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渭川60年妇科治疗经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4:27:46

点击下载

作者:王渭川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渭川60年妇科治疗经验

王渭川60年妇科治疗经验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以重庆为中心所辖地区称为“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称为“蜀”,合称“巴蜀”或“西蜀”。隋代卢思道曾云:“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巴蜀大地,不仅山川雄险幽秀,江河蜿蜒回绕,物产丰富独特,而且文化灿烂悠久,民风淳朴安适,贤才汇聚如云。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府”巴蜀,不仅孕育出了大批横贯古今、闪耀历史星空的大文豪,如汉之司马相如、扬雄,宋之“三苏”等,也让“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杜甫等恋栈不舍。

更令人惊叹者,巴山蜀水,不仅群贤毕集,复名医辈出,代有传人。早在《山海经》中已有“神医”巫彭、巫咸,其后,汉之涪翁、郭玉,唐之昝殷、杜光庭,宋之唐慎微、史崧,清之唐宗海、张骥、曾懿等,举不胜举。尤其在近现代,名噪一时的中医学家,如沈绍九、郑钦安、萧龙友、蒲辅周、冉雪峰、熊寥笙、李重人、任应秋、杜自明、李斯炽、吴棹仙等,均出自川渝巴蜀。如此众多出类拔萃的中医前辈名宿,其医德、医术、医学著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都是生长、开放在巴蜀这块大地上的瑰丽奇葩,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篇章,是一份十分值得珍惜、借鉴和弘扬的、独具特色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自古巴蜀出名医”,何也?

首先,巴蜀“君王众庶”历来重视国学。巴蜀地区历史文化厚重,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等,不断有考古学新发现揭示着本地文化的悠久。西汉之文翁教化为巴蜀带来了中原的儒道文化,使巴蜀文化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而汉之司马相如、扬雄之文风,又深深体现着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巴蜀人看重国学,文风颇盛,即使在清末民国之初,传统文化横遭蹂躏时,巴蜀仍能以“国学”之名将其保留。另外,蜀人喜爱易学,宋朝理学家程颐就说“易学在蜀”,体现出易学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特征。“医易同源”,易学在巴蜀的盛行,使巴蜀中医尤易畅晓医理并发挥之。就这样,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中医营造了一块沃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濡养。

其次,巴蜀地区中医药资源得天独厚。四川素有“中药之库”的美称。仅药用植物就有5000余种,中药材蕴藏量、道地药材种类、重点药材数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巴蜀中医就有了充足的“利器”,药物信手拈来,临床疗效卓著,医名自然远扬。

最后,巴蜀名山大川众多,风光旖旎,道学兴盛,道教流派颇多,“仙气”氤氲。鲁迅先生曾谓“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学、道教与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医学更具“血肉联系”。于道而言,史有“十道九医”之说;于中医而言,中医“至道”中有很大部分内容直接源于道,不少名医精通道学,或身为道教中人,典型者如晋代葛洪及唐代孙思邈。巴蜀地区,道缘尤深。且不说汉成帝时,成都严君平著《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使道家学说系统化,对道学发展影响深远。仅就道教名山而言,“蜀国多仙山”,如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为“道教祖庭”,东汉张道陵于此倡“正一盟威之道”,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青城山为道教“第五洞天”,至今前山数十座道教宫观完好保留;峨眉山为道教“第七洞天”,今仍保留有诸多道教建筑。四川这种极为浓厚的道学氛围,洵为名医成长之深厚底蕴。

自古巴蜀出名医,后人本应承继其学,发扬光大。然而,即使距今尚近的现代巴蜀名医,其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现状堪忧。有的名医经验濒于失传;有的以前虽然发表、出版过,但如今难觅其踪;间或有一些得以整理问世,也多由名医门人弟子完成,呈散在性,难保其全面、系统、完善。如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中,成都李斯炽、重庆熊寥笙、达县龚益斋、大邑叶心清、内江黄济川、三台宋鹭冰等,这些医家,虽有个人专著行世,但一直缺乏一套丛书将其学验进行系统汇总与整理。

此外,现有的名医经验整理专著,多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分册出版,较少赅于一书,全面反映名医的学术特点。而有些名医在生前喜手录医悟、医论与医方、医案,因未得出版,遂留赠门人弟子,几经辗转,终濒临失传。如20多年前去世的名医彭宪彰,虽有《叶氏医案存真疏注》一书于1984年出版,但此书仅为几万字的注解性专著,只反映了彭老在温病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而他利用业余时间,手录的大量临床验案,至今未得到全面发掘整理,近于湮没无闻,遑论出版面世。痛夫!这些乃巴蜀杏林的巨大损失!

吾从小跟名师学中医,于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医疗卫生工作,70年代在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在此期间,与许多现代巴蜀名医熟识,常受其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几十年来,深感老前辈们理用俱佳,心法独到,临床卓有良效,遗留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颇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若不善加搜集整理,汇总出版,则有绝薪之危。有鉴于此,我们早冀系统搜集整理出版一套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丛书,这也是巴蜀乃至全国中医界盼望已久的大事。适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亦有此意愿,不谋而合,颇为相惜。此套丛书的出版幸蒙年逾九旬的巴蜀中医泰斗李克光教授垂青、担纲主审,并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的政策支撑,以及重庆金阳等企业的资金支持。尚得到不少名医之后或其门生弟子主动提供文献资料和相关素材之鼎力相助,更因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社科课题而顺利完成了已故巴蜀现代名医存世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对此,实感幸甚,诚拜致谢!

恰逢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5个部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及成都中医药大学60年华诞之际,双喜临门,盛事“重庆”,愿以是书为贺,昭显巴蜀中医名家近年来的成果,尤可贻飨同道,不亦快哉!

丛书付梓之际,抚稿窃思,前辈心法得传,于弘扬国医,不无小益,理当欣喜;然仍多名医无继,徒呼奈何!若是丛书克竟告慰先贤,启示后学之功,则多年伏案之苦,亦何如也!

