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杰出人材必备的九种能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21:24:56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代杰出人材必备的九种能力

当代杰出人材必备的九种能力试读:

内容提要

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我们就开始了识人。经验告诉我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历告诉我们,真金不怕火炼,危难之时见真情。人类正逐步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和知识化将是这一时代的两个主要特点。21世纪的科学和技术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向前发展,时代的挑战一再告诫我们,学习不再仅仅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获取谋生之术,它将成为成大事者的重要能力。哪些人于我有用,那些人拦我前程,却是一门察古知今的大学问。学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一章 识人辩人能力

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我们就开始了识人。经验告诉我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历告诉我们,真金不怕火炼,危难之时见真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辨出哪些人心地善良,哪些暗藏杀机,哪些人于我有用,那些人拦我前程,却是一门察古知今的大学问。这门学问学之不尽,用之不竭。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古人云: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小小蚂蚁,如何能摇动参天大事呢?我们在欣赏蚍蜉自信的同时,也不得不批评它的这种盲目自信。人的自信源于本身具有的某种能力。如果没有能力,凭空自信,鲁莽行事,注定要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先知已,然后再知彼,才可能百战不殆。

凡是能目视千里的人,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这是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而真正自知的人既能自见自知,又能自律。

邴原是东汉人,他原本很能喝酒,但自游学以后,八九年间滴酒不沾。一人身背书箱,依靠自己的体力徒步行走,拜陈留人韩子助、颖川人陈仲弓、汝南人范孟博、涿郡人卢子平等为师求学。他学成返家时大家为他钱行师友们以为邴原不会喝酒,便要他吃饭吃菜,邴原说:“我原来很能喝酒,只是因为酒能荒废学业,所以才把酒戒了。今天要与师友道别,又见大家赏脸为我钱行,我应该领情喝酒。”于是便又和师友们同坐共饮,邴原一整天都不曾喝醉。在知已之后,又能够律已做人,邴原确是个能够自知的人。

很多人其实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他们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干着他们并不适合的工作终了一生,没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于已而言,一生事得志,于用人单位而言则人才的浪费。

野川是一位30岁的日本职员,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公司里作统计员,工作单调乏味,他每天都觉得生活毫无乐趣。一次,他偶然翻阅了一些有关自我形象创造的心理学书籍,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他认为,自己的才能绝非只是目前这个样子。他有很好的口才,并因诚实的举止很易得别人的人信任,但目前的工作体现不了这些。于是他毅然决定改行去做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房地产经纪人。果然,新的职业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这对许多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尚未成功的人来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当时标准衡量成败是最难得了。贝多芬在世时,他的乐曲一直不被正统派承认,他本人穷途潦倒。然而,他不以当时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败,而是沿着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最终被社会承认。

提到识别人才,世人首先想到的是伯乐。殊不知千里马难寻,识千里马的伯乐更少。所以,凡是人才,都不可羞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一心只等伯乐的来到,这是注要失败的。其实,要想让人识己,先要学会推销自己,让世人看到自己的本领。

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呢?下面有这样几条可以参考:

1.分析自己是否拥有被埋没有才能,这些才能可以把你引向成功的事业。

2.列出几项你能做到好的事情,如与人交谈能力、管理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等,将每一特长逐一记下。

3.每天用一段时间设想如何利用自己的特长。

4.与能帮助你实现目标的人或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如果确信自己有某方面的才能,完全不必羞羞达达,尽可以展示给别人,否则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要让别人识得自己的才能,方法似乎有许多种,如:

1.投亲靠友法。

即自己选择可以投靠,关系又比较亲近的人,利用感情的因素立足,然后再瞅准机会,一展宏图。这种方法好在没有过多的人际关系障碍,可以把全部精力都集中于事业,而且“肥水不流外人田”。你要的是大施拳脚的天地,亲朋好友得到提你所带来的创造与效益。它的弊处在于有“任人唯亲”之嫌,容易留下后议。

2.孔雀开屏法。

孔雀求偶的方法是在异性面前展开所有尾巴上的羽毛,从而世界上有了“也雀开屏”这一壮观景致。怀才不遇的人,不妨学学孔雀。向所有的人展示自己的才能,引得伯乐上门。这样固然可以节省等候伯乐的时间,但是当你展示自己的时候,也不免有人会绕到背后看一看,然后专捡你的缺点来说。说明确一点就是容易遭到别人的妒嫉,在自己的前途上设下重重障碍。

3.毛遂自荐法。

毛遂是古代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一位门客。据《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时,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前往楚国去求援。毛遂自己表示愿意随同前往。当平原君和楚王商讨合纵之计,楚王犹豫不决时,毛遂按剑上前,向楚王陈述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同意发兵救赵。所以,后人均把自我推存的方法称为“毛遂自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推荐给自己所喜爱的伯乐,是很可行的。

4.言计投门法。

即先将计策奉献给伯乐,然后取得他的赏识。在所有的辨才之法中,曾国藩比较喜欢这一种,因为前几种方法都是所谓的明投伯乐之策,唯有这种方法是暗投之计,而且既投了伯乐所好,又带考察了伯乐的爱才之心,可谓一举多得之法。

一般来讲,向人展示自己主要就是以上四种方法。总之,知已善任是发掘自身潜质,引导自己走向成功的重要前提,每个人在自己遭到挫折时都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目前状况,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透过衣装看人

有的人喜欢打扮,穿衣戴帽很讲究;有的人则不爱修边幅,认为成大事之人,可以不拘小节。其实,衣着也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一个方面,别人可以从你的穿着上,看出你的身份、品味,甚至可以对你的性格和处事态度也一目了然。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是怎么说的。

1.平常喜欢穿着随意不修边幅的人,会使人产生不尊重别人的感觉。与人见面,衣着整洁,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也是最起码的礼貌。

2.人们对于穿得整齐的人,总是较有依赖感的,会觉得这种人可靠。

3.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让人联想到失败者的形象。而完美无缺的修饰,能使你在任何团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4.在服饰仪表方面,成功人士的衣着一般趋向保守和不逾越身份,并尽可能符合公司的要求。

5.职业人员的服装标准常常可以根据该公司经营的种类、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公司位置,公司历史与传统等等来确定。如果你对办公室衣着稍有研究,那么站在电梯或什么出口处,比较一下进进出出的人们的衣着形象,你就会可以猜出他们的职业和地位。

6.对工作负责的人为了自己的工作,不会胡乱穿衣。穿质量过得去的衣服,才具有成功者的形象。

7.衣着打扮以整洁、合体为原则。过分装饰打扮的人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

衣着打扮也是一种语言,这门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特别是与陌生人初次见面,对方就是从衣着来获取你的内部信息的。

小赵IT行业里面的一位“金领”一族,很有工作能力,生活力他是不拘小节的人,整天一身破牛仔,招摇过市,从未想过注重个人形象这回事。

有一次他去一家公司面试工作,依旧穿的是那套“行头”。刚一见面,负责招聘的人便皱起了眉头,双方勉强谈了几句,对方便下了逐客令:“对不起,我们公司需要的是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都很严肃的人!”

小赵的面试则以失败而告终了。看来,年轻人要想在面试工作时,能顺利过关,衣装打扮是不能忽略的环节呢。如果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哪里还有机会施展才华呢?

整洁漂亮的衣着是你的一块敲门砖,但决不能把它当成摇钱树,外在的东西毕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聪明的头脑和熟练的业务成绩是你成或功的砝码。现在的上班族,男性以穿西装革履最为常见。西装、白衬衣、领带、皮鞋、公文包,这是典型的上班族服饰。虽然大同小异的男性服饰,掩盖“男儿”本性,但我们总能在“万丛绿中”找出“一点红”。

比如西装吧,如果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身裁剪合体,质地优良的西装,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西装的主人经济能力还不错,而且有品位,生活态度也很严谨。

再看衬衫,领口总是干净如新,袖口也鲜见污痕,而且衣号合位,没有皱褶,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这是一位讲究卫生的人。如果他已经有的家室,那么透过他的衣衫,我们看得出,他有个贤内助,他的背后有个好女人;如果他至今还是“王老五”一个,姑娘们,你们可要抓紧了,讲究衣着的小伙子不错哟!

再者,我们可以从男人脖子上看出一些门道来。有人说男人脖间有艺术,我看这话很有道理。从领带的不同打法上,我们可以看出男人的性格呢。

1.系短领带且结头又很宽大,表明他是一个自信,很了解别人心事的人。

2.系斜条领带,说明此人组织能力较强。

3.领带结头打得过分紧贴,则表明他是一个有压抑感的人。

常言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能透过金装看入“腠”里,才是真正有本事呢。

□不经意的身体语言

随意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经意的动作。虽是不经意之举,但它们往往真实地反映了主人的心理活动。越是紧张、焦虑,或是高兴,其动作越是与众不同。

我们来看一下,身边的人都有哪些动作呢?

1.一个身体前倾、步伐很在的人则很可能正着急着赶时间。

2.抱着双臂、迈着八字步缓慢行走的人,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他那悠闲的心境。

3.斜偏着头的姿势则表示对某事有了兴趣。

4.向下低头的姿势就意味着否定甚至批评的态度。

5.用双手在脑后反托着头的姿势常被自信为很得志的人做出。

6.“抓头”动作,可视为不满、困惑、害羞、痛恨自我等的直接表现。

7.一肘靠在桌面或柜台上,用手掌支撑头脑,精神上的安定的人,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此种动作。

8.一个人对他人愈保持深厚的敬意,其低头的程度也就愈大。

9.耸肩或耸肩加摇头,前者反映人的内心不安、恐惧或在自我夸耀,后者反映对方不知道,不理解或无可夸何。

10.坐着,上身向后或左右微倾,表示心理上的放松,若倾斜较大时,则表示出厌恶。

11.坐着时,身子向前微倾,表示对你的话感兴趣,否则是想阻止你继续讲下去。

12.坐着时,身向板直,面部肌肉僵硬,或者上身紧靠椅背而从,表示此人正外于紧张状态。

13.一个人有抽烟时,如果突然熄掉烟,或者把它搁在烟缸上,有时甚至不注意地放到了烟缸外,不再悠悠地吞云吐雾,这也说明他的心情突然变得十分紧张或做出了某种决定。

14.吸烟者在特别紧张的时候是不抽烟的,他们会把烟弄灭,而他们的愤怒时则常常会大口大口地吸烟。

15.一个人以手在桌上叩击出单调的节奏,或者用笔杆敲打桌面,同时脚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动脚或用脚洒轻拍,这种节奏并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断地嗒嗒作响,这此就是在告诉你他已经对你所讲的话感到厌烦了。

16.有的人听着对方讲话会慢慢地手扶着头,视线朝下,这是不耐烦的表现。

17.顺手拿地或摸出一张纸来,在纸上乱涂乱画,涂画之余,还会欣赏或凝视自己的“作品”,这也是对对方讲话的内容缺乏兴趣的常见表现。

18.当你与一个人谈话时有的人也许会疑视着你,但你可千万别上当。如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他目光空洞,对你视而不见,眼神木然无神,眼皮几乎眨都不眨,似乎有睁着眼睛睡觉。这表明他已是恍恍惚惚,心不在焉了。

身体语言是一些不经意的动作。正因其不经意,所以很多人也就不在意它们了。但它们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潜在方面,如果能仔细观察,读懂身体语言,对年轻的您而言,无论是交友还是用人,都将大有裨益。

□眼睛,不会撒谎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看出此刻他在想什么。常见有人怀疑对方说谎话时,对他说:“看着我的眼睛!”此时若对方没说假话,就会迎着挑衅者的目光看过去,反之就会目光躲闪,或干脆,眼观别处,不予回答。因为一个人的眼睛不能掩盖心里的邪恶念头,心胸纯正,眼神就清澈、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有邪光。可见,从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心术正邪。

孟子曾经指出,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了。因为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正,眼睛则明亮;不正,则昏暗。听一个人说话时,注意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能往哪里隐藏呢?

具体来说,观眼识人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眼睛闪闪发光,表明对方精神焕发,是个有精力的人,对会谈很感兴趣。

2.目光呆滞黯然,说明这是个没有斗志而索然无味的人。

3.目光飘忽不定,表示这是个三心二意或拿不定主意抑或紧张不安的人。

4.目光忽明忽暗,说明他是个工于心计的人,如果此时他正在与人谈话则表明人他已经听得不耐烦了。

5.目光炯然,表明这是个有胆识的正直的人。

6.主动与人进行交换视线的人,说明他的心地坦率。

7.不敢正视或总是回避别人的视线,表明此人内心紧张不定或言不由衷,有所隐藏。

8.在人们发怒或激动的时候,眨眼的频率就会加快。有时频繁而又急速的反应总是和内疚或恐惧的情感有关,眨眼也常被作为一种掩饰的手段。

9.两眼安详沉稳,是内心沉稳有主见。两目敏锐犀利,生机勃勃是有朝气;目光清明沉静,但杀机内藏,锋芒外露,是有胆识之人,如射者瞄准目标,一发中的。

10.目兴有如流动的水,虽然澄清却激移不定则常见于奸人。

11.眼神清有如水的清澈明澄,表示此人清纯、清朗、无杂质、端庄、豁达、开明。

12.眼神浊,如水的浊重昏暗、昏沉、糊涂、驳杂不纯的状态,是粗鲁、愚笨、庸俗、猥琐、鄙陋。

13.两眼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这是一种老谋深算的神情,目光总是像惊鹿一样惶惶不安,是深谋图巧又怕别人窥见他的内心的精神。

14.如果谈话时,对方完全不看你,便可视为他对你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明眸皓齿”是衡量美女的标准。漂亮有神的大眼睛不仅令人增色不少,还会传情达意呢,因此,有“暗送秋波”之喻。

1.当妇女不愿意把自己所想传达给对方时,多半会发生凝视对方的行为。

2.对方若久久凝视你而不移开视线的话,很可能有什么心事要向你诉说。

3.和异性视线相遇时故意移开常表示关心对方。

4.对方眼睛左右、上下转动而不专注时,多半是为了不使你担心,而不将真相说出。眼睛左右、上下转个不停。这个样子很让人讨厌,在撒谎。

5.对方眼睛滴溜溜地转动,表示一有机会就会见异思迁。

6.乜斜对方的眼光,是表示拒绝、轻蔑、迷惑、藐视等心理。

7.竞争对手互相之间都用蔑视的眼神看对方。乜斜而略带笑的眼神,表示对对方怀有兴趣。

8.对方眼神发亮略带阴险时,对方一定处于对人不相信,处于戒备中。

9.对方做没有表情的眼神表示心中有所不平或不满,懦弱人会出现无表情的眼神。

如果你注意看正在说话的人的眼睛或视线,将会发现很有趣的事情。留意一下初次见面的人在看着我们时的眼神,就能了解到这些人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性格,怀有好意或敌意的,或者漠不关心,随着他心理状态的变化,眼睛也会随之变化。

1.视线朝下者即胆小怯懦的证据

当你看着对方的眼睛时,对方把视线悄悄地往下移,是因为他意识到,你在年龄和社会地位上都是他的长辈、上司,或者意识到,你是他的强大对手,与你谈话时,多半会带有一种紧张感。

2.温和而内向的人,视线若左右游移即表示拒绝

和前述很相似,但视线并非朝下,而是左右穿梭游移,表现出他拒绝对方之意,而且无意识中表现出对对方不怀好意的信息,例如男性和女性搭讪时,她要是对那个男人没有好感,就会表现出左右游移的眼神来。

3.视线直视即敌对的表现

直视着对方,一动不动的眼神,含有非常深切的意味。受到某种强大的打击,或者怀有强烈的敌对心理时,就会出现在这种眼神。

4.视线飘移不定即表示内心不安

善良之人,目光温和、平静;邪恶之人,目光狠毒、尖锐;聪明之人目光灵活不乱,愚笨之人目光呆滞;坦诚之人目静如水,狡猾之人,目光闪烁……

透过一扇扇窗户,我们可以窥析芸芸众生。

□解析朱唇

了解一个人是从与之交谈,交往开如的。如果你与一个人往不深,言语不多,又想进一步了解,那么你可以从言语之外的东西入手,从侧面了解他。

观其眼睛,是最直接的方法,其次观其唇,同样可以与他们的内心做一次“亲密的接触”。

人的嘴部确实能够鲜明地表现人的态度来。一般来说,一个人口唇部分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把嘴抿成“一”字形,他是个坚强的人,一定能完成你给他的任务。

2.张开嘴而合不上,是个意志不坚定的的人。

3.人的嘴唇往后空撅的时候,可能是一种防卫心理的表示,如果是女孩子,这可能是她撒娇的表现。

4.喜欢将下巴抬高的人,十分骄傲,优越感、自尊心强,这种人望向你时,常带否定性的眼光或敌意。

5.下巴缩起,此人仔细,疑心病很重,容易封闭自己,不易相信他人。

6.口齿伶俐,吐词清楚固然是辨才。

7.口齿不清,说话迟钝,但意气坚定,见识不凡亦可能是天下大才。

8.嘴角下撇,这种人性格固执刻板,不爱说话,很难被说服。

9.嘴角上翘,这种人豁达、随和,比较好说话,易于说服。

10.唇角后缩,表明对方正在倾听你的说话,而且感兴趣。

11.说话或听话时紧咬嘴唇,表示对方在自我谴责,自我解嘲,甚至自我反省。

12.说话时习惯于以手掩口说明对方存有戒心,或者在自我掩饰。

知道了这些“口唇语言”以后,我们就可以用它们来解析“对面来人”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口唇运动习惯,千万别让它们泄露了天机哟。

□观口知性情

俗话说“缄口以自重”,“祸从口出”,从人的口可以看出人的胸怀和性情。在人际交往中,各式各样的人都会遇到,有的人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有的人喜欢探人隐私,搬弄是非。最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做人的人。无怪乎姜育恒的一曲《沉默是金》引起众多歌迷的共鸣呢。

南北朝时,贺若敦为晋的大将,自以为功高才大,不甘心居于同僚之下,看到别人做了大将军,唯独自己没有被晋升,心中十分不服气,口中多有抱怨之词,决心了好好干它一场。

不久,他奉调参加讨伐平湘洲战役,打了个胜仗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反而被撒掉了原来的职务。为此他大为不满,对传令史大发怨言。晋公宇文护听了以后,十分震怒,把他从中州刺史任上调回来,迫使他自杀。临死之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我有志平定江南,为国效力,而今未能实现,你一定要继续我的遗志。我是因为这舌头把命都丢了,这个教训你不能不记住呀!”说完了,使拿起锥子,狠狠刺破了儿子的舌头,让他记住这个教训。

有人说舌头上没有一根骨头,却是世界上最硬的东西。莫说说话的内容,就是说话时使用的语调、声音,往往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明成化时,兵部左待郎李震业已三年孝满,久盼能升至兵部尚书。恰好这时兵部尚书自圭去职,机会难得。不料朝廷命令由李震的亲家,刑部尚书项忠接任。满怀希望的李震大为不满,对他的亲家埋怨说:“你在刑部已很好了,何必又钻到此?”过了些天,李震脑后生了个疮,仍勉力朝参,同僚们戏语说:“脑后生疮因转项。”仍然汲汲于功名,不死其心。其实李震久不得升迁,原因是因为他素患喉疾,每逢奏事,声音低哑,为宪宗皇帝所恶。与李震一殿为臣的鸿胪寺卿施纯,声音洪亮,又工于词令,在班行中甚是出众,宪宗对他很欣赏。

诚然,仅凭声音便肯定或否定一个人,实在不是高明之举。但通过与人对话,观其声,辩其人,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

我们将通过下面几点告诉您言识人的方法:

1.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时就清喉咙者,多数人是由于紧张或不安。

2.说话时不断清喉咙,或变声调的人,可能还有某种焦虑。

3.有的人清嗓子,则是因为他对问题仍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一般有这种行为的人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儿童紧张时一般是结结巴巴,或吞吞吐吐地说“嗯”、“啊”,也有的也喜欢习惯性地反复说:“你知道……”

4.故意清喉咙则是对别人的警告,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意思是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可要不客气了。

5.口哨声有时是一种潇洒或处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会以此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惴惴不安。

6.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7.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会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8.内心平静声音也就心平气和。

9.心内清顺畅快时,就会有清亮和畅的声音。

10.内心渐趋兴励之时,就有言语偏激之声。

11.心中疑惑不定的人说话总是模棱两可。

12.善人话不多;浮躁的人喋喋不休;诬蔑好人的人闪烁其词,丧失操守的人说话吞吞吐吐;要叛变的人说话总是带几分愧色。

掌握透声观人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对想要了解的人做出一个全面的辨断和评价。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这些要领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很有帮助。

□观手势识人心

在人体动作中,手部的活动是最能表达人的思想的。人高兴的时候,可以“手舞足蹈”,着急的时候可以“手忙脚乱”,聪明的人可以是“心灵手巧”,歹毒之人可以是“心狠手辣”……

每个人都有个自不同的手势,久而久之,这些手势就成了每个人固定习惯的一部分。这些习惯手势正是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世界。

让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人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手语”呢?

