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之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9:07:38

点击下载

作者:《大自然之谜》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自然之谜

大自然之谜试读:

前言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广袤的原野、险峻的大山、千奇百怪的植物、形形色色的动物……我们的先民一定感到了大自然的神秘。于是,他们不断地追问:是谁创造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

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极不发达,他们没有办法回答这些问题,所以“神”便在先民们的心中诞生了!不管是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还是西方《圣经》中所说的“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实际上都是在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先民们对大自然种种奇妙现象所做的解释。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尝试用科学技术的方法来探索大自然的秘密!自从古希腊的伟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开始,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便把这种探索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于是,人类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逐步认识了大自然。但是大自然包含了太多的秘密,每当科学家经过艰辛的努力解开一个奥秘之时,更多的奥秘就产生了。所以,至今为止,人类也没能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大自然。我们的世界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

那么,人类是否能够解开这些“未解之谜”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方法,那就是科学技术。正如许许多多昨天的“未解之谜”到了现在便不再神秘一样,我们相信今天的“未解之谜”在不久的将来也会真相大白!

青少年朋友好奇心强,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人类已经解开但自己尚不了解的自然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这些未解之谜更是充满了好奇心!

为了满足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着“以科学方法探索大自然之谜”的精神,以普及科学常识为宗旨,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大自然之谜》。

本书涉及的内容包括

大地之谜

、海洋之谜、湖泊和岛屿之谜、气象之谜、植物之谜、动物之谜和其他神秘现象等七个部分。

我们期待着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启迪心智,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也许今天的“未解之谜”,正是你明天所要探索的!大地之谜

大陆漂移假说

地球上的陆地以及各个大洲是怎样产生的,多少年来都是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探讨的问题。其中有一种说法叫大陆漂移说,即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假说认为,地球的岩层,原来是一块统一的联合大陆,后来被海岭、岛弧、水平大断裂分割,形成6个巨大的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大洋洲板块和南极板块。这些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大板块,像冰山漂浮在水中一样骑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自东向西或从极地向赤道方向漂移。科学界认为,大陆漂移与地球内部构造有关。

地球的内部构造很像一个鸡蛋的构造,蛋皮好像是地壳。不过,现在的地壳不是完整的,而是由6个板块拼合成的。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5千米。地壳以下为平均厚度近3000千米的地幔。地幔的上层称为软流圈,这人们构建的板块模型里的物质已被熔化,尤如鸡蛋的蛋清。地幔以下是地核。

板块学说刚兴起时,人们把板块漂移的动力归于软流圈的对流。板块假说认为,地幔内部温度虽然很高,但各处并不一致,温度高的物质流向温度低的地方;地幔内各处的压力也不相同,受高压作用的物质会流向压力较低的地方;地幔内的物质的密度也不相同,重的物质向下沉降,轻的物质向上升起,于是就产生了对流。由于软流圈产生物质的流动,上浮的6个大板块也随着移动。但是,有些科学家通过试验和测算,认为地幔内物质的结构和某些流变性质的强度对于对流有重大的影响,如地幔内的岩浆的粘滞度足以阻止对流。足够大的弹性强度可以制止对流的产生。因此,说地幔对流存在,还缺乏科学根据,它只是一种假想。有人还提出地球膨胀、万有引力常数的变化等作为板块活动的动力来源,但都不能成立。至今,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仍然是大陆形成的未解之谜。

石油成因的不同见解

石油是当今世界使用最普遍的能源和最重要的化工原料。然而关于石油的起源,自从两百几十年前,俄国的科学家提出了石油的成因以来,学者们也就分成旗帜鲜明的两大学派,各持一说,至今仍争论不休。

世界上第一个试图探索石油成因的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早在1763年,他就提出了以下观点:地下肥沃的物质,如油页岩、沥青、碳、石油和琥珀等都起源于植物。因为油页岩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古代从结果实的地方和从树林里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烂草和烂叶变成的黑土,它像淤泥般沉在湖底……树脂和石油以它们的(重量)轻和树脂的可燃性表明它们的成因也是同样的。

1876年,俄国另一位著名人物、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门捷列夫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地球上有丰富的铁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可能化合成大量碳化铁,以后又与过热的地下水作用,遂生成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类似于石油。已生成的碳氢化合物沿地壳裂缝上升到适当部位储存冷凝,形成石油矿藏。“碳化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流行一时,但不久因为在地球深处并没有发现大量碳化铁的迹象,而且地球深处也不可能有地下水存在,此说渐渐被人们否定。

这一期间,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发现太阳系某些行星大气层和彗星核部分都有碳氢化合物存在。它们显然与生物作用无关。俄国的索柯洛夫于1889年推出石油成因“宇宙说”,认为地球在诞生伊始尚处于熔融的火球状态时,吸收了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随着地球不断冷却,被吸收的碳氢化合物也逐渐冷凝埋藏在地壳中形成石油。反对者则指出,地球形成的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差不多,不可能存在大量碳氢化合物;即使有的话,遇到高温有熔融状的地球也早就分解了。

人们把“碳化说”、“宇宙说”称为无机成因说。还有一种无机成因说,叫“火山说”。持“火山说”的人不多,他们认为石油是火山喷发作用的产物,但世界上位于火山带的油矿毕竟是极少数,这种学说无法解释大量的不存在于火山带的油矿的形成。

到了1888年,杰菲尔继承罗蒙诺索夫的有机成因说,向无机成因说“发难”。他认为所有石油都是海生动物的脂肪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不久,又有人提出植物残骸在湖或海底受温度压力等影响生成有机质,然后再转化成石油的观点,其中有的强调海生植物的重要性,有的则说陆生植物对石油生成更有利。

20世纪30年代,苏联科学家古勃金综合两家意见,发表“动植物混合成因说”,认为动植物的混合物经一系列变化更有利于生成石油。石油有机形成的最新理论认为,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的有机物包括陆生和水生的生物,而以繁殖量最大的浮游生物为主。它们同泥沙和其他矿物质一起,在低洼的浅海、海湾或湖泊中沉积下来,首先形成有机淤泥,有机淤泥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造成与空气隔绝的还原环境。随着低洼地区的不断沉降,沉积物不断加厚,有机淤泥承受的压力和温度也不断加大,经过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度质变等阶段,逐渐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普遍认为石油烃类是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在成岩作用早期转变而成的。有人在现代沉积物中发现了与沉积物几乎同时形成的烃类物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成因早期成油说,又称“分子生油说”。

20世纪60年代,取代“分子生油说”的是晚期成油说。晚期成油说认为,当沉积物埋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的晚期、蕴藏在岩石中的不溶有机物质——酐酪根,才达到成熟热解而生成石油,因此又被称为“酐酪根生油说”。

然而,无机成因学派并未偃旗息鼓。1951年,在过去40年中一直是有机成因论者的苏联地质学家库德梁采夫,突然180度大转弯,创立“岩浆说”。他深信地球深处的岩浆中不仅存在碳和氢,而且还有氧、硫、氮及石油中的其他微量元素。它们在岩人们至今也没弄明白每天都在开采的石油是浆由高温到低温的变化过程中,如何形成的自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一系列石油中的化合物。然后,伴随着岩浆的侵入和喷发,这些石油化合物在地壳内部的有利部位经运移和聚集而形成石油矿藏。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高尔德,从1977年起,在宇宙说和岩浆说的基础上,多次提出:石油来自地球深处,而且早在45亿年前地球形成时就已产生。他反驳有机说的理由是:世界上油矿的规模比其他任何沉积矿体大得多,已查明的油气储量也比原先根据生物成因说估计的高出数百倍之多;最难以解释的是许多油气伴生氦,但生物对氦的浓集不起任何作用;再有,生物作用说明世界油田分布高度集中的现象(指中东)。另外,按照传统理论,花岗岩是火成岩,不可能有油气,可是高尔德预言,瑞典中部一个欧洲最大的陨石冲击坑——呈环状的锡利延地区,系由花岗岩构成,却因有陨石撞击产生巨大裂缝,足以使地下深处的碳氢化合物流到地壳表层。为此,瑞典国家能源局在陨石坑里钻了7口500米左右深的探井,居然都见到了少量天然气,似乎证实了高尔德的假说。

由此可见,现在要对石油的成因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高原黄土哪里来

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了与围绕地中海形成的西方文明——海洋蓝色文明相对,人们把华夏文明称誉为黄土文明,或大陆黄色文明。的确,黄河养育了炎黄子孙,而黄河又是依偎在黄土高原的怀抱中。

黄土高原横跨我国华北、西北7个省、自治区,覆盖面积54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米~1500米,土层厚度50米~80米,最厚处达200米以上。

黄土的质地疏松,富含氮、磷、钾等养分,适宜耕作,为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的上古先民提供了理想的土地资源,造就了我国古代灿烂的农业文明。黄土高原地质结构又呈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很强,适宜开凿冬暖夏凉的窑洞,为当地人民提供自然“空调”的居室。但是,黄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容易被水侵蚀。一旦天然植被遇到破坏,土壤侵蚀现象就会迅速蔓延,原来平坦而连片的土地,不久就会变成一个个孤立的塬、梁、峁地形,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荒山秃岭的苍凉景象。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几千年前,黄土高原地区雨量充沛,林丰草茂,先民以畜牧业为生,有利于水土保持。秦汉以后,人口增殖,技术进步,农业取代了牧业,土地大量开垦,加上无休止的战乱,土壤侵蚀愈演愈烈。今天的黄土高原已是一片瘦骨嶙峋、干涸贫瘠、黄沙肆虐的疆土,商周时代的繁荣茂盛的景象荡然无存。古人笔下的“河”先演变成“浊河”,再演变成“黄河”,“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是黄土高原向沙漠蜕化的典型景观。

那么,黄土高原上数百万亿吨的黄土从哪里来,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不同学派的地质学家曾提出过20多种黄土成因假说,其中多数已被否定。现在影响较大的还有水成说、残积说、风成说及多成因说4种。

水成说认为,黄土主要是由流水作用从离高原不远的周边地区携带来堆积而成。残积说认为,黄土是高原基岩在千万年的风化作用下就地成土的结果。

中外多数学者主张“风成说”。他们从分析黄土物质的基本特点入手,认为黄土物质的物源与我国西部大面积的沙漠有关,黄土物质的搬运主要依靠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高压气流。它的形成,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质综合作用,通过物源的形成、搬运、分选及堆积成土这样3个前后相因的历史阶段。

在长期的争论中,风成说最具说服力,但又不足以完全否定水成说、残积说。尤其是近几年来多成因说异军突起,构成了对风成说的有力挑战。孰是孰非,尚未定论。

沙漠之成因

据产生统计,地球上沙漠总面积约1500多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0,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大。那么,面积如此大的沙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传统的观念认为:沙漠是地球上干旱气候的产物。从地球上沙漠的分布来看,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沙漠都集中在南、北纬15°~35°之间,如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里沙漠等。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使得这一地带长期笼罩在大气环流的下沉气流之中,气流下沉破坏了成雨的过程,形成了干旱的气候,造就了茫茫的瀚海大漠。

然面,这一理论并不能解释所有沙漠的成因,比如塔尔沙漠,它的上空湿润多水,而且当西南季风来临时,那里的空气水汽的含量几乎能与热带雨林地区相比。于是有人认为,尘埃是形成塔尔沙漠的主要原因。塔尔沙漠

科学家们发现,塔尔沙漠上空的空气浑浊不堪,尘埃密度超过芝加哥上空几倍。尘埃白天遮住了阳光,大气灰蒙蒙的,略呈暗红色,夜间也不见群星。尘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阳光,另一方面又吸收一部分阳光,使本身增温而散热。白天因为尘埃弥漫使得地面缺少加热,空气就不能上升。夜间,尘埃以散热冷却为主,空气下沉,同时也减弱了地面的散热。于是此地既无降雨条件,又无成露可能。尘埃在这里竟制服了湿气,使地面只能形成沙漠。

那么,这么多的尘埃又源于何处呢?有的学者指出,塔尔沙漠的尘埃最初是人类制造的,人类是破坏生态环境、制造沙漠的真正凶手!正如200年前法国哲学家夏托·布赖恩所说的:“野蛮时期是森林、草原,到了文明时期却成了沙漠。”持这一观点的人还以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演变为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撒哈拉沙漠的大部分地区在远古时代曾是一片植被茂盛的肥沃土地,绿叶葱翠,禽兽成群,万木竞荣……后来,由于人类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才“制造”了沙漠。干旱的气候不是元凶,它只提供了形成沙漠的适宜条件。

但也有人不完全同意上述观点,认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最初是很缓慢的,直至公元前5000年,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铺天盖地的黄沙,才使此地变成了辽阔无际的沙漠瀚海。然而,这不期而至突如其来的黄沙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没有人能确切地回答这一问题。那么,到底是谁制造了沙漠呢?

