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麦克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07:51:45

点击下载

作者:卜希霆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奔跑的麦克风

奔跑的麦克风试读:

体育传媒先锋寄语2008

“2008,是我们这代人惟一的机会。”——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马国力“在希腊,我的感觉,奥运是一种文化,它办的是一种文化奥运。在中国相信能办成一个政治奥运,一个宣传奥运,一个经济奥运,一个金牌奥运。”——体育节目制作人 师旭平“我想说坚持就是胜利!”——体育节目制作人、主持人张斌“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一个机会,给北京一个机会,给我一个机会,给大家一个机会!”——导演 郑浩“没什么特别的期望,就是希望中国足球能有好的表现。我嘛,比较关心足球。中国的‘小球’已经很强了,‘大球’也应该有所发展。另外,刘翔给了中国人希望,希望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中国在田径上能有更好的表现。”——节目制作人、主持人 毕福剑“我特别希望2008年,在咱们自己国家举办的这届奥运会上,国际频道能像报道伊拉克战争,报道神舟五号、六号那样的全天候直播,来做一个专门的奥运节目,来报道这件国际大事。而且这应该是一个不同凡响的,面向全球华人的节目。通过奥运会这件事情,来向全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以及中华健儿在世界舞台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虽然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方案,但是从策划上讲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节目主持人 鲁健“北京奥运会毕竟是在我们国家,我就希望咱们中国人低调一些。我惟一不想看到的是满场的五星红旗,满场对自己国家的加油。体育竞技我觉得是很真性情的东西,真想鼓掌呐喊的时候是不需要煽动的。”——节目主持人 阿丘“对于北京奥运会,我惟一想说的就是,我们要把中国最美好的形象展现出去,这个形象是全方位的:北京的环境,会场的设施,更重要的是我们观众的素质。我们在为自己选手加油喝彩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给人家一些掌声。”——足球节目主持人 刘建宏“我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论是男足女足,只要有魂就行,就是要有那种精神。其实2008年就是我们给世界展现的一种风采,这是一个舞台,大家都会在这个舞台上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奥运会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足球解说员 陶伟“我相信北京奥运会一定会办成最伟大的一届奥运会!”——足球节目主持人 段暄“作为一个篮球比赛主持人,希望中国篮球队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备战,开创‘大场面’!”——篮球节目主持人 于 嘉“我们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很不容易有这么一次机会。我只希望我们的奥运会能够顺利进行,希望我们的组织工作在每个环节都做到没有什么疏漏。把我们经常说的要把北京奥运会办成最成功的奥运会真正落实到筹备工作的每个环节。”——篮球记者 苏群“我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办成最有组织性的一届奥运会,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同时我们也要尽力为全世界的媒体做好服务。”——篮球记者 杨毅“2008年中国应该以最好的建设,人民以最好的姿态,运动员以最好的成绩,解说员以最好的水准,创造最好的奥运会。”——体育节目主持人 蔡猛“我坚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成为史上最成功辉煌的奥运会,祝我以前的队友延续中国乒乓球的辉煌!”——体育节目主持人 杨影“我希望更多的是到2008年咱们更多的中国人可以到现场去看,不要在乎是否有中国运动员,是否是热门项目,那种环境会感染你的。”——体育节目主持人 沙桐“作为一名体育记者能在自己家门口报道奥运会是很幸运的。我希望中国的体育在2008年以后将有更好的未来。”——体育节目主持人 袁文栋“希望竞技体育中永不放弃的精神能够成为鼓励我们前进的动力,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成为我们全民族的节日!”——体育节目主持人 梁毅苗“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然是一个契机。首先在金牌成绩上不会差,另外对于很多大家不熟悉的项目,通过宣传,使大家了解,可能会作为一个新兴的赛点进入我们的视野。”——体育节目主持人 杨健“我最盼望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快点到吧,中国的体育电视人可以上正常班,也让外国观众好好尝尝熬夜看比赛的滋味。”——体育节目主持人 甄诚“虽然换了一种身份出现在奥运赛场上,我的信心不会动摇,2008北京奥运,加油!”——前体操运动员 杨云据史料记载,2500年前在希腊那方神圣的土地上,爱国将士菲利比斯历尽艰难将胜利的喜讯从马拉松历经42公里195米带回雅典,那一刻,体育与信息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时至今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体育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已渐渐融入社会成为了一个清晰的文化符号。与此同时,体育与传媒的关系也达到了空前密切的程度,体育不再只是单纯的体能竞技,不再只是绿茵场上的激情火爆,体育运动凭借各类媒介更具亲和力地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很强烈地感受到作为新兴载体的体育与传媒的潜力和前景。中国的体育传媒更以令人惊奇的速度飞速发展着,中国体育传媒人以他们的激情和智慧勇往直前!他们刚毅睿智,充满霸气,执着敬业又直率快乐,通过他们,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体育传媒的昨天、今天、明天……《奔跑的麦克风》洞察每一位传媒人每一个鲜明的特点,用心描画出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在无数双眼睛注视着2008北京奥运之际,我们汇集28种特点、28种风格、28种精神于一册——《奔跑的麦克风》——通过28位体育传媒先锋人士,勾勒出中国体育传媒之路。“奔跑的麦克风”——在“体育传媒”之路上,他们奔跑着,奔向2008……

序一

我看了一下这本书中的名字,发现被访者中有五分之四的人是我曾经的部下和朋友,因此出版者让我为这本书写个序也变成了我的责无旁贷了,为了这些人们。因为这些人们之所以成就为这些人,不仅仅是由于他们的才能和技巧,更是由于他们的热情和执着,这是我最为看重的。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各自的灵性也各有不同。但是只要他是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可以为之献身的事业而不是混口饭吃的职业,他的这种热情一定可以得到回报,或早或晚。出现在这里的都是成功者,我相信他们的身后还会有更多的热情的人们。我觉得在这本书里出现的其他人,尽管他们与体育有些联系,但是他们之所以成为人们所熟悉的他们,不是由于他们对体育的热爱,而同样是出于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极度热情。他们都是执着者,他们的执着是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强烈地感知到的。 执着是体育中最为吸引人和感动人的气质,对这种执着的播出和报道实际上是在向观众宣示一种人类所崇尚的真实,这就是体育能够感动全人类的原因所在。遗憾的是这种执着、这种真实是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体会过的,所以我们是幸运者,尽管这种幸运有时候会很辛苦。希望“奔跑的麦克风”在这种幸运中继续奔跑着……

序二

传者无畏,勇者无疆——献给体育与传媒之间的奔跑着的执火者卜希霆

这个世界注定有许多令人留恋的东西,体育肯定跑不掉。体育呈现给我们的是:人类向自身的极限挑战,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追求自身的至善至美,这是体育所展示和张扬的精神,也正是体育成为全人类共同文化的基础。

体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种最强势的、国际化的“语言”。它的沟通简单,只要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大家就可以跨越任何障碍,进行同场竞技。如果不是体育,我们很难想象有什么项目可以把这些语言、肤色、种族、出身、地位等等很不相同的人撮合在一起,而且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人们为他们的精彩表演而欢呼的场面。现代体育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无往不胜,强调参与、协作和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正如某些学者对“体育”的概念所作出的解释那样:“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公元前490年,爱国将士菲利比斯一鼓作气从马拉松历经42公里195米将胜利的捷报传到雅典,而恰恰从那时起体育与传播密不可分……100年以前,在美国有一个叫普利特的报人,曾经把体育作为媒介吸引受众接触的三大法宝之一(其余为诽闻和罪恶)。当今时代传媒与体育堪称天作之合。它们已经超出简单的报道与被报道对象之间的关系,而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藉着对体育的追求与热爱,我们思考着体育精神是如何激励传媒人不断开拓进取,追求自己的事业,进而探悉体育精神带来的不仅是对传媒业的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带动作用和精神支柱。

一年前,当我和《奔跑的麦克风》的记者们谈出我的想法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眸子里闪动着的激动的光芒,而那一刹那的感动激励着我和他们并肩奔跑在时间的河床上,我们身后是一页页飞速远去的体育日子,而我们前方则是即将快步到来的2006、2008。

确切地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体育人的书,也不仅仅是一本传媒人的书。这本书中渗透着人们对体育的热爱与感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那些奔跑在体育与传媒之间执着的体育传媒人,他们同样是体育精神的最好诠释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传媒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奥运会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会前的策划、组织与行销策略的制定,还是会中的电视转播、采访和报道,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市场运作,尤其是在超大型活动中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的人才就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目前北京奥运会进展如何?体育赛事中,传媒是如何运作的?如何借鉴以往奥运承办国的经验?奥运传媒的培训怎么搞才是最有效的?中国传媒业做好准备了吗?……作为热爱体育运动、热爱传媒事业的人们,这本书将使我们对体育传媒有进一步的了解,开阔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有实力且更具自信地参与到这场体育盛事中,在学习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从而将中国体育传媒事业带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为传媒事业的画卷添上一笔更为鲜艳的色彩。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谨代表全体采编人员感谢在百忙之中,利用休息时间,将自己的体育传媒的心路历程无私奉献给社会共享的体育与传媒界的朋友们;也要特别感谢参与本书约稿、撰写工作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们,正是他们放弃了休息,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才使本书如期出版;同时还要感谢中国传媒大学高福安副校长、吕学武校长助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蔡翔社长、闵惠泉总编、欧丽娜编辑等同志对本书出版给予的无私帮助。

是为序,向体育与传媒之间的奔跑者致敬!

