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经典世界名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05:41:50

点击下载

作者:[意]马可·波罗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马可·波罗游记(经典世界名著)

马可·波罗游记(经典世界名著)试读:

前言

马可·波罗小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术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马可·波罗游记》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发达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小引

皇帝、国王、贵族、骑士还有一切人民,如果想要知道所有民族之间的不同之处和东方各国、省以及其他地方的不同,可一读此书;一切的人,特别是亚美尼亚、波斯、印度和鞑靼的人民,他们无与伦比的特点,都分别记载在马可·波罗一书中。马可·波罗是威尼斯一个知识渊博的市民。他在这本书中明白说出什么是他亲眼所见,什么是他亲耳所闻,因此本书是一部真实的纪录。

大家都知道,自从上帝创造亚当以来,直到现在,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属于什么种族,生活在何时代,从没有人看见过或观察过马可·波罗在本书中所记录的这么多事情。他把所见所闻的全部事情都深藏在心中,一直没有说出来过。但是为了让那些不能亲身经历这些事的人都可以分享他的快乐,他本人决定在本书中将此披露出来。这是一二九八年,他被囚禁在热那亚的监狱中,由他述说,而由狱中同伴比萨人鲁斯梯谦先生帮忙记录的,全书共分四个部分。

波罗兄弟离开君士坦丁堡周游世界

所有人都应当知道,当鲍尔文二世(BaIdwinⅡ)还是君士坦丁堡皇帝的时候,威尼斯共和政府总理派代表曾居住在此。以上介绍的马可的父亲尼可罗·波罗和叔父马飞阿·波罗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在一二六〇年乘着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平安地到达了君士坦丁堡。对应不应该继续前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商讨后,他们决定驶向黑海的另一边,因为如此前进,一定会有利于他们赚钱,使他们的商业资本可以增值。他们怀着这个目的,购买了许多稀世的珠宝,从君士坦丁堡出发,乘船到达一个叫索尔得亚的港口;然后往东行驶,几天后他们来到了鞑靼人鼎盛的君王别儿哥汗的王朝。这位君王的住处是在波尔加拉和撒莱这两座城市,是鞑靼人中通情达理的君王之一。别儿哥汗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特别高兴,以特别隆重的仪式接待了他们。他们两个为报答他的盛情,特将自己身边的珠宝呈献在这位君王的面前。当他们发觉这位君王十分喜爱他们时,就毫不犹豫地送给了他。君王看见波罗兄弟如此豪爽,又惊又喜,但他却不愿无故接受他们这些礼物,不但对所有的珠宝都加倍支付,而且还回赐了许多珍贵的东西。

波罗兄弟在这里住了有一年之久,很想回家。但这时别儿哥汗和另一位占领东方君王旭烈兀汗之间突然发生战乱,因此阻碍了他们的回程。双方军队经过激战后,旭烈兀汗取得了胜利,于是使旅行更加不容易,波罗兄弟已经不能从原路回家了。这时有人建议他们沿着这个国家的边境,向东走一条偏远的路,然后再绕道向西。目前这是回到君士坦丁堡的惟一一条路。于是他们向西方鞑靼王国内一个叫奥卡卡的城市出发。在此处稍事休息后,接着往前走,渡过底格里斯河来到一个荒原。这个荒原需要走十七天的路程,里面既没有城市、寨堡、也没有其他的建筑物,只有住在荒原天幕下的鞑靼人和一些家畜。波罗兄弟越过这个荒原后,最终来到了一座建筑坚固的城市——布哈拉。他所在的省也叫布哈拉。他是在波斯境内,是波斯王国中历史悠久的城市,受一个叫八剌的君王统治。他们不能再向前走,所以只得在这座城市居住了三年之久。

当他们寄居布哈拉时,有一位举世瞩目的人突然出现在此。他就是由以前所说的旭烈兀汗派去拜访忽必烈大汗的使臣。大汗的京都位于亚洲的最东面,是亚洲最边缘的城市。这个使臣以前从没有机会——虽然有此想法——看见过任何意大利人,现在能有机会与波罗兄弟相识并且聊天——因为波罗兄弟已经颇为纯熟的掌握了当地的语言——十分高兴。经过很久的相处,使臣觉得波罗兄弟举止得体,谈吐不俗,让他们随自己一同去晋谒大汗。大汗也同样没有机会认识任何意大利人,所以此次波罗兄弟去的话,他一定非常高兴。同时使臣保证,他们到达京城后必然会受到隆重的接待和丰厚的赏赐。他们觉得此时回国,路上一定不安全,不如接受使臣的提议,但愿上帝保佑自己一路好运。于是他们便跟随使臣一同前往,并且将从威尼斯跟来的一些基督徒仆人也带在身边了。

他们最初向着东北和北之间的方向前进,走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到达京都,原因是在路上他们常常遇上大雪和洪水而无法前进,必须等到雪融水退后,才能继续前进。他们在途中看见许多稀奇古怪的事物,马可·波罗在本书中将会详细描述,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大汗派遣波罗兄弟充任回访教皇的专使

波罗兄弟觐见忽必烈大汗时,受到了大汗热情的接待——这是他的本性。还有就是因为波罗兄弟是第一批来中国的外国人,所以大汗特地大设筵席,表示十分欢迎。大汗以慈祥的态度和他们谈论,殷勤询问许多关于他们那里的情况。大汗希望了解这些皇帝和君主在国内的权威、领土的面积、司法和军事的状况,尤其是关于教会的诸多情况。波罗兄弟本来就受过高等教育,为人又十分谨慎,再加上他们精通这里的语言,常常能用贴切的词句来向大汗述说,所以对这些问题都给予了令人满意的回答,因此大汗非常喜爱他们,时常召他们进宫闲聊。

当大汗获得波罗兄弟明白清楚的回答后,心中激动不已,在和众臣商议之后,准备派他们作为回访教皇的专使,还有科加达尔男爵陪同前往。

大汗告诉他们,他派他们出访教皇的目的是希望教皇派遣一百名精通西方宗教的人士来,用条理清楚的讨论,向他境内的学者证明,基督教徒所信奉的是建立在更坚实的真理上的,比其它宗教都要好;同时还要说明鞑靼人的神灵和其家中所供奉的木偶是不正义的,他们以及东方的普通百姓敬奉它们为神,实在是不明智。还有一点,大汗十分希望波罗兄弟再到这里时,能从耶稣基督圣墓的不灭的灯里面,取来一些圣油,因为他自称敬重耶稣,把他当作真神。波罗兄弟听完大汗的谈话后,马上跪倒在地,表示愿尽自己的所能,完成他吩咐的事。于是大汗令朝臣以他的名义,写一封鞑靼文的书信,转交罗马教皇。

大汗又按当时的制度,赐给波罗兄弟闪闪发光的御书金牌。凡持有这面金牌的人还有他的全部扈从都会得到本国的地方官吏和驿站妥善护送,所经过的所有地方,都必须提供一切必要物品。

