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经典导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21:33:38

点击下载

作者:文海 主编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名著经典导读

世界名著经典导读试读:

前言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部也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教学大纲,着眼于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推荐了不少中外文学名著经典作为课外阅读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与理解这些名著,本书精心挑选了必读的几十部中外文学经典,针对不同的名著,本书主要按“作者简介”、“

内容梗概

”、“

艺术特点

”、“

学习辅导

”、“

片段赏读

”等五个栏目来进行多角度、深入浅出地解读,引导学生更全面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精髓。其中“作者简介”帮助学生了解作家其人其文;“内容梗概”帮助学生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点”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分析作品的成就,帮助学生更易领会名著的美感;“学习辅导”帮助学生更深层地了解名著的内容和现实意义;“片段赏读”节选名著最精彩部分。打开一扇窗,让你窥见其中最瑰丽的艺术光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本书希望带你进入缤纷色彩的文学世界,感受那时而温馨如花、时而汹涌如海的艺术意境。

上卷·中国卷

论语

作者简介

《论语》虽不是由孔子写定,但由于它是记载孔子生平讲学和弟子们言行的一部书,所以有必要介绍孔子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自幼聪明好学,11岁时师从鲁太师学周礼。20岁时就“博学好礼”,曾做过“相礼”,从事“儒”这一职业。所以后人称他为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一生言行多有智慧,其弟子恐其师道失传,便有了将其言行整理成册的打算。于是,就有了《论语》一书。

参与编纂《论语》的编者众多且说法不一。班固曾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论语》是孔子门人在孔子去世后,将众弟子所记载的孔子言行的笔记集合整理而成。东汉郑玄曾在为《论语》作序时提到,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后由仲弓、子夏、子贡和一些留在鲁国的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完成。但唐代柳宗元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论语》也记录了孔子最小弟子曾子的言行,所以应是由曾子的弟子发起完成的。

虽然关于编者的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编纂而成,它较为集中地表现了孔子思想和学说的精华,在我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极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内容梗概《论语》共20篇,约11000余字。每篇的标题是从第一句话里选取两三字而成,便于学习记忆。篇名是《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 《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全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当时社会的道德、教育、政治、文化、文艺诸多方面。《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论语》中阐明的孔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消极因素是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其积极因素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处事理念。《论语》的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对政治的见解、对社会的理想、对教育的主张,也可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论语》语句言简意赅,深蕴哲理,发人深省。不少语句,经历代沿用,已成为格言或成语,如:吾日三省吾身、见义勇为、既往不咎、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任重而道远、后生可畏、欲速则不达等。有些片段,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明一切要靠人后天努力。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诚态度待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最讨厌的是口是心非的人。在这方面孔子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的弟子子贡曾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在为政治国方面,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他尖锐地指出“苛政猛于虎”。他还要求最高统治者在选拔官吏时,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些原则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当然,《论语》也存在着糟粕。如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不容否认的都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论语》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论语》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几乎遭到灭绝。到了西汉,出现三种版本:《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后世流传至今的《论语》版本,基本上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整理而成的。艺术特点

论语一书,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准确,一些格言式的语句,富有哲理意味,这正是《论语》的写作特点。具体概括如下:

1.提出文学对社会和政治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和知识。如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2.篇幅简短,每章以二三十字居多,百字以上很少,形式或为问答,或为独白,作为语录看,又是一种典范。许多句子内涵丰富,用意深远,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用语,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至今都还被人们频繁引用,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说理论点明确,不提论据,属于政论文的萌芽状态,但它传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意义深刻,生动含蓄,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性。

3.在语言运用上,它有独创性,如单记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辞;也有些语句形象,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不仅颂扬松柏坚韧不拔的性格;“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不仅是对流水奔逝的感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更有力地突出坚强之态。

4.《论语》的口语化,亦庄亦谐,富于启发性。如孔子对季路问鬼神一章,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长者风度。读着它,你会恍然以为自己正置身众多弟子中,聆听着孔子的教诲,并不会感到太多的时空和语言的隔阂。如《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寥寥数语,表现了很强的现场感,写出子路等四人谈话的神态,惟妙惟肖,耐人寻味。学习辅导学习提示

要理解《论语》,最重要的是理解作为儒家学说核心的仁学。仁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仁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君子之性,庶民之归,其核心是爱人。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解体的春秋末年,他把“仁”作为核心范畴,建立其儒学体系,是对人自身的觉醒和伟大的发现。总之,以爱人为核心的仁学思想是很丰富的,仁学精神成为历代儒者的基本精神,是儒家学说的精华所在。片段赏读《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孟子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

他早年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其学说与子思的关系非常密切。孟子也和孔子一样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曾游说于各国诸侯之间,但终因当时正是各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天下处于合纵连横之际,孟子所推行的仁政主张,被认为不合时宜,不被重视。孟子晚年和门徒从事著述,曾序《诗》《书》,发挥孔子的学术思想。《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共同完成的,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和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的著作。它仿照《论语》的问答体例编纂而成,共七篇,于每篇首句中取一个重要的字眼命名。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经典,《孟子》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在战国中后期,直至汉朝时,《孟子》则被视为“传记”,汉文帝设立了《孟子》之学的博士官。唐朝以后,孟子更是受到大力推崇,南宋时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加上《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并在明清时期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指定书目。在元文宗时,孟子被封为“亚圣”,地位仅次于“至圣”孔子。内容梗概《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民贵君轻”论。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政治思想,大都是围绕“民为贵”这个原则提出的。他认为,离开人民,君是无所谓的;君如果轻视人民,人民可以反对君。“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国君如果失去了为君之道,就不配称之为君;他如果残害人民,人民可以将其诛之。

