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4:41:27

点击下载

作者:沈平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

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纵观全球各国的产业发展史不难发现,一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与国运的兴衰总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创新和分工体系的加速重构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科技和产业升级的巨变,制造业日益呈现智能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成为驱动制造模式变革的重要引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促进中高端产业回流,新兴经济体争相把智能制造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中国家则在中低端领域积极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促进自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一切对一直位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国内制造业形成了“双向挤压”。随着国内环境不断变化,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单纯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制造业企业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新的市场环境要求我国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这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的典型代表,也是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国内外机器人市场持续升温,中国更成为全球热门的机器人消费市场。面对国内制造业升级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巨头的抢先布局,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助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国内各地也掀起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热潮。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构思并完成的。

本书从阐述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入手,梳理了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升级的基本轨迹与一般规律,结合全球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和我国制造业的总体现状,指出发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市场需求、产业规模、技术水平、盈利能力和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比较了发达国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经验及我国不同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点,并针对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最后,以沈阳为例探讨了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

本书力图将产业升级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厘清我国制造业升级的主要问题,找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合理路径,为相关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为此,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参考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著作、文章以及专业机构的产业分析报告,这些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资料来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个人经验不足、写作时间仓促,书中一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同行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建议。

本书受到沈阳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以智能制造引领沈阳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F16-233-5-10)的资助。第一章产业结构演进与转型升级相关理论

产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载体,产业结构在科技推动、需求拉动、竞争促发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传统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着重从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揭示产业间技术联系和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处于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因此,相关研究主要从产业间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即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变动的高度化、重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的合理性等方面展开,以期为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实现本国产业的升级以及后发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赶超,获得本国产业的动态竞争优势。而从广义来看,产业结构的研究还包括对产业关联、产业布局和产业竞争力等内容的研究,这些研究细致和精确地研究产业之间的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以及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为制定优化区域整体效益、协调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公共政策提供相关的指导。一、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一)产业结构及其分类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的构成及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顺序,通常把产业结构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每个产业又包含不同的生产部门(行业)。第一产业指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即农业;第二产业指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即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对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行业)有较大区别,各产业部门(行业)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也不尽相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各产业部门(行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又可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指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主要包括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产业,主要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一般被看作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前景的重要标志。(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的演进受多种因素的推动,技术进步、需求条件、自然资源禀赋、人口规模与结构、贸易与全球化水平等是一国产业在演进过程中的基本制约因素。1.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动力,它主要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的推动。

科学技术要作用于产业结构,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实现的。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始自科技新发现,经过技术经济构思、研发、中试、试生产、正式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最终实现其商业利益。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为生产经营系统引入新的要素组合,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增长。企业往往是技术创新的主题,但创新过程又不仅涉及企业本身。

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已经突破了原有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范围,从单一组织的内部走向社会,体现一种“跨组织”的社会过程。技术创新的成败是包括制度因素在内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赖于一定的制度安排。推动创新思想和各种相关资源的结合,才能达到高效配置创新资源、促进产业结构递进的目的。技术创新是靠知识与能力支持实现的,无论是自主创新、模仿创新,还是合作创新都需要依据自身不同的条件和要求。自主创新要求创新主体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研发力量和大量的成果积累,在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相对来说,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的起点和要求就低得多。因此,自主创新模式更多地为少数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采用;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实现快速创新、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普遍发展中国家的选择。日本、韩国就是靠模仿创新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也大多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技术革命往往由影响巨大的科学发明引发,它会催生一些新的产业部门,它能带来产业结构颠覆性的变化。按照一般的划分,人类社会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又称工业革命),如图1-1所示。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纺织机器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促进了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其成果主要是纺织业的兴起、农业机械化的起步、机械工业和运输业动力的转换与生产效率的提升等。图1-1 四次技术革命历程示意图

