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孤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8:19:17

点击下载

作者:麦子奇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恰到好处的孤独

恰到好处的孤独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恰到好处的孤独作者:麦子奇排版:AGOOD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间:2016-02-01ISBN:9787569900200本书由北京竹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自序最好的诗篇,在离你最近的地方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孤僻的人。就像许多人喜欢呼朋唤友聚会畅饮一样,我喜欢安静地独处。因为喜欢独处,就讨厌热闹和人群。但是独处的选择,与社会化的认识是背道而驰的。我妈就不认同我的喜好。

我想把别人的世界推向远方,剩下自己的世界。我太沉湎于居家时的心境,以致有时候我走出家门反而看不见世界,蜗居家室反而能看见世界。街上的人群越热闹,我越没安全感,反而有种疏离感。

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学家,或许会觉得我有心理问题。即便你不是,可能也会觉得我很不正常。一个显得孤僻,甚至自闭的人,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可是我认为自己没什么问题,只是我的爱好与社会的大多数不一样罢了。就好像有人关注穿着打扮,有人关注影视时尚,有人喜欢热闹,自然就有人喜欢安静和独处,一切都是个人的选择和爱好罢了。

事实上,我发现,当我进入独处模式的时候,接触的人少了,说话也少,心思更加专注。留下更多的时间,我便阅读书籍、写作文字,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这种独处的生活让我的内心变得平静、安然。让我看待世界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平和。

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还有很多话想要说,我想为自己的独处生活寻找理由,让周围的人理解我、认同我。但是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就觉得自己无话可说了,也写不了一个字,连谈论自己的欲望都没有。后来,我开始每天记流水账,写一点自己的心情,不再刻意地作文章,不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也许是长时间的独处,使我习惯孤独的缘故吧。本来应该让人难受的孤独感,在我的内心逐渐地消融了,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寂寞之处,反而很享受这种独处的生活。我也不再要求他人的理解和肯定。对于他人投来的异样目光,我也变得不在意了。

又或者是年纪增长、心理成熟的缘故,经历几番离别,积淀一段成长,开始不再怀恋过去,不再担心未来,只记取当下发生的事情,心里冷冷清清的感觉少了,安定淡然的感受多了。以前内心总是充满急迫,而今开始坚定自己的选择,安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步一步慢慢向前走。

有哲人说,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不过,有的人听到这句话,往往倾向于消极的理解,总觉得有种凄清的意味。其实不是这样的。就我的认识来看,这句话是一种指点,大概是想告诉世人: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我想,既然外面世界的丰富性是无法穷尽的,那么生活越简单、纯净,就越是自我的。

这本书收录的文章写于不同时期,可能是散文,可能是杂文,也可能是小说,有些可能是真实的事情,有些可能是我做的梦,我的幻想。但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一个趋向于内心的人来说,都是真实的,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嗯,我就是想要好好看看自己,想知道自己与世界是如何相处的,我想知道自己所理解的生活是怎样的。如果你对一个独行者的生活和臆想有兴趣,并且不嫌啰唆的话,不妨一看,希望这些文字能带给你一些好的感受。

以前我总以为生活在别处,梦想在远方。当亲近自己,体味孤独,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时我才知道:最好的诗篇不在远方,而在离你最近的地方。麦子奇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第1章我的人生路,注定还要我来走回味孤独的时光,与自己对话,我才明白:我的世界就是我自己,我的问题就是我自己,我的答案也同样是我自己。我的人生路,还要我自己来走。人生本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也不可战胜。我们能做的就是与它平静地共处。——题记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令人沮丧的事情。比如,一向低调的欢欢,最近她花了三个月的薪水买了一个名牌包。据我所知,她一直都非常讨厌那种张扬的、奢华的东西。

对于她的转变,我很感兴趣。见我问起这件事,她叹了一口气,说:“我发现圈子里的人几乎人手一个名牌包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很孤独。”

啊,孤独?原来是因为孤独。是的,我们努力谈恋爱、结婚,参加饭局、牌局,拥有房子、汽车和奢侈品,让自己变得像周围人一样,甚至还好一点点。我们以为,只要努力变得跟周围的人一样,跟周围的人在一起,就可以减少孤独感。

可是,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一

我的一个朋友,对人生充满理想,她想结婚,她相信婚姻会带来安全、舒适和快乐,但是她在情场上屡败屡战,始终没有找到令她满意的婚姻。她认为,了解、默契和自由是婚姻的基本要素。她说,最主要的是,结婚之后,就不会再有孤独感。

一切都是如此美好,终于,有一个很好的男人愿与她共度一生。可是,就在婚礼那天,她跑到洗手间哭了一场。她不知悲从何来。这桩婚姻看上去很完美,他们彼此了解,又有默契,他们能给彼此自由。可是,她却在那一刻,感受到了无以名状的孤独。

我想我明白她为什么流泪,结婚是一件好事,但是与完美的生活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事实上,等她进入真正的婚姻之后,才发现孤独并没有消失——无论夫妻俩人如何亲密,总是存在不能理解的事情。

所以,没有人能够从孤独中离开。二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孤独的旅人。

人群聚集的地方,并非没有孤独。我的周围有许多朋友,可我常常感到孤独。

孤独中夹杂着忧伤和难过,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有些伤心和难过,原本是没有直接原因的。对于心灵,有些感受就像天上的云朵,倏忽间来了,一刹那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孤独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在逝去的岁月里,我曾面对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失败,包括爱情,包括事业。沉重的失望和无法承受的轻飘,使我虚无成一片废墟。

那个时候,人越多,我越感到孤独。我便强迫自己远离人群。我欣赏凡高,阅读尼采,走进叔本华、康德……我便觉得又有许多人和我做伴。

他们的孤独博大得让我需仰视才看得见。我的心,便平静了下来。三

我开始意识到,人本来就是孤独的,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如果不能体会孤独,了解孤独,就很容易被孤独所击败,最终失去自己。

孤独并不等同于孤单和寂寞,它比两者的境界都要高,而且高许多。因为孤独是一种可以产生创造的境界。

如果孤独同样能将我培育成一棵硕大的高粱,我宁愿承受更大的孤独,只要不是绝望。

卡夫卡说:“与其说我生活在孤独之中,倒不如说我在这里已经得其所哉。实际上,孤独是我的唯一目的,是对我的极大诱惑……”

卡夫卡似乎很早就参悟了人生孤独的秘密,所以放弃抵抗,接受孤独的洗礼,他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约。他对婚姻、爱情没有野心,对事业也没有野心。