纸牍有尽,余绪不绝,胪陈管见,谨作是叙!并拟小诗以纪之:

巴蜀医名千载扬,济羸获安久擅长;

川渝杏林高翥日,岐黄仁术更辉煌。丛书主编 马烈光2016年8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内容提要

王渭川(1898—1988),号鲁同,江苏省丹徒县人。自幼习岐黄之术,勤求古训,精研中医典籍,其学术思想溯源《内经》《难经》《金匮》,近师张锡纯、张山雷、丁甘仁、恽铁樵等中西汇通派学者。对《金匮要略》造诣尤深,多有独到见解。临证善用虫类药治疗各种内、妇科疑难重症,疗效显著。是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妇科专家。

本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全面总结了王老近60年妇科临床经验。全书将妇科疾病,从经、带、胎、产四门中,突出其常见病和疑难病,并把王老总结的妇科治疗六法、四项治则熔于一炉,从而结合辨证论治和随证施治的灵活方法,达到择精守约、纲举目张的目的。每一病证后,都附以验案,并根据病源、症状、辨证传变、脉象、舌苔、疗效等综合详述,以方便后学品读、借鉴。原沈序

我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四川万县筹办平民医院,认识王老渭川。那时,他悬壶万县,医名鼎盛,为当地群众所信赖。新中国成立后,我由重庆来首都,参加北京中医研究院筹备工作。王老亦赴成都中医学院任医职。他在该院附属医院主持治疗时,对于疑难杂症治愈甚多,如阿狄森病、风湿性心脏病、肠风赤痢(严重赤痢与肠风下血合并症)等皆能手到病除,为广大病患所称道。

王老鉴于人体脏腑功能互相制约,互相配合,其病理形成常是互相关联,并有共同的特点,掌握病理的发生及转归规律,往往可以推本求源、异病同治,因而创造性地订立六法,通治四十二类病。例如,补虚化瘀理气法,可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脾肿大、阿狄森病;息风通络法,可治癫痫、子痫、精神分裂症、夜游症等。

王老晚年埋首芸窗,奋力写作,除著成《王渭川临床经验选》并已出版外,近年又编成《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一书。书中首列绪论,次总论及各论。王老认为,妇科是内科的一部分,它与中医整个学术是不可分割的。它对妇科特有疾病,先总论,次选方,再作医案举例,并及前贤医案选。例如,治疗月经疾病中的痛经,王老说:“经前腹痛,多属气滞血涩,宜八物汤、加味四物汤等;经后腹痛,多属血寒血虚,宜归脾汤、小温经汤等。其中加味四物汤,以四物和血,延胡索、香附、砂仁、莪术、桃仁、红花理气通络,用于经来腹痛拒按、脉弦、苔薄之症颇有功效。回忆我在本院内科研究所工作时,有随我学医的青年女生,每次行经,腹部剧痛,在床上翻滚不已,虽用麻醉止痛针剂,亦不能完全止痛。当时如有王老此书,选方投药,定可止痛经调,得到根治。

癥瘕、积聚、痃癖相当于现代医学妇科中的子宫肌瘤、输卵管囊肿等,患者较多。本书介绍了活血祛瘀,调气疏肝的膈下逐瘀汤;益气养血,行血破瘀的葱白散;以及其他方剂,可供肿瘤专科借鉴。

综观全书,对经、带、胎、疾病症,理论联系实际,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成为现代中医妇科的重要参考书。沈仲圭于北京中医研究院1980年5月原自序

近人恽铁樵氏曾说“中国有汗牛充栋之医书,其真正价值不在议论,而在效方。议论多空谈,方药乃事实”云云。揆之实际,我们还要突出理论与方药,始能昭之后学。所以,必然不能放弃从理论到实践。因之理论与实践,只宜并重,而不应有所偏轻。

作者从事中医业务近六十年矣。平时教学与临床同时并重,独对内妇科掌握更有心得。除内科另成专著外,特将多年来积累的妇科治验整理成篇。内容有多发病、常见病等,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叙述妇科病的起源和发展的大意及奇经八脉对妇科的重要性,从而说明中医在上古时期对将藏象学联系到现代医学的内分泌学已有相当的认识,皆导源于《内经》学术思想的形成。下篇分经、带、胎、产四门,先列证,次列方,突出理法方药,而便初学,后附验案,并酌选前人研究成果,详加解释方义,以供参阅。

妇科病方面有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诊断时必须审证求因、标本论证,既要辨病,更要辨证,病证结合,方能奏效。例如,崩漏一病,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的证型;闭经一病,有血枯、血瘀、冲任失调等证型。但在红斑狼疮及阿狄森病的证型中,也会出现崩漏和闭经的证候,还可能出现上述证型和兼证。医者如何审证求因,标本论治,本书中特详为阐述。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学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子宫内膜肌瘤、盆腔炎和输卵管阻塞等,我都基本参照西医诊断,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和随证施治的规律,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这些治验的实例都评载于本书中,以供参考。

在不妊证治验案中,由学生罗兰所协助,特致谢忱。

作者学识浅陋,谬误必多,敬希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王渭川于成都中医学院附院1980年6月王渭川像上篇总论第一章 中医妇科发展简史

古代名医扁鹊曾做过妇科医生,当时的妇科称“带下医”。我国唐代以前妇产科多相提并论,其妇产科基本知识大都散在各科文献之内,尚未发展成为专科。到了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提出了妇科病的特点,并主张立为专科。唐代以后,妇产科才逐步有所发展;至南宋时,始成为专科。这些妇产科专著文献,以唐代昝殷的《产宝》为最早。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最为完备,成为后世妇产科的发展基础。

中医妇科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民族绵延繁殖有密切关系;其在各个时代中均有不同的发展,从许多事实中,证明古代学说和现代理论虽名词术语不同,但精神实质颇相近似(如肾气盛,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与内分泌学说相似)。在治疗方面,不断地发现新的疗法。兹就我国历代妇科学的发展,简述如下:

一、战国及秦汉时期妇科学的发展(公元前425—公元264)

