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青少年时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5:32:19

点击下载

作者:陈一然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邓小平的青少年时代

邓小平的青少年时代试读:

少年有志

喜雨迎来新生命

广安县,地处中国四川省东北部,位于成都以东200公里、重庆以北100公里处。牌坊村,是距离广安县城1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牌坊村原名姚坪里,因清朝嘉庆年间朝廷表彰这个村的村民邓时敏生前任大理寺卿时功德卓著,赐造了一座“神道碑”和“德政坊”而被称为牌坊村。这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小村庄因伟人邓小平而闻名于世。

邓小平的爸爸叫邓绍昌,字文明,乡亲们都叫他邓文明。邓小平的妈妈姓淡。在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地位都比较低下,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她们出嫁之后,一般都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夫姓,便成为了自己的名字。按照那个年代的习惯叫法,人们都称她为邓淡氏。邓家老院子,邓小平出生在这里,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也在这里度过。

清光绪三十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904年8月22日),虽然已经立秋,天气却依然闷热,蝉在树梢上不知疲倦“知了、知了”地叫着,更让人觉得心烦意乱。广安县已经干旱了很长时间,地里的庄稼也开始打蔫了。这天午后,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对于久旱的广安县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喜雨。

此时的邓宅也有喜事。已经有了一个两岁女儿的邓绍昌,正在厢房门外焦急地等待着妻子邓淡氏为他生下第二个孩子。

按照农村的风俗,产妇生产时,产房是不允许男人进入的。妇女生孩子的时候,都是要请村子里有经验的年长的婆婆来接生。所以,邓绍昌只好站在厢房外,时不时地朝房间里张望,焦急地等待着。

为邓淡氏接生的石婆婆进进出出地忙碌着,邓绍昌一见石婆婆出来了,急忙迎上去,焦急地问道:“石婆婆,您辛苦了,孩子还没有出生吗?”“文明啊,你别太着急了,有我在,保准让大人孩子都平平安安的。”石婆婆劝慰他说。“谢谢您了,石婆婆,让您费心了,等孩子出生后,我们家再好好谢您。”邓绍昌知道大人孩子都平安,松了一口气,感激地说。“别说客气话了,你就放心地等着孩子出生吧。”石婆婆一边和邓绍昌说话,一边快步走进了厢房。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邓绍昌从午后一直等到傍晚,直到两岁多的女儿喊:“爸爸,爸爸,我饿了,我饿了。”这时,他才意识到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邓绍昌却没有心思吃饭。照顾女儿简单吃了点饭后,邓绍昌一个人朝院外走去。刚刚跨出院门,突然,从厢房里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邓绍昌急忙从院子外跑了回来。这时,石婆婆也正兴冲冲地从产房里走出来报喜。“恭喜你呀!文明,是个儿子!母子都平安。”“好,好,真是太谢谢您了!真是太谢谢您了!”邓绍昌一时间高兴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一边向石婆婆道谢,一边急忙走进厢房,去看望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这时候,被包裹在襁褓中的小婴儿,紧闭着双眼,安静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

邓淡氏见丈夫兴奋地冲了进来,轻柔地说道:“文明,我们有儿子了!”

邓绍昌轻手轻脚地走近孩子,伸出一双大手,把襁褓中的儿子小心翼翼地抱在了怀中。

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就是邓小平。

名字里的期待

按照四川广安乡间旧时的风俗,一个小孩子出生后,孩子外婆家里的人,都要赶来为小孩子祝福,只有这样,日后这个小孩子才能平安顺利地长大成人,才会成才。这个仪式叫“打三朝”,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

到了“打三朝”这一天,邓绍昌早早地找人请来了岳父、岳母,还邀请来了本村及邻村年长且有威信的人以及其他亲朋好友共同为孩子祝福。

大家欢聚在邓家院子里,有说有笑地谈论着这个新出生的婴儿,说着吉利和祝福的话,吃着邓绍昌为儿子出生而置办的酒席。

听着乡亲们祝福的话,邓绍昌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忙不停地给客人们敬酒:“谢谢,谢谢,请多喝两杯酒。”

根据旧时中国农村的习俗,用艾叶、花椒等草药浸过的热水给新出生的孩子洗过澡后,孩子便能一生无病无灾、健康平安。

这时,刚洗过澡的小婴儿被包裹在一个崭新的襁褓里,在外婆和姨妈等长辈的手上传来传去。邓淡氏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来,让我来看看这孩子的面相。”一位胡须斑白的老人显然是座中的长者,他一边捋着长长的白胡子,一边吩咐道。

邓绍昌赶忙把孩子抱过来,对老人说道:“五爷,您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有劳您老给看看啦!”

老人抱过孩子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一板一眼地说道:“文明啊,你这孩子的面相是天庭饱满而鼻耳敦实圆润;目光灼灼而又眉帘谦谦,日后必是心力笃实、外圆内方的领军帅才……”“文明,五爷的话可是不轻易说出的啊!”旁边有人附和着说道。

邓绍昌是念过书的,是个文化人。他只当这是村中老人对小孩子的一番祝福语,并不迷信五爷的话。他边笑,边为五爷斟满酒,感激地说道:“五爷,借您老的吉言和祝福,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健康地长大成人,有所作为,以报答乡亲们的深情厚谊。来,再敬您老一杯。”

五爷捋起胡子,一仰头就干下了邓绍昌敬上的一大杯酒,又问道:“文明啊,这‘打三朝’一过,孩子就该有个正式的名字了。你打算给孩子起什么名字啊?”“是啊,文明,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嘛!名字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给孩子取名字,你可要好好想想啊!”邓小平的外公附和五爷的话说。

听了五爷和岳父的话,邓绍昌说道:“孩子的名字,我早有考虑。按照牌坊村邓氏家谱中‘以仁存心,克绍先型,培成国用,燕尔昌荣’的辈分顺序,孩子这一辈应是‘先’字辈了。就叫‘先圣’,不知几位长辈觉得如何?”“先……圣?”五爷捻着胡须,沉吟了一会儿,问道:“听上去不错,那名字有什么寓意没有?”

