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23:07:0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德书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禹传

大禹传试读:

“四川历史名人丛书”总序——传承巴蜀文脉,让历史名人“活”起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哺育民族成长壮大的乳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以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从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等方面多维度、系统化地阐述了对待中华文化的根本态度和思想观点。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崭新高度,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之钙”,“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书记的一系列著名论断,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把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升华到一个新境界,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沧海桑田,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早已成为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华文明至今仍然喷涌着蓬勃的生机。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源通流畅、悠久深厚。旧石器时代,巴蜀大地便有了巫山人和资阳人的活动。新石器时代,巴蜀创造了独特的灰陶文化、玉器文化和青铜文明。以宝墩文化为代表的古城遗址,昭示着城市文明的诞生;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展示了古蜀文明的不同凡响;秦并巴蜀,开启了与中原文化的融通。汉文翁守蜀,兴学成都,蜀地人才济济,文章之风大盛。此后,四川具有影响力的文人学者,代不乏人。文学方面,汉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唐陈子昂、李白,宋苏洵、苏轼、苏辙,元虞集,明杨慎,清李调元、张问陶,近现代巴金、郭沫若等,堪称巨擘;史学方面,晋陈寿、常璩,宋范祖禹、张唐英、李焘、李心传、王称、李攸等,名史俱传。此外,经过一代代巴蜀人的筚路蓝缕、薪火相传,还创造了道教文化、三国文化、武术文化、川酒文化、川菜文化、川剧文化、蜀锦文化、藏羌彝民族风情文化等,都玄妙神奇、浩博精深。瑰丽多姿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四川人的根脉,是推动四川文化走向辉煌未来的重要基础。记得来路,不忘初心,我们要以“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担当,担负起传承历史的使命和继往开来的重任,大力推动巴蜀文化的传承、接续与转生,让巴蜀文化的优秀基因代代相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四川历史文化异彩独放,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红色文化影响深广,历史名人灿若星辰,这是四川建设文化强省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借助四川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持续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先后出台《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战略规划及措施,大力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三国蜀汉文化研究传承、四川历史名人传承创新、藏羌彝文化保护发展等十七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着力构建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国民教育、宣传普及、创新发展、交流合作等协同推进的文化发展传承体系,不断探索传承守护中华文脉的四川路径。“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是四川启动最早、影响最广的一项文化工程。自2016年10月提出方案,经过八个多月的论证调研、市(州)申报、专家评审,最终确定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为首批十位四川历史名人。这十位历史名人,来自政治、文化、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他们是四川历史上名人巨匠的首批杰出代表,各自在自己专业领域造诣很高,贡献杰出:李冰兴建都江堰,功在千秋;落下闳创制《太初历》,名垂宇宙。李白诗无敌,东坡才难双;诸葛相蜀安西南,杜甫留诗注千家。大禹开启中华文明,则天续唱贞观长歌。扬雄著述称百科全书,千古景仰;升庵文采光辉耀南国,万世流芳。

十大名人之所以值得传颂,不仅在于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功勋卓著、地位崇高、声名显赫,更在于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气质风范、文化品格等,是中华民族和巴蜀文化的集中表达。大禹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李冰尊崇自然、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落下闳潜心研究、孜孜不倦的探求意志,扬雄悉心著述、明辨笃行的学术追求,诸葛亮宁静淡泊、廉洁奉公的自律品格,武则天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博大胸怀,杜甫心系苍生、直陈时弊的忧患意识,苏轼宠辱不惊、澄明旷达的坦荡胸襟,杨慎公忠体国、坚守正义的爱国情怀,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浓缩和凝聚,是四川人民独特气质风范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源和本质,是四川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突出优势。

历史名人要有现实意义才能活在当下。今天我们宣传历史名人,不能停留在斯土有斯人的空洞炫耀,而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去深入挖掘、扬弃传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不断呈现当代表达,让历史名人及其文化“站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响起来”“火起来”,真正走出历史、走出书斋、走进社会,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施三年多来,全社会认知、传承、传播历史名人文化的热潮蓬勃兴起,成效显著:十大名人研究中心全面建立,一批中长期规划先后出台,一批优秀成果陆续推出;十大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加快保护修复,展陈质量迅速提升;十大名人宣传片全部上线,主题突出,画面精美;名人大讲堂、东坡艺术节、人日游草堂、都江堰放水节、广元女儿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多地开花,万紫千红;以名人为元素打造的储蓄罐、笔记本、手机壳、冰箱贴等文创产品源源上市,深受民众喜爱;话剧《苏东坡》《扬雄》,川剧《诗酒太白》《落下闳》,歌剧《李冰父子》,曲艺《升庵吟》,音乐剧《武侯》,交响乐《少陵草堂》等一大批舞台艺术作品好戏连台,深入人心……“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的编纂出版,是实施振兴四川出版战略、实现文化强省目标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深入挖掘提炼历史名人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华,凝练时代所需的精神价值,增强川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延续中华文化的巴蜀脉络,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彰显巴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的编纂出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深入挖掘名人的精神品质、道德风范,正面阐释名人著述的核心思想,借以增强川人的文化自信,激发川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澎湃力量;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着力传承中华文化的经典元素和优秀因子,促进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团结一致;始终秉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用客观、公正、多维的眼光去观察历史名人,还原全面、真实、立体的历史人物,塑造历史名人的优秀形象,展示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历史名人文化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能。“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的编纂出版,注重在创新上下功夫,遵循出版规律,把握时代脉搏,用国际视野、百姓视角、现代意识、文化思维,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可读性有机结合,找到与读者的共振点,打造有文化高度、历史厚度、现代热度的文化精品,经得起读者检验,经得起学者检验,经得起社会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注重在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立足原创、新创、精创,努力打造史实精准、思想精深、内容精彩、语言精妙、制作精美的文化精品,全面提升四川出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建设文化强省、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鼓励和文化支撑,为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四川力量。“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编委会2019年10月30日序言夏禹事迹信而有征

司马迁《史记》中的《夏本纪》里事关禹治水部分,全录自《尚书·禹贡》。换言之,《夏本纪》的中心主干源本于《尚书·禹贡》。对当时还在流传的《禹本纪》一书,司马迁则没有采用,因为此书颇有一些问题,所谓“《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明所相避二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有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张骞通西域,回来后将自己在西域的所见所闻写成《出关志》一书,介绍西域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现状等。张骞带来了有关西方世界的最新信息和最真实的历史及故事,司马迁则根据张骞的《出关志》写成了《史记·大宛列传》,所以司马迁不用《禹本纪》等,主要是有张骞《出关志》的原因。