1.用手搔头,表示尴尬、为难或不好意思。

2.用手托住额头,表示害羞、困惑或为难。

3.双手相搓,说明此人陷入为难急躁状态之中。

4.双手摊开,表示真诚、坦然或无可奈何。

5.双手插腰,说明向对方挑战、示威或此人此时感到自豪。

6.双手插在口袋里,表明此人内心紧张,对将来发生的事没有把握。

7.双手抱在胸前,表明胸有成竹,对将要发生的事有思想准备。

8.握手有力,表明此人热情、好动,兴奋或好自我表现。

9.握手无力,表明此人个性懦弱、缺乏气魄,或者是傲慢、冷谈、矜持。

10.说话时喜欢玩弄身边的小东西,表明其内心紧张不安。

11.交谈中用手指做小幅度的动作,表明其对你的提议不感兴趣、不耐烦或持反对态度。

12.心理处于焦虑不安时,一些人习惯将一只手放在桌上或沙发手上,不停地轻轻地弹手指;一些人则习惯用手指搓捻纸条或烟蒂;有些年轻女性则喜欢用手绞手绢。

13.面临某一选择面处于犹豫不决或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时,一些人会不自觉地用手搔脖子,也有人则会用手搔后脑勺。

14,当人们对某件事情充满渴望和期待心理时,常常会情不自禁的摩掌擦掌。

15.手部放松,手掌张开;将手推开放桌子上,清除桌上的障碍物,抚摸下巴,以上都可以看做是表示肯定的动作。

16.表示否定情绪的手部动作有:在身体前边握紧拳头;两手放在腿上,张开手时,两手拇指相向;两手交叉放在头部后面或把于桌上的东西,或将它重新放置;打开抽屉又关上,好像地找东西,两手撑住下巴;用手指连续敲桌子。

17.当一个人用手摸后颈时,往往是出现了恼恨或懊悔等负性情绪。这个姿势称为“防卫式的攻击姿态”,在遇到危险时,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护往脑后,但在防卫式的攻击姿势中,他们的防卫是伪装,结果手没有放到脑后,而是放到的颈后。女人常伸手向后撩起头发,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恼恨情绪。

握手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礼节,善于观察人的人,通过与对方的握手之礼,也可以得到一些来自对方的信息。

1.握手时,紧抓对方手掌,大力挤握,令对方痛楚难忍。此类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为人则偏于专断专行,但组织力及领导才能都很突出。

2.握手时力度适可,动作稳实,双目注视对方。此类人个性坚毅坦率,有责任感而且可靠,思维缜密,擅于推理,经常能为人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每当困难出出时,总是能迅速地提出可行的应付方法,很得他人的信赖。

3.握手时只轻柔地触握。此类人随和豁达,绝不偏执,颇有游戏人间的洒脱,谦和从人。

4.握手时习惯双手握住对方的手,此类人热诚温厚,心地良善,对朋友最能推心置腹,喜怒形色而爱憎人明。

5.握手时握持对方久久不放。此类人情感丰富,喜结交朋友,一旦建立友谊,则忠戾不渝。

6.握手时只用手指抓握对方而掌心不与对方接触,此类人个性平和而敏感,情绪易激动。不过这样的人,心地善良而富有同情心。

7.握手时紧抓对方,不断上下摇动,此类人极度乐观,对人生充满希望。他们因积极热诚而成为受人家戴倾慕的对象。

8.有些人从不愿意与人握手,他们个性内向差怯,保守但却真挚。

如果不是刻意去改变的话,每个人的手势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固此手势也就成了每个人外在特质之一,也是固有的个性特点之一。

透过“手语”识人,是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小见大

古人说:察人之忠奸邪正,只可求之于风骨,不可求之于言和辞;可求这于细行,不可求之于诗文。

东汉时陈蕃独居一室,其庭院龌龊不堪。父亲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居?”父亲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啊,不从小事做起,何以成就大事?路是一步步地走出来的,不要幻想一举到达目的地。所以能够专心一意地做事的人,不论是多么小的事情,他必定会全力以赴。

看一个能否能够从小事做起,实实在在地关心喜爱自己的工作,是认识一个人才能的开始。

曾经有一个公司组织了一次面试,想物色一位经理,入围者都是一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人。无论学识上,还是业务能力上,大家都相差无几。最后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入选者竟是一个刚刚被淘汰出局的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组织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一会儿,公司的总裁出来了,他对这群面试口才子们说道:“各位都是优秀的人才,你们都胸怀大志,都才华横溢。但敝公司更需要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不知刚才诸位进门时,是否注意脚边有一把倒在地板上的扫笤。也许诸位忙于应试无瑕顾及,或是根本视而不见。

我看见你们所有的人,或是绕道而行,或是踏它而过。没有一人把它扶起来。

只有这位——我身边的这位先生,一个已经淘汰出局的人——一个注定与公司无缘的人,伸手把这把扫笤扶起来,放到了墙边。这个举动不是刻意去做的,这是他的人一个习惯而已。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具体地说做小事的人。“各位先生,很抱歉,这把倒地的扫笤是我们最主要的考题,诸位都交了白卷。”

所有的面试者都带着愧的神色离去了,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其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程自身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如: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真率势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那些懂礼貌、讲信义,这些不同性格的对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只有知已知彼才能针对不同的地手,采取不同的会谈技巧。

□从小习惯看人

某种动作、行为,反反复复做得久了,就形成了习惯。从一个人的习惯,可以看到他的修养、道德、性格、脾气等等。从习惯观人,是最可靠的辩人的方法。让我们来看看周遭的人都有哪些习惯,顺便也看看我们自己是否也能与这些习惯对号入座。

1.轻易地许诺他人的要求,看起来似乎很爽快,其实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诺言,久而久之,这种人就成了公众眼中不守信用的人。

2.对什么事都认为很简单的人,看起来似乎很能干,其实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没法办到。

3.前进急速的人,看起来非常迅猛,其实来得快,退得也快,就像孟子所说:“其进锐者,其退速。”这样干事情不会坚持到底。

4.处理事情习惯大声喝叱的人,看起来似乎明察秋毫,其实会使事情越弄越糟。

5.用人喜欢暗中给人施舍小恩小惠,看起来似乎是给与恩惠,其实会增加部属的物欲,最终将一事无成。

6.表面上对你唯唯诺诺的人,看起来似乎忠诚可靠,出其不意给你背后一剑,使你受伤,这种人最可怕。

7.经常“摇头”或“点头”以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致于经常唯我独尊。他们在社交场合很会表现自己却时常遭到别人的厌恶,对事业一往无前的精神倒是被很多人欣赏。

8.打头部这个动作多数时候的意义是在向你表示懊悔和自我谴责,拍打的部位又是脑后部。这种人不太注重感情,而且对人苛刻。时常拍打前额的人一般都是心直口快的人,他们为人坦率、真诚、富有同情心。

9.人与人谈话时,只要他一动嘴,一定会有一个手部动作,双手、摆动手、相互拍打掌心等等,好像是对他说话内容的强调。他们做事果断、自信心强,习惯于把自己的任何场合都塑造成一个领导型人物,很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派,性格大都是外向型。

10.当你给某人递烟其他食物时,他嘴里说“不用”、“不用”,但手却伸过来接了,显得很客气的样子。这种人处事圆滑、老练不轻易得罪别人。比较聪,爱好广泛。总要时不时地抹一抹头发,这种人都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尤其嫉恶如分愁。他们喜欢赌博和冒险,喜欢挤眉弄眼,爱调情或相互勾引的轻浮或缺乏内涵修养,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他们和处事大方善于捕捉机会,深得领导的赏识。

11.爱吐烟圈的人做事优柔寡断。与别人谈话时目不转眼地看着别人,这种人的支配欲望特别强,不喜欢受约束,比较慷慨,因此,他们周围总是有一些相干和不相干的人。

12.人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时,两腿便会不停地抖动,或者用脚敲打地面。

13.当一个人对会谈不感兴趣或感到厌烦时,会重得不断地跷腿,一会儿左腿放在右腿上,一会右腿放在左腿上,表示他不想谈下去了。

良好的习惯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都会有帮助。是我们一生前进的动力;不良习惯则是我们进步的阻力。因此,前人说道:不良习惯,养成不得。

□脚之语言

脚,是人们交往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环节,但心理学家认为,脚的动作,也是身体语言的一种,而且这种格言比其他形体语言,更丰富,更真实。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人们常见的“脚言。”

1.某人两只脚踝相互交叠,你就应注意此人是不是正在克制自己。因为人们在克制强烈情绪时,会情不自禁地脚踝紧紧交叠,交易场上或其他社交场合中,当一个人处在紧张、惶恐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这种姿态。有些害羞的女孩子见到陌生人时,这种姿势比较常见。

2.在谈判时,当对方身体坐在椅子前端,脚尖踮起,呈现一种殷切的姿态,这就是愿意合作,产生了积极情绪的表示。这时善加利用,双方就可能达成互惠的协议。当你与一个人谈判时,如果发现对方有了这种动作时,不妨稍作让步,那样你们的谈判肯定会令双方都满意。

3.说话时,身体挺直,两腿交叉跷起,这一姿势表示怀疑与防范。所以,在谈判推销商品或个人交往中,要注意那些“翘二郎腿”的人。而对那些坐在椅子上而跷起一只脚来跨在椅臂上的人要引起警惕,因为这种人往往缺乏合作的诚意,对别人的需求漠不关心,甚至还会对你带有一定的敌意。

4.对于家庭里一对夫妇双足交叉的动作要特别注意,因为稼过这个动作往往可以看出哪一方是权力主宰。夫妻间的某方先行交叉自己的足,好表示其有家庭中所占地位的优势。倘若妻子先行现双足交以叉的作,那就表示妻子在家占有优势的地位。

5.一个两手插在口袋中、拖着脚步、很少抬头注意自己在往何处走的人往往是心情沮丧的人。

6.双脚自然站立,左脚在前,左手习惯于放在裤兜里。有这种习惯的人的人际关系较为协调,他们从来不为别人出什么难题,为人敦厚笃实。这种男人平常喜欢安静的环境,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斯斯文文的,不过一旦碰上比较气愤的事,他们也会暴跳如雷。

7.双脚自然站立,双手插在裤兜里,时不时取出来又插进去,他们比较谨小慎微,凡事喜欢三思而后行。在工作中他们最缺乏灵活性,往往生硬地解决很多问题。他们大都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在逆境中更多的是垂头丧气。

8.两脚交叉并扰,一手托着下巴,中一手托着这只手臂的肘头节。这种人对自己的事业颇有自信,工作起来非常专心。

9.两脚并拢或自然站立,双手背着背后。他们大多在感情上比较急躁,这类型人与人相处一般都比较融洽,可能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很少对别人说“不”。

10.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两脚平行站立,具有强烈的挑战和攻击意识。对于年轻女孩来讲,这种姿势不太雅观。

11.将以脚自然站立,偶尔抖动一下双腿,双手十指相扣在腹前,大拇指相互来回搓动。这种人表现欲望特别强,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出风头。如果什么地方要举行游行示威,走在最前面的,扛着大旗的就是这种人。

12.喜欢用腿或脚尖使整个腿部颤动,有时候还用脚尖磕打脚尖或者以脚掌拍打地面,这种人最明显的表现是自私,他很少考虑别人,凡事从利已主义出发,他们经常给周围朋友提出下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手有“手语”,脚有“脚言”,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却可以泄露一个人内心的机密。因此,年轻人在与人交往中,要注意培养和自己良好的习惯,克服好些有碍观瞻的举止,这样才能给人一种落落大方的印象。

□莫以貌取人

常言道:人不可冒相,海水不可斗量。有的人长相漂亮,却腹中空空,于是就有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说。有的人貌似忠厚,却阴险狡诈,无恶不作,于是就有了“衣冠禽兽”这个词。由此可见,由貌可以观人,但决不可以貌取人,毕竟貌是外在的东西,甚至是可以伪装的。高明的人看人,看的是其才,其德而一是其貌。

三国时,诸葛亮给刘备做军师,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服。风流潇洒的卧龙先生,更是很多大家闺秀青睐的对象。可是聪明绝顶的诸葛亮却选了一个相貌丑陋的女人做妻子,而且据说两人无比恩爱,相敬如宾。

原来诸葛亮有他独特的看人方法。他认为人贵在内涵而不在外观表现。相传嫁给诸葛亮的这位黄小姐自知面貌丑陋,无法与其他姑娘相比,自然对诸葛亮敬而远之了。

那知诸葛亮听人说黄小姐是极内秀之人,偏偏急于结识,便请人说媒。黄小姐不知她是真心求婚还是有意奚落自己。聪明的黄小姐面貌虽丑,自尊心却极强,她让人在家中设了木人阵,让求婚的人先过关再求婚,过不去者免谈。

诸葛亮破阵无数,却从未见过此阵,不禁抓耳挠腮。好一番冥思苦想终于破了这个阵。他忙问媒人此阵何人所创。媒人说是黄小姐,诸葛亮心中暗喜:果然是个绝顶聪明的姑娘,我此生非她不娶了。

于是就有了这段丑女嫁美夫的千古佳话。黄小姐虽丑,却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与丈夫谈古论今,为她出谋划策,绝不是平常女子可为。诸葛亮选了一个比案耳眉的贤内助啊。

伯乐相马,往往避开膘肥体壮之流,而常人相马,往往因为它表面上弱而错认为是一匹劣马;评价一位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因为贫穷而没有地位而错误地认为不可取。这说明识才要重实质,而不可只看表面现象。

我们对于人的观察通常都是从其外貌开始的,所以外貌的好坏常常决定于人们对他的印象。但做为一个重要岗位上的领导者就要力争摆脱这种以貌取人的传统方式,而应该从人才的本质去认识。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长得丑陋,欲拜也子为师。孔子看了他那副尊容,认为难以成才,不会有大出息。因子羽是他的学生子游介绍来求学的,孔子虽看不起他,还是收留为弟子。他从孔子那里学习了三年左右。天长日久,孔子才知道他是才高德之人。所所孔子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学成以后,南下楚国,设坛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当时儒派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

容貌的好坏,是天生的,我们无法改变,但自身的修养、内涵却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当年赵传一曲《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今天,有一个丑女孩爆出一句:我很丑,可是我很优秀!

这掷地有声的宣言,让我们这些惯于以貌取人的俗人汗颜不已。如果再相貌取人,那我们将真的是狭隘小人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了解一个人要经过很长时间,我们不能仅凭一时一事,就草率的做出辨断,这样的辨断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用哲学术语来讲就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周公曾被人怀疑篡位而退身东避,王莽在篡汉前曾给人一种谦恭下士的好印象,假如他们都是在这种时候去世,那么谁真谁伪,谁又能分辩清楚!

人们在最初的时候,常常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如果自始至终一直很好,才真正是美德的体现。尤其看一个人是否具有好的品德,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因此,观人必须考察人的行动的全过程。

道路遥远,才能识别出千里马;世道欺诈,才能识别出贤良的人。说明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识别贤愚、辩别真伪。

如何过长时间观察判别人呢?

1.一个人通达时,他提拔什么人;穷困时,是否有做不该做的事;富有时他对哪些东西不感兴趣。这是观人的方法。

2.人才(君子)难进而易退,庸才易进易退;奴才(大人)易进难退。这是识别人才的好方法。

过去晋人车胤因家贫晚上不能秉烛读书,便收集了萤火虫以便夜读时照亮。他这种刻苦好学的精神,被人们传为佳话。后来也有一个读书人学着车胤的做法,也在邻里乡亲赢得了赞扬。有一睦乡人很敬仰他的行为,一天清早就有人拜访他,但他的家人说他出去了。这位乡人感到奇怪,问题:“为什么深夜囊萤读书,而清晨却到别处去呢?”读书人的家人说:“没有别的原因,他是为捉萤火虫外出的,傍晚就回来了。”本乡人这才明白,原来大家所仰慕的人是图“囊萤夜读”的虚名。假使这个读书人白天闭门读书,也许就没人去注意他了啊。

这个故事中的读书人为了获得囊萤夜读的好名声,不惜将白天的大好时光用来外出捉萤火虫,真是虚得过分。他如此地“刻苦”读书,共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当人们明白了真相这后,又该怎样地嘲笑他呢?

往往做一件事情埋头踏实地苦干时,别人并不知晓,而大肆张扬炫耀,总会博得一些赞扬。但如果因为图虚名而减损了实际的效果。最后就要由于名不副实而落下笑柄了。所以识别他人,就要吸取上面故事中那个读书人的教训。

在我国3月份有个学习雷锋日,也就是毛主席给雷锋题词“为人民服务”的记念日,在这个日子里,甚至在整个三月份人们都变得淳朴了许多,好人好事一时多得数不清。

出了三月,情况就不一样了。车站里,拥挤不堪,不再有人排队了。警察那里再也等不到拾金不昧者送来的物品;骂人打架之事,时有耳闻……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却很难,想必这是因为日久见人心吧。

□德者,人之本也

德者,道德、品德。古人说“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道德、品德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人才的首要问题。一个人的道德人品很高决定着他的行为是向有利于社会、集体、企业的方向努力;反之,只会给企业、集体带来损害。那么判断人才的“德”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对道义与功利的取舍上。

现在用人讲究“德才兼备”。目光短浅者,常盯着才,而目光长远的管理者,则更注重“德”。

小王到一个公司去面试,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有一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老者进来了。小王站了起来。那位老者盯着小王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小王不知所措的时候,这时老人一把抓住小王的手:“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女儿可能早就没命了。”“怎么回事呢?”小王还和尚摸不着头脑。“上次,在友谊公园里,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上来的!”

