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们的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16:37:03

点击下载

作者:(日)河合隼雄,河合俊雄(著),孙颖(译)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孩子们的书

读孩子们的书试读:

儿童文学与灵魂

孩提时代

我还是个孩子时,就非常喜欢读书。我生长在丹波篠山,那是个彻头彻尾的乡下地方,这里的孩子都不怎么读书。而我家却每个月都会购买《少年俱乐部》杂志,这在当地是十分少见的。也许是因为我的父亲是牙科医生,在篠山这个地方属于“知识分子”吧。我家还有ARS出版的全套《日本儿童文库》,这在当地也是不多见的。然而,父亲却认为“孩子就应该在外头开心地玩”,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他只准许我在星期六阅读课外书籍,这成了我家的家规(读中学后,父亲给予了我很大程度的自由)。

小学四年级时,在母亲的劝说下,父亲准许我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星期天也可以阅读课外书籍。我连片刻的闲暇也舍不得浪费,把时间全都用来读书。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之外,我还有一个可以读书的好机会,那就是生病休学时。当病好得差不多了,但慎重起见还须在家休养时,我既有精力又闲得发慌。这时母亲便会特许我读书,原本她就是支持我读书的。我生病在家时,兄弟们都上学去了,我不仅能够独占母亲,而且母亲比平时还更加温柔。除此之外,还能读自己喜欢的书,所以至今我都还记得当年生病时的那种难以名状的喜悦感。当时有个词语叫“腺病质”,用来形容体弱多病的孩子,我正是其中的典型。一方面,我会因为自己的体质虚弱而感到羞愧;另一方面,却也为自己仿佛属于某种特权阶级而感到高兴。

哥哥们会将自己在《少年俱乐部》读过的连载剪下来,装订成一册书。托他们的福,我也能够读到山中峯太郎、高垣眸、佐佐木邦等作家的杰作。可也是因为如此,加之哥哥们也对其进行了评判和筛选,我并未觉得《少年俱乐部》上的连载如何精彩。尽管这样,其中佐佐木邦的《邻家英雄》还是让我十分喜爱。而正在这个时候,《杜立德医生》的连载开始了。这部作品和我以往喜欢的那些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让我感动至极。

在我记忆中,这部作品的名字叫作“杜立德医生乘船之旅”(实际出版时的名字叫作“杜立德医生航海记”,也许是我记错了,一开始连载时就是这个名字),被刊登在《少年俱乐部》黄色的页面上,十分醒目。每当拿到杂志,我总是第一时间翻到这一页开始阅读。哥哥们也很喜欢《杜立德医生》。杜立德医生对待小男孩的态度就像对待与自己平等的成年人一样,称其为“斯塔宾斯”,这个细节让我莫名地感到高兴。作品具备的那种高级的幽默也让我十分憧憬。

孩提时代阅读的作品中,除了《杜立德医生》之外,还有一部艾利克·卡斯特纳的《小不点与安东》。当时我家只有《世界少年少女文学全集》中的一册,这一册一开始的内容是吉卜林的《丛林故事》,接着是托尔斯泰的寓言作品,《小不点与安东》在最后。卡斯特纳的幽默打动了我的心。这和让人“热血沸腾”的《少年俱乐部》不同,是一种时髦洋气的感觉,让我欲罢不能。

托尔斯泰寓言作品中的《人是为何生存》《有爱的地方就有神灵》等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内心。相比日本本土的作品,孩提时的我更容易对西方的作品产生共鸣,当时我觉得这很不可思议。我觉得西方的作品能对我的精神产生更深层的影响。也是因为如此,我对西方产生了很强烈的憧憬。

大约小学五年级时,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岩窟王》《三个火枪手》等书籍。我还记得在晚上读《铁假面具》,被其中掘墓的场景吓得晚上睡不着觉。上中学后我得知《岩窟王》是《基督山伯爵》的缩写本,原著是篇幅达两册书的大部头。于是我又埋头阅读起了《基督山伯爵》,到了忘我的程度。兄弟们嘲笑我为“基督山伯爵党”,当时的我确实热衷于此,无论是什么事情我都能关联到《基督山伯爵》上去。

中学一年级时,日本开始和美国打仗。我一方面为日本战胜的消息而感到欣喜,一方面又觉得十分难过。因为战争的对象是《杜立德医生》《基督山伯爵》的作者们的祖国。当时有种说法是“魔鬼英美”,我却无法将敌对国家的人都当成“鬼”。我梦想着有机会要去欧洲看一看,同时也觉得这大概是不可能实现的。

与儿童文学作者的交流

大概是从中学开始,我就没有再读孩子的书了。一直到我自己有了孩子,孩子也开始阅读。我按顺序购买了《杜立德医生》、卡斯特纳作品全集,随着和孩子一起阅读,我越来越爱好儿童文学,也逐渐认识了一些新的作家。

在出版了《如影随形——影子现象学》后,我阅读了厄休拉·勒古恩的《地海巫师:地海传说I》。这部作品相当有趣,是一部大杰作。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它的续集。这是一部讲述自我实现的作品,所以我在岩波的市民演讲中谈到了这本书,也因此结识了儿童文学学者今江祥智先生和上野瞭先生。我也在其他作品中提到过这段缘分(河合隼雄著作集6:《孩子的宇宙》序言中)。

日本人的领地意识通常比较强,不喜欢其他领域的人入侵自己的领地。所以我曾经也很谨慎,尽量避免对儿童文学发表意见。可是后来我发现,儿童文学领域的人却完全没有这种领地意识,我渐渐地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评论家、作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回想起来这一切之所以能顺利地发生,很大程度是仰仗于今江祥智先生周到的关怀。我衷心地感激今江先生。那时我对儿童文学的认知还停留在自己的孩提时代,太过老旧,今江先生建议我阅读一些新的作品。当时今江先生在圣母女子短期大学的儿童文化研究室担任教授,该研究室发行的《儿童文学》研究杂志上有今江祥智、上野瞭、灰谷健次郎推荐的书单,并配有适当的解说。于是我参考这份书单,逐渐开始阅读新的作品。

相比孩提时代,如今的我对读书已经没有那般痴迷,用来读书的时间也不多。我会把自己想读的书买回来,然后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顺手拿一本去读。儿童文学中有许多催人泪下的作品,而我本就容易感动流泪。所以我常常在地铁上控制不住落泪,为此尴尬不已。这让我感到十分为难。在读完了今江先生的《小少爷》后,我才意识到日本也是有儿童文学的,而且这和我小时候阅读的《快杰黑头巾》这类的作品不一样。我所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只供儿童读的东西”。虽然这些读物也有其实用性,但是我感兴趣的只有那些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孩子,都有其意义的作品。

