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13:21:51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试读:

前言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影响名人成长的事件虽然不一样,但他们在一生之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却是有相似之处。正如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

爱默生说:“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伟大人物的成长具有其平凡性。吉田兼好说:“天下所有的伟大人物,起初都很幼稚而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一代名家而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这样看来,名人的成长又具有其非凡之处。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

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牛顿科学与信仰的故事》《诺贝尔发明与爱心的故事》《爱迪生自学成才的故事》《达尔文科研兴趣的故事》《居里夫人艰苦科研的故事》《爱因斯坦科研与追求的故事》《安徒生为孩子创作童话的故事》《贝多芬成为著名音乐家的故事》《狄更斯从小学徒到大作家的故事》《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凡尔纳以科幻创造文学奇迹的故事》《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哥白尼为捍卫真理英勇不屈的故事》《歌德爱情与诗歌的故事》《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莫泊桑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莫扎特

音乐神童

的故事》《契诃夫作家兼医生的故事》《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萧伯纳屡遭磨难终成剧作家的故事》《雨果创作出不朽巨著的故事》《卓别林从演员到喜剧大师的故事》《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音乐神童

人可以俗,但音乐不能俗。好的音乐,需要的是节奏,旋律,和一颗热情的心。

出身于音乐之家

在奥地利北部,距首都维也纳32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萨尔茨堡。它背靠阿尔卑斯山,与德国慕尼黑仅隔150公里,是欧洲绿化覆盖率最高的中心城区,曾被奥地利著名诗人霍夫曼称为“欧洲心脏之心脏”。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音乐艺术中心,全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

1756年1月的一天上午,在萨尔茨堡粮食街9号的一栋房子里,从三楼的一间屋内传来了阵阵优雅的音乐。

这是一栋五层楼的分租公寓,整幢公寓的外表刷成了米黄色。它像所有的欧洲城镇住宅一样,建成方形,中间是一片草地。这天,在和煦的阳光照射下,它显得金光闪烁。

这幢公寓离宫廷教堂不远,其街道有一座古老的牌楼直通洛赫尔广场。广场中间有一口井,用以供给周围的居民用水。附近的家庭主妇们都喜欢到这里来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

透过那幢公寓三楼的窗户,能看见一个身穿毛质长袍,戴着洁白的帽子,披着三角薄围巾,系着围裙的孕妇挺着个大肚子,坐在一张大床边,手扶着一把大提琴,悠闲地演奏着音乐。

在她的旁边,是一个戴着假发,穿着礼服,有着宽阔的前额和从容的蓝灰色大眼睛的年轻男人。

这个男人站立在孕妇的旁边,手拿着一把小提琴,小心地跟着大提琴的节奏配合着。

一曲演奏完毕,男人放下小提琴,弯下腰,对着妻子的大肚子轻轻地抚摸一下,轻声说道:“亲爱的孩子,你听见了吗?刚才是你的爸爸和妈妈为你演奏的一首曲目,你还满意吗?”

女人一手扶着大提琴,一手跟着丈夫一起抚摸着肚子,轻声地为腹中的宝贝报幕着说:“孩子,请你注意,妈妈现在是在我们的卧室里给你演奏。我演奏的曲子是我和你父亲刚学会的一首名曲,希望你喜欢。”

谈话结束,夫妻两人继续用心地演奏起来。

这名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后来被整个世界称为“18世纪的奇迹”的音乐神童,维也纳古典乐派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的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莫扎特的父亲名叫利奥波德,他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的双亲是敦厚朴实的装订书籍手艺匠,在1719年生了他。

1737年,利奥波德离开自己的家乡奥格斯堡和那里的亲人到萨尔茨堡寻找出路。定居十年之后,他以宫廷作曲家和宫廷乐队副指挥的身分和宫廷里一位非教职官员的女儿安娜.玛丽亚结了婚。

萨尔茨堡是萨尔茨堡大主教独立公国的首府。这里文化气氛浓厚,到处响彻着美妙的乐曲和悦耳的歌声。大主教西吉斯蒙德.冯.施拉腾巴赫是当地的封建领主,在他的宫廷里长年养着一支人数不少的乐队,利奥波德就在这一宫廷乐队里供职。

利奥波德起初教授小提琴,从事作曲工作,后来又当了宫廷副乐长,同时还是地方大教堂的管风琴手。

他的音乐修养很高,37岁时,曾出版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则》一书。这本教程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教学用书之一,不只是在奥地利,就是在其他很多国家都大受欢迎,这本书后来成为18世纪小提琴演奏法的重要文献。

利奥波德靠宫廷乐长的固定收入维持着自己的生活,虽然不很丰厚,但也还算不错。他追求了安娜很长时间,而且非常诚心,这才赢得了她的芳心。为此,他不无得意地对朋友们说:“能娶到安娜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莫扎特的母亲安娜性情温柔、开朗,又有着真正的萨尔茨堡人天生的诙谐感,但她除了爱好弹奏大提琴之外,其它一无所长。

她是个笃信天主教的贤妻,绝对信任自己的丈夫利奥波德,对他的打算和固执的看法从不提出疑问,总是言听计从。

在其他人眼中,利奥波德和安娜是萨尔茨堡最漂亮的一对夫妻,他们婚后七年中接连生下了七个孩子。但不幸的是,七个孩子中夭折了五个,只剩下1751年7月30日出生的女儿玛丽安妮和最小的儿子莫扎特。

莫扎特出生在1756年的1月27日,这天是星期天,萨尔茨堡正下着大雪,在20时的时候,经过了一番生与死的危险之后,他远离了母亲了身体,来到了人世。

第二天清早,他被包在羊毛里,在大雪中送到了多姆普莱茨山上的巴罗克教堂。

凛冽的寒风像利刃一般从近旁的巉岩突兀的峰峦之间呼啸而下,猛扑到教堂门口,给那些横眉怒目的圣徒雕像裹上了白色的长袍。教堂内,高高耸立的方柱使跪在地上的几个教徒显得低矮渺小。

他们挨着冰凉的大理石地面,冷得直打寒战,只好紧紧裹住身上粗糙的绿色斗篷,不时朝冻得发红的手指上呵气,并挪一挪包得严严实实的双脚,然后又专心致志地祷告。

在教堂座位左后角落里,莫扎特进行了洗礼仪式。

高高的铁制洗礼盘敞着盖子,里面灌满了冰凉刺骨的圣水。镇上的牧师利奥波德.兰普雷希特对着小莫扎特先唱颂了开场诗歌,再开始祷告,最后,利奥波德牧师为莫扎特赐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并从圣水中挑起冰凉的水珠洒向莫扎特,在他的额头划了个十字,仪式才算完毕。

后来,利奥波德又给莫扎特加上了“西吉斯蒙德斯”作为受礼教名,但这个名字一直没有用过。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名字作为儿子的教名,也许是出于对于他们家对大主教西吉斯蒙德的敬意。

