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00:04:29

点击下载

作者:金圣荣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试读:

前言

如今,人类对心理学的研究愈加深入,这不仅是因为心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还因为它是一门能够洞察全局的科学。所以,只有对心理学有了全局的认识和理解,人们才能有效掌握大局,掌握“从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总而言之,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说过:“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动机以及心理规律的科学。而在对心理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间接的观察、思考以及通过人们的感觉、听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力等,来找出人们的心理特征,继而为心理研究提供借鉴。”

很多人都对心理学抱有很高的关注度,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学习到其中的精髓,但其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却往往让他们望而却步。因而,这些人抱怨最多的就是心理学知识的专业性、抽象性,因为难以理解,甚至感觉枯燥。其实在很早以前,哈佛大学心理研究院的科研小组就面向美国民众做了一次关于心理学方面的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的测试结果来看,其中有超过89%的受访者对心理学较感兴趣,或者正准备学习心理学。但同时有超过90%的人也表示,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读不懂心理学中过于抽象和复杂的理论,因此他们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大大降低。

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内森·马什·普西曾经说过:“一些人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阻力,而最大的阻力就是他们对专业性强的心理学概念束手无策,这必定会降低他们学习心理学的热情。哈佛大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将心理学的抽象概念用趣味性十足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样就能够让学员们深刻地理解心理学,并提高他们学习心理学的兴趣。”而哈佛大学日常的授课也确实如校长内森·马什·普西所说的那样,将复杂难懂的心理学概念或现象用简单、充满趣味性的方式表述出来。比如类似于“人被砍下头颅后还会有思维吗”这样怪诞的问题,哈佛大学教授会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讲述概念性非常强的发展心理学时,哈佛大学教授会以圣诞老人抢银行的案例作为切入点;当人们面对趣味性不强的行为心理学时,哈佛大学教授会通过女人挽着男人手臂的心理特征为学生们进行心理解读;另外,哈佛大学教授还会用狮子捕杀猎物后进行分配的趣味案例来揭示博弈心理学的特征……

哈佛大学就是通过如此简单而又带有趣味性的心理测试、趣味心理故事等,将一个又一个严肃、复杂、抽象的心理学现象向人们娓娓道来,而这就使得人们在学习心理学的同时,也被哈佛大学的趣味心理学课程所感染。

本书就是从哈佛大学的心理课程出发,通过精彩的心理测试、有趣的故事以及科学好玩的实验等,让你轻松地体验从其他大学或心理学机构学不到的趣味心理学课程,使你对心理学的理解和认识得以升华。相信读者朋友们读完本书,不仅会被书中好玩的趣味心理学故事深深吸引,还能从有趣的心理测试中得到启发。第一章 人被砍下头颅后还会有思维吗?——哈佛人的怪诞心理学

1.濒死体验是一道千金难买的大餐吗?/003

2.为什么说“60岁的身体,20岁的心”是不好的?/006

3.小小骨牌为何能释放如此惊人的能量?/012

4.是谁让一块普通的石头变得如此疯狂?/014

5.哈佛大学是如何批量“生产”亿万富翁的?/017

6.被关注的神奇力量:自动自发产生高效率/021

7.不要忽视一颗薄荷糖带来的神奇功效/023

8.通过一辆车能够测试出你面对痛苦时的选择/025

9.通过“微型人”看你成为有钱人后的心态/028受刑者在被砍头后是否还有思维呢?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早在1793年,死刑犯夏洛特·科尔戴被刽子手砍下头并提在手上拍打时,他的脸上出现了愤怒的表情。与此同时,当台下有人呼喊他的名字“夏洛特·科尔戴”时,他正要合上的眼睛又张开了,并朝着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他嘴巴也张得很大,而且这样持续了几秒钟后才将眼皮合上。因此,相关学者断定,人被砍下头后的瞬间还是有思维的,大脑中的各种组成部分在短时间内仍然活着。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之称的理查德·怀斯曼对怪诞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怪诞心理学是从现实中的不同角度以及超出常规的全新视角出发,向人们展现不可思议或者不为人知的怪诞离奇之事。1.濒死体验是一道千金难买的大餐吗?“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很轻,整个人也随之飞到了天花板上。这个时候,我看见我的躯体正躺在床上,我能够很明确地感受到他的呼吸和脉搏,并且我们保持着一致的节奏,但是我知道,那只是一个躯壳。”

