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3:24:45

点击下载

作者:孙毓修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阳明

王阳明试读:

出版前言

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曾经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他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作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蓬勃朝气,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或许是受到梁启超先生的感召,1908年冬天,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推出了一套系列丛书——《少年丛书》,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这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部历史人物类学生课外阅读丛书。首任编辑和作者是林万里,第二任编辑是孙毓修,孙毓修是这套丛书的主要作者,后期加盟写作的骨干还有国学大师钱智修。他们都博览中外,以精准而严格的眼光审视中外古今文化资源,选取其中有益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材料,予以整合,编写成册。这套书出版以后,广受少年儿童的欢迎,每册前后加印达几十次,若整套书累计,恐怕达到数百次之多,发行量之大,影响力之广,在二十世纪的人物传记类图书中堪称罕见。《少年丛书》前后出版了近三十余种,每一册传主为一位中外历史名人。我们在全国各地经过多方的搜寻,共得二十八册,其中中国名人十五位,外国名人十三位。每篇先叙述名人的生平传记,后加以作者的评论,根据时事,启发少年,借以激励少年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目标,成就健全人格。著名作家茅盾在阅读这套书后曾评论说:“记事简明,议论正大,阅之足以增长见识,坚定志气。”这套出版之初即为砥砺少年志向的书影响了当时无数少年儿童由此走上振兴中国之路。著名作家张天翼、赵景深、陈伯吹等,都曾深受这套书的影响。《少年丛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当时学贯中西的通儒,不仅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也有睁眼看世界的非凡眼光。撰写本套书册数最多的孙毓修先生,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目录学家、藏书家、图书馆学家。他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少年丛书》,他还先后主编出版《少年杂志》、《童话丛书》等,被茅盾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

另一位作者钱智修,浙江嵊县人,字经宇,是著名的国学大家,博古文学家,东方学派思想家。他在学时,就以“国学国文湛深,文章洛阳纸贵”赢得尊敬,并被上海多家进步报馆争揽为特约撰稿人。1911年毕业后,他应编译所长高梦旦之聘,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1920年7月他任《东方杂志》主编,长达12年,是该杂志有史以来任期最长的主编。他还参与编辑《辞源》及《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长。

第三位作者林万里是民国年间著名的报人,原名獬,又名白水,字少泉。他幼承家学,又拜名士高啸桐(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为师。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在杭州参与创办求是书院、养正书塾、东城讲舍、蚕学馆4所新式学堂,任求是书院总教习;后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传新思想。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出任《警钟日报》主编,宣扬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帝制取消后,林万里重操新闻旧业,创办过多份报刊。

鉴于每位作者独有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热点,每位编者对人物都有自己的选择。孙毓修所撰写的大部分是中国历史名人,而且写作的视角也非常独特,如其所写的《玄奘》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不是《西游记》中的唐僧。现代的普通读者对玄奘的了解绝大部分是来自于《西游记》等小说,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却鲜有人知——玄奘取经并非唐太宗支持,相反还受限于当时的法令,他冒着生命危险才得以出境。这就需要有人为读者打开另外一扇窗户,还原真实的玄奘,而不是小说中的文学形象。茅盾先生对孙毓修所写的《玄奘》评价很高:“可以说是内容翔实,深入浅出,既宜于少年阅读,也使成年人增加历史知识。”再如《苏秦》,作为一位著名的辩士,《史记》必然为之列传。孙毓修在写苏秦游说各国发言的时候采用了《史记》中记载的史料,而在后面的评论部分对苏秦的表现作了恰当的点评,分析苏秦游说秦、燕、赵、韩魏、齐楚的过程,阐述了苏秦辩术策略的不断提高。对于国外人物的选取,孙毓修也是偏爱励志型的,如德谟士,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大演说家;彼得大帝,从受制于人,成为欧洲赫赫有名的皇帝。

另一位作者钱智修,先后写有《林肯》、《苏格拉底》、《拿破仑》等,这些都是西学东渐后中国人十分崇仰的外国名人。值得注意的是,钱智修秉承严复所主张的信、达、雅翻译原则,特别讲究传记所含的真实性。他所抒发、张扬的传主虽然都被列为人们仿效的楷模,写法却不做作,更没有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更改史实。

林万里所写的外国传记和钱智修的作法大致相近,即在第一章抒发己之传记宗旨,后文谈及传主读书之术、治学之道与其行事风格,并进行了点评。此外还有其他人关于传主的言论,更有编译者自己的评论,以引导少年儿童正确地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一味盲从。《少年丛书》的最大特色,就是“记事简明,议论正大”。书中除了记叙人物的生平故事之外,作者的评论也让这套书大为增色。其议论宏富,既能够结合少年的成长特点,指明如何学习书中人物的优良品质,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对于引导少年如何立志修身,大有裨益。

