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创业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21:15:15

点击下载

作者:宁静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遇见创业者

遇见创业者试读:

推荐序一

读完宁静写的《遇见创业者》书稿,很开眼界。我从17岁进医学院读书,到现在已经55年了,一直没有脱离过医务界,自认为对医药卫生领域是很了解的,这些年还一直在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但我的工作基本限于体制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己对当今体制外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勃勃生机了解太少。

书中接受访谈的27位创业者都是我国改革新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有的创办民营医院或组建医生集团,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体制内优质医疗资源功能或提供就医辅助服务,也有的利用跨学科优势从事药物和医疗器械开发,还有的发展医药领域的私募基金投资等等。他们做的事情各不相同,成就有大有小,但共同的是都怀抱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和斗志昂扬的创业激情。可以想象,要在现有政策体制下创出一片新天地,会碰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是披荆斩棘走过来的,凭的是坚持、坚守和坚定。他们创业过程中的一个个故事,让人心动;他们敢为人先、永不言败的勇气,令我钦佩。

医改中市场派与政府派的争论已成过去,多数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虽然医疗在我国定位为带有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担起主导作用,但仍然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可惜到了具体事情,受到旧体制机制的限制,至今举步维艰。本书受访者用自己的实践向人们展示出市场的渗透力、动员力和自组织力。只要需求存在,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市场的力量。

本书作者宁静从药科大学毕业后到国有药企工作,从基层做到质量管理,再到对外合作,然后早早从体制内走出,先后在外资医药咨询、跨国企业的生命科学部工作。长期在医药行业工作的经历,使她对医、药的市场具有深刻的理解,对体制外医、药创业者具有天然的认同和亲近感。3年前,她毅然创办《宁静访谈录》,专心讲述医、药创新者的故事,传播他们成功的经验,展示他们的风采、智慧和精神。她的访谈录每次都很快被众多媒体转载,特别在医、药创业群体中获得了强烈共鸣。

现在她从中精选27篇结集成书,我相信这本书能影响更多人加入医、药领域的双创队伍,也能使创业人员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思路,寻找到更加符合需求的从业内容和服务对象,创造出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业体系与运作模式。我希望在现阶段医、药创新创业中能多一些冷静和理智,多发挥一些市场优势及体制内外的互补,少走一些弯路,少一些一哄而上,少形成一些泡沫。我也希望这本书会尽量多有一些行业外的读者,以促进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医、药创新创业的发展。

是为序。韩启德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推荐序二

为此书写序的时候,也正是医药健康行业处于剧烈变革的当口。数月以来,媒体上不少报道众多医药巨头们纷纷优化组织的消息,据说移动医疗也进入了寒冬。数百万身处行业内的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正处于对前景和职业生涯的迷茫和思考之中。医药行业的机遇在哪里?如何把握这些机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遇见创业者》的推出,无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与指引。

本书记录的这群创业者大都是创业大军中极少数的成功者,他们的创业经历涵盖了从医疗、医药到互联网医药和投资的各个产业链环节,全景式地呈现了医药健康行业的现状和机遇。这些名家、先行者中,有我仰慕多年的大医如胡大一教授,有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医药、医疗行业洞察深刻的前跨国药企达人刘谦,有在远程医疗及医疗信息化领域深耕多年、卓有成就的邰从越,还有许多我素未谋面却十分钦佩的在医疗投资创业方面的各方达人。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原来已经卓有成就的工作中跳出来,加入创业大军,从头开始,历经艰辛得到今天的成功。

采访内容包含了对医药健康行业的深刻理解,对创业本身的体验与把握,以及对话引发的思考与领悟。无论是对于正在创业的新人,还是久处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帮他们找到市场机会、规避成长风险、认识创业与职业规律,这些无疑都是难得的指引。

最初与宁静交流是3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3年多来,她坚持对医药人的访谈与记录,从某种角度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医药人,可以说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作为一个曾经在跨国企业工作过的新媒体创业者,宁静使本书带上了她本人对医药行业的认识、对创业的认同、对被采访者的循循善诱,深入挖掘出创业者的战略思考、行动指引和心路历程。我想这是一个非医药背景的媒体人采访时很难呈现的。

今天的医药经理人,如果还仅把视野局限于传统营销或是任何一项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恐怕已很难在职场上有所作为了。此书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指引,同时也为身在医药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积极拓宽视野、洞察市场先机、规划职业生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医药健康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对从业者的知识技能提出很高的要求。工作之余,一卷在手,反复品评,带来的不仅是愉悦的阅读体验,更是由书中人物故事引发的对自己创业和职业规划的启示与思考。罗永庆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

自序

几乎每次做访谈时,都会以我“被采访”开始,因为受访者也好奇我的经历。我被问及的最多的问题是“你为什么做《宁静访谈录》?”

每一次我都不断重复着事实:我不是媒体人,在决定做《宁静访谈录》之前,已经很多年没有写过工作报告之外任何有温度的文字了。

曾经,作为职场中人,我也整天埋头于各种医药报告和数据分析。当人生到了一个阶段,可以随心做出选择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些倾注过无数时间的报告和数据已经变得模糊,而在那期间所遇见的人,因为他们的职业经历和故事,带着只属于他们自己的色彩,却一直存放在记忆里,从未渐行渐远……

两年前,女儿送给我一份生日礼物——油画《采访中的妈妈》。画中的我,拿着话筒,脚踏滑板,还长着一双隐形的翅膀。我问:“眼睛干嘛画得那么大?”她说:“那是妈妈疑问和好奇的样子……”

青春逝去,一定不是从皱纹开始的,而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丧失。

曾经有近两年的时间我暂停了工作,只陪着小小的她。那时,只要她想做什么超出常规的事,就会歪着头看着我,而我那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如果没有危险,喜欢就去做吧”,然后就会看到她心满意足的样子……

我希望她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犹豫,不迟疑。

在那段完全放空的日子里,我也常常反问自己,是否还有勇气重新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在习以为常与兴趣之间反复权衡、踌躇、游离……庆幸的是,在那段简单又柔软的时光里,我又找回了自己。