邓绍昌认真地对五爷说:“孩子长大后肯定是要读书识字的,将来要努力去做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人,所谓‘先圣’,就是我的一种期望,期望这孩子以后能学习祖先圣人的高尚品格,为国家、为人民成就一番事业。”“好,这个名字不错,叫起来有气势,也有寓意。”五爷点头表示赞许。

在邓小平进私塾读书之前,“邓先圣”就是他的名字。邓先圣5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私塾念书。私塾先生认为“先圣”这个名字对圣人不恭,不容分说就给他取了新名字:邓希贤,希望他成为贤德之人。“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近20年。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这时,邓希贤受中共中央的指示到武汉工作。为方便工作,将名字改为邓小平,并一直沿用这个名字。

小小读书郎

邓小平诞生后,邓绍昌十分高兴,整天忙着干活,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他希望邓小平能像先祖那样建功立业,能成为超过先祖的“贤才”、“人圣”。

在邓小平的童年时代,父母、奶奶对其影响非常大。母亲邓淡氏信奉“逢恶不怕,逢善莫欺”的古训,宽厚待人,邻居间有了纠纷都会请她去调解。1919年下半年邓小平离开家乡去法国勤工俭学后,母亲对他十分挂念,辛勤的劳作和对远在异国他乡儿子的长久思念,终致积劳抑郁成疾,于1926年去世,没有再能见到邓小平一面。父亲邓绍昌在外面很宽容和善,在家里对子女却很严厉。邓小平在协兴小学堂读书时,有一次学业考试,因为连续几天生病没有能去上课,考试成绩列在全班第二名。邓绍昌知道了这件事情后,非常生气,回家后将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直到邓小平的奶奶出来解围才罢手。奶奶对邓小平的影响也很大。在他很小的时候,奶奶就一直把他带在身边。睡觉时奶奶常把他搂在怀里,一边用手轻轻地拍着,一边哼着当地的儿歌:“月儿弯弯照楼台,打个呵欠瞌睡来,瞌睡虫,我的乖乖,哎哟哎哟。瞌睡虫,我的乖乖……”一天又一天,童年的邓小平都是在奶奶的儿歌中酣然熟睡的。

在奶奶、父母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邓小平长大了,个子高了,也越来越懂事了。

邓小平很活泼、聪颖,像其他的农家孩子一样喜欢玩耍、谈笑。他常常同村里的孩子一起在场上玩“打碰钱”的游戏。“打碰钱”就是几个小朋友把各自的铜钱放在一个地方,然后依次用另一个铜钱瞄准它“击打”过去。如果击中了,就赢一枚铜钱。还有,同小伙伴们去小河边摸鱼捉虾也是邓小平喜欢的游戏。邓小平在这样宽松、开明的环境中度过了一个愉快、难忘的童年生活。

1909年正月十五刚过,还不到5岁的邓小平还沉浸在和小伙伴闹花灯的喜悦中。一天早晨,父亲把他叫到跟前,严肃地对儿子说:“孩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今天送你去学堂。从现在起,在学堂,你要发奋读书,不能贪玩,要听先生的训导。”邓小平目不转睛地望着父亲,然后认真地点了点头,清澈、有神的眼睛里,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母亲替他换上了一身新衣服,父子俩一道离开家去了私塾馆。

私塾馆离家约一公里,原来是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旧宅,一座很大很气派的四合院。因邓时敏在清朝时候是翰林,所以人们尊称私塾馆为翰林院子。邓时敏有子无孙,按照旧时中国的说法,就是香火没有得以延续。族中公议将翰林院子辟为义塾,用以招收邓氏家族子弟上学,期望能为邓家培养出人才。

到了私塾馆,父亲牵着邓小平的手径直走到孔子牌位前,点上香烛,让邓小平向孔子像行跪拜礼,然后向端坐在侧旁的先生两揖三叩头。先生在接受叩拜的时候也说了要发奋读书、光宗耀祖、显亲扬名的吉庆话,向学生表示祝福。接着,父亲一揖,双手递上一个红纸包。按照旧时的习俗,进私塾是读书的第一天,除了要交学谷外,还必须给老师送一份贺礼。

拜师礼毕后,父亲在一旁落座。私塾先生拿出一本《三字经》,教邓小平念了几句。先生看着这个虎头虎脑透着机灵劲的孩子,立时就喜欢上了他,问邓绍昌:“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啊?”

邓绍昌忙恭敬地站起身对先生说:“叫邓先圣。”

先生觉得孔老夫子才是圣人,“先圣”这名字太大,对圣人不敬。邓绍昌觉得有道理,就请老先生给孩子取个名字。老先生想了想说:“我看就叫邓希贤,有希望和德行贤德的意思,就是希望他将来成为贤人。”

从此,邓小平开始了他人生的启蒙学习。即使是在三九严寒和三伏盛夏也不轻易缺课。

那时的私塾,进行的是老式教育。功课主要是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以及《四书》《五经》一类,修习的功课主要有三项,即读书、习字和作文。那时,老师讲课只是照本宣科,逐句教读,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可是,聪明伶俐的邓小平却爱动脑筋,敢于不懂就问,一直到弄明白为止,所以他背课文总是理解着背,不仅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常常是一字不差。为此,老师也特别喜欢他。

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都读了一遍,而且背得滚瓜烂熟。按照私塾先生的要求,头天教的课文,学生第二天都要背熟,如背诵有错漏或不流畅,先生就用戒尺打学生的手板,并罚跪在孔子像前朗读,直到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方准许其回家。这种教育方式对活泼爱动的邓小平来说是一种折磨,好在他的记忆力好,又刻苦用功,所以不仅从来没有挨过先生的手板,还常常被先生叫起来为其他同学示范领读。

习字在私塾里是必修的课程。先生反复讲:“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好字犹如出马枪,回写就是打马槌。”年幼的邓小平虽然背会了这些诗句,但对其意思还没能真正理解。

先生教写字一般有三个程序:首先是写红模字,即先生把手执笔,教学生练习基本笔画,写些“一去二三里”等诗句。其次是影写私塾先生写好的样子,称之为“蒙格”。他常在八开纸上写上核桃大小的字,作为格字发给学生,让学生临摹,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后,先生便让他们临摹王颜柳碑帖,大小楷并行。邓小平对写毛笔字很有兴趣,他不但在私塾里练习写字,放学回到家里也要反复练习。先生总是摇头晃脑地检查学生们的作业,对写得好的字总是用朱批画“〇”,学生们称之为“鸡蛋”;对于写错的字,先生就在字的上面画一个“×”,同学们称之为“红筷子”。邓小平因为刻苦好学,得到的“〇”总比“×”多得多,有时候整个作业上没有一个“×”。这也经常引来小伙伴羡慕的目光。

酷爱读书、习字的邓小平并不是个小“书呆子”,他非常活泼顽皮。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他总是把姐姐和妹妹叫到一起,让她们坐好,自己则站在她们对面,学着课堂上老师的样子,一只手叉在腰部,一只手拿着书,一边摇晃着脑袋,一边背诵着刚学会的诗文,逗得家里人哈哈大笑,都戏称他为“小先生”。

先生给的“鸡蛋”多了,家长就会有奖励。每天私塾一放学,邓小平总是快步往家里跑,因为他知道家里人正在等他。一到家,他便把作业交给姐姐,姐姐便急忙数着先生在他的作业本上画的“鸡蛋”,妈妈则把一个滚烫的大鸡蛋塞到他手中。父亲则端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检查他的作业。前后对照后,凝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这孩子的功课还真长进不少。听了这话后,邓小平知道父亲对自己的作业还是比较满意的,赶紧溜出家门,去找他的小伙伴打“泥巴仗”了。

经过私塾馆的严格训练,邓小平的书法有了很大进步,古文学习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也是他进入私塾学习的最大收益,也为他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风雨小学堂

