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盛极而衰的天朝上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03:57:05

点击下载

作者:童超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盛极而衰的天朝上国

清:盛极而衰的天朝上国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清:盛极而衰的天朝上国作者:童超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5-1-1ISBN:9787550216730本书由北京日知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然而,中华上下五千年,人物事件众多,神话与传说并存,正史与野史交错,头绪繁多,内容庞杂。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未经梳理就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往往会使读者一头雾水。除了典籍和史料所承载的历史之外,文物、遗址、古迹、艺术作品等,也同样反映着历史的真实。如何把这些东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让广大青少年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历史,进而洞悉历史的真实和智慧,无疑成为编辑出版《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一书的缘起。《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科学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全书以历史编年为经,以各个时代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全书共分10卷,精心选取了600余则故事,2000余幅图片,生动、真实、客观、全面地再现了中国历史的精彩瞬间和丰富内涵。

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壮的场景,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促使人们与中国历史再次进行亲密接触,深入探寻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正文中随机穿插的花絮、专题和附录,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知识镜像。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直观解读历史。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全景式再现五千年文明的华美画卷,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广大青少年读者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思想上的震撼和启发……清  朝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成崇德教授公元1644年~公元191年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福临(即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18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雍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朝人口至18世纪后期,已达到3亿左右。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清朝版图最大时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东至海,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起南海诸岛,西南到广西、云南、西藏,包括达拉克,北至漠北和外兴安岭。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清朝尽管取得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的发展并未逾越中国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体制的轨道。经济上,仍然以农立国;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纲常礼教,屡兴文字狱;对外关系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则相形见绌,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并且正在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中叶以后,由于承平日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其中历时九载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满族失去了早期那种积极进取、富有朝气的精神,政治腐败,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蹒跚地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改革活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但皆以失败而告终。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爱国主义的浪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汹涌澎湃,空前高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翻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清朝自入关后,共历10帝,268年。努尔哈赤建后金时间:1583~1616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建了八旗制度,主持创建了女真文字,建立了“后金”政权。八旗制度的形成

女真人早在原始社会氏族制度时期,就存在着一种叫“牛录”(箭的意思)的组织。出猎或行军时,参加者按族寨(满语称为“嘎山”)结合,10人为一“牛录”。“牛录”作为一种临时的组织,出行则合,归寨则散。这既是当时女真部落涣散条件下的产物,又反过来延续了女真族的分裂。

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军事行动中,努尔哈赤把不断合并的诸申、伊尔根(自由民)编入“牛录”,并把它加以扩大。规定300人为一牛录,每一牛录设置一名牛录额真(主的意思,汉译为“佐领”);5个牛录组成一“甲喇”(汉义“世、代”的意思,汉译为“参领”);5个甲喇组成一“固山”。每固山以1旗为标志,所以固山为旗,固山额真就是旗主(汉译为“都统”)。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正式建立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增设镶边的黄、白、红、蓝四旗,这样就形成了满洲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八旗之间,各树己帜,互不统属;努尔哈赤为八旗最高统帅,亲领正黄、镶黄两旗,其他六旗由努尔哈赤的子弟掌领。

八旗制度不仅是军事制度,还兼有征赋、服役的职能。后金国筑造城寨、运输物资等力役,都按旗分派各牛录人丁担任。官用谷粮、战时急需的战马和舟船,也由各牛录备办。同时,八旗制又是后金进入辽沈之前特殊的政权组织形式。八旗的各级额真既要执行汗的命令,派人夫屯田服役,统率士兵作战,又要尊奉汗谕,统辖下属人员。

八旗壮丁平时耕猎放牧,战时披甲出征。努尔哈赤、皇太极平素重视军队操练,严格军纪,屡颁军令,奖勇惩懦,经常举行操练和检阅,还以身作则,奋勇冲杀。在君汗的激励和带动下,八旗军队成为一支骁勇善战、屡败强敌、所向披靡的劲旅,先后大败明兵于萨尔浒、平阳桥、松山,多次入关,千里突袭,直抵北京城下,为进取中原奠定了坚实基础。创建满文

长期以来,女真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好讲女真语,写蒙古文,这日益成为女真社会发展的一个障碍。努尔哈赤遂倡议并主持创制了满文。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努尔哈赤令当时最有学问的额尔德尼和噶盖参照蒙文字母,结合女真语音,拼读成句,创制出了满文。这种草创的满文,没有圈点,后人称之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从此,满族有了自己的拼音文字。满文制成后,努尔哈赤下令在统一的女真地区推行,成为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精神纽带。后金建立后,统治者用满文大量翻译汉文典籍,大力汲取汉文化,特别是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经验,加速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满族文化的进步。同时,满文记载和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建立后金政权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注意策略,远交近攻,武力征服与和平手段结合:拉拢蒙古、朝鲜,表示和睦;对明朝表示恭顺,多次亲赴北京朝贡;建设赫图阿拉(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初步厘定法律;同明朝加强贸易,换取粮食、布匹、铁器等生活和军事物资,加强补给和储备;注意延揽人才,选贤任能。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称“承奉天命覆育列国英明汗”,定都赫图阿拉,建立金国政权,年号天命,史称“后金”。清八旗军服盔甲萨尔浒之战时间:1619

