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集注白话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00:42:23

点击下载

作者:郭霭春,郭洪图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难经集注白话解

难经集注白话解试读:

序例

《难经》一书,有的认为是秦越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六朝人的伪托,也有的认为是先秦名医所作,未必出于一人之手,可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我们认为考订古书真伪和成书年代,不能仅摭拾片语孤证,就定为如何,而应该认真地从其书内容的核心问题加以探索,似乎才能够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难经》一书,主要是创造性地提出“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这一论点,因而创立了“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诊法,这与《内经》的脉法是不相合的。但是,从《难经》之说一出,《素问》三部九候的诊法,就在实际中失去它的作用,而历代的脉书就都沿着寸口动脉的说法,“分寸为尺,分尺为寸”确定以寸关尺为三部,以浮中沉为九候,直到现在未改。这对于中医诊断学来说是有多么大的影响,而仍有人说“《难经》是不通之怪书”,那就未免太武断了。

余嘉锡说得好:“《难经》、《素问》、《灵枢》同为张仲景撰《伤寒论》时所采用,其为医家古书了无疑义,不始于吕广作注,更不始见于隋《志》也。《史记·仓公传》所谓《黄帝扁鹊脉书》,疑即指《难经》言之。”

绎余说,核之《仓公传》所载的二十六个病例,其中二十个病例都是切脉诊,可见仓公诊籍就是执“独取寸口,以取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的具体实例。那么仓公诊籍和《难经》的特点既然如此相和,则仓公之学,就是《难经》的传人,在事实上来看,也是有可能的。根据这样的特点,初步判定《难经》的成书年代,可能在西汉以前,这样说,不会是什么支离之谈吧!《难经》何以有不同的书名,在隋·杨上善《太素》注引《难经》作《八十一难》,而隋·萧吉《五行大义》、唐·李善《文选·七发》注引《难经》同作《八十一问》,因此有人怀疑现存的《难经》和《八十一难》是否为相同之书呢?早在明代,陈懿德就说:“始皇焚书之时,《八十一难》安知有全册乎?譬如《尚书》藏壁,尚有古今之殊。而此《难经》出于人间世者与古异矣。”其实《难经》一书二名,在其他古籍不无先例,似乎可以不论。至于它的古文今文之分,主要在于文字相传。清·孙鼎宜说:“今文之注始吴吕广,古文出自王叔和。”他的说法,一向未被人们所重视,因之久已置而不论了。

值得注意的是,现存的《难经》中文字篇次,已经遭到改动了。举证说吧,如唐代杨玄操就曾改动过《难经》,他在《难经》序里说过:“(《难经》)非惟文句舛错,抑亦事绪参差。”因此他就另行“条贯编次,使事例相从,凡为一十三篇,仍旧八十一首”。像杨氏这种对《难经》编注的做法,和王冰次注《素问》迁移篇次的做法是一模一样的。至于他删改了哪些文句,文献无征,那就很难举出了。由此来说,现存的《难经》已不是《难经》的原貌,但大致是不会错的。《难经》一书,有人认为它伸演《素问》、《灵枢》的旨趣,而赞以“采摘英华,妙撮精要”的美语。从“七难”起,引“经言”者,全书凡三十五见,其中亦有称“经言”,而《素问》、《灵枢》无其义的,滑寿、姚振宗就以为今本《内经》有脱简错误,其实也未必然。因为所谓“经言”,不一定都是出自《素》、《灵》。前古医书,如《上经》、《下经》等早亡佚了。《难经》所引“经言”,安知不出自亡佚的古医经呢?如必以“经言”就是《素》、《灵》之言,试问《素问·离合真邪论》、《调经论》、《解精微论》等篇所引的“经言”又是出自哪里呢?要知道“《难经》有本之《素》、《灵》者,亦有显然与《素》、《灵》异帜者,间亦有补《素》、《灵》之未备者”。这样说,好像是比较允当的。

在《通考》卷四十二云:“宋时医学方脉,以《素问》、《难经》、《脉经》为大经。”这就是说《难经》是久已被人重视了。我们现在学习它,究应钻研哪些主要内容呢?滑寿说:“其间荣卫度数,尺寸部位,阴阳王相,脏腑内外,脉法病能与夫经络流注,针刺俞穴,莫不该备。”以上这些,当然需要研究,但更简要的,似为“二十二难”之气血分属;“二十五难”之心主三焦,有名无形;“三十六难”、“三十九难”之左肾右命;“五十八难”之伤寒有五,“六十四难”之井荥输经合,别以阴阳五行;“七十五难”之东实西虚,泻南补北;“八十一难”之肝实肺虚。这些理论,都是《难经》所独创,而为《内经》之所未及,尤其应该先加研习的。

至若清代熊叔陵发挥越人之说,“论命门以受生授生分别左右,以经脉行度先左后右,奇经即奇邪血络,相火即心主肾间,动气即卫气,足厥阴上巅乃所交督脉,三焦乃行经化液之气”(见汪廷珍《实事求是斋遗稿·卷二〈难经辑注〉序》)。其说新异,有益启发人的思考,所惜熊书已不得见,未免令人遗憾。

古今笺释《难经》者不下数十家,若吕广、杨玄操、虞庶、丁德用之说,在王九思《集注》里可能存其梗概(其中引吕注一百六十七条、引杨注一百八十五条,引虞注二百九十一条、引丁注二百四十七条,杨玄操与杨康侯之说混,康侯仅存两条);若周仲立、王诚叔、冯玠、袁淳甫、谢坚白、陈廷芝之说,在滑氏《本义》里,似仅录其一二;后若熊宗立、张世贤、王文洁则了无新义;莫熺、叶霖只能依附旧说,惟有徐大椿、张寿颐阐发真义,令人钦服。

在整理本编的资料中,由于东搜西采,发现明·马莳所著《难经正义》。该书向来未见于著录,可惜仅存残卷,虽然可供采拾之处不少,但不无吉光片羽之叹啊。

本编以商务印书馆据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校印之《难经本义》作为底本,复据王九思《集注》旁参各书,重加校勘,以期衍、夺、论、倒,有所订正。

本编注文,分两部分,一本义,二集解。滑氏《本义》说理条达,词旨雅驯,以之为主,有益学习;清末周学海虽对《本义》有所增辑,但所增无几。为此博综采录,于《本义》之外,更立集解一目,所集各说,仅摭其精,如欲求详,请检原书吧。