1981年,《会飞的教室》开始在季刊杂志上连载。我虽然是个儿童文学的门外汉,却在今江先生的推荐下,加入了编辑石森延男、今江祥智、尾崎秀树、栗原一登、阪田宽夫等人的圈子。以往我虽然和学者们的交流很多,但与文学创作者的交流却较少。能这样和他们进行交流,让我感到十分快乐。我还认识了乾富子女士,并受邀去她举办的穆西卡文库演讲。现在我一方面因为繁忙,一方面也因为意识到了演讲的负面影响,所以尽量避免去做公开演讲。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很喜欢和从事儿童文学相关工作的人打交道,不知天高地厚地出席了许多演讲会和研讨会。

正因为这份不知天高地厚,我有幸认识了灰谷健次郎、长新太、佐野洋子、神泽利子、工藤直子、清水真砂子等儿童文学工作者,此外还认识了谷川俊太郎、鹤见俊辅、森毅等与儿童文学没多大关系的伙伴们。能和这些人交流对我来说十分难得。我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时,最为重视的是“灵魂”,与心理学家的朋友们交流时,谈及“灵魂”,我必须十分谨慎。而与儿童文学世界的人交流时,却可以做到直抒胸臆,无须瞻前顾后,这让我非常高兴。儿童文学世界的人可以很自然地谈论对于“灵魂”的见解,就仿佛在谈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般,所以和他们交流让我十分愉悦。

20世纪80年代初,福音馆书店的社长松居直先生邀请我在JBBY(日本国际儿童图书评议会)做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我谈到当时还不太为人所知的濒死体验,并尝试从这个角度来解读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这是一次非常冒险的尝试,所幸结果不错,听众的反响很好,这让我非常高兴。当时有一位听众跟我说他听得“因身体颤抖无法控制而不知所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感受到他们是真的理解了。宫泽贤治等人的名作,正是有着这种仿佛能够直接作用于身体的能力。这种影响超出了一般我们说的“心”的领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特意使用“灵魂”这个词。总的来说,之后我也会提及,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我通过阅读这些儿童文学名著,与儿童文学工作者进行交流,获得了极大的成长,对此我充满了感激。

阅读作品《会飞的教室》杂志发刊后,我在该杂志上开始了名为“读孩子的书”的连载,每期我都会就一部儿童文学的名著进行探讨。在这个系列的连载中,我没有选择奇幻文学作品。后来我在该杂志上开设了“阅读奇幻文学作品”的连载,专门介绍这类作品。这两类连载的文章在河合隼雄作品集4:《儿童文学的世界》中都有收录(篇幅所限,一部分内容只得割爱)。

于是我重新阅读了自己曾经读过,并被打动过的作品,并参考了其他人向我推荐的新作品,从中挑选出合适的作品作为连载的讨论对象。挑选作品时,我并没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全凭自己的主观喜好。“喜欢”,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自己真心喜欢,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一气呵成地写出文章。同时,写自己喜欢的事物,我的心情也是充满期待和兴奋的。

我的文章和通常的书评、作品评论不同。简单来说,我并不是从作品的外部而是从作品的内部来阅读的。我关注的是自己的内心对作品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并将其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倘若是从外部阅读作品,读者需要做各种准备工作,不仅要了解作品本身,还要了解作者、了解儿童文学的历史等。而从内部阅读作品,不需要任何的准备工作,只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尽量与作品中的人物共享相同的体验,并且需要有另一个自己,从外部观察正在共享体验的自己。这两个自己之间需要保持极其微妙的平衡,倘若一方过于强大则会难以顺利进行。可是,如果从一开始就在意这份平衡的话,我们是无法投入到作品中去的。

从内部阅读不需要做任何准备,这看似很轻松,实际上投入到内部所消耗的能量绝不少于外部准备。就好像做心理治疗,要重视自己一对一面对的每一个人(作品)。可是和心理治疗不同,当我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来访者时,是不会有“无聊的人”存在的,而有的作品却会让我感觉到无聊,这是这种阅读方法唯一的难点所在。

阅读儿童文学的名著,我常常会感觉到自己的心灵被洗涤、被治愈了,有时还会感到自己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本书中我选择的都是带给我这样感受的作品。也许你会觉得我多管闲事,但我是真心想向你推荐这些作品,“不读这些作品,你的人生损失太大了”。如果你能因为读了我写的关于儿童文学的书,而去阅读儿童文学的原著,对我来说真的是没有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事了。

在选择要和大家探讨的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日本的作品很少。因为我是按照自己“喜欢”作为标准来挑选的,选出来的作品总是外国作家的比较多。我也不能因为日本作家的作品少,就选择一些自己并不是那么喜欢的日本本土的作品。如果不是自己真心喜欢,我是无法下笔的。当阅读了长新太先生的《堆啊堆啊喵》时,我真的感到非常高兴。我选了长先生的一些绘本和这部作品一起进行了讨论,我发现如果将连载探讨的领域扩展到绘本的话,日本还是有很多不输给外国的作品的。日本的绘本作品应该算是水平相当高了。

而幻想文学的话,很遗憾,全部都是外国的作品。但是,我在《为什么要读幻想文学》的绪论中,谈论了很多日本人的短篇作品。在幻想文学领域,日本作家虽然有许多精彩的短篇作品,却缺少一部真正的长篇幻想文学杰作。关于其原因,我是这样认为的:

明确区分人类的意识和无意识的界限,并强调意识的自律性,这是西方近代的特点。在那之前,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区别是模糊不清的,外在现实和幻想的分界线也是模糊不清的。比如,在阅读日本中世纪的神话故事集时,很难区分哪部分是我们现在所指的现实,哪部分是幻想。换句话说,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一切混合在一起构成了“现实”。在能够明确区分意识和无意识后,人们也能相应地掌握外在现实,而幻想也会配合外在现实而发展成形。

如果要正式探讨这个问题的话,需要相当长的篇幅,我们就此打住吧。日本人即使是思考自身的事情,也很难具备西方人那样的自我意识。当然,我并不认为日本人应该变成西方人那样。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人是很难写出西方人创造出的那种幻想文学的。世界正在急速变化中,也许有一天日本人也能写出有趣的幻想文学。期待将来的发展。

