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05:57:26

点击下载

作者:徐中玉编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宋诗

唐宋诗试读:

出版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汲取古圣先贤的不朽智慧,激活民族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中华经典诗文之美”系列丛书,以期通过出版工程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丛书由著名学者、语文教育家徐中玉先生领衔主编,共13册,包括《诗经与楚辞》(陶型传编著),《先秦两汉散文》(刘永翔、吕咏梅编著),《汉魏六朝诗文赋》(程怡编著),《唐宋诗》(徐中玉编著),《唐宋词》(高建中编著),《唐宋散文》(侯毓信编著),《元散曲》(谭帆、邵明珍编著),《元明清诗文》(朱惠国编著),《近代诗文》(黄明、黄珅编著),《古代短篇小说》(陈大康编著),《笔记小品》(胡晓明、张炼红编著),《诗文评品》(陈引驰、韩可胜编著)和《神话与故事》(陈勤建、常峻、黄景春编著)。所选篇目兼顾经典性与人文性,注重时代性与现实性,综合思想性与艺术性,引

导读

者从原典入手,使其在立身处世、修身养性、伦理亲情、民生疾苦、治国安邦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所思考和获益。

丛书设置“作者介绍”、“注释”、“说明”、“集评”栏目。“作者介绍”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及其著述,并大致勾勒其人生轨迹。“注释”解析疑难,解释重难点字词及部分读音,同时择要阐明历史典故、地理沿革、职官制度等知识背景,力求精当、准确、规范、晓畅。“说明”点明写作背景,阐释文章主题,赏析文章审美特色。“集评”一栏列选历代名家评点,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和鉴赏。

丛书选录篇目出处,或于末尾注明所依底本,或于前言中由编选者作统一说明。选文所依底本均为慎重比照各版本后择优确定。原文中的古今字、通假字予以保留,不作改动;异体字在转换为简体字时,则依照现行国家标准予以调整。

丛书所选篇目的编次依据,或以文体之别,或以题材之异,或依作者朝代生平之先后,或依成书先后。成书年代或作者生平有异议者,则暂取一说。“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至今,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艰苦拼搏的成果;中华文明未来的繁荣兴盛,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担当。“中华经典诗文之美”系列丛书的出版,将引导读者在对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传世诗文的百读不厌、常读常新中,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培养起守护、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世之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凝聚起全民的文化力量,和这个时代一同前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文学遗产无比丰富而多样,充盈着精华与瑰宝,虽经历代学者的辛勤探讨,由于难免要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说已认识得比较全面了。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之作,所以会具有这样巨大的魅力,究竟由于什么原因?弄清这种原因,不仅对认识这些作品有必要,就是对繁荣今天的创作,发展社会主义文学,建设新时期十分迫切需要的精神文明,我认为也有积极意义。不要以为古老的文化已经随着时间的消逝、社会的变迁、观念的革新,对我们不再有密切的关系了。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尽管古老的传统并不都值得今人赞美,误把糟粕当成精华对今人毫无益处,但只要真是深邃的哲理与优美的诗情,真正启示出了某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对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总是非常需要的改革精神,那么,正如日月常新一样,怎样古老的东西也不会因其古老就失去其永远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我认为,并深深地相信,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确实地存在着、牢牢地深藏着这种真正的我们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发展、繁荣、昌盛以致无穷尽期的“根”。

我们当然要重视关怀生民疾苦、为民请命、反对封建压迫、反抗异族入侵、暴露黑暗统治、要求自由幸福、不惜自我牺牲这一类社会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当然万分可贵。我认为古代文学的“根”也反映在诸如此类的作品之中:热爱人生,赞美正直善良的品格,歌颂坚贞纯洁的爱情与友谊,孜孜不倦地为事业、为学术、为有所发明创造而忘我地献身,等等。社会是一个整体,生活和事业也是一个整体,历史的发展需要各种健康力量的密切组合。参天大树并不是只有一枝粗大的根,它还有许多许多较小的甚至像胡须一样的细根,只有这样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给它提供丰富的营养,它才得以巍然屹立,万古长青。长期以来我们特别重视前面一类作品,完全应该。今天我们则还需要开拓视野,防止文学观念的凝固、历史认识的偏颇,对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有足够的了解。我们现在来学习、研究古代的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为了认识过去。认识过去是必要的,但认识过去重要的是为了推进现在,继往必须是为了开来。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整个教育事业的方向,也是我们学习、研究古代文学的方向。如果我们通过这种学习、研究,认清并把握了我们伟大民族、伟大人民的真正的“根”——力量和生命之所在,我们就能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充满信心,在遇到任何艰难曲折时都绝不灰心动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我们想起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这种坚毅求索、宁死不悔的精神,我们没有理由在比他好得不能相比的优越条件下不更加奋勇向前。

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遗产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唐宋两代的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大宗,传诵千古的瑰宝。诗人众多,量大质高,流派纷呈,大师、名家辈出。既反映了历史面貌,又深具时代精神。唐诗大家,前有李白、杜甫、王维,中有韩愈、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晚期李贺、杜牧、李商隐继起,虽风格各异,大率兴象华妙,情景交融,雄浑空灵,各极其至。读唐人好诗,每觉情辞丰腴,诗意盎然,韵味不绝,令人神往。前人经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入人之深,欣赏接受后还能导引进入创作过程,使诗的影响扩大到最广的范围,连乡间不识字的老妪和初上学的儿童,也都能琅琅上口。宋诗在后,因时代情势不同,诗的艺术另有追求,重在义理,转求精能,表现气骨,写民生疾苦,家国安危有所深入,是其特点。南宋后期的诗,尤其充满恢复的热望和无比忧伤。陆游垂死不忘中原故土,文天祥以身殉难,为张扬民族大义,反抗暴力侵扰表现出一派浩然正气。宋代大诗人王安石以“工”、苏轼以“新”、黄庭坚以“奇”、陆游以“豪放”,驰名后世,与唐代诸大家后先辉映。唐代诗人的意气风发,高情远韵,宋代诗人的思深虑远,刻骨铭心,源于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与诗人们各自的创造个性,都能在生活接近的人们心中激起昂扬的诗情与深沉的思考,这就是为什么这两个时代的诗作能长期活在中国人心中而永保生命的原因。

