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屈原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09:21:41

点击下载

作者:曹睿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美人:屈原传

思美人:屈原传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思美人:屈原传/曹睿著.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6

ISBN 978-7-5183-1743-1

I.①思… II.①曹… III.①屈原(约前340-约前278)-传记 IV.①K82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03897号

思美人:屈原传

曹睿 著

出版发行: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定安门外安华里2区1号楼100011)

网  址:www.petropub.com

编 辑 部:(010)64523607     图书营销中心:(010)64523633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北京晨旭印刷厂

2017年6月第 1 版        2017 年6月第1次印刷

880×1230 毫米   开本:1/32    印张:9.625

字  数:175千字

定  价:45.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图书营销中心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混乱的时代,

充斥着权与谋的争斗。

灰色的权谋却未能将他的理想掩埋。

他用崇高的品格,

燃起理想的烛火,

照亮楚国灰色的天空,

也照亮了后世的诗词文学。

动荡的时代给了他坎坷的

际遇,

也打磨了他圣洁的品格,

生命中的悲欣交集,

汇聚在笔尖便成了

唯美的诗句,

浪漫的笔触携手无尽的想象,

将丑陋的现实世界

与完美的梦境相连,

穿越千年,

成为华夏文学奔腾不绝的

泉眼之源。

选题策划:马 骁

责任编辑:秦 云

责任校对:黄京萍

封面设计:弘果文化传媒序 言 FERFACE

历史,讲的是仁义道德;政治,讲的是纵横捭阖。

往事如烟云,隔着层层时空交叠,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带着世世代代的多重解读,模糊了生动真实的那年那月。

千年悠悠,汨罗江畔,今人吟着古老的诗歌,试图唤醒那碧波之下不朽的灵魂。他不是时间长廊中一个模糊的背影,他的血与肉,铸成浩宇苍穹。

生于战国楚地,他是国之骄子,能文能武,一生掌管王族三姓。

他是屈原。七国争霸,群雄逐鹿于天下。他一身孤傲,满腹才华,以帝师之名流芳。

一曲离骚,传唱万代。忧国民之情,伤理想之痛,开创一片艺术先河。

除了文采出众,屈原还独具政治谋略与才能。他推行“美政”,崇尚苏秦的合纵之术,并躬身外交,为楚国联合六国之力,共同对抗秦国。无奈毁于宵小之辈,流言之毒。

他心有执念,唯愿报效国土,无奈所托非人。扶不起来的庸君,轻信奸臣,惑于女色,却将屈原推向流放之旅。汉北与江南,记录了屈原的声声叹息,不曾留恋浮名,唯有一腔热血无处纾解,只得化为诗篇,沿途开放。

楚国沦落,楚怀王被害。新君无能,国土继续动荡。屈原深感无力回天,怀揣着一生所憾,沉入河底。

屈原一生注重仪容,他将衣衫抚平,头冠扶正,手握佩剑,走入河心。百姓恸哭,男男女女跪地哀号。此情此景,天地动容,屈原若有魂魄,必定涕下。

自此,“屈原”两个字注定被铸成丰碑,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代名词,并留下一种最深情的纪念,叫作“端午”。

光阴如梭,更迭只在弹指一挥间。浩大时空里,生命如尘埃,留下的姓名,皆带着一个时代的血泪。政治斗争中,屈原是败者,而论精神高洁,他已注定屹立不倒。

虔诚的香火,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他焚烧。第一章 后皇嘉树意气风发少年时

自此,

屈原两个字注定

被铸成丰碑,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

代名词。1 以屈为姓保持心灵的洁净

那些风云人物,执着历史的笔,挥墨在时间上,成就了一个时代永恒的印记。在两千多年前那个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屈原,正是楚王朝里的一个不凡的执笔人。

山清水秀,地灵人杰,自古景色优美之地,多出品行优秀之人。灵秀之地,物华天宝,上天将所有的美好都汇聚在一个地方,青山碧水,鸟语花香,芳草鲜美,生长在这样的环境,必然会拥有卓尔不群的品格。

自古以来,湖北省秭归县便是块风水灵气聚集的宝地,它被长江三峡围绕,蓝天白云、逶迤群山,澄澈江水相映成趣,站在山水之间,宛如身在画中。

屈原就诞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也是因为他的故事,秭归县才有了现在的名字,其源于《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多个朝代的见证者,商朝时期为归国所在地,西周朝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汉朝置秭归县。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置秭归郡,避郡县同名而改秭归为长宁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罢天下诸郡,改长宁为秭归。

古人言:“富贵当思原由,英雄莫问出处。”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出身并不能决定他未来的发展和成就,然而,一个好的出身和家庭环境的确有利于让一个人养成美好的品性和成熟的心智。

屈府就坐落在这个美丽的小村落,在这里,屈氏家族迎来了一个健康的男婴,出生时恰逢寅年寅月寅日,是个难得的良辰吉日,天时地利人和,一切仿佛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将好运全部送给这个孩子,人们都预言他将来必成大器,大有作为。因此,屈原的降生也为这个没落的家族,燃起了复兴的希望。

但凡提及复兴,必然是曾经辉煌过,而屈家的历史,的确如此。“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在《离骚》中,屈原曾这样毫无保留地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先祖和家世:“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我已经去世的父亲名讳为伯庸。我生于寅年孟春月庚寅日,我的父亲思量着我出生的时间,赐予我象征美好的嘉名:我的名为正则,字为灵均。”

后人只道屈原,以为他姓屈名原,却忽略了他原本卓尔不凡的身世和这身世对他的性情品格带来的影响。

屈原本姓芈,和楚王是同族同宗,其祖先原是楚武王的儿子。芈姓出自黄帝颛顼族系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

屈家后因被封到屈地为官,更名屈瑕,后来也就渐以“屈”字为氏。古人姓氏有别,人前只称氏不道姓,所以后人也只以为屈原姓屈。

屈原的祖先都曾在楚国担任要职,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家便没落了许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之贱贫。”足以见得当时家族境况。

屈原的父亲伯庸为屈原取名为“平”,取字为“原”,是希望屈原能够胸怀“正则”,性情“灵均”。好在屈原没有辜负父亲和家族的期望,他用一生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对这个名字的当之无愧。

屈原出生时的楚国,在当时已经是一个繁盛的国家,傲然耸立在南国的土地上。楚从西周汉江流域兴起,在长江流域壮大,以雷霆之势跨过长江向南挺进,疆域不断扩大、人口繁衍众多,在战国中后期已经成为各诸侯中的翘楚。

只是,当时在政治上已经出现了衰颓腐败的迹象,而此时的屈原,只是个不懂世事的幼童,对于时局,浑然不知。

当时社会正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度,而制度的大变革,必然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冲突矛盾也更加尖锐。阶级斗争愈演愈烈,农民反抗不断,庄的起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场轰动楚国的农民起义,不仅代表了底层人民的怒吼,更为一个政权交替、制度衰落敲响了警钟。