努尔哈赤建后金后,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发布指斥明朝“害我祖、父”、“逞兵越界”等“七大恨”檄文,向明朝宣战。随后,努尔哈赤率领大军突袭明辽东重镇抚顺,又攻克清河堡(今辽宁抚顺东南),让明朝朝廷感到无比震惊。明朝君臣开始筹划讨伐后金。激战萨尔浒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初,明廷任命杨镐为经略,出兵10余万,号称20万,分四路进攻后金,同时出兵的还有朝鲜的军队和女真族叶赫部的军队。明军原计划四路军合围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但由于赫图阿拉地区大雪封山,再加上明军长途跋涉,极其疲惫,没能按照原计划如期合围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听说明军来了四路人马,笑着说:“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同年三月,明军总兵杜松所率的2万多人的西路军到达萨尔浒(今辽宁省抚顺市东大伙房水库所在地),在山麓扎下营寨。随后,明军派出部队攻击驻扎在附近一座小山上的少数后金军。此时,四贝勒皇太极带领的后金先头部队赶到,两面夹击明军,明军大乱。当天下午,努尔哈赤的大军赶到,立刻冲击明军的营垒。明军只这一路人马,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再加上地形不熟,远道疲惫,渐渐抵挡不住,结果杜松这一路人马全军覆没,杜松死难。佛郎机大炮明嘉靖九年(1530)十月开始制造的佛郎机大炮,造成后分发各边镇,称“大将军”。

此时,明军北路马林部已经进驻尚间崖。第二天,努尔哈赤带领军队进攻马林的军队。努尔哈赤本想让自己的军队登上山顶,试图居高临下攻击明军。可此时明军已经列好阵势准备冲击,努尔哈赤赶紧命令军队停止登山,列阵准备迎战。大贝勒代善不等努尔哈赤下令,带领自己的部队冲向明军。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不甘落后,也带领本旗人马冲入明军阵中。后金军其他六旗已经来不及布阵,纷纷催马杀向明军。后金军各路人马已没有了配合,只是各自为战,明军在后金军人马的冲击下也失去了章法。几个贝勒从明军阵前直杀到阵后,又从后面往回杀,形成后金军两面夹击明军之势,明军彻底崩溃,马林只身逃走。之后,后金军又击溃明朝的第三路军,第三路军的主将阵亡。明朝的第四路军闻风丧胆,不战而走。萨尔浒之战历经4天,后金军集中兵力,逐个击破明军四路人马,歼灭明军6万余人,迫使援明的朝鲜军投降,叶赫部的军队逃走,后金军大获全胜。战役影响

萨尔浒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显示了努尔哈赤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显示出后金军的锐气。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各个击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萨尔浒之战对于后金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战。此战,明朝出动的只是部分军队,而后金军出动了它的全部精锐。此战如果败北,后金就会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乾隆皇帝后来评价说:由于萨尔浒之战的胜利,才能“克辽东,取沈阳,王基开,帝业定”。

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军先出兵灭掉了女真族叶赫部,实现了女真族的统一。在后方安定后,努尔哈赤于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开始大举出击,攻破明朝沈阳城,斩杀明军7万余人;又乘胜在辽阳城外大败明军五路人马,以里应外合攻克辽阳。辽阳是明朝的关外重镇,辽阳一失,辽东各城堡受到震动。数日间,70余城堡纷纷投降后金,辽河以东都成了后金的领土。萨尔浒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皇太极建清时间:1626~1636

努尔哈赤时期是一个朝代的初创和奠基时期,努尔哈赤后半生大都是在马上度过的。到了皇太极时期,关外大部分地区都已经为后金所有,皇太极开始调整统治政策,并考虑建制问题了。皇太极“新政”

皇太极即位后,逐渐调整国家政策,不再像努尔哈赤那样只注重武力征服,而是开始以明朝的体制为参照,建立自己的政治架构。

一是改变了对汉人的政策。努尔哈赤时期,特别是后金军占领辽河平原以后,后金大量移民,强占汉人田地。努尔哈赤把被俘的汉人分配给女真人做奴隶。种田的汉人,每13个劳力被编为1“庄”,给女真人当财产。在这种剥削制度下,辽东汉民或逃亡,或反抗,女真人也因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一时间,后金国内丁壮锐减,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皇太极即位后发布命令,规定汉人的“庄”直接属于金国的汗,由汗选派汉官来统治。同时皇太极还规定,汉人与女真人同样纳税,汉人犯法与女真人受同样的处罚。

二是一些汉官开始受到重用。因为后金统治下的汉人越来越多,是女真人的数倍,汉官更了解汉族的习俗,也更容易为汉人所接受,其中范文程便是一个例子。范文程极受皇太极的重用,每逢议事,皇太极总是问:范章京知道吗?

三是举行科举考试,在汉人中选拔人才。科举考试至明朝时最为完善,明朝的官吏基本是科举选拔的。努尔哈赤时期杀戮了许多明朝生员,对所谓“通明者”或处死,或充当女真人的奴仆。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即位不久,就下令对这些为奴的生员进行考试,各家主人不得阻挠,结果得中者共200人。皇太极对这些考中者加以奖励,并让他们恢复自由身。后来皇太极又举行汉人生员考试,取中228人,从中录取举人,加以重用。同年,皇太极还设立了一个文馆,专管译书和记录政事。天聪七年(1633),又将文馆扩为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称为内三院。

四是改革并完善政权机构。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参照明朝的体制设立了六部,每部由“管部大臣”主持。管部大臣下面设立“承政”(尚书),有3人,分别由女真人、蒙古人和汉人担任。皇太极还仿效明制设立都察院,又创设蒙清理藩院,以专门处理民族事务。这样,就形成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构成的所谓“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架构,基本完善了政府组织的体制和结构。