老人肯定地说道。小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把小王错当成他女儿的救命恩人了:“老伯,您肯定认错人了!不是我救了您女儿!”“是你,就是你,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小王面对这个感谢不已的老人只能做些无谓的解释:“老伯,真的不是我!您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去过呢!”

听了这句话,老人松开了手,失望地望着小王:“难道我认错人了?”

小王安慰老伯:“老伯,别着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你女儿的恩人的!”

后来,小王在这个公司里开始上班了。有一天,他又遇见了那个老人。小王关切地与他打招呼,并询问他:“您女儿的恩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开了。

小王心里很沉重,对旁边的一位司机师付说起了这件事。不料那司机哈哈大笑:“他可怜吗?他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他女儿落水的故事讲了好多记遍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女儿!”“噢?”小王大惑不解,那位司机接着说:“我们总裁就是通过这件事来选人才的。他说过有德之才才是可塑之才!”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这位领导者“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高明之处。

事实上,“德”确实是一个人最应具备的“才”。

当道义与功利目的一致时,在为社会尽道义责任的前提下,不放弃合作的功利,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清初颜无曾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正其义以谋其利,明某道而计其功”。

当道义与功利的目的发生冲突时,应该舍利而取义。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有一句名言,即“舍生而取义”,他认为,生命固然重要,而人格更为可贵,如果二者不能两全,应当”舍生而取义”。

三国时,魏延杀了太守韩玄投靠刘备时,刘备、关羽等高兴地忙着为魏延敬酒庆功。这时诸葛亮却突然吩咐刀斧手把魏延拿下,说魏延“食其禄而杀其主为不仁,居其地而献其块为不义,此不仁不义之人,日后必反。”刘备等人不信,坚持要留下魏延。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真谋反,被诸葛亮生前定下的锦囊妙计擒,马岱终于将魏延斩除。

春秋时的楚文王正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而知人善任的。禧和申伯候都事楚文王,禧为人刚直,一见文王有错就怨颜谏。文王认为禧在众臣面前揭其短,感到有点恼火,申伯候就事事顺从,且善于观察文王动静,文王想说想做的,他已先说出做了,文王觉有申伯侯在身边很顺心。可是,楚文王经过实践证实:禧所谏的都是正确的,有不少事因纳其谏而不犯错误,于己于国有利;而申伯侯顺已意做的事都错了,于己于国不利。于是,楚文王才知识禧是贤臣,应予重用,便加封其爵为五大夫;楚文王因申伯侯是阿谀奉承的佞臣,认为这种人不能再用了,便将他驱逐出国。

与德行高尚的人,在一起会让人心胸开阔,如处幽兰之室;与道德败坏的人相处,会让人变得狭隘,品质低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现代的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德”居于首位。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都知道,有才无德之人不会有太大发展,道德败坏,会让他们的“才”无用武之地;而有才有德之人,才会受人拥戴,才能大展鸿图。古人说得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想必这个“道”也包念着做人的道德吧。

□识别说谎者

据说小偷在行窃前,总是会左顾右盼,这是有经验的警察们的共同体验。经验再丰富的小偷也难以逃脱“老警”们的法眼。我们周围可能没有那么的小偷,却有数不清的说谎者。我们能不能也学学“老警”,从一些细技末节,看出些端倪呢?

大凡说谎者,都不会做到天衣无缝,即使说谎而不改色心不跳,他们也会有一些不经意的“失手”之处。我们来看看吧。

1.观察嘴巴。人在说谎时,大多会觉得嘴唇和喉胧发干,因此常用舌头舔自己的嘴唇的使劲地吞咽。

2.观察手脚。人在说谎而感到不安时,会用手指轻敲桌面或椅子扶手脚轻敲地面也是一样的道理。

3.观察眼睛。你的朋友在说谎时,眼光往往不敢与你对视,这是最强烈的暗示。

4.观察衣服。说谎的人往往会不经意地扯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皱褶,或弹并不存在的灰尘,这样以可避免与对方目光接触。

5.观察领带或项链。说谎的人会不断地整理领带或项链,这一动作只能表示对方心里不安。

6.观察脚部。人在说谎时,腿不断翘起又开分,分开又翘起,借此舒解心中的不安。

诚实的人,心怀坦荡,问心无愧,自然没有以上之举。以上六点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诚实与否的标准,我们不妨试试。

□时势造英雄

有人讲“时势造英难”。从唯物主义角度讲,这种说法欠科学。但是,纵观古今中外,不少英雄豪杰都是出道于乱世,成功于乱世。正是时势之乱、之急,逼出好些有能力的人,施展才华。如果天下太平,怕是这些英难将永无出头之日呢,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嘛。

三国时期,马谡是诸葛亮手下的大将,屡立战功。司马懿带人进攻街亭,马谡立功心切,立下军令状,但他的想法并未如愿。街亭失守,打乱了诸亮出歧山的计划,马谡不仅没能立功,还丧失了卿卿性命。而同去的赵云、邓芝却表现甚好,没有损兵折将,还保证了军资会物的安全,深得孔明的赞赏。孔明亲自率领诸将出迎,见到赵云说:“是吾不识贤愚以致如此!各处兵将败损,惟子龙不折一兵一骑,何也?”邓芝回答说:“某引兵先行,子龙独自断后,斩将立功,敌人惊怕,因此军资什物,不曾遗弃。”孔明夸奖道:“真将军也!”还赏赐赵云500斤金子,取绢一万匹赏给赵云的部卒。赵云推辞不受,孔明更是倍加钦敬,叹道:“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

一个伤了孔明的心,一个赢得了孔明的赏识和敬佩。所以,关键时刻表现自己有很多经验德值得总结。

关键时刻的难题最能考验人,有时下属确实有才能,在紧要关头站出来,就能使自己的才能被人发现。毛遂自荐随平原君到楚国谈判合作的军国大事,平原君与楚王谈了大半天也没结果,主要是楚王有些顾虑,决意不下。眼眼谈判要以失败告终,随行的其他人都一致动员毛遂上,考验他的时候来了。毛遂鼓动足勇气,按剑历阶而上,问平原君:“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而言众,日口不决,何也?”楚王得知毛遂是平原君的幕僚后大怒道:“胡不下!吾乃与面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受辱但毫不含糊,提剑逼近楚王,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楚王,平原君出使楚国的大功告成,这一出使楚国,使平原君认识了毛遂的价值,把毛遂作为座上客看待。“毛遂自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且还被奉为座上客。也有人刚愎自用,不喜欢听自荐者之言,传说中的太冥便是这样的人。从前太冥主宰不周山,河水冲进好里的山洞,山石将要裂开了,老童走地这里便为之担心,并告诉太冥说:“山将要崩裂了。”太冥听了大怒,认为这是妖言。老童过去又把这话告诉了太冥的待臣,待臣也大怒道:“山怎么能崩袭呢?只要有天地,就会有我们的山,只有天崩地裂,山才会崩裂!”便要杀害老童,老童惊愕而逃。不久(共工)用头触不周山,山的主全都像冰一样崩裂开了,大冥逃走,后来客死于昆仑山的废墟,他的待臣也都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太冥在危时不能识人于忠,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时势造英雄”,确实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时势”也绝对不是造英雄的必要条件。英雄能否揭竿而起,破士而出,带是要看他自身是否具有这种能力。

关键时刻是最能考验人的时刻,越是危急的时候,赵能看出人的本色,英雄必然会挺身而出,狗熊也必然会抱头鼠窜。

□大处着眼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意为看问题要全面,不可以偏概全,看人也应如此。苍茫宇宙间,没有哪里真正有一方一尘不染的净土,同样人世间也不会有完美之人。换而言之,每个人都会有错误或不好之处。有人要看其长处,若盯其短处不放,则世上无好人。

1.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应该全而衡量,而不能限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以小疵掩大德。

2.平静无事时,许许多多小人没有显出原形,复杂多事时就可以识别一个人的本性。

3.不因一次过失而抹煞他的大功德。

4.不要因为别人的小缺点,就掩盖着他的大优点;也不要因为别人有许多短处,就舍弃他的一条长处。

5.事情没有全是有利的,也没有全是有害的;人各有自己的长处,也各有自己的短外。对人不能求全责备,要以全而观点来识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辩人要从多方面着眼,全面衡量,切忌只据一言一行一事妄下断言。

□君子有道,小人无德

“君子”一词,古而有之。何为君子?古人谓之地位高的人,今指人格高尚之人。为君子者品性高贵,心地善良,谦让有度;小人者生性龌龊,阴险狡诈、心胸狭窄,于是就有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有才能的人未必都是有道德的君子,有道德的人必然不同于小人,所以不能不识别审察。

2.君子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小人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甘浓。品德高尚的人不以利与人相交,而以德相交。

3.君子见了别人的危难就同情他,小人见了别人的危难就幸灾乐祸。

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不择手段。

5.君子主保名节,宁死不屈,小人为在目的,甘当“孙子”。

6.在子以得仁义为快乐,小人以满足邪淫为快。君子和小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道德情操。

7.君子喜欢赞扬别人,小人喜欢毁谤别人;君子给人予别人,小人喜欢向别人索取。

8.君子要求自己严格,小人要求别人严格。

9.君子心地宽广,泰然自若;小人常常忧虑恐惧,惶惶不可终日。

10.君子使各种意见得到合理的一致,却不随声附和;小人随声附和,而不去合理地解决意见分歧。

11.君子在穷困时仍能坚持操守,小人一旦穷困,就不能节自己了。

12.君子坦然自安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坦然。

13.君子善于设谋,小人善于猜想。

依附小人的必定是小人,依附君子们,却不一定是君子,小人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君子谋事不谋人,小人谋人不谋事。在我们这个时代,相信很多人都对小人的危害有切肤之痛。

正常人格意味着人的自尊自强及自我认知,而小人则不然。这种人常常丧失自我,平常表现为情感空虚。我们平日里无所事事,爱打听别人的隐私,传播隐私,实在天下太平时便捏造事端,唯恐天下不乱。如果一个企业里有这样的人将对企业的凝聚力构成巨大威胁,他们是企业内部的离心力量,如不加以遏制,将耗尽集体的最后一滴智慧,这种小人又被人称为“内耗专家”。

这些跳梁小丑有几种表现呢?

1.开“谣言公司”

公司者,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如信息服务)活动之独立核逄的经济单位也。“造谣公司”生产、销售的“商品”以及提供、传播的“信息”,不是人民生活、生产的必需品,而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和捏造的消息,既无科学依据,又无信誉可言。“谣言公司”的“品”,售出后概不退换;传播的“信息”,一经出门,概不认帐。“利”的目的在于蛊惑人心,制造事端,鱼目混珠,破坏捣乱。

2.搞“客里空”“客里空”原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剧本《前线》中一个捕风捉影、捏然事实的新闻记者的名字,后被人们借用专指新闻报道中脱离事实,虚构浮夸的资产阶级报道作风。“客里空”观象存在于包括新闻单位在内的一切单位或企业。

3.做“话篓子”

这是北京人的土话。意为多事的人像一个篓筐,有一兜子的废话。这种人多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他们以评头品足恶语中伤为能事。街头出理一件新鲜事,他们恨不得添油加醋地评论三个月,造谣滋事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4.传“活电报”

电报的特点是快。而“活”字则是传谣者的特点。唯“活”才能有声色,唯“活”才能蒙蔽人。“活”就是含有大量水分,能伸能缩,不少人就在这一传、二传中大做文章,于是三人成虎,指蚊为象。

5.造“传声筒”

传声筒的优点是如实传达。但是缺陷在于不加思索的分析,表现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是道听途听和以讹论讹。道听途说,本身缺乏完整性和可信性;以讹传讹,往往危言耸听,害人非浅。

6.吹“耳边风”

这类人传播谣言是在暗中或者私下进行的。他们对于小道消息特别感兴趣,听了马上就传。或误听误传以媚上取宠,或利用他人的猜测心理搬弄是非;或是干脆借以诬陷他人,恶语诽谤。值得注意的是,信谣者对这类人的息往往格外重视。

大凡君子之风,往往可昭日月,而种种小人之举,全都鬼鬼崇崇,难上台面。小人惯用的伎俩,表现为四个阴招,即:阴,软、小、粘。

1.“阴”。在公开的场合,大家都感情不错,前地里做小动作,面说好话,背后使绊子。

2.“软”。“软工夫”往往比“硬工夫”更厉害。“赐皮球”、“打太极拳”或者“皮里阳秋”地说“风凉话”。

3.“小”,“小动作”、“小报告”、“小纠纷”。

4.“粘”。粘粘乎科,拉拉扯扯,永无休止。

许多小人在心理上唯恐天下不乱,一有风吹草动就兴奋躁狂,现为如下几方面。

1.猎奇心理

有人喜欢好些虚无飘渺、言过其实的消息,像一个不辨真赝的“收藏家”那样,对什么样的话题都感兴趣,来者不拒,视为珍宝。他们嗜奇为癖,闻奇而喜,以至发展到痴迷不悟的程度。

2.求证心理

这种人对人对事总是疑神疑鬼犹豫不定,并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实证,一旦听到为此有关的传言就以假为真。

3.趋同心理

不少人喜欢随大流,不是害怕担风险,就是不愿表现自己特殊个性,以免“出头的椽子先烂”。由此而有成一种惰性:大多烽人相信的,我也应当相信。我应当和别人一样。干嘛众从皆醉和我独醒?索性酩酊大醉。因此,谣言像一个暴君,获得某些人绝对地信任。

小人的种种演伎,不过如此。正因小人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所以,研究小人,透视共心理,已居为为人处事中的必要课题。君子虽忙于谋事,若不注意提防小人,难免遭共暗算,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年轻的朋友们,在我们力争做个君子的同时,也应注意识别小人,与其划清界限,以免遭到不测。

第二章 适应生存能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则,人类社会同样如此,适应是现实生活中惟持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状态的过程。是欲成大事的年青人迈向成功的前提与基础。

□适应社会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生活,环境对人有一定的要求;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需要。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社会环境对人有一定的要求条件,人对环境也并非心满意足,这样就需要适应。适应能力对一个成大事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成大事的基础,因为一个人若连适应生存的能力都没,那么还说什么成大事呢?

适应本身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即顺应的意思,其实质是人们为了生存而与环境之间发生的调节活动,由此可见,适应水平直接影响了人的生存,难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原则之一。

要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环境,首先必须了解适应社会环境都有哪些表式,总的来说适应社会环境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改造环境的需要。无论哪种形式,最后都要达到环境与人们自身的和谐一致。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一位下岗女工是如何适应社会的。

一位刚过来惑之年名叫陈红的下岗女工,面对三次下岗,却不甘命运的摆布,自强不息,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创业之路。经过几年的拼搏,创建了几十万元资产,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塑造了不屈的人生。

86年年底,陈红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下岗的命运。虽然失去了“铁饭碗”心碎般难受,但她是要强的女人,她坚信,别人能够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关键是要有决心、有毅力。痛定思痛,她不再寄希望于铁饭碗,决定寻找自食其力的门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87年9月,她多方筹资2000元购买了毛线编织机,并报名参加了编织技术培训。一个月后,她用所学的技术开了一个毛线编织加工店,很快生产出第一批产品。织出的毛线衬裤规格齐全,花式多样,价格便宜,邻里朋友口碑相传,小小编织店的名气一下在县城传开了,生意越来越红火。

苦心经营两年多,别人见这营生有利可图,便纷纷入围,小编织店一下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苏南针织品在响水市低价倾销,使得编织店的利润越来越低,陈红的生意也越来越不景气,这时她主动放弃了编织市场,别找门路。她走南闯北,调研市场,又办起了市第一家涂料厂,高薪聘请技术员,开发出了填补空白的产品,一炮打响,陬得巨大成功。

从陈红奋斗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果断决定自己创业,如果没有果断决定转行,那么她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功。

适应的环境的应化而迅速改变自己的观念,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有一副聪慧的头脑和灵动的眼睛,做了生活的有心人。

社会环境的变化,虽然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直接影响,但是,任何一个环境,都有可供发展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好好利用这些机遇,不断随环境之变调整自己的观念,就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舞台上开出一片天地,站稳自己的脚跟。

市场风云任何变动,都意味着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这对于竞争者来说,既是危机,又是时机。改变观念适时而进,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观念俗旧,漠然对待,则要付出事倍功倍的效果。相反,观念俗旧,漠然对待,则要付出事倍功半的代价。甚至,抱着老观念不放,则可能被挤出市场,在竞争中无容身之地。

市场之变,是多因素,多层次变化的综合效应。包括竞争对手的策略,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变化等,有很多是受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因素制约的。其中任何一种因素、一个层次的变动,都会激起市场之变。因此,市场是变化多端的,一大批新市场产生了,便有了一些旧市场随之消逝,而旧市场的消逝必然带来部分人定位的危机。所以,每个人在经营的过程中,必须有中途应变的准备,这是市场环境下的生存之本。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人人都眼盯着机遇,所以要获得机遇的光顾也很困难。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创造机遇,改变不利于处处发展的环境。

某音乐学院的一个大学生,被分配到某企业的工会做宣传工作。刚一开始,他很苦恼,认为自己的专业才能与工作不对口,在这里长干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会耽误,而且日久生疏,自己的专来也可能被荒废。于是他四处活动,想调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中去。可是,几经折腾,终未成功。之后,他便死心塌地地安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发誓要改变“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他找到单位工会主席,提出了自己要为个业筹建乐队的计划。正好这个企业刚从低谷走出来,扭亏为盈向高潮发展,也想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计划。这回他来了精神头,跑基层、录人才、买器具、设舞台、办培训,不出半年,就使乐团初具了规模,2年以后,这个企业乐团的演奏水平,已成了全市一流,而且堪与专来乐团相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全市知名度较高的乐队经理。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完全改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化劣势为优势,不但开辟出了自己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而且培养了自己的领导管理才能,为他以后寻求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是可以适应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的一个新政策就可以改变社会大环境;一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就可以被工厂的污水、废气所破坏;小至单位,一位有威望的领导,他的兴越爱好足可以带动全单位职工的兴趣爱好等等。当然,改变环境需要许多条件,但要重要的是你的信心与智慧,这二者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适应环境的决心,肯定能够想出适应的办法。

如果我们有能力、有办法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我们能力和欲望的发展需要,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我们的生存须臾离不开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随着调整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这是生存的必须。

但是,有时环境的发展,与我们的事业目标、欲望、兴趣、爱好等发展是不合拍的,环境有时阻碍、限制我们欲望和能力的发展。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办法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我们能力和欲望的发展需要,则是最难能可贵的。

适应社会环境的问题非常广泛,比如在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某单位工作的大学生中,到了新的环境,热闹受新的任务,接触新的同事,凡事种种与大学生活都不相同。有的很快适应了环境,工作顺利开憎爱分明起来;有的则相反,处处感到陌生,置苦闷之中不能自拔。我们自然认为前者社会适应良好,后者较差。

究竟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呢?