邓小平在私塾馆学习了一年多时间。清宣统二年(1910年),父亲又将邓小平送到了北山小学堂读书,接受新式教育。

北山小学共有100多名学生,分甲、乙、丙、丁4个班,邓小平被分在丁班。当时在小学堂里教学的先生有邓俊德、陈努山、蒋能彬等。邓小平的爸爸邓绍昌也受聘在这里教过几年书。学堂里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和体操等。

由于当时的小学堂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所以北山小学堂的教学虽然比私塾里丰富了许多,但仍然不固定。老师往往凭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些课文来教授同学们。特别是国文课,老师往往是从《四书》《五经》里选一些稍微浅显的文章,教小学生念诵,好的篇章还要求他们都能背诵下来。国文老师邓俊德是一个不满封建礼教、思想激进、曾参与过一些维新变革活动的新派人物。他除了从《四书》《五经》中选一些传统的课文教给小学生们,有时还会给学生讲一些来自野史和笔记小说里的故事,像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史事。邓先生在讲解这些故事时,突出了反抗侵略、爱国救国的主题,给童年的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邓俊德老师说,中华版图,本来像一只高昂着头颅的雄鸡,可是现在,已经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得七零八落,分割得支离破碎了!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些历史,中国少年要用功学习,奋发图强,不忘国耻。这个时候,邓小平似乎感觉有一块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他的身上,更压在他的心里。他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一下子明白了好多道理,身上也好像突然间增加了许多力气,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邓小平的家乡在山区,平时雨多雾大。从牌坊村到学校的路有三里远,而且也不是很好走。乡村的土路崎岖不平,一到下雨天,小路就变得非常泥泞难走,经常不是被淤泥粘掉了鞋子,就是摔个“屁股墩儿”,弄得全身都是泥巴,活像个泥猴儿。但邓小平从不惧怕这些困难,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上学,从来没有因为路难走而旷过课。

但是每到下雨天奶奶会心疼孙子,担心他年纪小,在路上会摔着,所以逢到风雨的日子,奶奶就劝邓小平不要去学堂了,在家温习功课,天晴了再补上。这时候,邓小平就会大声地背诵在国文课上学到的文章给奶奶听:“……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奶奶自然听不懂孙子在背诵些什么,就转向邓小平的妈妈,说道:“你听听他这个小脑壳,满口文词的,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妈妈知道劝不住邓小平,就只好嗔怪着对他说:“你要去上学可以,但是要答应奶奶、妈妈,路上一定要小心!”“妈妈、奶奶,你们放心吧,我又不是泥巴捏的小人儿。我们学堂里的体操课,老师还故意让我们在风雨里跑步呢!这样才可以把身子练结实嘛!”

为了邓小平上学路上的安全和不被雨淋,妈妈特地为邓小平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斗笠和一领合身的蓑衣。每到雨天,邓小平就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像个小小的渔翁一样,跋涉在通往北山小学堂的泥泞路上。有时,为了不让雨水浸湿课本,邓小平就把书包塞进小长褂里。因为他身材不高,加上书包把衣服撑了起来,看上去整个人圆滚滚的。姐姐每次看到他这个样子,就取笑他说:“哈哈,小渔翁又捞了一天的鱼回来啦!”

邓小平一拍藏在衣服里鼓鼓囊囊的书包,露着一排小白牙,嘿嘿笑着对姐姐说道:“对啊,鱼儿都在这里藏着哩!”

在北山小学堂学习的四年多时间里,除一次因生病缺了几天课外,邓小平从未旷过一天课。由于刻苦努力,加上天资聪明,他始终是班上成绩拔尖的优秀学生。在几年的全部考试中,除一次因病考得第二名外,其余考试成绩均是第一名,深受老师称赞和同学们的敬佩。

乐于助人好少年

因受着良好家风的影响,邓小平从小就待人友善、乐于助人,在同龄的小伙伴中,无论是做游戏还是搞活动,常常是一呼百应,有着良好的人缘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北山小学堂上学的时候,邓小平不仅自己刻苦用功,对那些家境不好、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也常常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胡德银是邓小平的同学,由于家境贫寒,他常常帮父母干一些农活和家务活,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温习功课,描红习字总也写不好。胡德银很希望自己也能得到那红圈圈的嘉奖,可是无论他多着急,习字总不见起色,老师也经常因为这件事情批评他。

邓小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天放学后,他都留下来,耐心细致地帮助胡德银掌握习字的要领,手把手地帮助他纠正写字的姿势和笔画,一遍又一遍地为他示范,俨然是一个小先生。日积月累,胡德银的习字终于有了进步。在他的习字本上,“×”渐渐少了,红圈圈渐渐多了。当老师和同学们得知其中的缘由时,都不禁向邓小平投来赞许的目光。

关于邓小平乐于助人的事情,还有一件,就是邓小平“偷”钱帮助同学的故事。

一天下午,在放学的路上,邓小平和同学正有说有笑地走在山坡上。同学们有的在嬉戏打闹,有的在采摘路边的野花,还有的在边走边背诵老师刚刚在课堂教过的课文。忽然,有人看见一位同学边走边哭,而且哭得很伤心。

邓小平和同学们都停下脚步,关切地询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有的同学问道:“你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了?”

还有的同学问:“是不是老师批评你了?”

听了这话,那个同学摇了摇头,反而哭得更伤心了。他一边擦眼泪一边断断续续地告诉大家说:“我妹妹病了,发高烧,如果再不治的话,就活不成了。”“那快去请医生看病啊!”一位同学急忙催促他。“我们家没有钱给妹妹治病,爸爸妈妈到处去借钱,但是没有借到。”这位同学说。

邓小平走到这位同学面前,打量了一下这个同学,他身上的衣服很旧,而且是补丁摞补丁。邓小平的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家里没有钱,怎么请医生呀!于是就安慰他说:“别着急,我们给你想想办法。一定帮你妹妹把病治好。”

在回家的路上,邓小平一边走,一边想该如何帮助这位同学,再也不和其他的同学们嬉闹了。

晚上躺在床上,邓小平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第二天早晨,邓小平刚到学校,就急忙走到那位同学身边,悄悄地把5块银元塞到他手里,并嘱咐他赶紧给妹妹治病。那个同学手里握着银元,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不久,邓小平的爸爸在查账时,发现丢了5块银元。5块银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买到500斤稻谷。更重要的是,家里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邓小平的爸爸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他满脸怒气,大声问道:“是谁拿了家里的钱,快点承认!”

院子里空气有点紧张。这时,只见邓小平站了出来说:“是我拿的!”说着他拿起一根竹片递到爸爸手里,转过身去,意思是情愿挨打。爸爸没想到是自己的儿子偷了银元,气得脸都变了色,挥起竹片打了下去,一下、两下、三下……妈妈想要拉住,一看爸爸那张因生气而铁青的脸,也没敢说话。

爸爸打了几下,看到儿子忍着不哭,泪水在眼睛里转来转去。怒气平息下来的爸爸,不免怀疑自己是否打错了人。他对这个儿子是非常了解的。邓小平从小就很懂事,每天放学回家后总是帮家里干这干那,深得父母的疼爱。平时邓小平很知道节俭,给他零花钱都舍不得花,怎么偷偷拿这么多钱呢?