撒哈拉有过“绿洲时代”吗

撒哈拉大沙漠的所过之处全部是沙丘、流沙和砾漠。“撒哈拉”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大荒漠”的意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么的荒凉。那么,撒哈拉大沙漠究竟荒凉了多久?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下,终于证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区远在公元前6000~前3000年的远古时期,曾是一片肥沃的平原。早期居民们曾经在那片绿洲上,创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骄傲的灿烂文化。

探险家巴尔斯在恩阿哲尔高原地区的岩画上,发现了水牛、河马和一些在水里生活的动物,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些岩画里边竟然没有骆驼!巴尔斯感到十分迷惑,因为只有在有沙漠的地方,才会有骆驼呀!水牛、河马必须在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能生存!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岩画上没有骆驼,这就说明这里撒哈拉沙漠的地貌在远古时代一定是水草丰茂,绝不会是像现在的这副样子,到处都是沙丘和流沙,到处是死气沉沉。

科学家用放射性碳-14测定年代的方法测出,这些壁画在大约距今4500~7400年的时候被创作出来。科学家们还发现,这些壁画往往是用不同的风格,在不同的年代被刻画在岩壁上的,所以重重叠叠地刻画在一块儿。这些说明,那时候,撒哈拉地区的人们在这里长期地生活繁衍。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撒哈拉地区正处在有水、有草、人兴畜旺的草原时代。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和分析,认为撒哈拉地区由草原退化为沙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撒哈拉地区先是气候发生突然的变化,导致降雨量急剧减少。这些少量的雨水,流进了内陆盆地,可是由于雨水流量不多,也就滞留在这里。流水所带的泥沙在盆地里慢慢淤积,盆地增高以后这些水就开始向四周泛滥,慢慢地形成了沼泽。经过漫长的时间,沼泽里的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慢慢地就变干了,沙丘开始出现在撒哈拉的大地上。这时候,撒哈拉地区的气候恶化得更加严重,风沙也越来越猛烈。撒哈拉地区也就慢慢变成了沙漠地带。

鸣沙之谜

鸣沙,又叫做“响沙”、“哨沙”和“音乐沙”。人们发现,鸣沙一般都在海滩或者沙漠里边。鸣沙发出来的声响,一般都是在风和日丽或者刮大风的时候,要不就得有人在沙子上边滑动。在潮湿的天气、雨天和冬天的时候,鸣沙一般都不会发出声响。另外,人们还发现,只有直径是0.3~0.5毫米的洁净的石英沙,才能够发出声响,而且沙粒越干燥声响越大。

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种自然现象,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科学家们经过认真仔细地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沙粒和沙粒之间的空隙有空气,空气在运动的时候,就构成了一个个“音箱”。当沙丘山崩塌以后,空气在空隙之间出出进进,就会引起空气的震动。当空气震动的频率恰好与这个无形的“音箱”产生共鸣的时候,就会发出声响。

有的人认为,由于不同的风向长期吹动着沙粒,使它们变得颗粒大小均匀,非常洁净,也具有了好像蜂窝一样的孔洞。鸣沙能发出声响,可能就是由这种具有独特表面结构的沙粒之间的摩擦共振造成的。

苏联一个名叫马里科夫斯基的科学家,在考察了苏联卡尔岗鸣沙山上的鸣沙以后,提出了这样的一种看法。他认为,每个沙丘的内部,都有一个又密集又潮湿的沙土层,它的深度是随着雨水的多少而改变的。夏天的时候,这个潮湿层就比较深,它被上面的沙土层全部覆盖了起来,潮湿层的底下又是干燥的沙土层,这就可能构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当沙丘崩塌、沙粒沿着斜坡往下滑动的时候,干燥沙粒的振动波传到潮湿层的时候,就会引发共鸣,使得沙粒的声音扩大无数倍而发出巨大的声响。

苏联另一个学者在考察了我国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鸣沙山和内蒙的达拉特旗的响沙湾以后,发现这两处鸣沙地都属于细沙,当中的石英沙占了其中的一半多。于是,他认为:石英沙里边有石英晶体。石英晶体具有特殊的压电性质,使得海沙子里边的这些石英沙粒对压力非常敏感,只要一受到挤压就会带电,在电的作用下它又会来来回回地伸缩振动。振动得越厉害,产生的电压就越高;电压越高,振动得就会越厉害。这么一来,沙子就会发出奇妙的声响。

不过,石英沙的分布很广泛,响沙却没有那么普遍,而且一般的鸣沙只要换了一个地方,就会变成“哑巴”,什么声响也不会发出来。所以,好多人认为,鸣沙的形成和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

1979年,我国学者马玉明写了一篇题目叫《响沙》的文章,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响沙的“共鸣箱”不在地下,而是在地面上的空气里边。响沙发出声响,应该有3个条件:①沙丘高大陡峭。②背风向阳,背风坡沙面还必须是月牙状的。③沙丘底下一定要有水渗出,形成泉和潭,或者有大的干河槽。马玉明还提出,由于空气湿度、温度和风的速度经常变化,不断影响着沙粒响声的频率和“共鸣箱”的结构,再加上策动力和沙子本身带有的频率的变化,响沙的响声也会经常变化。人们有时候在下雨天去看响沙,发现响沙不会发出声响,正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改变,把响沙的“共鸣箱”结构破坏了。比如说,宁夏中卫县沙坡头的鸣沙山,就是因为周围绿化造林等原因,破坏了共鸣的条件,使得它发不出响声了。

有人不同意马玉明的这种看法。因为外国一些海滨的响沙沙滩是非常平坦的,根本就不存在着什么又高又陡峭的月牙型沙丘,而且它们经常只会在下过雨以后不久,表面层刚刚干燥的时候才发出声响。日本京都府北边有一个丹后半岛,那里有的海水浴场上有两处鸣沙地,一处叫琴引滨,另一处叫击鼓滨。这两处滩涂的声响不仅音色完全不一样,而且季节不同发出来的声响也不一样。所以,有的日本学者认为,海滨响沙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洁净的海水不断地冲刷。夏天来这里游泳的人特别多,把海水弄脏以后,沙子就不发出声响了。

我国的几处鸣沙山还有两个特别奇特的地方,在古书里曾经记载着:第一个奇特的地方是山麓都是清泉,尽管周围的沙丘一个紧连着一个,可是千百年来泉水一直没有被黄沙掩埋;第二个奇特的地方是不管有多少人爬到沙山顶上,滑落下来多少沙子,到了第二天风又会把沙子吹到山坡上去,使得沙山变得跟原来一模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它们和响沙的秘密一样,也没有一个能说服人的答案。这个谜团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解开呢?

冬热夏冷的“怪地”

在辽宁省东部山区,从桓仁县沙尖子镇船营沟到宽甸县的牛蹄山麓这段总长约15千米的地带,地温反常,夏天冒冷气,冬天冒热气。冬天,在这地段,有的山岗上,绿草茵茵,花果葱葱,仿佛春天般的景象,而山岗的四周,草木枯萎,冰封雪裹,一派冬季萧条的景象。夏季,这些地方好像安装了空调器似的,把寒气吹到地上。据当地人说,解放前的某个夏天,一位国民党的军官把一匹战马拴在一个山洞前的树桩上,第二天,这位军官惊奇地发现战马几乎被冻死了。

这块“宝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许多好处。且不说为冬季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小气候,就日常生活而言,提供了许多便利。村民只要垒个山洞或石头坑,就是一个“纯天然冰箱”。酷暑时节,将鸡鸭鱼肉放到“冰箱”里,就不会坏。

据辽宁省地质部门初步考察,在沙尖子镇的一个长约200米、宽约80米的地方,冬季气温为-30℃时,在地上挖1米深的坑,坑内温度竟达17℃;夏季气温为30℃时,地下1米深处的温度约为-12℃。

此外,还有些地方也有类似的现象。譬如,在河南省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太行山半山腰处,有一个叫“冰冰背”的地方。每年阳春三月,太行山百花盛开时,“冰冰背”开始结冰,直至八月,寒气逼人;冬季,四周结冰,唯独“冰冰背”没有结冰,且热气如蒸,花草茂盛。

在湖北省宜昌五峰县白溢寨主峰北侧,有一个奇特的山洞,冰天雪地旁边茁壮成长的小苗每当三伏天,外面骄阳似火的时节,石缝中便自然凝出大型冰块。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现象呢?目前,科学家还没有进行很深入的考察研究,因此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一些科学家也做了些推测:有的认为地下有储气构造和特殊的保温层;有的认为地下重叠着寒、热储气带,终年释放气流,遇冷则热气显,遇热则寒气显;有的认为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小气候……

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但愿科学家们早日能给我们一个确切的说法。

神秘的黑竹沟

在四川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4288米的马鞍山东坡,有一片200多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这个地方名叫黑竹沟。

黑竹沟神秘莫测,十分恐怖,相传有数十人进入黑竹沟内失踪。且不说当地有多少人丧生其内,就以有关政府部门组织的考察活动来说,也曾失踪多人。譬如,1966年3月,一个解放军测绘小组,除一人留在沟外无恙外,进入沟内的6人,一死三伤两失踪;1976年9月,四川省林业厅勘探大队入沟调查,有两名技术人员失踪。此外,1986年、1991年,川南林业局组织的资源调查队终因遇险等原因中断调查。神秘的黑竹沟

当地人谈“沟”色变。他们世代传说:在沟内一个叫关门石的峡口,一声人语或犬吠,都会惊动山神。被触怒的山神会吐出阵阵奇雾,把闯入峡谷内的人卷走;或者招来暴雨冰雹,惩罚入峡谷者。他们还传说,当地的大熊猫不吃竹子而爱吃羊……

据报道,1994年4月和6月,一支由7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两度进入黑竹沟,想揭开黑竹沟神秘的面纱。