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到广泛使用。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发电、输电、配电的电力工业崛起,基于内燃机技术的汽车工业与航空工业建立,基于弱电技术的电信业、广播业等也相继出现。这一时期,工业生产还呈现集中化趋势,出现了大规模垄断企业和流水线生产等,企业内部管理实行“泰勒制”,生产力再次跃升。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高分子合成技术及空间技术等为标志。其中,原子能技术的出现,带动了与原子能相关的机械设备、材料、燃料等原子能生产和应用工业的崛起,高分子合成技术促进塑料、橡胶、纤维、合金材料工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进入自动化时代,劳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第四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末,以生物工程技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软件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引发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为知识经济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技术革命促成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纺织工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汽车、化工、钢铁等产业则具有典型的资本密集特征,在之后技术革命中诞生的新产业,如计算机工业、航空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动,而且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和组织形态的调整也有很大的影响。2.自然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状况、水及矿藏资源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经济最早在寒带地区和沿海地区得到发展,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这印证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一国的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业、燃料动力工业以及重工业的结构。“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成员国的产业结构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的产业结构差异十分显著。一些国家在发展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中,确实受益于其国内的自然资源禀赋,但自然资源禀赋并不是决定因素。自然资源条件好的国家可能经济落后,自然资源条件差的国家可能经济发达,自然资源条件差别不大的国家可能经济发展差别很大。一些被普遍认为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或地区也以其特有的途径走上了工业化发展与结构转换的道路,如日本、新加坡等。因此,自然资源的拥有状况往往被经济学家视为工业化进程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是相对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原来难以采掘的资源将通过技术手段得以开发,并能综合利用,节约或代替某些天然原料;通过国际贸易也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缓解自然资源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制约。

一般而言,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阶段,其作用或影响可能越大;当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被制造业取代,向工业化中期过渡时,它的作用与影响会趋于减小。例如,阿根廷拥有世界上最高产的土地和矿藏,20世纪初曾跻身于高收入国家,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但近年来的经济危机导致其经济衰退,这从侧面说明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繁荣、经济的不断增长。3.人口规模与结构

在自然资源、资本数量与可利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或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增加取决于可以利用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数量增加源于人口自然增长、劳动参与率提高、移民和劳动时间延长。在经济发展初期,人口增长迅速,经济中劳动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推动其产业结构转换的起始阶段,曾经受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制约。例如,美国曾依靠大量的外国移民缓解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不足所产生的严重制约。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力质量 (劳动者身体与文化素质)起主要作用,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源于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发展对一国人力资源的开发,能促进科学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的普遍提高,因而为现代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稀缺的资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熟练工人。向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要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重要条件。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口规模或劳动力数量的多少决定或改变着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即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事实上,人们尚未找到一个与资源禀赋相对应的所谓的适度人口规模。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其工业化的起步或产业结构转换中遇到的不是劳动力供给不足,而是就业压力。产业结构的变动或某个地区的兴衰都会迫使劳动力流动,引起摩擦性失业:一方面,衰退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等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一些新兴行业由于缺乏合格的劳动力而存在岗位空缺。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才的流失。近年来出现的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留学或技术、投资移民的热潮,不仅使发达国家低成本地获得了发展现代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也削弱了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4.需求结构

需求是在某一时期内,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量或劳务的总和。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需求。总需求包括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支出的总和,也可以分解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从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看,个人消费结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结构、净出口等因素的变动均对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的差距决定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层次,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消费倾向理论表明,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出现边际消费递减和边际储蓄递增的倾向,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启动以及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增多的基本因素。

由于需求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统计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在低收入阶段,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需求的重点转向非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必需品的产量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的结构逐渐转向使用工业原料的以制造设备、耐用消费品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为主的结构。当物质产品相当丰富、人们收入达到高水平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日渐由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过程中的单品种、大批量的传统流水线向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的柔性生产线的转变成为现实。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完全可以使同一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在样式、颜色、品种等方面有所区别,从而使企业的产品能够适应与满足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多种需求。同时,售前、售后服务的空前发展,促进了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5.国际贸易与产业转移

国际贸易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外部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一般来说,各国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因而从长远来看,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都是有利的,但从短期来说,并不一定如此。要使国际贸易有利于一国,该国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弱化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一调整过程存在诸多变数,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全球市场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一些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加之关税壁垒降低了,绿色壁垒日渐强化,各式各样的贸易摩擦不断,贸易保护主义仍有相当的市场。