不过,尽管这样,利奥波德先生和家人总是习惯亲热地称呼莫扎特为“沃尔夫冈”。

三岁开始弹钢琴

莫扎特家里的气氛非常愉快,环境也很舒适。他们家的家具是上好的胡桃木做的,每个房间都有一块大瓷砖和瓷炉子;客厅里放着黑色键盘的钢琴。卧室在正中间,孩子们的矮轮小床放在父母的大床底下。最靠里的屋是父亲利奥波德的书房,书房里有一张写字台,小莫扎特最初的曲目作品就是在那上面写出的。

作为宫廷副指挥的利奥波德先生,常会在干完一天的工作以后,带上几个同事来到自己的小家中,研究新的曲目或练习演奏。

这些同事都是既能作曲,又会演奏的人。他们聚在一起练习表演,常常惹得年幼的小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在他们身边高兴地欢叫。

母亲安娜把她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操持家务事和照看孩子的生活上,她传给儿子莫扎特乐观、幽默的性格和宽厚质朴的品质。这种品质使成年的莫扎特既显得风度翩翩,又懂得礼貌待人,而且从不以天才自居。

利奥波德先生是一位悉心教子的好父亲,他在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读书写字,灌输给他们种种知识。

莫扎特对学什么都有兴趣,而且过目不忘。他自幼所表现出的音乐天赋,让音乐家的父亲也叹为观止。

莫扎特三岁时,他脑袋长得出奇的大,漂亮的金发下是一个宽阔的前额,一双从容的蓝色大眼睛特别惹人喜爱。

从这一年起,利奥波德先生开始教7岁的女儿玛丽安妮弹钢琴。

当玛丽安妮学琴的时候,年幼的莫扎特就呆在一旁好奇地注视着父亲和姐姐。

他总是坐在地板上玩积木或者饭勺,听到个别琴音时他会突然松开手中的玩具,站起来,几乎是不由自主地向钢琴蹭过去。

他的两只小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父亲教姐姐弹琴。父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示范动作都毫无遗漏地装进了他的大脑里。

开始,利奥波德先生对这个旁听生毫无介意,但莫扎特不光旁听,有时还爱插嘴,他一会儿问这个为什么,一会儿又指出姐姐拍节不准,指法错了,弄得父亲不知道该教谁好。

最后,利奥波德先生无可奈何地对儿子说:“沃尔夫冈,你到外面去玩好吗?等你长到姐姐这么大,爸爸再教你弹琴。”

莫扎特好像知道自己已经影响了姐姐学琴,就一脸无辜地扬起小脸对父亲说:“请别赶我走,爸爸,我可以不说话。”

于是,莫扎特听姐姐弹琴就真的不说话了,他只是仍用两只小眼睛紧紧地盯着父亲怎样教姐姐。等姐姐下了课,他就用小手试着碰几下琴键。

他那细小的手指找着了一个三度和音,钢琴立即发出好听的声音,他就“格格格”地笑了起来。接着,他又按照顺序继续碰着下面的两个琴键,又找到另一个三度和音!他欣喜若狂。手指继续移动,但当他找不到下一个低音阶时,他就只好停下来,趴在琴键上“呜呜”的耍起赖来。

一天黄昏,利奥波德先生从宫廷教堂下班回家,他的女儿玛丽安妮从公寓中跑出来,嘴里嚷着“爸爸,爸爸”,直接向他的怀里扑来。

玛丽安妮是个文静的小姑娘,身材纤细,脸上总带着严肃的表情。她有着莫扎特家族的特征:宽阔的前额,从容的蓝灰色大眼睛,漂亮的金发。

这天,她扎起一根金黄色的小辫子,跑起来辫子在她的头上一摇一摆,显得非常好看。

利奥波德先生高兴地一把抱起女儿,当他正想向女儿询问些什么是时候,他听见从公寓三层楼自己家的窗户里,传出了悦耳的钢琴声,这些音乐恰好是这些天他教给女儿的曲目。

利奥波德先生奇怪地望了女儿一眼,他心中暗暗地想:女儿明明在我的身边,那么这时是谁在弹琴呢?难道是……

利奥波德先生顾不得多想,立即放下女儿,飞快地向家中跑去。

原来,年幼的莫扎特看到姐姐弹完琴下楼去了,他就自己踮起脚尖弹了起来。他听到钢琴声音如此地动听,不禁高兴地继续弹下去。

但他毕竟还太小了,他的个头还没有钢琴高,他必须双手举在头上才能够到琴键。

莫扎特灵机一动,跑到爸爸的书房里,从胡桃木做的书架上使劲抱出一本精装的图书,放到琴凳上,然后又拿了第二本、第三本。

莫扎特扶着钢琴,爬上了琴凳,坐在厚厚的书本上,认真地弹奏起来。这样,美妙的琴声就传出了窗外。

利奥波德先生跑进屋里看见莫扎特双脚在琴凳上悬荡着,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

莫扎特看到进门的爸爸和姐姐,高声地叫道:“姐姐,我们来弹一首二重奏好吗?”

姐姐乐得哈哈大笑说:“你才刚会弹出几个音符,就想弹二重奏,简直是异想天开。”

莫扎特还想请求姐姐答应自己的要求,这时,他们的女佣特蕾莎走到客厅宣布该用晚餐了。

莫扎特真舍不得从琴凳上跳下来啊,他耍赖似地不理大家,自顾自地呆在钢琴旁继续弹奏。

特蕾莎端上了莫扎特最爱吃的烤阉鸡,母亲安娜也在一旁大声地劝说着:“来,我亲爱的孩子,瞧瞧这是什么?”

莫扎特经不住母亲的吆喝和美食的诱惑,总算从琴凳上下来,蹦蹦跳跳地来到餐桌旁。

这天,特蕾莎用蛋黄、酸奶、啤酒等做了一个当地人很爱喝的“啤酒汤”。

饭后,她又端上了奥地利咖啡蛋糕,一股罗木酒和核桃仁的香味从蛋糕中溢出,但莫扎特还是草草地吃了几口就离开了餐桌。

然而,他并没离开厨房,他口中嚷道:“你们大家先别走开,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

于是,他拿过十几个杯子,并在里面装上了多少不等的清水,然后拿起一个钢叉,在杯沿上敲打起来。说来奇怪,那杯子伴着钢叉的颤抖,一曲莫扎特刚才弹过的钢琴练习曲竟又从杯沿上跳跃起来,而且那声音是如此美妙,如此动听。

看着儿子兴致勃勃的样子,利奥波德先生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是应该把音乐教给孩子的时候了!”

