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认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00:22:05

点击下载

作者:舒文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阶认知

高阶认知试读:

序 言

八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我一个人站在惠新西桥上注视着北京这座城市。耳机里Starry Starry Night(《繁星点点》)的旋律响起,一种想哭的冲动油然而生。

因为我觉得无论如何,肯定考不上北京的大学了。那种没有办法被这座城市接纳的绝望,几乎把我拽入心底的深渊。那种寒意,远大于零下十度的天气。

果不其然,我高考落榜。

家人劝我别再折腾,安安分分地选择一个分数够的地方学校凑合把大学上了。

我拒绝了。

落榜的那个夏天,我只身前往被录取的学校,把录取通知书撕成碎片,扔进大海。

我可以接受穿不那么合心意的衣服,可以凑合吃不太可口的饭菜,但就是无法接受去不心仪的城市,随随便便地找一所学校,过凑合的日子。

后来我经常想,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不愿凑合,才让我一次次走出困境,一步步靠近自己想变成的样子。

我带着这种不凑合的执念来到北京,从对这座城市茫然无知,到随便走到哪条街道就可以帮人指路。用这份执念,求学、求职,做人生每一个重大的决定。

因为再也无法忍受每月将自己辛苦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奉给房东,却仍过着被骚扰的生活,我咬牙在北京买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尽管它很小,却花光了我所有的存款,甚至还让我背上了高额的贷款。

于是,日子再次变得拮据起来,我不得不为生活费精打细算,为入不敷出担惊受怕。但我却觉得特别有动力,就像回到了初到北京的时候。

正当我兢兢业业地经营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时,我猛然发现,身边熟悉的人谈论的话题,从喜欢的歌、喜欢的电影、喜欢的文字、喜欢的城市变成了什么时候结婚、有没有买房、年薪几何、有没有打算要二胎……

这些话题永恒不变,萦绕在我们的谈话之间。大家乐此不疲,不管是认为生活本该如此,还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在对的年纪做“对”的事。

我一时间不禁感叹,原本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竟变得如此相似,就像一个个标配的零部件,履行着所谓的“使命”,哪怕它的体验并没有那么好,只是凑合。

我不要“标配”的生活,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当我把这样的话说给朋友听之后,他们都带着一种“再过几年你就懂了”的眼神,告诉我,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去追求梦想,也不是每个活着的人都有机会活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有钱人的浪漫提法,大部分人只能过着“标配”的生活。他们笑话我还太年轻。

适逢那时和一个朋友聊天,跟她讲起了我的故事,她不禁被感动,鼓励我应该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用这些活生生的正能量去鼓励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于是,我便开始坐在花光我所有存款并为之背上沉重贷款的小房子里,梳理自己的这八年。这八年间,我摆过地摊,教过英语,在国贸开过餐馆,做过互联网……从一个二流学校的不起眼学生,一步步往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靠近。有人说,七年就是一辈子,人一生的每个七年,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变化。

写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我人生旅途经历重要变化的时期。即将跨入而立之年,经历岁月洗刷,沉浮于人海,我对未来茫然无知却依然固执地用执念支撑生活。

与其说我是在梳理这八年间的变化和成绩,倒不如说我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自己,告诉周围的人,虽然现实是“骨感”的,梦想是用来支撑生活的,但是未来还是有很多值得期许的事情。

人活着需要一份执念。执念或许无法使你立刻获取什么、赢得什么,也许有时候还会折磨你、考验你,但是执念可以推动你一步步变成想要的自己。

这些是我从一座偏远的小城镇来北京,怀着梦想却对前途一筹莫展时,所不知道的。

所以,我希望用这本书,把这种人生态度推荐给很多对未来慌张、迷茫却怀有希望,需要鼓励、支持和认可的普通人。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这些和我一样的人,带来一份鼓舞和力量。舒文2018年7月10日于北京第一章自我认知

胡适说过,独立要不盲从,

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

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认知独立: 谈独立之前,先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一种习惯

胡适说过,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很多人觉得独立很难。二十岁出头,无法独立生存,无法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照顾家人;不能追逐想要的,驱赶厌恶的,不能捍卫梦想,坚持底线;没有能力独当一面,甚至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是的,独立确实很难,独立思考也是一样。

我一直相信,意识是指导实践的纲领。如果你的意识里面没有“独立”二字,那又如何指望行动上能完成向独立的跨越?所以,别急着谈独立,先看看自己是否会思考。没错,是独立思考的“思考”。

高考完报志愿选专业时,我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凭借对电视连续剧剧情的印象,我在广告学和社会学中选择了前者。开学报到时,我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它听着很时髦。

进入大学后,我曾一度迷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新生军训的时候,一个北京本地姑娘跟我讲述了在北京奋斗打拼有多么困难,把我吓坏了,那时候,她说毕业不久很多外地同学就待不下去,回老家了。

我来自一个小城市,全市最大的商场是购物超市,我实在不甘心让自己回老家。心想,既然走出来那么艰辛,怎能轻易放弃。但对于路在何方,我还是无比迷茫。

于是,我跑去问班主任,试图从他那里寻求建议。我问他,大学期间应该做些什么,未来的发展都会有哪些方向。

他当时的回答让我一度怀疑人生。

他果断地告诉我,大学毕业后,不外乎三种出路——考研、出国、工作。让我好好想清楚自己想走哪一条路,然后沿着那条路好好走下去就行了。

说实话,当时我满心疑惑,他的回答并没有解决我的疑问。寒窗苦读十九年,是为了创造些什么和改变些什么,结果老师说,一切的一切不外乎出国、考研、工作,我觉得很可怕。

那时周围跟我一样迷茫的人有很多,他们也不断地找老师沟通,询问建议和意见。而老师对于其他人的未来发展,给出了惊人相似的答案,“大学毕业后,你可以选择的,不外乎考研、出国、工作”。

针对完全不同的个体,给出了全然相同的解决方法,这是不科学的。指导学生不是做大锅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开始质疑老师,这是我成年以来第一次尝试独立、辩证地思考问题。后来我读了一些书,慢慢知道,怀疑是学会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于是,我丢开老师的话,开始通过网络了解和认识更多东西。我不光关注本专业的信息,还关注其他专业和行业的信息。慢慢地,我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像老师说得那么索然无味,毕业了也不是只有考研、出国、工作可选,还可以做自由职业、做生意、搞文创、创业……外面的世界纷繁多样,怎么能如此简单粗暴地归纳呢?