五是废除同三大贝勒并坐制,改为皇太极“南面独坐”。这可不是简单的坐与不坐的问题,这是涉及君权的问题,而君权的问题是皇权时代的中心问题、根本问题,“南面独坐”是一个体制的象征。满族与大清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后金政权在北方的统治逐渐稳固下来。于是,皇太极做了两件彪炳青史的大事:一是改族名,二是建大清。

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满洲族(简称满族)正式作为一个民族出现。天聪十年(1636)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在即位典礼上,由和硕贝勒多尔衮代表满洲捧满字表文,由土谢图汗济农巴达礼代表蒙古捧蒙古字表文,由都元帅孔有德代表汉官捧汉字表文,皇太极称“宽温仁圣皇帝”。皇太极定国号“大清”,改“金”为“清”,可以淡化汉人对数百年前宋金对立历史的记忆,读音与“金”相近的“清”字,含有“廓清”、“扫清”之意,符合女真贵族兴兵灭明、统一天下的思想;统一族名为满洲,改掉明设置的卫所名“建州”是为回避历史上与明的臣属关系。皇太极称帝,表明了他不满于做地处一隅的女真族首领,而是要做统一大国的君主的政治抱负。马术图·清·郎世宁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康熙年间来到中国,成为宫廷画师。此图反映了清前期八旗兵尚武的状况。福临登基时间:1643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突然去世。由于他生前对后事未做任何安排,于是围绕着皇位继承问题,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开始了。各路势力

清入关以前,继嗣不是由皇帝生前在皇子中指定,而是由贵族诸王议立。当时,大清皇朝中比较有权势的亲王、郡王共有七位,他们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多罗郡王阿达礼。

代善是皇太极的兄长,握有正红、镶红两旗,可他当时已经60多岁,已没有了年轻人的雄心,而且正红、镶红两旗的力量在八旗中也是最弱的。

济尔哈朗功勋卓著,屡建奇功,当时掌握着镶蓝旗。皇太极抱病在身,军国大事便经常委托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这两个亲王共同处理。可济尔哈朗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基本上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时年34岁。豪格自幼年时就追随父亲皇太极征战于沙场,颇有战功,当时已被晋封为亲王,与伯叔辈平起平坐。皇太极在世时直接拥有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的势力,其中正蓝旗由豪格统领。这三旗代表皇权势力,而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因此三旗大臣都主张立豪格为君。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异母弟弟,比豪格小3岁。在皇太极当政时期,年轻的多尔衮作战勇敢机智,很快以其卓越的战功、出众的才干和对兄长皇太极的忠心,超越几位兄长,被封为睿亲王,参决军国大事,在军中享有赫赫声威,地位已跃居诸王之上。据说多尔衮相貌最像其父努尔哈赤,深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曾有意将其作为自己的汗位继承人。可努尔哈赤去世时,不满15岁的多尔衮无力争夺汗位,这才让皇太极继承了汗位。当时,多尔衮身边人才济济,武英郡王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同母兄,豫亲王多铎是多尔衮的同母弟,多尔衮三兄弟握有正白、镶白两旗,两白旗都主张立多尔衮为君。昭陵琉璃影壁上的彩龙剑拔弩张

就这样,清廷内部形成了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两派的严重对立,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则是没有争位之心的中间势力。争夺双方都握有重兵,一时间剑拔弩张,各不相让。但是双方又各有顾忌,一旦刀兵相见,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双方都加紧了私下的活动。

两黄旗的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巩阿代、鳌拜、谭泰、塔瞻等人齐往豪格家,策划立豪格为君,索尼等六人更“共相盟誓,愿死生一处”。豪格又派人去探听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意向,济尔哈朗当即表示愿立豪格为君,但要与多尔衮商议。

此时,多尔衮也在探询两黄旗各大臣的口风。索尼等人非常干脆地说:“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中之一,其他非我所知也!”看到两黄旗的人很团结,也很坚决,多尔衮感到压力很大。他想,济尔哈朗与自己地位相当,平时就有竞争,想争取到济尔哈朗的支持有困难。弄不好,济尔哈朗还会倒向豪格一边。代善老谋深算,绝对不会做出得罪某一方的行为。考虑到此,多尔衮决定另谋出路,以变通的方式掌控大权。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像渔翁得利

皇太极死后的第四天,多尔衮召集诸王大臣在崇政殿议立新君。当天黎明,两黄旗大臣在大清门盟誓,派精锐部队包围宫殿,宫内气氛紧张。会议开始,索尼等人就抢先发言,力主立豪格为君。阿济格、多铎则针锋相对,异口同声地说:“请睿亲王登临帝位。”多尔衮长于审时度势,没有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多铎见兄长迟迟没有发话,干脆站起来说:“哥哥推辞,如果众位没有意见,就该立我,我的名字当年也在太祖(努尔哈赤)的遗诏中。”多铎的争立增加了斗争的戏剧性,使局面更加混乱。多铎见多尔衮仍未明确表态,又说:“要不立我的话,论年长,当立礼亲王代善。”多铎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能让豪格继承汗位。

这时,代善坐不住了,他站起来说:“我已年老体衰,力难胜任,睿亲王若应允,实是我国之福。否则,还是应当立皇子。”代善提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意见。

这时,济尔哈朗仍然默不作声,多尔衮也不作声。政治斗争,既需要勇气和智慧,还需要耐心,要沉得住气。多尔衮沉住了气,济尔哈朗也沉得住气。他们两人似乎下定了决心,不到关键时刻,决不吐露自己的心声。