当战国及秦汉时代,中医妇产科学已有重大的成就和发展。《黄帝内经》中对月经的形成,已从实践的经验中得到正确的认识。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可以证明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从广泛地观察中得出结论,平均女子初潮为14岁,经绝期为49岁,和现代生理学中所记载的大致相同。战国时期已出现了有兼长妇科的扁鹊,为我国有史记载的妇产科学的开端。因当时妇科尚属于内科范围,故有“带下医”的称号,以后遂有渐趋分科而独立的倾向。至汉代,就出现了妇科专门的医生,当时称女医或乳医,均指妇科而言。再据《史记·汉书》记载,当时妇科已有从内科分职之势。《金匮要略》列妇人胎产经带之类凡三:即妇人“妊娠病”“妇人产后病”和“妊娠杂病”三者。妊娠篇中,叙述了孕期各种疾病,如孕吐、腹痛、癥瘕等,创立治疗方法及对症与孕的鉴别和治疗(见《金匮妇人素有癥病》)。产后篇中,论妇人产后三病,一为痉病,二为郁冒,三为大便难;杂病篇中,对经水不利和带下诸病俱详为记述;在产科手术中,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华佗已有取死胎的手术。由此可知,我国妇科学在后汉以前便有了很大的成就,而具有妇科学之系统理论应以《金匮》为鼻祖,已承先启后地昭示了巢氏、孙氏对妇产科的阐明,并作了进一步地发展。

二、晋与南北朝时期妇产科学的发展(265—581)

晋王叔和对脉学有精邃的研究,著《脉经》十卷。在《脉经》中论月经病“三月一来叫居经,一年一次叫避年”;又说妇科有“五崩”的证候。细审内容,有的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子宫肿瘤。在《脉经》中更记有五崩证和乳痈证的病例。南北朝时的褚澄,著有《褚氏遗书》一种,内容详于求嗣,说“无嗣是属于夫妇共有疾病”的原因,并载有多种种子方药。此为本时期妇产科学发展的述略。

三、隋唐时期妇产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581—959)

隋代杰出的医学家巢元方,约在公元610年撰《诸病源候论》50卷,内容丰富,凡67门,1270目。其中列妇人病八卷,前四卷论妇科,包括月经、白带、乳疾等病,后四卷论产科病,并发挥《金匮》妇人三十六病。唐代的妇产科则有进一步的发展,孙思邈(581-682)在他年高时代已将自己的经验及唐代以前的方剂总结起来,著《千金方》30卷,分232门,合方论530首,以妇人方为首,并提出妇科特点。他认为妇人之别有方者,正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也,所以妇人病比男子难疗十倍。此外,关于调经种子、养胎、禁食、临产,都有重要的提示。公元752年,王焘完成了《外台秘要》的著作,书中搜集了很多失传的方药,以及古代创获的疗法,在1104门中特别论到子痫、横产、胞衣不下等病,在技术上的分工极细。

唐代大中初年,约公元853-858年之间,相传有白敏中镇守成都,家中有儿乳死者,因而访名医,得昝殷备急验方387首,即昝殷所著《产宝》,为我国产科学第一部专著。后由白敏中家藏,海内绝少流传,至清季中叶已不可得。近人婺源张金诚从日本购得影北宋本名《经效产宝》三卷,上卷列妊娠难产,中卷列产后疾病,凡41论,276方,别附续编,论41,方24,其类似《千金方》。此为隋唐时代妇产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情况。

四、南北宋时期妇产科学的发展(960—1279)

妇产科到了宋代,已发展成为专科。太医局设九科,妇产科属于九科之一。当时妇科虽未完全脱离内科的范围,而产科似已成为专门学科。妇产科著名医家,如张锐、李师圣、郭稽中、杨子健、陈自明等已闻名于当世。其中有惊人的成就,而迈越前代的李师圣、郭稽中所编纂的《产育保庆集》,是继《产宝》后的又一巨大著作。它是由李师圣所搜产论21篇,郭稽中就论附方编辑而成,曾收入《永乐大典》中。其后婺源杜荍又以陈无择评语附益之,更名《附益产育保庆集》。公元1098年元符间,杨子健著《十产论》,为论产最详之作。以后时贤(人名)本此著《胎前十八论》。公元1184年,朱瑞章撰《卫生产宝备要》八卷。此外,对妇产科贡献最大的,当推公元1208年郑汝明合杨氏《十产论》,时贤《胎前十八论》,《郭氏产科》21论及孙思邈有关妇科之说集为2卷,名为《胎产真经》。

公元1237年,即嘉祐元年,陈自明在他任所建康府(金陵)明道书院充医谕,著《妇人大全良方》一书。他根据历代有关妇产科学三十余种,并结合他家传的妇科经验效方,系统地综合了前代与当时妇科知识,成为南宋以前第一部妇产科学的完备著作。全书分为24卷,内容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俟胎、妊娠、坐月、难产、产后等九门,它是一本极有条理的古代妇产科著作(王肯堂据此著《女科准绳》)。就宋代一般书籍而论,如《圣惠方》《圣济总录》《本事方》《三因方》《济生方》等,都有关于妇产科的论述。举其要者,可以归纳如下方面:月经异常、妇人血疾、血枯,癥瘕积聚、妊娠诸病、催生安胎、难产及产后诸病。妇产科学在此期间,已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

五、金元时期妇产科学的发展(1127—1367)

医学到金元时期已列有十三科,其中就有产科与妇科杂病之目。金元医家以刘完素(河间)、李杲(东垣)、朱彦修(丹溪)、张子和(从正)为著名,世称金元四大家。各家对病因治疗,除刘张似同而不尽同,余皆所见不同。前人认为四大家各有所偏,实则各有所长,因为从四家著作及其医案来看,他们对寒热虚实等证的认识是全面性的,而又各自发展自己所长,其对妇产科学的病因和治疗俱各有发挥。在妇产科疾病方面,贡献较多者,当推朱丹溪于胎前调治,倡清热养血之说;于产后病主张固正气,补气血;一切杂病治疗则从缓图,并已发明死胎诊断法及子宫脱出新颖之说;并将妇人极繁复的三十六病,以“寒热虚实,气虚痰湿”归之。此为由繁而简之渐。东垣重补血调气,在妇科方面都获得相当的成就。

六、明清时期妇产科学的发展(1368—1911)

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除编著《本草纲目》一书外,还先后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书。他对妇人月经形成,具有精深的认识。他说妇女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称为月信、月水、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轨也。女子之经一月一行,常轨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病也;有行期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谓之逆行(俗称倒经,即现代医学所称代偿性月经);有三月一行者,称为居经,俗称披季;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按:说本《脉经》);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称为暗经;有受孕而又月月行经者,称为盛胎;有受胎数月而血忽大下,但胎不殒者,称为漏胎。此虽以气血有余和不足之说,而亦异其常矣。