作为心理治疗师

我的本职工作是心理治疗师。人们看到我读孩子的书,极端一点的会认为我在消磨时间,而比较善解人意的人会认为我是为了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自己则认为读孩子的书和做心理治疗师,这两者之间有着斩不断的关系。

心理治疗师这份职业究竟是做什么的呢?通常人们会认为是帮助人解决或减轻烦恼与痛苦。关于这一点我必须有着清醒的认知,可是实际做起来却并非那么简单。人的心理和身体是两套不同的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结构和规律。如果能够这样去思考的话,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心理的结构,并运用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可是,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需要去考虑结构、系统,可是人类终究不是机器,我们不可能靠结构和系统完全理解一个人。不论对心理与身体的结构、系统有多了解,我们也无法真正走近人类“生命”的存在。于是我们将人类的心理与身体统合成一个生命整体,假设在这个生命整体中存在着“灵魂”。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绕,如果我们换一个极端的说法,那就是干脆认为我们是不可能理解人类这种存在的,所以我们将其形容为“有灵魂存在”,并尽我们的努力去理解“灵魂”。“不可能理解”和“尽我们的努力去理解”,这两者其实是矛盾的,但我们需要容忍这种矛盾的存在,通过自己的体验,尽量多“理解”哪怕是一点。为了帮助理解,所以我们才需要“灵魂”显现为看得见听得到的事物。如果有人觉得这是无稽之谈,我希望他们能去读一读孩子的书。对于某个少年,“灵魂”可能显现为“幻想的小狗”,对于某个少女来说,“灵魂”可能显现为“回忆中的玛妮”。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具体去了解,小狗与少女的意象,对孩子们的成长与疗愈起到了怎样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心理治疗师这份职业,本质上是提供一个场所,让来访者和自己的“灵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可是,这样的行为是极其困难并且充满危险的。在本书中我选择的这些作品,它们的主人公有许多曾经经历过生死关头。心理治疗师要从事如此危险的工作,所以必须要知道“灵魂”。

为什么儿童文学适合用来讨论“灵魂”呢?因为成年人难免会被世间的各种规则,也就是所谓的常识所束缚,难以看到“灵魂”。而孩子们的眼睛清澈明亮,能够准确地看到“灵魂的现实”。儿童文学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将孩子看到的现实原原本本地写下来,所以和“灵魂”有着深刻的联系。成年人的文学,即使要写“灵魂”,也会因为要顾及成年人之间的各种规则而变得复杂和含糊。

正是出于以上这些想法,我认为儿童文学是心理治疗师的必读内容。这并非是为了消遣,也不是业余爱好。理解灵魂并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理解自己的整体存在。我像是面对心理治疗的来访者一样,面对每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体验自身的存在因为这些作品而如何动摇。不可思议的是,这种体验虽然是个人的特殊体验,但却又有其普遍性。每一个作品都不相同,如果我们探寻其个性,就会被引导至其共性。这与将心理学中的一般规律去“套用”在这些作品上,对作品进行“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最近我有机会重新阅读今江祥智先生的《牧歌》,获得了以前读时未曾有过的新发现,这让我不禁愕然。本书中讨论的这些作品也一定还能读出新意。今后我也会持续努力加深自己体验的深度。

为何要读孩子们的书

和以往相比,近来虽然对儿童文学感兴趣的成年人增加了不少,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得知我在读孩子们的书时,表现得十分诧异。有不少人会问我:“你读这些书是为了理解孩子们的感受吗?”他们可能觉得我作为心理治疗师,要为孩子们提供治疗,需要理解他们的感受,所以才会读孩子们的书来作为参考。心理治疗的工作和读孩子的书之间确实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我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单纯是“为了理解孩子们的感受”,两者之间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无论是心理治疗还是孩子们的书,都直接关系到我们活在世上的本质,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关于人活在世上的本质,文学和哲学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特意去读孩子们的书呢?也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孩子气的东西,与成年人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殊不知,“孩子气”,正是问题的关键。成年人总觉得孩子是充满“孩子气”的,而“孩子气”的成年人则是幼稚的,不可靠的。可是,我们真的能这么简单地看待成年人和孩子吗?我们是不是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到底什么是孩子?让我们怀着这样的问题,来探寻读孩子们的书究竟有何意义吧。

现代社会与孩子

现代社会,在新闻上经常能看到关于孩子们的问题的报道。虽然相比之前,少年儿童自杀的报道有所减少,但是孩子拒绝上学,实施家庭暴力等问题却完全没有减少的趋势。现代社会,孩子们的问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问题具有普遍性,它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我遇到的那些家里孩子出了问题,父母来找心理治疗师咨询的案例,通常都很难简单地将孩子的问题归咎于父母。当然,人无完人,父母肯定也有需要反省之处。但是,如果将这些家庭与其他家庭、亲子关系进行比较,往往很难发现有何特殊之处。可是,如果去问那些打父母的孩子,孩子们往往都会说,是父母不对,所以自己才会实施家庭暴力。还有新闻报道孩子对父母家暴,导致父母死亡的。孩子认为是父母的错,而作为父母一方,他们却会认为和其他家庭相比,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特殊的事,不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狂暴。然而,孩子们并不是得了精神病。那他们究竟是对什么感到如此愤怒呢?

下面这个例子恰好击中了问题的要害,依然是对父母实施家暴的孩子的案例。面对向父母施加暴力的孩子,父母问他:“你想要什么父母都给你了,你到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以至于如此狂暴?”孩子回答道:“我们家没有宗教。”这个孩子能说出这样的回答,说明他已经恢复了很多。通常,孩子是很难给出这样的答案的,他们自己也往往并不清楚自己到底缺少什么。可是,在听到这个孩子这样明确的回答后,大部分日本家庭的父母都不知该如何回应吧。孩子口中的“宗教”,并不是问葬礼是不是要依照佛教的规矩来办,他们问的是更为本质的问题。

刚才的例子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问答,正是当今日本社会状况的极端表现。“你想要什么父母都给你了”,仔细斟酌这句话,我们会发现,只有神才有资格这样说。知道对方想要的一切,并全部赋予给他,区区人类如何能够办到?事实上,却有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对孩子做到了这点。为什么父母会这样认为呢?究其原因,是人们对物质满足的追求。特别是现在成了父母的这部分人群,大都经历过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所以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因为物质上的匮乏而受苦,并且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孩子就应该感到满足。可是,物质层面的丰富就是一切了吗?孩子们提出的正是这个问题。