本书选入唐代和宋代著名诗人180多首名作。我们选编本书的目的,在于提供阅读这两代著名诗作的便利,而且先从介绍这两代名家清新易懂、艺术性特强,最有吸引力的作品入手。为此,所选多短小、优美、抒情之作。其忧国伤时,关怀民生疾苦,充满爱国精神的代表作,也注意收入。

我们把选入的作品,大致按题材、意思分成“

家乡情怀

”、“友谊长青”、“人生百态”、“山水清音”、“沧桑世味”、“边关烽火”、“忆古思今”、“艺术世界”八辑,每辑按照时间顺序,先唐后宋,将诗编在一起,以便阅读欣赏,比较研究,看看诗人们在相当接近的题材、意思范围里,是怎样构思,选择角度、细节,如何表达主旨,而收到很好艺术效果的。在具体编排上,先有“解题”,继以“评析”,在“评析”当中,也适当引用古人有价值的评论,以备参阅。

学习、研究唐宋诗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作品的审美形式,语言文字的基本含意、韵律、节奏以至作品在色彩、音乐、雕塑、建筑等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美感,可以在想象中唤起某种形象的要素,当然需要首先弄清楚,有一定的感知,然后进一步就应联系特定的时代、民族、阶级、前后左右,历史地把握艺术地表现在中间的生活内容和作者自己的评价。对于作品,当然应该允许读者有阐释的自由,因为生活本身是异常丰富复杂,读者的修养、经验、个性也各不相同,各种阐释往往都有其不同程度的价值和理由。晋代葛洪说得好:“文贵丰赡,何必称善如一口乎?”(《抱朴子·辞义》)在这一意义上,“诗无达诂”有其理由。强求一致,必须异口同声,没有好处,无助于开掘优秀作品的潜在力量,丰富人们的认识。不过作品的客观性也不能一概抹煞,它的基本结构有时确能把读者引向某种渠道,两者并不总是背道而驰。重要的是把握到作品的深刻意蕴,那就是深藏在作品之中,可能并无一语说破的某种人生真谛、深邃哲理与动人诗情,也就是我上面说到的真正的“根”。这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有所表现、确实存在着的,这也就是作品的生命与灵魂。看不到、抓不住这种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表明审美趣味还不高,或者表明审美能力还不强,对此不必担心,只要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在这些方面肯定能够逐渐有所进益。

本书在应邀选编和注评过程中,为及时完成,唐诗部分得到萧华荣、赵山林两位教授、博导的协助,宋诗部分得到黄珅研究员、博导的协助。没有他们的协力参与,我当时是极难如期完成任务的。所谓“评析”,不过略抒我们当时之所见,供参考而已。

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教,以匡不逮。谢谢。家乡情怀

宋之问

渡汉江

[1][2][3]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题解

宋之问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后逃归,由襄阳渡过汉江(今汉水中游的襄河)向家乡进发,这首诗便大约写于此时,表达了临近家乡时复杂矛盾的心态。

评析

宋之问人格不高,诗艺上有其成就;他的那些虚华绮丽的宫廷诗、应制诗不足取,被贬之后的作品却不乏真情实感;他被贬咎由自取,但此诗所表现的真实而复杂的心态却超越了他个人的经历,获得广泛同情。只要是长久离家而又音信断绝的人,在回乡时谁没有类似感受?此诗之妙,古人多认为在于“皆以反说,意又深一层”(钟惺《唐诗归》),“以反笔写出苦况”(李瑛《诗法易简录》)。所谓“反说”、“反笔”,主要在“怯”、“不敢”数语。临近阔别已久的故乡,他无疑是“情更怯”的,他急于知道亲友的近况,但又心怀不安,“不敢”打听,生怕听到什么不祥的消息。此种况味,确是一般心中都有而笔下则鲜见。

贺知章

回乡偶书(其一)

[4]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题解

贺知章青年时代离乡,三十七岁中进士后在长安做官四十余年,唐玄宗天宝初辞官回乡年已八十,这首诗便写于此时,抒写初回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评析

这是一首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名作,它是那样单纯、明白,它的情感又是那样复杂、隽永。读这首诗,一定莫放过末句的“笑”、“客”两字。记得初离乡时还是一个红颜黑发的青年,归来却成为皤然老翁!但乡思何曾一日泯没?乡音何曾一日改变?此番归来,本拟与乡亲畅叙别情,面对的却是一群都是贺郎离去很久后才出生的孩子,满眼无一识者。明明是这里的主人,反倒成了外乡的来客;明明心中感慨无限,天真无邪的儿童却嬉笑着问询。这其中包含着多少往事如梦的慨叹,包含着多么巨大的情感张力!真是“朴实语,无限感慨”(《唐诗真趣编》)。诗中说的是一段人生常情,所谓“说透人情之的”(《唐诗品汇》),有类似经历的人皆有同感,会有共鸣。人情之常,朴实道来,即可为好诗。

张若虚

春江花

月夜

[5][6][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8][9]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10][11]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1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13]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14][15][16]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17][18]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19][20]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21][22][23],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24]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

[25][26]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题解《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收入《乐府诗集·清商曲·吴声歌》,据传创自陈后主,主要表现宫廷艳情。本诗突破宫体诗的妍冶琐细境界,描绘春江月夜的迷蒙美景,抒写游子思妇之情,杂以种种人生感慨,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评析