这套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全部用文言文写作,语言凝炼,文笔流畅,保持了中国传统作史传的鲜明特色。当时,白话文风已经悄然兴起,而作者能够不从时髦,采用文言写作,甚为难得。以至我们今日再读此书,依然能够体味到文言笔法的无穷魅力。然而考虑到近百年来,国人的文言文水平已经一落千丈。今日的大部分少年,阅读文言文尚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特别组织人员,将全套书进行了白话翻译。尽管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文言文的神韵依然是难以用白话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希望少年朋友通过阅读这套书,体会文言文的独特魅力,进而热爱和学习文言文。《周易》有云:“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说的就是多学习古人的嘉言懿行,对我们修身立德至为重要。古人尝言:“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壮年养德。”少年时期是人生至为关键的时候,这个时期树立什么样的志向,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往往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人生成就。而一个人少年时期读的书,也足以改变他的一生。在今日少年课外读物良莠不齐的状况下,《少年丛书》堪称鲜有裨益少年的优秀读物。若今日的少年,能够认真研读这套《少年丛书》,对于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健全人格、完善道德情操将大有裨益。或许,今日的风华少年,即是将来成就伟业的千古豪杰、泽被世人的大圣大贤。勉哉!勉哉!为什么要读名人传记——《少年丛书》白话语译序

我从小很喜欢读书,可是,因为身处偏僻山村,小的时候却无书可读。那个时候,家中只有父亲买的一本《古文观止》,儿时翻阅过无数次,虽看不太懂,却记忆深刻。有人说,儿童时期读的书,一生也难以忘记。此言确实不虚。

没有想到的是,儿时无书可读的我,日后竟然投身于出版业。今天,我国的出版业已经非常发达,给少年儿童读的书也非常多。可是,若细心寻求,真正的好书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给少年儿童介绍历史文化的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与这套百年前的《少年丛书》结缘,这套当初专为少年而写的中外名人传略,让我眼界大开,没想到,百年前的前辈们,竟给少年们创作出如此优良的传记读物。要知道,给少年儿童写作,比给成年人写作更难,尤其是给人物作传,既要符合历史史实,不可随意编撰,又要注意引导青少年如何取其长,避其短,以免误人子弟。因为,作为历史人物,不可能处处皆堪为今人楷模。这就需要作者要极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严谨精神,才能让读者从中获得纯净的人生智慧。可以说,目前各种写给青少年的人物传记,很少能与这套《少年丛书》相提并论的。

这套书中的二十八位中外名人,大多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但是对于他们的生平事迹,也许就知之甚少了。读了他们的传记,方知欲为圣贤豪杰,需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成就。“人人皆可为尧舜”,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圣成贤的资质,然而虽有圣贤之资,也需后天的不懈努力,方能成就一番伟业。所以,这一套书作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读者了解一下名人轶事,而是以伟人的事迹启迪和激励少年朋友,树立人生的志向,汲取这些英雄豪杰的人生智慧,修身立德,练就自身本领,最终成为造福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这套书虽然是写给少年看的,并不意味着就不适合大人阅读。大作家茅盾就曾大力推荐这套书。现在的青年人,乃至家长、老师,若能读读这套书,对于人生事业,教育子弟,也是大有益处的。可以说,这是一套老少皆宜的好书。《少年丛书》在当时之所以大受欢迎,销量巨大,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套书每册文字量不大,文笔流畅,史实可靠,评议精彩,这都是许多普通名人传记所不具备的。因此,这套书深受读者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

读名人传记,重在学习名人的智慧和经验。正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有涯,知也无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求到人生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智慧,而不浪费光阴?《少年丛书》中的这些圣贤豪杰,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比如孝友、善良、爱心、坚毅、勇敢等等,这些人性的光辉,都是我们的学习之处。

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将这一套书作了白话语译,希望今天的少年们,能够喜欢阅读并且从中汲取智慧。若能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有所收获,那就不负当初写作这套书的三位老前辈的一片苦心,而我们的工作也就没有白做了。

这一套书规模宏大,在校对和语译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少年丛书》语译小组 主编 萧祥剑第一章少年之义气

周秦之间诸子蜂起,老聃、庄周、杨子、墨翟(老著《老子》,庄著《庄子》,墨著《墨子》,杨著《杨子》,《杨子》今不传)之徒,各标主义,著书聚徒党,道其所谓道,而与儒家争胜。汉典,至于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学者非孔子之书不读。至宋程朱诸儒继出(黄宗羲《宋元学案》著录凡数百人,而以二程及朱子为集大成也。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弟颐,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河南人。朱熹,字符晦,又号晦庵,谥曰文,婺源人),既排斥佛老,而又讥汉唐诸儒主训诂而不求义理,非切己之图。乃发六经之精蕴,穷究身心性命之学,融会贯通,研精极微。人得其一言一行,皆可受用于无穷。此道学(道学之名词,实始于宋。《宋史》特著道学传,亦称理学)之所以不磨也。

朱子既没,其道益章,上自帝王,下至逢掖之士,莫不宗之,而无有异说者。惟同时陆九渊(九渊,字子静,江西金溪人,学者称象山先生。兄九韶、九龄,皆名儒也)与之不合。盖朱子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陆子之学,则以尊德性为宗。此朱陆异同之公案,所由来也。至明之中叶,阳明王氏之学以兴。阳明之学,出于陆氏,原与朱子异道而同归。乃反对之者,辄斥之为异端,目之为空谈,朱王之间,成为水火。盖两家门户之见,非定论也。夫天下之理无穷,而后来者胜,甲彼而乙此,非今而是古。此吾国之通病,岂独对与阳明为然也哉?

