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户外场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23:18:54

点击下载

作者:[美]白玛琳,[马来西亚]骆思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户外场景)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户外场景)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户外场景)作者:[美]白玛琳,[马来西亚]骆思洁排版:skip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11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1去银行Visit the Banker“女士,这是你要的1 000颗豆子。”

你需要

一大堆小东西(例如金属垫圈、木条和珠子等,需要几百个);几个小塑料袋和绳子;几个透明大塑料包和绳子;标签贴纸;纸杯

前期准备

这项活动可在孩子做职业体验游戏时进行(假装他在商店、邮局或其他买卖场所工作)。在活动中,你可以用垫圈或备好的其他小东西来建立一个货币体系。

怎么做1.告诉孩子,他得帮忙制定一个货币体系,这样你就可以在他的“商店”里买东西了。他卖的每件东西价钱不一,要用不同数量的垫圈付账,就和在真实生活中用钱付款一样。2.按照以下方法来建立你们的货币体系:● 在1个纸杯里放10个垫圈,就可以用它换1个小塑料袋。● 在每个小塑料袋里放10个垫圈。10个这样的小塑料袋(共计100个垫圈),就可以换1个透明大塑料包。● 在每个大塑料包里放10个小塑料袋,每个小袋里放10个垫圈(共计100个垫圈)。3.给每个小袋贴上标签,写上“10”;每个大包也贴上标签,写上“100”。4.在孩子的“商店”旁开一家“银行”,让孩子扮演银行柜员。给他写一张“支票”,即在纸片上写一个数字(例如146),然后让他取钱,看看他会给出几个100、几个10以及几个1。

后续活动

和孩子一起开一家“商店”,用你们的货币在里面买卖东西。

活动用意无论使用什么货币,买卖东西都能让人学到很多。在熟悉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理解两位数和三位数的概念,这有助于他进一步了解货币制度。更有意义的是,孩子接触到了物体的实际数量。

进一步

给出更多的“支票”,让孩子从“银行”里取出来。要一笔一笔地分开取,每取完一笔就让孩子想想:总共有几个100?几个10?几个1?用你们的“银行”学习减法(取走了这些后,你还剩多少?)、乘法(几个10能换成100?)、除法(100里有几个10?)。

小提示

做好这项活动需要相当多的垫圈(或其他小东西)。大多数孩子都想玩到1 000!2大步走Giant Steps“妈妈,我能走了吗?”这个经典的游戏不仅好玩,还能让孩子熟悉距离和空间的估算。

你需要

一个足够大的空间(以容纳所有玩家在其中走动)

前期准备

这个游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人数不限,年龄不限。每个人都有当“妈妈”的机会。

怎么做1.指定一个人当“妈妈”。“妈妈”是游戏的主持人,站在场地一侧,即终点线处。玩家们则在起点线处站成一排。2.由“妈妈”来选一名玩家,下达一些动作指令。比如:“杰森,你走三大步。”可以按以下规则下达指令:大步——使劲儿迈步,能迈多大是多大;小步——前后脚挨着走,10小步大约等于1大步;大跳——双脚并拢使劲儿跳;小跳——双脚并拢跳,但是跳的步子小一些;转着走——朝着一个方向转着走,一只胳膊举过头顶,就像打着伞;踮脚走——用脚尖小步走;鸭子走——像鸭子一样摇摆着慢慢往前挪。你可以随便安排上述指令,或者设计你自己的步伐规则,甚至加入“倒回起点线”的走法。3.玩家在起步之前必须先问:“妈妈我能走了吗?”如果忘了问,就要返回原点从头走。4.“妈妈”可以回答“你能走了”或者,“你不能走”。如果不能走,玩家必须待在原地。5.玩到所有人都走到终点为止。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在下一轮就要当“妈妈”。

后续活动

聊聊不同步子走出来的距离,可以这样说:“从卧室到浴室要走几小步?要大跳多少次?”鼓励孩子估算一下,再实地验证。

活动用意玩这个游戏的孩子很快会明白,走大步要比走小步更快抵达终点。整个游戏其实都在用非标准的单位测量——玩家用自己的步数丈量走过的距离。孩子会理解距离和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可能三次“打伞”转着走就能最快地抵达终点——“伞”打得越开,距离就能走得越远。而大跳和小跳能走多远,则取决于你起跳的力气和在空中停留的时间。