在贵民思想的基础上,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之说。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如果能做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就是仁政。至于如何实行仁政,孟子认为必须从国君及其公卿、士大夫做起,否则,仁政是实现不了的。

他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他告诫统治者,能否得到或保有天下,关键在于是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他劝告国君应该实行“保民”、“省刑罚”、“薄税敛”措施,同时谴责“虐民”、“残民”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现象。他还非常重视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主张改革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把“制民之产”作为推行仁政的根本途径,主张给人民以足够维护其生活的“恒产”。只有让人民有了“恒产”,人民才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和“良知论”。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他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每个人本性中都具备封建道德基本观念:“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与生俱来,人人都是相同的。有的未能成为善人,不是人性本质有什么差别,而是由于不去培养扩充这些善端,以致逐渐失去本性。只要能保持、发展身上的这种善的本性,人就能成为善人,以致“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还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就是说,阅读前人作品要了解作者的为人,而要了解作者的为人就必须了解其生活时代。他强调:“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也就是说,阅读者不要由于作者的艺术手段而片面地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见解被后人当作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在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艺术特点《孟子》的文章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而来,但多数章节已形成篇幅较长的对话。其说理之畅达,章法之巧妙,都大大超过了《论语》,加上其充沛的气势与生动的文采,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的艺术成就仅次于《

庄子

》,而为后人所称道。

1.《孟子》的文章体现出高超的辩论艺术。孟子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和巧妙的比喻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与人辩论中,他词锋犀利,锐气逼人,富有雄辩性的鼓动力。例如,《孟子·梁惠王上》记录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他首先从梁惠王看见将要宰杀的牛发抖而表现出有恻隐之心这件小事入手,启发梁惠王要发扬仁心,使百姓受益,进一步劝说梁惠王不要凭借武力称霸,而要施行仁政。在这次谈话中,孟子巧妙地运用比喻,一步步地从小到大推论事理,语言生动,文词畅达,逻辑性强,富有说服力。在辩论中,不管对方是国君还是平民,他都能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从容陈述。尤其善于抓住对方心理、抓住对方破绽展开长篇大论,大有战国纵横家的气概。

2.《孟子》散文具有感情充沛、气势强劲的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鲜明个性。孟子志向远大,具有强烈的救世责任感,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种远大的抱负、宏伟的理想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奔放的激情和豪迈的气概。孟子爱憎鲜明,倔强直率,对自己憎恶的人物与现象总是予以辛辣讽刺,猛烈抨击,毫不留情,因此文章显得理直气壮,义正词严。他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坚信不移,每当述及理想的时候总是慷慨激昂,深情无限。例如“鱼我所欲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两章以及向齐宣王宣扬仁政的威力等处,或悲壮,或庄严,或热情洋溢,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3.《孟子》的文章又以善用譬喻见长。孟子喜欢在说理文章中结构故事、使用寓言、恰当比喻,以阐述深奥的理论问题。这些譬喻大都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比如,他把百姓盼望仁政比作“大旱之望云霓”,把道义与生命的关系比作鱼和熊掌等,都浅显易懂,形象生动。书中所用寓言大都不长,其中很少刻意渲染,但又寓意鲜明,涉笔成趣。如“日攘邻人之鸡”、“弈秋”等,都颇为生动传神。

与《论语》的语言相比,《孟子》的语言显得词句更加明快,感情更为强烈,个性极其鲜明。作品语汇丰富,富于表现力,往往情态逼真,宛然如见。文中大量运用语气词和排比、感叹、反问等句式,既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这种语言风格是形成其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辅导学习提示

对于孟子的“仁政”思想,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孟子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他把君与民加以对比,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把所有的人分成“劳心者”与“劳力者”两个等级,把统治者看作“劳心者”,把劳动人民当作“劳力者”,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天下之通义”,这就是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制造了理论上的根据。这和他的“民贵君轻”的思想显然是相悖的。片段赏读《孟子》节选一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今译]

齐宣王问孟子:“听说周文王有一个纵横各长七十里的狩猎园林,真有这回事吗?”

孟子答:“在史籍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说:“真有这么大吗?”

孟子说:“老百姓还觉得太小呢。”

宣王说:“我的狩猎园林纵横各只四十里,老百姓还认为太大了,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周文王的狩猎园林纵横各长七十里,割草打柴的去,打鸟捕兽的也去,与老百姓一同享用。老百姓认为太小,不是很自然吗?我刚到齐国边界的时候,问明了齐国最大的禁令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齐国首都的近郊内有一个纵横各四十里的狩猎园林,谁捕杀了里面的麋鹿,其罪责等同于杀人,那么,这纵横四十里的场地,对百姓来说,是在国内布置了一个陷阱。他们认为太大了,不也很应该吗?”《孟子》节选二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今译]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自己的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陌生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仇敌。”

齐宣王说:“按照礼法,臣下对逝去的君主还得服一定的孝服。君主怎样对待臣下,臣下才会为他服孝呢?”