社会大变革的洪流席卷而来,屈原的前途命运未卜。但变革并不意味着诀别,而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新生,正如蝴蝶破茧而出,化蛹成蝶般,虽然过程无比痛苦,甚至时刻都在靠近死亡,但只要熬过这段痛苦的时光,便会迎来海阔天空的美丽人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屈原慢慢成长起来,犹如一株新生的幼苗,吸取着自然的力量,日月光辉,风土人情,都让这幼苗茁壮成长,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在细雨中舒展腰肢。

当地的百姓见证了屈原的成长,看着阳光的孩童,仿佛看到了初升的太阳,闪耀着希望的光芒。此时,大家并不知屈原日后会成为诸国扬名的左徒,也不知他会创作出来数量众多的传世诗作,更不知他遭遇了天大的委屈,依然坚持着最初的梦想,最终以身殉国。

如果人们知晓屈原跌宕起伏的一生,定会更加疼爱这个灵玉般聪慧的孩子。

儿时的屈原过着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上有父母长辈的重视和爱护,下有仆人鞍前马后的侍奉,富贵子弟多纨绔,但屈原却是个特例。富贵的生活没有养成他好逸恶劳的恶习,反倒让他养成了重视容貌礼仪的好习惯。当周围其他同龄少年心智尚且混沌时,他已经非常关注自己的容貌举止和言语礼仪了。

屈原身材修长,相貌端正,风度翩翩,待人彬彬有礼,说话侃侃而谈,时刻注重仪态,总是站得笔直,坐得端正,性格谦和,所见之人皆称赞屈原与众不同,是个万里挑一的优秀少年。

父亲怕儿子在夸奖中骄傲,时刻叮嘱,屈原谨遵教诲,时时自省,保持修养,有着一颗纯真率直的心。

屈原十分注重仪表,无论何时都衣着整齐,干净利落,配饰摆放端正,酷爱长剑,随身携带,时时练习。

在秭归县的香炉坪对面,有座三星岩,三星岩的半山腰,有眼泉水井,水井旁的石碑上刻着“照面井”三字,以伏虎山为屏,以响水溪为伴,它与屈原之间还有一段美丽的小故事。

屈原自小爱好整洁,注重仪表,每天清晨第一件事,都会让姐姐帮他梳理头发。姐姐总是一边帮他梳理,一边讲故事给他听,多是一些名人典故,歌颂美好品德,屈原听在心里,默默记住。

天长日久,屈原不想总去劳烦姐姐,如果有一口井做镜子,他就可以自己梳理头发。于是他决定去三星岩上动手挖井,年幼的屈原没有多少力气,挥舞着一把小锄头,几日下来挖出的深度不足一尺。

屈原的举动被山神爷爷看到,山神化作白发老者前来帮忙,在神仙的帮助下,“照面井”很快完成,当地的百姓都来围观这个神奇的井,啧啧称奇。

小伙照了此井,品貌更加端正,姑娘照了此井,性格更加贤淑。若是恶人照了此井,里面便会跳出来个牛头马面的妖怪。若是好人饮这泉水甘甜无比,换作恶人饮这泉水腹如刀绞……“照面井寒奸侫胆”的说法由此得来。

人们愿将一切美好的事物与伟大的人联系在一起,所以屈原的身上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散发着神话色彩。

村里其他六七岁的男童,最爱打闹在一起,疯玩闯祸,但屈原总是很安静,不喜与他人撕闹,只是一个人躲在父亲的书房里读书,一读便是一天,如果找不到屈原,到这里就一定会发现他的身影,端坐在父亲常坐的位置,一副大人模样。

父亲很支持他,精心为他挑选了适合他年龄的书籍,还有古书中的经典,《诗经》《尚书》屈原百读不厌,爱不释手。

知子莫若父。屈原的行为被父亲伯庸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于屈原的所作所为,伯庸既感到欣喜也不禁担忧,欣喜于屈原对于个人仪容的重视,所谓“文质彬彬,而后君子”,莫过如此;但同时也不免担忧他会沉湎于其中而忽视了内在修为。

于是,伯庸将屈原送进了当地的贵族学堂,在这里,屈原开始了伴随他一生的阅读生涯。《周礼》中的君臣父子、礼法平正,《诗经》中的民风淳朴都深深印在屈原的心中,他渴望自己也能够成为贤君身侧的良臣,有朝一日施展抱负与才华,让楚国更加强大昌盛,楚国子民永远安居乐业。

屈原在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生活,每日聆听林中鸟鸣,轻嗅花香阵阵,他犹如大自然的精灵,清晨伴着微微清风读书,夜晚沿着清清小溪思考,感受着兰花蕙草的清香,如果世界简单到如此,该是多么美好。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桃源外的世界有着另一副模样。

当时七雄争霸,周室衰微,各国君主都渴望达到权力的顶峰。为了权力和领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将士战死沙场,百姓民不聊生。

楚国地大物博,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更是成为周围各国觊觎的对象。屈原在随父亲巡视屈地时,更是亲眼见到频繁的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头发花白的老妪哭泣着思念战死沙场的儿子;新婚的妇人挥泪送别丈夫;更有无数婴孩在襁褓中变成了孤儿,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这一切都深深触动着年少的屈原。这一刻,他的性情和理想都得到了升华。他明白,真正的君子不仅是要追求“温润如玉”的仪容和举止,更应挥斥方遒,为国献策,为民立言。

为国为民的理想在屈原心中生了根,发了芽,从此越发壮大,紧紧伴随了屈原的一生。哪怕日后他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无论奸佞小人如何加害诬陷于他,君王如何辜负贬斥于他,他都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哪怕深陷囹圄,依旧一心为国为民,坚守信念,也片刻不曾荒废。

他的一生历尽坎坷,尤其是后半生可谓是颠沛流离。但他从不曾忘记自己的出身,他的行为也从不曾辜负家人的期许。哪怕被流放至汨罗江畔,身心俱疲之时仍不忘用鲜花香草装饰,扶正衣帽,拂去尘灰,仍是谦谦君子的形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保持着最好的形象。

纵观屈原一生,从翩翩贵族少年到指点江山的肱骨大臣,再到最后被流放远方的流离诗人,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他的初心和心中那片纯净。

也因为这份纯净,屈原才成长为一个内心纯粹的人,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内心却始终一尘不染,宛如盛开在沼泽中的荷花,有着属于他的圣洁。

人的一生要面对太多诱惑,权力、财富、地位,每一个都是吞噬人心的魔鬼,人与魔鬼做交易,最后一定会落得万劫不复。唯有保持一颗不变的真心,才能闯过这危险密布的丛林,最终到达梦想的圣殿。2 巴山野老读书与视野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新的世界,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也正是因此,屈原爱上了书中的世界。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交通十分不便,许多人一生只生活在一个地方,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秭归的小小天地对于年幼的屈原足矣,但随着一天天的成长,屈原对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

