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馋:董克平饮馔笔记(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15:08:52

点击下载

作者:董克平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口头馋:董克平饮馔笔记(下册)

口头馋:董克平饮馔笔记(下册)试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由中国著名美食家董克平先生撰写的美食文化随笔。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空间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各有特色,时间上五千年绵延而屡有变迁,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相互颉颃。这些地域美食的特色、美食文化的历史流变、中国美食文化的现状,便是本书所要呈现给读者的。序俺吃不惯徐小平

这个笑话,是流行在我北大朋友之间的一个非常经典的笑话,朋友们在二十几年前,常常为这个笑话捧腹;朋友们在二十几年后,见面依然会谈及这个笑话,并再次为这个笑话而笑得腹痛。可惜这个笑话知道的人并不多,因为没有人把它写出来发表。

故事是这样的:

1983年到1987年间,我在北大团委文化部以及北大艺术团从事校园文化工作,身边聚集了一批朋友,经常到我住的简易房里来聚会。

聚会就是聊天吃东西。常常有人在我那简陋的临时住房里露一手厨艺,把自己家乡的特色菜生吞活剥地做出来供大家享受。还记得大学同学之间煮食聚餐的那些欢乐场景吧,虽然自己做的东西往往不好吃,甚至很难吃,但在同学少年的亲情聚会中,很少有人真正在乎食物的味道,真正美味以及永远难忘的,是友谊、是欢乐、是对学生生活的体验、是对人生幸福的品尝……

我的这群朋友中,什么人都有,其中有一个河北山村来的真正土得掉渣的农村孩子,叫孙兆华,还有一个北京来的真正牛得响铃的城市小伙,叫董克平。我要讲的笑话,就发生在他们之间。

话说那天在我家,董克平向大家宣布要做一道五星酒店里的大菜给大家开荤,这道菜的名字,叫“奶油蘑菇”。美食家小董当时就已经显示出自己不仅会吃,而且会说的天才——难怪几十年后成为知名的食客呢!——他形容奶油蘑菇的美味,已经说了好久了,大家听得口里不断流奶油,耳朵里也慢慢长出蘑菇来了,但就是不见他的美食。这天,奉献奶油蘑菇的时刻终于到来,我们大家听任他在厨房里跑进跑出,叮叮当当忙成一团,而各自也已经饥肠辘辘,等待着小董的奶油蘑菇,来满足一下物质还不富足时代的一次飧享。

奶油蘑菇,在小董的自言自语的嘻哈饶舌节奏中端了上来。我记得董克平像所有热爱自己职业的大厨那样,扬扬得意地从碗中夹了一块他制作的珍馐,送到我的嘴里——我是老师,也是主人,让一部分人先吃起来,徐老师优先!

看见我在那里咀嚼,董克平满怀希望地问:“怎么样?”我知道他在等待我夸奖他:“美极了,这样的美食,使人欲仙欲死!”我经常用极端的形容词来形容生活中的某些细节存在,以唤醒人们对眼前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但当时我品着董克平这道已经名满燕园的“奶油蘑菇”,嘴里所有顶级形容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反复咀嚼,仔细体验,询问味蕾,搜索记忆,想找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述我当时的感受,在把他的作品一口吞下去之后,我说:我靠!真棒,真棒,嗯,真他妈棒!

我的词汇,空前单调,但我的热情,一如既往。在我的赞美声中,大家一哄而上,开始了这次终生难忘的美食行动。平时营养都不那么充分的朋友们,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夹在嘴里,夸在口里,都说董克平做的这个奶油蘑菇真棒,真棒,真他妈棒!

一时无话,大家进入到聚餐的冷场期,只闻唇齿唧唧声,不听同学喳喳叫。不知为何,谁也不想说话,至少谁也不想说的那种场景,只是嘟嘟囔囔地说“好吃”“真棒”“不错”“有味”之类的词组。

就在此时,平时不说话的孙兆华,在细嚼慢咽、像做论文似地完成了对董氏“奶油蘑菇”的鉴赏和分析之后,放下了筷子。他满脸惭愧、心存自卑、无限感慨、不甘落后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唉,俺吃不惯!”

俺吃不惯!

孙兆华这句话一说出口,出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况,所有人,所有绷着脸在体验董克平奶油蘑菇的朋友们,包括我老人家,突然完全一致地发出一阵哈哈哈哈哈哈大笑,笑得我的小屋几乎要倒塌,笑得我的餐桌几乎要腾飞,笑得我在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写作这篇短文时,还能听到当时的那阵笑声!