这是一首千古名篇,其迷人的艺术价值与魅力越来越被认识、肯定与高扬,闻一多称它“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李泽厚说“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美的历程·盛唐之音》)。是的,是美的极致,诗的精灵。“春江花月夜”这类好的诗题虽古已有之,却还未有人能够像它那样,“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致”(钟惺、谭元春《唐诗归》)。不过贯穿这五字之中成为其基调与灵魂的,毕竟是月,它使其他一切都带上迷离、幻美、轻愁淡恨的色彩。它一自被春江潮水推出,便施惠于这春江,这潮水,这花,这夜,这长空与大地,给予它们诗性与美感。它也施惠于人。准确地说,是人给了它以灵魂,没有人的感受,也便无所谓月色的凄丽与幻美。而人,作者是从极其荒远的年代说起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推到洪荒时代,推到遥远的始祖,这大约就是“强烈的宇宙意识”吧?由一般的人,作者逐渐落实到具体的人:一对游子思妇;从一般的人生感叹,落实到具体的一段烦恼与哀愁:爱的离别,离别的爱。“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舟妆台,真是两地相思一样愁。不过以下的抒写,都是从思妇及其感受一方着眼的。也许女性细腻柔婉的感发,更适宜于这凄婉迷丽的月色?作者从月出写到月落。月落了,离愁别恨却没有沉落,读者被感发的诗情也没有沉落,正是“言已尽而意无穷”。总之,这首诗语言的婉丽,格调的婉转,意境的迷离婉美都无与伦比。它脱胎于宫体诗,还带有宫体的痕迹,或者说从宫体中吸收了有益的东西,而境界、视野、情怀、哲思却远非宫体可比,闻一多称这种现象为“宫体诗的自赎”。

王昌龄

闺怨

[27][28]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29]教夫婿觅封侯。题解

这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位少妇见景生情,触发对从军在外的丈夫的眷恋、思念。

评析

说王昌龄的七绝“不直致”,语多含蓄,意多曲折,这首诗是其尤者,古今皆以之为范例,所谓“情致语,一句一折,波澜横生”(《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评)。诗意的转折,亦即少妇心理活动的转折,是通过“不知”、“忽见”、“悔教”三个动词完成的。少妇本天真活泼,又生活富足,故“不知愁”,登楼赏春,但“忽见”杨柳已回黄转绿,想到夫妻离别经年,想到折柳送远的习俗,想到自己的青春正寂寞地流过,便悔恨当时同意甚至鼓励丈夫去从军立功,以取封侯。由“不知愁”到无限愁恨,既入情入理,又章法井然,故黄生《唐诗摘钞》评曰:“语境一新,情思婉折,闺情之作,当推此首为第一。”

王维

杂诗(选一)

[30][31][32]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题解《杂诗》共三首,内容上互相连贯,皆写游子思妇之情,或从游子角度写,或从思妇角度写。此处所选为第二首,写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评析

此诗用寻常口吻,说寻常人情心理,情味盎然,诗意绵绵,凡有离乡经验者,读之无不惆怅伤神。前二句他乡遇老乡,语气朴实而急切、亲切,极富人情味。“绮窗”往往用于闺房,念妻之情,溢于言表,所谓“着‘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唐诗笺注》)。但又不问妻子问寒梅,真是“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思人之情,覃及细物。本诗总体特点,《唐诗评注读本》所评甚确:“通首都是讯问口吻,而游子思乡之念,昭然若揭。”

相思

[33][34][3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题解

此诗以红豆起兴,表达睹物思人之情,是一向传诵人口的名篇。

评析

此诗诗意,皆从“红豆又名相思子”生发。睹红豆,想到红豆的别称,想到人间的别离相思之情,于是便有“愿君多采撷”的情意深长语。相思,可以思情人,可以思亲人,也可以思友人,现在多用于爱情相思。“春来发几枝”,可读作述说语气,也可读作发问语气,后者似乎更情味悠长。总之,此诗意蕴,也以《唐诗评注读本》所论最为通达:“睹物思人,恒情所有,况红豆本名相思,‘愿君多采撷’者,即谆嘱无忘故人之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36]少一人。题解

这是诗人十七岁时,身在他乡,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思乡思亲之作。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故乡蒲,即今山西永济。

评析

这首诗千百年来真是“万口流传”(《诗境浅说续编》),特别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句早已成为我们大家节日常用的口头语,人人能够脱口而出,因为它们说出了一种普遍的亲情,故为人们所普遍共鸣、接受。关于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古往今来的认识也是一致的,如张谦宜《斋诗谈》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唐诗广选》蒋仲舒评论说:“在兄弟处想来,便远。”这自然皆指“遥知兄弟登高处”二句。末句“少一人”,又正与首句“独在异乡”相呼应。全诗的流畅自然,更显出少年诗人的自然真率。

李白

长干行(选一)

[37][38][39]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40][41][42][43]。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44][45]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46][47]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48][49][50],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51]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52][53][54]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题解《长干行》是南朝乐府旧题,《乐府诗集》编入《杂曲歌辞》。古辞只五言四句,写一少女驾舟采莲之事。李白此作篇幅加长,内容增多,写一商妇从与丈夫两小无猜,到结婚,再到丈夫远出经商,迟迟不归,自己苦苦思念的缠绵感情。共二首,此选第一首。

评析

如果要对此诗的艺术特点一言以蔽之,那便是:有民歌风。《长干行》原就是江南民歌,同题拟作自然要保持这种情调。民歌风表现在形式上,比如前半部分用了年龄叙数法,从“初覆额”、“十四”直到“十六”岁,令我们想起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后半部分用了四季相思调,从“五月”说到“八月”,从夏说到秋,从相别说到相思,又令我们想起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民歌风表现在内容上,更是贯穿全篇,渗透字里行间。两小无猜的戏谑,结婚后长久难消的羞怯,蝴蝶双飞的比兴,预报家书的叮嘱和远迎的诺言,无不流溢着小家碧玉的民间风味,令人感到亲切、朴实。《诗法易简录》说“此诗音节,深得汉人乐府之遗”,其实它兼有汉乐府民歌的浑厚古朴和六朝乐府民歌的明丽轻倩。《唐宋诗醇》说得好:“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迂回折,一往情深。”

