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课(只需九堂课,从此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3:45:12

点击下载

作者:(美)J.B.克尔福特,苗婷婷译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效阅读课(只需九堂课,从此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

高效阅读课(只需九堂课,从此用更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试读:

第一课 你真的会阅读吗

我们认为阅读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行为,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创造”,并不是简单地指“文学”带来的美感,它还指的是一种生理感受,这种感受具有建设性的意义,能够使人在阅读时变得积极主动,并能享受独处。Part 1

几个月前,机缘巧合下,我参加了一场晚宴,席间的一个提问引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当谈到有关初级教育的话题时,宴会的主人问其中一名客人:“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阅读的?”

这位客人立马神态颇为自豪地回答:“我从三岁就开始阅读了。”“那您呢?”主人又接着问下一位客人。“我记不清了,大概是在五岁吧。”

主人又问坐在远处的一位女士:“那么,您呢?”

尴尬地踌躇了一会儿,这位女士才坦言由于年幼时患猩红热留下了后遗症,所以她九岁才开始识文习字。

随后,宴会上一半的人都回答了这个问题。

单独而言,每一个人的答案都恰如其分地指出了这个问题的要点。

然而,在他们接二连三、如出一辙的答案里,我感觉有什么东西是我内心排斥的。

我指的是,他们在回答问题时的言语措辞及共同特征,让我感觉不愉快。

他们的回答似乎都遗漏了这个问题字面以外的含义,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故意忽略了,而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在潜意识里忽视了这一点。

他们最后的发言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开始学习阅读”就是指开始接受初级教育,并认为这也是这个问题所表达的全部含义。但是,当时我就认为这不是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解读。那什么是正确的解读呢?当我这么思考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有趣——这种富有趣味性的解读,引发了我的深思。因此,当主人问我这个问题时,我微微一笑,说我仍在学习中。

令我迷惑不解的是,在接下来的玩笑与闲聊中,我发现与会的众多从事文学创作或从事文字相关工作的职员,居然没有一人曾认真思考过,“怎样阅读”不仅指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及接受初级教育——即大量学习字母,拼写单词,理解字典中单词的含义及阅读各类印刷物如书刊等,除此之外,“怎样阅读”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没有人认真思考过,阅读时我们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也没有人认真观察过阅读时的自己。所有人都固执地认定阅读在本质上是一个接收信息的过程,而这不过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假设。也可以这样说,所有人都认为书本相当于一部无声电话——一端是传输信息的作者,另一端则是接收信息的读者(能识文断字的人)。

然而事实上,从目前来看,这样的理解并不准确——不仅没有正确描述出“阅读”这件事,甚至可以说是对“阅读”的误述。

我一提出这个想法,毫无预兆地,众人立即以我的观点为中立理论展开了一场探讨与辩论,我们逐渐在这场辩论中有了新的发现。就这样,我们在兴奋与愉悦中将这场辩论一直持续到了凌晨一点。

最终我们发现,大家普遍将“怎样阅读”的定义理解为接受学校教育。例如,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报刊杂志都定期出版有关应该阅读何物的文章,却鲜有出版有关应该如何阅读的文章。不仅如此,在所有有关阅读方法的文学作品中,也就是那些教我们应该读哪些书,为什么要读这些书的作品,几乎没有一本是真正教我们怎样去阅读必修书籍及如何读懂其中内容的。我们还发现许多其他的问题,这真让人惊讶。我们的发现意味着有关“阅读”的调查可以告一段落了,我已经把这个发现总结为一句话写到了本书的扉页上。

我们认为阅读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行为,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创造”,并不是简单地指“文学”带来的美感,它还指的是一种生理感受,这种感受具有建设性的意义,能够使人在阅读时变得积极主动,并能享受独处。事实上,阅读也是一种合成代谢。总之,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表述是我们循序渐进地归纳总结出的对阅读最贴切的表述,我将在后文中阐明并进一步论证这个观点。

到目前为止,本节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介绍为主,其目的是为读者打下心理基础,就像明智的泳者一样,在跃入深池前必须做一番准备工作。Part 2

往前追溯十年或十二年,没有人会讲故事。

很遗憾,我以这个显得有点愚蠢的论断开场了。但有两个理由支持我的论断。首先(在前文已有表述),这个论断的字面意思是真实的;其次(也是我想重点强调的一点),我们调查研究的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个论断的真实性。

因此,请允许我重申这个论断。

一开始,大约十年前吧,所有人都不会给别人讲故事。摩西不会,荷马、乔叟也不会;吟游艺人和吟游诗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但丁、狄更斯皆不行,甚至连柯南·道尔也不会。

不幸中的万幸,这些文人墨客中,有一部分人能成功地哄骗、引诱甚至是威逼他们的读者或听众讲故事给他们听。“哼!”也许你会对此观点嗤之以鼻,“有人假装在证明一个愚蠢的论断,实际上,他是在编造另一个谬论。”

或许看上去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在我们继续探讨这个“论断”前,请先去看一场电影吧。Part 3

现在,我们买了激动人心的《两条响尾蛇》的电影票。

我们急匆匆地通过幽暗的走廊悄悄地坐在了靠近前排的空座上。

周围有嘈杂的交谈声,绿色的电影画面闪烁不定,昏暗的荧幕上出现了“吉姆遇到了一条响尾蛇”的字幕。几分钟之后,在场的所有观众都安静了下来,大家怀着迫切的心情,忍耐而又被动地开始了观影。观众看见——透过一个黑乎乎的洞——美国亚利桑那州一个牧羊场荒芜的斜坡上,一个牛仔怀抱一只羊羔,身后跟着一只母羊,他披荆斩棘,想走下这条坎坷崎岖、长满仙人掌的斜坡。

他步履艰难地走过来了,镜头随之拉近,我们能清晰地看见他怀里那只羊羔柔软轻盈的皮毛以及他充满喜悦的双眼。突然,他的脚下有什么东西隐约在蠕动。一条吐着信子的类似蛇的生物猛地袭向了他的膝盖。他的表情交织着恐惧与慌张,他显然意识到自己被袭击了。我们看见他丢掉了羊羔,抓过一把匕首,撕开衣服,将伤口处的肉剜了出来,然后弯腰吮吸伤口,试图将毒液吸出来。紧接着,他把脖子上的方巾绑在了膝盖上。慢慢地,他的四肢开始无力,软绵绵地跌倒在山坡上。之后,他翻滚蜷缩,试图扶着一块岩石站起来,一次又一次地跌倒,站起来又跌倒,又站起来……我们就这样看着他一次又一次地挣扎。我们看着他,用尽最后的力气,从枪套里拔出他的六发式左轮手枪,他向天空射出三发子弹,然后晕了过去。随后,我们看到远处轻轻飞扬的尘埃里,他的朋友们骑马疾驰而来。他们迅速跳下马,检查他的伤口,将毫无知觉的他放到马背上带走了。这时,观看影片的“黑洞”消失了,我们发现自己又置身于昏暗嘈杂的电影院了。