豪格沉不住气了,他“呼”地站起来,怒气冲冲地说:“我福小德薄,不敢当此重任。”说完竟拂袖而去。

这时,两黄旗的将领们都佩剑上前说:“我等食于先帝,衣于先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如果不立帝子,我等愿从帝于地下。”言下之意,不立豪格就要与两白旗拼命。

代善见形势不对,劝说双方:“我虽然是先帝之兄,但早不预政,又已经年迈,与此议不合。”说完代善也走了。

多尔衮看到与豪格相比自己并不占优势,两黄旗与正蓝旗坚决支持豪格,镶蓝旗主旗济尔哈朗、正红旗主旗代善也倾向于立豪格,在这种情势下,如果自己勉强称帝,必将引火烧身。于是,多尔衮说:“诸位王爷说得都有道理,但豪格情愿退出,没有继承大统的心愿,因此我建议立福临为帝,由济尔哈朗和我辅政,等福临年长之后,当即归政。”福临为皇太极的庄妃所生,当时只有6岁。皇太极共有11个儿子,其中4子早夭,皇太极去世时,只剩下7个儿子。在这7个儿子中,有地位的后妃所生的一共两个,他们是6岁的福临和2岁的博穆博果尔。

多尔衮的这一方案出乎在场人的预料。既然立的是先帝之子,两黄旗大臣也无话可说;济尔哈朗的利益得到了尊重,他也就表示了同意。多尔衮让手下人请回代善和豪格,代善一到,就明白了一切,于是表示支持。豪格回来的时候,吃惊地发现,一切都不同了,豪格也没了脾气,只好委曲求全,同意了多尔衮的意见。就这样,6岁的福临被推上了皇位。象牙雕罗汉双耳瓶·清此瓶扁圆体,有双兽耳,耳下镂雕活环。有盖,盖纽圆雕五子闹弥勒。深远影响

在这场皇位争夺中,多尔衮成了实际上的赢家,他既排除了强大的政敌豪格,又使自己在实际上享有帝王之权。拥立小皇帝的风波平息之后,多尔衮很快成为掌握朝政实权的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十月,多尔衮被封为叔父摄政王,俸禄、冠服、宫室之制都要超过一般的亲王。第二年,多尔衮又被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到顺治五年(1648)十一月,又被加封为皇父摄政王,“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称诏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凡伊喜悦之人,不应官者滥升,不合伊者滥降,以致佞妄悖理之处,不可枚举。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令其日候府前”。到此时,多尔衮的权势地位已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这场皇位之争的和平解决,在客观上避免了满洲贵族的公开分裂和混战。这对下一步协调一致入关作战,夺取全国政权,无疑是很重要的。同时,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成了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代皇帝。延伸阅读清初三陵

明末清初,女真族在东北兴起,随后势力不断扩大,最后进军中原,建立清朝。在统一全中国之前,清朝统治者的皇家陵墓主要还是分布于东北,共有三座陵墓群 :永陵、福陵和昭陵,通称“关外三陵”。 永陵是清帝的祖陵,包括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远祖及皇帝祖先等五座陵墓。它坐落于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北依启运山,南临苏子河。 福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以东,又称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合葬墓。昭陵位于沈阳市以北,又称北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与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合葬墓。由于清初统治者尚未统一全中国,因此陵墓建筑无论从规模还是建筑艺术上来说,都远远不能同清朝以后的皇家陵墓相比拟。吴三桂开关引清兵时间:1644

吴三桂为什么会打开关门引清军而入,“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当时人为此作下的注解。“为红颜”可能是杜撰,也可能确有其事,但充其量不过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吴三桂作为一代枭雄,他必然是依据局势的变化,三方力量的对比,做出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

吴三桂(1612~1678),字长伯,江苏高邮人。吴三桂出生在武将家庭,从小便擅长弓马骑射,还中过武举,又蒙父荫为都督指挥。明末动荡多变的政局给了吴三桂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历史选择他在关键时刻决定自己的政治归宿,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明清两朝的命运和走向。冲冠一怒为红颜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中央政权瓦解。此时,吴三桂正以镇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的身份,带领着他的5万精锐部队走在赶往北京“勤王”的路上。眼前的局势摆在他的面前,是选择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还是投奔关外蓬勃兴起的满清新势力?

吴三桂是李自成和清军都急于争取的力量,李自成抢先派人招降吴三桂,并送去了4万两白银,以犒劳吴三桂的军队。最初,吴三桂心中的天平是倾向于李自成的,他已经准备归附同为汉人的大顺军。然而,在进京的途中,却不断听到各种传闻。吴三桂先是得到消息:农民军为了追赃,拘禁并鞭打他的父亲吴襄,这对吴三桂不啻是当头一棒,对农民军的所有幻想成了泡影。吴襄也私下致书吴三桂,要他“亟来救父”。这使吴三桂认为李自成的招降不过是一场骗局,只是想诱他进京,再行消灭。

接着,又有消息传来,农民军的将领刘宗敏抢去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一事件成为触发吴三桂降清的又一偶然因素。明末,封疆大吏、文人雅士以重金购置美妾,形成风气。陈圆圆既是吴三桂以千金之资购得,就是他的私有财产,而刘宗敏的行为侵犯了吴三桂的利益和颜面,自然让吴三桂勃然大怒,他毅然率部重返山海关,立意与大顺军为敌。就这样,山海关向清军敞开了大门。一片石大战

精通军事的吴三桂深知不能同时两面作战的道理,在与李自成彻底决裂后,为了保存实力,避免腹背受敌,他转而向其昔日的敌人——满洲贵族投降,请求清兵入关与他一起联合攻打李自成。当代表吴三桂乞降的人员来到主持大清政务的多尔衮面前时,多尔衮意识到这是夺取中原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精明的多尔衮马上答应了吴三桂的请求。