在人生的旅行中,有些人孤独地挣扎,有些人却是充实而祥和的。一个人的世界是贫瘠、浅薄、肤浅的,还是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和充满意义的,要视个人内心的选择而定。你选择什么,你就会迎来什么。四

人生是一场旅行,只要选择了,就不要问路有多远,脚踏实地地迈进,自然会有旅途终结的一天。这场旅行中,无论你曾经邂逅了多少朋友,要知道的是,你的人生路,注定还是要你一个人来走。

在人生伊始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无不洋溢着一种充满希望的快乐。然而,正当我们兴奋地攥着这张车票踏上人生旅途时,才发现我们手里攥着的,是一张单程车票。

无论你是否愿意,或者是否承认,我们的内心在很长时间内,都是要面临独居状态的。独居,更多的是指心理的状态,而不是特指身体所处的环境;独居,常是为了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种种问题。

所以,不是因为孤独而独居,也不是因为独居而孤独,而是因为提升自己的需要才独居。那些身处闹市中的人,思考的常是个人的利益,而独居者思考的,却常是人类的利益。

人生不想孤独,便不要排斥独居。因为独居可以让你面对自己,充实内心,而避免空虚寂寞的情绪腐蚀心灵。五

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写了一本小说,名字叫作《十一种孤独》。在这部小说里,他用极其冷峻的笔调写下11种孤独的人生:被公司辞退的白领、总是妄想的出租车司机、沉浸于文艺的小青年、婚前陷入迷茫的男女、步入老年的教师、转校的小学生、患有肺结核的人、患者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和退役军人。

阅读这些故事,你可以看到活生生的身影在晃动。是的,作家所写的都是真实的生活,是人们都熟悉的生活,就是那些失落与绝望,那些没有希望的日子。

看过之后,你可能会觉得作家实在太无情。这样的故事,或许会让人更加恐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或许能帮助我们破除生活的种种幻象。

佛教哲学家却吉嘉措说:“人生就是你身边睡着一只老虎,你会恐惧、逃避。如果你不知道这一切是幻象就会成为问题。你要骑在它上面,抚顺它的毛,人生的目的是要和老虎睡觉。”

在我看来,或许,孤独就是一只这样的老虎。

孤独,与人相伴相生,我们不能与之对抗,更不能试图去打败它,因为孤独是打不败的。孤独感成为生活里最固执、最持久的一部分,我们将与之对峙、战斗、和解,这个过程几乎会贯穿我们的一生。孤独感像极了无可救药的毒药,却又无人幸免,无人逃脱,无人可救。事实上,当我们承认孤独、观察孤独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孤独感就开始消融。理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我们说好累,他会说他也很累。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话能感动别人,可那是错觉,我们只是感动了自己。——题记

结束了忙碌的一周,终于迎来了周末。如释重负,我松了口气。就在这时,手机响了,一个朋友约我星期天出去吃饭。“周末没事,一起出去吃个饭吧。”“我不想出去,我只有一天休息时间。”“我星期六还要加班呢,每天回家也都是晚上十一点钟。”“如果我星期天出去,就相当于我接连两星期都在上班,这样实在太累。”“我每天也很累,身心俱惫。吃个饭,放松一下嘛。”

没办法,我只好拿出强硬的态度来拒绝他:“我不去!”

然后,他就不高兴了,说:“你这个人也太不给面子了,以后还怎么合作?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理解呢,在哪里?

我想,看来是真不能愉快地玩耍了。一

事实上,我也不是一个爱玩耍、爱热闹的人。

我说过,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我需要独处的时间。除了正常的工作日,每周的休息日,我只想好好待在家里,好好休息,看看电视、看看书、晒晒太阳。

我想,除了我爸妈,也许没人理解我了。

可是现在连我爸妈,也开始不能理解我的孤僻行为了。跟心理学家一样,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病。正常的人应该趁着周末的时间,出去约会、找女朋友。

跟我妈打电话的时候,开口没说几句,我妈便开始催促:“赶紧的,你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不成家,不是个事啊!隔壁家小柳,人家孩子都好几岁了。”

我说,不用着急,这事情急也急不来的。

我妈说:“你也要理解一下,我和你爸现在都不好意思出门,其他的老头老太太,孙子都抱不完……”

理解?又是理解!二

一个人不被理解时,便会感到孤独。

我爸妈肯定觉得孤独了,只是他们的孤独是因为什么呢?

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

是因为别的同龄人都做了爷爷奶奶,而自己还没有抱上孙子,而感到孤独?

还是因为我这个做儿子的没有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而感到孤独?

我想了一遍又一遍。

或许真的是因为我不能理解他们,所以他们才觉得难受,所以才会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老话题。

在爸妈的眼里,孩子没有婚嫁,就好像他们没有尽到责任。

可在孩子的眼里呢,婚姻的抉择,乃至以后人生路途的抉择,本就是自己的事情,和爸妈没有关系。

相互不能理解,于是都感到孤独。三

我跟朋友小舒说起关于理解的事情。

小舒说:“理解?别跟我谈理解,一说理解,我就来气。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理解,我跟你讲一个事情,就知道了。”

小舒参加工作那年,因为不能承受沉重的压力,委屈地在办公室里号啕大哭,领导就坐在她不远的位置,依旧很淡定地工作。

人事部门的官儿担心小舒影响其他人办公,就找她的领导,说:“你的兵都哭了,还不去劝劝。”

领导非常淡定地说了一句:“做业务的,谁没有哭过啊?”

其实,小舒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依然被挑剔。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还经常半夜三四点加班。自工作以来,她已经累病了好几次,整个人都瘦得厉害。

每当她找领导诉苦,领导都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他不是她,他不用半夜三更加班,他永远不能感受她当时的心情。四

你跟别人说你很累,他会说他也很累。事情不发生在他身上,他总觉得是你这个人有问题,是你在小题大做。

其实,有时人与人只要多体谅那么一点,就不会那么难堪。但是这样的体谅是很少见的。

哪怕是最亲的人对你表示关心,很多时候都关心不到点上。

你要是多诉几次苦,他不耐烦了,一顶大帽子就会扣下来,说:“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不能吃苦,太矫情了!”

这样的话说出来,你什么话都不能说,真是有苦说不出。

生活中总是遇到这样的人,有点儿经历,就总忘不了在别人艰难的时候拿出来教训别人:“想当年,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我都吃得了这样的苦,你为什么就不能?”

这样的话到底是想说明什么呢?说明他比别人更高明,还是要说明别人吃的苦还不够。这到底是安慰、激励,还是用心良苦地传授人生经验?五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自己搞定一切,再苦再累,都要撑着。所以,让理解见鬼去吧!