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产业的国际转移。在封闭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并不伴随着对外产业转移,而是在一国范围内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开放经济的产物,也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出现过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与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目前,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呈现多层次的特征,并对国际分工格局、主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一国资本积累的程度、国际投资规模、经济体制、产业政策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总之,各类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二、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总会发生一些变动。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西方学者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逐步深入,里昂惕夫、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专家与学者沿着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思路,分析了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问题,揭示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包含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主导产业转换规律、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等,这些规律共同推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研究英国、法国、荷兰的经济结构及形成的原因和政策后指出:“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不同产业间的相对收入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高收入的产业转移,这种转移对经济发展有利。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G.Clark)继承了费歇尔关于产业划分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总结了产业变迁的规律。

克拉克认为,三次产业比重变动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第一产业主要向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因而会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出现需求减少的状况。同时,第一产业技术进步相对较慢,生产周期较长、土地规模的有限性及受自然因素制约导致其产出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快速增长,因而其产值和就业占比会下降。此时,国民收入、支出的演变支持工业的高收入弹性,从而导致第二产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和就业的增加。当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一方面工业部门的扩张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工业技术的快速进步又会减少工业部门本身的劳动力吸纳量,当这两个方面达到均衡时,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就会趋于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以至于第三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同时由于第三产业进入门槛低、所需的资本量不大,具有劳动密集特性,因而劳动力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由此他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形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形结构演变;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增大,产业结构由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形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形结构转变。

克拉克谦虚地指出他的发现只不过是印证配第的观点,因此把它命名为“配第定理”,后人则把配第和克拉克并列起来,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又称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二)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通过考察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发现制造业发展受人均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从而揭示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钱纳里根据人均GDP,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的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阶段演进时,产业结构都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如表1-1所示。表1-1 工业化阶段与对应的产业结构A代表第一产业,I代表第二产业,S代表第三产业,PPP表示购买力平价。

在前工业化阶段,农业占比高,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工业化初期,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主要生产初级加工品;工业化中期,又称重化工业阶段,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占比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后工业化阶段,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比大,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三)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ber Hoffmann)在1931年出版了《工业化阶段和类型》一书,提出了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理论。他把工业产业分为消费资料产业,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家具工业等;资本资料产业,包括冶金及金属材料工业、运输机械工业、一般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其他产业,包括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工业。霍夫曼根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霍夫曼比例,即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他指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存在重工业化的趋势,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这一规律被称为霍夫曼定律。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是不发达的;在第二阶段,与消费资料工业相比,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消费资料工业显然比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得多;在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致相当,表明资本资料工业开始处于主体地位,是重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在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不过当时处于第四阶段的国家还没有出现,如表1-2所示。表1-2 霍夫曼产业阶段划分续表

重工业化是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一个阶段,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会由以原材料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为中心的结构演进,即进入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它表明工业体系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阶段过渡,意味着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通过提高加工程度,人们能够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对象,生产种类更多、功能更全、质量更好的产品,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业结构进一步表现出“技术和知识集约化”趋势,它不仅体现在工业部门采用越来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传统产业高技术化,而且体现在以技术和知识密集为特征的尖端产业的兴起,如新材料工业、计算机工业和软件产业等。工业化以来,工业结构呈现“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和知识集约化”的变迁轨迹。

霍夫曼对工业结构,特别是重工业化规律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这一理论也受到后来一些美国和日本经济学家的批判,他们根据各自的研究对霍夫曼定律进行了修正。例如,梅泽尔斯就认为霍夫曼仅从工业内部比例关系分析工业化过程是不全面的。一些学者从国际贸易角度探讨对工业结构的影响,较为著名的有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产品循环说”。(四)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通过长期研究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而且这种扩大又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主导产业的序列更替,特定时期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出现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消失,进而被新的主导产业代替。罗斯托曾把纺织工业称为“起飞”阶段的古典式的主导产业,钢铁、电力、煤炭、通用机械、化肥工业是成熟阶段的主导产业,汽车制造业是高额消费阶段的主导产业。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看,主导产业转换带来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着从以农业为主的结构开始,按顺序依次向以轻工业为主的结构、以基础工业作为重心的重工业为主的结构、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结构、以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为主的结构演进的规律性。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群,既存在替代关系,又存在相互作用。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群的选择不是随机的,前一主导产业为后一主导产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研究主导产业转换的规律性,是为了更好地选择主导产业,扶植主导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产业结构合理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选择主导产业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国情,对不同角度、层次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按轻重缓急的顺序进行取舍的过程。因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也就是如何确定倾斜式的产业发展战略。