屈原的家族虽然居住山林,但他们并非世代务农的寻常百姓之家,对子女们的学习和教育极为重视,坚持让屈原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样,也是因为屈原的身上寄托着家族的理想。

年幼的屈原或许还未能理解这份沉甸甸的寄托,但他的血脉里却流淌着对楚国大地的深深眷恋,他希望能够为国家效力。

在别的孩子还在满山追逐嬉戏上山下河打闹的时候,屈原早已经在书海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快乐。

屈原对新事物的如饥似渴,让他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喜欢去新的地方,阅读新的书籍,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这个习惯让屈原受益终身。

父亲对屈原寄予很高的期许,希望他可以继承先祖的衣钵,为楚国大业贡献力量。

屈原一生作品甚多,《离骚》一曲荡气回肠、感彻天地;一曲《湘夫人》情深意浓,道尽思念;一首《天问》更是连用百余个问句,一鼓作气,问尽世间真谛。

后世称屈原为“中华诗祖”,连李白、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不由对屈原的才华赞不绝口。有人说,若无屈原,后世的楚辞汉赋恐怕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诗词文学恐怕也要因此失色不少。

屈原才华横溢,源于他对读书的热爱。在当时,文字皆刻于竹简之上,难以搬运,不易流通。所幸他出身于贵族之家,父亲伯庸又早早送了他到贵族学堂。学堂藏书颇丰,这为他提供了绝好的读书机会。贵族公子养尊处优,耽于玩乐。

可屈原和他们有太多的不同。那些流传于贵族公子之间的游戏赏乐仿佛是过眼云烟,他从不多看一眼,而是一头扎进繁重的书简里,常常看到月上枝头,才合上书简,恋恋不舍地离去。

在书的世界里徜徉,犹如鱼儿遇到了海洋,思绪在无边的浩渺中奔驰,毫无束缚,自由潇洒,灵感似脱缰的野马,以惊人的速度穿梭在不同的世界。

未感受过那份自由,就不会了解现实世界的局限,四周都是铜墙铁壁的禁锢,人在夹缝中生存着,连呼吸都被约束着,屈原爱上了书中的世界,这才是属于他的王国。

贵族学堂环境雅致,怡人心脾。但屈原却觉得这样优渥的环境会滋生慵懒,他看到古书记载先贤崇尚苦读,于是想要效仿先贤,远离热闹街市,独独选了一处十分僻静的山间柴屋,每日粗茶淡饭,读书为乐,好不惬意。

每日从学堂回来,屈原吃过饭后继续读书,小小的人儿,捧着厚厚的竹简,在烛光的映衬下,神情特别认真,有时读到慷慨激昂之处,屈原眉头微皱,心中随之激昂。

夏天到来,天气日渐炎热,父亲发现屈原从学堂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晚,刚开始家人以为他留在了学堂,后来发现一起上学的伙伴都到家了,唯独屈原还没有回来。

难不成是跑出去偷玩?父亲否定了这个猜测,屈原从小就不是贪玩的孩子,姐姐也很好奇屈原去了哪里,便选了一天跟在弟弟后面。

屈原从学堂出来,很快便和同学分开,独自一人向小溪方向走去,姐姐也跟着他来到小溪边上,她看到屈原转身进了一个隐蔽的小山洞。

虽然经常从小溪旁经过,姐姐却从未发现还有如此隐秘的所在,她在洞口等了一会,没见屈原出来,便进去找他。

走进洞里,才知道什么叫作“别有洞天”,小洞里面仿佛水晶洞,遍布着造型怪异的石柱,十分别致。

再看屈原,坐在一个石头上,正捧着一本竹简,专心致志地看着,这时姐姐才知道,屈原原来是躲在这里看书,这里幽静凉爽,十分适宜。

山洞里整齐摆放着许多竹简,竹简沉重难搬,证明屈原在这里看书已经有一段时间。看到弟弟如此用功,姐姐开心地将实情禀报给了父母,父母十分欣慰,很支持屈原。

屈原爱读书,好读书,书中能传递的是生活中难得的经验,他好似饥渴许久的田地,贪婪地拥抱每一滴雨水。屈原的“读书洞”也变得有名,许多同样爱读书的人也前来“讨教”,屈原乐于分享,共同品读。

两千年后的今天,读书的少年已经不在,但“读书洞”却依然守候在那里,它是历史的见证者,陪伴了屈原多少个酷暑寒冬,见证了屈原的成长。如今它还在守候,或许没人再去那里读书,但属于它的故事永远流传。

秭归县的少年,因为爱好读书,成为方圆百里的小名人,他成为其他家长教育孩子的榜样,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夸奖:屈家有个好儿郎。

在称赞中成长的孩子,最容易迷失心智,稍有松懈,就会被虚荣夺去一切。屈原谨记父亲的教诲,时刻自醒,常修心态,在盛赞中坚持努力。

屈原的坚持,形成了他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即使后来遭到楚怀王误解,他也从未忘记过最初的梦想,努力坚持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屈原爱读书的故事很多,故乡的百姓将这些故事视为屈原留给他们的财富,口口相传,世代不忘。

小村的时光安静而美好,每至天色昏暗,初夏的江陵之地总是细雨绵绵,这一日也不例外。屈原来到属于他的小屋,起身点燃一支烛火,正想伴着绵长的夜雨秉烛夜读,却听到柴门轻叩,是有人来访。

屈原心生疑惑,此处原本僻静,除却赶路的行人,很少有人到此。可那叩门声一声声紧迫,催促着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书简。起身开门,只见门外正站着一位面容苍老、衣着邋遢破旧的老翁,那老翁双手紧紧地抱住一个棕色的包袱,里面似是装了十分要紧的东西。

屈原向来是最重视仪容仪表,眼前之人面容丑陋不说,衣着更是邋遢不堪,这不仅让他心生厌烦。可是,良好的修养却又让他不得不将老翁请到屋里来避雨。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一看似无心的善举,却促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他礼貌的为老翁端上热水和干布,但老翁不但不言感谢,反倒得寸进尺地提出更多的要求。

屋外夜雨纷纷,屋内烛火闪耀。老翁一边喝茶一边询问着屈原的情况。屈原心不在焉地敷衍。直到他再次注意到老翁手中紧紧攒着的包袱,心思念转,对包袱里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老翁自进屋以来,无论做什么事情,这包袱却一直不离手,好似里面有什么珍贵的物件一般。屈原几次劝他将包袱放在一旁,可那老翁似是没有听到一样,依旧护在胸前,这不由得让人生疑。于是屈原便试探着询问一二。

谁知那老翁倒不糊涂,反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敷衍着屈原。可屈原心思聪慧,言谈间越发觉得老翁来历不凡,言行举止间也更多了尊重和诚恳。

老翁看到屈原摆放在桌子上的层层书简,得知屈原也是嗜书之人,思量再三,最终决定将藏于包袱中的经书借给屈原翻阅,约定待到几日后,再来取回。言罢,老翁放下包袱,悠然自得的在夜雨中渐行渐远。

老翁离去后,屈原如获至宝地打开包袱,书简落于眼前,《彭咸传》《伯夷传》《神女曲》……都是记载先古圣贤生平和思想的著作。彭咸、伯夷皆为殷商时期贤士名臣,彭咸为殷商忠臣,是上古颛顼的二十四世孙,他曾力谏商王而无果,最后愤而投水自尽。

此二人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染了屈原,高贵的出身,美好的情操,一心为国为民的赤诚,先圣身上所体现的这些不也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吗?