俺吃不惯!

不仅是孙兆华吃不惯,事实上徐老师“俺”也吃不惯,在座的所有人,除了五星大厨董克平之外,每一个“俺”,其实都在不惯地吃!这道传奇中的奶油蘑菇,实在难吃极了、难吃疯了、难吃死了、难吃到了不能吃的水平了!

但城市人的“教养”、大学生的风度、文明人的虚伪,使得每个人都憋着真情实感,就是不说。为了不让热情洋溢地奉献了这道“美味”的董克平同学扫兴、伤心、绝望、痛苦,我们让自己的口腹忍受着扫兴、伤心、绝望、苦痛,把一次满足口腹之欲的聚餐,变成了一场争风度、比涵养、爱朋友、苦自己的伪善大会。

不过,这件事情之所以可笑无比,还有另外一个隐情:由于董克平那疯狂的自信,使得大家对自己的审美能力产生了怀疑,既然是五星酒店的名菜,肯定是一道山珍美味,而我们居然觉得不好吃!很可能问题并不出在蘑菇身上,而出在我们自己嘴上:我们这些土鳖,无法消受奶油蘑菇这样的高级食品,觉得不好吃,只是我们自己吃不好,而不是董克平做不好,而不是“奶油蘑菇”真难吃!

所以,在这一瞬间,孙兆华这句“俺吃不惯”,彻底引爆了我们的大笑。笑声中,我们把现代文明里所有的悖论、荒诞、虚伪和无奈都喷发了出来。笑自己,笑蘑菇,笑董克平的自信,笑孙兆华的纯真,笑自己几分钟前丧失的自我,笑自己此时此刻的还原……还笑伪善原来也可以保护人,笑自信原来也可以吃死人,最后,笑皇帝的蘑菇确实很难吞!

……

二十多年过去了,董克平做着他的奶油蘑菇,成了一个写食主义者;孙兆华品着他的奶油蘑菇,不知道在哪里采他的人生蘑菇。当时的那些同学,已经纷纷浪迹在天涯海角,采摘着各自理想中的奇芝珍菌,品尝着各种难吃的、好吃的、主动的、被迫的“奶油蘑菇”……

这个小小的人生插曲,极大地丰富了我在北大的生活,因为,迄今为止,我们这些朋友只要一见面,一定会把当时那个场景,从头到尾细细地回忆一遍,最后大家发一声喊:“俺吃不惯!”

然后一醉方休,大笑而去!第三辑老饕但识旧味长春饼

2月4日是农历节气中的立春。自这一天起,气温开始回暖,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

立春,过去是节日,现在是节气,各地都有在这一天吃春饼的习俗,是为“咬春”。这一习俗始于汉朝,至唐代逐渐形成了风气。《关中记》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杜甫的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就是对当时情景的描写。宋代则把春饼做到了登峰造极,《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这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想象的了。明清依旧保留着这样的习俗,还从春饼中分化出了更美味、更方便食用的油炸品种——春卷,并忝列满汉全席128道点心之一。春饼作为一种民俗食品,也流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元初契丹人耶律楚材就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一诗,诗中所说的粉丝、葱白、蒌蒿、韭黄等和汉族地区的并无二致。立春那天吃春饼、春卷,已经是全国性的习俗了。

春饼好吃在于它的配菜,各地物产不同,配菜因地制宜,种类繁多。北京的有酱肉、春菠菜、绿豆芽、韭黄、香椿芽、粉丝等,到了沿海就可以加进虾仁等海产品,长沙则有当地的特产腊肉,江南一带会加进新鲜的竹笋丝,四川以及潮汕地区还有甜的馅料,可谓丰富多彩,五花八门,都是融进了当地的特产,富有地方特色。但突出不变的是要有鲜嫩的时令菜蔬,包括新鲜的野菜,紧紧扣住春天的味道。