至于司马迁舍去的《禹本纪》一书,我们今天无法判定其对错,说不定《禹本纪》在今天的研究价值要大于当时。但是,司马迁为了弥补资料的不足,他采取了文献结合实地考察“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方法,证实了《禹贡》之说近于事实,而作《夏本纪》以彰禹迹。如《禹贡》开篇称“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语虽简洁但事情原委并不清楚,故司马迁增改为“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仅仅十几字的加改,使读者一目了然。又如,增“禹行自冀州始”一句,准确地交代出禹治水的起点。再如,增“道九山”“道九川”等,无不使之眉目清晰,条理井然。特别是禹治水成功一节的改增,以及增文“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并在《殷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历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仲尼弟子列传》等篇章中多次复述禹绩,明言夏朝之兴由此发端。

司马迁把《禹贡》之文录入《夏本纪》,旨在突出禹得天下是为民兴利除弊、施政仁德的结果。他在《夏本纪》中叙大禹的先世时说:禹之曾祖昌意及父鲧皆为人臣,至“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才获得天下人的信赖和敬仰。舜死,举丧三年,虽然其子商均在阳城,然而“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司马迁从禹先世始叙至禹南面称尊,分四层表述禹从人臣而为民众拥戴的帝王,寓意昭然。

根据统计,《夏本纪》全纪正文3028字(未计太史公曰),其中记载夏禹治水的事迹为1376字,占全篇的45.4%;若加上禹的施政事迹,则占全篇50%以上。也就是说,在专载夏王朝历史的本纪当中,主要突出的是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事实上是一部歌颂大禹的治水史诗,这在司马迁撰写的十二本纪当中是唯一的。

依照《史记》的体例,《夏本纪》应该是专载夏王朝一代数百年兴亡史,但具体叙事却与体例大相径庭,而与《河渠书》联系密切,颇为特殊。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禹治水是一次关系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作为受益的后人,有责任完完整整地传于后人,使之千秋万代,永远铭记。

在距今4000年前,中国曾经发生过一次从青海到山东的全国性的大范围水灾,据说也是世界性的一次洪灾。肆虐的洪水时时刻刻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于是当时的首领们推禹的父亲鲧前去治水。鲧用“围堵”的方法努力治水九年,未能取得成功,因而被舜殛于羽山。鲧因治水失败被诛,这种追究领导责任的做法是相当严厉的,但是“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为后世重大失职者以死谢天下做了个表率。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水患相当严重,于是禹继父业又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

舜推举大禹治水除了大禹本人作为“司空”,有着掌管百工工程之事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大禹“可成美尧之功”。禹果然不负众望,他接手治水的重任后,首先总结经验,寻找父鲧治水失败的原因,认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是造成“数为败”的原因所在,所谓“伯禹念前之非度,改制量……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就是说禹采取了发动民众先做“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的勘测工作。所说“行山表木”就是用刻木为桩标。“说明禹治水时曾用准绳和规矩的工具”,并且应用数学的方法使之更加精确。在精确勘测的基础上,大禹才制定了改“围”之壅堵,为以排流为主的“疏导”治水方法,奋洗先人之耻,“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他率领民众自冀州始“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遍九州大地,导山浚川,开凿济、漯、淮、泗等河流,与大众一道与大自然搏斗,将自身置之度外,凡一十三年。有资料说他结婚四日便“复往治水”,历尽千辛万苦,甚至是“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终于平息水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为了表彰禹造福于民的不世之功,司马迁运用互见法又在《河渠书》重复其英雄事迹,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乂安,功施于三代。”十三年是个约数,表示治水的艰辛,而“过家门不敢入”则突出了大禹公而忘私的崇高品质。大禹治水的成功,赢得了天下民众的拥戴,“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而“帝舜荐禹于天,为嗣”,为大禹最终建立夏朝奠定了基础。司马迁的叙述,为我们勾画出一幅中华民族人定胜天的壮丽场面,寓意之明,不言而喻。在山东武梁祠汉代画像石中有一幅大禹头戴斗笠,身着粗衣,手持工具匆匆忙忙治水的动人形象,正是太史公笔下大禹的真实写照。徐日辉(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引言古蜀文明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史记·五帝本纪》

公元前3500多年,一支羌人从河湟地区向南方迁徙,寻找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岷江流域的九顶山下,有一小盆地。盆地底部是水草丰茂的平坝。四周的二台地上,是黄色的土壤。其中位于盆地南面岷江边的台地,高出江面数十丈,形状就像马蹄形。南下的羌人便在这块台地上安营扎寨,定居下来。后世称此地为营盘山。

这支羌人在营盘山及其附近的黑水河、杂谷脑河和土门河等地不断繁衍发展,形成了一个以营盘山为中心的强大的部落。后世称此部落为蜀山氏。

蜀山氏人丁兴旺,种植业和手工业发达,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他们磨造的石刀、石斧非常锋利。烧制的彩陶罐上多有水波纹,十分精美。还有黑陶人面具、酿酒用的陶缸和饮酒用的高足陶酒杯。

随着蜀山氏部落的不断壮大,他们又需要再向南迁徙、发展,继续寻找生存发展的更大空间。

公元前3000年左右,蜀山氏部落的羌人或翻越龙门山脉,或沿岷江而下,进入都广之野(后世称为成都平原),从山边台地逐步向平原腹地推进。

进入平原的羌人,充分利用岷江流入平原后形成的众多分支水系,开渠排水,筑堤筑路,开垦良田,种麦种稻,修房造邑,建设稳定的家园。

公元前2500年左右,成都平原上先后出现了多座城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广汉三星堆古城、新津宝墩古城、郫县三道堰古城、温江鱼凫村古城、崇州双河古城和紫竹村古城、彭州古城村古城、大邑高山古城。这些古城同在岷江上游沿江分布,建筑技术相同,同属宝墩文化。宝墩古城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就是出土的陶器、石器的花纹、装饰、形状与种类等,从总体上看,与广汉三星堆一期、什邡桂圆桥、绵阳边堆山、汉源狮子山、米易安宁河、巫山魏家梁子等地的遗存极为相似。宝墩古城遗址,面积276万平方米,有内城墙和外城墙及壕沟、环城路。内城中还有300多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这里应是统治者的“权力中心”所在。此城规模巨大,不仅是成都平原最大的古城,也是中国上古时期仅次于浙江良渚古城、陕西石峁古城和山西陶寺古城的第四大古城。由此可见,成都平原在距今4500年前就已出现高度集中的政治和权力中心。说明当时的“古国”或“邦国”已经形成。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地区文明的起源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完全印证了《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同时也印证了《华阳国志》的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第一章 禹生石纽

