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21:27:54

点击下载

作者:管斌全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

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试读:

前言

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为子女操心最多的父母,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教育子女最投入、责任感最强的家长,也是活得最累的家长。

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父母对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就关心得无微不至:从清晨叫醒,上学接送,检查作业,辅导复习,到收拾书包,料理生活,事无巨细,全部包办;还不放过一切机会喋喋不休地对他们进行着灌输诱导,向孩子泼洒着浓浓的、密不透风的爱。

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父母无时不在操心,“为孩子把心都操碎了",是许多家长都有的感受。然而我们的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这些,他们喜爱和崇拜的人可以是歌星影星或政坛商界的巨头,惟独很少有父母。在一些调查中,孩子们对为他们“操碎了心"的父母,不但不领情,还有颇多抱怨,惹得很多家长感叹“好心没好报”。原因何在?

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孩子,只要生下来是健康的,他们便都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却渐渐有了分野:有的事业成功,有的却一事无成;有的自立于社会且如鱼得水,有的却蜷缩于一隅窝窝囊囊——这到底又是为什么?中国有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话沿用到今天就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这其中的“什么样”,不是别的,指的就是作为孩子人生最早的启蒙师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既然如此,当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却终日陷于苦恼与忧伤的中国的父母们,难道不应该猛醒,难道不应该扪心自问、自责乃至深刻反思吗?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怎样把一棵幼苗培育好,让他长成参天大树,这可是大有学问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曾经写过一篇很有见地的文章,叫《种树郭橐驼传,介绍了一位善于种树的高手郭橐驼的种树经验。郭橐驼种的树不仅无不成活,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成熟早结果多。别人虽“窥视效慕”,却“莫能如也”。这是为什么呢?

郭橐驼说,他种的树之所以生长得快,活得时间久,是因为他能尊重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顺应树木的自然本性进行培植管理。别人种树就不是这样,而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梳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爱得太深,操心太过,从早到晚不停地摆弄折腾,甚至用手撕破树皮检验是否成活,摇动树根察看栽种情况,使树木逐渐丧失生机。结果,“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郭橐驼这一番有关种树的见解,对于今天教育子女也有着极强的借鉴作用。细想一想,我们许多父母对子女娇生惯养、越俎代庖、拔苗助长、鞭打快牛的一些作法,同郭橐驼所言外行种树的愚蠢干法不是如出一辙吗?难怪孩子们对为他们“操碎了心”的父母,不但不领情,还有颇多抱怨。

在这里,我想讲讲李圣珍老师给家长们的八点建议。李圣珍是北京市通州区二中一位普普通通的化学教师,先后有60多名所谓“傻孩子”、“笨孩子”、“呆孩子”、“坏孩子”等被家长和学校认为没有希望了的孩子被家长送到了她的身边。他们每个人都有噩梦般的过去,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痛苦。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可是,他们在李老师的家里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却有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对家长,她有八点建议:

第一,家长要和孩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一种对孩子居高临下或对孩子俯首帖耳等所谓“平等”;第二,家长不要向孩子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孩子不是你情绪化的倾泻对象;第三,家长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情感归宿,如果父母在情感上不受孩子的信赖,孩子就会“移情别恋”;第四,孩子遇到困难时,切忌批评指责,而是要用具体措施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第五,辅导孩子读好书可以加速其灵魂塑造,父母每天都要和孩子一块读好书,让书籍成为孩子的精神导师;第六,请真诚地赞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学会赏识你的孩子;第七,不可对孩子期望过高,动不动就与别人攀比,要求孩子去做那些高不可攀的事情;第八,不要对孩子说,这不行,那不行,这里危险,那里不能动,要鼓励他们去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

看了李老师的建议后,作为父母的你有何感想?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但也要讲究些爱的艺术,给爱心留点空间,多注入一些科学的成分。不然,事与愿违,爱心变成瞎操心,就会像那些不懂种树的人一样,“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岂不悲乎?

对于孩子,虽然我们的家长可能操碎了心,但在大多数时候,孩子不但不领情,还有颇多抱怨,我们的家长都在过着一种力不从心的生活。尽管中国有句古训“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但到了具体事情上,为了孩子的前途,我们的家长往往会做出很大牺牲。因而,我们的家长活得太沉重了!我们的家长活得太累了!

既然如此,家长们为什么不活得轻松一点,试一试一些简单的办法呢?

比如,读一些好书,聆听教育专家的教诲,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则。《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这本书收录了著名教育成功学专家管斌全老师在全国各地所做的精彩演讲、报告和讲座,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大师级的教师和领袖人物总是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有效地表达他们观点,举例说明他们的论点。故事是一幅魅力无法抗拒的画面,能够实现心与心、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流。管斌全老师就是一位善于用生动的故事来沟通心灵的大师级教师,他能让你在聆听轻松有趣的故事时,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我相信只要你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并且按照书中所说的去做,你就一定能够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

欢迎你来信(fygub0231@sina.com)来电(0571—63311953)与我们一起探讨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中国教育成功学研究会副会长 洪英

第一章 中国教育批判——培养独立生存与竞争的能力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在接受了别人十多年的教育后,又教育别人十多年。在二十几年与教育“亲密接触”中,我深深感到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已经极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一、“批量生产型”、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兴趣,束缚学生的创造性。

为什么我把这条弊端列为第一批判对象?因为在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仅是其受害者,也是其制造者。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这样才是乖孩子、好孩子。所以,从小到大,我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从来不敢做出格的事。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教师,我也是这样来要求我的孩子和学生。对于那些不听话、不守规矩、调皮捣乱的学生,我是“深恶”而“痛绝”并且坚决“打击”之。现在想想,可真是误人不浅。

最近,我看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刚刚出版的一本新书《出发——与智慧同行》,该书的作者王小平以自己的勇敢举动对现行教育体制提出了大胆的挑战,所以我决定把这条弊端列为第一批判对象。

下面,让我给大家来介绍一下王小平的传奇经历。

王小平,17岁,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坛,给专家作关于“大成教育”的学术报告,引起轰动;18岁,在高校主讲“大成教育系列讲座”,精彩的演讲和机智的答问,赢得阵阵掌声,被多家媒体报道。同年在报纸开设“大成学趣谈”专栏;19岁,与人合著《大成奥秘——超越美国成功学》,被认为“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学巨著!”;20岁,独立写出《本领恐慌》一书。

更让人称奇的是,她高一时,在全班成绩第一的情况下,毅然放弃了人人向往的上大学的美好前程,主动退学,走上了一条前途未卜、荆棘丛生的新的成才之路。23岁,成立了北京人类大成教科文研究院,她想把这所研究院办成“人类思想传播基地,天下智慧整合中心”。“读奇书、交奇友,著奇文,创奇迹”是她的座右铭。

就是这样一个奇女子,使我产生了迫切想了解她为何要选择主动退学,走自学成才这条坎坷崎岖之路的愿望。

王小平在上高一时,年仅15岁的她向父母提出退学。理由很简单,学校一个学期才学十来本书,而自己一个月就至少可以读几十本书。在学校学那么一点东西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实在不值得!

她当时还给自己今后的发展做了这样一个定位:停止当学生,一步到位成为研究者。母亲激烈反对,甚至还打电话让远在重庆、将王小平带大的外婆来劝她。好在在大学教书的父亲理解和支持了女儿的决定,才使王小平有了不同于常人的人生轨迹。

成名之后,王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最大的弊端是生产出相同的东西。可是人的个性不同,目标不同,学习的方式也应不同。我当初退学,不是迫于学习的压力,而是学校现有课程的设置已远远不够我研究的了。要建立起学术研究,靠现在初高中乃至大学所学的东西远不解渴。成功需要以本领和能力为后盾,而目前的学习以知识为中心,所花的时间与获得的本领极不相称,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一场学习的真正革命。所以我不是退学后自学,而是退学后搞研究,我采取的是研究式学习。”

归根结底,我认为王小平之所以选择主动退学走自学成才这条路,根本原因就在于“批量生产型”、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模式以及现有课程的设置不适合她这样个性特殊、求知欲极其旺盛的学生。当前这种死板的教育体制不仅泯灭她的个性,扼杀她的兴趣,而且还束缚她的创造性,远远不能够满足她的需要,难怪她要选择这样一条求学之路。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像王小平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太少了,绝大多数在校学生还得接受这种“批量生产型”、整齐划一的模式化的教育。大家请看,我们的学生在进入高中或大学的时候,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军训,当这些学生在接受检阅的时候,他们在主席台前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那情景很壮观。我们的教育,不就是这种正步走的教育,不就是标准化的教育吗?

这种标准化的教育要求学生都要学习同样的知识,而用来评判各科知识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的分数。语文不及格就说明是文科不好,不管他作文拿了什么奖,发表了几万字的小说。英语得了个满分就是外语水平高,不管他那是“哑巴英语”还是“嗑巴英语”。

这种教育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创造性,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校一味加工统一模式的“标准件”,不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在这种教育中丧失殆尽。

在我国,无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年限都是安排三年,对成绩的考评都是以60分为及格,至于高中为什么要三年,及格的分数线为什么是60分而不是50分,恐怕没有一个人认真思考过。我们每一个同学起点不同,悟性不同,爱好不同,潜能不同,把所有的起点、悟性、爱好、潜能各异的学生都装到一样的模式里,学一样的课程,这是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还是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悲哀呢!

人是有差异的,面对有差异的个体,我们的学校不可能也不应该提供一模一样的教育。在今天,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初露端倪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制度是不是应该在发展个性化方面有所进步了呢?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这种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八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八种智力,只是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加德纳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他们都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但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如果考虑这些差异,如果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的话,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在个体的多元智力结构中不存在哪一种重要,哪一种不重要的问题,多元智力结构中的每一种智力在智力的整体结构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这样一个意义上,我们的学校再也不能仅凭某种标准测试的分数或几门书面考试的成绩衡量学生,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示多方面的智力领域,并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展示。

例如,对于具有视觉/空间智力强项的学生,教师应通过想象、图片和色彩教学;对于具有身体/运动智力智力强项的学生,教师应通过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方式来组织教学;对于具有人际交往智力强项的学生,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学校与班级活动。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比较多地重视多元智力理论所谓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面对多元智力理论所谓的其它各种智力则很少涉及。学校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智育,智育又被简单地等同于以语言能力和数理能力为核心的能力,进而又被简单地和读书、考试和升学划上等号。这样,我国的学校教育就成了以狭隘的知识教育为主,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极大地压抑了广大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才能的发展,极大地埋没了社会所需要的各具才能的多方面人才,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反思一下,为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难度世界第一,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而实践能力却落后于人?恐怕与我们过分注重语言智力和数理智力不无关系。

1921年4月,爱因斯坦第一次到了美国,准备到爱迪生的机构去做研究,抵美后受到盛大欢迎。他到波士顿的时候,有一个记者给了他一张纸,上边有一系列实际的问题,包括谁发明“对数”?美国哪一个城市制造最多的洗衣机?纽约到水牛城有多远?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因为爱迪生对每一个要聘用的人都会进行考试,问的就是这一类题目,所以记者就先拿这些题目来考一考爱因斯坦,结果爱因斯坦完全不合格。如果仅仅根据爱因斯坦的这个“考试”结果,就嘲弄他愚笨而无知,显然大错而特错了。事实上,他是20世纪最杰出、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他代表了物理科学发展的一个全新的时代。

爱因斯坦说:“我永远也不会去记我在任何一本手册中都可能读到的东西。”这是爱因斯坦对那些以能记住多少知识来衡量一个人水平的极大讥讽。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应该用头脑来想象和思考更重要的东西,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爱因斯坦来说,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学会如何把记忆交付给书本、词典和百科全书,而不是把自己塑造成一本词典。