也就是说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客观念环境的现实,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从而把自己置于这个环境之中,了解它,掌握它并进一步改造它。

这就是说从主观上要采取积极态度,不是消极等待,在选择对策时应当要审时度势,有条件地选择改造环境的条件,无条件地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最佳方案。

不论适应环境还是改变自己,都要有一个转变和考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某些困扰,为解决这种窘境,不妨采用心理防御措施,达到解脱的目的。

□提高你的自制能力

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定律。因此说,你要想取得并非是唾手可得的成功,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自制可以说是努力的同义词,也是适应能力的一部分是成大事的不可缺少的素质。

自制,就要克服欲望,不要因为有点压力就心里浮躁,遇到一点不称心的事就大发脾气。人有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但人也有些想法超出了自身条件所许可的范围。食色美味,高屋亮堂,凡人即所想到。但得之有度,远景之事,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也。故必要控制自己。否则,举自身全力,力竭精衰,事不能成,耗费枉然。又有些奢华之事,如着华衣,娱耳目,实乃人生之琐事,但又非凡人所能自克,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就不是力竭朽衰的小事了。这样的人必然会颓废不振,空耗一生。

人的一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应该面临许许多多的压力,才能锻炼自己,才能有所得,务必戒奢克俭,节制欲望。只有有所弃,才能有所得。所以,人必须学会自制,才能更好地运用环境。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周末下午,小王来到办公室刚要坐下,电灯灭了。小王跳了起来,奔到楼下锅炉房。管理员正苦无其地边吹口哨边铲煤添煤。小王破口大骂,一口气骂了六七分钟,最后实在找不到什么骂人的词句了,只好放慢了速度。这时候,管理员站直身体,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开朗的微笑。他以一种充满镇静的与自制力的柔声和声调说道:“呀,你今天晚上有点儿激动吧?”

你完全可以想像小王当时是一种什么感觉。面前的这个人是一位文盲,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却在这场战斗中打败了小王这样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况且这场战斗的场合以及开始都是自己挑选的。

小王非常沮丧,甚至恨这位管理员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没用,回到办公室后,他好好反省了一下,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那人道歉。

小王又回到锅炉旁。轮到那位管理员吃惊了:“你有什么事?”小王说:“我来向你道歉,不管怎么说,我不该开口骂你。”这话显然起了作用,那位管理员不好意思起来:“不用向我道歉,刚才我并没有听见你的话。况且我这么做,只是泄泄私愤,对你这个人我并无恶感。”你听,他居然说出对小王并不恶感这样的话来。非常让小王感动,两人就那么站着,又一口气聊了一个多小时。

从那以后,两人居然成了好朋友。小王也从此下定决定,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绝不再失去自制。因为一旦失去自制,另一个人——不管是一名目识丁的管理员还是一名有教养的人——都能轻易将他打败。

这件事教导我们,一个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则将无法控制别人。自制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在一个人成就事业的过程中,自制也可助其一臂之力,因为只有自制能力出色,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成功比失败来得容易”。管理顾问专家陈安之指出,一个人只要有目标,知道自己想要的,然后采取行动。告诉自己绝对不要放弃,这时候,成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他解释,一个人只要下定决心,奋斗十年、二十年,便可以成功;但一个不成功的人,却要下定一辈子的决心,花一生的时间让自己不成功,不是要比成功者需要更大的勇气?

比如:电影明星史泰龙,在未成名之前十分落魄,身上只有100块美金,甚至连房子都租不起,每天睡在车里。当时,他立志要当演员,自信满满地跑到纽约的电影公司应征,都因为外貌不出众以及说话咬字不清而遭拒。在被拒绝了1500次以后,他写了《洛基》剧本,并且拿着剧本四处推荐,又被拒绝了1800次,但是他不灰心,终于遇到一名肯接纳他的老板,坚持到底的史泰龙如愿以偿,最后成为名闻国际影坛的超级巨星。

倒霉的日子总有的,那对一切都变的不顺心。不管你是谁,坏运气总会存在,史泰龙在经历了那么多次拒绝后,如果还不被接纳,我们该如何评说呢?

所有的完美都是在特定时刻才出现,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契机才表现完美。有些日子,事情变得不顺心,而别的日子,不用特别努力便会事事如意,与其说这是命运无常,还不如说这是命运对我们忍耐力的特久考验。

如果通往成功的电梯出了故障,请你走楼梯,一步一步来。只要有楼梯,或是任何梯子,通往你想去的地方,电梯有没有故障都是无关紧要的了,重要的是你不断地一步一步往上爬。

恒心是有代价的。当你在向目标挺进的时候,千万别被别人嘲弄的声音、讽剌的话语,卑鄙的评论所吓倒,只有蒙起你的耳朵,别去理睬他们,继续前进。

假使你在途中遇上了麻烦或阻碍,你就去面对它、解决它,然后再继续前进,这样问题才不会愈积愈多。同时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一个个问题有时也自动消失了。时间能消除许多问题你只有坚持到底,一个一个来,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全都放弃。

很快地,你就会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转变,干劲增强了,自信心也提高了,你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活,你的工作也比过去做得更多更好,你的人际关系也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你在一步步向上爬时,千万别对自己说“不”,因为“不”也许导致你决心的动摇,放弃你的目标,从而返下楼梯,前功尽弃。所以在成功的路上,自制力是相当重要的。下面向你介绍几种提高自制能力的方法:(1)旷野吐郁法。此法适用于性格内向者的积郁外泄,当你外于一种无名的烦恼之中心情压抑而又不愿找人诉说时,你再独自一人到空旷的野外,向着大自然发出内心的呼喊。呼喊时要像舞台表演那样,充分进入角色并尽可能地吐露出平日感到压抑的东西,这种吐露越真实、越彻底,驱除烦恼的效果越好。一位自述胸口发闷、心情压抑的妇女在咨询人员的指导下做了数次旷野吐郁,精神状态大为改观。她体会到:旷野呼喊好像一种“吐故纳新”,长期积压的烦恼痛苦随着声声呼喊离人远去,一种置身于大自然的清新愉快之情油然而生。(2)空椅发泄法。此法适用人际扰乱时的怒气疏泄。当你与某人发生人际冲突,心中怒火难以遏制又不便当面发作时,你可寻找一个僻静之所,面前放置一把椅子,对着想象中的“椅中人”尽情发泄,发泄中,你应历数对方过错,充分表白自己的委屈,说到激愤之处旋即伴以表情动作,如挥拳顿足、声泪俱下等,这种空椅发泄投入、越情绪化,驱除烦恼的作用越明显。有一位专家曾指导一些失恋者用空椅技术发泄胸中愤懑,收到较好疗效。(3)自我质辩法。此法适用于自卑心态的自我调整。当你面对竞争情境自信心不足或明显下降时,你可用书写形式进行自我质辩。质辩时要充分揭露自己潜意识中的消极成分,切实阐明由此带来的危害,并表明今后应取的态度。

人的性格就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进行适应的。通过对各种反映性格的行为的机制所进行的深入研究,我们就能找到讨人喜欢或惹人生厌的原因,并找到端正自己性格的方法。

人一方面在性格上进行着适应;另一方面又保持着自己的特点。促使人进行上述适应的直接原因,有冲动、本能、欲求或需要等多种法。

①生理需要——要求具备有对身体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要求劳逸结合,在生理上要求过性生活等。

②社会需要——既要求被其他人所爱,也要求爱其他人;要求从属于某个集体,从事与其他人类似的工作。

③自然需要——要求获得事实、进行说明、形成组织、建立秩序、使目标和各种重要因素相互建立联系等。

需要受到阻碍或得不到满足,就称作“需要受阻”。

心理学家们仔细地描述了需要受阻的状态:“学习停顿,找不到其他适应方法的异乎寻常的状态,有时甚至出现没有目的行为,出现一成不变,不可通融;非建设性而带有破坏性的、抽搐拟的或丧失理智的行为。同时也是目标前面横着障碍使你无法接近,来自身后的压力使你无法逃离现场,可是又不能确立另一个目标取而代之的深刻状态。”

由于需要受阻,人的内心就会产生紧张,情绪就会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对此自己能进行抑制,或者能根据判断加以合理解决的话,即能够做到不感情用事,而是理智地进行思考,并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然后采用有效的,为周围人所认可的方法加以解决的话,就称之为忍耐度高或忍耐性好。这种忍耐度因人的性格而不同。例如:忍耐度高的人,其生活史上有对付各种各样的需要受阻的方法。他们就像通常所说的“备尝艰辛,老于世故”的人一样,性格宽容而有耐心。另外,从幼儿期起就很少产生不满情绪,即使产生了不满情绪,也能受到父母的适当教育的人,长大成人后其性格的忍耐就比较高。这种忍耐度高的人,由于适应性强,所以大都能受到周围人的喜欢。不过,在父母亲的溺爱中长大,没有学会解决需要受阻的相应方法的人,或者屡屡经历需要受阻,在学会其处理方法之前又频频出现需要受阻,因而经常处于来安定状态的人,其性格的忍耐度一般较低。正因为如此,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即不能很好地与环境保持圆满、和谐的关系,他们的性格就不为周围人喜欢,有的甚至还要惹周围人生厌。

当需要受阻时,对于阻止需要的人、物、制度和环境等,人们就会采取攻击性态度,以消除心理上的紧张。这种时候,往往伴有恐惧和愤怒的情绪,甚至会攻击那些与阻止需要毫不想干的东西,攻击有两种:一种是从正面积极地、公然地进行的,另一种从侧面消积地进行的。倔头倔脑、歇斯底里、神经质型的愤怒等,即属于攻击。攻击既不是合一的反应,也不是有目的的行为,因为并不能解决问题。

自制不仅仅是物质上克制欲望。在精神上的自制力也是重要的。衣食住行毕竟是身外之事不少人都能成功,甚至是尽善尽美地克制。但精神上的、意志力上的自制却非人人都做到。

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若在纸面上回答,答案一目了然。但放在现实中,以你身在其中,自己去考问自己,恐怕也不会回答得太利索了。因为他们不是不只是简单地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思想上的自制力。

因此,又有人说了,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话的含义是说,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自身。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之外,自身能做的事不做或做不好,那就是自身的问题,是自制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经常锻炼自己,面临的压力不管大小,我们都要有自控能力。只有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住压力,让压力在你面前屈服。试想,如果没有压力,你就没有创造奇迹的机会,又怎么能成就事业呢?自我控制体现一个人的教养,更是一种美德与你的适应能力,息息相关。

□解脱情感的束缚

人活在世上,就是要求对适应进行认真的研究。因为存在着这样的事实:人活着,基本上就是在进行适应。所以,我们应解脱情感的束缚来适应生存。这种适应,从运动的观点出发,是平衡不断破坏,紧张不断产生的整个身心的生命过程,也是重新恢复平衡,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一种活动。所以,适应与其说是单纯的生物化学意义上的新陈代谢,毋宁说是更为积极地不断产生紧张的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当然,人和其生活环境相互保持协调——不是单纯地顺应环境或改变自身的条件,而且还要积极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来调整和改造环境,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所以,适应就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既有习惯性地重复同种行为的适应,也有根据环境的现状在一定的范围内灵活地进行变化的适应。在变化的过程中,需要能把握自己的情感,理智地处理各种事情,感情用事是不明智的。你不能让情感束缚你的手脚。

成大事者是不会对情感左右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因感情用事而被杀的典型人物,他就是祢衡。

建安初年,二十出头的祢衡初游许昌。当时许昌是汉王朝的都城,名流云集,司马朗、荀、赵稚等人都是当世名士。有人劝祢衡结交司马朗等人。祢衡说:“我怎能跟杀猪、卖酒的在一起。”劝他参拜荀、赵稚,他回答道:“荀某白长一副好相貌,如果吊丧,可借他的面孔用一下:赵某是酒囊饭袋,只好叫他看守厨房。这位才子唯独与少府孔融、主薄杨修意气相投,对人说:“孔文举是我大儿,杨德祖是我小儿,其余碌碌之辈,不值一提。”由此可见他何等狂傲。

献帝初年间,孔融上书荐举祢衡,大将军曹操有召见之意。祢衡看不起曹操,抱病不往,还口出不逊之言。曹操求才心切,为了收买人心,还是给他封了个击鼓的小官,借以羞辱他。一天,曹操大会宾客,命祢衡穿戴鼓吏衣帽当众击鼓为乐,祢衡竟在大庭广众中脱光衣服,赤身露体,使宾主讨了场没趣。

曹操对其恨之入骨,但又不愿因杀他而坏自己的名声。便把祢衡送给荆州牧刘表。祢衡替刘表掌管文书,颇为卖力,但不久便因倨傲无礼而得罪众人。刘表也聪明,打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祢衡为黄祖掌管文书,起初干得也不错,后来黄祖在战船上设宴,祢衡无礼受到黄祖呵斥,祢衡顶嘴骂道:“死老头,你少啰嗦!”黄祖急性子,盛怒之下把他杀了。当时祢衡仅26岁。

祢衡文才颇高,桀骜不驯,本有一技之长。但是祢衡没有因为这一技之长而受惠于世。他自持一点文墨才气而轻看天下。无端冲撞大权势人物,最后因狂给而被人宰杀。而战国时蔺相如是个善控情感的人,他化解了廉颇的怨恨,使赵越国强大,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淡。

智能双全的蔺相如,先在秦廷战胜了残暴的秦王,完壁归赵,不辱使命;后在渑池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由于如此巨大的功绩,蔺相如被拜为上卿,地位超过了赵国宿将廉颇。

这事惹恼了急躁刚直的廉老将军,他想:我出生入死,攻城野战,功勋卓著,才赢得眼下的高位。那蔺相如有何本领?他不过是摇唇鼓舌,和秦国打了两次交道罢了。他原来地位那样低贱,现今却官居我之上,我怎能咽下这口气?见到他,非羞辱一顿不可。

蔺相如听说这事,每逢上朝就经常推托有病,不肯和廉颇争位次先后,有时外出,远远见到廉颇的车马,蔺相如就急忙令人把车让到小巷子去。

蔺相如的门下看到这些情况,颇为不解,纷纷说:“我们仰慕您高尚的人品,才投到您的门下。现在您和廉颇居于同等地位,他说出那样难听的话,您都躲起来,害怕得不得了。对那种难听的话,平民百姓都难忍受,何况象您这样的大臣呢?我们没什么本领,请允许我们辞别吧!”

面对众门客激烈的言词,怎么辩解呢?蔺相如先不作下面解释,却采用“明知故问”的方式,岔开话题,问了一件似乎与此无关的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两人哪一个厉害?”“廉将军当然不如秦王!”众门客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秦王有那样大的威风,我敢在秦廷大声叱责他,还敢于责骂他的文武高官,难道会害怕廉颇吗?我所想的是: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侵扰我越国,只是因为我和廉颇两人在罢了。现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我这样避让廉将军,就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前面,而把私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啊!”

众门客顿时领悟,由衷折服。这些话传到廉颇耳中,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羞惭不已,立即上蔺府“负荆请罪”。

从以上祢衡和蔺相如的两则故事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成大事者是不可以被情感左右的。

现实生活之中,愤怒、忧伤、烦躁……人们考虑自己往往超过考虑任何别的事情,情感的束缚便是悲剧发生的最根本原因。

细究起来,这种不易解脱的心理产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如果属于严厉型,则孩子易养成固执难解脱的脾气。一种抵触情绪的产生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但它对人一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从诸多小事上体现出来。(2)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性格可塑性极大。如若生性稍稍敏感,再受到苦干不公正待遇,就会因逆反心理而“想不开”。社会环境,往往成了许地年难以解况的心理的诱发因素。(3)部分青年为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学识文凭,便产生自持清高的骄傲。这种自心伪是的心理往往经不起任何打击和挫折,稍遇麻烦即同死结一般无法打开,更谈不上解脱。(4)一个人的神经活动特征,如果其兴奋性大大超过抑制性,那么易于冲动,逞强好斗,且又难于转移。具有这种神经活动特征年轻人,很容易养成犟脾气,明知这种愤怒、忧伤、烦躁于已于人的确无益,却偏偏要往这个陷阱的误区里钻。

著名心理学家戈特将第二、第四两个因素归结为“疾风怒涛期”。他认为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青年的心理学带有强烈的瞬间多变的情绪特色。处于“疾风怒涛期”的青年,由于自身知识和结构、自我意识和自我修养都很有限,对种种社会问题仍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因而很容易产生无法从困境中解脱的性格弱点。

无论从哪方面说,陷入一种极端的情绪而不能解脱,对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损害是极大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矛盾,人都有七情六欲。实际上,愤怒忧伤、烦躁等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避免的是它们所造成的身心上的伤害。

我们应尽量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它只不反会给我们造成身心上的伤害,而且在我们通往成功路途上,不良情绪有时会成为绊脚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风云人物——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其70岁以前可谓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他1930年便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二次大战期间,他以极小的代价一举拿下了多罗岛。在攻吕宁岛后,他没有得到上级授权,又攻取了其他的岛屿。战后,他以“盟军最高司令官”名义执行美国单独战领日本的任务。他又超越军事长官的权限,插手日本的社会和经济改革。美国总统罗斯福和杜鲁门对他的自行其是非常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1950年克阿瑟又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侵朝战争,仁川登陆战,他暂时扭转了美军初期的败局,将朝鲜人民军一截为二,然后他长驱直入抵达鸭绿江边,一连串进攻和冒险的胜利,使这位将军头脑发昏,“自我”膨胀起来,他自认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竟派兵轰炸我东北城市,在海上炮击我商船,直接威胁我国的安全。中国政府一再提出警告,然而麦克阿瑟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认为中国人民是不敢也无力参战的。狂妄自大使他完全无视中国人民不屈的尊严和反侵略的巨大潜力。

10月15日,麦克阿瑟踌躇满志地在威克岛向杜鲁门保证“朝鲜战争是赢定了”。并说:“中国共产党不会进攻。”“在南北朝鲜,抵抗都会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结束。”这样,就能够在圣诞节前把第8集团军撤回日本。

而事实给了麦克阿瑟极大的嘲讽。“中国人民解放军10月20日就到了朝鲜。从1950年10月25日起到1951年4月,经过四次战役的较量,麦克阿瑟损兵折将,从鸭绿江一路退到三八线一带,其人员伤亡惨重,引起国内震动。美国9个师陷在朝鲜,天天被消耗,而美国的战略中心欧洲只下36个师。美国的西欧盟友提心西欧常规防御力量不足,会给苏联的进攻造成可乘之机。他们对美国施加压力,说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杜鲁门为了在朝鲜脱身,通知麦克阿瑟寻求和平计划。麦克阿瑟不服气。他为了破坏可能停战谈判的气氛,擅自发表一个恫吓中国的声明,说:“敌方现在一定痛苦地知道,联合国如果决定放弃把战争限于朝鲜境内的努力,而扩大我们的军事行动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地基地,这就使中国遭受遭受军事上即将崩溃的危险。”在恫吓一通以后,声明在末尾写道:“我准备随时在占地和敌方部队的总司令举行会议,认真努力寻求不必再流血而可以实现联合国在朝鲜的目标的军事手段,这些目标是任何国家不能有理由反对的。”