得知吴三桂降清的消息后,李自成亲自率领大顺军向山海关进发。在山海关边的一片石地区,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军队展开了生死决战。就在双方势均力敌,打得难分难解之时,由多尔衮亲自率领的14万清朝精锐部队的出现改变了战局的走向。在两面夹击之下,大顺军迅速崩溃,向北京败退。多尔衮就命吴三桂为先锋,追击李自成的大顺军,大顺军损失惨重,大伤元气。很快,李自成残部退出北京,转战西北方向。

在这场李自成与吴三桂的山海关决战中,大清国的君臣成为坐收渔翁之利的最大赢家。经过两代先人的努力创业,跃马弯弓,殊死搏斗,终于打开了山海关这座铁门,从东北打到中原,坐上了中原之主的宝座。努尔哈赤、皇太极梦寐以求砍掉明朝这棵“大树”的夙愿,终于在这一代变成了现实。吴三桂在汉人的谩骂声中,送给清朝这么一份大礼,作为回报,吴三桂被封地为王,割据一方。山海关李自成占领北京后,骄傲轻敌,而明平西伯、宁远总兵吴三桂则“冲冠一怒为红颜”,开山海关迎来清兵。李自成统兵东征,山海关一战农民军大败,清军随即入主中原,巍峨的山海关城楼是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定鼎北京时间:1644

清军入关后,纪律比较严明,民族政策宽松,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此后,多尔衮高瞻远瞩,凭借自己的绝对权威,做出了建都北京的重大决定。清军北京稳民心

进入山海关之后,清军每日奔行一百二三十里,向北京前进,沿途未遇任何抵抗,五月初一便到了通州。此前,李自成放弃北京西撤,临行前还在北京放了一把火。

五月初二,明朝旧臣自动到北京城朝阳门外,以帝王之礼迎接清军统帅多尔衮,多尔衮乘辇入城。此时,北京城内一片狼藉,有的地方的火还没有被扑灭。

这时的中原地区久经战乱,人心不稳,加上北京地区连年大旱,百姓缺衣少食,大顺军离开北京时还运走了大批粮食,城中粮食所剩无几。更重要的是,汉族居民对清军心存疑虑,京城到处是谣言,说清军要屠城了,大顺军要打回来了,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清军统治下北京的稳定。

进入北京之后,清军统帅多尔衮的同母兄长、武英郡王阿济格就提出:“我军在辽东时,顾及民心而不让随便杀戮,因此被当地居民杀了很多士兵,现在应该乘乱大肆劫掠一番。”这个野蛮而愚蠢的建议遭到了多尔衮的严厉斥责,多尔衮采纳汉官范文程、洪承畴等人的建议,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民心、笼络明朝士人的措施。首先,多尔衮下令军队驻扎在京城之外,以防止扰民事件的发生。他规定,清军兵士不得进入百姓家,否则斩首示众。另一方面,多尔衮让跟随清军进驻北京的蒙古军队暂时离开,以缓解粮食紧张的问题。其次,多尔衮下令为崇祯发丧三日,以皇帝礼仪安葬崇祯帝。多尔衮声称,明朝的旧臣只要前来报到,一律官复原职。对降官穿戴明朝衣冠也暂时不加以限制。这些政令争取到了明朝官吏的支持,也起到了笼络、安定民心的作用。与此同时,多尔衮还下令对明皇陵采取保护措施。福临入京封功臣

清军入关后,围绕清朝要不要建都北京,要不要统一中国等问题,满洲贵族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当时,由于到处是战火,漕运不通,北京一带的粮食供应成了难题,而这时的关外则是五谷丰登。另外,八旗官兵离开故土,对关内的气候很不适应,对于立即移居北京很有抵触情绪。一些清军将领主张将诸王留下来镇守北京,而大军或者还守盛京,或者退保山海关,这样才无后患,这实际上是清军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此,清军主帅多尔衮非常坚定,他驳斥道:“既得北京,就应当立即迁都,以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特别是在现阶段人心未定的时候,更不可有丝毫动摇。”多尔衮还指着北京城墙说:“燕京乃定 鼎 之地,何故不建都于此而又欲东移?”为了安定民心,多 尔衮明确宣布建都北京,并派人迎接幼主福临入京。

九月,福临入山海关,多尔衮率诸王、群臣迎于通州。在关外的时候,福临已经举行过登基仪式,但是移都北京对于清朝意义非凡,因此福临又一次举 行登基仪式。

十月一日,福临在北京“定鼎登基”,“表正万邦”。随后,福临对功臣 进行 了册封,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并为他建碑立传。另一辅政王济尔哈朗则被封为“信义辅政叔王”。阿济格、多铎等诸有功大臣也都一一受封。从此,清朝的统治中心从关外转移到关内,在统一全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装金镂雕三层盒·清此盒分三层,每层相隔,隔板保留漆色,其余部分几乎全部装金。盒壁镂雕而成,玲珑剔透,表现人物故事及博古陈设等图案。李自成败死九宫山时间:1645

李自成攻破了紫禁城,可他进京仅仅40多天,就不得不退出京城,最终死于九宫山下,遗恨千古,令人扼腕。李自成的进京,结束了明朝277年的统治,但他的离京却成全了清朝268年的统治。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无奈吊死景山。然而,李自成没能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以平民起家,成为至高无上的天子。在山海关,李自成与吴三桂所部、清兵联军的一场恶战,损兵折将,大顺军精锐部队损失殆尽。退出京城