考察队员在当地彝族山民的帮助下,历经千难万险,成功地进入当地人所说的关门石峡谷。原来,那儿与周围阴森可怖的原始森林相比,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峡谷。至于那儿为什么被当地视同恐怖的代名词,还不清楚。

考察队通过调查,证实黑竹沟内的熊猫确实会吃羊。据当地村民说,仅1992~1993年,就有22只羊被咬死。熊猫吃羊的方式与其他野兽不同,它们主要是吸羊血,吃脑髓和肝脏;而且吃饱后便头枕残羊在羊圈中抱头大睡,显得不慌不忙,颇有“绅士”风度。甚至1994年3月,一头重150多千克的母牛,也被熊猫吸干血,掏尽内脏。当地人知道熊猫是国宝,也不敢加害于它们。一向吃竹子的熊猫为何大开杀戒,变得如此凶残?当地彝族同胞解释说是箭竹少了,不够它们食用,它们是被迫食肉。而据考察队考察,当地的箭竹林仍有不少,这是怎么回事呢?目前还是一个谜。

南极干谷之谜

南极是人类最少涉足的大洲,在那里还有许多现象人们无法解释。“无雪干谷”就是其中最神秘的一个。总面积达1400万平方千米的南极大陆,大部分被冰雪覆盖,从高空俯瞰,南极大陆是一个中部高四周低、形状极像锅盖的高原。这个被形象地称为冰盖的冰层,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的地方可达4800米。大陆的冰盖与周围海洋中的海冰在冬季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总面积超过非洲大陆的白色冰原,这时它的面积要超过3300万平方千米。

在南极洲麦克默多湾的东北部,有3个相连的谷地: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地拉谷。这段谷地周围是被冰雪覆盖的山岭,但奇怪的是谷地中却异常干燥,既无冰雪,也少有降水,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和一堆堆海豹等海兽南极干谷的骨骸,这里便是“无雪干谷”。走进这里的人都感到一种死亡的气息,于是它又被称为“死亡之谷”。

当科学家探测至此,他们对于岩石边的兽骨百思不得其解。最近的海岸离这里也得有数十千米,而远一点的海岸则要有上百千米。习惯于在海岸旁边生活的海豹一般情况下不会离开海岸跑这么远,可这些海豹偏偏违背了通常的生活习性来到这里。那么,海豹为什么要远离海岸爬到“无雪干谷”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来到这里是因为在海岸上迷失了方向。在这个没有冰雪的无雪干谷地区,海豹因为缺少可以饮用的水,力气耗尽而没能爬出谷地,最后干渴而死,变成了一堆堆白骨。

由于存在着鲸类自杀的现象,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跑到无雪干谷地区就像鲸类一样是自杀。可是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这是海豹自杀。因而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可能是受到了什么惊吓,在什么东西的驱赶下才到了这里。那么,海豹在过去的年代里到底是惧怕什么而慌不择路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将它们驱赶到这里呢?这真令人费解。

龙大湾的声响

在四川省威远县城东北约20千米处的山区,有一个叫龙大湾的地方。在这秀美的悬崖丛林中,却经常出现一些神秘而奇怪的现象。自1995年6月以来,当地的农民和附近煤矿的工人,曾多次听到从龙大湾悬崖中发出震耳的嘶叫声和炮声。

据附近煤矿的一位矿工介绍,1995年7月15日早6时左右,他正在龙大湾山脚下锻炼身体,阴森的山岩中发出的嘶叫声长达6秒~8秒。山脚下的农民闻声纷纷从屋里跑了出来,察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那种声音像是有千万人在嘶叫,并伴有阵阵类似放炮的声响,可怕极了。很多人还同时看到从半岩中冒出很大的一股灰色烟雾。当地一些农民也说,他们以前也多次听到山崖岩中发出的叫声,虽然听后很害怕,但时间一长便不足为奇了。他们说自1995年以来这种山岩的叫声更为常见,而且多在夏季里发生。

在龙大湾山上,有几个神秘的洞穴。天长日久,洞口已被草木泥土遮住,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深不可测。这些洞穴都是竖直向下,不规则的洞口直径约1.5米,从上面抛下石头等硬物,碰撞洞壁的响声要持续数十秒,直至听不到声响。每到下雨前后,洞中会冒出一股股巨大的水蒸气柱。这些洞穴究竟有多深,没人去探测过。也许早先的人们不知道龙大湾山岩发出的声音是从何而来,神秘的洞穴是如何形成的,所以便把这种叫声说成是龙的叫声,把那些神秘的洞穴误认为是龙的通道,而雨后洞中冒出的巨大水蒸气柱便成了巨龙升天,龙大湾也因此而得名。

据地质人员分析,这些声音的出现有2种可能:①很久以前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其声音被“印”在山岩中形成声音的“记忆”。外界一旦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相似,便可能再次出现这种“记忆”。②地壳裂变或地质岩移动引起的声响。而洞穴中的水蒸气完全是因为地热引起的。但这些现象的真正谜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揭示。

阿苏伊幽谷

阿尔及利亚的朱尔朱拉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在朱尔朱拉山的峡谷当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峡谷,名字叫“阿苏伊幽谷”,是非洲最深的一个大峡谷。可是,阿苏伊幽谷到底有多深,人们从来就没有探查清楚。那谷底到底是什么样,就更没有办法知道了。

1947年,阿尔及利亚和一些外国专家组成了一支联合探险队,来到阿苏伊幽谷,准备探明它到底多深。他们挑选了一个身强力壮又有丰富经验的探险队员,第一个去尝试一下。这个探险队员系好保险绳,朝着幽谷下边看了一眼,就顺着陡峭的山崖一步一步地滑了下去。上面的探险队员们紧紧地抓着保险绳,保护着他的安全。保险绳上拴着深度的标记。

这个探险队员一步一步地往下滑动着,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保险绳上的标记也在100米、300米、500米地往下移动着。这时候,这个探险队员还在一步步地向着谷底摸索着。等到他下到505米的时候,还是没有看见谷底。忽然,这个探险队员觉得身体越来越有不舒服,心想:这要是再往下走,恐怕就会发生危险呀。没有办法,只好上去吧。于是,这个探险队员拉了拉保险绳,上边的探险队员赶紧把他拉了上来。

就这样。这次探险活动也就结束了。人们对阿苏伊幽谷的秘密还是一无所知。

1982年,阿苏伊幽谷又来了一支考察队,他们决心一定下到超过505米的那个深度。只见一个队员系好保险绳,慢慢地朝着谷底滑了下去。当他下到810米深的时候,说什么也不敢再往下走了,只好爬了上来。这时候,一个经常跟山洞打交道的队员已经系好保险绳。他十分镇静地朝着谷底看了看,然后就一米一米地滑了下去。

山顶上的人们睁大眼腈死死地盯着保险绳上的标志,800米,810米,820米,只见保险绳又往下滑动了1米。哎呀,这个洞穴专家已经下到阿苏伊幽谷821米的深度了。但是,山顶上的人们也不由得为这个洞穴专家捏了一把汗:现在,他的情况怎么样呀?他还能不能再往下走呀?大家真想看一看这个洞穴专家现在正在干些什么,可那幽谷深得什么也看不见,只能静静地等待吧!

再说那个洞穴专家,沿着刀削斧凿般的峭壁一步一步下到82l米深度的时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抓紧保险绳,准备再接着往下滑动。没想到,这个洞穴专家突然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连朝谷底深处看一眼的勇气也没有了。就这样,他只好摇了摇保险绳,一步一步地返回了。

这么一来,821米这个深度就成了阿苏伊幽谷探险家们所创造下的最高纪录了。至于阿苏伊幽谷究竟有多深,那神秘的谷底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一直到现在也没能解开这个谜。不过,阿苏伊幽谷,还在继续吸引着探险家们,不知道将来哪个探险家能够最后揭开这个谜底!

人们对朱尔朱拉山阿苏伊幽谷的这些谜团还没有解开,山上的一些奇异现象又为朱尔朱拉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原来,人们发现,在朱尔朱拉山,每当雨季来临之际,当倾盆大雨汇集成大水流,沿着地面冲出去几十米以后,就会奇怪地消失在山谷里面,然后在千米之下的地方再重新流淌出来。当地的人们利用水流的这个特点,在山谷涌出的急流上建起了一座小型发电站。

那么,朱尔朱拉山水流的这种奇怪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许多科学家非常想解开这个谜团。他们纷纷来到这里,考察、研究了一年又一年。最后,他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这些解释听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科学家们各说各的道理,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而只有事实才能够真正地证实谁的看法是正确的。看起来,人们如果想要揭开朱尔朱拉山的这些谜团,只能靠进一步地考察了。

银狐洞之谜

我国洞穴中的石花,在南北都有所分布,论说起来,哪个洞穴也不及北京房山银狐洞。

1991年7月1日,距北京70千米的西南郊房山区佛子庄乡下英水村,采煤掘进岩石巷道时,巧遇溶洞,即今日已正式对外开放的银狐洞。该洞深入地下100多米,主洞、支洞、水洞、旱洞、季节河、地下河,洞连洞,洞套洞,纵横交错,上下贯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是我国北方最好的溶洞。

银狐洞内既有一般洞穴中常见的卷曲石、壁流石、石珍珠、石葡萄、石瀑布、石枝、石花、石蘑、石幔、石盾、石旗、穴珠、鹅管等,还有一般洞穴中少见的云盆、石钟、大型边槽石坝、仙田晶花、方解石晶体。令人不解的是,洞内石花数量惊人,形状银狐洞奇异。洞顶、洞壁以及支洞深处的仙田里,菊花状、松柏枝叶态、刺猬样的石花密布。为何独此洞石花如此之多,没人能够说得清。

在一个人必须四肢贴地才能钻进去的小洞口,沿狭窄的洞壁前行10来米,是三叉支洞的交汇处。此处,洞顶密布着大朵石菊花,洞底有个1米高的石台,一个长近2米、形似雪豹头银狐身的大型晶体,从洞顶垂到洞底,通体如冰琢玉雕般洁白晶莹,并且布满丝绒状的毛刺,密密麻麻,洁白纯净,毛刺一二寸长不等。此种形态及颜色,此前洞穴专家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

对“银狐”的成因,人们有不同的说法。以北京市地矿局董新菊为首的一部分工程师认为,“银狐”是由于雾喷而后疑聚形成的;以国际洞穴联合会副秘书长张寿越为首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一部分专家教授们则认为,丝绒般的毛状晶体是含有这种物质的水,从内部通过毛细现象渗透到外部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前者持外部成因论,后者持内部成因论。究竟孰是孰非,亦或二者都不是,而属第三种成因,目前还没人能说得清。有一位颇有名气的气功师光临银狐洞,进行了发功测试,测试的结果,此处“磁场”异常强,远远超出其他地方。假若气功师所测可信,是否可以说“银狐”以及洞内石花等溶蚀物都是强磁场所“造化”的呢?