渡荆门

送别

[55][56][57]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58][59][6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题解

这首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由三峡出蜀。诗中描写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象,表现出他开阔、豪迈的心情,也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

评析

清杨成栋《精选五七言耐吟集》称此诗有“包举宇宙气象”,主要指中间两段而言,它们也受到古人的一致推崇,特别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人们常以之与

杜甫

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相提并论,不分伯仲。其实李诗写昼景,杜诗写夜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天镜”比月,以“海楼”写云,再加以“飞”、“结”的动词,意境既阔大又明丽,既飞动又如画。一首一尾两联也并不逊色。首联“荆门”、“楚国”,眼界便大;尾联虽难免有些许怅惘,但“万里”仍境界辽远。李白天性豪放,加以当时年轻,正踌躇满志,豪气满怀,故有这样壮阔而轻快的篇章。杜甫月夜[61][62]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63][64]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题解

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十五载(756),当时杜甫被安禄山叛军掳掠滞留长安,家中妻小皆在鄜州(在今陕西富县)。诗中抒写月夜思家的心情。

评析

这首诗运用“对面着笔法”,即明明自己想念对方,却设想对方此刻正在思我。这种方法古诗中并不罕见,如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但都不如杜甫写得这样细腻,通篇皆是。他设想此刻家乡月下,妻正独自望月怀远。一个“独”字,本已写出孤凄之状,下面二句却插入幼小的儿女尚“不解忆长安”,益发衬托出妻的孤凄。我思儿女而儿女尚不知相思之苦,又将诗人的凄苦反衬得更苦。颈联“湿”、“寒”二字,写出妻伫立踟蹰之久。“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如此旖旎地写自己的所爱者的诗句,在杜诗中尚不多见。最后设想他日团聚,仍不离“月夜”,企盼这月照干夫妻相思的眼泪,故浦起龙《读杜心解》写道:“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

李益

[65]

江南曲

[66][67][68]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69]。题解

此诗写商人妇的怨情,并表达她对爱情生活的热烈向往,饶有民歌风味。

评析“商人重利轻别离”,故虽有期约,屡屡延误。商妇盼夫不至,而江潮已几度涨落,故怨极而作此痴想。这真可以说是无理而妙。全诗的联想,纯从一“信”字着眼。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曰:“潮来有信而郎去不归,喻巧而怨深。古乐府之借物见意者甚多,皆喻曲而有致,此诗其嗣响也。”

孟郊

[70]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71][72]心,报得三春晖?题解《全唐诗》本诗下有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作者时任溧阳县尉,年已半百,迎母奉养,深感身为人子,未能报答母恩于万一,故感慨而作此诗。

评析

儿子出门远游,临行时母亲为他缝制衣服,这一普通的生活场景,一经诗人拈出,便成了千古传诵的绝唱。末二句说游子的孝心像小草那样微不足道,而母亲的慈爱像春天的阳光那样无限温暖,妙喻天成,故能够永远深入人心。

崔护

[73]

题都城南庄

[74]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题解

据孟棨《本事诗》,崔护曾于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因口渴至一庄园求饮,有女子殷勤接待,二人相互属意。次年清明,崔护复往寻之,风景依然,而门锁人去,崔护遂题此诗于门上。

评析

全诗从两幅场景的转换和对比中,体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去年人面桃花,交相辉映,令人无限陶醉,无限神往;今年桃花依旧,人面杳然,令人无限惆怅,无限怀思。去年是不期而遇,今年是重寻不遇。美好事物转瞬即逝,就使得这首小诗带来了比它的本事更丰富的内涵,更多的回味。“人面只今何处在”,原作“人面不知何处去”,清人吴乔《围炉诗话》认为改得好,“以有‘今’字,则前后交付明白,重字不惜也”,并以其作为“唐人作诗,意细法密”的一个例证。

张籍

秋思

[7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题解

作者通过给家人写信的细节,表现了自己不尽的乡思。

评析

张籍的乡先辈、晋代的张翰在洛阳做官的时候,“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此时虽不能“命驾而归”,但他的乡思和张翰一样是深挚的。要把这万重乡思写进一封家信之中,诗人感到纸短情长,言犹未尽,于是便引出了“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包含丰富情感内容的特定动作。此真所谓“眼前情事,说来在人人意中”(李瑛《诗法易简录》)。

韩愈

[7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7][78][79]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80][81]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82][83]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题解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上表反对迎佛骨进京并入宫,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此诗作于赴潮州途中。

评析

首二句,才奏便贬,才贬便行,可见触怒之深,遭祸之速。三、四句用流水对,再次表明公忠体国的诚意和置生死于度外的态度,铮铮铁骨,倔强犹昔,为一篇精神之所在。五、六句,一句回顾,一句前瞻,既有系念家国之意,又有英雄失落之悲。末二句交代后事,语极凄切,却不衰飒。俞陛云评曰:“昌黎文章气节,震铄有唐。即以此诗论,义烈之气,掷地有声,唐贤集中所绝无仅有。”(《诗境浅说》)

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选一)

[84]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题解

竹枝词本为巴渝(今重庆一带)民歌,刘禹锡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时曾有仿作,现存两组,一组二首,一组九首。此为二首中的第一首。

评析

首二句借杨柳、江水起兴,是本地风光。语虽浅显,却以风韵摇曳见长。后二句言东西晴雨不同,以“晴”字借作“情”字,无情而有情,言郎唱歌之情费人猜想,则己之多情自在不言之中。俞陛云评曰:“双关巧语,妙手偶得之。”(《诗境浅说》)

朱庆余

[85]

近试上张水部

[86][87][88]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89]画眉深浅入时无?题解

此诗写一位少妇在新婚次日清晨拜见公婆的心理状态以及和丈夫的亲密感情。诗人的言外之意,则在顾虑这位赏识自己的文坛前辈:马上就要应考了,我的诗文不知道能不能被主考官看中?