现在,让我们置身于电影之外。这部电影后面的剧情主要讲述了莫莉是如何得知吉姆受伤的消息的。莫莉在哈莱姆区的公寓里,卷起袖子,露出她丰满的前臂,正在熨衣服。当她准备用一只湿漉漉的手指去触碰滚烫的烙铁时,一封电报打断了她。电报中说:“吉姆被响尾蛇咬了,速来。”她拖过一把椅子,放在角落的橱柜前,站上去取下一把旧茶壶,把里面的东西都倒在熨衣板上,只把钱挑了出来,装进了她的手袋,然后穿上外套就出门了。接下来的画面中,她坐在移动的卧铺车厢里,呆呆地盯着一张时刻表。这时,另一条“响尾蛇”——一个居心叵测的人盯着她穿过走道。这个人想方设法地接近她,他假装倾听她的故事,为她指路,向她献言献策,甚至还以吉姆的名义给她发了一封假电报,内容为“坐着四轮马车来干峡谷与我相见”。莫莉收到电报便骑马疾奔,前往牲畜大盗的营地。

后面的剧情是牛仔吉姆及时营救了莫莉,回到牧场后,有情人终于团聚。而那个阴险狠毒的反面角色,也就是剧中的另一条“响尾蛇”,被五花大绑着扔到了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环形地带(电影开场时吉姆走过的那条斜坡)——那里枝藤缠绕,荆棘密布,泉水叮咚——犹如他那扭曲的脸上露出的猥琐的毒牙。

不过我们没时间继续看电影了,必须回到之前的话题上了。那就趁电影院的灯还没亮悄悄溜出去吧。Part 4

或许,你恰巧知道电影是如何制作的。

其实,任何一部小说的创作都是一样的。首先,作者的脑海里必须要有一个成型的故事。有了这个基础,他才能勾勒出故事梗概(也就是剧本),引导读者顺着他的思路去想象。如果有电影制作者喜欢这个剧本,就会买下它,继而投入电影制作。

电影制作最关键的是选择并确定优秀的剧本。一旦确定,所有的演员必须唯剧本马首是瞻。储物间堆满了表演道具,衣橱里挂满了各种服饰,还有不同场景的布景,更有一大批特效技工争先恐后地提供技术服务。一旦某个作者创作的故事被确定为电影剧本,导演会从自己的剧组里挑选演员,并为他们提供服饰;道具也是导演按照自己设计的场景来挑选的,更有现成的技术支持。导演不停地忙碌于电影镜头之前,最终作品是否优秀取决于导演的才能、资源、对故事的把控和重塑能力等综合素质。

最后,我们只需坐在观众席上,观看导演重塑后的作品就好了。或许你见过比吉姆一出场走过的那条斜坡更美的场景,但是你脑海里的那个更美的场景并不能替代电影中的那条斜坡。或许,我认识一打比电影中的莫莉更适合电影的姑娘,但是我却无法将电影中莫莉的那段戏改编成《两条响尾蛇》。是电影人在重塑作者的故事,而非我们,这个电影人此刻的位置,就像圣彼得大教堂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一样,站在观众想象力的门口,他的选择精准无误,他对电影剧情的增删恰如其分。

因此,电影人就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向别人讲故事的人。

或许你会抗议:“那其他人呢?维吉尔、塞万提斯、巴尔扎克以及玛丽·克雷利呢?”

这些人中的每个人,从最普通到最伟大,都曾为电影写过剧本。

虽然不是专门为电影撰写剧本,但他们却为电影提供灵感和素材。

小说虽然比剧本详尽,但大家更喜欢动态的画面。

当我们在书店挑选书籍,看到赫然出现的文字时,当我们读到第247页里的一段对话而急忙翻到最后一页寻找结局时,一本剧本已经摆到了制片人的面前。当我们花1.35美元支付书本费或刷图书卡时,意味着我们已经购买了这本书的所有使用权。当我们打开阅读灯,坐在最喜欢的沙发上,翻开书的第一章时,其实就已经开始投入电影创作了。

当然,电影人最关心的还是优秀剧本的确定。

我们认识的所有人,加上成千上万和我们说过话的人,或者在人群中目光交错过的人,以及在公众场所曾暗中观察过的人,甚至是擦肩而过时惊鸿一瞥的人,每个人都在尽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导演不仅仅是在挑选演员,更是在挑选他们身上各自的特质。

好朋友偶尔闪烁的目光,多年前在乡村田埂间看到的一具铁匠的尸体,去年闪龙舞会上领舞者的目光(综合这些人的个性特征)……所有这些特征都可以集中在电影的反派角色身上。

另外,记忆中堆满舞台道具的储物间,想象中挂满服饰的衣橱以及脑海里的各类场景,当然,少不了技艺精湛的特效工人——这一切都称为精神创作,并未使用一星半点的真实材料。

一旦作者的剧本被确定要拍成电影时,电影制作者就会从剧组挑选需要的演员、道具、服饰以及合适的布景。在观众欣赏评价前,导演马不停蹄地拍摄,一张张剧照,一页页剧本……形成最终的作品。而作品的好与坏取决于导演的才能、占有的资源、对原著的重塑能力以及对原著的想象力和对情感的整体把控。Part 5

你是否怀疑以上我所说的内容?

如果怀疑,那么我要坦白一件事。我有意谋划了一切,欺骗了大家。《两条响尾蛇》里的剧情根本不是这样,也从来没有过这样一部电影。

如同小朋友编故事时说的“当我走在……”一样,我编造了整个故事。而我呈现给你们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仅仅是一个故事梗概,甚至可以说是类似故事提纲的半成品。

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你在阅读的时候一定把自己想象成了吉姆,走在那条你想象中的斜坡上。当然,你也会幻想出一个你喜欢的莫莉,连她所在的公寓里的陈设都是你喜欢的家具类型。最后,大反派恐怖的死亡方式也充满了你的个人情感特征:要么是对罪恶得到惩治而感到欢欣鼓舞——这是较唯美的风格;要么就是对代表上帝形象的人类如此恶毒而战栗不已。

难道不是这样吗?