他们接受了这个神圣的使命后,马上离开大汗,起程前往罗马。他们走了半个多月后,同行的科加达尔男爵得了重病,不能再走了,于是他们只好停留在某城中。此时波罗兄弟进退两难,他们在与所有同行的人讨论后,并征得了病人的同意,决定把病人留在此地养病。因为他们手里拿着皇帝赐予的金牌,所以沿途的官员为他们提供了十分周到的服务,给了他们极大的帮助,沿途所有费用均由地方负责,并有卫队保护他们。不过,波罗兄弟一行虽有如此便利的条件,但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使他们寸步难行,因此行程很慢。在到达小亚美尼亚的莱亚苏斯港时,他们已经走了三年的时间。

他们从莱亚苏斯港出发,沿海而行。在一二六九年四月抵达了亚克,在这里他们突然听说教皇克莱门特四世(Pope Clementthe Fourth)与世长辞的消息,心中万分焦急。在那时候教皇委派的大使正好驻在亚克,于是他们便向大使汇报了鞑靼大汗交给他们的使命。大使劝告他们一定要耐心等待新教皇的选举结果,到那时才能实现他们的任务。波罗兄弟接受了这个劝告,决定在这期间,先回威尼斯老家去。于是他们便从亚克乘船出发,经内革罗蓬特回到了威尼斯。到家后,尼可罗·波罗收到消息,自己临行时怀孕的妻子已经不在人世了,遗下一个儿子,现在长到十五岁了。这就是文章的口述者马可·波罗。波罗兄弟再次离开威尼斯,回复大汗并携马可同行因为教会内的种种原因,教皇的选举还没有结果。波罗兄弟在威尼斯呆了两年,天天盼望新教皇能早日确定下来,同时又担心大汗对于他们这么长时间滞留欧洲而心中不快或者可能怀疑他们不愿意回去,于是便决定先回到亚克,然后再作打算。这次他们带上了马可·波罗同行。来到亚克后,他们获取了教皇大使的许可,到耶路撒冷,按照大汗的命令,取来了少许圣墓灯中的油。他们又请求大使向大汗说明,他们努力完成大汗的使命,并说明基督教教会的教皇还未产生。然后,他们就立即离开去前面所说的莱亚苏斯海港。

然而他们刚出发,大使就接到了意大利红衣主教会议的书信,宣布他为新一任的教皇,称格利高里十世(Gregorg theTenth)。他觉得现在自己的地位完全可以满足鞑靼皇帝的要求,因此马上派人持书信前去拜访亚美尼亚王,通报自己当选的事情,并且询问那两位从他们国家经过向大汗朝廷进发的专使是否还没有离开,如尚在境内要求他们立即回去。在这个时候,波罗兄弟恰在该处,于是他们欣然应召回去,同时亚美尼亚王也专门派遣一艘兵舰护送他们去那里,还派了一名公使同去祝贺新教皇的产生。

教皇在他们到达后,用隆重的仪式欢迎了他们,马上写信,并且选派了两名当时在亚克传教的修道士陪同他们同去大汗朝廷。这两个基督教徒是文学家、科学家和渊博的神学家,其中一个是维琴察的修道士尼古拉(Nicholas),还有一个是的黎波里的修道士威廉(Willian)。教皇给了他们两个相当的权柄,使他们日后在那些国家里可以全权行事,可以代替他做事,还给他们写了任命状和信件。委托他们交给大汗所要送的国书。并且又挑选了一大批珍贵的礼物,其中有几只漂亮的玻璃花瓶,是他个人送给大汗的,以表示对大汗的祝福。一切事务都做完后,波罗兄弟一行拜别了教皇又一次回到莱亚苏斯,然后登陆向亚美尼亚国进军。

他们到达亚美尼亚后,听人说巴比伦的苏丹邦多克达里(Bandokdari)亲领大军进攻亚美尼亚,而且已经占领了该国的大片疆土。两个修道士听说后非常害怕,担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因此决定不再前进,而是把教皇委托给他们的书信和礼物交给波罗兄弟,他们俩则由当地修道院院长保护着直接回去了。

可是波罗一家却不畏艰难险阻——他们久已习惯了这些——穿过亚美尼亚的边界,接着前进。他们穿过荒无人烟的荒原,越过高耸陡峭的大山,经历了许多困难,终于到达了东北和北之间的某个地方。这时他们听人说,大汗正驻跸在一个壮丽的大城,名叫开平府。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全程所费的时间超过了三年多,这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冬季气候寒冷,前进速度不是很快。当波罗兄弟还遥遥在途时,大汗就已获得消息。大汗知道他们长途跋涉,一定十分劳累,于是特地派遣官员在还有四十日路程的地方等待他们,并下令沿途地方官吏礼貌接待,使远行的旅人得到最大的方便。他们凭借这些帮助和上帝的照顾,终于平安到达了目的地。

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觐见大汗

当他们一家到达京都之后,忽必烈大汗专门召集文武大臣举行盛大的朝会迎接他们。波罗一家走到大汗的面前,跪在地上,叩头致敬。大汗马上叫他们起来,详细询问了旅行的情况,还有和教皇交涉的始末。他们用明白简要的语言,条理清楚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大汗聚精会神,认真倾听。他们随即呈上了教皇的书信和礼物。大汗听完他们带来的书信后,对于两位专使的忠诚、热心和勇敢大加赞扬,并且特别诚恳地接受了圣墓中的灯油,命令以宗教的诚心好好保存。

当大汗看到马可·波罗时,问“他是谁?”尼可罗回答说:“这是我的儿子。”大汗马上说:“欢迎他,我很开心。”并且下令将马可的名字写到荣誉侍从的名册中。大汗为了庆祝他们一家远道归来,在早朝后又摆下了盛宴为他们接风。波罗一家在这里时,大汗总是对他们宠信有加,甚至有时远胜于本国的众大臣。他们受到了所有朝臣的敬仰。

马可·波罗在不长的时期内就学会了鞑靼人的所有礼仪举止,并且精通四种文字,可以顺利地读书、写作。大汗看见他才华横溢,便想在实际工作中试试他的才能,因此特地派遣他到离京都六个月路程的哈剌章,去处理一件重要国务。马可·波罗以他的才能,把此事处理得十分到位。同时他又无意间发现大汗喜欢听臣下讲述各地的风俗民情和其他国家的奇闻轶事,因此,他每到一处就会用心收集这些正确材料,对于所见所闻的所有趣事,都记录下来,以便满足大汗的好奇心。

简而言之,马可·波罗在供职的十七年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所以大汗常派他到帝国各地还有藩属去执行机密任务。他有时也为自己的私事到外地去,不过这要征得大汗的同意和地方当局的同意。马可·波罗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或凭自己的观察,或其他途径,得到了大量的为当时人所不清楚的东方各地的风土民情,并且不辞辛劳,明明白白地把它们记录下来。这些以后各章都会出现。他因此获得了非常多的荣誉,从而引起了其他廷臣的妒忌。

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

向大汗请求回国这些威尼斯人旅居帝国多年,已经积攒了很多价值连城的珠宝和黄金,因此很想回家。不过由于大汗对他们的恩宠甚隆,因此这种回乡之情不便表露出来。但是大汗已经年迈,如果他们不在他没死时回去,也许就得不到沿途的照料,无法帮助他们克服旅途中所遇的无数困难,平安回家。因此,只有在大汗生前,借助他的恩惠,才有希望实现他们回乡的愿望。他们明白这些之后,回国之心也就更加急切。