银狐洞,一个真正的谜!银狐洞可以用磁场强作为一种解释,但我国洞穴内所有构造与溶蚀物等方面的“神秘大观”,不能都用磁场强来作解释吧!还是一句话:神秘!没谁能够完全说得清。

出鱼的山洞

山洞,总是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西游记》中无底洞曾把不可一世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给降住。当然,这只不过是神话传说,但现实中确有许多让人不可思议的洞。鱼不是出自河中而是来自洞穴,就是其中之一。涌鱼的洞在我国已发现几外,具有代表性的有官封鱼洞、鱼泉洞、没六鱼洞、鱼山洞等。涌鱼的时间各不相同,有春季的、夏季的,也有春夏之交的,持续的时间差别更大,有几天的,也有几个月的。但由于洞内湿度大,温差大,阴暗无光,所以,洞穴涌鱼都是鱼中珍品,不但品种珍贵,而且形态各异。没六鱼洞涌出的鱼

没六鱼洞,位于广西南宁和百色之间,平果县城东南1000米处,属于古灰岩溶洞。据说没六鱼洞涌鱼的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当时一群逃难的百姓路过此地沿右江附近一条小溪发现了洞口。顺着洞口瞧去,洞内通道十分狭窄,隐隐约约看到好像有东西在摆动,借着一点光亮定睛一看,原来是鱼。大家十分高兴,便以此为点定居下来。那时洞口附近杂草丛生,无路可攀,大家辟山开路,拓荒种粮。每年春夏之交,或冬至前后,鱼竟自游出洞口。大家便乘机捕鱼,以做一年的补养。后来没六洞涌鱼的事越传越广,人们纷纷前来观赏,此地也渐渐小有名气。

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支持地方建设发展旅游事业,便投资铺设了上山的道路。经专家鉴定,没六鱼洞的涌鱼是岩鲮,是鲤科岩鲮属,属于珍贵鱼种,也是没六鱼洞的特产。此鱼生长在清凉阴暗的地下河流中,以捕食岩石上的微生物为主。由于终生生活在暗河中,不适应洞外环境,因此一般出洞后几天便死去。当地水产养殖所曾试图人工养殖,但几次都未成功。

鱼山洞,位于广东清远市阳山县白莲乡境内。洞口呈方形,约20平方米,每逢雨季,便有许多鱼涌出洞口。其中有鲢鱼、鲩鱼和鲤鱼。附近人们每年可获2000多千克鱼。这里涌鱼的历史更久远,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从未有人敢进入洞内,所以,至今人们还未能揭开它的谜。

圣塔柯斯神秘地带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柯斯”小镇郊外的西部,有一个“神秘地带”。在那儿,存在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

在“神秘地带”的地面上,有2块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的石板。两块石板相距约40厘米,都处于同一水平上。一块石板会使人“放大”——变得高大、魁梧;另一块石板会使人“缩小”——变得矮小、瘦弱。因此,当两个人分别站在这两块石板上,并交换位置,就会出现忽高忽矮的有趣现象。

在“神秘地带”有一条坡度极大的小道。走在这条小道上,可看到周围的树木全都向同一个方向倾斜,或呈螺旋形往上生长。更奇怪的是,走在这条小道上的行人,自己都看不见自己的双脚,但能看到旁人的脚,并且旁人的身躯都倾斜到几乎与小道的斜坡平行的角度。

在“神秘地带”里,有一个供游人玩的小木屋。走进小木屋,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牵引着身体。而且,在这小木屋里,人们可以飞檐走壁,即不用任何扶持,安然地走在墙壁上。

在小木屋的一侧,有一块向外伸展的木板。不论人们从哪个角度看,这块木板明显呈倾斜状态。可是,如在木板上放一个球,球并不往下滚,而是往上滚。并且,球脱离木板后,也不是垂直落下,而是沿着倾斜的方向掉下去。“神秘地带”的神秘现象还不止这些。总之,“神秘地带”的种种奇妙现象,轰动了全世界,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现象究竟是因为重力异常,还是因为周围特殊环境造成人的错觉,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呢?目前还不清楚。许多科学家曾对“神秘地带”进行考察、研究,也没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世界几大死亡谷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上克罗诺斯基禁猎区的一个长约2千米,宽100米~300米的狭长地带,是一个动物的地狱。这里成了熊类、狼獾和许多小动物与禽鸟的天然“坟场”。在这里,到处都充满着死寂、荒凉,密布着纵横交错的深沟、深坑。天然硫磺出口在这里随处可见。这里除了在它的斜坡上覆盖着终年生长的雪苔外,几乎寸草不生。

有一个森林看守人曾亲眼看过这样一种情景:一只膘满肉肥的大熊闯入了“死亡谷”,大概是饥饿难忍吧,它看到了许多动物的尸体,就想饱餐一顿。然而,它刚张开血盆大口,还没来得及品尝,自己就倒下死了。人要是来到这儿,照样会被吞噬掉。据说,已经死了二三十人。

当年的前苏联科学家曾对这座“死亡谷”进行了多次探险考察,结果都无法解开这个谜。有科学家认为,“死亡谷”的罪魁祸首可能是积聚在陷阱中那使人窒息的毒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可是这些毒气一般没有这么快的杀生速度,而是慢慢地产生作用。有人说,可能是烈性的毒剂,但是在离“死亡谷”仅一箭之地的常年居住的农民却安然无恙,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内华达州相毗连的地带山中,也发现一条非常大的“死亡谷”,长达225千米,宽约6千米~26千米,面积共达1400多平方千米。峡谷两侧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恶。据说1949年,美国有一支寻找金矿的勘探队伍,因迷失方向而涉足其间,几乎全部丧生。即使有人脱险爬出,不久后也会神秘地死去。后来,有些前去探险的人也屡见身死谷中,现在仍然未能查出死亡的原因。

科学家经过调查,发现了一个令人百思不解的奥秘,这个地狱般的“死亡谷”,竟是飞禽走兽的“极乐世界”。据调查统计,在这个地方大量繁衍着200多种鸟类,19种蛇类,17种蝎类,1500多头野驴。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直到今天,谁也弄不清“死亡谷”为何独对人类这么凶残,而对动物则情有独钟,倍加爱护。美国的死亡谷>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瓦维尔诺湖附近,也有两处与俄罗斯和美国的“死亡谷”相似的“死亡谷”。但这个“死亡谷”只能危害飞禽走兽,对人的生命却没有威胁。据科学工作者的调查统计,每年在这两个山谷中死于非命的各种动物多达37000多头,所以意大利人又称它为“动物的墓场”。虽然意大利的专家学者曾多次对“死亡谷”进行现场考察,然而谜底至今未能揭晓。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个更为奇异的“死亡谷”,在谷中分布有6个庞大的山洞,亦称“死亡谷”。人或动物靠近洞口6~7米远,就会被一种神奇吸引力吸入洞中,再难逃出。一些科学工作者在战胜了巨大的吸力后终于逃出了洞口,在那里他们看到了大批死鹿、死虎,有时还可以看到死去的人。面对着这一个个吞噬着无数生命的“死亡谷”,人们虽然进行了努力研究,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解开这里的死亡之谜。

会走路的石头

除神秘的死亡事件外,美国死亡谷还有一个神秘现象,就是赛道普拉亚的会移动的石头。赛道普拉亚是一个干涸的湖床。在湖床上,我们能够根据长长的移动轨迹找到那些石头。其中,有的石头重达几百磅。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它们是怎么移动的?会走路的石头

事实上,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们是如何移动的,虽然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解释。它们移动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个谜,因为从来没有人看到它们在运动!

赛道普拉亚是一个几乎完全平坦、总是非常干燥的湖床,大约4千米长,2千米宽,表面覆盖着主要有泥沙和黏土组成的沉积物。这里气候干旱,每年的降水量只有几英寸。然而,当下雨的时候,环绕赛道普拉亚的陡峭高山就会产生很大的流量,将赛道普拉亚变成一个大面积的浅水湖泊,潮湿的表面就会变得非常柔软、湿滑、泥泞。

从这些石头背后的移动轨迹来看,在移动的时候,赛道普拉亚的地面是处在非常柔软泥泞的条件下的,而这些石头周围的泥巴并没有遭到破坏的痕迹,这就消除了人类或者动物移动了石头的可能性。

于是,有人提出是风移动了石头。这是大家最喜欢用的一种解释。盛行风穿越赛道普拉亚,从西南吹向东北方向,大多数石头的轨迹与风向平行。这是最有力的证据,表明风力是主要的推动者,或者说风至少参与了石头的移动。强大的风力促使岩石开始移动,一旦石头运动起来,即使风的速度很低,也能保持岩石的运动。因为它们的滑动面很柔软,而且很光滑。而石头的运动轨迹是曲线形状的,这可以用风向的改变或者风与不规则形状的岩石相互作用来解释。

还有人报道说,他们看到赛道普拉亚地面覆盖有一层薄薄的冰。一种观点认为,石头表面的水结冰之后,风从冰的顶部刮过,拖着冰盖和嵌入其中的岩石一起在地面上滑动。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在多处岩石中找到了高度一致的运动轨迹,这有力地证明了这种运动理论。但是,关于冰盖的搬运还需要相关的证据,可这些证据还没有被发现。其他一些研究人员用标桩做实验,认为冰盖可能会破坏这些标桩。然而,石头的运动并没有破坏这些标桩。这些证据与冰盖传输假说不一致。

所有最好的假说都包括风力。可问题在于,这些石头是随着冰盖的移动而移动呢,还是直接在泥地的表面滑动呢?或者是这两种方式并存,每种方式各负责一部分石头呢?

随音起舞的夫妻石

在文明古国印度西部的沃布里尔村,有一对“夫妻石”,随着人们的叫喊声,可自动腾空而起,进而轻舞飞扬,可谓世界奇中之奇。原因何在?难道重力作用可以人为改变?

在这个村里有座安葬800多年前逝世的伊斯兰教托钵僧古马尔·阿迪·瓦尔维奇的圣祠。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往瞻睹的“夫妻石”,就并排在圣祠前的台阶上。

这两块圣石只对童男童女有极强的亲和力,其他人概不允许接近,“丈夫”身形矫健,重约90磅(1磅=0.4536千克),“妻子”小巧玲珑,略轻一些。只要孩子们将右手的食指放在巨石下,异口同声且无停顿但要虔诚地喊着“古马尔·阿迪·瓦尔维奇”,发“奇”的声音尽可能拖得长一些,沉重的“夫妻石”就会像活人般地顿时从地上弹跳起来,悬浮到约2米高的空中,双双起舞,舞姿优美。直到人们把瓦尔维奇的名字喊得上气不接下气时,它才会落回到台阶上。圣石飞舞的这个过程,可以反复数次,并且次次不同,有时像芭蕾舞,有时像国际交际舞……

简·格林是专程赶去观看圣石随音起舞的众多见证人之一,“太神奇了,真让人无法理解,灵验度居然百分之百。”他完全被折服了。

据史书记载,使“夫妻石”飞舞的方法是瓦尔维奇生前透露给人们的。800年前,圣祠所在地原是一座健身房,那两块巨石是供摔跤手来练习使用的。儿时的瓦尔维奇经常来这里显示出自己灵敏的生命机能和超人的力气。过了许多年,在健身房拆除后,瓦尔维奇这位伊斯兰教徒对周围的人说出了这样的秘密:“那两块巨石任你们使出全身力气也未必可以举起,除非你们重复叫我的名字。”他还告诉人民,用九根手指就可使那块巨石升空,而那块较小的岩石只需用一根手指就能使它升起。至于更多的秘密,瓦尔维奇只字未提。

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一直沿用瓦尔维奇教给的方法来使岩石腾飞。至今,科学家们仍无法解释圣石飞舞的奥秘。但前去沃布里尔村观看这一奇景的人却越来越多。印度国内的《亚洲》杂志等刊物都曾专题介绍过有关情况;《信不信由你》的系列电视片也拍入了圣石飞舞的稀世镜头。确实,不管你信不信,任何人都可以亲自去参观一次圣石飞舞活动。