阳明之学,将于下文发之。兹先以其少年之生涯,贡与读者如左:

阳明,姓王,名守仁,字伯安,追封新建候,文成其谥也。先世本居山阴,自山阴徙余姚。父华(字德辉,又号龙山),复自余姚迁还山阴。今绍兴城内有光相坊者,其旧居也。及长,筑室于余姚之阳明洞,读书其中,故学者称为阳明先生。以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生于光相坊宅中之瑞云楼(纪元前四百六十年)。

阳明十一岁时,因其父宦游北京,祖天叙(号竹轩)携之作京华之游,道出镇江,游金山。有客欲作诗,而苦吟不就,阳明在傍,代赋一首,见者皆惊赏之。一日,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师曰:“读书登第耳。”阳明曰:“恐未是,当读书作圣人耳。”尝暗诵祖父所读书。祖讶之,曰:“向闻祖读时已默记矣。”

方是时,海内虽清晏无事,而直隶有石英、王勇之寇;陕西有石和尚、刘千金之乱。阳明方童年授读,忽厌弃诗书,发班超投笔之想(后汉班超,为人佣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独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详见《少年丛书·班超》)。出游居庸,见塞外人骑健马,驰逐平原,慨然有杀贼立功之志。乃留居其地,躬习骑射。弥月而归,感慨时事,欲学贾生上《陈政事疏》(汉贾谊,世又称为贾生。文帝时期上《陈政事疏》)。以知兵自负,意气卓越,不可一世,诚奇童也。其父不许,乃止。阳明十七岁时,至江西迎娶。合卺之日,偶行入铁柱宫,与道士谈养生之术,终夜不倦,若不知结褵之事,即在今夕者。妇家候之不至,出而大索,亦不获。至明日始归,补行婚礼。妇翁诸养和,为江西参议,款婿居于署中。有纸数箧,日取之学书,书法大进。尝曰:“吾始模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阳明小时聪明,当时颇多附会之言。后世史传,亦即因之。相传阳明娠十四月而生,五岁犹不能言。有神僧过而目之曰:“好个孩儿,可惜名字道破。”盖阳明生时,其祖母岑,梦云中鼓乐送儿来。惊寤,已闻啼声,因以云为名也。其父母闻僧言,更以今名,既能言。夫胎孕之过期,与言语之迟早,皆不过产母与小儿生理上之关系。乃悉指为神奇之事,亦缘吾国崇拜英雄之心太盛故也。史又言阳明十一岁时,在京与儿童出游长安街,遇相者曰:“吾为尔相,尔发拂领,入圣境;发至上丹田,结圣胎;发至下丹田,圣果圆。”如此云云。则人之为圣为愚,于赋形之初,已一成而不可变。愚者苦学而不能进于高明,圣者淫昏而不能流于不肖,天下有是理哉?

明承宋元遗风,崇尚理学。草野之间,砥砺名节,聚徒读学,以高风亮节名世者,所在多有。有明一代,民所以醇厚,士节之所以高洁也。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县)娄一斋(名说,字克贞,别号一斋,及卒,门人取谥曰文肃),亲传康斋之学(吴与弼,字子传,别号康斋,崇仁人,隐居躬耕,不求闻达),读书乐道,远近尊之。阳明在江西就婚,比归,舟过上饶,特往谒之。一斋见其思想不凡,与语圣贤之学。阳明闻之,甚喜,以为圣人必可学而至,遂从一斋问学,深相契也。【批评】

春秋时,鲁大夫叔孙豹对范宣子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一法制创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如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周公、孔子者,谓之立德矣。救危治难,功满于时,若禹之治水,稷之播榖,谓之立功矣。老、庄、荀、列、孙、吴诸人,创立哲学;屈原、宋玉、贾谊、扬雄、司马迁、班固诸人,撰集史传,妙解文章,后世传诵,皆是立言者也。中外人物,其不朽者,皆不出此三者之范围。近世学人,则皆有趋重于立功之势。盖以生当国家危急之秋,遂觉立德立言,甚是迂缓;又当列国竞争,功利主义,物质文明极盛之日,遂人人有愿学铁血宰相俾斯麦、发明家奈端瓦德之想。呜呼!此诚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也矣。立德、立功、立言,看似三事,其实则一。能立德者,必能立功;能立功者,必能立言;能立言者,必能立德。而或以立德闻,或以立功闻,或以立言闻,则各以其机缘之凑泊而成,岂平日所能预定乎?夫功者,德言之表见于外者也;诚于中,则形于外。不以德言为根柢,而妄冀立功,是犹望折枝之花生佳果,指无本之水为源泉也,岂可得哉?