于是,爸爸放下竹片,大声喝问:“你说,这钱你干什么用了?”邓小平忍着疼痛,倔强地站在那一声不吭。妈妈着急了,拉着儿子的手说:“好孩子,你快说,让我们都急死了呀!”但是,倔强的邓小平还是没有说出钱用在了什么地方。

过了几天,爸爸把邓小平找来,手摸着他的头,温和地问:“孩子,你告诉爸爸,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用啊?”

邓小平便将钱送给同学给妹妹治病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邓小平的话还没有说完,爸爸便一把将儿子搂在了怀里,并连连称赞他做得对。接着,爸爸又问邓小平:“孩子,你为什么挨打的时候不说清楚呢?那样的话,爸爸就不会再打你了。”

邓小平仰起头对爸爸说:“不管为什么,不经家长同意就拿家里的钱总是不对的,挨打是理所当然啊!”

爸爸又问:“我打疼你了吧!”

邓小平说:“没有,但是,因为自己还没有能力挣钱去救济别人,我感到很惭愧。将来我有能力挣钱了,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助别人。”

听了这话,父亲疼爱地抚摸着儿子手上还没有消退下去的道道鞭痕,心里不免为自己那天的冲动感到后悔。他被儿子这种倔强性格和敢做敢当的品德深深地打动了。他感到儿子仿佛一下子长大了。父亲更坚定了原有的想法,对邓小平倾注了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无论家境如何变化,他始终坚持供儿子上学。

机智勇敢不信邪

童年的邓小平十分活泼、顽皮,且胆识过人,不信邪。

邓家院子的后面有一个土丘,土丘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沟中乱石嶙峋、杂草丛生,时而也有一些鱼虾在水中游来游去。这里成了邓小平和小伙伴们平时嬉戏的好地方。

离小溪不远处有一个水坝,附近有两座古老的石牌坊,镶立在两个巨大的石乌龟背上。关于这两座石牌坊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相传石牌坊是清朝嘉庆年间,皇帝为表彰广安高官邓时敏和郑人庆,在他们两人去世后,命广安的地方官打造了两块高高的石碑,其中表彰邓时敏的那块石碑有5米高,碑上面还刻了皇帝的亲笔题词“诰授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邓公神道”的字样,碑额上还雕刻着双龙含珠的图案。每块石碑都立在一只头朝南、尾向北,样子像老龟一样的动物身上。当地老百姓就称这两块碑为“神道碑”,把驮着石碑的那两只像乌龟一样的动物叫作“神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年来,当地老百姓对这两座石碑非常崇拜,敬若神灵。村里的大人小孩都不敢随便去攀爬那座石牌坊,以免亵渎了上天,害怕遭到神灵的报复,渐渐地就带上了“神话色彩”。当地老百姓们传说,邓时敏生前是朝廷的大理寺正卿,专门掌管着诉讼的事情,而实际上则是玉皇大帝派他从天上投胎到人间来惩恶扬善、主持公道、消除人间的不平之事的神仙。那两只驮着石碑的大石龟,也不是凡间之物,而是“神龟”,一到晚上,“神龟”就会驮着石碑到处转悠,巡查这一带有没有什么违背正义、损人利己的事情。所以,这两块石碑是不能随便靠近的,更是不可以随便去攀爬的。虽然这些传说只是当地老百姓随意编排出来的,但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就越传越神,越传越邪乎,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事情。一些人还信以为真,每次走到“神道碑”跟前都要下跪磕头、烧香祷告!还有的大人竟吓唬小孩子说:“谁要是冲撞了神龟,谁就会轻者肚子疼、重者全家遭殃的!”

有一天,邓小平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小溪边玩耍。水中的小鱼在自由自在地东游西转,小虾在水中蹦来蹦去,水草在水中晃晃悠悠。小伙伴们有的在水中捉鱼,有的在捉虾,还有的在溪水中嬉戏,玩得非常高兴,不亦乐乎。

邓小平和小伙伴们在溪水中玩累了,都爬上溪岸,用手擦去头发上和身上的水珠儿,相互打闹着、簇拥着,向石牌坊的方向走去。

走到“神龟”前,邓小平抬头看着高高耸立的石碑,然后把目光停留在了石龟上,突然他灵机一动,笑嘻嘻地对小伙伴说:“我们爬到石龟背上去玩好不好?在上面我们还能看见自己家的屋子呢!多好玩啊!”

小伙伴一听,都吓住了,大家七嘴八舌,都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听大人们说,要是爬到石碑上玩,神灵会惩罚的。

一个小伙伴还怯生生地说:“不行,不行,爬石龟会肚子痛的。”

有的小伙伴说:“听大人们说,爬上去会得罪神灵的,家里要遭难的。”都不愿意去石龟背上玩耍。一些胆小的小伙伴还准备往村子的方向走。

其实,邓小平之前已经把这件事情弄明白了,知道这世界并没有什么神灵,“石龟”的事情只是封建迷信,没有科学根据。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邓小平放下书包,闷闷不乐地去问父亲:“爸爸,你告诉我,那石坝上的两座碑和那两只驮碑的石乌龟,真是神仙下凡吗?学堂里的先生不是常说天底下没有什么鬼神吗?村子里的大人小孩为什么都那样害怕那两个石牌坊和石乌龟?”

爸爸说:“看把你急得这个样子嘛!那你说说天底下到底有没有鬼神?”“没有!这世界上怎么会有鬼神?”邓小平眨着小眼睛,摇着小脑袋,很严肃地说。“那就对了呀!人们为邓大人、郑大人立碑,主要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德,纪念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情,那些图案,那些乌龟,都是灵巧的工匠们用石头雕刻出来的,是供人们欣赏的纪念物,哪里会是鬼神嘛!”“这么说,我们小孩子可以到那里去玩耍啦?”“当然可以啦!儿子,你们不是在学科学知识吗?怎么还要相信鬼神呢?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嘛!”“爸爸,我才不信鬼神哩!”邓小平高兴得一蹦一跳地跑了出去找小伙伴玩耍了。

所以,今天,当小伙伴听到邓小平的提议非常害怕的时候,邓小平却不气馁,因为他不信什么鬼神。

他说:“一个石头做的石龟有那么大的本事?我不信。你们不敢爬,我先试试。”

说着,他勇敢地走向石碑,一纵身,钩住了石龟的脖子,敏捷地翻过身坐在了石龟伸出的脖子上,像骑马一样坐在上面,还用一根柳条儿抽打着龟身,嘴上还不停地喊道:“真好玩,你们快来,快来。在这里什么都能看得很清楚,还能看到我家呢!”