在20世纪60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中,习俗作为“四旧”之一,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即使还有,也只剩下了简单和粗鄙。世俗生活的情趣,被盲目的政治口号挤压成无奈。百姓的日子本就比较清苦,一般人家平日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原本想借由某种节日打打牙祭、改善生活的想法,也不得不在革命的熔炉中化作了一缕轻烟。作为传统文化的民俗被虚妄的口号革了命,真不知这样的政治运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年,随着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发展、生活的稳定,习俗慢慢地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立春这一天春饼又回到百姓的餐桌上。立春日吃春饼的习俗,说到底是人们对春天的盼望,这其中还有养生的意义。古人讲“适时而食”,“咬春”之际,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菠菜、豆芽、荠菜、芥菜、香椿芽等,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实为春季养生之必需!这也是生活的情趣,一种对繁复工作的调剂和冲减。

吃过春饼,春天也就来了。春饼、春卷就是人们心目中春天的象征,对于那些离家的游子,春饼或许还是一种浓浓的无法化开、无法忘记的乡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也叫“端午节”,俗称“粽子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于是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端午节是个传统节日,这一天不可缺少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说是为了压邪;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的三闾大夫屈原,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赛龙舟要在有水面的地方才能进行,水面少的地区,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吃粽子了。各地风俗不同,物产不同,粽子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猪油溶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广式月饼

中国地域辽阔,饮食习惯多有不同,“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已不能用来判定现在地域饮食的特点了,但这句俗语的流传,还是说明了地域不同,口味选择也不尽相同。

地方饮食习惯映射到月饼上,便有了各种各样的月饼,简单的有乡村里自家烤制的加了甜馅的饼子,复杂的有苏州地区的鲜肉月饼、广东地区的莲蓉双黄月饼。更有甚者,有些月饼还把鲍鱼、鱼翅、海参、燕窝这类干货包了进去。月饼做到这种份儿上,面皮是否香脆、馅料是否可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大概是那盒月饼的包装和价格。

在今天,月饼已经从民间的节令吃食演变成送礼争面子的载体,好不好吃没关系,只要包装好、价格高就可以了。节令食品转身成为送礼佳品,面子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月饼的实际内容。

确切地说,这一风潮的滥觞是来自于广式月饼的。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让广东地区率先富裕起来。财富的力量裹挟着粤港的商业文化开始向内地辐射,到广东去发财、说粤语、吃粤菜,一时成为内地城市时髦的表征。在北京,粤菜、潮州菜一时成为高档宴请的代名词,到今天虽然风光不再,但是架子依然不小。

随着粤港商业文化的兴盛,广式月饼一时成为大陆月饼市场最得宠的娇儿。在各地各具特色的月饼中,广式月饼一时独步天下,其原因不外乎广东的富庶和饮食上的讲究。广式月饼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口感和滋味,细腻香甜的莲蓉包裹着香糯酥沙的鸭蛋黄,彻底打败了自来红硬外皮下包裹着的冰糖粒、果脯、黑芝麻的组合,加上富丽堂皇的包装,差距就在十几元和一百几十元了。

广式月饼高价格的传统大致可以追溯到晚清和民国早期。即使在当年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的百货公司里,最贵的月饼也是广式的。先施公司、冠生园是广东人在上海开的买卖,民国学者徐珂在《康居笔记汇函》中曾就广式月饼的高价格慨叹广东人的财力丰厚:“先施公司之月饼,有一枚需银币400元者;冠生园亦有之,则百元。……先施、冠生之资本,粤人为多,购月饼、角黍,亦大率为粤人,……固足以见粤人财力之雄,丰于自奉。”

清朝自康熙年间实行海禁政策,全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只保留了广州一个,造就了十三行一大批做外贸的富人。晚清被迫开埠,又是广州等地为先,上海很多洋行买办都是广东人,这批人是那个年代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富人讲究饮食,顺带把饮馔之道带到了月饼上,于是才有了选料精、制作细、口味好、价格高的广式月饼。趋福与炫耀是人性中难以克服的弱点,既然提供了高价月饼这样一个载体,也就不怕没人跟风了。

广式月饼金贵,说起来不过百余年的事情,其间还有几十年的中断。往上追溯两百多年,乾隆年间的文献记载,广东人中秋节根本不吃月饼,吃几个芋头、煮几个田螺就算过了中秋节。《广东通志·风俗》说:“八月望夜赏月,尚剥芋、食螺。”压根儿就没月饼什么事。粤人富裕之后,把饮食上的奢侈之风带到了月饼上,为中华月饼家族提供了新鲜的口味,也为月饼价格的攀升提供了比对的基础。

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了。腊八粥

蛇年的小寒节气刚过,腊八就到了。俗谚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天气在这些天变得寒冷起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到了。这些年冬天没有过去那么冷了,不过还是有寒流过来应景,怎么也是三九天了,不冷点儿也太不像北京的冬天了。

