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孩子上北大(套装共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2:06:14

点击下载

作者:秦春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送孩子上北大(套装共3册)

我送孩子上北大(套装共3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我送孩子上北大(1)——33位北大新生家长的家教手记 (学海导航系列)

我送孩子上北大(2)——31位北大新生家长的家教手记 (学海导航系列)

我送孩子上北大(3)——28位北大新生家长的家教手记 (学海导航系列)

目录

CONTENTS

序言

我家有儿初长成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树立自信,相信“我是最棒的”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必要的前提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给足孩子成长必需的空间

和儿子一起选择

要培养孩子,必须先培养自己

过程·体会·希望

一、一路走来

二、深刻的体会

三、殷切的希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好习惯成就孩子好未来

“妈、圆”两字奠基了儿子爱读书的好习惯

培养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成才的关键

二、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塑造精英意识

三、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

四、尊师是关键

用心对待孩子——做一个有准备的父母

一、早期教育关系孩子智商的高低

二、入学期教育关系孩子的学习习惯

三、青春逆反期教育

四、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

五、加强沟通

六、制定目标,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

七、学会感恩、回馈社会

八、继续新的目标

梅花香自苦寒来 展翅飞翔击长空——记黄鑫成长路上点滴

事 一、启蒙教育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二、“荣誉墙”激励上进心和好习惯三、树立阶梯目标培养远大志向四、言传身教培养情商和处事能力五、紧张而快乐的高中生活六、殷切期望追逐心中的梦想 一、家庭环境与教育很重要二、培养孩子要有远大目标,并全家人为之付出努力三、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四、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和优秀的品质当女儿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 有的时候,我要当导演有的时候,我要当编剧有的时候,我要当剧务有的时候,我要当粉丝我其实,在和她同台演出教育孩子的一点体会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二、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是倾听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四、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五、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六、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七、父母冲动的行为会让孩子性格逆反八、学会宽容和忍让九、遇事允许孩子申辩十、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十一、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十二、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梦想成真 0岁方案篮球、400米跑、“长征”、街球社长新的梦想见证成长 一、生活就是教育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有志者事竟成雏凤清于老凤声 一、远大而明确的培养目标二、坚定而执著的培养过程三、正确而有效的培养手段四、扎实而全面的后勤保障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一、爱人二、爱自然三、爱读书四、爱学习五、爱国平常心,圆北大梦全力让一朵花绽放美丽 立雄心 定目标爱无私 常跟踪提素质 促全面育爱心 创条件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学前加强识字教学,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坚持绽放并保持眺望的姿态 一、回首——一定做对了什么二、反思——一定还可以做得更好三、总结——一定会有几句是有用的四、期待——一定会更好家庭教育心得 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要让孩子有一个梦想充分相信老师、充分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多作决定让孩子自立自主的尝试 学会放手,让我的学习我做主培养意志,让我的身体我做主激发兴趣,让我的阅读我做主品味舍得,让我的人生我做主回望孩子的追梦之路 一、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五、加强沟通,尊重孩子的选择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让孩子受益终生的教育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要从“小”抓起三、意志力是成功的必备品质四、兴趣是成才的动力五、熏陶和培养良好的性格论“成功是成功之母”我的人生我做主 一、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二、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三、我对孩子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四、我对孩子的期待:我的人生我做主我家的“有”与“没有”,让儿子走进燕园 我家有“清规戒律”我家有“自由平等”我家有“家图三壁”我家有“废品回收站”我家有“教子秘方”我家没有宽带、游戏机、批评和打骂一个北大新生家长的“心声”从“生命历程”角度谈家庭教育 一、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影响二、亲情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四、择友慎重成长源自快乐 一、性格塑造二、生活照顾三、孩子的高中生活对我们家长的影响浅谈家庭教育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一、学前认知世界,丰富充实头脑二、培养读书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三、提高音乐素养,全面开发智能四、正确认识网络,切忌因噎废食五、努力学好数学,塑造严谨思维六、培养自学能力,发挥自我潜能七、提倡赏识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八、树立崇高理想,创造美好未来培养与教育心得 一、心理素质的培养二、加强体质—身体素质的培养三、尊重孩子的兴趣,支持孩子的选择四、培养独自生活能力五、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误六、期望重视情商培养,塑造完美性格——孙瑀蔓成功走向北大的

点滴家庭教育经验 一、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学会宽容、博爱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帮助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三、教给孩子学会感恩,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四、独立的人格教育,提升孩子的管理能力做人、做事、做学问 一、学习的意义二、目标对学业的重要性三、学业永远都不是人生的全部四、你永远是爸爸的骄傲南北总关心(后记)返回总目录序言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建校110多年来,北大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昌盛的进程中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的有形存在,更成为中华民族争取民主自由和伟大复兴的象征,成为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向往的精神家园,从而独具魅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所说:“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其实北京大学早已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像北京大学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息息相关。北大对于中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哈佛之于美国、牛津与剑桥之于英国的意义。”

在中国的高校中,北大具有“老”与“大”两个特点。之所以说“老”,那是因为在中国,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大学并不多,因此,人们常用“古老”来形容北京大学的历史;之所以说“大”,不在于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所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之意也。历史悠久的“老”让我们足以心生骄傲,兼容并蓄的“大”也常让我们引以为荣。就是这样一所“老”学府,每年吸引着无数的青年才俊奋身投入燕园,求学于“一塔湖图”;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府,将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维系在了一起;就是这样一所“老”、“大”学府,将这些胸怀大志、肩负大任、孜孜求学、不倦探索的年轻学子,培育锻造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体魄健全、意志坚定,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一个多世纪以来,北大历经风雨,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从未因时光的磨砺而褪色。今日的北大,迎来了中国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迎来了自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发展期,“北大人”将满怀豪情,团结进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发努力。

序言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们,金秋九月,一段精彩的大学时光在等待着你。在这里,美丽的燕园将带给你广阔的人生舞台,光荣与梦想将力促你奋发前行,理想与责任将激励你勇于担当。在即将踏入燕园之际,希望你们能够刻苦学习,踏实做事,诚实做人,志存高远,胸怀祖国,力争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敢于担当的、光荣的“北大人”!北京大学校长 周其凤