所以从那时起,我开始按照自己搜索和查询到的方式摄取新鲜知识。有句话我一直很推崇:“Once you are in, you are in.”一旦你上到一个平台上,你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滚雪球原理,认识的东西越多,不知道的东西也会变多,然而探索世界的路径、可能和广度却增加了。

我从独立思考自己的处境开始,总结出这个理论,并且带着这个理论,参加了一个又一个创意比赛和面试,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摄取了多元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的小伙伴们有的远在大洋彼岸,有的来自小城市,同在清幽的云朵下想创意稿。在跟他们互动的过程中,我对专业以外的其他领域有了认识和了解。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伙伴,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互联网相关行业。

前几天,我在校友微信群里,看到了那位老师跟其他低年级的同学讨论职业规划和理想。当被问及“学这个专业未来有哪些谋生和发展途径”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毕业了不外乎三条路,考研、工作、出国”。

我惊呼,幸好我较早地学会了独立思考,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次创意比赛获奖,不会那么多次跨行业求职,不会创业开店,也不会在这里写文字给大家看了。

独立思考是一种习惯,和年龄没有直接关联。它影响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决定我们能否更好地跳槽、求职。选择正确的思维路径

前段时间,我收到一个朋友的信息。准确来说,她在短短几分钟里,不间断给我发了十几条信息,我言简意赅地总结出了以下大意 :

舒文,你快帮帮我,我快烦死了。

我觉得我老板简直太过分了,今天又莫名其妙地把我骂了一顿。都工作几年的人了凭什么啊,她以为她是谁啊。我一刻都忍不了了,我想离职。她要是给我最差的绩效,我肯定马上离职……

其他的语气助词,我省略掉了。这位朋友是我前同事,港大毕业的研究生,读书时候成绩很好,一直以来带着各种华丽的名头和背景,求职非常顺利。我和她是同一批校招入职的,分到一个团队工作,负责不同的模块。

第一年,我们负责的项目非常辛苦,动不动就加班到夜里一两点钟,有时候周末全天都要加班。这位朋友负责的模块加班更为严重,有好几次,她干脆住在了公司。平时看她也总是忙忙叨叨的,但是部门的领导并不喜欢她。

我曾想,这么勤奋努力,按道理说,不应该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和喜欢啊。

自从和她分到一个组之后,我渐渐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她的脾气比较急,面对问题时,还没有弄清楚背景和原因,就开始着急上火,并且爱耍小性子,有时候对一些交代的工作,她没有按照预期“输出”,老板多说两句,她就会认为是对她有意见,因而不断地顶嘴反驳。

最要命的是,当被分配一个新的任务时,如果她不会,她一定会第一时间拉住老板,问道:“这个怎么做啊,我不会……”她极其不愿意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回想起来,在这一点上,我跟她不同。可能是因为习惯了独立思考问题的缘故,接到任务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问题——响应机制——应对措施。

所以,当我接到一个新的任务时,我的思维路径是这样的。

1.是什么:先去定性地分析这个任务的本质,明白它是什么。如果想不通,就去找相关人询问,包括我的同事、领导或者其他人员。

2.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被要求做这件事情;尝试从项目的角度思考,它的背景是什么,做成了对于业务有什么好处,做不成会有什么影响。对于刚接触业务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不一定能够想全面,但想的过程是让你跳出现有角色,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过程。

3.怎么切入:从认识问题到行动的过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梳理清楚业务线。对于刚毕业的人,很多时候接到的任务都是零星的、分散的,一般是上面交代什么就做什么,往往闷头做了好半天,都搞不清自己实际是在做什么。

说回我那位朋友的问题,她想要离职,原因是老板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老板,并且以该年的绩效分数作为是否要离职的决定性因素。

在我看来这是不太明智的,考虑是否离职的思维路径不该是上级不喜欢自己,大多数情况下,正常的上级不会不喜欢一个思路清晰、有独立思考能力、做事靠谱认真、谦虚踏实的人。

很多人发现上级不喜欢自己时,第一反应是找上级或认为是环境的问题,而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

所以,我建议她尝试从自身找问题,尝试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一遇到问题就立刻问别人。

我还建议她尝试跟上级理性地沟通,对于自身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改善,就算绩效不好,也别急着离职。

结果她没有听我的建议,果断离职,去了一家创业公司。

几个月之后,我再次收到她的短信。她后悔了,说当初应该在大公司多留一段时间,当时自己还没有思考清楚到底想要什么,只是因为情绪驱使就冲动离职,她很后悔。当她走出来之后才发现,外面的世界也没有比以前好到哪里去,甚至更糟。拥有一套认识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

很多时候,当你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身份,总会以为自己似乎独立、成熟、长大了,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思考清楚问题并且处理得当了。但当回过头来再看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自以为懂得,只是以为,其实自己想得还是太过简单。

以前在读《刘瑜的秘密书架:从经典到经验》的时候,看到过她这样一段描述:

我至今仍然记得1998年左右的一次阅读噩梦。当时我在读希腊学者波朗查斯的《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译本。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人文笔极晦涩,总之,阅读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寸步难行。大多时候我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有时候枯坐两个小时只能翻四页,速度相当于从沼泽里往外拽一辆马车。

后来我想,与其问别人,不如问自己:既然读得这么痛苦,为什么要读呢?

