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三维向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08:16:45

点击下载

作者:严运楼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三维向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三维向度试读:

序言

民生问题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全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社会和谐与发展。正因为“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理念。当今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提出“两个一百年”民生奋斗目标,使十几亿中国人进入一个改善民生的新时代,这既是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伟大民生实践,也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生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一百年”民生愿景,跟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民众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从民众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具有阶级性、人民性和人类性,这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主要特性。一是鲜明的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根本。阶级维度的民生革命,立足无产阶级利益,争取无产阶级民生解放。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民生革命和民生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二是广泛的人民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基础。人民维度的民生建设,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争取人民民生解放。这一任务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正在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效令人鼓舞,也面临发展中的问题。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民生道路、理论和制度,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研究的重大问题。三是高远的人类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旨趣。人类维度的民生,立足全人类的利益,争取人类民生解放,这需要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长期艰苦过程。提出并推进“两个一百年”的民生发展,无疑是这个过程的重要部分,使我们更加接近于全人类民生解放的理想目标。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三重特性在马克思中国化的进程中如何得以体现?如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阶段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必须解答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指导,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和共同富裕认识的不断深化,从中国化民生道路探索、民生理论创设和民生制度建构三个维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首先,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民生实践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中国特色民生道路发展提供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生道路在曲折中延伸发展。改革开放推进民生转型发展,提出民生建设“三步走”战略,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规划系统的民生举措,科学发展观推动民生进入新时代;其次,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理论。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结合民生发展的阶段性和建设的长期性特征,提出了制度革命保障民生富裕、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一方面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建设提供了具体明确方向,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发展;再次,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制度。党在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关注我国民生事业,民生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融合,解决民生问题关键依靠制度的调整和完善。

十八大以来提出民生发展新战略、新理念和新愿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新境界。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不断推进中国梦的实践,不仅对于中国人民的民生发展意义重大,而且是人类“民生梦”发展至关重要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发展经验表明,阶级性、人民性和人类性的民生“三性”需要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维”建设密切结合,才能在实现民生建设新愿景的进程中,开拓马克思主义民生中国化新境界。第1章绪论1.1 问题缘起

正是因为“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理念。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历史证明,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才能太平;如果民不聊生,社会必然动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遵循同样的道理,国家长治久安,执政党长期稳定执政,其基础也在于从根本上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保护群众基本权益。无论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要历史议题进行考虑。革命时期,根据地建设将民生置于突出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得到持续改善,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压力日趋缓解,广大居民生活满意度持续上升。但是,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教育机会不够均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民生问题依旧凸显。民生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命题,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根据中国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国情,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由此看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中国化发展,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非常重大。1.1.1 研究的理论价值

第一,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领域,深入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中国化发展,对于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发展,发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时代价值,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继续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领域和加强研究方法创新。中国社会建设和领域不断开拓,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甚至“五位一体”,既推动了实践发展,又对理论创新提出了新课题。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就是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中创立的,这也需要我们坚持发展的眼光,将中国特色理论创新与当前民生问题的理论思考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服务。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话语建设。中国在民生实践领域正经历划时代的实践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没有理由出现失语情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指导,弘扬中国传统民生智慧,解读中国民生实践、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话语影响力。1.1.2 研究的实践价值

第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性和革命性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具有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又有与时倶进的创新性,这些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上同样得到鲜明体现。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梳理思想发展的脉络,有利于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与优秀品格,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品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二,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历代领导人十分重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注重发挥统筹协调这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经济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利益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理论和发展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发展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研究,进而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第三,助力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民生问题解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的贫富分化、发展差距愈来愈大,自然生态、文化发展方面的民生矛盾日渐突出。可以说,人类面临着全球性的民生问题。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的研究,能够为国际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成功范例,对促进人类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1.2 概念阐释

对于马克思主义民生内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诠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民生概念的内涵,是研究的前提。为了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民生概念的内涵,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生、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民生、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民生、现代语境中的民生进行解读,以凸显马克思主义民生概念的特质。1.2.1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生“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中国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民生”与“国计”的关系,“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儒家治国理政的思想核心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认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荀子》也主张“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到了东汉后期,王符提出“帝以天为制,天以民为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纵览我国的诗、词、曲、赋,也多与“民生”有关,如《诗经》之《伐檀》《硕鼠》,杜甫之《三吏》《三别》,都是抒发“民生”困苦的杰作;“民生”也是文人墨客关注的焦点,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现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的襟怀;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成为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辞海》对“民生”一词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这是一个带有人文关怀的词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在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民生”思想的是孙中山。尽管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受到现代西方思想较大影响,但是其民生思想一定程度上也传承了中国民生传统。“民生主义”给“民生”概念注入了新的释义,并将其上升到了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历史观这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民生”概念比较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包罗万象,也不乏民生蓝图的设计,但是他的民生思想阶级定位模糊不清,也缺乏制度支持,难以形成民生实践成果。1.2.2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民生