第一章 刚毅

师旭平

生日:1949年9月27日

工作经历:1976年,进入中央电视台1983年,新闻部调至体育部,拍摄纪录片《早期的北京人》

1995年,任《体育沙龙》(后更名《五环夜话》)主持人

1996年,任《世界体育报道》制片人2001年,任《体育人间》制片人“在希腊,我的感觉,奥运是一种文化,它办得是一种文化奥运。在中国我相信要办成的是一个政治奥运,一个宣传奥运,一个经济奥运,一个金牌奥运。”“要当记者的话,在所去的地方,你必须能够看见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你的观察力一定要好。再一个,要有实事求是的表述,讲真话的勇气,这才是一个好的体育记者。”“大师”的卫道

他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体育的人文魅力,他以体育的名义传达奥林匹克的文化内涵。人们称他为融合体育和文化的大师,他却自谦地说:“我不太喜欢这个称呼。因为我觉得体育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一种,不是由我来融合的。”他,就是师旭平。当与不当

师旭平在央视网站体育频道《体育人间》节目组板块上有这样一段自述:“共和国同龄人,平稳、健康地度过了儿童和少年时代。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从小胸无大志,从来没有长大了要‘当’个什么的想法,因此后来‘当’过的一切,便都不能算是我的志向。1968年到山西插队,‘当’了两年农民。1970年到新疆军区某野战部队,‘当’了六年兵。1976年复员进北京电视台(一年后改名为中央电视台),‘当’了记者。回过头看,‘当’农民和‘当’兵,是我迄今为止50余年生命旅程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而‘当’记者,虽非儿时志向,却是最适合我干的工作。”也许就是这种从小就不想“当”什么的念头,使他从来不会因为光环和荣誉而受宠若惊。这种自得的心境转化到体育报道中,更成为了一种睿智,一种机敏,一种捕捉平凡的人文情怀。且说“大师”

师旭平被人们称为融合体育与文化的“大师”。2001年至今,在担任《体育人间》节目组制片人的过程当中,师旭平一直在延续着从他制作《世界体育报道》开始就一直坚持的一种体育报道观,那就是——贴近文化、贴近品味、贴近生活。在他的体育记者生涯中,他始终坚持着这一信仰,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着体育,捕捉着赛场内外的精彩:1983年,师旭平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制作专题纪录片《早期的北京人》。1984~1996年,师旭平制作的纪录片及栏目《北京运动服一瞥》、《国庆趣话》、《体育大世界》、《清晨体育报道》、《体育沙龙》、《世界体育报道》均获得全国各类电视节目评选一等奖。1999~2000年,师旭平赴巴西采访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节目《我是巴西的儿子、我以世界的名义》及赴西班牙采访女斗牛士的节目《温柔杀手》两度斩获全国优秀体育专题节目一等奖。而人们对于师旭平这个名字,更为熟悉的是在1988、1992、1996、2004年,他分别奔赴汉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雅典参与了奥运会的报道。在雅典期间,他还制作了16集奥运特别节目《走希腊》。从“世界”到“人间”师旭平在工作室中制作节目

1996年央视体育频道迎来了她一周岁生日,也是在这个时候《世界体育报道》开播了。这个60分钟的周播节目将流光溢彩的异域体育风情带到了中国观众面前,德国的绿茵豪门、西班牙的“奔牛节”、世界体坛的权贵明星、中国体育迷向往的大赛赛场,无不囊括在“世体报”1996~2001年的电视屏幕上。《世界体育报道》的出现使得电视体育报道不再局限于以时效性著称的信息类新闻报道,而是用一种具有挖掘能力,展现体育人物、事件背后故事的叙事形式——体育纪录片,从更具深度的意味上为观众讲述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的故事。作为《世界体育报道》的制片人,师旭平是这样诠释他的节目的:“体育不能简单地只理解成为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只是体育中很小的一个部分。我把体育理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观念的体现,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我希望从这个角度去展示体育的魅力。在《世界体育报道》这个节目中,我希望能够表现出国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体育的不同的感受,通过这种表现来反映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世界体育报道》栏目的主要目的。因此,《世界体育报道》是观察不同国家文化的一个窗口,而不是为了单纯地表现比赛的胜负。但是另一方面,《世界体育报道》又不能离开体育,它必须以体育为窗口,以体育为载体,通过体育来反映文化。我们力图把体育的报道面拓宽,把体育的内涵扩大,把体育背后的东西表现出来。比如去年我去匈牙利报道世界皮划艇锦标赛,以往我们的新闻媒体对这类比赛的报道往往很简单,可能只是报道一下:“第几届世界皮划艇锦标赛在匈牙利举行,我国选手参加了比赛,获得了第几名等等。”我到了那里以后,拍了一个两集长度的片子回来,观众看了这个节目以后,才知道原来在皮划艇的背后还有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花絮。他们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只了解一项赛事这样的一个层次,而是想通过节目了解到更多的体育以外的东西。 关于《世界体育报道》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想法是,我觉得文化品位高一些的电视节目会对改变中国人的性格中不太好的一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急功近利、浮躁、图虚名、好虚张声势等等,是现在中国人当中很普遍的毛病,在当前的明显表现就是体育的功利色彩太浓重。节目中我给观众讲述我在国外的见闻和故事,而不是把自己摆在说教者位置上,通过我的摄像机镜头和我的解说词告诉观众我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什么,以及我的感受,我相信老百姓会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来,而这些悟出来的东西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这个节目会最终影响到中国人观念中的一些东西。”时至2001年,体育频道的制作水准、编导力量、频道成熟度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世界体育报道》与体育频道“特别节目组”的两班人马优化组合,2001年5月,一个结合了双方优势的“混血儿”——《体育人间》诞生了。以纪录片的形式,以人文精神展现竞技体育、大众体育、民族体育的故事与事件,揭示现代体育与各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人们的体育观念与活动,挖掘体育在人们生活与社会活动之间的深层内涵,探索现代体育的发展和传统体育的衍生过程。——央视国际《体育人间》

在谈及《体育人间》时,师旭平说何振梁的一句话对他影响颇深:“你们不要以为奥运会就是奥运冠军的盛会,眼睛总盯着奥运冠军。实际上银牌得主甚至于没以纪录片的形式,以人文精神展现竞技体育、大众体育、民族体育的故事与事件,揭示现代体育与各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人们的体育观念与活动,挖掘体育在人们生活与社会活动之间的深层内涵,探索现代体育的发展和传统体育的衍生过程。——央视国际《体育人间》有获得奖牌的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奥运精神可能更感人。”所以《体育人间》选题的辐射面是非常广阔的,用张虹的一句话说就是:“只要他能够用体育在‘人间’弄出点响动,而且不同凡响,我们肯定找他(她)”。

的确如此,《体育人间》不仅采访冠军、明星,还关注那些默默无闻地砥砺体育精神、挥洒人生豪情的“小人物”。“我们曾经拍摄过79岁的‘村中武爷’高永堂;全程记录过‘带着轮椅渡海峡’的大连市残疾青年谢延红。《体育人间》不仅拍摄中国人,还密切留意国外的体育趣人趣事,比如我们的记者曾经在达喀尔汽车拉力赛上采访过一位双腿失去知觉的以色列车手;悉尼奥运会上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一位苏里南运动员,刚学习游泳三个月就敢去参加奥运会,我们也非常希望采访到他。另外,《体育人间》作为全国性的节目,还积极突破区域、民族障碍,用镜头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的体育发展状况和民族体育风情。比如新疆籍编导刘执戈拍摄的九集新疆体育纪录片《天山人》,不仅记录了天山人多姿多彩的民族体育生活及民风民俗,还向观众展现了天山粗犷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浓郁的西域风情和神秘的西部人文景观。”

谈完了风景,感受了民俗,师旭平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由于制作《世界体育报道》的关系,我们经常去国外进行采访。这期间我们逐渐发现,中国人和外国人对体育的看法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中国人更多地是关注体育的政治意义,视为国争光、勇夺金牌为终极使命;外国人则更看重体育的教育意义,体育对人性和人格的培养,而正是这种之于人的关怀力量才是体育最本质的蕴藉。可惜的是,无论从理论上抑或实践中,体育的本质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中国人的足够重视。我们希望有一种方式可以修正这种政治化的体育观念,更多地把视角投向普通人的体育生活,投向竞技体育明星、奥运冠军走下战场神台之后同于你我的普通生活。这个也是《体育人间》的深层次的内涵。”别样的奥运感悟

2004年,师旭平在希腊雅典开始了自己的第四次奥运报道之旅。谈到这次经历,师旭平的言语中有了些沧桑的味道,而这种沧桑感,直接地体现在了他对于奥运会的“忧患意识”。“去年我去雅典奥运会的时候就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实际上在这以前,外国人对体育的理解与看法,我就已经发现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了。中国人主流的体育观从我生长的那个时代到现在,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去年在雅典的时候,我的体会就是,奥运在希腊人的心里,不在口号上,不在表面上。而在中国,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没有太多的人,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奥运精神是什么,奥运在中国人的嘴上,奥运在中国人的口号上,奥运在中国的城市的市面上,而没有真正深入到心里去。在希腊,我的感觉,奥运是一种文化,它办的是一种文化奥运,在中国我相信要办成的是一个政治奥运,一个宣传奥运,一个经济奥运,一个金牌奥运。”

在雅典,他说看不到满街的奥运宣传口号,看到的是雅典的人们那种坦荡而自然的情感流露,他觉得,奥运对于雅典人来说,不过是他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幕而已;多少个令人心潮澎湃的体育之夜,也不过是一夜而已;而整个奥运会的进行,不过是一年中很普通的十几天而已,只不过是奥运回到了家乡而已。而且雅典允许对奥运的不同的想法、说法和做法的存在。 师旭平在雅典的时候专门采访了一个剧院,这个剧院只有三个演员,一个导演。他们为他表演了他们排演的一出古希腊话剧,主题居然是讽刺当前的奥林匹克运动。在演员们的表演与腔调中,充斥着对当前奥林匹克运动的过于商业化、背离之前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讽刺。这出戏可以在希腊上演,他们到处演还很受欢迎,师旭平觉得,希腊人心中那种对于纯真奥林匹克精神的怀念,那种包容,放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整个中国老百姓认为体育只是一种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国争光的手段。”说到这里,师旭平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的神色。这是一个奥运报道的“四朝元老”的肺腑之言,尽管这样的声音在一片对于北京奥运的赞美声中略显微弱,但作为一个体制内的体育传媒人,这样的清醒实在十分难得。

