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约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02:10:31

点击下载

作者:(明)鲍叔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方约说

医方约说试读:

校注说明

《医方约说》是一部综合性方书,明代鲍叔鼎所撰。鲍叔鼎,字汝和,明代武义县 (今属浙江金华)人。作者生卒年代不详,主要生活在明嘉靖年间。叔鼎少时习儒,师从当时著名的教育家程文德 (1497—1559),因其身体 “数奇病繁”,故“尤究方书”,走上由儒而医之路。 《鲍氏家谱》记载,鲍叔鼎医术源于父传,其父鲍进为丹溪流派著名医家王纶的弟子。据《医方考》记载,鲍叔鼎另著有 《脉证类拟》二卷 (已亡佚),是鲍氏研究 《内经》 《难经》等经典医籍的领悟总结。由此可知,鲍氏医学源于 《内》《难》,宗丹溪、节斋之道。《医方约说》分上下两卷,主要讨论78种病证的辨证治疗,涵盖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每一种病证之下首先冠以总论,多引丹溪、东垣、子和、河间、节斋之说,审查病因,辨析病机,阐发医理,归纳治法。次列方药,多出一主方,随证加减,后附临床常用方药,间附家传方和个人验方。

据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 《医方约说》现仅存明嘉靖三十八年 (1559)刻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本次整理,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刻本为底本,以 《丹溪心法》 《明医杂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为他校本,按照 《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和 《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细则》要求完成。

校勘体例与原则如下:

1.原书为竖排繁体,今改为横排简体,文中凡表示文序的“右”均改为 “上”。

2.对原书进行标点。

3.文中所引文献,往往不是古籍原文,故引文后只用冒号不用引号。底本无误,校本有误者,一律不出校记。底本与校本互异,两者俱通,校本之文有参考价值者,保存底本原貌,出校记。底本有误,显系底本讹、脱、衍、倒者,据校本改正,并出校记。

4.异体字、古字、俗写字均予以径改,不出校记。通假字出校记说明通假关系,并征引训诂书证或文献书证进行注释。

5.底本中明显错字、别字,如属日、曰混淆,己、巳不分者,予以径改,不出校记。

6.中药名属于错字、俗写名或前后文不统一者,均予以统一为规范药名,不出校记。如射香改为麝香、斑猫改为斑蝥,蒲萄改为葡萄,羌滑改为羌活,独滑改为独活,山查改为山楂,末药改为没药等。

7.底本中因排版而将正文改变字号处,或因自谦改变字号处,本次整理时统一以正文字号律齐。

8.对个别冷僻字词进行注释。

9.底本中两篇序均题为 “《医方约说》序”,今改为 “

王序

” “

自序

”。王序

天地阴阳之化,人身焉尽之矣。能明乎阴阳之化以对扬天地,黄岐之书尽之矣。黄岐书出,百氏是兴,百氏兴而群言乱,黄岐之道萎矣。于是四子者继起,务一剪而尽夷之,东垣、仲景、河间、丹溪是也。四子之书出非不多也。有其书而不能读,犹无书也;读其书而不能通,犹无读也。故读而不能博,不可以言读;博而不能约,不可以言通。鲍子之《医方约说》,读而能通者也。四子各以其所长名家,各家必以其所见立论。约说者,各家必从其术业之精,各论必择其旨要之语,病以门分而诠次其必是之说,治以类聚而纂撮其必效之方,简而不冗,切而不泛,病见而必指其源,证见而必防其变,源必沿其所乘,变必穷其所极,从逆正反之功,制助提抑之理,疏息调减之候,可一览而足也。今夫祝融之墟有大海焉。言济海者,存乎筏;言行筏者,存乎风。柁以望斗,针以指南,斯其为彼岸之登而篙橹不与焉。是故人身阴阳之化犹夫海也,黄岐之书犹筏,而所以行之者风也,然东南西北惟所使之,四子犹夫针也、柁也。审方辨域不昧从往,鲍子则从而告之曰:某也,针;某也,柁。若其守之,百氏则篙橹已矣。嘉靖三十八年岁在己未一场月望赐进士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加俸二级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自序

夫道无所本,则讦漫无归;学无所宗,则趋向靡定。医之为道,而人命系焉,不亦重哉?予家世业儒,流传医道,厥有原自祖医,系籍京师,予今叨授斯职。先君恒斋翁,邑庠弟子员,受业大参节斋王公,益张是道。予少事举业,数奇病繁,尤究方书 《素》《难》,恍有以得其要领者,著 《脉证类拟》。我师少宰松溪程公序诸首梓行矣,或谓予曰:子之 《类拟》,人皆爱之,若夫方书简便,诚医家入门之径也,惜未有遍及诸证之方,盍更发明之,则人咸跻仁寿而嘉惠无穷矣。予曰:然。夫方书自张刘李朱戴王之后,作者纷纭,执见论证,漫无归一。嗟夫!以人之命而试人之言,岌岌乎殆哉!于是恫瘝厥心,视为职分,复究先哲论治,会融玄妙,钩摘精要,编次成帙,名曰 《约说》。词虽简而会归有元,说虽粗而向趋甚正,兹固步武遗踪,间亦窃附己意,皆素所亲试而多中者,可以按方治病。同志之士或有取焉,尚俟他日奏闻,道同一原,庶不负我高祖设教,司人之命之寄也,是为序。嘉靖三十六年丁巳三月之吉鲍叔鼎书于燕山之下余庆堂

凡例

此书宗丹溪主意,效节斋治例,发其微,约其博,故名“约说”。

各病篇首,立说分证,说后主方,备条评脉加减及附方,使览者了然在目,有所依据。

先哲语论,句有相符,初不嫌于袭旧录之,非敢掠美以市名也。

丹溪原论及治条有不可易者,或成章,或摘句,间而录之。《明医杂著》中方,素先君亲受,传用有征验者,依本录之。

诸证门类皆仿 《丹溪纂要》编次其间,有证治相类者,通融参看。

方药多出 《丹溪纂要》,复考 《袖珍治证》校而录之。

各主方汤使,凡发散之剂加姜、葱、枣为引导,半夏之属加生姜为监制。

卷之上

第一 中 风

夫风者,乃天地之噫气也。其性刚劲,挠诸万物而能鸣,应时在春,中人曰风,故曰中风,以为百病之首。东垣论中血脉、中腑、中脏甚详,子和加以三法主治可用,若果真中风邪者宜矣。然地有不同,天倾西北,地不满于东南,故西北多风而外中者有之,东南多湿而病此者甚少。故丹溪谓东南人只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极是。又昔人言风、河间言火、东垣言气、丹溪言湿,四者之说,举不出乎丹溪范围之内也,要须审辨明白,则当从真中风邪治之。

大率中风之类有四:曰风、曰痰、曰火、曰气。风者主于外,属气虚;痰火者主于内,属血虚;气者,七情自中也。

主方

白术去芦,一钱 陈皮一钱 白茯苓一钱 半夏汤泡,一钱 羌活五分 川芎六分 天麻八分 甘草五分

风者证见后,加人参去芦,八分、防风去芦,八分、秦艽八分。

痰者,动作便有痰声,气塞壅盛,脉浮而滑也,加枳实八分、桔梗去芦,八分、贝母去心,一钱、瓜蒌仁去壳,一钱、竹沥一盏、姜汁少许。若痰壅不能言,宜吐用虾汁。口噤,藜芦,少入麝灌鼻。

火者,发躁,口干,进退无常,脉浮涩而洪也,加生地黄姜汁炒,一钱、枯黄芩酒炒,八分、川黄连去毛,酒炒,八分、当归八分、白芍药一钱、竹沥一盏、姜汁少许。

气者,自取而逆厥,似类中风,其脉沉伏也,加香附童便炒,八分、苍术米泔浸,炒,六分、沉香二分,另磨和药。苏和香丸亦可用,但气苏则已,不可药也。

半身不遂,在左属血虚,加当归八分、生地黄姜汁炒,八分、白芍药八分、桃仁去皮尖,杵,一钱、红花酒洗,一分、竹沥一盏、姜汁少许;在右属气虚,加人参去芦,八分、竹沥一盏、姜汁少许。

