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悟养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07:29:27

点击下载

作者:张成博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老子》悟养生

读《老子》悟养生试读:

一 道法自然,无为养生

原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译文

人应效法地,地应效法天,天应效法大道,大道则效法于自然。

阐释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有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也由此成为道家的基本思想主张。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

道家的思想核心虽然是“无为”,但其创始人老子所建立的这种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其实是对宇宙万物形而上的把握,其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实践之中。

如以“无为”来理解对生命的追求,就是要充分认识宇宙和自然的规律,顺其自然,按照大自然的客观条件来从容地养生。因为一切奥秘都蕴藏在大自然中。《老子第一章》便说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即“无”,表示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有”,则为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恒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恒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恒无”与“恒有”这两者,本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总发源地。

其实,老子的“无为”,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有为”。《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老子便将“道”描述成一种浑然一体的,自天地之先存在的,周流不息,永不停止地运行的状态,天地人都寓于其中。所以,老子在最后总结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老子就将“道法自然”与“无为”这两者统一在一起,也就从根本上解释了“无为”的缘由。

养生之道

道法自然,无为养生,这里的“无为”是除自然之外的一种“无为”,也即顺其自然而养生的一种“有为”。简单来说就是顺应自然而养生。

老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永远保持质朴、厚道和纯真的自然本色。在生活起居方面,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体的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引发疾病,导致衰老。《老子第十六章》便说:“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符合自然便是符合天地之道,这样的道才能源远流长,永恒不朽,终身不会遭遇危险。这里的“天”即符合自然之意。老子在此强调了大的“道”,意在启发人们通过对大自然客观规律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处世为人等,道法自然,无为养生便是其中一个显著的方面。

人和万物共同生活在自然当中,也会受到自然界四季变化的影响。中医认为: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天地交媾而生万物,人作为天地阴阳的产物,必然要受到四季变化的影响,所以,顺应四时是人们养生防病的根本法则。

关于四季养生,医学圣典《黄帝内经》更是做了明确的说明:“春三月,此谓发陈”

发陈,就是阳气萌动,推陈出新的意思。此时万物向荣,天地间逐渐有了生气,人们应该比冬天的时候晚睡早起。早上起床后可散步晨练,以使身心备享春天的气息。春季要特别注意保持情绪开朗,如果不注意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导致肝气郁结,则容易致病。“夏三月,此谓蕃秀”

夏天阳热已盛,万物繁茂。这时人们最好晚睡早起,以应天地旺盛之阳气,但也不要太晚。中午应适当休息。夏季出汗较多,不可过于贪图凉快,使毛孔闭塞,汗液不畅,暑热内闭不能外泄。否则,轻则感冒不适,重则暑热内迫心包,致神昏谵语,变证多端。“秋三月,此谓容平”

秋天,自然界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宜早睡早起,以使意志安宁清净,以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冬三月,此谓闭藏”

冬季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树木已成枯枝,许多动物也已入穴冬眠,不见阳光。人此时也应顺天地闭藏之势,早睡晚起,待日出而活动。在精神上,则应安静自若。

养生典范

我国辛亥革命老人张任天,原名张家福,字图南,自号万竹居士。1887年11月24日出生于浙江仙居县,终年109岁。他是杭州市年龄最高的男性老寿星,也是辛亥革命参加者中寿命最长的一位。

张任天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1901年,14岁的他便考取了秀才。这位身高仅1.45米左右的得志少年或许受仙居人杰地灵的熏陶,又曾在台州府八仙岩上洞天攻读诗书,习武练剑。

1904年,17岁的张任天离家到杭州“求是书院”读书,1904年又东渡日本留学。辛亥革命时,他参加了兴中会、同盟会,与孙中山有密切的交往,与革命家秋瑾共同进行革命。1924年,张任天由孙中山介绍去南洋担任苏门答腊《南洋日报》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在浙江省政府参事室任职。

进入耄耋之年的张任天,思路清晰,步履稳健,十分健谈。那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

生活起居顺其自然

张老常说:“随意而至,随遇而安。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行则行,住则住,天下到处都是我的归宿。”他生前在生活上虽有子女照顾,但仍坚持自己料理,不给家人增加麻烦和负担。他对儿孙们说:“你们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大家还是自便为好。”

饮食进补顺其自然

张老饮食随便,不迷信补药。他不分粗细荤素,有什么吃什么,常常是走到那里,吃在哪里。他认为,想吃就说明身体需要,能吃得下,就会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精神风貌顺其自然

张老每日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时练习书法和写回忆文章,保持脑力不衰。他思路清晰,尽管说话速度较慢,但仍很健谈,记忆力也很好。他每天早起、早睡,常到户外活动筋骨,遇到雨雪天气,就在室内活动。他还常到附近的河边或树林中散步,城隍山下、西子湖畔,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游侠老人”。

修身养性顺其自然

张老一直保持着愉快乐观的健康心理。张老屋里挂着“盛世人瑞”的镜框,表明只有国家兴旺,才能有人瑞的佳境。他常说:“乐观、豁达大度、幽默、常开玩笑,是延年益寿的良方。”

或许,张老这种顺其自然的养生方法,和他的名字有很大的关系。他常幽默地对人说:“你看我的名字‘任天’二字,意思就是任从天的摆布。世人皆知,太阳有出有没,月亮有阴晴圆缺,时间有白天黑夜,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要健康长寿,一定要顺着它来,否则就会闹病。”这就是他养生的秘诀。

1995年春,这位一生不苛求自己,更不苛求于他人,一切都自由、自然、自在,一直都保持着愉快的精神风貌的张任天老人,终于走完了他109年的人生。

二 先人后己,怡然自得

原文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第七章》

译文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恒久。因此,有道的圣人让自己居于人后,反而能领先于众人;外忘而不顾己身,反而能够保全自身。

阐释

老子从天地之所以恒久存在的道理得出,只有先“后其身”、“外其身”,才能达到“身先”、“身存”的目的。老子这种由天道推论到人道的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更是一种修身养性、怡然养生的智慧。

老子认为,天道因“不自生”而“长生”,所以,为了实现人们所共有的存身、长生的目标,他希望人们也效法天道的这种无私无为。

对此,我们很容易发现,老子在说明这种观点时采用的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他首先指出利他(“后其身”、“外其身”)和利己(“身先”、“身存”)是相互统一的,然后进一步说明,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

他在《老子第七章》的最后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即,这不正是因为他(圣人)能大公无私,让别人得到了好处吗?所以他能成就自身。天地由于“无私”而长久存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让忘私而成就自己的理想,这种先人后己,怡然自得的心境,十分符合老子在“无为”中“有为”的思想。

当然,老子从天道说到人道,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前者,即启发、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就在长生、养生方面给了人们足够的启示:利他能陶冶人的心志,最终不但能转化为利己,还会像天道“不自生”一样使自己获得长生。

养生之道

先人后己,怡然自得,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更是养生学上必不可少的一种心境。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即仁爱、恻隐之心;俭即俭吝、朴素之德;不敢为天下先,则是谦让不争、自谦自重,或是不敢背离道而行天道不能为之事。

养生不只是健康长寿,还包括精神的完满充实和心灵的怡然自得。老子能够“长生久视”,使生命达到量与质的统一,与他注重这些“不为天下先”之类的品德是有很大关系的。

先人后己是一种谦让的美德,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在大家需要的情况下,谦让者发扬风格,把机会或享受让给更加需要的人,那么,在这个谦让的过程中,“得到”就会变得更加可贵,谦让者也会增加一些新的人际空间。

中唐隐士寒山子曰:“先人后己,知柔守谦,所以安身也。”的确,先人后己,谦虚退让不仅不会招来危害,反而能助人安身立命。

比如在一条无法同时通过两人的狭窄小道上,人们争先恐后互不相让,就有跌落深谷的危险。而这时,如果你停住脚步,让他人先行,就不会有危险。又如面对美酒佳肴,你总想一人享受,殊不知,这势必会招来别人的妒恨,所以这时,你就应该礼貌地请他人先享用,然后再一起共享。生活中,像这样需要互相谦让的情景还有很多,只有处处为他人着想,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才能在危难之时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凡事让他人先行一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其实这是一种圆熟的、以退为进的做法,由此获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