沉重的岩石飘然离地起舞秘密何在?难道人们采用特定方式能够改变重力作用?不过,人们统一使用右手的手指,统一发出共同的声音,这究竟与物理力作用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发声岩石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地带,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足足有好几间房子那么大。这个地方居住着许多印第安人。每当圆圆的月亮升起在天空的时候,印第安人就纷纷来到这块巨石周围,点起一堆篝火,然后就静静地坐在地上,冲着那块巨石顶礼膜拜……

篝火熊熊地燃烧着,卷起一团团滚滚的烟雾,不一会儿,就把巨石紧紧地笼罩住了。这时候,那块巨石慢慢地发出了一阵阵迷人的乐声,忽而委婉动听,好像一首优美抒情的小夜曲;忽而哀怨低沉,好像一首低沉的悲歌。巨石周围的印第安人一边顶礼膜拜着,一边如痴如醉地欣赏着这美妙的乐声。这块巨石什么会发出那样动听的乐声呢?这块巨石里面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这些问题,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在美国的佐治亚州,也有这样一种会发出声音的岩石,人们管它叫“发声岩石”。让人感到纳闷的是,这里的岩石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被敲打出如此悦耳动听的音乐。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这里的岩石搬到别的地方,不管怎么敲打也发不出那种发声岩石美妙的声音。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地带产生这种奇异的现象呢?这里的岩石为什么在别的地方就发不出那种美妙的音乐呢?科学家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研究和考察,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进行了种种推测和解释。有人说,这是个地磁异常带,存在着某种干扰源,岩石在辐射波的作用下,被敲打的时候就会受到谐振,于是就发出了声音。可是,这只是一种推测。科学家们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杀人石之谜

非洲马里境内,有一座耶名山,山上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林中有各种巨蟒、凶残的鳄鱼、狮子、老虎等。然而,在耶名山的东麓,却极少有飞禽走兽的踪迹。当地的土著居民对这个地方既恐惧、厌恶,又非常敬畏。

1967年春天,耶名山发生强烈地震。震后的耶名山从东麓远远望去,总有一种飘忽不定的光晕,尤其是雷雨天,更是绮丽多姿。据当地人说,这里藏着历代酋长的无数珍宝,从黄金铸成的神像到用各种宝石雕琢的骷髅,应有尽有。神秘的光晕就是震后从地缝中透出来的珠光宝气。这个说法究竟是真是假,谁也不能证实。马里政府为了澄清事实真相,派出了以阿勃为队长的八人探险队,进入耶名山东麓进行实地考察。

他们刚来到这里,就下起了大雨。在电闪雷鸣中,阿勃清晰地看到不远处那片山野的上空冉冉升起一片光晕,光亮炫目。光晕由红色变为金黄色,最后变成碧蓝色。暴雨穿过光晕,更使它姹紫嫣红。雷雨刚停,阿勃不顾山陡坡滑,道路泥泞,下令马上进发。在那片山野上,他们发现躺着许多死人。这些死人身躯扭曲,口眼歪斜,表情痛苦。从尸体看这些人已经死去很长时间,但奇怪的是,在这炎热的地方,尸体竟没有一具腐烂。这些人可能是不听劝告偷偷进山寻珍宝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死去呢?

探险队员四处搜寻线索。突然间,一名队员发现从一条地缝里发出一道五颜六色的光芒,色彩不断变幻着。难道真是历代酋长留下的珍宝?经过1个多小时的挖掘,人们终于从泥土中清理出一块重约5000千克的椭圆形巨石。半透明的巨石上半部透着蓝色,下半部泛着金黄色光,通体呈嫣红色。探险队员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巨石挪到土坑边上。这时有一队员突然叫道:“不好,我的四肢发麻,全身无力!”另一位队员也说:“我的视线模糊不清!”队员们纷纷开始抽搐,相继栽倒。此时,只有阿勃还保持清醒,他想这可能与那块巨石有关。

他不由得想起那些死因不明的尸体,浑身不禁一颤。为了救同伴,阿勃强拖着开始麻木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向山下走去,准备叫人来。刚走下山,他就一头栽倒了。过路的人发现了躺在路边的阿勃,把他送进了医院。经抢救阿勃终于清醒了过来,并将所发生的事告诉人们。之后,他又闭上了双眼。医生检查发现,阿勃受到了强烈的放射线的照射。探险队在耶名山探险

有关部门立即派出救援队赶赴山上抢救其他7名探险队员,但无一生还。而那块使许多人丧命的“杀人石”,却从陡坡上滚下了无底深渊。科学家们想解开“巨石杀人”之谜,但因找不到实物而无法深入研究,这成了自然界一个未解之谜。

泼水现竹的石壁

四川仁寿县黑龙滩水库的峭壁上有被称为蜀中奇观的“泼水现竹”的石壁画。800多年来,无人能解开其中的原因。黑龙滩北端悬崖上镌刻着1米见方的“龙岩”二字。距其东南300多米的紫色石壁上,有一尊大佛坐在窟中。石窟上面左侧四进的平面石壁上,用净水泼洒后,出现“泼水现字”几行墨笔字,署名处清晰地现出“乾道五年”等遒劲字迹。

在石窟上右侧石壁凸起的平面上,有些不规则处,经山泉泼洒就会出现这样的奇观:石壁条幅上,墨竹主干亭亭,枝叶潇洒;竹根临怪石处派生出一丛幼竹,婀娜可爱;顶部侧叶,长剑当空,刺向云天。据说这“怪石墨竹”的作者是文同,字与可,人称石室先生、文湖州,北宋梓州永泰县(四川省盐宁县永泰乡)人。他平生爱竹、种竹、写竹,开拓了“湖州竹派”。著名汉语成语“胸有成竹”,就是他写竹经验的结晶。仁寿(古称陵州)县志记载:“文同北宋熙宁四年知陵州后,在龙岩写怪石墨竹,两壁摩岩隐隐有光,怪石墨竹既无墨迹,又无雕镂痕;用水涤石,画面犹新。”“怪石墨竹”写于1171~1173年之间,距今已800多年。而这“怪石墨竹”至今经水涤石画面如故之谜仍未揭开。相传,这是写竹用的墨非凡。那墨是在其主要原料松烟、煤烟中,投入黑龙滩水库了珍稀的某种鱼的尿液,经铜炉炼制而成。当地百姓则说,是因为龙岩处于神秘莫测的古怪位置。先前,岩顶有参天古树荫蔽,岩下有从河水中不断蒸腾升起的某种地气,再加上龙洞中山泉孕育的结果。更有古稀老人说,是文同的表弟——宋代名人苏东坡在密州就任期间,从徽州买来一种“魔墨”相赠,并引举苏东坡有《送与可出奇陵州》那首七言律诗为证。

根据化学原理解释,“怪石墨竹”处的紫色岩石,含化学元素钾,钾的化学性活泼,容易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可能生成氢氧化钾。龙岩泉水可能和指示剂石蕊有相似的化学成分,石蕊遇氢氧化钾显墨蓝色,看上去酷似黑色。然而,到底为何泼水才能现竹,仍然没有人能真正解开这个谜。

自杀崖怪现象

在英国东海岸发生的第一起跳崖自杀事件发生在1600年。此后,选择此处自杀者越来越多,很多自杀者原是高高兴兴来游山玩水的游客,事先都没有自杀的企图,因为置于迷人风景之中,心旷神怡之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难以自制的心理,促成他们自杀。这时自杀者可能一时意乱情迷,难以自制,而走上自杀之途,尚不知自己做了什么事。

在英国东海岸的东伯恩,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悬崖峭壁,如刀削般直立海边,崖顶风光如画,绿草如茵,而且能够俯视英伦海峡的游览胜地,但也是出名的死亡之崖。多年来,已有上千人从悬崖顶上情不自禁地跳下近千尺的悬崖。他们不是葬身海边的乱石之中,就是被海浪卷走,从未听说有生还者。

近年来,这个叫做东伯恩的地方已成为人们自杀的热门地点。每年很多来自美国、法国和荷兰的游客前来游览,他们登上崖顶,面对英伦海峡,眺望烟波浩瀚的大海心情说不出的兴奋,仿佛进入天国。在这醉人的美景中,有人忽然变得飘飘然,情不自禁地想投入崖下大海的怀抱,在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的推动下,纵身跳下悬崖,就此结束生命,告别了这个世界。甚至有人说,这些游客可能是受到魔鬼的引诱才这样做的。

英国一家医院的一位心理医生已对很多游客在那里跳崖自杀的事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他发现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也可以做出解释;但也有些自杀案例确实令人费解。死亡之崖

几年前,有一位美国大学教授和妻子来英国度假,他们共同游览了东伯恩山崖,并没有出事。但夫妇俩回到伦敦准备动身回美国时,教授妻子突然神秘失踪,原来她独自一人乘火车再到死亡之崖,并从上面跳下去。这位教授说,他对此无法解释。他和妻子一直感情很好,这次旅行也很快乐,妻子没有自杀的理由。

死亡之崖屹立在英伦海峡边,悲剧仍在不断发生,从崖上纵身一跳,6秒钟后就粉身碎骨。到底这么多人在此自杀的原因何在,至今仍是一个谜。

俄勒冈格兰特漩涡

人们只要一提起“漩涡”,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水里的漩涡,那都是江河流动的时候,因为地势等因素所形成的一个个围绕同一个圆心而飞速旋转的涡流。然而,在陆地上也存在着一个被人们称为“漩涡”的地方,这就是美国着名的“俄勒冈漩涡”,科学家们用了种种办法,也没有解开这个谜团。

事情是这样的:在美国俄勒冈漩涡格兰特狭口外沙甸河一带,有一座特别古旧的木屋。这座木屋盖得歪歪斜斜,人们只要往木屋里一走,立刻就会感觉到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把人们往里边拉。如果人们想后退,就会感觉到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把人们拉向木屋的中心。

另外,在这座木屋方圆50米的地方,马儿只要刚一靠近它,立刻惊吓得往回跑,鸟儿也会吓得突然往回飞。这个奇怪的地方,就好像有一股巨大的漩涡一样,所以人们就管它叫“俄勒冈漩涡”。

那么,俄勒冈漩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个地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现象呢?科学家们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对“俄勒冈漩涡”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

科学家们首先做了这样一种试验。他们用一根铁链子拴上一个有13千克重的钢球,把它吊俄勒冈格兰特神秘木屋在木屋的横梁上。结果,他们发现这个钢球根本不能垂直地吊在空中,却倾斜着往“漩涡”的中心晃动。科学家们看到这种情况,就轻轻地推一推这个钢球,只见钢球一下子就被推到了“漩涡”的中心。科学家们再想把钢球拉回来,却费了好大的力气。

这就是说,“俄勒冈漩涡”的吸引力的确是存在着的。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吸引力呢?它的这种吸引力又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科学家们一直未弄明白。

怪坡怪在哪

生活中,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每当人们走下坡路时,就会感到省力;每当车辆行驶到下坡时就会自动滑行;骑自行车也是如此,下坡时即使在不蹬的情况下,自行车也会加速行驶。而上坡则相反,这时步行要加力,开车要加油,骑自行车要使劲蹬,否则就难以前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沈阳新城子区清水台镇阎家村蛤蟆岭附近的哈大公路的东侧约1千米处有一条长60多米、宽15米的一段坡路,却是一个“上坡容易下坡难”的奇怪路段。人们在体验怪坡之谜

这段坡路,从表面看无任何异常之处,土道比较平坦,两侧长满了小草,坡路东低西高。可就在这里却有着一种令人不解的奇怪现象。

怪坡是1989年4月的一天,由一位青年司机发现的。具有多年驾驶经验的屠春明,驾驶着一辆面包车路经这里,到卧龙山,无意中把车停在山坡的下端,摘档熄火,跳下车到路边办事。没等他走几步,车轮就向上滚动,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向坡路顶端冲了上去,一直冲出近60米远,直到车后轮被一块石头挡住,车才停下来。

司机开始以为自己视觉出了毛病,定睛细看,车轮确实往山坡上滚动,并没有人推车。汽车自动向上滑行,这可把他吓坏了,赶忙开车离开这个鬼地方。司机越想越费解,他带着疑惑和不解向人们述说了这一事情的经过。

这样,这一具有神秘色彩的怪事,很快就传开了。对产生异常现象的成因,专家们也众说不一,各执己见。

一种观点猜测,汽车自动上行,很可能是此山坡附近有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汽车和自行车由下向上滚动。如果是磁场作用,为什么和它紧紧相连的其他山坡就没有这种现象呢?