欲救此弊,则莫如返亲先儒性理之书,涵养其德性,心平气和,而后可以知所自处。故今传阳明先生,先生以一人而备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之德。其生平事迹,莫不可惊可喜。固非若其余理学家之满纸迂腐气,为少年人所不欢迎者。

观阳明少年,天才卓然。但此正未可喜,譬诸不受羁勒之良马,其胜踔之材,虽高出于驽骀,而亦难免于败驾。后汉孔融,方十岁,谒李膺。膺奇之。陈炜曰:“夫人小出聪明,大未必奇。”正谓少时聪明,尽赖天资。有此天资,而居则有贤父兄之裁成,出则有名师友之琢磨,为圣为贤,自不难矣。如其不然,则所有聪明,必至误用,而无所成就。故早慧之子弟,为父兄者当加意教之。

唐李泌七岁作诗,即有惊人之句,傲然自负。张九龄戒之,泌痛自克责,至于流涕。及长,遂成名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少年即有文名,谓之四杰。裴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得令长,余得善终为幸。”其后勃溺南海,照邻投颍水死,宾王以反被诛,炯终盈川令,皆如行俭之言。

观此数事,则知阳明之代客赋时,欲陈政事疏,皆非养成大器之道。不遇娄一斋,则将来之结果,正未可知。

天资拙者,倍以人力,则亦可及得天资高者。但毕竟天资高者占便宜,如阳明听一斋一席之话,即能洒然自悟,立定根基。此事甚难,非天资绝高者,不易办到。

年谱记阳明二十二岁,赴京会试,不第。宰相李西涯慰之曰:“待汝作来科状元,试为来科状元赋。”阳明拈笔而就。有忌者曰:“此子取上第,目无我辈矣。”来年再试,果为忌者所抑,观此则知少年狂放之果非福也。

在周朝到秦朝的这几百年时光里,诸子百家涌现,老子、庄子、杨子、墨子等人,各自标榜自己的思想(老子著《老子》,庄子著《庄子》,墨子著《墨子》,杨子著《杨子》,《杨子》没有流传下来)。他们写下著作、聚集学徒,宣讲他们的思想,与儒家争锋。汉朝建立后,到了汉武帝年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榜六经,天下学子就只读孔子的著述。到了宋朝,程颐、程颢、朱熹诸位大家登上历史舞台(黄宗羲《宋元学案》记录了几百人,其中以二程和朱熹为集大成者。程颢,字伯淳,被称为明道先生。他的弟弟程颐,字正叔,被称为伊川先生,河南人。朱熹,字符晦,又号晦庵,谥号为文,婺源人),他们不但排斥佛家道家,也不满汉唐诸多儒士主张字字精研经典,却不去思考经典中的道理,觉得这并不是修养己身的学法。于是钻研儒门《六经》中的精髓,穷尽探究修身养性的妙理,研习天赋和禀受的学问,融会贯通,天人一脉,精深微妙,无处不通。只要悟得他们的一言一行,就可以受用无穷。这便是道统传承的学问(道学的名词,实际上从宋朝开始的,《宋史》中特意写了《道学传》,也称为理学)之所以能历久弥新,跨越时光的阻隔,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原因。

朱熹先生故去以后,他的学问被后人发扬光大,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寒门学子,没有不崇信他们的。当时只有一位陆九渊先生(九渊,字子静,江西金溪人,学者称象山先生。兄长九韶、九龄,都是当时有名的儒士),不赞同他的思想。大体说来,朱子的学问是把用事实来砥砺学问当作主旨;陆先生的学问,则把反省内心、磨练性德作为主旨。这就是朱熹、陆九渊这一公案的由来了。到了明朝中叶,阳明王氏之学兴起。王阳明的学问,是从陆先生的学问中阐发出来的,本来就同朱夫子的理论殊途同归。但是那些反对他的人,就指斥他的学问是异端邪说和空谈。朱熹和王阳明两派之间,便势同水火了。大体说来这两家的学说见解,本来并没什么定论。天下的道理无穷无尽,而后来者居上,于是各说其词,各行其道,厚古薄今,贵古贱今。这是我国儒士的通病,怎么会只对王阳明的心学指斥呢?

王阳明先生的学问,我将在下文中阐述。先将他少年的时光介绍给读者。

阳明先生,姓王,名守仁,字伯安,死后追封为新建侯,谥号文成。他的先祖本来居住在山阴县,后来搬迁到余姚。其后,他的父亲王华(字德辉,又号龙山)又将家再次迁回了山阴。现在绍兴城里,有座光相坊,这便是他的故居了。他长大后在余姚阳明洞里建了座书房,常去洞中读书,所以后世学者就称他为阳明先生。他于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在光相坊瑞云楼出生(公元前460年)。

十一岁时,他父亲去京城做官,他的祖父天叙(号竹轩)便带着他去京城游玩,需经过镇江、金山。当时有位游客打算作诗,苦苦思索但就是吟不出,王阳明在一旁替他吟了一首,看到的人都大为惊讶赞叹。一天,他问私塾老师:“什么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是读书登第作官。”王阳明反驳道:“恐怕不是。应当是读圣贤书,为圣成贤才是。”他曾经暗暗记下祖父读的书,祖父大为惊讶,他说:“以前听您读书的时候已经默默记下啦。”