第二天,小莫扎特开始正式学琴了,他坐在爸爸为他准备的一个高琴凳上,穿着一件和利奥波德礼服几乎一模一样的微型翻版外套。

利奥波德先生的一只手举在空中数着节拍,另一只手握成拳头插在贴袋里。他的眼睛突出,目光冷淡;曲线分明的上嘴唇和厚实的下嘴唇显示出他丰富的感情,但坚强的下巴又表现了他时刻能够抑制这种感情。

他的下颚轮廓分明,在嘴巴下面一条坚定的横线向外突出,十分引人注目。

此外,他的下颚中间还有一道很深的纹,这个特征在年幼的莫扎特脸上成了一个笑窝,因为他继承了父亲宽阔的脸盘,而没有继承他脸上那严厉的痕迹表现出的冷酷的性格。

在小莫扎特看来,父亲的态度和声调都十分和蔼,然而他那自高自大的武断架式却是显而易见的。他轻轻地把孩子胖胖的右手从键盘上拿开,说道:“你先得学会非常熟练地单手弹奏,然后再两只手一起弹。瞧,你必须先学会使用单手。”

年幼的莫扎特小小的身躯挺得笔直,圆圆的眼睛紧盯着爸爸用工整的字体写下的练习曲谱,从此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

无师自通写曲谱

莫扎特正式学琴了,他又给父亲带来了难题。他一坐上琴凳就不下来,硬要父亲往下教,不论是到了下课时间,还是父亲要去办别的事情,他总是不满足地撅起小嘴,两手一摊,表示遗憾。

利奥波德望子成龙心切,不断地教孩子们一些高难度的曲谱,让他们练习弹奏。说来也真是奇怪,年仅4岁的莫扎特,凭借生来灵敏的双手,再难再复杂的乐曲,也能轻松自如地驾驭。

有一天,课教完了,莫扎特在半小时内学会了一首小步舞曲,弹得非常熟练,速度也掌握得十分准确。

于是,利奥波德先生就让他跳下凳子跑出去玩。

听了这话,莫扎特并没有立刻快活得大叫,也没有马上蹦下去享受自由。他坐在琴凳上不动,硬要试着弹二重奏,求他姐姐和他一起弹。

利奥波德先生说:“听我说,孩子,姐姐今天的功课已经完成了,你也一样!去玩吧!”

说完,利奥波德先生把儿子从凳子上抱下来,并在儿子的额头上亲亲地啄一下。这种爱的表示在这对父子之间是少不了的。

通常情况下,小莫扎特很少像姐姐一样到外边玩,他家里的小木马总是四脚朝天的睡在地板上,大皮球、小汽车等玩具也各自躺在沙发边,只有琴凳是莫扎特须臾不能离开的地方。

很多时候,当爸爸把莫扎特抱下凳子后,莫扎特总是围着爸爸转一圈后就又会爬上琴凳。有时,利奥波德先生硬逼着儿子休息一下,莫扎特就坐在公寓前门前的石阶上,逗他们家的宠物,一只金丝雀、一只小猫和一只小哈巴狗玩。

不过,尽管在这种时候,他也会一边逗着宠物一边心里想着钢琴小提琴练习曲的旋律,并用脚尖打着拍子,度过他短暂的休息时间。

偶尔,莫扎特也会在草地上和孩子们打打闹闹,但那也只是在他父亲从宫廷中借出生锈的长柄宝剑,莫扎特拿着宝剑扮成宫廷卫士,学着母亲教他的歌剧中人物的口吻,给邻居孩子们表演的时候。

在姐姐的面前,莫扎特常常显得多愁善感。他经常问姐姐:“你喜欢我吗?”有时甚至一天问几次。

姐姐玛丽安妮被问得厌烦了,有时故意说:“沃尔夫冈,你再这样烦我,我就不喜欢你了!”

这时,莫扎特就会对姐姐说:“哼,既然你不喜欢我,那么从明天开始,我就不和你说话了。”说完,他就泪汪汪地走了。

玛丽安妮这才把弟弟拉住,直到莫扎特破涕为笑为止。

无论小莫扎特做什么,他的嘴里总是喜欢哼些调子来伴奏,当然,这些节拍绝对是准确的,如果让他嘴里不发出伴奏的声音,他真是比什么还难受。

一个星期四的下午,利奥波德先生和同事兼好友吹号手沙赫特纳走到公寓的楼下,发现家里没有传出琴声。

这真是有些破例,利奥波德先生急忙上楼,推开了家门,只见小莫扎特正在父亲的写字台前忙得不亦乐乎。

4岁的莫扎特手里拿着鹅毛笔,桌上铺着五线谱,湿乎乎的墨水浸湿了五线谱纸的一角。墨水瓶里的墨水已经用完,小莫扎特正忙着用毛巾擦掉纸上的墨迹。而他的脸上、手上,以及袖口衣服上却早已全是斑斑点点的墨水了。

利奥波德先生立即表现出他理解儿童心理的特殊才能。他对孩子弄洒了墨水、弄脏了衣服没有训斥,对他装成一个大人和作曲家的样子也没有讥笑。他表情严肃地问儿子:“沃尔夫冈,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莫扎特头也不抬地回答:“写一首钢琴协奏曲,”说着,他抹掉了另一个墨渍,小声地嘟噜了一句:“不过,马上就写好了。”

利奥波德先生来了兴致,开玩笑地对儿子说:“哟,你已经会写协奏曲啦!可你到底是把曲子写在五线谱上还是写在脸上了啊?”

莫扎特似乎没听见父亲的戏言,他继续用沾满墨水的手仔细地擦着墨迹。

利奥波德先生半信半疑地去夺儿子的五线谱,说道:“让我看看!”

莫扎特见到爸爸的大手,着急地说:“不,爸爸,我还没有修改好呢!请您等一下。”

但利奥波德先生还是将五线谱抢了过去,他小心的拿起那张纸,同沙赫特纳会心地对视一笑。接着,他开始审视这份就其结构和主题来说“显然是胡闹”的东西。

看着看着,利奥波德先生惊奇地睁大了双眼,脸上的肌肉抽搐起来,泪水涌上了眼眶。他发现儿子的曲子不仅符合创作的规律与要求,而且有充实的内容。

利奥波德先生一言不发地把纸递给沙赫特纳,指给他看其中的细节。最后,他带着难以相信的表情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真是奇迹,这孩子不仅仅写出了一首协奏曲,而且写得那么难,简直就没有人能演奏它。”

沙赫特纳看完五线谱,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用惊奇的眼光久久地看着莫扎特说:“天啦!孩子,你怎么会写这么难的协奏曲,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时,一直耐心地等着要回他的手稿的莫扎特得意地叫道:“是的,叔叔,你说得太对了!它是难极了,要不然怎么叫协奏曲呢。”说着,他飞快地跑到钢琴边,把胖胖的手指伸开,在琴键上比划着,用大人的口吻一本正经地说道说:“不过,如果多多的练习,练习熟练了,这首协奏曲也就很简单了!”

听莫扎特的意思,好像是他故意将曲目写得那么难的,因为,对于他来说,弹协奏曲和表演魔术一样有意思,好玩。

莫扎特一脸认真的解释,惹得利奥波德先生和沙赫特纳哈哈大笑起来。姐姐玛丽安妮知道这件事后,把弟弟第一次创作的手稿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

提琴伴奏惊乐师

莫扎特的天赋就是这样自然生成,光焰夺目。

由于莫扎特的父亲在宫廷乐团里有不少好朋友,所以在利奥波德的家里经常有人来弹琴唱歌。一天下午,宫廷小提琴手文策尔写了六首小提琴三重奏曲子。沙赫特纳和文策尔一起带着小提琴,准备和利奥波德一起练琴。

一看见小提琴和乐谱搬出来,在一旁打转的莫扎特就来了精神。

他自己有一架小巧玲珑的小提琴,不过还没学过。他紧紧摸着手里的玩具小提琴,硬挤进大人堆里,诚恳地对父亲说:“爸爸,让我拉第二小提琴吧!”