这个吹牛加挑衅的声明发出后,英法两国的政府令其驻华盛大使提出非正式的抗议:“抗议麦克阿瑟将军逾越他目前作为联合国朝鲜司令官的权限而发表的声明。”

杜鲁门得知麦克阿瑟的挑畔后,气得“嘴唇发白”。

4月21日凌晨,杜鲁门宣布撤销麦克阿瑟的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远东总司令、美国远东陆军总司令四项职务。这个消息是别人从广播里听到后告诉麦克阿瑟的,他自己在回忆录时说:“没有一个办公听差,没有一个打杂的妇女,没有随便哪一位仆人这样无情地不顾起码的体面被解雇。

某一时某一事的成功和胜利容易引起自满自大,自满自大会带来消极后果,轻由阻碍进步,重则导致失败垮台。“胜易骄,骄必败,”这是万古常新的真理。

为了你的成功,你必须能解脱情感的束缚,你必须去适应别人,适应社会,适应形势,不然的话,你注定成不了大事,注定会被淘汰。

□学会如何自处

这可能是令人惊讶,也最有用的建议。想想看:如果你和自己都不能好好相处的话,还能期望别人什么呢?换句话说,如果你知道怎么自处的话,别人一定会意识到你这种强劲的力量,成功者都是善于自处的人。

让我们看看曾任微软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吴士宏女士是怎样自处的,下面是她的自我描述。

我鼓足勇气,穿过那威严的转门,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中IBA公司的北京办事处。

面试像一面筛子,两轮的笔试和一次口述,我都顺利地滤过了稠密的网眼。最后主考官问我会不会打字,我条件反射地说:会!“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说了一个标准,我马上承诺说我可以。因为我环视四周,发觉考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果然,主考官说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实际上我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我飞也似地跑去,向亲友借了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个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筷子,我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以后好几个月我才还清了这笔不小的债务,而IBA公司却一直没有考我的打字功夫。

我就这样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个最普通的员工。

在IBA工作的最早的日子里,我扮的是一个卑微的角色,沏茶倒水,打扫卫生,完全是脑袋以下肢体的劳作。我曾感到非常自卑,连触摸心目中的高科技象征的传真机都是一种奢望,我仅仅为身外的安全而又解决温饱的环境而感到宽慰。

然而这种内心的平衡很快被打破了。有一次我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被门卫拦在大楼门口,故意要检查我的外企工作证,我没有证件,于是僵侍在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投来的都是异样的眼光,我内心充满了屈辱,但却无法宣泄,我暗暗发誓:“这种日子不会久的,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外。”

还有一件事重创过我敏感的心。有个香港职员,资格很老,她动辄驱使别人替她做事,我自然成了她的驱使的对象。有天她一脸阴云,冲我过来:“Juluet(我的英文名字),如果你要想喝咖啡请告诉我!”我惊诧之余满头雾水,不知所云,她劈脸喊道:“如果你喝我的咖啡,麻烦你每次把盖子盖好!”我恍然大悟,她把我当作经常偷喝她咖啡的毛贼了,这是人格的侮辱,我顿时浑身颤栗,像头愤怒的狮子,把内心的压抑彻底爆发了出来。事后我对自己说:有朝一日,我要有能力去管理公司里的任何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香港人。

自卑可以像一座大山把人压倒并让你永远沉默,也可以像推进器产生强大的动力。我想着要改革现状,把自我从最低处带领出来。我每天比别人多花6个小时用于工作和学习,于是,在同一批聘用者中,我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接着,同样的付出,又使我第一批成为本土的经理,然后,又成为第一批去美国本部作战略研究的人。最后,我又第一个成为IBA华南区的总经理。这就是付出的回报。

比别人先走一步,能创造一种心境,日本有位成功的企业家,每天早起半小时,上班先走一步,避开上班的高峰。每次他坐在公共汽车上,车厢里空空荡荡,没有上班高峰时那种沙丁鱼罐头般的窒息感,他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迎着晨风观看街头人生百态,内心充满了愉悦。他不仅每天比别人多做一些,而且舒畅的心情也带来了充沛的精力的创造力。在我内心,有着深重的危机感,如果不先走一步,就意味着被人领先。

在别人眼里我很成功,然而我的内心曾长期徘徊在脆弱地带,甚至有时在挫折面前几近崩溃,完善自己,做真实的自我。我发现自卑的成因源自不接受自己,没有对自己真正负责。

这种自卑跌宕起伏,曾经无处不在。当同事被提升时我心有嫉妒;当自己成为英雄站在表彰台上时,因同事比我多了几百元奖金心中不服。我在嘴上说,我不是在乎这几百元钱,然而我在乎的是什么呢?我把别人对我的认可程度局限于几百元钱所代表的价值上,这又比仅仅是在乎几百元钱的境界高出了多少呢?追求表面层次的认可,使我把成功的尺度摆设在别人的眼里,我内心的天平经常受到别人的评价而摆荡不已。

在IBM华南区工作期间,我面临的挑战是:既要极力开拓这片新的市场领地,又要对200多位员工的成员负责。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开始从一群员工身上看到自己的成就和理想。那狭隘的自我也被渐渐挤出。在离开IBM总部时,许多朋友都困惑不解,偌大的“南天王”不做,却还要读什么书(当时我准备到美国学习一段)?我确实想休整一下,去美国攻读MBA高级研修班,这已不是为拿文凭争口气的心态,而是希望养精蓄锐而更高的目标出击。

当我拿到美国的机票,准备8月15日的开学之时,父母亲的双双大病使我在事业与亲情间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我每天奔走到两个医院,往返于城市与郊区,而风烛残年的父亲却没有很快康复的迹象。我非常想出去读书,甚至有几次心头闪出这样的念头:难道你们就不能晚两个月生病吗?

我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人,而当事业与亲情交锋之时,我竟然想推卸责任。难道我是在想,两个月后,我已经在美国了,你们再病我也可以不管了。是这样吗?我竟沦落为这类人吗?好的人格是成功的基本条件。当时父亲已在弥留之际,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终于,我决定留下来,埋葬自己的梦想,每天陪伴着父母。

1998年2月5日,经历了五个多月的双向选择,我把签字协议传真到微软公司总部的时候,我如梦方醒导发现,原来父亲要我留下做更大的事,这正是我想做的事啊!

我在微软公司的上司对我说:你就是为微软生的。微软公司虚位以待,“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这一职位为我等了将近半年。而我选择微软,是因为它正迎合了我的梦想:要么把中国的公司做到国际上去,国么把国际公司做到中国来。微软恰恰把执掌中国企业的金印托付给了我。同时,微软公司那种生生不息的创新拼博精神,浓厚的危机感和我的个性也在某种深层的契合吧。

吴士宏是善于自处的人,她的成就的取得与她的个性是分不开的,在自处中思考,在自处中奋发。每个人都应给自己留点时间,学会自处。

很多人都害怕孤独。他们不知道自我创造的后果,所以,犯了极大的错误——认定自己绝对不能孤单。他们每一次尽量让自己避免孤单的时候,都让自己再度感受到恐惧的侵袭。恐惧什么呢?就像有人说的,“我单位就剩我一个人的时候,简直觉得自己一无可取。”

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恐惧。也许你喜欢和一些朋友聚在一起或,在电话中聊上半天,或偶尔探问人家的私事,或在别人忙的时候坚持要去看他。或在团体里太注意自己,好像怕别人会看漏了你或忘记你似的。很多人都这么做,结果却愈来愈不喜欢自己,别人也觉得他不成熟。无法自处,往往使你显得有点幼稚。

如果你能享受独处的时刻,那么你找朋友的意图将完全出之于真心,而非软弱。你打电话给朋友约他吃晚饭,只因为你想看他,而不是因为你无法忍受一个人单独吃饭。你的朋友会觉得你真心地喜欢他、看重他,而不是只想依赖他。你将变得更可爱——对那些想找个真心朋友,而不是找个比他更脆弱的朋友的人而言。

练习一个人自处。如果你已经习惯和别人一起的话,刚开始打破这个习惯可能会使你觉得不舒服。如果你觉得不愉快的话,就探测自己的感觉。你为什么一直盼望电话铃响呢?你是否担心自己和某人的关系?你是不是厌烦自己?如果这样的话,你可以找点事做做——以克服独处的恐惧。但不要觉得自处的时候,一定得做点有“建设性”的事情,才能掩饰单独一人的怪异行为。如果你愿意给自己一点机会——譬如一个月里找一两个下午独处,你将更能享受独处的乐趣。在独处时你应当有所思考,不要总人浮于事。自处是成大事者适应的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条。

□如何对待竞争压力

有竞争就有压力,无论在竞争中获得成功还是遭受失败,人人都要承受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者责任重大、工作紧张,所承提的压力可能更大。即使对那些与世无争、知足常乐者来说,压力也会自找上门来形成逼迫。现实生活之中,谁也逃脱不了这种压力,欲成大事者,因目标高远,压力可能会更大。但若欲成大事,就必须能承受这种压力。它最能反映你的适应生存能力的水平。

林肯在进入美国政坛之前,不过是小镇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律师。在他最初争取自由党的国会议员侯选人提名时,他的政敌因他不属于任何教会而指责他为异教徒,又因为他跟高傲的陶德和爱德华家庭联烟而骂他是财阀和贵族的工具。这些罪名尽管可笑,却足以给林肯的政途带来伤害。结果,林肯落选了。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所遭遇的第一次逆流。

两年后,林肯和许多自由党人一起,在国会中大胆发言,他谴责总统发起一起“掠夺和谋杀的战争,抢劫和不光荣的战争”,宣布上帝已“忘了照顾无辜的弱者,容许凶手、强盗和来自地狱的恶魔肆意屠杀男人、女人和小孩,使这块正义之土饱受摧残。”

林肯是个默默无闻的议员,政府对这篇演说置之不理,可是它在春田镇却掀起了一阵飓风。伊利诺州有6000人从军,他们相信自己是为神圣的自由而战。如今,他们选出的代表团竟在国会中说这些军人是地狱来的恶魔,是凶手,激愤的军人公开集会,指责林肯:“卑贱”……“怯懦”……“不顾廉耻”……

聚会时,大家致决议,宣称他们从未见过“林肯所做的这些丢脸的事”,“对勇敢的生还者和光荣的殉国者滥施恶名只会激起每一位正直的伊利诺人的愤慨。”

这股恨意郁积了十几年,直到13年后,林肯当选总统时,还有人使用这些话来攻击他。

林肯对合伙的律师说“我等于是政治自杀”。此刻,他怕返乡面对选民。他想谋求“地土局委员”之职以便留在华盛顿,却未能成功;他想叫人提名他为“俄勒冈州长”,指望在该州加入联邦时可以成为首任参议员,不过这件事也失败了。

于是他又回到了春田镇那间脏兮兮的律师事务所,再度将爱驹“老公鹿”套在摇摇欲坠的小车前头,驾车巡回第八司法区。

荷恩敦在《林肯传》中说:“我们住乡下小客栈时,通常都共睡一张床。床铺总是短得不能适合林肯的身长,因此他的脚就悬在床尾板外头,露出了一小截胫骨。即使如此,他仍然把蜡烛放在床头的一张椅子上,连续看好几个钟头书。我和同室的另外几个人早就熟睡了,他还以这种姿势苦读到凌晨两点钟。每次出巡,他就这样手不释卷地研究。后来,六册欧氏几何学中的所有定理他都能轻轻松松地加以证明。”“几何学读通之后,他研究代数,接着又读天文学,后来甚至写了一篇谈语言发展的演讲稿。不过,他最感兴趣的仍是莎翁名作。他养成的文学嗜好依然存在。”

度过辛酸的六年之后,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林肯的一生的方向,也使他开始往“白宫”出发。

1858年,亚伯位罕·林肯参加了美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政治战争。由此,他彻底摆脱了默默无闻的状态。当时他49岁。尽管七年之后他就去世了,但在这七年间,他却赢得了不朽的名誉和荣耀。

论战一周又一周进行下去,许多人也都加入混战,纷纷谴责道格拉斯,甚至同是民主党的成员,也对道格斯大加鞭挞。政党分列又腹背受敌的道格拉斯以寡敌众,四面楚歌。他在绝望中打电报给好友伍秀·F·林德:“我有恶厌尾随。拜托林德,来帮我对抗他们。”发报员把这一份电报抄本卖给共和党,上了20家报纸头条新闻,成为极大的笑柄。

选举之夜,留在电报局阅读统计表的林肯知道自己失败,就动身返家。当时外面下着雨,一片漆黑,通往他家的小径滑溜溜。突然间,林肯的一只脚绊往另一只脚,他迅速平衡身子,并说:“失足但没有摔跤”。

竞选国会议员虽然失败了,但林肯在这次竞选中的辩论,为他两年后入主白宫做了极佳的宣传。不久以后,一份伊利诺报的社论中提到林肯说:“可敬的亚伯拉罕·林肯真是伊利诺州从政者中最不幸的一位。他在政治上的每次举动都不顺利,计划经常失败,换了任何人都无法再支持下去。”

的确,假如林肯面对暂时的挫折、失败就不再前行、不再奋斗,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微不足微的小律师,而不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好多事,在顺利的情况下做不成,而在受挫折后,在经受悲痛的“浸染”后,却能做得更完美、更理想。“压力能使人产生奇异的力量。”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压力,为人创造了值得思考琢磨的机会,使人能尽快成熟起来。木以绳直,金以淬刚。世上成就大事业的人无不是经过艰苦磨炼的。郭沫若先生说:“艰难的环境一般是会使人沉没下去的。但是,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精神的人眼里,困难终会被克服,就会有出色的成就等待我们。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玉汝于成这个词是说玉经过琢磨而成器。”

压力,能使人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多方撞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自觉把握人生的走向。有一在某重要部门任职十多年的中年人,手中有点儿权,但他不以为骄,为人正直,洁身自好,人际关系亦不错。当谈及这方面的情况时,他说:这应得益于当几年知青上山下乡的磨练。当年在农村苦与累且不说,由于家庭的原因,政治上受到压抑,招工上学全没有我份儿。在一块下乡的知青中我最后一个回城的。我知道有今日来之不易。靠我工作的便利条件,搞点歪门邪道是容易的,但我知道那样做的最终后果。想想当年和我们知青一块劳动的同龄人,他们大多数仍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土里刨食”。所以,我始终能保持一种清醒和理智。其实,人要有所长为就要有所不为。应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人要有所得,就要有所失。该失去的东西就要毫不吝啬,甚至忍痛割爱。得到的并不一定就值得庆幸,失去的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情。能否从容对待、恰当处理这些问题,就看自身的修养和品德了。

相反,人若是太幸运了,离开压力的“哺育”、悲痛的“滋养”,常常是浅薄的。懒于思考,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自己能力究竟有多大,或碌碌无为,抑或堕地尘埃。

□顺时而动,改变你的处世方式

在环境变化或时势变化时,你的处世方式也应随之改变,不然你会吃亏或败下阵来。所以,我们必须能顺应时势,善于变化。这也是成大事者适应环境的方法。

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都是飞速发展变化的,因此深处其中的人,也应用时度势,顺势而变才能取得成功。在这里我们以曾国藩为例,虽然他并不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但从他的一生“三变”中,我们可以获益颇多。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灵活辨证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因此,虽然他处世中勤于功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格守仁义的其宗未改,但在做事为人的“形”上,却是一生三变。正是这“三变”蕴含了人们对他的褒贬。但不管怎样,没有这适时的“三变”使不会有他更大成功和名声。

有记载说:曾国藩“一生凡三变,书字初学柳宗元:中年学黄山俗,晚年学李黄海,而参以刘石,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这是说习字的三变。“其学问初为翰林词赋,即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又变而为申韩。尝自欲著《挺经》,言其刚也。”这是说学问上的三变。

综观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倾向,他是以儒家为本,杂以百家为用。上述各家思想,几乎在他的每个时期都有体现。但是,随着形势,处境和地位的变化,各家学说在他思想中体现的强弱程度又有所不同,这些都反映了他深谙各家学说的“权变”之术。

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北熊曾经认为,曾国藩的思想一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体上描绘了曾国藩一生三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

曾国藩扎实的儒家功底,是在做京官这个时期打下的。他用程朱理学这块门砖搞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深入研讨。又由于受到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指点,他在理学素养更是有了巨大的飞跃。他不仅对理学证纲名教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身心修养的系统训练。这种身心修养在儒家是一种“内圣”的工夫,通过这种克已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还发挥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张经世致用。唐鉴曾对他说,经济,即经世致用包括在义理之中,曾国藩完全赞成并大大地加以发挥。他非常重视对现实问题的考察,重视研究解决的办法,提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曾国藩对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深入研求,是他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面对于这一套理论、方法的运用,则贯穿了他整个一生。

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返回故里,很快就组建了一支湘军。在对待起义军和管理湘军的问题上,他的一系列主张措施表现在是他对法家严峻刑法思想的极力推崇。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而且,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辞。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设立审案局,对所捕农民严刑拷打,任意杀戮。他还规定,不完粮者,经抓获,就地正法。在他看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这个时候是行不通的。

他在1852年2月,《与魁联》的信中解释说:我在公寓内设立了审案局,十天之内已处斩了五个人。世风不厚之后,人们各自都怀有不安分的心思,一时恶造谣惑众,希望,天下大乱而去作恶为害,稍微对他们宽大仁慈些,他们就更加嚣张放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都市抢劫,将官府君子视同无物。不拿严厉的刑法处治他们,那么,坏人就地纷纷而起,酿成大祸就无法收拾了。因此,哪怕只能起一丁点的作用,也要用残酷的措施来挽回这败坏已久的社会风气。读书人哪里喜欢大开杀戒,关键是被眼下的形势所逼迫的,不这样就无法铲除强暴,从而安抚我们软弱的人民。这一点,我与您的施政方针,恐怕比较吻合吧!