有一次,尼可罗·波罗乘大汗十分高兴之际,跪在地上请求为他自己及全家人的原因,同意他们回国。可是大汗不但一点没有应允的意思,似乎还有些伤感地问他们,怎么会冒如此大的危险,作可能丧失生命的决定。大汗说,如果他们是求利,他可以无条件的赏赐他们,并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给他们应有的一切,但就他对他们的宠信程度来讲,不可能允许他们回国。

正在这时,波斯的君主阿鲁浑(Argon)的夫人卜鲁罕(Bol-gana)去世了。她在临终前希望——并且留下了遗书——非住在契丹国大汗境内本家族的女子不得继承自己的后位,不可以受到君王的眷宠。阿鲁浑为完成这个庄重的请求,特派遣三个精明强干的男爵,带着大批的仆人来到大汗王廷,请求大汗从亡后的家人中为他选择一名淑女为配偶。大汗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请求。在他的帮助下,选出了一位极美丽极有才学的年轻的姑娘,叫阔阔真(Kogatin)。当他们看见这位姑娘,都赞不绝口并决定马上回国复命。一切起程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大汗为表示对阿鲁浑新的王后的敬重,特地挑选了大批的仆人随行侍卫,并举行盛大的朝会欢送这些人。使团走了八个月后,由于鞑靼诸王之间爆发了战争,耽误了归程,使他们不能再向前走了。于是他们只好返回大汗的京都,向大汗叙述路途障碍,不能前进的理由。

当他们返回京都的时候,马可·波罗正好乘坐几艘船从东印度某地回来。他向大汗禀报了他所拜访的各国的风俗习惯和自己航海的事情,他说在那些海中航行,没有危险。最后这句话传入了三位男爵的面前,他们离家已经三年了,很想回去。因此他们便和具有同样想法的威尼斯商人商议,最后决定由他们三人陪阔阔真公主同去觐见大汗,向大汗汇报由海路回国是如何方便而安全,与此同时根据刚从那些海归来的马可·波罗的体验,海行比陆行花的钱少,而且时间短。

大汗如果接受他们海行的建议,就得让马可一家航海的欧洲人同去,直达阿鲁浑国。所以,大汗听完后,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情,因为他实在不愿让三个威尼斯人就这样离去。但是他觉得若不允许,并无其它办法,只好不情愿地答应。他如果不是对这件事特别重视又加上来不及的话,是绝不会应允三个威尼斯人不再回来为他服务的。

因此他召见波罗一家,以慈祥诚恳的态度对他们的离别表示遗憾,并要求他们在和自己的亲人团聚之后,一定要再回来。因为大汗心中有数,于是下令替他们一家铸了两块金牌,上面刻着他的指令,在他的疆域以内,无论何处,他们都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地方官吏对于他们和其随行人员,一定要给予必要的供给。他又交给了他们专使的权力,让他们向教皇、法兰西王、西班牙王还有其他基督教的王公致意。

波罗兄弟和马可辞别大汗回国

在这时候大汗又下令准备了十四艘船,所有的船都有四根桅杆,能扬九帆,船的构造及设计还有详细的描写,此处暂不作说明。其中至少有四五艘船可容纳船员超过二百五十人,护送王后的三男爵加上尼可罗、马飞阿和马可全部乘坐在这几艘船上。他们辞别大汗的时候,大汗赐给他们许多红宝石和其它价值连城的美丽珠宝。大汗又命令所有船舶必须准备两年的食物。

他们启程三个月之后,到达南方的爪哇岛,看见各种吸引人的趣闻,本书以后将详细描写。离开爪哇岛后,他们沿印度洋行驶了十八个月,才到达阿鲁浑的王国,在这期间,马可·波罗又有机会观察了很多事物,本书以后也同样要提到。这里要说明,从他们启程到完成航行的这段时间,大约有六百多个人死去,三位男爵中也只有火者没有死,但是所有贵妇和女侍中只死了一人。

他们上岸之后,才知道阿鲁浑王已去世很长时间了。现在由他的弟弟凯嘉图(Kiacatu)继位,王国的所有权力都是由他掌握。波罗一家特地向新王请示,如何安排此次护送来的新娘。凯嘉图回答,应该将新娘配给先王的后代合赞(Kasan)。合赞此时正驻扎在波斯附近叫亚博塞科的地方,为的是守护一些交通要道,防止本国的敌人的入侵,那里约有驻军六万人。

波罗一家按照命令将新娘送到了合赞处,然后又回到了凯嘉图的官府,因为他们以后要走的道路正在这个方向。他们在此休息了很长时间。当离开时,凯嘉图赐给了他们四面金牌,金牌的尺寸是长十八英寸,宽五英寸,重量大约三四个金马克,上面的铭文首先祈求上天保佑大汗,使他的英名得以长期为人们敬仰,然后宣布凡违抗本命令的人都要杀掉,并没收家产。

金牌上又特别载明,在他的疆域内,三位专使所到之处,所有人必须小心款待,支付一切费用,必要时命令军队护送。因此波罗一家所过之处,官吏无不招待周到,在许多地方他们还有二百多骑兵的保护。因为凯嘉图政府不被大家相信,人民善于欺诈,甚至作奸犯科,所以这种保护措施实在必要。当然若在贤达开明的君王统治下,人民一定不会如此胡作非为。波罗一家在归途中得到大汗死去的消息,于是重游故地的一切希望都没有了。他们沿预定的归程继续前进,最后到达了特勒比遵德城,然后再路过君士坦丁堡经内革罗蓬特,最后如愿回到了健康与财富的安乐乡——他的故乡,时间是一二九五年。

在这时候,波罗一家,特别感谢上帝保佑他们经过这么多困难,安然返回,并感谢上帝将他们从这样的疲惫中释放出来。以上的叙述可作为引言,主要是让读者对于马可·波罗在东方各地生活多年所获得观察所有趣事的机会有一种认识。第一卷从小亚美尼亚到大汗上都沿途各地的见闻录

小亚美尼亚莱亚苏斯港王国的边界

大家在了解马可·波罗在亚洲所到的国家和他所观察到的奇风异俗前,首先必须了解小亚美尼亚和大亚美尼亚的不同之处。小亚美尼亚王居住在塞巴斯拖茨城,统治区域以奉公守法著称。境内市镇、要塞和城堡数不过来。一切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都很丰富。各种动物应有尽有。但是,这个国家的习俗却有害于居民的健康。以前小亚美尼亚的有才华的人都是些英勇善战令人敬佩的勇士,但现在他们都已变成了精神颓丧,毫无作为的醉汉了。

