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外循环60周年纪念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09:04:22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体外循环60周年纪念集

中国体外循环60周年纪念集试读:

前言

首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50周年时,我们分会编写了这本纪念册,当时并未正式出版,仅仅在内部交流。转眼60周年来临,也是我们分会成立15周年的日子,根据常委会的讨论意见,我们决定略作修改和补充后正式出版。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当年曾经为本纪念册做过题词或写过文章的已经谢世的老领导、老专家,我们依旧保留原稿刊登在本纪念册中,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怀念。

2.对同样做过题词或写过文章的老领导、老专家,因健康原因不便打扰的,我们也以当年的落款时间予以保留。更多的篇章因来不及联系各位进行修改或补充而以原貌刊登,实在有所遗憾。

3.通过全国各地委员的协助,我们又收到一部分地区医院、个人书写的体外循环发展回顾和感悟,一并汇编入册。

4.原先编写的体外循环大事记时间截止在2008年,此次又继续续编至2018年5月,尽可能使大事记得以完整。

因为经验不足,再编时间仓促,此纪念册一定未能汇总所有应该编入其中的信息,敬请大家谅解。但是,我们始终怀着对所有为中国心脏外科和体外循环事业奉献毕生的前辈们深深的敬意,希望此纪念册的问世能给后人留下一份念想,继续鞭策我们前行!第三届、第四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主任委员黑飞龙 朱德明2018年5月一、名家寄语苏鸿熙教授中国体外循环50周年献词建档大业始无终,历届传承新历程。发展轨迹尽描绘,永无止境更深层。百花齐放春满园,诸家争鸣献心声。等待档案初成日,体外循环集体功。老骥苏鸿熙敬贺2008年8月阜外医院前院长教授孙衍庆教授

祝愿中国的体外循环事业更上一层楼。

中国体外循环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饱尝了开创事业的酸甜苦辣。历尽了坎坷,也分享了欢乐。令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中国心脏外科的突飞猛进。我国心脏直视手术数量逐年递增,开展了各类高难度的手术,辅助循环的应用挽救了许多重症患者的生命。这些不仅仅是心脏外科医生的功劳,也得益于体外循环专业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这个专业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他们刻苦、勤奋、勇于创新,使体外循环专业队伍日益强大。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在心脏外科领域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及介入性瓣膜手术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体外循环的确在某些范畴的应用在减少,但这不会影响学科的发展,而会在许多其他领域里开创新天地。它不仅在心脏外科常规手术中应用,还可应用于心肺衰竭患者的长时间心肺辅助。此外,随着对体外循环基础研究的深入,体外循环技术将会在更多学科得到拓展,深信中国的体外循环事业将会更上一层楼。孙衍庆2018年4月阜外医院前院长朱晓东院士汪曾炜教授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范关荣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前任校长中国体外循环50华诞贺词(2008年)

欣闻中国体外循环专业已经走过50周年的光辉历程,我向工作在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辅助循环几乎是同新中国的心血管外科事业同步发展起来的。早在1954年,兰锡纯教授在中国开展了第一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1956年首次开展低温麻醉下肺动脉瓣狭窄直视切开分离术。此后,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第一研究室即开始从事体外循环的研究,其于1961年研制成功的上海Ⅱ型转碟式人工心肺机,受到国家的奖励。之后又相继进行鼓泡式氧合器、膜式肺、人工心脏、过滤器及低温装置的研究;进行了助搏反搏装置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实验研制和临床应用,阐明辅助循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体外循环对抗凝、补体、白细胞、血小板、氧自由基等影响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涌现出一批诸如叶椿秀等著名专家,受到人们的尊敬。

如今,体外循环专业已成为一门日臻完善的成熟技术,有力辅助着心脏血管外科的迅速发展,其为中国的心脏外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做出卓越的贡献。谨此,我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范关荣2008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庄建教授

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丁文祥教授

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

上海新华医院院长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

上海市小儿先心病研究所所长

体外循环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世纪多,为心脏外科的发展做出划时代的贡献。无数大师为此学科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硕果累累!可敬,可贺!摆在我们新一代的同道们面前,仍然是前程遥远,探无止境,人工体外循环距离理想的符合生理的内循环标准还是任重道远。

同道们,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们,时代要求我们不停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去占领,达到美好的未来!丁文祥于上海写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15周年华诞阜外医院胡小琴教授二、珍贵历史照片图1 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手术所用的指压式Lillehei人工心肺机(1958年)图2 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所用的Dewall鼓泡式氧合器(1958年)图3 苏鸿熙教授图4 苏鸿熙教授带领手术组手术图5 与苏鸿熙教授合影(2008年),前排左起苏教授、李佳春,后排左起龙村、胡小琴图6 1957年石美鑫教授领导研制国产第一台静立垂屏式人工肺,经大量动物实验后于1959年9月应用于临床,大大促进了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上海中山医院体外循环动物实验图7 北京Ⅰ型指压泵(1958年)图8 早期低温手术-阜外医院(右二尚德延教授)(1956年)图9 阜外医院徐守春(右)陈光华医生(左)在做体外循环图10 阜外医院早期体外循环手术图11 阜外医院早期体外循环工作场景(灯下为反映手术野的镜子),术者郭加强,麻醉尚德延,体外循环徐守春图12 阜外医院针麻下体外循环,麻醉桌右上方为针麻仪图13 人工心肺机原始类型:指压泵+螺旋管鼓泡氧合器图14 北京友谊医院早期体外循环手术(孙衍庆、吴兆荣等)图15 1956—1958年手工制作鼓泡式氧合器图16 1956—1958年螺旋管鼓泡式氧合器图17 广东早期体外循环工作场景图18 福建李温仁教授(左二)、谢维泉教授(右二)带研究生进行高压氧舱内体外循环动物实验图19 第一台国产人工心肺机示意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