曾国藩在为官方面,格守的却是“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处,须存退让之心。太平天国败局已定,即将大功告成之时,这种思想愈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心头。他写信给弟弟说,自古以来,权高名重之人没有几个能有善终,而要将权们推让几成,才能保持晚节,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作功成身退的打算,以免除清政府的疑忌。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倾向,说明曾国藩善于诸子百家中吸取养分适应不同的情况。容闳说,曾国藩是“旧教育中之典型人物”。无疑,在曾国藩身上,熔铸了中国传统文的各种基因,正是这些基因,命名曾国藩成了封建社会的“三个不朽”人物之一和最后一个精神偶像。

关于曾国藩处世态度由酷峻变柔顺有一个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即发生在1858年。曾国藩初出治军,严刑峻法,手段非常刻薄,可以从他杀李金阳事件看得出其残酷无情,且与疆师多相忤。然自1858年再起,则大变矣。这一过程有如下的记载:

……先是文正(曾国藩)与胡文思(胡林翼)书,言格靖(骆秉璋)遇事掣肘,哆口谩骂,有劝效王小二过年永不说话之语。至八年夺情再起援浙,甫到省,有“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属格靖为书篡联以见意,交欢如初,不念旧恶。此次出山后,以柔道行之,以至成功,毫无沾沾自喜之色。尝戏谓予曰:“他日有为吾作墓志者,铭文吾已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故予挽联中有“将汗马勋名,问牛相业,都看作纰糠尘垢”数语,盖文正尝言以禹墨为体,以庄老为用,可知其所趋向也。

为什么曾国藩要变得“巽顺”呢?有人认为罗汝怀劝勉最有影响。当曾氏请假在家时,汝怀寄之以书,谆以尚平实匆争权相劝,其书略云:

独识阁下为奇士,所见四方之士无出其左者,何者?天下为平实坚仆人之人可以干事,军务尤然。阁下无大僚尊贵之习,行履部伍亲操细事。庶几大禺之栉风沐雨,手胼无胝,故能船炮坚利,壁垒坚固。即烘厕亦有方隔,所谓道去屎溺,此非高谈涉论在不知而作者所能望见也,乃复温乎其容,抑然自下,慕好贤之雅,循周咨之节,日冀奇士之来于前,然而战胜城弗克,饷弗给,奇士无如何也,阁下本奇,斯不锡太奇之病矣。夫救乏自古无奇策,况在今日糈饷之匮。然生财之道,未尝无良法,尤贵有美意。鄙谚曰:“官出于民,而民出于土地。”其折拨捐抽之法,要在使民无怨,且使官无也,财源无窒塞之患。使民无怨,阁下所知而以为美谈者也;使官无怨,则阁下所不知而以为口说者也。惟共然也,故折漕自我,拨漕自我,捐资舞税皆欲自我,而不复有人之见存焉。虽军务者阁下之专司,而民者疆吏之职守客持其是,易地皆然。阁下军政必自己操,大权未尝旁落,而欲兼掌一方土地人民之事,然则人之设官分职,官事无摄者非乎?

罗汝怀的信,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曾国藩对权力苛求及垄断的弊病。曾国藩能虚怀而接受之。其1854年因与王鑫不惬而不救其败事,与1864年与左宗棠绝交后仍能助其成大功于西北二事相比,即再见曾国藩之待人接和,前后判若两人。

世谓曾国藩以禹墨为体,老庄为用,实则曾国藩在1858年以前以禹墨为体,申韩为用。在1858年以后,始改而趋巽顺。如果我们将曾国藩的一生处世划分为三个阶段,我们能发现共中各有特点:第一阶段,为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擘画经营,功德圆满之时;第三段,为自概自抑,持盈保泰,不在胜人处求强的平时期。民国的何胎说:

就曾公之三个时期而言,则早年生活,如朝暾初出,气象蓬勃。无论情感意志,学问德行,均有蒸蒸日上之概。及至中年,则如白日丽天,盛极一时,无论道德学问,事业文章,均已渐臻成熟,无以复加,洎乎晚年,宛若斜阳晚照,好景无多,虽德量愈醇,令人仰慕,志气事功,亦少替矣。

由此可见,正是曾国藩一生“三变”才成全了他的伟业啊!

由以上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深谋远虑和处事的老练成熟。一个人所上事业越大,所遭遇的种种人与人的冲突就会越大,一个人如果没有和人打交道的高超技巧,没有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周全的“经验化”的头脑,根本无法驾驭大的局面,将很难取得像样的成功。

从阅历中提练社会经验,恰恰是我们年轻人最缺少的东西,所以我们走向社会之后,要尤其强化对社会经验的学习。一个人能看清自己的现状,心态就会平衡许多,就能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认识这个世界,并且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建立起你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成大事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自信心充足者的适应能力就高,反之,则适应能力较低。但大多数人都缺乏自信。

有一个这样的问卷调查:自己认为最困难的私人问题是什么?六百个大学生中,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在答卷上选择“信心不足”的答案。

一位作家指出,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营养不良,差别只是程度不同。一样,这个世界上信心不足的人数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一样多。营养不良,使人身体无法正常发育,信心不足,使人的巨大潜能无法发挥。

信心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现实世界中大部分人缺乏信心?为什么人们失去它就失败?得到它就成功呢?

王大成是一家医院财务科的普通会计,想下海经商,但一直缺乏足够的信心,错过了很多好机会。当他参加成功素质训练班后,经过训练,他的自信心大增。不久,他所在的单位要办一个医药器械公司,涉资上百万元,公开竞选总经理。这时的王大成果断地抓住了这次机会,凭着以前过硬的财务知识和新近增加的自信与其它成功素质,力挫群雄,过关斩将,在几直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举成功。

李志,某公司业务员,他觉得自己最大的不足是缺乏信心,参加一些自信培养训练课程后,极大地提高了自信心,于是,他利用自己懂电器修理的特长,当起了一个电器修理店的小老板,一年后,又独自承包开办一家电器商行,由小老板向大老板进发。

张美芳,一个大公司老总的夫人,三十几因为丈夫事业成功,她突然感到失了自我,失去了自信。她说,来海南几年,主要是协助丈夫的事业,照顾孩子、家庭,分担他的一切后顾之忧,放弃了自己的追求。瑞在丈夫成功了,条件好了,她感到自己没用了,感到缺乏面对生活的信心。在参加成功素质训练班的头几堂课中,她一上台发言就哽咽流泪,说不下去。经过十几堂课的训练,她态度大变,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在最后一堂课上,她大声宣布:我重新找回了人生的信心。

训练结束后,她尝试办了一个自己的公司,在现实体验中,她感觉还是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来海南前是艺术学院毕业的,有较扎实的声乐基础。于是,她把分司承包出去,拣回失落的过去,重新练习声乐。经过准备,她信心百倍地参加了海南通俗歌曲大将赛,荣获第二名。接着她又跑音像公司,准备出版自己的音乐专辑。她再也不感到迷失和无能了。自信心的训练焕发了她的青春活力,给了她新的人生体味。

信心不足,不但影响我们的人生心态。有些人因为缺乏信习而倍受心理折磨,严重地轻生厌世,走向自条或慢性自杀的悲剧道路。

信还足有多种表现,有的是从小形成的,有的是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暂时地失去信心,还有的是从小就缺乏自信,以后又遇到挫折,这种信心不足使比较严重。一般信心不足较严重的人常有一些心身症状,比如孤僻,害怕与人交往,说话过于偏激,悲观失望,总觉得自己有病等等。

信心的强弱与从小的培养锻炼有关。

青年年是人生心态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之前的信心培养锻炼非常重要。有些人很幸运,或者得到家庭、学校的良好培养与引导,从小获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或者由于家贫,很早就受到独立生存的磨炼,学会独自解决各种人生问题,这种通过自己努力而取得某方面成功的经验多了,自信心就会建立起来。这种成功锻炼,哪怕很小一件事,都对自信心有帮助,它使人产生“我能”的感觉,从而树立了成功心态。如果这种做事成功的经验越多,那么自信心就越强。

相反,有些人由于出生和成长环境差,比如父母亲文化素质差,从小教育不得法,凡事受压抑,极少有机会去独立完成某项工作,极少有机会去独立实现某个目标,事事只能依顺他人,听从他人。有些人从出生到上学,到参加工作,甚至到成家立业,几乎都是由家人、教师、单位领导等决定安排的,而不是由自己选择决断的。这种自我成功锻炼的机会越少,自信心就越弱,以致产生严重自卑情绪。

信心的强弱与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关系。

对世界的认识越多,自信心就越强;相反,知识缺乏的人,信心也不会太高,大学毕业生就比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更有信心。不过,有许多特殊情况,有些人虽然受正规学校教育很少,但他们通过自学和实践等多种途径所得到的知识却很多。比如爱迪和只有几个月的学校教育,但他对世界认识的知识,远比一般大学生、研究生更多。所以,不能单以文凭来衡量一个人的知识。

信心的强弱与一个人掌握技能技巧的多少和熟练程度有关。

一个具有熟练技术的工人比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更有信心。掌握了几门熟练技术的人又比只会一门技术的人更有信心。不过,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的人不见得会比精通一门技术的人更有信心。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

信心的强弱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有关。

口才、写作,人际关系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常常体现人的综合能力素质,这方面的能力水平越强,人的自信心就越强。有些较丰富的实际经验,综合能力素质水平较高的领导者,就比一般人更有信心。不过也有一些领导者,或者只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综合能力水平较差,或者由于偶然因素成为领导者,而各方面素质能力都差,则同样会缺乏、甚至严重缺乏信心。领导者缺乏信心,带来的危害更大,因为这会牵连许多无辜的人。

当然,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面对越来越丰富多样的世界,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每个人的经验、知识、能力都是相当有限的。因而每个人的自信心也是有限度的。

一个专业理论上的工商管理教授,不一定有信心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同样,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一定有信心当好一名教授。

巴金是中国文坛上最有成就的杰出作家之一,可是他自己说,在公开演讲方面始终缺自信心。因为他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一个人的成功经验多,阅历广,知识丰富,综合能力素质水平高,他的自信强度就大。自信度高的人,容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更多的工作,包括暂时还不那么熟悉的工作都能保持很强的信心。

有一位二十八岁的年轻人,凭着“我要!”的动力,辞去一份相当不错的错的公职,和几个人合伙在北京创办了一个民营“新技术研究所”自任所长。一开始,他们遇到了无数意想不到的困难,几乎失信心,可是他们咬牙坚持住。经过两年的顽强努力,他们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收回投资三十多万元。这样,他们的信心增强了,感觉到新技术开发的市场很大,可以嫌它一大笔钱,从而为做更大的事业而奋斗。这位年轻的所长在谈到企业与成功所需要的信心时,说出了一番颇有启发的话:“过去,我们在单位上,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创业,因为几乎没有机会独立地干一些事情,就连搞一些小小的科研课题,都要年龄大的人任组长,好像我们年轻人什么事都不干不成似的。时间一长,我们也就怀疑自己似乎没有独立工作、独立创业的能力。当一个偶然事件刺激我们独立出来自我创业后,虽然遇到了不少因难和挫折,但终于取得了成功,这极大增强了我们的自信。现在,不但我们自己自信了,别人也不再怀疑我们的能力。这样我们的事业发展便容易得多。”

年轻的企业家张自行,现已是海南一家颇有名气的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前不久,他所领导的公司与人合作建成了一座海南省一流的国际商城。这么年轻的老总,干这么大的事业,没有自信是绝对不成的。有人疑惑,他有自信恐怕是天生的吧?

一次,张自行应邀给我们介绍成功经验。他说的一件往事,令我们感到惊讶。他说:

刚到海南时,我是帮人打工。有一天我要到一家大酒店去做工。来到这家酒店门口,我感到心情紧张,浑身上下不自在起来。我以前没有进过这么高级的酒店。面对装饰豪华,闪闪发亮的玻璃大门,面对整结漂亮的红地毯,面对穿着镶有金边饰物红礼服的两名大门待卫,我一下子不知所措,心跳加快起来,不知是恐惧还是心虚,反正不敢靠近,只好在大门口张望了半天。大概因为紧张,可能有些缩头缩脑的样子。于是,一名侍卫警惕起来,走向我,怀疑地问:“你是干什么的?”我支吾了半天,他才弄清我是来做工的。

听完这件往事,我们无不哈哈大笑,张自行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人天生自信。他后来的成功与自信,与他立志做一个大企业家有关,更与他在海南六年的艰苦努力,不屈不挠的闯荡、奋斗、锻炼密不可分。

信心不是天生俱有的,而是志向、是经验、是日积月累的成功哺育而成的。

信心来自经验和成功,又对成功起极大的推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1)信心可以排除恐惧、不安等消极因素的干扰,使人在积极肯定的心理支配下,产生力量,这种力量能推动我们去思考、去创造、去行动,从而完成我们的使命,实现我们的心愿。(2)面对充满诱惑和多变的世界,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信心的人,能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不动摇,从而按自己的心愿,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和卓越。(3)信心生信心。信心可以感染别人,一方面激发别人对你的认可,另一方面使更多的人感染到信心。这样就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具有良好的人缘。而人缘好,机会就多。

千百年来,人们出于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的目的,对人的信心抱着崇高的期望。自信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成大事者成功的法宝。《圣经》中说:“如果你有一颗芥菜籽的信心,你即会对此山说,由此处移往到处,而它真的就会迁移。因为没有一件事对你是不可能的。”

十九世界的思想家爱默生说:“相信自己‘能’,便会攻无不克。”

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改革家拿破仑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

成功学家希尔说:“有方向感的信心,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推动你的致富巨轮,你可以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山。”

美国前总统里根一次对《成功》杂志写文章说:“创业者若抱着无比的信心,就可以缔造一个美好的将来。”

怎样培养你的信心

信心的力量是无比。可是,却仍有大量的人受着信心不足的煎熬。

知道自己信心不足的原因,对症下药,补充扩展自己的经验、知识能力等等,尤其是提高综合能力素质水平,是培养和训练自信心的关键。

以下几种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和培养自信心。

1.心理暗示法。

成功学家希尔曾指出:“信心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用成功暗示法去诱导出来。”“对你的潜意识重复地灌输正面和肯定的语气,是发展自信心最快的方式。”

当我们将一些正面、自信的语言反复暗示和灌输给我们的大脑潜意识,这些正面的自信的语言就会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根植下来。

海南年轻的企业家王大力,十二三岁就开始卖木柴赚钱补贴家用。十六岁正式做生意,经过十七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成了亿万富商。他十七岁的一次“算命”,令他不能记怀:一位老人主动掐算他的年月生辰,说:“你的年月生辰未离‘牛’字,一牛九鼎,力大无究,何况有三牛助你,此乃金牛也,你的天庭饱满,双目炯炯有神,此乃贵气也。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你都要坚持勤力工作,将来肯定不是大富,就是大贵。”

迷信算命,当然可笑。但是那“天庭饱满……此乃贵气,不管多大困难,都要坚持勤奋工作,将来肯定不是大富,就是大贵。”这种积极肯定的语气的确能让人产生十足的信心。

我们都可以给自己“算命”,给自己一些积极肯定的语气,并不断加以重复暗示,启发:’靠着命运给我的力量,我凡事都能做,即使有些困难,也是考验我的意志。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会大富大贵,只要我永远努力。”

2.寻找力量法

成功人物传记和成功自励的书,最能帮助我们找到勇气和力量,从而增强我们的自信。成功人物都曾经历过信心不足,迷茫挫败等打击锤炼,又经过成功的滋润。他们的自信的建立最有启发意义。

成功自励的书籍,更是运用许多成功的例证,从各个角度阐析成功的正确观念和态度以及一些成功的技巧。这对我们增强自信也极有好处。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如有条件,找一个有成功经验的人进行咨询,也是一种寻找力量的办法。

3.自我分析法

①分析超脱。当你感到自卑不如人,缺乏自信时,多方面分析原因:出身家庭如何?从小到大的环境如何?受到的教育如何?是否缺乏亲友帮助?人生目标是什么?人生信念是什么?等等。这样使能找出缺乏自信的原因。各人条件不同,追求目标不同,通地分析就不会因某一时、某一方面不如人而失信心。

将自己的人生放在一些大背景中去分析,更容易超脱。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历史,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等等大背景中,可能会有人比你强,但一定会有人比你处境更差。卡耐基引用一个故事说:’当你担心没有鞋时,却有人还没有脚。”从大背景进行分析,主要是让我们从个人小圈子的局限中超脱出来,从自卑的情绪中超脱出来。超脱了局限和自卑,你便能确定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

②列举成功。从小时候到现在为止,每个人都会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成功,把它统统列举出来,哪怕是一件小小的成绩也不放过。比如:考上中学,考上大学;某科成绩开始不怎么好,后来赶不上去了;当了学生干部,获某项比赛的好名次;学会骑自行车、摩托车;某次做生意成功了;某次交友成功了……多花时间,仔细回顾,如数家珍一件件列举出来。望着这些成就,你可能会很惊讶,原来自己也有这么多成功。成功的体验使人信心倍增。

③反比优势。选一个年龄相仿的成功者作比较对象。列出自己的特长、爱好和才能,比如:打球、跑步、绘画、写作、外语、下棋、唱歌、跳舞、演讲、交际、某种技艺、吃苦耐劳的特性、硬骨头的创业精神、机灵、幽默……从自己的优势中找出反比对象不如你的项目。看到成功者有不如你地方,你的自信心就会增强。

总之,只要对信心的形成有正确的了解,采取行动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加成功的体验,我们就能增强我们的自信。任何一种精神上的进步或物质上的收获,都是增加自信心的滋补剂。

树立必胜的信念,没有更多的诀窍,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有无决心去行动,去获取成功的经验。只有拥有足够的信心,你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才能有所作为。

这个社会纷繁复杂,但你若要成功就必须融入其中,适应能力是每个欲成大事的首先要培养的。不能适应环境和社会,将注定会被淘汰,而与成功绝缘,如果你是一个欲成大事而无丰富经验者,那么培养适应能力是你的第一要务。

第三章 情绪控制能力

不良的情绪人给我们造成不尽的麻烦,一个欲成大事者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年轻人,尚处在情绪不稳定,最易起波澜的时代,倘若任凭情绪做事,那他将很难走向成功。

□克服浮燥情绪

一个人为什么会精神失常?恐怕至今没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据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的观点,大多数情况很可能是由于浮燥或忧虑造成的。那些焦虑和烦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适应现实的世界,而跟周围的环境脱离了所有的关系,退缩到自己的梦想世界,以此来解脱自己心中的忧虑。所以成大事者首先应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浮燥情绪。

成千上万的人,为愤怒而毁了他们的生活。因为他们拒绝接受最坏的情况,不肯由此以求改进。不愿意在灾难中尽可能地救出点东西来。他们不但不重新构筑他们的财富,却参与了“和经验所作的一次冷酷而激烈的斗争——终于变成颓丧情绪的牺牲者。

稳健的人,总是善于捕捉机会,总是能够洞察先机。抓住机遇,努力拼搏。他始终有一颗稳定,清醒的心去面对一切。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兴旺时期,许多新鲜的外来事物都纷纷地涌了进来,花花世界的花花事物,难免会对人产生极大的诱惑,而这极大的诱惑,会使人变得浮躁。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着急,你就越不会成功。因为着急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结果,在你奋斗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正确地制订方针、策略以稳步前进,结果呢,就适得其反。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让自己奔向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而是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当目标确定,你就不能性急,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性急吃不得热粥。”

如果能把浮躁的心态稍稍收敛,使它变成一种渴望,一种对成功的渴望,那么,这种浮躁就是有用的,而你也必定能带着它走向成功。

当你控制了浮躁,你才会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才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迷失方向;才会制定一个接一个的小目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达到它,最后走向大目标。