罗斯托还根据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传统社会,包括牛顿之前的世界,当时不存在现代科技,生产力水平低下。

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此时,近代科技开始在工农业中起作用。占人口75%以上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交通、商业和服务业,投资率的提高明显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

三是“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积累率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5%增加到10%以上,一种或几种经济主导部门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四是向成熟挺进阶段。这时已经把一系列现代科技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资源,投资率达到10%~20%。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五是高额大众消费阶段。此时的工业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部门。

后来,他又出版了《政治与成长阶段》一书,在上述五个阶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他认为在这个阶段,主导部门已经不再是耐用消费品工业,而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产业,包括教育、保健、医疗、社会福利、文娱、旅游等部门。三、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理论(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含义

产业转型升级一般指遵循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趋势和过程。但理论界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界定目前还未统一。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早期的产业升级理论主要停留在产业间的升级层面,即通过把产业划分为低利润、低技术的低端产业和高利润、高技术的高端产业来定义产业升级现象。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波特(1990)将其定义为将产业间的要素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使后者获得充裕的资源以得到发展,从而取得竞争优势。杰里菲(1999)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过程,是一家企业或者经济体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改进产品品质,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转移的过程。卡普林斯基和莫里斯(2001)为了易于操作,进一步将产业升级的概念深入价值链的不同功能环节层面,提出了产业升级新的分类框架,即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产业集群会沿着“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际升级”的方向顺次推进,并表现为“原始设备组装(Original Equipment Assembly,OEA)—原始设备制造(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自有设计制造(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ODM)—自有品牌制造(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OBM)”的价值链功能环节攀升,如表1-3所示。表1-3 产业升级的分类框架

国内学者在产业升级方面比较关注产业结构中各产业的地位和关系向更高级方向的协调,主要是从宏观视角对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产业升级理论的一些深入认识。我们一般认为,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前者表现为产业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后者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本书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由于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产业发展遇到多重约束,必须通过提升产业素质,升级、置换和重组产业要素,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以满足产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的过程。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宏观视角来看,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即产业结构重心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进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从中观视角来看,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产业链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即通过对产业链上不同企业以及各类要素进行合理的布局组合,产生协同效应,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从而实现产业素质和发展质量的跃进;从微观视角来看,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培育关键产业中重点企业的核心能力,使生产效率、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二)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相关理论

伴随产业演进和升级的过程,产业还存在着区域空间的扩散、转移和进退,这些正是现代区位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重点。1.雁形模式理论

雁形模式理论是指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产品出口的循环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学说。“雁行模式”的概念,最早是在1932 年由日本学者赤松要在其《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提出的。他结合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史阐释了日本经济通过外贸和替代性生产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波浪式发展的进程。工业化初期,日本主要出口丝绸、棉纱、棉布等消费品,换取工业发达国家的纺织机械等生产资料,以此装备本国的纺织品生产;在此基础上,日本对进口纺织机械进行替代性生产,以此带动日本机械工业发展;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依次带动钢铁、机电等产业发展。这一过程通常经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将四个阶段在图表上示出,图形所呈现的倒V字形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并称之为“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赤松要故而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使其产业相继更替发展。

这一模式提出后,人们常以此表述后进国家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的发展过程。在一国范围内,“雁形产业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然后才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继而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形变化格局。

后来,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对雁形模式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从而更加详尽地展示后进国家如何通过进口先进国家的产品和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地位并最终实现经济起飞。

雁形模式理论揭示了一个规律: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发达地区某些曾经具有优势的产业或产品,由于比较效益的变化,将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而这些产业或产品在不发达地区可以逐渐形成优势,并将产品反出口到原来的发达地区。