只要你还没有倒下,你所说的任何话,他都不会相信。你再多嘴,就是找借口,就是矫情。

只有当你真正被压垮时,出现了惊人的状况,他可能才会相信你那时真的挺不住了。

这就是人生的真相吗?很多时候,因为你还没有成功,连身心俱疲的权力都没有。而当你真正成功,站在讲台上,说起经历过的辛酸往事时,则会有无数的人相信——歌词里不都这样唱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可见,想要获得别人的理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给予别人理解呢?那同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我想理解我的爸妈,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找一个姑娘结婚,然后生孩子、养孩子。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理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想到这些道理,人又怎么可能不孤独呢?其实你没那么糟糕在你最孤独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观众——内心里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所以,保持微笑,别演砸了。——题记

一个人的时候,我经常默默地拣拾过去。

痛苦或欢乐,成功或失败,在生命的历程中都表现为一种富有。鲜花和掌声都是在瞬间定格的,生命不会有永恒的辉煌。生活的过程,就是从一个瞬间的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与自己相伴,而完成这个过程,孤独是无法超脱的。这是生活对自己的挑战。

因为孤独,我们或许会烦恼,或许会感到清冷,但不会对生活茫然,不会使生命感觉空虚。一

小的时候,我饱受挫折。不过,你不要误会,我在物质上并不匮乏,只是在精神上很空虚。

在上小学时,我就不太喜欢说话,所以不太受人欢迎,也从来没做过什么让老师、同学喜爱或赞赏的事情。而且,我的性格有些孤僻,更不愿意去讨好别人。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常常被排挤在外,表面上我会装出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内心特别想获得别人的认同及肯定。我试了一次又一次,但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到谷底。

后来上了中学,我慢慢地从谷底往上爬,结交了一些有共同语言的朋友。有一段时间,我还担任了纪律组长。这让我的自我认同感得到了一些满足。

离开中学,我去了大学。结果,大学的生活再次掉到谷底。在那里,我没有朋友,没有零用钱,还特别想家,而且成绩很糟糕……

那时,我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二

二十一岁时,我从学校毕了业,在陌生的城市里工作。因为不喜欢热闹与应酬,在单位里成为被孤立的人。单位领导认为我不能融入集体,因此对我不咸不淡的。那段时间,我感觉非常孤寂。

一天傍晚,我不值班,拿着地图搭上地铁,因为我想看看艺术街。我眼睛睁得大大地,注视着地图和站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艺术街的人行道上,漫无目的胡乱地走着,最后实在累得没办法,就进入街角的一家很小的酒吧。柜台上有一个不太殷勤的中年酒保,四周有四五个男人静静地饮着酒,连音乐也没有。

我掏掏口袋,掏出100块钱放在柜台上,一杯啤酒默默地被推了过来。我越喝,心中的寂寞就越厉害。

也许是喝醉了,我把兜里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放在了桌上,对酒保说:“我请客,请大家和我说说话好吗?”

邻座一个模样粗壮的男人,斜睨着我说:“你打哪儿来的?”那声音,就像在沙漠中听到水声一样,使我感动。

我试着和他们谈话。他们的职业都不同,有在补习班教数学的,还有杂志社的编辑、服装设计师。完全是彼此不相干的人,就这样互相交谈着。三

酒吧的人们都谈些什么呢?天气、今天的菜、足球赛、篮球赛,还有情人在窃窃私语,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这些东西听起来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关系,却又似乎阻隔人们情感的释放,终究成为假装的声音。来酒吧的人,或许只是为了听一听这里的无聊的人声吧。

我与他们闲聊了几句,就闭口不语了。孤独感再次扑了上来攥住了我的心。好像有一个人在跟我说:“年轻人,你逃不掉的,你就是孤独的。从你呱呱落地开始,孤独就如影随形,一辈子和你分不开。”

是的,即使我们有知己朋友、温暖的家庭、很好的工作、令人羡慕的爱人,我们也无法避免孤独。

无论何时,只要一回顾,在我们背后,总是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

孤独就好像是一片海,而我就是落入海中的溺水者。四

单位需要做一个宣传活动,领导听说我出过书,或许觉得我有几分文字功底,于是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草拟一个策划文案。

接下这个任务后,我就忙了起来。突然之间,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就是这样的感觉,这个任务顿时就将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

此前,我并没有写过策划文案。但是对于文字的热情,使我干劲十足。我开始学习策划文案的写作,上网搜索了大量的学习资料。

夜以继日地写,灵感不断闪现,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文稿。一周时间过去了,我的策划文案终于完成了。

看着自己的成果,一瞬间,有了心满意足的感觉。当时我觉得,那是我从工作以来,完成得最好的文字作品。五

终于,情况逐渐获得改善,我开始走出孤寂的阴影。当然,我仍然没有参加热闹的集体活动,我依然不懂得应酬,单位领导依然觉得我不能融入集体。

当然,我也没有再去酒吧里听那些无聊的人声。但是,我真的不再感觉孤独了,因为我开始享受孤独的时光。

我把我的手稿交给了领导,没想到领导看过之后,突然拍了一下桌子,大叫:“好小子,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手,行啊。文笔不错,点子也好。行,以后我们单位的文字材料就由你来负责吧。”

我突然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之所以感到心中荒凉,只因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一次的经历,改变了我对个人境遇的看法:原来人生没有那么糟,觉得人生很糟的时候,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当一个人没有方向、陷入迷茫的时候,就会感到孤独。而当你掉进了孤独的海洋时,你就得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游泳。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如果做一件事,会让你变得庸俗不堪,那为何要去做呢?——题记

当我轻轻松松进入一间房子,原先在房子里正在谈笑的许多人,此时,突然停止了说话,你猜我有什么样的感觉?

当我开开心心地发表了一句看法,结果没有人接话,原本议论纷纷的场合,瞬间变得安静下来,你猜我心里会怎么想?我告诉你,这样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一

那年,巧巧刚刚参加工作,到我们单位的设计部门上班。初来乍到,第一天她带了不少的零食。休息的时候,她就把零食拿了出来,分给周围的人。

中午吃饭的时候,巧巧问其他同事要去哪里吃。同事们都说要吃拉面。巧巧主动拿出手机来,说:“一起团购吧,来几份?”

下午放松的片刻时间,同事们一起聊天,聊到西大街的一家西餐厅。边上的巧巧搭了一句话:“那家餐厅真的不错耶,我去过呢!”

结果,换来的是一片沉默。没有人接巧巧的话,本来热热闹闹的聊天戛然而止。巧巧的脸一下子通红。二

老猫是我认识的人,他很独特,朋友很少,喜欢独来独往。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你不觉得孤独吗?