孟子说:“对臣下的劝谏予以采纳,对臣下的建议加以听从,使百姓都得到恩泽;臣下因故不得不离去,君主就派人引导护送他离开边境,并且先派人到他要去的地方介绍推荐他;离开了三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房屋。这样做叫作三有礼。能这样去做,臣下才会为他服孝。现在做臣下,劝谏不被采纳,建议不被听从,百姓得不到恩泽;因故离去,国君就把他捆绑起来,还要使他在所往之地困顿不堪;他离开的那天,就收回他的土地房屋。这样做就叫作仇敌。对于仇敌,臣下怎么还会为他服孝呢!”庄子

作者简介

庄子,生卒年不详(约为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大概生活在齐宣王、梁惠王时代,比孟子稍晚,比屈原略早。他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小吏,管理生产漆的工匠。后来厌恶政治,脱离仕途,靠编草鞋糊口,过着隐居生活。楚威王听说他是贤才,曾派人以重金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却被他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生、百姓多难,同时在思想界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庄子涉猎各家学说,但独对老子的学说特别敬重,并最终继承老子的衣钵,成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庄子》一书包括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自宋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了《庄子》内、外、杂篇的区分和真伪问题。一般认为,内篇语言风格接近,思想连贯,自成一体,乃庄子自著,是全书的核心。外篇和杂篇大多出于庄子门人后学之手。《庄子》一书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庄子曾被统治者封为南华真人,《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从魏晋玄学,到宋代理学,从嵇康、阮籍、陶渊明,到李白、苏轼,再到汤显祖、金圣叹、曹雪芹,《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内容梗概

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学说为基础,又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如果说《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那么到了《庄子》这里,则是在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道”是《庄子》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学说,并进一步发挥,认为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道在天地之先就存在,它是永恒的,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是“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即宇宙变化过程的总根据;道“有情有信”,是客观实在的;道同时又“无为无形”,也就是没有意志、超乎感觉。总之,道是世界最高的根源,是绝对的。庄子不承认有神主宰自然界,而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永恒存在,谁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才终结。因此,庄子认为人要自由地发展自然本性,充分发挥自然的能力,而这自然的能力就是“德”。在发挥“德”上,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大小、高低之分,都要顺乎自然。

在政治观上,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也主张无为而治。他激烈反对儒家所提倡的政治学说,他认为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是毫无价值的。因此他主张让社会顺其自然,让人顺其天命。庄子认为,以人治理天下,就是以人灭天,越治理,天下越乱,只要不加干涉,听其自然,天下就太平了。人只能听命于大自然的安排。

庄子在认识论上属于相对主义,他不承认是与非、生与死、大与小、古与今、美与丑、善与恶的区别。他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以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就是说,事物变化无穷,从这个角度看可能是是,从另一角度看可能是非;今天以为是,明天或以为是非,是非不定,事物性质都是相对的。

在人生观方面,《庄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作者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存。”因此,庄子鄙弃世俗追求名誉地位、声色货利的生活,要求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他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名誉地位,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现在所谓自由,在庄子,谓之“自适”(《大宗师》:“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亦谓之“适志”(《齐物论》:“自喻适志与”)。庄子认为,首先要了解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得不然的,应该“安之若命”,而不必有所爱憎喜怒于其间,这样就可以摆脱外物的干扰,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艺术特点《庄子》是一部充满了浓重文学色彩的哲学著作。它的文章已经脱离了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1.《庄子》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庄子认为,至高无上的大道难以用语言表达,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只能借助于直觉体悟。由于对直觉体悟的强调,庄子在论述时很少作纯理论的阐述,而是把深奥的哲理化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作者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融合在这些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动物对话中,书中所用的寓言都经过精心构思,在文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而不是偶然出现的比喻和例证。

2.《庄子》的语言奇峭富丽,异趣横生,精彩传神,富于变化,在先秦散文中成就很高。作者善于以不同的语言描写事物,刻画形象,进行论辩。不论是摹写虚实、抒情议论,都能意到笔随,信手挥洒。作者喜欢运用独创的奇特词汇,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名、地名等等,它们出现在文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往往穷形尽相,体物入微。例如《齐物论》中写地籁的一段,语汇之丰富,描写之细致,变化之奇妙,向来为人所称道。《庄子》的句法也独具风韵,作者爱用对偶、排比、回文、顶真等修辞手段和长短间杂的句式,错综变化,读起来酣畅淋漓。

3.《庄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幻丰富、光怪陆离的艺术想象世界。在作者富有想象力的生花妙笔下,飞禽走兽、草木虫鱼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情趣和性格,而且在它们的活动、议论中,又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作者还从神话传说中吸收了很多材料,加以自己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编制出新奇怪诞的形象和故事,使作品充满了神奇莫测的境界。