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战国《竹书纪年》

公元前2700多年,蜀山氏部落的一支羌人从营盘山向东迁徙,翻过土门垭,沿着土门河向下游发展,在下关子和石纽山形成了羌人聚落。

石纽山因山腰树林里有两块巨石纽结在一起而得名。这十丈见方的巨石,非常奇异。每日早晚二时,雾气笼罩的树林里都会发出五彩毫光。当地羌人把这方巨石当作神石供奉。这里的羌寨叫作石纽寨。

石纽山下,是一个小盆地。土门河与青片河汇合后称为湔江。湔江边形成了一块小坝子,四周山势呈漏斗状,山峰高耸入云。青山绿水,男耕女织,一派祥和。

石纽寨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羌女,名叫修己。她的丈夫名叫鲧,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儿子。(《史记·五帝本纪》:“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鲧常年住在山里,每当夏天山洪暴发后,他都会带领石纽寨的青壮年排洪抢险,是远近闻名的治水能手。

岷江进入都广之野,分支众多,水系散乱,洪水泛滥时,各个城邦都受到严重威胁。于是,这些邦国的首领都聘请鲧去帮他们治水。鲧在平原上治水采用围堵的方法,多次筑堤筑堰、筑城挡水。但遇上特大洪水,堤、堰、城墙都被冲毁,人畜损失惨重。洪灾之后,再次筑堤筑堰筑城。

鲧每年都要出外治水,妻子修己从不拖后腿,默默操持家务,耕种劳作。她心灵手巧,是远近有名的纺织能手。她心地仁慈,常常采药无偿给族人治病,深受人们喜爱。

石纽山下湔江边有座百丈见方的山崖。山崖上长满藤萝和苔藓,岩壁下有个八尺见方的天然泉池。从崖壁上浸出的泉水,一年四季把水池装得满满的。池里的泉水夏天凉爽,冬天温润,还有点甜。当地羌人就把这个水池叫作甘泉。修己每天晚上都要用羊皮桶到甘泉里装满水背回家,以备第二天饮用。

修己怀孕十个月都多了,却还没有分娩的迹象。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劳动和生活。

公元前2162年(尧五十三年)六月初三那天,修己早早出门,到九龙山采药。她刚走进清泗沟,肚子疼起来了。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快要出生了,赶紧找块草坪坐下来歇息。修己的肚子越来越疼,一直疼了三天三夜,可还是没有生下孩子。

六月初六的那天,修己的呻吟声惊动了羌山女巫。女巫一边念着口诀,一边用锋利的铜刀剖开修己的肚子,取出了一个男婴。因为这个孩子出生在清泗沟的草坪上,后来人们就把这块草坪叫作刳儿坪。

羌山女巫跑回石纽寨,叫来族人将修己母子抬回家里,邻居阿婆和姐妹们都来细心照料。修己正要托人把喜讯传给丈夫,鲧刚好从外地回来了。

鲧抱起儿子亲了亲,对妻子说:“你看这小子长得像你还是像我?”修己说:“就像你啊!”夫妻二人守护着他们共同创造的新生命,沉醉在幸福之中。

修己对鲧说:“你在家里住不了多久,又要出门做事去了,快给儿子取个名字吧。”鲧想了一会,说道:“就叫小禹吧。”“小禹”,按上古时候的意思,直译就是“小虫子”。后世《说文解字》说:“禹者,虫也。”意思是:禹字的本意是虫。上古时候,很多野兽也泛称为“虫”,如老虎称为“大虫”。“小禹”就是“小老虎”“虎崽子”的意思。

小禹一天天长大,不到一周年就会走路了。有时摔倒了,头上碰了包,也不哭叫。鲧经常夸奖自己的儿子:“小禹儿,不爱哭,有种!虎头虎脑,有虎劲,将来一定能干大事!”

小禹长到3岁时,父母请石纽寨的释比(羌人中的巫师、最有智慧的能人)对小禹进行启蒙教育。小禹天资聪颖,勤学好问。到五六岁时,能唱山歌、能写字、能算数,成为石纽寨的神童。

禹母时常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勤劳、坚强、明理、善良的人,长大了要多做好事,报答父母和族人。小禹很听母亲的话,对父母很孝顺,也比其他同龄孩子懂事得多。

父亲经常外出,家里全靠母亲操持。小禹常常帮母亲干一些扫地、生火、放羊之类的家务活儿。石纽寨小孩很多,有时会因一些小事吵架、打架,小禹总能把双方劝和。小朋友们有困难,小禹总是尽力帮助。渐渐地,小禹就成了石纽寨的“孩子王”。

小禹七八岁时,经常跟母亲穿过清泗沟“一线天”到九龙山采药。“一线天”上面的草坪上有块大石头,是娘儿俩歇息的地方。后来,当地羌人感谢娘儿俩的好生之德,就把他们采药的地方叫作采药山。

禹母到九龙山采药,小禹赶着羊群到山坡上放牧。羊在坡上吃草,小禹就在坡地上读羊皮书。等到母亲采药下山,娘儿俩就赶着羊群,说说笑笑回家了。后来,当地羌人就把小禹放羊的地方叫作放羊坡。

清泗沟沟口有一处百丈见方的草坪,那是羌寨男子比赛骑马射箭的地方。小禹偷偷做了一副弓箭,选了一只高大壮实的公羊当战马,学着勇士的样子骑马射箭,被摔得鼻青脸肿。禹母心疼儿子,却不阻拦,还请高手调教儿子。小禹的悟性很高,没多久,就能顺利地上下马背、开弓放箭了。

小禹很喜欢跟水打交道,经常和寨子里的小伙伴们到湔江摸鱼、嬉水、游泳,小小年纪练就了一身好水性,被伙伴们称为“翻江鱼”。

公元前2154年(尧六十一年),小禹9岁。

有一天,父亲鲧接到华夏(以华胥氏后裔诸华部落和炎帝后裔诸夏部落合称华夏)部落联盟领袖尧(后世称为尧帝)派人传来的命令,要鲧速去尧都平阳(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接受重任,负责治理中原水患。

修己向传令官恳求道:“夫君常年都在为西蜀国治水,实在太累了,能不能过一段时间再去?”