一个人从遥远的家乡跑到陌生的城市,没有亲人在身边,还没有朋友,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工作,甚至都没有一次像样的恋爱。这样的生活,真的受得了吗?

老猫笑了,问我:“置身于人群,与人嬉笑怒骂,就不孤独?你认为,什么孤独?朋友很少,没有恋爱,那就是孤独?那么,所谓朋友、爱人,岂非就是消除孤独的工具?”

我竟无言以对。

老猫说:“为什么会觉得孤独?那是因为你无所事事,否则人哪有那么容易孤独?至于结交朋友,志趣相投就好,不必强求。如果因为内心的孤独,就努力去融入所谓的圈子,不仅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反而会让你失去自己。”

老猫的话,让我的心结一下打开。三

巧巧做事非常勤快,只要有人开口,巧巧总会去帮忙,但是除了得到一声声的“谢谢”,这些“职场老油条”依然没有把巧巧当成朋友。

在职场当中,本来就是这样:每个人就只做着自己的事情,在各自的轨道上行走,即便遇到掉泪的事儿,谁又会为谁特地停下来,递上一张纸巾呢?

并非人们不善良,只是在追求利益、寻求价值的场合,总是缺乏某些温情。那些老油条总是将心思放在对他们有用的人身上。

那天,小组聚餐,其他人都通知了,偏偏就没有通知巧巧。

后来,巧巧知道了,只是淡淡一笑,说:“没关系,我那天约了人,就算想去,那也去不成。”

可其实那天巧巧哪里有约人。他们小组正在聚餐的时候,我看到巧巧坐在便利店里吃快餐呢。四

讲起孤独的事情,我跟老猫说巧巧的故事。老猫没有解释,说起自己的故事。在上大学的时候,老猫还不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那时的他特别喜欢交朋友。他交了很多朋友。

老猫觉得和这些朋友们很合得来。他的家境不错,所以他时常都会请这些朋友们吃饭、喝酒、唱歌。

有一次,不经意间,老猫听到了那一帮朋友议论他,其中有一个人竟然嗤笑道:“这个傻缺,以为家里有几个钱,很了不起,整天请这请那。大家多宰他几顿!”

故事讲到这里,我愣住了。

老猫对我说:“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厢情愿的。在我把别人当朋友的时候,别人根本就没有把我当回事儿。”

老猫继续说:“真正的朋友并没有那么多,好多看起来的投缘不过是逢场作戏,不要以为你掏心掏肺,别人就会善待你的友谊。”

我说:“这样的事情太残酷了。”

老猫笑道:“所以,我的看法啊,真正的友谊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得到的。其实,与其把时间花费在交结所谓的朋友上,还不如多花点精力提升自己呢。”五

老猫说得对,虽然巧巧看起来和我们不一样,属于比较外向的人,但想必她所经受的孤独感并不比我们少。

于是,我很冒昧的找她聊天,跟她说起老猫的一番话。

当我说到“与其花费时间交朋友,不如花时间做好自己”时,巧巧愣了一下,然后跟我说:“谢谢。”

随后几天,她突然申请调岗,去了业务组。我想那个地方一定很适合她的性格。她开始了火箭一般地升职之路。

半年时间,巧巧就成了业务一组的组长。一年后,她调任市场部部长助理。不久,又去了宣传部,担任部长职务。

当她再次回到设计部时,以前的同事都变了性子,不再对她爱搭不理的,纷纷都对她嘘寒问暖起来。六

有时候,对一群人聊的事情,其实根本不感兴趣,但因为孤独,我们希望加入进去,希望这样做就可以拥有一段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其实,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罢了。

你的搭话,无非得来两种结果:要么你被他们接受,要么你被他们拒绝。但是,被接受能代表什么呢?被拒绝又如何呢?

被接受了,就代表你成功了?被拒绝,被孤立,就说明你是一个失败者吗?

可在我看来,被拒绝、孤立,反而是一件好事。那意味着你不必浪费精力,意味着你可以不用去维护所谓的关系,从而避免把自己变得庸俗不堪。

我们所要的人生精彩,并不来自于所谓的关系。我们最后成就的精彩,根本原因还在于自己的本领和实力。你若没有足够的本领和实力,什么关系都是枉然。

做好自己,孤独又如何。不要担心没有朋友。当你把自己变得足够美好的时候,自然就有人想和你交朋友,你若不相信,大可以试一试。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的漠漠薄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题记

我不喜欢出门。

我愿意待在家里,过着重复的家居生活,日复一日。天空不需要多广阔,阳光只需要那么一小团,照射到地板上。

待在房子里,听着周围传来隐隐的市井之声,那么熟悉。我并不感到单调,相反却其乐无穷。

我待在屋子里思考、写作、洗衣、拖地。有时高雅,有时庸常。四壁将陌生的世界隔离在外,我只需要很小的空间,扮演自己喜欢的各种角色。

在这里,我感到安全而自由。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摆设家里的物件:鲜花、玻璃杯、水果、刀叉,构成一幅意义朦胧的画面。

里面,有我的意志。

为什么在外面我们会感到压抑不安呢?因为外面的世界不能按我们的意志而转移,陌生的东西总给我们带来威胁。

沙发、茶几、窗帘、床帷,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温暖安心。接着,我的内心就打开了,整个人如同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我是不愿出门去购物或办事的,哪怕就到附近去。每次办完事回到家,我就有如释重负的感受。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幽居生活。

但是,终于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烦闷,突然想出门去走一走。一

一路行去,我什么都不想。头脑放松了,心里烦闷略减,进入与平时完全不同的放空状态,这时最容易产生灵感。我知道,哲学家与思想家都很喜欢散步。

走在铺满碎石的小路上,穿过纵横交错的田地,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茂盛的野花,微风徐徐吹来,很是惬意。不过,我觉得徒步旅行和郊游没什么区别,不就是走几个小时的路嘛。

登上一个小小的山坡,一片开阔的海和一个小岛映入眼帘。人们为了不迷路,在山坡上的很多地方都画上了标记。有人在巨大的岩石上用油漆标了一个箭头,上面还堆放着一些好看的小石块。

沿着弯弯曲曲的台阶往下走,绕过这片小山坡后,一条寂静的小路就出现了。路旁的野花悠闲地盛开着,我继续沿着小路慢悠悠地走着。

忽然,我觉得左脚脚趾很疼,于是在拐角处坐了下来,想看看自己的脚到底怎么了。对于平时不怎么运动的我来说,长时间的行走都是一种惩罚。

但是没办法,已经出来这么远了,我还是硬着头皮走下去。二

我只好放弃小路,开始在车道上行走。经常有车以极快的速度奔驰而过,转眼就不见踪影。其实那样的速度应该不算快,只是我现在在行走,才会觉得车速快得可怕。

走在车道上,没有车来时,真是寂静啊。有时,我会蹲坐下来,欣赏道路旁边的野草,发出感叹:“这里居然也有花!这是多么令人惊讶的生命力啊!”