西方社会对“民生”的关注主要是从人道主义语境与现实制度安排中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一词由拉丁文引申而来,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所谓的民生,主要是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这是西方人道主义所给予的最初的含义。

随着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那里得到进一步理论化与系统化,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为特征的人道主义关注中心转向了现实的劳动者。他们从公平、正义、友善、理性等一些抽象的概念中形成了社会主义理想,抨击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极不公正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唯一以自己的劳动对社会作出有益贡献的劳动者,没有得到社会的任何报酬,社会没有为人类造福。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没有办法也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去寻求科学制度,以给人们现实的关怀。

近代西方国家“民生”理论的探索和实践安排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创立上。为了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对那些由于不同原因而失去基本生活来源的成员,提供一部分生活资料、创立一套社会安全制度,这也是从国家层面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安排。

当代西方社会的保障理论是从福利经济学发端的,有关“民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端于19世纪的英国,正式形成于19世纪末的德意志帝国。自“二战”结束以后,“民生”问题开始普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他们关注“民生”的角度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向,开始注重从政府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角度来审视“民生”问题;社会保障理论亦有新的发展。资本主义民生往往张扬人本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1.2.3 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民生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闪烁着“民生”的思想光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民生”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是生活生存的物质条件,是个人发展的机会,甚至是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一般来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三个层面上表达“民生”概念的。第一种是从特殊意义上来表达的,即无产阶级的生存、发展状况,亦即马克思、恩格斯笔下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体现出阶级性;第二种是从中观、结合的角度即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幸福等来表达的,体现出人民性;第三种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即人类生活、人类生存、人类需要、人类幸福生活等来表达的,体现出人类性。就其范围和分类而言,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的“民生”涉及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政治权利、文化权益、公共服务等。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现实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民生”异化的揭露和批判,指出工人阶级只有联合其他劳动人民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创立无产阶级政权,经过社会主义阶段最后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全人类所盼望的理想“民生”,从而赋予了“民生”概念以现实性、理想性、实践性。

1.2.3.1 马克思主义民生概念的现实性维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民生”概念的现实性,表现在对现实的个人的批判性阐述中。马克思、恩格斯视阈中现实的个人,与黑格尔观念中把个人看成是绝对精神实现自身的一个环节不同,也与费尔巴哈把人归结为类不同,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现实的个人与他们从事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所创造的生存发展条件是紧密相关的;第二,现实的个人的生产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社会生产,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第三,现实的个人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压迫和剥削的秘密。现实的个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奴役,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

1.2.3.2 马克思主义民生概念的理想性维度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其目标是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建构自由人联合体,而这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概念的理想维度。马克思没有详尽设计后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蓝图,而是在对资本主义民生异化进行批判的同时阐发了关于未来社会的民生理想。恩格斯做了这样的阐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2.3.3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概念的实践性维度

马克思曾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部社会生活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概念的另一种表达,指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体现的是民生概念的实践性维度。因此,马克思主义民生首先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其次,民生是人民群众改善社会关系的实践。民生的实现不仅体现在解决个人的生存层面,随着人们社会交往的进一步扩大,民生的实现也体现在改进人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中。最后,民生问题解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创造实践活动的过程始终是为解除民生困扰、改善生活境遇而不断努力的过程。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深入,民生矛盾不断推动民生发展。1.2.4 当下语境中的民生

对当下语境的民生理解,学者们在争议中寻求共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认为,民生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探讨民生的含义,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民生的内涵与外延均有所不同。如中国改革开放以前,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是民生目标;现在这一初级民生问题基本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民生诉求内容更全面、层次更高级,进入到全方面升级版的民生新时代。人们民生诉求更高,良好的教育、高质量的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无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优越的公共服务、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民主的政治体制、进步的社会文明、个人的尊严与体面,都已成为城乡人民的普遍追求,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考虑的重大民生问题。