有因饮食伤积填塞,胃气不行,卒暴僵仆,似是中风,当审察之,法宜探吐,不吐者死吐法,淡盐汤或二陈汤。

按:以上类中风证处治。以下真中风证治,法当从六经,斯备矣。六经证附方后。

真中风,邪中腑者,面见五色,有表证,恶风寒,拘急不仁,脉浮而弦也,宜用加减小续命汤。

中脏者,唇缓失音,鼻塞,眼瞀,便闭,脉浮而洪也,宜用三化汤。

中经者,外无六经之证,内无便溺之阻,肢不能举,口不能言,脉浮弦而涩也,宜用大秦艽汤。

中腑多着四肢,中脏多滞九窍。

不治证:口开,手散,眼合,遗尿,吐沫,直视,喉如鼾睡,肉脱,筋痛皆不治。《脉诀》又言: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汗涰如珠,亦不治。

附 方

小续命汤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 芍药 防己 川芎 杏仁去皮尖,研 甘草 桂各一两 附子五钱 防风一两五钱

上剉,每服五七钱,加生姜五片,食前煎服。

凡中风不审六经之加减,虽治之不能去其邪也。 《内经》云:开则淅然寒,闭则热而闷。知暴中风邪,宜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治之。

中风,无汗,恶寒,麻黄续命主之,依本方麻黄、防风、杏仁各加一倍,宜针至阴足小指外侧爪甲二分出血、昆仑足外踝跟骨、举。

中风,有汗,恶风,桂枝续命主之,依本方桂枝、芍药、杏仁各加一倍,宜针风府项后入发际一寸,针三分,禁灸。上二证皆太阳经中风也。

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白虎续命主之,依本方甘草加一倍,外加石膏、知母各二两。

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葛根续命主之,依本方桂枝、黄芩各加一倍,外加葛根二两,宜针陷谷足大趾次趾间,本节后陷中,针五分去阳明之贼,刺历兑在足大指次指去爪甲如韭叶泻阳明之实。上二证皆阳明经中风也。

中风,无汗,身凉,附子续命主之,依本方附子加一倍,甘草加三两,外加干姜二两,宜刺隐白足大趾内侧爪甲角去太阴之贼。此太阴经中风也。

中风,有汗,无热,桂枝续命主之,依本方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宜刺太溪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动脉应手,针透昆仑。此少阴经中风也。

中风,六证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痛,或麻木不仁,宜羌活连翘续命主之,小续命八两,外加羌活四两,连翘六两。

古之续命混淆,无六证之别,今各分经治疗。又分经针刺法:厥阴之井大敦足大指甲后一韭叶,聚毛间,刺以通其经;少阳之经绝骨外踝上三寸,灸五壮,灸以引其热。是针灸同象,法治之大体。

按:以上方施于真中风邪宜矣,否则有逆锋之患,当慎察而用之。

三化汤 治中风外无六经之证,内有便溺之阻。

厚朴 大黄 枳实 羌活

上剉,每服一两,水煎。

大秦艽汤 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知为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舌强不能言,宜养血而筋自荣也。

秦艽 石膏各二两 甘草 川芎 当归 芍药 羌活 独活防风 黄芩 白芷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茯苓 白术各一两细辛五钱

上剉,每服一两,水煎。天阴雨加生姜七片,春夏加知母一两。

按:以上二方,继前小续命汤,治中风之次第也。

愈风汤 治产后中风,口噤,手足瘛疭如角弓状。亦治血晕,四肢强直。

荆芥略炒,为末

上每服三钱,豆淋酒调下,童便亦可,其效如神。又方,加当归等分,入酒少许,水煎,灌下即醒。

按:此方为妇人产后中风而设也。

防风通圣散 治诸经风热等证。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芒硝 连翘 麻黄去节 薄荷各五钱 石膏研 桔梗去芦 黄芩各一两 荆芥穗 白术去芦山栀各二钱半 滑石三两,研 甘草二两

上剉,每服一两,加生姜水煎服。

胡麻散 治脾肺风毒攻行,遍身皮肤瘙痒,或生疮疥,或生瘾疹,手撩时成疮,久而不瘥,愈而复作,面上游风,或如虫行,紫白癜,顽麻,或肾脏风,攻注脚膝生疮等证,并宜服之。

胡麻十二两 荆芥穗 苦参各八两 何首乌 威灵仙 甘草炙,各六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或薄荷汤或茶或酒或蜜汤俱可调下,服药后频频浴,自得汗出而立效。第二 伤寒附中寒、伤风

伤寒之为病,恶寒,发言壮厉,感于严寒之时,口食寒物,身冒寒气,即时发病,故有是名也。仲景论治甚详,然西北气寒多外感,东南卑湿多内伤。

主 方

在上,兀兀欲吐,脉浮滑者宜吐,用淡盐汤或二陈汤俱可探吐。

在表,四肢拘急,头项背痛,脉浮紧涩者宜汗,用参苏饮、十神汤、麻黄汤之类,量其轻重而发之。

在里,烦躁口渴,鼻干不眠,大便秘,脉洪实者宜下,或大承气汤,审其元气厚薄,择而用之,大柴胡汤。

若表证未罢,或寒热、呕、口苦、耳聋、胁痛、自利,皆半表半里之证,未可下也,亦不可汗也,宜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愚以大概论之,未必可谓详备,当遵仲景法,察乎六经传变次序施治,可谓十全矣。

伤寒与他证不同,投药一差,生死立判,李子建 《伤寒十劝》不可不知。人家有病,招医未至,或无医者,若知此十劝则不至有误,所益非轻,今详具于后。

一、伤寒头痛及身热便是阳证,不可服热药。伤寒传三阴三阳共六经,内太阴病头不疼身不热,少阴病有发热而无头疼,厥阴病有头疼而无发热,故知头疼身热即是阳证,若妄投热药,决致死亡。

二、伤寒必须直攻毒气,不可补益。邪气在经络中,若随证早攻之,只三四日痊安。若妄谓先须正气,却行补益,使毒气流炽,多致杀人。

三、伤寒不思饮食,不可服温脾胃药。伤寒不思饮食自是常事,终无饿死之理,如理中丸之类不可轻服。若阳病服之,致热气增重或致不救,丁香、巴豆之药尤不可服。

四、伤寒腹疼亦有热证,不可轻服温暖药。经云疼为实,故仲景论腹满时痛之证有曰疼甚者加大黄。疼甚而加大黄,意可见也。惟身冷厥逆而腹痛者,方是阴证,须消息之。每见腹疼便投热药,多致杀人。

五、伤寒自利当看阴阳证,不可例服补药、暖药、止泻药。自利,惟身不热、手足温者属太阴,身冷四逆者属少阴,其余身热下利皆属阳,当随证依仲景法治之。每见下利便按暖药及止泻药者,多致死亡。

六、伤寒胃胁疼及腹胀满,不可妄用艾灸。常见村落间有此证,无药便用艾灸,多致毒气随火而盛,膨胀发喘以死,不知胃胁疼自属少阳。腹胀虽属太阴,仲景以为当下之病,此外惟阴证可灸。

七、伤寒手足厥冷当看阴阳,不可例作阴证。有阴厥,有阳厥,医者少能分辨。阳厥而投热药,杀人速于用刃。盖阳病不至于极热不能发厥,仲景谓热深厥亦深,热深更与热药,宁复得活?但看初得病而身热至三四日后,热气已深,大便秘,小便赤,或谵语昏愦及别有热证而发厥,必是阳厥,宜急用承气汤以下之。若初得病,身不热,大便不秘,自引衣盖身,或下利,或小便数,不见热证而厥逆即是阴厥,方可用四逆汤之类。二厥所以使人疑者,缘为其脉皆沉,然阳厥脉沉而滑,阴厥脉沉而弱。又阳厥时复,指爪却温,或有时发热,阴厥则当冷,此为可别。