本编段落,悉依《本义》原样,以便参考滑氏注文,并非有意泥旧。

经文校注,只用一个序码,先校文,后注文。《本义》注文全录,不标序码。所标序码,专属于集解一栏。

校勘之处,引经文字句,以识异同。注文之处,直书某曰。

集解所引各注书目如下:《难经集注》 明 王九思1953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难经正义》 明 马莳 万历年间刊本 中国科学院藏 仅存卷一至卷五《难经直解》 清 莫熺 莫氏锦囊十二种本《难经经释》 清 徐大椿 光绪十九年癸巳图书集成书局铅印徐氏八种单行本《难经悬解》 清 黄元御 同治十年壬申阳湖冯氏刻本《难经解》 清 邹汉璜 邹氏纯懿庐集刊本《难经晰解》 清 袁崇毅 北京图书馆藏传抄本《难经正义》 清 叶霖 珍本医书集成本《难经阐注》 清 丁锦 嘉庆五年庚申原刊本《难经章句》 清 孙鼎宜 民国二十二年中华书局刊本《难经经释补证》 清 廖平 六译馆丛书本《难经笔记》 清 任锡庚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朱格抄本《难经汇注笺证》 民国 张寿颐1923年兰溪中医专门学校石印本《难经本义摭遗》 日人 贞竹玄节 日本万治二年谷冈七左卫门刻本《难经注疏》 日人 名古屋玄医 日本天和四年洛下寺德田刻本《难经或问》 日人 古林正祯 日本正德五年皇都收肆文泉堂刻本《卢经裒腋》 日人 加藤宗博 日本享保六年柳枝轩刻本《难经古义》 日人 滕万卿 日本宝历间刻本《难经本义疏》 日人 山田业广 日本明治五年山田业广手稿《难经疏证》 日人 丹波元胤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印本

参考之书如下:《难经校释》 南京中医学院编197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难经白话解》 陈璧琉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霭春年逾七旬,精力已衰。本编搜集整理,多命次子洪图佐以竟事。由于我们水平所限,疏误难免,敬请高明指正。郭霭春1983年12月

从一难至二十二难论经脉

〔1〕〔2〕〔3〕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4〕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本义】

十二经,谓手足三阴三阳,合为十二经也。手经则太阴肺,阳明大肠,少阴心,太阳小肠,厥阴心包,少阳三焦也;足经则太阴脾,阳明胃,少阴肾,太阳膀胱,厥阴肝,少阳胆也。皆有动脉者,如手太阴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脉动合谷、阳溪,手少阴脉动极泉,手太阳脉动天窗,手厥阴脉动劳宫,手少阳脉动禾窌,足太阴脉动箕门、冲门,足阳明脉动冲阳、大迎、人迎、气冲,足少阴脉动太溪、阴谷,足太阳脉动委中,足厥阴脉动太冲、五里、阴廉,足少阳脉动下关、听会之类也。谓之经者,从荣卫之流行,经常不息者而言。谓之脉者,以血气之分,袤行体者而言也。故经者、径也,脉者、陌也。越人之意,盖谓凡此十二经,经皆有动脉,如上文所云者,今置不取,乃独取寸口,以决脏腑死生吉凶,何耶?【集解】

〔1〕一难 廖平曰:“难与问同,故此书初名《八十一问》。”

〔2〕十二经皆有动脉 杨玄操曰:“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合十二经脉。凡脉皆双行,故有六阴六阳也。”虞庶曰:“脉会大渊,大渊在两手掌后鱼际间,乃手太阴脉之动也。太阴主气,是知十二经脉会于大渊,故圣人准此脉要会之所,于人两手掌后鱼际间,分别三部,名寸、尺、关。于三部中诊其动脉,乃知人五脏虚实冷热之证。谓一经之中,有一表一里,来者为阳,去者为阴。两手合六部,六部合之为十二经,其理明矣。察阳者,知病之所在,察阴者,知死生之期,故曰十二经皆有动脉也。”丹波元胤曰:“经者,取经纬之义,言脉之正行者;故其旁流者,谓之络。络,犹纬也。”

〔3〕独取寸口 独作“专”解,古文独、专互文。滕乃卿曰:“肺朝百脉,脉会大渊,则全为胃气之先容,此所以不取他脉,而独取寸口,明诊脉之要,专在此耳。”古林正祯曰:“一难之寸口,不偏阳,不偏阴,即候人身中和元气之处,而未初分于尺寸阴阳,故此言寸口者,统于寸尺之通名,经所谓气口、脉口者是也。”

〔4〕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千金》卷二十八《平脉大法》“决”作“诀”。《脉经》卷一第四“之法”作“之候者”。按:《史记·孔子世家》索隐:“诀,别也。”引申有分析之意。“诀”与“决”同。马莳曰:“法,诊法也。十二经中,固各有动脉。惟人之寸口为诸脉之所始所终,诚脉之大会也。盖人之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皆有所会,名曰八会。而脉之大会,在于太渊,乃手太阴之脉,于斯而动焉,则诊之也宜矣。”〔1〕〔2〕〔3〕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本义】

此一篇之大指,下文乃详言之。寸口,谓气口也,居手太阴鱼际,却行一寸之分。气口之下曰关、曰尺云者,皆手太阴所历之处,而手太阴又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也。《五脏别论》: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而变见于气口也。《灵枢》第一篇云:脉会太渊。《玉版论》云:行奇恒之法,自太阴始。《注》谓:先以气口太阴之脉,定四时之正气,然后度量奇恒之气也。 《经脉别论》云:肺朝百脉。又云: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合数论而观之,信知寸口,当手太阴之部,而为脉之大会明矣,此越人立问之意,所以独取夫寸口,而后世宗之,为不易之法,著之篇首,乃开卷第一义也,学者详之。【集解】

〔1〕然 “然”有“答”义。《广雅·释诂一》:“然,譍也。”《说文·言部》:“譍,以言对也。”

〔2〕脉之大会 《难经本义疏》引名古屋氏曰:“脉会大渊。谓之大者,以十二经及奇经络孙支别之百脉,咸至于此也。”

〔3〕手太阴之脉动也 按:“脉动”二字误倒。应据《脉经》、《千金》、《类说》卷三十七乙正,与上文“皆有动脉”相合。吕广曰:“太阴者,肺之脉也。肺为诸脏上盖,主通阴阳,故十二经皆会手太阴寸口。所以决吉凶者,十二经有病,皆见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涩,春秋逆顺,知其死生也。”张寿颐曰:“心脏发血,本与肺脏互相贯通,大小循环,周流不息,固是心肺二脏特殊之关系,而后《经脉别论》肺朝百脉一说,乃得实在证据,此手太阴之脉动,所以为脉之大会,非其它诸动脉之可以同类而观者已。”〔1〕〔2〕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3〕〔4〕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5〕〔6〕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7〕〔8〕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9〕〔10〕始,故法取于寸口也。【本义】