进一步

建议玩家和“妈妈”商量着走。“妈妈”下达指令的时候,玩家可以说:“亲爱的妈妈,我能小跳两次再转着走吗?”这时“妈妈”就要判断,按玩家的请求走出的距离是否与自己的指令相等,然后回答是否同意。

小提示

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或电脑,看动物如何行走:大象在游泳,企鹅踉踉跄跄地走,猫咪走猫步,等等。把你们看到的走法设计进这个游戏里。再聊聊动物的步伐和它们的体形有什么关系。3勾勒水的轮廓(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有一位知名数学家,他小时候曾在桌子上打翻过牛奶,但他的妈妈却从容应对,他们甚至还用牛奶画起了图形。这里要教你利用各种自然因素,把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出来。

你需要

报纸;各种盛液体的容器(眼药瓶、吸管、塑料杯、喷水壶);防水记号笔;添加食用色素的水

前期准备

你知道孩子总会打翻水杯,这是迟早的事儿。控制自己下意识的反应,不要去管洒在桌子上的水。观察桌布吸水的过程,以及水从桌子上滴落到地上的轨迹。然后考虑要用多少块海绵才能抹干。

怎么做1.带着准备好的材料去户外。在地上铺一张报纸,在上面记下孩子要用来倒水的容器。可以写下容器的名字,或者画下容器的样子。2.让孩子把容器装满水,然后把水洒在这张报纸上。和孩子一起观察报纸是如何吸水的,水又是如何扩散开的。你也要控制一下洒水量。3.让孩子用防水记号笔沿着水渍边缘画出轮廓。看看水洇开的形状和面积。4.再铺几张报纸,继续往上面倒水(可以用不同尺寸的容器)。然后,让孩子用记号笔画出水渍轮廓。5.把纸悬挂或平放在地上晾干。时不时地让孩子检查一下:哪张纸干得最快?哪张纸干得最慢?6.最后,看看报纸晾干后的样子。和孩子一起想想,为什么水会呈现出如此多的形状。

后续活动

● 尝试用不同的液体。它们在纸上流动的方式和水一样吗?

● 用眼药瓶和小片的材料做这项活动,比如普通纸张、塑料片等。

活动用意这项活动是让孩子理解:图案会自然形成,而且不受人掌控。经过反复试验,孩子会意识到,同样是洒水,洇出的图案也会千差万别。

进一步

拿一本写生簿,建议孩子画画自然中的其他形状。仔细观察并讨论。可以画石头扔进水中形成的涟漪、蜘蛛网、落日的余晖、枝丫伸出树干的样子,也可以讨论人造图案。让孩子在房子里找找不同形状的东西,比如螺旋笔记本上的螺旋圈、床单上的纹路、胶水瓶口突起的边缘、纸盘的锯齿边缘等。

小提示

延伸阅读:

● It Looked Like Spilt Milk by Charles Shaw(HarperCollins,1947)

这本图画书中描绘了很多牛奶打翻后的形状,就像我们看到的云彩一样变幻多端。4运动起来Loco-motion

你能像老虎那样猛扑吗?

你能像狼那样伏低身子行走吗?

你需要

宽松舒适的衣服;草地或开阔地

前期准备

和孩子聊聊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

怎么做1.请孩子玩表演游戏,说:“我们一起学松鼠跳吧。松鼠怎么跳?来跳跳看。”(也可以选其他动物。)2. 表扬孩子模仿得像,并描述动作细节:“哦,我明白了。你是学松鼠并拢前爪、用后脚跳,对不对?”3.聊聊动物的生理特点和需求,比如,松鼠必须快速爬树、保持好平衡、灵活地在树杈间往来跳跃。引导孩子理解,松鼠用尾巴保持平衡。同样地,让他思考松鼠光滑的皮毛和锋利的爪子都有什么用处。

后续活动

和孩子一起模仿其他动物,思考它们的运动特点。鼓励孩子把动物的肢体及其能力与自己的相比较,再进行总结:尾巴、翅膀、前肢、后肢和其他部位,都是如何影响动物运动的?