家长姓名:雷晓红

学生姓名:李昂

录取院系:经济学院

毕业中学: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

获奖情况: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获得全国三等奖、2010年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等奖、2010年度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2010年第24届全国高中化学联赛竞赛(省级赛区)二等奖、2009年研究性学习课题《关于青少年近视问题的研究与调查》获兵团一等奖我家有儿初长成

2011年的6月,伴随我们全家的是激动的泪水,是鲜花,是掌声。6月26日,儿子李昂的高考分数出来了。682分,是石河子地区高考理科实考状元,也圆了他上北大的梦想。常言说“十年寒窗”,而今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我这个做母亲的,内心充满了骄傲和感动。骄傲的是儿子考取如此优异的成绩,受到学校、社会各方面的褒奖与赞誉。感动的是,儿子十几年来的学习生涯,到今天又走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亲朋好友、同事们都问我,是用什么方法把孩子培养得这样优秀的,我一时不知道如何说起。是啊,十几年来的付出与努力,哪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呢?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在践行着这句话,也深切地感受到,儿子的成功与他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密切相关。“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我一直认为,好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启蒙教育很重要。就拿书写来说,书写汉字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焕发,可以使我们的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他的文化素养。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家长,我们首先是以身作则,垂范汉字的书写。我和孩子爸爸参加硬笔书法比赛的红色获奖证书就是最好的熏陶。其次是加强孩子写字的指导。不仅要让学生把字写对,而且要写得端正、整洁、美观。我们常给他讲“书悦人”的道理,一手漂亮的字,悦己亦悦人,就是你的通行证。李昂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被学校评为“书写标兵”,这在他所在的年级是凤毛麟角,无疑,这对孩子的自信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至今,见到过他卷面的老师、同学,都会为那一手俊秀的字而赞叹。当然,在高考的时候,一手漂亮的字,一份工整的卷面,也给李昂增添了许多优势。其实,更深层次地讲,写字的过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与实践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规范地进行写字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其毅力,形成踏实的学习态度。李昂在高中三年语文大小考试的默写从来没有丢分,错别字极少,至今他能把《逍遥游》、《过秦论》、《滕王阁序》一字不差地背诵、默写下来就是一个见证。

另外一个习惯就是阅读。或许因为我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我从小就有意培养李昂的阅读习惯。从小人书、连环画,到古今中外名著,儿子都广泛涉猎。一路走来,他对好书始终保持着一种绵绵不尽的情感。甚至是高三下学期冲刺阶段,儿子一直坚持去图书馆、新华书店阅读。《三国演义》是他的最爱,阅读了不下十遍,里面的人物他耳熟能详;《水浒》中一百零八将的绰号能倒背如流。书中故事的经脉,书中人物的笑颜,书中文章的内涵,那行云如水的语句,开阔了孩子的思维,积淀了孩子的素养,伴随孩子成长。有好书陪伴的日子,他充实,快乐、振奋!李昂的高考语文成绩是130分,这与他的一手好字,一定的阅读基础,是有很大关系的。“不比吃穿比学习”。感谢儿子启蒙老师朱老师的一句话至今影响着孩子的品行。生活中,孩子简朴、诚实,从来不向父母要衣服,校服始终穿在身;从不带手机,不炫耀,不浮夸,低调做人是他的处世原则。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总是第一个进班开门,给同学讲题,解答疑难。良好的习惯助他在班级、年级树立了威信。

人生就如同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航船,所要经历的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我祝愿也相信好习惯成为孩子航行的航标,一路引领他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树立自信,相信“我是最棒的”

在教育学生时,我常常给他们讲歌德的名言:“如果你失去了财富,那么你失去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如果你失去了荣誉,那么你失去了许多;如果你失去了自信,那么你就失去了一切。”我对孩子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智慧、毅力、才干,还需要自信,自信是成功的风帆!”孩子记事伊始,我们就潜移默化地熏陶儿子: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战胜自己的最大法宝是自信,必须相信“我是最棒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给他讲《战场上一支断箭》的故事,告诉他将军之所以战无不胜,是因为他怀里揣着一支他认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箭。而后来他战败而亡,是因为他看到那支箭是断箭,内心自信的堡垒一下子被冲垮了。我们告诉儿子,你的心底就有一支神箭,你不需要看清楚它的模样,在面对挑战,面对挫折的时候,想到这一点,你定能信心百倍,战胜困难。儿子的英语一直是相对弱的科目,也是我们所担心的科目。考完英语后,儿子对我讲,他刚开始进入考场后,见到密密麻麻的卷子,心神有些不定,稳定下来后,他对自己说:“我手中的这支笔,就是我心底的那支神箭!”于是便满怀信心,沉着应考。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必要的前提

好心态成就好人生。是的,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要前提。接触过儿子的人都说:“李昂的心态太好了!积极、乐观,没有过多的压力!”在他小的时候,我和他父亲便开始教导孩子乐观、向上,与人为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输什么也别输了心情;我更懂得一个人的心胸只有更宽广,他未来的路才会更宽广,更高远。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是一位阳光男孩,沮丧与他无缘,失败不会让他气馁。即使到了高三下学期,也是整天挂着笑容,眼睛灵动,闪烁着愉悦的光彩。我送给孩子我很欣赏的一句话:人生是晴天,又是阴天;是雨天,又是雪天;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当你掉入泥沼之中,别老是想着靠别人,要知道那摆渡生死的小船正握在你的手中,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战胜自己,摆渡出去!