屈原心神激荡,心中的豪情壮志也似乎被带动了起来。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书简上的文字,似乎要将那刻在书简上的文字符号刻到自己的心里。

他敬佩彭咸、伯夷洁身自好、为国尽忠的行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这些先圣一般。他生怕自己还没看完,那老翁便会回来取走这些书简,于是更加废寝忘食,每每直到晨光熹微之时,才肯停下稍作休息。

屈原生性聪慧,这些书虽然多,但很快就读完了。几日后,他依依不舍地将书简重新整理放回包袱内,准备等待老翁前来取走。可他等了数日,那老翁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带着怀疑下山向其他人询问,却没有一个人见过那位老翁。而雨后的山间小路,行人的痕迹早已被雨水冲散,根本找不到半点行踪。此时,他才明白,自己当日遇到的那位巴山野老应不是凡夫俗子,可笑自己还因其外貌丑陋衣冠不整而做出那些怠慢的举动。

想至此,屈原心中懊悔不已,有幸与高人相遇,却未来得及讨教一二,实在遗憾。可转念一想,那老翁虽不曾亲自教授于他,但却留下那些经书古卷,难道这不也是一种际遇吗?

从此,屈原更加珍视那位巴山野老留下的经书,每日必要翻阅一二,而那些经书中关于先贤圣人的故事也对屈原的品性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书中记载的彭咸“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几乎成为屈原日后人生的真实写照。

在后来创作《离骚》时,屈原更是在最后愤然写下“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表明自己对彭咸的崇拜和向往。

彭咸似乎成为屈原心中的理想的人格,不仅在《离骚》中,在屈原其他的作品中也曾多次出现彭咸的名字,他毫不掩饰地向世人展现他对这位先贤圣人的崇拜,最后他更是以身践行了对彭咸的效仿。不知当年他站在汨罗江畔,坦然走向江心深处时,心中是否为此感到些许欣慰。

在那个泛着金黄色的秋季,屈原也获得了属于他的丰收。阳光洒在成片的麦田之上,天与地变成一幅壮丽的图画,屈原站在这画面之中,眺望着远方的天空。

他虽然没去过家乡之外的地方,但他的心已经飞向远方,羽翼丰满的飞鸟已经准备好远行,去更高的天空去飞翔。

放逐的日子里,屈原总会在梦中看见这个画面,整个梦都随着那轮太阳变成金黄色,温暖的光照在屈原已经老去的面庞,他仍然站在那里向远处眺望,只是他的梦已经比远方更远,比山路更长。3 民生艰辛善良是一生修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中的屈原叹息着拭去眼角的泪水,感叹着世间百姓生活的凄苦和悲凉。

现实中的屈原亦是如此,他这一生,都在为百姓、为国家着想。民生艰辛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他想要拔去,却无能为力,执着如他,从不曾放弃。

少年时的屈原,爱读书,爱自然,每日都将身心投在书的海洋,或是山林中的美景。父亲教导他,书中的知识再丰富,用到现实中才是真正的有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读书也再无意义。

屈原顿悟其中道理,积极地投入生活中,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开始关注百姓的生活,感受人们的喜乐。

在父亲的引导下,屈原不仅满腹学识,而且善良勇敢。遇到可怜之人,屈原竭尽全力地去帮助,遇到不公之事,屈原也勇敢地站出来,与善良的百姓站在一起。

偶然间,屈原听到当地一个传说,在凤凰溪雷劈石的附近有一块造型奇特的怪石,看起来很像一座米仓,当地人都称这块奇石为“米仓口”,相传它是天柱山山神在人间干旱之时,为挽救苍生“点石为仓,指沙为米”的杰作。

无辜的百姓遭受大旱带来的饥饿,天神不忍,送米人间,后出现一贪婪恶人,领米之后,又嫌弃米太少,出言不逊,大骂山神。山神降怒人间,随手一指,米仓从此只流沙,再不出米。

时逢楚国大旱,农民几乎颗粒无收,多数人都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屈原行走在村中,看到面黄肌瘦的百姓,心中十分沉重,想到了之前的传说,屈原心生一计。

因为屈家是没落的贵族,虽然不如往日荣华富贵,但仍然生活富足,不愁吃穿,管家负责采购,屈原暗中观察,趁管家不注意,将一袋新买的米偷了出来。

他将米背到了“米仓口”,将米粒摆放在了仓口之下,仿佛米是从石仓中滑落出来的。

此处经过的百姓并不多,慢慢地有人发现了这些“从天而降”的米粒,纷纷猜测是天柱山山神显灵,再次施米人间,众人跪地叩拜,感谢上苍。

后来管家发现了屈原的“秘密”,将一切告知屈府老爷,屈原本来以为会得到父亲的斥责,没想到父亲被他的善良之心感动,非但没有责骂,还得到了夸奖。

但父亲也告诉他,如此的举动虽是善意,所救的人仍是少数,如果想救更多的人,需要到更大的舞台,用这些年的所学所见,解救天下落难苍生。

屈原用温暖的心对待这个世界,仿佛世界从未出现邪恶;用并不粗壮的臂膀保卫着楚国的子民,竭尽全力,换取和平。

父亲的话犹如人生路上的方向标,总在关键的地点给屈原指出正确的方向。屈原心中也有了更大的梦想,他不满足于“施米救人”,他要做拯救苍生的大事。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屈原在家族长辈的注视下,完成了加冠礼。加冠即意味着成年,这对于每一个男子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也正是在这一年,屈原走出了家乡,受楚怀王之召,进京为官,为他的仕途生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楚怀王正是求才之时,君王深知,国家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能臣贤士,因此他求贤若渴,让人各地搜罗人才。听闻屈原的博学而勤奋,这样的人才,正是他所渴望的。

公元前320年的仲春时节,一纸诏书,屈原终于离开了养育自己二十年的家乡,踏上了去往京都的路。

当时的楚怀王年轻气盛,心中也有一番凌云壮志。西秦变法而起,不免危及楚国安定;北有韩赵等国亦虎视眈眈,不可轻视。楚怀王同样希望自己能够守住祖辈留下的江山基业,也更希望这份基业能在自己手中扩张壮大。

数日奔波,待到达京都时,屈原已是一身仆仆风尘,屈原见到了楚怀王。楚怀王推心置腹,诉说着自己想要一展宏图的雄心抱负。在那美好的蓝图里,楚国当成为当世最强盛繁荣之国,楚国百姓当过上最为繁华富庶的生活,各国当以楚国为楷模,各国子民当钦羡楚人的安定生活。