评析

这里所用的以男女比君臣、师生或朋友的比兴手法,自《楚辞》以来就有,本诗用来特别委婉含蓄而富有诗意。

张籍作《酬朱庆余》答之,亦是用同样的比兴手法:“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朱庆余是越州(今浙江绍兴)人,越州又有镜湖名胜,故诗中“越女”、“出镜心”云云,都很贴切自然。所写旧时新婚少妇希得舅姑喜欢的普遍心理,与应试考生希冀得到考官垂青的心理,十分相近。写来可谓天衣无缝,也不失身份。

温庭筠

[90]

商山早行

[91][92]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93][94][95][96]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题解

本篇写羁旅愁思。或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秋应京兆府试不第而归途中。

评析

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夜宿茅店之客,闻得鸡鸣,便推窗看天色,见到天上有月,便起身赶路。出门之时,只见板桥上有一层薄薄的霜花,上面已印有人行的踪迹。此真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两句十个字都是名词,组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象,形成并置式的意象结构,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正如宋人梅尧臣所云:“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引)亦如明人李东阳所评:“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麓堂诗话》)

李商隐

[97]

夜雨寄北

[98][9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100]话巴山夜雨时。题解

此诗是作者游巴蜀时寄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王氏的。

评析

首句半句一转,无限怅然。次句宕开一笔,只写身边夜雨的情景,而怀念之意自在言外。三、四句时空均大幅度变换,跳到与妻子重逢时的长安,而今日独对夜雨的情景,预计入他日西窗剪烛的话题,此所谓探过一步作收,往复回环,荡漾生姿。纪昀评曰:“作不尽语每不免有做作态,此诗含蓄不露,却不似一气说完,故为高唱。”(《李义山诗集辑评》)

无题

[101]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102][103][104]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105][106]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题解

此诗为宴会上遇见美人,事后追忆之作。

评析

首句写宴会时间,叠用两“昨夜”,已见得追思不置。次句写宴会地点,是在贵家后厅,“画楼”、“桂堂”,极为幽美华贵,然宴会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有难忘之美人(当是贵家的一位姬妾)在。三、四两句写自己与美人形体不能相接,而心灵可以相应。五、六句写宴会热烈场景,送钩射覆,虽隔座分曹,但目成心会,已使诗人深深陶醉,故倍感酒暖灯红。末二句听鼓应官,走马兰台之际,追思昨夜,不禁怅然若失,顿起身若转蓬之感。形体相隔,心灵相通是一种很微妙的境界,并不限于爱情一个领域,本诗(特别是三、四两句)之所以使读者产生种种联想,其原因正在于此。此诗语言很美,故黄叔灿评曰:“炼句设色,字字不同。”(《唐诗笺注》)

无题

[107][108]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109][110][111]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112][113]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题解

此诗写一种缠绵而执著的爱情。抒情主人公可以设想为女子。

评析

曹丕《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宋武帝《丁都护歌》:“别易会难得。”本诗首句却翻进一层,着重点在于加强“别难”的感情分量。次句与首句的联系正在有意无意之间,不仅点明分别的时节,而且使全诗情境染上了一层浓重的感伤色彩。三、四两句以物比人,写出了一种缠绵宛转的相思,也写出了一种至死不渝的追求。五句自伤容颜衰减之甚,六句揣测对方相思之苦,可谓推己及人,心心相印。七、八两句以仙比俗,希望有信使传达情意,以慰愁怀。

全诗淡化情节,重在抒情,因此留给读者的想象余地特别宽广。当爱情诗读固美,当感遇诗读亦无不可。特别是三、四两句,能够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示。正如蘅塘退士所评:“一息尚存,志不可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唐诗三百首》)

苏轼

[114]

和子由渑池怀旧

[115]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116][117]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118]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题解

此诗表现了一种比较超脱的人生态度,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不要过多怀念过去,受往日的观念束缚。

评析“雪泥鸿爪云尔”,已成为人们常说的语言,表示一种相当旷达、乐观的态度,就是从苏轼这首诗传布开来的。纪昀评此诗:“意境恣逸”是东坡本色。(纪昀批点《苏诗》卷三)恣逸就是不保守,不固执,不老想着自己,能随着时势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但又不是随人脚跟,当风派。迂执、拘滞于过去的遭遇、经验、观念,就很难在新的情况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苏轼一生历经变故、挫折,却能随遇而安,他的素志则始终未变。不能简单地说他不要怀旧。既要有所坚守,又要有所超脱,超脱中仍蕴有他对人生的信念。他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生。

也许,是弟弟的“曾为县吏民知否”这句话,促使做哥哥的苏轼觉得需要写这首诗向他提醒一下。

陈师道

示三子

[119][120]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题解

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陈师道因苏轼等人推荐,得到徐州教授这样一个职位,才将妻儿从成都接回。这首诗即作于妻儿刚到之时。

评析

陈师道诗学杜甫,但他对当时诗坛流行的剽窃模仿,又非常不满:“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珊瑚钩诗话》引陈师道语)这首诗也明显学杜,最后二句翻用杜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语,可谓善学杜者。

陆游

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121]照影来。[122]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题解

据陈鹄《耆旧续闻》等书载,陆游初娶表妹唐琬,伉俪相得,因婆媳不和,遂至仳离。后唐琬改嫁,陆游也再娶王氏,但昔日恩爱,仍常萦心头。陆游曾于春日出游,和唐琬相遇于禹迹寺南的沈园,感其旧情,作《钗头凤》一阕,题园壁间。唐琬见而和之,未几怏怏而卒。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陆游七十五岁,再游沈园,这时离和唐琬在园中相会,已四十余年。眼前但见斜阳照水,人去楼空,情不能已,又写了这两首绝句。