我和他父亲从来不用成绩去要求他,这是给他减压的重要前提。初中时和李昂成绩相当的七八个孩子,一旦考不好,家长动辄满脸忧虑地和孩子“谈心”,或是火急火燎地四处找家教。到头来,孩子学得没了乐趣,没了信心,没了动力。而李昂则不然,除了学校组织的优秀生辅导之外,我们从不请家教。而且我们也同孩子商量,保持充足的睡眠,晚上11点30上床休息,为第二天的学习提供必需的体力。前提是,把一天的作业与必要的预习做好。学习讲求的是效率不是消磨时间。

同学们说李昂学习轻松,我认为他学习重在效率。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遇到难题,从不轻言放弃,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解题方法来攻破它,解决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严谨、敏捷的思维方式。在不断思考中,逐渐摸索、总结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此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磨炼了顽强的学习意志、培养了刻苦学习的精神。能够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并迎刃而解。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年级第一,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家里有个书房,那是属于李昂的小天地,书架上排列的书籍都是李昂阅读过的。我有时候走进书房,看到李昂抱着一本书,很仔细地阅读,心里满是欣慰与感动。抚摸着一排排儿子读过的书籍,满脑子便是书桌前儿子品读经典的身影。是这些书,充实了儿子的学习生活,也是这些书打造了儿子积极、乐观的心态。我相信,儿子上了北大,北大图书馆里,那浩如烟海的书籍,将会给儿子的大学生活,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乐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未谙世事的时候,潜意识中是在模仿父母的诸多形态,这就说明家长的言传身教、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其实,孩子的习惯培养和性格形成是息息相关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是我们每一位家长,我们每个家庭都要探讨的问题。

我们的家庭非常和睦,民主的氛围培养了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孩子的好奇心、兴趣和想象力,小时候一定要格外的保护。作为父母,我们不喜欢应酬,看书、备课、陪伴孩子占据了我们的多半空间,陪孩子一起抓蚯蚓、玩游戏、捉迷藏、外出旅游是常事。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每天傍晚,我们都陪孩子到西公园看动物,培养孩子的观察、思维能力。讲故事更是必不可少的,孩子每天入梦之前,我和他爸爸都轮流讲故事给孩子听。也就是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发现李昂有着非常出色的记忆力,一个故事,听上两遍就记住了。有时候我们工作累了,有些敷衍了事,将讲过的故事删除几句。嘿!这可瞒不过孩子,儿子一听就拍着床沿说:“讲错了,讲漏了!”于是就故意逗他:“咋错了?”孩子来了精神儿,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起来。在我们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亲人,是朋友,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孩子轻松、快乐、自由成长提供了平台,也造就了孩子豁达、宽容、善良的品格。给足孩子成长必需的空间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自己的空间的,如果一味地强求孩子、束缚孩子,那是在束缚孩子的手脚,更是在束缚孩子的思维,束缚孩子的思想,结果也会和自己当初的设想大相径庭。从儿子小时候起,我们便给予孩子充足的自由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可以去找其他孩子玩游戏,可以去和同学共进晚餐,也可以去公园、图书馆、同学家,等等。上中学后,每周日,孩子可以有3~4个小时的上网时间。可以在网上查阅一周的要闻,也可以和朋友聊天,甚至打游戏。我认为,给足孩子成长的必需时间,不是放纵孩子为所欲为,而是一种锻炼孩子掌控自我能力的方式,是培养孩子有个性、有思想的好方式。雏鹰最终是要展翅高飞的,早些给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方能让他飞得更高、更远。相比较而言,有的家长在管理孩子的时候相对死板,把孩子捆束在房子里,除了写作业之外不允许有任何自由,不允许孩子上网、看电视,周末也不允许孩子出去玩。试问一下,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能够促使孩子全面成长?

李昂一出生,父亲就给他起名“李北大”,而今,实至名归。李家、雷家几代人的希冀、期盼终于如愿,怎一个“乐”字了得?这期间,我们不断给孩子激励、鼓劲,北大的字眼时时出现在孩子的耳边、眼前。2010年暑假,儿子荣幸地被选派到北大参加“优秀中学生夏令营活动”,那时的他是惴惴的,不安的,对他而言,北大是遥不可及的呀,那可是最优秀、最顶尖的学子的归宿。但当儿子看到未名湖波光粼粼,博雅塔高耸晴空,北大图书馆肃穆静矗……内心涌起一层层的波浪。是啊!北大才是他腾飞的最好平台。从那一刻起,儿子更坚定了去北大求学的信念。参加完“优秀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之后,儿子兴奋地给我讲起他所见到的点点滴滴,最后对我说:“妈妈,我也要做一个未名湖上的未名人!”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时候,我问儿子的志愿是哪所大学,儿子狡猾地反问我:“你说呢?”嘿!那种自信,那种自豪!我们相视一笑,在志愿栏里,郑重地输入了“北京大学”四个字。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清晰可见。很多夜半的时候,我在灯下想,时间可真快啊!儿子这样快地长大成人,一家人共同的梦想又开始在另一个广阔的平台上。是啊!圆梦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八个字,也正是孩子立志追寻的世界。儿子终于成为了“北大人”,多年来的期盼与努力,在这个时刻变为现实,那种骄傲与感动,是难以用文字书写的。我也知道,这种骄傲与感动,是全天下所有北大学子父母共有的一种情愫。就让我们一起祝愿,那些迈入北大门槛,那些踏入燕园寻梦,光荣成为“北大人”的学子们,在未来的求学路上,一路坚强,学有所成!也祝愿北京大学这所孕育着青春与自由的大学,有着更为绚丽的明天!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自己的空间的,如果一味地强求孩子、束缚孩子,那是在束缚孩子的手脚,更是在束缚孩子的思维,束缚孩子的思想,结果也会和自己当初的设想大相径庭。

家长姓名:钮曦

学生姓名:曹观海

录取院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毕业中学:上海华师大二附中

获奖情况:2010年全国化学奥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和儿子一起选择

当儿子接过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平静自若时,当19岁的他独自收拾行囊准备出发时,我知道,那个曾经牵在父母手边的小屁孩儿长大了,要独自飞翔了。