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价值链环节的转移在国家产业转移中逐渐扮演重要的角色,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也可以直接引进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技术,实行超越发展。这种理论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既要有选择地承接若干产业的整体转移,又要有选择地承接价值链环节的转移,并以此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既要承接制造业转移,又要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不仅要注重吸纳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转移,也要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2.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可分为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

梯度转移理论的形成渊源是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产阶段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最优区位。梯度发展理论认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与其主导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密切相关。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多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而来的。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梯度推进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在实践中容易扩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该理论忽视了高梯度地区有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也有相对发达地区的事实。人为地限定按梯度推进,有可能固定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进一步扩大差距,使发达的地方更发达、落后的地方更落后。3.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1)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四阶段学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四阶段学说指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成长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上升时期,最后一个阶段则属于衰落时期。

在要素驱动阶段,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得益于某些基本的生产要索,如拥有自然资源、某些植物的有利生长条件,或者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等。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低廉,而在技术和资本实力方面没有优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依赖较低的产品价格。从技术方面来看,在这一阶段,产业的技术层次低,并且是廉价的和可以广泛使用的;技术主要源于其他国家而不是自己发明;较先进的产品设计和技术是通过被动投资(如“交钥匙工程”)或者外商直接投资获得的。从经营方面来看,合作的外国企业提供了大多数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渠道,本国企业很少能直接与外国消费市场建立联系。另外,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对世界经济周期和汇率的变动反应十分敏感。

在投资驱动阶段,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确以国家及企业的积极投资意愿和能力为基础。这一阶段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比要素驱动阶段的更多,但往往有较强的进入壁垒。企业有能力在使用过程中改造引进的技术,具有吸收和改进外国技术的能力,这是一国达到投资驱动阶段的关键,也是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阶段的根本区别。目前,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入投资驱动阶段。

在创新驱动阶段,企业不仅从其他国家获得技术,而且创造和发明新的技术。技术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动力。处于创新驱动阶段的产业,在产品和生产技术、市场营销以及产业竞争的其他方面居领先地位。有利的需求条件、供给基础、专业化要素以及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而且创新能力向更多新产业扩散。在重要的产业群中,出现具有高水平的辅助行业,并在相关产业中形成有竞争力的新产业。

财富驱动阶段的驱动力是已经获得的财富。在这一阶段,企业更注重保持地位而不是追求发展。实业投资的动机下降,金融投资的比重上升。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试图通过影响或操纵国家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广泛发生的企业兼并和收购事件是向财富驱动阶段转变的一个迹象,但财富驱动与创新驱动两个阶段的界限并不明显。在财富急剧积累的同时,创新步伐也在加快。(2)钻石模型

波特对多个国家、多个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是由生产要素、资源要素、相关和辅助行业、企业战略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为、机遇等两个辅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前四个因素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构成了“钻石模型”的主体框架,如图1-2所示。图1-2 “钻石模型”

资源要素指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状况,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前者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特征,后者包括通信基础设施、复杂和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以及专门技术知识。波特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需求条件指对某个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国内需求性质。如果一国国内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的,会有助于该国企业努力创新产品并使产品达到高质量的标准。

相关和辅助行业指国内是否存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关联行业和辅助行业在高级生产要素方面投资的好处将逐步扩展到本行业,从而有助于该行业取得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这种行业发展过程的一个结果是成功的行业趋向聚集,形成关联行业集群。这是波特研究成果中最有影响力的发现。

企业战略指一国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以及国内竞争的本质。他认为 “管理意识形态”会帮助或妨碍形成一国的竞争优势;激烈的国内竞争会给企业带来创新、改进质量、降低成本、通过投资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等一系列压力,有助于产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波特将这四个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四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的菱形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另外两个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政府政策对四个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钻石模型”构筑了全新的竞争力研究体系,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包含了比较优势原理,并大大超出了后者的解释范围。“钻石模型”同时还是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系统,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他特质的状况。