评析

陆游的诗,以屏除纤艳,豪宕雄放见长,但包括这两首诗在内的悼念唐琬的诗,都写得缠绵悱恻,一往情深,从中包含着诗人刻骨铭心的挚情和长恨。

友谊长青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23][124]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125][126][127][12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题解

此诗是作者在京都长安做官时,送别友人赴任四川而作,充满真挚的惜别之情和劝慰之意。少府是唐人对县尉的通称。杜少府的名字及生平事迹不详。“蜀川”一作“蜀州”,指今四川。

评析

没有自然景物的比喻、暗示、象征,通篇都是直白、如实地写来,却自有感发人心的力量,所谓“终篇不着景物而气骨苍然”(李攀龙辑、凌宏景集评《唐诗广选》),成为传诵不绝的千古名作。此诗成功的秘诀何在呢?首先在真诚而不做作,时时不离人之常情。“城阙”、“风烟”二句点出离别之遥,造成一种苍茫的气氛,已经令人难堪,更何况“同是宦游人”,一样是离乡背井沉浮宦海的人呢?这样的离别令人酸鼻,但以下四句却忽作激昂语,反过来宽慰友人也宽慰自己。是的,只要心贴着心,又何必朝夕相处,又何惧千里万里,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人情之常。“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唐诗三百首》陈婉俊补注),全不像齐梁诗的柔弱无骨。“三秦”、“五津”、“海内”、“天涯”,意境阔大,视野广袤,亦不像齐梁诗的饾饤小景。语言质朴,更无齐梁诗的妍冶。王勃改革齐梁诗风,于此可见一斑。

张九龄

望月怀远

[129][13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131][132][133][134]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题解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这位远人是男是女,是友人还是爱人,无法确定,因为诗中所说的“情人”可以泛指各种有情人,与现在的狭义用法不尽相同。

评析

通篇由首联“共”字生发。“天涯共此时”,由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语意化出。月亮只有一个,它照耀着每个人,哪怕他们相距千里万里;每个人都看到同一个月亮,通过它仿佛可以感受到对方焦灼的目光和思念的心。它成为感情的载体与传导器。但这一切毕竟是想象中的,有点儿自我慰藉的意味,这月光甚至都能摘取,像一束花儿那样持赠给心上的人,还不如在梦中寻求短暂的相会。这首诗在格律上虽是五律,但在情调上却犹如五古,深沉,浑厚,朴茂,不以尖新嬛巧取胜,越咀嚼越有滋味,令人想起《古诗十九首》,诚如钟惺所评:“浑是一片元气,莫作清松看”(《唐诗归》)。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135][136]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137][138][139]。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140][141]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题解

这是一首夏夜乘凉怀念友人的诗,表现了自己隐逸闲适的生活,也流露出一点孤寂心情。这位朋友姓辛,在兄弟中排行老大,其他事迹不详。

评析《王孟诗评》评此诗:“清景幽情,洒洒楮墨间。”清景,即诗中前六句,切题目上的“夏日南亭”;幽情,即诗中的后四句,切题目上的“怀辛大”。

夏日,准确点说,应是夏夜。开头二句即写夜的降临,“忽”、“渐”二字将日、月的交替,白天与黑夜的承接,一快一慢,写得十分传神。“散发”、“卧闲敞”二句,写尽隐者闲适、潇洒甚至颓放之态,“闲敞”用法尤新奇。“荷风”一联,是备受称赏的写景名句,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曰:“荷风、竹露,佳景亦佳句也。”《网师园唐诗笺》则称:“荷风、竹露,亦凡写夏景者所当有,妙在‘送’字、‘滴’字。”二字之妙,在于以动态景物和音响映衬静境,显得心境更静。当此清风明月,良辰美景,正应鸣琴助兴,也可慰藉心中难免的寂寥之感,但却无人可以欣赏。于是极其自然地转入“幽情”即“怀辛大”的一层,却又毫不见转圜之迹。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42][143][144]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45][146][147][148]。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题解

这首诗又题《临洞庭》,以观湖起兴,借题发挥,写出作者的用世之心和希望达官贵人援引之意。张丞相即诗人张九龄,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本诗当写于此后,孟浩然游历洞庭所作。

评析

这首诗一方面显示出孟浩然的人品与诗品,也表达了生活理想与艺术风格的另一方面。孟浩然多以隐者的身份名世,这首诗却流露出他不甘寂寞的用世之心和出仕之意;孟诗描山绘水多为平淡闲远,这首诗的山水描写却气势宏伟壮丽。全诗前后四句明显分为两截,前叙望洞庭,后为赠张丞相,《唐诗从绳》(佚名辑)称之为“两切”。不过后半部分虽曲述己志,“舟楫”、“垂钓”、“羡鱼”等语在字面上却仍与洞庭湖水保持一致,不至分裂。古人作诗,在这方面心细如发。前四句描写洞庭,气势与境界极为阔大壮丽,特别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不但气概横绝,而且对偶惬当自然,浑然天成,备受赞赏:“蒸字、撼字,何等响,何等确,何等警拔也。”(王士祯《燃灯记闻》)后四句“望人援手,不直露本意,但微以比兴出之,幽婉可法”(《唐诗从绳》)。所谓“以比兴出之”,指叹息“无舟楫”、“徒有羡鱼情”暗示意欲用世之心。对此诗赞誉与挑剔两存。赞誉者以之为孟诗压卷,甚至为唐代五律压卷;挑剔者认为其在艺术上前半雄壮,后半不称,在思想上后四句表现出干进之心和乞怜之意,有损人格。其实在古代,仕人想建功立业,有所作为,舍做官外,别无他途。孟浩然的从政热情,当可理解。