临近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问了师旭平最后一个问题:“在您的希望中,一个理想的体育记者应该是怎样的?”师旭平思考了片刻,缓缓地说:“有丰富的阅历,有非常厚实的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很好的观察力。”顿了顿,他接着说:“因为你要当记者的话,在你所去的地方,你必须能够看见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你的观察力一定要好,再一个,你有实事求是的表述、讲真话的勇气,这才是一个好的体育记者。我希望培养出更多这样的记者。” 一个卫道者的形象就此蓬勃而出。师旭平捍卫的,恰恰就是自己;他想培养的,也正是自己这样的人。也许这就将是他离开体育传媒第一线后所从事的职业,谁知道呢,“大师”自有高招,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二章 专业

张卫平生于:1950年出生地:北京毕业学校:北京体育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工作经历:1973~1980年,入选国家男篮1983年,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1985年,北京女篮主教练1997~2000年,任国际管理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负责中国男篮甲A联赛的宣传与推广1999年,获“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现任中央电视台NBA、CBA现场直播解说顾问、特邀嘉宾主持、新华社《体育快报》“观战指南”专栏作者、《NBA时空》专栏作者“现在的观众对解说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再像以前告诉他发生了什么的就够了,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事。你需要做的是给大家做分析,告诉他们怎么发生,为什么会发生。”

专业的评析、冷静的讲解、清晰的思路,这是张卫平给我们的最深刻印象,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张指导”,他不仅是带着观众去欣赏比赛,更多的是“指导着观众去阅读比赛”。中国的篮球迷们应该已经习惯了那个与篮球相伴的声音——沉稳但不失激情,锐利又富有弹性。我们的“张指导”只因个高而打篮球

或许我们这一辈的球迷都没有机会亲眼目睹张卫平在篮球场上驰骋的飒爽英姿,但是从外界给予他的“篮下魔术师”的称号,我们就可以想象张卫平曾经在那片球场上会是如何的叱咤风云。或许以下的一长串的荣誉就可以让你心服口服了:1974年第7届亚运会季军;1975年第8届亚运会冠军;1977年第9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最佳前锋;1978年第8届世界锦标赛,个人总分排名第一,被提名为最佳球员,获得“得分王”的称号,并被大会誉为篮坛“神射手”; 1979年北京十大杰出运动员……说到自己怎么就选择了打篮球这条路,张卫平笑着说并没有什么很高尚我们的“张指导”的想法,他给了我们一个最简单最真实的答案:“在那个年代,大家觉得长得高就应该打篮球啊,后来慢慢练就喜欢上了。”抱着最单纯的动机,张卫平开始了这个他钟爱一生的职业。从开始接受专业训练到进入国家队,张卫平花了9年时间,凭着天赋和刻苦,张卫平走红中国篮坛显得顺理成章,但说到真正在国际上初露锋芒还要追溯到1978年的第8届世界锦标赛,尽管中国队的成绩不甚理想,只取得第11名(共16支球队),但张卫平却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这个28岁的小伙子凭着个人总分第一的惊人成绩被提名为“最佳运动员”,并成了那届锦标赛的“得分王”。所有人都在感叹张卫平将会是中国篮坛的一个奇迹。 随着球技的日臻成熟,他对篮球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张卫平很早就认定,这一生都无法放弃这个倾注了他青春和热情的篮球。他说他享受把篮球抓在手中的感觉,享受带着它突破一个又一个防守的感觉,享受球从指尖滑出然后应声入网那一刻的感觉。与其说那时张卫平在打球,不如说他在“玩”球。在他的眼中篮球应该是快乐的,他不怕失误,不怕被盖帽,因为在他的理念里,场上有可能发生的一切都属于篮球的范围。张卫平凭着快乐篮球的理念在这片小小的赛场上驰骋着,运球、突破、投篮……他用魔术玩转着篮球。重生

如果不是因为伤病,张卫平也许会沿着他习惯的道路一路走下去。被动地放弃自己钟爱的篮球,张卫平有些无奈,但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他只能选择退役。退役,对于任何一个运动员来说都是痛苦的,这意味着你将远离那个挥洒了所有汗水与青春的赛场,那里有你所有的快乐、悲伤,但你不得不放弃,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我真的可以离开它吗?”看着那些熟悉的老朋友,张卫平不禁这样问自己。很快,他就给了自己答案:不能!他要以另一种名义继续他的篮球之梦。也许教练是个不错的选择。他思索着,试着以这种方式再一次地接近他的至爱。他进了北京体育学院,教练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切都得重新接受和消化。毕业后,他执教过北京市青年男篮,也执过北京女篮的教鞭,接着又转战到中国男篮。“教练员梯队分为三等:主教练、教练和助理教练。我在国家队只是教练,出了事有主教练顶着,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也许正是由于没有压力,让张卫平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他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是适合他的方向,总觉得像少了点什么,对篮球的爱依旧刻骨铭心,但却得不到完全的释放,他在寻找着……只想以更好的方式接近他的篮球。1988年,张卫平去了美国,到篮球之国继续他的梦想。工作之余,他喜欢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坐在场边呐喊、澎湃、发泄……“美国人对篮球的理解比我们的教练都要深刻精辟,他们根本不把你当回事,我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从头学起,但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终身受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我以前打球的时候都没法感悟的东西!”新生活是陌生的,要克服的困难也可想而知,“又要找工作,又要学习,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当时跟张卫平同去的还有一名国内医学界的专家,颇有名气,但在美国也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学习。在巨大的落差面前,那位医生选择了回国;而张卫平选择了坚持。“篮球教会了我如何对抗压力,如何在压力下生活。”说这句话的时候,张卫平满怀神圣。魔术依旧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卫平作为解说嘉宾出现在观众面前,也许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就是他苦苦追寻的另一种接近篮球的方式。“那时央视第一次转播NBA,主持人是孙正平,正好缺少一个解说嘉宾,我做球员和教练的时候跟孙正平有过接触,就请我过去了,当时也没想到以后就一直这么干下去了。”也许就是那一次,张卫平找到了久违的快乐,篮球带来的快乐,于是他开始了另一段新的旅程,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解说,张卫平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新生活!也许做球员的经历给了他不同于一般解说员的感受,他的解说独到而深刻,很快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找到了路,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下去,张卫平在解说方面不断探索,精益求精,“球迷要求的东西越来越高。其实当我在美国时就有这样的体会,有一次等飞机时恰巧有一场NBA的比赛转播,一些候机的人就在议论比赛,说实话感觉他们的水平比某些专业的主持人对比赛的阅读能力还要强,我的意思就是说随着观众水平的提高,包括像我们这些主持人必须要更加潜心研究比赛,否则就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现在的观众不只想知道场上发生了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怎么发生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讲座栏目——《篮球课堂》节目主持,中央电视台NBA、CBA现场转播解说顾问、特约嘉宾主持,新华社《体育快报》“观战指南”专栏作者,“NBA时空”专栏作者,搜狐网站篮球专栏作者。一个又一个帽子扣在张卫平的头上,但所有的一切都以篮球的名义存在着……遗憾

回想起曾经在赛场上的岁月,张卫平还是不禁沉醉在里面,但是不管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或是解说员,心头一个遗憾却永远无法抹掉了。“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也许就是没能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当时由于某些政治原因,中国队落下了那两届世界杯,刚好是我最鼎盛的时期。”或许寄希望于后人来完成他没能完成的愿望,张卫平尤其重视青少年篮球的发展,他曾多次主持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拍摄出版了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著有《张卫平篮球训练营》、译著《篮球运动实用知识规则》,以此来推动篮球青年人才的培养。“我国喜爱篮球的人很多,特别是青少年篮球爱好者。他们的身体条件都不错,但要正确引导他们,不仅要把篮球基础打好,而且还要学习世界篮球的先进技术,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张卫平来说,这个遗憾只能永远地封存在心底了,也许只有当他亲口解说中国男篮奥运会夺冠的那天才足以弥补这个遗憾。

我们相信有篮球的地方,就会有张卫平的“魔术”。球员时代,张卫平用他的魔术玩转篮球;如今,他用魔术让全中国的篮球迷们一起享受篮球。

魔术师的一切,永远都以篮球的名义存在着……

第三章 睿智

张 路生于:1951年出生地:北京爱好:踢足球毕业学校:北京体育学院运动足球班,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硕士工作经历:1971年,陕西省足球队守门员1976年,北京足球队守门员1979~1996年,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所长1996年,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2000年,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董事长2005年,因其对意大利足球的研究,被意大利授予骑士勋章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担任足球转播顾问、节目主持人等出版足球专著《张路侃球论球》,主编《中国足球球迷手册》、《世界杯指南》等书“体育运动就是这样,在关键的时候就得有献身的精神,就要敢去拼一下!”

每值周末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鸣哨开球时,在万里之外的中国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球迷会准时打开电视机,锁定央视体育频道,期待着一场场赏心悦目、精彩绝伦的球赛在亚平宁半岛的绿茵场上上演。而伴随着电视图像,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既可以用专业精准的观点和源源不断的信息来理性客观地分析比赛,又能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将场上的局势发展和人物形象鲜活地勾勒出来,使得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充分享受到足球比赛带来的乐趣——这个声音就来自张路。睿智的足球学者