利奥波德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知道儿子从来就没有学过小提琴啊!他奇怪地问:“你说什么,你拉第二?”

莫扎特眼睛睁得大大的,眼巴巴地望着父亲,非常认真地说:“是的,爸爸,我能拉!”

利奥波德先生有些生气了,他责备地说:“去去去,你一次都没学过,怎么能拉第二小提琴呢?一边玩去!”

莫扎特不肯轻易放弃,他使劲抵住发颤的嘴唇,再一次请求说:“不,爸爸,拉第二小提琴不用学也能行。”

利奥波德先生不再理会儿子的话,他斜着眼睛严厉地瞪了莫扎特一眼,说:“沃尔夫冈,我们马上就要演奏了,你还耽误我们的时间,真讨厌。快一边去!”

莫扎特见爸爸拒绝了自己,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他抱着小小的提琴悄悄地走进了卧室,在里面伤心地哭了起来。

在客厅的沙赫特纳可心疼这个可爱的孩子了,他对上司建议说:“唔,我说,利奥波德先生,就让沃尔夫冈跟我一起拉吧!”他会意地冲利奥波德先生挤了挤眼,小声地加了一句说:“你不会听见他拉的声音的。”

余怒未消的利奥波德总算作出了让步,对沙赫特纳点点头说:“那好吧!”

沙赫特纳赶紧跑进卧室抱回了小莫扎特,帮他擦了擦脸上的眼泪,把他放在一把椅子上,小声的安慰着说:“来吧,孩子,爸爸已经同意了,你可以跟着叔叔一起拉!”

莫扎特担心地看了父亲一眼,利奥波德先生晃着手指说:“听着,沃尔夫冈,只许你小声拉,不能让别人听见,懂了没有?不然就马上把你撵走。”

演奏开始了,莫扎特的琴似乎坏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声音发出来。几分钟后,小莫扎特完全忘了父亲刚才的嘱咐,尽情地拉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沙赫特纳一边拉着琴,一边瞧着莫扎特。显然,小莫扎特的琴声已经很快超过了他,这位年迈的小号手成了多余的人。

这个5岁的小家伙一个人就把整个第二小提琴部分拉了下来,而且拉得非常漂亮。

沙赫特纳轻轻放下自己的小提琴,膘了一眼利奥波德,然后轻轻地走到屋边,坐在了凳子上。

利奥波德激动地不断用手抹去淌到面颊上的泪水。谁也没说什么,就这样一直把六首三重奏曲子全部拉完。这时利奥波德再也挡不住他的两位客人了。他们一把搂住孩子,亲吻着他,一面啧啧赞叹。

文策尔竖起了大拇指,夸莫扎特居然一点错误也没有。

莫扎特一扭头,向父亲说:“如果让我拉第一小提琴,我也照样能够拉下来。”

这孩子一上了劲,就很难劝住他,利奥波德先生只好让他拉了第一小提琴。

这一次,尽管莫扎特指法错了,也不很成调,但始终没有出现过拉不下去的情况。

从这一天开始,莫扎特又正式向父亲学拉小提琴了。

小莫扎特在5岁就能视谱演奏第二小提琴这并不是个特例。事实上许多小提琴家在童年时代也显示出同样的天赋。莫扎特之所以高于其他神童并不在于他演奏技巧的纯熟,而在于他自发的作曲欲望,这才是他后来成功的真正源泉,而其他人恰恰是缺乏这一点。

小莫扎特具备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或钢琴演奏家所必需的天赋,但光靠这一点,他只能成为又一个不朽的音乐演奏家而已。而他则是在开始创作以后,就真正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

当他丢开自己的玩具,扭扭捏捏地蹭到姐姐身旁听她上课时,与其说是受了一种充满他那幼小心灵的欲望的驱使,不如说是这种欲望正和他的心灵一起成长,直到占据了他的整个心胸。

莫扎特的心脏在猛跳着,他的活力开始沸腾着,他的力量是充沛的。在他的眼里,世界是那么地美好、光辉,到处充满着快乐、美好和欢笑。

临睡前,他们照例讲了一段故事,举行了爱抚孩子的儿童仪式。

莫扎特站在爸爸身边的一张椅子上,按照自己编出来的调子唱谁也不懂的一句话:“奥莱格纳.费格塔发,玛里娜.加米娜发”。

然后吻一下利奥波德的鼻子尖,向他保证等父亲老了,一定要把他放进玻璃箱里保护起来,这样就能经常看看爸爸了。

最后,莫扎特才爬上床睡觉。

这天,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但只过了一会儿,他又睁开眼睛,凑在利奥波德的耳边说道:“爸爸,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您,除了上帝,我最爱的人是您!”

说着,他再次地亲吻了一下父亲的鼻尖。

获得“神童”美誉

莫扎特的演出生涯是在1761年9月开始的,那年他5岁。他参加了萨尔茨堡中学为庆祝年终而上演的一出拉丁语喜剧的合唱团。

喜剧的音乐是宫廷风琴师埃贝林写的,这台节目需要150名孩子同台演出,而莫扎特就是其中之一。虽说这种演出也许只是让孩子在台上热闹一下,但作为父亲的利奥波德却非常重视这种能让孩子参与,并可以吸引公众注意力的活动,他认为,这种活动能带给孩子一种浓厚的艺术熏陶。

也就在这一年,利奥波德在莫扎特学习小夜曲的乐谱本上记下了他创作的第一首曲子。

利奥波德知道这首曲调虽然十分简单,但激荡着的却明显是幼小儿子的心情流露。在这首曲子中,莫扎特将曲调抒发得相当出色,人们一望即知是他的作品。

最重要的是,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作曲家,也不见得能写出这种心态的曲子。它再好不过地证明了幼年的莫扎特天生就有纯正而健全的乐感。

在莫扎特满6岁以前,他的生活一直很愉快,负担也不太重。他像小天使一样活泼,而且和人们通常想象的神童的性格迥然相异。他听话、温顺,可爱,对谁都非常亲热。

他不生气,不发火,从来也没狂怒地大喊,也没气势汹汹地在地板上跺过脚。

不管上什么课,莫扎特都是一学就会,而且非常轻松。刚开始时,他满脑袋想的都是音乐,但他一学会了简单的算术,家里顷刻就画满了数字,不管是墙壁上、地板上,还是桌子上、椅子上,被他写得到处都是。

他对数学如此喜爱显然和他在作曲中熟练的对位技巧有关,因为他唯一真正热爱的毕竟还是音乐。所以,不管他多么顽皮,多么喜欢把数学画得到处都是,只要一弹上钢琴或羽管键琴,他的那些游戏就立刻忘得一干二净了。

莫扎特在音乐上的天赋,令他周围的人们震惊,也使他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到不安。

因为在18世纪,音乐家是为宫廷服务的,社会地位与仆役相差无几,在生活上也只是将才华换面包而已。

利奥波德看到了莫扎特罕见的音乐天才,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培养以后,他开始考虑一个旅行演出的计划。这种计划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可以让孩子在旅行演出中提高演奏的技巧,二是可以让孩子早日出名。