小伙伴们见邓小平爬上了神龟,都惊叫着跑过来,大声喊道:“快下来,快下来,不然你要惹祸的。”“你惹了祸,我们也逃不掉的。”“快下来,不然我们就要告诉你的父母了。”“你要是再不下来,我们以后就不和你一起玩耍了。”

邓小平仍然若无其事地在上面玩耍,边玩边说:“惹祸就惹祸,我就要看神龟到底有多大本事。”最后,他爬到石碑上坐着,悠然自得地摇晃着腿。小伙伴见他什么事情也没有,远远地用既害怕又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慢慢地,小伙伴们胆子也大了,都敢跟着他一起爬到石碑上玩耍了。小伙伴们都说,也怪,也没有见到什么神灵对他们进行报应,看来神灵的本事也不大。

回家后,邓小平对姐姐讲了他骑石乌龟玩的事儿。姐姐听了非常吃惊,也很害怕,害怕神灵会报复弟弟,报复他们家,一连几天都担心得不得了。

过了几天,家里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相反,弟弟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变得结实了。慢慢地,姐姐放了心,并且对弟弟说:“弟弟,姐姐真是佩服你啊!你们念过书的孩子真是有脑子、有主见呀!姐姐以后也要和你一起去石碑上玩耍。”“姐姐,你要记住,不要相信什么鬼啊神的,要相信科学,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鬼神!”邓小平十分认真地对姐姐说道,“这也是爸爸说的!你一定要记住,一辈子都记住……”

从此以后,神神秘秘的“神道碑”再也吓唬和愚弄不了牌坊村的老百姓和小孩子们了。村里的一代代的孩子们又多了一处玩耍的好地方,一直也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

勇闯“鬼屋”破迷信

在广安民间流传着很多狐狸、鬼怪的故事。小时候,长辈人也经常给孩子们讲这些故事。也正是这个原因,邓小平的姐姐自小就特别胆小,一到天黑,姐姐就不敢单独进出屋子。爸爸为了锻炼姐姐的胆量,经常在晚上要洗脚睡觉的时候,故意叫她去没有灯的储藏室取个鞋子、木盆什么的。每当这时候,姐姐总是央求邓小平陪她一起去。因为害怕,去储藏室的时候,姐姐总是紧紧扯着邓小平的衣襟,瞪大眼睛,惊恐地看着四周。“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怕黑天!”邓小平觉得姐姐太胆小了,总是取笑她,有时候还故意弄出点声响,吓唬姐姐。

姐姐却说:“我才不怕黑天呢!我是怕鬼!”“怕鬼?”邓小平嘿嘿一笑说,“真是笑死我了,鬼是啥子样子的?哪里有鬼啊?你抓一个给我看看呀!”“鬼长着红头发绿眼睛,还伸着红舌头,和奶奶讲的故事中的样子一模一样。”姐姐肯定地说道。姐姐把从大人那里听到的关于鬼的样子告诉了邓小平。“妈呀!好吓人呀!”邓小平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之后,他便对姐姐说:“姐姐,你没有去学堂,没有念过那篇《订鬼》的文章。先生给我们讲过,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鬼。人们常说的‘鬼’,是自己吓唬自己编造出来的。也有的人因为自己做了坏事情,心里害怕才产生的想象,根本就没有鬼。”

姐姐不服气,大声说:“不对,奶奶讲的故事里就有好多好多的鬼!”

邓小平说:“姐姐,书上的文章里都说了,我背给你听听:‘……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以为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嘛!”“这么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鬼?你是真的不怕鬼?”姐姐半信半疑地问邓小平。“当然不怕啦!”邓小平肯定地回答。“那你敢不敢在天黑的时候一个人到村头的‘鬼屋’里去?”姐姐其实心里肯定弟弟不敢在天黑的时候一个人到“鬼屋”里去,才用这样的话作为“激将法”试探弟弟的胆量。

所谓“鬼屋”,就是牌坊村头的一栋破败失修的老庙。传说中,这间老庙是早年间来这里传教的洋人留下的教堂,因为年代久远,又没有人维修,所以破败不堪,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敢进去,越是没有人敢进来,这个地方就越神秘、越荒凉,还听说那里头常常“闹鬼”。有人甚至煞有介事地说,曾看见过里面的红漆木梁上,挂着“吊死鬼”结着死扣的绳子呢!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冬天,北山小学的学生家长们都会告诫自己的孩子,下午放学的时候,宁可绕道回家,也不要从“鬼屋”门前走。学生们经过十字路口时,也只敢好奇地远远地朝那里张望,然后选择绕很远的路回家。“当然敢啦!”邓小平自信地对姐姐说,“你如果不信,等哪天天黑的时候,我就去里面看看。不过,这件事情你可不能告诉爸爸、妈妈。”“放心啦,我谁也不告诉!就咱们两个人知道。”姐姐向邓小平保证说。

有一天放了学,已经是傍晚了,天色渐渐暗淡下来。邓小平邀了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大声地唱着歌儿走进了老庙的院子里。

他们几个人到院子里一看,都吃了一惊,原来老庙的院子中央有一块空地,长满了高深的蒿草。那些蒿草,因为长期无人踩踏,长得很高,有的叶梢比老庙的院墙还高。

邓小平和小伙伴们往蒿草里面扔了几块砖头,有一些不知名的鸟从里面飞起。蒿草丛里还散发出草木沤烂的味道。除此之外,便什么都没有了。

邓小平和小伙伴穿过蒿草丛,走进“鬼屋”里。“鬼屋”空荡荡的,里面除了散落的几块破砖残瓦,什么东西都没有,更没有姐姐所说的“鬼”,只有厚厚的尘土,显示着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进来过了。

因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几个小伙伴怕大人找不到他们,在家着急,在“鬼屋”里玩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家去了。

为了消除姐姐的疑惑和恐惧心理,过了两天,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邓小平就背着父母,悄悄地拉着姐姐去了一趟“鬼屋”,他想让姐姐好好看看“鬼屋”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彻底消除姐姐对鬼怪的恐惧。

刚离开家的时候,姐姐还是很高兴地跟着邓小平往“鬼屋”的方向走,不过快到“鬼屋”的时候,姐姐就害怕了。她害怕真的碰上了“鬼”。

到了老庙大门前的时候,姐姐双手拽着老庙大门的门槛,任凭邓小平拉着她,死活不愿意进去。她怯生生地对邓小平说道:“弟弟,我看还是不去了吧,我怕万一碰上鬼了怎么办?”“不怕!万一碰上了‘鬼’,你就看我怎么样捉住它,把它绑起来!”邓小平胸有成竹地说道。然后,不由分说地拉姐姐进了“鬼屋”。

到了“鬼屋”里面一看,姐姐松了一口气。她四周看了看,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也没有看见什么“鬼”。姐姐的心慢慢地放轻松了下来。