每值周末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鸣哨开球时,在万里之外的中国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球迷会准时打开电视机,锁定央视体育频道,期待着一场场赏心悦目、精彩绝伦的球赛在亚平宁半岛的绿茵场上上演。而伴随着电视图像,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用专业精准的观点和源源不断的信息来理性客观地分析比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将场上的局势发展和人物形象鲜活地勾勒出来,使得观众能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充分享受到足球比赛带来的乐趣。这个声音就来自张路,一个为全国广大球迷,尤其是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忠实观众所熟悉的名字。一路走来,张路曾经是足球运动员,现在又成为知名的体育评论员,还担任北京国安这一国内顶级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一职。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充实了张路的人生,也让我们更加好奇地去探寻这个睿智的足球学者。运动员的他——拼搏进取,迎难而上“努力训练,力求上进!” 张路1964年开始进入体校学习足球,青年时代的张路曾经是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他曾先后被陕西队和北京队选中,而且后来也被国家队看好,但阴差阳错,他没能在足球专业上取得什么辉煌。尽管如此,足球运动员的经历仍是张路人生中一笔珍贵的财富:专业的训练给了他健壮的体魄,球场的拼搏铸就了他积极的性格。回忆起当年驰骋绿茵场上的情景,张老师仍然记忆犹新,爽朗的言语间仍透着足球运动员的那股子蓬勃的英气:“年轻的时候当运动员嘛,喜欢做些刺激的事,踢球的时候追求那种飞奔的感觉。自己经常出风头,也爱出风头,愿意被人关注,有强烈的竞争心理和表现欲。凡是搞体育的都这样,要不就干不了这行!”张路入选专业足球队时正值“文革”,虽然国家队对运动员有照顾政策,但是物质生活条件还是很一般,很艰苦。不过令人振奋的是,运动员的训练热情总是很高。张老师回忆道:“那时候我们条件远比不了今天,但是训练起来都很积极,夏天下午顶着两三点钟太阳的暴晒长时间地跑步、踢球。下来伙食也很不好,还有很多粗粮、玉米面。不过我感觉当时的运动员们的想法都非常单纯,没有受到什么经济利益之类的影响,大家都努力训练,力求上进,争取好的成绩”。“关键的时候你挺住了,你就是英雄!否则你永远只能是个可怜虫!” 运动员生涯中在艰苦条件下的磨炼,给张路的性格里加入了坚忍不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且渗透到他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他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张路的女儿自小受父亲影响,对体育运动也是情有独钟,在学校读书时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体育比赛。张路作为父亲,又曾是专业运动员,自然时常到场助战。他对孩子相当成功的一次教育就是在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赛场的跑道上完成的。 当时张路的女儿是崇文区队的主力队员,在激烈的跨栏比赛中表现不俗。然而冲刺时,她在终点摔倒了,起来之后感觉膝盖松,不给劲,但是接下来马上就是关键的接力比赛,事关整个集体在运动会上的最后成绩和荣誉。“接力她跑第三棒,是主力,她要是不跑那肯定就完了,肯定会输!”张路略懂一些运动医学,简单地给女儿检查了一下膝关节,没有发现髌骨、韧带等部位有大问题,于是要求女儿继续参加比赛。“当时她自己也哭了。我说你哭什么,赶紧做准备活动去!”女儿准备活动跑了一段,感觉还是用不上劲。眼看那边队友都快要上场了,教练、同学都非常着急。一向和善亲切的张路这时候发脾气了,非要女儿坚持参加比赛:“我当时就跟她瞪眼了,我说甭说那么多了,现在就是到了该拼的时候了,你就是玩儿命也得跑!”女儿坚持跑了下来,成绩也比较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之后到医院检查,发现是十字韧带断裂,女儿因此休学半年养伤。在这件事情上,张路作为父亲,虽然心疼,但始终坚持当初的观点:“体育运动就是这样,在关键的时候就得有献身的精神,就要敢去拼他一下!” 张路的观点得到了女儿的理解和夫人的支持。通过这件事情,他教给女儿的不仅仅是体育精神,更是透过体育精神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和坚强的生活态度:“当时我是没查出来十字韧带断了,就是查出来了我也得让你上!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是退缩了,那你永远就是一个可怜虫,永远都觉得自己不幸,怨天尤人;但是这个关口你顶上去了,你就是一个英雄!以后也就会有英雄的气魄和自信,敢于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韩乔生与搭档张路在解说现场足球评论员的他——客观公正,气度不凡“不是我选择了足球评论员,而是它选择了我!”作为当今中国资深足球评论员的张路,在中国足球评论界和球迷心目中颇具威望。然而当初他是如何迈进足球评论这一领域,并在其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的呢?聊起这个话题,张老师坦言道:“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1977年,已经28岁的张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足球场,到北京体育科研所工作。在体科所,张路从最初的摄像干起,慢慢开始进行足球研究。到了1982年前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就注意到张路在足球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且开始邀请他担任比赛的解说顾问。 起初张路并不出镜,甚至连声也不出,只是在旁边给解说员写条子提供评论,直到90年代后才开始出现在电视镜头上,与广大球迷见面。“从我开始参与解说球赛到出镜,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张老师如是说。也正因为有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和积累,才使得张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足球评论员。甫一出现在电视转播中,他就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独到的见解和专业的知识树立起相当的权威,并且为观众所接受、认同,进而由此通过足球和电视二者广阔的受众群,在球迷、足坛和传媒三方面都有很高的影响力并树立起十分公正的形象。而对于自己在足球评论解说这一领域取得的成绩,张老师却是十分谦虚:“实际上并不是我选择了从事足球解说评论这个行当,而是它选择了我;不是我在选择电视台,而是电视台选中了我,觉得我还比较适合干这个,所以我也就很荣幸地承担起这个任务。”“做足球评论员,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也从中受益匪浅。”谈起从事足球评论多年对自己各方面的影响,张老师十分明确地说道:“当然有影响。从工作上来讲,在电视上说话你得非常谨慎,每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说出来之前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同时作为评论员,面对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说出来的话必须很清楚,很有条理,才能让观众理解。”的确如此,球迷们平常看着张路能在电视屏幕上生动活泼、轻松自如地点评比赛,背后其实也蕴涵着其不凡的水平、眼光和语言能力。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张路也愿意去解说比赛,愿意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观众分享、互动。这不仅给观众送去了知识和快乐,同时也给他自己带来了收获和乐趣。“我一个人在家看球,可能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困了,睡着了;但是讲球的时候就不一样,我得给观众一些东西,把我的想法即时表达出来,而且你说得对不对当时就见分晓,这样我就得去认真观看分析比赛,激发出自己的潜力。长期下来智力受到锻炼,我自己对比赛的分析、理解和阅读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也能通过和观众的互动更好地享受足球比赛。”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从事足球研究,做足球评论员,也使得张路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挂靴后干起体育研究,特别是走上足球评论员这条道路以来,张路由一个英姿潇洒、激情澎湃的追风少年逐渐转变为一个客观务实、理性睿智的足球学者。眼前的张路更是衣着朴实、言谈儒雅,完全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形象。张路跟足球打了一辈子交道,现在自己却没有特别喜欢的球队、球员,用他的话来讲是因为“做足球评论时我虽然是以我自己的观点在说,但是面对观众,我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能因为我喜欢谁就向着谁,就拼命说他好,有倾向性是最忌讳的。体育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公平公正,作为评论员我们更需要这样。”正是坚持这种客观、公平、公正的评论,张路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赞扬,而对于他自身而言,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时间长了,我也就养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比较客观地、冷静地、平和地去看待任何事情的态度。这也是做转播对我性格上的一个影响。” 同时也因为担任足球电视转播解说评论的缘故,张路已经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人物。“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下,就会希望在生活中改变一下,不能老这样呀,我希望过一种平常人的生活。”张老师笑道。张路与两位采访记者“信息时代的传媒对体育评论来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爱看意甲转播的球迷都知道,张路的解说信息量相当大,大到整个联赛的进程,每场比赛的背景情况,比赛双方球队的积分排名,甚至每个球员的年龄、国籍、状态和技术特点等等,张路都了如指掌,解说时信手拈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些资料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不是通过什么特别的途径手段获得的?”对于这个问题,张老师先是哈哈一笑,而后解释道:“其实我没有自己特殊的渠道。和广大球迷一样,我从网上、报纸上都要了解一些东西,最好的了解是每周通过电视看比赛,亲眼看到一支球队的实战,才能形成系统的想法。”对于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张路认为其对于做好体育转播解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信息时代嘛,一个人要想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就得掌握更多的信息。”而面对新兴媒介和传统媒体共存并同步发展的现状,张路也有自己的看法:“网络的速度快,信息面广,内容含量大,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报纸则有一个精选精炼的过程,上面的报道比较深刻;而电视相比文字的东西来得更加直观,更能提供现实信息。各有所长,缺一不可。”总的来说,就是要依靠各种不同的媒体共同构筑成一个立体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和舆论体制。 实际上张路不单单是一个足球评论员,也是极具眼光的一名体育媒体人。他不仅亲眼见证了中国体育媒体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的发展,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总结,对其作出了肯定的评价:“中国的体育媒体近年来发展很迅速,对竞技体育尤其是足球方面的报道各媒体竞争非常激烈,这使对足球的报道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比前几年有非常大的提高,比起英国、意大利等一些足球发达国家都毫不逊色,甚至有的方面做得更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一点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同时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一点是这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不断地改革和发展,政治逐渐地开放,媒体在报道的力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出现过一些假新闻、过度炒作和断章取义等有悖新闻道德的报道,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于揭露‘假球’、‘黑哨’等一些丑恶现象、不良风气,促进足坛的透明度的提高,媒体的监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十分可贵的,应该保持发扬。”体育新闻天天有、媒体报道样样多。只有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高瞻远瞩的目光,才能透过这千头万绪的现象看到背后的实质,准确把握住体育媒体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张路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他不仅总结了目前体育媒体的发展,更把目光投向了将来,投向了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他看来,中国的体育媒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有一个很光明的前途,但是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用我们的努力来继续保持体育媒体的专业化趋势,发扬舆论监督的巨大作用,打造一个专业、负责、在大众面前有高度影响力和公信度的传媒行业。他侃侃而谈,以一个体育媒体学者的独特视角和观点作出了极具前瞻性的分析:“就体育转播和解说而言,未来我们需要的是非常全面的主持人——既有公平公正的态度,又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既经过良好的播音专业基础训练,具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对体育有比较全面的领悟并且深入了解自己要解说的比赛项目,包括大量获取信息、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等,而且应该尽量多地去实践、去积累,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略作停顿,张路又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实际上这种解说应该由两部分人搭档来担当。一部分就是像传媒大学这样,专业学习播音的同志;另外就是体育界的专业人士。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传媒的同志多去了解一些体育专业知识,触类旁通,加深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而体育界里比如退下来的运动员、教练员等,对体育的理解比较深入,就需要在语言的表达和驾驭能力上进行一些训练,经过这个过程得到提高。这样两方面的人才结合起来,就有可能把我们的奥运转播做得更好!”俱乐部管理者的他——儒雅大气,学者风范“我是党员,服从组织决定!”副董事长这个名头让人很容易就想起了商人,想起了你死我活的“商战场”。可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难以把张路这个名字跟一个商人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张路也的确不是一个商人,甚至没有半点商人的“铜臭气”。这一点无论从他简朴的办公室,堆满报纸资料的案头,还是身上衣服磨损的袖口,腰间皮带陈旧的折痕等等方面都能看出。张路也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个学者:“我是A型血的性格,能在一件事情上深钻下去研究,往深了钻,把它最隐秘的东西发掘出来。从个人性格上来讲我还是干起研究工作来比较拿手。”然而学者张路又是怎么来到国安俱乐部并且在这里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的呢?“其实这又是一个被动的选择过程。”张老师解释道:“1996年,那时候我已经是北京体科所副所长了,并且在这个岗位上干得得心应手,大家也都认可,后来领导就跟我说体委决定派我到北京国安俱乐部去。”正如张路自己所认为的,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在体科所安安稳稳地搞研究工作,而不适合到国安那种矛盾集中、受到广泛关注的国内顶级俱乐部去。但是既然体委党组织已经做出了决定,张路也就痛快地接受了。“我是党员,得服从组织决定嘛!”张老师乐了。幽默的言谈、酣畅的笑声不仅告诉我们实际上张老师在国安俱乐部过得挺舒心的,更是体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宽宏大量的心态。 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在这句话后边再加上“更惜之”三个字后,用在张路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张路到了国安后,虽然总经理和副董事长的工作和他的性格有些矛盾,虽然处理俱乐部方方面面纷繁杂乱的事务不是他所擅长的,他却是泰然处之、乐观积极地工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究其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张路能用广阔豁达的胸怀和谦逊知足的心态来面对。“你来到这儿了,并且打算在这儿干下去,那就得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尽量把这个东西做好。同时,我毕竟是搞足球的,像国安这样国外知名国内顶级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我能够有幸到这儿来担任这个职务,对我自己而言也是找到了一个搞职业足球理想的位置,也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一件事情。”张路很认真地、一字一顿地说出了这段话,貌似轻描淡写,实则字字珠玑。不计过去的得失,珍惜眼下的拥有,足见他性格中的宽容和大气。“媒体和俱乐部应该达成双赢”,按照张路自己的话讲,从踏进国安的大门起,他就是“始终处在中国足球的风口浪尖之上”;而由于他又是知名足球评论员,张路的目光和工作重点很大一部分也就放在了研究和处理体育以及俱乐部同媒体的关系上。当今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为体育解说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更能够发挥媒体的优势和作用,推动整个体育事业向前进步;而体育事业得到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传媒的前行,从而走向互惠互利,合作双赢。这其中俱乐部又是体育运动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媒体采集和发掘新闻报道的一个广阔的空间。当提及体育同媒体的密切关系时,张路略假思索,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看法:“对于记者朋友,我们是很理解的。媒体每天都要出新闻,都要千方百计地挖掘东西去提供给受众,而体育特别是足球深受群众的喜爱,因此媒体对体育的关注是异乎寻常的;而这种关注和挖掘,甚至合理的适度的炒作,从总体上讲并没有坏处,对于一个行业是一种促进和支持。其实媒体对你的态度如何,也能体现出这个行业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和前景。要是记者都不上你这儿来采访了,那坏了,你也就快干不下去了。所以只要是客观真实的报道,都应该受到体育界和我们俱乐部的欢迎,我们作为俱乐部的管理者会尽量予以支持。”“而另一方面,作为俱乐部的管理者,我们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也有我们的苦衷。比如一些审批中的事情,记者得到消息要来报道,你说是不说?说,这个事情还没批下来,不能正式披露;不说,的的确确有这个事情;更不能就一句‘无可奉告’,那是对记者的不尊重,只能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所以如何艺术地处理好同媒体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也希望媒体不仅要努力发掘新闻、报道体育信息,也要讲求新闻道德,充分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而不是去编撰、造假;要大胆、深入、严肃、客观地揭露批判体育界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良好风气,而不是去猎奇、去搞一些花边新闻,这样媒体和俱乐部大家互相理解、互相促进,才能真正推动体育和媒体事业共同发展,达到共赢。”平和亲切的言语中既有严丝合缝的推理,又渗透着生动通俗的描述,充分展现出张路思维超乎常人的缜密、深刻,看待问题的客观、理性、睿智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可谓温文尔雅,极赋学者气质。透过张路的言谈举止,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不惧困难的勇气、平和朴实的心态、落落大方的风范、严谨求真的思想的鲜活的形象、感受到了他品格之坚毅、待人之真诚、言语之风趣、观点之睿智。这就是张路,运动员张路,评论员张路,管理者张路——集拼搏、理性、智慧于一身的学者张路。