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一旦不能读懂一本书或者读懂了但完全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多半会很心虚,觉得责任肯定都在自己身上:这么经典的书,我都不知道它好在哪儿,肯定是我笨极了。既然如此,不但要接着读,还要在餐桌上不经意地讲道:“其实福柯对知识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具有一种意旨共生的关系。而罗兰·巴特晚年对欲爱的诠释,构成了对这一关系最好的回应……”

世上本没有经典,装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真的还不够,要么是它真的没什么。

刘瑜老师这个关于读书求解的例子,正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那些看似权威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一本生涩的书,如果你读不进去,你有没有质疑过是书本身逻辑有问题、翻译不准确,或者是不值得一看?不用在意外界的眼光,不要害怕和别人不一样,独立思考,拥有一套认识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

关于个人拥有一套认知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我们其实差得还很多,这是长期的环境因素造成的。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所以才出现那么多人云亦云的人。

这套标准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不过也不必沮丧,先从学会独立思考开始。思想真正独立了,认识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的形成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谈独立之前,先学会独立思考,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而不只在于生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选择正确的思维路径,拥有一套认识世界、解读世界的标准。一步步循序渐进,你将会拥有更广阔的认知格局。自我认知: 找准自我成长的脉络自我认知:找准自我成长的脉络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以前我在对自己的生活到底好不好感到迷茫的时候,就会特别沮丧,此时尤其喜欢翻看好友状态,窥探别人的状况。说窥探其实很准确,因为我既非关注这个人,也并不留下任何观看痕迹,纯粹想要偷偷地了解别人的生活而已。

然而这样的窥探,往往不会给我带来更好的状态。如果别人的近况很好,小有成就,我会陷入一种深深的自责,继而变得焦虑和慌张,再联想到眼下的状态,遂演变成无力,而无力感往往是腐蚀人的第一杀手;如果别人的状态不好,我多少有种自以为是的骄傲,觉得自己也没有太差,片面地认为自己这样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于是继续维持让自己舒适的状态,似乎也不需要太多改变。

这让我意识到,关于别人的生活,你看到的只是你选择看到的,只是别人愿意展示的,而真实的世界,还包括你不愿意看到的和别人不愿意展示的。

我曾经在读书会上认识了一位朋友。第一次见面就被她优雅的言谈举止吸引住了,一番攀谈后了解到,她不仅是有想法的姑娘,跨界、创业无所不能,更是一个有魄力的女孩,曾经独自一人环游了大半个地球。

都说第一印象就像是一个人的印记,深深烙刻在认知当中,想要改变是比较难的。所以长久以来,我对这位女孩的认知和印象都非常好,绝不会认为她也有迷茫、颓废和方向不清的时候。

认识她后的半年里,无论她在朋友圈发什么个人状态,或是转发什么文章,我都认为她的状态应该不错。

但最近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认知。

因为临时被派遣到外地长期出差,我到这位朋友家里借宿。

人的相处都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近距离接触,习惯、态度还有认知难免会暴露。

我发现这位朋友虽然很有想法,但是没有主线,总是想一出是一出,没有缘由和根据地开始,没有总结和反思地结束。因为这样“善变”,所以她始终处在一种游离状态,不知道什么是稳定,也找不到稳定的方式。

我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震惊,至少惊讶于自己的判断。但后来仔细一想,我就明白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趋利避害、有选择地暴露自己和展现自己。

你看到的只是你愿意看到的,这与心理学中的“视网膜效应”有着类似的解读,即当我们拥有一件东西或一种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些。生活中,这种现象更是普遍,我们总是会发现周围有和我们穿同样衣服、同样鞋子的人,撞衫的概率很高。我们注意力的焦点容易被自己关注和在意的事物所吸引。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和别人相处时,你所展现出来的所有特征,只是你认为别人能够接受、愿意接纳而你自己觉得没必要回避的。

其实这样会很累,你从来不能真实地做自己。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她很善于伪装,比如恋爱时,她首先会摸清对方喜欢什么类型的人,然后所有的言行举止都往这个方向靠拢。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就好像给自己武装上不同风格的面具,戴上之后她就觉得自己会受到欢迎、得到认可,于是就安全了。

久而久之,这种不真实的状态让她处在一种矛盾、对立和分裂当中。她时刻都在担惊受怕,害怕被人发现她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于是慢慢陷入一个个怪圈之中:越想被爱,就越要伪装成对方喜欢和接受的样子;越是伪装,就越害怕真实的自己没办法被接纳和包容。她说自己像一个演员,每天投他人所好地进行一场场演出。

伪装得越完美,就越不敢离对方太近,因为怕被拆穿,有时会有一种自己都无法接纳自己的感觉。

后来她选择改变自己,拒绝过分重视外界的看法和眼光,遵循自己最喜欢的状态。想开心大笑,她一定不会刻意忍住,难过伤心时也不会逞强。她慢慢做回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发现这样的状态是那么轻松、那么真实,生活一下子轻了、幸福了起来。

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认可度,会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点评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其实,你大可不必变成大家都喜欢的样子,你只需要按照心里所想,活出自己最真实的样子,那样才是你自己。只有这样做,你才能够开心。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缺点,我们只是把那些不被别人接受、喜欢的特点,命名为缺点罢了。

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希望你可以找到真正的自己,不是明年,不是明日,而是现在。”

所以,宠辱不惊地看待世事,带上批判性的思维认知所有人事。当所有人都认为一个东西好的时候,你不必非要去找它的坏处,但绝不能全盘接受它的所有好处。

电影《疯狂动物城》中,一群动物经过进化,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摆脱了古老的生活习性,签订了和平共处协议,一起在疯狂动物城里生活。无论是什么动物,都拥有无限的可能,即“You can be everything”(你可以成为一切)。在这种精神鼓舞下的主角兔子朱蒂立志要成为一名警察,尽管一直以来,身边的人都认为小型草食动物不可能做警察,一只兔子最好的出路是成为种胡萝卜的农民。但这不是朱蒂的人生目标,所以也就有了影片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很多事情不仅需要“看见”,而且需要用心感受,这样你能够看到的世界就不仅仅是一个局限的空间和范畴了。

保有你个人唯一且独特的认知,是你区别于他人的最强烙印。记住,尝试一切,做你自己。疼痛认知: 找准自我成长的阶梯

在电影院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电影中的爸爸,不理会外界的嘲笑和质疑,即便妻子犹豫、担心,女儿们逃避、反抗,看到女儿们被高强度的训练“折磨”得浑身疼痛,还是坚持让女儿们学习摔跤。

成长过程中,疼痛是在所难免的,改变需要疼痛,一个技能从不会到精通需要疼痛,克服一个弱点需要疼痛,忘掉一个伤害自己的人需要疼痛……所有让你向着更好的方向变化和延展的事情都离不开疼痛。人需要有独立的意识,遵从自己的内心,唯有耐住疼痛战斗到最后,才能对抗外界的杂音,完成自我的精进。