否则,你停下来略做思考就会发现,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导演所呈现出的仅仅是故事赋予我们的内容。

作者塑造的女主角不论描写得多么详细,我们都无法找到真人。尽管那一刻故事发生在芝加哥,我们也恰好曾在芝加哥生活过,但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我们熟悉的芝加哥,而不是那一节里描述的芝加哥。

事实上,如果小说描写得太过事无巨细,完全不给读者留下对主人公任何想象的空间,那么读者就会继续顺着作者的思路走,而不会主动去想象、去丰满这个角色。这也是通常我们省略场景细节描写的原因,那些精致生动的场景往往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这不是情感所能决定的,而是不可动摇的法则规定的。就如同具体的舞台道具实物一样,当我们被要求表演“惊恐”的表情时,必定会在其中赋予个人特色。当我们表达一些精神层次的观点时,也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像我们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手指做出不同的手势一样。如果某个剧本需要反映精神层面的含义,我们就必须展现出来,否则就要从我们已有的精神实验室里找东西进行替代,或者直接省略掉,强势地说(就像电影制作人用专业术语说的一样):“删掉那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吧”。Part 6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最初的话题——“怎样阅读”吧,我们已经离题很远了。

假设你已经学会了字母(或者假设你是后进生,还未全部掌握),你即将开始第一堂阅读课的学习。

你的面前放着一本书,打开了第一页。

第一页是一个木刻的动物形象,下面是这只动物神秘的象形文字,例如猫。

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

通过这种展示方法,你能明白其中象征的现实意义吗?学习“怎样阅读”入门之时,即使方法受限,普通学校依然认为阅读就是解读白纸上所写的像任意密码一样的一组黑色符号——它们就放在你面前,象征你即将要做的事,这难道是动态画面最直观的形式?实际上,这就像演哑剧一样,他们会对你说:“该死的,能不能形象一点?”

或许你会回避这种解读方法。

让我们再次假设。

假设你的家里并没有猫(你没见过猫)。

假设你花了几周时间,已经阅读了很多页初级绘本;在一个美好的早晨,在另一本文字书上,你又遇到了这些熟悉的单词,例如“猫”这个单词。

这次又会发生什么?

这次你会自然而然地将单词与木刻画联系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你唯一熟知的有关猫的文字与形象,不论你情不情愿,你都会将它视为一个句子里最重要的单词。总之,讽刺的是,哪怕“资金”匮乏,你也已经开始了有关“动态摄影”的职业。

让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假设你利用几周的时间去看望乡下的表兄们,其中一个表兄养了一只马耳他小猫。

让我们再次假设,为了温习所学内容,他们又把那本旧的初级课本放到你的手上并打开了第一页。

这次又会发生什么?

这次你会接受木刻画吗?

不,当你读到猫这个单词时,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一只蓝灰色小猫咪的画面,尤其是它卷曲着小尾巴在草地上翻滚的样子,一只爪子微微弯曲,轻轻敲打一只刚刚从果树上掉下来的红苹果。这时候,吹来一股轻柔的风,风里夹杂着微甜的果香。

看,你已经接受了,而且随着你的动态画面的确立,你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你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导演”的特权了。你甚至用嘲笑的口吻拒绝了来应聘的插图画家,开始自己改编剧本。Part 7

现在我们应该可以得出结论了。

我们发现,要想真正读懂一本书是需要借助辅助工具的。这才是我们真正要表达的含义。

我们带着自身的体验去逐字阅读。阅读时,我们融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官体验,甚至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爱吾之所爱,恨吾之所恨,畏惧吾之所畏惧;更有甚者,将自己从中推敲后演绎得出的观点、理想化的理念、同情的事物及萦绕在心中的固执的偏见等都掺杂在了阅读之中。

普通学校理解的“阅读”等同于可以读书刊杂志、会辨识手写体,最大限度地(事实上很少)像福布斯·罗伯逊那样阅读莎士比亚作品。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指的是通过阅读拓展我们的思维领域,提升领悟力和创新能力,并指导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阅读中获益的并不仅仅是作者直观讲述的内容,而是阅读能不断激励我们用自身的经历去创造新生活。

书本只是一种生活索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模式,而阅读是由我们的精神内存构成的,这种精神内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生活经历慢慢积累的,它会在我们阅读的瞬间出现,别人无法复制,连我们自己都不可能重新累积一遍。

阅读也是一种互惠的合作关系,我们从阅读中的获益在本质上无异于投资所得的红利。Part 8“是的,”我好像听到有人说,“这个观点如果放到小说上非常有趣,也非常准确,但如果是一本有关哲学的论著呢?又或者是社会学争论的关键论点呢?又或者是科学规则的辩论呢?”

这个理论当然也适用于这些种类的书籍及各类报刊杂志。

要想启发一个人的新思路,再没有比给他讲故事更好的办法了。你唯一的方法就是激发他的灵感,帮助他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可是如果不能把灵感直接植入他的大脑,”我似乎又听到了反对声,“那怎样才能激发他的灵感呢?”[1]

答案如同奴隶女孩托普西 的回答一样:灵感是自己迸发出来的。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最可靠的女仆,任何事情只要别人演示一遍她就会做,但是她(她那单身的主人这样思忖)可能这辈子都从没有过自己的想法。她有一项技能是制作冰激凌。一个炎热的夏日,[2]暴风雨突然降临,气温跌到了华氏60度 ,主人看到书房门口半蹲的人影已经够让他害怕了,更让他崩溃的是他对这个女仆的分析判断被彻底推翻了。“你看,”女仆说,“如果我反向旋转冰激凌机的把手,会不会让冰激凌融化掉?”Part 9

事实上,我们的“脑工厂”除了动态画面制作还有精炼加工的功能。

比如,我们的“原材料”是未经修饰的个人经历——手指在火焰上晃动就会被烧伤——大家认为这个现象很神秘,并从中得出“火焰很烫”的结论。这是我们的经验所得,很难将之直接灌输给孩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这些经历“被艺术加工之前”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不过,我们更需要修饰的是初级的、纯天然的第一手资料。

因为我们的人生混杂着天然的和被艺术加工过的经历。

我们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似经验,取其精华杂糅到一起——很多相似观点在被萃取精华时杂糅到一起,就成了“概论”。而每一条自己总结出来的观点就都成了人生宝贵的库存,每一条经验都[3]能储存到未来人生路上的“实验室”里备用。

这个备用的“实验室”充分体现了首创精神,同时收集了很多规则和建议。

举个例子:史密斯和约翰在地铁相遇,并闲聊了一会儿。

之后,史密斯对他老婆说:“约翰真是一个敏锐的家伙,他今天给我出了一个新点子。”

其实并没有。

约翰给他的只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方法。他建议史密斯把某些观点存到68号瓶里,另外一些存到7042号瓶里,彼此杂糅之后,他就会有收获。史密斯照做之后果然得出了新主意。

但是,如果史密斯自身没有现成的素材可供提取呢?Part 10

让我们回到正题上吧。

在你读这节内容前,脑海里肯定没有现在的这些观点。

举例来说,作者没有详细讲过故事,他只描述了大概内容或只给了我们需要重塑的“剧本”,在此前提下,你肯定不会产生新的灵感。

那么,新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呢?