八、伤寒病已在里,不可用药发汗。伤寒证须看表里,如发热恶寒则是在表,正宜发汗;如不恶寒及恶热,即是在里证。若一例发汗,则所出之汗不是邪气是真气,邪气未除而真气先涸,死期必矣。又别有半在表半在里之证,又无表里之证,不惟皆不可下,亦皆不可汗,但随证治之。

九、伤寒饮水为欲愈,不可令病人恣饮过度。病人大渴,当与之水以消热,故仲景以饮水为欲愈。人见此说,便令病人纵饮,因而为呕、为喘、为咳逆、为下利、为肿、为悸、为水结胸、为小便不利者多矣。且如病人欲饮一碗,只可与半碗,常令不足为善。

十、伤寒病初安,不可过饱及劳动,或食羊肉,行房及食诸骨汁并饮酒。病方愈,不须再服药,兼脾胃尚弱,食饱不能消化,病即再来,谓之食复病。方好,气血尚虚,劳动太早,病即再来,谓之劳复。又食羊肉、行房并死,食诸骨汁并饮酒者,再病必重。

中寒者,中之为言中也。表里俱虚,谓寒邪直中于里也。仓卒感寒,其势暴而昏,但初无热耳,脉当沉细而迟或伏,治宜温补,附子理中汤可用,不急治则死矣。

伤风,恶风、鼻塞声重者是也,其脉浮而缓,宜用参苏饮,头痛加川芎。或冬感寒邪,宜用华盖散。

附 方

十神汤 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此药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宜服之。

川芎 甘草炙 麻黄去根节 干葛 紫苏 升麻 赤芍药白芷 陈皮 香附各等分

上剉,每服一两,水一盏,姜五片,煎八分,热服。

麻黄汤 治伤寒,头痛,发热,恶风,骨节疼痛,喘满,无汗。

麻黄去节,二两 甘草炙,一两 肉桂去皮,二两 杏仁去皮,七十个,炒,研膏

上为粗末,入杏仁膏拌匀,每服一两,水煎,热服。

参苏饮 治伤风,咳嗽声重,上焦有热。

人参去芦,三分 陈皮去白,八分 甘草三分 白茯苓八分 紫苏叶六分 前胡去芦,八分 干葛一钱 半夏汤泡,一钱 枳壳炒,八分 桔梗去芦,六分

上剉,一贴姜三片,枣一枚,连须葱头七枚,水煎,热服。

升麻葛根汤 治大人、小儿时气瘟疫,头疼发热,及疮疹已发未发疑似之间,并宜服之。

升麻 白芍药 甘草各三钱 干葛二钱

上剉,每一两,水一盏,煎半盏服。

香苏散 治四时伤寒,头痛,发热,恶寒。

紫苏 香附各二两 陈皮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上剉,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葱头七枚,煎服。如头痛,加川芎、白芷,名芎芷香苏散。

华盖散 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膈满,头目昏眩。

紫苏子略炒 赤茯苓去皮 陈皮去白 桑白皮蜜炙 杏仁去皮,炒,杵 麻黄去根节,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剉,一贴,水煎,热服。

小柴胡汤 治伤寒四五日,往来寒热,胸满,心烦喜呕,少阳发热,风温身热。

柴胡去芦,二两 半夏汤泡,八钱 黄芩 甘草 人参去芦,各七钱五分

上剉五贴,每服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大柴胡汤 伤寒十余日不解,邪气结在里,身热,烦躁谵语,大便不通。

半夏汤泡,一钱 大黄二钱 赤芍药一钱 柴胡去芦,三钱 枳实 黄芩各一钱半 甘草六分

上一贴,姜三片,枣一枚,水一钟,煎八分,温服。

小承气汤 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阳明无表证,汗后不恶寒,潮热,狂言而喘。

大黄一两 厚朴五钱 枳实六个半

上剉,作一服,水煎,温服。以利为度,未利再服。

大承气汤 治胃实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舌干口燥。

大黄五钱 厚朴一两 枳实五个 芒硝五钱

上水二钟半,先煎厚朴、枳实至一钟,入大黄,煎七分,去渣,入硝,煎一二沸,温服,以利为度。

调胃承气汤 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谵语,呕哕。

甘草五钱 芒硝九分 大黄一两,酒浸

上剉,水一钟,先煎大黄、甘草至七分,去渣,入硝,煎一二沸,温服取利。今用五钱作一服。

桂枝汤 治太阳中风,发热,鼻鸣,干呕。冬时即病宜服,春分后忌之。

甘草炙,四钱 桂枝 赤芍药各六钱

上剉,每服五钱,加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若小便数及饮酒人不宜用。

黄连解毒汤见火热门 治伤寒杂病躁热毒,烦闷,干呕,口燥,呻吟喘满,阳厥极深,蓄热内甚,俗妄传为阴毒,及汗下吐后热未解,并发诸疮未退并服之。

白虎汤 治汗后,脉浮洪大而渴,虚烦中暍。

石膏一两,研 知母去毛,五钱 粳米一撮 甘草二钱

上作一贴,水一钟,煎至半钟,温服。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又名化斑汤,治赤斑烦躁,烦渴中暍。

栀子豆豉汤 治伤寒复热,口燥烦躁,下后余热未解宜服。

淡豆微炒,三钱,江西者佳 大山栀五钱

上作一贴,水一钟,煎半钟服。大便实,加枳实一钱。

理中汤 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气刺痛。

人参去芦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

上剉,每服一两,水一钟,煎服。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姜附汤 治体虚中寒,昏不知人,及脐腹冷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剉一贴,水一钟,煎半钟,温服。

五积散 治感冒寒邪,头痛,身痛,项背俱急,恶寒,或有腹痛,无问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妇人经血不调、难产。

白芷三钱 陈皮六钱 桔梗去芦,二钱 川芎 甘草炙 茯苓各三钱 枳壳炒,六钱 当归三钱 麻黄去节,六钱 半夏汤泡,二钱肉桂去皮 厚朴去皮,姜汁炒,各四钱

上剉,每贴姜三片,葱头七枚,水一盏,煎服。

四逆汤 治太阴自利不渴,阴证,脉沉身痛。

甘草一两 干姜七钱 附子半个,生用

上剉一贴,水煎服。加干姜治厥逆,下利面赤加葱白九枚,呕加生姜,咽痛加桔梗,利止脉不出加人参。

小建中汤 治少阴恶寒,二三日心悸烦,可服。

桂枝 甘草各一两 芍药二两

上剉,作三服,每加姜三片,枣四枚,水煎去渣,入饴一合,微火令烊,温服。呕者不用饴。

藿香正气散 治外感发热头痛,内因痰饮凝阻,中脘痞满,呕逆恶心;又治伤寒头痛,憎寒热。

茯苓 白芷 大腹皮 紫苏各一两 陈皮 桔梗 白术 厚朴 半夏 甘草各二两 藿香三两

上剉,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一钟煎,热服。

葱熨法:治阴证,身静而重语,言无声少,难以布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气冷,水浆不入,小便不禁,面上恶寒有如刀刮。

用葱一束,以绳扎如饼大,切去根叶,留葱白长二寸。先以火灸一面令热,勿至灼火,以热面着脐及脐下,外面以熨斗盛火熨之,令热气透入腹中,更作三四饼,坏则易之。俟病人渐苏,手足温有汗,乃服四逆汤。

二陈汤见痰门,凉膈散见火热门。

按:以上诸方皆伤寒表里必用之药,走六经之剂,故录之。第三 瘟疫附冬瘟、寒疫、大头蛤蟆瘟

瘟疫乃天地流行之厉气,多发于春夏之间,沿门阖境相同者是也,当参运气而施治。

主 方

大率治有三法:

脉浮紧无汗者可散,干葛、苍术、柴胡、黄芩、枳壳、升麻、桔梗、防风、人参、甘草、黄柏之类。

脉浮洪有汗者可清,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山栀、柴胡、人中黄、童便、甘草之类。

脉洪实谵语者可下,大黄、黄连、黄芩、柴胡、枳实、天花粉、芍药、甘草、山栀之类。

按:三者之治,大法清热解毒为要,不可太汗下也。

冬瘟之病,非其时而有其气。盖冬寒时而反病温,此天时不正,阳气反泄,脉当浮洪。治宜辛寒以清之,柴胡、黄芩、甘草、半夏、天花粉、知母、黄柏、干葛、枳壳、茯苓、桔梗、羌活、川芎、白芷、生姜之类。

寒疫之病却在温暖之时。盖春温时而反病寒,此亦天时不正,阴气反逆,脉当弦洪。治宜甘温以散之,柴胡、干葛、川芎、升麻、枳实、陈皮、半夏、黄芩、生姜之类。

按:此二证亦有可汗下者,看病势用之。

大头天行病乃湿气在高巅之上,用羌活、黄芩酒炒、大黄酒蒸,随病加减,不可用降药。东垣有法有方,谓阳明邪热太甚,资实少阳相火为之,视其肿势何部,随经处治,当缓,勿令重剂过其病所。阳明为邪,首大肿;少阳为邪,出于耳前后,先以黄芩、黄连俱酒炒、甘草炒煎,少少不住服,或剂毕,再用大黄、鼠粘子炒煎成去渣,入芒硝各等分,亦时时呷之,毋令饮食在后。及邪气已,只服前药,未已再同煎,次第服之,取大便,邪气已则止。阳明渴加石膏;少阳渴加瓜蒌根;阳明行经,升麻、芍药、葛根、甘草;太阳行经,羌活、荆芥、防风,并与上药相合用之。或云头疼酒芥,口渴干葛,身痛羌活、桂枝、防风、芍药。

蛤蟆瘟属风热,解毒丸下。又法:侧柏叶自然汁调蚯蚓粪烧敷,丁香尖、附子尖、南星醋磨敷,或五叶藤汁敷,或车前草汁敷。

按:已上诸证大同小异,皆外感也,但岁气不同耳。经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当参时令而用之。

附 方

败毒散 治疫疠四时通用,伤风有汗,夏至后风温,浮肿、体痛、恶风、口干、日晡发热、脉实。

茯苓 甘草 人参 桔梗 川芎 柴胡 枳壳 前胡 羌活 独活等分

上剉,每服七八钱,加生姜、薄荷,水煎。

萎蕤汤 治冬温。

萎蕤三分 石膏三钱半 麻黄 白薇 羌活 杏仁 甘草 青木香 川芎各一钱半 干葛五钱

上剉,分三服,水煎服。

藿香正气散,升麻葛根汤俱见伤寒门。第四 内 伤

东垣论饮食劳倦为内伤不足之证,因内伤立名,以别外伤有余之证也。外伤发热恶寒,不畏一切风寒,发言壮厉,伤寒类也;内伤发热恶寒,恶畏些少风寒,出言懒怯,类伤风也。又 《溯洄集》论内伤之中当分别,饮食伤为有余,劳倦伤为不足。愚谓:饮食伤,积于胃而发热者,为有余之证,法当消导;若夫人因伤饥过饱,致损脾胃,不能运化者,又当一补一消;至如脾主四肢,或因劳役过度、饮食不调,或饮食不调之后继以劳役,此为元气不足之证,方宜用补药也。三者之别,界限判然,愚不过约其大概为引径入门之阶,学者必须参究全书,斯无弊矣。

主 方

饮食伤积发热,气口脉大于人迎也,宜用二陈汤加山楂肉,予大麦芽、枳实、神曲、川芎、柴胡、黄芩无热去此之类。

伤饥过饱,脉当弦大而滑,宜用枳术橘丸,余证照 《明医杂著》加减录后。

元气耗散不足,脉大无力,宜用补中益气汤升提之,照依东垣本方加减。

附 方

枳术丸

白术去芦,二两 枳实一两,麸炒,透麸

上为细末,荷叶包饭,微火煨令香,取出杵烂,和药末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六十丸,清米汤下。此法一补一消,取饮食缓化,不令有伤。东垣加陈皮一两,名枳术橘丸,治老幼元气衰弱,饮食少进,久服令人多食而不伤。

若元气素弱,饮食难化,食多则腹内不和,疼痛泄泻,此虚寒也,加人参、白芍药酒炒、神曲炒、大麦芽炒,杵,各一两、砂仁、木香各五钱。

若素有痰火,胸膈郁塞,咽酸噎气,及素有吞酸吐酸之证,或有酒积、泻、结痛,此皆湿热也,加黄连姜汁炒、白芍药酒炒、陈皮各一两、川芎四钱、石膏、甘草各五钱、砂仁、木香各一钱。

若伤食饱闷,痞塞不消,加神曲、麦芽、山楂子各一两。有食积痞块在腹者,再加黄连、厚朴俱姜制,各五钱,积坚者再加蓬术醋煮、昆布各三钱。

若伤冷食不消,腹痛溏泄,加半夏姜制,一两、砂仁、干姜各炒、神曲、大麦芽各五钱。

若人性气恼,夹气伤食,气滞不通,加川芎、香附米炒,各一两、木香、黄连俱姜汁炒,各五钱。

若胸膈不利,过服辛香燥热之药,以致上焦受伤,胃脘干燥,呕吐,噎膈,反胃,加黄连姜炒、山栀仁炒,各五钱、白芍药、当归各一两、桔梗、甘草、石膏各五钱。胸膈顽痰胶结及大便燥秘再加芒硝五钱。

若素有痰者,加半夏姜炒、橘红、白茯苓各一两、黄芩、黄连俱姜汁炒,各五钱。

若人能食好食,但食后反饱难化,此胃火旺脾阴虚也,加白芍药酒炒,一两五钱、人参七钱、石膏火煅,一两、生甘草五钱、黄连炒、香附米炒、木香各四钱。

若年高人脾虚血燥,易饥易饱,大便燥难,加白芍药、当归各一钱、人参七钱、升麻、甘草炙,各四钱、山楂、大麦芽、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五钱,此老人常服药也。

补中益气汤

人参 升麻 柴胡 橘红 当归身 白术各三分 甘草炙,五分 黄芪劳后病热甚者一钱

上剉,作一服,水煎。脾胃一虚,肺气先绝,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也;上喘气短,损其元气,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肝,炙甘草之温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腹中急缩者宜多用之。此三味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清胃气之清气,又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又缓带脉之缩急;当归以和血脉,橘红理胸中之气,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平为用,或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而泻阴中之伏火也。表热者一二服,气和微汗而愈立方本指。如嗌干者,加干葛;如身刺痛,乃血涩不足,加当归;精神短少者,加五味子,倍人参;如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头脑痛加藁本、细辛;有痰加半夏、生姜;如咳嗽,夏加五味、麦门冬,秋冬加麻黄,春加佛耳草、款冬花;久嗽,肺中伏火,去人参;如食不下,乃胸中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木香、陈皮,寒月更加益智、草豆蔻,夏更加芩连,秋更加槟榔、砂仁;如心下痞闷,加芍药、黄连;如腹胀,加枳实、木香、砂仁、厚朴,天寒加姜桂;如腹痛,加芍药、甘草,有寒加桂心,夏加黄芩、甘草,冬加半夏、益智、草豆蔻;如胁痛或缩急,加柴胡、甘草;如脐下痛,加熟地黄,不已,乃是寒也,加肉桂;如大便闭涩,加当归、大黄;脚软痛,加黄柏,不已,更加防己。第五 暑