我找回了自己曾经对文字的热情,我知道,那不再只是想要写点儿什么的冲动。

我想记录那些平凡生活中带着强烈个人色彩的医药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也许不会像重磅新闻那样瞬间击中你我,但是当一个人竭尽全力,又何必在意是否独领风骚呢?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一路向前,这本来就光芒四射。

我想透过这些光芒,传递故事背后的价值……

决定做《宁静访谈录》后的第一个新年,2014年的第一天,我曾暗许自己: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正如曾被疯转的吴晓波的一篇文章——《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喜欢;因为喜欢,就逐渐变成了兴趣;因为变成了兴趣,就愿意花费很多时间甚至绞尽脑汁忍受折磨,然后才可能品味历经折磨后带来的快乐。对我而言,《宁静访谈录》就是值得浪费时间的美好事物之一。

尽管如此美好,我仍然体会到访谈不易,坚持不易。

三年多以来,我接触了很多奋战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医药人,尽管他们的背景、专业、经历大相径庭,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于自己坚持做的事,疲惫中有着掩饰不住的激情。

遇见他们,记录他们,是我的荣幸,也是我坚持的动力。

本书《遇见创业者》选取了部分我曾经面对面采访过的创业者。我如实记录了他们讲述的职业过往,他们在创业过程中踽踽独行的思考和探索,以及每一个与众不同的成功者背后无比寂寞的勤奋。

在决定做《宁静访谈录》之初,我邂逅了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那一刻,我决定朝着内心的方向,重新上路……宁静2017年2月A医疗·创业明德医院创始人陈沛蓝天总在白云之上“我曾以为,以我北医毕业的临床医生背景、中欧MBA、和睦家副总以及其间丰富的职业经历,不会找不到资金。但现实就是那么残酷,没有创业经验,没有团队,投资人必须考虑风险,我当时近乎绝望。当你只剩下自信和绝决的时候,你就可以扛过任何困难……”陈沛,北京明德医院创始人、院长、执行董事,北医临床硕士,中欧工商学院(公开招生)首届MBA,曾任职和睦家医院副总经理、天坛医院总经济师、英智眼科医院总经理,美国CNNC公司副总裁、丹麦宝隆洋行中国区总监、北医三院消化内科医师。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常务理事,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理事,统战部新社会阶层理事会理事。

作为医疗圈的创业者,他的创业故事是一个传奇。

他的下属用了这样一些关键词来形容他:留洋派、大气、老谋深算、和蔼可亲、低调、睿智、胸有成竹、平易近人、善良、童真、容忍、胸怀、激情、创造力……

其中,他创业后的第一位员工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一辈子能有梦想的就不多,有梦想去追的人就更少,有梦想去追还能追成功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他50多岁,还有激情,还有梦想,还为梦想去追,让我佩服,让我感动。”

走进他的办公室,书架上很醒目地摆放着一本《史蒂夫·乔布斯传》。他的同事说,在一次员工会议上,他特别回忆了乔布斯的生平,其间几度哽咽。那也是他第一次在员工面前如此动容。

北京明德医院,一家涉外高端私立综合医院。虽然开业不到三年,却已声名鹊起,据说可以提供十多种语言的医疗服务。走进明德大厅,钢琴声缓缓,咖啡香飘过,若不是映入眼帘的八个大字“愉快体验,尊享医疗”,我还以为走进了一家五星级酒店。

我曾以为,这样一个显然有着雄厚资本支撑和天然地理优势的高端私立医院,一定有一个华丽的开端。不承想,明德医院创建的故事,充满着艰辛与传奇,身为创始人的他,甚至曾签署过“随时可以被罢免”的协议书。

当我问及创业的感受,他说,两年前过生日时为自己买了一个iPad,当时在上面刻了一句话:“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会儿。”

宁静 您创业前是和睦家的副总经理,作为私立医院的高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职业高度,为什么选择放弃而自己创业?您创业的初衷是什么?

陈沛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谈谈医疗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我想追求什么。每个人都有一个心中的伊甸园,我心中的伊甸园是什么?就是一个酒店一样的医院,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在那里,看病不再痛苦,求医不再受伤害,医疗就应该是这么简单!

医院取名明德,是借用儒家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思是说成年人的学问,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而我们的引申是“医疗之道,在明明德”。医院的英文名称Oasis就是沙漠绿洲的意思。

在明德,你所看到的一切,酒店般的大堂、钢琴、流水、阳光顶,就是我心中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个老院长……这就是创业吧,因为没人知道你心中的伊甸园是什么样子,除非你亲手去搭建。

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北医本科加硕士,做临床医生的过程中,看到过太多的生老病死。后来做医院管理,又看到了太多医疗以外的东西在左右着医疗本身,包括学术的、商业的、官场的,甚至医者自身的。而作为医疗核心的患者体验,却常常被忽视或者被伤害。医疗为什么不能是温暖的、愉快的?

和睦家注重患者体验的医疗模式非常好,但是如何做好国内患者的体验,是和睦家当时的一大挑战。再者,真的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月亮都是外国圆吗?我就不信这个邪!基于这么多年的积淀、感悟和思考,在辞职时,我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做比较纯粹的医疗,一定会得到患者的欢迎,得到市场的认可。

国际标准和综合医院一站式的服务,就是构建这个模式的基石。明德医院是全面按照国际医疗标准建立的。我们的诊断标准是ICD-10,质量安全标准是JCI-5,定价标准是CPD fee for service,三分之一以上的医师来自其他国家,工作和医疗文书语言是英语。目前,70%以上的患者来自世界近100个国家。

宁静 您的一位下属在明德开业前的受访视频中说,“明德创办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事,不是我吹牛,很多人根本扛不住……我就想扛到开业那天,就想看看Peter(陈沛的英文名)怎么扛到开业的那天!”他为什么这么说?创办明德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陈沛 明德的诞生其实是一个十分莽撞的结果,如同不计后果的一见钟情,以及后面无法避免的不可收拾。因为我有建医院的梦想,所以看过不少地点,直到看到明德现在所在的地方,当时感觉就是一个Big Wow!一个二三层的平层厂房、15000平方米的框架结构、淡黄色的外墙、前后庭大小花园、充足的停车场地……像极了美国小型医院的样子,又地处丽都商圈,旁边就是机场高速,简直就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国际医院坯子。