第四章 霸气

马国力生于:1953年出生地:北京毕业学校: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工作经历:1969~1977年在中国民航第二飞行总队从事航空摄影工作1982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体育部1988年,担任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组组长1989年,担任中央电视台体育部副主任1993年,担任中央电视台体育部主任1998年,担任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副主任2000年1月,担任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2004年11月,兼任BOB首席运营官2005年5月底,离开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正式借调BOB“如果我不做,总得有人做,而目前在国内找不到比我更合适的人员,假如是一个不称职的人在这个位置上,我是会后悔的。”“马国力”这三个字似乎永远要跟体育连在一起,中国的体育迷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马国力同CCTV- 5宿命般的姻缘。也许,没有马国力,也会有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但是不用怀疑,没有马国力绝对不会有现在如日中天的CCTV - 5。马国力以毋庸置疑的方式,捍卫着他的舞台。体育执火者

镜头定格在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39岁的马国力,戴起耳麦,面对镜头,英姿勃发——这是马国力至今为止仍念念不忘的“人生中的第一次”,他以记者亲历的形式来现场直播奥运火炬接力,100米,200米,300米……这段光荣而神圣的历程只持续了3分钟,但奥运圣火在这3分钟里的燃烧足以让中国无数的体育迷们铭记终生,当然包括马国力。“奥林匹克就是连接人类和平、幸福的纽带,它将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人们连接在一起,我现在正在触摸这纽带中的一环。”对着镜头,马国力倾诉着他的感动。 接力完毕,激动无以言喻,但车厢内出奇的安静,空气犹如凝固一般,所有人都在回味那神圣的感觉。“这片空白让我感到震撼,人生的第一次总是让人难以忘怀,那种神圣的感觉现在还荡气回肠。”从西班牙的第一次开始,马国力就结下了与奥运火炬的不解之缘,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都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奥林匹克的激情。“我越来越感悟到,奥林匹克就是以一种激烈的形式,在抗争中将人类带入最和谐的境界。火炬接力让我找到更多激情。”书写历史

2000年3月,英国《卫报》在评选“对世界体育影响最大的 50人”中,马国力排名47位。中国电视体育报道能有今日的蓬勃发展,他功不可没:1989年1月,他首创《体育新闻》节目,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新闻栏目;1990年他成功地组织了北京亚运会的国内报道,其演播室直播“包装”整体节目的方式延用至今;1992年报道巴塞罗那奥运会时他首创后方演播室工作模式,将体育赛事报道推向了一个更加现代化的阶段,并主持直播了“奥运沙龙”栏目,开创了记者担任主持人的先河;1994年他领导策划了广岛亚运会的报道,将全部制作中心首次设到海外,从此,中国电视台的体育报道走向世界;1995年他创建了中国人自己的体育频道——CCTV- 5,经过三年

多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最受观众欢迎的频道之一;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报道,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居世界第一,节目质量比以往历届都高出许多,这标志着中国体育电视工作者的成熟;2000年悉尼奥运会报道,首次在奥运赛场设立了中央电视台记者单边采访注入点,该届奥运会使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报道跻身国际电视同行的第二集团前列。

马国力书写着中国电视体育报道的历史,在不久的未来,他将创造更伟大的奇迹……CCTV-5之缘

毫不夸张地说,马国力带领央视体育频道从无到有,再到成为今日的电视体育转播的旗帜,在马国力的体育生命中,CCTV- 5就像是他的孩子,与他有着宿命般的缘分。1995年,马国力领导创立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十年,可以改变一个人——马国力从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主持人到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的主任;也可以改变一个频道——CCTV- 5从十年前转播的100多场比赛,只有200多万观众,到2004年拥有全国7亿多观众,一年间就直播了2000多场比赛。马国力花了十年的时间,靠着自己的魄力跟才华无限拓展了体育频道的舞台。 也许,没有马国力,也会有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但是不用怀疑,没有马国力,绝对不会有现在如日中天的CCTV- 5。他从不否认央视体育频道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垄断不是我要的,这是国家体制,这个时候你可以在垄断上躺着享福,也可以把自己的力量扩大”。马国力以毋庸置疑的方式,捍卫着他的舞台。独断专行

可以有很多词来形容马国力,激情,魄力,才华,霸气,强势,甚至——独断专行——这也是最著名、最普遍的一个词。 马国力不是一个热爱足球的人,但他绝对崇尚热情,这是他的职业决定,更是性格。他可以用一句话来决定和改变很多事情,有人称之为“独断专行”。“我每天打开体育频道,是我的习惯,我的工作。我不奢望每个家庭都看5套,你可以看别的,你不必盯着我问为什么播高尔夫,为什么不播英超”。 火箭季后赛第6场最后一节,央视临时将画面切换到世乒赛,成了其“独断专行”的巅峰之作。网上甚至评价:“火箭生生让马国力给切了……”就连CCTV- 5的那一帮主持人,对于这位强势的领导也充满了敬畏。“他们平时和我接触很少,因为职务和年龄的关系,他们应该还是比较畏惧我。我不愿意和某一部分人特别近,这样对其他人不公平。”马国力情愿相信,在这个同龄的位置上,“独断专行”更多的是一种“褒奖”。选择的同时意味着放弃