四月二十八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第二天凌晨,李自成为了躲避吴三桂和清军的追击,率部撤出了京城,由山西、河南两路向西安方向退却。在历史的记载里,李自成不过是皇城禁宫的一个过客,转瞬即逝。

撤退的时候,因为事出仓促,没有时间严密地部署,以至于一开始撤退就有兵败如山倒的颓态,军心大乱。

更可怕的是,义军将领内部发生了自相残杀的悲剧。在撤兵途中,大顺军将领李岩自告奋勇前去河南,为大军筹集粮草。一向与李岩不睦的谋士牛金星趁机进谗言,说李岩怀有二心,要在河南叛变投敌。李自成十分信任牛金星,便在李岩赴宴时杀害了他和其弟李襄。李岩之死,引起了军师宋献策和大将刘宗敏的不满,与牛金星产生了对立,大顺军的军心开始分裂。

此后,李自成带着他的部队,重返山西、陕西地区。随后兵分两路南下:一路由陕西经四川东部;一路由李自成亲自统率。李自成雕像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在后世人心中,他的勇敢和军事才能永远值得人们怀念。兵败如山倒

清廷定鼎北京不久,即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共同夹攻李自成。李自成腹背受击,潼关之战的失败,迫使李自成退出西安,进入河南。

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南下占领武昌,与清军追兵遭遇,展开激战。突围时,大顺军在富池口被清军追上。因为不善水战,大顺军遭受致命打击,损失惨重,与后续部队的联系被割断,李自成率领的先行部队变成深入敌区的孤军。

李自成一路遭到清军的追杀,节节抗击,节节败退,但终难挽回败局,大势已去。四月,李自成率领28名骑兵进入九宫山一带躲避清军的追击,却遭受乡绅程九伯等人组织的地方乡军的突袭。当时,黄沙满天,李自成又不熟悉地形,难以防备当地乡兵设下的陷阱,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驰骋沙场几十年的猛将就这样意外地命丧在小小地方武装之手,真是“堪叹陕北农家子,轻取皇冠葬九宫”。气吞万里的李自成带着感叹与悲壮,最终以失败的结局落下了帷幕。

李自成罹难的消息传来,大顺军“满营痛哭”,“悲号”之声不止,所有将领和士兵“自悔、自艾,亦自失”,其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当时,大顺军尚有几十万部众。日后,这些部队在几名将领的带领下,转战洞庭湖地区,多次拒绝了清廷的招抚,最终走上了和南明政权联合、共同抗清的道路。

李自成的遇难过于突然,随行的28名骑兵也一同遇难,以至于当大顺军和清军得到消息,先后赶到九宫山的时候,已是“尸朽莫辨”。人们不愿意相信英雄盖世的“闯王”李自成就这样死去了,于是,在民间一直有传言说闯王突出了包围,遁入空门,在湖南石门夹山寺为僧。专题:清朝妇女服饰

清朝满族妇女的服饰很有特色,为众人所熟知的就是头上“大拉翅”,脚下的“花盆底”鞋。清初流行的“两把头”,就是把头发分成两把,梳到头顶,结成发髻,余发则修成尖角放在颈后,称之为“燕尾”。中期以后至清末皆盛行“大拉翅”,即在“两把头”的基础上,在顶髻上戴一片由绒、绸等包裹成板状的帽子,帽子上再缀上珠宝等物。满族妇女服饰有袍、褂、氅、衬等,基本是圆领大襟,两边开衩,袖口平直,腰身宽大,长及脚面。低领时可围手绢。汉族妇女服饰则依然是明朝式样,以衫裙为主,但有

时也仿效满族服饰。嘉庆之后,除穿裙子外,也穿裤,裤管末端镶有花边,光绪后,逐渐流行,穿裙者渐少。有清一代,服饰的花样、做工、衣料、刺绣等都有所变化。低领阔镶边长袄鱼鳞百褶裙

清朝妇女多穿裙子。鱼鳞百褶裙为数幅布帛拼合而成,折成细裥,折裥之间用丝线串联,交叉成网,展开后形似鲤鱼的鳞甲。缠足妇女的尖头弓鞋肚兜缎钉绫凤戏牡丹纹高底旗鞋

满族妇女为天足,喜欢高底旗鞋。旗鞋在鞋底中部再装上前平后圆、高三四寸、底面为马蹄形的木底,上敞下敛,呈倒梯形,又如花盆,因此也被称为“花盆底”鞋。木底四周用细白布包裹,鞋面用绸缎,再加以彩绣花卉,贵族妇女还会在鞋面上饰以珠宝。缎地盘金龙斗篷

斗篷又名一口钟,为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多为已婚女子穿用。其长自肩及膝后,以带系之于颈,又称“披风”。斗篷不仅于寒冬出门时穿着以挡风御寒,同时也是妇女的一种礼服。琵琶襟马甲

马甲为一种无袖短衣,清初时多穿于内,晚清时讲究穿在外面。在长袍外面加罩一件马甲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装束。这种马甲与男式马甲一样,也有大襟、对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长度多到腰际,并缀有各式花边,有的施以彩绣,或用丝带盘成纽扣,形形色色,繁复多样。绣金银长裤明末清初三先生时间:明末清初

在明清鼎革之际,中国思想、学术界也十分活跃,其中有三位大学问家就像三颗闪亮的明星,照亮着后世。也许,正是乱世为他们提供了思想的舞台。梨洲先生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市人。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王阳明一派的硕儒,因弹劾权宦魏忠贤,与杨涟、左光斗一同被阉党所杀害。黄宗羲在崇祯帝登基以后到北京为父诉冤,恰好崇祯帝正打算把魏忠贤等阉党处以正法,黄宗羲便杀了两个迫害过他父亲的阉党,为父亲报了仇。