日子过到腊八,这一年的日子也就快过完了,华人世界最重视的节日——春节也就要到了。小时候,进了腊月,孩子们就盼望着春节快点到来,天天数着日历算日子。老人用儿歌和孩子们打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中国人的新年大幕,从腊八这一天徐徐拉开了。

腊八作为中国新年的序曲,这一天是要喝腊八粥的。喝粥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中国人的养生观念。陆游曾有专门写粥的诗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喝粥养生的理念在陆游这首近于白话的诗中,被完整地表现出来。

陆游说的是白粥,也就是那种用白米煮成的粥,和腊八这天喝的粥不同。腊八粥是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传说是为了纪念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没有成道之前,六年修持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坐在菩提树下,静观思维,在腊月八日夜观天象,悟道成佛。后世的佛家弟子为了记住释迦牟尼成道前的苦难,便在每年的腊月八日用各种杂粮豆果熬成粥敬奉佛祖。

这种志佛仪式随着佛教传到了中国,开始时是各大寺院在腊月八日那天凌晨用五谷杂粮熬粥供佛,还会加上多种珍贵干果表示敬意,名为“七宝五味粥”。礼佛剩下的粥还会施舍给那天来的善男信女,于此慢慢流传扩散,有了今天流行于各地的腊八日喝腊八粥的习俗。

中国的节日大多能和吃喝拉上关系,冬至的饺子、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元宵的汤圆等等,这些和吃喝有关的节日内容,源于历史上中国人因为食物短缺而来的对饥饿、贫穷的惶恐。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像中国文化那样,是以食物为取向建立起来的。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对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做过这样的描述:“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

由此想到腊八日要喝的腊八粥。粥是用多种原料混煮而成的,除了稻米之外,还有玉米、豆子、花生、高粱米、薏米仁等等杂粮。历史上这些杂粮、粗粮都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每顿饭能吃到这些食物就已经是百姓的幸福生活了。用这些杂粮混煮成粥,不仅是形式上的需要,更深层的原因是食物的稀少与短缺,不得已要节俭过日子,把一切可以利用的食物都利用上,然后再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流传下来。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这个季节喝碗热乎乎的杂粮粥倒是不错的。杂粮粥在过去是因为贫穷,没有那么多粳米熬粥,只能用各种可以入口的粮食来凑;现在是因为吃得太过精细,需要粗纤维的东西刮刮肠子。不同时期对杂粮态度的不同,很能说明时代的变化。在吃的方面,我们确实进步了许多、精致了许多、提高了许多,但是在文化上、在精神上,我们实在是退步了许多、萎缩了许多。染指

因吃食而引来杀身之祸,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今天说一个成语中因吃而引来杀身之祸的故事。这就是“染指于鼎”。

郑国的公子宋好美食,而且有个特异的功能,就是每次食指大动,就能吃到美食。这一天,公子宋和群臣前去见郑灵公,正巧有人向郑灵公进献一只鼋。郑灵公非常高兴,便令厨子烹煮作羹。公子宋食指果然大动,就对大家说:“我每次食指大动都能尝到珍奇美味,这次君王一定会把美味分与大家。”

群臣见到灵公正准备吃鼋羹,便笑了起来,暗暗觉得公子宋真是神奇。郑灵公一问,才知道公子宋说过的话。听后他很不高兴,心想:我不赐予你,无论你食指怎么动,也是没用。

灵公把鼋羹赐给了许多大臣,却没有赐给公子宋。公子宋大怒,不顾一切地将食指伸入郑灵公的鼎中蘸食鼋羹后拂袖而去,郑灵公很愤怒,决心杀掉公子宋。

公子宋听说灵公要杀他,便先杀死了灵公,报了未赐鼋羹之恨。郑国在经历了一场混乱之后又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公子宋亦因谋杀国君被诛。国君和属臣的诛杀,原因只是为了一口吃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由此可见一斑。无怪乎孔夫子大声疾呼“克己复礼”呢。

后人将此事浓缩为成语“染指于鼎”,比喻妄图沾取非分的利益。牛心炙与王羲之

这大概算是一个胡聊瞎扯的话题。看书得来觉得好玩,于是就写在这里了。

牛心炙就是烤牛心,古代没有“烤”字。据说“烤”字是齐白石先生在烤肉宛吃饭时,随意创的一个字,这个字符合中国字的创字原则,白石老人又是大家,于是开始流传。如果这个传说属实的话,“烤”字的出现不过几十年的时间。