他仅出过几次镜,就被认同为“名记”。 他还是球迷能够通过央视看到越来越多精彩赛事的保证,同时也是他们宣泄对CCTV- 5一切不满的对象。 就当所有人这样习以为常的时候,马国力选择放弃这个曾经给他带来荣誉、地位和争议的岗位,出任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首席运营官。也许换作任何人也不会舍得丢下自己十几年缔造的事业,但别忘了,这个人偏偏是马国力,在他身上没有那么多“习以为常”。“我曾经希望自己能在央视体育部干一辈子”,我们不能体会但能想象,放弃二十几年同舟共济的“家”需要多大的勇气。“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奥运会无疑是中央电视台的奥运会,如果我还在主任这个位子上,无疑我在2008年时会感觉非常辉煌,那是我们惟一能和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构平起平坐的时候,而且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更是驾轻就熟。做了一辈子,这是一次最大的辉煌。不过当这个机会降临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真的很难拒绝。我想来想去,觉得这个事情没有别人干过,对于我来说能够进行世界最高水平的电视转播服务工作,肯定也是这辈子惟一的一次机会了,如果我不做,2008年的时候我会后悔的。”关于BOB,也许多数人会感到陌生,说简单了,就是负责为奥组委制作统一电视信号的纯粹的服务性机构。“我想我终于可以在几年当中专心干一件事情,在2008年奥运会前,我们将会是一个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公司;而2008年奥运会的16天中,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集到这里。” 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顶峰时,有人选择驻足观赏,也会有人选择换个山头继续攀岩。强强联合

罗梅罗,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梅罗从1968年开始登上奥运会转播舞台,曾经担任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奥运会的电视总管,并于2005年出任BOB首席执行官。从2005年5月开始,这位奥运转播史上的传奇人物开始活跃在中国的各大体育传媒上,因为央视体育中心第一人居然选择在他手下任职。马国力从来不掩饰对罗梅罗的欣赏和敬佩。在电视转播业务上,马国力视罗梅罗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电视转播理论和实践的创作者”。“一个接着一个会议,60多岁的罗梅罗从不觉得枯燥,他没有把奥运转播当成职业,而是单单纯纯地喜欢。”“该认账的要认账,我从罗梅罗那儿能学很多东西,而且是真心实意向他学习,但我们从来都不向对方隐瞒自己的想法。”马国力对于罗梅罗的敬佩溢于言表。在第一和第二之间,马国力选择了第二,但却是世界第二。

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马国力会站在另一个高度运筹帷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奥运的圣火会第五次在马国力的手中传递神奇。

第五章 快乐

哈国英出生地:北京特长:唱歌崇拜的人:丈夫最难忘的事:与巴乔的拥抱自我评价:一个较前卫且不喜欢一味遵循常规的人座右铭:只有用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意志才能成就事业毕业院校:北京体育大学工作经历: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部著名导演,中央电视台体育部七大创始人之一1984年担任国庆阅兵式电视导播1990年参与直播了第11届北京亚运会并获成功1994年开始负责直播意大利足球联赛以及其他各种商业性足球比赛2001年担任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与闭幕式电视直播导演2003年担任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总导演“我为自己骄傲,为自己喝彩。感动自己的还是自己。”

女强人,小女人,实在是两个互斥的概念。在见到哈国英之前,真的不知道这两个概念在一个女人身上可以融合得如此完美。我能感动自己

女强人,小女人,实在是两个互斥的概念。在见到哈国英之前,真的不知道这两个概念在一个女人身上可以融合得如此完美。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导演,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光环,于是自然先入为主地将“女强人”的定义用在哈国英身上,但当这个梳着小平头的女人将她最真实、最生活的一面展现我们面前时,终于知道用“女强人”来概括她实在太肤浅、太片面了。童年的回忆

哈国英早在童年时期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哈国英在很小的时候,对体育就有了浓厚的兴趣,是校乒乓球队的主力。其实,当时她最大的特长却是唱歌,“我有副好嗓子,唱歌很好,在学校很出名的,然后接着就下乡了嘛,我能回到北京是被广播电视总局选来做体育播音员的,我在黑龙江的时候,每天在喇叭里播放生活节目,你听我普通话还是很有播音员的水准的吧。”说到小时候的爱好,哈国英脸上浮现的笑容格外的天真灿烂。哈国英与“忧郁王子”巴乔快乐信条

真正懂得快乐的人,是知道如何让身边的人一起快乐的人。哈国英就是这样的人,包括她的节目都深深地带有快乐的烙印。

循规蹈矩不是哈国英所追求的做节目的方式,哈国英说:“我觉得做节目,有时候像做人,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成熟程度在他的节目中会有所反映,而且他的气息在节目中也能展现出来。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做节目的时候,从来不想我要按照节目的艺术规律去走,但是我会想,如果我是观众的话我会喜欢什么,然后我就给他看什么,所以我经常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想这个节目应该怎么做,如何去展现,如何去表达。”如此这些往往能让观众享受到一些“神来之笔”。

哈国英是个比较活跃,也是一个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所以有时,看到一些令她兴奋的事情的时候,她马上就会激情满怀,然后马上去捕捉,再展现给观众。“观众会觉得这是他们以前没有见到过的。”哈国英说。 哈国英是个比较真实的人,其实,这种真实表现在哈国英的方方面面:“有的时候这个真实啊能够让我马上用摄像机、用笔头将一些东西展示出来,对艺术来讲是有好处的,但对于生活来讲其实是个傻子,因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我来讲过于复杂了,所以我的节目有的时候需要更单纯一些,更清新、真实一些,走近观众,跟观众贴得更加紧密。”哈国英说她在这世上觉得活得挺“爽”的,挺痛快的:“只有快乐,劳动的快乐,用电视画面、声音来传播快乐,一沾到它,就觉得它像自己的情人一样,怎么看怎么快乐。所以我特别欣赏路遥说的一句话:‘只有用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意志才能成就某种事业。’这话说得太好了!你只有用这样的付出,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热情而理智

对待自己所钟爱的事业,“热情”跟“理智”这两个词是最好的诠释了。对于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人来说,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哈国英感叹:“我们这代人跟你们这代人相互之间是有代沟的。曾经有个年轻人跟我说,我们要是您现在该有多快乐啊,有车有房什么都不缺,而且家庭又幸福,丈夫做那么大的官,孩子也不错,是他们就光享受生活了。我就跟他说,我已经把我所有的青春、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电视事业,我没有别的爱好了。不像你们,你们现在经历了很多,我除了这个就没更多乐趣了。当然说家庭啊其他方面也是乐趣,但能成为人生的一种活法的就只有电视,这么多年来,我不时地在更新着自己,跟着你们年轻人的脚步把我的经验又融进去,所以现在做的节目一年比一年好,人家说还挺现代的。连民族的东西都做得很现代,观众和同事都看到了这一点,应该说是人生比较大的乐趣了”。有着一颗清醒的头脑,哈国英就这样没有私心地做着她的节目。“我做节目呢,你说我热爱吗?我热爱;我狂热吗?我不狂热,我很清醒。就像有人说我看本书的时候从第一个字开始看到最后一个字包括最下面的价钱我都看,所以比较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做节目。我以前做过“世体报”的三期节目,《条条大路通罗马》、《走进足球之夜》和《亚平宁的活力》。我曾经到意大利采访过很多球星,包括巴乔什么的,现在人们还记得,当时我没有什么自己的私心,像成名啊什么的,我只想着作为一个女球迷面对巴乔的时候她应该怎么做,她肯定会拥抱,把一生的所有热情都表现出来。中国人无非只有一个拥抱还接受得了,其他就接受不了,我没有任何私心地拥抱了他,只是想做更多的事让中国球迷更好地认识罗伯特·巴乔,更好地去认识这些队员。但就是这样,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如果我真的用心了,可能就不真实了;我是用心了,是站在观众角度的心,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特别是一些女球迷,羡慕死了!”哈国英笑着说。说到同巴乔的那个拥抱,在球迷中已经成为佳话了。羡慕的也好,嫉妒的也好,就如哈国英自己说的,她没带任何私心地真诚地拥抱了这位陪伴一代中国球迷成长的巨星。相信不只是喜欢巴乔的中国球迷,我想就连巴乔在多年以后也会记得这个来自中国的真诚的拥抱。哈国英“导演作品”——开幕式小女人”的爱

家庭和事业在很多时候,都是女人要做的最艰难的选择。不能不说是老天对哈国英格外地眷顾,事业成功的同时,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是她快乐的主要来源。说到自己的丈夫,哈国英难掩脸上洋溢的幸福。“他很帅,同时也是一个特让人有安全感的人。我特别敬佩我丈夫,我是说良心话。我这个人呢,其实很女人,很家庭,别看我梳这个头。”哈国英在事业上有很多感激:“这么多年下来,我很感谢那些老领导,一届一届体育部的老同志,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年轻人,有了他们才有我的今天,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但真的说起感激的话来,在哈国英心里就非“家”莫属了:“我在美国呆过两年,那段时间最大的意义反倒是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重视亲情、友情、爱情。要感谢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尤其是我的丈夫,对于我的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家庭的概念对我来说一直都是轻松、温馨的。”当回忆到发生在同女儿之间的一件往事的时候,哈国英眼中不禁闪现了泪花,我们知道她的眼泪中有愧疚,有感动,但更多的还是幸福。“我一直觉得我给我家人的时间实在太少。记得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都是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我是当时的总导演。不只这样,前期和后期的培训工作也都是我负责的。我女儿当时正在上大学,我临走在桌子上给她留了一笔钱还有一封信,我说,这次机会是妈妈人生中最后的拼搏了,接下来的一个月可能都回不来,这次妈妈做成了就回来庆祝,做不成就算累死也要倒在工体。闭幕式那天我女儿也到了,还下着雨,将近两个小时的节目,我女儿一直淋着雨,我连把伞都没给女儿送。我打电话给她说,挨浇了吧?她说,嗯,没带伞。我说,那怎么办?她说,就这样,看完就回来了,因为这是妈妈做的节目。所以我说啊,人生要做成大事,一定要付出。”坚强——身体与灵魂