初见太子的屈原被深深地触动了,他几乎要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君圣臣贤,百姓安居乐业,世间太平无忧,这一切也正是他所渴望的啊。

在楚怀王畅想的蓝图里,屈原似乎看到了自己身着官袍,立于怀楚王下首。屈原起身,深深叩首,当即表示自己愿意为楚王肝脑涂地,愿永远辅佐,绝无二心。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颇有相见恨晚之意。不久,屈原前往鄂楚为县丞,从此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

县丞官位不高,但却是个极为重要的官职。县丞掌管着一个县邑的大小事务,上可直陈于君王,下可直接接触黎民百姓。虽然从前在家乡时,父亲伯庸也常带屈原巡视民间,可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时光里,他都是生活在富足的贵族之家中,有仆人精心侍奉照料,衣食向来无忧。

这一次却不同,他成为一县之长官,大小事务皆要过目。他终于能够真正地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与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喜同悲。入春之时,他与百姓一起下地播种;秋收之季,他与百姓一起收割果实。当汗水一滴滴从身体流出渗入土地时,他终于真正地明白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与不易。

在任期间,屈原多次上请君王,请求减免百姓赋税。同时,他秉公办事,将县内每一件大事小情都能公平的进行处理,曾经的冤案错案都得到了平反。一时间,无人不知,无人不赞,只道是上天终于听到了祈祷,为子民们派来了守护神。

公元前319年,屈原被调回京都。众人得此消息,皆涕泣连连。屈原离开之时,百姓夹道相送,一时间万人空巷,场面莫不壮观。而屈原心中亦是十分不舍这些百姓,他们淳朴、善良,他们辛苦劳作一生,不过是为了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心中纵有万般不舍,此时也必须决绝离开。因为他知道,仕途的高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能够造福更多的楚国子民。

民生艰辛是屈原难放下的心结,他回想起一年来自己的所见所闻,不由握紧拳头,心中暗暗许下誓言,来日,定要让楚国真正的强大起来,没有战乱,没有人祸,让所有的百姓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心中藏之,无日忘之。心怀善念,人就会充满力量,在去往未来的路上,勇敢无畏。

屈原一生未改善良之心,一心只为百姓苍生,从未关注名利,不计较得失,也因为他是真正的心系百姓,在楚王与奸臣诬陷他时,百姓从未怀疑他,坚信屈原是位好官,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前来探望,这成为屈原绝望中的唯一亮光。

屈原在政治上富有远见,也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循着梦想的方向前进着,虽然路上难免孤独,难免彷徨,但他却从未迟疑,这就是梦想的力量。4 博闻强识良禽择木而栖

历史的车轮载着沉重的回忆,在这片沃土之上留下深深的车辙,循着这些痕迹,人们追忆着屈原,铭记他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时代造就人才,人才也在改造时代,在遥远的战国时期,屈原的出现成为了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时间久逝,却依旧闪耀夺目。

青年时期的屈原已小有名气,在他的故乡,一直有很多关于屈原的故事和传说,“灵牛献涤”就是其中之一,流传广泛,而且颇有神话的色彩。

战国时期的农民耕地多使用耕牛,耕牛皆是由一根绳子勒住牛的鼻子来控制。屈原去楚国首都做官之时,同乡的邻居纷纷来道喜,祝贺他升官高就。

老邻居询问屈原,其他人面见君王都会呈上贡品,屈原此去有没有带贡品。屈原指着已经准备好的两大捆竹简,那便是他精心准备的礼物,都是治国安邦的法宝。

这些是伴他多年的竹简书籍,是他的挚友,更是他的老师。这些书籍让他通古纳今,让他学到了很多救国救民的大思想,闲暇之时他就会拿出来品读一番,对他来说这是最珍贵的“宝贝”。

与前来送行的老乡们告别之后,屈原带着沉重的竹简踏上了行程。行至一个田边,捆竹简的绳子突然断了,竹简应声撒落一地。

屈原忙将断了绳子从新系结,无奈这绳子经过时间的磨损,已经朽坏,刚系好就又断了,竹简本身的编织绳也因为摔落陆续崩断。

这时,在不远处耕作的农夫走了过来,他想帮助屈原,但没有绳子,农夫走回耕牛旁边,想把本来牵牛的牛涤绳解下来。屈原看到忙阻拦,他不是嫌弃这牛涤绳不好,而是知道这绳子对于耕牛的重要性,给了自己,耕牛就没办法牵引了。

善良的农夫执意要将绳子解下,两人在田边“好意”地争执了起来。

正当两人“焦灼”之时,一旁的耕牛像是通人性一样,跑到了一块大岩石边,用鼻子在石头上来回蹭,三下两下就把这牛涤绳给蹭断了,然后用它的犄角尖挑了起来,送到了农夫面前。

两人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农夫接过绳子开始捆散落一地的竹简,但是屈原所带竹简数量众多,一根绳子根本不解决根本问题,这时一旁的耕牛仰天长啸,仿佛呼唤一般,从四面八方出现了一群耕牛,朝他们奔来。

陆续赶到的耕牛有九十九头,每头牛的牛鼻上都有一根牛涤绳,它们也在这大石头上把自己的绳子蹭断,送到屈原和农夫的面前,正是这一根根牛涤绳,解了屈原的燃眉之急。但是屈原也不免担心,这没有了牵引绳子的耕牛怎么被控制呢?

农夫帮着屈原把竹简整理完毕之后,就吆喝着耕牛回农田,说来更是神奇,没有了牛涤绳的耕牛似乎听得懂耕夫的话,乖乖就回到田里继续自己的劳作,其余的牛也都各自走回去了。

自此以后,这一带的耕牛都不用涤绳了,全部都由耕夫口令牵引,这成了当时楚国的一景。

这样的故事在屈原的故乡还有很多,可以算是一个神话,从古到今被传颂下来,这也成了人们热爱屈原的一个表达方式,人们敬重他的学识,崇拜他的品格,也肯定他的存在。

人们相信屈原的出现是为了拯救苍生,他带着使命而来,必将不同凡人,人们愿将一切美好赋予他,将一切祝福送给他,也相信因为他的存在,历史发生了更好的改变。

伴随着这些美好的故事,屈原来到了目的地——楚都。刚至楚都之时,屈原并没有马上担任重要的官职,而是被派去了楚兰台宫作文学侍臣。

所谓的文学侍臣主要是陪伴楚怀王学习,并且跟随他参加宫中各种宴会,偶尔也会出宫去四处游走,诗词歌赋。当时的楚怀王熊槐是一位有着政治理想的君王,年轻而努力,在六国共同抵抗秦国的时候担任过“纵约之长”。