民生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而且关涉政治、文化等领域,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因此,对于民生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化和简单化,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

本研究认为,民生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时代民生的内涵与外延是不同的,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在当下社会,民生已经“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因此,当下语境中的民生理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即能够满足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最基本、最基础的生存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第二,建立在基本生存需要基础上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与民生基本权益相关的社会的公平、正义等。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人们的生活系统,反映在政治生活中,要求保障人民群众正当的政治权利;反映在经济生活中,要求实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反映在文化生活中,要求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的文化权益;反映在社会生活中,要求保证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等。

由此来说,马克思主义民生中国化研究既要着眼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要着眼于人们多方面、多领域的发展需求及其权益,如发展权益、文化需求、生活环境、安全保障等。1.3 研究综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关注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历史。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八大以来,提出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民生问题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认同,也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对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研究,在理论渊源、历程演进、核心内容、重大意义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1.3.1 研究概况

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研究,整体看来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研究和中国化民生思想研究两大主要方面。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研究。在众多研究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论文中,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内容。如蒋锦洪、王慧认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深藏于他的生活需要理论中,并从马克思生活需要理论角度阐发了其中的民生内涵;苗贵山认为,“关注人的生存状况,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和以人为本的向度,深度把握民生问题,强调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相一致,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国家社会管理职能,使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王涛指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丰富,“立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其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其现实诉求,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其最终目标”。王健认为,“蕴含在马克思文本中的民生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资源,经历了一个从隐到显的历史形成过程。民生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三个要素的统一”。王贤斌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民生观的逻辑结构,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民生观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要,贯穿主线是实践,逻辑终点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吴苑华从马克思的运思传统着手阐述了关切民生是新唯物主义的现实镜像。孙学玉指出马克思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地理解民生不同,认为民生是一种生活,是创造历史的前提。徐祖明、王贤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形成过程,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加以考察和说明,“即唯物史观形成之前的萌芽阶段、伴随着唯物史观确立的正式形成阶段以及唯物史观确立之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完善和成熟阶段”等。

另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研究。主要考察和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在民生建设方面的努力与探索,剖析民生建设的特点,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除了民生专题研究外,很多民生研究成果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大的主题之下,其中关于经济社会建设的论述较多涉及民生问题,如汪青松教授专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论文《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等,从共同富裕等角度关注了民生问题的路向、路径等。近几年,关于民生专题的博士与硕士论文也比较丰富,如郑俏《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研究》(2014)、吴少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2012)、叶琛《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冯召刚《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2008)、姜艳辉《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2009)、陈晓美《陈云民生思想研究》(2009)、杨同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研究》(2010)、韩荣真《刘少奇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2010)、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2010)、何东《胡锦涛民生思想研究》(2010)、李凯桐《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2011)等。发表的学术论文更是丰富,归纳起来,他们集中探讨了中国化民生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内容、基本特征以及对现实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路径。

国外学者有关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关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研究。马克思曾经提出通过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来实现社会保障。而当代西方学者十分重视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英国学者吉登斯主张建立福利国家,为每一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提供生活保障。第二,社会理性、义性的研究。马克思认为,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就是合理的,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制度就是正义的。但在当代西方学者这里,认为能捍卫公民平等自由权力的社会就是合理的,能保护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利益的社会制度就是正义的。美国学者罗尔斯所持的观点就是这种类型。第三,社会贫困问题研究。日本马克思主义学界认为,面对日本现实中的贫困,不能停留于只看贫困本身的层面,而应该看到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所造成的;只有社会主义的目标实现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困问题。也有学者从分配正义论的角度对日本贫困问题进行分析,如田上孝一的《马克思的分配正义论》。1.3.2 主要观点

1.3.2.1 中国化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研究

对中国化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学界展开了激烈论争,形成如下主要观点。观点之一认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提供了厚实土壤,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提供了直接思想来源,孙中山民生主义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观点之二认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的直接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是中国化民生思想形成的文化来源;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中国化民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观点之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是中国化民生观的直接思想来源;孙中山民生观给了深刻启迪,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生观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观点之四认为,中国化民生思想渊源主要包含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观点之五认为,中国化民生思想理论渊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生思想的扬弃,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借鉴,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由此看来,对于中国化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具体内容上,学界仍然存在一定分歧,但是基本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1.3.2.2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根据时间起点不同而将其分为三个大类。