19年,转瞬即逝,儿子那牙牙学语的声音,那蹒跚学步的稚态,仿佛就在昨天。面对北大的家长征文通知,我不禁回望这些年来和儿子一起走过的路。细细看来,其实一路上面临着一个个的选择。人生初期,父母替孩子作出选择;后来,家长和孩子一起作出各种选择;再后来,孩子自己作出各种选择。而父母最初的选择,对孩子长大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性格养成、行为选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选择不上各种幼儿学习班,不让我亲爱的小不点儿儿子背古诗、学认字,只是在游乐嬉戏中顺便教给孩子方法和知识。收获:儿子并没有“输在起跑线”。

儿子18个月时上托儿所,而后到幼儿园,整个学前教育阶段,我们没有让他学认字,没有让他在别人面前表演背个古诗什么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孩子各种知识,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积累了不少常识。比如,每天从幼儿园出来都要经过一个卖大煎饼的摊子,买饼子时,我有时叫摊主把一个大圆饼切成2份,然后对儿子说:“我们买2份中的1份”,有时叫摊主切成4份,买“4份中的1份”,经常这样买几分之一,不用教,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知道1/2比1/4大。后来他上学,一直觉得数理化很轻松;再比如,带儿子散步时,看到花草树木、猫狗鱼虫等,随时和儿子停下来看一看,说一说,描绘描绘,想象想象。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回老家参加我外婆的葬礼,回到南通后,他看到河边有人在焚烧堆积的落叶,忽然伤心地大哭起来,我抱住他问:“海海怎么啦?”他说“河里的鱼儿都去世了啦!”“海海怎么知道的呢?”“上次太婆婆去世的时候,也烧了好多纸的,河边这个人在烧树叶,那是给死去的鱼儿的呀。”我说:“那海海给鱼儿说几句悼念的话,让鱼儿得到安慰吧。”他当即就念出一篇饱含感情的悼词,内容我已经忘了,但是也许是从小就有“说话”的机会,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直不错。

——选择让儿子融入群体,让儿子有“兄弟姐妹”,不做孤独的“独生子女”,结成以孩子为纽带的“友好家庭”。收获:家长们也成了好朋友

与上一代人相比,独生子女要么是和自己相处,要么是和长辈相处,而最重要的和同龄人相处却严重缺乏。其实,诸如宽容、忍让、竞争、勇敢、守信等很多重要的品质,更多的是和同辈人相处的过程中获得的;同样,快乐、兴奋、沮丧、焦虑、荣誉感等很多情感体验也更多地来自于同辈人的相处。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儿子上托儿所的时候,我们就和另外两个同样有小孩的家庭结成了“友好家庭”,每逢节假日,三家就在一起玩耍、做饭、逛街、郊游等,三个孩子完全成为了真正的兄弟姐妹。记得儿子上幼儿园小班时,画了一幅蜡笔画,画面是水面上一艘大船,很多窗户里分别露出人和马、猴子、长颈鹿等动物,儿子认真地告诉我,世界发大水了,这是诺亚方舟,这个窗户里住的是爸爸妈妈,这个窗户里住的是他和姐姐,然后是各种动物。当时我很欣慰,儿子幼小的心灵里装着他人,装着爱。其实,在孩子们成为兄弟姐妹的同时,我们几个“家长”,也成了非常亲近的好朋友。

——选择在小区内的普通小学读书,上学不送、放学不接,下雨天不送伞,让儿子每天和同学一起结伴走路上学放学,一路上打闹嬉戏。收获:儿子在群体里很快乐

择校可能是摆在每一个中国家长面前的难题。观海要上一年级时,我们也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上离家较远的知名小学,另一个是小区内的普通小学。我们反复比较,仔细分析,选择了后者。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利大于弊。上学后所有的优势都显现出来了,一是上学不用送,放学不用接,小小儿郎自己背着书包上学堂。二是由于大多同学都住在同一个小区,所以上学、放学路上都是结伴而行,一路上嬉戏打闹,快乐开心。三是放学后不急着回家,可以和同学在学校里踢足球、打篮球,或者到某一个同学家里玩一会儿、几个同学一起做作业,遇上下雨天,可以几个人合用一把伞。这种小学生活轻松自在,还培养了孩子的互助精神,正是我所希望的。至于教学质量上与名校相比或许有一点差异,但我觉得和孩子的快乐比记来,微不足道。

——选择不利用家长的权威逼迫儿子做任何事,而是和儿子商量探讨,做一个民主宽容的家长。收获:儿子从小就有主见,凡事敢于决断,并因此收获了保送北京大学的结果

对我来说,儿子既是儿子,又是朋友,有时甚至还是老师。所以我们不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引导说服,尊重他的想法和观点,鼓励他有自己的思想。

他觉得课堂学习已经很好,不想上其他课外班,我们赞成,所以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中学阶段,没有请过一个家教,没有上过任何一种课外补习班。

记得他从小学起就有两个不好的习惯,一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或者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二是用整块的时间和同学玩,利用“边角料”的时间做作业。所谓“边角料”时间是指开饭前的10分钟、等车时的5分钟等。我们夫妻俩都认为这是两个坏习惯,劝阻过几次,也和他谈过,他很振振有词地讲了一大堆理由,主要是:人可以一心二用;边角料的时间可以一个人支配,所以适合用来学习,而同学们一起玩需要大家在一起,只能用整块的时间,并不影响学习。我们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他这样一心二用做的作业还可以,错误率并不高;“边角料”时间里做作业的效率也挺高,所以就尊重了他的“坏习惯”。

正是由于从小就能有自己的见解,儿子习惯于自己思考,自己决策,也因此赢取了北京大学的敲门砖。高二时,他决定参加化学奥赛的培训,我其实很反对,怕投入很多时间,没有结果,反而影响了高考,但是一贯自信的儿子,胸有成竹地告诉我“我想试试,有成功的希望”,我们依然是支持,而他在高二时便获得上海赛区二等奖,高三时就得到一等奖了,并获得保送资格。

在生活中我们和儿子互相帮助,很像朋友。还记在他上小学时,我有关于电脑方面不懂的地方,会真诚地对他说:“妈妈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而他总是能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我教会,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选择在儿子遇到挫折时一起面对,不消沉、不埋怨。收获:儿子知道理想和现实的差别,知道人生不是完美的