4.《庄子》的散文整体上体现出恣肆汪洋的风格特点。不同于先秦其他诸子的散文,《庄子》的文章已经形成了浑融完整的篇章结构,特别是内篇中的作品,每篇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有反映中心思想的标题,它们的篇幅大都较长,篇中围绕中心观点,洋洋洒洒地展开论述。但庄子纵恣的个性使他不屑于按固定的程式和规范去组织文章,其行文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文中忽而议论,忽而譬喻,忽而叙事,纵横驰骋,变幻莫测。他常常连缀多则寓言与对话,而故意将行文线索隐蔽起来,使人如入九曲迷宫;文章结构富于跳跃性,段与段之间似断实连,曲折有致。比如《逍遥游》,一开篇便推出大鹏的宏伟形象,经过层层譬喻,在篇中才点明“至人无己,神人无名,圣人无功”的主旨,然后又用几段对话分别论述之;篇末以“无用”即“逍遥”作结,可谓突兀而来,飘然而去。学习辅导学习提示

了解《庄子》,首先要了解它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的表现形式。

所谓“寓言”,意思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谓“重言”,是借重古代圣哲或当世名人的话,或另造一些古代的“乌有先生”来谈道说法,让他们互相辩论,或褒或贬,没有一定之论。但在每一个场合的背后,却都隐藏着庄子的观点和身影。“卮”是古代的漏斗,所谓“卮言”,就是漏斗式的话。漏斗的特点是空而无底,“卮言”隐喻没有成见的言语。通过这三种暗示性的表现方式,《庄子》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似乎具有无限阐释的可能性。片段赏读《庄子》节选一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今译]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叫它‘樗’。它的主干长得疙疙瘩瘩的,不合绳墨。它的小枝弯弯曲曲不合规矩,生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现在你说的这些道理,大而无用,所以大家都弃之。”庄子说:“你没有看见野猫和黄鼠狼吗?伏下身子趴在那儿等待出游的小动物,东奔西跑,不避高低,常常踏中人为的机关,死在猎网中。再看那牦牛,庞大的身体像垂在天上的云。它的能力可做大事,便不能用来捉老鼠。现在你有这棵大树,却发愁没有用场,为什么不把它种植在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或辽阔的山野呢?随意徘徊在树旁,自由自在地躺在树下。不因遭受斧头砍伐而夭折,没有东西伤害它,也没有什么用途,有什么可苦恼的呢?”《庄子》节选二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大小有宜,由有所遯,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荣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今译]

天地自然给了我形体,用生操劳我,用老使我安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把生视为好事,也应把死视为好事。把船藏在山沟里,把山藏在水泽中,可以说是牢固了。可是半夜里有大力的人将它们背走了,睡觉的人一点都不知道。把小的东西藏在大的东西里很得当,然而也会丢失。如果把天下藏在天下自身中就不会有什么丢失了,这是万物的常理与实情。只是形成了人的形体就高兴,其实人的形体,千变万化而没有止境,这也可称为快乐的话那快乐就数不胜数了。所以圣人能达到游于万物不亡失的境地而和天地共存。年少时好,年老时也好,初生时好,死去时也好,人们仿效他,更何况万物的本源,天地化育为一所依赖的道呢?

西厢记

作者简介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名德信。实甫是他的字。今天留存的关于他的资料很少,根据记载我们只能够断定他一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元代的大都(今北京),大约生活在13世纪30年代元太宗时期至14世纪初年。王实甫一生著有杂剧14种,现存的仅3种:《丽春堂》《破窑记》和《西厢记》。其中以《西厢记》最为著名,是他的代表作。《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和《红楼梦》被后人尊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双璧。即使在戏剧创作活动兴盛的元代,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也备受推崇。被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西厢记》的创作素材来源于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到了宋金时期,说唱崔莺莺和张生故事的作品,有赵令畤《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戏曲方面有宋官本杂剧的《莺莺六么》、金院本的《红娘子》、南戏的《张珙西厢记》等。到了元代,这些各自在南北流行的唱本、剧本,又重新在大都、杭州等戏剧发展的中心都市汇合,南北戏曲得到交流。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内容梗概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和母亲郑老夫人一同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博陵安葬。随行的还有侍女红娘和小厮欢郎。因“路途有阻”,就把灵柩寄放在河中府的普救寺,一行人住进寺中西厢下的一座宅子里,等待郑夫人的侄子郑恒来一同回博陵。老相国生前已把莺莺许婚给了郑恒。上京求取功名的张君瑞路过河中府,也到普救寺游玩,不想在这里“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张生对莺莺一见钟情,立刻“透骨髓相思病染”。而莺莺也不由自主地对张生一见倾心。临去时对他“秋波一转”。尽管两个人暗自喜欢对方,但是郑老夫人却是横亘在这对青年男女中间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张生的一见钟情立即变成了刻骨铭心的暗恋,他不禁把求取功名的事情抛在脑后,千方百计想再见到莺莺。莺莺也饱受相思之苦,整日“神情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同时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

叛军将领孙飞虎听说了莺莺的美貌,带领军队连夜进军河中府,要抢莺莺为妻。在这个紧要关头,张生想起了自己的结拜兄弟白马将军杜确统领着十万大军镇守在蒲关,于是就答应救莺莺一家,但条件是郑老夫人答应把莺莺许配给自己。相国夫人假意应允,可是等到解围之后却又反悔了,只肯让张生和莺莺结拜为兄妹。可是这并不能阻挡莺莺和张生的相爱,他们两人在红娘的帮助下,私订终身,实现了自由的结合。郑老夫人得知后没有了办法,但是又刁难张生,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理由,逼迫张生上京应考求官,“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