海滨有一个叫莱亚苏斯的城市,是一个商业贸易十分繁荣的港口,它是威尼斯、热那亚和许多地方商人碰面的地方。他们在此地主要是进行各种香料、药材、丝绸和其它价值连城物品的交易。那些希望游历地中海东部各地的旅行者,通常也先来到莱亚苏斯港。小亚美尼亚的南部边界各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以说是一块福地,现在被萨拉森人所占据;靠近它的北部是卡拉马尼亚,居住着土库曼族;东北部就是恺萨利亚、塞瓦斯塔还有其它许多属于鞑靼人的城市;而西部则靠着大海,与克立斯田顿海岸一海之隔。土库曼省和它所属的科格尼、恺萨利亚、塞瓦斯塔等城市和它们的商业土库曼省的居民大体上分为三类。土库曼族崇拜穆罕默德,完全奉行他的法律,是一个知识浅薄、不开化的民族。他们活动在山区和一些交通落后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替牲畜找到一个水草丰富的牧场。土库曼人可以以动物的肉类维持生活。这里有一种名马叫突厥马,同时此处还出产一种十分漂亮的骡子,售价很高。其他二类人是希腊族和亚美尼亚族,他们都居住在主要的城镇中,以商业和制造业为生。这里还出产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地毯以及紫红绸缎和其它各种丝绸织品。省内有十分豪华的三座城市。圣徒布莱斯(Saint Blaise)便是在塞瓦斯塔这个城市中获得高度评价的。这些城市都受大汗所派的总管的统治。我们现在将深入介绍大亚美尼亚王国。大亚美尼亚王国和亚清冈、亚吉朗、达尔吉兹等城诺亚方舟山奇异的喷油井大亚美尼亚是一个领土宽阔的王国,入口处有一座城市叫亚清冈,以生产邦巴清的精细棉布和其它很多奇异织物著称。境内遍布温泉,泉水来自底部,十分洁净。很多居民为土著的亚美尼亚人,受鞑靼人的统治。国土里有许多城市,尤以亚清冈为最大,而且这座城市还是大主教的居住之地。其次是亚吉朗和达尔吉兹这两座城市。大亚美尼亚地域广大,一到夏季因为有数不尽的草原可供畜牧,所以东方鞑靼人的很多军队就来此驻扎;但到了冬季,他们又急急离开,原因是这里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马匹无法取得饲料,因此军队必须转移到气候温暖,食物充足的南方。要是从特勒比遵德到陶里斯,途中一定可以看到帕珀思城堡,这里有一座储量很大的银矿。

大亚美尼亚的中间地带有一座险峻的大山。据说诺亚方舟就停泊在山上,所以叫他方舟山。这座山占地极广,山脚走完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并且每下一次雪,新雪又堆积在旧雪上,因此无人可以登上山顶。但是靠近山脚的平原地区,由于积雪的融化,使得土壤十分肥沃,草类非常茂盛。即使邻近各国的牲畜全部聚集在这里,也不必担心饲料不够用。

大亚美尼亚的西南附近毗临摩苏尔、马列丁两区——这些以后将会介绍——和其它许多地方,由于数目太多,不能详细叙述,北部则与格鲁吉亚相临。大亚美尼亚的边境旁边有一座喷油井,产量很高,喷出的油一定要用许多骆驼才能装载。这种油,不能充作食品,但是可以制作软膏,医治人畜的皮肤病和其它疾病。它还可以当作燃料,邻近各国的灯火都使用这种油,所以居民长途跋涉来到这里贩运这种燃料。

格鲁吉亚王国和亚历山大大帝所建的铁门关

特夫利斯境内的奇迹格鲁吉亚的统治者称为大卫梅利克(David Melik),这在我们的语言里意思指大卫王。这个国家一些领土的主人是鞑靼人,另一部分则因为堡垒坚固,仍掌握在本国人手中。格鲁吉亚位于两个大海之间,西面的海叫黑海,东方则是阿巴库海(里海)。阿巴库海方圆二千八百英里,有一种湖的性质,不和其它海相通。海中有少数岛屿,岛上有美丽的市镇和城堡。其中的一些住着一些难民,他们都是在鞑靼人进犯波斯王国或波斯境内各城市时,为了逃避战火才到这里来的。当时还有一些难民则躲入山区的村寨中以求保财保命。剩余的那些岛则未被开发出来。阿巴库海水产十分可观,特别是那些流入该海的河流入口处,盛产很多种鱼类。格鲁吉亚王国境内最常见的树是黄杨木。我听说,这里古代的国君出生时,右肩上都有一块鹰的标志。这里的人民都是训练有素的勇敢水手,厉害的弓箭手和勇敢的勇士。他们都是基督教徒,仍然遵循着希腊教会的仪式,仪态和西方教士没什么不同,头上留着短发。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以前尝试通过格鲁吉亚向北扩张,但因为此地有一座关口地势险要,无法通过而作罢。他的全长四英里,一面濒海,海浪滔天,另一面则是高大的树林,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亚历山大大帝的这个企图破灭后,就下令在这个地方修建了一道城墙,在城墙上还修建了武器装备,借此来抵御外敌的入侵。由于这座关口很难攻破,坚固异常,于是得名铁门关。听人说,亚历山大大帝曾经将鞑靼人围困在这里。如果说他们是鞑靼人,并不确切,他们其实不是鞑靼人,而是一个多民族混合的民族叫库马尼族(即土库曼族)。这个王国有许多城镇,生活必需品十分丰富,盛产珍贵的交织物。这里还发现了一种动物,叫亚维齐。人民以商业和手工业维持生计。国土内有许多的山,并且有许多狭小险峻的山路,人马往来极为艰难,因此鞑靼人不能完全征服他们。

还听人说过,在这里一座供奉着圣者琉那多(Saint Lunardo)的修道院中,曾经有一件奇怪的事情。这个修道院座落在一个咸水湖边,湖方圆约有三日的路程,湖中平时没有鱼类的踪迹,但一到四旬斋的首日,鱼群就蜂拥而来,数不胜数。等过了复活节,鱼群又无影无踪了。一年中的其他月份也一如平常看不见鱼的影子。这个咸水湖叫格琉察拉特湖。很多著名的大河以及其它河流都流入我们前面所提的被山环绕的阿巴库海。一些商人最近已经开始在那里航行了,他们从那里带来一种丝织品,叫革里。里面还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叫特夫利斯城。靠近郊区的地方有许多武装要塞环绕。城内的居民是两个民族的基督教教徒,也有一些回教徒和犹太人,不过后面两种人只有少数。这里有织绸业和其它很多商品制造业。居民臣属于鞑靼人的统治者。我们对于一个王国,一般只介绍不多的几个主要城市,其他一些因为没有显著的特点,也就不特别介绍了,但如果有机会的话,以后仍会介绍。我们介绍完了亚美尼亚的北边各邻国,那么就将介绍它的南方和东方的邻国。

摩苏尔王国和各族人民

库尔德人国内的商业摩苏尔是一个国土宽广的王国,聚居着各种民族。其中有些人崇拜穆罕默德,是阿拉伯人。剩下的人全部信奉基督教,但却不按照教会的教规处理事情,而且在许多方面甚至与之相反,刚才所说的就是聂斯脱利教派、雅各教派还有亚美尼亚人。这些人都有一个族长,叫雅各利特,所有主要领导者都由他任命,并送往与之相邻的各个国家,正像罗马教皇派遣人员到拉丁各国一样。