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总是伴随着许多困惑、挫折,伴随着一些被委屈、被不公平对待,而当你能够冷静地对待、妥善地处理时,便开始成熟了。儿子小的时候,特别不能受委屈、不能被冤枉。记得在幼儿园时,他向后退时踩到了一个小朋友的脚,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但那小女孩哭了,老师叫他赔礼道歉,他觉得自己被冤枉,坚持不肯道歉,小脸涨得通红,眼睛里充满愤怒。当时我想,道歉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当众强迫儿子道歉会伤害他的心灵,于是我先把小女孩拉到一边,替儿子道了歉,并且表示曹观海过后还会自己道歉。然后把儿子带回家,在家里进行情景还原,先让他表演他自己,再让他表演小女孩,设想了两种结果,一是他踩了小女孩的脚,那么应该道歉,这一点儿子认可。二是他没踩到小女孩的脚,是别的小朋友踩了,但是小女孩和老师都认为是他踩的,我们应不应该道歉呢?这一点上儿子觉得不应被冤枉。我就和他慢慢分析这个事情,这个事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事,所以老师不可能去调查这件事的所谓“真相”,即便被冤枉,也不涉及品德问题,并不损害形象,主动承担一下“踩脚”的责任,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的事情长大以后也会遇到的。但是如果被冤枉的事情涉及原则性问题,那就必须坚持到底。慢慢的,儿子理解了,于是,我们买了水果一起去那小女孩家赔礼道歉。

——选择尊重儿子的情感,尊重他青春期的成长隐私,努力做一个跟上时代潮流的妈妈,保持跟儿子“同层级”沟通。收获:儿子愉快渡过中学阶段,“逆反期不逆反”

进入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往往容易“逆反”。正常的“逆反期”并不可怕,但是有的孩子过分叛逆,不仅家长头疼,有的孩子也因这一时期的耽搁改变了整个人生。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就是严重叛逆者,父母希望他做的事他绝对不做,因此父母如果希望他“向东”,总要说成“向西”他才会做。

我想,父母子女之间,是世界上最亲的亲人,血脉相连,不能因为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存在搞得一家人别别扭扭。所以,当儿子上初中以后,我便提醒自己:儿子的成人意识、个体意识开始觉醒,要把他当成一个大人看待,要尊重他的情感,尊重他的隐私。记得儿子初一时,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他在写诗,便拿了一本我读书时代的《西方爱情诗选》,对儿子说:“我的书,借给你看看,看好了还我啊!”儿子看了以后,主动和我讨论书里面的那些诗歌、那些情感。

为了和儿子之间能够“同层级”沟通,我自己也加强学习,比如儿子热爱足球,我也慢慢略知一二;儿子爱看的漫画书,我也借来看看,看完了再讨论讨论;特别是我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烦心事时,我会把儿子当成平等的朋友,跟他商量,而他也会给我有益的建议。

非常幸运,我的儿子一直健康、快乐、阳光,一直轻松学习,高效率学习。

其实,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收获、成长。最后,我想用圣严法师的一句话来结束:每个小孩,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

——选择不上各种幼儿学习班,不让我亲爱的小不点儿儿子背古诗、学认字,只是在游乐嬉戏中顺便教给孩子方法和知识。收获:儿子并没有“输在起跑线”。

家长姓名:陈小芸

学生姓名:钱盛

录取院系:元培学院

毕业中学: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获奖情况:杭州市直属学校级三好学生、杭州市市级三好学生、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要培养孩子,必须先培养自己

如果说钱盛能跨入北大算是一种初步的成功的话,那么这种成功并非偶然,因为我们已用多年的时光一点一滴地积攒下努力,用它们垒砌起向上的基石。这里面有几十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有钱盛自己勤奋好学和刻苦努力,也有家长的耐心、坚持和不断的反省。

对钱盛的教育的思考和反省源于一次偶然的事件。记得还是她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学校举办每周一次的数学学习班。那天,我把钱盛送到学校,因为时间还早,便和她一起进入教室,不少同学已经在教室等候上课,这时发生在教室里的一幕让我感触颇深:一位同学的家长已经在教室,正在检查自己孩子的作业,突然间这位家长将作业本劈头盖脸地扔向自己的孩子,生气地说:“在搞什么,竟然不合格都出来了?!”当时这位同学就哇地哭了起来。作为旁人看来,孩子作业出现不合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当事情轮到自己,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下心态竟会变得如此急躁,真是值得深思。想想自己有时也有如此情绪,虽然不会如此夸张,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发作。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开始反省自己,这样的教育方法只能助长孩子报喜不报忧。我也曾听同事说过,自己孩子常将考得不理想的卷子揉成一团扔到垃圾堆里。我想,自己在工作中每天要做多次试验,失败的次数总是大于成功的次数,能容忍自己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到了孩子这里为什么就不行了呢?我开始意识到,要使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家长首先要放正心态。从那以后,我开始培养钱盛认真对待错题的习惯,引导她分析错误的原因,认真订正。渐渐地钱盛也会主动将错题找出来,及时去向老师请教或者和我讨论。到了初中,她已经能够找到自己的短板,高中时更是将错题当做宝贝,在错题上画上各种各样的记号,写上错误原因和改进方法。她已经形成这样的理念,做题的过程就是发现错误的过程,也是自己提升的过程。我相信,这种正视错误的方法,是一辈子都会受用的,因为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都是不断地从成败得失中获得经验的。