物理学家则认为,这很可能是“重力位移”作用。他们根据万有引力学说,认为物质结构的密度越大,则引力越强。在坡顶端地下,很可能有一块密度很大的巨石或空洞,引起了这种奇特的现象。

第三种意见否定了前两种看法,认为这是典型的“视觉差”现象。由于这里三面环山,视觉参照物比较复杂,这样人们很容易受视觉参照物的影响,本来很高的地方,使人感觉却是很低;同样,原来很低的地方又使人觉得它很高。这种情况人们在沙漠测量时经常能够遇到,这里是否也是这种情况?

这一派观点的人对汽车滑行现象仍感迷惑,因为他们认定,如果这一怪坡的“坡底”比“坡顶”高,其坡度也绝不会超过1度。而汽车要自动滑行,即使在光滑的柏油路面上,坡度至少也得在二三度以上,速度也不会很快,更何况在这条土路上。这样一来,“视觉差”说难以自圆其说,也很难令人信服。

还有人说这里是气功之气造成的。这种说法的依据明显不充分,不能令人信服。其神秘之处究竟在哪里,目前仍无法解释清楚。况且未解之谜还有很多,只要能供人欣赏就有价值。近年来,怪坡又开发建设了许多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

“地下射线”是怎样产生的

在德国的一家旅馆内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每个房间的床铺都摆放得不太规则,而墙壁上一直都醒目地贴着一张告示“不得移动床位”。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因为旅馆的下面有一种人们看不见的“地下射线”。如果哪个客人不按照告示上提醒的话去做,擅自移动床铺的位置,就会倒霉了。只要往床上一躺,立刻就会变得心烦意乱,浑身上下不舒服;而且躺在床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入睡。这些床位都是经过反复试验以后才确定下来的位置。

那么“地下射线”是怎样产生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呢?对于这两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地质学家科布希那认为,地下水路交叉的地方有一种“电磁应力”,在它的作用下可以释放出中子。而这些中子这里的床位不能移动在机体中发生变化,可以成为对生命有危害的质子,质子又可以变成射线,从而使人们得上危险的疾病。

同时,他认为这种“地下射线”对人们来说可能比较强。而且,最近一些科学家还发现,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最细微的磁性粒子,所以,有些人非常有可能具有对某种刺激物的敏感反应的能力。

为了证明这种“地下射线”的存在,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实验,结果发现:有些人说受到“地下射线”的困扰以后,精神上是如何如何地紧张,心情是如何如何地慌乱。实际上,事实并没有如此严重。不过,有些人受了“地下射线”的困扰以后,确实存在睡眠不好,精神紧张的感觉。

科学家们也做了一种植物实验,证明在有一些地点确实存在着能够破坏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潜能。在这些地区,虽然自然电、磁或者重力的变化,对人们身体的作用很可能是非常弱的,不会影响机体的生命力。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自然电、磁或者重力的变化又是很强的,可以使人们的身体受到损害。

我们知道,人们身体里面大部分都是水分,是由液体和半液体组成的,且二者的比例关系在一平均值附近变化。当人体受到外界射线的影响,体内的液体比例就会受到影响,其振动状况也会发生变化,这样人体的生理过程就会受到破坏。

然而,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地下射线”,更谈不上感觉到所谓受到“地下射线”困扰就会使人出现精神紧张、心烦意乱等这些反常现象,根本就没有一种科学仪器可以把它记录下来。这也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暗示作用罢了。

现在,关于“地下射线”的争论还一直在进行着。它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人们都能感觉到?然而,如果说引起这种争论的缘由根本就是一种人为的心理暗示作用,那结果又会如何呢?

死亡公路

在我国的兰(州)新(疆)公路的430千米处,不但翻车事故频繁发生,而且翻车的原因也神秘莫测。一辆好端端的、正常运行的汽车行驶到这里,有时便像飞机坠入百慕大一样,突然莫名其妙地翻了车。这种车毁人亡的重大恶性事故,每年少则发生十几起,多则二三十起,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尽管司机们严加提防,但这种事故仍不断发生。

难道430千米处坡陡路滑,崎岖狭窄吗?都不是。430千米处不但道路平坦,而且视线也十分开阔。那么,如此众多的车辆在前后相差不到百米的地方接连翻车,原因究竟何在?

有人认为,这里的道路设计肯定有问题。交通部听了这种意见以后,好几次改建这段公路。可是,不管人们怎么想办法改建这段公路,神秘的翻车事故,还是不断地出现。后来,人们发现,430千米处的每一次翻车事故,翻车的方向全都是朝着北方。有人说,这个神秘的430千米处以北,可能有一个很大的磁场,汽车行驶到这里,就会被磁场的吸引力吸引过去,这样就会发生事故。不过,这种看法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只不过没有经过科学家们的论证。

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有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叫司机们感到头疼的恐怖之地。有时候,司机们驾驶着汽车来到这里,就会忽然感到脑袋昏沉沉的,就好像是吃了什么迷幻药似的,结果造成了车毁人亡的事故。所以,司机们走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宁愿多走桃树在华沙的死亡公路附近长得枝繁叶茂一些冤枉路,也不敢从这里经过。非但如此,就连猪、狗这样一些动物也不愿意在这个地方停留。因为它们只要在这个地方一停留,就会昏昏沉沉。不过,像猫、鸟、蛇这样的小动物在这个地方却生活得很好。

生长在这个地方的植物分成了两种。苹果树、枣树、杜鹃花这样的植物,在这里根本活不成,种下去没有多少日子就会死掉。可是,像枫树、柳树、桃树这样的植物,却在这里生长得枝繁叶茂。

还有一件事情也很奇怪,就是这个地方生产的蜂蜜要比附近别的地方高出30%。

科学家们面对这种奇怪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想找到其中的原因。他们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地下水脉辐射的影响造成的。可是,科学家们却没有办法搞清楚,这里的地下水脉到底跟别的地方的地下水脉有什么不一样,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怎么造成的,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海洋之谜

海水从哪里来

辽阔的海洋,一望无际,深不可测,其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左右,海水总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7.2%。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较近的金星、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都是贫水的。唯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巨量的水,这实在令人迷惑不解。

最早人们认为,这些水是地球固有的。起初,它们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于矿物和岩石之中。以后,随着地球的不断演化,它们便逐渐从矿物、岩石中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譬人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海水来自何处如,在火山活动中总是有大量的水蒸气伴随岩浆喷溢出来。据此,一些人认为,这些水蒸气便是从地球深部释放出来的“初生水”。然而,当人们对这种所谓的火山“初生水”进行深入研究后,却意外地发现,它们实际上只不过是渗入地下然后又重新循环到地表的地面水而已。

一些人认为,地球上的水——至少是其中的大部分,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由撞上地球的彗星带来的。最近,美国的一些科学家从人造卫星发回的数千张地球大气紫外辐射照片中发现,在圆盘状的地球图像上总有一些小黑斑。每个小黑斑存在2~3分钟,面积约有2000平方千米。经过仔细检测分析,他们认为这些斑点是一些由冰块组成的小彗星冲入地球大气层造成的,是这种陨冰因摩擦生热转化成水蒸气的结果。

另一些科学家则坚信水是地球固有的。虽然火山蒸气与热泉水主要来自地面水循环,但不排除其中有少量“初生水”。如果过去的地球一直维持与现在火山活动时所释放出来的水汽总量相当的水汽释放量,那么几十亿年来累计总量将是现在地球大气和海洋总体积的100倍。所以他们认为,地球99%的水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水,但却有1%是来自地幔的“初生水”。而正是这部分水构成了海水的来源。地球的近邻贫水,是由于其引力不够或温度太高,不能将水保住,但不能由此推断地球早期也是贫水的。

那么,地球上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努力!

海水会越变越咸吗

海水中含有硫酸镁等多种盐,因此喝起来又咸又苦。根据科学家测定,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35克盐。表面上看起来,这数据并不惊人。可如果把海水中的盐都提取出来,铺在陆地上,可得到厚153米的盐层;如果铺在我国的国土上,可使我国平均高出海面2400米左右。

海水中的盐是从哪儿来的呢?原来,海刚形成时,海水是淡的,后来由于陆地的河水不断地把陆地上的盐带到海洋中,使海洋中盐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海水中水分不断蒸发(盐不会蒸发),使海水的浓度越变越大。

由此,人们不禁想到,如果雨水不断地把陆地上的盐类带到大海中,那么海水是否会越变越咸呢?科学家们发现,海水在海洋中因各种原因也会降低盐的含量。譬如,当陆地上可溶性物质进入海洋达到一定浓度后,它们会互相结合或与海底的物质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到海洋的底部。海边的天然盐田

许多物质还会被各种海洋生物的细胞所摄取,这些海洋生物死后,沉入海底。台风季节降临时,狂风巨浪常把海水卷到陆地上,溶解的盐分也随水上岸,散布在沿海陆地。有些海洋的海湾地带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地壳的升高而与海洋隔断。这些海湾中的水逐渐被蒸发掉,留下大量的溶解物质……

那么,今后海水究竟是会变咸还是变淡呢?目前,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不过,许多科学家认为,在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海水可能变咸,但到一定的时候,海水又会变淡,之后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海上天然灯塔

在中美洲萨尔瓦多沿海,有座海拔1885米的火山。这座火山每隔8~10分钟就要爆发一次。火山爆发时,喷泻出大量炽热的熔岩,同时产生高达300米的烟柱。熔岩与海水接触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即使在白天,离火山几十千米的海面上也能看到。

在地中海西西里岛北部的利帕里群岛中,有个圆锥形的小岛。岛上有座名叫斯特龙博利的火山,海拔926米,火山口直径约580米。这座火山每隔2~3分钟就爆发一次。火山爆发时,喷出巨大的烟柱。

这两座定时喷发的火山,使在离火山几十千米到100多千米的海上船员,都能看到一明一灭的火焰,成为过往船员明辨方向的天然灯塔。

为什么这两座火山喷发时间很有规律,且能持续喷发呢?