有一个成功的人,是我们人人皆知的——李嘉诚。他就是稳健、不浮躁的典范。

11岁那年,李嘉诚来到香港。到了14岁,由于父亲去世,他辍学打工。再后来,他舅父让他去他的钟表公司上班,但是他没有答应,因为他要自己找工作。

从他年纪轻轻就不肯接受帮助而要自己闯这点上,就表现出他自强独立和自信的性格。这种性格,将培养出他以后的稳健前进的工作作风、不浮躁的工作态度。

他先是想到银行寻找机会,因为他觉得银行一定有钱,因为银行是同钱打交道,它也不可能倒闭。但是银行的梦想没有成功,他当了一名茶馆里的堂倌。

就在当堂倌的时候,他就胸怀大志,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地向目标迈进。这些小事是这样的:他给自己安排课程,以自觉养成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习惯。这些课程包括:时时处处揣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然后找机会验证;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即高兴又付钱。

后来他又以收书方式读了很多书,并把看过的书再买掉。

就是这样,李嘉诚既掌握了知识,又没有浪费钱。

一段时间后,他觉得在茶馆里没有前途,就进了舅父的钟表公司当学徒,他偷师学艺很快学到了钟表的装配及修理的有关技术。其后,他建议开钟表公司的舅父迅速占领中低档钟表市场。结果大获成功,因为香港对低档表的需求确实很大。

1946年,他17岁,辞别舅父,开始自己的创业道路。结果他屡遭失败,几次陷入困境。但这个时候,他仍然不浮躁,而是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1950年夏,才22岁的李嘉成创立了长江塑胶厂。

他之所以要创立这个厂,也是他的稳健的思考观察的结果。他通过分析,预计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胶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胶是一片空白。

这是一个机遇。

可以说,他有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而这审时度势的判断力,亦来自于他的稳健。

作为一个不浮躁、稳健的人,李嘉诚是很会判断机遇、抓住机遇的。

在工厂经营到第7个年头的时候,李嘉诚开始放眼全球。

他大量寻求塑胶世界的动态信息。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读到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并即将投入生产,向欧美市场发动进攻。他立即想到另一个消息,那个消息说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他于是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外装饰花卉,但是快节奏使人们无暇种值娇贵的植物花卉。塑料插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他由此判断,塑胶花的市场将是很大的。因此,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不然就会失去这个机遇。

于是,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妥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前去考察塑料花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前景。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稳健的工作作风,一条辉煌的道路,由此展开。

正当李嘉诚全力拓展欧美市场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机会出现了。一位欧洲的大批发商在看到了李嘉诚公司的产品样品后,前一与李嘉诚联系。这位批发商是因为李嘉诚公司的产品价格低于欧洲产品的价格而来找他的。但他通过一些渠道得知长江公司是资金私有制。为保险起见。他表示愿意同李嘉诚合作,但和条件是他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进行提保。李嘉诚知道这位批发商的销售网遍及欧洲,而要占领主要的主场——西欧和北欧,如果能与他取得联系,是十分有利的。可惜,他竭尽全力都没有找到担保人。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争取,这是他成功的一个法宝。他与设计师一道能宵连夜赶出9款样品。批发商只准备订一种,李嘉诚则每种设计了3款。第二日他来到批发商的商店。批发商望着他因通宵未眠而红的眼睛,欣赏地笑了,答应了谈生意,在李嘉诚没有担保的情况下,签了第一份购销合同。按协议批发商提高交付货款,从而解决了长江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不足问题。

长江公司很快占领大量的欧美市场。仅1958年一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就达1000多万港元。纯利100多万港元。塑胶花使长江实业迅速崛起。李嘉诚也成为世界“塑胶花大王。”

对于不浮躁,稳健的人来说,他们往往有这样的素质,就是做一件事情,不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是不甘心失败的。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应该记住:你着急可以,切不可以浮躁。成功之路,艰辛漫长而又曲折,只有稳步前进才能坚持到终点,赢得成功;如果一开始就浮躁,那么,你最多只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后就会累例在地。

在这里,浮躁与稳健对于一个人成功的影响,一目了然。只有不浮躁,才能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

只有不浮躁,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只有不浮躁,才会制订一个接一个小的目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达到它,最后走向大目标。

那么怎样克服浮燥情绪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不可好高鹜远

好高鹜远,指那种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远目标的心态。好高鹜远者往往总盯着很多很远的目标,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最终空怀奇想,落空而归。一个人能力有大小,要根据能力大小去做事,去确定目标,去确立志向。如果客观条件上不允许,那么,自己就该实事求是,确定出合适的发展目标。否则一味追求高远。不考虑可行性,就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古代有个叫养由基的精于射箭,且有百步穿杨的木领。相传连动物都知晓他的本领。一次,两个猴子抱着柱子,爬上爬下,玩得很开心。楚王张弓搭箭要去射它们,猴子毫不害怕,还对人做鬼脸,仍旧蹦跳自如。这时,养由基走过来,接过了楚王的弓箭,于是,猴子便哭叫着抱在一块,害怕得发起抖来。

有一个人素慕养由基的射术,决心要拜养由基为师,经几次三番的请求,养由基终于同意了。收为徒后,养由基交给他一根很细的针,要它放在离眼睛几尺远的地方,整天盯着看,看了两三天,这个学生有点疑惑,问老师说:“我是来学射箭的,老师为什么要我干这莫名其妙的事,什么时候教我学射术呀?”养由基说:“这就是在学射术,你继续看吧。”于是这个学生继续看。过了几天,他便有些烦了。他心想学我是来学射术的,看针眼能出神射吗?这个徒弟不相信这些。养由教他练臂力的办法。让他一天到晚在掌上平端一个石头。伸直手臂,这样做很苦,那个徒弟又想不通了,他想,我只学他的射术,他让我端这石头做什么?养由基看他不行,就由他去了。这个人最终没有学到和射术,空走了很多地方。

跟养由基学射的那人,如果他能脚踏实地,不鹜远,从一点一滴做起,他的射术也许就会精湛起来。

秦牧在《画蛋·练功》文中讲道:“必须打好基础,才能建造房子,这道理很浅显。但好高鹜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遍的道理。”处世谋略讲,“是技皆可成天名天下,惟无技这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惟多会这人最劳”。一招鲜,吃遍天;艺多不精,乞丐终生。好高鹜远者并非定是庸才,他们中有许多人自身有着不错的条件,若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行为方针,是会有光明的前途的。如果一味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丧失了眼前可以成功的机会,而成为高远目标的牺牲品。许多年轻人不满意现实的工作,羡慕那些大款或高级白领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总是想跳槽。其实,经商下海看似风光,但其中的艰苦搏杀非一般人可以稳操胜券的。没有十分的本领,就不应做此妄想。我们还是多向成功之人学习,脚踏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成功之途。

2.不要轻易张扬个性

年轻人可能都认为个性很重要。他们最喜欢谈的就是张扬个性。他们最喜欢引用的格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们的种种媒体,包括图书、杂志、电视等也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人都有非常突个性。不管他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艺术家或者军事家。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不拘小节,巴顿将军性格极其粗野,画家凡高是一个缺少理性,充满了疯狂妄想的人。

名人因为有突出的成就,所以他们许多怪异的行为往往被社会广为宣传,有些人甚至产生这样的错觉:怪异的行为正是名人和天才人物的标志,是其成功的秘诀。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想法是十分荒谬的。

名人确实有突出的个性,但他们的这种个性往往表现在创造性的才华和能力之中。正是他们的成就和才华,他们的特殊个性才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如果是一般的人,一个没有多少本领的人他们的那些特殊的行为可能只会得别人的嘲笑和不理解,所以只有有才能的人才更适合拥有一些特殊的个性。

年轻人为什么那么喜欢谈个性,那以喜欢张扬个性呢?我们先探讨一下年轻人所张扬的个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我觉得他们张扬的个性相当一部分是一种习气,是一种希望自己能任性而为所欲为的愿望。年轻人有许多情绪,他们希望畅快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不希望把自己的行为束缚得复杂的条条框框中。所以年轻人喜欢张扬个性。

张扬个性肯定要比压抑个性舒服。

但是如果张扬个性仅仅是一种任性,仅仅是一种意气用事,甚至是对自己的缺陷和陋习的一种放纵的话,那么这样的张扬个性对你的前途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年轻人非常喜欢引用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我们真的能这么“洒脱”吗?比如你走在公路上,如果仅仅走自己的路而不注意交能规则的话,警察就会来干涉你,会罚你的款。如果你走路不注意安全,横冲直撞垢话,还有可能出车祸。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种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大行得通的。

社会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人群,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并不很大。所以当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时候,必须不要碰到别人。当我们张扬个性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我们张扬的是什么,必须注意到别人的接受程度。哪果你的这种个性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缺点,你最好的选择还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张扬它。

我们必须注意:不要使张扬个性成为我们纵容自己缺点的一种漂亮的借口。社会需要我们创造价值。社会首先关注的不是我们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而是我们具有什么样的工作品质。如果我们的工作品质是有利于创造价值的,我们就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否则,我们就会受到社会的冷遇。个性也不例外,只有当你的个性有利于创造价值,是一种生产型的个性,你的个性才能被社会接受。

巴顿将军的性格粗暴,他之所以能被周围的人接受,原因是他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他能打仗,否则他也会因为性格的粗暴而遭到社会的排斥。

陈景润在日常生活上可以说是很低能的,他的这种低能之所以能被社会理解,是因为他是一个大数学家,是因为他摒弃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兴趣,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数学的研究中去了。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社会需要的是生产型的个性,只有你的个性能融合到创造性的才华和能力之中,你的个性才能够被社会接受,如果你的个性没有表现为一种才能,仅仅表现为一种脾气,它往往只能给你带来不好的结果。

我们考察一下社会上性格成熟的、成功的人士,我们发现中国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在社会上功成名就的人,在他们各自的专业中,他们非常有个性,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非常注意调整甚至压抑自己的个性。

在中国这个强调群体一律的社会环境中,过分地强调张扬个性对你没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把个性表现在创造的才能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表现得更正常一些,更理智一些,更和我们周围的人协调一些,更和我们周围的人协调一些。

这是一种成熟,明智的选择。

3.拒绝诱惑

日常生活中会有种种的诱惑。

首先是市侩的诱惑。你会发现有一些人并不好好地工作,他们把大多数时间花费在怎样讨好上司,怎样拉关系、走后门上,他们居然混得不错,起比你强。

你会发现有的人用特殊的手段谋得一个职位或者致富。

你会发现有的人使一个国有企业破产,而自己却成了有钱有势的人。

你会看到这些人根本不把我们所珍重的价值放在眼里,而他们居然很得势。

在任何时代里,总会有一些人虽破坏规则却暂时得势,希望你不要羡慕他们。因为规则的失去总是暂时的,规则总是要回到人群之中的。那些我们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诸如勤奋、诚实、敬业、靠本事吃饭等等,是我们永远的立身法则。

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走向规范化,越来越我的法规正在逐步地确立。虽然社会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希望你和我一样相信这些价值的力量。

我相信更多的成功者是靠本事吃饭的人!

4.消除贪欲

欲望和人生命运的关系息息相连。因为欲望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有正负两面。这正负两面就决定了人生命运的不同走向。

恰当的积极向上的欲望可以催人奋进,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而通过非法的、不正当的手段所实现的享乐的欲望,则推动人生走向堕落、邪恶,甚至成为罪犯,丧失生命。

纵观那些曾经成功而后又堕落犯罪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出,正是奋斗过程中欲望的质变使他们走向了人生的绝路。就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最初的欲望都是正当的、积极向上的,正是这种欲望促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然而,当他们功成名就之时,由于自身条件、环境的变化,他们的追求欲望可能会蜕化变质,或者官要再大,或者钱要更多,或者名要远播,或者妻更娇美,而其共同点则是享尽人间富贵,满足自己对物欲的最大需求。

比如说贪欲。每个人都想得到私利,而且是越多越好,这是人的共同心理,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想发财,这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勤劳所行,通过智慧所得,这是正常的欲望发展。但是,怕就怕在这种欲望得无厌无足。人一旦有了贪婪的欲望,则要不择手段地攫取。这种贪欲支配下的结果必然是身败名裂为欲所毁。

杨宁原来是国航的一名员工,靠着他勤劳肯干,要求进步而一步一步爬上了国航财务处成本二科副科长的职位,这可以说是一个事业的成功。但是,杨宁并没有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地位,开始为金钱所迷惑。任职期间,他前后共贪污2500多万元,杨宁最终在欲海中越滑越深,走向人生自我毁灭之路。

贪欲,就像伊甸里魔鬼撒旦所幻化的毒蛇,引诱人去偷吃上帝的禁果。贪欲是万恶之源,其它的一些罪过欲望都是贪欲派生出来的蛆虫。贪欲的目标主要是金钱,终极目的是包括色欲在内的肆意享乐,而最终结果是跌入罪恶性的深渊。

由此可见,人的欲望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天使与魔鬼背对背,一转身就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欲望变化多端,令人难以自持,所以我们说,即使是正当的欲望,有时候也要加以节制,否则,犹如烧饭的火,过旺了就会将饭烧糊的。

5.不必心烦意乱“烦”,本不是什么新的情绪。不开心的烦恼,不舒心时的烦闷,对每个人而言,早已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但是“旧烦”与“新烦”之间,还有大不相同,过去人们“烦着”的时候要么是找知心朋友诉诉苦、解解闷,要么是“精神变物质”请情绪差别题转化为“头痛”、“胸闷”,然后吃吃药,养养心。今天“烦人”们不仅仅“烦”,而且不“耐烦”,在不开心,不舒主的同时,他们不不安心、不静心;他们不只是烦恼、烦闷、而且烦躁。对他们而言,与其说“烦”是一种有待完全摆脱的消极情绪,不如说“烦”是一种有几分无奈也有几分得意的生存现态的生活方式。过去的人,有烦恼时会从前台退到后台,跟人们躲得远远的,不想让人看见;如今的“烦人”们却穿着自己的文化衫、唱着自己的流行曲,招摇过市,要让人们躲得远远的来看他们。“别理我”一语,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般的一个舞台道具。“新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躁动不安。这是一种心比天高的追求、跃跃欲试的冲动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苦闷交织在一起,从而导致的亢奋、紧张、急躁的焦虑。这种情绪是充满机会又充满挑战的变革时代的必然产物。

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一个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推到我们的面前。与封闭、保守的传统社会相比,这个世界确实很精彩,生活中充满了机会,个人发展有了相当的自由,这一切刺激起人们的成就欲望和积极性,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一番大的作为。但是,机会与自由并不意味着成功,每一个机会,事实上都是一种挑战。同时选择一种机会必须以放弃另外一些机会为代价。虽然社会为了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其发展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的理解、选择和把握机会。但是,不少人并不理解机会的全部真实含义,他们什么都想要,却对什么都不作踏实的准备,表现出强烈的投机心理。

可惜的是,一些投机者在受挫之后,并不吸取教训,不反省自己的失误不去弥补自己见识、能力和毅力上之不足,而是或者心烦意乱,继续与精彩与无奈的循环中挣扎,或者愤愤不平,责怪社会的不公平与命运的不济,有些人甚至以一种“输红了眼”的赌棍面目出现,破罐破摔,反叛社会,为害一方。

当然,当代的“烦人”并不都是投机者。一些人的“烦”是一种现代文明病,是抒情的思想、浪漫的梦幻和温和的心境被无情的、变化的现实打碎这后,而产生的一种愤世嫉俗、走投无路的情绪状态。有意思的是,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同样的挫折感,这些精神家园的寻找者和关注利益的投机者之间,又很容易产生共鸣与合唱,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景观。

无论做什么事,心烦意乱之下是难有所作为的。为了去烦,我们还得耐烦一些,静下心来,正确地认识自己,冷静地把握机会,以长远的眼光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和道路。唯如此,我们才能无愧于这个精彩的时代。

□走出抑郁的阴影

有的人若想改变他容易愤怒或急燥的性格,不是十分困难。而有的人想改变他抑郁的心理却不很容易。而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就必须把抑郁从他性格中扔出来,因为抑郁代表一种消极的意识和自我折磨的心态。情绪控制能力不高者,很难走出抑郁的阴影。

抑郁不是单一的病症,定有很多种类型,其病型也各不相。抑郁与伤寒或流感不同,它的诊断适用于一系列不同的症状的病人,抑郁瓦解了他们的意志,消耗了他们的精力。一些人的抑郁是由某一些生活事件,诸如失业、住房问题、贫穷或重大的财产损失造成的。另一些人的抑郁似乎与遗传有关。还有一些人,早期苦难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们具有抑郁的易感性。更有一些人其抑郁根源于家庭、人际关系或社会隔绝等问题。当然,人们或许有其中一种或多种问题,因此毫不奇怪,我们对付抑郁,需要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对一个人有效的方法或许对另一个人无效。

下面几种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抑郁的人对日常必须的活动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对这些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以使它们能一件一件地完成。以卧床为例,如果躺在床上能使我们感觉好些,躺着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对抑郁的人来说,事情往往并非这么简单。他们躺在床上,并不是为了休息或恢复体力,而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因为没有应当做的事,我们会为这种逃避而感到内疚、自责。并且,躺着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的困境。床看起来是安全的地方,然而,长此以往,我们的关误解会更加糟糕。因此,最重要的是,努力从床上爬起来,按计划每天做一件积极的事情。

有时,一些抑郁者常常带着这样的念头强制自己起床“起来,你这个懒虫,你怎么能光躺在这呢?”其实,与之相反的策略也许会有帮助,那就是学会享受床上的时光。一周至少一次,你可以躺在床上看报纸,听收音机,并暗示自己:这多么令人愉快。你应当学会,在告诉自己起床干事情的时候,不再简单地“强迫自己起床”,而是鼓励自己起床。因为躺在那儿想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会使自己感觉更糟糕。

2.换一种方式思维

对抗抑郁的方式,就是有步骤地制定计划。尽管有些麻烦,但请记住,你正训练自己换一种方式思维。如果你的腿断了,你将会如何逐渐地给伤腿加力,直至完全康复。有步骤地对抗抑郁也必须是这样的。

现在,尽管令人厌倦的事情没有减少,但我们可以计划做一些积极的活动,即那些能给你带来快乐的活动。例如,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坐在花园里看书、外出访友或散步。有时抑郁的人不善于在生活中安排这些活动,他们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痛苦的挣扎中,一想到衣服还没洗就跑出来,便会感内疚。其实,我们需要积极的活动,否则,就会像不断支取银行的存款却不储蓄一样。积极的活动相当于你有银行里的存款,哪怕你所从事的活动,只能给你带来一丝丝的快乐,你都要告诉自己:我的存款又增加了。

抑郁病人的生活是机械而枯燥的。有时,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对厌倦进行诊断,然后逐步战胜它。

抑郁个体常感到与人隔绝、孤独、闭塞,这是社会与环境造成的。情绪低落是对枯燥乏味、缺乏刺激的生活的自然反应。

3.战胜抑郁

许多抑郁症患者是真正的战士,很少有抑郁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极限。有时,这与完美主义密切相关。专家喜欢用“燃尽”一词描述那些处于被挖空状态的个体。对一些人而言,“燃尽”是抑郁的导火索。无论是呆在家里,还是忙于应付各种工作任务,你一定要记住:你与其他人一样,所能做的工作是有限的。