这是一位心理学家对于濒死的体验,为了能够得出人在死亡之前的感受,他不惜以身犯险,而他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早在穆迪试图让自己通过极限接近死亡来透析濒死感觉之前,美国心理学界就有过这样一个观点:“人是有灵魂的,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间,灵魂会脱壳而去,整个人的体重减少21克。”

这种观点在业内虽已得到一定的支持,但是却一直没有被真正证实。因为濒死实验对于很多测试者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真正面临死亡的人却又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最后时光交给家人,和自己最亲密的人待在一起。换句话说,濒死实验还处于一种比较浅显的状态之下,早先的“21克”实验,由于条件限制,失败次数远远超过了成功次数。所以说,现阶段我们引用的“濒死实验”都是不完美的。“能够被记述下来的资料虽然确实是实验者的切身体会,但是工作人员不会让他真的面对死亡,我们要保护每一位实验者的人身安全。更重要的是,这些参与者知道他们不会死亡,所以从心理上来说,他们也不能算是一个即将赴死的人。对于这种现象,我姑且将其称为‘次级濒死感受’。”

穆迪的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现阶段我们能够收集到的资料也只有这么多,根据每一位实验者的自述,他们都经历了死亡的考验,并且这种体验都是“奇妙无比”的。由于濒死体验研究在心理学界掀起了热潮,关于濒死现象的研究记录也增多起来,现在我们有例可查的相关记录已经达到了800万起。虽然严格说来,这800万起的记录大多不能算作真正的濒死感受,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对于现有资料的收集整理,著名心理社会学家肯尼斯·莱恩斯总结出了濒死体验的“五阶段”。对此,穆迪表示十分赞同,并且在他近距离同死神接触的时候,也正是按照莱恩斯的理论,努力将这“五阶段”完整地复刻出来的。在所有的记录中,有60%左右的人都声称自己经历过了莱恩斯濒死感受的第一阶段。由于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安详”和“放松”,所以在这一阶段的人都说自己似乎正在随风飘荡,身轻如燕。到最后,虽然他们飘到了一片黑暗之中,但是很奇怪,没有人会为此感到恐惧,而且他们的心情还是新奇、平静的。

濒死体验的第二阶段,大约只有35%的人声称自己经历过。这一阶段的核心是人们感觉自己的意识已经溢出了体外。按照他们的表述,在这一阶段,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识从身体里挣脱出来,飘到了天花板上,并且以一种俯视的姿态端详下面发生的一切。这些人甚至说,他们看见了忙忙碌碌的医生,还有哭泣的亲人,如此等等。

到了濒死体验的第三个阶段,人们会感觉到自己似乎处在一个巨大的黑色旋涡中,强大的吸引力不断地牵引着他们向黑洞冲去,并且不断地拉扯、挤压他们。在这个阶段中,人们的体验同样是平静的,他们不会因为觉得自己正在向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前进而感到焦虑,有的只是安详与平静。

濒死体验的第四个阶段的特点是将死者看到了自己与亲朋好友相聚。按照实验者的口述,在黑洞的尽头,他们看到了刺眼的强光,而自己的家人、朋友,就站在远处的亮光处向自己招手示意。强光下的亲朋好友看上去既虚幻又真实,他们的身型似乎被拉大了。这个时候,体验者的一生将会在他们的意识中飞速地走一遍,就像电影中的快镜头一样。