经云:夏至日后,病热为暑。兹时相火司令,天之阳气尽出于地,炎威盛行,人之阳气亦浮于表,腹中虚矣。若或失宜,热气蒸袭于内,元气被伤,耗散而为暑热不足之证。须当辨认感、伤、中三者之分,夫感者,感于皮毛而为轻病;伤者,伤于肌肉而又甚之;中者,直中于血脉也,而为病最重。然又有动静之分,若夫途路,农夫田野,动而得之为中热;又若凉亭水阁,风车挥扇,静而得之为伤暑。病本则一,变证迥异,情状具在而治法昭若矣。

主 方

感暑热者,邪在皮毛之间。为病洒淅寒热,头重脚软无力,或腹痛泻水,脉当浮大或弦细,宜用香薷、白扁豆、陈皮、厚朴、茯苓、木瓜、甘草之类。头痛加川芎,腹痛泻水加砂仁、木香、猪苓、泽泻,六和汤亦可用。

伤暑热者,邪在肌肉之间。为病恶心,发热口渴,胸膈满痛,或身如针刺,脉当微弱,宜用黄连香薷饮加桔梗、枳壳、前胡之类。口渴加天花粉、麦门冬,人参白虎汤亦可用。

中暑热者,邪气直中于血脉也,最重。为病发热,汗出,呕逆,闷乱,或下血,脉当隐伏或芤迟,宜用清暑益气汤主之。如汗多,去干葛,益元散可用。

动而得之中热者,邪热在肺,亦重病也。为病发寒热,头痛,咳嗽,痰血,胸满躁乱,似伤寒类,火乘金也,脉当浮大而虚,宜用柴胡、黄芩、桔梗、贝母、天花粉、香薷、扁豆、黄柏、知母、甘草、连翘、滑石之类,柴胡天水散可用。

静得之伤暑者,为病恶风,饱闷腹痛,呕哕吐泻,脉当沉迟或弦滑,宜用香薷、扁豆、厚朴、苍术、陈皮、甘草、茯苓、半夏、山楂、藿香、砂仁之类,或泻水加猪苓、泽泻。

附 方

六和汤 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胃膈痞闷,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怠倦,小便赤涩,并伤寒阴阳不分,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妇人胎前产后。

砂仁研 半夏汤泡,去脐 杏仁去皮尖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一钱 茯苓 藿香去梗 木瓜各一钱 白扁豆略炒 香薷 川厚朴去皮,姜炒,各二钱

上作一贴,姜三片,枣一枚,水一钟半,煎服。

香薷饮

香薷六钱 厚朴二钱,姜制 白扁豆炒,杵,三钱

上剉一贴,水煎凉饮。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

清暑益气汤

黄芪蜜炙,一钱 苍术一钱五分 升麻一钱 人参 白术 陈皮 神曲炒 泽泻各五分 甘草炙 黄柏 当归 青皮 麦门冬 干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上剉一贴,水煎,稍热服。

益元散 治中暑身热,小便不利。燥湿,分水道,实大腑,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烦渴,补脾胃,降妄行火之圣药也,一名六一散。

滑石水飞,六两 甘草一两

上和匀,每服三五钱,新汲水调服。

五苓散 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吐泻,小便赤淋涩。

泽泻三钱 肉桂五分 白术八分 猪苓二钱五分 赤茯苓一钱五分

上一帖,水一钟,煎半钟,温服。

生脉散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 五味子各等分

上剉,水煎服。

白虎汤见伤寒门第六 湿

经曰:因于湿,首如裹。盖湿因有从外入者,有自内得者,阴雨湿地皆从外入,冷浆瓜果皆自内得。夫外入者,由侵毛窍,渗透肌肉;自内得者,脾因受湿而不运化,顿蓄于胃,浸渍肌肉。虽有内外之分而病本则一也,俱宜渗泄解表利小便为要。失而不治则郁而为热,故湿热为病者十居八九。

主 方

陈皮一钱 甘草五分 赤茯苓一钱 半夏汤泡,一钱 羌活五分生姜三片 苍术米泔浸,炒,一钱

湿从外入者,加紫苏八分、防风去芦,六分、猪苓八分、泽泻八分、干葛八分、木瓜八分,参苏饮亦可用。

湿自内得者,加黄芩酒炒,八分、木通去皮,八分、泽泻八分、砂仁八分,挟食及腹饱闷者,加山楂肉一钱、枳实炒,一钱、木香另磨,六分,和药;头重痛,倍羌活,加川芎八分、黄芩八分,酒炒。

附 方

参苏饮见伤寒门第七 火 热

天地定位,阴阳判矣。然天之气,阳动之而为龙火,人禀斯气,惟心主之。相火代令,感物而动,诸动属火,经所谓五火也。又有诸湿,郁而为热,人感之而为实火也,故云相火、湿热为病者多,以火热名篇,盖此意也。

主 方

实火可泻,黄连解毒之类;气虚火动,脉大无力,可补,四君子加黄芪之类;阴虚火动,脉数无力,可补,四物加黄柏、知母之类;郁火可发,当看何经;风寒外束,可散,参苏饮之类。

凡火,轻者可降,重则从其性而升之。火盛不可骤用寒凉,必须温散。火急甚者必缓之,生甘草之类。人壮气实,火盛癫狂者,可用正治或硝水、冰水与之。虚火盛狂者,以生姜汤与之,若投冰水正治立死。

木通下行,泻小肠火;人中白泻肝火;芩连猪胆汁炒去肝胆之火;黄柏加细辛,泻膀胱之火;青黛能收五脏之郁火;玄参能泻无根之游火,又能清氤氲之气;小便即童溺也降火极速;山栀能降火,从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行,人所不知。

气有余便是火。气从左边起者,肝火也;气从脐下起者,阴火也。热从脚下起入腹者,虚之极也,盖火起涌泉,此病十不救一,治法以四物汤加降火药服之,以附子末津调,覆涌泉穴妙。

饮酒人发热难治,不饮酒人因饮酒发热亦难治。

轻手按之热甚,重手取之不甚,此热在肌表,宜清之,地骨皮、麦门冬、竹茹之类。

烦躁者,气随火升也。

附 方

黄连解毒汤 治证见伤寒门,能泻实火。

黄连去毛 黄芩 黄柏去皮 山栀各等分

上剉,每贴水一钟,煎半钟,热服。

左金丸 治肝火。

黄连六两,去芦 吴茱萸汤煮少沸,一两

上为末,粥丸,白术、陈皮煎汤下。

大补丸 治阴火。

黄柏去皮,酒炒褐色

上为末,粥丸或水丸,白滚汤送下。

抑青丸 治肝火。

黄连去芦,姜汁炒

上为末,粥丸,白滚汤送下。

清金丸 治肺火。

黄芩用枯者,酒炒

上为末,水丸,白滚汤送下。

泻心汤 治心热。

黄连去芦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滚汤调下。

泻青丸 治肝热。

当归 龙胆草 川芎 山栀 大黄 羌活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滚汤送下。

泻黄散 治脾热。

藿香去梗,五钱 山栀一两 石膏五钱 甘草三两 防风二两

上为末,略炒,用蜜酒调白滚汤送下。

导赤散 治小肠实热。

生地黄 木通去皮节 甘草 淡竹叶各等分

上剉一贴,水一钟,煎半钟,温服。

滋肾丸 治肾热。

肉桂一钱 黄柏去皮,酒炒 知母去毛,酒炒,各二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辰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汤下。

泻白散 治肺热。

桑白皮 地骨皮去心,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为末,白汤调下。

三补丸 治诸热而能补。

黄芩去腐 黄连去芦、毛 黄柏去皮

上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汤下。

火郁汤 治四肢热,五心烦热。因热伏土中,或血虚得之,胃虚多食冷物,抑遏阳气于土中。

羌活 升麻 葛根 芍药 人参各五钱 柴胡去芦 甘草炙,各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上剉一贴,葱白三寸,水一钟,煎半钟服。