有人说过,要有对自己纯粹而坚韧的标准,才可以跟着直觉和信念走下去。

2017年,我陆续在很多平台进行了分享。每次分享后都会不断收到听众的来信,其中一封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个二十岁出头、刚工作不久的男生,信中大致意思是,他有毅力、有恒心,很想做事情,但是眼下的环境和氛围让他没有办法好好安下心来做事。受到环境的影响、周围人的限制,他觉得自己每天疲于应对各种毫无意义的琐事,而真正想要做的却总被滞后。他很迷茫,希望可以找到一个新的环境,简单、纯粹,没有勾心斗角,让他可以全然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中。

这让我想起高三时经常会有同学找老师调换位置想坐到安静的位置上自习。当时有位老师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如果想完全不受到影响,那只能搬到真空里去。人是社会中的人,因为环境相互交织产生各种角色分工和关系网。如果没有这样的关系和联系,人就会丧失很大一部分之所以为人的本能。

这一道理放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能说通的。

外在环境方面,任何地方都没有绝对纯粹的关系,个人意志很难去左右外部环境,职场人应该尽可能去适应客观环境。

安静,有内心的安静和外在的安静之分,绝对纯粹、简单、不险恶、没危险的环境是没有的。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唯有让自己内心平静起来,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释放和升华。

迷茫,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想逃离眼下的环境,可是又害怕下一个环境仍然如此;不上不下,总是处在一个不纯粹的状态中;总是患得患失,在掂量,在抱怨……与其如此,还不如问问自己想要什么,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一步一个脚印去制订下一步的计划。

工作的头几年,我也经常一到周末就开始焦虑,不想应对工作中各种琐碎、让人烦躁的事情。工作日极其期待周末的到来,并且也一度期待自己可以进入简单纯粹、各行其是、大家都很“懂事”的环境中去。

我尝试过转岗、换项目、换公司,一番折腾之后发现,不管如何换和挑选,总是没有一个各方面都绝对完美的环境。即便第一次见面时印象不错、感觉很好,但是只要身处其中,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一样。

因此,成长的过程绝不是在舒适的象牙塔中愉快完成的。曾有人说过,成长是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遇到的那条沟,你掉进去叫“挫折”,爬出来了就叫“成长”。

真正的进化和蜕变是随着镇痛完成的。小孩不经过若干次摔跤,就学不会走路;吉他手不经过无数次训练,将手按出深深的印子,就弹不出动人的曲子;演说家不经过台下无数次的矫正演练,就讲不出发人深思的妙语。

和健身教练沟通的时候,我们都一致认为,每一组肌肉群的训练都要在适当的承受能力基础上不断加重。这个过程会伴随肌肉酸胀和疼痛,不那么舒服,不是适应了原有重量之后就停滞不再加重,而是要持续性地让其疼痛,使疼痛伴随着你身体每一次改变的发生,这样肌肉才能有效成长。

这就像电影《大护法》里那句经典的独白:“这么痛,才是活着的感觉。”

与疼痛相反的感受就是舒适。这种状态确实有吸引力,比如久坐,即便它会让你的身材走形;吃内心渴望的食物,即便它不健康且昂贵……只要能不累着就一定不让自己受累,只要能舒服就一定不让自己难受。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提道: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是人格的一个最难接近而又极其原始的部分,是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倾向,受到本能的驱使,因此人的一切行动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

而自我是人格中的意识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这部分在事实原则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反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的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它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那个能够进行自我批判的道德控制的部分,与本我处在直接而尖锐的冲突中。

不想让自己处在疼痛、不舒适的状态中,就是本我意识在操控。然而,这种受到本能意识驱动的自我主张,并不会让你处于一个正向发展的过程中。短期看来,它是让你称心如意;长远看来,它只会让你丧失抵制自我腐蚀的意识,于是舒服着,也倒退着。

你每时每刻的选择,都造就了你的人生和你自己。人生就像马尔可夫链下的股票,过去所有利空利好的总和都反映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的股价上。现在这个时间点的你,是你人生过去几十年间阅历累计的总和,是你所有知识结构和三观的总和,是你脑内存的总和。“疼痛”是活着最好的表征。“疼痛”包括,做自己主观意识抗拒和抵制的事情,比如你讨厌和陌生人交流,在公共场合让你主动找陌生人说话,会让你排斥到想立刻逃离现场,那么就想办法找机会让自己多置身于这样的状态,找到自己不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的原因。看是因为腼腆还是害怕找不到合适的话题从而引起尴尬,还是因为害怕和陌生人打招呼的那一瞬间。找到具体的原因,然后对应化解,在内心勉励自己,用自我和超我的意识去战胜惰性对于舒适的偏好。如果你做到了,你便在内心幻化出了一个新的自己。

除此以外,“疼痛”还包括,让自己处在紧张不安中,涉猎完全陌生领域的新知识,不断打破自己原有的成绩纪录,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打破原有圈子,不断尝试接触了解新鲜事物。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有趣的人往往不是那个给予我们“绝对舒适”感的人。让我们念念不忘的,是那些艰难辛苦后完成的事情。让我们念念不忘的人,也是这样的人。

所以,“疼痛”活着。让“疼痛”成为鞭策你进化的最好武器。认知自我与保护自我衣冠楚楚的人背后都住着一个痞子

看大卫·芬奇执导的电影《搏击俱乐部》,看之前以为是比较血腥暴力的动作电影。

但越往下看,越发现不是。电影讲述了生活苦闷的杰克为了找寻刺激,在好友泰勒的鼓动下与泰勒组成“搏击俱乐部”。在那里他们可以宣泄一切不快的情绪,借着自由搏击获得片刻快感。但杰克最后发现那个自称是自己朋友,血腥、叛逆、残酷和暴烈的行动力量的痞子英雄泰勒,竟然是他自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杰克是一个充满中年危机的汽车公司职员。他憎恨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一切,却无比在意自己材质独特的沙发和DKNY牌子的裤子。