创办医院这件事因为这个选址不能错过而来得有些匆忙。为此,我很快辞了职,借朋友公司的名义一起掏了100万元作为定金,签下了这个厂房的租赁协议,之后我才开始想下面怎么办?就这样开始了,所谓无知者无畏吧。

尽管距离现在只有几年时间,但当时创办民营医院的环境与现在相比可以说天差地别。那时的医疗机构设置还是规划审批制,所以我们的申请立刻被卫生局退回,还给我扣了一个“先斩后奏”的帽子。这不是当头一棒吗?职也辞了,钱也付了,如果不用这个地点,100万元定金就打了水漂,还有我这一腔热血呢。我也急了,就去找熟人试图疏通关系,结果又被扣了一个帽子“逼政府就范”,说我“这事办得实在太鲁莽,根本没有可能性”。

虽然天无绝人之路,几个月后借2010年中央鼓励社会办医的58号文件的强劲东风,我们的申请得到了批准,但已经过去了4个月。那种坐困愁城、度日如年、忐忑不安的感觉,绝对不是现在这样轻描淡写可以表达的。更要命的是那时我什么都不能做,也不知道明天去做什么。拿到卫生局设置批准书的时候,已经是来年的1月17日,再有几天就是春节了。

春节前我们必须定下施工单位,在春节期间才可能有人和我讨论如何设计和开工。我必须面对的最骨感的问题就是每天35000元的租金,所以我不能浪费任何一天!而且施工单位必须能够把我的思路体现在图纸上,因为我们根本没钱去请任何级别的设计公司。

机缘,又一次给我帮了大忙。我在白纸上画好了最初的医院布局平面图,然后去请教合作伙伴介绍的一位朋友。交流之后我问他收多少钱,他说朋友帮忙不要钱。我说,那你就给我做顾问吧。第二天,他给我安排了一系列施工公司备选。第一个公司号称医院设计No.1,带我看了几个他们新建的政府医院工程,大理石墙面、水晶吊灯……第二个公司告诉我,在北京没有他们设计的医院,只能带我去看他们设计的微软大厦。看完之后,我和朋友说,这个就是我需要的公司,因为我想要设计的不是一家“医院”。

报价之后我们进行最后的谈判。我知道他们会有折扣,我也预感到可能会是类似X888万元这样的价格,结果不出我所料。但是出乎他们预料的是,我说“那好吧,我给你们加1万元,成交价就算X889万元吧”。他们愣住了,继而报以热烈的掌声。“既然陈总这么痛快,那我们延长一年的保修期作为回报。”要知道,一年的保修期至少20万元。就这样,在那年春节前的最后一天,我们敲定了施工总包合同。事后他们跟我说,从来都是只有砍价的,所以我们心甘情愿给你干活。宁静说谈话中陈沛起身,从身后的书架里翻出了不同版本厚厚的设计图,图纸上有他当年手绘的草图。他说,施工单位的设计师是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既敬业又有悟性,跟着他没日没夜地把手绘的草图和几百张他在国外各医院拍摄的照片,变成了可以施工的专业设计图。讨论内装的时候,陈沛让他们去LV、Gucci、Chanel等网站找灵感,因为那些品牌积淀了高端设计的精髓。今天,当你走进明德,仍可在图案、色调或风格上找到这些品牌的味道。

很多人问我,怎么可能在11个月内完成这样规模的综合医院建设?我说,当你每天一睁眼35000元就没了,你就再没有选择;当你被逼上梁山之后,才会明白原来人可以被激发出无限潜能。我从来没有设计过任何东西,但是明德的一草一木就这样源源不断自然流淌出来,汇集成你所看到的这一切。事实上,30年的职业积累,在这一刻全部得到了升华。

后来,也有人说我独裁,说当时的很多决定没有会议纪要,还有人指责说我们采购的东西没有招标……那个时候,即使我想讨论又和谁说呢?我们采购的东西或许不是最便宜的,但是如果工程能提前一个月完成,就能够节省100多万元……事实就这么简单!面对非议,当你只剩下自信和绝决的时候,你就可以扛过任何困难。但是,我不会去想再扛第二次……真的太难了!

宁静 当时面临破旧的厂房,工程开始时只有预算十分之一的资金,您是否想过可能会面临的资金困难?

陈沛 其实从签订租赁协议开始,我和合伙人就一直在找资金,但是所有投资人谈过之后的共同反馈是:这是一个初始项目,不能投。这样的初始项目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商业模式没经过验证,如何让投资人相信有市场?二是我没有团队,而团队是所有创业项目的核心。

我曾以为,以我北医毕业的临床医生背景、中欧MBA、和睦家副总经理以及其间丰富的职业经历,不会找不到资金。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没有创业经验,没有团队,投资人必须考虑风险,我当时近乎绝望。所以,我要由衷感谢我的初始合作伙伴,是他卖掉了两处房产,筹措了资金才使项目得以继续。

时间、资金等外在困难与经历的人事困难相比,还都不算什么,所以马云曾说“创业如此艰难,内心必须强大”,我对这句话有着刻骨铭心的理解。多少次,我都把想踹倒桌子的脚收了回来。为了不弃前功,必须忍辱负重,我甚至还签署过一份随时可以罢免我的文件。这些情景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还是天无绝人之路,最终找到了现在的机构资本。在拿到资金的第二天就支出了几千万元欠款,当时已经面临工人随时停工的境地,真是危若累卵。后来有人问我“为什么亲自创建明德却没有一分钱干股”,那时为了能做成这件事,我恨不得给人磕头,怎么可能去讨论干股,或者没有干股就不干了?董事会第一次给我发薪时,我已经18个月没有任何收入,或许这些也是投资人投资这个项目的考量之一吧。

宁静 您在创业过程中经历了很多障碍和困难,最难的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得与失?