张生赶考得中状元,被授予河中府尹。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郑恒从京城赶来了,并对郑老夫人说张生中了状元后被卫尚书招为女婿,和卫小姐已经成了亲。老夫人一怒之下要莺莺嫁给郑恒。就在这个关头,张生奉旨回家来和莺莺完婚,郑恒的谎言被戳穿,一头撞在树上死掉了。莺莺和张生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艺术特点《西厢记》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戏曲语言两个方面。《西厢记》的人物并不多,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十分丰满。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个人物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多重性,都得到了多侧面的刻画。张生的戏剧动作,主要是执着地追求与崔莺莺的爱情。他“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羞,画眉的敢是慌”,只是见到了莺莺,就再也无法摆脱了。这样,张生就与一般寻花问柳的风流才子严格区别开来,而突出了“痴情种”。甚至是“傻角”的个性特征。同时,在张生出场时。作品还强调了他的“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的情志,对九曲黄河壮观景色的描写,也表现了他的胸襟。崔莺莺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作为一个相国小姐,能够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主婚姻。同时,作品也十分真实地表现了她在这一过程中的动摇和矛盾,这也就是她的“假意儿”的实质。正因为作品充分、细致地表现了莺莺性格的复杂性,这一形象才具有了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而红娘的全部活动,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全心全意(甚至忍辱负重)帮助张生与崔莺莺实现爱情理想;二是同老夫人以及郑恒进行斗争。她的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正义感和聪明机智———也就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红娘本是一个地位卑贱的丫环,但她却在崔、张实现爱情理想的过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并在与老夫人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这不寻常的结果,都是红娘性格光辉的表现。作品细腻地写出了她的坚定、勇敢以及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写出了她的恐惧、气愤以及蒙受委屈时的痛苦。《西厢记》的语言,一向受到称赞。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体,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王世贞说《西厢记》是北曲“压卷”之作,也主要是指《西厢记》优美的语言。综观《西厢记》全剧语言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是把典雅的文学语言与白描性的白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既文采华丽,又朴实淡雅的风格。如果说“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富有浓郁的文学语言色彩,那么,同是第四本第三折中,“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则显然又是地道的白话口语,二者熔为一炉,正是《西厢记》的风格。学习辅导学习提示

明末清初的批评家金圣叹把《西厢记》列为六大才子书之一,对这部作品推崇备至,并且进行了精心细致的点评,帮助后来的读者领会到了《西厢记》中蕴涵的丰富内容。阅读金圣叹的点评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品。形象分析《西厢记》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和张生这一对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青年男女。

莺莺:莺莺是名门闺秀,她一上场就情不自禁地感叹:“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在深沉古蓄的凝重外表下,有一种莫名的“闲愁”。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当她第一次见到张生的时候就“回顾觑生”,萌发出了爱慕之意。月下隔墙吟诗时,她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事:“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老夫人在白马将军解围时把她许给了张生,这使得崔、张的结合具有了合理性,虽然老夫人又毁约,只是同意他们以兄妹相称,但是莺莺的内心已经决定对张生以身相许。但是,冲破内在的束缚毕竟比冲破外在人为的藩篱更加艰难,于是就有了莺莺的“闹简”和“赖简”,这两者之中所体现出来的莺莺的“假意儿”,不仅仅是为了检验红娘是否可靠,张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莺莺要冲破传统的礼教和女性的禁忌时所应有的艰难和反复。长亭送别时,莺莺既担心张生名落孙山,婚事成为泡影,又担心他高中状元后变心,自己被抛弃。在这重重压力之下,“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不甫能离了心头,又早上眉头。忘了时依旧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莺莺的心理变化过程和内心的矛盾之处。她想爱又不敢爱,不敢爱却又忍不住想爱,内心从喜欢到压抑,从犹豫再到最终的勃发,这种恋爱的心理及其展开过程是非常饱满真实的。

张生:张生虽然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但是家道早已败落。他怀才不遇,湖海飘零,但是他重爱情胜过功名利禄。在赶考途中遇到莺莺就逗留普救寺,把赶考的事情抛在了脑后。而他后来进京应试也是老夫人的“逼迫”,在高中状元以后,他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迫不及待地写信告知莺莺,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这突出了张生“心不存学海文林,梦不离柳影花阴”的心理特征。张生对爱情执着专一,甚至近乎痴傻,是一个真正的“痴情种”。他的性格既有机灵智慧的一面,又有懦弱和傻气的一面,带有浓厚的喜剧色彩。

红娘:红娘是另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她虽是个婢女,但却富有斗争精神和平等意识。她对背信弃义的老夫人,仗势欺人的郑恒都积极勇敢地进行斗争,对莺莺和张生的自由相爱全力支持。她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才干,心直口快,不仅促成了二人的结合,而且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向老夫人陈说利害,维护了二人的幸福。可以说,没有红娘。就没有崔、张的最终结合,她是勇敢、智慧和正义的化身。片段赏读《西厢记》节选

[新水令]恰才向碧纱窗下画了双蛾,拂拭了罗衣上粉香浮涴,则将指尖儿轻轻的贴了钿窝。若不是惊觉人呵,犹压着绣衾卧。(红云)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张生有福也呵!(旦唱)