活动用意研究并模仿动物的运动方式,孩子就能发现体态和动作之间的重要关系,并知道为什么动物(包括人类)的身体构造会各不相同。

进一步

找机会近距离研究一下动物的生理习性。可以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中心,观察你们偶然发现的小动物尸体,或是去博物馆研究动物骨骼。

小提示

延伸阅读:

● Pretend You’re a Cat by Jean Marzollo (Dial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1992)

这本书教你如何惟妙惟肖地模仿动物。

● 《DK儿童动物百科全书》,英国DK公司/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这本书中不但有清晰的动物照片(包括体内和体外),还描述了动物的行为、运动方式和栖息地。

● 《动物模仿秀》,英国DK公司/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5平衡感A Well-Balanced Kid

对你自己、你的身体,以及你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感到好奇,这就是在学习科学。

你需要

一段路缘石,或者一张放平的长木板;内耳模型(可选);一杯水

前期准备

在这项活动中,家长要创造一个有趣的场景,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当然,最好是在日常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但如果孩子就是不愿走平衡木或转圈圈,那就把它当成是跳舞或游戏吧!

怎么做1. 和孩子玩模仿游戏,在路缘石或长木板上后脚贴着前脚走。2. 聊聊身体要如何反应才能保持平衡。引导孩子留意,他为了保持直立状态,身体会适时地:慢下来、快起来、摇摇晃晃、伸直胳膊等。3. 将孩子的平衡动作和小猫、松鼠、小鸟,以及其他动物的进行比较(参见第4项活动“运动起来”)。鸟儿如何保持平衡?是伸出翅膀吗?当它们停在电线上时,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后续活动

● 和孩子一起研究人能平衡站立的原因。观察内耳模型中半规管里的液体;半规管是人体最主要的平衡感知器官。

● 给孩子倒半杯水,假设是他内耳中的液体。先让他把杯子朝不同方向摇晃(注意不要洒出),再朝同一方向倾斜。这些水晃动得越剧烈,是不是就意味着他的身体倾斜得越厉害?(水要是洒出来,就说明他摔倒了。)

活动用意你是在引导孩子这样探索:提问题、做实验、查询信息、建立模型,并得出有关平衡的结论。这一探索过程可应用于所有孩子好奇的事情上。重要的是,你能接受孩子的想法,向他示范调查的步骤,并忍住讲解的欲望,让他自行探索。

进一步

如果你原地转圈,内耳中的液体会如何变化?向孩子示范舞者和滑冰者是如何单脚站立的:他们在旋转时,视线集中在周围的某个点上。为什么这样能控制眩晕感?

小提示

鼓励孩子探索,如何保持两边平衡:身体的两侧、跷跷板上的两个人、天平上的两块积木等。参见第39项活动“游乐场模型”。6千差万别的脚Fancy Footwork

是谁出的点子,模仿青蛙的趾蹼做了脚蹼?

为什么鹿的蹄子看起来像高跟鞋?

为什么猴子有脚趾?

你需要

一只小动物(用来观察),或者一本动物图集(图片要清晰);纸、铅笔、蜡笔;手机或相机(可选)

前期准备

和孩子一起,找机会比较一下动物的脚和你们自己的脚。

怎么做1.观察一只动物,说:“嘿!看看它的脚!”聊聊它的脚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脚上:“大象的脚好大,比你的大很多!也比我的要大吧?”2. 和孩子一起想想:为什么它的脚会长成这样?它用脚来做什么?它需要抓住什么东西吗?它需要走路吗?是要攀爬、奔跑,还是悄悄移动?3. 和孩子聊聊他的脚和动物的脚在功能上的差异。一起思考:人的脚需要长成这样吗?为什么?4. 让孩子画出或拍下它的脚,便于记忆。

后续活动

● 继续研究其他动物的脚。

● 和孩子一起,整理各种动物的脚部照片或图片。

● 和孩子聊聊鞋子、滑雪板、脚蹼、雪地鞋,以及其他穿在脚上的东西。讨论一下:为了模仿动物的脚,人们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模仿?

活动用意这项活动有助于孩子理解,功能决定形式。青蛙和鸭子尽管差别巨大,但都长着趾蹼——这是为了在水里游动。而有人想游得更快,就制作了脚蹼。对比动物的脚和人类的脚,孩子就能够认识到:在打造一件(人工或天然的)东西时,它的最终形状与其自身用途息息相关。孩子可以从中巩固自己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着使用技术解决问题。

进一步

和孩子一起调查地基、基座和支架。在桌子上玩积木的孩子会注意到,自然界中并没有类似的平整几何面:桌面很平整,所以平整的积木能立在上面;但对动物来说,它们要靠脚趾和爪子紧紧抓住凹凸不平的树杈,才能保证不会掉落。

小提示

参考第23项活动“生根发芽”,研究一下植物是怎么扎入土壤的;比较植物的根和建筑物中的水管、天然气管,以及其他管道,都有什么异同。7蚂蚁大调查Ant Investigation