第一,把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时间作为时间起点开展历史演进的研究。有的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即党的建立至大革命失败以前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民生理论与实践阶段。有的根据党的领导集体变换将其分为几个阶段,即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思想和十八大以来的民生思想。有的将历史演变分为四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十六大至今体现以人为本、追求幸福感的新时期。有的将历史演进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以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三个阶段。

第二,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作为时间起点展开历史演进研究。有的观点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解放民生——翻身做主理念与革命和建设举措,改进民生——小康理念与改革开放举措,普惠民生——“三位一体”发展理念和举措,改善民生——科学发展理念与重民为民举措。有的观点认为分为两个大阶段,一是1949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成败交织、经验教训并存的阶段,二是1979年至今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改革创新、成就非凡的阶段。有的观点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改善民生的开始和曲折发展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改善民生的恢复与推进阶段,三是新世纪新阶段改善民生呈现新局面的阶段。学界对于中国化民生思想历史演进的分歧,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学者所采取的标准不同,根据革命、建设、改革主题进行区分,更有助于将民生发展与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密切结合。

1.3.2.3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核心内容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核心内容,有些学者主张从“历时性”角度分别概括和提炼,分成不同历史时期展现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核心内容;有些学者则主张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来总结和概括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核心内容;还有些学者主张,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应该从“共时性”角度,即中国化民生思想所具有的普遍性、共同性来概括和提炼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核心内容。与上述三种思路相对应,基本形成三类研究成果。

第一类“历时性”的概括,主要包括五点:其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思想,其内容包括把民生问题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相结合;把统筹民生与协调发展相结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本;把保障民生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以制度保障民生。其二,发展求共富的民生思想,内容包括确立共同富裕的民生理念;提出改善民生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把为人民谋利益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其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生思想,内容包括提出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生理念;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生目标,提出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民生思想。其四,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其内容包括确立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提出发展是解决包括民生问题在内的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坚持利为民所谋,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五,十八大以来党提出共建共享民生思想,从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发展途径等方面做了初步研究。

第二类民生基本经验研究成果,张远新、庞超将其总结为:“充分认识中国民生建设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民生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加快发展,用发展的手段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生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以广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主动汲取国外民生建设的经验和做法。”郭华茹等概括为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决落后的社会制度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确立党的一切工作围绕民生的价值目标、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等。李楠、沙占华等也从各自理解的不同角度作了概括,林祖华、孙艺兵、张秀阁等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经验》等文中也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第三类“共时性”概括的研究成果,有的认为,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稳定是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的现实路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保障民生的价值诉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发展民生的终极目标。有的则认为,其核心内容包括“民生目的论”“民生基础论”“民生重点论”“民生途径论”和“民生目标论”。还有的认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观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内容包括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为人民谋利益,一脉相承的民生思想精髓——共享发展成果,坚定不移地坚持民生实践的制度选择——社会主义。

以上三类概括前两种方法要么缺乏整体性,要么理论深度和逻辑性不够,相比较而言,第三类概括能够兼顾整体性和逻辑性。1.3.3 研究述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这一问题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必须看到,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从研究视角来看,根据“民生”二字来解读,已有研究着重从“生”的角度研究民生内容比较多,从“民”的视角研究不太多见,而马克思主义比较强调主体立场,其理论主要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因此,从主体视角关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中国化发展显得非常必要。从主体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具有阶级性、人民性和人类性的三维特性,这三维特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三个维度。1.4 基本构架1.4.1 内容安排

全书由绪论、正文、结束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说明写作的意义、研究现状述评、理论构架及其写作的思路、方法等。

正文部分共分五章,从阶级性、人民性、人类性三个维度,构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三维特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从其理论特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立足于无产阶级立场,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生要求,追求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性和人类性。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道路探索。几代中共党人始终秉承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地改变世界的理论勇气关注民生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解放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民生在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度和按劳分配制度中曲折延伸发展,改革开放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为民生提供直接动力,扭转了对民生的传统理解,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生产力基础,推动中国进入一个民生发展的新时代。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创设。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这一民生目标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们长期以来的理想和追求,他们从中国当时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发展的阶段性和建设的长期性特征,在理论上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共同富裕的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民生共富、“三步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社会等基本理论,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建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尤其是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过程中,民生制度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换,基本上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框架。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新境界。十八大以来的党中央,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把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作思路,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开拓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境界。