如果丰富的物质就是一切的话,的确,大部分的现代人也许都已经接近“神”了。“你想要什么父母都给你了”,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在无意识中觉得自己与神很接近,这是一种傲慢。实际上,这既不是接近了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孩子所说的“没有宗教”,正好指出了他们完全欠缺的东西。我们这样思考的话,自然而然地能想起那些在家中实施暴力的孩子常常会对父母抛出的那句话:“你们为什么要生我?”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孩子在无理取闹,但如果我们能认真去体会的话,它实际上是和人类生存的本质相关的根本性问题。“我为什么会出生在这个世界?”“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对这些最根本的问题置若罔闻,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并且断定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孩子,孩子就没有任何不满了。倘若是这样的话,孩子是无法忍受的。想到这里,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实施暴力了。

为什么现代的孩子们会以一种极端激进的方式,来对父母提出这样本质的问题?这是因为许多父母完全忽视了这些本质的问题。成年人总是很忙,为了房子、车子而奔波。可是房子和车子又有那么多种类。更何况,成年人不只是自己要买房买车,往往还会在意某个亲戚或者某个朋友买了什么样的房子,开着怎么样的车子。而且,不论做什么都要花钱。人在忙碌赚钱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金钱就是一切”的错觉。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在贪婪地积累了大量财富后,开始说教劝导大家“心灵比金钱更重要”,还有一些人想赚钱却不得其法,不得已而放弃却又心不甘情不愿,只好借强调“情感比金钱更重要”,来安慰自己对金钱的求而不得。无论是哪种人,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强有力地将其击破。在家庭中实施暴力的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说教”而发生改变。

成年人的现实认知能力过于片面,一些在成年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孩子的眼中却映出了不同的真实。成年人的眼睛被我们自己认为的常识所蒙蔽,而孩子们的眼睛足够清澈,能够看到不同的真实。可惜的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往往还不足以让他们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不得不放弃语言表达,通过“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对孩子们来说,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儿童文学的存在意义就产生于此。儿童文学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事物,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要克服该课题,需要同时具备让成年人也能理解的语言能力,和孩子们看事物的眼睛。只要阅读了本书中所列举的作品,您就能够完全理解以上所说的含义了。“孩子的书”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部分是成年人“为了孩子”所写的。我并非想要否定这部分书的价值,但是我所感兴趣的“孩子们的书”,是那些具备前文中所描述的意义的书,即那些仍然有着“孩子的眼睛”的成年人所写的书。这些书不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孩子,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当我们思考现代的时代特点时,这些书有着极其重要的存在价值。

现实的多层性

在现代社会,孩子能看到成年人所看不到的真实。这并非是指孩子看到的才是真实的,成年人看到的都是虚假的。现实是具有极其多的层次的,其中包含着各种真实。举例来说,在本书第二章中探讨的少年本与小狗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对于少年来说,小狗是无可取代的,没有了小狗自己将难以生存。这是一种真实。可是,对于生活在某些地区的人来说,是不能养狗的,他们没有狗也能生存下去。这也是另一种真实。对于作为主人公的少年本来说,真实也不只有一个。一方面他追寻着幻想的小狗,甚至差点丢掉自己的性命;另一方面,在最终获得了小狗后,他却体验到了想要丢弃小狗的感觉。处于多层次的现实中,当我们因为追寻那些无法简单获得的答案而苦恼时,个性化的道路将就此而展开。如果把世界当作是单层次的话,我们就只能找到统一的理论,并据此得出一般性的答案。这里是没有文学能够进入的空间的。可是,我们面对现实的多层性时,却难免会想要逃避,并为此而感到痛苦。然而,世上没有一种快乐是不包含任何痛苦的,没有痛苦的支撑,是无法发展出个性化的生存方式的。

现代世界之所以看起来层次单一,主要是因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发展。我们观察现实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自然科学这个角度,给人类带来的飞跃是最大的。自然科学的体系是自洽的,人类因此受益良多。可是要将科学知识实际运用到人类的生活中,需要有庞大的经济组织。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科学与经济。长大成人的过程,就是掌握必要的知识,让自己适应在庞大的经济组织中生活的过程。如果对这个过程毫无自觉的话,大部分成年人的眼睛就只能看到单层的现实。这个过程持续久了,成年人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被拘束感和不安感。因为人类并非是单层的生物,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必然的。为了对抗这种感觉,现在有不少人颠覆了单层的世界观,并将其作为武器,视经济发展为罪恶,主张回归自然。殊不知,单层的反面也是单层,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变化。主张颠覆单层世界观的这些文学作品,其共同特点是主张强硬却毫无个性可言。

现实具有多层性,不会只简单地告诉我们一个真相。相互对立的看法,并非一方是绝对的善,而另一方是绝对的恶。重要的是探索第三条道路的过程。摒弃其中一方是正确的,是善的想法,将自己置身在对立之中。这样做是极为艰难的。需要澄清的是,这样做绝非是为了逃避对善恶的判断,逃避现实,而是将自己完全置于现实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在这样艰难的状况中忍受住痛苦,找出个性化的道路,我们需要有坚实的基础来支撑。所谓坚实的基础,就是对某种事物的热爱与喜欢。

读者们应该会发现,虽然表达方式或外露,或内敛,本书中所选取的作品中,爱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仔细地想一想,人们喜欢上某种事物,真的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本会喜欢小狗呢?除了小狗以外的动物,比如小鸟就不行吗?在旁人看来,也许这甚至有些愚蠢和滑稽。而这一点与现实的多层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样是小狗,我们透过小狗看到的东西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小狗对我们的价值也完全不同。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由于这种力量的存在,人们才能克服痛苦,用个性化的方式与现实相处。

爱的极端反面有不被爱、不爱了、失去爱等。正是因为有这些极端反面存在,爱才会越发有深度。有时我们因为爱而主动放弃所爱,却因为这样,让爱更加完整。《老鼠太太》这部作品的第七章,向我们传递的就是这样一种极为困难的悖论。我们无须担心孩子是否真能读懂这种悖论。悖论只是成年人的语言,而孩子只会原原本本地接受事实。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