黄宗羲从小随父读书求学,14岁补仁和县学生员(即秀才)。20岁时,他遵照父亲遗命正式拜刘宗周为师。刘宗周是继承了王阳明衣钵的一代儒学大师。顺治二年(1645),黄宗羲在家乡组织义军进行抗清武装斗争,前后历时8年,失败后他回到老家余姚著书、讲学。

在黄宗羲所著之书中,以《明夷待访录》和《明儒学案》影响最大。在《明夷待访录》中,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著名论点,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儒学案》共62卷,记载了明朝270多年的儒学,尤其是王阳明学说的发展演变状况,是中国第一部学术思想史专著。黄宗羲和他的学生,形成了中国历史学界所谓浙东学派,而黄宗羲就是此派的开山鼻祖。黑漆装金镂雕加罩椟子·清亭林先生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后世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

顾炎武是明朝的一个秀才,清军入关后他和南方许多文人志士一样也参加了抗清军队。失败后,他游历各地,联络反清势力复明。壮志未遂,他便来到陕西华阴市,在那里安居下来,著书立说。他的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日知录》是关于考据的书,《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一部人文地理著作,《音学五书》是中国音韵学方面的著作,顾炎武对这些领域都很有研究。

顾炎武具有民主思想,主张吸收更多的知识分子参政,实行“众治”。他认为,明朝之所以亡,最大原因是士大夫中了心学的毒。他认为心学末流流于空谈,于是反其道而提倡学以致用的学风。顾炎武认为所谓“亡国”,只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后人将顾炎武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船山先生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湖南衡阳人。晚年居住在湘西石船山,因此又被称为船山先生。明亡后,王夫之也曾举兵抗清,兵败后辗转流亡,至顺治十四年(1657)回乡隐居著书,至死不肯剃发。

王夫之反对王阳明派,也不赞同朱熹,他说:“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无人欲则天理亦无从发现。”王夫之学识渊博,一生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学、史学、文学等,他的重要著作有《周易外传》《读通鉴论》《尚书引义》《宋论》《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等,后人编有《船山遗书》。黄花梨躺椅·清达赖五世进京朝觐时间:1652

达赖五世进京朝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多民族融合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达赖与班禅

达赖与班禅是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格鲁派(黄教)教派的两大领袖。达赖是蒙古语,是指受封者坚强、刚正,佛学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喇嘛是藏语,意为“上人”,与汉语称佛教僧人为“和尚”的意义相同。“班”是梵文“班智达”,汉语意思为“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汉语意为“大”,合起来是“大学者”的意思。

佛教传入西藏是公元7世纪,由于历代吐蕃藏王崇信佛教,到吐蕃崩溃前夕,佛教在西藏已广泛流传,在以后的发展中佛教形成许多派别。到了明末清初,新兴的格鲁派后来居上,一举统治了整个西藏,达赖和班禅就是这个教派的首领。

达赖五世时,西藏正被信奉白教的噶马王朝所统治。白教早已对黄教不满,一直排斥打击黄教。在这生死存亡关头,黄教采取反抗措施,达赖五世秘密派人前往新疆,请求信奉黄教的蒙古族首领固始汗领兵入藏。固始汗答应请求,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入藏,推翻了噶马政权。自此,黄教正式统治西藏,达赖和班禅也正式成为西藏政教的最高首领。布达拉宫建筑在西藏拉萨普陀山上,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唐文成公主而建,后毁于雷击和战火。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在原宫室遗址上重新修建,七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又进行扩建,才具有了现在的规模。达赖五世进北京

顺治元年(1644),清朝入关并定都北京。在国内局势稍微稳定后,清政府就于顺治五年(1648)、七年(1650)和八年(1651),接连三次派专使入藏,敦促达赖五世喇嘛前来会见。由于清朝入关后中原局势尚不明朗,再加上达赖喇嘛对清朝的态度还受蒙古卫拉特各部的影响,所以一直拖延到顺治九年(1652),达赖喇嘛才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动身前往内地。

顺治帝在接到达赖五世的奏请后,曾一度考虑亲自到蒙古地区与达赖五世相见。顺治帝担心如果自己不前去蒙古会见,恐怕达赖五世中途返藏,从而影响信奉佛教的蒙古诸部对清朝的归顺。对于顺治帝应该在什么地方见达赖五世的问题,在朝廷满、汉大臣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满族大臣们大都主张顺治帝去蒙古,汉族大臣们大都主张在北京接见达赖喇嘛。汉族大臣们认为,皇帝是“天下国家之主”,不能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会见达赖喇嘛。于是顺治派清朝官员带金银礼品往蒙古赏赐给达赖喇嘛,迎接达赖喇嘛进京。

达赖喇嘛进京的时候,顺治帝到南郊南苑猎场迎接。达赖五世在北京停留了两个月,受到顺治帝高规格的接待。顺治帝给予达赖五世丰厚的赏赐,达赖五世到达的当天,皇帝即下令户部供给白银5万两。达赖五世临行前,顺治帝又赐给他黄金550两、白银1万多两以及绸缎等其他贵重品多种。银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清坛城原为佛教徒诵经修法时供奉佛及菩萨像的场所,这种银镀金小型坛城是藏传佛教中象征宇宙的法器。清朝册封