结束语主要说明研究的理论结论及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趋向。1.4.2 重点难点

其重点在于深入论述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阶级性、人民性、人类性三个维度,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三大特性;阐发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特别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既坚持又发展,辩证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其难点在于,马克思关于民生的思想材料分布于他内容丰富的文章、书信、手稿和笔记中,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1.4.3 思路和方法

基本思路。概括地说,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概念阶级性、人民性、人类性三个维度界定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为依托,以探求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的理论成果为根本,实现解答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和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目的。

研究方法。运用原著研读法,深入解读马克思关于民生的相关论述,为研究打下基础;运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在梳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逻辑形成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的理论成果进行深入说明;运用综合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中国意义进行全面阐发。1.4.4 创新之处

创新主要在三个方面:

其一,研究视角上的创新。从主体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特性,并以此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从马克思主义民生概念剖析入手,着重从主体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三重理论特性,并以三重理论特性为分析框架,在研究视角上具有创新性。

其二,分析框架上的创新。将三重特性、三维体系和三个阶段相结合构建分析框架,具有一定创新。从理论的“三性”出发,着眼于道路、理论、制度“三维”,考察革命、建设、改革三个阶段,研究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呈现继承和发展的有机联系。

其三,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从新战略、新理念、新愿景等方面论述了十八大以来所开拓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新境界。第2章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三维特性

马克思主义富有深刻的民生思想,密切关注民众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机会。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民众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从民众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立足无产阶级立场,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生要求,追求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民生旨趣,具有鲜明的三维特性,即阶级性、人民性和人类性。2.1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维护最富有革命性与批判性的无产阶级利益,其现实基础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民生异化进行彻底批判之上,具有科学真理性。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民生困境,并把民生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民生的根本解放。2.1.1 资本主义民生异化批判

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本的逐利本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深受剥削和压榨,民生贫困,物质生活贫乏、政治生活倍受压制、精神生活遭受奴役。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片面、畸形发展,深深体会到资产阶级统治下社会民生受到异化的残酷现实,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民生问题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为无产阶级及其劳动人民民生的彻底解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

2.1.1.1 资本原始积累牺牲民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度剖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秘密,认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和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一大批失去了生产资料并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二是少数人积累和拥有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仅靠封建生产方式内部自然经济瓦解和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形成两个条件需要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已经不能适应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对市场强烈的渴求。新兴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通过民生剥夺,残酷掠夺劳动人民财富,加速了以上两个条件的形成。由此看来,资本主义生产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一个采取暴力剥夺劳动者、消灭个人劳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侵害劳动人民民生利益的历史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基础,剥夺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则是原始积累的基础,也就是说对农民的血腥殖民掠夺,是资本主义财富获取取之不尽的源泉。美洲印第安人金银产地被发现,随之而来的是土著民族受到大量屠戮,无数印第安人被埋葬在矿井中,殖民地累累白骨造就殖民者丰裕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对劳动人民民生压榨和民生掠夺的历史。

2.1.1.2 资本主义生产异化导致民生困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存发展和民生需求,而是服务于为数不多的资本家贪得无厌的剩余价值渴求,通过牺牲绝大部分人的民生利益满足少部分人的私心欲念。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不管生产方式本身由于劳动从属于资本而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产剩余价值或榨取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的内容和目的”。也就是说,无产阶级用剩余价值满足了资产阶级的私利,养肥了资产阶级,遭到资产阶级的民生压榨和剥削。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不仅无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而加深了阶级分化,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日趋富裕,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民生困境,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异化带来的民生异化,本质在于制度本身的弊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民生异化,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同样,富的程度不是由产品的绝对量来计量,而是由剩余产品的相对量来计量”。剩余价值就是被无偿占有的价值,它是由雇佣工人通过劳动创造,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马克思通过表象揭示本质,指出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于工人的劳动。资本的运动目的就是为实现价值增殖,无产阶级劳动成为资本价值增殖的工具。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资本不断进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转化为服务于资本增殖的生产力,资本主义民生两极分化是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极是资产阶级财富积累,一极是工人阶级贫困深化。资产阶级追逐剩余价值采取多种手段,不断突破工人劳动的道德极限和生理极限。马克思这样批判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他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身体垮了,心智也狂野了。”因此可以这样说,资本本质上是一种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作为剩余劳动的榨取者和劳动力的剥削者,资本在精力、贪婪和效率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以直接强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