承上文言。人,谓平人,不病而息数匀者也。呼者,气之出,阳也。吸者,气之入,阴也。《内经·平人气象论》云:“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大息,命曰平人。”故平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以呼吸之数言之,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以脉行之数言之,则五十度周于身,而荣卫之行于阳者二十五度,行于阴者亦二十五度,出入阴阳,参交互注,无少间断。五十度毕,适当漏下百刻,为一晬时,又明日之平旦矣。乃复会于手太阴,此寸口所以为五脏六腑之所终始,而法有取于是焉。盖以荣卫始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计呼吸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漏下二刻,为一周身,于是复还注手太阴。积而盈之,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每刻一百三十五息,每时八刻,计一千八十息,十二时九十六刻,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息,刻之余分,得五百四十息,合一万三千五百息也。一息脉行六寸,每二刻,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每时八刻,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荣卫四周于身。十二时,计九十六刻,脉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为四十八周身,刻之余分,行二周身,得三十二丈四尺,总之为五十度周身,脉得八百一十丈也。此呼吸之息,脉行之数,周身之度,合昼夜百刻之详也。行阳行阴,谓行昼行夜也。【集解】

〔1〕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 《灵枢·五十营篇》作“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甲乙》卷一第九“脉”作“气”。

〔2〕呼吸定息 袁崇毅曰:“人之一呼一吸之后,必略止息,所以医书有呼吸定息之谓。”

〔3〕脉行六寸 《灵枢·五十营篇》“脉”作“气”。

〔4〕五十度 按:周身十六丈二尺为一度。五十度共八百一十丈。

〔5〕漏水下百刻 《难经本义摭遗》引《事林广记》云:“黄帝创漏水制器,以分昼夜。成周挈壶氏以百刻分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汉哀帝改为百二十刻。”

〔6〕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 《类说》作“荣卫行阴阳各二十五度”。纪天锡曰:“荣者,血也,以荣于中;卫者,气也,以卫于外。脉者,领荣卫而行者也。且血者阴也,其体濡,无脉以总之,或聚或散,乌能同灌于经;气者阳也,其体呴,无脉以理之,或暴或厥,乌能固卫于外,故脉者总之,便无大过不及。今但言荣卫,而不言脉者,谓脉总其荣卫而行,故言荣卫,而不言脉也。”玄医曰:“按营卫行不同道,虽有昼夜内外之异,其五十度周身者不异也。而释者或以‘卫’字为衍文,或谓立言之不精者,何也?因营始于手太阴,卫始于足太阳,以为会太阴寸口者,但营而卫不会,所谓始于太阳者,言阳气浮,不言卫会于太阳焉。卫,气也,阳也;荣,血也,阴也。血不能独行,气使之行,岂荣独会于寸口,卫不会者乎。盖卫气昼行阳,夜行阴。非言卫气昼在阳分,而阴分无有;夜在阴分,而阳分无有焉。昼行阳,始于太阳者,阳气昼浮表,有余于阳,不足于阴,虽行阳不行阴,阴分岂可无气耶?夜行内者,阳气沉里,有余于阴,不足于阳,虽行阴不行阳,阳分岂可无气耶?言其行阳行阴者,指卫气盛处为言,非言在彼无此也。”

〔7〕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 《脉经》、《千金》“五十度”下并有“而”字。

〔8〕寸口者 《脉经》、《千金》并作“太阴者,寸口也”。

〔9〕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千金翼方》卷二十五第二“六腑”下有“气血”二字。

〔10〕故法取于寸口也 《脉经》“法取”作“取法”。【白话解】

一问:人身的十二经都有动脉,单切寸口脉,以分析五脏六腑死生好坏的病候,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寸口的部位,是十二经经脉之气的大会合处,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正常人每一呼时,气行三寸;一吸时,气也行三寸,一呼一吸称为定息,脉气共行六寸。人在一日一夜里,一般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脉气不断地循行五十周次,环绕全身。漏水下注百刻的时间,营卫在白天循行于全身二十五周次,在黑夜也循行于全身二十五周次。这一日一夜循行五十周次,称为一周。而五十周后,又会合于手太阴。手太阴,是寸口脉,它是和人体五脏六腑气血循环互相流注的,因此,分析病候的标准,就需要切按寸口。〔1〕〔2〕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本义】

尺,《说文》云,“,度名,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规矩事也。古者寸尺,只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故从尸从乙,象布指之状,,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按如《说文》所纪,尤可见人体中脉之尺寸也。尺,阴分;寸,阳分也。人之一身,经络荣卫五脏六腑,莫不由于阴阳,而或过与不及,于尺寸见焉,故为脉之大要会也。一难言:寸口为脉之大会。以肺朝百脉而言也。此言尺寸为脉之大要会,以阴阳对待而言也。大抵手太阴之脉,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两手大指之端,其鱼际却行一寸九分,通谓之寸口,于一寸九分之中,曰尺、曰寸,而关在其中矣。【集解】

〔1〕尺寸 王文洁曰:“谓之尺者,从关以下至尺泽穴得一尺,故名曰尺,是尺内阴脉所属;谓之寸者,从关以上至鱼际得一寸,故名曰寸,是寸口内阳脉所属。”

〔2〕脉之大要会 《脉经》卷一第四“要会”作“会要”。玄医曰:“大要会者,诸阳经病,皆验于寸;诸阴经病,皆验于尺,故阴阳病脉平脉,其气来会在尺寸,其要大也。”〔1〕〔2〕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3〕〔2〕内,阳之所治也。【本义】

关者,掌后高骨之分,寸后尺前两境之间,阴阳之界限也。从关至尺泽谓之尺,尺之内,阴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寸口之内,阳所治也。【集解】

〔1〕从关至尺 丹波元胤曰:“关字是分界之义,非指掌后高骨为关部之谓也。盖以自掌后横纹至尺泽,总为一尺一寸。而分其一尺中之一寸近掌者,谓之为尺,以其一寸中之九分,谓之为寸口,寸口与尺,中间相隔一分之地,谓之为关。”

〔2〕阴阳 袁崇毅曰:“所谓阴阳者,上下也,决非经络气血脏腑。观十八难二节三部九候云云自知。”张寿颐曰:“寸居于上,故谓之阳。尺位于下,故谓之阴。”马莳曰:“治之为言属也。”

〔3〕是寸口内 《千金翼方》卷二十五第二无“口”字,与《难经集注》同。〔1〕

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本义】

寸为阳,尺为阴。阳上而阴下,寸之下尺也,尺之上寸也。关居其中,以为限也,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此之谓欤。分,犹别也。【集解】

〔1〕故分寸为尺,为尺为寸 徐大椿曰:“此二句释尺寸二字极明晓,言关上分去一寸,则余者为尺;关下分去一尺,则余者为寸。”袁崇毅曰:“脉之三部,以关为界。别于寸者皆属尺,别于尺者皆属寸。”〔1〕〔2〕

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本义】

老阴之数终于十,故阴得尺内之一寸;老阳之数极于九,故阳得寸内之九分。【集解】

〔1〕尺内 《难经本义疏》引《辨真经释》“尺内”作“尺中”。

〔2〕寸内 古林正祯曰:“曰尺内,曰寸内,则为一尺一寸可知。蔡西山、熊宗立、王文洁三说,得《难经》本旨,不可从《千金》一尺之说。”张寿颐曰:“关以下至尺泽,皆谓之尺,而诊脉则止候关下一寸;关以上至鱼际,皆谓之寸,而诊脉止候关上九分,故曰 ‘尺中一寸,寸口九分’也。”〔1〕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本义】