也是因为对抗秦国的经历,让他意识到了楚国在周围列国中所处的地位,楚国想要长久地对抗秦国,必须有杰出的人才辅佐才行。

当时的屈原正值意气风发之时,满腔的理想抱负呼之欲出,年少的所闻所见所学,都让他觉得肩上挑着责任的重担,他渴望得到贤主的认可,渴望拥有一片属于他的天空,可以展翅翱翔。

文学侍臣虽然看起来与屈原的政治之路有所偏离,但却成为他接触楚怀王的好机会。楚怀王特意为屈原安排了一些内政和外交相关的工作,一方面想看看他有没有真本事,二来也想让他逐渐接触到这些重要的环节。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楚怀王交给屈原负责的事情,屈原都处理得很好,处理问题十分果断,对于别国使臣的态度也拿捏的十分得体,儒雅中不失睿智,不卑不亢。

战国期间,各国交往频繁,外事活动随之增多,当时流行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赋诗讽谏的习惯,其实就是主人和客人都各自在《诗经》中选择能表达他想法和意图的诗,然后让乐工进行演唱。

这项活动十分考验对《诗经》和历史的理解,如果对方选择的自己没有听懂,或者自己回应的“驴唇不对马嘴”,就给自己的国家抹黑。

这时屈原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时期的屈原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仪表堂堂。他十分注重衣着修饰,宽袍大袖,颜色鲜艳夺目,腰间配饰精致考究,一柄长剑随身,胸前精选上等的珠宝点缀,每次屈原出马都会得到各国的赞赏,这让楚怀王对他选中的人十分满意。

慢慢地,楚怀王也对屈原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相信,这位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将成为楚国的栋梁之材。

通过和屈原的接触,楚怀王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状态上的不足,两人年纪相差并不大,但屈原勤奋好学不断进步的状态是值得他学习的。

经过一段陪学时间,楚怀王对屈原的“长才”之质十分欣赏。屈原到底是什么样的“长才”呢?史记里对此有十分准确的描述。“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

所谓“博闻强志”是讲屈原的学识,他乐于学习并且善于此道,学习的内容十分广博,而且善于思考,这是参将极其重要的品质;“明于治乱”是讲屈原对历史的了解,通过对史书的研究,他熟悉历史变化的规律,也知道什么才是立国之道,如何治理国家的“乱”,这是楚怀王最看重他的地方;“应对诸侯”是讲他的外交能力,在与外国使臣交往过程中,一个大臣的态度和处事方法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屈原的“不卑不亢”得到了楚怀王的极大肯定。

屈原用牛涤绳带来的竹简交予楚怀王,既是屈原推荐,自然也得到了楚怀王的重视。他仔细品读,收获了学识,也更加肯定屈原。一个年轻人,读了这么多书,以天下为己任,着实难得。

屈原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对当时的楚国局势有着准确的认识,更对楚国的发展有着不俗的见解。

楚怀王看竹简时,偶尔会和屈原进行讨论,他问屈原对当下的局势如何看待?对于对抗秦国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屈原将想法讲给了楚怀王听,他认为:齐国当时是第三大国,如果楚国想与秦国对抗,必须与齐国联合,如此这般便能如虎添翼,秦国对于楚国来说就无威胁了!

楚怀王还问他对一些楚国历代君王的看法,屈原如实回答。

当年楚灵王先是设计勒死了新王,然后杀掉了两位太子,自立为楚国之君,登基之后荒淫无度,骄奢淫逸,建造了绚丽豪华的章华台用于观看歌舞,饮酒作乐。

之后,因为楚灵王喜欢腰细的女子,当朝大臣也开始束腰节食,到最后发展到整个国家都在追求“细腰”。“楚王爱细腰,举国皆饿?”是何等可悲可笑!

如此可悲可笑之事,注定不会长久,屈原悲愤至极地说:“如果楚国的君王都像楚灵王这般昏庸,那么楚国离灭亡的日子就不会远了!”

楚怀王听着屈原的慷慨陈词,一头冷汗,暗暗点头,也告诫自己不能走历代君王走错过的路,也庆幸身边能有屈原这样的“明镜”陪伴,时刻自醒。

楚怀王对于屈原像是一棵树,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屈原希望能陪伴这棵大树茁壮成长,不辱自身的才华,不辜负祖先和父辈的殷殷期盼。

屈原每日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为这棵大树施肥除草,浇水修剪,穷尽一身本领,期待它有一天可以参天挺拔,守楚国一方沃土,养父老臣民世代安康。第二章 以茂行兮凤凰非梧桐不止

自此,

屈原两个字注定

被铸成丰碑,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

代名词。1 以橘言志·笃定爱国心

时间如白马,在历史的道路上飞奔着,谁是那骑在马背上的人,领略世事变化,感受变迁始末,在浩瀚如星海的夜空留下属于他的光亮。

少年翩翩,伴着微风成长,迎着风吟唱;少年的眼睛明亮,望着天空的繁星,银河在眼中闪动;少年踱步在湖边,看着水中的倒影,思考着心中事,水面泛起涟漪;少年执笔淡淡,说世间繁华,写人情寡淡。

到了弱冠之年,屈原早已满腹经纶,每日沉醉在书海之中,如饥似渴地充实着头脑。

在古代,人们称青年男子二十岁为弱冠,代表男子已经进入成年的阶段,可以带上成年人的帽子,但是身体却没有到强壮的时候,所以只能冠之以“弱”,这一年的屈原已经胸怀大志,期待展开他的人生画卷。

此时的战国,时局动荡,战火一直没有停止,屈原见证了战火之下的疾苦众生,暗自下定决心要做些什么,奋斗的热情像要迸发一般。

从儿时开始,他就一直勤奋刻苦地读书,心中的信念一直督促着他。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屈原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如今人们宁可投奔它处,也不肯与楚国同甘苦共患难,是国家的悲哀还是人性的黑暗呢?作为一个楚国人,每个人都应该忠心于楚国,忠于信仰。

国人不能因为国家的一时势弱,就盲目地离弃,树是有根的,人同样是要有根的。屈原早已下定决心忠心楚国,让这一方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这才是他读书最终的愿望。

在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先祖如何保家卫国,如何在朝中指点江山,在屈原的心中,楚国的安危是与他息息相关的,他深爱楚国,甚至随时可以为国家献出生命,这才是他应该做的事,这才是他应该追求的人生意义。

望着郁郁葱葱的橘林,树叶在风中起舞,白色的小花填补在绿色的缝隙当中,鲜亮的果实沉甸甸的,屈原心中突然文如泉涌,创作了《橘颂》,不但表达了当时他的远大志向,还坚定了他的决心,要成为如“橘”一般秉持着信念的人。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圜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这些橘树让屈原找到了共鸣,橘树深深扎根在大地之中,大地为它提供了养分,让它可以结出绿色的树叶和白色的橘花。它忠于这片大地,就如屈原忠于楚国,希望能为楚国贡献所有能量。