泰勒的身上有主人公杰克奢望和厌恶的一切东西。这一点,不就是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的吗?你希望日子稳稳定定,但当真的没日没夜地重复一样内容的时候,你会觉得厌倦,想去找乐子,想要刺激,想要激情,甚至会想要那些一直以来被你说成“不正经”“不靠谱”的东西。越是克制和压抑的东西,越是你渴望的东西。

泰勒是幽默的、健谈的、放荡不羁的、背离社会道德准则的、不入流的,杰克却是压抑的、控制的,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人生。杰克想要突破和改变,想找一些乐子,可是长久的抑制让他做不出“出格”的事情。他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在生活中不断自我毁灭,又在不断抗击,自我救赎。

一直觉得这是个两极的世界,一端力量过大,必然激发另一端能量滋长。

当看到作为普通职员的杰克时,我似乎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和许多人,明明不喜欢眼前的生活方式,不想要唯唯诺诺,却不得不继续在生活面前扮演老好人。在死水一样的生活面前,狂躁地渴望摆脱枯燥,然而做出来的却是拍摄泡好的一壶茶,以彰显自己的品位与心境,在家刷两圈朋友圈,百无聊赖地戳一戳“赞”。“不出格”的人生,本身就注定了波澜不起。“痞子”是一种态度,无关对错。每个人内心世界必然都有,比如肆意地打嗝、放屁、吃到撑、爽到极致……每个衣冠楚楚的人背后都住着一个“痞子”,建议时不时放“他”出来晒晒太阳。毕竟,憋久了会出问题。

谈到“痞”性,我很喜欢引用“雅痞”来做解释,它形象更为正面。“雅痞”这个词音译自yuppie,兴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源自于young urban professional(雅皮士)。

雅痞通常是用来形容年轻、上进,接受过良好教育,居住在大城市,有体面工作且收入不菲、品位不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人生赢家。

在电影《美国精神病人》里,克里斯蒂安·贝尔饰的帕特里克·贝特曼是很典型的雅痞。他二十七岁,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在华尔街上某投行皮尔斯担任副总裁,可谓英俊、潇洒、多金。他西装革履,经常健身,还做面膜,甚至疯狂之前都要精心选好唱片,跟着曲子扭一段,谈笑风生更是不在话下。他有光鲜的外表、风度的谈吐、高水准的品味,但也保留一些自己的独特趣味,即便外界看来不合身份。

当你经历过很多事情、见识了无数人之后会发现,最能够让你记住的一定是一些出乎意料和异于寻常的人。他们可能身上多少保留着自己的一些“痞”性,没有那么正式,随心随性,保留一丝天真,即便让你哭笑不得,你也愿意认识和了解他们、听他们的故事。

所以,每个衣冠楚楚的人背后都住着一个痞子。请保住你的“痞”性,做个迷人的“混蛋”吧!非正式疯狂

有一次开会,我看到茱莉亚和凯文各自端着电脑,端坐在椅子上,用矍铄的目光对着屏幕,手指尖传来一阵“哒哒哒”的声音。好认真啊,我心里暗自感叹。

会议开始了,主持人讲解着会议的大致议题、背景,介绍到场的与会人员的情况。

这时,我在角落里默默地环视了一圈,有人在专注地聆听,有人耷拉着头,有人盯着手机屏幕,有人仍然在不断地“哒哒哒”。

就在我目光肆无忌惮地游走时,突然,在这十多平米、四四方方的会议室里面,一束和我一样毫无目的、四处游走的目光对准了我。

我们四目相对,我不认识他,估计他也不认识我。

片刻迟疑,我朝他点了点头,不出所料,他也以同样的方式朝我点了点头。

那一刻我感觉我们像被逮了个正着,然后默契地打了打招呼:“哥们儿,你神游了?”“没错,我游了,你也游了吧!”

主持人仍然保持着原先的声调,一本正经地继续讲着。我突然觉得有点儿羞愧,就像是没认真听课的小孩子被老师发现了似的。

会议继续进行着,这时随着“哒哒”声,我将目光投向茱莉亚和凯文。跟上次不一样的是,这次我是在偷窥他们的屏幕。

我瞪大眼睛,看着上面写着:“你看看隔壁的简,估计又在神游吧。快看都成斗鸡眼了!”“是啊!我看见了。他好像正在看你呢。”

那一刻我特别想大笑,结果憋得面红耳赤。

憋笑之余,我也想起了前些年读的刘瑜的一篇文章《非正式疯狂》:

以前看一个电视访谈,一个女演员说她总是恐惧自己会突然失控,做出什么特别疯狂的事情来。比如有一次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坐在观众席中,她突然想大喊一声“薄荷”,这个高呼薄荷的念头如此之可怕,以至于她身上都憋出了汗。事后她说:“如果我做了,那么我就是officially mad(正式疯狂)了。”想想吧,多可怕,officially mad和unofficially mad(非正式疯狂)之间就隔着小小的一个词:薄荷。当空间仅属于你时你才最真实

大学的选修课上,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当把一个人放到一个仅属于他的空间时,他才能够暴露出最真实的一面。”

于是,我就开始回想,假如在一个空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坐着我一个人,那么不用多想,我一定会毫无顾忌地放屁、打嗝,神态自若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倘若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突然多出一个人,你就会开始考虑举止言行是否得当了。

这让我想起在高中某个自习课的晚上,当时教室里面没有人,大家都还在外面活动。我来到教室,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摊开历史课本,准备复习书上的知识点。

就在这时,内心的小神经不知为何突然非常想哼歌,而且还是哼唱我平时不常听的那一类歌曲 ——《山路十八弯》。

那种冲动就像是饿狼扑食,于是我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什么人,就高声哼唱起来。

一边唱着,一边自带伴舞地扭动。

正当我背对着门,自顾自扭动得正兴奋时,突然,听到有声音从后门传来。“大姐!你吃多了?”