这里所有金丝交织的布,我们称为马斯林的,都是摩苏尔生产出来的。所有从这个王国出来的大商人全部叫作摩苏尔商人。他们将众多的香料和药材从这里销售到其它各国。

靠近摩苏尔的多山地带居住着一群库尔德人,其中有些是基督教徒。他们是一群没有道德的人,以劫掠商旅来维持生计。王国毗邻的穆斯和马利丁地区,盛产棉花,用它所织的布叫作博卡锡尼布。除了这些,这里还出产多种棉织物。居民都是手工艺者和商人,服从于鞑靼人的统治者。现在我们来介绍巴格达城。

巴格达各种科学研究和它陷落的始末

巴格达是一座宏伟的大城,可以说所有萨拉森人的哈里发(穆罕默德的后代)——类似基督教的教皇——居住之地。城中有一条大河穿过,商人往印度洋买卖的商品都走这条水路。但是由于这条河蜿蜒曲折,所以航程需要十七天。所有航行的船舶驶离河道前都要在启西停下来,再由这里进入大海。不过在到达启西之前,还要经过巴士拉城,该城四周都是树林,出产世界上最优质的海枣。

巴格达生产了一种嵌金线的丝绸和绣花锦缎还有丝绒织品,所有这些产品都绣有动物的图案。几乎全部从印度运往欧洲的珍珠宝石,都要在此地进行加工。人们研究穆罕默德的法律和魔法的热情不亚于研究自然科学。巴格达城是这个地区所能见到的无与伦比的城市。

有人曾说过,这里有一个哈里发所积聚的财富比任何一个统治者的财富都要多,然而他却因此而悲惨地死去。就在鞑靼人的君主开始扩张他们的领土时,他们一共兄弟四人,长兄蒙哥已经登上了王位。他们虽然已经消灭了契丹国和不少地区,但仍然不能满足于现状,想要继续扩充他们的版图,于是他们制定了一个征服全人类的计划,企图重新瓜分世界。他们怀着这个目的,慎重做出决策,一人东征,一人南伐,其余两人进兵剩余地区。

南征的统治者由旭烈兀担任,他集合大军,向南挺进,消灭了他所经过的所有国家,并于一二五三年向巴格达城发起了进攻。但是旭烈兀担心此城城墙不易攻破,城内人口众多,防守顽强,不易强攻,所以,想出了一个诱敌之计。旭烈兀的军队不算步兵,尚有十万骑兵。他命令一些人埋伏在巴格达城的附近,另一支队伍埋伏在巴格达另一边的密林里,偃旗息鼓将自己隐藏起来,自己则率领第三支队伍勇敢前进,最后到达城门。哈里发看见鞑靼人兵力很少,对敌人十分轻视,并且加上他深信穆罕默德通常使用的突然呐喊法的方法,以为可以全歼敌人,因此带着卫队突出城外,和敌人展开战斗。旭烈兀一见敌人出城,便佯装败退,直到敌军上当,然后他突然回师迎战。同时另外两支队伍也同时加入战斗,将哈里发的军队团团围住,断绝了他的归路。于是哈里发被活捉了,巴格达城被征服了。旭烈兀进城后,发现一个阁楼内全是黄金,不禁大吃一惊,马上下令将哈里发押来,严厉斥责他的这种行为,不懂得利用这些财宝组织军队,保护自己的国家,抵御久已威胁着的强敌的侵犯。于是下令将哈里发锁在这个阁楼中,断绝一切食物。就这样,哈里发在他的庞大财富面前,悲惨地死去了。

巴格达的哈里发阴谋杀尽

国内的基督教徒这个哈里发还特别的厌恶基督教教徒。我认为我们的上帝——耶稣基督——在此替他的忠实信奉者所受的不白之冤进行复仇是完全正当的。他从一二二五年当上国君一直到现在,时时刻刻想使住在他境内的所有居民改奉伊斯兰教。如果这个要求遭到拒绝,他就一定会找各种理由置不服从者于死地。哈里发怀着这样可耻的目的,召集他的亲卫们商议。他们发现福音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你们的信心有芥菜子般大,你们就应该对这座山说,从这里移到那里去吧。山就会马上移走。”哈里发有了这个发现后,非常高兴,因为他相信这一定是不可能的事。于是他下令集合全部居住在巴格达的两种派别的基督教徒。的确是人数很多。

哈里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问他们是否相信福音书上所描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基督教徒回答道:“当然。”于是哈里发说:“这既然是真的,快点让我们来看看,你们中间有谁可以表明自己的信心是真诚的,因为要是你们中间,找不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主怀有的信心像芥菜子那么大,因此我就完全有理由相信你们是一种邪恶的,没有信心的,放纵的人。我现在给你们十天的时间,你们必须凭借你们所崇拜的主的力量将这座山移开。不然的话,你们就应接受我们定下的规矩。这样在每一个场合,都可以得到真主的保佑。否则,等待你们的是最残酷的刑罚!”

基督教徒因为哈里发的话惊恐万状

城市里的基督徒们,素来知道这个哈里发是一个暴君,冷酷无情,并时刻怀着夺取他们财产的想法。现在听完他讲的这些,不禁为自己的生命安危而担忧起来。但是,他们又十分信仰自己的圣主耶稣基督,心想他一定会拯救他们,使他们化险为夷。因此基督徒们召开会议,商讨应采取的对策。但是,除了祈求上帝保佑的方法,别无他法。

希望得到上帝的恩惠,巴格达的基督徒们,无论是谁都日夜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祈祷平安,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做。经过这样八天的祈祷,终于得到了上帝的指导。一个主教——教徒们的生活楷模——睡觉的时候受神的指示,让他去寻找一个补鞋匠,可是他的姓名却不得而知,只说是独眼的人。如果找到了他,就可以依靠神的恩惠,完成心愿。

独眼补鞋匠替基督教徒祈祷

他们在最后找到了这个补鞋匠,将神的启示说给他听。但是,补鞋匠却表示自己不配做这件事,他的德行不足以获得如此浩荡的神恩。但是他最后被那些吓坏了的可怜的基督教徒们恳求所打动,最后承诺他们向神祈祷。大家应当知道这个补鞋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虔诚地信仰上帝,准时参加弥撒和其它祭神的仪式。他又乐善好施,严格地遵守斋戒和其他的教规。

一天,一位漂亮的少女来到他的店中,希望补一双鞋。当她伸出自己的脚,无意中展示了一部分玉腿,于是引起了补鞋匠的一丝邪念。但是,他马上想起了福音书上的一段话:“如果你的眼睛犯了罪,应当将它割掉。因为,一个人独眼进天国比双目都在而被投入地狱,受火的煎熬要幸福。”于是他马上行动将自己的右眼剜出。你能够从这个行动来判断他的信仰是如此的坚贞不渝。

十天的时间终于到了,基督徒们很早就做完了祈祷。然后他们庄严地向那座山脚进发,十字架被放在队伍前面做前导。哈里发认为这仅仅是基督徒们虚张声势,是一种无谓的仪式。他也同样带着很多随从来到现场,为的是一旦基督徒们移山失败,就马上加以屠戮。

独眼补鞋匠的祈祷使山移动

这个独眼鞋匠,跪在十字架前,双手高举向天,真诚地祈求造物主大发慈悲帮助他们,凭着他的名字的荣誉,以及基督教徒的信心和忠诚,施舍给他的信徒以帮助,使他们能够结束这个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任务,并借此向那些瞧不起他的法力的人展示自己的威力。他祈祷结束,大声叫道:“我用上帝的名义,命令你,山啊移动!”