两个人在里面玩了一会儿。邓小平说:“姐姐,怎么样,没有鬼吧。天快黑了,爸爸妈妈找不到我们,要担心的,我们还是快点回去吧!”姐姐表情轻松地点了点头。

临走的时候,邓小平发现蒿草丛中有很多鹌鹑蛋,就用帽子当兜儿,捡了一窝野鹌鹑蛋回家,准备让妈妈烧水煮着吃。这可真是意外的收获,让他和姐姐都兴奋不已。“你看,什么鬼嘛,都是骗人的!”邓小平像个小大人似的对姐姐说。其实,关于鬼屋的故事不过是大人们吓唬小孩子的,因为孩子们太贪玩,有时候都忘记了吃饭,很晚才回家,家长很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就编排了这样一个故事,为的是让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别忘记了早点回家。“弟弟,我相信你了,看来,你的话是对的,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鬼怪,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怕鬼怪了!”姐姐长舒了一口气。“这就对了嘛!”邓小平非常高兴地看着姐姐说道。

从那以后,一直压在姐姐和一些胆小孩子心上的可怕的东西,就这么让邓小平给轻松地扫除了。经过“鬼屋”这件事,姐姐从此对弟弟刮目相看,而且姐姐也变得勇敢了。

勤俭节约爱劳动

邓小平虽然年纪小,但是却很懂事。他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所以,父母给自己的零用钱,他都节约下来,舍不得花。不但如此,他还尽可能地帮家里分担一些家务。

有一天下午,天下起了大雨。放学时间过了很久,天已经比较晚了,妈妈还没有看见儿子回家。又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看见邓小平浑身泥水,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家。

妈妈一把拉过儿子,上下打量,心疼地说:“孩子,你这是怎么啦?”

邓小平却毫不在意地说:“没什么,雨天,路太滑,我摔了几跤。崴了一下脚。”“我来看看!”妈妈心疼地说。“没事,揉揉就好了。”邓小平边说边把淋湿的书本掏出来放到灶台上烤。

第二天一早,雨还在不停地下。邓小平收拾书包又要上学去。

妈妈拦住他说:“孩子,下这么大雨,路不好走,你脚又没有好,今天就别上学了。”

邓小平听了,急忙说:“那可不行,我可不能旷课。”说着就要走。

妈妈了解邓小平的性格,知道拦不住他,就掏出两个铜板塞给儿子说:“中午就别回家吃饭了,在小饭馆里买点东西吃吧,省得路滑再摔跟头。”可是等到下午放学回来,邓小平从书包里又掏出了那两个铜板交给了妈妈。

妈妈忙问:“你怎么又拿回来了?你中午饭在哪儿吃的?”

邓小平调皮地摸着肚子说:“我一点也不饿,中午就没吃。”

妈妈眼圈红了,她知道,儿子是舍不得吃,他是在为家里节省啊!

妈妈担心他年幼,身体吃不消,便想了一个主意,一到雨天就用小布袋装上一些米,再给他两个铜板,叫他中午在学校旁熟人的店铺里搭一顿伙。谁知邓小平从不去搭伙,下午饿着肚子上课,放学后将米和钱原封不动地交给妈妈。

妈妈心疼地责备他,叫他不要这样节俭,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吃饱了才有精力去学知识、学本领。邓小平总是笑着点点头,但事后还是这样做。妈妈拿他也没有办法。为了能在雨天让邓小平吃上午饭,母亲想了一个办法:以后碰到雨天,在家里提前把午饭做好,然后托人去学校给邓小平送饭。

每天放学回来后,邓小平除了和小伙伴们玩耍,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活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用来温习功课。天黑后,他还要点上油灯,在灯光下刻苦读书,每天都是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才去睡觉的。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有一年春节前,邓小平的父亲恰巧出远门,过了春节才能回家,家里没人能写春联了,怎么办?正好村里有一个姓刘的地主会写春联,邓小平的妈妈就买了红纸和毛笔、墨水,请他帮家里写春联。

春联写好后,妈妈和姐姐看到大红的纸上写着黑乌乌的字,非常高兴,就准备等邓小平玩耍回来后一起贴春联。等到邓小平回到了家,妈妈让他一起看看春联,并准备好糨糊。正准备和孩子们一起贴时,邓小平拿起了春联,睁大眼睛看了起来,嘴上还念出了声来。突然,他的脸上露出愤怒的神色,对妈妈说:“妈妈,这上面的话是在挖苦我们,我们可不能把这样的对联贴在我们家门上。”说着,他用力把春联撕得粉碎,丢到地上,然后就往家外跑。

不一会儿,邓小平跑了回来,用父母平时给的零用钱买了几张红纸。他把红纸铺在桌子上,放平了,又拿出毛笔和墨水,自己写起春联。邓小平自信地告诉妈妈:“从今年起,我们自己的春联都要自己写!”

妈妈和姐姐听了他的话,非常高兴,心想,这孩子这么小的年龄就能自己写春联了,真是有出息啊。

就这样,那年春节,邓家老院子的门上贴的春联是年幼的邓小平写的。尽管写得还不是很好,但一家人心里却非常高兴。

童年的邓小平还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孩子。平时,他总是帮助一些贫苦家的孩子割草、放牛。回到家里,他常常帮助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地、喂牲口等样样都干。邓小平的家里养蚕,这能给家里带来不少的收入。到了养蚕季节,他便成了母亲的得力助手。他家里每年都要喂养几茬蚕,家里的正堂屋和厢房里都摆满了养蚕的簸箕。这一段时间,母亲很辛苦,白天在庄稼地里干活,回到家里,还要干家务活,烧火、做饭,晚上还要侍弄蚕子,经常忙到深夜才能睡觉。邓小平虽然年纪小,但很懂事。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天,他对母亲说:“妈妈,以后放学后,我就回家帮你照看蚕宝宝,这样你就可以多一点儿时间休息了。”但妈妈觉得邓小平年纪太小,不愿意他在学校上完课还要回家做家务活,就说:“孩子,这些活妈妈自己就能干,你专心写作业,晚饭后好好休息,明天还要上学呢。”邓小平知道妈妈是心疼自己,不愿意让自己干活。但他下决心一定要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从此以后,邓小平放学后就径直跑回家,写完作业后,不是背着背篼去采桑叶,就是帮着给蚕添桑叶、捉小蚕,总是忙个不停。捉小蚕是个细致的活,一家人经常捉到很晚。夜已经很深了,母亲再三催促邓小平去睡觉,但他总是坚持要帮母亲把当天的活干完才肯去睡。

相信科学,劝导同学

1915年,邓小平11岁的时候,考入了广安县的广安高等小学堂。广安县当时有20万到30万人口,但全县只有一所高小。而且这个高小每年也只招收一两个班,每班只有20多个学生。邓小平能考进广安县的高级小学是很不容易的,也是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考上广安高等小学堂后,接受的知识越来越多,懂得的科学道理也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科学知识的扩充,邓小平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越来越肯动脑筋,也越来越讲科学。

邓小平所在的班上有一位同学叫李再标,和邓小平比较要好。李再标家里比较富裕,平时也经常接济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所以,同学们也很喜欢他。

有一次,邓小平一连三天都没有看到李再标来学校上学,就问李再标的同桌:“你知道李再标为什么没来上学吗?”