寸为尺之始,尺者寸之终。云尺寸者,以终始对待而言。其实则寸得九分,尺得一寸,皆阴阳之盈数也。庞安常云:“越人取手太阴之行度鱼际后一寸九分,以配阴阳之数。”盖谓此也。【集解】

〔1〕终始 《广雅·释言》:“终,竟也。”犹言末了。《释诂》:“始,初也。”犹言开始。【白话解】

二问:诊脉部位有尺和寸的名称,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尺和寸的部位,是脉气会合而极其紧要的地方。从关部到尺泽,是尺部范围之内,属于阴气所主;从关部到鱼际,是寸部范围之内,属于阳气所主。所以分开关部以上的一寸,向下就是尺部;分开关部以下的一尺,向上就是寸部。阴只取尺内的一寸,阳只取寸口的九分,尺和寸的起止,共为一寸九分,因此叫做尺寸。〔1〕〔2〕

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3〕有关有格,何谓也?【本义】

太过、不及,病脉也;关格,覆溢,死脉也。关格之说,《素问·六节脏象论》及《灵枢》第九篇、第四十九篇,皆主气口、人迎,以阳经取决于人迎,阴经取决于气口也。今越人乃以关前关后言者,以寸为阳而尺为阴也。【集解】

〔1〕有阴阳相乘 《卢经裒腋》引通庵云:“‘相乘’当作‘相乖’,乃孤阳独阴,上下乖离之脉,不病而死也。”马莳曰:“阴阳者,寸部尺部也。相乘者,脉越本位,阴脉乘阳部,阳脉乘阴部也。”

〔2〕有覆有溢 《类说》引“覆”作“伏”。

〔3〕有关有格 马莳曰:“关则有界限之意,所乘之部,不容他脉之得出也。格则有格拒之意,本脉之部,不容正脉之转入也。”〔1〕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1〕过;减者,法曰不及。【本义】

关前为阳,寸脉所动之位。脉见九分而浮,九,阳数,寸之位浮,阳脉,是其常也。过,谓过于本位,过于常脉;及,谓不及本位,不及常脉,是皆病脉也。【集解】

〔1〕法曰 《千金翼方》卷二十五第二“法曰”均作“谓之。”〔1〕

遂上负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本义】

遂者,隧也,径行而直前也。谢氏谓遂者,直上直下,殊无回于之生意。有旨哉!经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以阳气不得营于阴,阴遂上出而溢于鱼际之分,为外关内格也。外关内格,谓阳外闭而不下,阴从而内出以格拒之,此阴乘阳位之脉也。【集解】

〔1〕阴乘之脉 张寿颐曰:“阳部之脉,不止九分,而遂上鱼,则关后阴部之脉,并加之阳部矣,故曰阴乘,而谓之溢。”〔1〕

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本义】

关后为阴,尺脉所动之位,脉见一寸而沉。一寸,阴数,尺之位沉,阴脉,是其常也。过,谓过于本位,过于常脉。不及,谓不及本位,不及常脉,皆病脉也。【集解】

〔1〕关以后者 按:“以”当作“之”。应据《脉经》改,与上“关之前者”句式一律。〔1〕

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本义】

经曰: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以阴气不得营于阳,阳遂下陷而覆于尺之分,为内关外格也。内关外格,谓阴内闭而不上,阳从而外入以格拒之,此阳乘阴位之脉也。【集解】

〔1〕阳乘之脉 张寿颐曰:“阴部之脉,不止一寸,而遂入尺,则关前阳部之脉,并加之于阴部矣,故曰阳乘,而谓之覆。乘者,加也,盖阴部之脉加于阳部,则阳脉独盛,而阴脉独亡;并阳部之脉加于阴部,则阴脉独盛,而阳脉已亡。是阴阳二气,偏胜已极,故为阴阳关闭,上下格拒,两不交通,必死之证。”〔1〕

故曰覆溢。【本义】

覆,如物之覆,由上而倾于下也。溢,如水之溢,由内而出乎外也。【集解】

〔1〕故曰覆溢 《千金翼方》无此四字。虞庶曰:“阴阳不相荣,脉乃上鱼入尺,故曰覆溢。”按:“覆”应参前作“伏”。〔1〕〔2〕

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本义】

覆溢之脉,乃孤阴独阳,上下相离之诊,故曰真脏之脉,谓无胃气以和之也。凡人得此脉,虽不病犹死也。此篇言阴阳之太过不及,虽为病脉,犹未至危殆。若遂上鱼入尺,而为覆溢,则死脉也。此遂字,最为切紧,盖承上启下之要言。不然,则太过不及,阴阳相乘,关格覆溢,浑为一意,漫无轻重矣。或问此篇之阴阳相乘,与二十篇之说同异?曰:此篇乃阴阳相乘之极而为覆溢。二十篇则阴阳更相乘而伏匿也。更之一字,与此篇遂字,大有径庭。更者,更互之更。遂者,直遂之遂。而覆溢与伏匿,又不能无辨。盖覆溢为死脉,伏匿为病脉,故不可同日语也。此书首三篇,乃越人开卷第一义也。一难言寸口,统阴阳关尺而言。二难言尺寸,以阴阳始终对待而言。关亦在其中矣。三难之覆溢,以阴阳关格而言,尤见关为津要之所。合而观之,三部之义备矣。一、二难言阴阳之常,三难言阴阳之变。【集解】

〔1〕是其真脏之脉 《千金翼方》作“是真脏之见也”。

〔2〕人不病而死也 《千金翼方》作“得此脉者,人不病自死”。【白话解】

三问:脉象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脉象不相协调,因而有伏、有溢,有关、有格的不同,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在关部前的寸部,是阳脉搏动之处,脉形应该是长九分而呈浮象,超过九分的叫做太过,不满九分的叫做不及。直向上冲达到鱼际的,叫做溢脉。这是阳气闭塞于外而阴气自奋格拒于内,为阴盛与阳不相协调的脉象。关部后的尺部,是阴脉搏动之处,脉形应该长一寸而现沉象。超过一寸的叫做太过,不满一寸的叫做不及。直向下行深入尺部的,叫做伏脉。这是阳气闭塞于内而阴气自奋于外,为阳盛与阴不相协调的脉象。以上都是真脏脉的表现,病人虽然不见明显的症状,也往往会死亡的。〔1〕

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

〔2〕〔3〕〔4〕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本义】

呼出为阳,吸入为阴。心肺为阳,肾肝为阴,各以部位之高下而应之也。一呼再动,心肺主之;一吸再动,肾肝主之;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脾之候也。故曰: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在中者,在阴阳呼吸之中。何则?以脾受谷味,灌溉诸脏,诸脏皆受气于脾土,主中宫之义也。【集解】