尴尬随之而来,我不得不窘迫地停下自己的动作,回归到平时的那个自己。一场释放自我的大戏,就这样走向了剧终,而我似乎还没完全尽兴……

无论是雅痞、非正式疯狂,还是单独空间里的自己,都是在教人正视自己的多面性。与此同时,生活也远不是千篇一律,按一定的模式过活。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认知自我,然后保持自我,按照自己期望的模式过生活,活出自己的态度。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整合

朋友梅今年三十出头,是个五岁孩子的妈妈。我原本以为她有房有车,有稳定的工作和家庭,应该选择相夫教子、按部就班地惬意生活,结果前不久收到她从外地发来的微信,她竟然休了一个长假,去一个封闭式培训学校学习画画。

信息里带着她一并传来的照片,有她画的画,还有一些生活照。照片中的她神采奕奕,眼神里透露着未经岁月洗刷的干净。这种干净和澄澈散发着一种力量,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伟大,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其实学画画是梅很早之前的计划,和一般人不同的是,她想要去学习这件事情,不光计划了,也切实去做了。她没有因为生活的多重属性,为自己选择各种理所当然的理由,放弃它。她认为生活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攀升的过程,所以即便她有很多角色要去扮演,有很多责任和义务要去完成,也不忘填补自己的梦想。

这让我想到,很多人试图改变自己,却发现改变很难。想学画画、学一门新的语言、学弹琴、写歌……口号喊得很响,但最终无法坚持。

有时难免说一套做一套,在选择做什么事情时看重的是做成这件事带来的好处,但很少考虑自己的时间、精力、能力、决心是否匹配意愿。

部门里一个刚毕业不久的新同事,因为方案的调研做得不够充分,被要求返工重做。他为此很沮丧,跑来找我诉苦。

他觉得上司的要求过于严格,甚至已经超越了他的能力范围,不是这个阶段他可以完成的任务,应该把这件事情交给更有经验的同事去完成。虽然他认同学习做好方案是他做这个行业长久的目标,但是现在将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他,他实在很难完成。

如果现在不是学习做这类方案的最好时机,那什么时候是呢?我反问他。

培养一项能力之所以强调超前,是因为希望在应用能力时可以得心应手,是当机会找到你时,能够不辱使命地高质量完成,而不是错失良机。机会的出现不会在一个准备好了的非常时刻,每当你经历瓶颈,看似顶到天花板的时候,就是你掌握这门技能的最佳时机。

方案可以规划,人的能力也可以超前培养。关于个人能力的培养,很多人会提问,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放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很难回答的。

回答想要什么很难,回答不想要什么就相对简单了。通过排除法,可以筛选出个人突出的能力项。

人需要保持一种海洋式思维方式,即知道变化是常态,变中求稳而无永恒稳定。

有本书里面提到“两眼论”这个观点,即一个人需要培养至少两门以上互补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安稳的栖息地。越适应旧世界的人就越容易被时代淘汰。

关系链中的人脉理论,尽管略显赤裸,却很真实,因此需要借助行业背景,跨行业结交人脉。弱关系产生钱,强关系产生爱。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当自己准备好了,所谓的机会和运气会不经意间来自一些并不太熟悉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偶然的必然性。圈子不必强融,当你个人完善到位,自然有和你志趣相投的人与你相遇。

圈子终归是圈子,是外在的事物,它是变化的、随机的、不可控的。很久之前看到一些人为了挤进所谓的人脉圈,曲意逢迎,丢失自我,却仍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曾经说过,想拥有一个东西的前提是你必须先配得上它。塑造自己,时刻为你想要的机会做准备。

旧瓶新装的方式也可以应用到自我投资的过程中。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成就了此时此刻的自己,包括你的认知、感受等,无论好的、坏的,都作用于此刻你的决策和判断。因此,过去的经历和能力,完全可以迁移到新的环境和事物中去,要尝试用已知能力并结合新事物为职业做“嫁衣”。以我个人经历为例,因为曾经有培训行业的从业经验,有长时间对着大班讲课的实践经历,因此在从事互联网行业之后,方案宣讲时就能够迁移之前的能力经验为己所用。

愿景要高,行动要低,将高目标与可实际操作的行动方针结合起来。

我在《一生的计划》这本书中,曾提及规划需勤奋,最好的方式就是目标拆解,将大目标分为小目标。结合时间的长短,大目标更适合放置到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范围内,而小目标应该拆解到具体的每一天,甚至是以小时为维度的小片段时刻中。投资自己是一个长远的大目标,而具体如何投资自己、培养哪些能力,每天、每小时都应该做什么事情,就是精准的小目标。

时刻为自己下一次寻找突破口做准备,而不是安于现状。结合目前能力的天花板和可拓展的能力与兴趣点,尝试包装一两项核心技能和个体必备的软实力。很多时候,综合能力决定一个人的适应能力,而一两项专项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

关于自我管理和个人投资的原动力,不来自外在的宣传,不来自他人的推动、培训班的鼓励,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我,内心的声音是推动个人成长和进步最持久和最强大的动力。

所以,每当自己坚持不下去时,犹豫不决、止步不前时,或者自我怀疑、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我都会想起,自我投资是个人觉醒的开始,人必须紧守自我优化的底线,有一种超越苦难、战胜惰性的脾性,有一份破釜沉舟、重新再来的勇气。第二章格局认知

四方上下曰格

古往今来曰局认清局势,重构“三观”

杨澜说过,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长。也许有人会阻碍你成功,但没人会阻挡你成长。

年华似水,时间变化无情。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也相继发生了转变。成长,就是不断将世界观打破重建的过程。

我慢慢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有分歧再正常不过,毕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事方式和世界观。很多事情不通过极端的方法,一样可以完成。说话不要太满,做人不用太傲,欲望和野心不要太强,尤其是当你的实力还无法满足你的野心的时候。

我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合作方是一个刚工作不到一年的小孩,因为受到团队氛围和老板做派的影响,由最开始的很好沟通变得咄咄逼人,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对合作同事恶言相向。出于对原则的坚守,我中止了跟他继续沟通,离开会议室,并告知他:“整理好你的情绪我们再说。” 走出去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变化,我能够理解他愤怒的原因、催化剂以及诱因,也能够应对这样的情况。

这让我想起自己刚工作时的那段经历。我突然很想对这个新人讲一句话,可能很现实,甚至会让他的价值观破碎,然而我觉得真正的成长,就是让原本信以为真的价值观在和现实冲撞之后,重建出来新的观念。