当然不是我把它灌输到你脑子里的。我根本做不到这件事。

我能做的就是培养你,在挑选人生经历作为创造素材时,使用恰当的规则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与方法;陪着你,用丰富的人生经历作为你的创作素材,这些经历会随着时间的沉淀不断激发你的灵感,然后你就可以重新整合你的人生经历了。

我知道,现在的你有一个认知,那就是“怎样阅读”其实是有两重含义的,但我怀疑你的这个认知也许并不成熟。那么,我建议你再从现有的众多观点里汲取精华,譬如认真询问宴会的主人及形形色色的宾客。因为每个人自孩童时期始,学习阅读的方法都是独特的;你甚至可以从那些声称没有学习过阅读的宾客身上汲取简单的观点,并适当地加以整合。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就会如愿以偿地得到一个综合的观点。

让我倍感痛苦的其实是“激励你杂糅、整合现有的观点,并形成一个新的观点”。但这是我作为一名作者的职责之一。

既然如此,我就需要引导你将这些理念“改编为戏剧”;还要引导你想象人们遵循这些理念去“演出”。最好的方法就是像杜撰电影《两条响尾蛇》一样,去杜撰本文提及的晚宴。

但是杜撰晚宴和杜撰电影是完全不同的。杜撰电影的原因是我知道你需要一个论点作为支撑——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方法而非运用作者的方法去阅读——我担心你没有现成的论点。

这个论点并不是把不同的想法进行简单叠加就能形成的,而需要从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真实的人生经历中观察并得出结论。这就成了经验之谈,就像我们得出“火焰会烫手”这个结论一样。类似的观点之所以复杂多样,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经历本就是丰富多彩的。

我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去描绘我们的人生经历。

我写了“剧本”给你,让你去丰富它。

当你还沉浸在刚刚发生过的经历时,我却迫使你回忆更久远的过去。Part 11

无论是阅读哲学书还是小说,都适用于这个方法。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本质上其实是史蒂文森的《金银岛》的理论提纲而已,只不过他们需要用不同的形式去演绎。

阅读其中的任何一本书,都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一种心灵交流。

我们从阅读中获得的“红利”取决于两点:一是我们投入的“资金量”的大小;二是我们投入后获取的“营业额”的大小和“营业质量”的高低。

[1] 美国著名作家斯托夫人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人物之一。托普西是一名不知来自何方的“衣衫褴褛”的奴隶女孩。当被问到是谁造了她时,她既不认为是上帝,也不认为是她的母亲,“我想我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不相信有谁造了我”。托普西通常被视作是黑人小孩原型的起源。

[2] 摄氏温度为16度左右。

[3] 这里指创造的原材料。

第二课 被忽视的调查研究

阅读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相对被动、实际上很主动的接收知识的过程,其实它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活动。

我们很惊奇地发现,阅读时,我们其实是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的,我们却没有对这个重大发现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Part 1

动笔写这一课时,我翻了一下日历,上面标注着我今晚有约,要去一趟剧院。

今天竟然是4月1日,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有神明在指引,注定这一课就这样草草开始了。不管怎样,今天依然是愉快的一天。在愚人节这天研究遣词造句就像人们在3月17日圣帕特里克节这[1]一天穿绿色衣服一样适宜。

我们还是回到今晚的剧院之约吧。

今晚的演出真是火爆至极,需要提前几周买票,演出现场也被围得水泄不通。

如果我突然跳到第三排中间的位置上大声喊:“火!”

你能想象出会引发什么后果吗?

引起人群恐慌?

人们会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人群会发生踩踏吗?

男士后背的衣服会被撕得粉碎吧?

五六百名衣着考究、文质彬彬、表面和善的观众会瞬间惊慌失措,蜂拥奔逃,片刻后,走廊里可能会出现几具四仰八叉、毫无生气的尸体。

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发生这样的后果,谁该负责?

这种突发事件,紧迫慌乱、不合情理且无法避免。

那么,是什么引起了这场恐慌?

只是因为我的一个突发的想法。

是什么点燃了这个想法?就像一颗炸弹,瞬间在五六百个人的心里同时引爆?

只因为这一声尖叫里喊出了一个词。

当然,这是一个恐怖异常的词,空前的恐惧会直击听众的心头,并且必然引起恐慌。Part 2

请稍停一下。

昨晚我是和吉姆·赛德沃斯共同进餐的。

你并不认识吉姆。他是那些大块头、蓝眼睛、健忘却又热情洋溢的人们中的一员,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捕捉一个想法并为之苦苦思虑。吉姆每次对待这些突发奇想就如同他自己是一枚小斗牛士导弹,仿佛这个“奇想”被他放在了沙发垫的一角。

用餐后,我递给吉姆一支雪茄,他把烟头掐掉了。之后,他摸索着口袋,一脸疑惑地说(他刚刚听到一个新想法,开始发表意见了)他把火柴落在家里了。

我与管家的目光相遇,他正提着一盏酒精灯站在吉姆旁边。

但此时此刻,吉姆的新想法卡在喉咙里正想一吐为快,压根儿没注意到管家的存在。

管家说:“先生,火。”

吉姆没有看他。奇怪的是,我发现他的手不在口袋里摸索了。“先生,火。”管家提高了音量又说了一句。

吉姆依然没有觉察到。他没有点火,也没有看管家一眼,或者说一句谢谢,而是准备继续就刚才的话题说话。他最后的论点掷地有声。他倨傲地将我之前的观点驳斥得只剩下零星残骸,并抛到了我的面前,仿佛在说:“有本事就让它恢复吧!”然后,他的眼睛盯着我,向酒精灯倾斜了一点,额前的皱纹也舒展了。他一边看着我,一边把那半截雪茄伸向了蓝色的火苗,随后喷出了一口烟。

这次是什么致使吉姆不去摸索口袋了?

又是什么让他皱起的眉头慢慢舒展开的?