如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 此事遂被传为佳话,“六尺巷”也保留至今,成为安徽桐城一景。

像张芙这样的退让,不仅给自己和他人留下了更多的生存活动空间,也给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留下了更多回旋的余地,给邻里人际关系带来了更多谦和之气,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先人后己,怡然自得,在谦和中惬意地享受生活的快乐,是每个养生者都应培养和保持的一种心态和境界。

养生典范

白隐禅师,日本一位著名的禅师,他非常长寿,活到了100多岁。可以说,“先己后人”的道德修养是白隐禅师重要的长寿秘诀之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白隐禅师的事迹中看出来。

距白隐禅师的寺院不远,有一户开布店的人家,他们的女儿未出嫁就怀了孕。她的父母觉得很丢人,就逼问女儿这孩子的父亲是谁,女儿生怕一讲出来,她的男友会被父亲打死,所以一直不肯讲。后来经不起父亲的一再逼问,她念头一动,父亲最尊敬白隐禅师,因此就说:“我肚子里的孩子是白隐禅师的。”父亲一听,整个人像天崩地裂一般,万料不到竟有这样的事,白隐禅师是他最敬重的人呀!

她的父母就带着她去找白隐,白隐轻轻地说了句:“是这样的吗?”

她父母看到白隐的神态安详,当时就没有继续闹下去。小孩呱呱落地以后,女孩的父亲把小孩抱到寺院,丢给白隐禅师说:“这就是你的孽种,还给你!”

此事传出后,周边百姓纷纷指责白隐禅师道貌岸然,是伪君子。白隐禅师名誉扫地。

白隐禅师默默地做了这小孩的保姆,天天带着小孩化缘奶汁,到处遭受辱骂与耻笑:“这个坏和尚!”“这个不正经的和尚!”“什么狗屁得道高僧,原来只会引诱人家女孩!”

但是白隐禅师不论受到如何糟蹋和侮辱,仍然默默地抚养这个小孩。

一年以后,那女孩实在难以承受心灵的折磨,就对她的父母说出了事实真相。她父母听后,心里感到无比的懊悔,立刻带着全家老小,向白隐禅师赔罪忏悔。白隐禅师听了以后,只淡淡地说了句:“是这样的吗?”

三 因为不争,所以无失

原文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译文

正是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才会没有过失和怨咎。

阐释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性情、修养的修炼是其安身、养生的主要内容。

功过得失关乎人生荣辱进退,自古以来便为人们竞相论及。对此,老子亦有自己深刻的见解。他突出肯定了后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淡然处世的心态。这种心态,正是欲长寿者所必须具有的。《老子第八章》中,老子将最高的善比作水,形象地论证了自己的得失之论。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地间最高尚的善可以用水来形容。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且不与万物相争;水永远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洼、藏污纳垢的卑下之地,所以与“道”很接近。

老子认为,要想成为具有最完美人格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对一切名利都不闻不问,甘愿去人们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这就是老子著名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老子这种“不争”的主张在其他一些章节中也有涉及。如《老子第二章》有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助长万物而不自恃,成就功业而不据为己有,正是因为不占有的美德,功绩才不会失去。又如《老子第六十八章》中说:“是谓不争之德。”这就是不争的德行。

那么,老子这种“不争”的淡然处世的心态,究竟对养生有什么好处呢?

他在《老子第八章》最后总结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就进一步指出了,这种好处就是“无尤”。无尤,即没有过失、没有怨咎、没有罪过。而且,“不争”还有另一个好处。《老子第六十六章》中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他不同人争斗,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与他争斗了。

因为不争,所以无失,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平衡和完善,对于处世为人来说,它是一种完美的心理境界;对于长寿养生来说,它更是一剂必不可少的良方。

养生之道

老子认为,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这些得道的“圣人”的言行和水很相似,即“以不争争,以无私私”。

为什么老子说水是最近于道的呢?王夫之对水有这样的论述:“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孔子也有言:“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他们都借用水来描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君子形象。

古往今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由此,老子“上善若水”的说法就不难理解了。不过,老子在此论述的重点乃在于后面的“不争”和“无尤”。

老子由水得出了修身养性的要旨,即“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也不会有什么怨尤。

在今天看来,老子所谓的“争”,无非是争名誉、争地位、争金钱、争产业、争权力等。其实,人们都知道这些只是身外之物,然而,恰恰就是这些身外之物,让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之中产生了诸如愤怒、焦急、恐惧、沮丧、悲伤、不满、嫉妒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更有甚者,竟至做出违背伦理道德和有违法纪的事情,最终误人害己。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人们在这一环境中,不可能不参与竞争。所以,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说“争”都是不对的。在同等条件下,在道德与法纪范围内,去争取较好的生活条件与待遇,是无可厚非的;公平、平等地参与竞争,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那么现今,又该如何理解老子所谓的“不争”呢?

老子所谓的“不争”,并非一味地反对任何争斗,也非消极地坐以待毙,不求进取,而是反对不讲道义,不讲策略的争斗。“不争”的真义是要求人们从争名夺利的罗网中解脱出来,不争功名,不争利禄,不争地位,不争待遇,不争高下,不争是非,不与别人争吵,不跟敌人争战等等。这是一种“不争之争”。其实,这种“不争之争”也是一种争,只不过它不同于一般人的以利己为目的的外在之争,而是从利人利物出发的深层意义上的争。

正如老子自己所说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的前提是“利万物”与利人。这种利物而不与物争功,利人而不与人争名的“为而不争”,不仅有利于社会,而且也能使自身从名缰利锁中解脱出来。

由此看来,老子这种“不争”的观点,对保健养生是尤其重要的。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人们有了这种“不争”的观念,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奢望,便可减轻心理上的负担与压力,从而放弃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与嫉妒,减少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烦恼与忧伤,从而安然地享受人生了。

养生典范

何兹全,历史学家,1911年9月7日生于山东菏泽。1935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前往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研究,并在大学讲授“中国通史”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老一生笔耕不辍,《魏晋南北朝史略》、《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等都是其代表性著作。其中《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古代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多年来,他曾赴美、日等国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讲学,推动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

何兹全老人不仅学术成就闻名学界,他的健康长寿也让学界称道。年近百岁的何老,至今仍精神矍铄,腰板挺直,步履稳健,幽默达观。

学习是何老一生最重要的寄托,这个寄托也是何老生活的要旨之一。他不仅每天花大量时间看书,而且还在96岁高龄时出版了六卷本《何兹全文集》。2008年初,何老还受聘于北大兼职教授。他表示:受聘北大实现了他几十年来的夙愿,他感谢母校对他的培养和教育,并愿意为北大历史系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何老生活上很简单。早上一般一个鸡蛋,一碗牛奶,再加一个小包子;中午和晚上一般是馒头花卷之类的面食,喝水也只喝白开水或少量淡茶。日常饮食就两字:简单。现在不仅肠胃消化很好,而且很少生病。

年轻时的何老十分热爱足球,虽然现在已年近百岁,却依然保持着对足球的浓厚兴趣。2008年6月欧洲杯在白天的重播,老人都要坚持看完。他兴奋地说:“我一开始就看好西班牙,结果西班牙真没辜负我的期望啊!”