如果一直待在家里,不出去走走,根本注意不到这些。原来,除了我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外,还有另外一个美丽的世界存在着。

这另外一个世界,此前之所以让我感到不安,只是因为我没有认真去欣赏,如果我不放慢脚步,又如何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呢?

的确是这样。在很久之前,我就有过如此美妙的相遇,只是时间过得太久,早已经忘记了。

有一次,我和一个女孩一起去旅行,在悬崖峭壁上,看到了盛开的花朵。

还有就是小时候,住在姑妈家里,我每天要走5公里的路去上学。通往学校的小路两旁,也开满了花朵。

这时,我想起了以前深爱过的一个女孩。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她悲伤的眼睛,曾经我觉得自己一旦陷进那双眼睛里,一切就都会变得危险起来。

那些互相交织的回忆,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三

我在道旁的一块石头上坐下,看着盛开的一簇野花,我忽然明白了为何必须一个人徒步行走。因为只有一个人,才能在行走的过程中遇见真正的我。

一边走,一边想着自己的事。那些好的事,伤心的事,烦躁的事,没有头绪的事,还有现在的感觉,过去的回忆,等等。

一个人独处时能体会到与他人在一起时完全不同的感受。即使大多数都是一些零碎的片段,有自己的幻想,也有无谓的担心,但是在那些零碎的片段中,也许会有能让人顿悟的关键提示。

现在的感觉和过去的回忆,看起来似乎毫无联系,但它们却能在你独自行走的过程中自然地结合起来,使原本处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灵感同时出现。

愉悦的孤独激发出灵感的火花,把我带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一步,又一步,我感到自己和身后的世界越来越远,同时,又迫近了自己前方的世界。现在,我觉得自己所有的僧恨、悲伤、自我怜悯全部都无足轻重了,我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扔掉,然后继续前进。这样的想法使我的心渐渐温暖柔软起来。

这一刻,我体会到孤独的意义。是谁的孩子、谁的丈夫或者妻子,哪个公司的经理、总监,这些都不再重要。孤独可以使他的整个身体都回到最原始的状态,而这样的感觉打开了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四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疑惑:我为什么要选择过这样的生活?就好像现在,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明明右脚已经起了水泡,走路的时候火烧一般疼,但我还是不停地走着。

我在心里默默地回答自己:“因为你必须独自行走。只有不害怕独自行走,才意味着你是活的,你在成长。”

我想,以后也要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每次答案不一样,那就说明自己的人生在不断地前进。

我边走边想,我发现了挣脱束缚的自己。但是,我并不担心会迷失,如果那不是自己所寻找的方向,只要按原路返回就行了。

那些短暂的伤害与痛苦,与人生的道路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

我转过身,继续走,带着愉悦的孤独。第2章选择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挺拔的高楼,璀璨的灯火,华丽的商城,这一切仿佛与我无关,我的内心有种孤独。但是我不能悲观,因为拼搏的脚步已经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放下不喜欢的人生角色别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做你自己。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就是你做你自己。——题记

有一年暑假,我突然想去支边。

听说边疆的山区里,从来都不锁门。在夜里,孩子们在黑暗中奔跑,从来不带灯。听说那里的山月河流,永远不会变换。

还没有开始报名,我打电话回家,跟我妈说想去支边的想法,征询她的意见。我当然想得到她的支持。

我妈听了我的话,当时在电话里的第一反应是:你不知道那些地方不安全吗?要是遇到什么事情,该怎么办?

这些年,我的各种任性行为确实让爸妈头疼,本来干着好好的工作,经常说辞了就辞了,然后去旅行。按爸妈的想法,我应该好好地在网络公司上班,而不是跳槽去码字,但最终他们只能完完全全依着我,都不曾阻拦什么。

但是,这一次,我从我妈的话语里闻到了“拒绝”的味道。

电话末了,我妈说:“你少做一些让家里人操心的事情吧。”

一下子,我便兴味索然。一

我一直觉得,所谓对自己好一点,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做自己。可是,很多人做不到。

我认识一个姑娘,她长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很让人赏心悦目。但是,她会觉得想做自己,特别困难。

她说:“我的生活一直被人践踏着。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要求我,我知道,我一直都在过他们希望我过的人生,我就这样一再退让着,已经忘了自己需要什么。”

她说:“我的工作是爸爸安排的,换了几次工作,都是他帮助找的,我无法容忍的是,每次他插手,我都照做,没有丝毫反抗之心。其实我根本不喜欢他们插手,可我一直不能做我自己……”

是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不能做自己更痛苦的了。

其实,只要我们能真诚地面对内心深处坚定的渴望,人生就会回应我们。关键就在于你能否诚实地面对自己。

想做回自己,那就承认自己的演技不够好,放手自己不喜欢的人生角色吧。二

我认识一位母亲,因为离婚而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歉疚,她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咬牙忍住,待在这个不适合她的婚姻中,也许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但是,我不这么看。待在自己不喜欢的角色里,让自己失去理直气壮的生活状态,苦了自己,又怎么能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呢?

我跟这位母亲说:“离婚是给彼此一个机会去寻找自己真正的幸福。如果你能让孩子看到,离婚之后,你的确比以前快乐许多,这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影响。”

这位母亲的歉疚,使孩子也始终放不下父母离婚的伤痛。后来,这位母亲改变了自己的观念,过上理直气壮、神采飞扬的生活,孩子也变得快乐起来。

如果你是这样一位母亲,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自己不喜欢的人生角色,让自己变好。千万不要因为离婚而怀着负罪感,更不要觉得离婚就是对不起孩子。三

人生就如同一场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我们通常对自己扮演的角色产生很深的认同,以为自己就是这出苦情戏的主角,紧抓不放。

可是,角色是可以改变的。了解到这一点,我们便可以审视这场人生大戏,检视一下自己的角色。

同样的人生剧本,有的人演得精彩、漂亮,而有的人却演得灰头土脸的。想一想,为什么会灰头土脸?就是因为你演了一个灰头土脸的角色。

现在就审视自己的角色吧,你是严厉的母亲,还是弱势的女儿?你是被配偶忽略的怨妇,还是没有骨气的男人?