波特强调,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完全依赖于无止境的改善和创新,而地理位置的集中将使“钻石模型”中的要素整合为一个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的整体。产业按生产环节进行区域分工,具有不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区域生产不同零部件,而在区域分工中,生产总是在特定区域内展开的。产业集群有助于在组织变革、创新能力、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形成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波特还指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及发展,使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重构,产业活动的分离和整合在更大的空间内上演,价值链环节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进而导致国际产业转移产生一种新的方式—价值链环节的转移,突破了过去把整个产业移向国外的方式。其启示是—承接产业转移应与培育产业集聚区有机结合,形成两者互动。一方面,由于某地的资源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分散在附近的同类企业,为了追逐外部规模经济逐步转移至该地,并且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聚;另一方面,依据本地的比较优势,引进外商投资,使国外或地区外产业转移到本地,进而形成集聚。产业集聚形成后的吸纳效应又会引发新的外地企业进行转移。产业集聚区的经济竞争力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这会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地区实行产业转移。这不仅包括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从分散地向集聚地转移,也包括相关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企业的转移。这对承接地如何培育产业集群,以及园区、集中区的开发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4.微笑曲线理论

微笑曲线形似一个微笑的嘴形,如图1-3所示。微笑曲线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基于国际分工的全球产业链可以分为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加工、流通服务等多个环节,其中间部分是加工制造环节,左侧为研发设计、采购等环节,属于全球性竞争的范畴;右侧为营销服务环节,属于区域性竞争的范畴。这些环节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中间加工制造环节产生的利润低,两端研发与营销环节的附加价值高。图1-3 微笑曲线

随着国际分工模式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变,产业链上的成员企业往往只能依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完成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工作。对那些缺少核心技术、主要从事制造加工环节的生产企业来说,付出的多是土地、厂房、设备、水、电等物质化要素成本和简单劳动成本,可替代性高,获利微薄;而位于微笑曲线两端的企业投入的往往是信息、技术、品牌、管理、人才等,属知识密集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获益丰厚。

微笑曲线说明了两点:从短期来看,企业(或产业)应根据自身现有条件寻求在全球产业链的合适位置;而从长期来看,企业(或产业)不能永远停留在微笑曲线底端,应该积蓄力量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这对发展中国家寻求可持续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

从上述理论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有机系统,产业转型升级既涉及具体产业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率,又涵盖产业部门、产业要素在经济整体运行中的协调一致问题。从宏观上看,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从中观上看,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产业链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从微观上看,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水平的改善。虽然不同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规模和组织形式存在较大差异,但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都是寻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国必须基于技术进步和自身比较优势的变化,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产业升级之路。第二章全球制造业演变趋势与中国制造业变革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先进装备和技术平台的重任,其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一、世界主要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轨迹

自19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全球制造业经历了由机械化、电气化再到全球化的演变,从手工制造产品到用机器生产产品,再到用机器生产机器、全球协同制造,制造业的演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制造强国也不断更迭。(一)英国

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国家,其制造业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棉纺织业,随后冶铁业和煤炭工业的兴起以及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世界工厂”。得益于第一次技术革命和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英国制造从占世界总量的1.9%上升为9.5%,到1860年更是达到19.9%。同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53%的铁、50%的煤。此时,恰逢欧洲大陆各国和美国启动工业革命,它们急需各种机器设备、先进技术和大量资金,这为英国的工业产品出口创造了极大的市场,英国不仅是当时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也是世界的科技中心和自由贸易中心。

英国将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一直维持到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各国饱受战争洗礼,英国仍然在制造业上领先其他国家。当时有5000多万人口的英国,有近900万人从事制造业,另有90万人是煤矿工人。工业重镇伯明翰与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南威尔士和苏格兰的工业带、东米德兰以及伦敦都是英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可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相比。那时候,英国制造业对GDP的直接贡献达到1/3。

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国和法国经济逐渐恢复并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英国的比较优势迅速衰落,商品贸易也受到来自“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的冲击。70年代,英国遭遇高通胀、经济衰退的困扰,加之能源价格上涨,制造业持续低迷。80年代,英国开始推行“去工业化”战略,不断缩减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把汽车等许多传统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及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集中精力发展金融、数字创意等高端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变化。到2010年,英国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已不到10%。