何老有两句自己最喜欢的话,即“人海身藏焉用隐,神州坐看可无言”和“士不可以不弘毅”。他解释说,前句是说不为名利所困,神清气闲,用不着另寻世外桃源;后一句是说知识分子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应有着自己独立不羁的文化品格和气魄。

从何老近百年的人生看来,饮食、运动等外在的因素对长寿养生固不可少,但是内在平和达观的心境更是重要。何老总结似地说:“与世无争与人无争是第一;吃得好睡得好是第二。”

由此可见,健朗而治学不殆的何老,始终保持着一种“不争”的健康心理状态,这正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秘诀之一。

四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原文

天地之间,其犹橐昢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老子第五章》

译文

天地之间,岂不正像风箱一样吗?中间空虚,却又不枯竭,越是鼓动,气流就越是充沛,源源而出。

阐释

老子所述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实质上讲的是一种运动学上的养生观。《老子第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是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阴阳物质结合而成的,要达到健康状态,必须阴阳调和。而要达到阴阳调和,必须要有气的冲动。

老子这种保健养生观同中医学的观点是一致的。比如地球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大气层中气的冲动——风,雨水就不会均匀分布,就容易发生旱灾、水灾。所以,人体要健康,必须要有精气的冲动,气冲阴阳以调和。

那么,又如何使精气冲动起来呢?老子认为,应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而不屈”,精气的运行是虚静而不屈服的,即精气在人体内运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多数时是感觉不到的,而且没有任何东西能使它屈服。换句话说,精气的运行不会屈从于人的意志,而只能受到合适的引导才能冲动起来,也即他所说的“动而愈出”。

老子这里所说的“动”和我们今天所说的运动是同样的道理。他认为,人身这个风箱运动得越快,精气就出动得越多。精气一旦冲动起来,人体阴阳便得到了调和与平衡,身体便处于一种和谐、健康的状态。

老子这种运动健身观也得到了现代医学及运动生理学的印证。事实上,真正同人们的健康实践相符的、长期有效并且显著的健身方法,就是运动。比如我们身上发冷,出去跑10分钟,身体就会发热,这是由于运动调动了精气运行,人体气血循环加速。所以说,老子这种“动而愈出”的运动保健观,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养生之道

既然老子提出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运动养生观,那么,他提倡的这种“动”,具体又是指的什么呢?《老子第四十九章》中有言:“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歙,吸气。天下的圣人,用呼吸之气来为天下人振作精神。可见,老子提倡的是一种有氧运动。这同现代生理学——“有氧运动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健身方式”的观点是完全相吻合的。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有什么好处呢?老子接着说:“百姓皆注其手足,圣人皆孩之。”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调动精气贯注到每个人的手足,圣人都像小孩一样高兴。手足是人体的末梢部位,精气连最远的末梢部位都能贯注到。可想而知,人民的身体就非常健康了。所以圣人就像小孩一样高兴。

根据现代医学和生理学的观点,所谓有氧运动,又称氧代谢运动,是指那些以增加体内氧气的吸入、输送及利用为主要目的的耐久性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经过心肺努力,加快呼吸与心跳,人体吸入的氧气量和人体所需要的氧气量相等,也就是说吸入的氧气量基本满足体内氧气的消耗量,达到生理上的动态平衡,没有缺氧情况存在。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对养生保健是十分有利的。

有氧运动能加强血管功能有氧运动可使全身血管不断得到应有的锻炼,从而加强了其柔软性和舒张力,并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增多,让肌肉变得更加丰满而结实。

有氧运动能促进肺功能有氧运动使锻炼者的呼吸加深加快,从而提高肺活量和吸氧气的能力,满足气体交换的需要,增加身体机能水平。

有氧运动能加强心脏功能氧气吸入肺后,要靠心脏挤压才能由血液输送至全身。

有氧运动能改善心律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后,心脏体积轻度增加,容积增大,每次搏出量增多,可使心率适度降低,这样心脏就会得到更多的休息。

有氧运动能提高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中的钙渐渐减少,有氧运动可有效防止钙的损失,避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有氧运动能减轻体重有氧运动加上适当的饮食控制,可有效去除体内多余脂肪,减轻体重,并有益于降血压、降血脂和控制血糖。

有氧运动能缓解精神压力有氧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它可以通过肌体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转移和调节,缓解生活中各种精神压力,起到平衡心理状态和改善睡眠的作用,从而也提高了机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了患神经衰弱症的可能性。

有氧运动包括:跑步、骑车、游泳、体操、跳绳、跳舞和球类等。健身专家建议,每一次有氧运动至少要持续20分钟,40~60分钟效果会更好。

下面再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

散步散步不会对关节产生冲击,还不受场地的限制。散步的运动强度不大,可作为任何一种健身项目的良好起点。开始时,散步最少应有10分钟,随着感觉越来越轻松,可逐渐延长散步时间,以每小时1.5公里的进度锻炼即可。

慢跑慢跑比散步的运动强度要大,所以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锻炼效果。开始时,可以疾步行走,然后逐渐过渡到跑步。当感到气喘吁吁时,可以再换成散步。随着身体状况的逐渐改善,跑动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而散步的时间则变得越来越短。

骑车骑自行车能使心脏功能与腿部肌肉得到锻炼,并且还不会给膝关节带来额外的负担。开始时,骑车速度以中等为宜,大约每分钟车轮转50次。固定自行车上装有速度仪表,可以显示运动强度。对于我们平常的自行车,可以计算脚蹬的次数。随着体能的不断增强,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游泳游泳能减轻关节负担,是对关节损伤可能性最小的一种锻炼方式,身材过于肥胖时尤为如此。游泳不但能锻炼肌肉力量,同时还能增强心肺功能。开始游时,头部露出水面,以缓慢的速度在水面上划动,当身体逐渐适应后再开始憋气游泳,连续游5~10个来回即可。

养生典范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

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长子,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曼德拉一生屡经坎坷,充满了传奇色彩。多年来,他一直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为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年逾九旬的曼德拉仍十分健朗。

对此,曾有人问曼德拉:“是什么力量使您充满了活力?”曼德拉回答: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其实,人人都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但真正能够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就不是很多了。然而,曼德拉做到了。他深信“好动”可以养身的道理,数十年都坚持并热爱体育运动,这是他健康长寿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曼德拉早年就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即使在漫长的27年的监狱生涯中,他也没有放弃这一习惯。曼德拉身高1.83米,关押他的牢房不足4.5平方米,但他仍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坚持体育锻炼。

他每星期一至星期四早晨,在牢房里原地跑步45分钟,并做100次俯卧撑、200次仰卧起坐、50次下蹲等健身运动。此外,他还利用每天放风的半小时在院子里跑步。

在所有的球类中,曼德拉比较喜欢网球,在一次比赛中,他奋力救球,右膝狠狠地磕在水泥地上,造成粉碎性骨折,留下后遗症,至今走路都有点跛。

曼德拉最喜爱的运动就是拳击,年轻时曾参加过比赛。晚年的曼德拉在谈到“一生遗憾”时首先提到了拳击运动,“我非常遗憾没能成为一名世界级拳击冠军”。

尽管年岁已高,但曼德拉“好动”的脾性仍然没有改变,只不过活动的程度有所减缓。现在他每天的“必修课”是散步。有时候,他走出住宅沿着大街散步,见到行人会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就像遇到老朋友一样。

当参加庆祝集会或遇到高兴的事,曼德拉都喜欢翩翩起舞,通过这个方式活动筋骨。曾有这样一件事:

在曼德拉住宅隔壁,有一所南非华人办的“凯森艺术学院”。1999年9月的一天,曼德拉在散步时听到学校传出歌声,便走进了校门。当听说学生们正在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排练节目时,曼德拉说:“我知道新中国的国庆是10月1日。”他问:“你们会唱《长征组歌》吗?”然后和大家一起放声高歌。唱完后,曼德拉意犹未尽,又高兴地和大家跳起舞来。那轻快的舞姿和灵活的身躯,真让人看不出来,这是个历尽磨难又患有腿疾的八旬老人。

2007年7月18日,为了庆祝南非前总统曼德拉89岁的生日,国际足联专门在南非开普敦的纽兰德体育举行了一场明星慈善赛,比赛的双方是非洲明星队和世界明星队。挂靴30多年的球王贝利为曼德拉而复出。