那满树的花在盛开,屈原心中的花也在绽放,他已经准备好了,用从小积累的才华去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橘树还有一个天生的特点:南方的橘树只能生长在南方的土地上,如果有人将它移植到了淮北,虽然能够成活,也能结果,但是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一样了。就是这种热爱故土的特点,让屈原觉得十分难能可贵,就算他后来被流放,也不愿背叛自己的国家,就像这橘树一样。

橘树的果实茂盛之时,灿烂繁盛,就如屈原已经准备好了,要为理想奋斗一生。也只有那黄澄澄亮晶晶的橘皮和鲜嫩多汁的果肉,才能表达他的学识、他的文采和他的抱负。

屈原一直渴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做一个高尚的人应该有着非凡的本质,需要行事谨慎,不应轻易产生失误,对自己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不随波逐流,不惧冰雪寒霜,只秉持心中信念,坚持品行,与众不同,心胸辽阔,可与日月同光……他在夸赞橘树,也在表达他内心的渴望。

橘花谢了又开,飘落在时间的长河之中,随着河水远去,永远消失。春去秋来,日升日落,只有橘树还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不离不弃地坚守着属于它的土地。人也需要有根,才能在凛冽的风中屹立不倒,屈原如树,只愿在楚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屈原愿意和橘树做交心的挚友,虽然它只是一棵树,但橘树的品格让他愿以之为楷模,这橘树甚至可以媲美伯夷这样的圣贤,成为他奋斗的目标,是他孜孜以求的人生方向。

屈原也希望成为天下人的榜样,他愿和这橘树共同寻找人生的真理,此时《橘颂》更像是他当时的志愿书!从少年时,他就开始用爱国思想自我要求、自我提醒,这也是他后来成为爱国诗人的前奏。

屈原在后来的很多诗中,也对他的人格有着直接的描述,他追求的是一种内外兼备的高尚品格。回顾他的一生,他时刻保持着严格的要求,也坚持着最初的政治理想,所以人们称他为伟人,不仅仅因为他的文学造诣,更是因为他从始至终的才情。

屈原喜欢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找寻意义。他不光借橘咏志,他还喜欢观察天象的变化,因家中祖传天文历法,父亲在屈原小时候就带着他去郊外观察无垠的星空。

仰望天空之时,他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天上繁星如此之多,如何才能成为最亮的一颗?

屈原喜欢观察周围的一切,在他的生活中,一切都能成为他作诗的素材。每逢重大的节日,总会有大型的歌戏,戏中编排的都是一些远古的故事,还有一些神话传说,他被这些有传奇色彩的内容吸引着。后来他开始收集民间的小歌小调,也学着去唱,这些都会变成他作诗的“养分”,滋养了一首又一首绝世的诗词。

正是因为他在年少时候养成的习惯,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受益匪浅,善于感受生活的人,才能体验生命最真挚的温度。

诗人,都有一颗细腻的心,这样的心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这些信息汇聚成了“诗情”,通过他们的笔尖最终变成了作品。

人人都应该有一颗细腻的心,这样才能真正地感受生活,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伟大的诗人,但是人人却都能够生活在诗情画意之中。2 香溪游历生活里的诗意

诗歌,是古代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载体。当文字出现之后,人们喜欢用它来记录美好的景色,也可以表达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所以诗来自于生活,生活孕育一切的艺术形式。

在平凡生活中,提炼人生百味,才得生命的真谛,屈原从小就喜欢亲自去体验各种生活,感受不同的风景,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所以在他还是少年之时,就喜欢四处走走,每次的出行都会带给他不同的感受。

这是他又一次决定要出去游历一番,他告诉父母:之前他都只在家乡的附近走走看看,这次他希望可以走得远一些,他要走遍整个香溪,看看不同地方的百姓都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世界和自己的有什么分别?

父亲对于屈原的请求并不意外,他知道儿子正在成长,固有的眼前事物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求知心,他需要到更广阔的地方,开阔眼界,见大世面,方得大智慧。

要从故乡乐平里走出去,需要经过七里峡,这是有着“曲径通幽”之称的地方,现在依然是与屈原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景点。当时七里峡宛如一个细长的胡同,七曲九弯,山重水复,后有诗歌描述七里峡:峡行七里未云遥,廿四潆洄路一条。绿树荫中凉籁度,青峰影外断云飘。风摇杂卉岩峻土,石锁江横水激涛。

穿过七里峡,才是真正到了香溪,这是一片令人豁然开朗的新天地。这里水色如黛,澄清可掬;由北向南注入长江,交汇处清浊分明,相映成趣。屈原见此情景,十分欣喜,慢下脚步,开始他的游历之旅。

脚边的溪水像是从天上流淌下来的,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往返游荡,白石绿萍相映生辉,溪水打在光滑的石头上,那声音胜过所有乐器弹奏出的声音,如此美好,这是自然的力量。

波光粼粼中,少年驻足在溪边,看着如此的美景,每一次呼吸都是一种享受,远处的花香悠悠飘来,此时犹如仙境。

山清水秀最养人,这里的人们似乎也更加受到上天的眷顾,人们在此地安居乐业,男女老少脸上都带着微笑。

屈原走一路,看一路,用心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老人们健康乐观,年轻男女朝气蓬勃,孩子们天真可爱,似乎这里没有外界的纷纷扰扰,人们都生活在快乐之中。

屈原用心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们,人们也自然注意到了这位风度翩翩的少年,气宇轩昂,风度卓越。他在人群中那样的引人注目,衣着讲究、气质不凡,他看事物的眼神总是充满着炙热的情感。

屈原生来爱干净,也十分注重形象。传说,他一日三沐浴,穿着更是十分考究,唐人沈亚之就在《屈原外传》中为之画像说:“屈原瘦细美髯,丰神朗秀,长九尺。好奇服,冠切云之冠。性洁,一日三濯缨。”因为酷爱游泳,所以身材修长挺拔,好一个英俊的少年!

屈原在《涉江》中表达了他对衣着品味方面的独特感受: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他认为有的人最开始并不坏,是由好人慢慢变成了坏人,人品发生了变化,也是因为不注重形象导致的,人的美好是由内而外的,是统一的,外在的形象也在影响着内在的品质,他就时时提醒自己要注意形象,注意修洁。

他到香溪没几日,当地人就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他观察着大家,大家也都留意着他,有时走在街上,也会有人来围观他,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英俊少年究竟是什么模样,有没有大家传说的那般好。

屈原对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十分好奇,每次遇到都想弄清个究竟,加上他年纪轻,又是满腹经纶,待人彬彬有礼,说话字斟句酌,几天下来,他竟结交了不少朋友知己,在与他们的交谈和相处过程中,他更快了解了这个地方。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人提起附近有个景色优美的村庄,十分值得一去,屈原便四处打听,只身前往。

这是一个十分美妙的地方,村口几棵细柳在风中舞动,宛如油墨画般的村屋错落排布,路边的花草繁荣缤纷,远处山川林立,人们往来在路上,相遇之后作揖行礼,淡静安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定是快活的。