过故人庄

[149][150][15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52][153][154][15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56]。题解

这是一首访友诗,描述了淡美的自然风光,朴实的农家生活,真挚的故人情谊。过:造访。故人:老友。至于这位老友是谁,不得而知,想必也是一位隐者。

评析

娓娓道来,平平道来,恐怕是这首诗给我们的最突出感受。应朋友之约和美意前往做客,是娓娓道来;朋友间闲话田家之事,桑麻麦豆,想必也娓娓道来;临别时主人的再约佳期,殷切叮咛,同样也娓娓道来。朴实民风,深情厚意,俱在这娓娓道来之中。平平道来,是指一层层道来,甚至有点平铺直叙,没有什么倒叙、插叙的出人意表之笔。首联交代事情的因由,二联描写村前的景象,三联叙述在友人家的所见所闻,四联记依依话别之情,秩然有序,平淡无奇。但艺术上的功力与“火候”,正在这娓娓道来、平平道来之中,犹如《唐诗摘钞》所说:“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炼之迹俱化矣。”是的,在看似信口道出之中,却有着艰辛的锤炼功夫,诗中如“合”、“斜”、“面”、“话”、“就”诸字,皆甚富表现力。特别是“就”字,更为新奇、惬当,为古人激赏。另外,诗中所涉及的事物,如“鸡黍”、“绿树”、“青山”、“场圃”、“桑麻”、“菊花”,皆为田家所常见,满是乡土气,人情味,亲切感。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选一)

[157][158]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159]片冰心在玉壶。题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却借送别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情怀,大约写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丞时。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辛渐的生平事迹不详。原诗二首,此选第一首。

评析“借送友以自写胸臆,其词自潇洒可爱”(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这当是本诗最引人注目处。身遭贬谪,外界难免有不少猜疑,亲友更不免挂怀,借此朋友北上之机,作一番自我剖白,虽无劝慰友人之语,但对友人的信重,却也溢于言表。“冰心玉壶”虽属用典,但也构成莹洁清白、“潇洒可爱”的意境。另外,前二句写景,后二句言情,这种方法虽不新鲜,但写景二句苍凉孤凄,既烘托了自己被贬的感怆,也映衬了惜别的黯然神伤,对友人的情谊自在不言之中。

王维

送别[160][161][162]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163][164]。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题解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或说这位友人即孟浩然。诗中以问答形式,表现隐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评析

这首诗真是“淡然片语,悠悠自远”(《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评)。将进退出处的人生大事写得如此淡然,且又以淡然的问答体出之,益见心怀的淡然。既走马送别,却又问“何所之”,显为明知故问,不如此不足以见悠然之意。如果说友人“不得意”的回答还多少有点儿牢骚不平,那么诗人的宽慰之语却别开天地。“但去莫复问”,淡语却是断语、决绝语,也使诗意陡地一转,转向隐者未来的生活,那真如闲云野鹤,舒卷自如,令人神往。不作议论之语而以白云无尽的形象告别友人,宽解友人,“结得有多少妙味”(吴煊、胡崇《唐贤三昧集笺注》),也流露出作者自己的生活理想。总之,淡而不薄,淡而有味,此诗可谓妙绝千古。

送元二使安西

[165][166]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167]出阳关无故人。题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在唐代即已脍炙人口,谱成歌曲,广泛流传,后收入《乐府诗集近代曲辞》,题为《渭城曲》,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元二的生平事迹不详。使:出使。安西即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评析

此诗极受古人推崇,宋人刘辰翁《王孟诗评》评为“古今第一”,明人敖英《唐诗绝句类选》评为“唐人别诗,此为绝唱”,陆时雍《唐诗镜》评为“语老情深,遂为千古绝调”。它成功的秘诀并非有什么高深的寓意、新奇的象征、华采的语言。它只是将司空见惯的离别用寻常语言道出,所谓“不作深语”、“自是口语”。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并无比兴隐喻,只是如实写来,烘托气氛,这气氛也并无离愁别苦。后两句直写劝酒送别,也如同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离别道情一样。只不过能够“体贴友心”,从朋友角度着想此一去四顾无友,倍感眼下故人的深情厚意。看来越能表现日常生活、日常诗意的作品,也越能赢得读者。正如一位外国美学家所说:美在生活,凡是能够令人想起生活的,便是美的。

李白

赠汪伦

[168]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题解

天宝十四载(755)春,李白游安徽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酿美酒盛情款待。临别,诗人作此诗,表达了与汪伦的深厚友情。

评析

从这首诗情感的真挚、语言的质朴,都可以看出诗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和精神沟通。《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说它“不雕不琢,天然成响,语从至情发出,故妙”,也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眼的。首联“将”、“忽”两个虚字,令人想象到李白临行的惆怅,也想象到他意外的惊喜,可谓“有神有致”,引出后面的“汪伦送我情”。这深情以“桃花潭水”加以映衬,便显得更加生动美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9]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170]直到夜郎西。题解

诗人王昌龄是李白的朋友,他被贬为龙标县尉(即“左迁”)的具体时间不可考,大约在天宝十二载(753)之前。李白听说后作此诗相赠,表达对他的同情与友谊。龙标:在今湖南潜阳。

评析

此诗的特点是深婉。它“一写景,二叙事,三、四发意”(黄生《唐诗摘钞》)。第一句的景物描写不但点出暮春季节,也衬托了感情。花谢花飞,本已令人惆怅,子规那“不如归去”的哀鸣,更添凄怆,伤感之景引出第二句友人“左迁”的伤感之事。第三、四句的“发意”并不作正面劝慰,而是忽发奇想,将心托付明月,借着月光的载体,与友人同甘共苦——这恐怕胜过任何无益的劝慰,真是“心寄与月,月又随风,幻甚”(《李太白诗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71][17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题解