而我们正好相反,我们至今仍把一个学识渊博得像一个“活词典”的人视为英雄并予以崇拜,我们多少人在以浪费自己生命为代价而去成全一个令人称赞的“活词典”的名声?据说有一个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一生嗜书如命,他共有7万册藏书,并一直乐此不疲地阅读到他66岁逝去的那年。亚克敦终身一无所获,后来把他讥讽为“两脚书厨”。当然,作为一种个人的存在方式,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亚克敦,但是假如一个民族把亚克敦式的人物视为一个知识英雄并全民模仿,那这个民族就岌岌可危了。

韩寒,1982出生,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因学习成绩6门功课高挂“红灯”而留级。2000年出版20万字长篇小说《三重门》(“三重门”的涵义出自《礼记·中庸》,是三件最重要的事的意思)。该书一出版便轰动中国文坛,成为超级畅销书,发行量至今已经超过200万册。

韩寒以他出众的写作业绩和同样出格的数理化偏废,被标榜为“偏才”,成为教育界、文化界争论的一个热点。

韩寒认为:学文科的,对于数理化等知识的掌握,有初二学的知识就够了,不必为此浪费青春。他坚持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韩寒的座右铭。在数学方面,他觉得比当年琼瑶强,琼瑶是考不过数学而留级的,而他在中考时数学只差3分就满分了,上高中后是主动放弃而已。全力以赴写长篇小说的韩寒,竟付出了6门功课不及格的代价,因此不得不在高一留级重读,后来他干脆向校方提出休学的申请。

当大多数莘莘学子把高考分数当作“天上的太阳”顶礼膜拜时,韩寒“这匹野性之狼”所向往的却是“长白山的雪和青藏高原的风。”

韩寒从批量生产型的应试教育里挣扎出来,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反叛的质问: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

美国作家塞林格写过一本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的霍尔顿也是现行教育制度的反叛者,他四次被学校开除,就是因为学校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的凯迪拉克",这和我们今天的学校所灌施的读好书、考好试是为了读名牌大学,将来可以赚大钱、出国,不是如出一辙?霍尔顿不愿同污合流,自然也就无法好好念书,而且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他又无法找到精神寄托和崇高理想,因为他看到的是势利的伪君子、看到的是庸俗、虚伪的世道,他想反抗,但又找不到出路,最后能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上。

韩寒和霍尔顿属于同年龄的青少年,虽然各自所处的国家不同、体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但他们相同的是对功利性的教育体制的反抗。教育是为了什么?素质教育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往往只强调教育对人的技能的提高,比如识了字,懂了知识,就可以掌握技术,就有了赚钱的资本,而根本忽视对人的智慧的掌握、对精神世界的充实、对社会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学生最终只能成为“应试机器”“得分高手”,虽然能得考场上的高分,但缺乏人应有的感情、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以及思想道德境界和精神内涵。

除了王小平、韩寒和霍尔顿这些常人眼里的所谓“另类”青少年外,我国中国杂交水稻之父、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在青少年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让我们来听听这位院士是怎么说的——

读书时我特别好动,不是标准的好学生。一直到大学,同学给我写鉴定还要笑我:“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把这两项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

我读书时的特点是太随意,感兴趣的就读,不感兴趣的就不读。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的是数学。因为小学在学正负数的时候,我搞不懂为什么负负相乘就得正,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你记得就是”;学几何的时候,我对一个定理有异议,去问,还是一样回答。我因此得出结论:数学不讲道理。于是不再理会,学数学兴趣一直不大,成绩不好。

在谈到高考招生问题时,袁隆平院士说——高考也应该把如何鼓励偏才的问题考虑进去。如果什么都整齐划一地要求,可能会把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箍死,埋没一些人才。当年钱钟书数学只考了15分,不是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吗?若当年清华亦按今例,钱先生必不能被录取,中国将会因此而少了一位大师,所以我认为考试要改革,要突破一些框框,允许一些偏科的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学生平时在学习当中要少考、多学,知识面要宽,学校要特别注意学生自由发展兴趣,甚至鼓励“偏才”。循规蹈矩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全才”不见得今后都会发展,有些是书呆子,没有什么戏唱。过于统一的考试会埋没偏才,将来通过高考改革,学校有了一定自主权,有些专业的考试,考两科基础课,再选一门专业课未尝不可。

在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教育部批准22所高校首次进行自主招生试点工作,5%的新生将由本校自主招生录取。其基本原则是,考虑高考成绩,但又不完全凭高考成绩录取,还将涉及考察学生的平时成绩、创新实践才能、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特殊才能,不再是“一卷定终身"的模式。

从2003年开始的高考自主招生改革打破了自1977年以来“以分数定终生"的坚冰。我认为,这种改革尝试表明我国选拔人才的标准,已由原来的一考定终身改为高考加综合评价的方式,对人才的选拔更加科学。它给了一部分在某一方面有特殊专长的“偏才"、“怪才"们一条特殊的“绿色通道",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

二、注重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视了向学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本领。

在中国,一说起读书和教育,似乎就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一种代名词。我们历来把一个具备了多少知识来衡量其学问的高低,所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就是中国的古人们用一种容器单位和数量来形容一个人学问之丰厚的。

中国人习惯于用知识、学历、文凭来典当一个人的价值,习惯于以考试分数来论成败的,因此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了孩子考试能力的培养上,学习是为了考试,读书是为了考试,而掌握知识也是为了考试,于是中国学子们一切能力的展示是在一张张白纸上进行的,因此,所谓“纸上谈兵”也就成了中国人用来形容自己的一句惟妙惟肖的成语。

但是——

书本知识在如今这个充满变数的现实中究竟还能起到多大作用?

我们学生如果只会背诵唐诗宋词,只会解繁琐的数学物理题,他们将来怎样在社会上立足?他们靠什么生存?

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有高学历的人也会失业?

为什么老师们教给学生也许一辈子也用不到的知识,而当学生走入社会真正需要用到的知识却没有人教给他们?

根本原因就在于——

中国教育过于注重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视了向学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设定并达成目标,开发潜能,调控情绪,投资理财,人际交往,为人处世,求职就业等等。

韩寒为什么能够一举成名?就因为他有一个深明大义的好父亲,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让他去闯吧,他要走自己的路,就让他走去。教育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学会生存。如果他能生存得很好,又何须高中文凭,又何须走考大学这座独木桥。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又如何呢?还是要解决生存问题。

再说他现在在学校里几乎上什么课都不听,的确是既浪费他自己的时间,又影响别人,还影响老师的情绪。既然书读得精神疲惫,不堪重负,他又适应不了学校的现行规范,那么还不如休学。他只要将来不做政府官员,不当大学教师,不在意进不进单位、有没有正式工作,更不在意学历这个虚名的话,那么一纸文凭对他来说真的比一张草纸还不实用。

他过去常说,他即使读大学也是为我们而读,到时他会将文凭朝我们一丢再也不会去用它。他甚至还开玩笑说,你们一定要的话,我去帮你们买一张来。现在,在社会上买张各类学校、各种学历的文凭的确不是件难事,而且绝对比“正版”的便宜。既然国家和社会“尊重知识”,似乎对证明学历的那个本子十分看重和需要,那么总会有“市场”去“弥补”国家文凭“生产能力”的不足。

不过,如果读书读到为我们而读这个地步,那真是索然无味、毫无意思了。何况人们的观念也会逐渐变得合情合理,社会也在进步,不会永远一概只讲文凭而忽略能力的。作家出版社就并没有因为他是高一学生没有大学文凭而不出版他的小说。再说知识随时可学,随地可学,不为文凭的学习也许更像学习、更派用场。

前几天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带着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来到了一家企业,当他发现老板认为他的工作还不如一个没有文凭的普通员工时,他那种不服气的姿态在一种不可一世的狂妄中变得更为变本加厉,在他眼里,一个没有任何文凭的小人物怎么可能与他这样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相提并论,于是他认为老板是在有意与他作对,一气之下,他离开了那家企业。

为了进一步弘扬他这种孤傲的凛然之态,他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又来到了一家企业,并由于学历之高而深受老板的重用,然而不久,老板发现,这位盛气凌人的高学历者其实际的办事能力还远远不如一般的职员,与此同时老板还发现,由于他不可一世和高傲而独断专行的领导作风,从而使原本充满团队精神的一个部门变得怨气十足、支离破碎,于是老板愤然炒了他的鱿鱼。

本来,这位高学历者应该冷静下来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到底是他者的原因还是自己的不足。然而他却不这么想,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除了只会读书考试之外,连一些基本的综合能力都不具备,相反,他认为自己应该去读博士,以便能够到更大更著名的公司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于是,他又轻而易举地考取了博士。博士毕业后他却尴尬地发现,当他去一家家公司应聘的时候,似乎没有多少人对他感兴趣了,一方面因为他所开出的条件太高,另一方面招聘者对此人简历中数次闪电般的工作经历似乎看出了破绽。于是,在一次次的拒绝中,这位不可一世的博士终于被无情的现实击跨了。

这位博士不可谓知识不多,学历不高,但他为什么会失败?原因就在于他缺少一门生存学问的教育——为人处世。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报纸上的一则报道:“童话大王”郑渊洁19岁的儿子郑亚旗——一个没有任何文凭的“失败者”,以一家媒体网络技术总监的身份担任招考官,而前来应聘的人群中有一位具有最高学历,但找不到工作的“成功者”——博士。这不正是对那些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忽视了学习生存的知识和本领的人的一种莫大的嘲讽?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认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素质,是高薪水的代名词,因此不少人为了提高人生层次,实现人生价值,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一张学历文凭。然而,一张文凭真的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吗?拥有高学历就真的等于拥有高薪水吗?

周涛是一个民办大学的专科生,他在一家跨国大公司的招聘会上,一举打败了拥有MBA的高才生,成为这家公司驻北京的总经理,从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文凭并不等于水平,学历不能代表能力。

20岁那年,周涛高考落榜后,父母凑了3000元钱,送他去湖北经济管理大学读会计专业。三年后,周涛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专科文凭。他想自己终于可以找份工作赚钱来给弟妹交学费,减轻父母的压力了。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仅凭那张专科文凭想找份工作竟是这样艰难。1993年盛夏,周涛参加了几乎所有的湖北省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可面对用人单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门槛,他傻了眼。多次碰壁后,他最后连向用人单位递简历的勇气都没有了。

1996年3月的一天,周涛遇到了一个在北京工作的高中同学,他告诉周涛北京的工作和发展机遇比武汉多多了。同学的话让周涛原本就不甘失败的心又活络起来,他毫不犹豫地带着这两年积攒下来的2000多元钱来到了北京。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周涛被北京联邦家居公司销售部录用了。由于周涛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不断开发新的销售方法,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的业绩一直遥遥领先。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公司“地毯销售状元"。2000年5月,他被任命为公司销售部副部长。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寻求的往往是最合适的人才,而未必是最高级的人才,比如操作机床,高级技工就要比研究生来得强。有了一张高学历并不是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有了高能力和工作的保障。任何劳动力都要进入市场接受检验。只有当你的技能符合买方需求,你的市场价值才会被认可。

2000年12月,周涛突然接到了北京一个很著名的猎头公司的电话,说美国康贝尔家具公司准备进军北京市场,在招聘北京地区销售总经理,请他去面谈。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周涛决定去试一试。

2001年4月10日,周涛以自己雄厚的实力被康贝尔公司录取了,成了公司在北京分公司的一把手,月薪10万。事后,周涛才知道,公司之所以招聘他,是看中了他的营销策略、销售经验以及他对北京市场的了解和广泛的资源网络等这些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财富,这些知识和财富是在学校里学不来的,也是他真正打败刚从学校毕业、拥有MBA高学历人才的法宝。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到一个跨国公司的地区销售总经理,这些年的打拼让周涛对学历和能力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是天才,不要因为自己学历低而苦恼、自卑,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筹码。毕竟,大多数用人单位更看重人的能力,而非一纸文凭。

三、课业负担沉重,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心理问题突出。

学生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话真实的反映了教育方法的不当和学生们对考试的反感。考试本来是为了衡量一个学生在一段时间的效果好坏的标志,但现在成绩却被老师和家长视为“珍宝”,成绩表现你聪明与否,总之成绩代表了一切,说明了一切。成绩好上天堂被老师家长捧上天,而成绩坏下地狱,老师,家长,同学甚至瞧不起。

教师视学生考试分数为生命线,想方设法给学生硬性灌输知识,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整天有作不完的题、背不完的公式原理,一天到晚“读死书”、“死读书”,学习时间每天都达10多小时,而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理作用下,对此不仅没有反感,反而极力迎合。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身心负担加重,思想压抑,失去了青少年应有的朝气和欢乐,心身易于畸形发展。

有一个中学生在网上愤怒地写道:我整日在学校与家这条线上奔波,似已麻木!学习,本是快乐的事,但为何我这么痛苦,制度呀!摧残人性的制度!我整日受制度的洗脑,变得面无表情,心无感触!如机器一般,而教育的根本就是将我们变成机器!但!我们就一定要成为机器吗?不!我们要反抗!推翻应试教育制度!永不屈服!!

