罚,便无法统率士兵。德国在十八世纪,也是佣兵制度,尤其是普鲁士都是佣外国人当兵,与外国人打仗,使自己的百姓能从事于耕种,以免军饷无着。普鲁士起初都是训练外国兵,士兵稍有不对,立即鞭挞,故普鲁士之练兵方法,以严格著称于世,这完全是以形式来树立军纪。

第二阶段,军纪是依情感来维系的,这比较用刑法来维持的算是进了一步,用情感来维系军纪,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讲:一种是官长待士兵很好,上下感情融洽,士兵由于情的感动听受官长的指挥。另一种则因后来兵额扩充,兵与兵之间发生感情,或由于同乡同省的关系[1]发生感情,来维系军纪。

但是历来带兵的人,总是法与情两者并用的,这在中国就是所谓“恩威并济”的方法。

第三阶段,现代由于兵学革命,纪律也跟着进化,到了自由——也可以说是自动——的时代。军纪还可以自由吗?为什么现代军纪要进化到自由的地步呢?先要知道自由的意义。我说靠“法”或“情”来维持的军纪,都不是真的纪律,真正的纪律,绝不是国家的法律或官长的情感所能勉强养成功的,现代的纪律要由各人内心自发的。尤其是空军的纪律,非走上自由——自动之路不可。就以最易统率的步兵来讲,在欧战初期,在阵地上连长还可以照顾全连的士兵,但是到了欧战末期,武器进步,不仅连长不能照顾全连一百多名士兵,就是一个排长,在战场上有时也照顾不了一排的士兵,你要照顾士兵,就先受到伤害。所以现在各国不仅要空军能各个独立作战,就是向来最易统率的步兵,也要养成各个均有单独作战的能力。要养成这种纪律,绝不是外力所能造成的,完全要由内心自发的。在军事教育上本来是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做“外打进”,一种叫做“里向外”。“外打进”的方法,就是从外表仪态的整齐严肃,行动必须规规矩矩(孔子教颜渊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为求仁之目)以浸润之,使心志和同,养成纪律。至于“里向外”的方法,这是拿破仑所发明的,其教育方法是启发其爱国心,自尊心,使人人乐于为国牺牲,但外表则不甚讲求,故帽子不妨歪戴,军礼不必整齐,然而实际作战,便能得到非常的成绩。当法国在大革命时,人民不管自己对于枪会不会开放,但是一听到“祖国危险了”的口号,成千成万的人便自动地拿起枪杆上前线与敌人作战,法国有一张图画,是纪念革命时代人民爱国的心理,其图为一家族,有绝美的太太,有极可爱的小孩,同男人正在一桌吃饭,忽然门口飞进一张纸条,纸上写了“祖国危险了”几个字,于是男人就放下饭碗夺门而出,踊跃赴战场应敌。那时法国四面都是敌人,而且敌人的军队都经过长期的训练,论武器亦较法国民军优良得多。但是法国民军作战的精神,个个都勇敢非凡,所以在拿破仑未出世之前,法国一个国家,已经可以抵抗全欧洲的敌人。故自法国革命以后,便可以证明人民为国牺牲是无可留恋的,军事教育虽然有分“外打进”“里向外”两种,但是现在各国练兵方法,都不偏重于一种,而是两种并用的。他们军事家一致感觉,必需训练使他们的士兵,没有长官而能打仗,这才是好军队。近代战争要人自为战,并且每个人都要由内心的自觉来遵守纪律,这才是近代最进步最高等的军纪。

说起自动的守纪律,我可以用写字来做比喻,比方我们写信给朋友,往往觉到字写得不好看,要重新写一遍,其实对方朋友并没要求我的字写得怎样好看,这就是由于自己的兴趣所发动的,非如此便感觉不痛快,又如做文章,往往改了又改,这都是自求满足的精神的表现。现在军事上由于兵学革命,纪律非出于自动不可,比方现代战争,一个连长在战场上无法可以照顾全连人,所以连长在平时要教导士兵,到了战时,在战场上能照他所讲的自动去做,这算是一个好连长。空军的纪律尤其要出于自动的,倘使飞行人员不能自动的守纪律,司令官要他去担任某种任务,他却驾了飞机在天空乱飞一阵回来,至于是否达到任务,司令官耳目不能看到,自然不得而知,所以我说空军的纪律,必要出于自动,才算是一个现代的空军战斗员。

现在再讲自动纪律的意义。先要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墨索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