〔1〕阴阳 徐大椿曰:“阴阳,谓脉之属于阴、属于阳也。”

〔2〕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任锡庚曰:“此节以呼吸为法,以候脉之阴阳,非脏之本体。心肺专司呼,肝肾专司吸也。以呼为阳,候心肺脏中之阳;以吸为阴,候肝肾脏中之阴。”玄医曰:“呼出为阳,吸入为阴。心肺在膈上,为阳,主上;肾肝在膈下,为阴,主下,故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而一呼脉二至,心肺主之;一吸脉二至,肾肝主之;呼吸之际有一至,脾主之。谓之定息者,定,决也,正也。呼移吸之际,息暂静而决于呼吸之间也。而又吸移呼之际,亦有一定,犹闰月之余,故曰闰以太息。然则大约呼吸前后一息中脉当六至,故《五十营篇》曰:‘呼吸六息,脉行六寸。’乃合一至一寸也。盖谓呼吸定息,脉五动者,五脏各一动,其余一动,闰余也,故谓一息五至可也,言其详,则谓一息六至亦可也。其脉在中,言呼与吸之间也。”

〔3〕呼吸之间 按:脾居中州,介乎阴阳上下之交,故曰呼吸之间。

〔4〕脾受谷味也 按:“味”字疑作“气”,应据吕广注改。山田业广谓徐大椿以“受谷味”三字为赘词,未必是。〔1〕〔2〕

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本义】

浮为阳,沉为阴,此承上文而起下文之义。【集解】

〔1〕浮者阳也 玄医曰:“脉循行皮肤血脉之间,在肌肉之上,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名曰浮,心肺阳也,其脉当浮。”

〔2〕沉者阴也 玄医曰:“脉循行筋膜骨边,在肌肉之下,按之有余,举之不足,名曰沉,肾肝阴也,其脉当沉。故阴阳脉法,宜因浮沉而别也。”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1〕〔2〕。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3〕〔4〕〔5〕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本义】

心肺俱浮,而有别也。心为阳中之阳,故其脉浮而大散;肺为阳中之阴,其脉浮而短涩。肝肾俱沉,而有别也。肝为阴中之阳,其脉牢而长;肾为阴中之阴,其脉按之濡,举指来实。古益袁氏谓肾属水,脉按之濡,举指来实,外柔内刚,水之象也。脾说见前。【集解】

〔1〕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徐大椿曰:“呼出心与肺,故俱浮。心属火,故其象大散;肺属金,故其象短涩,此心肺之本脉,而浮则其所同者也。”张寿颐曰:“心肺在上,故其脉俱浮。惟心气发皇,如夏令畅茂之象,合德于火,故脉大而散,言其飞扬腾达、如火焰之飙举,非涣散不收之散脉。肺气肃降,如秋令收敛之状,合德于金,故脉短而涩,言其抑降静穆,如金体之凝重,非涩而不流之涩脉。”

〔2〕按之濡 《脉经》卷一第九“濡”作“耎”。《太平圣惠方》卷一《辨阴阳脉法》“濡”作“沉软”。按:“濡”即“耎”字变体。慧琳《音义》卷三十二引《博雅》云:“耎,弱也。”“软”乃“濡”之俗字。

〔3〕举指来实者肾也 按:《太平圣惠方》“实”作“疾”。核之五难,作“疾”是。徐大椿曰:“吸入肾与肝,故俱沉。肝属木,故其象牢而长;肾属水,故其象濡而实,此肝肾之本脉,而沉则其所同者也。”张寿颐曰:“肝禀春升之性,合德于木,故脉坚。牢以其坚固不摇,非三部沉实之牢脉;长以状其挺秀端直,亦非上鱼入尺之长脉。肾禀冬藏之性,合德于水,故脉耎而外柔内刚。耎以言其态度之冲,非耎弱萎靡之耎脉;实以言其体质之沉著,亦非实大坚强之实脉。”

〔4〕其脉在中 玄医曰:“脾者中州,故其脉但和缓,在浮沉之间。”

〔5〕阴阳之法 《千金》卷二十八第二、《太平圣惠方》卷一“之法”并作“之脉”,是。

脉有一阴一阳,—阴二阳,一阴三阳;有—阳一阴,一阳二〔1〕〔2〕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邪?然:此言者,〔3〕〔4〕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

〔4〕〔5〕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5〕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6〕;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7〕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本义】

又设问答,以明阴阳。脉见于三部者,不单至也,惟其不单至,故有此六脉相兼而见。浮者,轻手得之;长者,通度本位;滑者,往来流利,皆阳脉也。沉者,重手得之;短者,不及本位;涩者,往来凝滞,皆阴脉也。惟其相兼,故有一阴一阳,又一阳一阴,如是之不一也。夫脉之所至,病之所在也。以脉与病及经络脏腑参之,某为宜,某为不宜,四时相应不相应,以名病之逆顺也。【集解】

〔1〕如此之言 按:“之言”二字误倒,应据《脉经》第一、《千金》卷第二十八乙正。

〔2〕然此言者 《千金》作“然经言如此者”。

〔3〕浮沉长短滑涩 徐大椿曰:“浮沉长短以形言,滑涩以质言,三阴三阳互见之象,举其例而言,亦互相错综,非一定如此。但浮沉可以相兼,而滑涩长短不得并见,亦所当晓。”

〔4〕滑者长者 按:“滑”、“长”两字误倒,律以下文短者、涩者,则上文自当曰长者、滑者,文才相对,应据《脉经》乙正。

〔5〕所谓 《千金》“所谓”作“所以言”。下“所谓一阳一阴”句同。

〔6〕谓脉来浮而涩也 《难经章句》云:泰定本“浮”作“滑”。

〔7〕名病逆顺也 《千金》、《太平圣惠方》“名病”并作“言病之”。徐大椿曰:“逆顺,如心脉宜浮,肾脉宜沉,则为顺;若心脉反沉,肾脉反浮则为逆,此又见脉无定体,因经而定逆顺也。”【白话解】

四问:脉象有区别阴阳的方法,是怎么说的?

答:呼出之气,与心肺相应,吸入之气,与肝肾相应。在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中间,脾的脉气,就涵于呼吸沉浮之中。浮脉属于阳,沉脉属于阴,所以说,脉象有阴阳的区别。

心和肺都是浮脉,那么怎样来区分呢?

答:浮脉兼有或大或散之感的,就是心脉;浮脉兼有或短或涩之感的,就是肺脉。

肝和肾都是沉脉,那么怎样来区分呢?

答:牢而脉形直长的,就是肝脉;按之沉软,举指轻按而脉来疾速有力的,就是肾脉。脾居中焦,它的脉就涵在呼吸沉浮之中。掌握这几点就可以区别脉象的阴阳。

脉象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又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像这样说,难道寸口有六种脉象一齐搏动吗?