在那时,边疆虽然平安无事,但直隶有石英、王勇贼寇,陕西石和尚、刘千金作乱。王阳明读书没多久,忽然厌恶并嫌弃诗书,想效仿班超一样投笔从戎,征战沙场(后汉班超,替人抄书,曾经放下笔叹息说:“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就应该效仿傅介子、张骞,在异域建功立业,来博得封侯,怎么能一直在笔墨间打交道呢?”详见《少年丛书·班超》)。他去居庸关游历,看见塞外健儿骏马飞驰,于是产生了军旅杀敌、立功报国的想法。于是留下来,在那里学习骑射。过了一个月后回家,又感慨起时事,打算学习汉朝贾谊(汉代贾谊,世人又称为贾生。文帝时期上《陈政事疏》)上疏谏事。当时他自负通晓军事,意气卓越,不可一世,也算得上是个奇才。父亲不准许他从军,他只好作罢。等他到了十七岁,去江西迎娶诸家女儿,婚礼当日,他在迎娶的路上偶然走进铁柱宫,同道士谈起养生的法门,一不留神谈了一整夜,好像压根没想起来当晚就是洞房花烛夜。结果女方等他没有等到,到处寻找,也没找到。等到次日早上,他才跑回诸家,又补行一遍婚礼。他岳父诸养和,是江西参议,在官署里款待王阳明。他存了几个书箱的纸,王阳明平日无事拿了箱里的纸练字,书法大为长进。他曾说:“我开始临摹,只学会了字形的写法,后来举笔的时候不轻易落纸,而是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而久之通晓了写字之法。”王阳明小时侯很聪明,当时也有很多附会的言论。后来的史传中,也多沿袭了这种说法。相传王阳明是母亲怀孕十四个月后才生下来的,五岁时还不会说话。有位神僧路过见到他之后,感慨说:“好个孩儿,可惜名字道破了天机。”原来王阳明出生的时候,他的祖母岑氏梦见天边云中鼓乐齐鸣,吹吹打打送来个小孩,惊醒之时就听见胎儿呱呱坠地的哭声了,所以一开始,给他起名叫王云。后来他的父母听了神僧的话后,改为后来这个名字,他才会说话。一般说来,小孩子无论是出生时辰准确与否,乃至或早或晚开始说话,都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生理上一点联系罢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件神奇的事,这也有国人崇拜英雄的心理太甚的缘故。史书上又说他十一岁时,在北京长安街上跟小朋友们玩耍,遇到个相面的人,告诉他说:“我给你看看相。当你头发长到脖颈时,你将进入圣境;当你头发长至上丹田时,将结圣胎;当你头发长至下丹田时,你的圣果将圆满。”如此种种。要是果然是真的,那么一个人的人生命运,一出生就定下了,天生愚钝的人日日千磨万击也不能变得高明;而圣贤人即使沉迷享乐、昏昏度日也不会没出息,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呀?

明朝秉承宋元崇尚理学的风气。有学问的人在市井之间,村野之中,磨炼自己,以保持清廉的名节,聚集学生读书研学,很多人都因为高尚的道德与行为被世人称道。这便是明朝一代民风淳厚、士子高风亮节的缘故。上饶(现在江西省上饶县)有位娄一斋先生(娄一斋名说,字克贞,别号一斋,死后门人给他取的谥号为文肃),亲自传授先达康斋先生的学说(吴与弼,字子传,别号康斋,崇仁县人,隐居起来自耕自种,不追求显达的名声),他研习经典,乐于求道,周围人都很尊敬他。王阳明在江西结完婚,回家路上船经过上饶,特意拜望他。娄一斋见到他思想不同一般人,便同他一起谈论圣贤学问。王阳明听闻后大为欢喜,坚信圣人境界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于是就从师于娄先生,两人特别投机。【评论】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对范宣子说:“至高无上的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创立学说。”所谓立德,就是在自己的时代创制一种制度而造福于后世无数代人。自古以来,如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周公、孔子等都算在这一类。所谓立功,就是拯救国家于危机,造福一个时代的人,好比说大禹治水、稷氏播种,要算到这一类。像老子、庄子、荀子、列子、孙子、吴起等人建立哲学,屈原、宋玉、贾谊、扬雄、司马迁、班固等人,撰文著史,说解文章,后人传诵至今,他们算是能做到立言的人。古今中外无数英杰,他们所以名标青史,千载不朽,都出不了这三条。近代的学者,都有看重立功,不重视立德立言的倾向,因为生在国家危难之际,觉得立德立言未免迟缓。又正是列国争霸,功利主义极盛之时,于是个个都有学俾斯麦从政,耐端瓦德搞发明的想法,这的确是舍本逐末的做法。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件事,本质上是一件事,能立德的人,必定能立功,能立功的,必定能立言,能立言的,也必定能立德。这些伟人有的以立德闻名,有的以立功闻名,有的以立言闻名,他们只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都是机缘巧合聚合而成,怎么能在平日里就预先定好呢?事功,是德言的外在表现,只要己身修养到了火候,功业自然就能做成。不把德行学问当作根基而妄想立下不世功勋,就好像想让折下的花长出果实,想让没有源头的水成为清泉一样,怎么可能实现呢?