传令官说:“不行,这是尧帝的命令,不能违抗。何况中原洪水泛滥,田园淹没,鸟兽横行,与民争食,民众苦不堪言。这洪水多年来一直未治好,四岳(四方诸侯代表)一致举荐有治水经验的鲧去负责治水,为千千万万的民众解除苦难。尧帝这才派我来传达帝命,封鲧为崇伯,担当治水大任。请崇伯立即随我动身吧!”

小禹一听,拍着手说:“好哇!好哇!我要和爸爸一起去治水。”

鲧拍着小禹的肩头说:“儿子,你还小,你还是小虫子、虎崽子,等你长大了再说吧。”鲧把儿子推到修己面前:“小禹跟娘在一起,要听娘的话,等我治水完工后就回来看你们。”

修己和小禹含着眼泪,依依不舍地送走了鲧,一直望着鲧的身影消失在山间。

鲧离家后,一直音讯全无。禹母有空就带上儿子到石纽寨北方的一座高山上守望丈夫归来。每次从高山上下来,都要在石纽小盆地中的小土包上歇息,悄悄地流泪。当地羌人被禹母的诚心感动,就把那座高山叫作望崇山,把那个小土包叫作禹母山。第二章 禹出西羌

禹出西羌,文王生北夷。——西汉·桓宽《盐铁论·国疾》

公元前2146年(尧六十九年),小禹17岁。

有一天,禹母跟儿子刚从望崇山回家,正在伤感。

西蜀国派人传来消息:鲧因治水九年无成被流放羽山后被杀。

这一噩耗,犹如晴空霹雳,修己当场气绝身亡。

小禹悲痛得欲哭无泪,昏厥了三天三夜。修己的灵魂在望崇山和禹母山游离不去,后来化成了一只金鸡,栖息在禹母山。石纽寨的羌人为了纪念禹母,就把禹母山叫作鸡栖山。

父亲母亲双双离世,对17岁的小禹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在族长和乡亲们的安慰下,小禹挺过来了。想起母亲从小对他的教诲,他决心要坚强起来。虽然成了孤儿,但他更加懂事了。

小禹家房前有座纳凉的亭子,亭子里有块五尺见方的石板桌子,他经常在石桌上读羊皮书,在石板上写字画画,还经常与小伙伴们围着石桌讨论问题。时间长了,把石桌面都磨得发亮了,后来石纽寨的羌人就把这个凉亭叫作禹亭,把石桌叫作禹桌。

石纽寨的乡亲们都把小禹当作自己的家人,教他做饭、种地、捕鱼、打猎。小禹也把乡亲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今天帮这家背水,明天帮那家打柴,下力气的重活儿抢着干。渐渐地,小禹学会了独立生活。

俗话说:“三岁牯牛十八汉。”小禹已长成一个身材高大、体魄健壮、胆大心细、知书达理的英俊小伙子。禹从族长那里知道了父亲死的详情,想起母亲伤心气绝,想到乡亲们对自己的疼爱,他暗暗发誓:好男儿志存高远,一定要练好本领,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小禹用20只羊换来骏马和弓箭,经常到清泗沟草坪练习骑马射箭。石纽寨的勇士被小禹的坚韧和顽强感动了,主动把骑术和箭术的诀窍传授给他。小禹用心领会,刻苦练习,不到半年,小禹已成为石纽寨骑马射箭的高手。后来,当地羌人就把那块草坪叫作跑马坪。

每当遇到困难,小禹都会思念母亲。想起母亲的教诲,他更是常常到刳儿坪祭拜母亲。为了记住自己的出生地,小禹在清泗沟“一线天”石壁上刻下“禹穴”两个虫篆体大字。这条沟后来就叫禹穴沟。

石纽寨家家户户的房子从下到上全用片石砌成,低矮潮湿,光线昏暗。于是小禹就想:石纽寨坡地多、片石多、树木多,如果依照地势,把房子建成三层,底层做羊圈,中层住人,上层放东西,房顶当晒场,那该多好啊!

小禹把这个想法禀告了族长,还主动要求推倒自己的房子做实验。族长同意先盖一座试试看。不久,石纽寨第一座高大雄伟的雕房建成了。从此,石纽寨家家户户争相建雕房。后来为了纪念小禹的首创之功,把雕房称为禹雕。

一次,小禹跟伙伴们从山里抬着猎物往回走,却被一处断崖挡住去路,进退两难。小禹望见崖边有丛树木,顿时有了主意。他用绳索系住几棵树木顶端,拉成弓形再拴到对面树脚。一座树木拱桥就形成了。从此,当地羌人就把这种桥叫弓弓桥,后来又叫禹弓桥。

土门河与青片河汇入湔江后有数十丈宽,羌人过河只能找浅水滩涉水而过。小禹受蜘蛛网的启发,就跟伙伴们将竹篾绳索两端固定在土门河、青片河两岸的大树上,再用硬木卡做滑轮,配上拉绳,做成了人可以来回滑动的“桥”。伙伴们称之为溜壳子,后来又叫作禹索桥。

有一年,天降暴雨,石纽山一带的羌寨都遭了殃。小禹目睹家园被毁、乡亲们受灾,心痛不已。他决心学习治水之法,制服水患。他决定独自前去考察一番。

小禹来到都广之野,走遍平原上所有的城邑,发现每座城外都有壕沟。特别是有座叫三道堰的城邑,城墙外竟有三条壕沟、三条堤埂。经过询问当地人,才知道这就是父亲鲧做的防洪堤和围堰。每年下暴雨的时候,城里人就来加固堤埂和围堰,以防止洪水淹进城里。平原上的城邑之间,水系众多,雨季洪水乱冲,平原变成一片泽国。为防止岷江上游冲下来的山洪肆虐,所有城邑都在城外筑堤围堵洪水。由于这块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岷江水从上游下来有一定落差,山洪来得快也消得快,城外围堵的治水方式能应付短时间的洪水。有的年份遇到岷江特大山洪来袭,有的城邑就被摧毁了。小禹看到废弃的城邑,心里很难过。他觉得光靠围堵是不够的,还应该想法开沟排洪,不让洪水在平原上乱窜横行。小禹回到石纽寨,一直在想着如何治水。