他觉得,一个6岁的孩子的旅行演出极易引起轰动,而孩子只要在慕尼黑等地一出名,消息很快会传到萨尔茨堡,这样又可以有两方面的收益:一是孩子出了名,今后的生活就不用愁了;二是孩子的出名,无形中提高了父亲在大主教西吉斯蒙德面前的地位。这对父亲在宫廷乐团中的地位是很有影响的。

于是,利奥波德先生正式决定,让孩子到慕尼黑、维也纳等地开始旅行演出生活。

1762年1月,利奥波德决定让妻子安娜.玛丽亚留在家里,这样可以节省部分开支,而由自己带着女儿、儿子到慕尼黑去。

母亲安娜.玛丽亚任务是:把孩子最厚实的衣服刷干净,路上穿;带上最漂亮的衣服留待参加音乐会时穿。她把扣子擦得亮亮的,织了几双新的厚袜子和连指手套,并把演出时的帽子装在了纸盒子里以防压坏。

一切准备就绪,利奥波德从大主教那里为自己争得了休假。

1月12日,高大的驿车“咕隆咕隆”地驶过洛赫尔广场那满是积雪的、肮脏的鹅卵石地面,停在莫扎特他们居住的公寓门前。利奥波德先生吩咐着司机和自己的几个同事帮忙把小钢琴、小提琴装上了高大的驿车。

母亲安娜抱着小地毯和毛毯急匆匆地下了楼,身后跟着两个兴高采烈的孩子。头戴三角帽,身穿大衣的利奥波德站在一旁,看着她把孩子放进车里坐好,还乱七八糟地塞进去大包小包的食物和一瓶瓶营养饮料。

然后,母亲又走到孩子身边,把孩子的脖子裹严实了。并嘱咐比莫扎特大5岁的姐姐说:“玛丽安妮,你是姐姐,在外边要懂得照顾弟弟,别让弟弟吃不干净的食物,刮风下雨过小河时,别把衣裤弄湿了,防止感冒。如果大便不通,就多喝开水,路上要听爸爸的话,做个好孩子。”

说着,她使劲地搂着两个孩子的脖子,并在他们的脸上印下了无数个亲吻。

然后,她倒退着离开马车,又和丈夫利奥波德先生拥抱告别。

利奥波德先生纵身跳上车,“砰”地一声带上了门。马车的梯子叠了起来,马车夫的鞭子“啪”地一甩,声音清脆、响亮。驿车顿时抖动起来,并在雪地上剖开了两道印痕。

安娜退到门道里,躲开四处飞溅的泥浆。马车拐了弯,摇摇晃晃地驶远了,她还在冲着紧贴着车后尾窗玻璃的两张小脸挥动围裙。

孩子们先是听见16只厚实的马蹄发出“得得”的脚步声,接着是车轮在鹅卵石上发出的阵阵“咕隆”声,母亲的身影渐渐模糊了,她手中挥舞的围裙也渐渐看不清了。伴着沉重的车轮颠簸的节拍声,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开始了他们的旅行演出生涯。

慕尼黑是德国面积最大的联邦州巴伐利亚自由州的首府,伊萨尔河从市中心穿过,它也是欧洲最美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德语的意思是僧侣之乡,这里建立了很多隐修院,坐在驿车的利奥波德先生见到这些隐修院,暗暗在心里许愿说:“慕尼黑,请保佑我们成功!”

利奥波德先生不仅是个好爸爸、好老师,而且还是个第一流的宣传家。一到慕尼黑,他就忙着四处宣扬他的两个孩子的本事。

慕尼黑是个很喜欢音乐的城市,当地最显赫的贵族除了对音乐的爱好之外,也经常以对音乐的喜好来显示自己的高雅。所以当他们听说有两个很厉害的孩子驾临城市时,自然就有几家贵族邀请他们去演出。

而莫扎特姐弟的演出确实也很出人意料,加上有利奥波德这样一个既懂音乐又懂得宣传的行家,不久,“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三世的宫廷就向这两位孩子发出了邀请。

所谓“选帝侯”,是当时罗马帝国时代的一项规定,即指定某些邦君能够参与皇帝的选举。这项规定大约从1273年开始,并在1356年经金玺诏书确认的。而当时的欧洲正是战事此起彼伏,大小王朝林立,德国和意大利已经分裂成上百个形形色色的小公国,这些小公国名义上都属神圣的罗马帝国管辖。

所以,能得到选帝侯的青睐,对利奥波德一家来说已是莫大的荣幸了。

慕尼黑之行,使小莫扎特得到了“神童”的美誉,他们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人们是以优厚的待遇招待他们,对他们的演出更是赞不绝口。

三个星期之后,他们带着贵族老爷们赏赐的一大堆戒指、鼻烟壶等各种古玩和装饰品回到了家里。

利奥波德没有被儿子的最初的成功冲昏头脑,他心中又有了新的打算,他决定先回家乡作一些休整,而这种休整,却意味着一个更大计划的诞生。

于是,回家后的利奥波德先生每天给儿子安排了更多的学习任务,他要让孩子对贵族们提出的任何一个音乐难题都对答如流,他要让孩子在钢琴和小提琴的演奏上可与专家相媲美,所以他的安排更紧凑了。

而对于喜爱音乐的莫扎特来说,除了每天完成爸爸的作业以外,他居然还创作起小夜曲和其它小品来了。而爱子心切又具有远见的父亲竟把莫扎特的这些作品一丝不苟地抄在女儿的练习谱本上。

这个本子后来辗转到了格拉茨的一家人的手里,他们又转卖给了俄国的保莉妮王爵小姐。当这个谱本在世上度过了100周年以后,王爵小姐又把它送回了谱本的老家,这使莫扎特的后代欣喜若狂,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

进入宫廷献艺

1762年9月,莫扎特全家,踏上了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旅程。

维也纳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帝国的首都,全世界瞩目的文化名城。利奥波德把两个孩子带到维也纳来献艺是有远见的。作为欧洲音乐名城,维也纳代表着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和最典雅的艺术趣味,如果他的孩子能得到这里的承认,那必将前途无量。

这一次,利奥波德先生把妻子安娜.玛丽亚也一起带去了。

安娜把自己最好的一套绸衣服、三角透孔围巾和孩子们的漂亮服装打点在一起。

他们的行动资金没费什么事就凑齐了,那是利奥波德先生向热心的房东哈格诺尔借的。

这次外出,利奥波德做了一次“贵族式的旅行”。上次的慕尼黑旅行演出,他们是坐驿站的轻便马车,也就是公共马车,驿站的马车到地方得换马换车,造成很多不便。

利奥波德认为,作为一个专门为宫廷皇族服务的家庭,出行必须有相应的排场,所以这就得雇有专用的马车。再说,专用的马车,碰到那些不平整的小路,也不必拼命地赶路,这对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

更主要的原因是,利奥波德还觉得自己一家的旅行演出,和那种客串于宫廷中的乐师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们不只是赚钱维持生计,而是要让孩子出名。而要出名就得给贵族一个好印象,讲排场就是不可少的了,它会换来更多的赞赏。