有时,家长耐心的顺势引导远远比单是说教更有效果。在钱盛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杭州市采荷二小的常识课的何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一部分课,让同学自己当小老师,有一次轮到钱盛,她要尝试讲解的这一课是“天气”,我就顺势引导她:上好这一课要怎样准备材料,要查有关“天气”资料,要准备教案,这内容还要尽可能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让同学们学得有兴趣,还要怎样对同学提问,要准备回答同学的提问,还要准确控制上课时间最后还要反复练习,等等。这些内容全部搞定整整花了她两天时间,这让她真正体会到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当然这课也上得很成功,老师表扬说这是上得最好的一堂课。过后,钱盛自己感叹:要是上课不好好听讲,真有点对不起老师。而且,经过多年学习经验的积累,她也意识到听课是完整吸收知识的最好办法,这样一次成型的印象是其他任何补习都比不上的。所以,一直到现在,钱盛听课的效率都是很高的,初中和高中的老师都这样评价:钱盛的听课效率很高,一堂课下来自始至终都在和老师互动,主动吸收知识,甚至记笔记时能做到一字不落。听课其实是一个缩影,相信钱盛跨入大学、踏上社会也能虚心吸取前人的经验,以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结构。

家庭教育的方法很多,绝大多数家长也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重要的是要能守住这份坚持。因为坚持的作用是一举多得的:一是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而且就算是养成了也会有反复;二是坚持本身能影响孩子,有助于孩子坚韧性格的形成。

钱盛小时候,总是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天天让我给她讲故事。那时,我工作较忙,父母身体欠佳需要照顾,往往是一天下来已经筋疲力尽,但晚上不论怎样困倦,我都会按照她的要求给她讲完。小学三年级时,杭州刚好修建雷峰塔,我们就买了本《西湖民间故事》,让她自己看,她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从此爱上了阅读,休息天经常泡在少儿图书馆,初中、高中时因为课业负担加重了,尽管读得少了,但阅读的习惯一直保留着。高考结束后,好多同学顿时觉得很无聊,而这时期恰好给钱盛提供了绝佳的阅读机会,所以,她一直过得很充实。

由于喜欢阅读,从书本上了解了不少名人励志故事,《史记》作者司马迁、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勤奋好学、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都给钱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悬梁刺股”等典故也常常成为她勤奋学习的动力。从小到大,钱盛的勤奋好学是学校老师所公认的,学校开家长会时往往以她为典范进行表扬。广泛的阅读让她开阔了眼界,也让她从中吮吸到了丰富的营养,有利于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她慢慢懂得感恩和回赠社会。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她拿出平时节俭下来的所有积蓄,和同学一起去小商品市场,购买了一些小商品,去少年宫义卖,把所得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

任何一个人的学习过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钱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同样遇到过不少困难,也正因为这一份坚持让她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由于她的勤奋好学又勇于挑战短板,各门功课往往能齐头并进,但在高二文理分科后,可能出现的“物理都能学好,地理没理由学不好”的这样一种观念,反而让她放松了警惕。一开始她就对地理学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段时间下来便与班上地理学科的强者明显拉开了距离。钱盛开始着急起来。我们都知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知识点纷繁复杂,体系众多,一旦落下要补起来是相当困难的。针对这一情况,我鼓励她:我们现在先不要与别人比,我们也要学些邓小平的战略思想,开始韬光养晦,从头开始把漏洞一个一个补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虽然有了一些小小的进步,但却没有太大的起色。这时离高考只剩四个月的时间,钱盛的心态开始浮躁起来,我还是继续鼓励她,希望她能把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于是,钱盛开始调整补救方法,她将整块知识点分门别类,对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以及主观题和选择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突破,有不懂的问题绝不放弃,迅速找老师解决,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接下来的月考中,她的地理考了年级第二。这次考试让她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感觉到了坚持的力量。随后,她不敢再松懈,地理成绩也稳定下来。所以,家长对一些正确理念的坚持和适时的鼓励,往往能够作为孩子的坚强的后盾,特别是在孩子彷徨的时候。

我觉得,家长和孩子的教育也是相互的,家长的教育能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对家长的建议也能促进家长更加合格。家长和孩子之间其实更应该以一种朋友的关系相互交流,不要有严厉的家长架子,这样尊重孩子的意见,才能培养出自己希望她有的独立思考的性格。记得有一次,几个同事到家里搞活动,大家坐在一起打扑克,送走客人后,钱盛对我说:“妈妈,我一点也不喜欢你打牌。”我想也是,我们在玩牌娱乐,她在学习,这肯定会对她产生负面影响。我接受了她的意见,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有了这种平等的交流,才能更好地沟通并解决问题。一般我们对她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她也不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我们做家长的也在不断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培养钱盛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漏洞,我们会和她商量着怎样将我们的不足的地方加以补救。

社会上家庭教育的书籍有很多,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每种理论都有相对正确的一面。但我觉得不应盲从,把书上或其他地方听来的经验全盘照搬,一定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最恰当的鼓励或批评,是十分必要的。有时候,最核心的家庭教育方法大家都知道,但使用起来不一定得心应手。其实光有方法是不够的,我们做家长的首先必须先学会掌控自己,使家庭教育的过程不受自己的情绪左右,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回家。其次,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并且要经常反省自己:这些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坚忍不拔的品质的人。所以,要培养孩子得先培养自己,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家长。

社会上家庭教育的书籍有很多,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每种理论都有相对正确的一面。但我觉得不应盲从,把书上或其他地方听来的经验全盘照搬,一定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家长姓名:郑蕙

学生姓名:曾一航

录取院系:物理学院

毕业中学: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获奖情况:全国物理竞赛三等奖、希望杯数学竞赛三等奖、广州市物理竞赛一等奖、学校优秀团员标兵、华附学习之星、优秀毕业生等过程·体会·希望一、一路走来(一)开发智力的幼儿阶段

一个健康的孩子是与生俱来的,一个聪明的孩子在于自身的生理基础,也在于后天的培养。每一位教育者都知道这么两个常识:一是孩子的智慧在手指尖上,二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一个大脑灵活、双手灵巧、口齿伶俐的孩子几乎是每位家长的期望!试问,有哪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得到最大、最好的发展?发展孩子的智力的方法很多,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孩子的心理特征,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摆积木和拼图、走迷宫

在选择积木、拼图和走迷宫时都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熟练程度,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难了,孩子做不好,会让孩子受挫,感到无助而失去兴趣和信心;太简单了,没有难度,孩子觉得没有挑战性,就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同样会消失兴趣。因此,要从简单开始,让孩子首先尝到甜头,在得到家长的鼓励后,动机逐渐加强。这些动手的游戏,能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记得有一次,孩子痴迷上了拼图,还要跟我比赛。开始的时候,我故意输给他,惹得他哈哈大笑,还说:“妈妈,你怎么这么笨哪?”后来,我是真的比不过他了。记得有一次他三岁多的一天早上醒来,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们来玩拼图吧!”