第二年,天降大雨,山洪暴发,石纽山下各寨按照围堵的办法治水,却无成效。小禹明白父亲就是用这种办法治水九年不成才被流放进而被杀的。这种方法在山里肯定不能用。他想,要治水保寨,必须先弄清山形地势和洪水流向。

小禹爬上石纽山顶观察一番后,发现满山的泥水呈网状向山脚寨子和农田冲刷,寨子的围墙根本堵挡不住山洪的冲击。

小禹终于想出了治水的办法。他和伙伴们一起,在石纽寨周围开出一条条人字形大沟,把洪水排到湔江里去。果然,洪水驯服了,寨子保住了,农田保住了。其他寨子纷纷效仿开沟排洪之法,终于制服了山洪。当地羌人把这种人字形排水沟叫作禹沟。

小禹20岁时,已是一位文武双全、受人拥戴的青年。他在本地治水取得成功的事迹传遍了都广之野的西蜀国。一些年年遭洪水冲击的城邦,都来请他去治水。小禹帮助他们在城外开渠排洪,把洪水排到岷江里去。还顺着过去的排洪道,截弯取直,拓宽掏深,疏通河道,以加大排洪量。这样一来,大大改变了平原上洪水泛滥的状况,收到显著的成效。

公元前2142年(尧七十三年),尧帝命舜摄政,主持部落联盟的军政事务。第二年,舜代天子行事(后世称为摄政王),初次巡视东南西北四方诸侯部落。舜王发现中原洪水泛滥问题仍然严重,便向四岳打听天下还有谁人能治洪水。第三章 禹任司空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史记·夏本纪》

公元前2140年(尧七十五年),小禹23岁。

四岳向舜王举荐崇伯鲧的儿子伯禹,舜王又向尧帝举荐伯禹,尧帝封伯禹为司空,总领治水大业。朝廷派人千里迢迢来到西羌石纽寨,当众宣布了尧帝的命令,石纽寨的乡亲们热烈祝贺,把伯禹抬起来抛了又抛。

伯禹不计个人恩怨,胸怀天下黎民,勇敢地担起了治水重任。伯禹很快招募了一支数百人的治水队伍,把召开誓师大会的吉日定在他的生日那天——六月初六。那天,石纽山下湔江与土门河、青片河汇合的三岔口,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乡亲,场面非常壮观,像过节一样热闹。伯禹登上九尺高台,焚高香,祭天地,歃血盟誓,良辰一到,他用力将一支令箭投向江边一根木柱,飞身骑上骏马,率众向岷江进发。

送走子弟兵,族长拔下木柱上的令箭,只见上面写着“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十二个鸟篆体字。众人不知其意。但族长明白这是伯禹出征的手令,就请石匠把这十二个字刻在三叉口的石柱上永久保存。后来,当地羌人就把这石柱称为“誓水柱”。(宋代《淳化阁贴》收录了“誓水柱”十二字拓片,至今没有统一的释义)

伯禹率队到岷江大拐弯处的漩口(今属四川省汶川县),听当地人说这里因山势突转,每当岷江发大水,都会形成巨大的堰塞湖,下游的百姓都要遭殃。伯禹察看了山势和水脉,召开开工动员大会后,新开了分洪水道,疏通了漩口,消除了水患。首战告捷,鼓舞了士气。东汉《景云碑》上“述禹石纽、汶川之会”的记载,说的就是这件事。

伯禹随即向帝都赶去。他经过边堆山(新石器遗址,在今四川绵阳市)、中子铺(新石器遗址,在今四川广元市朝天区),顺着潜水(今嘉陵江),翻过大散关(今秦岭),沿着渭水顺流东下,渡过黄河。一路上风餐露宿,或骑马,或乘船,或步行,紧赶慢赶,终于来到尧都平阳(今山西襄汾陶寺)。

伯禹由传令官引见,进入尧帝太室。拜见了尧帝、舜王。伯禹叩头拜谢,当着在场的四岳和众臣,一再谦让,推辞司空,要让契、后稷和皋陶来干。众人都说:“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可以完成治水大业。”尧帝最后说道:“就这样定了。伯禹,你还是快去办你的事情吧。”

在尧帝主政时期,群臣“未有分职”,即没有任命明确的官职。设立司空一职,是部落联盟在行政管理上的一个创新。“司”是司令、司行、管理的意思;“空”是空间、地方的意思。司空就是管理地方事务和建设方面的事务,因为治水涉及水利工程的建设,治水又是当时最重要的地方事务。(司空一职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和现代的建设部部长和水利部部长。)

在尧帝委任伯禹为司空的朝政会议后,很快由舜王颁布了治水的重要政令。《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和益、后稷三人受帝命组成了治水指挥部,三人的职责和分工大致如下:

禹,治水总指挥,对治水工作负总责。

益,本是主管林业和畜牧业的朝臣,现在要协助禹着重于恢复农业生产。

后稷,本是主管农业的朝臣,现在要协助禹着重于社会救助。

实际上,协助禹治水事业的不只是益和后稷两位大臣,还有更多的朝臣配合,因为治水既是部落联盟领导人的大事,也是全天下的大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这项政令传达到“诸侯百姓”(在东周以前,百姓是对百官贵族的通称,平民是没有姓的),即社会上中层人士。“诸侯百姓”,有权有财,是部落联盟领导人施政的依靠力量和社会基础,政令规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调集人力即“兴人徒”运土。“人”指庶人,就是平民。“徒”指刑徒,是服劳役的奴隶和半奴隶。在治水工程队中平民大概主要任监工,而刑徒无疑只能是苦力了。政令要求“行山表木”,就是要进行山川踏勘和水情考察,深入实际,砍削树木,设立道路和水文标记。政令要求“定高山大川”,即确定高山大川的名称、道路远近及治水要达到的目标,让高山大川安定,永无水患。