他遇到了村庄难得一遇的盛事——祭祀。这是当地百姓十分重视的活动,男女老少都会去参加,村中祭祀的是“子嗣之神”少司命,相传少司命掌管着人间子嗣和儿童命运的神,其勇敢、善良、圣洁的形象令人们信奉,人们用盛大的仪式来祈求家中子嗣的平安。

如此难得的盛事屈原自然不会错过,这也是他游历的目的,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

祭祀的场地搭建得很正式,用鲜花和树枝围绕的祭坛上摆满了祭祀用的物品,在场的村民表情严肃庄严,虔诚至极,大家都在等待着祭祀的开始,目不转睛地望向祭坛之上。

祭祀开始之后,静心装扮过的“少司命”出现在祭坛之上,微笑面对村人,随着“少司命”来的还有一行人,他们也装扮了精致的妆容,在“少司命”身后开始了歌唱、舞蹈,在祭坛上开始了祭祀活动。

在兰草和芎藭的香气中,人们开始祈求自己能够拥有健康的后代,虔诚的村民向神发出最真挚朴实的祈求,神用歌神和舞蹈回应着村民们,歌声美妙悠扬,仿佛“只应天上有”,美妙至极。

屈原被这热烈的场景所吸引,被祭坛上传来的歌声所感动,一手拿着长剑一手抱着婴孩的“少司命”此时就像天神真的降临人间,让人肃然起敬,让人心悦诚服。

一番歌舞结束,“少司命”在其他人的簇拥之下,坐上彩车离去,仿佛驾着五彩祥云离开一样,人们用真挚的目光送别,送别带着无数心愿的神,希望祈求能够灵验。

这个偶遇的场景给青年时代的屈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还根据这段经历创作了《少司命》,而香溪这段宝贵的经历,也成为他后来创作《九歌》的源泉,一路以来的所看所感都是屈原的收获,他乐于在生活中收集灵感,将它们升华成为一首首精美的诗句。

香溪一行对屈原的意义重大,他笃定要出来闯荡一番,否则愧对一身才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屈原用脚感受着距离的意义,用眼睛记录着世间的美好,用手触摸自然的伟大,用心酝酿着伟大的理想。

香溪,从古至今,流淌不歇,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自然的监工,它时急时缓地日夜流淌,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奔走,它想把几千年见到的故事告诉给后人听,曾经有一个少年,走在“我”的身旁,他风姿绰约,他气质非凡,他眼神清澈,他叫屈原。3 昭府有女人生若只如初见

难得的香溪游历,屈原收获的不仅是一路的好山好水,还有一段美好的姻缘,自古风流才子配美妙佳人,来香溪游历也许正是月老红线的牵引。

在他出发之前,他的父亲曾叮嘱他,一定要顺路去拜访一位“本家”,因为一路上美好的景色和新鲜的事物,屈原几乎快忘记了这个“嘱咐”,如果当时真的错过了,恐怕他会抱憾终身。“本家”和屈原家有着很深的渊源,“帝高阳之苗裔兮”的楚国三大王族,分别是昭、屈、景,这次父亲让他拜访的是其中的昭氏。

香溪的昭氏和屈家是有亲戚关系的,屈原的曾祖母是昭氏的长女,此时的昭氏当家人是屈原父亲的表叔,所以两家关系十分亲近,相交甚深。

昭氏在香溪当地十分有名,不光因为昭氏是王族之姓,昭氏有着丰富的藏书,包罗万象,是当地的文人雅士最爱拜访的地方,昭氏当家人也十分喜欢接待这些有志之士,与之探讨学问,相得益彰。

屈原父亲让他前去拜访,也有心让儿子去领略一下昭氏的学风,感受一下不同的学习氛围。屈原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不敢耽搁,打听了昭府的位置便出发了。

昭府位于竹岛之上,就在香溪的河畔边,并不大,但是风景十分雅致,是难得的好宅。三面环水,坐北朝南,竹林繁茂,鸟语花香,屈原刚到岛上,就被这美景吸引,如此难得的景致,难怪父亲要他一定要到这里,实在是赏心悦目。

到了昭府,递了名帖。这是屈原第一次独自来昭府,进了府,屈原也真的开了眼界,昭氏府上布置得巧夺天工,依山而建的亭台随处可见,别致的小池塘中荷花和小鱼相映成趣,华丽的建筑依山傍水而立,处处可见主人家的品位不俗,让人折服。

这些虽然让屈原十分欣赏,但他更关心的是昭府上的藏书,这些才是真正让他心驰神往的所在。家仆将他领至主人面前,屈原彬彬有礼拜见昭府老爷——昭明辉。

按照辈分,昭老爷应该是屈原的叔公,曾在朝中做过官,到了年纪便告老还乡,回到竹岛,专心在府中做学问,因为在当地很有名望,加上昭老爷十分爱才,收了不少学生,当中不少学成之后也去朝中做了官。

昭老爷虽然八十多岁,但是依然十分硬朗,耳聪目明,思维敏锐,一直在打理昭府的事务。

昭老爷看到屈原十分喜爱,准备丰盛的家宴接待。屈原表现得落落大方,十分有涵养,看到晚辈如此优秀,昭老爷十分欣慰。

昭老爷虽然年长,但是屈原却十分喜欢跟他聊天,与智者交谈总让人神清气爽。昭老爷询问了屈原家人的近况,也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惦记和想念。屈原对老人家毕恭毕敬,老人所问一一作答,而且带来了家里人的问候,两人相谈甚欢。

一顿家宴下来,昭老爷对屈原有了很深的了解,这个年轻人谈吐不俗,知识渊博,看待问题也十分透彻,是个好苗子,心中十分喜爱,就留屈原在府内多住几日,屈原也“垂涎”于府内的藏书,便安心地住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屈原每天都沉醉在昭府的藏书之中,昭府的藏书楼十分壮观,占地亩余,三层的建筑里摆满了书橱,竹简被整齐地码放在书橱之上,屈原仿佛是鱼儿遇到了浩瀚的海洋,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海里,肆意徜徉,十分畅快。

屈原看起书来十分忘我,有时连饭都忘记吃,昭老爷就吩咐府内仆人给送到房间里。读书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屈原就向昭老爷请教,昭老爷也是悉数回答,有时两人还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好不畅快!

屈原是如此的钟情于书籍,对他来说,读一本书像是开启了一段新的生命,在另一段生命中随着作者的笔触喜怒哀乐。他喜欢读一些关于历史的书,《春秋》《世》《故志》《训典》这些著作为他开启了一扇又一扇大门。

屈原认为,只有知古才能通今,每个历史朝代都像是一个轮回,他们的兴衰有着一定的规律,而这个规律让他痴迷。他在书中窥见了无数的潮起潮落,从传说的三皇五帝,到后来的朝代更替,一些大浪淘沙的历史人物犹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与屈原进行隔空交谈,他不再是冷眼观瞧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其中的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