仔细地检查自己演出的角色,想一想,这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如果是你不喜欢的角色,那么,亲,不如赶快放下。

角色,就只是一个角色而已,就如同衣服,它们永远都不会是真正的你。不过,你不能没有角色,就好像你不能不穿衣服。

就像衣服有好坏之分,角色也有好坏之分。你要选好角色,要选自己喜欢的好角色。四

以前,我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最好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我再也不纠结这个问题了。因为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人生之定义。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生活中有不少人,习惯用统一的标准来定义人生。

一些父母也总喜欢按自己的想法来左右孩子的人生。一个倾向于井井有条、做事按部就班的人,生了一个比较随性、不喜欢整理并且东西乱放的孩子,往往就觉得:“我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有条理的人,为什么你就不是呢?”然后想方设法去教育孩子,让他成为一个有计划、按规则办事的人。于是,忘了他喜欢随性、即兴并且不喜欢被约束的天性。

可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哪种人生、哪种性格、哪种生活方式,甚至是哪种品格和特质才是“最好的”。

有些人觉得最好的人生就是努力做一个性格好、有钱有事业和非常好的伴侣;有些人觉得最好的人生就是生活得很幸福,和喜欢的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有些人觉得最好的人生是安安稳稳,没有风险和磨难,平淡而安心地活着……

人生有不一样的追求,你所欣赏并喜欢的那些特质,你也并不一定就要拥有,所以更不必强求别人去拥有。记住,这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每一种人生追求本身都没有问题。五

那天晚上10点的时候,我妈又打来电话:“关于支边的事情,我问了一些人,他们都说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就是有些艰苦。妈还是有些担心你,其实我还是觉得去那样的地方不太安全。”

然后,爸爸也打了电话过来:“你想去就去吧,我也不是很懂支边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吧。不过,那些地方的生活都很艰苦,你真受得了吗?”爸爸话语里支持我的决定,只是也有着不尽的担心。

天下的父母总是在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过,他们能够这样支持我的选择,让我一下就觉得整个世界都亮堂了起来。放下你不喜欢的角色,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如果你很喜欢木工手艺,那就成为一名木匠吧;如果喜欢牧场,那就去学习放牧吧。坚定地选择,认真地工作就可以了。不以别人为榜样妄想成为别人,忘了自己的本色,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题记

雅珊是我的一个朋友,从小时候开始,他的父亲就希望雅珊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希望她能擅长数学,希望她学习成绩好。但是雅珊偏偏不是很擅长数学,偏偏对于学校里的学习方式不是很喜欢。所以,雅珊从小就活得很别扭。因为没有机会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能力,所以长大后,她一直都不太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很自卑。

后来雅珊到北京工作,但是因为长期的不自信和不清楚自己的优势,一直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最开始,雅珊到北京去,主要是想考研。但是其实考研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因为她很明确地说过不喜欢读书。那么,她为什么还要考研呢?

她的爸爸说:“隔壁家的明明大学毕业后,直接就考上研究生了,听说现在一边读研究生,一边赚钱,真是有前途啊。珊珊,你也可以试一试嘛。”

雅珊的父母一直都希望雅珊能够成为更“有成就”的人。可是,只有雅珊知道,自己一直都过得很艰苦。一

我相信一句话:人的气质,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有些人天生就喜欢热热闹闹,很是合群;而有些人偏偏就喜欢独处,愿意安安静静地待着。有些人的性子是豪迈的,有些人的性子是婉约的,风格不同,各有所长,不必强求改变。

我们应该知道,天生的气质要改变起来会很难,也会很痛苦。因此,我不强求热闹的人去练习安静,也不赞成安静的人去追逐热闹。

一个天性习惯于专心做一件事的人,就不要妄求自己化身万千,否则必然在分身乏术之下,损害了自己原有的本份事业。

人最重要的是,明了自己的本色,发挥自己的长处。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以某某为榜样。因为以别人为榜样,于是我们忘记了自己的本色,结果是我们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的:辛辛苦苦地学习别人,模仿别人,最终丢掉了自己的本色,永远也无法成为别人的榜样。二

汪曾祺先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他总是对世间的寻常事物怀抱怜惜之情,阅读他的文字,总是能感受到其中的纯洁天真。

汪先生的文字很淡,却是百读不厌的好文字,就像橄榄,回味绵长。他的小说很美,虽然很少有跌宕曲折的情节,但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悠然的意境。

因为他的文字,让我对平凡世俗的生活充满感激和欣赏。当然,这样的文字同样也会有人不喜欢。而对于这一点,汪老先生早就看到了。

所以,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之路的时候,汪老先生说,自己的作品不是悲剧,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

他说:“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在跟在别人后头空空洞洞地喊了十来年的大江东去后,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只会写小桥流水,不擅写大江东去的人。”

他说:“我现在岁数大了,已经无意于使自己的作品像谁。别人怎么写我已经模糊了,我只知道自己是这样写的,就这样写了。”

是的,我只知道自己是这样写的,就这样写了。三

著名作家龙应台讲起自己的儿子,总是充满怜爱。有一次,儿子对她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龙应台将这件事写了下来,她说,对母亲最重要的,不是儿子是否成功,而是是否快乐。

按照世俗的观念来看,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极其普通,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强求所谓的成功、所谓的优秀。

我小的时候,读了许多武侠小说,我幻想自己学会绝顶的轻功,飞檐走壁,腾云驾雾,这样我就可以站在半空,对着脚下的人来人往,哈哈大笑。我想那样肯定很爽。

非常可惜的是,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领悟到轻功的奥义。现在,我知道这样的幻想就是不知所谓的“意淫”。

再长大一些,我开始喜欢电视里的歌星、明星,觉得自己长大后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光彩夺目。

可是,一批又一批的新艺人火了,一批又一批的老艺人谢幕,而我始终都没有光彩夺目。终究,我只是个极其平凡的人。

认识到这一点,我并不气馁,也没有消极。经历各种幻想后,我终于可以承认自己的平凡,这让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我开始学会接受自己,忠于自己,并且热爱自己。四

在生活中,看到周围成功的同事,你是不是同样会心生羡慕呢?

有时,你会想自己要像别人一样能言善辩、八面玲珑……于是,你很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结果发现,这样的改变非常艰难,并且感觉非常痛苦。你认为是自己不能吃苦?

不?

不是?