答:这样说,并不是说六种脉一齐搏动,而是说脉有浮、沉、长、短、滑、涩六种脉象。浮是阳脉,滑是阳脉,长是阳脉;沉是阴脉,涩是阴脉,短是阴脉。所云一阴一阳,是说脉来沉而兼滑;一阴二阳,是说脉来沉而滑长;一阴三阳,是说脉来浮滑而长之中,有时又出现沉象。所云一阳一阴,是说脉来浮而兼涩;一阳二阴,是说脉来长而沉涩;一阳三阴,是说脉来沉涩而短之中,有时又出现浮象。这些就要分别用各经(十二经)所在部位,以说明病的逆和顺。〔1〕〔2〕

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3〕〔4〕〔3〕,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4〕〔3〕〔4〕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3〕〔4〕〔5〕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4〕〔6〕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本义】

肺最居上,主候皮毛,故其脉如三菽之重。心在肺下,主血脉,故其脉如六菽之重。脾在心下,主肌肉,故其脉如九菽之重。肝在脾下,主筋,故其脉如十二菽之重。肾在肝下,主骨,故其脉按之至骨,举指来实,肾不言菽,以类推之,当如十五菽之重。今按此法,以轻重言之,即浮中沉之意也。然于《枢》、《素》无所见,将古脉法而有所授受邪?抑越人自得之见邪?庐陵谢氏曰:此寸关尺所主脏腑,各有分位。而一部之中,脉又自有轻重。因举陵阳虞氏说云:假令左手寸口如三菽之重得之,乃知肺气之至。如六菽之重得之,知本经之至,余以类求之。夫如是,乃知五赃之气,更相溉灌,六脉因兹亦有准绳,可以定吉凶,言疾病矣,关尺皆然,如十难中,十变脉例而消息之也。【集解】

〔1〕脉有轻重 山田业广引《难经评林》曰:“脉有轻重,诊脉下指之轻重,非言脉之轻重。”草刈三越曰:“脉有轻重者,浮中沉之别候也,皮毛、血脉、肌肉、筋骨者,人身之五体也。五体者,五脏之气所主发也,故各以其主候之者也。”

〔2〕持脉 徐大椿曰:“持脉,即按脉也。”

〔3〕三菽之重 六菽之重 九菽之重 十二菽之重 张寿颐曰:“此言诊脉时下指轻重之分,即所以辨别五脏之气。如三菽,则最轻以察浮部之脉,此属于肺气者;稍用力加重得之,则属于心气者;又递加重以按脾气、肝气、肾气。此即承上四难‘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脏在中’而言,于五脏高下之体合符,则脉气浮沉,自当如是。”丹波元胤曰:“菽,大豆也。谓医之以指按脉,在病者肤肉上,觉得其有轻重若此也。盖三部之上,各有一菽之重,故合三部而称三菽,非一部之上若有三菽之重也。六菽之重,三部各有二菽之重;九菽之重,三部各有三菽之重;十二菽之重,三部各有四菽之上重;按之至骨,则其深至矣,更不复言轻重矣。”

〔4〕部 《伤寒论》平脉法引“部”并作“气”。

〔5〕举指 《脉经》卷一第六、《千金》卷二十八第二“指”并作“之”。

〔6〕肾部也 按:《伤寒论》平脉法成注引“肾部也”下有“各随所主之分,以候脏气”十字。似应据补。检虞庶注:“夫如是乃知五脏之气,更相溉灌,六脉因兹亦有准绳,可以定吉凶,可以言疾病。”是虞注所据本亦有“各随”十字,故其注云然。周学海曰:“脉,血也;其动,气也。肾间水火,真气所蒸。按之至骨,则脉道阻。其气过于指下,微举其指,其来觉疾于前,此见肾气蒸动,勃不可遏,故曰肾部也。注家多忽过‘举指’二字,遂使来疾无根,且按至骨而来转疾,此牢伏之类,岂所以定平人脉气之部分与。”【白话解】

五问:诊脉时,举按有轻有重,为什么这样说呢?

答:开始诊脉,指力如三粒大豆的重量,和皮毛有相感的脉象,是肺气;如六粒大豆的重量,和血脉有相感的脉象,是心气;如九粒大豆的重量,和肌肉有相感的脉象,是脾气;如十二粒大豆的重量,和筋相平的脉象,是肝气;按之至骨,把指略微上抬,就感到脉来急速有力的,是肾气。所以说,切脉在指法上是有轻有重的。〔1〕

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2〕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3〕是阴阳虚实之意也。【本义】

浮沉,以下指轻重言。盛虚,以阴阳盈亏言。轻手取之而见减小,重手取之而见实大,知其为阴盛阳虚也。重手取之而见损小,轻手取之而见实大,知其为阳盛阴虚也。大抵轻手取之阳之分,重手取之阴之分。不拘何部,率以是推之。【集解】

〔1〕阴盛阳虚,阳盛阴虚 虞庶曰:“人之所禀者,阴阳也。阴阳平,权衡等,则无更虚更实之证。今言盛与虚,则为病之脉。”徐大椿曰:“此与上文脉有阴阳之法不同,上文言脉之属于阴、属于阳,平脉也。此则言阴分之脉与阳分之脉,有太过、不及,病脉也。”

〔2〕浮之损小,沉之实大 袁崇毅曰:“浮之实大者,气盛也;沉之实大者,血盛也。气实乃可外达,血足脉自实大,而不克呴之使浮。此章是以轻重分阴阳,而阴阳又指气血而言。”

〔3〕是 《千金》卷二十八第八“是”下有“谓”字。【白话解】

六问:脉象有阴盛阳虚,有阳盛阴虚,为什么这样说呢?

答:浮取它,感到脉象减弱细小,沉取它,感到脉象充实洪大,因此叫做阴盛阳虚。沉取它,感到脉象减弱细小,浮取它,感到脉象充实洪大,因此叫做阳盛阴虚。这就是所说阴阳虚实的意思。〔1〕〔2〕

七难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3〕〔4〕〔5〕〔6〕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7〕〔8〕〔9〕〔10〕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11〕敦。此六者,是平脉邪?将病脉邪?然:皆王脉也。【本义】

六者之王说见下文。【集解】

〔1〕少阳之至 《素问·平人气象论》林校引《扁鹊阴阳脉法》“至”作“脉”。吕广曰:“少阳王正月、二月,其气尚微少,故其脉来进退无常。”

〔2〕乍 按:“乍”犹“或”,不定之意。《一切经音义》引《仓颉》:“乍,两辞也。”

〔3〕阳明之至 吕广曰:“阳明王三月、四月,其气始萌未盛,故其脉来浮大而短。”

〔4〕太阳之至 吕广曰:“太阳王五月,六月,其气太盛,故其脉来洪大而长。”

〔5〕洪 《脉经》卷一《脉形状指下秘诀》:“洪脉,极大在指下。”