他刚说完,山便移动了。同时地面在一种不寻常的力量下晃动起来。哈里发和他的护卫队被这个奇迹吓傻了,陷入一片慌乱之中。他们有许多当场就皈依了基督教,就连哈里发自己也秘密地信奉起基督教,常在自己的衣服里挂着十字架,直到他去世大家才发现这个秘密。因此,回教徒不让他葬在他祖先的陵园中。所有的基督徒为纪念上帝赐于这些人的恩惠,从那以后每逢奇迹显示日,都要举行一种十分庄严隆重的庆祝仪式,并且在显示日前进行斋戒,以证明永远不忘。

伊拉克王国内壮丽的陶里斯城

它的商业与居民陶里斯原本是座落在伊拉克王国内的一个壮丽的大城,它的境内虽然还有许多城市和要塞,其中这座城市最有名,里面居住的人也最稠密。居民主要从事商业和纺织业。在纺织业中,出产很多的丝绸,有些是与金线交织而成,出售的价钱十分昂贵。此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适合于做生意,所以印度、巴格达、摩苏尔、克雷麦索还有欧洲许多地方的商人都来到这里,进行各种商品的买卖。在这里还可以见到很多稀世珍宝。

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其他人却十分贫困。这些贫民是由很多种人组成的,就像聂斯脱利教派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波斯人、雅各派人还有穆罕默德的信徒。其中最后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被称为陶里斯人。每个部分的人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字。城郊围绕着数不尽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果园林,出产最优质的水果。

这里的回族人十分奸邪狡诈,并且不讲道德。根据他们的教义,凡从宗教不同的人那里偷盗或抢夺来的物品,都被看成正当的得利,没有犯罪;凡被基督教徒处死或伤害的人,则被看成光荣牺牲。所以要是他们不是被现在森严的法律所禁忌、约束的话,必然还会犯下更多的罪行。这些教义是一切萨拉森人都要遵守的。他们在临终之际,祭司来到他们面前,询问他们是不是相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真正使徒。要是他们说是,祭司就担保他们会得救。由于这样容易自由,于是大批的鞑靼人都信奉回教。

从陶里斯到波斯,有半个多月的路程。

陶里斯附近圣巴萨摩的寺院

在离陶里斯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寺院是用圣巴萨摩来命名的,以虔诚著称于世。在这儿有一个修道长和很多修道士,他们衣服的样式就像卡麦尔托钵教士的教派。修道士们生活勤俭,从不愿过不勤劳的生活,他们整天不断地织羊毛巾。在奉神的时候,就将此物放在他们的圣徒的祭坛上。当他们周游列国,乞讨物品时——这和圣灵教派的兄弟们的情形几乎一样——就用这些羊毛巾赠送友人和有权的人物。大家都把它看作是治风湿病的妙药,所以都虔诚地祈求此物。

波斯王国

波斯在很久以前是一个强盛的王国,但现在很多地区都被鞑靼人毁灭了。

波斯国土里有一座城市叫萨巴。三个波斯哲人就是从这里来到伯利恒拜访基督的。他们死后都葬在城中一个漂亮的墓中,三人的鬓发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其中一个的名字是巴尔撒萨(Bal-thasar)、第二个叫哲斯帕(Jaspar),第三个叫作麦尔岐(Mel-chior)。马可在这里经常询问关于这三个人的事迹,可是除了他们在古代埋在这里的事实外,再也别无其他收获。从这里再走三日,就可到达一个城堡,名字是卡拉·阿塔佩里斯坦,意思是拜火教者的城市,堡内的居民崇拜火神。

据说这里古代有三个哲人,去礼拜一个刚出生的神人,并带着三种礼物,即金子、乳香还有没药。他们想试探他是神还是一个世界上的王,要么就是一个医生。他们说,他如果拿金子,说明是一个世界上的王;要是拿香料,就是神;如果拿没药,一定是医生。

他们来到基督面前,其中年纪最轻的一个第一个对基督致敬。他觉得基督好像和自己的身材及年龄差不多;接着年纪较大的一个向基督致敬;年纪最大的一个排在了末尾。他们都觉得基督和自己的身材及年龄没什么不同的地方。他们交换了自己的印象之后,都同意立即向基督礼拜,因此基督在他们面前现出自己的实际年龄。

三个波斯哲人在归国途中的遭遇

当他们离开时,这个婴儿给了他们一个没有打开的箱子。他们拿着箱子走了几天,由于好奇心所驱使,很想看一看箱中是什么东西,于是打开一看,发现原来是一块石头。这本来是一个暗示,叫他们保持住从基督处得来的信心,像石头一样坚固不渝。但他们看到它以后,觉得十分懊丧,以为自己受骗了,因此将石头丢到一个坑中,谁知石头却马上着火了。

他们看见这个,十分后悔,觉得自己不该这样做。因此,就取了一点火种带回了家乡。他们到家后把火种放在一个教堂中,让它继续燃烧,并尊称此火为神,牺牲一切来供奉它。要是此火偶然熄灭了,他们马上去投石的坑中取回大量的原始的火种——坑中的火是永远燃烧的——但绝不要其它的火种,这就是这里的人拜火的原因。

马可从居民的嘴里知道了故事的始末,他们中的一个是萨巴人,第二个是戴阿瓦人,第三人则是该城人,这里的居民仍然崇拜火神。我们现在接着介绍波斯的风俗民情。

波斯王国内的八个小国的名称和驴马的饲养

波斯的国土中有八个小国。它们的名称是像以下这样排列的:进入波斯遇到的第一个王国,叫卡西宾,第二个在南方的王国叫做库尔德斯坦,第三是罗耳,座落于北方的第四个王国称为苏奥利斯坦,第五则是斯白恩,第六个叫做西拉斯,第七个是桑卡拉,位于波斯最北端的最后一个叫蒂莫全。这八个王国,除蒂莫全外,全部在南部地区。蒂莫全和亚博塞科相连。

波斯王国因为马匹而著称于世,大量的马匹运往印度贩卖,价格十分昂贵,每匹通常超过二百利佛托洛。这里还是躯体庞大,体形优美的驴子的养殖基地。当地驴子的价格还在马匹之上,原因是驴子容易饲养,可以驮较重的物品,走较远的路,这都是其他动物赶不上的。商人们从这一王国到另一个王国,必须经过环境非常坏的很多地方,即使有清泉或水源的地方,也相距甚远。因此每天的行程都很长。所以做生意的人喜欢使用驴子,因为驴子在经过上述地带的时候非常迅速,而且所需的饲料又不多。这里的商人也有时候使用骆驼,它们同样可以运载重物,饲养的费用也不多,只不过速度不如驴子快。他们将马匹贩卖到启西、忽里模子和印度洋沿岸的很多地方,卖给那些马贩子再转运至印度。可是,由于印度天气酷热,这么多来自温凉地带的马匹,不能存活很久。