升阳散火汤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筋骨扪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此病多血虚而得,或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并宜服。

升麻 葛根 羌活 独活 白芍药 人参各五钱 甘草炙,二钱 柴胡三钱 防风二钱五分

上剉,每服五钱,水煎服,忌生冷物。

凉膈散 治伤寒表不解,半入于里;下证未痊,可下后,燥热怫结于心,内烦,懊恼不得眠,脏腑积热,烦渴,头昏,唇焦,咽燥喉痹,目赤,口舌生疮,咳唾稠黏,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闭结,风热壅滞,发斑,惊风,热极黑陷将死。

连翘一两 山栀子 大黄 薄荷叶 黄芩各五钱 甘草一两朴硝二钱半

上剉一两,水一钟,蜜少许,煎服。

四君子汤 治气虚火见脾胃门。

四物汤 治阴虚火见妇人门。第八 郁

夫郁者,气之滞也。人身以气血冲和而运乎百骸,斯无病矣。若夫七情内中,六淫外侵,气道阻滞,结聚不得发越,升降失常,故曰郁也,皆气之使然耳。至如郁久而能成病,或病久而能成郁者有之。《内经》立有五郁之治:木郁达之,令吐,条达也;火郁发之,令汗,疏散也;土郁夺之,令下,无壅滞也;金郁泄之,令渗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郁折之,令抑之制其冲逆也。惟诸火郁不同,当看何经而治之。戴氏又明六郁之证有气、湿、热、痰、血、食也,亦当参用。

主 方

抚芎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香附米童便浸,炒,八分 神曲炒,一钱 青橘叶六片 山楂子一钱 苍术米泔浸,炒,八分

气郁者,胸胁痛,脉当沉涩,倍香附、苍术、抚芎。

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当沉细,宜加白芷六分、防风去芦,六分。

热郁者,目瞀,小便赤,脉当沉数,宜加山栀仁酒炒,八分、青黛六分、黄连酒炒,八分。

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加海粉一钱、半夏汤泡,八分、蒌仁去壳,八分、枳壳炒,七分、白茯苓八分、生姜三片。

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大便红,脉沉,加桃仁去皮尖,杵,一钱、青黛六分、红花酒洗,五厘。

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左寸脉平和,右寸脉紧盛,加大麦芽炒,杵,八分、山楂肉一钱、砂仁杵,八分。

附 方

越鞠丸 解诸郁。

香附童便浸,炒 苍术米泔浸,炒 神曲炒 川芎 山栀酒炒,各等分

上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汤下。第九 痰

痰者,乃津液所化,湿热熏蒸而成也,随气升降,无所不至。夫痰之为病,不可胜数,百病多中于痰,而痰多中于病者有矣,故云诸病寻痰火而治,亦谓此也。痰脉多应于滑。

主 方

若因房劳过度,此为虚痰,宜用四物汤加马兜铃、瓜蒌仁、五味子、阿胶、贝母、知母、竹沥、姜汁之类。

若素有火而生痰者,此为热痰,宜用二陈汤加黄芩、贝母、天花粉、玄参、知母、桔梗、连翘、山栀、竹沥、童便、姜汁之类。

若因内外受湿而生痰者,此为湿痰,宜用二陈汤加苍术、黄芩、香附之类。

若因内伤饮食,余积不化而生痰者,此为食积痰,宜用二陈汤加山楂子、大麦芽、神曲、枳实之类。

若因外感风寒而生痰者,此为风痰,宜用参苏饮。

若因血少气盛,热郁在里,吐咯难出或成块者,此为老痰,宜用二陈汤加海石、瓜蒌、香附、五倍子、竹沥、姜汁之类。

若因精血亏少,不能制火,热极似水,凝结清冷,此为寒痰,实非寒也,宜用二陈汤加苍术、川芎、香附、黄芩、桔梗之类。

若因脾胃虚损,不能运化精微而生痰涎,似桐油状,切不可用攻痰之剂,宜用二陈汤倍加白术、麦芽之类。

若因火气炎上,痰结喉咙之间如梅核状,咯不能出,咽不能下,宜用四物汤加瓜蒌仁、海石、黄芩、桔梗、甘草、连翘,少佐以朴硝之类,节斋化痰丸可用。

若因痰在膈上,元气实而脉浮者宜吐,胶固稠黏者亦宜吐,在经络者亦宜吐,吐中就有发散之义。吐时先以布帛勒腰,于无风处行之。

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行;痰在皮里膜外,非竹沥不除;气虚之人有痰,非竹沥不开。

痰因火盛逆上,治火为先,白术、黄芩、石膏之类;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补血制相火,其痰自除。

痰成块,咯吐不出,气郁滞者难治。

枳实泻痰,能冲墙壁,黄芩假其下火也;天花粉大能降上膈热痰;海粉热痰能降,湿痰能燥,顽痰能消。

人中黄,饭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白汤下,能降阴火、消痰、治食积。

附 方

二陈汤 治痰饮为患,呕吐,恶心,头眩,心悸,中脘不快,或食生冷,饮酒过度,或脾胃不和并宜服之。

半夏汤泡,六两 橘红三两 白茯苓三两 甘草炙,一两五钱

上剉,每服一两,姜七片,水一钟,煎服。

润下丸 降痰最妙。

陈皮半斤,去白,以盐水拌,煮干炒燥 甘草一两,炙

上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汤下。

青礞石丸 化痰。

半夏汤泡 黄芩 风化硝三钱,提净者冬月袋盛,风中化之 白茯苓去皮 南星炮 青礞石敲碎,称硝等分,同煨金色,另研。前药俱等分

上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此药重在风化硝。

节斋化痰丸 治热痰吐咯难出及虚痰劳嗽,酒痰,顽痰,诸般咳嗽并皆治之。

黄芩酒炒,一两 海粉一两 橘红去白,一两 天门冬去心,一两 连翘去梗,五钱 桔梗去芦,五钱 芒硝二钱 香附去毛,盐水,五钱 青黛五钱 瓜蒌仁去壳取肉,另研,一两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小龙眼大。每服一丸,放口内噙化,不拘时服。

瓜蒂散 吐痰。

瓜蒂炒 赤小豆等分

上末,香豉一合,水二钟,煮作稀粥,去渣,取三分之一和末一钱顿服,不吐少加,得快吐乃止。

稀涎散 吐痰。

白矾一两 猪牙皂角四条,去皮

上为末,每服七八钱,白汤灌下,以吐乃止。第十 咳 嗽

咳嗽者,脾有湿,肺受伤也。节斋言:咳谓有声,肺气伤而不清;嗽谓有痰,脾湿动而生痰。此论咳嗽之本原,未必不由脾肺而作也。殊不知咳嗽之为病有许多证候,复具于后,以俟应病便处。