陈沛 客观的困难都好克服,否则你还创什么业啊?最困难的是团队。企业文化没有建立,团队没有磨合过,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诉求,都会形成各种掣肘。我从来没有把困难当事儿,但是人与人之间,足以令你心碎。

我告诉自己,要想得到共鸣,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只要能推动使命的前行,无论什么都要去做。经历了无数误解、委屈、历练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变化,可能变得更骄傲了,因为你懂得了什么叫忍耐,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都是后话,或许以后有机会再聊。

回想得失,我只能说通过这件事证明了自己。现在明德的商业模式已经验证,品牌已经树立,所以市场和资本都很看好明德。我为此付出了很多,甚至在透支自己。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想做的事,必须付出代价,我不后悔。

宁静 创业如此艰难,是什么激励您继续前行?

陈沛 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会发现路越走越宽,不断发现新的追求,实现更多构想。我创建明德最关注的是患者体验,后来发现医生也有体验的追求。比如医生需要一个更优化的医疗设施和人性化的管理平台,实现更优化的医疗服务。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放开,明德就可以为医生提供这样的平台。

此外,要想后发先至,必须学会利用新技术。感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提供了很多想象空间。我相信网络医疗必将是改变医疗业态的一种力量,不但可以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利用医疗专家的碎片化时间,提升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拓展医疗覆盖的地域疆界等等,这些也都是我想继续尝试的空间。理论上不难理解,也有很多人关注,关键是谁能把这些设想落地。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却只有马云做到了。我相信自己的执行力。

宁静 您希望达到怎样的高度?

陈沛 我想做的,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医疗,我希望明德能成为中国最好的私立医院。至于我个人,创业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也是一条不归路。有人说过,创业者分两种,一种人是为了追求和炫耀金钱,另一种人是为了事业。经济收益只是伴随事业成功的附属,而后者却可以创造历史。

我已经做成了一个酒店式的医院,接下来我想做一个没有医生的医院(医院设施平台),还想做一个没有病人的医院(网络医疗平台),哈哈,我不忽悠,大家拭目以待。访谈后记

走出陈沛的办公室时,我发现门口并排立着几个乐器箱和一个高尔夫球包。他随手打开一个,里面是一个金色的萨克斯。他坦言,音乐和体育是他的最爱,他会演奏十几种乐器,全都是自学的,但自从创业后,这些乐趣已经很少触及,因为没有时间。

我想起年逾70才开始写作的萨缪尔·厄尔曼,他曾写过已流传百年的诗篇《青春》: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

明德承载着陈沛的的医疗梦想,陈沛也会以他“纯粹的医疗”理念,给明德一个可预见的未来……

收起他的名片,蓦然发现背面写着——

蓝天总在白云之上。二度访谈选对了方向就不能输给时间

第一次访谈,发生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10个月后,当我再次走进他的办公室,他的书架上仍然很醒目地摆放着那本《史蒂夫·乔布斯传》。这10个月的间隔并不算太长,但对于明德,却非同寻常。【制药工业网】2015年6月1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发布公告称,拟以2.5亿元人民币自有资金收购明德投资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明德投资占股明德医院60%左右),将其作为京东方智慧健康服务事业的投资发展平台,并将注册资本增加至30亿元,主要用于运营明德投资旗下北京明德医院的发展,及后续数字医院筹备。这是京东方实施服务化转型、迈入智慧健康服务领域的重要一步。

看到这条信息时,我即微信他“又过了一个坎儿,什么时候有话想说就聊聊”,他回复“过了一个坎儿,又加了一个码儿,总是在路上”。

京东方为什么选择明德作为迈入智慧健康服务领域的第一步?明德医院因为此次的巨额注资,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作为创始人的陈沛,是否可以不改初心?“四年半以前,当我一个人走进京东方所在的恒通创意园区,和园区的负责人说,我要在这里建一个中国最好的医院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明德此后会和京东方结了缘分。“三年多来的日日夜夜,我时常忧心,明德这艘航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沉没——不是因为她不够好,而是因为她先天不足。我不能把这个担忧告诉任何人,因为我想让她存在的每一天都是一个完美的杰作。“当得知并购交易完成时,我以手加额,为明德庆幸,因为明德这艘航船终于可以无虑了,甚至很多年都不会沉没,因为在京东方这条大船上,明德不再是大海孤帆……”

这是明德医院被并购后,陈沛在第一次全员大会上的讲话。他说,在人前讲话,他一向口若悬河,但是那一天,他怕因为激动而不知所措,所以拟了一份讲稿。

宁静 距离上一次采访您只有10个月,明德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看到并购新闻时,有朋友向我求证:明德是否用“引入投资”更合适?另外,在全员大会上,您为什么说“明德不再是大海孤帆”?

陈沛 明德的确是被一个巨无霸并购了。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最大的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总资产两千多亿元,在上交所排前50名,所以肯定是被并购,不能叫引入投资。

就并购背景我想说两点:第一,京东方是航母,它在显示行业即液晶面板领域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五,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他们旨在做到世界第一。明德医院是条小船,我在向员工公布并购消息时,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明德这条小船放到京东方这个航母上,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是不会沉没了。

第二,从事制造业的京东方,制定了一个医疗行业20年战略规划——至少10个500床以上的中心医院,配套门诊的网络布局,投资规模大概一千亿元人民币。京东方选择明德作为第一个医疗品牌,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支撑,京东方未来在IT、智慧医疗等方面的布局,都会使明德受益。

宁静 之前有传言说,明德一直亏损、负债经营,那么京东方为什么会选择明德作为迈入智慧健康服务领域的第一步?

陈沛 北京明德医院于2012年3月按JCI医疗标准建成,是一家国际化高端综合医院。开业以来,患者来自100多个国家,签有直付协议的国际保险公司数以百计;员工来自五大洲四大洋,酒店般的医院环境比五星级还要“plus”,临床科室30多个,提供从头到脚、男女老幼一站式医疗服务。她是公认的天生丽质,虽然还远未到待字闺中,提亲说媒的就已经络绎不绝了。

外资、国资、险资,最后花落京东方,我认为原因有三:第一,在办医理念和市场定位上,京东方认可明德的“愉快体验,尊享医疗”。第二,明德一直坚持国际标准的医疗理念,切切实实做出了国际化的品牌。第三,我们所在的园区就是京东方的产业,他们亲眼看到了明德从无到有,从一个废弃的厂房,变身为如此亮丽的现代化医院的全过程。基于这几点,京东方选择明德作为进军医疗领域的敲门砖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

可能有人觉得,并购一个负债经营的医院,京东方出价太高了。如果大家认识到医疗行业运营规律的话,5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是业界认可的医疗投资回收期。姑娘没出嫁之前,娘家都是投入,基因好,就不愁嫁,何况还是国际范儿?