濒死体验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受,大约只有不足10%的人声称经历了这一幕。将死者摆脱了黑洞,和强光融合在一起,并且觉得人生如此美妙,而他们自己也掌握了宇宙的所有奥秘。

然而,从很多角度来说,“濒死体验”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所谓“北人不梦象,南人不梦驼”,所有的濒死记录都显示出了极强的主观性特征。因此,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所谓的“濒死体验”,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幻觉。通过日常的宗教宣传,以及电视荧幕上的表现,人们早已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死亡之后“灵魂出窍”的潜意识,而实际上,濒死者看到的景象,更多的是一种自己先前在大脑中模拟过的幻象罢了。现代医学同样证明,人在注射了氯胺酮,或者是其他麻醉药剂之后也会产生类似的感受。另外,研究人员还表示,人在临死之前,大脑中会分泌出大量的化学物质,它们是造成上述结果的真正原因。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多数人都在“濒死体验”中感受到了幸福和愉悦。穆迪表示,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往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掉自己从前的缺点。一名以殴打、虐待妻儿为乐的中年男子在“起死回生”之后,整个人的面貌焕然一新——他开始珍惜自己和家人相处的时光了,并且自此之后再也没有毒打过他们。

事实确实如此,很多人在经历“濒死体验”后,整个人的人生境界都向上拔高了一层。不少测试者还表示,自己的智商、情商都浴火重生了似的,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穆迪指出:“对于任何人来说,死亡考验都是最为严峻的。当生命在经历这一过程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亲情和友爱的力量,这也是‘死过一次’的人更懂得珍惜的原因。而那些表示自己变聪明了的人,其智商实际上没有变化,只是个人的世界观发生了质变。人类历史上那些曾作出过伟大贡献的名人往往和普通人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在很多时候,他们看世界的方式不同,而这也是导致他们超越平凡人的根本原因。”

总体而言,濒死感受是非常难以控制的。除了发生概率极低之外,大多数经历者都表示,自己在这一个过程当中能够得到非比寻常的体会。在他们看来,“濒死体验”不会使他们感受到任何恐惧,有的只是宁静和安详。也就是说,“濒死体验”能够带给人们非常新奇、安静的感受。在这里,借用经济学家的一句话:“很多商品的实际价值并不突出,只是它们的数量过少,这是导致它们最终奇货可居的真实原因。”濒死感受同样也是这样一种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濒死体验”被称作千金难买的大餐,这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2.为什么说“60岁的身体,20岁的心”是不好的?

20世纪90年代,英格兰足协管理层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当时以贝克汉姆等人为代表的黄金一代尚显稚嫩,球队正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边缘。足协管理者希望保罗·加斯科因挺身而出,传帮教带,解决这一磨合期的阵痛。但问题是,这个处于职业生涯巅峰期的中场大将似乎并没有将这个任务放在心上,甚至还屡屡做出一些非常疯狂的举动。为了帮助加斯科因,英足总还特意咨询了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泰勒·本·沙哈尔。

对于加斯科因的状况,很多人都表示:“他已经赚足了金钱,其他人的劝说是不会对他产生作用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加斯科因是当时欧洲顶级球星,各种商业赞助、广告代言不断,俱乐部也与他签订了价值不菲的合同。换句话说,在物质方面,加斯科因是无欲无求的,而这也正是他难以被说服的症结所在。

在很多人眼里,加斯科因就是一个顽主、恶霸,因为他不服管束,肆意践踏球队的规定,并且以取笑裁判员为乐!而在他自己出版的自传当中,加斯科因还翔实地记录了自己殴打发妻的行为,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随后,他离异妻子的言论更是将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按照加斯科因前妻的说法,她的“浑蛋丈夫”会一连打她几个小时,一直到自己打累了才停下来。