由于水土不服,达赖五世于顺治十年(1653)初离京前往蒙古地区的代噶。达赖五世到代噶后并未立即返藏,清朝派出以礼部尚书觉罗朗球和理藩院侍郎达席礼为首的官员,携带着满、蒙、藏、汉四体文字的金册、金印赶到代噶,正式册封达赖五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顺治帝之所以不在北京册封达赖喇嘛而在蒙古地区进行,是为了使册封能在蒙古地区产生更直接、更广泛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清朝在蒙古各部中的政治威望。清朝册封达赖五世实际上确立了清朝与西藏宗教首领间的政治隶属关系。科场舞弊案时间:1657

学而优则仕,科举是古代文人的出仕台阶,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题名天下知。因此人们把“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并称人生四大喜事。有关科举

科举考试兴起于隋,到明朝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制度,明朝的官吏基本是科举出身。努尔哈赤时期,许多被抓的明朝文人被罚为奴仆;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即位第三年,就仿照明朝的制度下令对这些为奴的汉族文人进行考试,这就是清朝科举的开始。

科举本是想给文人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但以文取仕本身就很难公平。文章好坏有时很难判断,见仁见智,各有其说,况且还免不了主考官徇私舞弊的问题。

科举考试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严格的三级考试制度,即乡试、会试和殿试。大金榜·清清朝用于公布殿试结果的大金榜,张贴在皇宫门外,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丁酉江南科场案

清朝一朝中大的科场案有三次,一次就是顺治十四年(1657)的丁酉科场案。这个案子发生在江南的乡试中。当时的主考官叫方猷,副主考官叫钱开宗。乡试考完发榜后,秀才们看到一些学识平平的富家子弟榜上有名,认为有舞弊行为,群情激奋,集体到文庙去哭庙,殴打官吏。那些落第秀才们群集江南贡院门前抗议。有人还贴出一副对联:“孔方主试付钱神(指主考官方猷和钱开宗),题义先分富与贫(考题中有《论语》中语“贫而无谄”)。”有人借考题发挥写了一首词《黄莺儿》:“命题在题中,轻贫士,重富翁。诗云子曰全无用,切磋欠工,往来要通,其斯之谓方能中。告诸公,方人子贡,原是货殖家风。”其时,江南书坊中还刻了一部传奇小说叫《万金记》。主考官姓方,“方”字去了上面一点就是“万”;副主考官姓钱,钱字去了右半边就是“金”。书中极力描绘了科场中行贿受贿的情景,作品一直流传到京城,闹得人人尽知。当主考官和副主考官坐船离开时,秀才们沿着河边一边追,一边唾骂,往船上扔石头。太和门复试

顺治帝得悉江南科场事件后,怒不可遏,当即下令:方猷、钱开宗并同考试官全部革职,押解回京严审。同时还下令,已经取中的举人统统到北京,在太和门前重新考试。参加复试的人每人都作为行贿的嫌疑人,身戴刑具,由军队士兵持刀监视,每两名军士看守一位举人,气氛极其紧张。当时正值正月,是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考场的举人们又都是南方人,直冻得浑身发抖。再加上紧张,好多人都晕了,哆嗦着写不出字来。此次复试,24人被罚停会试;14人因文理不通,革去举人;只有74人准许参加会试。顺治帝一看结果,认定江南乡试有弊,于是下令将方、钱二人立即正法,其“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另外的8个同考官也受到流放的处分。

在这些举子中,最冤的是一个叫吴兆骞的人,他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学问很好,但这次情绪太差没答好,因此被流放到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一流放就是20多年。吴兆骞在边塞的这段时间写了大量诗作,成为清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后来还出了一个集子叫《秋笳集》。

顺治十四年丁酉科场案因量刑过重而一直为后世诟病,但这也起了巨大的威慑作用,此后好多年没人敢再以身试法。青花宝相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清直径37厘米,口沿小修。扁圆瓶身,前后绘宝相轮花,花心为阴阳八卦纹,边际环以花瓣形纹;两侧则绘缠枝灵芝;束颈起棱,圆球形口,上饰一周缠枝花纹;绶带耳上绘折枝花;底承方足。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1661~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国姓爷”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俗称“国姓爷”,又称“国姓成功”,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原籍福建南安石井乡。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团的大头目。同时他也是横行东海福建一带的大海盗。郑家的船舰,活跃于北至日本,南至马六甲海峡,势力遍布东南亚。

清军入关,占据北京城后,又于顺治二年(1645)消灭了明朝遗臣拥立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权,于是有明室血统的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为“隆武”。隆武帝封郑芝龙为建安伯,后又加封平国公。郑芝龙带着当时21岁的郑森去拜见皇帝谢恩,在会面中皇帝问起该如何救国,郑森用南宋岳飞的话来回答:“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皇帝很赞赏郑成功的对答,就封他为禁军统帅,并且赐姓朱,改名为成功,后来老百姓都叫郑成功为“国姓爷”。郑成功收复台湾简图

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清军南下,攻入福建,隆武帝被杀,郑芝龙则投降了清廷。当时在沿海带兵的郑成功听到此事,悲愤交加。郑成功的部下都知道统帅的父亲投降敌人,军心不稳,郑成功就命人做了一面“杀父报国”的大旗挂在自己的帅帐外,以安定军心。

隆武帝被清军处死后,另一位有皇室血统的朱由榔被广西巡抚瞿式耜立为皇帝,年号“永历”。永历帝的政权在逃亡中建立,一直在粤、桂、云、贵地区被清军追捕,但永历帝没有忘记郑成功的存在。此时郑成功已经攻下了厦门、漳州一带作为抗清的根据地,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