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徐力,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母亲。

2000年6-11月哈尔滨发生了3起不幸事件:一名小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怕老师找家长,在家中跳楼而死;另一名小学生因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撵出教室,又不敢回家,在校外服毒身亡;还有一名高三女生因考试没考好受到家长责骂,在家自尽。在一个城市,短短半年时间里就有三名中小学生因不堪学习压力而走上绝路,对此不能不是很好的说明。

在学校,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不顾学生的感受,强压于学生头上各种资料,让学生节假日补课,不是采取积极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制定出各种“残忍”的规章制度而迫使学生学习。如贵州省电建二公司子弟学校一英语老师考试前要求全班38个学生写保证,保证书上写清期中考试考多少分,如成绩达不到自己规定的标准,每差一分处以十元罚款。考试成绩出来后,李东方,桂猛,甘星江三个同学的考分分别是50.5分,36分,40分,距自己预定的分数分别差14.5分,24分,25分。按保证三人分别交罚款145元,240元,250元,但因交不出罚款又不敢对父亲说,三人一起外出打工途中,李东风发生车祸,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多么惨痛的教训!难道分数竟真的那么重要吗?分数能衡量一个人的一切吗?

上大学,如今已基本成为父母、教师及学生们全力以赴奋斗的目标。在这种一味强调学习好比什么都重要的环境中,孩子们在师长的重重“关爱"下,大多成了学习的“巨人",生活的“矮子"。不少学生由于缺少锻炼加劳动能力的培养,近视眼的多,失眠的多,肥胖的多。学生在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旦他们离开师长的保护进入大学独立生活时,对生活、交往等方面涌现的新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并由此引发出心理疾病。

北京、江苏、江西、山东、广东、上海等省市的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跟踪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要高于一般的社会青年,这说明大学生是心理障碍高发人群。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对清华毕业班学生所做的研究表明,约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压力的处理没有信心。江西省仅2003年1月至10月,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是2000年的3倍。这些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形势是严峻的,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

只重视传授应试的书本知识、应试的技能、应试的能力,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个别差异和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是:应试教育强化训练强度,强迫学生读死书,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导致学生学习水平严重分化,差生面扩大;引发学生恐学、厌学、逃学、辍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应试教育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容量、高密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师素质的提高。

四、教育目标不是以就业为取向,而是以获取知识和文凭为取向。

中国的教育不给孩子非常明确的就业目标取向,而扯什么知识、理想、文凭。知识、理想、文凭都是宝贵的文明价值,但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获得就业能力,取得谋生手段。就业是生存之本。一个学生如果在社会上无法谋生,即使拥有高学历又有什么用?相反,如果他生存得很好,文凭又有什么用?

在瑞士这个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百分之七十的初中生毕业以后不上高中再上大学,而是直接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做手表、做军刀、做皮鞋。瑞士是一个以技术为最高价值的国家,职业高中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就能享受美好的生活,不需要再去上大学。

与中国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知识和文凭为取向相反,美国的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取向。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美国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很多学校都要经常举办“择业日”,请各界人士(包括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到学校里来,给学生介绍自己的职业,如律师、拍卖师、汽车推销员、警察、消防员、运动员、新闻记者、作家、企业家、技术员、会计师、药剂师等等。“择业日”给孩子带来的并不是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能有多少收入,而是每一个职业的特点,以及大人们是怎样通过自己的职业在社会上立足的。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眼界就绝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文科”、“理科”两个截然分开的社会,而是更为丰富多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也更为理性,更为多元化。你可以选择当总统、当老板,也可以选择当饲养员,当然也可以考虑开货车,打球,当推销员,当美发师,甚至去当家庭妇女。没有人会讥笑你“胸无大志”,更没有学校会有意去把各个职业分出高低优劣,他们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主选择。

而与之相应的,是学校里的“职业兴趣分析”。在进高中之前,学校为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分析”,帮助学生在“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之间进行评估,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建造一座稳固的桥梁。此外,把每年的4月22日设立为“带孩子上班日”,员工们可以在这一天将自己6岁到16岁的孩子带到单位上班,以便让孩子知道自己父母是如何工作的,是如何以自己的工作在社会上生存的。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很小就对各种行业有所了解,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规划,在进入社会后不至于无所适从,而是胸有成竹地“各就各位”。

再看看中国的教育,孩子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的知识,大多是在真实生活中用不着的,而生活中真正需要学习的,却没有人教给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得到好的教育和好的成绩并不能确保成功。实际上有许多成功人士在获得大学学位前就离开了学校,这些人中有通用电气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爱迪生、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CNN的创始人泰德·特纳、戴尔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米歇尔·戴尔、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斯蒂夹·吉布斯等。

2001年美国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这所在美国独立前已开办的世界顶级名校,在校庆典礼上请一位极端反对派作演讲。他就是当年被耶鲁大学开除、现在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行政总裁、世界第四富人艾里森。

艾里森说:“……所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师生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其实你们全是失败者。因为你们自以为是在有过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的大学读书为荣,但比尔·盖茨本人却并不以在哈佛读过书为荣。当今世界众多最优秀的人才不但不以哈佛、耶鲁为荣,而且坚决地舍弃这种荣耀。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在哈佛退学;世界第二富保尔·艾伦,根本就没有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就是我本人,艾里森,当年被耶鲁开除;世界第八富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微软总裁斯蒂夫·鲍尔默在财富榜上大概排十名左右。他与比尔·盖茨是同学,为什么两人的成就差那么一点呢?因为他读了一年研究生才恋恋不舍地退学。不过,在座的各位也不要太难过,你们还是很有希望的。你们的希望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你们终于赢得了为我们这些人——退学者、未读大学者、被开除者——打工的机会"

听了艾里森的演讲,你有何感想?当一个社会只把学习成绩和学历来作为“成功”的标准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一定是被颠覆的。因为学习本身只是为今后的成功打下某种基础而已,但与成功本身毫无关系。一个在高考中数学考了144分的人并不能证明他今后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同时,一个在高考中语文考了130分的人同时证明不了他今后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与此同时,即便是以各省市状元身份考入北大、清华的又能证明什么呢?大家想想看,被我们媒体一直猛炒的北大、清华的历届状元们,有几个日后成为大科学家、大作家以及大发明家抑或是大企业家的?

社会给了我们文凭的势利眼,我们就用这个文凭的势利眼来看待自己的前途。文凭诚可贵,能力更来钱。李嘉诚好像只有小学文凭。毛主席也没有上过大学哩。钻进文凭这个牛角尖里的人,只会死在文凭的死角里。

看一看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颁布的2003世界富豪排行榜,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哈佛大学的辍学生,拥有资产407亿美元;第四富豪保罗·艾伦是华盛顿大学的辍学生,个人资产201亿美元;第六富豪拉瑞·艾里森是伊利诺伊大学辍学生,个人资产166亿美元。

再看看《福布斯》2003中国大陆100富豪中的几位:排名第五的陈丽华个人资产5.6亿美元,高中学历;排名第六的叶立培资产达5.4亿美元,学历中专;排名第十一的周正毅,资产3.2亿美元,小学毕业;排名第十二的左宗申初中毕业,资产3亿美元……

看看中国当前的现象,博士硕士给中小学学历毕业的人当高级打工仔比比皆是。在浙江,很多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学历都不高,甚至是小学毕业文化,但他们的企业依然蒸蒸日上。有时候他们的创业故事会引起人们对教育的怀疑。家财6亿人民币的杭州万事利集团总裁沈爱琴,初中学历;身价5.5亿人民币的宁波金轮集团总裁陆汉振,高中毕业;赫赫有名的正泰集团总裁南存辉与德力西董事局主席胡成中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这些人手下不乏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

假如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这样一个浅层次上,假如我们还沦陷在一种对考试状元的顶礼膜拜中,那实在是太可悲了!当一个民族都来哄抢一本文凭并视其为成功的时候,我们所丢失的不仅是一个民族应有的道德感和教养,更是失去了人之为本的东西。

阳光教授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刘金华告诉我们,一位女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是学习尖子,大学毕业后又被保送读研,老师和家长都对她寄予了厚望。即将毕业时,开始找工作的她却几次碰壁,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不愿意与同学交流。后来,她竟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巧克力之父弗斯·贝里一生几乎没进学校读过书,然而凭着灵活的头脑,他经营的乔治王巧克力公司,资产达98亿美元,在同行业名列世界第一。

2003年,乔治王公司获准登陆中国。消息一经发布,该公司在美国的总部信箱,就收到来自中国的400多份自荐信,它们大多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发去的,他们要求进入中国分公司工作。

弗斯·贝里获知此事,非常高兴,可是在他阅读了这些信件后,却犹豫起来,因为在这400多份自荐信中,有300多人的学习成绩每科都在90分以上,并且有80%以上的学生曾担任过学生干部,从老师给他们写的评语看,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也都是尽善尽美的。

弗斯·贝里读完自荐信,没有对自荐者的诚信产生怀疑,他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中国学生无论在哪个国家读书,成绩好都是出了名的。不过,他觉得仅凭这些还不能确定谁有资格进入他的公司。他想,要在这些好学生中选一位适合自己公司的人,还必须测试点其他的东西,于是一份别具一格的问卷,被以回执的形式发回自荐者的信箱。

回执是这样写的: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回答下面四位著名人士到底在说些什么?