如果因为抱着一个观念,被现实冲撞以后就认为无法接受,认为现实世界太虚伪无情而无法适应,那就丧失了成长的机会。

我想告诉他,刚入职场的年轻人,要带着谦虚、投入、好学的心态做事,但是更要带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做人。切勿在刚上战场还没有真正开始圈地之前,就被人当了枪子儿,丧失了领地和后续无形的空间与契机。

这很现实。身处职场,很多时候如果你可以换位思考,譬如站在你的领导、合作方、咄咄逼人的资源提供方,还有言行不一的合作伙伴的角度思考问题,你的眼界和觉悟就会变得不一样,你就能有机会参悟很多原本费解的事情。

不要把你与他人的沟通和谈判仅当作你个人与他人的对峙。事实上,很多时候是你们身后的利益团体之间的对抗。

初入职场的人,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分清楚对峙的双方究竟是两个利益团体还是实实在在的两个人,非常容易受到煽动,用不太客观的态度去解读。当你进入社会,你的老板与你的关系,不再像你的父母、你的长辈和你的老师与你的关系,他们没有那么在意和关注你的利益,甚至还会损害你的利益。

很多有进取心并且有一定管理技巧和手腕的老板,会选择统一价值观,以一致对外的方式来带领下属。在跟利益合作方发生争执时,年轻的员工很容易分不清情绪与事实,从与一件事情的对抗,上升到与一个人、一个团队的对抗。

事实上,抛开公事,私下与合作方并没有任何个人恩怨,却因为无法处理好个人情绪,疏远了关系。

在一家公司做事,首先是项目的利益,即公司雇用一个团队,为实现一个既定目标,要求大家完成和实现什么。其次是个人的成长,不仅包含个人能力,还包括你的资源整合,即人脉资源、行业资源、渠道资源等。最后是老板的利益,很多时候老板的利益与项目的利益容易被拧在一起,其实这并不是完全等价的事情。

初入职场,需要提高分辨能力,看清项目、个人以及上级的出发点与做事动机。不要盲目执行上级所有的指令,要加入主观判断和独立思考,学会高级地处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除非个人恩怨,否则不要轻易因为情绪被煽动等因素而与另一个团队或者个人产生对抗。学会分析每件事情背后的关键原因,不要被人利用,成为他人圈地进军的工具。

职场就像一个小社会,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对手以及不同的困境。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朋友。学会审时度势,弄清每件事情的本质,对事不对人,在服务项目期间适时增强个人势能。每个与你打交道的人未来都可能成为你的同事、上级、合作伙伴、投资方、朋友,也可能是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

老板不是老爸老妈,也不是老师,别指望他永远包容、帮助和支持你。学会让自己更有价值的同时,更要学会减少和避免被低效能地利用。

三观易碎,可是碎了还可以重建。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在鼓励我们变得世故圆滑,变成曾经自己最讨厌的人。

这个观点对也不对,讨厌一个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自我价值观不符,超出或者低于接受范围,无法掌控,更无法驾驭,于是讨厌。如果你尚未经历那么多事,没有在社会沉浮过,谈何情感上的喜欢或者讨厌。

另外,打碎你原本认同的观点,重塑一个新的,它可能会更加复杂、多元,但适用于更多场景。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原本的你只能适应单一的思维模式,处理单一的人际关系,如今你拥有多种技能和方式,能够驾驭不同的场合,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打交道。你变得世事洞明,可以完全不受世俗影响地去待人。阶段认知: 三十岁不再是新的二十岁

我有段时间比较迷惑,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一些事情,关乎职业规划、兴趣爱好、人生大事以及宇宙、哲理等,我把种种迹象归结为“焦虑”。

是的,我很焦虑。焦虑时间白驹过隙,前一秒我还感叹着“悲喜不过三秒”,我要在二十五岁前达到什么、实现什么,下一刻我就二十五岁了。

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觉得自己时常在计划、规划。我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记到笔记本上,有条不紊,甚至精确到小时、分钟。譬如,这个月要读完哪几本书,这个月要练成哪几项技能,这个月要出去社交几次,这个月英语要多记几个单词。

然而,时过境迁。当我在搬家之余回头看那些宏伟规划时,仔细回想,我好像没有按照计划完成那些书籍的阅读,没有按计划实现那些技能的学习,也没有按时记单词、说英语……那么,我当时都做什么了呢?

我试着回想当时写下这些宏伟计划的心情。我是个感性的人,至少在写东西的时候,我需要心境,每一首歌是一个心境,每一个字是一个心境,不管红的蓝的,它总代表着一种心情,准确地说,至少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心理状态。

听音乐也是这样。比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旋律一响起,我总会联想起刚工作时每晚八九点钟下班,在公交车上摇晃回家的心情。那种心情说不上喜悦,也没有那么悲伤,只是默默觉得,夜空中的亮星好像跟自己有点儿关系。

比如听到《Starry Starry Night》,我就感叹年华似流水,一把鼻涕一把泪,稀里哗啦。我不知道自己在感叹什么,但是我很明确,我所感叹的东西跟梵高没什么关系。

大概,是2009年初来北京参加自主招生那年天气太冷,让我这个头一次大冬天北上的南方人痛彻心扉地冻了一把。我为自己的经历感动。

所以,虽然我很恨自己没有完全履行笔记本上的种种规划,但是我也不免耐下性子,就像当年我妈忍住怒火对我轻声说:“你到底要哪一件,绿的显肤色,红的你可以多穿两年……”

我开始耐心地寻找,当年写下这些规划但又没有履行的心境。我问自己,当时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列了这些计划却没有去执行?不然的话,我现在至少也能练就十七般武艺了。

虽然时间已过去很久,但我总能想起,每当我开始规划下一刻要做成什么事情的时候,我都无比激动和骄傲,就像自己已经做成了那样。现在的我依然是这样。

计划和实现好像是由两个点连接的一条线,定点的时候就是在定计划,计划一定完,线条一拓展出去,就要去执行、实现。执行过程中,受点阻碍、获点惊喜,各种经历洗礼完,才可能走向终点——实现或不实现。

但我总是在画下起点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勾勒出终点了,于是常常令自己误解,飘飘然陶醉在还远不存在的成就里。这就是我当初规划的心情。