当然,为了演出成功,他们必须带上很多东西,比如钢琴、两把小提琴、乐谱架等,还有几箱装得满满的衣服。这些东西都被他们捆在了马车的顶篷上。

他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奥地利北部城市,多瑙河上游最大河港、上奥地利州首府林茨。莫扎特和姐姐在这里举行了一次音乐会。

当地的两位贵族赫贝尔斯坦伯爵和年轻的帕尔费伯爵听了孩子的演奏后又到维也纳首都宣扬了一番,结果是孩子们还没到,那里的人们就已知道他们将会引起的轰动了。

可是,当莫扎特一家结束了在林茨的演出,刚踏上去维也纳的大路时,贵族式的马车却因一路的颠簸而无法行走了。而维也纳那边则由于两位伯爵的宣传,一批贵族已翘首企盼了。好在从林茨到维也纳,可以沿多瑙河乘船而上。于是莫扎特全家连同那辆贵族式的马车全部乘上了船。

沿多瑙河进入维也纳,必须经过海关检查站,而这里的所谓例行检查是很繁琐的一个过程。因为检查官会命令乘客把所有的行李都打开来等待检查,而这等于是做一次出门旅行前的行囊包扎准备。

这时,6岁的莫扎特拿出了自己的小提琴拉了一支小夜曲,用琴声倾倒了粗俗的海关税务官。于是,他们繁重的行李没经检查,就顺利通过了海关。

由于林茨两位贵族的宣扬,维也纳的上流社会正在热切地期待着两个神童的到来。他们一下子成了全城谈论的中心话题,贵族夫人们竞相款待他们,她们甚至还互相攀比谁招待得最豪华、最排场。

当时的维也纳还没有大型的音乐厅,一般的音乐会多是在达官贵人或者是富商名流家的客厅内举行。演出了两场后,利奥波德想,如果能安排在皇宫内演出,那就好了。

利奥波德虽然这样想,但他并没有这样的奢望,然而,他们一家在这里真的交上了好运。正当他们为两个孩子所获得的掌声和赞誉十分欣慰,无限欣喜的时候,又传来了维也纳皇宫“舍恩博隆宫”的召见令。这使全家欣喜若狂。

维也纳皇宫是奥地利帝国的心脏,利奥波德知道,如果能在这里演出成功,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利奥波德又抓紧时间让孩子们认真地排练了几次,当他确定完全准确无误时,他才让孩子们休息一下。

让人激动万分的日子终于到了,这天一大早,莫扎特的母亲就对两个孩子进行了细致地梳洗和打扮。

小莫扎特身穿镶金线的白衣服,头戴银白色卷发的假发套,腰挎一柄明晃晃的短剑,再衬以白袜黑靴,俨然像一个非常绅士的小伙子。

皇帝的私人总管坐着一辆皇家马车到他们住的白牛街来接他们。

皇家马车刚在舍恩博隆宫的广场上停下,头戴皇家卫士帽的卫兵就过来打开了车门,并敬礼恭候小客人下了马车。

当利奥波德带着孩子们觐见皇帝和皇后时,他显得诚惶诚恐,而他的两个孩子们却依然天真如故。

金碧辉煌的宫殿,毕恭毕敬的侍者,还有从他们一下马车就受到极高贵人们的谦恭接待,都让姐弟俩感到新鲜有趣。

姐弟俩美丽大方的服饰立即博得了皇家的喜爱。皇后示意要莫扎特从宫廷圆坛边走向皇座。

这时的利奥波德真是有些担心。而莫扎特却非常的自在。他扫视了一下宫廷四壁无数面镜子,然后向父亲点点头,踏着红色天鹅绒地毯,向着吊有水晶大花灯的地方走去。

他的姐姐玛丽安妮反而成了弟弟的“随从”,紧紧地跟在身后。

到了皇后的安乐椅边,玛丽安妮首先躬身屈膝行了个大礼,而莫扎特则像小绅士一样吻了吻皇后的手。

皇后玛丽娅.特蕾莎是个很爱孩子的人,她特别喜欢天真而自然的儿童。

她的一生生了16个孩子,虽然由于传统的约束,她不得不恪守自己的尊严和身份。但在那个多子女的时代里,她对孩子们的疼爱还是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的皇后。她有真挚、深沉的母爱和典型的德国人气质,因此她很自然地喜欢聪明而可爱的孩子。

皇后热情的拍拍自己的膝盖,对莫扎特说:“来,到这里来!”

莫扎特爬上了皇后的膝盖,皇后亲热地搂着他,吻着他的小脸,和蔼地问:“哦,漂亮的孩子,你几岁了?”

莫扎特爽快地回答:“6岁。”

皇后问:“都说你的琴弹得很好,是谁教你的呀?”

莫扎特高兴地答道:“是爸爸,”说着,他回头看了父亲一眼。

利奥波德赶忙点了一下头,脸上溢出了得意的神情。

皇后轻声地“哦”了一声,小声地问莫扎特:“喜欢我吗?”“当然!”说着,莫扎特竟大胆地捧着皇后的脸亲吻起来。这使在一旁的弗兰西斯国王大感意外,而利奥波德先生则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皇后看到身边人的惊恐,摸着莫扎特的头,笑着说:“没关系,这个孩子是从心底里喜欢我才这样做的,其实我也很喜欢他。”

说完,皇后又吩咐侍从把她的孩子们叫来,并对莫扎特说:“那么,一会儿你和姐姐一起为我们大家表演表演好吗?”

莫扎特快活地回答:“好的!”

皇后从小受过很好的钢琴和音乐修养,她的美声唱法也能让人倾倒。她的儿子约瑟夫很小的时候,便请了著名音乐家瓦根西尔来给孩子们上课,而约瑟夫则成了瓦根西尔的得意学生。

听到皇后要叫孩子们来听自己的演奏,莫扎特心里很高兴,但他随即插话道:“请把宫廷音乐师也请来,因为他也是一个懂音乐的人。”

在皇帝专用的艺术沙龙里,王室成员坐在舒适的安乐椅中,把两个山区来的小孩团团围了起来,而且皇后和皇帝特别开恩,准许两个孩子免去宫廷中那一套必有的称呼和礼节,让孩子就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

不知道是这一次与王室人员那亲热随便的接触,还是莫扎特本来就有的一种素质,从他第一次的进宫以后,此后无论哪一次与皇帝或别国的帝王接触,莫扎特从没一次感到局促和不安。

他和姐姐在王室成员中如鱼得水地演奏了三个小时,一会儿是钢琴二重奏,一会儿又是钢琴独奏、奏鸣曲,最后还演奏了小提琴。

坐在前排观看的皇后玛丽娅.特蕾莎惊喜得几乎叫出声来说:“这两个孩子的弹奏,真是妙极了,他们简直是奇才啊!”