古人描述烤制食品时用的是“炙”字。脍炙人口的炙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脍炙是把肉切细烤制,脍炙就是烤肉片,烤好后蘸酱食用。

古代的烹调方法很简单,最早没有炒菜,炒菜是宋朝才有的。宋朝之前,多使用烤、燔、蒸。蒸不用说了,燔是把食物直接放到火上,烤则是食物和火有一段距离。因为没有“烤”字,所以那时候就用了“炙”字。很早以前虽然没有炒菜,但是人们还是追求美味的,因此在燔、炙方面,采用了很多食材,猪、牛、羊、獾,还有一些贝类的海鲜。说到这里还是没有王羲之什么事儿,别着急,下面就要说了。

晋朝的时候流行炙(烤)牛肉,不同的部位炙法也不同,味道自然也不同了。当时牛心炙很是名贵,一般大户人家才能吃得到,招待上宾时多有牛心炙。王羲之小的时候还没有名气,而且不爱说话,但是已经显露出英气聪慧来。王羲之十三岁时到周那里做客,坐在那里闷声不说话,但是周看出王羲之将来必是大材,《晋书·王羲之传》中记录:“查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

这段话有几层意思:1. 牛心炙是当时宴客时很重要的一道菜品;2. 主人首先把牛心炙给了王羲之,表明了主人对这个十三岁孩子的重视;3. 主人重视,引起了客人的好奇,于是王羲之开始被人们注意了。王羲之也不枉周的看重,日后成为中国书法第一人。

食品、礼仪、才华,一不留神在王羲之、周这里串在了一起。写出来,是为今人一乐。冰激凌与炖豆腐

吃喝是俗事,但必不可少。有时吃喝也是一种斗争,古有项羽刘邦之鸿门宴,想杀未杀放走了刘邦,楚汉相争,项败刘成,自此成就了刘汉家族几百年的基业。

时间过了两千多年,清代末期有过一次饭桌上的斗智活动,主角变成了林则徐和英国使臣巴夏理。巴夏理请林则徐吃饭,饭后的甜点是冰激凌,林则徐没有见过这路西洋吃食,看到冰激凌上冒着白气,以为是很热,便呼呼吹气,巴夏理和在座的英国商人看到此景呵呵大笑。林则徐吃了哑巴亏,暗暗把此事记在心中,席罢礼貌告辞了。

没过几天,林则徐回请巴夏理吃饭,厨师特意为巴夏理准备了一道“老母鸡汤炖南豆腐”,鸡汤油厚厚的一层,遮住了汤的热气,巴夏理不明内里,以为是冷菜,拿起勺子就大口吃进。南豆腐炖得细嫩,入口即化,畅快直滚入食道,吐不出,难咽尽,把巴夏理烫得是满嘴脱皮,却也有苦难言,只能硬硬挺住。

巴夏理、林则徐两人准备的菜式一中一西、一冷一热,不明就里吃下去,各自的反应和感受也大不一样。林则徐是丢了面子未伤身体,巴夏理是伤了身体保住了面子。虽然是夷人欺我在前,但林则徐的做法未免有些不够厚道。餐桌上逞一时意气,不该是饱读诗书的中国文人的待客之道,有悖古代圣贤所倡导“以德服人”之古训。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菜式之丰富是西方诸国难以比拟的。但只是吃是不能富国强民的,也不可能阻止鸦片对华夏的侵害。珍馐美味挡不住坚船利炮,面对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强取豪夺,用这样的方式得一时之快,我感到的是国力衰弱的悲哀。

这是个野史趣闻,当不得真。但是这则趣闻反映的心态,却是我们必须摈弃的。这样的快感只能是茶余饭后的笑料,无法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黄酒与话梅

前几天请亲戚吃饭的时候,在孔乙己喝黄酒喝到了断篇,这在我是第一次。从那天起我就决心不喝酒了,无论是什么酒,都不喝了,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的身体。不过,那天喝黄酒的时候,席上的几个朋友一定要在酒里加话梅,很想劝他们不要这样喝,想了想,忍住了。不就是喝酒嘛,喜欢怎么喝就怎么喝吧!喝酒哪有什么一定之规呢。