除了实施可怕的家庭暴力之外,加斯科因的荒唐举动不胜枚举。在效力于拉齐奥俱乐部的时候,天空电视台组织者邀请他做球评,结果他一边发言一边打嗝,声音通过麦克风被无限扩大,以致在场的人在错愕之后立即哄堂大笑,而被惹恼的英足总则马上给加斯科因送去了一张3.9万英镑的罚单。然而,收到罚单的加斯科因对此却毫不在乎,他对于自己的这一“杰作”非常满意,因为还有很多人在支持他的做法。其实,单单一次“打嗝事件”还不足以将加斯科因的性格完全凸显出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先是极力呼吁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而随后却卖力地放了一个高分贝的臭屁。

以上种种事迹都表明,加斯科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顽主,他总是在尝试一些荒唐、怪诞的事物。既然如此,那么对他在球队当中的管理也就非常不好办了。当时和英国王室关系密切的国家队主教练鲍比·罗布森愤怒地斥责加斯科因“愚蠢得就像是一把扫帚”,结果第二天,这位遭到训斥的球星就真的在自己的腰间别了一把扫帚前来参加训练。这种顽固不化、肆意破坏球队管理的行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于是罗布森开始和教练组商议弃用加斯科因。因为在他看来,他宁愿带一个资质平庸的球员去输掉比赛,也不能将一个街头流氓带到国际赛场上惹是生非,给大不列颠王国丢人。幸好当时参加会议的人认识远在美国的心理学专家沙哈尔,并且建议罗布森向其寻求帮助。

在查看了加斯科因的个人信息之后,沙哈尔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保罗·加斯科因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坏,他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心智不成熟。”有了这句话之后,罗布森终于下定决心,将爱搞恶作剧的加斯科因留了下来。而加斯科因本人也在随后的欧洲杯上大放异彩,扬名立万。可以说,如果不是沙哈尔一语道破天机,加斯科因的职业生涯或许会黯淡许多,这对于英格兰足球当然也会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认识加斯科因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一个恶棍,很多不可思议的举动在他看来就是一些无伤大雅的游戏。这样说起来似乎有些站不住脚——年近三十、拖家带口的大男人随意殴打自己的老婆,还公开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叫板,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对此,沙哈尔解释说:“在加斯科因的潜意识中,他依然将自己看作是一个不断闯祸,然后由家长买单的小孩子。他这样做本身没有过多的恶意,在很多时候,他的恶作剧更像是一个小孩子通过顽皮嬉闹,博取长辈疼爱的表现。”

可以说,加斯科因就是以一个孩童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而且青少年的破坏欲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受约束,具有表现欲、创造力,缺乏责任感……这些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的特质,在加斯科因这里一个不落地被展示出来,难怪沙哈尔说他不是天生的恶棍,而是一个“需要利用糖果来诱导的孩子”。