宁静 我记得您曾说过,想做一个“没有医生的医院”,还想做“没有病人的医院”,这次并购对明德意味着怎样的变化?对您个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陈沛 明德的长远规划与京东方的战略不谋而合。“没有医生的医院”是指医院设施平台,虽然这个土壤还不具备,我们会尝试逐步推动各方面的完善;“没有病人的医院”是指即将推出的智慧医疗和网络平台,这个更容易实现。

现在大家都在说“互联网+”,对于实体医院来说,应该叫“+互联网”。明德医院+网络门诊平台,目的是为了方便患者,通过网络在家就能解决问题。比如病历检索、化验结果查询、预约医生、健康管理等方面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这些服务都将在不久后推出,首先服务于我们的会员,让他们享受新科技带来的便利。京东方在显示行业有很多有创意的产品,我一直在想能否被医疗借鉴,所以我们相互借力的空间还很大。

对我个人而言,首先,过去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次并购对三年来的工作做了一个市场定价,溢价率接近一倍。因为登上了一条大船,我对明德医院未来发展的焦虑和担心减少了很多。

宁静 现在出现了很多医生集团,比如张强医生集团、大家医联等等,明德也会考虑和类似的医生集团合作吗?

陈沛 通过这些年管理医院和医生打交道,我深深体会到,无论医生集团还是医院平台,中国还不完全具备其成长的土壤。譬如在美国,医生个人和医院都是完全意义上的法律责任人,医生自己买责任险,自己赋税,与医院之间的责任和收入都非常清晰。

在中国,医生个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法律责任人,因此医生个人无法独自承担法律责任,全部医疗责任都归结于医疗平台,很难界定医生与医疗平台间的法律责任。另外,在收入方面,尤其是所得税方面,也很难在法律层面有清楚的分割。所以,大环境尚不太理想。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可以尝试,试着推动法律法规的健全。如果没有开拓承担的心态,无论什么事都会寸步难行。

宁静 医疗政策与环境正在发生巨变,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向私立医院,您如何看待医疗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陈沛 对于初创型企业,方向无疑是集一切之大成的。我的理解,它就是创办人的情怀,他想成就什么。就明德而言,就一个医生的情怀而言,我一直想做一个比较纯粹的医疗,让就医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使看病不再受伤害(避免过度医疗)。就这么简单!但是这个听上去没有一点问题的问题,做起来却是势比登天。为什么这么说呢?核心问题还是资本的属性。

我并不是说资本有什么不好,它是成事所必需,但是资本和医疗的结合就会有一点问题,毕竟医疗的主体是人,而且是病人。由此引发的问题无穷无尽,涉及伦理、社会、人文、经济、专业等等。只要对于资本的回报成为办医的一个要素,过度医疗就是挥之不去的问题。

如何解决呢?国际化,是我当初想到的一个途径。因为国际标准的医疗是建立在循证基础(Evidence-based)上的,有公认标准的,例如WHO Guidelines(世界卫生组织临床指南)、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JCI(国际医疗质量安全委员会)标准认证,诸如此类,可以做到有标准可依。

此外,绝大部分外国医生不会开大处方,不会滥用抗生素,看到有过度医疗的行为,他们甚至会越级报告。这一切,就是我想标榜的国际化核心因素,而绝不仅仅是雇几个老外充充门面。

这样做的代价是比较昂贵的人力成本,些许缓慢的收入增长,也因此触动了一些习惯过度医疗倾向的小集团利益,并由此引发是否继续坚持这个方向的根本之争。在明德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就有人建议解雇部分国际医生。这些问题给明德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干扰,只有经历过,才会深知马云所说“创业不易,你必须内心强大”。

幸运的是,明德坚持下来了。多少次,我想放弃的时候,总是想起乔布斯的警句——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就是失败者放弃了。“愉快体验,尊享医疗”仍将而且必须是明德医院继续的追求。

宁静 我们首次访谈的题目是《蓝天总在白云之上》,这次我想应该叫作《阳光总在风雨之后》吧。作为过来人,您对医疗创业者有什么寄语?

陈沛 我觉得还远未到阳光灿烂时,只能说既然选对了方向,就不能输给时间。无论你有怎样的情怀,成败与否其实是由时间决定的。机遇就像一个窗口,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不对或不够好,而是你没有时间了,因为窗口开放的时间到了。

什么是成功者?我理解就是那些在时间上实现了完全自由的人。对于创业者,如果把控不了时间,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成功者,因为无论如何,你都只是事实上的打工者而已。也许时间到了,就该下岗了。如何能够挤过一个个窗口,争取到一段段更多的时间,对于每一位创业者都是最实际的课题。

做好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投入情感。做好医疗行业,必须要了解这个行业的规律,还要有时间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

初创企业,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创业的激情,不能循规蹈矩,必须要有强势的领导,要有创始人个性的企业文化。马云说“初创企业的战略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活下去”,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输给时间。访谈后记