坚强是永恒的保障。 哈国英认为:体育,最重要的就是打造人生的坚强,尤其是像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有了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灵魂,在任何困难下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通过体育运动,有些烦恼摆脱了,不快乐的事也能化解掉。如果我不做体育节目,我可能不是今天的状态,因为体育节目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今天篮球,明天排球,后天足球,总在变化当中,所以你的兴趣永远都是存在的,能让你转移很多的视线和注意力。有了坚强的体魄,你可以熬夜学习,可以比别人精力更充沛。所以我觉得不管从事体育节目制作也好,参加体育锻炼也好,都可以打造人生的坚强。坚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自己感动自己

哈国英说,除了丈夫、家庭,人生中还有好多她想感谢的人,那些曾经教过她,帮助过她的老师、朋友。她尤其提到了她的导师张家成,“他教会了我很多在电视台做事的道理。” 但说到真正的感动,她说自己时常被自己感动着。“我们的父母、老师、身边的一些人,他们教会你的只是一种方法,真正需要的还是你自己去奋斗。

我的很多机会,一个是我自己的把握,另一方面也是这个时代需要这样一批所谓优秀的人,所以才一直朝着优秀这个方向努力。其实女人做大事,真的是九分苦一分甜,我的一生完全是靠自己干出来的,没有依赖任何人,我连我的丈夫也没依赖过,有时候别人不给你设障碍已经很好了,不要说来帮助你。就像你们现在在学校也会有一种暗暗的竞争,压力很大的。有时候我真的觉得特别无助,幸好都咬牙挺过来了。其实有些事情确实因为我能干、别人不能干才得到的机会。但这么多年来真的很不容易,我只能告诉你很不容易,能够还在这个位置上做,经历了人生很多痛苦的磨炼,如果我不坚强的话我早就趴下了,你们今天也见不到这么一个哈国英了。”“我为自己骄傲,为自己喝彩。‘感动自己的还是自己’,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我时常鼓励自己,我的哲学就是别人说你好不好没有关系,只有自己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别人说我不好的时候我会为自己骄傲;别人说我很优秀的时候,我会说我还很不行,到现在我经常在问自己,哈国英,这件事你能干吗?能干的话就把它干好,不能的话就从这个舞台上退出,彻底地离开。我现在觉得自己还能干,所以我还站在这个位置上。而且很多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干的,从策划、撰稿到前期拍摄,后期编辑、导演,最后播出编辑都是我。我经常是夜里干一宿,我在考验自己,我的身体、体力是否能干,我的精神、意志是否能干,这两方面都合格了,我就说,好,我能干!”哈国英又爽朗地笑了,还是那溢满快乐的笑脸。

第六章 直率

韩乔生生日:1957年10月11日出生地:河北邯郸座右铭:弓既然举起,就要射出有的一箭毕业学校: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汉语语言研究专业)工作经历:1978~1984年,担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解说员1984年3月至今,担任中央电视台体育播音、主持和评论工作1987年,六运会期间第一次做电视主持,参与了1996年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赛事的报道“其实奥运冠军也是妈生爹养的普通人,允许被打败、犯错误,改了、再拿冠军还是好同志嘛!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全运会输了没关系,就当是一个教训,长些见识,最重要的还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被语录者

韩乔生,这三个字,在这几年里,通过体育节目解说被人知道的几率要远远低于网上盛传的“韩乔生语录”。不瞒大家,我第一次听说他也是通过这个“语录”。这次采访给了我一个机会,真正去了解这个坐在我面前,脸上略带憨厚,为体育奋斗了一生的人。孩提时的记忆

由于家里的条件不好,8岁时的韩乔生就开始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自己生活,承担了同龄人没有的责任,但韩乔生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快乐,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有体育作陪。” 每逢学校的运动会,他便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多年的飞奔练就了一个好身体,面对鲜花和掌声,韩乔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会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童年的家境不但没有磨灭韩乔生对生活的热情,还让他能更积极地面对人生,有着同龄人不可比拟的执着与乐观。执着的追求

韩乔生从小学起一直是学校的体育积极分子,又是学生干部,所以有机会组织体育比赛,再加上去比赛现场,听解说,更多地接触体育,渐渐的,体育解说深深吸引了他,从此,这种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 初中二年级,韩乔生抱定了决心要成为一名体育解说员。他不像其他的孩子,大多数人只是说说,谁没有一两个三分钟热度的“理想和抱负”,看过什么电视剧、电影以后,就突然像发烧友一样开始对某个东西或某个职业痴迷地热爱,但岁月无情,谁又会记得自己少年时代的梦,科学家也好,明星也好,十年之后再想想却只能莞尔一笑了。但韩乔生是不同的,当时他萌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为了实现梦想,韩乔生开始调查全国会说普通话又对体育有热情的男青年聚集的地方,最后圈定了北京和哈尔滨,在明确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确实存在可以互通的桥梁后,他知道他一定可以做到。就这样,从那天起,只要有体育比赛,无论多远,海淀、顺义、东单、西单、宣武、丰台……他几乎跑遍了当时北京所有的体育场馆去观看。不仅如此,他还大量地阅读相关书籍,不断地充实自己,目标只有一个,成为一名体育解说员。1976年,年仅19岁的韩乔生得到了一个在当时的北京广播电台实习的机会,由于天生的出色嗓音再加上常年的不懈努力,他的表现相当出色,所有人都以为他可以美梦成真了,但就在这时,不幸发生了。由于一个亲戚在“文革”的余波当中受到审查,韩乔生也被牵连在内,被迫离开了北京广播电台,插队到北京密云的解甲山知青农场。这对于一直以解说员为人生目标的韩乔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不仅如此,更让他痛心的是,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他,更不用说安慰,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所以他最后无奈地选择了一个没有同班同学的解甲山。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像一个成熟了的石榴,想要品尝其中的甜美,就一定要先剥去它丑陋而厚重的外壳,可能有人会因此放弃,但他不会。在插队的日子里,每天劳动以后总会有一个人站在沟渠的边上,望着斜阳,面对着远山,不停地说着、练着,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个优秀的解说员,为了能更好地练习解说,一有机会韩乔生就会和几个小哥们儿一起跑到六七里地外的地方去看电视,看体育比赛。为了节省时间,他们经常游1000多米横穿中间的水库。他就这样继续学习着、渴望着,从未想过放弃。1978年6月间,对韩乔生来说这是一段终生难忘的日子,剥了多年的石榴壳,终于吃到了果实——北京广播电台召他回去。2004年欧洲杯韩乔生与工作人员在演播室工作中的好人“如果不给你钱,你还会工作吗?”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谁会回答“会”呢?但韩乔生说:“会,只要你对它有热情,只要你为它付出过,只要你爱它胜过爱你自己。”1994年开始韩乔生就进入了《足球之夜》的制作班底,一直到2000年这段时间,有人可能会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不知赚了多少钱,但是事实却相反。当时的节目组经费相当困难,大家工作都相当辛苦,很多人却都没钱拿,六年的时间他只拿了不到2000元,但对于韩乔生来说,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找到了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田径锦标赛结束后,在回来的路上他丢了一台摄像机,价值几十万,韩乔生没有跟台里说,而是直接打电话回家告诉妻子要拿出十几万来大家一起凑钱买机器,十几万元对于当时一个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后来雅典警方打电话来说机子找到了,才免去了这一笔巨额开销。但是这件事情已经使得韩乔生对工作的无尽热爱和认真负责不言自明。1994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四位解说员,三男一女——宋世雄、孙正平、韩乔生和宁辛。人数过少就造成了每个人工作压力过大,再加上解说频率太高,又得不到充分休息,很容易在解说时出现口误,这就是“韩乔生语录”的原型。后来加上一些人的杜撰,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便成了今天的“韩乔生语录”。刚听说“语录”的时候,韩老师非常生气,他相信自己,但是他也知道长时间的工作很有可能会使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所以他找到“语录”然后根据其中的内容找到当天的比赛解说录音去听是不是自己真的说错了。不可否认,“语录”中确实有一部分是韩乔生自己说错的地方,但是大部分都是一些人为了找乐自己编的,还有其他解说员的失误也安在他的头上。一个干了这么多年的老解说员,最后在观众心中的形象就被这样定义成了一个大迷糊,真是比窦娥还冤。可能有人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至少会觉得失望,觉得全世界都瞎了眼,但是在《新京报》上刊登了他留给读者的一段寄语,里边却这样写道:“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批评我,让我有那种‘后有堵截、前有追兵’的感觉。”这就是一个一直以体育解说员为理想、为目标的人留给我们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不会放弃,因为这是他的惟一,是他一生的惟一。韩乔生与两位采访记者为体育而落泪

有人会问为什么他能这样地去热爱体育,追寻体育,献身于体育事业,我想是因为他曾经被感动过。1986年,韩乔生到德国斯图加特去报道世界体操锦标赛,在平衡木单项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杨波以较高成绩进入决赛,在参加决赛的前七名运动员中有两人弃权、五人都有失误的情况下,她只要得到9. 55分就可夺冠。她选择的动作难度系数很高,下法难度更大。在当时的情况下,杨波只要简单地做个常规动作,平稳地跳下平衡木,就能获得冠军,结果她却选择了前空翻直体两周加转体540度,这意味着成功了就是9. 90分的高分,失败的话冠军不保。最后杨波在下落时向前走了四步,结果就从第一名走到了第四名。然而她虽败犹荣——当这组高难度动作做出来后,所有人都为她这种舍弃名利,挑战极限,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所惊叹,接着观众席上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就在这时,负责转播的韩乔生已经泪流满面。叶乔波,室外短道速滑运动员,双腿膝盖有伤,但在比赛中不屈不挠,最终获得冬奥会亚军。世界冠军邓亚萍,受多种伤病困扰,但是始终不曾放弃比赛,她曾多次获得各种赛事冠军,现在又在努力学习,不断地向新目标努力。…… 其实这些人物事迹大家都很熟悉,然而在听韩老师给我讲这些故事的时候,我却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脑海中不时闪动着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而在我面前的,却是韩乔生老师的沧桑、睿智,和他眼中饱含着的热情。 这就是我眼中的韩乔生,体验了多次的失而复得,但是体育,他钟爱了一生的体育,给了他巨大的力量,使他克服了一切艰辛,激励他不断前行。 而他,也在用自己的一切,抒发着他对体育的热爱——那种刻在他骨髓中、流在他血液里的东西……