波斯国土中有些地方的居民属于野蛮民族,性格十分暴躁,彼此互相残害也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他们如果不害怕东方鞑靼人的残酷惩罚的话,一定会伤害不计其数的过往商旅。不过,也有一种方法,能够保护商旅。只要是在这些危险地带行走的商旅,可以从居民中请来向导,由向导护送他们从这个地区去另一个地区,在这里保证他们的安全。这些向导根据路程的不同,向每只运货牲口收取一定报酬。他们都是回教徒。

在这里各个城市中都有许多商人和数不过来的制金银器皿的工匠。这个王国盛产棉花,而且出产小麦、大麦、粟和其它谷类,而且有葡萄及各种水果。

听说萨拉森人被他们的教律所禁,不能饮酒,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将酒在火上烧开,一部分酒精被蒸发掉了,其余的液体就变成好喝的了,他们饮用这种饮料并不犯禁,而且得到了良心上的舒适。因为酒经此一变,便改变一个名称,虽然事实上还是酒,但他们并不叫他为酒。

雅斯迪城和它的制造业该城和起而漫之间所发现的动物

雅斯迪是这个国家里的一座大城,商业颇为发达。这里出产一种非常有名的叫作雅斯丁布,做生意的人将它贩运到世界各处。城内住的人信奉回教。

只要是这里出游的人,必须经过一个需要行走八日的平原,沿途只有三个地方可以休息。所走的道路是在一片很大的枣树林中,林中有许多猎物,喜欢打猎的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狩猎的乐趣。野驴的数目是最多的,并且都十分美丽。第八日晚上便可到达另一个王国,名字是起而漫。

起而漫王国(古称卡曼尼亚)

它的化石、矿产、制造品和隼离境时遇到的大斜坡起而漫座落在波斯东部的一个王国,从前被自己世袭的君主掌管,但自从归入鞑靼人的版图到现在,即由他们自己的总管治理。这个王国的山区中有一种宝石,我们称之为绿松石,除了这个还有大量的铜和锑的矿脉。这里制造的一切军用品都十分精良,例如打仗用的武器以及这里的人们所使用的各种武器。很多人善于用丝线及金线从事刺绣,他们用很多的颜色与图案,代表飞禽走兽,并加上其它巧妙的设计。这些绣品都被有钱的人用来作帐幔、枕头之类的物品,其精妙程度令人称奇。

在境内多山的地区生活着最好的隼。它们比外国隼小,胸、腹和尾部全都是淡红色;它们的飞行速度十分快,没有鸟能逃避它们的目光。

离开起而漫以后的路,沿一个平原前行七日,道路比较平坦,沿途有很多动物,景色也十分怡人。路上还经常可遇着市镇、城堡和散布各处的居住地。到了后来到达一座山下,由此再向前走,有一大斜坡,估计一共要走两天。山坡上果树极多,虽然现在这个地方除保护畜牲的牧人外,没有居民,但很久之前是有人住的。在到达坡的时候,所经过的地方气候非常寒冷,就算是穿衣数重,也难以御寒。卡曼杜城雷阿巴尔县及某些鸟类、特种牛强盗卡闹那斯人在这座山的斜坡的最下面有一个平原,向南延伸有五日的路。平原的入口处有座市镇叫卡曼杜。从前它曾是一座很大的城市,位置十分重要,可是经过鞑靼人的数次蹂躏,已失去了往日的景象。在它旁边还有一座城市的名字是雷阿巴尔。平原的气候温暖宜人,盛产小麦、米和其他的谷物。

在近山的位置出产枣子、石榴、榅桲果和其他的水果,其中有一种叫亚当的苹果,是我们气候好的欧洲所没有的。大批鸟儿被这些丰富的小果子所吸引,麇集于此,寻找吃的东西,但是回教徒非常讨厌这些动物,从不吃它们的肉。这里还有许多鹧鸪,黑白条纹,腿与嘴都是红色,和别的国家不一样。

牲畜中也有一些不同平常的种类,特别是一种大白牛,因为气候酷热的原因,牛毛稀薄,皮肤光滑,角短而巨大,后背长着一个肉瘤,高达两手掌。它们是外表美丽的牛,十分强健,所以被用来运载重物。当装载物品时,它如同骆驼一样,先跪在地上,等货物装好就会马上起来。我们又看到这个地方的羊和驴一样大,尾巴又长又大,每条约重三十磅,肉非常的好,十分可口。

这里还有许多村镇,为保护居民抵抗卡闹那斯人,建造又高又厚的土墙环绕全镇。因为卡闹那斯人抢夺他们所到的每一个地方,抢夺他们所见的所有的东西。为了让读者了解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仅仅叙述一件事就够了:有一个叫努哥达(Nugodar)的官员,是大汗窝阔台的哥哥察合台的亲人。当察合台统治土耳其斯坦的时候,努哥达正好在他的王廷。他当时就很有野心地想要自立为王。他听说印度的马拉巴的国家当时正受阿斯·伊丁苏丹(As-idin sultan)的掌握,没有归入鞑靼人的版图,因此就秘密征集了一万名不要命的家伙,告别了他的叔父,隐瞒着自己的计划,取道巴达哈伤,直接进军到喀什米尔王国。但是因为这段道路非常难走,所以他损失了很多人马,不过最后终于进入了他想到的地方,出其不意地袭击了阿斯·伊丁苏丹并夺得了这座城镇及附近的许多地方,开始了对马拉巴省的统治。和他一起的鞑靼人,皮肤都是淡黄色的,这些人和印度的肤色暗褐的妇女结合,生下的孩子就叫卡闹那斯人,当地的话就是杂种的意思。他们一向以行劫为生,在雷阿巴尔还有他们所到达的其它地方,做尽坏事。

这些人从印度学来了一种巫术和咒语,能使黑白颠倒,几步之外就看不见人了。当他们抢劫时,没有一次不使用这种法术,因此他们靠近时就不会被人察觉。这里就是他们经常施法的舞台。因为当各地商人都呆在忽里模子,等候从印度来的商人的时候,因为冬季的长途跋涉,瘦弱的动物,必须送往马拉巴平原,利用那里的食物来饲养它们。卡闹那斯人发现这些之后,就乘机大肆抢劫,如果放牧这些马的商人没有钱赎身,他们就把他当作身边的奴隶。

马可·波罗也曾经陷入了这种人为的黑雾中,但最终侥幸脱险,逃到科萨密城堡。他的许多同伴很遗憾地被抓去了,有的被卖,有的甚至被杀。卡闹那斯人的首领叫科洛巴(comsar)。