1、1954年4月2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邀请爱因斯坦回母校演讲,爱因斯坦在演讲中说了这么几句话:我学习成绩中等,按学校的标准,我算不上是个好学生,不过后来我发现,能忘掉在学校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

2、1984年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回母校清华大学演讲,在接受学生的提问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据我所知,在获得诺贝尔奖的90多位物理学家中,还没有一位在学校里经常考第一,经常考倒数第一的,倒有几位。

3、1999年3月21日,比尔·盖茨应邀回母校哈佛大学参加募捐会,在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拿到哈佛的毕业证书时,盖茨向那位记者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4、2001年5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返回母校耶鲁大学,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由于当年他成绩平平,在被问到现在接受这项荣誉作何感想时,他说,对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我说“干得好";对那些成绩较差的毕业生,我说“你可以去当总统"。

接到回执的400多名同学,均发回自己的答案。2003年3月10日,乔治王巧克力公司中国分公司在北京开业,有一位学生被通知参加开业庆典,他是这么回答的: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排。《北京文学》2002年第5期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我读了好几遍,为这位母亲的独特教育方法和执着的信念所感动。这篇报告文学说的是:北京一家杂志的资深记者曲兰由于非常热爱本职工作,以致忽视了对儿子的关心和教育,后来因儿子令人头痛的学习成绩而导致离婚,离婚的痛楚促使她转而全身心投向儿子的学习,母子俩疲惫不堪痛苦不堪但得不偿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儿子最终却只考上了中专。万般无奈的母亲只得教儿子学电脑,不想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教育却让原本顽劣的儿子插上腾飞的翅膀:儿子不但因不屑于中专文凭毅然中途退学,有一天竟然还走上大学讲台给学历和年龄都高于自己的大学生讲课。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年仅18岁的儿子因闯过了微软认证考试中难度最高的两项国际性考试而一跃成为令人羡慕的“亚洲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

黎巴嫩诗人纪伯仑曾说:“如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我认为这句话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诚然,孩子将来的成就如何,“射”向哪里,毫无疑问取决于父母这张“弓”的影响。愿我们的家长向曲兰学习,做一张合格的“弓”,把你们的孩子从分数重压下解救出来,让你们的孩子从文凭的死胡同里走出来,培养他们独立生存与竞争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上立足的人。

第二章 培养兴趣、发现天赋、形成特长——让孩子快乐地“当自己”

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我想和你们探讨一个话题——让孩子快乐地“当自己”。“让孩子快乐地‘当自己’”这句话是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教子格言。蔡志忠先生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家长应该顺其自然,因材施教。孩子喜欢做什么,就让他去做什么。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做这做那,不要指望孩子来实现你的理想。家长要给孩子留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快乐地“当自己”。

蔡志忠先生独特的教子方法实际上是继承了他父亲“无为而治"的教子方法。

蔡志忠出生于1948年,他出生前,家里夭折了四个哥哥两个姐姐。蔡志忠来到人世时,父母对他唯一的期盼是——活得健康。至于怎样成长,则是适情适性,自由发展。因此,蔡志忠从小做事,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判断,后果自负。

一天,蔡志忠和大哥的两个儿子在一起玩。父亲走过来问他们:“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我长大以后要做大总统!"大哥的长子说。次子答:“我想做大老板,赚好多好多钱。"父亲的眼光转到蔡志忠身上。“我最想画招牌画!"父亲什么都没说。

小学毕业时,蔡志忠是全校唯一考上彰化中学的学生。中学时蔡志忠有空儿就去漫画书店,尝试自编剧本,作品寄到台北的出版社,采用率很高。蔡志忠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漫画勾走了,用在功课上的不及十分之一。

1963年,蔡志忠15岁,台北一家漫画出版社“集英社”邀他画漫画。当时对蔡志忠而言,放弃学业以画漫画为生,他很乐意,可他担心父亲不答应。一天,蔡志忠对正在看报的父亲说:“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画漫画。“父亲说:“有工作吗?"“有了。"“那就去吧!"这简短的对话,成就了蔡志忠的一生。

离家时蔡志忠仅带了250元钱,在出版社起初月薪300元,第二月就升为600元。三个月后,竟被当时台湾最大的“文昌出版社"以每月3000元的高薪聘去。

蔡志忠并没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上小学时,正值诸葛四郎、小侠龙卷风之类漫画盛行。他便照着画,课本凡没有印字的空白地方都画满了他心爱的漫画人物。奇怪的是,他一开始学画就有“好象可以出版"的自我感觉。后来,向台北投稿,果然受到赞赏。

1971年,他以自己的作品代替文凭破例获得考试资格,击败30个执有专业文凭的对手,考入光启文教视听节目服务社。花钱买了当时认为是好的卡通电影,一格一格放映临摹。五年之后,他辞职和朋友联合创为卡通公司,陆续画了好几部动画片,并以其中的《老夫子》第一集问鼎1981年卡通影片金马奖。

1983年,他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毅然关闭卡通公司,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风格独特的四格漫画。先后创作了大醉侠、盗帅独眼龙、刀客、肥龙、单身女郎、光头神探等趣味盎然、老少咸宜之作。作品在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和台湾长期连载,深受欢迎。

嗣后,在赴日商谈某出版事宜时,他第一次接触到《庄子》,十分欣喜,生意没谈成,却从日本带回了漫画《庄子说》的全部手稿。接着,漫画形式的《老子说》、《孔子说》……相继问世,数年内竟达25种之多。为此,1985年当选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并享有“台湾漫画大王"称誉。

当蔡志忠获台湾“十大杰出青年"时,他特邀父亲一同参加颁奖典礼。蔡志忠致谢辞时,请坐在来宾席的父亲站起来,他握着金手奖感谢父亲:“感谢爸爸当年没有逼我继续上学,没有叫我继承他书法的爱好,因而才使我有机会画漫画……"

蔡志忠15岁去台北当职业漫画者。如今,近40年过去了,蔡志忠的漫画已在38个国家出版发行,总印数达4000万册。冬天是蔡志忠一年中的创作高峰,作画速度极快的他,最高纪录一个月画3000张草稿,一天45张。蔡志忠说:“画对我来说,点子、想法更重要。千万不要将画画当作一回事,而是要将画什么当一回事。"蔡志忠说自己是个相当放纵的人,不赞成“勤于艺,荒于嬉",相反欣赏“勤于嬉,荒于艺"。他说:“放纵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我的原则。我想做的事,就是阅读与创作。"

蔡志忠为人父后,对独生女儿同样“不加施教"。喜欢狼的蔡志忠说,“是狼启发了我"。他相信狼在大自然极度恶劣的生态圈中一代一代所形成的顽强竞争力,正是得益于“不加施教"。他带女儿去动物园看狼时问,你知不知道“狼"字为什么是“犬"加“良"而不是加“劣"?女儿摇头,他解释:“因为狼淘汰了生物圈中不胜任的角色,狼是兽中之良者哦。"

女儿还不识字时,每当带她上餐馆,蔡志忠会念菜单给小家伙听,让她自己选择。周末带女儿郊游,蔡志忠让女儿自己拿主意:“你想去哪里?“在"不加施教"中,女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生存能力的教育,明白了“我想要什么",“我应该怎样做"。自由的父亲培养出了自由的女儿。画画是女儿自己的选择,蔡志忠便在自己画桌旁再摆上一张桌,“那就和父亲一起画吧!"女儿常常向编辑讨价还价:“为什么我爸爸画四幅可以赚2000块,而我的只给200块?"她也像蔡志忠小时候一样,经常突发奇想:“三明治为什么不是圆的?"“汉堡包为什么没有尖的?"

女儿年少时,蔡志忠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外工作、旅行,怕女儿寂寞,遂为她请了保姆,可女儿拒绝了:“我才不要有人陪呢!一个人在家更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后来,蔡志忠一家移民加拿大。假期里,女儿想去旅游。蔡志忠抽不出时间。女儿说:“那我一个人去好了。"“那好吧。"蔡志忠遂放手12岁女儿独自旅行。当女儿只身从加拿大飞日本,在日本玩了个够回到蔡志忠面前时,蔡志忠笑了,女儿多像儿时的自己啊。如今,长大的女儿在美国读大学。平日里,父女各忙各的。蔡志忠“抱怨":“连台湾九·二一大地震时她都没想到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她老爸。”不过,他也强调:“这说明我们充分相信对方都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一切。"

对于蔡志忠先生的这种“不加施教"的教育观点,我非常赞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终身的教师。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作为家长,应客观而清醒的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不要限制孩子做这做那,要让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自由健康的成长。

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中国的父亲,都要学富兰克林的父亲;中国的母亲,都要学爱迪生的母亲。”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爱迪生之所以有两千多项发明,与他们父母教导有方不无关系。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会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恩格尔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恩格尔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是生气,她找到学校:“恩格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恩格尔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爱迪生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这位老师带着爱迪生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请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扁的。这位医生检查后说:“里面的脑子坏了。"恩格尔告诉爱迪生母亲:“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结果,爱迪生离开了这所学校,由妈妈教他读书。爱迪生母亲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给儿子讲文学、历史,讲许许多多科学知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读童话的时候,爱迪生已开始阅读《英国史》、《大英百科全书》等大部头著作。在母亲的辛勤栽培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虽然家境贫寒,他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12岁那年到火车上当了一名报童,但母亲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经过长期刻苦钻研,他终于成为最著名的大发明家。他一生为人类贡献了两千多项发明。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未受过高等教育,也只上过两年小学。富兰克林八岁时被送到学校开始了读书生涯。富兰克林对于词汇、文法、写作极有领悟力,阅读和写作能力高出一般学生,还练就了漂亮的书法。

10岁那年,由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暂时未能开发出来的缘故,他对数学课总是提不起情绪,考试成绩糟糕透顶。有鉴于此,父亲决定结束他的学习生涯。于是,10岁的富兰克林回到家中,极不情愿地干起加工蜡烛、照看铺面的活计。“至要无如教子,至乐无如读书。”富兰克林的父亲为了让儿子了解世界的玄妙,决定带他到社会上去体察民情。老乔赛亚带着这孩子穿大街走小巷,寻访了木匠、瓦匠、铜匠、刀匠等各个行当,观察他们的劳作和生活起居,借以了解儿子心中的职业倾向。经过一番考察,老乔赛亚发现小儿子对机械制作感兴趣,时常玩刀弄斧,敲敲打打,制造出一些稀奇古怪而又充满智慧的东西。不过他还发现,孩子最大的兴趣仍然是读书,权衡再三,老父终于给儿子找到了一份心满意足的职业——到他的哥哥詹姆斯那里去当印刷工,既能培养他的动手制作能力,又能满足他的求知欲。在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殖民地时代,这或许是能使书报文字与机械发生直接关系的唯一职业了。就这样,富兰克林一边工作,一边刻苦读书,成了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者。

富兰克林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要成为天才,就必须去做你喜欢做的事。”

富兰克林的这句话道出了成功的真谛。一个人只有找到属于他的位置,做他合适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在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甚至找不到两张完全一样的树叶。更何况人呢?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外在表现、生理条件、心理状况都不同。因此,来到这个世间的孩子并不是个个都能成为科学家、音乐家的。但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成为“他或她自己”,这是不争的事实。“成为自己”——意味着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来到这个世界的理由。因此,发现孩子的长处,发现孩子的兴趣点,这实在是第一重要的事。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培养兴趣

一、为什么要培养兴趣?

各位家长,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天天去做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会有什么感觉?烦躁,痛苦。对不?如果让你去做你不喜欢的工作,你就会对工作缺少热情,找不到工作的乐趣,常常失去动力,你当然不可能把它做好。同样道理,如果我们逼着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他们能把这些事情做好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如果让孩子去学他感兴趣的知识,他学习的时间也许很长,但丝毫不觉得是吃苦,反倒像是游戏。爱迪生就是一个好例子。爱迪生几乎每天在他的实验室辛苦工作长达十八个小时,在里面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事实上,每个从事他无限热爱的工作的人,都能成大事。我还没有发现有人在他不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来作说明。

刘立早:23岁,重庆人,现为清华大学建筑系2003级本科生。199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被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录取。2002年,获得学士学位,并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化学反应工程专业,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在保送进入清华以后,随着对研究方向的了解不断深入,刘立早开始发现,化工专业并不是特别适合自己,经过对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全面分析和权衡,刘立早决定放弃攻读硕博连读,选择建筑专业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2003年3月,从清华大学申请退学。2003年6月,第二次参加高考,并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

刘立早说,在高中阶段,很少有学生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也未必知道自己以后究竟适合学什么专业、干什么职业,所以高考填报志愿多是盲目的。同时,高考报志愿时,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太少,他们对大学和专业的知识,往往是肤浅甚至错误的,而社会当时流行和热炒的某些时髦专业,极易形成误导,影响学生的判断。他希望以后的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自由的选择,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惊世骇俗的《物种起源》一书。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来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从遗传、变异、人工选择、生存斗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物种的起源。该书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给神创论以沉重的打击。《物种起源》是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著作,是生物学研究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它开创和完善了生物进化理论,从而改变了人类科学的整个进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达尔文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他父亲的教子有方有很大关系。“爱心的重要支点就是理解孩子”。这是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父亲最著名的教子格言。达尔文父亲的这句话造就了伟大的达尔文,或许可以帮助你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

查理士·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诞生在英国的一个小城镇——希留布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和医学家,父亲是知名学府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是当地著名的医学博士,很有名望。

童年和中学时代的达尔文,常去郊野捕捉昆虫,收集鸟卵,细心观察各类生物的形态和习性。这对于他后来从事的科学研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主要是他对自然界有浓厚的、多方面的兴趣。他不喜欢当时学校里一潭死水般的教条式的学习,而希望通过接触实际,不断探索,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可是这一切在他父亲等人看来却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且认为他“是一个平庸的孩子,智力远在普通人的水平之下”。

父亲渴望达尔文好好学习,当一名优秀的医生。可是,达尔文从小就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而是一个调皮捣蛋、人人见了都脑袋发胀的小家伙。他整天在外面撒野,要么跑到森林深处的池塘里抓蝌蚪,要么坐在小河边望着钓鱼的人们痴痴地发呆。达尔文喜欢喂鸽子,鸽子的屎拉满了院子,有一次竟然拉到老父亲的头顶上。

诸如此类的烦恼事情令达尔文父亲非常恼火,他多次训斥达尔文说:“瞧瞧你整天干了些什么,你除了打鸟、玩狗或者挖地洞、抓老鼠之外,什么也不会干,简直是一无所为!”“你成天游手好闲,东游西逛,以后怎么办?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把我这个事业接下去呢?”