2.1.1.3 资本主义劳动异化限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劳动反映着人的本质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特征。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被异化了,异化劳动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劳动成为剥削的手段,造成非人化的结果。

马克思指出:“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劳动产品作为雇佣工人辛劳的结果,本来应该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生产劳动得越多,他们自己可以消费的劳动产品却越少;雇佣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越多,反而使得自身的社会地位越低;劳动者创造的成果越是完美,工人阶级民生状况越悲惨;“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造成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异化,资本家无情掠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无产阶级无法改变贫困的境况,被固化在被奴役的地位,形成恶性循环。雇佣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本身拥有得越少,基本是一无所有。

资本主义社会还导致劳动者跟劳动本身相异化,劳动本该是人的“自觉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奴役导致工人对劳动的厌恶和反抗,工人被迫消极劳动,破坏工具。资本家采用“棍棒纪律”和“饥饿纪律”加强对工人的劳动监管,雇佣工人对于劳动的态度越发像逃避瘟疫,对劳动采取逃避态度,资本主义制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负面因素,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品异化和劳动异化,还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同人相异化的关系,社会的人是以类本质存在的,劳动是类本质的人自觉进行的活动。可是由于资本主义劳动是异化劳动,结果如马克思所言:“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雇佣工人从事的是被迫的劳动,丧失自觉自由的劳动特性,劳动完全成了支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来维持个人的生存,“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

劳动异化最终结果形成人同人相异化,资本主义社会始终存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两个阶级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无法调解,无产阶级成为葬送资产阶级的对立阶级,这就是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的突出体现。民生困境既是异化关系的表现,也是异化关系的必然结果。2.1.2 资本主义民生困境批判

2.1.2.1 资产阶级政治解放对民生实现的局限

针对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政治解放”,马克思主义对其历史作用进行了辩证分析。马克思认为,从社会发展这方面来看,资产阶级曾经代表了历史进步,在某种意义上是政治解放,对于改善了民众的民生状况的确具有历史贡献;但是,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来说,仅仅政治解放还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难于实现理想的民生目标。“政治解放本质上是资产阶级革命,是西欧和北美国家率先通过一系列革命斗争和政制改革,实现国家从封建等级专制制度和宗教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一次伟大社会变革,其标志是建立现代民主制度,实现国家与宗教的分离,即真正的国家不需要宗教从政治上补充自己。”资产阶级建立的标榜自由、民主、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初步将人从封建主义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程度上,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民生状况有了一定改观,资本主义制度初期人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尊重。从这个角度来看,政治解放无疑是历史进步,虽然还不是一般意义上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但毋庸置疑,它是人类历史以来人的解放的最后制度形式。但是历史进步无法掩盖资本主义政治解放的历史局限性,它所建立起来的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资产阶级享有,所谓自由、民主、人权,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独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大力宣扬人人不分出身、等级、文化、职业,都平等享有人民主权,实质上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实际上的不平等处处存在。资产阶级国家维护的私有制原则和主张的人权,根本上是保护资本家的利益。资产阶级国家外面披着公共利益的外衣,举着“虚幻共同体”旗号,以各种手段掩饰剥削和压迫劳动大众的内在本质,想方设法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牺牲劳动人民的民生利益,以全体成员普遍利益服务于少部分人的私利。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产阶级国家,人无论在思想意识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过着二重的生活,也就是资本家享受的天国和雇佣工人过着的尘世生活。可见,政治解放无法让劳动人民真正享受民生充足、个性发展的理想生活。

2.1.2.2 资产阶级教育的机器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的理论工作和革命实践中非常重视教育,把它同政治斗争,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马克思特别关注的大事,成为争取人民解放和民生幸福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马克思领导国际工人协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教育问题都是大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1866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代表大会、1867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代表大会、186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代表大会,教育问题都受到相当的重视。

马克思一方面为广大劳动人民争取教育权利,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教育展开深刻批判,两者是同时进行的。马克思直指资本主义教育本质,认为资本主义进行的是“机器式教育”。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批判资产阶级维护私有制的实质:“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这种“机器式教育”不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不是追求人的品德修养和精神满足,雇佣工人被训练成机器的附属品,只要求他们服从,接受工业分工的支配和安排,工人进行的只是极其简单的操作训练,无法满足人发展的主体性要求,缺乏情感和智慧启发。可见,资本主义的教育政策就是为使工人阶级成为安分守己的生产工具,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的简单机器。