爱会因为人们不同的性别、年龄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爱的终结与丧失,宣告了向着新阶段的变化,告诉我们现实将以与过去所不同的样子呈现。《小少爷》的第四章与《回忆中的玛妮》的第三章中,主人公都失去了爱的对象。《小少爷》的主人公洋,在故事的最后与自己喜欢的“女孩”失去了联系。虽然这并非是被谁强制切断了联系,但洋却没有设法去恢复和女孩的关系,而是勇敢地选择了走向一个和过去不同层次的现实。洋正是到了这样的一个年纪,这样的“时机”到来了。《回忆中的玛妮》的主人公安娜失去了所爱的对象玛妮,相比《小少爷》,安娜的这份丧失充满了危险。然而,这也是一种必然。读者不难感觉到,在失去玛妮后,安娜所体验的现实的层次与之前截然不同。安娜与玛妮一起经历的事情,安娜失去玛妮后所经历的事情,两者都是现实,却属于完全不同的层次。

即使我们不这么复杂地阐述现实的多层性,它也是理所当然存在的。本书第八章讨论的长新太的作品,就以一种从容的方式,清楚地向我们展现出了这一点。具体我们待到第八章再详细说明,在这里先就此打住。“灵魂”这件事

现实的多层性对应着心灵的多层性。现实的多层性与心灵的多层性,究竟谁是因,谁是果,这是个无解的命题,我们暂且不论。总之,人的心也是多层次的,这个观点自古就有了。现在的无意识心理学将这个观点与自然科学相关联,以一种现代人较为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阐述了这个观点。自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说以来,无意识心理学虽分化出了多个流派,但无论是哪个流派都认可人的心可分为多个层次,并假定无意识是存在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的意识被扩大,使用意识的力量可以控制越来越多的现象。人类开始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内心。而无意识心理学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类不仅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内心,而且连内心的一部分活动都无法意识到。

所谓精神分析,正如其名字所示,以分析人类的无意识心理为目的。而它又使得人类陷入傲慢之中。甚至有人会产生错觉,以为人类的心是可以靠透彻的分析而阐述清楚的。

我们以本书中选取的作品为例。《回忆中的玛妮》中,我们可以对玛妮与安娜之间的关系发表各种看法。可是,是谁让如此优秀的玛妮与安娜相遇,又在适当的“时机”让她消失的呢?在安娜面临死亡危险时,又是谁悄悄地安排多余儿出现在其面前救了她呢?每一个情节都恰到好处,只要出现哪怕是非常细微的偏差,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老鼠太太》中,老鼠太太活在令人满足的环境中,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是谁让鸽子进入了她的生活?面对这些情景,我们不得不假设冥冥之中有种超越了我们的力量存在。

如果我们假定有一位绝对全能者的存在,并继续延伸讨论的话,那就成宗教了。在进入成体系的宗教之前,让我们再多思考一下人心。谈及人心,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个超越了人内心的领域存在,并且该领域超出了我们可以分析的范围。

现代人通常都认可将人的身与心分开思考。在本书中,当思考人类的存在时,让我们大胆地假设存在着与身、心相关的第三领域,而人类的本质是由这第三领域决定的。在此我无意谈论自己做心理治疗的经历,我想说的是,在心理治疗中,我们如果能假设第三领域是存在的,会更容易理解这一切。这是我与许多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的现代人接触后总结出的经验。在一开始提到的那个在家里实施暴力的孩子所说“我们家没有宗教”,他明确指出的正是父母长时间遗忘了第三领域的存在。第三领域,与自古以来我们所说的“魂”“灵”非常接近,所以我就借用“灵魂”这个词来称呼它。

也许会有读者认为我故作姿态,拐弯抹角,可是在现代讨论“灵魂”,我们必须足够慎重。米切尔·恩德的《毛毛》中,贝波就因为不小心说出自己所见的“真实”而被抓去了精神病院。我们在讨论真实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就像长新太的漫画中那样,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警察“逮捕”。本书中自古以来就存在,并随着文化与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魂”“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计划将来更深入研究后再进行发表。在本书中暂且只能用这种模糊的方式来谈论“灵魂”,还请见谅。我们必须了解的是,谈及“灵魂”,必定会在相当程度上是模糊的与抽象的。“灵魂”既危险又模糊。对于生存在现代的成年人来说,一不小心对“灵魂”感兴趣的话,可能会没法赚钱,无法专心工作,被人当成傻瓜,好不容易建立的自然科学体系会发生动摇,总之没有一件好事,所以成年人都尽量对“灵魂”视而不见。而孩子们的书所具有的意义就在于此。“孩子的眼睛”能够切实捕捉到成年人所看不到“灵魂”。作为心理治疗师,需要直接面对人类的“灵魂”的问题,所以我会对孩子的书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灵魂的存在,我的工作与孩子的书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为反映出的是多层的现实,所以孩子的书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我并非主张所有孩子的书都与“灵魂”相关,或是应该与“灵魂”相关。我只是说我自己有着浓厚兴趣的是这部分的书,并且阅读这些作品对孩子和成年人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在此我要预先声明,本书中提到的作品都是基于我的这种兴趣来选出的,我并不是要讨论所有的儿童文学。“灵魂”与身、心都有着关联。所以阅读与“灵魂”有关的作品时,人类内心的感动,会表现为身体的某种反应。我们读书给孩子听,并观察他们反应,就能明白这一点。孩子时而会手舞足蹈,时而会紧紧握拳,时而会眼睛充血,这些都是身体的反应。我们成年人在接触本书中提到的这些作品时,时而会雀跃不已,时而想要奔跑,时而又控制不住要流汗。根据身体是否会有这样的反应,我们可以得知该作品与“灵魂”的关联程度。

人类无法了解“灵魂”本身,只能通过其显现出来的样子来了解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书所选择的作品都在某种意义上与“灵魂”相关。“灵魂”会显现在我们面前,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换言之,“灵魂”之国的居民即使出现在我们面前,也终有一天要回到“灵魂”之国去。与“灵魂”的离别难免会让我们感到深深的忧伤。已经多次提到的《回忆中的玛妮》中,安娜与玛妮的离别中就包含着这种忧伤。而《当我还是妹妹》也用间接的方式表现出了这种深沉的忧伤。我们如果没有经历过忧伤,是不可能理解“灵魂”的吧。