这种心情并没有错,但如果对于人生中的每一次规划,都抱着这样的心情,抱着这样的执行力去执行,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某次TED大会的一个视频阐述了这样一个主旨:“二十岁,选择你的事业,选择你的家庭。也许你会认三十岁是一个比二十岁、二十五岁更好的安定下来的年龄。然而,二十岁的时候,生活就像抢板凳游戏,大家跑来跑去乐在其中,三十的时候音乐突然停止,大家开始一个一个坐下,你也得找到距离你最近的椅子赶紧坐下。”

想要有所成就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清晰的计划和有限的时间。如果一切都等到三十岁,那么三十岁什么也不会发生。

二十岁的人就像刚从纽约起飞、飞往洛杉矶的航班,刚起飞时只要做出微小的调整,就可以决定你飞到旧金山还是阿拉斯加。随着飞行时间越来越长,当你已经快要飞到阿拉斯加时,再想飞到洛杉矶则需要太多的努力。三十岁,不是一个新的二十岁。”

突然觉得自己就像在抢板凳中玩得太兴奋,甚至丧失自我的那一类人。当我二十岁的时候,我努力地规划,也努力地为不好好执行找理由,因为我觉得离二十五岁还很远。

这些理由包括,今天心情不太好,看喜剧缓解一下;今天来大姨妈了,可以在床上窝一天;早上太冷了,再多睡一会儿,要对自己好一点;时间太晚了,仰卧起坐明天再做也无妨……

这一切万恶行径的指导思想是,我坚定地认为时间还长,我三十岁的时候会在那里,能实现我想实现的,做到我想做到的,学会我想学会的。

但是我会吗?并不会啊。

当我二十五岁的时候翻开二十岁时规划的蓝图,发现没有几项真正做到时,我意识到,在我三十岁的时候,我肯定不会到达那里,除非我尝试并受苦。

左手不摁起几个槽,想用吉他流利蹦出《卡农》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中午在食堂和同事闲聊,某某几零后已经构建团队、融资千万云云,好有经验啊。我答道:“不难啊,关键是有项目做,有团队管,有方案出……”

我说的很轻松,却只是说说而已,这便是别人已经构建了团队、融资千万,而我只停留在茶余饭后谈论别人的阶段的原因吧。所以不管结果是极差的还是极好的,总得有所为,才可为吧。

心情平复下来,我明白自己在焦虑什么。正视焦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重要的东西不外乎两个,明晰的计划和有限的时间。我们要抓住有限的时间竭尽全力去做事。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三十岁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发生的话。

我不是一个心灵鸡汤爱好者,我爱清淡的,如柠檬水,或是强碱性食物。所以我不写“鸡汤”,只是客观地去讲一个事实,以及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式。

有一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是新的一天)”,经常在朋友圈里面看到,但是我不太认可。“another” (另一),在英语里面既可作介词,也可作形容词,表示“又一个,另一个”,合在一起“another day”,表示“又一天、吉日、全新的一天”。

我认为这句话可以引申为:“别发愁,别担心,去的终将过去,来的终将要来,闭上眼睛,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所以你该浇花浇花,该施肥施肥。”

但是我想说:“是的,明天是新的一天,但是昨天不再有。”生活原则认知关于反思

每年初始,很多人都习惯进行总结,回溯上一年的收获,给自己定下一年的目标。我也一样。

想起刚迈入二十岁的时候,我对一切既向往又满怀忐忑,希望可以尽快让自己处在一个准备好了的状态。这种准备,足以让自己成熟到一定程度,可以应对一切难题和困难。那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一事无成,然而做得最多的事情却是琢磨着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一步登天。

随着年纪的增长,涉猎事物的增多,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了解到他们各自千奇百怪的人生经历后,我突然发现,原有的憧憬、向往甚至幻想,竟变成了怀疑、愤怒。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但不管如何保持理智,却依然在现实和幻想的碰撞之间,变得焦躁。渴望成长,就像是渴望呼吸一样,希望有人可以搀扶,可以有一个视野更宽广的平台,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焦躁不安。

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化、毫不留情的时代,时刻面对种种质问和对比,是不是该成家,是不是事业有成,内心在外界的冲撞下,变得支离破碎。

内外双重压力让自我变得畸形、破败不堪。年华似水,青春易老,是什么随着年纪一同在增长,是阅历,还是忧虑?对于事业,曾经的满怀雄心是否还在?面对爱情,还有多少期待和期许?

快迈入二十七岁这一年,我经历了很多,生活和内心都有着巨大的变化。很多事情冲撞着我原先构建好的世界观,我被迫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轨迹,开始了很多原本不敢轻易去做的尝试。我突然期待把生活过得更轻松,把日子过得更精致,希望可以在力不从心面前有更多坦然。

我尝试认识不同行业的朋友,接触不同世界的故事。走了一些城市,听了各种经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开始重新展望未来。

我开始明白,其实生活有时候就是很无聊,但是面对这样的无聊,我们需要给它营造一些惊喜,把过程当作目的,在无聊中寻找意义。

人生中的陪伴都是一时的,分别才是永恒的;热闹都是一时的,寂寞才是永恒的。你需要高质量地陪伴自己,拒绝一味地妥协和退让去满足和迎合别人,拒绝忽视自己的感受,不要轻易放弃自己长久坚持的东西。时时刻刻回归当下,关注当下,少追忆,不幻想,让自己定下来……关于生活

精致地生活,给自己一些正向的小回馈,学会奖励自己。买一件价格略高但心仪的衣服,去吃一次口味极佳的美食,和朋友聚会,去喜欢的城市休养一段时间。不要让进步叠加到一定程度后才给自己反馈,而是不断地去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小惊喜。生活需要一定的仪式感,你需要做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允许自己时不时陷入寂寞,静下心来感受和体会这样的寂寞。不用逼迫自己时刻处在“对”的状态,像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机器。

你的工作并不能代表你,工作只是工作而已,你还有无限多的可能。你可以是作家,可以是歌手,可以是摄影师;你可以画画,可以歌唱,可以创造无限多打破你身份局限的可能。即便工作没有意思,或者时而让你沮丧失望,甚至想要歇斯底里,也要尽可能地寻找生活的意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