主 方

或因内损精血,阳炎偏胜,水不制火而咳嗽者,脉当洪数而无力,治宜滋肾清肺,四物汤加黄柏、知母、黄芩、瓜蒌仁、贝母、甘草之属,可与痰条、虚损类互相参用。

或者气恼及奔力,诸般动火而咳嗽,脉洪滑而涩者,宜顺气清肺,香附、桔梗、连翘、黄芩、贝母、天花粉、马兜铃、橘红、甘草之属。

或因饮食伤积生痰而咳嗽,脉紧盛而滑者,宜用二陈汤加山楂、大麦芽、枳实、贝母、神曲、生姜之类。

或因外感伤寒、伤风而咳嗽者,宜参苏饮加天花粉、贝母、知母之属,此是外感风邪,初时只宜发散,得汗而咳嗽自止矣。

喘嗽遇冬则发,此寒包热也,解表热自除,枳壳、桔梗、麻黄、防风、陈皮、紫苏、木通、黄芩。严寒嗽甚,加杏仁,去黄芩。

感冷则嗽,膈上有痰,二陈汤加炒枳壳、黄芩、桔梗、苍术、麻黄、木通之属。

风寒郁热于肺,夜嗽者,二拗汤加知母;脉大而浮,有热,加黄芩、生姜。

火者,戴氏谓有声、痰少、面赤者是也,主降火清金化痰,黄芩、海石、瓜蒌、青黛、桔梗、半夏、香附、诃子、青皮之类。

干咳嗽者系火郁之甚,难治,乃痰郁火邪在肺中,用苦梗以开之。下用补阴降火,不已则成痨,须行倒仓法。此证多是不得志者有之。

有痰因火逆上者,必先治其火,然亦看痰火孰急,若痰急则先治痰也。

咳嗽声嘶者,乃血虚受热,用青黛、蛤粉,蜜调服之。

痰者,戴氏谓嗽动有痰声,痰出嗽止者是也,宜治痰,节斋化痰丸可用见痰门。

肺胀者,戴氏谓动则喘满,气急息重者是也,主收敛。肺因火伤极,遂成郁遏胀满,用诃子为主,佐以海粉、香附、青黛、杏仁之类。不得眠者难治。

早辰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中,以知母、地骨皮降肺火。上半日嗽多者,胃中有火,贝母、石膏降之。午后嗽多者,属阴虚,四物加知母、黄柏降其火。黄昏嗽多者,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剂,以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

嗽而胁痛者,宜以青皮疏肝气,后以二陈汤加香附、青黛、姜汁之类。

嗽而心烦,六一散加辰砂。

嗽而失声,闰肺散,诃子、五倍子、五味子、黄芩、甘草等分为末,蜜丸噙化。

寒热交作而痰嗽者,小柴胡汤加知母、贝母之类,一方加芍药、五味、桑白皮。

凡嗽,春是春升之气;夏是火炎上,最重;秋是湿热伤肺;冬是风寒外束。

治嗽用诃子,味酸苦,有收敛降火之功。五味收肺气,乃火热必用之剂。杏仁散肺气风热,然性实有热,因于寒者为宜。桑白皮泻肺气,然性不纯良,用之多者当戒。马兜铃去肺热、补肺。生姜辛能发散。瓜蒌甘能补肺,润能下气,胸有痰者,以肺受火迫,失降下之令,今得甘缓润下之助,则痰自降,宜其为治痰之要药也。

附 方

琼玉膏

生地黄四斤 白蜜一两 人参六两 白茯苓十三两

上以地黄捣汁和蜜,以参苓为末,拌入蜜汁,用瓶贮,以纸箬包其口,用柴桑火熬煮三昼夜,取出再换蜡纸包封十数重,沉井底一昼夜,取起再如前蒸煮一日,白汤点服,须于鸡犬不闻处制之。

三拗汤

麻黄不去根节 甘草生 杏仁不去皮尖

上剉,每服五钱,姜五、枣一水煎,取痰清乃止。

五拗汤见喘门,二陈汤见痰门,四物汤见妇人门,六一散见暑门,参苏饮、华盖散俱见伤寒门。第十一 哮

哮者,窍隙气声之名也。此病多感于幼稚之时,呼吸急促,客犯盐醋,渗透气脘,津液不清,郁积成痰,窒塞道路,不得舒畅,所以作声也,故名曰哮。丹溪专主于痰,多用吐法。愚以施于初起之时,禀受壮者可行而愈,恐久者或不能取效也,虽用吐法暂得一时之快,复来依然如旧矣,必须淡食薄味,行气消痰,庶或见效。

主 方

陈皮去白,一钱 甘草五分 白茯苓一钱 半夏汤泡,去皮脐,二钱 枳壳炒,八分 桔梗去芦,七分 贝母去心,一钱 海粉一钱细辛二分 香附盐水炒,六分

上剉一服,姜水煎。

一法用吐者,细叶马蹄香一握,姜一小片,杵碎,用米饮汤调和,绞去渣,温服,用鹅翎探吐。

一方,以诃子为末,白芥子蒸熟捣丸服之。

一方,青金丸,治哮喘遇厚味发者。用萝卜子淘净蒸熟,晒干为末,姜汁浸,蒸饼,为细丸。每服三十粒,津下。第十二 喘

夫喘急者,肺气为火所迫也。此病多起于哮,夫哮久则伤肺,肺既受伤,不能统摄诸气,腠理开泄而风邪易入,则为气急而奔喘者有之。又有阴火炎上而喘者,惟少痰,声不甚太急;又有气虚者,短气不足发息;又有平素痰火在胃,郁遏肺气,不能升降,当分痰火多少而治,痰多则声响而满闷,火多则气逆而乍退,大抵痰火者得食则已,食后则喘;又有胃虚而喘者,抬肩撷肚,喘而不休。以上诸证当审查明白,则庶无差误矣。

主 方

陈皮一钱,去白 甘草五分 白茯苓一钱 半夏汤泡,一钱 枳壳炒,八分 桔梗去芦,八分

哮喘者,加杏仁去皮尖,研,一钱、麻黄去节,六分、干葛六分。

阴虚者,去半夏,加四物、贝母去心,一钱、瓜蒌仁去壳,一钱,杵、黄芩酒炒,一钱。

气虚者,加人参去芦,八分、苏子炒,杵,六分、北五味六粒、阿胶麸炒,一钱。

痰盛者,加杏仁去皮尖,研,一钱、天花粉八分、连翘六分。

火盛者,宜温劫之,千缗汤可用。

胃虚者,加人参去芦,一钱、白术一钱、黄芪蜜炙,一钱。

痰多倍痰药,火多则从治,盖火盛者不可骤用寒凉故也。

凡久喘,未发时以扶正为主,已发攻邪为主。

喘急甚者不可用苦寒药,火盛故也,宜温劫之后,因痰治痰,因火治火。

所用阿胶宜分虚实,若久病发喘必是肺虚,故用阿胶、人参、五味之类补之,若新病气喘而实者,宜用桑白皮、葶苈泻之。

气实人因服黄芪过多而喘者,宜用三拗汤泻之。

附 方

千缗汤 治痰喘不能卧,人扶而坐,数日一服而安。

半夏七个,炮制,每个破四片 南星一个,炮制,破四片 甘草炙,一寸 皂角一寸,炙,去皮、弦、子

上剉,加生姜一指大,水一钟,煎半钟,温服。

导痰汤 治一切痰涎壅盛,胸膈留饮,痞塞不通,气喘不息。

白茯苓一钱 南星炮,二钱 枳壳炒,二钱 甘草炙,五分 半夏炮,二钱 陈皮去白,一钱五分

上剉一贴,姜五片,水一钟,煎服。

苏子降气汤 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

川归去芦 陈皮 半夏曲 桂 前胡去芦 紫苏子微炒 甘草炙,各二钱 厚朴去皮,姜汁炒,一钱五分

上剉一贴,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五拗汤 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喘急。

荆芥穗二钱 桔梗去芦,一钱 麻黄去根节,二钱 甘草六分 杏仁去皮尖,研,二钱五分

上剉一贴,姜三片,水煎服。

四磨饮 治七情郁结,上气喘急。

沉香 乌药 枳壳 槟榔等分

上前药用白滚汤各磨汤内饮之。

二陈汤见痰门第十三 疟

节斋论疟是风暑之邪,有一日一发,有二日一发,有三日一发,有间一日连二日发,有日与夜各发;有有汗,有无汗;有上半日发,有下半日发,有发于夜者。治法:邪从外入宜发散之,然以扶持胃气为本,又须分别阳分阴分而药。邪疟及新发者可散可截,虚疟及久者宜补气血。若过服截药,致伤脾胃,则必延绵不休。