在这项治水政令发布前,在委任伯禹为“司空”的朝政会议上,禹曾经极力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禹的推让不仅是品德层面上的谦让,而且是感到治水责任重大,担心完不成治水大任,落得与父亲同样的下场。

现在治水政令颁发了,伯禹感到有一股劲正在体内潜滋暗长。他与益、后稷聚在一起,仔细商量一番,带上勘测助手大章、竖亥等人,很快就离开了都城,奔赴治水第一线。

伯禹接受司空重任后,心情非常沉重。虽然父亲伯鲧是被舜王流放致死的,但伯禹对舜王却恨不起来,因为舜王是代表尧帝的。对至高无上的联盟领袖尧帝的绝对忠诚和服从,使伯禹不能有丝毫忤逆之心。因为舜王代行天子事,是以天意之名行使权力,伯禹对神秘的天更不敢有不敬和怨恨。既不敢恨又不能恨,伯禹心中的悲哀和痛苦是常人无法排解的。治水是救民出水火之大公,是继承父亲未竟遗愿之大孝。伯禹毕竟是能够分清轻重高下之人,是具有大智大勇之人。他深知司空这个职位的分量,是凝父子心血、奠家族基业、担天下大任、创万世未来的职位。只能倾毕生而作为,用生命去拼搏。

尧帝任命伯禹为司空担当治水大任的政令传到黄河下游治水工地时,正值冬季。受涝的土地积水没有排出,水面结了厚厚的冰,黄淮平原成了一片冰原。在这样一个难熬的冬天,伯禹心情如坚冰。但他毕竟不同于一般人,他要从悲痛中坚强起来,“化悲痛为力量”。

伯禹走上部落联盟治水领导岗位后,首先到治水第一线去摸清情况,了解治水工地现状。他带着益和后稷等助手顶风冒雪,奔走在黄淮平原各个部落之间。那些曾受到水患危害的人们,都对伯鲧的儿子表达着内心的同情。那些在洪水中失去家园的人们,纷纷要求加入治水队伍。部落首领们很支持治水工程,比往年捐助了更多的物资。

治水工程队经过一冬的人员充实、物资筹集和队伍休整,重新焕发了生机。春耕夏种,抢险救灾、安置难民、泄洪排涝、农田整修,秋收冬藏,忙都忙不完。伯禹一年没有休息就这样过来了。

伯禹在这一年中,思考了很多问题。父亲在中原治水九年,为什么没有成功?洪水到底该怎么治?治水任务怎么分配?后勤物资如何保障……实践和思考使伯禹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成熟起来。

伯禹与父亲的行事作风完全不一样。他认为,治理洪水应因势利导,采取疏导为主、围堵为辅的方法。具体治水方案的制订实施、人员的补充调配、粮食工具等物质的保障、部落之间事务的协调等,作为治水的总负责人是不能自行解决的。必须依靠部落联盟领导人、四岳、群臣和各部落首领的大力支持。

伯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都城一趟,或汇报治水工作进展情况,或请求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尧帝、舜王对伯禹的表现非常高兴。群臣和四岳经常听到一些治水情况,也表示非常关心。这样一来,君臣之间、臣僚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伯禹的人际关系非常融洽。

实践能磨砺人,也能成就人。伯禹不仅能得心应手地领导治水工程队,而且能往来协调于部落之间。父亲伯鲧的阴影一扫而空,人们对他刮目相看。尧帝、舜王都很器重他,信任他。四岳和群臣也都交口称赞。第四章 禹伐相柳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大荒北经》

公元前2139年(尧七十六年),伯禹24岁。

伯禹正要全力实施治水方略,发现位于黄河北岸不周山下的共工氏部落国的下臣相繇(yáo,又称相柳)作乱,将黄河北岸的堤坝不断向河中延伸,迫使黄河主干流向南岸冲击,危及南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柳为什么要作乱呢?原因是这样的。

自尧担任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以来,由于当时气候异常,形成了长达数十年的洪水期(又称特殊宇宙期)。黄河自西向东全流域的洪水泛滥,特别是进入黄淮平原后,洪水不归槽,形成很多支流。加之海平面上升,洪水入海速度缓慢,形成了很多湖泽,人们被迫移居山地或高丘,与鸟兽争食,苦不堪言。

许多民众本能地排水筑坝保生存,或逃荒避灾求活命,自发、分散地被迫与灾害抗争,开始了最初的治水活动。

尧帝感到部落联盟不能在洪水面前无所作为,必须发挥领导作用,一定要寻找能治水的专门人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 兜(huān dōu)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尧帝主持部落联盟最高议政会议,讨论重要的人事安排和部落联盟今后的工作重心。

尧帝向群臣询问:“你们看谁可以继承我来治理天下?”

一位名叫放齐的大臣说:“你的儿子丹朱开朗聪明,可以继位。”

尧帝出于对自己儿子不成气的反感,主张实行“传贤不传子”的禅让理念。他感慨地说:“唉!这个不肖之子,思想顽固,行为乖张,不能用。”尧帝对谄媚之言非常厌恶,马上表示反对。

尧帝又询问道:“你们看还有什么人可以任用?”

另一位大臣兜说:“共工能够广泛聚集民众,布置安排事情,做出了业绩,可以任用。”

尧帝说:“共工夸夸其谈,爱搞歪门邪道。表面上看起来很恭顺,实际上却不知天高地厚,不能用。”

尧帝接连否定了大臣的推荐,但苦于无人能治水,共工后来还是被试用为工师。

尧帝十九年命共工治河。共工这个人果然骄横怪癖。用的是筑堤围堵的方法,每年暴雨季节,河堤就被洪水冲毁。毁了又筑,筑了又毁,劳民伤财。经过数十年,仍然没有成功。《史记·夏本纪》记载: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尧帝向群臣和四岳征求能治洪水之人。

群臣和四岳一致推荐:“鲧可以胜此重任。”

尧帝对鲧这位黄帝家族中的亲叔叔怀有很深的成见,他说:“鲧这个人违背天命,败坏家族和睦,不能用。”

四岳不像放齐和兜两位大臣那样谄媚、唯唯诺诺,为鲧进行了申辩,还拿很多人与鲧进行比较,他们的结论是:“比较起来,没有人比鲧更强了,希望尧帝试用一下吧。”