2.读故事给孩子听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满一岁不久,我就坚持给他讲故事,有的故事他百听不厌,有的故事我讲上一句,他就接上下一句了。有时我故弄玄虚,把白说成黑,谁知他大声反对:“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有时我真的困了,迷迷糊糊不知所云,他也会推推我:“妈妈,你讲错了!”看着他聚精会神地聆听的模样,我很欣然,孩子的注意力很集中。有时,我读完一句后让孩子马上重复,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有时,我惟妙惟肖地描述着故事中的角色或用夸张的语气描述故事的语境,有时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有时让孩子双眉紧蹙。

当然,给孩子读的不仅仅是故事书,还有一些少儿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还有一些关于生活常识的低幼版的书籍,还有一些是关于生活中的数学的。所以,孩子小小年纪,不仅记忆力很好,语言也发展很好,知识也很丰富。记得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就能记住自己的十几本书的名字;阿姨教他两遍马致远的《秋思》,他竟然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后来,他上学了,更多的是让他自己阅读,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

3.利用各种有趣的方式让孩子简单计算、大量识字

动手摆。为孩子提供一些实物(比如巧连智玩具),让孩子自己去玩“合并”、“增加”、“去掉”的游戏。

引导孩子发现规律。譬如7+6=13,孩子会推断7+5=12和7+7=14,此外孩子对两个相同加数的和也算得非常快!

让孩子玩算盘和计算器,自己动手验证计算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孩子提前识字。他一岁多的时候,我就剪了一些汉字的卡片,贴在家里相应的物品上,对于一张白纸的孩子,物品和物品的符号(汉字)的识记,是没有难易之分的。此外,孩子还参加了幼儿园的“黄金班”,孩子在兴趣中认识了很多字;孩子自己喜欢的小人书中、谜语也是孩子识字的途径之一;外面的世界也是孩子识字的大课堂,碰到汉字他都喜欢去读出来,碰到读错的,我们会及时地给予纠正。孩子最喜欢玩“猜字谜”,有时候还独辟蹊径,有自己的创造。有一次,我们经过一个小区,小区的门上挂着“元旦快乐”四个字。孩子马上让我猜:“太阳公公过独木桥是什么字?”还有一次,我从幼儿园接回他,我们在一家餐厅吃饭,他看到门口的玻璃上的饮食品种,又要我猜:“天下一张口是什么字?”中国文字形声字比较多,因此在孩子识字的过程中,也是从笔画少的开始,让孩子通过“增减”、“拼组”的方法依旧带新。为了学习词汇,我们还经常玩词语接龙的游戏。

那时,我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就凝结为两个字:开放和兴趣。我坚持:只要孩子没有做错的就任其而为。所以,孩子出现在墙上涂鸦,拆卸玩具,在户外的沙池玩沙,把饮料和各种菜汤混在一起等“胡作非为”的行为,我不会制止,更不会斥责,甚至还参与或迎合他的行为。这一切行为体现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彰显的是孩子的想象力,是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萌芽。积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没有负担还兴趣盎然的环境中学习。开放和民主的作风,广泛的兴趣和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无拘无束,活泼开朗,健康快乐!

由于孩子的行为方面放任较多,因此也常常出现带他逛商场时在商场的时装中捉迷藏,听到我朋友的姓名就马上给人家取绰号,由此,我只能反思自己,调整策略,以免顾此失彼,光注意了智力的开发而没有关注到从小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二)养成习惯的小学阶段

小学,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受益终身。所以,习惯决定命运不无道理。

首先,是学习习惯。我认为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是作业的习惯。孩子一放学,我们就让他在自己的卧室安静地做作业,有时是完成口算题,有时是抄抄生字,有时是读读书,有时是制作手抄报,做作业的时候不能随便走动。做完作业以后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看课外书、读报、看电视、养蚕、玩玩具等。学习习惯好了,作息时间就能够保证,所以孩子在小学阶段每天晚上一到九点就从卧室走出来上厕所,然后对我们说一声“see you tomorrow!”,就关上房门自己睡觉了。

由于孩子前期所受到的良好的幼儿教育,因此他觉得学习太简单,知识总是没有挑战性,用他的话就是:“都是我会的!”我担心长期下去孩子会养成不好的倾听习惯和对学习的漠视,因此对他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做法:跳级——从一年级直接上到三年级。那年暑假,我和他商量,他跃跃欲试。为了测试他的能力,我把二年级的课本找来,让他认读后面的生字词,他几乎都认识,不会的,教两遍后也会了,词汇也没有问题,课文朗读很流畅。数学呢,除了乘法口诀,加减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都难不住他。于是,我对他充满信心。

事实证明,我的决策是正确的。跳到三年级以后,他上课认真多了,作业习惯坚持得很好,很喜欢挑战难题。由于我没有提前让他学习乘法口诀,这一块对他来说是空白。老师要求他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背诵出来,他就自己看书、找规律,圆满地完成了老师下达的任务。孩子生性活泼,可是书写却很认真、干净。尤其考试卷面整洁,检查仔细。连监考老师都说:“别看郑校长的儿子平时那么好动、调皮,试卷书写非常整洁,做完后还能认真地检查!”