按古人对生理病理的解释,有些部分是出于体会和想象,此为时代所限。但在女子发育过程中,对月经和怀孕的认识,确有很多创造性的贡献,是值得今后继续研究和发扬的。

明代万隆年间,万密斋著《广嗣精要》16卷,叙述了五种不男之说,来说明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不能生育有下列五点:(1)螺:交骨如环,不能开折,必以难产亡。(2)纹:阴窍屈曲如螺纹,碍于交合,俗称石女。(3)鼓:阴部有皮鞔如鼓,仅有小窍通溺。(4)角:即俗称阴阳人(雌雄人)。(5)脉:终身不行经者。

按:万密斋又名万全,著作甚富,其“螺纹鼓角脉”之说,是在16世纪时对妇女生理上的一大创获,对病理上是有长期观察和研究的,其实际问题有待于科学的解释。

王肯堂(1607)著《女科证治准绳》,为现存妇产科集大成的书籍。其内容主要是根据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一书,兼采张完素、朱丹溪、薛己及历代有关妇科方论加以选择,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其所引证俱注明出处,实为治学态度严谨。其同年(当年同试的朋友)武之望,于泰昌元年(1620),依据《女科证治准绳》改编为《济阴纲目》一书,内列痛经、经闭、崩漏、赤白带下、虚劳、血风劳、积块、浮肿、前阴诸疾等。虽为《女科证治准绳》改订,但结构组织较《女科证治准绳》更为精简,故流行甚广。至清代雍正戊申年(1788),经汪淇为之笺释,颇确切实用。此外,薛立斋著有《女科撮要》一书,内容颇为丰富;《校正妇人良方大全》,则以养气血、调脾胃为主。

清代医学制度原列十一科,后改为九科,其妇产科通称女科。关于妇产科学总结著述,有《医宗金鉴》的组成部分“妇科心法”。在妇产科专著方面,首推《傅青主女科》和《产后篇》(近人考证为陈士铎所著),其论证处方颇具实践经验。康熙甲子年间(1648),肖赓六收集前人妇科方论,加以阐发,撰《女科经纶》八卷。无锡沈金鳌撰《妇科玉尺》,取前人妇科方论为审慎,而以实用为归;萧山(浙江)有范和尚精于妇科,治疗既著,名噪江浙,著有《妇科秘方》一卷流行于世。关于助产典籍,在此时期流行最广者,当推1715年间(清代康熙乙未年)亟斋(祁包九)居士著的《达生篇》,其中对保护胎儿、预防小产、临产须知、产后保护、难产急救等方面俱有论述,见解正确;特别是解除产妇对生产方面不必要的顾虑和畏惧,已广泛流行我国民间,达二百余年之久。虽然《达生篇》在时代上受限制,理论上不能尽符合科学,但其临产方法和某些方药,却为民间习知而乐行的。因此,现在推行无痛分娩的时候,尚有参考价值。如临产的时候,《达生篇》就提出六个字:“一睡,二忍痛,三慢临盆。”其主要精神,就是要使产妇通过第二信号系统以达到保护性抑制,这是非常宝贵的。与《达生篇》相类似的,有唐千顷著、马振蕃增补的《大生要旨》,也可以参阅。此外,有陈修园著的《女科要旨》亦有心得。

近人著作中,有张山雷著的《女科辑要笺正》、王慎轩著的《女科医学实验录》、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内的有关妇科治疗部分,颇具丰富经验,并能以现代妇科理论与古代妇科学相印证,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此为明清两代妇科学发展的概况。

七、新中国发展妇幼保健事业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以“预防为主”作为卫生工作的方针,重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因此,大力地开展接生员训练工作,并普遍地设立了妇幼保健站和接生站,大大减少了母亲和初生婴儿的死亡率。在妇幼卫生宣传和学习中,一般妇女对月经和经期的保健常识,都有了相当的提高。推广新法接生后,不但保障了新生婴儿的安全,并且减轻了妇女分娩的痛苦。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后,促进了妇女的健康。我国广大妇女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责任,因此,从事妇科学者,更应学习中医学的宝贵经验,并融合现代的科学知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第二章 中医妇科的特点

中医妇科是内科学中的一个分科,其诊断和治疗原则当然不出内科学的范围,但经、带、胎、产诸疾则与男子大异,此即妇科生理与病理的特征。在吴谦纂修《医宗金鉴》时,已做了上述的归纳。因此,从事妇科学的研究者,必须具备中医整体知识,如病因、诊断、药物、方剂、内科等作为基础。其次,是深入了解妇科的特点,才能掌握辨证论治的临床治疗。

现代妇科研究的对象是妇科机体所特有的疾病,与中医学所论妇科的特点及整体观的精神毫不违背。因人体是一个有机体,各部位相互关联,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便能导致疾病。为了更好地处理妇科方面的问题,必须了解与医学有关的知识,决不能孤立地来处理妇科疾病。就诊断来说,就必须与其他各科辨证的方法一样。例如,一个妇女患腹痛,而腹痛的原因很多,决不能局限于妇科疾病的范畴,而是以辨证为主。其次研究病源证候和治疗法则,亦与其他各科相同,必须辨明疾病证候的性质而决定治疗的方法。又如同一月经不调,可因其证候上所表现的寒热虚实不同,而治疗上就有温清攻补之异。如果离开辨证,就会脱离辨证论治的法则,就会使治疗失去根据,对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对中医学术整体的精神和特点也是不相适合的。

为了进一步发扬中医妇科学,应在中医妇科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和现代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起来,从而丰富中医妇科学的内容,提高其水平,发挥中医学术特点更是必要的。

中医妇科,既属于整个中医学术的组成部分,我们就必须了解中医病理诊断、药物方剂,以及内科学等作为基础,然后依据中医的系统和特点,来掌握多方面的证候群,认识人体机能的整体性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调节其生理机能,消灭和根除病变状态;更要重视人体机体内在环境(七情及其他)和外在环境(六淫及其他)的互相关系,同时用望、闻、问、切的四诊及其他诊断的方法,确定病位的表里、病性的寒热,以及人体机体的虚实;必须明辨慎思,而后辨证论治。现举例如下:

一、张洁古以枳壳、白术为束胎丸。后世学者以黄芩易枳壳,传为胎产良方。一般认为洁古基于《产宝》的枳壳汤,而不知实出于《金匮》的当归散。由是朱丹溪遂大倡白术、黄芩为安胎圣剂,相习成风,直数百年而未已。证之临床实不尽然,以脾胃虚寒之体服之,不但不能安胎,反有堕胎之虞。关于这一点,张石顽所论极是,他说:“举世盖以白术、黄芩为安胎圣剂,半夏、桂附为损胎峻剂,岂知前者或有堕胎之虞,后者反有安胎之妙哉。盖胎气之安危,系于母气之偏胜与否,若母气多火,得芩连则安,得桂附则危;母气多痰,得芩半则安,得归地则危;母气多寒,得桂附则安,得芩连则危。势必调其偏胜,适其寒温,未有以母气逆而胎得安者,亦未有因母气安而胎反堕者。”《金匮》上载有“怀妊六七月,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用附子汤温藏之例,说明明辨慎思的重要性。但古书也不可拘泥,附子温藏,《金匮》未出方,可师其意,而不可妄投峻品。

二、杜仲、续断及保胎无忧散,人人都知为安胎方剂,而王孟英、张山雷则说:“凡易滑孕妇及气虚气陷者,服上列方剂反能堕胎,应以此为戒云云。”我们试留意于临床,却信而有证,世有服补中益气汤、香连丸等剂而损胎者,其义本此(按:保胎无忧散可用于催生,不能用于安胎,参考《医学心悟》)。

三、程钟龄关于月经方面的辨证,他说:“方书以趱前为热,退后为寒,其理近似,然亦不可尽拘。假如脏器虚寒,经水淋沥频数不断,岂可便断为热;又如内热血枯,经脉迟滞不来,岂司断之为寒;如果脉数内热,唇焦口燥,畏热喜冷,斯为有热;如脉迟腹冷,唇淡口和,喜热畏寒,斯为有寒。”(详见《医学心悟》)此真知灼见,足供我们妇科辨证论治的参考。

从上面数例来看,我们更可以体会出妇科学是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长期观察所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是以“经、带、崩、漏、胎、产诸病”为归纳,“寒热虚实,气血痰湿”为辨证的。第三章 妇科与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后世认为是依据十二经脉发展起来的,较十二经有系统,并且补充了十二经脉的不足。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是中医学对生殖系统的认识,大抵妇科疾病和月经生理关涉奇经八脉者为多,在中医基本理论中也占重要位置。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阴维、阳维,称为奇经八脉。有人说,奇经八脉是基于十二经络而发展起来的,这据《灵枢》《素问》《甲乙经》《难经》及十四经发挥诸书记载的迹象是可信的。十二经的概念,是包括机体气血运行的正常生理,而于生殖系尚多遗漏。因此,奇经八脉就在十二经脉原有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八脉中的阳维是“维络诸阳,由外踝上行至卫分”;阴维是“维络诸阴由内踝上行至营分”,“是阴阳相维,主一身之纲维,而协调诸经”;阳是主一身左右之阳,循外踝而上行于身之左右;阴是主一身左右之阴,循内踝而行于身之左右;者是令人轻健敏捷之意。督脉是督于身后,循背而行,总督诸阳,称为阳脉之海;任脉是任于身前,统任诸阴,循腹而行,称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冲要,夹脐而行,为经络之海,又称为血海;带脉犹如束带,横围于腰,总约诸脉。

由此可见,奇经八脉统辖了全身,形成了气血运行的总枢纽,较之十二经脉更为具体完备。如在十二经脉方面,对生殖系,除肝经从外表联系到阴器外,就再找不出任何根据,而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就与生殖直接相关。

二、古代医家对奇经八脉的认识

奇经八脉自《内经》启其端,《难经》阐其义,《甲乙经》虽有记载,似不为《难经》叙述的具体。历来的注家对奇经的解释并不一致,例如《难经·二十七难》说:“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阴维、阳、阴,有冲、有任、有督、有带之脉,凡此八脉,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杨玄操(古代文学家而治医,无医学著作)说:“奇,异也,此之八脉,与十二经脉不相拘制,别道而行,与正经有异,故曰奇经,其数有八,故曰八脉。”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者,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杨玄操和滑伯仁对奇经的认识,多认为奇者异也,异于寻常者谓之奇,实则奇经八脉为补充十二经脉之不足,又何谓异于寻常呢?虞庶著《难经注》说:“奇音基,奇斜也,零也,不偶之意。谓此八脉不多于正经,无阴阳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故曰奇经也。”《难经注》没有考虑八脉中的督脉督诸阳,任脉任诸阴,两维两统系阴阳,又何尝没有表里阴阳的配合,这都是不全面的看法和解释。如清代医生叶霖著《注解王叔和脉经》一书,他深深了解到:“维脉是维持也,脉是捷也,冲直上也,督是总督诸阳也,任是总任诸阴也,带为诸脉之总束也。”但他却不承认阴阳表里配合,他说:“此八脉者,又系于正经,无阴阳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故曰奇经也。”

这样来阐发奇经,益使奇经晦盲痞塞。总的来说,奇经八脉是十二经的发展,有自己特有的生理功能。

三、奇经八脉与十二经的关系

古人把十二经比之江河,奇经八脉比之湖泽,所以《奇经八脉考》中有这样的记载:“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因为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有专穴,其余六脉就没有专穴,六脉附丽于十二经,等于湖泽附于江河一样。他们对两种经脉的看法,认为十二经是属于八脉的源流,而八脉又是十二经脉的从属,而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实有不可分割之势。考之历代文献,关于两种经脉之间的联系和起止,是记载清楚的,而且是一致的。如:“阳得太阳之别,阴得少阴之别,冲于足阳明胃经穴的气冲(毛际两旁)并少阴之经,阴维阳维则维络于身,带脉则束身如带。”

所谓阳得太阳之别,阴得少阴之别者,即阳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行径,虽取道的路径有别,但两经是相通的,也就是说阳通于足太阳,但活动的路线是别其道而行的。阴与足少阴肾经虽活动路线不同,但阴与足少阴经是相通的。更为具体地说,阳脉通足太阳申脉穴,上行入风池;阴脉通足少阴照海穴。由此可见,八脉与十二经脉,实属同呼同吸,是一个整体。所以,八脉起源于十二经,十二经贯通奇经,而奇经传注于十二经,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四、冲任督带与妇科