由于四岳全力挺鲧,面对洪水灾害的严峻形势,尧帝最终听从群臣和四岳的推荐和建议,任用鲧治水。

尧帝六十一年,封鲧为崇伯(封地在崇高山,今河南嵩山一带),负责治水大业。

崇伯鲧治水,刚愎自用,仍用围堵的办法治水,九年无成效,被舜王流放于羽山(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与山东省交界处),后沉羽渊(深水潭)自杀而亡。

相柳听说伯鲧的儿子伯禹担任司空统领治水,其治水方法是以疏导为主,开沟排洪,导流入海。又听说伯禹要在共工氏部落国地盘上开渠分洪,于是决定在黄河北岸筑堤,不允许在北岸分洪。

伯禹将相柳的作为禀告尧帝后,尧帝随即命令伯禹组建治水军,征伐共工部落国。

相柳部落的人围着族神九头蛇,在黄河北岸举行祭祀,原始的“啊——呼——吁——唏——嘘”的吼喊声响彻天地。

相柳大声喊道:“天地万物的神灵,共工氏族的先祖,乞求你们,保住我相柳部落堵水的堤坝,保住我相柳部落的家园!”

伯禹带着治水军渡过黄河,开进相柳部落。伯禹命令随从大章留守营地,自己带着随从竖亥去见相柳。伯禹大声斥责:“大胆的相柳!本司空奉帝命治水,三次传命于你,你竟敢不遵!上流之水即将到来,再不毁堤迁徙,你部落人畜将葬身大泽!”

相柳说:“不是我不愿从命,而是族人难舍家园。我们付出了多少血汗和艰辛才有这高筑的堤坝,挡住了滚滚洪水,使我们部落得以生存。司空大人,请你撤销毁堤迁徙令,把你勘定的河道改线,免得我们重建家园,再吃第二遍苦。”

伯禹说:“相柳啊,本司空何尝不知在这个年月生存的艰辛和重建家园的苦痛?几十年来,洪水成灾,久治无功,都是因为天下各部落,以邻为壑,筑堤自保,致使百川壅塞,洪灾更甚。为使天下之水,顺人意而东流入海,我不能为保你一族的利益而损害百族的利益,不能改变开凿疏导的治水法则,更不能改变勘定的河道!望你以天下苍生为念,为水让路!”

相柳说:“这路,我倒肯让,只是九头蛇神,它要人的鲜血祭洒。”

伯禹的随从竖亥大怒:“相柳,你敢用司空大人之血祭你族神?”

相柳道:“神不见血,水路难通!”

竖亥气得拔刀相向,伯禹急忙制止,自己拔刀在手。竖亥急抓伯禹的手,说道:“司空大人!治水以来,你废寝忘食,栉风沐雨,劳身焦思,苦累心力。昨晚你还吐了血,你不能再出血了。”

伯禹神色严肃,面向竖亥说:“只要天下洪水得治,我禹何惧一腔热血?!”他甩开竖亥的手,举刀面对九头蛇神,庄重宣告:“九头蛇呀,相柳部落的族神!我禹治水,路经此地,请你念在天下苍生饱受洪灾之苦,请你念在我禹治水之心甚切,为治水让路!我以我血,祭洒神前!”说完用刀刺破手臂,鲜血洒向九头蛇神。

竖亥大声喝道:“相柳!还不令你族人毁堤迁徙!”

相柳恶狠狠地回答:“休想!除非杀了我!”

伯禹气愤地对相柳说道:“本司空血也流了,神也敬了,你相柳言而无信,冥顽不化。三天之后,再不从命,定斩不饶!”

相柳恶狠狠地叫道:“三天之后,不是我死,就是你亡!”

伯禹回到营地,整军备战。相柳煽动族人,以武力对抗。

三天之后,一场恶战,伯禹指挥治水军打败了武力反抗的相柳部落,杀掉了相柳,把其余顽抗之人赶进了不周山。(这段故事源于《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禹攻共工国山”的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共工臣名曰相繇……禹湮洪水杀相繇”的记载。今河南省辉县尚存有共工氏故城遗址,辉县靠南太行山处尚有不周山地名遗存。)第五章 禹奠山川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史记·夏本纪》

伯禹率军平定了相柳部落的反抗后,又全力投入了平治水土的工作。在当时的农耕社会,由于水患连年,洪涝肆虐,本来就很低下的农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恢复生产力,增强抵御水患的能力,是抗洪救灾的头等大事。

以伯禹为首的治水指挥部认真执行舜王的政令,研究救济灾民的办法。

治水总指挥伯禹向助手益发出了指令:“把稻种分发给广大民众,教他们在低洼的地方开垦水田种植水稻。”伯禹又与益一起向灾民分发稻种,传授种植技术。与灾民一同挨饥受苦,很少有东西吃。他们为民谋利,却不与民争食。

治水总指挥伯禹又向助手后稷发出指令:“命令后稷对缺粮民众进行救济,将难得的食物分给大家。对粮食缺少的地方,就从粮食有余的地方进行调剂,使各部落之间大致均等。”“调有余补不足”,是部落联盟时期各部落之间关系融洽、依存度高、社会和谐的表现。同时,也是部落联盟管理公共事务能力加强、领导得力、运作正常,行政职能得到发挥的表现。更是以伯禹为首的治水指挥部勇担责任、任劳任怨,具有很强的行政执行力的表现。

兴建灾民安置房,是伯禹和后稷一道抓的事情。灾民有个家,他们就能生产自救,就可以全力投入治水工作。

伯禹和后稷为了早日建成“安置房”,披星戴月,日夜操劳。他们带领灾民一起干,比大家吃的苦多、受的累多。灾民们非常感动,精心准备了一顿便宴,一是为了表达对伯禹和后稷的深情厚谊,二是为了庆祝安置房的建成。

然而到了开宴的时候,伯禹和后稷却悄悄地离开了,匆匆忙忙地赶往下一个受灾的部落。灾民们跪在地上连连叩拜。

伯禹和益、后稷安排好恢复生产和安置灾民的大事后,又开始了一项新的工作——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行山表木”,就是要深入调查,摸清江河湖泽的水文地质情况。伯禹领着一班人,翻山越岭,一步一步地进行踏勘测量。“表木”就是树立木桩,标明高山大川名称、道路走向、地势高低及方位记号等。