[幺篇]没查没利谎偻科,你道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红云)俺姐姐天生的一个夫人的样儿。(旦唱)

你那里休聒噪,不当信口开河。知他命福是如何,我做一个夫人也做得过。(红云)往常两个都害,今日早则喜也。(旦唱)

[乔木查]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酬贺间礼当酬贺,俺母亲也好心多。(红云)敢着小姐和张生结亲呵,怎生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旦云)红娘,你不知夫人意。

[搅筝琶]他怕我是赔钱货,两当一便成合。据着他举将除贼,也消得家缘过活。费了甚一股那,便待要结丝萝!休波,省人情的奶奶忒虑过,恐怕张罗。(末云)小子更衣咱。(做撞见旦科)(旦唱)

[庆宣和]门儿外,帘儿前,将小脚那。我欲恰待目转秋波,谁想那识空便的灵心儿早瞧破,唬得我倒躲,倒躲。(末见旦科)(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了也!(旦云)呀,俺娘变了卦也!(红云)这相思又索害也!(旦唱)

[雁儿落]荆棘刺怎动那,死没腾无回豁。措支剌不对答,软兀刺难存坐!

[得胜令]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白茫茫溢起蓝桥水,不邓邓点着袄庙火。碧澄澄清波,扑剌剌将比目鱼分破。急攘攘因何,扢搭地把双眉锁纳合。(夫人云)红娘看热酒,小姐与哥哥把盏者!(旦唱)

[甜水令]我这里粉颈低垂,蛾眉频蹙,芳心无那。俺可甚“相见话偏多”!星眼朦胧,檀口嗟咨,攧颠窨不过。这席面儿畅好是乌合!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07年~1385年),名本,太原人,一说庐陵人,别号湖海散人。事迹不详。他写过散曲和杂剧,今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剧;主要文学成就是在小说方面,今存署名罗贯中的小说,除《三国志演义》外,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三遂平妖传》等。内容梗概《三国演义》描写自黄巾起义,终至西晋统一,即公元184年到280年的历史故事。它以蜀汉为中心,以魏、蜀、吴之间的斗争为重点,叙写了三国时期封建军阀统治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斗争。第一回到第三十回主要写群雄逐鹿中原,最后曹操平定北方。第三十一回到第五十回,集中写赤壁之战以及战后形成的天下三分的三足鼎立局势。第五十一回到第一百一十五回,重点写刘备集团的“复汉大业”以及刘备死后,诸葛亮治理蜀国进行南征北伐;第一百一十六回到一百二十回写三国统一于晋。艺术特点《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有较高艺术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把三国时代许多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政治斗争,组织成前后贯串、首尾一致的长篇故事,大部分章节在严谨中又写得曲折生动,很少有支离破碎或死板枯燥的情况,这在同类题材的古典小说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作者擅长写战争场面。书中叙写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这些战争———具体的战役和战斗,或陈师百万,正面大战;或小股设伏,暗中偷袭;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坚壁清野,以逸待劳;或一鼓作气,连续作战;或火烧,或水淹;或寡不众敌,或以少胜多;或先胜后败,或反败为胜;有赤膊上阵,有割须窜逃;有将计就计,于中取事;有诈降投顺,内外夹击;有忌斩谋士,有义释敌酋;有七擒七纵,恩威并施;有空城弹琴,悠闲退敌;有阵前骂死军师,有送书气杀统帅;有刀光剑影之中成亲,有为刺探军情吊丧……不重复,无雷同,千姿百态,新颖奇妙。即便同样是火攻,新野之火和赤壁之火、猇亭之火、淮河之火、盘蛇谷之火、上方谷之火,也都因人、因时、因地、因具体情况而异,自有面貌,各具特色。而且,它们都被描写得那样入情入理,情景逼真,那样紧张、激烈,扣人心弦。作者总是以不同的参战人物为中心,层层写出关系参战双方胜负的许多方面,并有选择地突出某一方面作为叙写的重点,所以书中所写战争场面大都各有特色,绝少雷同。

对于一些有重要意义或大规模战争的描写,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火烧连营”以及“六出祁山”等某些情节,则在惊心动魄的叙述里穿插着细致的抒情。有的在急剧发展中安排上一些波澜曲折的情节,使得故事千变万化,引人入胜。这些插曲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对赤壁之战的描绘,更显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战争之先,作者写曹操诛吕布,除袁绍,统一北方;而后挥师南下,败刘备,降刘琮,占荆、襄,集马、步、水军83万,号称百万,水陆并进,沿江而东,大有吞刘灭吴、横扫江南之势。这时,形势显得空前紧张:刘备兵微将寡,朝不保夕;孙权实力单薄,岌岌可危。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矛盾也就特别地错综复杂起来:东吴内部投降派和抗战派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而孙权动摇于两者之间。刘备和东吴的主战派为了生存并求得发展,双方都产生了联合起来抗击强曹的愿望。于是,便出现了鲁肃往江夏吊丧和诸葛亮下江东舌战群儒的精彩场面。经过种种努力,孙权最后下定抗战决心,孙、刘共抗曹操的联盟终于形成。但是,同时又产生了周瑜与孔明、刘备的矛盾。一方面,作为抗曹主力,东吴的全军统帅周瑜积极运筹帷幄,部署兵力,组织攻击,发生了“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黄盖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周瑜纵火烧赤壁”等等一系列叱咤风云、险象环生的战斗事件。其间,着重描写周瑜和曹操之间的隔江斗智;自夸“多智”的曹操,先后两次派蒋干过江说降和刺探军情,遣蔡中、蔡和到东吴诈降,结果都被周瑜识破并将计就计,巧妙地加以利用,反使曹操吃了大亏。这表现了周瑜之智高出曹操一筹。另一方面,周瑜的这些妙计,每次都不出孔明的意料。周瑜为此而愈加忌妒孔明,多方设计陷害孔明;而孔明又偏能一次次安闲自在地粉碎周瑜的阴谋,躲过周瑜布下的陷阱,最后安然地过江回到刘备身边。