冲任督带关涉妇科,主要在生殖方面。《素问·骨空论》和《难经·二十八难》有这样的记载: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冲脉起于气冲,督脉起于少腹之下之骨中央(《难经》起于下极之俞)。三脉的起点皆在会阴。唐代王冰所著《素问答》中说:“任脉、冲脉、督脉者,一源三歧也。”清代叶霖之《注解王叔和脉经》说:“督脉、任脉皆起胞中,一行背一行腹,会于承浆,冲脉则由腹上行,伏脐而会于咽喉,三脉同起于下极,一源而三歧,故轩岐不曰冲督任而总其名曰‘太冲脉’。是太冲脉者,以一身之精气升降言之。”《景岳全书》说:“三脉本同一体,督即任冲之纲领,任冲即督之别名。”张子和著《儒门事亲》中说:“督任冲三脉,同起而异行,皆络于带脉,带犹束带。”这更说明冲督带,不但体系联贯,而且与胞宫附近的生殖器官相连,四脉发现疾病,都与生殖器官有关联而相互影响。兹分述于后:(一)督脉

督脉分布于背正中线,自骶柱尽处长强起,上至头部正中线,注鼻下的水沟(人中)而止于龈交。它的径路是自下而上的,《难经·二十八难》是这样记载的:“督脉起于下极之俞(长强),并于脊里,上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下鼻柱。”也有文献记载督脉是自上而下的,如《灵枢·营气》:“足厥阴肝……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很密切,因为二者俱属于脑,足太阳经与督脉会于巅之后,夹脊而下,一是走中线,一是走旁线,所以,《骨空论》对督脉行径上的叙述与足太阳经多混为一谈,则二经似已合流了。《素问·骨空论》说督脉所表现的症状,“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二十九难》说:“督脉之为病,脊强而厥。”《脉经》说:“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痫证,小儿痫风。”督脉所主病证是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昏厥抽搐等。从症状上推,《金匮要略》的痉病及现在的一些脑神经疾病,可能是督脉的病了。根据上面的文献论述看来,督脉似与妇科的关系不大,但太冲脉包括督冲任,故其与妇科的关系还是重要的。(二)任脉

关于任脉的起止,《内经》和《难经》的记载相一致。《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任脉所表现的病证,在《素问·骨空论》和《难经·二十九难》中的记载相同:“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白带)瘕聚。”《素问》以冲、狐、、厥、瘕、溃、癃为七疝;《丹溪心法》和《儒门事亲》以寒、水、筋、血、气、狐、溃为七疝;马莳以心、肝、牌、肺、肾、狐、为七疝,古今说法不一。《脉经》说:“任脉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关元治之。”

据上面的文献记载,任脉所表现的症状,除男子的七疝外,还包括了某些肠道病、膀胱病和生殖器病、及女子的带下。瘕聚加上“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这也包括了子宫和阴道的病变。因为任脉起于胞中,任主胞胎,故任脉病属子宫部分的范围为多,是局限于脐下和毛际上部分的疾病。至于从脐上至承浆还属任脉病,大抵要包括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如《素问·气穴论》说:“背与心相控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天突是胸骨上缘,上纪是胃脘部,背与心相控而痛,实际就是胃病。《灵枢》说:“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素问·骨空论》说:“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上气有音者,是呼吸道的病变,为咳嗽喘逆症。(三)冲脉《难经·二十九难》说:“冲之为病,气逆而里急。”《诸病源候论》说:“肾气不足,伤于冲脉,故逆气而里急。”《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病起于此),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气亦不通),故喘动应手矣(逆气里急)。”《灵枢·卫气》说:“腹有气街……与冲脉下脐左右之动脉者……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积不痛,难已也。”《脉经》说:“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绝孕……冲脉腹有寒气也。”

按:气逆里急,癥瘕积聚之病候,概为冲病。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上冲,燥热咳唾,手足厥冷;逆气从少腹上冲胸腋,咽燥面热,小便难持。若在暑月,病甚时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喘动应手。凡逆气里急所表现症状,如呼吸困难、肾气不纳等,古人都以任冲并论。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月经生理方面,就有“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之说。又说:“任脉、冲脉,皆奇经脉也。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

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可以了解冲任之脉。如《洁古家珍》说:“任者妊也,为阴脉之妊养。”《十四经发挥》说:“任之为妊也,为妇人生养之本。”古人更认识到女子无须是与冲任有关。因此,后世有关月经和胎产多责之冲任了。总之,冲脉含义是广泛的,近人李聪甫说:“冲脉包括卵巢和输卵管部分,卵巢和输卵管分置小腹两旁,适当骨盆壁侧,正符合气冲,在鼠蹊上一寸,为冲脉的起点。”这些看法,值得考虑,应作进一步研究。(四)带脉《难经·二十九难》说:“带脉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难经古义注》:“带脉者,在季胁而横束诸脉,故有病焉,则弛纵而腰间溶溶;其经系足少阳,故阴中之阳失其守,则气少如坐水中。”吕博《玉匮针经》则说:“腹缓,故令腰溶溶也。”

带脉为病,表现两方面:

1.腰部痛:《脉经》说:“带脉为病,左右绕脐脊痛。”所谓腰脊痛,和腰溶溶如坐水中,即为腰部弛缓重着的现象,近似《金匮要略》中的肾著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裹冷温,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间如带五千钱者,甘姜苓术汤主之。

2.带下病:带下当带脉为病得名。《洁古家珍》说:“诸经上下,往来移热于带脉之间,客热郁热,白物满溢,随溲而下,绵绵不绝,是为白带。”《素问·痿论》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入房太盛,发为筋痿及白淫。”白淫即白色黏液,如精之状,从女子阴道中绵绵而下。一般所称的白带,是女性生殖器病。这也说明带脉与生殖的关系,凡有严重白带病的妇人,往往会影响生育的。按古人所论带脉病,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指带下症,如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瘛疭、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等范围。说明带下病就包括了腰部疾病、生殖器疾病、与月经相互影响的疾病,及由带下病引起的冲心证。(五)冲任二脉与月经《证治准绳》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流通,经血渐盈。”此亦本诸经之旨,尝考奇经八脉,关涉于妇科疾病和胎产者固多,而导致月经的形成,则仅冲任二脉而已,其主要的动力则为肾气。《难经》说:“肾间动气,为人生生命之本。”按阴气足则月经通,一有不调则失其常度。《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气支配冲任动力减退,影响气血,故形态憔悴。由此可知,冲任二脉与月经的形成是有密切关系的。