原来,这两座火山的熔岩不很黏稠,爆发时喷出的气体很容易在熔岩中形成气泡,且气泡在这过程中越变越大,以致最后发生不太剧烈的爆炸。同时,火山爆发后没有把火山口堵塞,留下一些小的喷气孔;而在爆发过程中,挟带着水汽、烟灰的熔岩,斯特龙博利火山爆发除一部分掉落到海里外,一部分仍落回到火山口上。这样,经过一定的时间,火山内部的气体聚积,并达到一定的压力,于是熔岩膨胀,再次迸发出巨大的烟柱。正是这个原因,形成了这两座持续且间歇喷发的火山。

这两座火山,由于地处海边,喷发很有规律,且喷发的强度也不是非常大,对人类威胁也不大,因此,被人亲昵地称为“天然灯塔”。其实,不少的火山并不那么可爱,有的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两座火山也算是火山家族中难得的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成员。

海鸣的起因

海鸣就是海洋发出的鸣响声。惊涛拍岸的轰响,地震和火山引起的喧啸以及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声音都属海鸣。可是,有些地方发生的海鸣,其原因却难以弄清。人们还不能确定海鸣是否海牛所为

广东省湛江硇州岛东南海面,每当风云突变,天气异常,或风暴即将来临时,海面上就会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呜、呜、呜”的声响。这声音犹如闷雷,一高一低,错落有致。当地人对这声响甚感惊奇,但谁也弄不清它来自何处。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这种海鸣是沉放在海中的“水鼓”发出的。“水鼓”是很久很久以前建造硇洲岛国际灯塔时法国人放置的。有人猜测“水鼓”是用作海上气象预报的。但也有人认为,“水鼓”是一种海况探测报警器,随时向人们发出风流变异的信息。可谁也没见过“水鼓”的模样,更不知它放在哪里。有关部门曾专门派出船只到硇州岛东南一带海域巡视搜索,结果却一无所获。

1969年,人们曾在硇州海域发现过一群海兽在游动,有人说是海牛。于是有人提出,奇怪的海鸣是海牛的嚎叫。可能是海牛预感到天气或海况即将变坏而烦躁不安所发出的叫声,也可能是海牛游动过程中相互联络的信号。

1976年以后,硇州岛东南海面上的海鸣之声比以往逐渐减弱。持“水鼓说”的人认为,这是“水鼓”年久失修,功能减退的结果;持“海牛说”的人认为,海鸣减弱是因为近年来人们在这一带海域活动明显增加,影响了海牛的正常活动和生活,使海牛迁徙到别处去的结果。看来,硇州岛东南海面上海鸣的起因至今仍无定论。这个奥秘有待进一步探索。

海火哪里来

海洋是地球上占地面积最广的区域。海洋是阳刚的、狂野的,当它咆哮时掀起万丈波澜;海洋又是神奇的、难以捉摸的,在岁月的长河中它涌现出了许多难解的谜团,例如奇异的海火现象。

1975年9月2日傍晚,在中国江苏省近海朗家沙一带,海面上出现了奇怪的亮光,随着波浪的起伏,就像燃烧的火焰那样翻腾不息,一直到天亮才逐渐消失。第二天夜晚,亮光再次出现,而且亮度较前日加大。以后每日夜晚,亮度逐渐加大。到第七天,海面上涌出很多泡沫,当渔船驶过时,激起的水流明亮异常,如同灯光照耀,水中还有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颗粒。这种海水发光现象被称为海火,常出现在地震或海啸之后。

海火是怎样产生的?一般认为,这与海里的发光生物有关。水里的发光生物因受到扰动而发光,是早为人们所熟知的现象。这些生物种类繁多,除甲藻外,还有许多细菌和放射虫、水螅、水母、鞭毛虫以及一些甲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因此,人们推测,当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啸的剧烈震荡时,便会刺激这些生物,使它们发出异常的亮火——海火。

美国一些学者对圆柱形的花岗岩、玄武岩、煤、大理岩等岩石试样进行压缩破裂实验时发现,当压力足够大时,这些试样会产生爆炸性碎裂,并在几毫秒内释放出一股电子流,电子流激发周围气体分子发出微光。如果把样品放在水中,则碎裂时产生的电子流能使水发光。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广泛出现的岩石爆裂,足以发出使人感到炫目耀眼的亮光。所以,他们认为,地震海火的产生与这种机制有关。

那么,海火到底是发光生物所致,还是电流机制形成的呢?这还需要科学家们去研究。

海底竟有浓烟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艇“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舷窗,看到了浓雾弥漫下的一根根高达6~7米的粗大的烟囱般的石柱顶口喷发出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一看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不禁吓了一跳,原来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1000℃。

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喷泉”,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便立刻凝结出铜、铁、锌等硫化物,并沉淀在“烟囱”的周围,堆成小丘。他们还注意到,在这些温度很高的喷口周围,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这里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生活着许多贝类、蠕虫类和其他动物群落。

巴勒等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奥温认为,这种海底“喷海底喷泉泉”可能与地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奥温在研究了从东太平洋海底获取的沉积物和岩样以后,发现在2000万~50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铁的含量为现在的5~10倍,钙的含量则为现在的3倍。为什么沉积物中钙、铁等的含量这样高?奥温认为这可能与海底喷泉活动的增强有关。

据此,奥温又进一步认为,当海底喷泉活动增强时,所喷出的物质与海水中的硫酸氢钙发生反应,析出二氧化碳。已知现在的海底喷泉提供给大气的二氧化碳,占大气中二氧化碳自然来源的14%~22%。因此,当钙的析出量为现在的3倍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必将大大增加,估计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倍。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的气温普遍升高,甚至极地也出现温暖的气候。

在海底“浓烟”中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人们期待着科学家能有新的发现。

海底坟墓之谜

1980年,在挪威沿海的一个荒芜的半岛上,进行了一场高难度的悬崖跳水表演。这个半岛三面环水,一面是山,悬崖下的海水深邃莫测。许多猎奇者为了观看现场表演,纷纷来到这里,坐在游艇上,等候着表演开始。随着发令枪响,30名跳水运动员飞下悬崖,做着各种空中动作,钻进了大海之中。观看者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可是,几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却不见有人露出水面。人们大为惊慌,运动员的亲属悲伤地哭了。表演的组织者派出救生船和潜水员寻找运动员,可是过了几个小时,连下海救生的潜水员也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一名经验丰富的潜水员配带安全绳和通气管下海探索。当安全绳下到5米时,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潜水员、安全绳和通气管以及船上的潜水救护装置全都拖进海底。表演的组织者又向瑞典抢险救生部门求援,一艘瑞典的微型探察潜艇来到这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艘微型潜艇入海后也一去不复返。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组织者请求美国派来了一艘海底潜水调查船,并由地质学家豪克逊主持调查工作。豪克逊在电视监视器前不停地搜索着海底。突然,他发现离船不远处有一股强大的潜流,在潜流中不仅发现了30名运动员,2名潜水员的尸体和那艘微型潜艇,而且还发现海底有不少脚上拴有铁链的人的尸体。

豪克逊大为惊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监视器录像机也录下了这一奇景。是什么原因导致运动员和潜水员不能返回水面而被淹死?那些脚上拴着铁链的尸体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的尸体为什么没有腐烂?这些奇异现象成了难解之谜。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豪克逊经过调查以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这里是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因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漩涡,把附近的人和物体都卷入涡心,带到水下。这里水质纯净,不具备各种生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所以尸体未腐烂。至于那些脚上拴着铁链的尸体的来由,豪克逊认为,这个半岛曾经是一座大监狱,监狱看守们不断将死去的犯人投入海底,逐渐聚积了这许多尸体。豪克逊还认为,半岛上的岩石能产生一种看不见的射线,使这里寸草不生,这可能是这座大监狱被遗弃的原因。但究竟是一种什么射线,豪克逊也没有搞清楚。

这只是豪克逊的一家之言。别的学者也有他们各自的见解。要把这一海底坟墓之谜揭开,还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研究。

海底为何下沉

众所周知,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海沟,它们的深度都在6000米以上。海沟附近发生的地震是十分强烈的。据统计,全球80%的地震都集中在太平洋周围的海沟及其附近的大陆和群岛区。这些地震每年释放出的能量,可与爆炸10万颗原子弹相比。有趣的是,海沟附近发生的都是浅源地震。向着大陆方向,震源的深度逐渐变大,最大深度可达700千米左右。把这些地震源排列起来,便构成一个从海沟向大陆一侧倾斜下去的斜面。海沟

1932年,荷兰人万宁·曼纳兹利用潜水艇测定海沟的重力,发现海沟地带的重力值特别低。这个结果使他迷惑不解,因为根据地块漂浮的地壳均衡原理,重力过小的地壳块体应当向上浮起,而实际上海沟却是如此幽深。经过一番研究,万宁·曼纳兹认为,可能是海沟地区受到地球内部一股十分强大的拉力的作用,所以才有下沉的趋势,从而形成幽深的海沟。

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识到大洋中脊顶部是新洋壳不断生长的地方。在中脊顶部每年都要长出几厘米宽的新洋底条带(面积约3平方千米),而地球表面面积却并没有逐年增大,可见,每年必定有等量的洋底地壳在别的什么地方被破坏消失了。地球科学家发现,在100~200千米厚的坚硬岩石圈之下,是炽热、柔软的软流圈,在那里不可能发生地震。之所以有中、深源地震,正是坚硬岩石圈板块下插进软流圈中的缘故。这些中、深源地震就发生在尚未软化的下插板块之中。海沟地带两侧板块相互冲撞,从而激起了全球最频繁、最强烈的地震。也正因为洋底板块沿海沟向下沉潜,才造成了如此深的海沟。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曼纳兹的理沦是有道理的。

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洋底板块俯冲潜入地下的呢?日本学者上田诚也等人认为,洋底岩石圈密度较大,其下的软流圈密度偏低,所以洋底岩石圈板块易于沉入软流圈中。俯冲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升高,岩石圈发生变化,密度还会进一步增大。这就好比桌布下垂的一角浸在一桶水中,变重了的湿桌布可能把整块桌布拉向水桶。

海沟总长度最长的太平洋板块在全球板块中具有最高的运动速度,上田诚也等人据此认为海沟处下插板块的下沉拖拉作用可能是板块运动的重要驱动力。如果确实如此,洋底板块理应遭受扩张应力作用,而近年来的测量发现,洋底板块内部却是挤压应力占优势。这一事实对于重力下沉的说法是个不小地打击。

另有一些学者提出地幔物质对流作用的观点,认为大洋中脊位于地幔上升流区,海沟则处在下降流区,正是汇聚下沉的地幔流把洋底板块拉到地幔中去的。这一看法与上述万宁·曼纳兹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目前我们还缺乏地幔对流的直接证据。也有一些学者强调地幔物质黏度太高,很难发生对流。

对于海底为什么会下潜的问题,科学家们仍在积极地进行研究探索。

海底“风暴”的形成

几年前,科学家们在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诺瓦斯科特亚南部海域考察时,有2件事使他们大为吃惊:①从5000米深的海底采集上来的海水,竟混浊得漆黑一团,其混浊程度比一般大洋高出100倍;②从海底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在平坦的海底沉积物表面出现了一道道有规则的波纹,犹如一阵大风刚刚刮过,水面留下了一片涟漪。在通常是非常平静的深海世界里,出现这种奇异的现象,实在令人费解。

莫非在深海下也出现了“风暴”?为了查明原因,美国的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在诺瓦斯科特亚南部海进行了一次名为“赫伯尔实验”的科学考察。这次考察采集了海底水样,拍摄了海底照片,测量了海水透明度,并在海底设置了一连串的自记海流计,对底层海流进了长时间地连续测量。

科学家在“赫伯尔实验”期间又采到了混浊的水样,再次表明实验地区底层海水的扰动确实异常强烈。科学家还发现,这里海水的混浊程度随地点、时间变化很大,越靠近海底,海水混浊度越大;有一个地点海水非常混浊,可是一个星期后又突然变清了。

实验中还发现,这里的海水透明度的变化也很大。有一架透明度仪观察到3次极端黑暗期,每次持续3~5天,黑暗程度达到伸手不见五指,比世界上任何河口、港湾的海水都混、都脏。

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有一股1千米长的沉积物“云雾”状潜流在海底滚滚奔腾的结果。它犹如刮起的一股海底“风暴”,非常地猛烈,将海底沉积物刮起,使海水变得异常混浊。但是,这股深海潜流为什么如此激烈呢?