曼德拉就是这样一位喜欢在快乐中运动,在运动中获取快乐的人,由此也使他赢得了健康和长寿。

五 味之无味,平衡饮食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第六十三章》

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自己不喜爱的食物来摄取人体所需。

阐释

人体保健养生离不开合理的饮食,道家也十分重视合理饮食对养生保健的作用。

老子在《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所谓“味无味”,就是吃任何东西都不要去知其味。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去品尝滋味,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就少吃、不吃,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偏食的习惯。

显然,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饮食的平衡和平淡。他认为,应从普通食物中品尝出大味道、美味道来,即使是家常便饭也吃得有滋有味;再进一步讲,就是从粗茶淡饭中也能咀嚼出一种人生的安然平淡、从容闲适来。这是老子的饮食之道中蕴含的更深一层的智慧。

老子曾负责管理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有不少机会参加统治阶层的高级宴会,自然也吃过不少美味佳肴,但他能把美味当作五味,并不一直想着它,也不一心惦记着它,更不希望能日日享用。等到他辞官归隐,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饭时,他又能从无味中品尝出美味来,吃得津津有味。在当时的乱世,他便由此而健康地活过了百岁。

老子之所以强调“味无味”,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腹不为目”,即每个人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能吃饱、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求多求好,处心积虑地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食欲。

他在《老子第十二章》中就明确指出:“五味令人口爽。”这里的“爽”是“差错”的意思,即饮食的合理搭配对健康很重要,应该荤素适宜,不能因为有条件、喜欢吃就整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这种吃法是不合理的,时间长了就会出差错,就会影响健康。

养生之道

老子这种味之无味,平衡饮食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养生家的认可。

明代著名养生学家王蔡在《修真秘要》中说:“酸味伤于筋,苦味伤于骨,甘则不益肉,辛多败正气,咸少促人寿。”这就是强调饮食要五味调和适中,任何一味偏多,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其中,特别是吃盐不可太多,多则使人夭折短寿。又如《黄帝内经》早就说过:“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也鲜明地指出了适量饮食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老子所说的“味之无味”的这种饮食平衡呢?对此,大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荤素均衡

根据现代营养学,谷类食品中含有糖类和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肉类食品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故需合理搭配。

在菜肴的配置上,应注意荤素结合,荤食(鱼、肉、禽、蛋等)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量热能,但过量则会损害人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肥胖等,均与高脂肪饮食有关。

素食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疏通肠胃,促进消化。素食中的纤维素,遇水后会膨胀,形成致密的网络,能在肠腔内吸附无机盐和有机酸,并进一步吸附水分,进而调整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而多食有纤维素的食物,如豆类、玉米及蔬菜中的芹菜、卷心菜、大白菜等,可以预防肠炎和肠癌的发生。

荤素搭配时,蔬菜的总量最好超过荤菜的一倍或一倍以上。现代营养学家认为,新鲜的蔬菜、干果、浆果等食物的生物活性极高,是延年益寿的良好食物。

性味均衡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中医历来强调“药食同源”,“药疗不如食疗”。

食物的性能与中药一样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不同性质的食物,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类似中药的治疗效果,如:西瓜性寒,味甘,功用解暑热,除烦渴;绿豆性寒,无毒,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羊肉甘,温,大热,补虚祛寒,效同人参;大蒜性温,味辛,是常用调味品,有良好的解毒杀菌作用,能治疗腹泻、咳嗽等症,有“天然的广谱抗生素”之称;生姜性微温,味辛,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之效用;等等。

所以,食物同中药一样,必须平衡组合,才能确保五脏之气的平衡。五味过偏则五脏失衡,产生疾病。

寒热均衡

日常膳食中,如偏食温类食物或偏食寒凉类食物,便会对人体的体质与性格产生影响。

常见的温性食物有大枣、酒曲、黑豆、辣椒、橘子、李子、桃、羊肉、鲤鱼、虾等,它们具有补虚劳、祛寒冷、益气血、暖腰膝等作用。

常见的寒性食物有小米、绿豆、蘑菇、白菜、番茄、冬瓜、西瓜、莲藕、马蹄、梨、螃蟹等,它们具有清热解毒、消烦止渴、滋阴凉血的作用。

养生典范

张仲景(公元142~210年),字机,南阳郡涅阳人,后汉著名医学家。相传他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向同郡的医学家张伯祖学医,尽得其术。张仲景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他也因此而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医圣张仲景的长寿养生之道,首推饮食。概括来说,他的饮食养生秘诀就是“两五、配四加新鲜”。

何谓“两五、配四加新鲜”?就是指饮食中的主食为五谷相兼,粗细搭配;副食中菜肴的性味与烹制的味道要五味适合;所用饮食要与四季气候特点相结合;饮食原料都要用新鲜的。

那么,张仲景又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春季

在春季里,张仲景的主食主要是用甘凉性的小麦加工成各种面食,再配用一些米粥;副食则主要选用辛甘之品,如葱、香菜、韭菜、胡萝卜、花生、大白菜、鸡肉、猪肉等。

张仲景认为,春天气候开始温和,人体的阳气亦开始升发,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起来,故多用辛甘食品,用以助阳气,以利于新陈代谢。同时又配用甘凉的主食,以防阳气太过,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夏季

在夏季里,张仲景的主食主要是用甘寒性味的小米,配用而食,稀粥常加些绿豆;副食主要选用甘酸清润之品;如各种青色蔬菜、西红柿、冬瓜、丝瓜之类以及鸡蛋、鸭肉、牛肉等。

张仲景认为,夏天气候炎热,人体的阳气盛于外,阴气弱于内,选用性味寒凉、甘酸、清润之品,即可清热祛暑,甘酸又可化阴而保护阴气。在这个季节中,当忌辛辣之品,以免更伤阳气,但又恐多食甘寒之品,易伤脾胃之阳气,而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还得常用些大蒜,以防此弊。

秋季

在秋季里,张仲景的主食和副食均用甘润之品。主食是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主,配用些白薯等,稀粥中常放些芝麻、核桃仁;副食除多用各种蔬菜之外,还要多食各种水果,肉类品则用些猪肉、兔肉、河鱼等。

张仲景认为,秋季气候凉燥,多食甘润之品,可以生津祛燥。在这个季节中,亦要忌食辛辣,尤其是生蒜、辣椒之类。除此之外,也要少用苦寒、甘寒与发散之品,如苦瓜、黄瓜等,烹制的味道多以清淡为主。

冬季

在冬季里,张仲景的主食主要是用甘温性味之品,如玉米、高粱米制成的面食,再搭配些米面,稀粥中常放些芸豆、赤小豆;副食常用具有滋阴或潜阳、理气功效的蔬菜,如大白菜、青萝卜、白萝卜、豆芽菜、木耳等,肉类则多选用甘温助阳之品,如羊肉、狗肉、鸡肉等。

张仲景认为,冬天气候寒冷,人体内的阴气潜伏于内,多用溢阴潜阳与理气之品,可以防止潜藏于内的阳气化火而伤正气。同时,又食用甘温助阳之品,可以壮阳以御风寒。在这个季节中,所烹制的食品味道应五味相配,并要略浓些,禁忌偏食或多食某一种口味的饮食。

张仲景对食用的食品,其原料都要求是新鲜干净的,如粮食必须是当年产的,必须现吃现加工,若有发霉或虫子的谷物,是决不让加工成米面的。

也许有人会觉得,医圣张仲景对饮食的“两五、配四加新鲜”的要求有些繁琐和苛刻,其实不然。

众所周知,饮食对人体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饮食是精气神的营养基础,所以,饮食只有做到合理调配、清洁卫生,并防止病从口入或因饮食不当而引起疾病,才能使人得到充分的营养来源,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六 功成名就,退而安身