想要解决这一弊端,最好是学习先儒修性言理的经典,涵养性德,平心气和,这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德行学问达到什么水平。所以现在为王阳明先生作传。因为他一人立下三不朽的功劳,生平事迹无不是可惊可喜的,不像其他理学家满纸迂腐,不受少年人欢迎。

看王阳明先生儿时天资卓绝,但这样正是叫人担忧的,好比没有马具去拘束的良马,虽然资质奇佳,远远超过劣性的马,但不受驾驭终究难成气候。后汉孔融十岁时,去参见李膺,李膺对他的才华很惊讶。陈炜说:“人小时聪明,大了未必会有什么成就。”正所谓小时候的聪明,完全仰赖天资,有了如是的天资,平时在家有父亲兄长的教诲,出外有老师朋友的磨练,成圣为贤,自然不难。要是不这样的话,无论天资多么聪明,终究还是误用一世,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自小聪慧的子弟,做父亲兄长的人,一定要格外用心教育他。

唐朝李泌年方七岁便可作诗,还常写出惊人的诗句,秉持着如是才华,他就特别骄傲自满。多亏张九龄训诫他,让他深刻感受到自己的错误,痛哭流涕之下决心悔改,长大后才成为栋梁之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从小就凭借文学名声大振,当时被并称“初唐四杰”。裴行俭评价说:“士子最终的成就是否高远,并不取决于他文学成就的高低,主要看他内在涵养的厚薄、器量的大小、学识的深浅。王勃这几个人虽然文采斐然,但是却非常浮躁,为人处世上并不高明,怎么是能享得起爵禄,做得了大事的人呢?就杨炯显得沉着冷静,大概能做得个小官,剩下几个能善终就已经不错啦。”这之后王勃南海溺死,卢照邻颍水自沉,骆宾王反叛受诛,杨炯做了盈川令,都跟他预言的一样。

看这些先人的例子,就知道王阳明替游人作诗,打算上书谏事这些行为,都不是修养己身、成就大才的做法。要是没有遇到娄一斋先生,后来的人生命运如何,也很难说啊。

天资拙笨的,只要比别人加倍努力,那么也可以赶上天资高的人。但是毕竟天资高的人占便宜,如王阳明听了一斋先生的一席话之后,便能洒然自悟,立定根基。这事很难,不是天资绝高的人,难以轻易办到。

年谱记载王阳明二十二岁时进京会试不中,当时宰相李西涯劝慰他说:“期待你明年考中状元,请为明年的状元写个状元赋。”他提笔就写了一篇。有人嫉妒地说:“等这小子拿了状元,定然是要轻看我等。”结果他第二年再去考试,果真被嫉妒他的人压制,现在看来年少轻狂果真不是福气啊!第二章龙场之谪

少年读此章所记,则知人欲革除旧习,一变至道,诚有如东方朔所谓谈何容易者也(语见汉书本传)。虽以天资卓绝,如阳明者,尚历尽无数之魔境,始能拨云雾而见青天,况他人哉。

阳明始闻一斋之言,归家取考亭之书读之(考亭,即朱子。所著有《诸经章句》、《文集语录》等书),至上光宗疏,有曰:“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乃悔前日用力虽勤,而无所得者,欲远故也。因循序以求之。然中心傍徨,无以自处,沉郁既久,因得心疾。偶闻道士谈养生术,惑之,颇思遗世入山,然又不果。

自成化(明孝宗年号)以来,南省常有盗祸,烽火频惊。阳明忧之,因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平居研究兵术,遇宾客宴会,常聚果核,列阵势为戏。及登进士第,以其研究所得上疏《论边务八事》。

始得进士,观政工部。未几,又改官刑部,奉命至安徽治狱。事竣,游九华山。有道士蔡蓬头者人以为仙,阳明特往见之。又闻地藏洞有异人,坐卧松毛中不火食,阳明历岩险访之。其好奇如此。阳明在京无聊,辞官归越,筑室阳明洞,行道家导引之术。友人王思舆等来访,阳明命仆迎之,且历语中来迹,似先知者。众惊异,以为得仙术。阳明亦自喜。久之,乃悔曰:“此非正道。不足学也。”遂屏去其术,欲验出家远遁,又念祖母及父尚存,因循未决。后忽悟曰:“爱亲之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不啻自绝其良心矣。”尝居西湖,闻有僧禅坐三年,欲以成佛。阳明问其家,以有老母对。因与语爱亲之道,僧涕泣谢,归。

阳明至此,忽忽三十四岁,出入于儒释道三家之间,志意茫然,中无定见。日月易逝,壮岁蹉跎,思之可惧。复入京,官兵部,与湛甘泉定交。湛名若水,字元明,广东增城人,亦明之大儒也。未岁,即有三大杖谪龙场驿丞之事。