今天的英国已经是“后工业化经济体”,伦敦早已是全球金融中心,而曾经的工业重镇已经绿草如茵,蓝天碧水。伦敦金融城是举世瞩目的与华尔街齐名的国际金融枢纽。在服务业占主导的今天,随着新一轮科技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转变,与中、美、德三国一道拥抱“工业4.0”,英国也提出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认为未来制造业的主要趋势是个性化、低成本产品的需求增大、生产重新分配和制造价值链的数字化。这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大为不同,而曾经的工业巨人已经准备再次启程。但对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而言,更相关而且更重要的是英国与制造业说再见的经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GDP转向负增长态势,2009年第一季度甚至下滑至-8.6%。国际金融危机给英国带来沉重打击,也让英国政府意识到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无法持续保持国际竞争力。因此,英国政府开始摸索重振制造业的方法,希望重现18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的辉煌。(二)美国

美国建立之时,恰好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于是开始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南北战争”结束后,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电话、汽车等新兴产业纷纷建立,借助对产业技术变革机遇的把握,美国经济得以快速腾飞和发展。1900年,美国人均GDP首次超过英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电气化和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人口向城市聚集,以钢铁、汽车为代表的规模化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近5000千家银行破产,金融体系濒临瓦解,工业生产和农业净收入大幅度下降。彼时,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充分运用国家信用,通过向企业和个人发放低息贷款的方式,大力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发展以机床设计和机械制造为中心的工业,支持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通过创建大型国有银行,大量引入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推动乡村电气化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制造业、农业、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不仅钢铁和机床等原有工业部门得到了升级,也发展了铝、镁、合成橡胶等新的工业部门,开辟了雷达、原子能、青霉素等新的科技领域,美国工业的生产能力也达到空前的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重回高度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状态,通过市场竞争,对企业和产业优胜劣汰,从而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一度占世界总和的近40%。50年代,基于全球分工体系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低附加值制造业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转移,本国则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价值链的高端市场、研发两端延伸,制造业结构出现了技术密集型特征。60年代,美国制造业GDP占比达到了最高水平,此后占比持续下降,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服务业、金融和贸易业GDP占比持续上升,美国经济从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制造业呈现趋势性萎缩。美国政府连续推出《贸易政策行动计划》《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国家贸易政策纲要》等政策法规,推进美国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坚持奉行高科技引领经济转型的战略理念,先后颁布《拜杜法案》《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小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法》等多部法案促进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产业界紧密结合,并通过实施放松管制、减税的产业政策,带动航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兴起,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地区和北卡三角科技园就是很好的例证。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基础性研究和开发, 1993 年宣布实施新的高科技计划——建立以因特网为雏形的信息高速公路,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为重要标志的相关产业发展。之后,为确保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的领先优势,美国又先后制订了《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集成制造技术路线图计划》等制造业振兴计划,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信息产业和高科技研发上。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次贷危机爆发后,为避免过度依赖金融和虚拟经济带来的经济“空心化”,创造高质量的国内就业机会、汇聚综合创新的协同效应,美国政府一改自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论调,积极实施了一系列非常规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明确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五年出口倍增、降低失业率等目标,通过财政支持、贸易保护等手段重塑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实体制造业。

2011年6月,美国政府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提出主要关注机器人、先进材料等国家安全关键领域;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美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举措。此外,《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美国先进制造业的领先地位计划》《美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2017国家安全战略》等一系列规划或行动均强调了推动创新和引领高端制造业发展。

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表明: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国之梦,都必须建立在现代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之上。(三)德国

德国的工业化要比英国晚70年左右,工业化的种子直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才萌芽。早期制造业主要为钢铁、煤炭和机器制造等,虽然规模不小,但是技术工艺落后。1871年德国统一后,德国很好地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一方面改造传统机器设备制造业,形成了工具刀具制造、机床制造、电力机器为支柱的制造体系,另一方面不断向英、法等先进国家学习和创新,积极开拓了新生产领域,通过20多年的励精图治,德国制造不仅甩掉了“劣质”的标签,而且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机器制造体系,一举完成了对欧洲现行工业化国家的超越。1906年,德国工业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了16%,这一水平甚至超过了英国。在经济总量上,德国于1913年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德国也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尤其是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等领域,德国更是居于世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