每到四月,蚂蚁就开始在我的厨房里“游行”。

它们爬到后门里、架子上,爬过厨台、水池、炉子后面,然后爬出窗外。

它们要去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你需要

蚁丘或蚁穴;纸、铅笔和蜡笔;蚂蚁农场(一种模仿蚂蚁生存空间的玩具,可选);放大镜

前期准备

找机会接触蚂蚁,比如观察户外的一长串蚂蚁,趁机聊聊它们。

怎么做1.在草丛或沙地里找一个蚁丘,或是在人行道上找一个蚁穴。2.和孩子一起蹲下来仔细观察,让孩子也感觉到你的好奇:“嘿,快看它们在干吗?”(记住,科学里没有恶心的东西。)3.鼓励孩子盯住一只蚂蚁,并告诉你它在做什么、搬什么,又准备运去哪里。4.和孩子一起观察5~30分钟——孩子愿意的话,可以延长时间。观察其中一只或几只。只是观察,不要把它们拟人化(不要说:“瞧,蚂蚁正在帮妈妈往家里拿面包呢!”)。5.提一些问题,突出你对这群奇特生物的好奇:“嘿,它们都在找面包屑。它们怎么知道那里有面包屑?它们会互相沟通吗?”或者,“那只死掉的蚂蚁被运回蚁丘了。你觉得它们会怎样处理它的尸体呢?”

后续活动

● 鼓励孩子画蚂蚁,记录蚂蚁的行动,或者画一张它们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 利用蚂蚁农场了解蚁丘的内部。

● 利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蚂蚁尸体,先仔细研究,再画下来,然后进行解剖,想想它是怎么死亡的。

活动用意你、孩子,还有蚂蚁——这就是一次迷你狩猎旅行,也是在进行自然研究:在野外研究野生动物,要尽可能地不去干扰它们。关键在于观察,即紧紧盯住一只蚂蚁(小孩和老人很难做到),推断一下它当天的工作内容。

进一步

为了获得更多的蚂蚁知识,你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向孩子示范如何通过网络查询,或是去书店查阅相关书籍。最后,回到蚂蚁窝继续观察——要用上你们新学到的知识。

小提示

试试以下蚂蚁农场品牌:

● “米尔顿叔叔的蚂蚁农场”(Uncle Milton’s Ant Farm)

● “蚂蚁城”(Ant City)8观察蚯蚓(1)A Jar of Worms(Worms: The Short Version)

这项活动不用怎么碰蚯蚓,但也可以提供了解蚯蚓的好机会,记住,科学里没有恶心的东西。

你需要

泥铲或勺子;(你家后院或公园里挖的)泥土、两三条蚯蚓;桶;一个大玻璃罐(越大越好);盆栽土;沙子;水;纸;铅笔和蜡笔,或者照相机

前期准备

和孩子聊聊蚯蚓,问问他是否了解蚯蚓在地下的活动。蚯蚓对土壤有好处吗?为什么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诸如此类。

怎么做1. 帮孩子在自家后院或公园里用泥铲挖出蚯蚓,放进桶里。桶里要先放入一些松软的土。2. 把盆栽土、泥土和沙子分层装入罐子,铺至罐身的3/4处,以便清楚地看到土质的种类和颜色。每种土质在罐子里铺两层,每层厚度1~2厘米。3. 往罐中洒入少许水,让土层表面保持松软。4. 将蚯蚓放入罐子。5. 和孩子一起观察蚯蚓的活动。

后续活动

● 鼓励孩子画出、记录或拍下他所观察到的蚯蚓。

● 如果你想饲养它们,那就做一个蚯蚓盒[参见第9项活动“观察蚯蚓(2)”]。否则就把它们放回大自然。用铲子松土,让蚯蚓更容易钻回去。

活动用意透过罐子的玻璃壁,孩子能观察到蚯蚓在里面打洞,分层的沙土会渐渐混合起来。这项活动能让孩子认识到,蚯蚓挖洞可以把空气带入泥土,从而营造出一种更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进一步

蚯蚓对植物有好处?试验一下便知!

小提示

● 往罐子里放入几片枯叶,看看会发生什么。

● 观察虫泥。虫泥就是虫子在土壤表面和内部留下的小堆粪便,能让土壤变得更肥沃。这也是蚯蚓对花园的一大贡献哟!9观察蚯蚓(2)Wormery, Sweet Wormery(Worms: The Full Treatment)

没了蚯蚓会怎么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