他们用的是什么测量工具呢?“左准绳,右规矩。”“准”是取水平的工具,后世发展为水平仪。“绳”是取直线的工具,可以计量长度、远近,后世发展为步弓、皮尺、卷尺。“规”是画圆的工具,后世称作圆规。“矩”是画长方形、正方形的工具,后世称作角尺。他们运用“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进行计算,后世称为“勾股定理”。

伯禹一班人就是使用这些原始的测量仪器,沿着江河水流的走向,跋山涉水,一边测量,一边树立木桩标志,还在丝帛上画图,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表示。

伯禹一班人进行山川测量,不是短时间外出,除了带上测量工具,还要“载四时”,就是“装载着一年四季的衣物”。连续数月行走在荒山大川中风餐露宿。气候多变,温差很大,衣服食物是维持长期考察的必需品。

他们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有四种主要工具:“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qiāo),山行乘(wěi)。”“陆行乘车”,陆行主要靠徒步,乘车的机会很少。伯禹在治水过程中几乎跑遍了中原以及边远地区的大小部落。因为很多事情需要各部落的参与和支持,必须深入各部落才能了解情况,协调处理问题和矛盾。只有前往那些平原地区的大部落时,土路比较宽路况比较好时,才有乘车代步的可能。“水行乘船”,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因为连年洪水泛滥,低洼之地变成水乡泽国,道路淹没了或冲毁了,很多地方阻隔不通,部落之间往来受到限制,很不方便。伯禹一班人顶风冒雨,涉水渡河,舍命奔波,水行乘船是非常重要的行路方式。“泥行乘橇”,是洪涝灾害年代很特殊的一种行路方式。橇基本上与独木舟一样,用大树树干挖空制成,长短大小不等,平底尖头,尾部敞口,头部有多个孔洞,用来系绳索供人牵拉。在洪水多年不退的情况下,低洼地区会形成许多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沼泽湿地。泥橇就是在沼泽泥泞地区适用的交通运输工具。乘橇这种行路方式虽然有危险性,但伯禹一班人为了治水,也必须冒险泥行乘橇。“山行乘”,这是走山路登高山的一种方式。“ ”是最古老的登山鞋,这种鞋底上有齿,登山时具有省力和防滑的功能,后世发展为“爪子鞋”“钉子鞋”。为了保护好一双脚,为了在雨天上山下坡省力和安全,伯禹一班人在治水中只好山行乘。

伯禹不是为走路而走路,而是为治水而奔忙。伯禹经常头戴斗笠,手执水平器或铜锸,带领一班人,在江河中行船,在荒野上露宿,在高山上攀爬,在沼泽里跋涉,在酷暑中奔波,在风雨中历险,在雷电中拼搏,历尽艰辛,走了一年又一年。

治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导洪排涝,筑堤修路,救灾济荒,水文地质调查,治水任务的实施,伯禹都要与各部落进行沟通协调。很多事情都要到现场去完成,所以必须以身作则、亲力亲为。

伯禹领导的治水大业,是代表部落联盟的治水大业。一个人无法治水,一支队伍也包揽不了全天下的治水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分区域治水,而不能由部落联盟大包大揽。在特定的相对分隔的区域内,由伯禹为首的治水指挥部有意识地组织区域内的部落,协调配合,一道治水。这有利于任务分配、责任落实、人力调集和财物调配使用,容易形成一种合力。

地缘合力在治水过程中初显成效,治水实践提出了划分区域的要求。通过年复一年的治水,特定区域内的领导和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并趋于稳定。这为后来划分各州奠定了基础。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治水实践,伯禹形成了成熟的治水方略:部落联盟、各区域(各州)和部落三级负责,协同治水;治理江河干流和支流,导洪入海,由联盟治水指挥部和各区域(各州)管理机构共同负责;疏通沟渠入江河,由各区域(各州)负责;以疏通沟渠为主体的农田水利由各部落负责。实行分级负责制。这是伯禹领导下的治水体制和机制的伟大创造。第六章 禹娶涂山

禹曰:“予娶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尚书·皋陶谟》

中原的洪水泛滥主要发生在黄河和淮河流域。淮河干流位于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上,淮河水系是介于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中间水系。伯禹治淮的步骤是:从源头开始,疏通河道,然后治理中下游的水患,最后导淮入海。

位于淮河中下游的涂山氏国(部落诸侯国,在今安徽省蚌埠市),首府在涂山北坡。涂山氏首领和民众热烈欢迎伯禹领导的治水队伍前来治淮。

淮河源头位于桐柏山区。那里地势高,水害较轻。治水队伍到来时,山区的部落首领无攴(pū)祁煽动民众闹事,不让其施工。

伯禹先后派出三支武装上山作战,终于把无攴祁捉拿归案,关押在涂山脚下淮水之滨。后来这段水域就被称作攴祁川。

那年三月十五,伯禹在涂山下举行公审,判处无攴祁长期监禁。民众贬称无攴祁为水中作怪的蛟。以后每年这天,都要举行“惊蛟会”,以示庆祝。

从桐柏山区下来的洪水,流到淮河中游的峡石山口时受到阻碍,水流不畅。伯禹指挥治水队伍拓宽山口,使洪水顺利东流。

洪水流到涂山之南,涂山和荆山一脉相连,又阻碍了水路。伯禹和涂山氏首领组织专业队伍和当地民众,疏通山谷,使洪水经过山峡继续东流。后来这个山峡被称作涂荆峡。

在淮河下游,伯禹在涂山氏部落的支持下组织了众多的人力,开凿水道,使淮河与泗水、沂水相汇合,最后使洪水从淮河的入海口流进东海。

伯禹在治理淮河的过程中,经常与涂山氏首领议事,结识了涂山氏首领的女儿女娇。女娇是当地最美丽的少女,伯禹是英俊的治水总指挥。两人互生爱慕,日久情深。

伯禹忙于治水,耽误了约会。女娇派侍女迎候于山坡下,并唱道:“等候人啊,多么长久!”(《吕氏春秋》收录的“候人兮猗”诗句就出自这里,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南音之始”,意即南方的民歌从这里发端并传播开来。)

伯禹早就应该成婚了,但父亲到中原治水后,无法为他成婚。父亲治水九年无成而死,伯禹更是无心成婚。伯禹担任司空总领治水大业以来,更是无暇考虑个人婚事,全心全意地投入治水之中,公而忘私。

公元前2133年(尧八十二年),伯禹30岁时,决定与女娇成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