原文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第九章》

译文

大功告成了,声明成就了,就该急流勇退,这才符合自然之道。

阐释

老子认为,功成名就之后,便应急流勇退,这样才能安身、长生、养生。《老子第九章》有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即始终保持丰盈的状态,不如停止它;不停地打磨以使其更为锋芒,却难以保持永久的锋锐;金银珠玉即使堆满屋子,也难以长久地守护住;人富贵了就会产生骄奢淫逸的心理,会更容易犯错误。所以,功成名就之后,就应隐退,这才是天之道。

这段话的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所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表面上看是一种为人之道,一种安身之道,实际上,它更是一种长生之道。

人们在遇到名利当头时,往往心醉神往,趋之若鹜。老子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知进更要知退。持“盈”的结果,将难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他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这才是安身长保之道。

功成名就,退而安身,老子指出的这种安身养生之道也十分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他在《老子第三十章》中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即事物达到了强盛的极点,就会逐渐衰弱,这就是违反了“道”的原理,会很快灭亡。

同样,功名的成就到达了顶点,也会和“物壮则老”一样,不断下降。所以,为了力保晚节,颐养天年,功成身退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总之,老子在此突出强调了“功成身退”。他认为,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都是安身养生之大忌。

养生之道

老子在第九章充分强调了“盈”和“功成身退”对安身、养生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盈”并适时而退呢?老子认为,关键是要做到淡泊名利。

正所谓否泰相参、祸福相位,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长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水的因素。老子悟出了辩证法的道理,正确指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他认为一味追求功名必会招致灾祸。所以,他告诫人们急须趁早罢手,见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婪权位名利,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

秦国丞相李斯就为一味持“盈”,不知进退付出了代价。李斯在秦国为官,已经做到丞相之职,可谓富贵功名集于一身,权大势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做了阶下囚。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的机会也没有了,后也终被赵高所杀,不得善终。

其实,不论为官为民,每个人在人生的重要时刻,都要审时度势,谨慎而行,无论是进、退、成、败,都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不张扬,退而不委曲,功成身退,败不气馁。否则,该进的时候不进,就会失去机遇;该退的时候不退,就会惹来麻烦和祸害,安身、养生便也无从谈起。

关于老子这种功成名就,退而安身的处世、养生之道,后世诸多名家也有相似的看法。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便有这样的诗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这正体现了“功成身退”的精神。清代名臣曾国藩也有“功成身退,愈急愈好”的名言遗世,他曾在写给其弟曾国荃的信中嘱劝其将来遇有机缘,尽快抽身引退,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这也体现了“功成身退”的智慧。《菜根谭》中也有这样的言论:“若业降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一再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可,这充分印证了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更是一种安身、养生的大智慧。

养生典范

范蠡(前517~前448),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人。范蠡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青年时即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后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尽展平生所学。

勾践被夫差打败,但范蠡坚信“越必兴、吴必败”,进谏曰:“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遂被勾践拜为上大夫,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三年后,范蠡归国,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之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二人齐心协力发展生产,整顿军事,增强国力,实施长期的复仇计划。

后来,越王勾践被夫差释放回国。尽管此时越国已今非昔比,但范蠡还是建议越王暂时韬光养晦,不露锋芒,先让吴国全力北伐,再伺机乘虚进攻。这一正确的战略方针使得越国赢得了最佳战机。后来战端一开,越国果然顺利打败了吴国。当吴王也向勾践屈辱求和之时,范蠡劝说越王不能手软,要坚决清除后患。这个建议被越王采纳。越王由此在吴越争霸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终得以称霸东南。“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急流勇退,并致书文种,劝其应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大势,早日离越。文种不忍而称病不朝,想借此试探一下勾践的动静。果然,勾践亲自前来探病,对躺在床上的文种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说罢便掷剑而去。至此,文种才悔不听范蠡所言,走投无路之际,只得依越王赐死之意伏剑自杀。

范蠡离开越国后,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过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范蠡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三年后,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的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他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经商几年后,又积资成为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公元前448年,范蠡离世,享年69岁,在当时属高寿。范蠡志得意满的一生,尤其是晚年的平安康健,与他功成名就,退而安身的为人之道是分不开的。

七 神形兼养,动静相宜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老子第十章》

译文

精神和身体合二为一,能永不分离吗?

阐释

道家学派的养生思想偏重于养德和养心,其创始人老子还提出了神形兼养,动静相宜的养生观。《老子第十章》开篇指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用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夫;“营”,旧注为魂。“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精神与身体合二为一。显然,这便是一种神形的结合。

老子的这种“神形兼养”,实际上也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他的养生思想的总前提是“道法自然”,在此基础上,他又尤其讲究“动静相养”,认为“清静为天下正”,静以制欲,动以济生。

他认为,“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养生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还要注意精神的保养,这样才能使形体健壮,精力充沛。而且,形体和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会使身心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这对保健养生是十分有益的。

我国传统医学的养生方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看,不外乎“养神”和“养形”两大部分,即“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而且,道家学派历来也十分注重精以养生,重在养神,所以,老子在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出“神形兼养,动静相宜”的综合养生观,不得不说是对传统养生学的一个难能可贵的贡献。

养生之道

老子神形兼养,动静相宜的养生观十分符合传统中医养生学的理论。

神形兼养

中医养生主要立足于“神形兼养”的原则。所谓“神形兼养”,即是根据中医“心者,形之主也”,“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的理论,认为精神心智的养生应在脏腑形质养生之上;而神形兼养中,又以养神为主,特别是养神对精神残疾的实用意义更大。中医养神法是采用形调神,以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为原则的,其实质是取动静结合来调和人体阴阳和气血的运行,促进机体的康健。

动静相宜

传统养生文化中的动静观被辩证地体现和应用于养生实践中。这种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与静互为因果和前提。如南宋朱熹所言:“若以天理观之,则动之不能无静,犹静之不能无动也,静之不可不养,犹动之不可不察也。”二是相互包容和蕴涵。没有绝对的动与静,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或外动内静,外静内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所说的“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就是这层意思。三是动静相互消长转化。如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科学性。

与老子并称为“道家之祖”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这种养生思想。他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形神兼养才是养生的正确途径。在《庄子达生》中,他列举了两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有个鲁国人名叫单豹,是有名的隐士。他远离市井,在深山中隐居多年。单豹一直过着“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的生活,虽然清苦,但精神上逍遥自在,70岁时仍然鹤发童颜,是位非常善于养生的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高人隐士却被老虎吃掉了。

还有一个人叫张毅,他善于交际,朋友很多,交游广阔,无论高门寒舍都有往来。然而意外的是,张毅在40岁的时候,突然患“内热之病”,不治而亡了。

这两个人性格和生活方式迥异,但都不得尽享天年。对此,庄子的评价是“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他们都不懂得形神兼养的原则,都忽视了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所以都没能长生。

养生典范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出生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开始发表诗作。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活动长达60余年,创作了大量诗集、小说和剧本,其中诗集《吉檀迦利》使他于19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

泰戈尔享有80岁的高寿,并长期以旺盛的精力奋笔耕耘,成就巨大,这得益于他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

动养生

从青少年时起,泰戈尔就有多种体育爱好。

泰戈尔喜欢旅游。从1890年起,他常常乘船周游各地,每到一个地方,他又去作徒步旅行,观赏各地的景物、风土人情。有时,他也坐下来,听农民、村妇、泥瓦匠和石匠演唱民间歌谣,或听他们讲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生活中发生的趣事。

泰戈尔喜欢爬山。常常有人看到,他一个人撑着手杖从一个山头爬到另一个山头。爬累了,他就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一坐,偶有行人路过,便和他交谈。他什么都问,什么都感兴趣。也许,这正是一个诗人的本色。

摔跤,也是泰戈尔喜欢的一种体育锻炼方式。青少年时,他常常天不亮就赶到摔跤场练习,刚开始练时由于技不如人,常常被摔倒,惹得场边的观众哈哈大笑。但他毫不气馁,也不在乎别人的嘲笑,马上爬起来继续操练。

另外,游泳、打猎、洗冷水浴等,也都是他常常坚持的体育锻炼项目。

静养生

泰戈尔很善于养性,他从佛学中领略了寻求内心平静的崇高境界,在乐与悲的情感冲击下,运用自己超人的平衡能力,使精神状态处于平稳之中。

对此,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排遣现代医学认为,长久的悲哀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泰戈尔排遣悲哀的主要方法是写诗,他用诗歌寄托哀思,从而消除那些破坏能量的因素。

转移他很善于在遭到悲痛时,向宽慰与欢乐转移,以消除痛苦的折磨。

超脱他说:“生命的悲剧猛烈地震撼着我们的感情,但生命从整体上看极其乐观,悲剧只是生命的欢乐赖以表现自己的韵律的一部分。”即使生死,泰戈尔也看得很坦然,他就有这样一句名言:“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八 专气致柔,放松身心

原文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老子第十章》

译文

聚集精气而达到柔和安顺的状态,能像婴儿一样吗?