这位同学告诉邓小平:“听说是他妈妈病了,他在家照顾妈妈呢。”

邓小平若有所思地答应了一声,慢慢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想,他妈妈病了有家里的其他人照顾,他好几天都不来学校上课,落下这么多功课,到时候可能很难补得上来呀。放学后,邓小平来到李再标家,想劝他尽快回到学校上课。见到李再标才知道,原来不久前李再标的妈妈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李再标的父亲请了很多名医来给他妈妈看病,花了很多钱也没有看好。邓小平知道这些情况后也很着急,也替李再标伤心。临走的时候,他拉着李再标出了房间,来到大门外,劝李再标说:“你妈妈生病了,我知道你很伤心、着急,但这没有什么用啊!你家里人会照顾好你妈妈的,你要赶紧回学校去上课,不然落下的功课很难再补得上来的。等你妈妈的病好了,看到你的功课却落后了,她会很伤心的。”

李再标说:“我知道你说得很对,但是现在我去学校也没有心情上课啊,所以,还不如在家里帮忙照顾妈妈呢!”

看到劝不动李再标,邓小平只好一个人返回了学校。

李再标眼看着躺在床上的母亲日见消瘦,非常着急。因为他在学校的时候读了不少旧书,一些古代离奇古怪的行孝故事,特别是传说中古人用自己的肝脏治好父母疾病的故事启发了他,使他认为,只要割下自己的肝给母亲吃,母亲的病自然就会好了。

为了表达自己尽孝和挽救病重母亲的决心,李再标决定效仿古人,割肝救母。当他用刀子往自己肚子划的时候,幸亏被来屋子里取东西的父亲及时发现了,并阻止了他,刀子只在胸脯上划了一个口子,有一些血渗出。父亲急忙请来了大夫,对他的伤口进行了处理。所幸没有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邓小平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马上前去李再标家去探望。他问明了事情的原委后严肃地对李再标说:“肝子是药物吗?能治好你妈妈的病?你割了肝后还能活命吗?你是有点科学知识的学生,再也不能做这样的事情了。”

李再标说:“我见古书上说肝子能救妈妈。虽然吃了很多药,妈妈的病情也没有什么好转,我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就想试试看,用这个法子能不能治好妈妈的病。”

邓小平说道:“我知道你很爱自己的妈妈,很有孝心。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你这样做的结果是既救不了你的妈妈,你自己也要受到伤害。现在,你妈妈重病在身,如果你割肝而死,你妈妈一定会为你的死而伤心,不但病不会好,反而会加重,这样你不但没有尽孝,而且是最大的不孝。”

邓小平这番直率而又入情入理的话说得李再标羞愧无言,他也觉得自己做错了,羞愧地低下了头。

见此情形,邓小平知道李再标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缓了缓口气,耐心地安慰李再标说:“你也是读新学的学生,要相信科学,今后再不要做这样的蠢事了。现在,你也受伤了,就好好在家养伤吧,也可以在家照顾你妈妈。”

后来,在医生的诊治及李再标家人的悉心照料下,李再标妈妈的病情慢慢好转,最后痊愈了,李再标也很快返回学校上学了,邓小平帮助他把落下的功课补上。为此李再标十分感激邓小平的帮助,两人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友谊。

邓小平相信科学、能言善辩开导李再标的事受到了大家普遍赞扬,一直被县立高等小学堂的师生传为佳话。

清明祭祖显孝心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很隆重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希望祖先能够荫佑后代,给晚辈带来好运。

在邓绍昌的内心深处,非常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够将邓家先祖的贤德品格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所以,每年清明节到来的时候,邓绍昌都会带上孩子们到村外山上邓氏祖坟茔地,去祭奠祖先。

这年清明节,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无形中为清明节增加了几分哀伤的气氛。但孩子们却没有那么伤感,因为对他们来说,今天爸爸要带着他们出去玩耍了。

按照中国农村的风俗,祭祀祖先是要烧纸钱的。邓小平的奶奶和妈妈早就把祭祖要用的纸钱、香烛什么的收拾了一篮子。临走时,妈妈又叮嘱邓小平和姐姐说:“孩子们,到了祖先的墓前千万要记得多磕几个头,求他们保佑你们平平安安的,学业有成啊!”

邓小平说:“妈妈,您放心,头是要磕的,不过学业成不成,那得靠我自己。我们先生说过,求神求菩萨求祖先保佑,那都是迷信!”

妈妈不爱听这些话,假装手一扬要打邓小平,并说:“就你这小脑袋里的歪理多!”

邓小平急忙闪开了。他也知道妈妈并不是真的要打自己,于是,他边笑边拉着姐姐一溜烟儿跑了出去,回头对妈妈说:“妈妈放心吧,我知道了。”

沿着湿湿的田埂和崎岖的山坡,爸爸领着邓小平和姐姐向邓家祖坟走去。路上,爸爸突然对邓小平说:“孩子,我教你背过几首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还记不记得?背两首我听听。”

邓小平知道爸爸是在考自己,于是放慢了脚步,认真地想了想,背出了一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嗯,不错,一个字都不差。还有呢?”爸爸显然对邓小平能流利地背诵这首著名的古诗很满意,微笑着对邓小平说。

邓小平于是背着双手,学着古人摇头晃脑的样子,故意拖着长长的声调背出了另一首和清明节有关的古诗:“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真像是一位小先生。”看着弟弟背诵古诗的样子,姐姐用略带羡慕的口吻说道。“那是,我还会背诵别的古诗呢!”邓小平骄傲地说道。

爸爸看着邓小平得意的样子,面带微笑地摇了摇头。

在邓家的墓地里,爸爸带着姐弟俩虔诚地祭拜。在他那英年早亡的父亲坟前,当年植下的一棵小黄杨树,已经有碗口粗了。

扫完墓后,原先淅淅沥沥的小雨停了,太阳也从云层里钻出来了。山丘上空气清新,远处还传来一阵阵布谷鸟的清脆叫声。“唉,这真是‘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啊!”爸爸一边感叹着,一边对姐弟俩说,“孩子们,天晴了,你们俩去老街逛逛吧。今天老街上会有荡秋千的,还有卖小吃的。你们俩玩一会儿就回家吃中饭,不要让奶奶、妈妈惦记。”爸爸从口袋里拿了点钱给姐姐,让姐姐带着邓小平去老街上玩耍,自己就朝着通往广安城的大路走去。