主 方

柴胡去苗 白术各一钱半 苍术泔浸,一钱。以上三味虚疟必用之干葛一钱五分 陈皮七分 甘草炙,五分

若一日一发及午前发者,邪在阳分,加枯黄芩、茯苓、半夏各一钱。热甚头痛再加川芎、软石膏各一钱,口渴加石膏。

若间日或三是日发,午后或夜发者,邪入阴分,加川芎、当归、芍药酒炒、熟地、知母酒炒,各一钱、红花酒洗、黄柏酒炒、升麻各四分提起阳分,方可截之。

若间一日连发二是日,或日夜各发者,气血俱病,加人参、黄芪、白茯苓各一钱以补气,川芎、当归、白芍药、地黄各一钱以补血。

阳疟多汗,用黄芪、人参、白术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白术、黄芩、干葛以发之。

若阴疟多汗,用当归、白芍药、熟地黄、黄芪、黄柏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川芎、红花、升麻以发之。故曰:有汗者要无汗,扶正为主;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

若病人胃气弱,饮食少,或服截药伤脾胃而少食者,加人参一钱半、芍药酒炒、大麦芽各一钱。

若伤食痞闷或有食积者,加神曲、麦芽、枳实各炒,一钱、黄连炒,五分。

若欲截之,加槟榔、黄芩、青皮、常山各一钱、乌梅肉三个。

若痰盛,加姜制半夏、南星、枳实各一钱、黄芩炒、黄连各六分。

若日久虚疟,寒热不多,无寒而但微热者,邪气已无,只用四君子合四物汤加柴胡、黄芩、黄芪、陈皮以滋补气血。

附 方

人参养胃汤 治疟疾,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

厚朴去皮,姜制 苍术米泔浸,炒,各一两 橘红七钱半 藿香叶去土 草果去壳 人参去芦,各五钱 甘草二钱半 半夏汤泡,一两

上剉,每服四钱,水一钟半,姜七片,乌梅一个,煎六分,热服。

四兽饮 治五脏气虚,喜怒不节,致阴阳相胜,结聚涎饮,与卫气相搏,发为疟疾。

人参去芦 白术 茯苓去皮 橘红 半夏汤洗 草果仁 乌梅各等分 甘草炙,减半 生姜 枣子

上剉,以盐少许淹食,顷用厚皮纸裹了,以水湿之,慢火炮,令香熟,焙干。每服半两,水二钟,煎六分,未发前并进数服。

清脾饮 治脾疟,脾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湿。

甘草炙 青皮去穰 厚朴姜制 白术 半夏汤泡 黄芩 草果仁 柴胡去芦 茯苓去皮,各等分

上剉,每服四钱,水一钟,姜五片,煎服。

七宝饮 治一切疟疾,无问寒热多少,及山岚瘴气,寒热如疟。

厚朴姜制 陈皮 甘草炙 草果 常山 槟榔 青皮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一钟,酒一盏,煎半钟,露宿,空心下。

小柴胡汤见伤寒门第十四 霍 乱

霍乱者,吐泻不宁之谓也,脉当沉伏或绝。盖因内有所积,外有所感,阴不升,阳不降,乖格而成。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泻,心腹齐痛,吐泻并作,甚则转筋,皆因饮食所伤。治宜温暖,亦有可吐者。又有干霍乱一种,忽然心腹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俗谓之绞肠沙是也,宜探吐之,吐中就有发散之义。此二证治法大同小异耳,但即愈之后,切勿与谷食,虽米饮食之立死,须待一二时辰许,饥甚方可与稀粥,此丹溪之至论也。

主 方

陈皮二钱 半夏汤泡,一钱 白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苍术泔炒,八分 厚朴姜制,八分 藿香六分 砂仁五分 生姜三片 香附盐水炒,八分

转筋加红花酒洗,五厘、川芎八分。

饮食伤积,即时猝痛,急用淡盐汤探吐之,吐后照前主方加山楂一钱、麦芽炒,杵,一钱、枳实八分、木香另磨,二分,和药汁。

外感风寒加干葛八分、川芎八分、白芷八分。

干霍乱,虽死在须臾,升降不通故也,盐汤探吐提其气,刺少商、委中出血最要,前方加木香二分,另磨。

前证霍乱亦刺二穴出血尤妙。

转筋,男子以手挽其阴,女子以手牵其乳,近两旁,此《千金》妙法也。

洗法:治霍乱转筋,蓼一把,水煮,薰洗。无蓼,汤渍亦妙。

附 方

姜附汤见伤寒门,六和汤见暑门。第十五 泻《内经》论有五泄之证:胃泄者,饮食不节,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溺而便脓血,小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不能便,茎中痛。丹溪论泄泻属湿,属气虚,有火,有痰,有食积。戴氏又从而分辨之:凡泻水,腹不痛者,湿也;饮食入胃不住,完谷不化者,气虚也;腹痛,泻水,肠鸣,泻一阵痛一阵者,火也;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泻后痛减者,食积也。大抵泄泻多主于脾治,宜分利为要,然后当参诸证,兼而治之,罔不效矣。

主 方

猪苓八分 泽泻一钱 茯苓八分 苍术米泔浸,炒,八分 陈皮八分 甘草五分

胃泄完谷不化者,加白术陈壁土炒,八分、川厚朴姜汁炒,八分、人参六分、升麻三分。湿泻者,加白术炒、厚朴制、木香各六分。

脾泄及泻水,腹不痛者,加白术陈壁土炒,八分、莲子去心,七个、白扁豆炒,杵,八分、山楂子一钱、大麦芽炒,一钱、神曲炒,八分、半夏汤泡,姜汁炒,八分、川芎六分、白芍药酒炒,八分。

大肠泄者,即谓之痢疾,湿热伤气分,其色白也,当从痢疾条治之。

小肠泄者,亦谓之痢疾,湿热伤血分,其色赤也,亦当从痢疾条治之。

或云溺血者,则茎中痛,当从溺血治之,与赤痢无干也。既云小腹痛,便脓血,则为内实,痢疾之证明矣。食积加山楂、大麦芽炒,杵,各一钱、木香另磨、砂仁研,各六分。

大瘕泄者,古书谓之肾经受邪,即今之痢疾是也,亦有本证方治,临宜裁处。

火泻者,宜加黄芩八分、木通八分。

痰泻者,加海石八分、青黛八分、神曲炒,八分。

有气虚下陷者,宜升提之,加升麻三分、防风去芦,六分、人参三分、白术八分。

有纯泻水者,加香薷一钱、白扁豆炒,杵,一钱、木瓜八分、木通去皮,八分、砂仁六分、木香八分。

夏月水泻者,宜用六和汤或五苓散。

附 方

五苓散 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吐泻,小便赤涩淋。

泽泻三钱 肉桂五分 白术八分 猪苓二钱五分 茯苓一钱

上剉,作一贴,水一钟,煎服。

清六丸 治泻。

六一散七两 红曲五钱

上炊饼丸。

六和汤见暑门第十六 痢 疾

节斋论痢是湿热及食积,三者别赤白青黄黑五色以属五脏。白者,湿热伤气分;赤者,湿热伤血分;赤白相杂,气血俱伤;黄者,食积。治法:泻肠胃之湿热,开郁结之气,消化积滞,通因通用。其初只是下之,下后未愈,随证调之,痢稍久者不可下,胃虚故也。痢多属热,亦有虚与寒者,虚者宜补,寒者宜温。年老及虚弱人不宜下。

主 方

黄芩炒,一钱半 黄连炒,一钱半 白芍药炒,二钱。以上三味,痢疾必用之 木香 槟榔一钱 枳壳炒,各一钱半 甘草炙,三分。初欲下之,加大黄一钱

若腹痛,加当归一钱半、缩砂一钱,再加木香、芍药各五分。

若白痢,加白术、白茯苓、炒滑石、陈皮各一钱半,兼食积加山楂子、枳实各一钱。

若红痢,加当归、川芎、桃仁各一钱半以理血,滑石、陈皮、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