武宗(年号正德)即位之初,信用旧太监刘瑾(瑾,兴平人。本姓谈,幼自宫投中官刘姓者,以进用,冒姓刘,后以擅权伏诛)。瑾复引其党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邱、聚高凤、罗祥等相交结,时谓之八虎。日导帝游戏,由是怠于政事。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上疏谏诤。帝怒,下诸人于狱。阳明上《宥言官(谓谏官也,即指戴薄等)去权奸疏》,谓:“铣等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忍,以开言路。”从来时政得失,人民不得议论者,谏官(即御史肃政也,今名史)得言之。故谏官一职,朝野皆视为神圣不可侵犯,虽专制之君,亦不敢贸然斥退者也。武宗即位伊始,即罪戴铣、薄彦徽,失德甚矣。而廷臣无一人营救者,阳明故不能已于言也。

疏上,帝大怒,廷杖四十(廷杖者,帝怒其人,即就朝堂杖之。《礼》刑不上大夫,明世公然行之,实可骇怪之甚者也),谪贵州龙场驿(今贵州修文县境)丞。元明清之世,官中文书,皆于陆路设驿,命一丞主之,其秩甚卑。况龙场在贵州万山之中,蛇虺蛊虫之所聚,蛮烟瘴雨之与居,中原士大夫,鲜有过此者。阳明其何以堪此?乃闻命,即日出国门,将至贬所。而刘瑾恨之不已,暗中遣人伺阳明于路,欲害之。阳明行至钱唐江(在今浙江杭县),令从者扬言已投江死,而密附商船往舟山(舟山岛,今属浙江定海县)。海风大作,船漂至闽界,登岸,在荒山野径中,独行数十里。夜扣僧舍求宿,僧不纳,更趋野庙,倚香案而卧。夜半,闻虎绕屋而啸,树叶簌簌下。阳明安然不惊,其能不动心如此。

阳明欲遁世不出,以逃龙场之谪。既念如此则刘瑾之憾愈甚,不能快心于己,将迁怒于父,遂奋然上道。比抵其地,从者皆病。阳明亲析薪汲水,作糜饲之,又为歌诗谈笑,以相解慰。然而万里投荒,一身无主,衣食不继,生命可危。境遇之厄,可谓至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则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曰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语本《孟子·告子下》)。天使阳明困苦颠连至如此,欲使之动心忍性,而付以继往开来之大任也。

阳明此时,因思设使圣人处此,将以何道自遣。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格物致知之说,首见于《大学》),不觉呼跃而起。人欲去而天理见,始于是矣。虽其愤懑不平之气,犹不能尽消,而进德之根基,已确乎不可拔矣。【批评】

人生营营,莫不有欲。欲念去,则志气清明,浩然之气,塞乎宇宙,为圣为贤,皆不难矣。然此事最难,正要静气凝神,屏去私欲,则中心纷扰,杂念愈多,李太白诗“抽刀断水水更流”,此之谓也。释道二家谓之魔,吾儒谓之欲。《西游记》,宗教家之小说也。唐僧方一意取经,而魔难乘之,至于七十二次而后已,此喻进德之难,非大勇者不能斩除葛藤,自辟正路也。

阳明在未谪龙场以前,何尝不有志。然见一样,喜一样,心无定见。既欲从一斋甘泉讲学,又欲入山作道士;既欲入山作道士,又欲作进士,又欲杀贼立功。如此而欲践其圣人可学而至之言,难矣!从知人生何处不逢磨难,岂必西天道上。

后来规规矩矩,作一进士。刘瑾以一刑余之人,专权误国。阳明不顾利害,抗疏参之,是真大丈夫男子汉之行为。龙场一谪,人皆惜之,不知从此而阳明身心中之磨难去矣。

阳明在龙场,已能动心忍性,一归于道矣。而得失利害之见,犹不能廓然忘机。读旅文(《王阳明先生全集》卷十),可知其胸中犹有几许不平之气,未臻乎不知不愠(《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含怒意),抱道自乐之慨也。

名人修养,多择深山穷谷之中;卜筑数椽,与世相忘。读圣贤之遗书,玩自然之现象,则志气日趋于高。明名人遗迹,山水生辉,白鹿(白鹿,即在江西庐山,宋时朱子于此讲学)阳明,先后同揆矣。

少年人读这一章的内容,就知道一个人打算去除恶习,走上正途,当真有如当年东方朔所说的“谈何容易”。像王阳明这样,凭借卓绝的天资,尚且要破除无数魔障,才能拨开云雾看见青天,何况别人呢?