大约在开元十六年(728)孟浩然入京之前,曾从江夏(今湖北武昌)乘船赴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漫游,李白在黄鹤楼作诗相送,表达依依别情。

评析

语近情遥,是此诗的特点。前二句点出人物——“故人”,点出时间——“三月”,点出事由——送别,点出送别之地——黄鹤楼,送往之地——扬州。这便全部缴足了题意。但其中插入“烟花”二字,便有一种春意盎然的轻婉之感,使不枯索。后二句不说一个“别”字,只是写景,而别意深永。其实它们景中有人,“孤帆”是朋友,“惟见”是正在远眺的诗人,宛然在目。清人吴烶《唐诗选胜直解》对此二句分析颇好:“后二句写景,而送别之意已见言表。孤帆远影,以目送也;长江天际,以心送也。极浅极深,极淡极浓,真仙笔也。”

高适

别董大(选一)

[173][174]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题解

这首诗以送别而能作豪壮语著称。董大的生平事迹不详,或说是当时的音乐家董庭兰。原诗二首,此选其一。

评析

送别不说自己的惜别之情,却从对方境况着想,此种写法并不鲜见,如“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早有文章惊海内,何妨车马走天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皆是,而“此诗妙在粗豪”(徐增《而庵说唐诗》)。其关键是“莫愁”二字。首二句先造成愁云惨淡、北风凄厉的气氛,第三句却以“莫愁”慰之,而“莫愁”的原因是“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有抚慰之情,又有推许之意;“身份占得高,眼界放得阔”(石渠《葵青居七绝诗三百纂释》)。比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关切,确显“粗豪”。

杜甫

赠卫八处士

[175]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176][177][178]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179][180][181]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182][183]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184][185]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186][187]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题解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当时由洛阳回华州住所时路遇卫八处士,作此相赠。处士指未出仕的读书人,卫八的事迹不详。从诗中看,是杜甫青年时代的朋友。作品表现了两人真挚亲切的友情。

评析

此诗之感人,集中在一个“真”字。古人评论,也多注目于此。如黄周星《唐诗快》:“此首无甚奇妙处……不过一真。”朱云荆《增订唐诗摘钞》:“只是真,便不可及,真则熟而常新。”首先是情真。二十年前的旧友,当时正少年翩翩,而今偶然相逢,鬓发已斑,儿女成群,当年同游半已凋零。抚今追昔,如道家常,无句不关人情,令人欲歌、欲哭。无一毫做作,无一句客套。其次是境真。白发青灯,相对而谈;儿辈恭立,问寒问暖;春韭黄粱,举杯劝酒;皆真切朴实,毫无客气假象。情真、境真,语言也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而结尾“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又将读者引向新的情境。

春日忆李白

[188][189]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190][191]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题解

这首大约写于天宝五、六年(746、747),当时杜甫居留长安,李白正漫游江南。诗中表达对李白作品的推赏和二人的深厚友谊。

评析

杜甫与李白是真诚纯洁的文字之交,诗是联结他们心灵的纽带,故此诗的忆念也全着眼于诗。开头二句,即表现出对这位诗友的推崇,称之为“无敌”,称之为“不群”,并以庾信、鲍照相比拟。李白的艺术成就当然远在庾、鲍之上,但在唐代以前的诗人中,他们也算是佼佼者。尾联的企盼,仍在杯酒论诗,可谓“三句不离本行”。最被古人称赏的是颈联二句,在议论中忽然插入景物,既点了“春日”之题,又使作品摇曳多姿,更“景化为情,造句三昧也。似不用力,十分沉着”(张谦宜《斋诗谈》)。

江南逢李龟年

[192][193]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题解

此诗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春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作,是年杜甫去世。李龟年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音乐家,当时也流落江南。诗中虽写旧友异乡重逢,却隐藏着无限今昔盛衰之感。

评析

此诗情感的聚焦点,在尾句的“又”字。清人胡本渊《唐诗近体》评曰:“含意未伸,有案无断,而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其实他所说的这一切,俱在“又”字中。“又逢君”,自然有昔日的“逢君”,那是在达官贵人的“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那是“寻常见”、“几度闻”,并不像“又逢”的偶然难得;那是中州盛日,你我年青,你的歌喉正美,我的诗思正茂。“又逢”之时,虽“好风景”,却是在异乡“江南”,是在暮春,是在你我俱迟暮之时,多少感怆,都在言表。古人称此诗为“千秋绝调”,“子美七绝,此为压卷”。

岑参

逢入京使

[194][195]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196]君传语报平安。题解

玄宗天宝八载(749),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奏调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节度使府掌书记。此诗即作于赴安西途中。

评析

本诗描绘了诗人远赴西域途中一个小小的但却充满感情色彩的画面。使者向东,征人向西,马上相逢,彼此都是行色匆匆。但能托使者给家人捎去一个平安口信,既可使征人由于思家情切而过度伤感的心理获得一种平衡,也可以使他在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活中减少一些后顾之忧。谭元春评:“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说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19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8][199]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200][201]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202][203][204]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205][206]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207][208][209][210],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2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题解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首诗是他在轮台幕府雪中送友人归京之作。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用了大部分笔墨来描绘边塞雪景,把送别安排在漫天风雪的特定环境之中,显得不同凡响。这是构思之奇。作者写景,也别出心裁。开篇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可谓奇特。写狐裘不暖,锦衾犹薄,角弓难控,铁衣犹著,又写风掣红旗,冻而不翻,都使人感到切肤之冷,可谓奇寒。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二句,写得白雪姿态飞扬,神光焕发,虽是北国苦寒,字里行间却洋溢着无边的春意,可谓奇丽。这是写景之奇。统观全诗,诚如方东树所言:“奇才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昭昧詹言》卷十二)

梁裴子野《咏雪诗》云:“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初唐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