马克思还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教育的虚伪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教育与社会密切联系,因为教育与社会政治状态是一对形影相随、不可脱节的关系。而资本主义宣称教育与政治可以互相脱离,谎称学校教育可以脱离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批判资本主义教育的伪善性,指出资产阶级教育一样是由社会决定的,也是由资本主义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是由资产阶级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并没有否认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要改变的只是发生作用的性质,使教育摆脱资本主义的影响,建设无产阶级新型教育。马克思主义不仅阐述了教育的社会属性,而且鲜明剖析了资产阶级教育的阶级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通过对教育阶级性的揭示,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教育权指明了斗争目标和基本方向。

2.1.2.3 资产阶级社会保障的伪善性

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客观上改善了无产阶级及其广大劳动群众的民生状况,但实质上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社会保障制度表面上显示出进步,并不能掩盖本质的伪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保障伪善性的批判基于两点事实。

事实之一,工人阶级享受的社会保障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施舍,实质上是无产阶级自身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考察,马克思分析认为:“社会保险基金是由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从这点看来,资本是由剩余劳动直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直接生产出那种用于再生产的基金。关于‘维持’固定资本的那些费用等……只是进一步证明了工人不仅创造了保险基金,也生产了修理基金,都是剩余劳动的转化形式。”马克思因而十分透彻地分析指出,社会保险全部由剩余价值来补偿,仍然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剩余价值分配的某种扣除。马克思在剖析社会保障基金真实来源的基础上,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使商品变贵而不追加商品使用价值的费用,对社会来说,是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对单个资本家来说,则可以成为发财致富的源泉。另一方面,既然把这些费用加到商品价格中去的这种加价,只是均衡地分配这些费用,所以这些费用的非生产性性质不会因此而消失。例如,保险公司把单个资本家的损失在资本家阶级中间分配。一旦资本主义生产和与之相联的保险事业发展起来,风险对一切生产部门来说实际上都一样了;风险较大的部门要支付较高的保险费,但会从他们的商品的价格中得到补偿。”马克思的分析一语道破天机,资产阶级之所以“保障”工人阶级的生活,都是服务于资本主义逐利需要。

事实之二,资产阶级所宣扬的社会保障,对于工人阶级的民生状况并没有产生实质上的改善作用。马克思的阐述形象而深刻,他分析说,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看上去工人阶级可能吃得好了、穿得也好了,获得的工资待遇可能也高了,工人拥有的财产也比以前多出一些,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基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依旧是对抗性的,无法得到调和,无产阶级依附于资产阶级的从属关系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客观存在,只是架在无产阶级脖子上的锁链少许有所放松,雇佣工人的生活状况继续贫困。恩格斯曾指出:“他们庄严地宣布过对你们的好意,但是他们做了些什么事情来从实际上加以证明呢?对你们的诉苦他们曾认真地注意过吗?除了负担派来调查你们的状况的五六个委员会的经费,他们还为你们做了些什么呢?而这些委员会的大本大本的报告都永远放在内务部的档案架上的废纸堆里。”无产阶级劳动条件的改善也好、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也罢,劳资之间的阶级关系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也没有出现全新的阶级,无产阶级仍然深陷民生困境。

2.1.2.4 资本主义社会民生困境的关键在于分配不公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分配的虚假性、非正义性是造成无产阶级及人民大众民生贫困的关键因素。资产阶级财富分配是以片面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中心的,具有严重的不公正性。

马克思主义从以下三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现状:“(1)产品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2)这一产品的价值除包含预付资本的价值外,还包含剩余价值,后者要工人耗费劳动,而不要资本家耗费任何东西,但它却成为资本家的合法财产;(3)工人保持了自己的劳动力,只要找到买者就可以重新出卖。”从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不仅包括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还包括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资产阶级付给工人阶级的工资,仅仅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其实工人拿到手的只是自身创造的所有价值中的小部分,大部分以剩余价值形式,或者以更具有欺骗性的利润形式被资本掠夺走了。财富的创造者无权分配财富,这种分配的不公正性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马克思从两大方面进行了深刻批判。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揭示剥削的实质,资产阶级依据并不创造价值的资本参与分配,就是对无产阶级及其广大劳动人民劳动的剥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