忽里模子城和它在商业上的重要性

热风如前所述,在向南延伸的平原的南端,经过五天的行程,能够到达一个大斜坡,长约二十英里,因为有成群的强盗总是抢劫商旅,所以这段路非常危险。这条下坡的路直通另一个景色优美的平原。这个平原面积有两天的路程,它的名字是忽里模子平原。在这里渡过一些美丽的河流,就能够看见遍地的枣树,林中栖息着很多鸟类和我们那里所没有的各种鸟雀。最后到达大洋的沿岸。离岸很近的地方有一座岛,岛上有一座城市叫忽里模子。这里的港口是印度各地经营香料、药材、贵重物品、珍珠、金线织物、象牙和其它多数商品的商人云集之所。他们将这些商品卖给那些生意人,由这些人再运销世界各地。所以,该城的商业非常有名。它还掌管好些市镇与城堡,是起而漫王国的主要城市。这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艾乔马克(Achomak),拥有绝对的权力。同时,他又告诉大家起而漫王是他的君主。当任何外国商人死在他的管辖区域内,他便拿走该商人的全部财产,归入自己的宝库。每逢夏季,居民因为城内天气非常炎热,而且空气非常混浊,所以都不愿逗留在城内,而是陆续搬到靠近海边的地方,躲进一种用柳枝搭建的水上小屋里避暑。他们造屋的方法是这样,先用树桩固定在水里,围成半圆,然后将里面的水全部弄出来,另一面则利用河岸作墙,上面用树叶来挡住阳光。他们每天上午九时到正午的这段时间都在小屋内休憩。因为此时有一股风从别的地方刮过,炎热非常,可以使人呼吸困难,还有的窒息而死。所有在沙漠或平原中被热风吹到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幸免。这里的居民只要发觉热风快来了,就迅速跳入水中,让水一直没到下颚,等到热风消失之后,才敢跃出水面。

为了说明这股热风的厉害,马可·波罗描述了下面的这件事情,当时他正在这个地方。因为忽里模子的国君不愿再向起而漫王纳贡,所以起而漫王下决心在忽里模子国大部分居民出城避暑的时候,侵入该国,强迫他们继续像以前一样纳贡。他派遣了一千五百名骑兵和五千名步兵,经过雷阿巴尔,想出其不意,进行偷袭。但是他的兵士却被向导所误,未能在夜晚之前,到达目的地。因此,他们只好在距忽里模子很近的小树林宿营。第二天正准备继续前进时,遭到前面所说的热风袭击,全体官兵都窒息而死,没有一个人能回去将这个悲惨的消息说给他们的君主。当忽里模子的居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就去掩埋尸体,以免臭气污染空气,传染疾病。可是,他们发现尸体已被热风烧糊了,四肢轻轻一触就脱落下来,所以只好将尸体就地掘坑埋葬。

忽里模子人的船只十分落后,使商人和其他乘客在航行中会承受很大的危险。这种船的缺陷原因是建造时不能用钉子。因为造船的木料非常坚硬,像陶器一样容易碎裂。当钉钉子时,他们总是回弹起来使船板裂开。因此船两边必须小心地用螺旋钻穿孔,再将木头放进去,才能建成船体。然后再用来自印度的一种里面生有像毛一样纤维的坚果皮(椰子),将船固定。这种绳索的制法是:先将这种坚果的皮全都放在水里面,使较软的部分腐烂,然后将其中的丝条洗干,制成绳索去绑船。这种绳索浸在水里能经久不断。他们的船底也并不涂沥青,只涂一种鱼脂肪提炼出来的东西,再用麻絮填塞缝隙。每船仅仅有一根桅杆,一把舵和一个舱。货物装好了就用兽皮盖住,再将运往印度的马匹放在最顶端。船上没有铁锚,只有一种水下面的东西。因此,在恶劣的天气中——这些海的波浪大得惊人——小船常被风刮到岸上,发生触礁这样的惨事。

此处居住的人皮肤是暗褐色的。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在每年十一月播种,在第二年三月收获,果类同样是在二月采摘,只有枣子要到了五月才能成熟。当地居民用枣子和很多原料配制一种美酒,不习惯喝这种酒的人,一喝就会上吐下泻,但是一旦好了之后,再喝这种酒便十分有益于这些人的身体,能使人身体健康。

当地人的食物和我们的也不一样,因为他们要是吃小麦制成的面包和肉类,就会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因此他们的主要食品是水果和鱼,如苍那斯鱼、息薄尔鱼和他们的经验中无害的其它鱼类。这个国家由于气候过于炎热,能够晒焦每一种植物,所以只有沼泽有草,其它地方寸草不生。

当本地的有地位的人死后,他们的妻子在四个星期内必须每天大哭一次。同时,有一种人专门用这样的号哭为业,为了赚钱,他们可以对与自己不认识的人抚尸大哭。

讲完忽里模子后,暂不提及印度转而向北方,来说一下起而漫王国。离开忽里模子以后,要是从另一条不同的道路向起而漫王国前进,就能够进入一个美丽的平原。这个平原十分富有,各种食物应有尽有,鸟雀的数目也很多,特别是鹧鸪更是不可胜数,但是用这里所出产的小麦制成的面包,不喜欢吃的人简直无法下咽,因为当地的水苦涩不堪,因此连面包也带有苦味。在境内大多数地方都可以看见温热的水流,这种温水可以治愈皮肤病和各种疾病。这里的各种水果也很丰富。

起而漫和科贝姆之间的大荒原与苦泉水

离开起而漫以后,再走三天,便到达一个大荒原的最边缘。这个荒原有七天路程的距离,在它的对面是科贝姆城。进入荒原的刚开始几天,路上只能找到少量的水,而且这种水味道很咸,绿如草色,不能饮用。要是偶有一滴水入口,便会时时作呕;如果食用了用这种水熬成的盐,也会产生上述反应。因此,所有从这片荒原经过的生意人都必须自带饮水。而牲畜却只得饮用这些水解渴,但同样生病。在这三天的行程中一个人也不会看到,整个区域都是干燥的沙丘和荒芜的土地。由于没有饲料,动物在这里也无法生存。

第四天,可看见一条淡水河。不过河床大半都在地下,有些地方由于河流的湍急也会凸显出来,在一个不是很长的距离内可以看见水流,商旅可从这里获取充足的淡水。劳累的人们都在这里休息,后三天的行路状况与前三天的没有什么不同,最后终于到达了科贝姆城。

科贝姆城和它的制造业

科贝姆是一个大城市,居民遵守这里制定的法律。他们能制造一种又大又漂亮的铜镜。境内出产锑和锌。从中可提炼一种混合物斯坡的阿姆(spldiam)。它的制造程序就像这样:从含有这种混合物的矿脉中开采出粗坯矿石,接着把它放入一个烧红的大炉子中,并在炉上方放一块铁制的格子板。通红的石头升腾起来的烟或汽,凝结在格子板上,冷却后变成固体,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混合物,同时不能升起的粗渣就留在了炉内,这就成为斯坡的阿姆。

从科贝姆到波斯边界的

蒂莫全的行程和奇异的树离开科贝姆,穿过一个八日行程的荒原,沿途几乎没有任何水,既没有水果,也找不到树木,就算能发现水,也是苦涩难咽。因此旅客途中所需的水,必须自行携带。但他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