父子俩的矛盾越闹越大,简直势同水火,往往一见面就大吵一场。这样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爱子如命又恨铁不成钢的老达尔文向多年的好友、纺织商人赫德先生求教。赫德先生知道老达尔文脾气过于倔强,也懒得同他长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法国幻想小说《巨人传》给他看。

老达尔文翻开书页一瞧,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原来题首的词语竟然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赫德开导他说:“你不光要用你的手和嘴去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用你心去接近孩子,谛听孩子灵魂深处的声音。我的老朋友,请忘掉你的年龄,同孩子交朋友吧。”

已经被孩子弄得心力交瘁和焦头烂额老达尔文恍然大悟,接受了老朋友的建议,决定彻底改变思路,同孩子好好交一次朋友。可是当老达尔文希望辅导孩子功课或者替孩子朗诵《格林童话》的时候,孩子却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竟然逃到屋檐底下掏雀蛋去了。这种无法无天的情景气得老达尔文一甩手把《格林童话》扔出了窗外。

老达尔文又一次硬着头皮去找赫德先生。望着老达尔文满脸恼怒的模样,赫德又开导说:“我们是做生意的,依照我们的规矩,只有倒霉的人,没有倒霉的货。教孩子也一样呀!没有糟糕的孩子,只有糟糕的父母。朋友,喂一只小狗小猫都得有长期的耐心呢,何况是培养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所以为人父母之道,一是有耐心,二是灵感,你好好想一想吧,凭你的爱心找到孩子的兴趣,然后你才能激发灵感。”

老达尔文茅塞顿开,他辞去了学校董事、医学公会秘书等等待遇优厚的兼职工作,腾出大量时间,同孩子呆在一起。孩子喜欢动物,老达尔文就带孩子上爱丁堡动物园游览;孩子喜欢野外生活,老达尔文就带孩子到森林里野营,到河里捕鱼,甚至还同孩子一起兴致勃勃地养起了小动物。这种努力显然没有白费,孩子对父亲的抗拒心理和逆反心理逐渐被淡化、消融了,他开始把父亲当成最可信赖的朋友。孩子的心情一天一天开朗,成绩一天一天好了起来。

1825年,达尔文顺利地完成了中学学业,并且听从父亲的忠告,子承父业,来到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这是老达尔文一生最值得荣耀的胜利之一,他在快步走向成功。但是,达尔文的天赋极不适合学医,他一看到病人流血就恶心呕吐,也特别畏惧解剖尸体,而解剖学是医学方面最起码的专业知识。

他把自己的苦恼坦诚地告诉父亲以后,痛心疾首的父亲彻夜不眠,最后眼睛红红地告诉儿子说:“孩子,走你自己的路吧,我尊重你的选择。”老父亲以牺牲祖业为代价的开明感动了达尔文,他又一次听从了父亲的忠告,报考了剑桥大学神学院。老父亲的理由极其简单:孩子读书是为了谋职,而神学院的学生特别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剑桥一类的名牌大学学生。

达尔文在神学院的学业同样也不优秀,他的兴趣特别广泛,先是迷上了打猎,后来又迷上了地质和植物学,并且经常逃学去听植物学教授亨斯洛的课程和地质学教授塞奇威克的课程,以致他本人也承认说:“在剑桥的三年是完全浪费了。”老父亲尽管对此特别恼火,但也对孩子的兴趣表示理解。

1831年8月,英国海军“贝格号”授命前往南美进行科学考察,主要任务是测量和绘制美洲海洋的水文地质海图。当时船上招聘一名博物学家,地质学教授亨斯洛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认为是一桩光开眼界的美差,立刻向海军部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徒达尔文,并且获得了海军部的批准。

可是老父亲根本就不同意孩子放弃牧师职业而去干不务正业的事情,然而达尔文却像朋友一样推心置腹地对父亲说:“我的志向是探求大自然的秘密,我愿意搏击风雨漂泊的人生,在同大自然的亲近中,我将找到终身的幸福。”父亲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投了儿子的赞成票,并且说:“我不同意你的职业,但是我愿意尊重你的选择。”同时父亲还拿出自己的行囊,亲自替孩子收拾行李。

在后来长达5年的探险生涯中,达尔文考察了美洲数以万计的动物和植物,并且收集了17000多种标本。他发现所有的物种都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有亲缘关系的物种总是分布在邻近的领域;而地域距离越远,那么物种的差异也就越大,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1859年,他终于写出了划时代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物种的发展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只有在生存竞争中拥有适应能力的物种才得以保存下来。这个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物竟天择,优胜劣汰”。

不幸的是,当达尔文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伟业《物种起源》的时候,呵护他亲近他并给了他一生最大激励和鼓舞的父亲却早已作古。然而老父亲对儿子人生选择的尊重和理解成就了儿子一生的伟业。1865年,达尔文获得皇家科普力奖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父亲坟上嚎啕大哭,因为他所感谢和永远怀念的第一位导师和朋友,正是他可敬可爱的慈祥父亲!

二、培养谁的兴趣

培养谁的兴趣?这是一个很简单,但又发人深省的问题。既然接受兴趣培养的是孩子,那么应该培养的当然就是孩子的兴趣,而不应该是我们家长的兴趣。

但是,中国的许多家长,是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的。我们往往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至于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有什么感觉,家长们根本不考虑。用理论性的术语来说,就是忽略主体意识的培养。中国家长的这种致命的缺点,不仅伤害了孩子的,也伤害了自己。

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发生了17岁的中学生徐力打死母亲的事件。徐力走向犯罪的真正原因,是母亲对他给予过高的期望和过重的压力,造成他心理的畸形。徐妈妈平日不让他参加任何课外活动,让他一心啃书备考,稍有偏差就打骂,令徐力内心充满怨恨。每当同学们谈论某某电视时,他什么都不知道,根本插不上嘴,因此他无法接近同学们。为了了解电视节目,他偷偷地躲在旁边看上两眼,妈妈发现后大骂:“我告诉你,我不会给你第二次上大学的机会,你要考不上大学,我就打断你的腿,反正你也是我生的,打死你也没关系。"听着妈妈的吼叫,徐力愤怒极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仍遭到妈妈的怒骂,于是他气呼呼地抓起书包便往家门口走。在门口换鞋子时,他看到了放在鞋柜上的铁榔头,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干脆将她打昏,这样我和她都可以得到解脱,于是他便拎起铁榔头,套上塑料袋,冲进了屋里,还没等妈妈回过神来,他便将铁榔头在妈妈的后脑勺上敲了几下,妈妈立即倒下。徐力妈妈的死,是她本身的教育方式种下的恶果,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张白纸,染着什么颜色,父母是第一责任人,然后才是学校,是社会。徐力妈妈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结果造成了这样一个悲剧。“徐力杀母”给我们的启示是:家长只有认识到孩子主体意识的培养问题,才能看透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不从本质上去认识“培养谁的兴趣”的重要性,我们不但会在孩子的业余爱好上把家长的兴趣和意志强加给孩子,还会在孩子将来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和婚姻恋爱的问题上,用自己的兴趣来代替孩子的兴趣。

1999年高考成绩揭晓,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的肖哲取得653分的好成绩。这样的成绩可以进中国任何一所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当肖哲一家人为他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为填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大伤脑筋。爸爸要肖哲填清华,肖哲要上北大的生命科学院,妈妈想儿子读北大的电子系。一家三口意见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

肖哲从小就喜欢生物,读初中时曾参加过全国生命科学夏令营,在北大生活了半个月。从此,探究生命科学的奥秘,就成了他心中的梦想;北大生物系,更是他多年来追求的惟一目标。但母亲丁小玲执意要儿子填报北大电子系,她认为学这个专业容易出国,即使不出国,将来毕业了走上社会,学电子专业的挣钱多、来钱快。

为了孩子的将来,她托人到教育局更改了儿子填报的志愿,把北大生物系更换成北大电子系。1999年8月,当肖哲收到北大电子系的录取通知书时,才知道一切已成定局,他感到非常懊恼。

肖哲心里所有的想法都和生物联系在一起,在他的潜意识里,对自己今后人生的规划,也是从事生物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他万没想到拿到的是北大电子专业的通知书。可不论肖哲此时有何思想活动,也是木已成舟别无它法了,他只好勉强接受。

进北大后,当肖哲知道还有机会再读他朝思暮想的生物系后,他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生物系的学习中。但他不知道学校有个规定:如果在读的本系有一门功课不及格,将不予转至其他系。如此一来,大学一年级被他忽略了两门功课,最终使他准备了大半年的转系计划变成了泡影,而且还导致他没法跟上大二的学习节奏。在肖哲看来,与其这样无希望地留下来学习,还不如重新高考。于是他毅然选择退学,2002年以总分703分的成绩成为湖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进入清华大学,圆了自己的梦想。

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既相生又相克的环境中,肖哲的经历无疑将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1)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考生,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学业的选择,与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兴趣,更善于把握机会,并进行选择。肖哲是这一代青年在这一层面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那种宁要第一,不要第二的人生选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选择。(2)作为肖哲们的家长,我们是否有必要按照我们的心愿而不是孩子的心愿去培养他们,把他们培养成我们人生的延伸或翻版。在有的家庭,有些家长甚至是把对孩子的希望建立在自己人生的失败的基础上的,而当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不是引导,而是强制;不是尊重,而是漠视;而且美其名曰是关心,是爱。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摧残都是在所谓爱的旗帜下进行的。(3)作为学校,如何正确认识因材施教,如何尊重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如何让充满自由学术空气的大学真正成为好学者的自由天堂,也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肖哲考进的第一所大学是北京大学,这所让全国所有家长和考生梦寐以求的百年老校,也曾经有过“有容乃大”的光荣传统,可也就是它,却没有给肖哲转系的机会。北大的规章制度也许是无懈可击的,但无疑地,这种规章制度却是背叛北大传统的。

三、培养什么样的兴趣?

兴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如果让孩子去学他感兴趣的知识,他学习的时间也许很长,但丝毫不觉得是吃苦,反倒像是游戏。

既然兴趣对于孩子的成材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兴趣?我认为要引导孩子去做那些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益的事,坚决要戒除孩子那些的不良嗜好,如玩电子游戏,浏览黄色网站,抽烟赌博等。

我有一个学生,本来学习挺不错的,但由于偶然玩了一次名叫“传奇”的电脑网络游戏,结果像吃鸦片一样上了瘾,一发不可控制,天天都去玩。结果不仅成绩直线下降,视力也直线下降。后来没钱玩游戏就去偷窃,被抓进了派出所,一个花季少年的大好前程就这么被毁了,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惋惜吗?

四、怎么样培养兴趣?

要想培养培养孩子的兴趣,家长首先就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的兴趣的呢?