我是主张喝黄酒不加话梅的,因为这不是正经的喝法。这种方法是台湾人传过来的,台湾人这样做是因为当年台湾没有好的黄酒,所产的黄酒口感、味道都很差,只有加了话梅之后才能入口。1949年后,大量的大陆人随着老蒋去了台湾,两岸封锁,浙江的黄酒没法进入台湾,那些想念黄酒的人便在台湾酿制黄酒。但是台湾的水土和浙江尤其是绍兴的水土完全是两回事,因此,怎么也无法酿出好喝的黄酒来,只好将就了。为了缓解台湾黄酒的涩感,这才发明了黄酒加话梅的饮法。这段经历在唐鲁孙先生的书里写得明明白白。

在大陆,喝黄酒首选自然是绍兴黄酒,绍兴的黄酒是不用加话梅掩盖劣味的,因为没有什么要掩盖的。但是台湾人喝黄酒加话梅已经形成了习惯,他们也不懂台湾黄酒和绍兴黄酒的区别,因此在他们来到大陆时,把这个习惯也带了进来。经济的强势对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学上了台湾人的这种习惯,喝自家的黄酒也要加上话梅,表示自己的与时俱进。饮食文化的匮乏和饮食传统的中断造成的恶果,在这里显现出来。

喝黄酒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宜“暖饮”而不是“热饮”,酒温以不烫嘴为标准,酒加热到烫嘴的程度就是过了,这时候醇厚的酒也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使酒味变酸了。端起杯来如觉烫热,这样温度的黄酒不饮也罢,它会破坏你对黄酒的美好印象的。

据绍兴那边的朋友讲,八年以上的陈酿其实是用不着加热的,室温饮用的口感最佳。更不能不明就里地加些话梅进去,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了。二分钱的新侨烩饼

早年间,饭馆、饭铺没有现在多,但是普遍比现在的服务态度好。过去的饭庄子,热菜添汤是规矩,前清的时候就是这样,民国的时候也是这样,“文革”前还有一些饭庄保留着这种传统,到了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也许有,但是看不到了。

什么是热菜添汤呢?热菜好理解,就是吃着吃着菜冷了,伙计拿下去给您热热。这在现在也可以,但是需要你和服务员说,服务员是不会主动为您热菜的。过去不是这样,您吃饭,伙计在边上看着呢,要是看到哪个菜凉了,伙计会主动提醒客人要不要热一下,您说要,伙计就拿下去给您热了再端回来。成都有些饭庄,客人吃豆瓣鱼,鱼吃完了,还剩下汤水和鱼头,这时伙计就会拿下去添些豆腐回一下锅再拿回来,菜热了,豆腐白送了,一道菜变成了两道菜,客人还能不满意?做这种事全凭伙计的眼力见儿,根本不用客人催,要是客人催了、提醒了,这个伙计就是不合格的。

要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我觉得这是旧日饭庄人性化、真正关心客人的态度。要说客人是上帝,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实处,这个落实的过程还要让客人觉得舒服、有面子。过去的饭庄做到了,现在很少有餐厅能自觉做到。说来说去,以前的伙计真的是把工作当作很神圣的一件事情来做的,而现在呢,虽然道理知道不少,但是内心又有谁真把客人当回事呢?区别在于心的不同,心意的不同。

热菜说完了,说说添汤。这在今天的饭馆餐厅里很难做到了。所谓添汤就是客人吃饭没点汤,饭馆会送客人一个汤,当然不会是什么名贵的汤,但是这个汤绝不凑合,还要和客人点的菜合拍。青菜也好,豆腐也罢,食材不高级,汤的味道却不会差了,这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餐厅的宣传。谁都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会买的永远不会赚了会卖的,但是店家的这份心意还是会让客人心里热乎一下的。汤算不了什么,对客人的尊重确实是不打马虎眼的。这样的事情不知道现在哪个餐厅还有,至少我还没听说过。

说到这儿和新侨烩饼还没有什么关系。要说这新侨烩饼,其实是餐饮界流传下来的一个笑话,根源就在热菜添汤这个好的传统上。传统是好的,可是到了“文革”期间就被念歪了。那个时候不讲为顾客服务,讲的是为劳动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能进饭馆吃饭的那些牛鬼蛇神嘛,基本都到了牛棚里面,饭馆的生意也差了许多。忘了说一点了,以前的饭庄还有代客加工这项服务内容。有些家里不好处理的食材、不会做的食材,可以拿到饭馆里,请人家帮你处理、帮你做好,付一些加工费就是了,这个也是热菜添汤的一个延续。说到“文革”期间,服务员、厨师天天要背诵毛主席语录,传统也就慢慢流失了。可是也有人记得这些东西呢。