持续保持与“灵魂”的接触是困难且危险的。孩子在接触到“灵魂”的现象时,最好能有一位“灵魂向导”在旁引导。之后我们还会详细探讨这一点。《小少爷》中的左肋先生就是典型的“灵魂向导”,他的形象被描述得栩栩如生。还有《会飞的教室》中的两位老师,正义老师与禁烟老师的对比,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灵魂向导”的材料。“灵魂”的作用很容易就能突破常识。正如《长袜子皮皮》中,老师和警察会被少女皮皮弄得手足无措,半桶水的老师和警察不仅没能成为“向导”,在“灵魂”的强烈的破坏性之下,反而成为它的牺牲品。“阅读”这件事

本书的标题是“读孩子们的书”。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讨了要以怎样的立场来思考,以怎样的态度来接触孩子们的书。接下来我想谈一下要如何“阅读”孩子们的书,说得更准确一些,是我在本书中所写的这些感想和心得,是通过怎样的阅读方式获得的。毕竟本书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书评。

我们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阅读同一本书。阅读方法也是“评价”的对象。可是,我并不认为自己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评价孩子们的书。我所读过的孩子们的书数量还极少。有一种阅读方法是,在“阅读”一部作品时,不仅要参照作者的状况,还要与内容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并结合该作者的其他作品,使我们的“阅读”更有深度。大致这就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了吧。而我的“阅读”方法与此不同,我将全部的力量都集中在现在要读的“这一本书”上,并将自己的心中产生的东西写下来。而读者通过我写的东西,应该可以发现我所写的东西很少是该作品的“外部”的东西。换句话说,我几乎不会提到作者的情况和其他作品,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根据该作品的内容来阐述自己的感受。

正因为如此,我写的东西是极为“主观”的。应该会有人批评我自说自话吧。对于这一点,我十分肯定地认为主观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而且我很感激能让我任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一说可能更会招人批评吧,我会被认为是任性妄为之辈,但是我有我自己的理由。

我作为心理治疗师与人会面时,也是如此。当一位高中生对我说“我的母亲就像魔鬼一样”时,我不会去找这位母亲确认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位高中生在他的主观世界中认为“母亲是魔鬼”,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与他的主观世界产生共鸣。这是一份非常危险的工作,所以我们要接受训练,让我们既能进入来访者的主观世界,又能够不被其吞没。

为什么我要这样做呢?假如我去见这位母亲,确认清楚她并非是“鬼”,只是一位普通的女性,然后将这个结果告诉高中生,高中生会怎样反应呢?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不会同意我的意见,只会觉得我这个心理治疗师不理解他,并从此不来找我治疗了。

他如果觉得我能够感受到他的主观世界的话,应该会继续来找我咨询。做到了主观世界的共有之后,我和他才能通过谈话,重新审视与思考,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是和我们之前所说的“灵魂”非常接近的一条道路。这同时也是一条充满了危险的道路,一不小心就会两败俱伤。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将目光转投向客观世界,或者将自己的一只脚踩在客观世界中缓慢前行。如果能够顺利进行的话,就能让来访者从心底里产生认同感,这份认同感是其他人难以动摇的。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所以,读孩子们的书与做心理治疗的工作,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要进入作品的“世界”,并将在这个世界中感受到的东西转化为语言。当然,和做心理治疗一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让自己不会陷入危险之中。也就是说,当拿起一部作品时,我们要一定程度地获得与该作品相关的周边信息。换句话说就是阅读其他作品,或阅读其他人写的对作品的感受。对待周围的事物,我们要尽量做到不失礼,但是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核心还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

心理治疗师这份工作是很艰难的,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关于这一点,我的一位老师曾经清楚地说过:“如果不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就不要来做。”“如果不是真心喜欢”,这真是一句名言。如此危险,而且还有可能被认为没有意义的工作,如果不是“真心喜欢”,又有谁能够竭尽全力去做呢。所以我在本书中所选的作品,某种意义上也都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当然,“喜欢”也有许多不同的程度和倾向,这些不同也对我的文字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总之,人只有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对象时,才能放下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专心沉浸于这个世界中。这不正是我们接触“灵魂”的方法吗?实际上我们也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做心理治疗的工作的。

我不是自吹自擂,我所说的阅读方法,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谁都能够马上做到,但实际上它的难度出乎我们的意料。我自己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我作为心理治疗师,经过了长时间的锻炼。希望大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种阅读方法需要通过一定的修炼才能做到。否则,要是大家因此认为读一部作品,既不需要查找作者信息,又不需要参考其他作品,只用读眼前这一本就好了,所以很简单,那就糟了。话说回来,我们要进入的是一个极其主观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否存在着评价标准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只需要依赖自己“灵魂”的反应即可。如果自己的“灵魂”没有产生反应,那就可以放弃阅读这个作品了。

我就是以上述的方式,自由地阅读了许多孩子们的书。如果本书能够对“孩子们的书”的发展有所帮助,那将是最让我高兴的事。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和孩子阅读本书所选取的这类孩子们的书。

一、艾利克·卡斯特纳《会飞的教室》

1.前言

曾接到过一家教育杂志的委托,请我为即将要成为学校教师的人们推荐五本必读书籍。这家杂志应该是希望我能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心理学,或者是教育学出发,来推荐对新人教师们有实用价值的知识类书籍。然而,我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艾利克·卡斯特纳的《会飞的教室》。我心里决定了,推荐的第一本书一定要是儿童文学作品。我甚至想过所有这五本书都推荐儿童文学。虽然心理学和教育学也都很重要,这是事实,可是许多名字中带有“学”字的东西,听起来虽然十分气派,实际上却常常与现实脱节,对“教学第一线”不但没有帮助,有时还会有害。儿童文学中虽然也有个“学”字,但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生动地向我们传递着人类本来的样子,并将教育的根基直接呈现出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一起阅读、品味儿童文学作品。可以说,儿童文学作为新人教师的必读书籍,再合适不过了。虽然我想推荐五本儿童文学,但这样做难免有些对不起其他领域,所以最后我只选了一本作为代表。要选择哪一本作为代表,这让我当时十分纠结。最后和儿子们一起讨论,他们一致推荐这本《会飞的教室》,我听从了他们的意见。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最近初中和高中等学校内经常发生校园暴力事件。过去出于教育层面的考虑,许多事件并没有对大众公开。但由于情况越来越严重,许多新闻媒体也开始对此进行了报道,所以知道该情况的人应该很多。有许多老师因为害怕学生的暴力行为而不敢正常上班,甚至有人因此辞职。也有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中学老师的工作,却因为听说了这些暴力事件,而放弃了当老师的想法。我因为专业是临床心理学,所以经常听到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谈及他们的烦恼与痛苦。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想要向老师们推荐这本《会飞的教室》。本书出版于1933年,距今(1983年)已有五十年。虽然已经过了五十年,今天,这本书仍然能够教给我们许多东西。