老街是镇里的一条小巷子,平时以卖吃的和玩的东西出名,尤其是节日,那里更是繁华,各色各样的吃的玩的东西应有尽有。那个地方也是邓小平和小伙伴们最愿意去的地方。清明节的老街,人声鼎沸,显得热闹非凡。有卖煮鸡蛋的,还有卖各种各样的风筝的,有蝴蝶风筝、老鹰风筝、燕子风筝,还有长长的竹蜈蚣风筝等。邓小平还记得奶奶跟他说过,春天的风是从下往上吹的,最适合放风筝了。每年清明节前后,奶奶都会给姐姐扎几个蝴蝶风筝和燕子风筝,给邓小平扎一个很大的老鹰风筝。奶奶还说,清明节一过,风向就变了,变得不稳定,风筝就不容易放上去。所以,乡下的小孩子放风筝,一般就放到清明节为止,这里的人们又把清明节这天放风筝叫“放断鹞”。就是说,是这一年里的最后一次放风筝。

邓小平进了北山小学堂后,就不再央求奶奶给他扎风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放风筝是小孩子的玩意儿,他已经是学生了,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念书上,不能再贪玩了。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跟奶奶要求过扎风筝。“弟弟,要不要姐姐给你买一只风筝?”姐姐见邓小平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风筝,以为弟弟是眼馋风筝了。“不要,不要。我只是看看。”邓小平说,“看看又不花钱。”说完嘿嘿一笑,继续往前走。

在接下来的一条巷子里,姐弟俩看到一些孩子在荡秋千,有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秋千板上,轮流着用力蹬去,把秋千荡得好高!邓小平看得出了神。

当然了,老街上还有许多卖各种各样小吃的,闻着都让人馋得流口水。“卖鸡翅、鸭翅了!”“卖鸡翅、鸭翅了!”这是从一些临街的小铺面里传出的吆喝声,一听就知道他们卖的是什么东西。

还有一家小门面的布幌子上写着“鬼饮食”三个字。邓小平觉得好笑,心想:“怎么叫‘鬼饮食’?哪里有什么‘鬼’嘛!”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串串烤熟的红豆椒盐糯米粽子,粽子里包着一些碎碎的腊肉颗子。

邓小平忍不住问姐姐:“为什么叫‘鬼饮食’?莫非这是‘鬼’才吃的东西?”姐姐说:“不是鬼吃的,都是人吃的。这个不贵,咱们买两串尝尝吧!”闻着腊肉颗子散发出来的诱人香味,邓小平忍不住说道:“好啊,就来两串,我们一人一串,我们也尝尝这‘鬼饮食’好不好吃。”

姐姐付了钱,从小店老板手里接过“鬼饮食”,两个人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邓小平一边吃着“鬼饮食”,一边好奇地问店老板,说:“老板,你们家的店为什么叫‘鬼饮食’呀?”

老板见邓小平一副认真的样子,就笑着说:“孩子,你先说说,这糯米团团香不香。”“香是香,就是太小了,不够我塞牙缝儿的,不过瘾!”邓小平一边吃,一边带着不满足的样子说道。“我看你这个孩子学孔夫子不耻下问的样子,将来肯定能修得大学问。好,我就免费再送你一串儿。”店主一边和气地递给邓小平一串免费的糯米粽子,一边解释说:“鬼,一般都是夜晚才会出现,我这些糯米团团,一般都是要卖到夜晚才收摊,卖给那些做工到半夜,肚子饿了上街买吃的客人的。鬼,就是指时间很晚!知道了吧?”“噢,知道了。谢谢老板!”邓小平满意地点点头说。便转身对姐姐说:“‘鬼饮食’是这个意思。好,那我们走吧。”

姐弟俩在老街上又逛了一会儿,差不多也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了。正要离开老街回家时,邓小平突然想起了什么,就问姐姐:“姐姐,你身上还有没有铜板?”“你要铜板干什么?你还想吃什么?”姐姐问道。“不是我想吃。我是想买点好吃的给奶奶、妈妈带回去。她们天天从蚕房到院子,喂蚕,做活,哪有时间来老街,更舍不得买点东西吃!我想给奶奶和妈妈带回去一点吃的东西。”邓小平很认真地对姐姐说。

姐姐一听,高兴地说:“好啊,我们现在就去给她们买点好吃的东西带回家去。奶奶、妈妈要是知道你这么孝顺,心里不知道会有多高兴。都怪我,只顾自己吃了,差点就把这个事情忘记了。”

姐弟俩用剩下的几个铜板,给奶奶、妈妈买了老街上价钱便宜的芝麻锅盔和马蹄糕等几样刚刚出炉的小食品,急忙往家里赶去。

告别家乡赴新学

1919年的一天,邓绍昌的一位朋友从重庆回来,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说重庆现在正在招收一批留学法国的学生,先在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1920年将赴法国勤工俭学。

邓小平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要想自己的国家不被别的国家欺负,就要像西方国家那样发展工业,要向法国这样的国家学习先进的知识,然后回国,报效国家。只有这样,祖国才会变得强大,才能不被别的国家欺负。

邓小平的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坚决不同意孩子去法国,她认为邓小平还太小,出了国不能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担心。她希望邓小平读完中学后,回家来帮助父母照看家务,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邓绍昌却支持儿子出国勤工俭学。他说:“勤工俭学机会难得,路费只要一半,去到法国那边可以边上学边做工,解决学费和生活费。我们只要凑给他200块大洋就够了。最主要的是,孩子可以接受外国先进知识,学习本领,将来才会有出息。”

妈妈说:“你倒是说得轻巧,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供他读县里的中学都比较吃力,哪有那么多钱供他出国留学?”

爸爸说:“我们要往长远了看,这孩子将来可是个做大事的人啊!不让孩子出去,会让孩子失去机会的,将来可是要后悔的。钱的事你不要发愁,我会想办法。”

看到父亲铁了心要送邓小平出国勤工俭学,妈妈很伤心,她含着泪说:“孩子才15岁,他一个人跑到外国去,我哪能放心嘛!他要是病了怎么办,谁来照顾他?”

正在这时,邓小平走了进来,他听到妈妈的话后说:“妈妈,别担心我,我会自己照顾自己了。我去法国是学本事,回来报答二老,报效国家。”

妈妈说:“孩子,你还小,还不会自己照顾自己,过几年再出去,妈妈也放心。”

邓小平说:“机会很难再有,妈妈,您就让我去吧,我能够自己照顾自己。”

邓小平还是没有说服妈妈。但是,邓小平也知道,如果妈妈不同意,他就去不了法国。他很着急,便急中生智地想了一个办法,让奶奶劝说妈妈,因为妈妈很听奶奶的话。

邓小平把情况给奶奶详细地说了一遍,事先征得了奶奶的同意,然后扶着奶奶来到母亲住的房间。奶奶对母亲说:“让孩子去吧,我们可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啊,我们总不能像关小鸟一样把他永远关在笼子里,孩子总要长大的。”

母亲说:“妈,我也不是不让孩子去,只是我觉得孩子现在太小了,等过几年,他长大了再去。”

奶奶说:“孩子已经15岁了,虚岁都16了,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我觉得他应该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你就让孩子去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