在整理本书的出版文稿时,我问及陈院长是否还有补充,他说刚好趁着休假思考一下。第二天发给我一张面朝大海的室内照,桌上放着电脑,并附言“正在‘心有旁骛’地写作业”。

他很认真,写满了两页,补充了访谈录里没有说透的话,我知道,那些文字是他心底最真实的声音。也因为这份信任,我反复斟酌,只选了其中我认为适合发表的部分文字:“非常感谢宁静老师的两次访谈,始有关于明德创立过程的文字记载。作为明德的创始人,我当然希望明德作为一家医院,作为一个品牌可以传世历久。即便她只是昙花,也必须一现得与众不同。访谈中说到了明德诞生时的先天不足,雪上加霜再加后天的失调。如同任何一个生命,明德也必须自身在现实中磨砺,或许化茧成蝶,或许零落成泥。不敢说明德的创立如何九死一生,但过程足以让我肝肠寸断……“回首过去五年,也不总是煎熬,时时都有开心满足。毕竟平台大了,可做的事情更多,比如参与很多社区活动,提供救助站;组织无偿献血,给孤残儿童基金会提供帮助;赞助中国网球公开赛,给教会社团常年无偿提供活动场地等等。能够帮助到有需求的人,是一种慰藉。过去的时光,无所谓得失,所有付出,只为初心。”心脏外科先锋万峰二十年自由执业开拓之路“虽然各种坎坷都经历过,但我从没后悔过回国。我做过科主任、院长、企业创始人,能成功当然好,不成功也没关系,至少我尝试过,至少我还是一个好医生。尽管走了很多弯路,碰了很多壁,但按照国际化模式做中国最好的民营心血管病专科连锁医院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离梦想越来越近了……”万峰,法兰西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外科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一、第二任会长兼总干事,《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主编,神州海德医疗集团董事长,青岛思达国际心脏医院董事长,中国燕达国际医院董事,神州万峰心血管专家联盟理事长,长沙泰和医院万峰心脏中心主任,美国思达吾德(Starr-wood)心脏集团中国部主任,Chairman of StarrInternational Group, Ltd.(USA)。

一位医疗圈的年轻女记者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一张与他的合影,她写道:“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谁,就不要说自己在医疗圈儿混过。”我因此记住了他,因为我的确不知道他是谁。

巧合的是,之后不久,在一次小型医疗人的聚会上,我遇见了他。

他是全国心脏病手术病例最多的专家之一,已完成了以冠状动脉搭桥术为主的各类心脏手术一万余例,并创造了9项“中国首例”。他是中国最著名的心外科专家之一,也是医生自由执业的最早探索者。

他是很多媒体追逐的对象,新华通讯社、CCTV-1《东方之子》、CCTV-10《人物专访》、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健康报》、《人民邮电报》、香港《大公报》、《紫光阁》等媒体曾多次报道过他。十几年前,作为一名“海归”医生,他不仅被《华尔街日报》誉为“跳动心脏外科的先锋”,更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封面人物。

我问他,在这么多头衔中最在意哪一个?他说:“我想做的事情很多,我都曾努力过、争取过,结果无论成功与否都没关系,至少我是一个好外科医生,这是我最看重的。”

经历过外籍助理、主刀医师、归侨、民营医院创始人、商业公司投资者、博士生导师,多次进出公立医院,组建医生集团,探索自由执业之路……然而,“建立最好的私立心血管专科医院”始终是他的梦想。

万峰出身于三代从医的家庭。解放前,他的父亲曾在国民党部队里当医生,后随军起义加入解放军。解放后,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回来后转业到新疆克拉玛依矿务局医院,万峰便出生在新疆。“文革”期间,一家人回湖南老家,他的父母重新“自谋职业”。

恢复高考第二年,万峰考取了湖南医科大学,立志学医,因为他太熟悉医院的生活了。“小时候我经常跟着父亲去查房,脖子上也挂着听诊器,患者会开玩笑地称我为‘小万医生’。”毕业时,他立志要来北京,报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配工作时,因为阜外医院听着比较熟悉,有位知名的吴英凯教授,于是他就选择了阜外医院并进入了心脏外科,从此开始了心脏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

在北京阜外医院工作5年后,正值留学潮兴起。1988年,他留学欧美,先后任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医学院心外科外籍临床医生、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心脏外科研究室访问教授、加拿大安大略大学医院心肺移植临床研究员、美国圣·文森特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客座教授和心脏外科临床研究员。他师从国际著名心外科专家、享有“心脏瓣膜外科之父”美誉的Albert Starr教授,从事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以及参与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和心脏移植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作为医生,万峰曾是海内外媒体追访的“明星”

留学6年后,作为翻译和助手,他陪着导师Starr教授来中国做学术访问。那次回国给了他深刻的感受和冲击,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最终让他决定回国。

1996年回国,受时任阜外医院院长郭加强的推荐,他赴北京邮电总医院(阜外技术合作医院,现为北京协和医院西院)担任心外科主任。那时万峰还是主治医师,同年底参加职称晋升答辩时,他的综合评估已达到主任医师的标准,所以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那时他还不到36岁。

当时的邮电总医院只是一个三级职工医院,他担任心外科主任后,心脏手术每年做到了200余例,某些技术应用甚至开展得比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更早,因此引起了同行关注。

在公立医院期间,他一直没有停止医生自由执业的探索。

1998年,他和同样在美国思达心脏集团受训回国的上海中山医院赵强教授一拍即合,组建了“万兆开心公司”,正式成立时“只有我们两个医生,一个管理团队”。这应该是中国医疗业内出现的第一家“医生公司”。

他组织起一批医生,利用业余时间与其他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我们不是做完一台手术就拿钱走人,而是长期合作,把技术带到签约医院,培养当地医生,让病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最好的服务。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管别人怎么看,我都要去探索。”

当时政策所限,如果执业医院不同意就无法外出行医。“虽然大部分医院都不同意,但一旦你有名了,医院至少也不会反对,我们就在夹缝中生存,先后与全国几十家医院签了约。”

万峰创建第一家真正的专科医院是在1999年末。他们签约医院之一的原青岛第二人民医院,颇具开拓精神的李奠基院长把医院的一栋小楼改造装修后提供给他们建立股份制医院,参照《公司法》,青岛思达国际心脏医院就这样成立了。像国外的小型私人医院一样,当时只有26张床,病房面积1000多平方米。

同年,万峰应邀加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任心外科主任。“这是我真正在国内大型三甲医院的平台上,把心外科的技术、团队、管理机制建立起来。同时也基于这个平台,建立了很多学术合作关系。”

2005年,为了实现建立心脏专科医院的梦想,万峰辞去北大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一职,正式离开公立医疗体系,加盟凤凰医疗集团,出任凤凰医疗北京地区总院长兼北京健宫医院院长和凤凰万峰心脏中心主任。