古人论月经应期的问题,是以后天的阴气为天癸。阴气即肾气,天指天真之气,癸为壬癸之水。后世医家多指天癸即月经者,非是。如《妇科经论》引陈良甫语:“天真之降,故曰天癸,常以三旬一见,以月盈则亏,不失其期,故名曰‘月信’。”就是《素问答》亦以月事为天癸:“女子之‘天癸’为血,然则男子之‘天癸’岂亦为血而有月事乎,揆诸生理实有未当。盖‘天癸’为人体发育形成的重要物资,对于推动月经有主导作用,而与功能复杂的冲任是息息相关,缺一不可的。”

假如女子七岁,肾气当盛而不盛(性机能发育受到影响),到十四岁就不会有“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的正常生理现象。若非迟经的问题,或者生理缺陷的问题,就是潜伏疾病,其理至明。月经与天癸,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清代医生对此问题多已认识。如沈尧封以天癸为女精,虽理由抽象,但已知天癸与月经为截然两事;俞东扶著《古今医案》,他认为,“天癸是血与精以外的别为一物”;徐亚枝认为,“天癸是肾水的本体”,即肾藏真阴(分泌物)。这些都是进步的认识。(表1)表1 奇经八脉的起止与症状续表第四章 妇科与脏腑及各科的关系《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以《内经》含义来说,古人对妇科疾病与脏腑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病本于二阳,而发于心脾,致使人体气血虚损,产生虚热,是病程推进的结果,则体液消耗,致使火盛烁金,损伤肺气,心志抑郁(隐曲不遂所思),形成经闭和虚劳的征象,终至预后不良。说明古人对病理的观察,已明了到某一脏腑有病,足以影响其他的脏腑。在诊断和治疗上,虽以辨证论治为基本依据,但必须明确以整体观为出发点。这可以从各家对脏腑与其他各方面关系的认识上来相互印证:

一、《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说:“二阳者,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也。夫人之精血,由胃府水谷之所资生,脾主为胃行其精液,二阳病则中焦之汁竭,无以奉心神而化赤,则血虚矣。水谷之精,脾无转输于五脏,则肾无所藏,而精虚矣。男子无精,则不得为隐曲之事;女子无血,则月事不得以时下矣。此病本于二阳,而发于心脾也。精血两虚,则热盛而生风;风热交炽,则津液愈消矣。火热灼金,而传为喘急息肩者,死不治。盖胃乃津液之生原,肺乃津液之化原也。”

二、《医经溯洄集》说:“二阳,足阳明、手阳明经也,胃肠病,心脾受之,发于心脾,犹言延及心脾也。虽然脾与胃和,胃病而及于脾,理固宜矣。大肠于心本非合也,以大肠而及于心何哉?盖胃为受纳之府,大肠为转化之府,食物入胃,浊气归心;饮入于胃,输精于脾者,以胃之能纳,大肠之能化耳。肠胃既病,则不能受、不能化,心脾何所资?心脾既无所资,则无以运化而生精血。故肠有病,心脾受之,则男子为少精,女子为不月。”

三、《薛氏医案》说:“食入胃,游溢精,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东垣所谓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诚哉,斯言也。心脾和平,则经候如常;或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则月事不调矣。”

我认为诸家之说,对《内经》整体论治的精神,可谓阐发无遗,但以理解二阳之病多侧重心脾,未免失之机械。因心脾亦足以波及二阳,应从机体相互关系上寻找主要病因,进行辨证论治,才比较妥当。如患肺痨病,足以影响胃纳,而使其脾气衰减,既患慢性肠胃病,亦足以减低体力,而易于感染或诱发肺痨,这都属于临床经常所见的病例。古人限于时代,往往倒果为因,当不乏其例,但从整体论治的精神,其成就是巨大的。如肠胃有病,也会影响到妇科病;或因妇科病,也能引起胃肠及泌尿系统病;如本为泌尿系统病,也可形成妇科疾病的病例等。在治疗方面,一贯是注意整体的关系。调经反映在各种不同的方法中,如血热妄行、气不摄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郁血滞、湿热下迫、风冷外袭、病在下取之于上等法则的产生,概为本之整体观而创获的规矩权衡。除此之外,更宜参考现代妇产科学,对中医妇科辨证论治更有帮助。中医古代文献所论冲任的功能,以及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之说,是具有科学道理的,是值得珍惜和发扬的。第五章 妇科辨治大要

一、妇科辨证四大纲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男女基本相同。妇女由于有生育子女的特点,在解剖上有胞宫(子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因此,妇女的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与男子又有不同之处。妇女疾病,除一般内科、外科等类疾病与男子相同外,在病因学、病理学及辨证论治方面,均与男子不同。

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主要为四诊八纲。八纲中,阴阳为纲中之纲,重在辨病属于阴证或阳证。而妇科辨证,要点为寒、热、虚、实四纲。以月经病为例,月经先期多属血热,月经后期多属寒证。经前腹痛,喜热熨喜按,多为虚寒;经期腹痛,拒按,多湿热。(表2)表2 妇科四大纲证治简表续表

二、妇科治疗六大法(一)温法

温法常用于寒性病,即所谓寒者热之。如腹痛喜按、手足厥冷、脉象沉伏微迟等症,均可采用。温法又有兴奋作用,如阳虚自汗,形寒气短,声微肢软体怠,性欲减退等症,都需用温法。妇科温法,多温脾、温肾、温宫。温法总则是温化、通阳、散寒。(二)清法

清法常用于温热病,即所谓热者寒之。清法也包括镇痉和解毒。肝阳旺盛或肝火上扰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症,用清肝方剂即能息风镇痛。温毒病,用清热凉营法,可解毒。因湿热蕴结下焦而致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可用清解下焦湿热的银甲丸为主加减治疗而奏效。但肝肾阴虚引起的肝阳上亢、食欲不振、目眩头胀等,必须柔肝清热,兼治上焦而顾中焦。清法总则是清血热、息风润燥。(三)攻法