阅读了《会飞的教室》后,也许有的老师会觉得书中所写的是过去美好时代的学校,“如今的中学生,和书中所写的完全不同”。成年人总是会觉得现在比不上过去。对于这样的成年人,我想说对他们说两点:第一,正如卡斯特纳在本书的《第二序言》中所写的那样,“为什么成年人能够如此彻底地忘记自己小时候的事呢”?第二,本书出版于1933年,你知道这究竟是个怎样的时代吗?那一年的德国,希特勒上台,全国各地发生了焚书事件,而卡斯特纳本人的作品也被烧毁,并禁止出版。高桥健二在《卡斯特纳的一生》中简单地记述了关于出版禁令的事。“不论是对德国民众来说,还是对卡斯特纳来说,情况都是最为糟糕的。而赶在这之前,卡斯特纳还完成了一部杰作,那就是儿童小说《会飞的教室》。此后,卡斯特纳被禁止发表任何作品。《会飞的教室》作为小说,其结构完整,高潮迭起并充满张力,让读者十分感动。”卡斯特纳预感到了人类即将实施的无法预测的暴力,写下了这部作品。

我写的这部分序言也许有些过长,而鉴于我们要讨论的是这本《会飞的教室》,它本身就有两个序言,这样的长度应该也不算过分。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讨这部作品的内容吧。

2.青春期

这部小说的舞台是吉奇斯蒙中学,活跃于舞台中的是这所中学的学生和他们周围的人们。这部作品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男人们的故事,是描述青春期早期的男孩们的作品中最出类拔萃的一部。青春期早期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最莫名其妙的一段时期了。我们虽然确确实实是活着的,但却总做出一些连自己也无法理解的行为,惹出麻烦。卡斯特纳感叹成年人总是容易忘记自己小时候的事,而事实上忘记青春期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或者说是我们根本记不住这些事。而卡斯特纳不但能够记住这段时期的事情,还能将其写成作品,这正是他的天才之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常会有很强的行动力(也有的孩子完全相反,什么也不做)。跳跃、奔跑、拳打、脚踢、生气、欢笑、哭泣、吵架。通常我们意识不到,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有着某种存在,驱动着孩子产生这些行为。如果有孩子在命运的作用下,不小心注意到了这种存在的话,这个孩子将要面临的是严重的精神危机。所以,无论如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最好能一直行动下去。《会飞的教室》的开场十分精彩,就像是话剧或歌剧开幕的场景一般。卡斯特纳也是一位编剧,创作了许多电影和话剧的剧本,他的这种才能在《会飞的教室》的各个场景的描写中都有所体现。为了描写个性尚未成形的孩子们,有时相比对个人的描写,更重要的是对群像的描写,这时就需要用到如同写电影剧本一般的写作手法了。

我先介绍一下《会飞的教室》中的主人公们。他们是一群愉快的少年,就读于吉奇斯蒙中学高中一年级,包括体格健壮、立志成为拳击手的马提斯,以及马提斯的朋友邬理,邬理虽是贵族出身却十分胆小,与马提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家境清寒、才华出众的戴马亭和不幸被父亲遗弃成为孤儿的姚尼。作品在一开始就为读者生动展现出了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打雪仗;故意摇晃树干,让树顶上的雪块落在路过的同学身上;故意立起外套的领子,一边抽着烟一边装模作样地走路的高年级学生;在宿舍四楼的墙壁上,依靠狭小的窗檐努力保持身体平衡,从一个窗口爬向另一个窗口,并获得了众人拍手喝彩的英雄。少年们充满活力,却又与死亡如此接近的世界,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些高一的学生为了圣诞晚会,正在体育馆排演姚尼编剧的《会飞的教室》。正当他们排演到最后一幕时,同班同学符德麟冲了进来,他的“衣服被撕破了,脸上、手上有好几处伤口流着血”。据符德麟所说,他与同年级的葛洛迪在半路上遭到职业学校的学生们的袭击,葛洛迪被抓走了,他要带回去给父亲批改的全年级学生的听写簿也被抢走了。排演不得不中断。具有领导者气质的戴马亭当机立断,命令大家先去找禁烟老师。于是大家从体育馆冲出,向着禁烟老师在的地方奔去。第一章到此结束,仿佛是一出精彩的戏剧的第一幕落幕一般。读者带着紧张的情绪等待着第二章的到来。同时心里还升起了一个疑问,禁烟老师究竟是什么人?

在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件后,少年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找禁烟老师商量,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之后我们还会进一步探讨禁烟老师这个角色,他是一位真名不被人所知的舍世者。因为他一直住在菜园中一间挂着“禁烟专用车厢”牌子的废弃车厢里,所以大家称他为禁烟老师。而他本人不但不禁烟,还是个老烟枪,每天要抽大量的烟,真是非常幽默的命名。顺便说一下,卡斯特纳本人也十分喜爱抽烟。少年们十分喜欢这位禁烟老师。而对管理宿舍的培克老师,大家更多的是深深的尊敬。培克老师是一位非常正直的人,其绰号又叫“正义老师”,有时难免对学生要求较严格。所以碰到要打架的事情,他们非找禁烟老师不可。“当难以区别事情是正确还是错误时,少年们需要借助老师的力量。这种时候他们不是找培克老师,而是翻过栅栏来敲禁烟老师的门。”对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正义老师,还需要另一位向导。

接下来,少年们上演了一场大混战。具体内容请大家去阅读原著,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少年们打架的场景。在阅读少年们的打架的场景时,绝大多数的男孩子都一定能感受到心潮澎湃吧。有些迂腐之人会说“如此宣扬暴力的作品,实在不适合作为儿童文学”。请大家回想起来,作者卡斯特纳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他坚决反对纳粹的暴力行为,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与其斗争。关于这一点,请参阅《卡斯特纳的一生》。正因为他是这样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所以他能够用温暖的视角来描写少年们的激烈的斗殴。这是那些空想的和平主义者所无法做到的。