2009年,凤凰集团因筹备上市,资本运作转向,与他“建设心血管专科医院的梦想”有了出入,万峰无奈撤离凤凰集团。

但梦想并未就此停止。

当时在北京万丰路有个万丰公园,公园里有一栋建筑。“这个公园正好与我的名字谐音,周围环境也相当理想。”于是他卖掉了自家的两套房子,租下那栋建筑筹建“万丰心脏医院”。不承想,在完成装修改造后不久,因合作者的理念差异和政策限制,最终不得不转让他人。“当时燕郊有个燕达医院,北京有个电力医院,我就又去帮他们建设医院。”

2010年,他再次应邀回到公立医疗体制,加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出任心外科主任。“当时陈仲强院长问我有什么要求,我怎么可能在公立体制下要求高薪呢?我说我只要两个字:自由。”万峰要的自由,是不想受限于医院的考勤制度,但完成医教研等工作指标、管理好团队和科室是他的原则和底线。最终,院长“非常开明和开放地”接受了他的条件。

同时,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发展大学科的需要,万峰应邀筹备并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外科学系主任。“受益于大学医疗体系的平台,我可以进行学术研究、技术推广、多层面培养后备人才。即便今后可能被迫离开北医体系,我也希望能和大学医院有合作,通过这个平台互补互利共赢。”

2013年初,因他在专业领域的成就和留学法国的背景,万峰荣获法国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成为30年来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

宁静 作为一位心脏外科医生,您在探索医生自由执业的路上已经走过了十几年。我看过采访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人的长征》,可以想象您十几年来探索的艰辛。我很想知道,您坚持探索医生自由执业的初衷是什么?是什么动力让您如此坚定?

万峰 我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到大我填过无数表格,家庭成分那一栏一直是“自由职业”,在我心目中,医生就应当是自由执业。在西方国家,甚至是亚洲的越南、缅甸、印度等国家,医生都是自由执业的,就像律师一样,有律师资格证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工作。

我在美国的大学医院、私人医院都工作过。美国大部分好医院都是私立的,医生和医院是合作关系,没有任何经济和雇佣关系。保险公司给医生付钱,医生是独立的,每个专科实际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医生公司。我的老师Starr教授,在美国3个州、10家医院行医,都是医生公司与医院独立签约。

对于医生的自由执业,我耳濡目染,觉得这种非常好的体系应该带到中国来。

另外,我当时就发现,国内心外科技术和设施与国外虽有差距,但差距并不大;但理念上的落后,包括环境、服务流程等方面却与国际上的先进模式相去甚远。

比如瓣膜手术,与欧美人相反,中国人大部分选择金属瓣膜,很少有人选生物瓣膜。因为生物瓣膜只能用10年左右,坏了以后要再做一次手术,而金属瓣膜则可以用一辈子。但是生物瓣膜不会影响生活质量,而换了金属瓣膜则需要长期吃抗凝药,经常化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但因为就医体验不同,中国人宁愿牺牲生活质量,也不肯多做一次手术。

再者,医生联盟自由执业与走穴完全不同。医生走穴不规范,医疗质量无法保证,但是医生联盟带来的是患者不出远门即可享受顶级医疗技术服务,还可以把高新技术带到当地的合作医院。

所以,我想做自己的专科医院,实行最好的医护模式,建立成熟先进的医疗体系,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作,做更多的事情。

但我国的现状是:医生是单位人。中国医师法规定,医生的执业地点是受聘的某医院,而不是某地区,医生必须有医疗机构的邀请和相关单位的同意才可以外出会诊行医。为什么在火车、飞机或外地遇到病人,医生都逐渐不敢出手相助,因为可能被认为非法行医。

国家进行医改是希望病人能就近得到最好的诊疗服务,我们就是要向这个方向发展,却被社会上一些陈旧观念说成是追逐医疗商业化,因此倍感压力。

好在,这一切正在发生改变。

宁静 张强组建“医生集团”的新闻曾引起业内轰动,“医生集团”的概念似乎为医生自由执业开创了新模式。早在1998年,您就创办了第一个“医生公司”,并因此成为海外主流媒体的焦点,甚至被DISCOVER频道报道。相较而言,今天张强的“医生集团”比您十几年来探索的“医生公司”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对此,您有何看法?

万峰 所谓“医生公司”就是由一些志同道合的医生组成医疗小组向医院提供专门的医疗技术服务,并根据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获得相应收益。

当时我想把美国的模式搬到中国,这个事情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提供医疗服务和手术需要一个团队,所以回国后就找阜外医院的领导谈组建“医生公司”的事。但在国内,人们觉得医生就该救死扶伤、两袖清风,如果医生开公司经商就是为富不仁,所以当时被传为笑谈,大家不能接受我的观点。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医疗服务真的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做得更好。

在美国,医生外出行医需要服务签约和资质认证,而在国内,大医院往往不会同意医生外出行医,多数医生都是私下外出会诊,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在公立医院,很多事情要搞平衡,比如薪酬,干得多却有可能拿得少。旧有体制的危害,不单是体现在业务、组织层面,还有对病人的管理流程、护理和医疗安全等问题。所以,我想按照国际化、标准化、人性化的模式,做一家医生自己的医院。

机缘巧合的是,1997年在北京参加一次全国学术会议后,青岛一家医院希望合作,后来就诞生了青岛思达国际心脏中心。我们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与美国思达吾德心脏集团联合建立的心脏医院,是中国第一家由医生自己组织创办的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心脏专科医院。

我希望建成国内一流的心脏外科技术服务体系,同时培训更多的医生,建立全国性的合作网络。由医生、企业管理者和投资人组成的医生服务组织应该是未来医疗体制的构成形式之一,它代表了一个方向,虽然可能不一定是主流。

海外媒体说我“在非营利性医院里实行半私有化的运作机制,为中国医疗界和中国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实,当时缺少相应的国家政策,如何操作是个难题。

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国各地合作成立了十几家心脏合作中心和专科医院,心内外科的负责人都是我们团队派驻的国家级医生团队成员。以团队签约的形式来运做,在交流实施、合作运营中才能更为规范、高效和安全。

说到品牌,我们很惭愧,前十年用的是我导师Starr(思达)教授的名字,如青岛思达国际心脏医院,现在用的是神州海德(Sino-Heart,“中国心脏”的译音),有时候也用我的名字,比如长沙泰和医院万峰心脏中心,但我总觉得不合国情,因为用我个人名字容易搞得像别的知名医生要来给我万峰打工一样。也正因如此,一直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品牌形象。

我们有全国顶级的心内外专家团队,社会资本也不缺,但阴差阳错就是没做好,与当时的体制、时机都有关系。

现在互联网和自媒体爆炸性的传播和影响,正恰天时地利,我希望出现更多像张强“医生集团”的机构,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氛围,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人才交流,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推广,有可能带动一个时代的发展。

宁静 如您所说“医生服务组织不一定是主流,但一定代表了一个方向”,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和引导,很多类似的医生联盟正在各方酝酿。对于后来者,您是否有一些建议或忠告?