本法在内科用于攻下,在妇科主要用于攻坚、消积、化瘀、如子宫肌瘤、宫外孕、卵巢囊肿、乳腺瘤、瘀血凝结的包块、堕胎等都采用本法。攻法总则是通瘀,破结。(四)补法

滋补机体,从而消除一切衰弱证候的方法叫补法,即所谓虚者补之。具体治法,又分补气、益精、安神、生津液等方面。

1.温补:用于阳虚,又称补火。

2.清补:用于阴虚,又称补水。

3.平补:用于一般虚弱证。

妇科中如果要补气血、补脾肾、补肝肾,则用温补。如果滋养肝肾,则用清补。补法又可配用固涩法。如大汗不止、吐血不止、妇女血崩、白带过多等症,应用补法,并需固涩。妇科补法,总则是补气血、益肾水。(五)消法

本法主要是消导,用于胃肠阻滞、食积内阻、脘腹胀满等症。其次是软坚,用于瘀血凝结成形的症状,如癥瘕积聚、乳核等,因其来也渐,其去也缓,用攻法不能一气荡尽,需缓化图功。消法比攻法和缓,又有消痰、涤痰、豁痰作用,往往因痰湿气阻引起的停经可用消法治疗。但消法不宜用于体质极虚者和急性病。(六)和法

和法寓和解之意。病在表可汗,病在里可下,半表半里就须用和解的方剂来治。和法在妇科多用于调和肝脾,治月经不调。妊娠妇女,胸部痞满,嘈杂呕吐,痰热受阻,可用辛开苦降法。和法范围较广,总则是调气血,柔肝养肾、运脾。(表3)表3 六大法治疗方剂简表下篇各论第一章 月经疾病第一节 概 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注家有以天癸为月经者,实属非是,因下文男子亦有天癸,足见天癸并非月经,是肾中所藏之精。以现代医学解释天癸,当指与生殖有关的各种内分泌激素。所以女子十四岁左右,各种有关的内分泌腺,尤其是卵巢发育健全,已能排卵,开始行月经,具备受孕的条件;到了四十九岁左右,生殖器官退化萎缩,卵巢停止排卵,就绝经,故曰“天癸竭,形坏而无子也”。至于“冲脉”,有所谓为大动脉;“任脉”,有所谓输卵管即为任脉之一部分;亦有谓“太冲”“任脉”皆属内分泌。我认为,妇科学上的冲任二脉是指与生殖有关的组织系统,而不是指某一具体器官。

总之,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医籍,对月经形成的机理、受孕的机理、生殖系统的发育过程,都作了细致描述,为现存关于女子月经最早的记载,对后世妇科学影响很大。后世关于月经生理、生殖,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

女子月经,通常以四周(28天)左右行经一次,每月一次,故名月经;又名月信,即每月按时而来,很守信用之意。如有月经超前或退后或先后错杂、经来腹痛(痛经)、或淋沥不断(漏)、或血大下不止(崩)、或经期停止(经闭)等,皆属月经疾病。

月经或先期,或后期,或先后错杂,皆称月经不调。古人治疗妇科疾病,首先重视调经。月经不调的原因虽各异其词,但其主旨实大同而小异。如宋代许叔微著《证类普济本事方》认为,月经不调的原因:一为阴气胜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运行,故令乍少而在月后,或断绝不行;一为阳气胜阴,则血气散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或一月数下。其治法,“当别其阴阳,调其气血,使不相乖,以平为期”。《济生方》说:“百病皆生于气。经有所谓七气,有所谓九气。喜、怒、忧、思、悲、恐、惊者,七气也。七情以外,益之以寒热二证,而为九气。气之为病,男子妇人皆有之,唯妇人血气为患尤甚。盖人体血随气行,气一变滞,则血与气并,或月事不调,心腹作痛;或月事将行,淋沥不断,心腹作痛;月事已行,预先作痛。”所以,许氏主张调经以抑气。《薛氏医案》主张补脾和胃,生血以调经。而明代方约之著《丹溪心法附余》,他主张气血兼重,说:“妇人经病,有月候不调者,有月候不通者。然不调不通之中,有兼疼痛者,有兼发热者,此分为四也。然四者,若细推之,不调之中有赶前者,有退后者,则赶前为热,退后为虚也。不通之中有血滞者,有血枯者;对血滞宜破,血枯宜补也。疼痛之中,有时常作痛者,有经前经后作痛者,则时常与经前为血积,经后为血虚也。发热之中,有滞时发热者,有经行发热者,则滞时为血虚有积,经行为血虚有热也。此又分为八也。大抵妇人经病,内因忧思忿怒,外因饮冷形寒。盖人之气血周流,忽因忧思忿怒所触,则郁结不行;人之经前产后,忽遇饮冷形寒,则恶露不尽。此经候不调不通,作痛发热之所由也。大抵气行血行,气止血止。故治血病,以行气为先,香附之类是也;热则流通,寒则凝结,故治血病,以热药为佐,肉桂之类是也。”一般以月经先期为热,后期为寒,但亦有特殊者。如清代程钟龄著《医学心悟》说:“方书以趱前为热,退后为寒,其理近似,然亦不可尽拘也。假如脏腑空虚,经水淋沥不断,频频数见,岂可便断为热?又如内热血枯,经脉迟滞不来,岂可便断为寒?必须察其兼证。如果脉数内热,唇焦口燥,畏热喜冷,斯为有热;如果脉迟,唇淡口和,喜热畏寒,斯为有寒。阳脏阴脏,于斯而别。再问,经来血多色鲜者,血有余也;血少色淡者,血不足也;将行而腹痛拒按者,气滞血凝也;将行而腹痛喜按者,气虚血少也。”以上论述,符合妇科临床实际情况,具有指导意义。我认为月经不调的辨证,不外寒、热、虚、实、气、血六个方面,其关键应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并结合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证型,再据证遣方。第二节 月经先期

一、概说

月经以28天为正常,少至21天,多至35天,每月成习惯,无他病者,亦为正常。其有按月超前而至,身体感到不适者,称为月经先期。经行先期的原因,宋人王贶著《全生指迷方》中说:“经者,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