我们并非要肯定暴力。倘若我们真的从所有少年身上夺走一切有力量的打斗,世界真的就会因此而和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过去,是不可能彻底地压制少年们的攻击性的。因为成年人都太忙,而且孩子的数量很多。而现在却教养出了所谓的“纯粹培养”的孩子。然而,以这样的方式教养大的孩子们,一旦到了青春期,他们突然爆发出的攻击性究竟有多可怕,我们这些临床心理治疗师每天都能体会到。众所周知,如今我们国家频繁发生的家暴行为正愈演愈烈。在一开始我们提到的校园暴力也与此有关。严重的甚至发生杀人事件,让媒体震惊不已。《会飞的教室》中的少年们的打架也十分激烈,他们打得连脸都变形了。这样的行为确实是过分的,可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做一些过分的事,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他们内心深处蠢蠢欲动的那股力量,如果直接爆发的话是有死亡的威力的。他们需要通过一些不会让他们失去生命的方式来适度地释放这股力量。

在故事的后半部分,矮小的邬理因为总是逃避打架而被人当作胆小鬼,为了改变大家对自己的印象,他尝试举着伞从高空跳下,用腿骨骨折的代价,换来了少年们对自己的尊重。这也是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的体现。培克老师起初因为邬理做出的傻事而感到震惊,而在了解了邬理跳伞的理由后,对同学说:“那一点骨折比起一辈子被人喊胆小鬼,算不了什么。我想,经过这次事件后,再没人敢叫他胆小鬼了!”正义老师深知何谓青春期,少年要生存下去需要付出怎样的牺牲。有价值的东西,总是伴随着危险的。

肯定暴力还是否定暴力,只能用这种单纯的区分方式片面地看待问题的人是软弱的。我们需要让自己更加坚忍,才能置身于矛盾的两级之中,忍受住痛苦,开拓出正确的道路。卡斯特纳的这份坚忍,正是他没有逃亡,而是选择留在纳粹德国进行抵抗运动的原动力。卡斯特纳在《第二序言》中尖锐地批评道:“狡猾的儿童文学作者,把孩子当作是用高级点心的面团做的。”卡斯特纳提出,明明孩子从小就面临着上述那样的人生的矛盾、烦恼、斗争,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儿童文学中反映这些内容呢?卡斯特纳直面现实,并将其告诉给孩子们。极为难得的是,他锐利的眼睛里充满了爱。

3.何谓权威

上文说过青春期是不守规则的、过分的时期,也说过如果剥夺孩子们所有的力量会出问题。这样的话,那父母和老师要如何应对这些不守规则的青春期的孩子呢?难道对他们的暴力行为和不守规则的行为也要“温暖地表示理解吗”?《会飞的教室》中,少年们违反宿舍规定,不经允许私自外出进行了名誉的战斗。当他们获胜归来时,培克老师,也就是正义老师是如何应对的呢?这是本书中最为精彩的一幕。五位少年回到宿舍时,被不怀好意的高年级学生戴奥德撞见,并被带到正义老师面前。戴奥德因为抓到了违规离校的人而沾沾自喜。培克老师坐回桌边,仔细端详着这几位少年。从表情上完全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老师就像一面不能轻易碰触的高墙一般屹立在众人面前,这是十分重要的。

培克老师明确了众人确实违反了宿舍规定后,询问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少年们报告了同学被职业学校的学生抓走,他们去救出同学的整个经过。并说明人虽然救出来了,可听写簿被烧毁了,只带回来了一袋灰。马提斯开玩笑说:“我要把这些灰烬装在罐子里,好好保存,就当作是这次行动的留念。”听到这里培克老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这丝笑意刚持续了十分之一秒,培克老师就将其收起,恢复了认真的神情。虽说这些少年违反了宿舍规则,但若因此就一直板着脸,未免有些不够从容,但如果笑得过头,又会失去紧张感。所以此时这十分之一秒正是恰当的长度。

培克老师说原本违规外出要罚禁足两个星期,但是可以酌情处理。他认真地询问少年们,为何在违反规定前没有来与自己商量,自己为什么无法获得大家完全的信任。学生们的理由是,如果找老师商量的话,即使老师禁止大家外出,大家还是会违反规定出去;而如果老师允许大家外出,万一打架出了什么事故,那就是老师的责任。大家为了不给老师惹麻烦,所以没有找他商量,大家自己为这个决定负责。听了大家说的,培克老师做出的决定是:“休假结束后的第一天下午禁止外出,你们五人来我这儿喝茶聊天。”这是多么人性化的决定。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当天下午,培克老师和大家讲述了自己还是高一学生时发生的事。他未经老师许可就溜出去探望生病的母亲,结果被高年级学生发现,被罚第二天不许外出。可他还是不顾一切地去医院看望母亲,一次又一次违反规定,终于被关了禁闭。他的一个朋友为了让他到医院看母亲,替他去禁闭室受罚。这一切被校长发现,校长十分生气。朋友把情况全部告诉了校长,校长听了大为感动,原谅了两个少年。培克老师说自己当年因为没有能从心底里信任的老师,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规定跑出去,自己也因此感到十分痛苦。所以他不愿看到旧事重演,做了宿管老师,立志成为“能让少年们倾诉任何烦恼的人”。少年们十分感动。离开后,马提斯说:“为了这位老师,如果有必要的话我甚至可以去死。”

培克老师对学生们的态度可谓十分了不起,太值得称赞了。青春期的孩子心底有一股狂暴的力量,需要有一面不会退缩的墙来抵挡。撞上去,被拦截住,这股力量才能进行分化,转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东西。否则,将会成为单纯的破坏力,而孩子自身也将被自己内部这股暴力控制,成为受害者。而且这股力量一旦爆发,就很难被阻止,若有人错过了最佳的应对时机后再去阻止,会被这股力量瞬间击飞。培克老师完全不将心里想的表露在脸上,像一面毫不退缩的墙一样伫立在少年们面前。可是,这面墙自身必须要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在明确少年们确实违反了规定的过程中,读者能逐渐感受到,少年们面前的这面墙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而最后,培克老师告诉大家自己也是和少年们同样的存在。违反规定外出探望生病的母亲这一情节,其实是源自于卡斯特纳自身的实际经历,所以才格外打动读者的心。

培克老师为了成为“能让少年们能倾诉任何烦恼的人”,所以当了宿管老师。而五位少年让培克老师理解了,无论是多么信任的老师,也有无法和他说出的事情。少年们背着老师采取了秘密行动,后来才告诉老师,这也是出于对老师的敬爱。

无论多么相爱,也都会有自己的秘密。有时正因为相爱,所以才要对对方保密。作为老师,想要学生对自己无话不说,这未免有些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