万峰 跳出公立医疗体系,我最大的困惑在于:由于私立医院制度稳定性的欠缺,很难招到好医生和护士,常规工作收入有限,商业运作模式又会给工作者带来很大压力;作为医务工作者,学术影响和地位也在下降,科研学术成果日渐稀薄,也导致了人才培养的流失。

所以,首先要把团队的基本技术框架搭起来,进行技术普及和标准化培训,有了人才梯队,对外合作和科研才可以做起来。现在是极好的时代,我们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服务管理模式引进来,做整个项目的签约、托管,或股份制医院,可以与各种机构合作。正式签约的医生团队技术培训成功后,既能独立存在又能为其他医院提供服务。

其次,要有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多项目、多医疗机构的管理,资金设备的投入等,都需要专业的商业化运作。

再次,注重医疗流程和医疗质量控制。国家各级部门都在努力加强医疗责任的监管,日常工作中要帮助医生协调,但医疗纠纷已是一种难以回避的社会现象,每个医生可能都会遇到。

宁静 过去十几年的医疗政策和体制所限,您的探索经历充满坎坷,您后悔选择回国吗?对于未来,有什么新的规划?

万峰 虽然各种坎坷都经历过,但我从没后悔过。如果中国不搞改革开放,我也不会回来。我当过科主任、院长、企业创始人,如果能成功当然好,不成功也没关系,至少我尝试过,至少我还是一个好医生。我现在得到的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对于未来,按照国际化模式做中国最好的民营心血管专科连锁医院,一直是我的梦想。这十多年,我们走了很多弯路,也四处碰壁,但始终在坚持,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现在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我很欣赏一句格言——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访谈后记

采访那天,我迟到了,因为北医三院的停车难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见面时我满怀歉意,他递给我一瓶矿泉水,说“今天下午我没有手术,也没有其他安排,时间很充裕”。迟到的内疚因此减轻了许多。

我曾看到一篇报道,万峰曾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位老主任戏称“没有任何业余爱好、没有生活情趣的铁人”。我问他“铁人”的由来,他说年轻时确实整天忙于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不过现在,“我在学习生活,享受工作之外的乐趣”。

在自己学生的影响下,他甚至买了十几万元的镜头,成为专业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在手术室的无影灯下,在相机的镜头里,聚焦着完全不同的景象,也许相同的是,都需要一双善于发现和充满爱的眼睛。

我很喜欢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过的一段话:“我知道,生活越接近平淡,内心越接近绚烂……太过用力太过张扬的东西,一定是虚张声势的。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安宁,它更干净、更纯粹,更接近那叫灵魂的地方。”璞至医疗创始人陈春玲从妇产医生到医疗投资人有多远“体制外这5年我走得磕磕绊绊,但回头看都是很好的经验和历练。现在大环境又赶上创业的好时期,应该说天时地利人和吧。我从一个妇产科医生走向管理者、投资者,看着我们的医院像孩子般茁壮成长,我非常期待和享受这个过程。”陈春玲,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亚洲妇科肿瘤协会中国理事,曾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产科执行主任、北京某民营三甲医院副院长、北京某新建高端民营医院副院长。现为璞至医疗创始人。“我马上就要离开这里,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在长安街旁开业不久的一家高端民营医院,刚开始采访,她却说了这样一句令我意外的话。我索性关掉了录音,两个女人,天马行空。

她有很多故事。学生时代,她是从北京四中考入北医的学霸;30岁出头,花3年时间在香港大学取得妇科肿瘤硕博学位;如今,年近50岁的她,再赴长江商学院,攻读生命健康EMBA……

畅聊两个小时后,我们已不再陌生,临别时相约,几个月后再会。

3个月之后再次见面,是在她位于CBD的新办公室。“我刚刚收购了东直门附近的一家综合门诊部。”她的开场白再次令我意外。

2006年,40岁的陈春玲离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来到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玉泉医院。“当时,我的老师在那儿做中心主任,让我去做妇科主任,我很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便没有丝毫犹豫。”

当时的她,已在香港和英国学习工作过,期待把国外好的医疗理念和做法带回国内,但北大医院作为国内一流公立医院,执业环境个人难以改变。“北大医院的老专家很惋惜地劝我再磨炼几年,但我不想等到60岁从这里充满遗憾地退休。就这样,我从一家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空降到了一家二甲医院。”

当时的陈春玲并不知道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的真正区别。“过去一看,玉泉医院病房里只有3个病人,还都是做计划生育的。没办法,一切从零开始。”

4年时间,她从妇科主任做到妇产中心执行主任。“妇产科做得风风火火,招了研究生和博士后,做全国的手术演示学习班,创办清华妇产科论坛,和三甲医院联合举办妇科肿瘤病理论坛,建西部妇科肿瘤疑难病症讨论,建全国会诊中心……直到医院病房都人满为患了!”

多年之后,她的助手在璞至医疗梅奥主题读书会上,回忆起她们当时在玉泉医院的理念和做法,她感慨“我们的做法与梅奥诊所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尽管玉泉医院妇产科从默默无闻逐渐在业内颇有了名气,但她仍感到受囿于体制,这时,她想要更大更自由的舞台。

2011年,陈春玲离开体制,加入私立三级医院W医院担任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刚去的时候,W医院只开放门诊六层楼,门诊量每天100多,住院病房只有十几个病人。半年内,我搬了6次办公室,随着病房一层层地开放,医护团队也成批地增长。”

两年时间,这个原先只开放门诊六层楼的三级民营医院,建起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