约翰·帕尔玛便是一个战胜抑郁症的真正的战士。帕尔玛住在新泽西州的帕德森。他说道:“我从退役后不久,便开始做生意,我日夜辛勤工作,买卖做得很顺利。不久麻烦来了,我找不到某些材料和零件,眼看生意要做不下去了,因为忧虑过度,我由一个正常人变成愤世嫉俗者。我变得暴躁易怒,而且——虽然那时并没有觉察到——几乎毁了原本快快乐乐的家庭。一天,一位年轻残废的退役军人告诉我:‘约翰,你实在该感到惭愧,你这种模样好像是世界上唯一遭到麻烦的人。纵使你得关门一阵子,又怎么样呢?等事情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开始不就得了?你拥有许多值得感恩的东西,却只是咆哮生活而已。老天,我还希望能有你的好状况呢!看看我,人只有一只手,半边脸几乎被炮弹打掉,我却没抱怨什么。如果你再不停止吼叫和发牢骚,不只会丢掉生意,还有健康、家庭和所有的朋友!’”“这些话对我真是当头一棒。我终于体会到自己是何等富有。于是我改变了态度,回到了从前的自我。”

帕尔玛的朋友露西尔·布莱克在还没有懂得“为所有而喜,不为所无而忧”的道理前,正面临一场不幸。她那时住在亚利桑那州的塔森,下面是她讲述的遭遇:“我的生活一向忙乱——在亚利桑那大学学风琴,在镇上主持一家语言障碍诊所,在绿柳农场指导一个音乐欣赏班。我就住在绿柳农场里,我们在那里可以聚会、跳舞,在星光下骑马。可是,有天早上我因心脏病而倒下了。‘你得躺在床上一年,要绝对地静养。’医师并没有保证说我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健壮。“在床上躺一年,意味着我将要成为一个无用的人——或许我会死掉!我感到毛骨悚然,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做了什么竟会遭到这种惩罚?我又悲痛又感到忿恨不平,却还是照着医师的嘱咐躺在床上。邻居鲁夫先生是个艺术家,他告诉我:‘你以为在床上躺一年是不幸?其实不然。现在,你有了时间去思考,去认识自己,心灵上的增长将大大多于以往。’我平静下来,读些励志书籍,试着找出新的价值观。一天,收音机传出评论员的声音:‘惟有心中想什么,才能做什么’。这种论调我心前不知听过多少,这次却是么一次深深打进心坎里,我改变了主意,开始只注意自己需要的东西;欢乐、幸福、健康。我强迫自己每天一起床就为拥有的一切赞美感谢:没有痛苦、可爱的女儿、健康的视力听力、收音机里优美的音乐、有阅读的时候、丰富的食物、好朋友等。当医师准许我在特定时间内可以让亲友来访时,我是多么高兴啊!“好几年过去了,现在,我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活力,这实在应该感谢躺在床上的一年。那是我在亚利桑那最有价值、最快乐的一年,因为我养成了每天清晨感谢赞美的习惯。惭愧的是,由于害怕死亡,才使我真正学习到如何过真正的生活。”

帕尔玛说:“亲爱的露西尔,也许你不不知道,你所不到的功课正是200年前萨缪尔·约翰逊所讲的:‘凡事往好的一面去想,这种习惯比收入千镑还好。’”

4.克服抑郁中的自责

有一位病人,自从她对门住进了新的邻居,她就开始变得抑郁。那位邻居习惯于在清晨大声播放音乐。她试图找有关部门禁止他,尽管人家很同情她,但却帮不了她。逐渐地,她陷入抑郁,感到整个生活都毁了,自己却无能为力。她并不为抑郁是她自己的过错,也不认为自己无能、无价值或脆弱。她抑郁仅仅是因为,她沉溺在对一个复杂情境失控的状态中。

有时,抑郁是由于家庭或重要关系的冲突、破裂而造成的。抑郁的人感到自己被这种关系所困,充满失败感,但却没把过错归结于这种关系。有时,抑郁的人为抑郁病症,以及抑郁给自己周围的人造成的影响而感到难过,但他们不认为自己差或无能,他们将过错归罪于抑郁本身。

许多抑郁的人对自己很苛刻。抑郁当然会改善我们的自我感觉。与自我的不良关系成为抑郁的前奏,并且,这种关系会随抑郁的发展继续恶化。

抑郁的时候,我们感到自己对消极事件负有极大的责任,因此,我们开始自责。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自我责备是家庭中习得的,在我们小时候当家里出现问题时,受到责备的常常是我们。因此,即使是受性虐性的儿童都学会了责备自己——这当然是荒唐可笑的。遗憾的是,善于责备他人的成年人,常挑选那些最无驳能力的人做他们的责备对象。

塞尔维是一个很自责的人,她的妈妈常常责备她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痛苦,久而久之,塞尔维亚就接受了这种责备。每当亲密的人遇到困难时,她就天始责备自己。然而,当塞尔维娅寻找证据时,她发现,造成她妈妈生活一幸的原因很多,包括婚姻问题、经济拮据。但塞尔维娅小时候无法认识到这么深刻,只能相信妈妈告诉她的话。

抑郁者的自责是彻头彻笔的。但不幸事件发生或冲突产生时,他们认为这全是他们自己的错。这种现象被称作“过分自我责备”,是指当我们没有过错,或仅有一点过错时,我们出现承担全部责任的倾向。然而,生活事件是各种情境的组合体。当我们抑郁的时候,跳出圈外,找出造成某一事件的所有可能的原因,会对我们有较大的帮助。我们应当学会考虑其他可能的解释,而不是仅仅责怪自己。

□战胜自卑感

有句话说:天下无人不自卑。无论圣人贤士,富豪王者,抑或贫农寒士,贩夫走卒,在孩提时代的潜意识里,都是充满自卑感的。”但你若想成大事,就必须战胜自卑感。

产生自卑的两种原因,一是孩提时代,都有自己是“弱小”的感受;二是社会对男女体格、品格有一种过于完美的追求倾向,使每一个男孩女孩都有一种自愧不如的自卑感觉。还有一些实际产生自卑的原因,如从小家境不好,教育不当,或是受压抑,身心不畅,或是受蒙昧,心身未得到开发,很少有条件和机会培养自信心,以致后来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打击过多,感到自我的渺小和无奈因而怀疑自己的力量,产生自卑感。

自卑的特点是感觉自己不如人,低人一等,轻视怀疑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1.超越自卑之路

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人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轻微的自卑心理很容易超越,它可以很容易地升华为人的一种良好品格: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从而转化为一种进取的动力。

但能作到这点的人不多,大多数自卑者都碌碌无为。自卑心理重者更是如此。

自卑心理较重的人,大致有三条出路:

一是消极认命,让自卑的感觉化为现实:承认并接受自己的确不如别人,相信自己没有能力。持这种消极态度的人,容易放弃个人的努力与奋斗,听任命运的摆布,以各种借口自欺欺人,为自己的失败辩护。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失败者。

二是自暴自弃,走向侵犯他人,危害社会的犯罪道路,这种人看不到一点光明前途,铤而走险,以错误的方式去补偿自己的自卑心理。这种与他人为敌的反社会行为最终必以更大的失败而收场,许多罪犯都是自卑心理很重而选错道路的。

三是发奋图强,超越自卑。承认自卑的感觉,愉不让这种感觉成为控制自己的事实,与其为自卑而悲观丧气,庸碌一生,不如变自卑的弱点为奋斗的力量,扼住命运的咽喉,拼将一生,争取成功。一旦有几个小成功的记录,则自卑就被逐渐超越,自信就会建立起来。持这种态度的人,不管原来多么自卑,必将赢得成功,赢得一个光明的前途。

第三条出路是最佳选择。这是一条从自卑到自信,从失败到成功,从渺小到伟大的光辉灿烂之路。这条路人人都可以走,只要你相信自己并愿意改变自己,那么,你就能走上一条成功大道。

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成功人物,走的就是这条超越自卑的路。事实上,自卑的超越与需要动力的升华对由挫折、自卑到成功卓越者来说,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

罗忠福少年时代成长在中国的政治血统论、唯阶级成份论的五六十年代,他深为自己出身于资本家的家庭成分而自卑。

从中学时代起,就开始尝受被歧视、被批判的屈辱。读了半年大学,因为家庭成份问题而被当地卡住户口,被迫痛苦地退学。

20岁时,父亲辞别了人世,母亲只好给人看孩子、洗衣服、挑煤维持生活。母亲被迫干这种低贱的工作,使敏感的儿子深深感受到人生的耻辱。25岁时,他被分配到一家小工厂当合同工,“师傅”竟是以前成份差,取笑他:“会读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跟我这个不会读书的人当学徒?”

命运的不公、屈辱和刻薄,使他深感难以摆脱的自卑。一次,他在长江边徘徊,一呆就是一天。他真想往长江中一跳,以死来解脱这折磨人的“自卑”与屈辱。

正是这个自卑到不想活的年轻人,愤而寻找人生社会的新生路。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当时唯一可读的书),分析当时中国社会政治不寻常的现象,写出了探索“中国向何处去”这种事关民族国家前途的大文章。在那时政治专制高压的年月,他免不了被打大牢,当他从牢里出来时,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他居然从头开始,学习经商,不畏失败挫折,顽强奋斗十多年,终于成为亿万富翁,世界知名的中国民营企业家。

从自卑中超越出来走向成功的例子,在世界知名人物中比比皆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曾为自己出身孤儿,从小流落街头而自卑。存在主义大师、作家萨特,两岁失父,左眼斜视,左眼失明,失去亲情与身体的失陷使他产生极重的自卑。法国第一帝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年轻时曾为自己的矮小和家庭贫困而自卑。美国英雄总统林肯出身农庄,9岁失母,只受一年学校教育就下田劳动,林肯曾深深为自己的身世而自卑。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4岁家败,9岁辍学谋生,11岁亡父。自卑一直是他奋进的动力。

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法国科学家维克多·格林尼却是从另一种自卑走向成功的。格林尼亚出生于一个百万富翁之家,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养成了游手好闲,摆阔逞强,盛气凌人的浪荡公子恶习。仗着自己长相英俊,挥金如土,可以任意地玩弄女人。一直春风得意的格林尼亚遭到一次重大打击。一次午宴上,他对一位从巴黎来的美貌女伯爵一见倾心,像见了其她漂亮女人一样追上前去。此时,他只听到一句冷冰冰的话:“……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花花公子挡住视线!”女伯爵的冷漠和讥讽,第一次使他在众人面前羞愧难当。突然间,他发现自己是那样渺小,那样被人厌弃,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卑感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他满含耻辱地离开了家庭,只身一人来到里昂,在那里他隐姓埋名,发愤求学,进入里昂大学插班就读,并断绝一切社交活动,整天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这样的钻研精神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普·巴尔教授的器重。在名师的指点和他自己长期努力下,他发明了“格式试剂”,发表了二百多篇学术论文,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19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受自卑心理折磨的朋友,请你好好想想上面这些杰出人物的例子。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自卑如能被超越,便成了我们成功的本钱。

只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将自卑变为发奋的动力,我们就能走向成功和卓越。

2.战胜自卑就是战胜自己。

战胜自卑的心态,其实就是战胜一种丧失信心的自我。

丧失自信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前面所说的暂时性丧失信心,一种则来自从小养成根深蒂固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若不加以克服,则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人生蒙上一层阴影。自卑感并非无法克服,就怕你不去克服。反观这世上,许多成功者都在克服了自己的自卑而走向成功的。他们能,你也能。

我们给“自卑感”所下的定义是——一种阻碍自己成功的心理障碍。自卑感是无形的敌人,你必须设法战胜它,否则它所造成的危害及丧失信心、自我意识过强、不安、恐惧等种种并发症,都会为你带来不必要困扰。

自信与自卑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激素。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信心是否坚定呢?当你做完以下的测验,结果便马上知晓。

你是否会将过失转嫁别人。

你是否常在家里工办公室里发脾气。

在人前,你是否会十分在意别人的想法,甚至变得胆怯。

你是否常在回忆光荣的过去。

面对陌生人时,你是否会害羞。

你是否会对陌生的事情感到害怕。

你是否害怕失去工作。

和上司交谈时,你是否感到局促不安。

以上答案中只要有一处是肯定的,就表示你的自信正亮起黄灯。立即,你必须替自己谋求更高更坚强的自信。此时,建议你不妨利用本章所提供的方法开始培养技巧。(1)正确认识自卑感和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自暴自弃。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者的前途,反而会加重自卑心理。其实,比起狂妄自大的人来说,自卑者更加讨人喜欢。因为,自卑的人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小心谨慎,稳妥细致,重感情,重友谊。自卑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位置,增加生活勇气和信心。还应认识到,你若克服了心理上的这种障碍,将更有前途。(2)正确地评价自己。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客观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即要看到自己的不如人之处,也要看到自己的过人之处。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途”嘛。谁也有缺点和不足,只要能够想方设法克服缺点和不足就行。这样就会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扔掉包袱轻装前进。(3)正确地表现自己。有自卑感的人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并竭尽全力争取成功。成功后,及时鼓励自己:“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做到了!”当面对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可以“豁出去”的自我音示放松心理压力,反倒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获得成功。(4)正确地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感,可采取两种积极的补偿途径。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赶不上别人,就不要再背思想包袱,而应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勤奋努力,多下功夫,下苦功夫。二是扬长避短。有些残疾人虽然生理上缺陷很大,又失去了自由活动和交际的空间,似乎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但有志者事竟成,高位瘫痪的张海迪的成功之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他身残志不残,酷爱音乐、医学,文学,以十倍于常人的毅力在几方面都有所建树。(5)要正确对待挫折。遭受挫折和打击,这是人人难免的。但人的承受能力不同。性格外向的人过后就忘,向的人容易陷入其中。那么就应当注意,凡事不要期望过高,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无论学习或工作,目标不要定得太死太高,不然就容易受挫。

3.找自卑的原因

为何一个人看起来正常、健康、聪明的人会背着自卑感的沉重负担呢?为了寻找答案,让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家的说法。

曾有一本心理学书籍书到,一般所谓的自卑感多半来自孩提时代——约6岁以前,而根本原因则多半源于父母对小孩的态度。

譬如;父母原本想生女孩,结果生出来的你却是男孩,让他们十分失望;又如,如果你长得不似其他兄弟姐妹那般讨人喜爱,那么你可能就得不到父母的宠爱,且常成为家人责备、嘲弄的对象。相反地,太受宠也不好,因为过分溺爱会严重影响到你的独立判断能力。这些都是造成自卑的主要原因。

除了来自家庭的影响之外,在学校里,老师及同学们的态度对一个人的心理建设影响也颇大。例如:当你因为家境贫穷、衣服破旧。或父母只受过小学教育而经常遭到同学们冷嘲热讽,在你变得愤世嫉俗之同时,自卑感也随在你身上而逐渐扩大。

除上述之外,不有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病,就是与人相处时的自卑感。

譬如,你在与比你强的人相处时总觉得自己矮半截而坐立难安便是这种心病所造成。若不设法加以克服,这种想法会经常带给你困扰。

曾经有一位推销员,他在开始从事这份工作之前,也常为自卑感所苦。每当他站在某位大人物面前,就会变得局促不安,结结巴巴地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最后他终于利用下面的方法克服这种困难。

他在开始从事推销工作之初,非常胆怯,虽然对方亲切地款待,但他总觉得站在人家面前自己变得很渺小。他透露当时的心情说:“在那些人面前,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小孩。“由于自卑感作崇,当时我脑袋里一片空白,原已演练多遍的推销辞令变成乱无章法的喃喃自语。坐在大人物面前,我只觉得自己不断地缩小,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可怕的巨人!”“但这种现象我没让它持续下去,因为我惊觉到如果不想办法扭转逆势,这种工作再干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而且那时候我也快被自卑感逼至接近崩溃边缘,但我又一想,把大人物看成是穿开档裤的小娃儿又会是什么情况?”“从我开始有了这种想法,便开始尝试,没想到效果出奇之好。当然,他们并不是真正变成小孩子。只是在我眼里他们都成了十四五岁的毛头小伙子。不过,事情真的是有所转变,他们都像朋友一般,说起话非常自然。我也一样,自从能站在平等立场与他们言谈之后,我的心情就变得轻松自然多了。从此之后,我的观念就有了180度大转变,自卑感也不见了!”

自卑的自信的晴雨表,当做树立了自信之后,自卑也就自然而然地化为云彩。

4.扫除自卑的心理障碍

你若想在自己内心建立信心,即应像清扫街道一般,首先将相当于街道上最阴湿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干净,然后再种植信心,并加以巩固。

信心建立,则新的工作机会皆会伴随而来,下面为加强信心(绝非虚张声势)必备之行动指南。

在树立信心的道路上,首先,你应观察自己的自卑感相当于前面所提到的哪一种,找到相当之处,便应马上进行溯其根源。你人发现原来自己的自我主义、胆怯心、忧虑及自认比不上他人的感觉小时候就已存在,而自己和家人、同学、朋友之间的磨擦即为这些否定感觉充塞敏感之心所导致。

若对此能有所了解,则你就等于踏出克服自卑感的第一步。为了证明你不再是孩子,你若能将小时候不愉快的记忆从内心消除,即表示你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成长需要过程,在扫除自卑障碍的同时,你不妨将自己的兴趣、嗜好、才能、专长全部列在纸上,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所拥的东西。另外,你也可以将做过的事制成一览表。譬如,你会写文章,记下来;你善于谈判,记下来;另外,你会打字、你会奏几种乐器、你会修理机器等种种,你都可以记下来,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再去和同年龄其他人的经验做比较,你便能了解自己的能力程度。

世界是多彩的,生活是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挑战。你原意在家当懦夫,还是希望出去闯呢?当然你希望自己能出去闯,有计划地闯!”想想看,当做好一件工作时,你便能获得进一步的信心;而有了信心,又可为你带来物质上的报酬,使你获得别人的赞美,进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些连续美好的反应,难道不值得你去闯吗?此外,这些反应也成为你走上成功的推进器,使你爬得更高、看得更远,彻底发挥所长,并获得自己想要的事物。

成功的人工作时皆无胆怯,举棋不定的时候,尽管是从未接触过的工作,他们皆会加深对方的印象,并使自己的资历一目了然。面试时,你不妨把自己的资历制作为档案拿给对方看。除了前面所说过的之外,你还可以把自己的论文、奖状,及作品的照片或影印示人,使对方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总而言之,方法应尽量与众不同,最主要的是要能充分表现自己。这样你对自己的信心也越来越强,你也就会以崭新的态度去在对生活。

一切消极的思想,再加上重复的回忆,就能发展成心理畸型。并且,为自信心的丧失和严重的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

不管心理障碍的大小,我们总有灵验无比的“药方”来对待它,这个“药方”便是停止消极思想,多回忆一些积极的事情。

要塑造全新的自我,便要拒从你的“心理银行”中提取不愉快的思想。当你在回想任何情形时,集中精力想好的方面,忘却不愉快的事。如果发现你在想某些不好的事情,要赶快全面转移你的思想。

总会有一些重大而又令人振奋的事情的。你的大脑渴望摆况恶梦。如果你愿意匠作,你的令人不愉快的记忆将渐渐枯萎,最终你“记忆银行”的“出纳”也会把它们删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