〔6〕太阴之至 吕广曰:“少阴王七月、八月,乘夏余阳,阴气未盛,故其脉紧大而长。”按:“太阴”应作“少阴”,与下误倒。《脉经》卷五引《扁鹊阴阳脉法》第二:“少阴之脉,七月、八月甲子王,太阴之脉,九月、十月甲子王。”应据乙正。

〔7〕紧大而长 《脉经》卷五“大”作“细”。

〔8〕少阴之至 吕广曰:“太阴王九月、十月,阳气衰而阴气盛,故其脉来紧细而微。”

〔9〕紧细 《脉经》卷一:“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

〔10〕厥阴之至 吕广曰:“厥阴王十一月、十二月,阴气盛极,故言厥阴,其脉来沉短以敦。敦者,沉重。”

〔11〕沉短而敦 按:《脉经》“敦”作“紧”是。厥阴为阴之尽,其脉沉短而紧,正与冬令深藏固密之义相合。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本义】

上文言三阳三阴之王脉。此言三阳三阴之王时,当其时则见其脉也。历家之说,以上古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为历元,盖取夫气朔之分齐也。然天度之运,与日月之行,迟速不一,岁各有差。越人所谓冬至之后得甲子,亦以此欤!是故气朔之不齐,节候之早晚,不能常也。故丁氏注谓:冬至之后得甲子,或在小寒之初,或在大寒之后。少阳之至始于此,余经各以次继之。纪氏亦谓:自冬至之日,一阳始生,于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脉王也。若原其本始,以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常例推之,则少阳之王,便当从此日始,至正月中,余经各以次继之。少阳之至,阳气尚微,故其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犹有阴也,故其脉浮大而短。太阳之至,阳盛而极也,故其脉洪大而长。阳盛极则变而之阴矣,故夏至后为三阴用事之始。而太阴之至,阴气尚微,故其脉紧大而长。少阴之至,阴渐盛也,故其脉紧细而微。厥阴之至,阴盛而极也,故其脉沉短以敦。阴盛极则变而之阳,仍三阳用事之始也,此则三阳三阴之王脉,所以周六甲而循四时,率皆从微以至乎著,自惭而趋于极,各有其序也。袁氏曰:春温而夏暑,秋凉而冬寒,故人六经之脉,亦随四时阴阳消长迭运而至也。刘温舒曰:《至真要论》云: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亦随天地之气卷舒也,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类,则五运六气四时,亦皆应之,而见于脉尔。若《平人气象论》:太阳脉至,洪大而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难经》引之以论三阴三阳之脉者,以阴阳始生之浅深而言之也。篇首称经言二字,考之《枢》、《素》无所见。《平人气象论》虽略有其说而不详,岂越人之时,别有所谓上古文字耶?将《内经》有之,而后世脱简耶?是不可知也。后凡言经言而无所考者,义皆仿此。【白话解】

七问:医经上说:少阳时令的脉搏,是忽大忽小,忽短忽长;阳明时令的脉搏,是浮大而短;太阳时令的脉搏,是洪大而长;少阴时令的脉搏,是细而长;太阴时令的脉搏,是紧细而又不足;厥阴时令的脉搏,是沉短而紧。这六种脉,是正常脉呢?还是病脉呢?

答:这些都是符合时令季节的旺脉。

问:它和时气的相应,是在哪些月,各旺多少天呢?

答:从冬至以后,遇到第一个甲子日,是少阳当旺的时期;再遇到第二个甲子日,是阳明当旺的时期;再遇到第三个甲子日,是太阳当旺的时期;再遇到第四个甲子日,是少阴当旺的时期;再遇到第五个甲子日,是太阴当旺的时期;再遇到第六个甲子日,是厥阴当旺的时期。每一当旺的时期,各为六十天,六六三百六十天,就成为一年。这就是三阳三阴在一年中当旺时日的大概情况。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1〕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2〕〔3〕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4〕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本义】

肾间动气,人所得于天以生之气也。肾为子水,位乎坎,北方卦也,乃天一之数,而火木金土之先也。所以为生气之原,诸经之根本,又为守邪之神也。原气胜则邪不能侵,原气绝则死,如木根绝而茎叶枯矣。故寸口脉平而死者,以生气独绝于内也。此篇与第一难之说,义若相悖,然各有所指也。一难以寸口决死生者,谓寸口为脉之大会,而谷气之变见也。此篇以原气言也。人之原气盛则生,原气绝则寸口脉虽平犹死也。原气,言其体,谷气,言其用也。【集解】

〔1〕谓十二经之根本也 孙鼎宜曰:“‘谓十’八字疑衍文。《脉经》卷四第一‘谓’上有‘非’字,亦不可通。”

〔2〕肾间动气 吕广曰:“气冲之脉者,起于两肾之间,主气,故言肾间动气。”马莳曰:“按肾俞两穴,系十四椎下各开一寸五分。其命门一穴,正当十四椎下,在左右肾俞穴之中,则此命门者,后附于腰,前通于脐下一寸五分,名曰气海,所谓男子生气之海者是也,正所谓肾间动气者是也。此肾间动气者,即生气之原,人之根本也。篇内曰生气之原、曰气、曰生气,皆肾间动气也。盖有肾间动气,则有下部尺脉,此十四难之所以重夫下部尺脉也。由此观之。则寸口与尺脉俱平者,不病之脉也,有寸口而无尺脉者,死脉也。乌可泥夫一难之以寸口为主,而遗夫尺部哉。此乃越人发为八难与十四难之意,当与一难而反观之,斯无余蕴者矣。”丹波元胤曰:“肾间,则冲脉所出之地,外当乎关元之分,而三焦气之原也。‘动气’,阳气之谓。动气者,冲脉所主之气,真元之阳,三焦气化之原,而生命系焉。”

〔3〕呼吸之门 徐大椿曰:“吸入肾与肝,故为呼吸之门,即所谓‘动气’是也。”

〔4〕根绝则茎叶枯矣 《至济总录》卷十三《劳风》引“绝”作“弱”。【白话解】

八问:寸部脉正常,患者却死亡的,这怎么解释呢?