阐释

老子追求的是一种虚静、无为的精神境界,所以在养生学方面,他十分注重心理方面的作用。

在本章中,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即是指在专门调动精气的过程中,身体要柔顺温和,要像婴儿一样彻底放松,这便是他对心理调整的一种要求。后文中,他又进一步指出,“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旨在说明感觉器官的开合,应做到柔静如雌;内心无所不知,却应做到一无所知,这也是对心理状态的一种调控。

老子认为,心身合一,专气致柔是养生的一种基本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要求身体时刻注意放松,合理安排劳动与休息。

的确,轻松的心理状态对养生异常重要。当人体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时,经脉就不易被肌肉所压迫,从而保持一种比较通畅的状态,精气运行阻力就小。正如《老子第四十三章》中所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当我们身体达到最柔的状态时,经脉非常通畅,精气就可以在人体最坚硬的脏器中奔驰。骨头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如果我们充分放松,骨头里、骨髓中都会有精气畅通无阻的运行。那么还有什么“气滞血淤”之类的病痛缠绕我们呢?而如果长期紧张,肌肉僵硬,精气运行受阻,就会因“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而诱发疾病,损害健康。

所以在老子看来,经常放松身体,使之保持柔顺状态,精气运行就会活跃,生命力就旺盛,人就会健康长寿。

当然,正所谓心身合一,老子所说的这种放松,并不仅仅是形体的放松,更重要的还是心理的放松。身心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形体的放松,有益于缓解紧张的心情;心情轻松愉快,也可避免肌肉紧张僵硬。总之,身体和心理都彻底放松,才是老子心理养生的要点。

养生之道

对于心理放松的方法,老子提出了“涤除玄览”的观点。这就是说,要消除一些空想,去除那些达不到的欲望。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为无为,事无事”的办法,不勉强做任何事,凡事顺其自然。这样就可驱除紧张心理。否则,达不到的欲望多了,就会“能无疵乎”,导致心理过度紧张,出现心理疾患。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竞争、高节奏、高压力的社会,这就无形地加重了人们的身心负担。据心理门诊很多病人反映,他们往往感觉压力大,脑子里的弦成天绷得紧紧的,放松不下来。心理专家介绍,患者压力更多来自于内心,如对自身期望值高而超出自身能力,导致不胜重负等等。人如长期处于这种内外双重压力下,往往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症状,如心理放松不下来、烦躁、包容性差等,最后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

所以,一旦有了心理压力,就应该像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尽量使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具体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音乐放松通过音波的振动起到舒缓作用。同时,音乐犹如化学催化剂,它能改变内分泌,使心理达到彻底的放松。不过,听音乐也要有所选择,兴奋躁动时,宜听安静的音乐;忧郁愁闷时,宜先听忧郁的音乐,产生共鸣之后再听欢快的音乐;感到压抑时,宜听《命运交响曲》、摇滚乐等激情的音乐;紧张时,宜听轻松、流畅、旋律优美的古典音乐。并且,听音乐放松时,要尽量避免外界干扰,保持连续欣赏。

改变认识观认知介入,对事情给予积极的或中性的解释。当压力因子进入主观知觉时,认知可以对它进行积极的或中性的诠释,或者把它看作是一种喜讯,或者把它当作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东西。构不构成压力主要是内心的感受,所以,应从内心深处化解压力,调整期望值,把利害关系看淡一点,满足感强一点。

面对现实,量力而为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订好自己的工作目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急于求成。

调整比较对象不妨向下比较。社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要学会比较,在生活上、待遇上、地位上,不妨选择比自己低的人比较,这样比较,心理就容易平衡和获得相对满足感,反之,心理就容易失衡和产生相对剥夺感。

工作与休息要分开做好工作和休息的转换,把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分开,周末、睡前不要想工作上的事情,该休息时要好好休息。

心胸开朗,自我解脱生活中遇到不称心的事时,不要耿耿于怀,动辄发火,应以善待人,宽大为怀;失意时,不要一筹莫展,要学会自我解脱。

劳逸结合,张弛适度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适当参加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听音乐、看电视、跳舞、练瑜伽、打太极拳等,都可有效地消除工作疲劳和缓解压力。

养生典范

张景松,北京人,1922年生。张老年轻的时候是某出版社的编辑,在编辑岗位上,张老兢兢业业直到退休。

张老对办公室工作非常有感触,他说:“有很多人认为,在办公室坐着是舒服的事情,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长期在办公室工作,至少有三大健康问题。

其一,静——长期在办公室伏案工作,身体锻炼少、气血循环流动不畅、脉络阻滞,筋骨不展,四肢不健,是多种疾病诱发的原因;

其二,躁——有的办公地点,嘈杂繁乱,空气混浊,人们冥思苦想,思虑过度,寝食俱废,长期的紧张、焦虑、烦躁,往往消耗心血、心神不宁,是失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

其三,疲——长期焦虑不安,精神紧张或伏案劳心太过,容易疲惫,出现头晕眼花,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肩背酸痛,四肢乏力,无所适从。

虽然有以上几大不利健康的因素,但张老认为,也不必紧张,只要应对得当,就可以保持健康。那么,张老有什么秘诀呢?

动静适度久坐伏案,应适当活动肢体,深呼吸、扩胸、下蹲、腰部左右侧屈,头部左右转动,眼睛左右侧视,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让全身都得到活动可促进气血周流、舒筋活络,提高工作效率。

静养内观微闭双目,心无杂念,全身放松,随着深呼吸运动,由头至脚,如温水蒸气浸润全身,如此做5~10次,顿感轻松舒适,疲劳顿消。

主动养生例如,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还未疲乏时就“主动休息”,让身体“充电”后再干,这比连续干效果好,也不伤身体。

九 享乐无度,其寿也短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第十二章》

译文

五光十色会使人眼花目盲;五音混杂会使人重听耳聋;五味佳肴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会使人放荡不羁;稀有财货,会使人行为不轨。

阐释

自古代起,人们便运用音乐来调剂自己的精神生活,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

传统医学也认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音乐养生历来都是中医养生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的确,音乐对养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凡事过犹不及,长期迷于五音就适得其反了。对此,老子便有“五音令人耳聋”的说法,这也是不无道理的。

老子认为,长期安于各种声色、美味、财物的享受,并不利于人的长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正因为此,“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即圣人只求饱腹不求声色悦目,因此,我们也要像圣人那样,摒弃以上那些享受而保持朴素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互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

他所说的“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正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糜烂生活和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的腐朽文化。所以,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俗的生活。

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心灵也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这才是人的安身、长生之道。

养生之道

老子养心、养生之道,一直提倡摒弃欲望,崇尚俭朴,排斥无度的享乐。在他看来,沉迷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及难得之货,并不是圣人之道,更不是养生之道。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开篇的《上古天真论》便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远古时候的人,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都能够遵守天地阴阳的规律,饮食有节制,生活作息有规律,不过度劳累,所以能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从而享尽天年,活到百岁才离开人世。