第七章 轻狂

蔡猛原名:蔡蒙生于:1958年出生地:内蒙古呼和浩特爱好:乒乓球毕业学校:河北师范大学(体育系)工作经历:1982年,毕业后担任河北电视台专题部体育编辑、河北电视台文体部副主任1994年调入中央电视台,先后担任乒乓球栏目制片人、主持人,同时担任“爱立信”杯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和“摩托罗拉”羽毛球天王挑战赛的主持评论工作2000年,参与悉尼奥运会的报道工作现担任“长城杯”国际乒乓球挑战赛、“17岁以下国际少年乒乓球挑战赛”以及中央电视台马术类节目的主持评论工作“我愿意因为我,有更多的人爱马、爱动物、爱大自然、爱生活。”解说体育人生

初见蔡猛是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马场,或许是之前实在太忙了,那时的他正处在疗养期间,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轻松和惬意,于是乎他饶有兴趣地载我们到附近兜了兜风,在他的爱车里给我们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出道顺利,小有所成

国球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球馆升起,蔡猛用他鲜活而又富有哲理的解说方式让人们记住了他,记住了他的乒乓情结。“我出生在呼和浩特,原名叫蔡蒙,而不是现在的蔡猛。我是运动员出身,在河北省少年队打过球,并获得过张家口市少年冠军。可惜,没能进入河北省成年队。后来1976年到部队当了兵,并在1978年考入了河北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学了四年乒乓球,并有幸成为当时河北师范大学教练。”蔡猛提起他的运动员生涯很是兴奋,当谈起他是怎么走向解说生涯的,蔡猛露出了得意的微笑:“1979年是我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当时有个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在河北举行。初建不久的石家庄电视台在试播,没有解说员。石家庄有个裁判推荐说河北师范大学乒乓球系的一个小伙子他嘴皮子特快,而且能学宋世雄,可以找他试试,于是电视台的人就找到了我。当时我觉得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所以就有点发怵,有点害怕;但毕竟要上电视,又有点向往,有点期待。自己到底行不行?别一去就给人说错了。同学们都鼓励我,于是我提了个暖壶,带上包奶粉就去了电视台。电视台同志起初并不放心,认为我是学生,万一说不成,或者说错话,甚至喊出错误的口号,那岂不误事了。他们留了个心眼,通知了当时北京乒乓球队的教练,说请他当顾问,万一我不行给我顶上去。本来计划是我来说第一场,让他说第二场。到了现场他一听,不错,这小伙子也懂,而且嘴皮子也快,说得好,台长也很认可,第二场也由我说了下来。我这第一次解说乒乓球大获成功,很多人很好奇,说你们石家庄电视台刚成立,第一次直播,从北京请来的这个解说员真不错。台里说这并不是从北京请的,就是石家庄的,还是个学生,这事很快就传开了。”“接下来1980年5月18日,有一场足球比赛是河北队对英国诺维奇队,河北广播电视台想转播也是缺个解说,就去学校找了我,要跟我签约,给他们解说并争取给我调到河北台。当时诺维奇和北京队还有一场比赛,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台里让我去北京看这场比赛学习学习,当时我也没太大把握,拿了个录音机就去了,听完马上就有底了,觉得自己不差。我解说的那场比赛也大获成功。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成了河北电视台固定的职工了。” 说到这时,我又从蔡猛嘴角看到了一丝得意。轻狂受挫,从头再来

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顺利,似乎顺其自然随后就是他风光入驻中央电视台,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得意过后总是容易受伤。“1980~1981年的时候我突然特别想到中央电视台,觉得河北台并不是我的目标,就给宋世雄老师写了封信,并给当时广播电视部部长写了封信。写信其实是很困难的,写谦虚说自己不行,人家根本不理你;要说自己太好,人家又说你轻狂。想了想还是比较客观地写,说我是河北师范大学学生,据了解现在体育解说还没有一个体育大学专业毕业的,而且我又是运动员出身,听过宋老师的解说,感觉非常好,就决心不仅要好好学,而且要超过宋世雄老师。信就发过去了,没想到一发过去就坏了,有个体育部副主任事后就跟我讲,台里一致认为你这小伙子太狂了,还没毕业呢就要超这个超那个,说这个就等于把我完全给‘废’掉了。”“当年有个张老师是我非常要感激的。他说我条件很好,并告诫我体育解说是利用文学语言来描述体育比赛的过程,所以文学功底特别重要。记得当时他问我读过《琵琶行》没有,还说里面写得多么多么好,告诉我一定要把《琵琶行》背下来,而且很多唐诗你都要背下来,小伙子一定行的!我从北京回张家口20天里就把《琵琶行》一字不落背了下来。然而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的消息却迟迟没有到来,最后我还是被分回了河北电视台,打击真的挺大的!”“后来还是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了。我从河北台的基层干起,在1982~1988年这个过程中就创建了体育组,发展了四个人,办了《体坛内外》、《赛场风云》和《体育音乐欣赏》三个节目。当时河北电视台能够覆盖北京,在北京,这些节目颇受欢迎,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1988年迎来了河北电视台的改革,节目自负盈亏,自己承包,我就率先承包了河北电视台的体育组。当时最主要的也是资金的问题,那时候我能跑,一年能拉到赞助150万左右,给自己的体育部花。”“我们的体育部当时在全国来说都非常强,1990年被评为了全国电视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只评10个。当时拍全国民间体育,有一集是西藏,由于西藏电视台没钱,他们拍不了,问谁能拍,北京上海广东都说不行,接不了,会上我说河北去!但去就意味着要钱啊,要是去怎么着也得花上10万元。接着内蒙古也说没钱拍不了,同样让我们接了下来。可以看出当时经费方面我们确实不错,记得当时体育组配了两辆汽车,两辆摩托车。”“1990年以后我就开始出国拍片了,当时去美国拍了个《橄榄球在美国》获了个一等奖,而当时还没有地方台的人出国。后来1991年到日本拍了个《通向铁人之路》,又获了一个一等奖,我当时是作为编导连续获得了两个全国体育节目一等奖。”蔡猛与搭档杨影

苦尽甘来,靠着贵人提点,更是靠自己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蔡猛做到了,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就够了。证明自我,重回央视

目标得以实现是幸福的,蔡猛就是这样幸福的人!“就体育评论和解说而言,无疑,北京是一个更大的舞台。我想在一个人成功之后,再度体验那种刚刚起步从头做起的感觉,继续保持默默耕耘的精神,对任何人来讲都是难能可贵的。另外,我还想试一试将近不惑之年的自己是否还能接受新的挑战,我想,这也是在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吧。再者,我的夫人徐笑梅也在中央台,已经36岁的我需要一个稳定而又温暖的家。基于对事业生活的双重考虑,1994年我来到了北京,到了中央电视台。”“刚一来就是1994年世界杯,每天凌晨3点开始工作,持续了一个月,这可是非常大的考验。过去在河北台做领导工作,很少做夜班,突然这样觉得很辛苦,很受不了,觉得特别委屈。1995年体育频道成立了,我成为了乒乓球、羽毛球节目的制片人,并且和外联一起做。体育频道刚成立时,没钱买设备,什么都没有,每个礼拜虽然只有个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但我要参与主持制作监督,和外面公司合作,还要租机器,联系采访人和采访对象,所以工作量很大。”“从1996年开始,台里推出了中国乒乓球CCTV擂台赛,之前在1995年的时候有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天津举行,台里派我和宋老师解说乒乓球。也就是那个时候全国观众认可了我。后来我又参与了一系列的主持评论工作。我想如果能把爱带入解说,让不打球的人打球就是很好的境界了。”“我所从事的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充当教育楷模的过程,所以在生活中,要做个好人,勇于追求真实,传达给观众善意的思想。解说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迹的,到真正解说时,其实没什么技巧而只是靠情感,或者说技巧已经融于情感。我其实是比较理智的,没有如痴如醉的那种感觉。解说这么多年来最得意的一场应该是2001年第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比赛中金泽洙对刘国正那场,那时候我们落后,7个赛点后刘国正扳回了那场球也挽救了中国队。赛后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当时说了些什么,但听起来很满意,觉得没哪儿不对,因为自己当时完全融入了比赛中,完全投入,希望能赢。要讲,还要保证公平,矛盾啊!”

通过解说反映人生哲理,使人们通过看体育比赛认识到自身的弱点,领悟人生,完善自我,从而给人一种厚实的东西,给体育解说增加一些美感,是蔡猛多年来的追求。比赛未动,车马先行

说到自己的得意之作,蔡猛顿时激动了起来,计速器的指针开始向右偏转。十多年的驾龄让他从中得到了驾驶的快感,正如他所言“我喜欢这种高速的感觉!”“很多人第一眼看到我会认为我是个很斯文的人,可我却很喜欢赛车,很喜欢赛马,因为那是一种高速的感觉,人为地控制一种机器、驾驭一匹烈马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在高速的情况下能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很兴奋,生理上的东西能让人忘掉许多烦恼。”“因为爱马,我将家都安在了马场。解说马术比赛的时候,我希望能让人觉得马可爱,从而更加好好地对待它。我现在养着4匹马,1匹英纯血马,2匹奥尔洛夫马,1匹三河马。这4匹马分布寄养在4家马术俱乐部,这4家俱乐部分别在北京城的东、北、南三个方向,只有东边顺义和北皋两个俱乐部有一点顺路,其他正好是一南一北。虽然跑起来挺远的,但我还是乐此不疲。”“我真正养马是在1994年,当时从河北电视台文体部副主任的位置调到中央电视台当一名体育评论员。听说有个记者马术队,我就和妻子徐笑梅一起参加了这个业余的马术队。开始是每周四训练一次,大家都是业余水平,大多数人都是骑马瞎跑,后来逐渐了解了马的习性。练得时间长了,有人提议每人出一点钱固定养一匹马,这匹‘股份制’的马是我最早养的马。到1997年记者马术队解散,这个队也没在马术界玩出什么名堂,但确实出了几个像我这样非常喜欢马的人。养马至少占用了我60%的精力,养马和收藏给我知识,给我激情,给我快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