一边的皇帝弗兰西斯也赞不绝口。

利奥波德见此情景,会意地冲莫扎特点点头,要儿子拿出最绝妙的本领。莫扎特心领神会,立即从口袋里抽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块丝质长条巾,将琴键蒙上,然后他的细小的手指在琴键上娴熟自如地移动着,并且准确无误。

这时,尊贵的皇室成员,特别是年幼的王子和公主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莫扎特姐弟的演奏,使在座的人无不大饱眼福,拍手称绝。

这次莫扎特姐弟俩与皇室成员的相见足足有三个小时,这可是荣耀无比的时光。

演出结束后,皇后用高价向莫扎特预订了小夜曲,并把镶有自己肖像的金表送给了莫扎特。这对利奥波德来说,是最珍贵的赏赐了。

首次的宫廷演出之后,莫扎特成了宫廷中的常客,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和姐姐又多次在皇家沙龙表演钢琴二重奏、独奏和小提琴、钢琴的奏鸣曲。他还作了即兴演奏,并为皇子皇孙们的演唱伴奏。

最为轰动的是这样一件事:著名的维也纳作曲家瓦根西尔来到皇宫,他是皇后请来为她的儿子约瑟夫上音乐课的。莫扎特当着他的面,一次未曾练习,就看着乐谱演奏了他的一首难度极大的钢琴协奏曲,惊人的熟练和准确竟使曲作者无比惊诧。

这位维也纳最优秀的作曲家走到莫扎特跟前,爱抚地摸着他的手,激动不已地说:“奇才!你真是个奇才!”

很快莫扎特便名扬维也纳全城,并且成了皇宫的宠儿。皇后玛丽娅.特蕾莎对他像母亲一样慈祥。莫扎特常常忘掉森严的等级差别,天真地爬上皇后的膝盖去亲吻她。皇后一点也不觉得他做得过分,反倒更加喜欢逗他玩。

皇帝弗兰西斯一世是王室成员中最喜欢莫扎特的人,但他的乐趣是逗这孩子玩,而不在于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他觉得让莫扎特用一个手指弹琴或者用一块布蒙住琴键弹奏才能算奇迹。然而莫扎特很快就对这种与艺术格格不入的胡闹产生了鄙视。

皇宫里的小王子和小公主们也非常原意与莫扎特姐弟玩,他们觉得能同这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是最开心的事。莫扎特无拘无束地同他们嘻戏。其中,他特别喜欢7岁的小公主玛丽.安东奈特。

一天,莫扎特走在玛丽.安东奈特和她的一个姐姐中间,突然滑了一下,摔倒在打蜡地板上。玛丽.安东奈特的姐姐往前走了,而她却把莫扎特扶了起来,一边为他拍拍身上的尘土,一边热心地安慰他。

莫扎特高兴地对小公主说:“你真好,等我长大了,一定娶你为妻。”

小公主回答说:“我感到,和你在一起是一种荣幸。”

事后,莫扎特还兴奋地向皇后提亲,皇后奇怪地问莫扎特为什么要这么做。

莫扎特非常诚恳的答道:“因为我感激她,她待我很好,玩起来也很高兴,可她的姐姐却根本不理睬我。”

但遗憾的是,当十多年后,当莫扎特再一次地见到这位小公主的时候,玛丽.安东奈特已经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

在维也纳皇宫的这段日子里,皇后玛丽娅.特蕾莎给莫扎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皇后酷爱艺术,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她在童年的时候,受过良好的家教。她的父亲国王查理六世曾请人教过她弹钢琴、唱歌。莫扎特能为她弹奏,也可说是找到了知音。

同时,她又是一位比较开明的皇后,招贤纳才。当时欧洲一些著名的作曲家,演奏师纷至沓来,维也纳成为当时欧洲文化交流和音乐活动的一个中心,不能不说与她及她儿子约瑟夫二世执政时期所推行的开明政策有关。

最使莫扎特不能忘怀的是这位皇后在她的命名日那天,让人捧上了她送给姐弟俩的两套极为昂贵的正式的礼服。

送给莫扎特的那一套是原来为她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王子做的紫丁香色的礼服。送给姐姐玛丽安妮的则是原来为某个公主定做的白色真丝礼服。

虽然莫扎特不知道那是什么料子的礼服,但却知道那是山城里从未见过的高级料子,礼服的里面还有一件同样颜色的小背心。整套衣服的边缘都有两条宽阔的镶金滚边,这使莫扎特爱不释手。玛丽安妮呢,她也没见过真丝服装,只感到那料子是如此的洁白,如此的飘逸,那上面还缀有纯金的小装饰品,真让人眼花缭乱。

从这一天起,小莫扎特姐弟俩穿着宫廷礼服,可以出入各种宫廷盛会,文艺沙龙。穿着它们,光彩照人。

于是,利奥波德特地请人为两个孩子画了两幅盛装画像。这两幅画记录了这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了最珍贵的记忆。

画象中的莫扎特身体稍稍向左面侧着站立着,然后把脸庞向右转到正面,微笑地看着画师。他的头发两鬓有三叠卷曲着,胸前脖子上是一串白色的花状装饰物,礼服的上衣敞开着,莫扎特的左手在胸前插入小背心的钮扣中,他的右手微微撩起上衣后把虎口轻轻地按在腰间,一双可爱的小手腕上露出衬衣那柔软飘逸的白色花边。真是一个人见人爱、气质不凡的小男孩。

画象中的玛丽安妮则穿着那套真丝礼服,身体右侧,左手轻轻地搭在左腿上,胸前的那些装饰品让她感到很耀眼,因为她毕竟是位大姑娘了。

画师对自己的这两张作品很满意,这幅画象一直保存至今。这就是后人们所熟悉的两个小音乐家的珍贵形象了。

再说莫扎特在宫廷演出受到皇后和皇子皇孙的欢迎,几乎连着几个月都在为宫廷演出,这使莫扎特根本没有时间去别的贵族家演出,而这样反而造成了贵族中以能请到莫扎特到家为荣的想法。而要达到这目的,更多的赏赐就成了最有效的捷径。

紧张而频繁的演出换来了可观的赏赐,贵族也仿效着宫廷将不少钱物慷慨地赐给两个孩子。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却是佩剑、怀表和鼻烟壶等,有时还会得到一些漂亮的鞋扣、几首小诗,甚至是莞尔一笑。但这些东西大多是皇帝或是贵族所赐,因此,它们便成为了值得在任何人面前炫耀的资本。

每天从傍晚到深夜,两个孩子的时间都被王公贵族的邀请排得满满的,他们几乎没有了正常的休息时间。日子一久,这种超负荷的演出,很快就产生了恶果。

10月21日,在舍恩博隆宫演完一场音乐会以后,莫扎特病倒了。他发着高烧,全身起红疹。

为了让孩子早日康复,利奥波德特意写信给家里,请主教大人让当地供奉的圣徒做弥撒。然而,猩红热要比萨尔茨堡的祈祷厉害得多。连续四个星期他们全家都被隔离了,一点收入都没有。贵族们派男仆带来的只是礼节性的问候,而不是钱。面色苍白、略带病容的莫扎特重新出来演出时,大多数以前经常邀请他去的贵族人家都避而远之了。这种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在当时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在1763年1月返回家乡萨尔茨堡。

不过,幸运的是,皇后对莫扎特的关心仍在,宫廷把皇家金库里的不少钱财礼物都慷慨地赏赐给他们,临行前,皇后又差人送给利奥波德家不少珍宝玉器,利奥波德真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了,他在维也纳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孩子们在维也纳王宫所受到的礼遇以及所得到的丰富的馈赠,使利奥波德先生有些得意忘形,他不分场合逢人便滔滔不绝向别人鼓吹自己所得到的荣誉与珍品,后来,在他们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一场意外事件。