而“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把酒当作米浆喝,偷情养妾,醉酒后行房事。欲望衰竭了他们的精气,嗜好耗尽了他们的精力。他们不知精气盈满的重要性,不知保持精力的重要性。为了一时之快,他们违背生命规律去强行追求所谓的乐趣,无规律无节制的生活导致他们活到半百就衰老了。《上古天真论》中的言论,鲜明而直观地指出了纵情享乐给保健养生带来的后果,有力地佐证了老子享乐无度,其寿也短的养生观。

当然,老子的这种养生思想,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去享乐。合理的享乐,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只是一定要注意放弃过多的欲望,追求享乐要有度。

享乐无度者,往往玩物丧志,沉湎于酒色,沦落为赌徒、食客、酒鬼,萎靡不振,怪嗜成癖,身心颓废,失去了一切创造能力。一个仅仅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的人,或沉湎于物质生活享受、缺乏高尚情操和丰富精神生活的人,必然会产生精神上的苦闷、空虚乃至绝望,养生,长生便也遥不可及。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说:“夏禹走天下,乘四载,治百川,可谓劳其形也,享寿百年。颜子萧然,卧于陋巷,箪食瓢饮,外不诱于物,内不动于心,可谓至乐也,而年不过三十。”欧阳修将古代名人夏禹与颜回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劳其形者长寿,安其乐者短寿。”夏禹因治洪水,修通河道,劳其形,常劳动,相传享年160岁;而颜回终日端坐读书,不常活动筋骨,结果只活了30岁。

养生典范

生活中,人们都不应安于享乐,而要不断学习,追求进步,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这对老年人的保健养生是尤其重要的。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光明村有一位名叫李善教的98岁老人,说话、走路、吃饭、干活样样利索,还上老年大学,当了8年的“高龄学生”。老人说,读书就是他长寿的秘诀。

老人的生活基本都能自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还能烧饭做菜,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一样。用老人自己的话说,“一般的活可难不倒我。”

不过,最让人佩服的是,李善教老人年纪虽大,思想却很现代,平日里喜欢听听流行音乐,现在还一直坚持上学。

老人自小喜爱读书,一生未变。年届九旬时,当他听说附近开设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的消息后,就主动跑去报名,成了那所电大年龄最大的学员,也是迄今浙江省最高龄的老年电大学生。

看书是最让李善教老人觉得充实、踏实的事情。他每天都要看上几个小时的书。他看书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尤其喜好历史、饮食类的书籍。

李善教老人两星期去一次电大,刮风下雨,从不缺课,“遇上下雨天,我也不怕,拄根拐杖慢慢走。”

不仅如此,李善教老人还是电大有名的模范生。为了能听清老师讲课、看得清黑板上的字,他每次听课时都特意坐在最前排;对一些他认为是重点的知识,都在书上做好记号,有的则摘抄在本子上,再加上平时喜欢反复研读课本,所以,每到考试时,他总是胸有成竹,而不像其他人一样要临时抱抱佛脚。

李善教老人的勤奋好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连续7年被老年电大教学班评为优秀学员。他自己也有《家政知识》、《老年养生》、《老年学诗词》等32门课程通过了老年电大的考试。

李善教老人认为,书中自有“养生经”。“读书是我长寿的秘诀。如果没有读书,我可能没这么长寿,没这么健康。我的许多养生秘诀,都是从书本中学到的。”

在80多岁的时候,李善教老人曾一度半身瘫痪,走路都得靠拐杖帮忙。有一次,他从书上看到,适当的锻炼有利于恢复行动能力,于是,他便开始坚持打太极、健步走。果然,几年后,他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从此,他就沉迷于书海,从里面寻找养生的妙方。

时至今日,诸如哪些食物不能放在一起吃,哪些动作能够提神醒脑,什么时间锻炼最科学等之类的问题,都难不住李善教。甚至遇上身体上的一些小毛病,他也能对照着书本,作出初步的自我诊断和治疗。

书本使李善教老人学到了很多知识。“书看得多,知识也就多,总能派上用场;就算用不上,读书本身也是一种修养身心的好习惯。”只要摊开书本,架上老花眼镜,他就觉得特别安静、特别惬意,心里什么都不想,只和书本静静地交流。

老人说:“做任何事情,年龄都不是障碍,关键是要永葆内心的活力。”

十 宠辱不惊,珍爱己身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老子第十三章》

译文

受到恩宠和遭受屈辱都会感到心神震惊而不得安宁,重视大的祸患就像珍视自己的身体性命一样。

阐释

老子在本章论述了宠辱若惊对人身的危害,这也是对养生的危害。

在前一章中,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所以他们能担当天下的重任。

而那些受宠若惊者呢?老子接着说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什么叫“宠辱若惊”呢?恩宠是上对下给予额外的赐予,所以当受宠者得到额外赏赐时,就会感到震惊,如果失去了额外赏赐,也会因失宠受辱而感到震惊,从而失去安宁,这就叫做得宠与受辱都感到震惊。

什么叫“贵大患身”呢?我们之所以感到大的祸患,是因为我们有身体的存在,如果不顾及到自己的身体,那我们还有什么祸患呢?

在老子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人格尊严就受到了无形的损害。而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所以老子认为,“宠”和“辱”是对人的尊严的一种伤害,并会进一步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那么,如何来避免这种情况呢?

老子在本章最后又指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所以,能做到贵身(看重自己的生命)那样去服务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大事寄托于他。能做到爱身(珍爱自己生命)那样服务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付给他。

在此,老子就提出了一个贵身、爱身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人就能免受宠辱的伤害,就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就能够有所作为。显然,这才是利于身心健康的一种比较合理的心理状态。

另外,《老子第十三章》也对这种珍爱己身的思想作了更为明确的补充。“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珍爱自己,看重自己,而又不显耀自己。老子对这种宠辱不惊,珍爱己身的养心、养生思想,的确阐释得十分详尽、周到。

养生之道

宠辱不惊,珍爱己身是老子一种典型的静养思想。

古人认为,人生在世,不应计较荣辱得失。因为人的达穷或穷达,草木的荣枯或枯荣,大地的丰饶或沧桑,都是在反复不断地变化的。

昔日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年少时也曾向漂母乞食。秦朝的东陵侯召平显赫一时,老来却也变成锄瓜之士。春日之花是那么明媚鲜艳,最终也要生长为桃李之果。秋风吹来万物萧条,堂屋之上也仍会生出荆杞。所以,势去不足悲,时来亦不足喜,只有宠辱不惊,珍爱己身,才能在万物的不断变化中从容以待。

老子这种轻得失、淡荣辱,不为情志上的悲喜所左右的静养思想,为历代养生学家所继承和发展。

三国时期,著名的养生学家嵇康从实践中悟出“形恃神以立,神领形以存”的道理。他在《养生论》中提出了“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神”,以“静神”来养“形”的思想。他说:“夫服药求汗,或有不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噪于中,而表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这就详细地指出了静养、保“神”,爱身对生命不可忽视的作用。

唐白居易“寄言荣枯者”,“势去未须悲,时来何足喜”,也是对轻得失、淡荣辱思想的继承,即珍爱自身,不被“悲”“喜”所左右,安心修身养性,则心境必然安静,形体必然康健。

宠辱不惊对健康如此重要,那么,又该如何做到呢?其实,关键就在于一点:淡泊名利。

小人患得患失,宠辱皆惊,这是因为名利关心。人生得宠时惊喜,丧失时惊惧,得宠和失宠看似是两回事,其实有得也必然有失。所以,不要只顾自己的个人利益,而要做到宠辱不惊,否则会留下大祸患。

有些人没有留下大忧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为自己。而有些人则留下大忧患,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为自己,只看到个人利益。所以,人贵以身为天下,也只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天下人才可以把治理天下的事托付给他。历史上许多人都看不透得宠和受辱,只知道得宠时的幸福快乐,看不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文种等,最终也往往不得善终。

总之,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无愧于珍贵的生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在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珍爱生命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实为养心、养生之楷模。

养生典范

廖沫沙(1907~1991),湖南长沙人,早年参加革命,1930年入党。廖沫沙不仅是一位老革命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杂文作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加入中国作协。“文革”中,廖沫沙因与邓拓、吴晗在《前线》发表《三家村札记》,1966年5月和邓、吴三人被打成“三家村反党集团”,遭到迫害。“三家村”冤案中的邓拓和吴晗,在“文革”中先后罹难,唯独廖老挺了过来。那么,他是靠什么才走过了那段艰难岁月的呢?