在战争之后则又写了华容道、三气周瑜等作为战争余波的精彩章节。《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另一长处是灵活多变。首先,从历史事实出发,但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凡所写主要的战争以及战争的成败得失,都有历史的根据;但每次战争的具体过程、细节(各种有声有色的故事),以及生龙活虎的人物(其思想、性格、气质、风度、智慧、动作……)则大都出于作者的虚构。例如赤壁之战,写交战双方的敌我矛盾,更多地是依据史实加以铺陈;写周瑜、孔明的内部矛盾,则几乎全凭虚构。其次,在具体表现中,采取实写与虚写结合的手法,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如“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四路虚叙,一路实写;“武侯弹琴退仲达”,蜀方详说,魏方简述。另外,刚柔相济,缓急有致。即在紧张激烈的斗争中插进一些轻松闲适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与全局———整个战争密切相联。如赤壁之战中的孔明草船借箭,庞统挑灯夜读,曹操横槊赋诗,等等。这样,山里套山,戏中有戏,时而刀山火海,马嘶人喊,时而清风朗月,凤管鹍弦,故事情节显得波谲云诡,摇曳多姿。既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又富有艺术的魅力,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三国演义》运用写实和合理夸张的艺术方法,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张飞、关羽、刘备和曹操、周瑜等,这些形象都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来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喝断当阳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三国演义》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当然,它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如封建正统思想,人物性格前后缺乏应有的变化发展等,但是瑕不掩瑜,这部小说仍然给中国文学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学习辅导学习提示

阅读《三国演义》时,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全书的五条线:汉朝灭亡是引线,晋一统天下是终局,中间则贯穿着魏、蜀、吴三方兴衰的主线。这几条线,交互联络、交叉,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在魏、蜀、吴三条线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为关键,这体现着作者维护汉家正统的思想。

在某种意义上,隆中决策可以被看作是全书的主干,“其余枝节,皆从此生”。诸葛亮在决策开头所分析天下形势,实际上就是小说前七回情节内容的概括;而诸葛亮出山后的主要故事,就是隆中决策内容的具体演绎;诸葛亮死后,姜维九伐中原,则是继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未竟的事业。直至最后一回,才写三国归晋以作结。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看来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形象分析

刘备:刘备是作者眼中“圣君”的代表。其主要性格特点是宽仁爱民、知人善任,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其宽仁爱民在他的桃园结义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就已定下。自到新野,政治一新,人民“丰足”。就是后来兵败撤退时,也不忘带十余万难民同行。他无论做安喜县尉,还是后来到西川,都“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远得人心,近得人望”,总是受到百姓拥护。在用人方面,均见诚心。与关、张一旦结义,生死不渝。送别徐庶,“泪如雨下”。一见赵云,“便有不舍之心”;长坂坡败散,张飞等皆以为赵云投操,唯刘备坚信不疑,谓“子龙必不弃我!”访孔明,三顾茅庐不厌烦,风雪严寒不嫌苦;既用之,则直至白帝托孤,敬爱信任,始终如一。他为人处事讲究信义。救陶谦,陶谦让徐州而不受;投刘表,刘表让荆州而不取;进西川,庞统、法正等屡劝袭杀刘璋而不为;云长被害,便起倾国之兵与东吴拼命,都明显表现了这点。他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从他白门楼致吕布于死、投曹操“为韬晦之计”,长坂坡掷阿斗以结赵云之心,临终嘱孔明“不可大用”马谡等等,均可见其机智。人说他“宽以待人”、“柔能克刚”、“枭雄之辈”都说明刘备的确是个胸有大志而不露锋芒的人物。