又是什么使他能在眼睛盯着我,注意力放在他的观点上的状态下却能注意到酒精灯呢?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人在需要某物时突然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和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黎明的心理状态是一致的。

是什么迫使他的需要最终慢慢被满足了呢?

还是他的潜意识里有个模糊的认识呢?

那么,最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模糊不清的潜意识变成清晰的行动的呢?

那就是一直重复的一个词。

当然必须是一个相当令人心安的词,同时,还要具有历史悠久、使人舒服及普遍通用的含义。Part 3

不对,先停一下!

这两个“火”是同一个词!

是我们混淆了吗?

是两个不同的词,但是写法一样吗?

或者是同一个词,但是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吗?

还是让我们来查阅字典吧。Part 4

在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字典的这个间隙,先思考一下,稍后让我来告诉你我想向你们演示什么。

在上一课,我们已经有了意外的发现。

我们发现,举例来说,作者不会也不能直接把新的思路和想法灌输到读者的大脑里。他们只是起到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营造氛围,潜移默化地传授给读者丰富的技巧,使读者自己迸发出灵感。

我们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书本在本质上只是一个翔实的剧本,综合了故事的脉络及作者的思想,而其中的第一手资料其实就是读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

所以,阅读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相对被动、实际上很主动的接收知识的过程,其实它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活动。

我们很惊奇地发现,阅读时,我们其实是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的。

我们却没有对这个重大发现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甚至,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在阅读时我们到底有多自我。

我们常常只注重这个故事是从哪儿来的,而不去关注这些词语的含义源自哪里,故事的蓝本是用多少词语组成的。

我们只知道没有人会讲故事,却没意识到没有人能说出每个词语的精准含义。Part 5“什么!”你一定会大声反驳,“不知道词语的含义,难道不会去查字典吗?”

听到这儿,请允许我表示一下我的惊讶之情吧。字典才是我们最不可能查阅到有效信息的地方。

我也不期望你能认可我的观点,我很清楚你不会苟同于我。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间隙,字典已经替自己说话了。

让我们重新开始研究刚刚被打断的重大发现吧。Part 6

我们想知道,剧院里大声喊出的“火”和管家所说的“火”是否属于两个不同的词,还是只是在写法上是一致的。

字典里“火”这个词有两个解释:一个是作为动词使用;另一个是作为名词使用。作为名词时,我是说,如果这两种情况都是作为名词使用的话,这两个词肯定是同一个词,但具有不同的含义。

至少以上两种情况中有一个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不过,我们先来看看字典里是怎么说的。

字典里,“火”这个词作为名词时具有不同的含义,共有以下六种:(1)光和热氧化的过程;氧化的表现形式,尤指火焰或燃料燃烧的状态。(2)火器、枪支等释放出的物质。(3)一个或多个火花,尤其是铁或石头撞击到坚硬物体后散发出的光芒。(4)所有与火光相似的光芒、光泽或闪光点。(5)思想上迸发的闪光点,激情、狂热或精力充沛。(6)代表任何一种愤怒的邪恶势力;痛苦磨难;艰难的磨炼;被迫害时产生的情绪。

可是,貌似查字典对我们也没什么太大的帮助,不是吗?

显然,字典其实把“火”的十四五种含义归为了六组,每种含义都和我在剧院里大喊的那句“火”的含义极其贴近。以下是第一组的最后一种含义:指火焰或燃料燃烧的状态。管家说的那句“给雪茄点火”其实放到上述含义中,其契合度也非常高。

我们其实能发现,字典中的含义没有一组能贴切表达这个词在这两种语境中的真正含义。

吉姆·塞得沃斯理解的意思当然不是字典给出的解释。同理,今晚,在剧院里我坐在第三排的位置上喊出的“火”,当然也不是字典里的那个含义。

事实证明,除了字典,如果没有其他地方能够查询到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我们就会进退两难。Part 7

实际上,我们发现两个有趣的问题:(1)我们是从哪里获得这些含义的?(2)字典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最终我们要尽可能准确地确定“火”在这两种语境下的真实含义。如果在剧院里大喊“火”,观众会担心剧院发生火灾,死亡随时威胁着自己,他们很可能会被困在剧院,因此每个人都会担忧自己的安危。

管家说“火”时,他的意思是:“先生,不要再在口袋里摸索了,也不要皱眉了,你往胳膊肘旁边看,这里可以点烟了。”

如果他们现在正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当面对比二者的含义了。仔细品味其中的相似之处,就会发现这二者之间,只有一点相通,那就是它们表达的“火”的概念都是正在发生的。

如果我们翻到字典给出的含义,就会发现所有对“火”的解释与这两种语境下的概念最贴近的其实是“火焰或燃料燃烧的状态”这一条。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火”的概念也的确只有这一种。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再次推敲关于“火”的这六组含义,进而总结归纳如下:(1)光和热氧化的过程;氧化的表现形式,尤指火焰或燃料燃烧的状态。可以总结为“火”作为名词时的完整定义。(2)火器、枪支等发射、开火。可以总结为火器开火。(3)一个或多个火花,尤其是铁或石头撞击到坚硬物体后散发出的光芒。可以总结为铁器或马蹄铁、鹅卵石等的光。(4)所有与火光相似的光芒、光泽或者闪光点。总结为类似火焰的光。(5)思想上迸发的闪光点,激情、狂热或精力充沛。总结为思想的火花。(6)任何一种愤怒的邪恶势力;痛苦磨难;艰难的磨炼;被迫害时的愤怒情绪。总结为心灵上产生的心火。

字典的确不能让我们全知全能,甚至不能给我们提供恰如其分的含义,它只是列举了字词的源头性含义,名词的几种形式,还有那些共同特征比较少的、被广泛使用的、更新较慢的含义。

因此,我们在查阅字典的时候,虽然明白其中含义,但不能准确判断词语的性质。如果抛开词语所在的语境来说,词语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含义,我们获得的往往只是一个宽泛笼统的概念。它们具有规则魔力,就像点亮油灯,说一句“芝麻开门”,门就会打开一样,我们会清楚地了解这个词语在他人意识里的概念。Part 8

或许,你听到我滴水不漏的理论,一时难以反驳。我会带你回到字典本身,因为字典会以事实表述,不会强迫我们去关注它。众所周知,字典块头小,往往被搁置在不起眼的角落,但如果因此瞧不起它,那么它自会大显身手。《新标准字典》2730页,隐藏了对“词语”本身的定义:

在人类语言中,除了专有名词和感叹词外所有的词语,都是对广泛理念的概念性总结,我们称为名词。

请先保留有关字典的理论,后文会提及。Part 9

现在我们来探讨另一个问题:在实际使用中,这些词语的含义是从何而来的?