真正的答案是,你真的不是那样的质地。看到这样的论断,你或许会不甘心。

其实也没有关系。你就是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你不必成为他人眼中的样子,而应该向世人展示你的独一无二。

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作者古典说:“别说别人,就说你自己。你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痛,才最有力量。别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做你自己,这个世界需要的,就是你做你自己。请保持这种对于‘我’的热情,这种年轻时宝贵的无知。因为,世界就是因为你这样的人改变的。”

我不擅言辞,所以我写文字。我不擅周旋,所以我独处思考。我不擅交际,所以对情谊分外珍惜。

我不擅要求,所以我愿意去体谅和宽容。我生活平淡,所以能领略生活细微处的美丽,品味出白粥的滋味。

你看,就这样,做自己多好。五

后来,雅珊还是没有考上研究生,因为那根本不是她想要的。但这件事情又会被父母用来变成打击她自信的证据:“你看看你,到底能做成什么,考研也没有考上!”

前一段时间,雅珊刚刚从公司辞职,然后因为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而出现了很焦虑的情况。这样的焦虑,使她的身体出现失眠、腹泻、流鼻血、口腔发炎等症状,而这些症状,仅仅看医生是无法解决的。

雅珊也不知道自己的境况为什么会越变越糟。她的父母自然就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就算是到了现在,雅珊的父母还是希望她成为他们眼中的那个女儿,还是会不停地劝导她去做一些她不喜欢的事情。

从小到大,雅珊就没有时间取悦自己,她觉得从来就没有做成过一件令自己特别满意的事情,内心充满挫败感。

最终,雅珊也没有成为特别成功的人,但她的父母依然没有放弃对她的指点:“你看,你的年纪也大了,工作上还是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还是赶紧找个好男人结婚吧。隔壁家的红红,没有上大学,初中刚毕业就结婚了,现在孩子都老大了……”有时固执是最简单的办法固执没有什么不好,唯一可虑的是,你能不能一直固执下去。——题记

高中同学聚会。多年重聚之后,大家谈兴正浓,聊起学生时代的趣事。其中就数阿忆的故事最为精彩。

聊得多了,我们都纷纷为当年的阿忆抱不平。有人说:“你看,你现在发达了,就该回学校,到那个老师面前转转,让她看看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好呢。”

阿忆笑了,说:“我是该回学校看看她,不过不是去示威,而是去感谢她。当年,她百般阻挠,还不是因为担心将来我会后悔吗?”一

在上高中时,阿忆的成绩特别好,是班上最有希望考取重点大学的尖子生。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有天阿忆申请去参加艺术类提前考试。

班主任听说后,气得七窍生烟。

那是当地的省重点高中,那时的老师都想着把学生送进重点大学。报考艺术院校,在那个时候的人看来,就是“搞歪门邪道”。

现在报考中戏、北影,真的是万人空巷。但在那个时候,没有几个数理化成绩极好的学生会报考这些院校,大家都认为成绩不好才学艺术呢。

但是,尖子生阿忆就选择报考艺术院校,这简直是“离经叛道”啊。

班主任受不了自己最赏识的学生,竟然放弃报考重点大学,而选择去读“不入流”的艺术院校,这怎么可以呢?于是,她当即就把阿忆叫到办公室,然后劈头盖脸地一顿训斥。二

为了阻止爱徒参加艺考,班主任做了一系列幼稚可笑的事。不给阿忆批艺术考试的假条,不给阿忆补课,甚至还放出了话来:阿忆要是敢去报名,就不允许她参加期末的大型模拟考试。

那段时间,阿忆的日子真的很不好过。

学校有一条统一发型的学生守则,对此,老师们向来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急了眼的班主任却借着这条守则,让阿忆把飘逸长发剪成了短发。

班主任大概觉得,短发的女孩子不漂亮,这样应该就没有哪一所艺术学校会看得上她吧。

可是,即便班主任不断找茬,依然没有减少阿忆报考艺校的信心。

阿忆扛着巨大的压力,顶着蘑菇头去参加艺考,结果专业成绩排进前三名。高考结束,她顺利考入北京一家传媒大学的播音系。

阿忆毕业后,就进了电视台,成为主持人,从此风生水起。三

看着曾经执着而今安然的阿忆,我就想到了表姐的事情。

那年回家过年的时候,进门来就听到一群亲戚催促表姐生孩子的事情:“再不生就来不及了,养儿防老啊,有个孩子你心里就踏实了……”

坐在亲戚中间,表姐很平静,不反驳也不认同,只是始终保持着微笑。

我知道表姐和表姐夫早就定好了不要孩子的人生计划。但是家里的亲戚们看不惯年轻人这样的做法,因此总喜欢咄咄逼人地“围攻”,甚至还说出一些难听的冷言冷语,让人喘不过气来。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听到他们的一些话,都觉得心烦气躁,真不知道表姐的心里又是怎样的难受。

我对表姐说:“表姐,这么多人围着你,说着难听的话,你居然一点都不生气。”

表姐抬手抹了一下额头,说:“我也会生气的,只是他们终归是为了我好,何必要辩论得伤了和气。”

我以为她有所动摇:“那么孩子的事情呢?你打算怎么办?”

表姐摇了摇头说:“我会坚持自己的想法的。我尊重他们,这是应该的;但我也尊重自己,这就更应该了。”四

表姐被催生,我则被催婚,但我一度从表姐身上找到了坚持的力量——我们遇到被逼迫的苦,我们也有差不多的固执,我们都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我们就是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罢了。

今年夏天,表姐一家三口来北京旅游,为了带她儿子散心,因为小孩都上幼儿园了。在颐和园,我替这一家三口拍照时,觉得他们的生活真是幸福。

看到表姐开心的模样,我心里当然挺高兴的,不过,还是有一些不是滋味。因为我突然有一种“一个人在战斗”的感觉。

——我仍然固执地单着,原来坚持不生孩子的表姐却生了孩子。

我对表姐说:“表姐,我想起了你当年坚持不生孩子的事情。你知道吗?那个时候,我可佩服你了。我还以为你真的不打算生了呢,后来怎么又打算生个小孩呢?”