1、你应该坐下来,与你的孩子一起来做这个功课——回答下面的问题,然后把答案写下来。(1)做什么事会让你的孩子全神贯注,废寝忘食?(2)你的孩子最喜欢与别人谈论什么话题?(3)你的孩子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报刊杂志?(4)如果你带着孩子逛书店,他会停留在书店的哪类书架前?真正令他着迷的是哪方面的书籍?(5)你的孩子喜欢浏览什么网站?(6)你的孩子喜欢看什么方面的电视节目?(7)假如你的孩子可以免费就读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的任何一种专业,他将会选择哪一种专业?(8)你的孩子是喜欢与人打交道,还是与事、物打交道?请对照下表:

与人打交道:销售、服务、教学、宣传、谈判、演讲、导游、劝解、咨询、诊治、辅导、培训、公关、管理、表演、接待。

与事(信息、数据)打交道:搜集、整理、研究、分析、综合、写作、编辑、计算、设计、规划、翻译、文秘、记忆、审计、策划。

与物打交道:测绘、雕刻、演奏、绘画、缝纫、烹饪、打字、修理、制造、加工、驾驶、建筑、摄影、试验、检测、装潢。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孩子都回答不出来,那么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让你的孩子去学习、去了解。有些知识孩子之所以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不了解。一旦他真正了解了,说不定会产生兴趣。就拿我来说,我以前学的是中文师范专业,但我对它不是很感兴趣。后来我接触了美国的成功学以后,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就把它作为终生追求的志业。

让你的孩子多实践,多尝试,在尝试中发现兴趣,培养兴趣。要培养兴趣,就得动手干,而不能总是两手托腮,两眼盯着天花板,一直在问:“我到底对啥感兴趣?”有些事情只有做过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否对它感兴趣。

2、把孩子写在纸上的兴趣和项目一一列出来,然后再——排队,看看哪些是父母亲感兴趣的项目,哪些是孩子感兴趣的项目,哪些是父母和孩子都感兴趣的项目,平心静气地分析和比较哪一个或哪几个项目更适合孩子。这个分析和比较应包括孩子的特长和能力,父母亲的指导能力,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家庭的经济条件,等等。然后作出初步选择。

3、由于有的孩子的兴趣很早就表现出来,有的表现的较晚,所以需要家长对后一类的孩子细心观察,发现孩子的潜在兴趣。如果孩子的兴趣表现得不明显,家长可以选择先根据具体情况,为孩子选择一些项目。有不少孩子的兴趣,是要经过慢慢培养才能产生的。就是已经相对定型的大人也会有这种情况,更何况可塑性很强的孩子呢?

4、孩子的有些兴趣是可能会产生转移的。这种转移有可能是原来对某些东西感兴趣,后来不感兴趣了;也有可能是原来对某些东西不感兴趣,后来又产生了兴趣而已。这种兴趣转移的现象是完全可能发生在孩子的身上的,而且也是正常的。我们不必太为此操心。说白了,这是孩子发现自我、建立自我意识的一个必经过程。家长的越俎代庖可能会缩短这个过程,但其代价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减弱。当孩子产生兴趣转移的时候,大人完全不必大惊小怪,需要的是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兴趣转移。

5、当孩子的兴趣显现出来后,家长的全身心投入会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兴趣发展。所谓全身心并不是指必须有很大的物质、资金支持,很多情况下,感情、心理上支持的重要性会远远超过物质的力量。家长的“兴趣屈就”对孩子的兴趣发展是一个无形的巨大支持。相反,有时不合实际的、过度的物质支持,会引起孩子的负罪、负重心理,可能会适得其反。

下面让我们看看德国19世纪教育专家卡尔·威特是怎样培养儿子读书的兴趣。小威特生下时,不仅不聪明,而且先天不足。邻居家背后议论纷纷,说小威特肯定是个白痴。连小威特的家人们也说:“这样的孩子,就是再好的教育也是白费力的。”然而,老威特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失望,他认真地承担起教育儿子的重任。

他教小威特读书时,先买来许多小人书和图册,把其中有趣的故事讲给他听,然后对他说:“如果你能识字,这些书自己都能看明白。”有时他干脆不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小威特听,而对他说:“这个画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是爸爸没有工夫给你讲,你先自己看吧。”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小威特一定要识字以便自己看书的愿望和兴趣。这时老威特才开始教小威特识字。

小威特有了读书的兴趣,就十分刻苦了。不久,这个孩子轰动了附近地区。他七八岁时,已经能够自由地运用德语、法语、拉丁语等6国语言了,并通晓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就考入了菜比锡大学,这个大学的校长说:“小威特已经具备了十八九岁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力。"很显然,这是老威特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1814年4月,未满14岁的小威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苏洵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下笔顷刻数千言"的境界,广为世人称颂。而且,传说的趣事也证明苏洵教子有方。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多次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也没见什么成效。不过苏洵并未采用“棍棒"的办法对孩子实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背旮旯里读书,孩子一来,就将书“藏"了起来。两个孩子发现这个问题,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驶入了成才的正轨。后来苏洵以及苏轼、苏辙兄弟俩并驾齐驱,被时人称为“三苏",纳入了“唐宋八大家"之列。

五、考大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

某杂志曾经对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搞过这样的调查:你喜欢所学的专业吗?有40%大学生的回答是“不喜欢”。

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数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有40%的大学生不是在快乐地学习,而是痛苦地或无奈地学习。当一个人痛苦、无奈地学习时,这种学习就很难是智慧的学习,很难是创造性的学习。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视学习为快乐时,他智慧的源泉才会被发掘,他的创造的潜能才会被激活。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会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

因为在当初,大多数人都将考上大学作为底线,而并非将志趣和爱好作为底线。在过去的岁月里,一心埋头专读圣贤书的他们,只有一个目标,这就是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成了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以为,只要进了大学,理想就实现了。

没有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建立在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上的理想,这种爱好和兴趣才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会少一些失败,少一些坎坷。学校没有告诉他们,家长没有告诉他们,那些充斥街头报摊的各种报纸和杂志似乎也没有告诉他们。

学校只关心他们能不能考上大学,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考上大学,可以为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增加分子而不是分母,如果能考上名牌大学,不但能为学校带来荣誉,带来更好的生源,还能带来滚滚财源。家长也只关心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他们十几年的辛劳,十几年的焦虑,十几年的等待,为的就是这个目标。对于这些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学生来说,真正的理想教育其实一直是一个空白。

然而更可悲的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点全聚焦般地投射在能不能考上大学上,创造性教育也几乎成了空白,有许多人的兴趣和爱好在幼年时就被粗暴地掐断了,成了书本奴隶的学生,又遑论兴趣和爱好!

正是缺少了理想教育和创造性教育这一课,学生才会在人生的选择面前,茫然不知所措。

一些学生是走进了大学以后,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因为在大学,他们不再像在中学时那样背负着高考的压力、无暇或无心去观看教室外的风景,他们看到了一个精彩的、热闹的,充满了各种各样机会的世界,他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人生的路,重新开始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可是这时他们发现,白纸黑字填写的志愿,已经使他们几乎失去了重新选择的可能性。

糊里糊涂进错了门的学生,还有的是缺少信息,缺少指导。招生学校提供的信息和介绍大都简短而空泛,要么是笼而统之、充满溢美之词的介绍资料,要么是简单的、没有专业介绍、只有招生人数的招生计划。不了解详情的学生,就只能将自己的命运像掷骰子一样抛出去。撞对了,是运气。撞错了,也许就错了一生。

盲目追赶社会热门职业也是造成学生选错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让我们先来听听两个大学生的对话。

张明:“嗨!李力,你学得什么专业?”

李力:“地理。”

张明:“地理?兄弟,现在计算机很吃香。”

李力:“可是我对地理很感兴趣。”

张明:“兄弟,学地理很难找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赚不到钱。”

李力:“是这样的?!那我应该学什么?”

张明:“计算机,你应该该学计算机。”

李力:“好的,我听你的,明天我就开始学计算机。”

听了以上二位的对话,你们有何感想?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的职业选择或专业转换都是由于盲目追赶社会热门职业,甚至一时的冲动、一时的兴致,在几分钟或者一瞬间作出的。一次和某人的随意谈话,一个步父辈后尘的决定,一篇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一次朋友发出的合作邀请,让“就业市场”而不是你的头脑左右了你的去向。

除此之外,家长的粗暴干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请看一些中学生是怎么说的:“我一上高中,爸爸就决定要我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因为爸爸一辈子梦寐以求当名教授,他把他当教授的愿望加在了我身上。而我梦想着当一名记者。”“我一上高中,妈妈就决定要我学好数学,大学考会计专业。她认为当会计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女孩子最合适。其实我很喜欢美术。”

我的朋友林英姿是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商务经理。说起当初因选择专业所走过的弯路,她深切感到,父母在帮助子女选择职业时,应该多考虑子女的个人兴趣、爱好和天赋,不能一相情愿地为子女做主。

林英姿在学校读书时,一直不喜欢数理化,这几门功课的成绩也不是很好。她的兴趣偏向文科,对文学、语言的悟性比较高。但是他父亲是学理工的,大学毕业后在企业里工作,后来到一所理工大学教书。可以这样说,他的一辈子都在和理工打交道。在他的头脑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对于文科,他有偏见。在他看来,读文科学不到真本事,到社会上没有多大发展机会。所以在高二分科时,他要求女儿报了理科。

第一次高考,林英姿没有考取。父亲说,复读一年,明年再考。经过一年的痛苦折磨,林英姿第二次参加高考,照样名落孙山。父亲坚持要林英姿再复读一年,经过又一年的痛苦折磨,林英姿第三次参加高考,还是名落孙山。后来,父亲只好让她去读自费的电大,学自动化专业。林英姿哪里懂得什么自动化,看见数学题目就眼花缭乱,看见公式就腾云驾雾,看见那些电路图就头昏脑胀。咬牙坚持了一年,林英姿实在读不下去了,父亲只好让她退学。经过三年的痛苦折磨,林英姿决定学文科。准备了一年,林英姿第四次参加高考,一举中的。等她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她的高中同学却已经迈出大学校门参加工作了。

因为父亲的独断专行,林英姿浪费了整整四年的青春。

另外,据这份调查指出,在大学校园里,已出现了一群“逃课族”,大学生逃课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经调查统计,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公共课的逃课率在50%以上。

大学生费尽心机逃课,到底都去了哪里?据调查者在部分高校调查的结果:47%的同学在图书馆自习,16%的同学在上网,11%的同学在忙着找工作,20%的同学在外兼职。而真正因为贪玩贪睡逃课的同学只占6%。

好不容易走进大学校园,本应该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大学生为什么要逃课?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抱怨老师上课的内容和形式太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像抄笔记的机器。

有的说:“老师上课内容太老套,很多课只要考前背背笔记就搞定了,所以,不如多花点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

有的说:“本以为到了大学,上课会有趣一些,结果很让人失望,还不如自学。”

在调查中还发现,教材陈旧也是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大学课本大多是80年代的产物。如现行的《古代汉语》是1981年4月第2版、1998年4月第27次印刷;《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是1984年3月第1版,1998年5月第17次印刷。而大学里选用的计算机教程更是跟不上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虽然有部分高校已开始引进国外最新原版教材,但能学习这种教材的大学生毕竟仍是少数。

该杂志还对大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过追踪调查,他们中有多少人是在干本行?结果更令人吃惊,有将近25%的人没有在干本行。

这是一件多么可怕而又不幸的事啊!读了4年的专业被抛弃了,对于个人来说,辛辛苦苦拿到的文凭只不过是一块敲门砖。可是对于教育资源本就短缺的国家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发现天赋

一、什么是天赋?