有的海洋学家认为,这是从附近流来的一支强大的海流——墨西哥湾流左右摆动的结果;另一些海洋学家认为,该海区有一南一北走向的海底隆起,这种上下起伏的地方,使深海水激烈地扰动;还有一些科学家指出,在“赫伯尔实验”区域的南部有水下死火山山脉,这种海底起伏也能够改变海流方向,形成剧烈的涡旋。科学家们的说法不一,有关这支深海潜流产生的原因,仍是一个有待揭示的自然之谜。

无底洞探幽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真正的“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壳浅部的一种形态。

然而我国一些古籍却多次提到海外有个神秘莫测的无底洞。《山海经》中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绂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水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事实上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无底洞”。它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由于濒临大海,在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只进水不出水的无底洞倒海般地涌入洞中。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万吨。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有人怀疑它有一个出口。然而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做了许多努力,企图寻找它的出口,却都是枉费心机。

为了揭开其中的秘密,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颜色经久不变的深色颜料溶解在海水里。这种颜料随河水灌入“无底洞”中。接着他们又查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岛屿上的河流、湖泊,满怀希望地去寻找这种带颜色的海水,可结果令他们非常失望。难道是海水量太大把颜料稀释得太淡,以致人们无法发现?

几年后美国人又进行了一种新的试验。他们制造了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小粒。这是一种比水略轻,能浮在水上不沉底,又不会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试验者把130千克重的这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掷入到打旋的海水里。片刻工夫,这些小塑料粒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洞吞没。试验者想,只要有一粒在别的地方冒出来,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了。然而,他们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寻了一年多时间,仍一无所获。

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没完没了地“漏”下去。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呢?

海底峡谷之谜

在大洋边缘的大陆架和大陆坡上,人们经常会发现坡度陡峭、极其壮观的海底峡谷。那么,海底峡谷是怎样形成的呢?

有人认为,海底峡谷是由地震引起的海啸侵蚀海底而成的。可是,在没有海啸的地区也发现有海底峡谷,可见,“海啸说”不能用来解释所有海底峡谷的成因。海底峡谷示意图“海蚀说”的拥护者认为,这些海底峡谷所在的海底过去曾经是陆地。河流剥蚀出的陆上峡谷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才被淹没于波涛之下,成为海底峡谷。日本学者星野通平认为,历史上海平面曾一度比现今低数千米,大陆架和大陆坡那时均是陆地。不过,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全球海平面大起大落幅度达数千米,是根本不可能的。至于某些陆架、陆坡区地壳大幅度升降的说法,倒是可以接受的,但海底峡谷也广泛见于地壳运动平静的构造稳定区,所以陆上峡谷被淹没的说法不能作为海底峡谷的普遍成因。

1885年,科学家发现,富含泥沙的罗纳河河水注入清澈的湖水之下,沿湖底顺坡下流。以后科学界把这种高密度的水流称做浊流。1936年,美国学者德利在阅读一篇描述日内瓦湖浊流现象的文章时,猛然意识到,海底峡谷很可能就是由海底浊流开拓出来的。携带大量泥沙,沿海底斜坡奔腾而下的浊流,应具有强大的侵蚀能力。不过,当时还从未有人观察过海底蚀流现象,所以人们对这一说法仍然将信将疑。

到了20世纪50年代,海洋地质学界通过深入研究,得出浊流具有强大的侵蚀能力的结论。1952年,美国海洋学家希曾等人研究了1929年纽芬兰岸外海底电缆在一昼夜间沿陆坡向下依次折断的事件,判定肇事者正是强大的海底浊流。希曾等人还根据海底电缆依次折断的时间,推算出这股浊流在坡度最大处流速高达28米/秒,在到达水深6000米的深海平原时流速仍有4米/秒,自陆坡至深海洋底浊流长驱达数千千米之遥。这以后,海底浊流的存在逐渐为广大学者所接受。

海底浊流虽有较强的侵蚀能力,但海底峡谷的规模太大了,光靠浊流能否切割出深达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海底峡谷,对此,一些学者仍表示怀疑。

海底峡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需要海洋地质学家进一步地研究探索。

魔鬼死三角——“百慕大”

在美国东南方向的大西洋西部,有这样一个海区,它由百慕大群岛、波多黎各岛和佛罗里达半岛西面的墨西哥湾构成,为三角形,人称“百慕大三角区”。它是一个最著名的“多事之海”。据报道,从1914年以来,在百慕大三角海区内失踪船只400多艘、飞机100余架、人员2000余名。因此,它又被称为“魔鬼死三角”。

最早发现这个“死三角”的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开始探险新大陆的远航。2个多月后,船只驶入“百慕大三角区”西南海域,遭到狂风恶浪的袭击,结果44名水手丧生。1502年,哥伦墨西哥湾布第四次去美洲,又误入“死三角”。他在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写道:“这里浪涛翻滚,一连八九天,看不见太阳和星辰……我见过各种风暴,可从来没遇到过时间这样长,又这样狂烈的风暴……”

从那以后,有关飞机、船只在“魔鬼三角区”失踪的消息时有报道。“百慕大三角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100多年来,许多科学家从各个角度,应用各种方法进行研究,可结果莫衷一是。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史杜宾认为,百慕大三角地带有类似太空中的“黑洞”现象。由于陨石坠落在“三角区”,于是形成巨大的吸力,结果把船只、飞机也吸入。

前苏联科学家认为,百慕大三角区内的漩涡数量多,且直径大,小则数千米,大的可达200千米。这些巨大漩涡像台风一样,威力无比,把过往船只和飞机卷入海底。

有的科学家认为,百慕大三角区内的许多大漩涡就像一面大凹镜,出现许多聚焦点。这些聚焦点温度可高达几万度,足以把船只、飞机烧得无影无踪。“百慕大”这片海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有的科学家认为,百慕大三角区海底存在足够强的重力场和特别强的磁力场,那些重力场和磁力场干扰了飞机和船只的正常运行。

有的科学家认为,百慕大三角区海底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爆发时产生的电磁辐射以及引起的海啸等造成了海难事件。

加拿大科学家唐纳德·戴维森认为,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床很可能蕴藏着极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而高压油气是船只、飞机失踪的祸首。他解释说,海底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尸体分解而生成的甲烷和乙烷等气体。因海水温度低,海水压力大,甲烷和乙烷在低温高压下与水化合成水合天然气,可结冰,呈稳定的固体状态。当海底温度升高或压力稍降时,水合天然气就会分解,产生天然气,并以气泡形式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减小,体积急剧膨胀,使海水像沸腾一样翻滚,使水密度变小。在船舶驶经这样的地方时,密度突然变小的海水支持不住船舶,船只就沉入海底;飞机驶入这样的地区,则由于含氧量不足,发动机因缺氧而熄灭,同时飞机排出的带火花的废气,引燃周围的天然气,使飞机烧毁。

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在美国新奥尔良召开的全美科学促进协会第156届年会上,6000名科学家讨论了戴维森的理论,大家比较一致地肯定戴维森的观点。有的科学家还为戴维森的观点提供了证据。于是有不少人宣称百慕大三角区之谜已经揭开。也有的科学家认为,戴维森理论仍有待于事实的验证。

亚洲“魔鬼三角海域”

日本千叶县野岛崎东南海面的三角地带,被人称为亚洲的“魔鬼三角海域”,因为这一海域与“百慕大三角区”一样,有着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海难”事件。

1970年1月6日,有一艘名叫“索菲亚卫”号的万吨油船,在野岛崎海域航行时,船体突然折成两段,之后沉没。同年2月7日,“安东尼奥斯·狄马迪斯”号1.5万吨货轮,也在这一海域航行时突然沉没。过了3天,“加利福尼亚”号6万多吨矿石运输船,也在这一海域神秘失踪。在短短1个月时间里,在同一海域内,莫名其妙地失踪3艘万吨巨轮,这在世界航运史上并不多见。

1980年12月29日,原南斯拉夫的“多瑙河”号1.4万吨货船在日本野岛崎海域以东1200多千米处沉没。

1981年1月2日下午,希腊的“安提帕洛斯”号1.3万吨货轮,也在野岛崎以东1300千米野岛崎东南海面的诡异现象已引起日本政府的重视处的海面上失踪。

据日本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该海域失踪的各种船只已逾百艘,其中万吨以上的巨轮达14艘。

野岛崎东南海面的这一现象,很早就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重视。令人吃惊的是,日本政府曾派一艘渔业监视船,到该海域调查,在海上巡查10多天,结果毫无所获,甚至连这艘船也突然失踪。日本政府千方百计地寻找这艘船,却没有任何音讯。

野岛崎东南海面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科学家们对这一海域频频出现“海难”事件的原因,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有的认为是因为磁力和重力异常,有的认为是因为海底开裂,有的认为是因为次声波,有的认为是因为反旋风……

我们期待科学家们早日揭开这一奥秘。

中国南海“魔鬼三角”

从1979年5月至1980年2月,在9个月的时间里,在中国南海同一海域,接连发生了3起货船失踪案件。灾难来得如此突然,3艘货船上的船员和货物全都神秘失踪,以致及时赶到的救援小组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未找到。由于3艘货船遇难的海域都在西起香港、东至台湾、南到菲律宾吕宋岛的一个呈三角形的海域,很快,中国南海“魔鬼三角”的称谓闻名遐迩。这里又成为了世界上另一大危险海域。

南海“魔鬼三角”所处的位置,海底地形异常复杂,海水很深,洋流活动频繁,经常出现海啸、漩涡、巨浪、台风等恶劣海况,出现海上交通意外并不奇怪。专家们推测,大洋里的中尺度漩涡可能是造成这几次灾难的罪魁祸首。

3艘遇难的船只分别叫作“海松”号、“安吉陵明”号和“东方明尼空”号。它们在行驶到遇难海域时,都发出了紧急求救信号,但是无线电很快中断,甚至都没来得及报告船只所处的具体位置。当救援小组火速赶去查找时,却连任何遗迹也没找到。如果人员都被鲨鱼吞噬了,波澜起伏的南海也不会一点遗骸都找不着;而且连船只也失踪得不露一点痕迹。海面上碎片、油污都没有,平静得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