答:所有十二经脉,都连属于生气的本原。所谓生气的本原,是指两肾之间的动气。这是五脏六腑的本原,十二经脉的根源,呼吸功能的关键,三焦气化的发源地,又可称之为防御病邪侵袭的一种功能。因此说,生气是人体的根本,如果根本萎弱,那么,茎和枝叶也就都枯槁了。寸部脉正常而患者却死亡的,就是因为生气已先绝于内的缘故。〔1〕〔2〕

九难曰:何以别知脏腑之病耶?然:数者腑也,迟者脏〔3〕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本义】阳为热;脉迟者属脏,为阴为寒。不特是也,诸阳脉皆为热,诸阴脉皆为寒,脏腑之病,由是别之。

凡人之脉,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脉四至,闰以太息,脉五至,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之脉也。其有增减,则为病焉。故一息三至曰迟,不足之脉也。一息六至曰数,太过之脉也。脏为阴,腑为阳。脉数者属腑。【集解】

〔1〕何以别知脏腑之病耶 《脉经》卷一第八“何以”上有“脉”字。应据补。《类说》引“别”下无“知”字。草刈三越曰:“病字重。脏腑之别知者,四难已审之。迟数之脉,寒热之候,而阴病属脏,阳病属腑,诸病所属者脏腑,而诸邪之因者寒热也。”

〔2〕数者腑也 玄医曰:“热病多在腑者,腑,阳也,表也。以邪论之,则邪之所在,其气必实。在腑,腑阳实,故脉实。”

〔3〕迟者脏也 纪天锡曰:“《素问》云:‘邪气甚则实,真气夺则虚。’故看脉之法,虚实各异。今九难脏腑之脉,与十难相反者,盖虚实之脉异耳。据十难所言,脉甚者在脏,微者在腑。今九难言迟者在脏,数者在腑。故微甚者,五脏虚者也;迟数者,邪气实者也。数为邪实,病在腑则为热,迟为阴甚,病在脏则为寒。”玄医曰:“脏,阴也,里也。邪在脏,脏阴实,故脉迟。若脏虚,则内气虚,亦脉迟。”古林正祯曰:“此越人示大概模范而已。腑者,阳也,其病多属阳而为热,故以数为腑病;非惟数也,见诸阳脉者,皆为腑病也。脏者,阴也,其病多属阴而为寒,故以迟为脏病;非惟迟也,见诸阴脉者,皆为脏病也。数亦有脏病,脏亦有热病;迟亦有腑病,腑亦有寒病。临病察脉,不可执滞。”【白话解】

九问:从脉象上,怎样区别和晓得脏腑的疾病呢?

答:数脉主腑病,迟脉主脏病。数脉就有热证,迟脉就有寒证。许多出现阳脉的多见热证,许多出现阴脉的多见寒证。因此可以区别脏腑的病变。〔1〕

十难曰: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然:五邪刚柔相逢之意也〔2〕〔3〕〔4〕。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本义】

五邪者,谓五脏五腑之气,失其正而为邪者也。刚柔者,阳为刚,阴为柔也。刚柔相逢,谓脏逢脏,腑逢腑也。五脏五腑,各有五邪。以脉之来甚者属脏,微者属腑。特以心脏发其例,余可类推,故云一脉辄变为十也。【集解】

〔1〕一脉为十变 张寿颐曰:“一脉为十变,当云一脏之变为十脉,始能明了。”贞竹玄节曰:“一部脉有五脏五腑之邪,故为一脉十变。”

〔2〕五邪刚柔相逢之意也 杨玄操曰:“刚柔,阴阳也。邪者,不正之名。非自身王气,而水来干身为病者,通谓之邪也。”张寿颐曰:“此以五脏之气,征之于脉,各有偏胜,则谓之邪,故曰五邪。而又以五腑配之,则一脏而相乘得十,故曰刚柔相逢,犹言脏腑相胜云尔。”

〔3〕假令心脉急 马莳曰:“假令者,犹言假使也。止言一部以例诸部。”山田业广引熊氏曰:“急,犹弦也。”

〔4〕干 杨玄操曰:“干,犹乘也。”虞庶曰:“于本位见他脉,故曰相逢干也。”【白话解】

十问:一脏的脉象而变为十种脉象,这怎么解释呢?

答:这是五脏和五腑的病邪,相互乘袭传变的意思。例如心脉弦象明显的,是肝脏的病邪侵犯心;心脉弦象轻微的,是胆腑的病邪侵犯小肠。心脉大象明显的,是心的病邪自犯心脏;心脉大象轻微的,是小肠的病邪自犯小肠。心脉缓象明显的,是脾脏的病邪侵犯心;心脉缓象轻微的,是胃腑的病邪侵犯小肠。心脉涩象明显的,是肺脏的病邪侵犯心;心脉涩象轻微的,是大肠的病邪侵犯小肠。心脉沉象明显的,是肾脏的病邪侵犯心;心脉沉象轻微的,是膀胱的病邪侵犯小肠。五脏各有脏腑之邪相互乘袭影响,所以使一脏的脉象,往往能变为十种脉象。

十一难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然:〔1〕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本义】《灵枢》第五篇曰:人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按五脏肾最在下,吸气最远。若五十动不满而一止者,知肾无所资,气当先尽。尽,犹衰竭也,衰竭则不能随诸脏气而上矣。【集解】

〔1〕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 按:“人”字是衍文。吸呼两句误倒。如一难“呼吸定息”、四难“呼吸之门”、十四难“呼吸再至”均先呼后吸,则此之先吸后呼,显系误倒,应据《难经集注·四难》丁注所引“呼者因阳出,吸者随阴入”乙正。【白话解】

十一问:医经上说:脉搏不满五十次而歇止一次,是一脏已没有生气,究竟是哪脏呢?

答:人在呼气的时候,是随心肺的阳分,向外排出;在吸气的时候,是随肝肾的阴分,向内深入。现在吸入的气,不能到达肾脏,只到肝脏就返回去了。所以知道一脏没有气的,是肾脏的生气先衰竭了。〔1〕

十二难曰: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脏脉〔1〕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然: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2〕者,其心肺脉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3〕〔4〕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本义】《灵枢》第一篇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又第三篇曰: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又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又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此《灵枢》以脉口内外言阴阳也。越人以心肺肾肝内外别阴阳,其理亦由是也。纪氏谓此篇言针法,冯氏玠谓此篇合入用针补泻之类,当在六十难之后,以例相从也。【集解】

〔1〕五脏脉已绝于内 五脏脉已绝于外 吕广曰:“心肺所以在外者,其脏在膈上,上气外为荣卫,浮行皮肤血脉之中,故言绝于外也。肾肝所以在内者,其脏在膈下,下气内养筋骨,故言绝于内也。”玄医曰:“五脏脉绝于内者,脉口沉之脉不至也;五脏脉绝于外者,脉口浮之脉不至也。大抵持脉口浮之候心肺气,沉之候肾肝气。沉之脉不至,知肾肝气绝矣,然医反补心肺,则实实虚虚是矣。浮之脉不至,知心肺气绝矣,然医反补肾脏,则实实虚虚是矣。当补阳而补阴,当补阴而补阳,医杀之耳。《小针解篇》言内绝外绝者,似言脏腑,而实言阴阳内外,而不异是矣。而马氏以为越人臆说者,非。”

〔2〕心肺脉 按:“脉”是误字,应作“气”。上曰“肾肝气”,此曰“心肺气”,上下相合。作“脉”者,蒙上“五脏脉”误。

〔3〕实实虚虚 任锡庚曰:“凡补泻与所见之脉不合,皆谓实实虚虚。推其原,在见脉不真,故用针始谬。所以此章但言用针,而列于论脉之次,职此故也。”

〔4〕损不足益有余 按:“损不足”下脱“而”字,应据八十一难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