什么是天赋?所谓天赋就是指上天赋予你的才能。说句大白话就是你天生就能够毫不费劲地做好某一件事,而且比其他一万个人做得好。这种才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且还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

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人逻辑思维占优势,有的人形象思维占优势;有的人博闻强记,但不善于融会贯通,有的人虽然记忆力差,但能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并且精于思考;有的人智力过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是智力平平,但意志顽强,目标远大,百折不挠。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或潜在的优势。

奥托·瓦拉赫是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老师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在绘画艺术上是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同学,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试验应有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在同学当中,遥遥领先,这位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上的不可造就之才竟然成为公认的在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奥托·瓦拉赫的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由白痴变成了天才,就跑到学校去感谢这位化学老师:“谢谢你对孩子的大力培养!”“不,我并没有花费很多的精力,我只是把他带到他应该走的道路上。”化学老师平静地说。

找准属于自己的道路,踏踏实实干适合自己的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奥托·瓦拉赫给我们的启示。如果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势,甚至对自己孩子失去信心,这是许多父母容易犯下的大错,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优势的确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确认自己的优势是人的“精神生长点"。称职的父母必须独具慧眼,把握孩子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切记:即使是智商很低的人也有自己的天赋。

美国奥斯卡获奖影片《阿甘正传》的主人公阿甘出生于40年代的美国,智力低下,智商只有75,并患有严重的脊柱侧弯。阿甘母亲并没有对阿甘失去信心。她给他穿护腿,处处关爱他,从不批评他的想法。别人骂阿甘时,她总能为阿甘撑腰,有时干脆地说:“愚蠢的人就是要干愚蠢事!"在母亲的精心培育下,阿甘一天天长大了。

一次,几个骑自行车的男孩追打他,好友珍妮鼓励他快跑,他越跑越快,金属支架竟然散了。阿甘终于摆脱了无法独立行走的困境,从此,阿甘开始经历他的奇迹生涯:由于跑得快,加入了大学橄榄球队,成为全美橄揽球明星,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大学毕业后,阿甘入伍参加越战救了好几位战友的性命,成为民族英雄,约翰逊总统亲自授予他荣誉勋章。在部队医院养伤时,阿甘学会了打乒乓球,回国后,他教医院中其他退伍士兵打乒乓球,以鼓舞他们的士气。以后,阿甘作为外交大使参加与中国乒乓球队的友谊赛,还受到了尼克松的接见。阿甘为兑现对死去的战友的承诺,买了一条捕虾船,不料生意就此兴旺起来,成为了亿万富翁。

二、成功的关键在于“扬长”还是“补短”?

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邀请一些教师、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进行辩论,结果许多人认为成材的关键是“克服缺点、弥补缺陷”,理由如下:

1、“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有一块木板很长,而有一块木板很短,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因此,决定一只桶的容量,不是组成桶的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决定一个人或一项事业成败的不是特长或优势,而是缺陷或劣势。找出你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修补它,完善它,你的“容量”自然会提升。我国著名教练陈远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同样道理,如果你有一门学科学得很差,即使你另外学科学得再好,也会影响你的总分。

2、《三国演义》的关羽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有万夫不挡之勇,结果“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关羽为什么失败?因为他没有克服一个致命的缺点——骄傲自满。

3、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获得成功,他首先检讨自己的缺点,他发现他有十三个很严重的缺点,其中的三项:浪费时间,为小事烦恼,和别人争论冲突最为突出。聪明的富兰克林发现,除非他能够改正这些缺点,否则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于是他决定每个礼拜要改正一个缺点,他设计了一张表格,每天进行自我检查,这样持续了两年,他改正了所有的缺点,他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敬爱也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富兰克林为什么获得成功?因为他克服了自己所有的缺点。

看来,在教育领域和家庭中,关注弱点和缺陷的传统根深蒂固。我曾经问过许多父母:假如你的孩子带着这样的成绩报告单回家:语文95分,英语80分,数学32分,自然76分,社会90分,你最关注哪门学科?结果是81%的父母选择数学,只有7%的父母选择语文。很显然,数学成绩需要关注,因为数学是主课,如果孩子学不好它,就不能上大学。

也有少数一些人认为成材的关键是“发扬长处、发展强项”,理由如下:

1、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它有所放弃。小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它是不是在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老师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的跑步是长项,但是游泳是短项。这样好了,你以后不用上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小兔子听了非常高兴,它专门训练跑步,结果成为跑步冠军。小兔子根本不是学游泳的料,即使再刻苦,它也不会成为游泳能手;相反,它专门训练跑步,结果成为跑步冠军。

2、一个人的性格天生内向,不善于表达,你却要他去学习演讲,这不仅是勉为其难,而且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一个人天生有心脏病,你却要他去练习长跑,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3、比尔·盖茨不擅长管理,于是挑选了一名合作者史蒂夫·巴尔默来管理公司,他则集中精力干自己最在行的软件开发,结果成了世界首富。

4、1952年12月9日,爱因斯坦的老友、以色列国第一任总统魏茨曼逝世。以色列政府在经过反复酝酿后,正式邀请曾积极支持建立以色列国的爱因斯坦出任以色列第二任总统。但是,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这个邀请。他在谢绝信中说:“我为我们的以色列国向我提出的建议深为感动,但是,这也使我深为惭愧,因为我无能接受它。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及公正地对待别人,仅这些原因,我就难以胜任这一崇高的职位,遑论我的年龄与精力了。自从我深刻认识到存在于这个复杂的世界局势中的危险以来,我与犹太人民的关系已经成为我最持久的联系了,因此,上述情况使我寝食难安。如今,我们失去了一位长期与人间残酷的不平等作斗争、领导我们犹太人民迈向独立的领导人。我诚恳希望我们能再找到这样一位继任人,他的经验和品格能够使他继续担负起这项艰巨而又复杂的重任。”爱因斯坦拒绝当总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他擅长的科学研究上,最终因发明了“相对论”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10万美元。两次共赔将近30万美元,不仅把自己多年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个精光,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才能,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新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以上材料来看,“扬长”是成材的关键也不无道理,最后,我运用辨证法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一个人要想成材,既要发扬长处、发展强项,又要克服缺点、弥补缺陷。但是,如果你要想出类拔萃,就必须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把自己的把自己的强项磨砺得更加犀利。我们必须记住,关注并设法控制弱点,虽然有时确有必要,但这只能帮助我们避免失败,而不能帮助我们出类拔萃,惟有了解并加强自身长处才能出类拔萃。

想一想:如果逼着姚明苦学十几年数学也只能成为庸才一个,诸葛亮天天练武恐怕也只能给关云长提靴子,爱迪生天天画蛋也成不了达芬奇。成功者尽管走向成功的路径各异,却有一定之规,那就是扬长避短。之所以人比人气死人,就是因为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短。与其总是想着自己没有的,不如多想想自己有什么,然后设法把它用好。因为你没有的东西数不胜数,补得过来吗?天上的大雁再多再肥,横竖够不着,看有什么用?还不如把手中的鸭子收拾了,先做一道好菜。

世界顶级投资专家沃伦·巴菲特在向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学生们介绍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可能比你们钱多,但是钱并非是差别所在。不错,我买得起最高级的手缝西服,但我一穿上身,却毫无高贵感。我情愿吃一块芝士汉堡,而不吃100美元一份的大餐。如果你们和我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后都有机会做我最爱做的事,天天如此。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学什么,这就是我对你们最好的忠告。”沃伦·巴菲特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努力发展自己的天赋,然后通过实践和学习予以加强,每一天都在他喜爱的投资领域发展他的顶级强项。

三、怎样发现孩子的天赋?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要了解孩子的天赋,需要长期的观察研究。只有在了解孩子的情况下父母才可以作出明智的决定。试想,假如爱迪生母亲不了解儿子,轻信恩格尔先生的胡言乱语,将儿子痛骂一顿后送回学校,人类历史上不就会少了一位大发明家吗?

在对天赋的认识上,荷兰著名印象画派画家凡·高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定义:“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不具有天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使他自己把自己从世俗世界中拯救出来,忘情地投入到富有激情的艺术世界中,在那里,他的古怪性格,他的偏执心态,他的神经质,他的疯狂,都被赋予了一种意义,一种内在的合理性。他创作了包括《向日葵》等名画在内的许多富有独创性的作品。

我看过一本书——《一位百万富翁的笔记本》,作者史蒂分·柯维曾指出,他只有四项才华:知道怎么把字打好;知道如何作有效与说服式的沟通;知道如何指导摄影机捕捉性感人物;知道如何推销产品与观念。仅此而已!他的才华与能力是不是有限的呢?绝对是!他不会演奏乐器;他不懂会计上的试算表;他不会操作机械设备;他一点也没有运动细胞;他不懂电脑或电脑程序;他甚至不懂16岁儿子提出的数学问题。所以总的来说,他只有四项才华,其他的完全不懂!然而这四项才华却让他创造了多达1亿美元的业绩,还创立了从保险到化妆用品的各类企业。

我们的才华与能力是否都是有限的?是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让这种有限来阻碍我们实现梦想呢?绝对不是!我们每个人所具备的优点、才干与能力都有个限度,我们都有数不尽的缺点和无能。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将自身有限的几个优点和才干发挥地淋漓尽致,我们就只能成为平庸之辈。我们在生活中并不创造才能,而是发现才能。换言之,你生来就具有自己的才能,你只需要发现它们。米开郎基罗完成一件精美的雕塑作品后,有人问他,这是怎样做到的。他回答说,雕塑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于这块花岗岩中了;他只不过是把周围的其他东西都凿掉罢了。

发展自己的天赋是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呢?发现天赋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下面的这张表格来测试,请在与你的特点相符的描述前打钩。

表格的具体内容如下:

1、语言智能:用文字思考,用语言表达及欣赏深奥意义的能力。

2、数理逻辑智能:演绎和归纳推理能力,辨认和处理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能: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些模式的能力。

4、音乐智能:区分、记忆和感受音调、旋律和节奏的能力。

5、人际关系智能: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发现其他个体间的差异,与他人和睦相处及有效地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6、内省智能: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理解自己的情感、目的和愿望的能力。

7、身体运动智能: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8、自然智能:对自然界加以区分,识别动物和植物的能力,并且能在诸如打猎、农耕、航海等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这种能力。

打钩最多的那一列就是你的最大天赋所在。运用这种方法能快速测出你在哪方面具有天赋,但是这种测试方法比较简单,只能粗线条地勾画出你的天赋之所在,要想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天赋,可以运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写下十件事——你曾经做过的——让你感兴趣的,或者是让你有成就感的,或者是让你感到愉快的事情;然后仔细去分析这些事,看看其中你施展了哪些才能。

下面给你们举一个具体例子:

美国人乔治想带妻子和四个孩子去做一次暑期旅行,但他的确经济紧张,无法让全家都住进汽车旅馆。他决定开着旅行车去,拿它当野营车。

首先,他去图书馆查了有关书,搜集了一些资料,确定了在货车的车厢内部和顶部应该装的东西。然后又去买了木料。连续六个周末,他都在对货车进行改造。他首先在旅行车顶部搭起了“第二层”的外壳,然后留出门、窗户,并把一个六抽屉柜置于壳内。然后他又收拾了一下车的内部和轮子上部,把自制的桌椅置于两侧。结果就是一辆完全自制的野营车。在出发前,他把它组装起来,打算在旅行结束之后再把它拆下来。夏天旅行时,他们全家在这辆车上待了四个星期,省了许多钱,结果连预算都没有超支。乔治自己估算了一下,仅此一项,他在夏天节省了1900美元。

让我们先来分析这个例子:

1、(乔治)要达到的目的:带妻子和四个孩子去做一次暑期旅行。

2、(乔治)面临的困难或障碍:经济紧张,无法让全家都住进汽车旅馆。

3、(乔治)怎样克服困难和障碍:他先查阅有关书籍,然后设计了草图,在车厢内部和顶层安装东西,改装了货车。

4、(乔治)取得的结果:夏天旅行时,他们一家人在这辆车上待了四个星期,节省了1900美元。然后从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人)、处理信息(事)、动手操作(物)分析乔治的才能。

人际关系 方面的才能可以分为与个人相处的才能以及与团体、组织或大众相处的才能两大块。其中与个人相处的才能包括:1、私人会谈或电话沟通;2、用信函的方式交流;3、辅导或培训个人;4、训练、提供咨询;5、劝说、激励、征募或向个人推销。