其实,之前我们已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了。生活中,我们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来判断词语的真实含义的。但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具体举例来说吧。假设我对你说:“我要去商业区(down town)买一个羽绒枕(down pillow)。”尽管在英语中我要使用两次“down”这个词,但我表达的意思因为其特定的语境而非常明确。

对此,你可能没有异议。

但是,你真这样认为吗?

你真的懂我说的“商业区”的含义吗?而我又真正理解你表达出的意思了吗?我们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吗?或许,羽绒枕对你来说意味着舒适奢华,对我来说却意味着衣服上要粘满又湿又软、到处飞舞、惹人厌烦的细毛。

简单来说,我们用的是相同的词语,但在个人理解上可能完全不同。

现在我们再回到之前的话题上吧。

先回到熙熙攘攘的剧院吧。

我只喊了一个词,却让剧院里的五六百人瞬间同时将其理解为同一个含义,究其原因,并不是由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大家参考了这句话出现时的场景:剧院面积大而又拥挤,安全出口小且距离远;参考了关于剧院发生火灾后的常识及当时说话的语境,概括地说,就是大家共同所处的情景。

可是这些仍然不是全部原因。

这里有一个特定的要素,就是大家所处的场所是相同的,这样才能对同一个词语理解的含义保持一致。但是,具体到每个人,他们所理解的含义会更加个性化:

坐在G34号的女士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想到的是如果她无法从这场火灾中逃生,家里的两个孩子将会无人照料。

靠近通道B座的大个子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想要逃生就必须费尽力气推开他右边那个软绵绵的大家伙。

而在主要出口附近的消防员理解的意思是,他今天竟然要鞠躬尽瘁,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了。

……

诸如此类的千奇百怪的想法,会一瞬间喷涌而出。

事实上,剧院里的每个独立的个体,不论是否只关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都是这个特定情景中的一部分。

我们自己,我们的才能禀赋和历史故事,过去取得的成就和现在纠缠不清的俗事杂物,都是累积下来的生活经验,它们会变成常见的报刊杂志中的故事的影子,因为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Part 10

因此,“学习阅读”不论是在现实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上都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经历,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让我们领悟到更多的技巧,进而对原始剧本进行二次创作,同时还能扩展个人对不同语境的理解范围。它能增强我们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能力;能帮助我们积累区分判别两种情形下词语含义的经验:一种情形是根据与我们配合默契的搭档来判断,另一种则是根据原著作者提供给我们的思路来判断。Part 11

说到这儿,这一课似乎可以戏剧般地告一段落了。不过在结束之前,我需要确定你完全意识到以上阐述的理论是普遍存在的。

我用“火”作为例证是因为这个词简单易懂。我也可以选择《新标准字典》中其他34 999个词语中的任何一个词作为例证。因为无论哪个词,毫无例外地在字典里的含义,都只能代表其使用最广泛的那种含义,而我们想准确获知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就必须要结合实际。

此刻我依然怀疑你对此颇有微词。我敢打赌,你肯定能举出很多反例。你也肯定能感觉你的脑子里有数不清的词语是反例。

可惜,没有这种例外。

现实中更无一例外。

我敢肯定,无论是在字典里还是在字典外,你都遍寻不着这个例外。

因为你只能在理论上找到反例。即使是这样的反例,也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理论上的、形而上学的方法。Part 12

可能你妄图提醒我:“字典上也有这样的表述——在人类语言中,所有的词语,除了专有名词和感叹词外,都是普遍概念的总结——名词。”

确实如此。不过我也要提醒你,我们依靠查阅字典去求知的时候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字典里的表述往往并非“实事求是”,也并非徒有虚名地忠实于原汁原味。

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没有意识到我们只探讨了例句中共通的东西,也不是没有意识到例句的形而上学,或是有意识地忽视了理论中的双重标准。而是因为没有人发现在查阅字典的过程中,所谓的不同阶层会对词语的理解存在差异。

我们再来做个试验吧。

我们在《新标准字典》中随便查一个特定的名字(特定的名字都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然后在专栏里再找这个词的衍生词进行比较。假设我们查的是“亚里士多德”,旁边的词是“亚里士多德式照片”,字典是这样表述这两个词的:

亚里士多德(384-3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式照片:图片,打印在掺杂了胶体和明胶的纸上,其光泽度很是不错。

现在你感觉如何?来看字典里的表述,“亚里士多德式照片”是名词,但“亚里士多德”却不是?

现实总是冷酷而客观的,在查阅字典前,“亚里士多德”在你的认知里并不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名词,而现在,“亚里士多德式照片”的概念却变成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东西。Part 13

或许你会觉得“亚里士多德”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毕竟已离世多年,人们对他的概念已经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变得模糊。[2]

那就让我们进入德拉蒙德光时代 ,进入20世纪吧。

我们把专有名词直接从“无名氏”这种众所周知的概念跨越到[3]“泰迪·罗斯福 ”这种代表了一种人物类型的专有名词,而这种人只能用“不可多得”或“天降英才”来描述。

伍兹·哈钦森医生曾指出,很久以前,“夜间空气”指的就是人们只能在夜晚才能呼吸到的一种空气。在这里,我要很郑重地告诉你,我们所能获知的只有总结性的概念,不论是亚里士多德先生还是罗斯福先生,都可以用词语“亚里士多德”和“泰迪·罗斯福”来代表。

词语毕竟是一个推进“按钮”。当我们按下这个“按钮”时,就会出现相关的概念。例如,我按下“泰迪”这个按钮时,就会出现泰迪的相关信息,却不会出现我对泰迪的概念认知。Part 14

有关专有名词就说到这儿吧。一些感叹词在字典里,会把“噢”定义为“哀叹”。

总的来说,字典会根据语境把“噢”定义为“由于突然的惊吓而释放出超自然能量”——诸如此类的解释比比皆是。

字典往往都是将这些词语的意义概括归纳为人们广泛使用的含义。举例来说,我们可以想象字典里对一些语气助词,例如“哦”“噢”或者“哼”,亦或者“哎哟”,冗长而又能获得自我满足感的解释,其实都是存在瑕疵的。

你会发现随机选取一组词语并将其按照所给的相关语境作出令自己满意的解释,是一项既有趣又锻炼人的活动。比如,“灵气”“朝着”“谦虚的”“愤怒地”“双元音”“马铃薯”“阿里斯多芬尼斯”“哼”这组词语,就具有相当的挑战性。