王阳明从娄先生处听到了他的真知灼见,回家拿出朱夫子(考亭,即朱子,著有《诸经章句》《文集语录》等书)的著述来读,读到朱给光宗的上书中说道:“保持恭敬秉持志向,是读书的根本;循序渐进研精研微,是读书的要诀。”他就深悔自己先前因为好高骛远,虽然勤奋努力学习,但却没什么实际收获。所以为了长远的目标,开始循序渐进地求学。但是他心中彷徨无措,没法一个人独处,忧郁了好一段时间,因而落下了心病。偶然间他听到道士谈论养生的方术,被其神妙之处迷惑,就想隐居山林,但终究没有成行。

当时南方有很多从明成化年间就兴起的盗匪,掠夺财物搅扰民众。他对此很为担忧,因而感慨地产生了澄清天下的志向。平时研究带兵打仗的技巧,遇到同宾客一起饮宴,常常凑出些果核,排列军阵来当作游戏,等到进士及第,他就把他的研究成果汇编成《论边务八事》上奏皇帝。

当他刚中进士的时候,在工部见习,后来又改去刑部做官,奉皇上命令去安徽管理牢狱,事情做完后他去九华山游玩。当时有个道人蔡蓬头很是神异,人们都把他当作神仙下凡,王阳明特意前往拜访。后来他又听说地藏洞有个怪人坐在松针堆里,不吃熟食,他也亲自爬山去见,他的好奇心就是如此这般。他在北京闲来无事,就辞官回老家,在阳明洞里建了书房,亲行道家炼气术,朋友们偶然来拜访他,他早早就能派僮仆去迎接,几次说话都仿佛能够未卜先知。大家都对此非常诧异,觉得他已经习得了仙术,他自己也为此十分欣喜。等时间长了他又有些后悔,说:“炼气修仙并非正途,不值得去学。”于是就放弃了修仙。后来又有了出家的想法,但是想到祖母与父亲还活着,有些犹疑不决,后来顿悟:“眷恋亲人这一念,在襁褓之中便已经生发,这个念头要是摒弃了,那么不就是放弃良心了吗?”后来他在西湖边住了一段时间,听说有个僧人禅坐三年,想要成就佛果。王阳明问他的家人,僧人回答说老母尚在。于是王阳明便同他讲了一番顾爱亲人的道理,僧人听闻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拜谢他之后就回家了。

王阳明一转眼已经有三十四岁了,在儒释道三家间出出进进,没有什么确定的志向,也没有什么既定的目标。奈何光阴如箭,日月如梭,他细细思量后大为惶恐,就再次入京,到兵部为官,同当时的大学问家湛甘泉结交。湛甘泉,名若水,字元明,是广东增城人,也是明代的大儒。年底,就发生了他受廷杖、被贬谪龙场的事。

当时明武宗(年号正德)即位,信任旧太监刘瑾(刘瑾,是兴平人。他本来姓谈,小时候自宫投奔一位姓刘的宦官,得以进宫,就冒姓刘,后来因为擅权被杀)。刘瑾勾结其朋党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邱、聚高凤、罗祥等,当时世人称为“八虎”,惑乱圣听,每天放纵小皇帝玩耍,使他懈怠政事。当时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上书进谏,被他打入大牢。王阳明上陈《宥言官(指谏官,就是戴、薄等人)去权奸疏》,说:“戴铣等谏官的职责,在于向皇上进言,保证皇上不受奸邪蒙蔽,这些官员分明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们的言论是对的,就应该接纳他们的言论。就算说错了,也应该包容他们,这样才能鼓励群臣上书谏言献策。”历来皇朝,政事得失,老百姓不够资格议论,只有谏官才能议论指谪。所以谏官这个职位,历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再专制的君主,也不敢贸然申斥定罪于他们。而明武宗刚即位,就治罪于戴铣、薄彦徽,实在是太失德了。然而群臣中却没有人敢去营救,所以王阳明看不下去而忍不住说出来。

这道奏折一上,皇上大为恼怒,当庭杖打四十下(廷杖,就是皇帝对某大臣很生气,就当堂杖责这人。《礼记》中说“刑不上大夫”,明代却公然杖责大臣,实在是骇人听闻啊),将王阳明贬谪到贵州龙场做驿(今贵州修文县境)丞。元、明、清时代,官府文书,由驿站传送,每个驿站由驿丞管理,是极卑下的官职。况且龙场那个地方群山环绕,毒虫满野,瘴气弥漫,中原士子,少有经过。王阳明怎么受得了这个苦?他接受命令当日就出了城门,去往龙场。但是刘瑾对他怀恨不已,偷偷派人埋伏在路上,打算暗害他。他走到钱塘江(在今浙江杭县),派随从散布消息说他投水死了,偷偷依附商船去舟山岛(舟山岛,今属浙江定海县),路上海风大作,商船飘到闽南地界,上岸后在荒山里独自走了几十里路。晚上敲开寺院的门,请和尚留宿他一晚,但和尚没有同意。于是他就跑到荒野里一座破庙,靠着香案睡下。半夜听到老虎绕着屋子大吼,树叶都随着簌簌落下。他却安然不动,毫无惊诧之意,他能心神凝定、如如不动到这般境界。

他当时打算隐世,不再回返凡尘,以逃过去龙场的贬谪。但想到如果自己不去,刘瑾不得出气,定要加害自己父亲,最终还是咬紧牙关上路。等到了龙场,所有随从都病了,他亲自照顾他们,砍柴、打水、熬粥,又给他们唱歌、做诗、聊天,相互慰藉。但是万里迢迢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