其次,是行为习惯。那时,孩子处于成长的蒙眬阶段,小有意识。在很多家长都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紧紧盯着孩子的成绩的时候,在孩子也常常以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为荣的时候,我就对孩子说:“通常都说德智体全面发展,我是坚决认同的。学习和身体、品德放在一起的时候,我摆在首位的是你的品德,然后是你的身体,第三才是你的成绩。所以,我希望你首先成为一个拥有良好品德的人。在小学阶段,希望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

在这个阶段,不要把孩子的淘气看成是品德问题,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刚上一年级不久,我经过他的班级,微笑地询问孩子何在。这时,一个小女孩气冲冲地走上前来:“阿姨,你是不是曾一航的妈妈?”我微笑地回答:“是呀!”这时小女孩更气愤了,她把左手伸到我的面前,气咻咻地叫道“你看,你看,这些都是曾一航用铅笔刺的!”我不由愣住了:稚嫩而白皙的手臂上有好几个小针孔样物品扎过的痕迹。我很是尴尬,幸好我面对的是小女孩,我只好对她说:“曾一航这样做太不对了,阿姨一定批评他!”

在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后,孩子认识到了这种行为不是“好玩”且非常危险。我等着孩子的家长或是老师来电话投诉,但是一切风平浪静,从这点来说,我很感谢那位家长也很感谢老师。

此外,是运动的习惯。我是不爱运动的,孩子这一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孩子他爸的启蒙、陪伴和坚持。孩子三岁多的时候,爸爸就带他到体育场去“踢”足球,五六岁的时候就拿自己家的椭圆形餐桌当乒乓球桌,七八岁的时候开始练习投篮……因此,每逢双休日(寒暑假)我们一家三口的运动项目都是丰富多彩的,有时进行篮球赛、有时开展乒乓球的竞技、有时打羽毛球、有时是家庭踢毽子比赛等。期间,孩子也得到一些高手的指点,长期坚持,孩子的运动兴趣越来越浓厚,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身高指标一直处于优秀水平。

小学三年级,孩子是在我任教的学校上学的(方便跳级),我不让他有任何优越感,也不让老师对他特殊照顾。所以孩子平时不上我办公室、中午自己排队打饭、自己在教室午休,放学后自己在教室先做完作业后自己在操场玩耍。

孩子五岁开始,先后参加了少年宫的美术、象棋、围棋、语言艺术的培训,纯粹是兴趣使然,让孩子玩玩而已,而不苛求孩子达到任何目标,但多少对孩子有熏陶的作用,促进了孩子素质的发展,当时在某些方面也是小有收获,譬如象棋、美术都曾获得过市、区的奖项。

三年级开始在校外培训机构学习英语和奥数,一直坚持到初二。五、六年级在广州市数学奥林匹克学校学习,六年级获全国“华罗庚杯”数学竞赛三等奖。(三)耐心引导的初中阶段

征求了很多教育界朋友的意见,放弃了很多家长趋之若鹜的民办名校、放弃了户口所在区的中学,最后还是选择了我所在学校对口的天河中学。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孩子上初一的时候,只有十一岁,身体和心理上变化不大,依然懵懂可爱又贪玩。学习仅限于听课和完成作业而已,课外阅读的兴趣减弱了,凭着一点小聪明,把持着英语和数学这两个强项,虽然语文和政治拖了后腿,依然可以保持在年级的前三十名。那时篮球成了他的至爱,只要有空,球场上就少不了他的身影。为此,英语老师还在家长会上特别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不要让孩子偏离得太远,造成学习成绩下滑。

初二的孩子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头发长了不觉得长,我们再三催促依然无动于衷。尤为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原来丝毫不注重个人形象的孩子竟然很在意自己的外表,一是在头发上做文章,出门前要先梳理并用摩丝定型整理出一个自己满意而我们看不顺眼的发型。二是攀比,校服统一,那就追求名牌的运动鞋。虽然,我对青春期孩子的特征有所了解,但是面对自己的孩子,一时还是没法理解。尤其是孩子的父亲,有时为了某个问题无法沟通而几乎拳脚相向,面对这种状况作为母亲的我列举了很多反面的教材劝说父亲保持冷静,不能因为孩子的一些外在的变化就大动肝火,简单粗暴,否则不仅影响感情,甚至产生仇视、敌对,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对我们的教育艺术的考验,也是对我们耐心程度的考验!

当时,为了避免以偏概全,我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了解孩子结交的同伴的情况,借助老师的力量,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疏导。他的班主任老师是位年轻的女老师,平时看起来很温柔,听说是外柔内刚型,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平稳地度过了躁动的、好奇的、新异甚至蕴涵危机的不可复制的宝贵的初中阶段,初三的时候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现在想来,一切都是正常的,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历程。作为家长对孩子更多的关注是责无旁贷的,但无须大惊小怪、惊慌失措,而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和孩子亲切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世界,尊重孩子成长过程中某个时间节点的鲜活的、必然的事实,理解和信任孩子,对孩子的不当做法循循善诱,而不是用家长的权威来干涉和压制。

初三的时候孩子的成绩已经比较稳定,经常是安居在年级的五六名的位置。当时还没有关于补课的“禁令”,每所学校都抓得很紧,晚上还有自习,孩子每天晚上九点后才能到家,到家后还要继续伏案而读。记得孩子刚上初三不久,我在他穿校服短裤裸露的大腿上发现用圆珠笔写着什么字,我好奇,让他给我看。圆珠笔涂着粗粗的两个字是:勤奋。刹那间,我心里涌起的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霎时,“头悬梁,锥刺股”的情境闪现在我的面前,同时又让我想起岳飞俯下身躯让母亲在他背上刺下的“精忠报国”四字的场面。

为了在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孩子每天都坚持做高抬腿动作,回家不乘电梯而选择跑楼梯,睡觉前必做仰卧起坐。孩子的毅力让我佩服!

孩子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只要不上晚自习,他就看他喜欢的篮球赛,还有周六晚上的魔术节目和动画节目;每周还约同学一起打篮球、乒乓球等。

华师附中是孩子梦寐以求的学校,是孩子的目标。当时天河中学的王副校长曾找孩子谈话:“以你的成绩进华附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要争取进那个改革实验创新班。我们蔡副校长的儿子蔡鹏当初就是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进了这个班,后来以高考(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香港大学录取,并享受全额奖学金!”蔡鹏这个名字他记住了,成为了他的目标和动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