与团体、组织或大众相处的才能包括:1、同一个团体有效地交流;2、管理、监督或经营;3、控制局面、完成任务;4、引导团体进行讨论或交流;5、领导;6、表演、娱乐;7、劝解、谈判等。

处理信息 方面的才能包括:1、收集、整理;2、想象、发明或创造;3、复制或比较异同点;4、计算、处理数据;5、分析、分解;6、综合、整合;7、组织、分类、系统化或优先化;8、制订计划、达成目标;9、注意细节、记忆力好。

动手操作 方面的才能可以分为运用身体的技能、处理原材料(泥土、木头、布料、金属、石头、珠宝)的技能、使用有关物品(事物、工具、仪器)的技能、运用机器设备或交通工具的技能、种养动植物的技能五大部分。

运用身体的技能包括:1、按摩;2、手指灵巧;3、协调运用眼与手;4、用整个身体的协调来运动;5、拥有敏捷、速度、力量或耐力。

处理原材料的技能包括:1、工艺制作、缝纫、编织;2、砍、雕、凿;3、制作模型;4、绘画。

使用有关物品的技能包括:1、操作或快速处理;2、制造、生产、烹饪;3、维护、修理;4、用工具或仪器进行精密作业。

运用机器设备或交通工具的技能包括:1、组装、装配;2、操作、控制或驾驶;3、分解、拆卸或抢修。

种养动植物的技能包括:1、使植物生长繁荣;2、饲养、训练或治疗动物。

根据对事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乔治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处理信息和动手操作方面的才能。处理信息的才能是:1、收集、整理;2、想象、发明或创造;3、计算、处理数据;4、制订计划、达成目标。动手操作方面的才能是:1、工艺制作;2、砍、雕、凿;3、组装、装配。

好了,我们已经通过对一件具体事情的分析,找到了乔治的一些才能,但是“独木不成林”,我们要想准确发现乔治的天赋,还必须再通过大量的事例的分析研究,才能找到乔治反复使用的才能。在这些反复使用的才能当中,乔治使用的最多的才能就是乔治的最大天赋所在。因此你们要想找到孩子的最大天赋,就必须要分析十件以上的事情。第三种方法是运用美国盖洛普公司发明的“天赋识别器”来测试天赋。“天赋识别器”是根据成功心理学对正常个性进行的一种网上评估,它经过美国权威机构的检测和论证,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它一共有180道题目,通过国际互联网连接展示给用户。每道题目列出一对描述句,例如“我仔细阅读说明书”和“我喜欢跳过细节切入正题”,这些配对描述往往位于某种情形的两端。测试者被要求挑选两者中最适合他/她的描述,并表明适配程度。对于每道题目,测试者有20秒的回答时间,然后测试自动进入下一道题目。当你做完180道题目的测试,就会立即得到一份关于你的五大天赋报告。报告会对你的每一大天赋作一个详细的介绍,并附有具备同样天赋的人的语录,以便于测试者对照着分析比较。

我曾经运用“天赋识别器”对自己的天赋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我的的五大天赋是:

1、专注:树立明确的目标,制订计划,集中精力去达成目标。“我正在走向何方?”我扪心自问。这一问题每天都萦绕脑际。在专注主题的指引下,我需要一个明确的目的地。没有它,我很快就会对自己的生活一筹莫展。因此,每年、每月甚至每周,我都在制定目标。这些目标如同指南针,帮助我确定重点,并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保持航向。我的专注主题十分强大,因此它迫使我进行过滤。我本能地判断某个行动是否有助于我达到目标,无助的便被放弃。我的专注最终迫使我提高效率。这种模式的另一面是,它使我难以忍受拖延、障碍甚至迂回。我总是在排序,力图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避免浪费时间和行动。我讨厌漫无边际的会议。

2、战略: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我能够透过日常琐碎,寻找前进的捷径。我不断筛选,直到我选定一条路线——这就是我的战略。有了战略武装,我开始出击。这就是我的战略主题的运作模式:“倘若……会怎样?”筛选,出击。

3、理念:对信息进行筛选、归纳和总结,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阐释观点或道理。什么是理念?理念就是概念,就是对大部分事件的最合理的解释。当我透过复杂的表层,发现一个精彩而简明的概念,继而解释事物的本质时,我会喜不自胜。我善于设计,无论销售战略、营销攻势、顾客服务方案还是新产品,都会格外有效。

4、思维:喜欢独处,冥思苦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酝酿一个好的创意。我喜欢思考。我可能努力解决一个问题,或酝酿一个创意。我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因为这样我才能沉思冥想。我性格内向。在某种意义上,我是自己最好的伴侣,因为我扪心自问,并在自己身上测试答案。

5、前瞻: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激励自己或别人奋进。“如果这样,那该多好?”我是个喜欢遥望天际的人。未来使我着迷。未来如同墙壁上的投影,在我眼中维妙维肖。这幅细致入微的图画催我奋进,奔向明天。我是一个幻想家,能看到未来的种种可能,并珍视这样的想象。当现实使我一筹莫展,而我周围的人又过于世俗时,我就会唤起对未来的憧憬,继而精力倍增,同时振奋别人。

通过对以上这五大天赋的综合分析,我发现自己有较强的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且我还发现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是搜集和处理信息。我把我的天赋运用在我最感兴趣的专业知识领域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就出版了三本畅销书。发展特长

一、兴趣+天赋=特长

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他不一定有这方面的天赋。比如有个孩子很喜欢唱歌,他不一定有唱歌的天赋,将来能当职业歌手;有个孩子很喜欢画画,他不一定有绘画的天赋。我们要在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去寻找孩子的天赋,然后鼓励孩子在他感兴趣的领域施展天赋,以此形成孩子具有竞争力和优势的特长。

例如,爱因斯坦在上中学时感兴趣的知识领域是数学,在上大学时感兴趣的知识领域是分子物理学,而他的天赋是具有严密的数理逻辑能力,他在他最感兴趣的领域——分子物理学,施展了他的天赋——数理逻辑能力,结果发明相对论。如果我们逼着爱因斯坦在他不感兴趣的领域去干他不感兴趣的事——当文学家或是作家,恐怕他将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的成功离不开他父亲的教育和引导。发现孩子的天赋并培养这种天赋,这是爱因斯坦的老父亲教子有方的最大秘诀。正是父亲的这种与众不同的家教帮助爱因斯坦创造了与众不同的辉煌。1905年,他开创了狭义相对论,从而开创了人类破天荒的原子工程。1916年,他又再一次突破了人类的思想禁区,开创了意义更为深远的广义相对论,从而开创了人类宇航工业的新时代。

一个人的一生是短促的,在短短的数十年中,能成为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做出一次小小的突破,这已经是功盖千古的壮举了,而爱因斯坦却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为人类的科技事业作出两大贡献,其彪炳史册的功勋,在整个人类科技发展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西南的乌尔姆小镇。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爱因斯坦14岁时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还获得了大奖,这恐怕是一生中所获得的第一份重要奖励,以致于他终身都以小提琴为伴。

爱因斯坦出生后,全家人都被这个新生儿的硕大的有棱角的后脑勺惊呆了,甚至以为他是个怪物。几周以后,男婴的大脑袋才慢慢地显得正常了,然而那很宽的后脑勺仍然存在,并成为伴他一生的特征。小爱因斯坦的确显得很笨,他的语言接受能力很迟钝,到3岁才学会说话。他的年轻的保姆哄他有一个十分简便的办法:保姆发现,她手上只需拿着一根小木棍,这个笨小孩就会看得发痴,并且会奇怪地笑起来,保姆因此更认定他是个"傻子"。而其他孩子也都不肯与他在一起,孩子们都觉得他又傻又古怪。当有人问他问题时,他首先在头脑中形成答案,用嘴小声模仿,可以看到明显的嘴唇动作,直到确认无误时,才大声说出来,给人的印象是他每句话都说两遍。直到9岁时,他才戒掉这个习惯。

爱因斯坦由于有生理缺陷,举止缓慢,性格孤僻,不爱同人交往,从小就受人歧视,谈不上什么天赋超常。他7岁读小学,成绩绝不出众,属于中下等水平。10岁时,他的语言学和拉丁文考试根本就没有考及格,因而被学校勒令退学,理由是“低能”、“缺乏起码的培养前途”。为了儿子的教育问题而被弄得焦头烂额的父亲不得不到处哀求,托亲告友,最后通过商会会长莱恩先生的帮助,方才得以插班进了路提波德中学。此时此刻,屡触霉头和饱经磨难的小爱因斯坦已经万念俱灰,并陷入了无以言喻的自卑。

老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常规教育已经不会产生什么好的结果了。万般无奈的老父亲决定拿出“商家竞争百变其谋”的手段,在教育理念方面来一次大转弯,奇整相生,特事特办,由普通教育发展为特长教育,为的是给孩子的未来找一条谋生之道。当时,爱因斯坦最大的天赋是音乐才华,可是乐团里的乐师已经僧多粥少,人满为患,可见,发展孩子的音乐天赋作为将来的就业门路是不现实的。

父亲找弟弟雅各布商量,雅各布认为孩子具有超常人的数学天赋,他举例说,证明毕哥达斯定理的程序是检验大学生们是否具有数学才能的最基本的测验之一,而小学4年级的爱因斯坦竟然把这个定理证明出来了。老父亲听了非常高兴,就说:“既然孩子有这么强的数学专长,那么就发展他的数学天才和逻辑思维能力吧。虽然不敢说能让他当工程师什么的,至少也能当一名会计,拥有一个温饱的职业呀!”

老父亲的特长教育思路给了小爱因斯坦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他时时记得老父亲的话语:“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在一个方面你比别人强,拥有优势,你就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当时同学们老是讥讽这孩子拉丁文学得一塌糊涂,老父亲却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要相信你自己!”

为了孩子能专心专意学数学,老父亲还省吃俭用,拿出钱来给孩子买下了全套昂贵的高等教材,极力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有的书实在太贵,超过了老父亲的经济承受能力,老父亲就顶着风雨在大学生校园张贴广告,收购毕业生的旧参考书,像当时欧洲最时兴的拓扑数学、运筹数学、分析数学,这类在小镇里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书籍,爱因斯坦却拥有整整一柜子,其专业书籍的新颖和齐全,连一般中学的数学老师也望尘莫及。

有了父亲精神方面的鼓励和物质方面的支持,小爱因斯坦就得以专心专意地攻读自己最喜欢的数学。他13岁就自学了初等几何,15岁学完了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原理》,等到17岁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研究柏林大学博士们研究的热门课题:古希腊希帕克斯曲面三角之谜了。老父亲的特长教育终于结下了硕果,有专长就有实力,有实力才有魅力,爱因斯坦超凡脱俗的数学天才赢得了校长和教师们的尊重,17岁那年,这位语言学多次不及格的学生,被爱才如命的校长亲自提名保送到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物理系。

在大学期间,爱因斯坦继续遵循老父亲的忠告,义无返顾地发展自己的特长教育,他把主要精力集中与分子物理学这一方向,而丝毫不在乎分数的高低或者同学们的议论。1905年,他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顿时洛阳纸贵,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他也因为这篇论文而获得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05年,他又发表了生平第一篇力作《论物体2的电动力学》,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E=mc”这一著名公式,即能量(E)等于质量(M)乘以光速(C)的平方,从而开创了改变整个人类科技进程的狭义相对论。他甚至还提出:“时间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人类数千年了关于时间是一个常数的理念,影响了人类的思维。在现代文学中,过去、现在、未来可以任意颠倒和切割的心理时间,以科幻小说中屡见不鲜的“时间隧道”这类的光怪陆离的描绘,其思想的源泉实际上都来自爱因斯坦的理论。

1922年,爱因斯坦正在上海旅行,他听到了一个绝好的消息:他获得了1921年度的诺贝尔奖金。

爱因斯坦父亲的教子之道的确发人深省,他不为世俗偏见所束缚,不以成绩好坏作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孩子的前途,而是敢于下险棋,出奇谋,大胆发展孩子的特长教育,结果造就了孩子一生的伟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