你还会发现,这些词语不论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专有名词或者感叹词,都是一种“指示”,一种信号,一盏指明神灯,甚至是一种精神启动的开关。

你会发现,任何一个词语,一旦出现在你眼前,它的含义也会立即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你会发现,这些词语的概念模糊程度各不相同(举例来说,“哼”的概念显然比“阿里斯多芬尼斯”的模糊度高,也比“马铃薯”的概念模糊度更高),可每个词语都会印证一点,那就是在字典里的只是它们广义上的含义。

最终你会发现,词语的每一条含义都是你自身经验的提炼。

[1] 圣帕特里克节起源于5世纪末的爱尔兰,是爱尔兰人的国庆节。随着爱尔兰后裔遍布世界各地,现在的圣帕特里克节渐渐在一些城市成为当地节日,如纽约、东京、都柏林等。圣帕特里克节的传统色为绿色。

[2] 石灰光,是一种舞台灯,用于剧院或音乐厅。

[3]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第三课 规律带来的阅读乐趣

我们的定势思维是,阅读是图像发明中相对较愉悦的行为。

然而,阅读不是一种愉悦方式,其实是一种我们天生就具有的能力。

在字母发明以前的千万年前,阅读就已经存在了。

半猿人在狩猎时,阅读刻画出来的记录符号,这甚至比其学习狩猎更早。Part 1

写这本书的目的我已简要阐述过了,是帮助读者以各自个性化的方式更理性地阅读——不管这些方式具体是怎样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方法可以归纳成具体的公式化的技巧,但其中有一条特殊的技巧需要谨记,那就是把这本书的说明总结为一系列“适合的、配套的、难忘的以及可试验的”规则,这是毫无疑问的。人们在寻找与以上规则相似的规则,例如“如何瘦身”的方法:晨浴前做大量的屈体运动;早餐前数公里的闲庭信步以及睡前百十来个屈膝触脚运动;除此之外,还有配套的减肥菜谱,详细列举了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

不过,如果前期你对“如何阅读”就有一定的概念或抱有期望,或者因为这本书的标题而怀揣超过预期的希望,我应该适时打消你的念头。

我不想这样告诉你:必须要夜以继日地伏案苦读,减少阅读探险猎奇的故事;睡前挑选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文章进行阅读;每天只在晨昏时分用半个小时阅读日报;随身携带经典名著的口袋书,方便随时阅读;甚至可以在等候电影开场前进行阅读。我也并不想透露具备专业水准的读者的秘诀及奸诈商人的商业诡计——据说可以让初学者一目十行甚至一目阅读整页文字,而非像未受过教育的人士那样枯燥无味地逐字逐行地去阅读。

在这一节,我并不会告诉大家学习的捷径,更不用说学习阅读的捷径。这节只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大体框架,而作为我的搭档,你会被邀请为这节撰写策划方案,最后形成总结。

如果你感觉这个大体框架缺少生动性和娱乐性,我敢保证你想错了。调查研究是侦探小说的根基。结论完善想必是最精彩的落幕方式。没有经过实地走访的剧本,既不会引导我们找到奥里诺科河的发源地,也不会找到西藏的中心地带。而形形色色的经历与奇人异事,弥漫着令人惊艳的酒香,远远比只去作者心中所向往的圣地走访调查来得有趣。

如果你更喜欢浪漫主义,你可能会倾向于让坏人出现在最后一课,而有情人终成眷属。我要提醒你的是,这本书的每一课,其中最狡猾奸诈的坏人,即反派角色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具有浪漫情怀和好人优于其他人的理念,那最终会将反派送上祭坛。相反,美满结局往往会牵引你在下章续写这对恋人的后代的故事。

如果你仍然不以为然,认为写作只是文人的一种自炫博学的方式,那我只能提醒你,恰恰相反,其实它是为人类服务的,因为它不仅会影响你和我,还能影响我们身边的人。

此外,读懂写作提纲是相当容易的。首先,我们要判断是否需要剖析整个故事情节及如何剖析(通过自己的双眼去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读全文;其次,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去判断我们是否重视阅读以及为什么要重视阅读,当然也包括无人愿意阅读这种情况;最后,在让你意识到我们广泛使用的阅读方法在客观上存在的缺点后,我们需要通过自我理解来找到一种更合适的阅读方法,这样一来,你才会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去调整自己,进而不断实现个人突破。Part 2

其实我们在之前的章节已发现,我们对阅读的内容毫不怀疑。我们从书中出现的场景、动物、人物特征及思想理念来判断分析作者提供给我们的故事模板,并且从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相反的是,我们也只能无助地通过对阅读内容的第一印象或是凭借过去经验的总结,得出瞬间出现在脑海里的词语的含义。

很大程度上说,我们的确是这样的。

如果我突然向你解释“一棵绿色的树”的含义,不仅我事先不知道这个词语在你的脑海里是一幅什么样的图,你也如同前文的我一样愚昧无知,毫无选择的余地。你的思想触到了“绿色的树”这一概念在你脑海里的分类,信手拈来其中最普遍的概念——可能是你童年时期,院子里的一棵榆树、一棵菩提树或是一棵马德拉斯树等。

在上一课,我们已经对调查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从经过辩证的结论里(假设你已经默认的结论)发现,学习阅读并不仅仅等同于读者可以不断为已有的经历充实更多的技巧,它还意味着能帮助读者拓展个人阅历,提升读者对语境的把控能力,增强读者对作者提供的词语含义的分析辨别能力。

现在有必要探讨一下,通过已经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或程序,我们是如何获取和运用这种批判性的选择的。

假设通过阅读上一课,你已经勉强认同了我的观点。我可以想象,经过片刻的思索,你一定会提出以下问题:

第一课“学习阅读”固然不错,讨论了我们的大脑在阅读时会形成一定的画面;书刊报纸只是一个个剧本而已;写作资料来源于生活。这些内容一旦被指出,人们会发现它们不仅直截了当得令人拍案惊奇,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阅读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兴趣爱好。

整个第二课都在论证以上观点。我也曾尝试着实践过,发现事实的确如此。“字典里的解释”只是对一个词语普遍概念的定义。我自己可以从语境、动词和特征等内容获知词语的含义。但在现实生活中,我还不能将两课的理论合并使用。我并不认为我能清晰准确地辨别词语的含义,除非我知晓整个故事情节和语境。

如果在阅读中途停下来去查阅词语的含义,我会发现自己完全不会阅读了。我没能在心中上演“内涵电影”,反而只是得到了一些乱七八糟、毫无关联的含义、记忆、联想及理念,此外什么也没能留在心间。你确定你是对的吗?或者说是我的理解离题太远?Part 3

其实,如果我们再仔细探索阅读的技巧,仔细观察阅读规律的话,或许能找到阅读的奥妙。一旦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以上问题就不难了,反而是以下这些问题会显得尤为重要:(1)为什么说“当我们阅读时,洞察词语的含义”是不切实际的?(2)为什么说如果我们一旦开始查阅脱离语境的词语的含义,就无法继续阅读了?(3)什么才是正确控制语言解读的方式?