曹操:曹操是我国古典艺术中最著名的“奸雄”形象。对于他的形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是“奸”:曹操几乎集古代奸臣逆子的恶劣品质于一身,本性狠毒、凶残,口是心非、奸诈多疑。他刚进入社会,便在“宁教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思想指导下,以怨报德杀害吕伯奢全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国家除凶孽,实为自己争天下;亲自下令克扣军粮,却“借”仓官的头来平息众愤;许攸弃袁绍投他,他虽待之异常谦恭亲热,但始终不说一句真话;“梦中”杀人而防行刺;有心杀祢衡,而假手他人;败马超,用“抹书间韩遂”毒计;严军纪,耍“割发权代首”等把戏……种种手法,都显示了曹操这个奸雄的独特性格;残暴与狡诈。但是,他还有“雄”的一面。如奋身藏刀入相府刺董卓,事虽不成,然胆智超人;董卓西遁,十七路诸侯屯兵不进,仅操一军,星夜追击,此勇高于众人一等;曹操虽有众谋士助之,但其大权自揽,独运其谋,而裁断出诸臣之上。可见他谋略胜于刘、孙;大江之上,横槊赋诗,足见其才;待云长之宽容,获陈琳而不罪,见许都及军中暗通袁绍之书,尽焚而不问,足见其度量。这些都表明曹操不只是个阴险奸臣,而且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群英之首。有时,在他所做的一件事中,同时表现着“奸”、“雄”两方面。如赤壁兵败,一路遇伏,军将或死或伤,惶恐忧危,而曹操则每过一险皆仰天大笑,笑诸葛亮、周瑜之无能。此安定军心是“奸”,而屡挫不馁是“雄”。既是大“奸”又是大“雄”才是曹操完整形象。

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面着重塑造的一个政治、军事、外交上无所不能、在人格修养上尽善尽美的理想人物。

诸葛亮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智慧。他初出茅庐,即知天下大势;他料事如神,掌握了斗争的规律,懂得趋利避害,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他深谋远虑,“借东风”、“祭泸水”、“祈天出泉”、“陇上妆神”、“空城计”、“草船借箭”、“八阵图”等政治、军事上的杰作名传千古。除了超人的智慧以外,作者着力勾勒了诸葛亮忠贞的性格。他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片赤忱到现在仍使人感动。这种感情不能单单被看成臣子对君主的愚忠,更多的应视其为因刘备三顾茅庐而激发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和白帝城托孤之义的责任感。除了忠贞以外,作者还极力把诸葛亮塑造成道德上的典范。

他一生劳苦不辍,廉洁奉公,即使在临死上表的时候,仍称:“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作者就这样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里“德才兼备”,足以“自比管乐”的贤相。他的身上,寄托着作者的理想道德、理想政治、理想人格,是作者对当时的黑暗现实失望而转向艺术虚构的结果。

孙权:孙权是作者笔下的守成者。他没有曹操的机智、多谋,也没有刘备求贤若渴的主动性,更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在当时北有强曹,西有劲刘的形势下,孙权能够保住江东这片土地,实在也是不易。作者对他所花笔墨不多,但他守业意识、遇事沉着、临危不惧的胆力,尤其是他任贤授能使各尽力和兼听众论,择善而从的明智与气度,还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关羽:关羽是作者塑造的名将典型。他威武雄拔,铁骑丛中取华雄之首而酒尚温,万军之中斩颜良、文丑而如入无人之境。“江口相从”,威慑江东,“单刀赴会”,声震寰宇,表现他威武。灯下凭几看《春秋》,儒雅英伟之极,“刮骨疗毒”而谈笑自若,表现他刚强勇烈,气概超凡。他义重如山,“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暂留曹营时,虽受曹操厚遇之恩,但永远不背叛刘备。从“屯土山”“约三事”到“秉烛达旦”“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都充分表现了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凛然大义。但是,关羽也存在着性情高傲,刚愎自用的严重缺点。这种缺点,在他威名远扬,独镇荆州时非常充分地表现出来。由于不听孔明叮嘱,轻视蜀吴联合,最终导致荆州失守,败走麦城,遇害身亡。

周瑜:是作者刻画的像诸葛亮一样尽忠于东吴的形象。他年少俊拔,雄姿英发,儒雅中透出刚勇之气,沉毅里暗藏机警之心。在赤壁之战中,他力排众议,分析曹军虚实,指出敌我利弊,请兵进屯夏口破曹,表现他的超群见识和胆略。接着,他从容而周密部署这场大战,两度将计就计,愚弄蒋干,使曹操中计;最后,三江口纵火,谈笑间使百万曹兵灰飞烟灭,显示了他不同凡响的智谋和才能。但是,在诸葛亮面前,他却显得才短量窄,千方百计想害诸葛亮。结果,机关算尽,反送了自己性命———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虽然才华横溢、计智无穷,但却因气量窄小,不识天下大势,最终落得英年早逝。

张飞:张飞是一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很容易使人联想起《

水浒传

》中的鲁智深。他勇猛过人,嫉恶如仇,粗豪爽直,但却从善如流,作品中将这两方面密切结合起来,使张飞那“快人”的性格显得格外可爱。

赵云:艺高胆大,精警勇健,明大义,识大体,忠诚无私,仁义忠厚。在长坂坡救阿斗这节故事中最生动地表现出他这种性格。片段赏读《三国演义》节选

却说孔明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孔明看毕,拍案大惊曰:“马谡真匹夫,坑陷吾军,早晚必有长平之祸也。”急欲差人去换马谡回还。长史杨仪问曰:“丞相何大惊乎?”孔明曰:“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其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也?”仪曰:“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孔明将安营之法,一一分付与杨仪。恰待要行,忽报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吾之过也!”急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自走矣,亦不可追之,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又令张翼先去引军修理剑阁,以备走路。又传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投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又遣心腹人到翼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精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孔明身边别无大将,止有一班儿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遂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手捧宝剑,右有一童,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