话说有一天有两个农民打扮的人进了新侨饭店,服务员用毛主席语录对完暗号后问两位吃点什么,农民打扮的人解开老棉袄,拿出一个包袱,里三层外三层地解开包袱,最后拿出两张已经硬邦邦的烙饼,对服务员说,拿进去给我热热。服务员一看,来的人懂啊。现在一是要为工农兵服务,人家是农民,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二呢,代客加工也是餐厅的一项服务内容,心里虽然不愿,但还是把烙饼拿到后厨去了。切丝起锅,几滴油加点水再加点酱油算是把这死硬的烙饼焖热了、焖软了,宽汤撒上一点葱末,端给了两位客人。您知道最后收了多少加工费?虽然说那个时候的钱比现在值钱得多,但是二分钱的加工费还是让服务员郁闷了很久。二分钱的新侨烩饼就这样在京城餐饮界流传开了。

进门都是客,为工农兵服务也没错,代客加工更是一个好的传统,但是加工好了并不是在餐厅里吃。如果都是这样,谁还敢开餐厅呀?只是那个时候工农兵为大,谁也不敢得罪,坏的政治把好的传统生生地扭曲了,甚至是扭断了,这不到现在还没有接上吗?要不也不会有新侨烩饼的故事流传。

新侨烩饼的后果就是现在的开瓶费争论。人家餐馆做的是生意,有酒有菜,客人带酒来喝和带饼让人家加工是一个道理。收开瓶费已经是对客人的让步了,道理上就不应该带酒去。各行有各行的规矩,不能因为自己合适就破坏人家的规矩。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才是道理,自己不守规矩却要别人尊重,在我看来就是歪理了,和上面讲的到新侨饭店吃烩饼没有什么区别。厨师在远古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

有些厨师朋友把孟子的这句话当作厨师不被人看重的理论源头,这是不对的。先人的话流传久了,有时候原意就会被蒙蔽,只从字面上而且还是从简单的字面去解释。孟子提倡人性善,性善的人不愿意听到厨房里杀生的声音,“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人性上的向善和厨房、厨师没有什么关系,放下屠刀都可以立地成佛,何况是为人们提供美食的厨师呢?

在远古时代,厨师的地位是很高的。伊尹本是陪嫁的奴隶,到了商国当了宰相,凭借的就是他做厨师的本事。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的道理和烹饪是相通的。伊尹善调五味,先用美味吸引了商汤的胃,然后告诉商汤要想吃到这些美味就要得天下,得天下的途径呢,就是要对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犹如料理不同的食材一样,方法对了,味道才能好,治理国家也是同理。美食与治理国家在伊尹那里遵循同样的原则。

伊尹位居宰辅,是治国的大家。周朝百官的统帅叫作“太宰”,史学家柳诒徵考证说:“太宰者,实亦主治庖膳,为部落酋长之下的总务长。祭祀必有牲宰,故宰也属天官。”也就是说当时的治庖之人,也是权力很大的官员。

厨师的地位低是后世偏见所致。人们常说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但是吃到好的食物的时候,记住的往往是餐厅、酒楼的名字,常常就把厨师忘了。厨师制作出的美食,不仅仅是简单的烹饪,同时也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美是什么?是能给人们生理和心理带来愉悦的东西,好吃的食物同样有这样的功效。

饮食是具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功效的,吃了好东西,心里自然高兴,口腹的愉悦也就带来了心理的愉悦。尤其是现代,人类对食品的加工,是本着健康美味的原则进行的,食品加工的过程本身就是美(美味)的创造过程。所以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烹调列入了“美术”(艺术)里,中山先生说:“夫悦目之画,悦耳之音,皆为美术,而悦口之味,何独不然?是烹调者,亦美术之一道也。”伟人都如是说,为厨者又何必自轻呢?

君子远庖厨,说的不过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没有看不起厨师的意思。原始的美食与美器

在现代社会的烹调中,有些烹饪手段和器具已经是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存在。譬如说火的使用、炊具的使用、盐的使用等等。可是在原始人那里,这些东西的发明、发现和使用,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