廖老说:“我的养生之道就是凡事不着急,遇事想得开,有点阿Q精神。”

在那段有理难申、有口莫辩的日子里,廖老常“自嘲”解闷。他饶有风趣地回忆说:“我本是一个小人物,林彪、‘四人帮’那么一搞,竟使我‘举世闻名’了。当时全国上下都批‘三家村’,到处抓小邓拓、抓小吴晗、小廖沫沙,我们‘三大头目’就在劫难逃了。我们几个‘活靶子’几乎每天都要接受‘革命’群众的批斗。老实说,我并不害怕,批就批吧,看你拿我怎么样。”

一次,廖沫沙和吴晗一起被揪到某矿区批斗,他看到吴晗愁眉苦脸,低垂着头,为解两人的烦闷,他低声对吴晗说:“咱们现在成了‘名角’了,当年北京‘四大名旦’出场,还没有看我们‘唱戏’的人多咧。”吴晗听罢,兴起地问道:“那我们唱什么戏呢?”廖老说:“我们唱的是《五斗米折腰》。”本是历史学家的吴晗,当然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两人会心地笑了。

批斗会结束后,廖老提出要吃了饭才回去,还风趣地说:“不让我们吃饱饭,你们就没有‘话把子’了。”在回程的火车上,廖老在默想中作成《嘲吴晗并自嘲》的诗:“诗生自喜投文网,高士于今爱折腰。扭臂栽头喷气舞,满场争看斗风骚。”

廖老在江西芳山林场劳动时,也常自我排忧,冬天偶然买到点柑橘,他即用手指或用一根大头针,把橘皮、柑皮刻成一条条橘花、柑花,放在桌上以供欣赏。面对这些别具一格的“工艺品”,他还作诗一首:“一株清翠赠湘灵,九畹贞风寄素心。不畏严寒和酷暑,幽岩之下度黄昏。”

廖老家人到江西探监,希望他能认真检查。他坦然地回答:“我有什么好检查的?我不就是写了几篇文章么?”他在江西芳山林场劳动时,曾作《锄草》一诗,表达了昂扬乐观的情绪。诗云:“春草虽锄犹自绿,嫩枝插地又生根,只缘沃土依然在,细雨轻风又茁生。”

廖老一生清心寡欲,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养成了遇事不怒、宠辱不惊、冷静沉着、胸怀宽阔的性格,这正是他养生保健的基础。

十一 心平气和,徐徐而生

原文

孰能浊之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

——《老子第十五章》

译文

谁能在浑浊动乱中平静下来,使身心清静如水呢?谁能在安定祥和中长久守持,使心平气和徐徐而生呢?

阐释“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老子认为,要认识“道”,不仅要认识它的形状、声音、物体,更要认识它的规律。“道”的规律对人们立身处世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所以,认识了这种规律,人们的行为就不会出现障碍和祸患,就能真正达到明哲保身、长生养生的境界。“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所以,老子说:“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正是因为深不可测,所以只能勉强地加以描述和形容。

那么,老子是如何“强之为容”的呢?“豫兮,若冬涉川”,他小心谨慎,仿佛在冬天里涉过大河一样;“犹兮,若畏四邻”,他处处警觉,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俨兮,其若客”,他恭敬严谨,仿佛在别人家里做客一样;“涣兮,若冰之将释”,他行动洒脱,仿佛春天里冰雪缓缓融化一样;“敦兮,其若朴”,他纯朴厚道,仿佛未经雕琢的玉石一样;“旷兮,其若谷”,他旷远豁达,仿佛那空山幽谷一样;“混兮,其若浊”,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

老子对得道之人的行为作了七个方面的描述,可以说,这也是“道”的基本规律。不过紧接着,他又对这些规律作了一个总的概括,即“孰能浊之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简单来说,这个总括就是心平气和,徐徐而生。“静之徐清”,“动之徐生”,老子旨在说明,在静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动以后,则是生生不息,永远长生。“徐清”,是一种心理的调理,是一种心境平和的状态。“徐生”的涵义,也可说是生生不息的长生妙用。“动之徐生”,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道家认为,人们处事时应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从容应对,怡然自得,千万不可气急败坏,自乱阵脚。

由此可见,老子所谓的心平气和,徐徐而生,不仅是一种处世的学问,也是一种长生的思想。

养生之道

老子称赞得“道”之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其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觉、严谨、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世从不自满高傲。

老子认为,得“道”之人这种心平气和,徐徐而生的精神状态,最终会使他们获得长生。

的确,自古以来,心平气和就被认为是保健养生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心理要求。人有七情,遇事即发,喜、怒、忧、思、悲、恐、惊,随客观情况变化接踵而来。七情失调,心神则难平和,心神不平,就会喜过伤心,怒过伤肝,忧过伤肺,思过伤脾,恐过伤肾。所以说,心平气和利于寿。

东汉荀悦说:“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可以养神也。”心平则神安,这就是他“秉性中和”的养生观。此外,诸如“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铁牛”、伍子胥一夜白头、林黛玉葬花忧思、“杯弓蛇影”等故事,都是心气不和,七情不能节控而招致危害的典型。

南怀瑾在《如何修正佛法》中举例说,一天,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此话何止佛家所言,对现实生活也极有裨益,对平和养心大有好处。

现代医学证明,长期生闷气、郁闷,会影响肝的疏泄,出现胁肋、两乳、上腹等部位胀痛、不舒服等,容易引发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胆囊炎、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疾病。

所以,为了健康着想,在遇到不顺心或让人气愤的事情时,就要少生气,同时要学会自我排遣、自我消气,维持心理平衡。

如果与他人争执不休,非常生气,最好立即离开现场,换个环境,比如上网、看书或去公园散散步,让彼此都冷静下来,然后再解决问题。

如果遇到非常生气的事情,总想不开或越想越生气,最好找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将内心的不平全都宣泄出去,在朋友的帮助下疏导、消气。

如果发现自己总是爱发脾气,那么平时就要有意控制情绪,并做一些有益于舒缓情绪的事情,比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听舒缓音乐,参加瑜伽、游泳等运动,或到公园散步、到野外游玩等。

养生典范“心平气和”是健康养生极其重要的一点,这可以从众多长寿者的养生经验中看出来。

梁耿氏与世无争

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徐州老人梁耿氏,103岁时,不仅耳聪目明,而且谈吐十分清楚,记忆力惊人。

老人素来心平气和、与世无争,就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闹矛盾,老人也像没看见一样,照常吃饭、睡觉。用梁耿氏老人儿子的话说:“我从记事开始,就没见母亲生过气,更没见母亲发过脾气,这一点与我父亲完全不同。父亲的脾气非常暴躁,并且还嗜好烟酒。可能也就是这些方面的原因,我父亲1968年就去世了。”

俞爱娥豁达乐观

据《萧山日报》报道,萧山老人俞爱娥,100岁时,仍谈吐清晰,精神抖擞。

俞爱娥老人的女儿宋仁芳在总结母亲长寿的原因时说,自己的外公外婆都很早去世,母亲能够长寿,与她心平气和、豁达乐观的人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