一天,他们住进一家小客栈。晚上,一个神父模样的人钻进他们的客房。

奥波尔德顿时又兴奋起来,他兴冲冲地向对方介绍自己不寻常的经历,并被荣耀冲昏头脑,竟把装满金银财宝的沉甸甸的箱子打开向这位假心假意的神父加以展示。

看到这闪光耀眼的满箱珠宝,陌生神父双眼圆睁,流露出贪婪的目光。

第二天清晨,从美梦中醒来的奥波尔德发现,自己心爱的的百宝箱已经变得空空了。原来,他们遇到的是一个高明的扒手。奥波尔德这才懊恼已极,在伤心与失望的心态下向家的方向走去。

欧洲之旅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七龄童艺震宫廷

1763年1月,当利奥波德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家乡萨尔茨堡时,精疲力竭的他们在乡亲们面前展示了剩下的部分皇帝贵族给他们的赏赐。

这些东西虽然没有被小偷偷走的那些珍宝值钱,但仍然使家乡的人们大开了眼界,同时,乡亲们也为他们的成功演出而感到骄傲。

然而,由于不分昼夜地旅途奔波,以及为贵族们不停地演出,莫扎特那幼小的心灵和身体却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这对莫扎特日后的生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应该说,除去莫扎特患猩红热之后的一段经历,维也纳的旅行演出是极其成功的。

不过,由于他们去维也纳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利奥波德向大主教西吉斯蒙德请假的时间,主教大人为此大动肝火,好在,西吉斯蒙德还算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利奥波德回到家里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使主教终多少有些满意。

利奥波德一家在这次旅行演出时,正是欧洲混乱不堪的时候:大小王朝林立,战争此伏彼起,国界版图变化无常,明争暗斗到处盛行;从王公诸侯抢夺王位到千金小姐争嫁高门,各种角逐屡见不鲜。只有英国、法国、俄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政府在外表上还保持着统一。

德国和意大利都分裂成上百个形形色色的小公国,每个小公国都有自己的朝廷和统治者。它们在名义上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管辖。帝国皇上是小莫扎特会见的皇帝弗兰西斯一世。但实际上这些领土都由一些分裂的小王朝统治着。

这些小王朝的统治者们平时酒足饭饱,无所事事,就忙于玩弄权术、谈情说爱、骄奢淫逸,有时也冠冕堂皇地赞助一下艺术事业的发展。

在国王、公侯们的恩惠下,绘画、雕塑、诗歌、戏剧和音乐都放出了异彩。

在这个时期,高官显贵们与应邀聚集在他们身边的艺术家的关系十分融洽,尽管现代的无产者对这些豪华的小朝廷指责甚多,他们也举不出一个例子来和那时亲切的民主气氛相媲美。

当然,这幅图画也有其阴暗面,那就是如果哪一位艺术家时运不济,或者是缺乏个人魅力,又没有力量去博得某个王公的青睐,那他就会面临着饿死的危险。

18世纪时的欧洲,慷慨资助一切艺术的小王朝统治者为数极多,但他们的真正动机几乎一半是出于竞争心理,另一半才是出于对美的追求,还有的则是出于附庸风雅和虚情假意的赞叹,所以王公贵族都表现出对音乐等艺术特有的偏爱。

这种竞争和偏爱使音乐的发展有了肥沃的土壤,音乐界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正是看到了这种种的有利因素,他在维也纳凯旋之后,经过冷静细致的分析,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必将能吸引更多的王公贵族。

回到家乡的利奥波德一方面有条不紊地干着宫廷的差事,另一方面也忙着计划下一次的旅行。

在家乡的六个月里,利奥波德千方百计地搞一些能晋见小王朝统治者的推荐信,他知道,有了上层社会的推荐信,他就能被皇族贵族所召见。

召见以后,凭着莫扎特姐弟的天才,他就可能得到有力的资助。那么,更大的成功和赏赐也就随之而来了。

认识到这一点,利奥波德每次搞到推荐信,总把它们与皇族的赏赐珍藏在一起,以备日后之需。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考虑到贵族通常在夏天离开首都,利奥波德于是选择了一条去乡间拜访他们的路线,这年5月,他再次向全家宣布了自己的宏伟计划。

妻子安娜顺从地开始打点行装。想到又要长期出远门,时间到底多久还不知道,她的心里就十分难受。对于离开亲切、谆朴的朋友,离开女佣特蕾莎和她喜爱的小动物,她也感到恋恋不舍。

她爱萨尔茨堡的广场、它的牌楼、它的码头;她爱它的教堂;她爱彼得地下酒店,那是个光线暗淡、静谧圣洁的去处,那里有他们熟悉的家常食品和清凉的白葡萄酒。

他们一家有时去那里吃晚饭,爸爸柔和地念着祝福词,大家都低头表示敬意,在胸前划着十字。她爱那些喜欢大吵大嚷的朋友们的家,只要去玩几次掷铁圈游戏,听一通粗鄙的笑话,她单纯的心灵就能得到足够的安慰。

然而,她最爱的还是自己整洁干净、阳光充足的家,那是世界上任何一处住所,甚至是豪华的宫殿都无法比拟的。

但尽管如此,安娜还是精心的做着行装的整理工作,而且这一次的整理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

1763年6月9日,利奥波德带着全家第三次离开了萨尔茨堡,开始了他们新的演出旅行。

利奥波德制定了一条去巴黎的路线,这条路线要途经欧洲所有的重要宫廷。

这一年,小莫扎特年仅7岁,他的姐姐玛丽安妮12岁。

这次出行,利奥波德还是选择了马车。但不知是他们一家带的东西比以前更充足了还是因为多年的战争把道路给破坏了,他们的马车走了还不到一天,就在瓦塞尔堡附近翻了车。

幸运的是,利奥波德全家一个人也没有受伤。在修马车的当天,他们只好在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肮脏透顶的乡村小旅店里住下了。尽管他们知道店主根本不管旅店的卫生,只是昧着良心赚钱,但他们还是必须先休息一下。

当天夜里,旅店里的跳蚤、臭虫、老鼠猖獗,残渣剩饭的异味充斥着旅店的每一个空间,空气中还夹杂着阴沟里泛上来的秽臭,莫扎特一家就这样和衣躺到了天亮。

马车修好了,他们又从瓦塞尔堡来到了慕尼黑。为了补充旅途的费用,利奥波德让孩子们首先在慕尼黑为选帝侯表演了一场。

可这位吝啬的大人拖了很多天才给了利奥波德一家很少的钱,这让利奥波德先生苦恼极了。

接着,他们一家又来到了奥格斯堡,他们在那里足足待了两个星期,因为那里有莫扎特家的亲戚。比莫扎特小3岁的堂妹玛丽亚.安娜.泰克拉.莫扎特和她的小哥哥小姐姐一起度过了两个星期愉快的生活。

利奥波德对这样地浪费时间深感痛惜。他们的下一站是路德维希堡。在这个城市,利奥波德第一次感到受了奇耻大辱,原因是他们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