以上问题从我们开始刨根问底时就存在并相互碰撞了。事实上,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追根究底要得到的答案,而且是我们继续研究探索阅读的终极意义所在。Part 4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电影艺术吧。

众所周知,一部有声动态画面电影是由一帧帧照片组成的。最初,这些照片是分离的,不过是快速拍照,照片被连续放置。当被投影到电影屏幕上时,也是按照原始的顺序单独排列,只不过翻页的速度很快,达到一秒20张的速度。你也非常清楚(尽管这个事实不是你自己观察所得的)这个速度如此精确是因为每张单独的照片在荧幕上确实是静止不动的,且停留的时间足够让观众察觉,只不过因为紧接着下一张照片就会呈现出来(非常细微的区别),因此,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就是一系列连续的动态画面了。

最有现实意义的事实是,将我们之前总结发现的有关阅读的观点整合到一起,即很多单独的词语组合到一起打印成册,正如一张张单独的照片形成一部动态电影一样完美妥当。

这就像把“阅读”隐喻为“内涵电影”一样贴切。

事实上,阅读和电影的创作过程是非常相似的。

让我们再次检测一下吧。

电影的放映频率是每秒20张照片,换句话说,一分钟就要播放1 200张照片,一张张图片以这个速度不断呈现在观众面前。

另一方面,普通的读者平均每分钟能阅读一页通俗小说,一页大概有300个词语,也就是说一分钟阅读300个词语,5秒钟一个单词,连续不断,犹如闪电般迅速激活大脑。

和电影制作一个道理,这个速度是很精确的,因为每个单词也都是静止不动的,在我们阅读并理解其含义之前都是非常冗长并难以理解的。这就是说每个单独含义不同的词语如果分开来读,确实没有具体的意义,只有当我们结合语境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意义,才能将此行为称之为“阅读”,也才能将之比拟为“内涵电影”。

现在已经有两个观点很清晰明确了:

第一课,每秒阅读5个单词,显然证明了“当阅读时我们是有能力去查阅词语的含义”的;

第二课,如果为了检测,我们可以把速度降下来,一分钟只阅读10个词语,这样,势必会破坏“电影”的效果。观众看到的就不会是一部“内涵电影”,而是一系列“毫无关联的表述、回忆、联想以及理念”。

如果我们把电影放映照片的速度降下来,变成一张照片在荧幕上停留两秒钟,那么就会空出很长的时间,观众席一片静默,本来“动态的电影”会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枯燥乏味的默剧。

如果真的如此,观众的激情将无法被点燃,电影预期的效果也将无从实现。Part 5

当然这似乎又要将我们引入一个死循环了,犹如被圈进一个圆柱形的捕鼠器里,永远找不到出路的老鼠一样。

不过幸运的是,出路还是有的。出路就是一扇门,即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频繁练习,检测和掌控阅读中遇到的词语含义。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对我们来说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一样的自然,或许我说出来的时候你甚至会发笑。实际上,你一直在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你在使用时完全出于本能,不假思索,几乎不曾考虑过其中的关联——这不只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而且是生活的全部,你却对此一无所知。这就是我即将要告诉你的,我们必须要注重的一些细节。Part 6

现在,我们发现(尽管这个事实并不能通过观察自己来证实)阅读的方式如下:阅读时,我们的心理感受在字里行间都夹杂了“意义[1]之韵味”,同时,读到的每个词的寓意都会自觉地与“意义之韵味”结合起来。

因此,我们所期待的能掌握词语含义的方法就是“意义之韵味”。

不过,如果用实用的、恰当的词来描述,“意义之韵味 ”到底该如何形容?

实事求是、掷地有声的“意义之韵味”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找找看吧。Part 7

假设,在现实对话中,我要问你“好”这个词的含义。你本能的反应是“我知道”,但你在回答时却发现很难找到准确的解释让我们中的任何人满意。这(尽管让你感到难为情)才是正常的、真实的反应。你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本字典。正常情况下,你的脑海里出现的有关“好”这个词的概念只是感官上的、犹如密码信号一样的东西,而非由足够的密码信号组成的准确定义。

这是你自身的一种感受,时间因素至关重要。你并不能完全依靠本能理解“好”的全部含义,这需要时间——尽管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够了,我们就可以说,感知到这个词的全部内涵了。“毛发刷”这个词在你脑海中形成具体的概念,或许不需要太长时间,但像“不公正”这种含义抽象的词,理解起来可能就需要费点儿时间。

试试看吧。

你在思索“毛发刷”这个词的含义时,就像一只松鼠在树上上蹿下跳一样,你只能看见它欢快的尾巴在晃动,时而还躲在另一端偷偷看你。但是,你对“不公正”这个词的含义的感知却如盲人摸象一样,或许要用10秒钟才能想到一个完整的表述。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总结为,我们平均需要2秒钟才能感知一个词语的含义。

同理,在阅读时,平均每秒5个单词的速度并不等同于理解了“意义之韵味”,享受到了“含义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我们大约只能理解阅读量五分之一的词语的含义。Part 8

假设现在我不是问你词语的含义,而是在跟你做一个游戏呢?

如果我跟你说的词语都是即兴的、突发的,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是将词语连续不断地、缓慢有序地说给你听时,出现在你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则应该是一系列短语。

如果我说的词是“牛”,你的脑海里立马会出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词语,例如“红色”“小牛”“泽西牛”“牛奶”等。

正常情况下,如果你的智商及反应能力正常,稍加训练后,对于普通词汇,你能在一秒内给出七八成的答案,也就是说,平均一秒内可以回答百分之八十的答案。那么就算是概括地回答,我们也至少要把一半的时间浪费在思考答案上,要想全面准确地回答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则需要五分之二的时间(平均两秒钟全面准确地回答一个词语的含义),而思考答案需花费五分之一的时间。

接下来,我要挑选六组词语排成一列。我把它们排成以下形式,从一到六说给你听,词语和与之对应的答案如下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