她说:“我可不是不能坚持下去,我只是想要一个孩子了,所以就生了。说白了,以前是没有准备好。”

说着,她笑了,转个话头,对我说:“你啊,年纪也有这么大了,怎么,还打算这么单身下去吗?赶紧找一个吧,你爸妈可愁了……”

我摇头说:“我还是觉得一个人过着挺好。”

表姐大笑:“你还是没有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女孩,要真遇上了,你就不会这么觉得,到那个时候,你会觉得没有她的世界真的很无聊。”

她说得不错,我是还没遇上。这个时候,小烟还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呢。五

那时,看看阿忆的故事,再看看表姐的转变,我也不知道固执是好是坏,尤其是我不知道我固执单身的生活方式是好是坏。

但是,我可以肯定一点,只要你觉得好,过得幸福,那么固执就是好的。如果你的固执让你很难受,那么,固执就是不好的。

关于我的生活,我倾向于一种比较自我的活法。我会参考别人对生活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但我不能接受别人对我的生活随意指点。

正如惠子所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但是,生活中偏偏有许多人喜欢指责别人的活法,指导别人的人生走向。网络上流传这样一句话:“每个苦逼的人背后都有一群指点江山的神。”真是这样。

有的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反正是别人的生活,事不关己,说起话来轻飘飘的,仿佛任何事情都非常简单。

有的人则以过来人的身份发出指点,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反正在他们嘴里,生活艰难重重,好像生活里没有好事。

还有的人则把自己的愿望与梦想寄托于人,其中的典型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对于子女通常早有规划,希望子女能够接受自己的安排。其实班主任对阿忆的做法也是这样,很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了阿忆的身上。

其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也没有什么道路是必须走的。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你想不想做、能不能做,这条道路你想不想走、能不能走。

只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愿意的生活,或许固执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我,也只有一个你。所以,每个人都是唯一而独特的。我们要做自己,顺着自己的感知而行。——题记

我知道我的人生并不完美,我更不是好榜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自己的人生还是觉得满意。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所做的事情都源于我自己的选择。

记得高三报考的时候,我一心想学中文,高考估分后,我的第一志愿就是某知名院校的中文系。回到家,我爸问起志愿填报的事情,我如实回答。

他听完后,坐在客厅的椅子上抽完一根烟,说:“读中文,毕业了做什么?我总觉得,还是学一门技术吧,这也更有保障,不如你就学医。”

我说:“爸,文科生不能学医的!”

他说:“文科生不能学医吗?把志愿手册拿来,我看看。”

结果,他在志愿手册上找到了一个中医学院,然后用手指点了点:“就报它吧,中西医结合很不错,文科生也可以上。现在大学不分配,出来自己开个诊所也很不错的。”

我无话可说。虽然他的态度温和,但是目光坚定,不容辩驳。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只好改了志愿表。然后,天不遂人愿,我的成绩过了这个中医学院的分数线,但是我居然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

没办法,只好回去复读。

复读那年,恰逢高考改革,文理分科忽然变成了文理大综合。出身文科的我自然就偏科了,结果成绩奇差,最终只能上大专。

经历这一系列的变故之后,在人生抉择方面,我爸再也不敢说什么了。每当我询问他的意见时,他都说,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吧。一

我现在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是没有办法超越自己的局限去看待事物的,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做出绝对正确的选择。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历史案例已经鲜活地证明了这一点,更别说我们身边那些更加确凿无疑地证明这一事实的生活。

可以想象,一个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很少从事文艺类工作,更不了解文艺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那么这个人又怎么会想到自己家的孩子或许就有这方面的才华呢?即使有些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有这样一点才华,恐怕也没有这样的眼光及经济基础去培养他吧。

我们村里有一个小姑娘,喜欢唱歌,喜欢音乐,上初中的时候,她从音乐老师那里了解到,学校有音乐特长生,她就特别想去学声乐、考艺校。

但是小姑娘的爸爸妈妈都不同意,还认为小孩子不安分,痴心妄想。

在我出去之前,我们那个小村庄里,还没有类似的文艺工作者的范本,因此视野有所局限的家长们,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小概率事件的实验者。

所以,农村的孩子通常都倾向于学技术、学手艺,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之抉择上,也通常都是父母说了算,很少有人能够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自己的选择。二

那个爱唱歌的小姑娘,本来想要去读音乐的,但没有得到爸妈的支持,爸妈希望她能够考一个中专,学一门技术,好快一点出来赚钱。

面对父母这个无法逾越的阻碍,姑娘妥协了。

初中毕业后,她就去了一个职校学电脑,然后成了一名打字员。不过,她依然很喜欢音乐,她还自己学会了弹吉他。然后她就在每天下班之后找地方唱歌。

结果,小姑娘唱歌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做打字员的收入。于是她就不做打字员,正式开始她的唱歌事业。近来,她到网上唱歌去了,获得了许多粉丝的点赞。我也去捧场了,她唱歌的声音确实非常好听。

小姑娘跟我说:“我没有想过去做歌星,也没有想过成为歌唱家,我只是喜欢唱歌,很简单,就是喜欢唱歌给自己听。”

啊,她就是想唱歌给自己听,因为只有自己才最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连自己的父母都未必理解自己,更不要提其他亲友了。

只有自己最能理解自己,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才是最自在的。三

当你选好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时,日子通常都会脱离常规,甚至,你还要做好众叛亲离的准备。如果你没有准备,那么,你就很难坚持下去。

记住,也许有人为你的勇敢而喝彩,但那也只是也许,不是一定。漫漫长路,每一步都要你自己走过。

对于我爸当年总是想干涉我的人生的做法,我并没有丝毫怨恨之情,说白了,那个时候还是我自己内心不够坚定,怎能责怪一个有心为你好的人?

如今,我明白了自己所爱的事,于是我就这样做了。直到今天,我知道自己依旧并不是家人所希望的样子。没有挣大钱的能力,而且还没有结婚,这就足以让所有的亲友看不上我,不过我已经不在乎他们怎么看了。

我的任性,让父母难过了,他们无法像我那样无所谓地坦然面对别人质疑的目光,所以他们总是在替我安排相亲对象,替我规划未来的人生道路……

但是,我无法为了让别人满意,去过别人习惯的人生。四

我一直都觉得很奇怪:北京交通拥堵,房价高昂,多日雾霾,看不出任何优势,却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人们纷纷涌向这里。我想不通,到底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并不美好的地方充满魔力?但这还不是北京最奇怪的地方。

北京最奇怪的地方是这里有奇奇怪怪的工作,还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人。这些奇怪的人回到家乡,通常会被人们当成怪胎,但他们在这里却活得很自然。

我的居住地附近有一个露天市场,里面卖什么的都有,蔬菜、肉食、水果、粮油、衣服、床单,等等。每天,这里人流都川流不息。

就在那个市场里,经常可以见到一位已经头发花白的老人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三轮车上还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穿着花花绿绿的旗袍、脸涂胭脂的男人。这个打扮怪异的老人不怎么说话,不过神情看上去很愉悦。

面对这样两个老人,没有人大惊小怪,也没有见到谁在围观谈论。我不知道他们的身世来历,也不想知道。我觉得不知道这些或许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正因为不知道彼此的身份,不需要彼此交代,不去妄加评判,人们才能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

突然,我知道了北京的魅力所在。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城市的无限包容性,才吸引了无数的人来到这里,而不愿意离去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