当然,心智不成熟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只是从社会角度来说,沙哈尔指出,心理年龄偏低,会给这个人融入社会的时候带来阻力,如果想要被世界所认可,那么摆脱自己过分幼稚、不成熟的心理状态就是非常必要的了。在这里,哈佛学者也为大家提供了一套关于心理年龄的测试题(即心智的测试),以此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足够成熟。1.在下面几类人当中,你更喜欢和哪一类人交往?A.尊敬自己的人。B.比自己更强的人。C.需要自己的人。D.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人。2.朋友不接受也不理解你提出的建议,此时你的想法是什么?A.太伤心了,这原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嘛。不过,既然不接受,那么我就不要再说话了。B.既然他觉得这个意见不合适,那么就避开这个话题吧。C.看来他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需要再给他解释一下。D.听听他是怎么看的吧。3.自己正不高兴的时候,却赶上了朋友聚会,这时你心里的打算是什么?A.将不高兴的情绪表现出来也没有什么,只是一定要和大家坚持到最后。B.找个借口离开吧,没有心情玩。C.实话实说,然后离开。D.强作欢颜,不要让别人发现自己不愉快的情绪。4.工作上遇到了麻烦,下班后你会怎么处理呢?A.闷在心里,一个人愤愤不平。B.找个朋友,把这种不愉快统统倾诉出去。C.向家人寻求安慰。D.一个人出去散散心,过会儿就好了。5.在办某件事情的时候,你早就对它很熟悉了,但有人却执意要教导你,这时你会怎么做?A.实话实说,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不必教导。B.不说话,但是对他说了什么也不加理睬。C.他说他的,我做我的,两不耽误。D.等他讲完了,再告诉他,自己其实早就明白这件事了。6.对于自己,你觉得……A.说不定明天就可以撞上好运啦!B.总是在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没办法,唉。C.没有遇上好机会,不然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D.目前的生活和自己的付出还是相符的。7.马上就要过节了,你会觉得……A.有点激动,期待很久了!B.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呢,想想怎么处理才好。C.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D.过节真是太无聊了。8.出门前妈妈穿了一件不怎么合身的衣服,这时你会怎么办?A.除非她换一件合适的衣服,否则是不会和她一起出门的。B.坚持让她换衣服。C.建议她换一件衣服。D.无所谓。9.在重大事件即将到来之前,你的心态往往会……A.有些焦躁,还有一点不安。B.轻松地和朋友谈论这件事,放松一点才是最重要的。C.与亲朋好友一起聊聊这件事,或许能够求得一点安慰。D.不愿意和别人谈论这件事。10.当有人激怒你的时候,你往往会怎么做?A.既然大家相互不待见,那么就毫不留情地反击对方。B.向其他人抱怨一番。C.偶尔反击几句。D.无所谓,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上述测试中,选择A得0分,选择B得1分,选择C得2分,选择D得3分,最后将得分相加。

得分在10分以内的人,属于心智最不成熟的一档。不管他们的生理年龄有多大,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个人依然是一个“10岁孩童的心态”,他们喜欢被表扬,个人好恶也全都挂在脸上,对外界环境充满了新鲜感。这样的人情绪化非常严重,就像上文的加斯科因那样,受到旁人鼓噪的时候会公然违反规定,而被重罚后却又喜不自胜。

得分在11~20分的人在心理年龄上刚刚迈过了青春期,这一类人的心理年龄依然偏低。但是总体而言,他们要比上一类人成熟一些。因为身心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育,所以他们渴望摆脱束缚的愿望是最为强烈的。在哈佛学者看来,儿童期的人喜欢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博取长辈的喜爱,而青春期的人则是为了吸引身边所有人的注目。总体而言,这一类人的创造力是最为突出的,但是他们同时又会作出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举动来,往往在你觉得他们才华横溢的时候,这些人又会展示出自己单纯幼稚的一面来。

最后一类得分在20分以上的人,测试表明他们的心理年龄是成熟稳健的。他们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利害关系而不是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一件事情。当然这些人也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的,比如缺乏创造力、为人处世方面过于保守等。

事实上,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烦恼和困惑,而他们的身心发育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不同步的现象,因此,有不少人依然是“30岁的身体,20岁的心”。如果这个程度再深一点,变成“60岁的身体,20岁的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是故事书中的“老小孩”了。

站到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果势必是值得商榷的。就拿加斯科因来说,他有过人的天赋和足够的才华,但是却游戏人间,给自己所在的足球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值得推崇的。沙哈尔教授也表示,如果加斯科因依然我行我素,那么他最后肯定一事无成。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35岁那年,加斯科因宣布退役,之后他又不甘寂寞,甚至还到中国踢了几场球。但是由于心智不成熟,不善理财,同时和亲朋好友屡屡交恶,结果曾经一掷千金的加斯科因终于花光了自己的钱。至此,受到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他才冷静下来,安安分分地受聘于英国甲级联赛的一支球队,做球队教练以赚取生活费。现在看来,加斯科因的成长还不算晚,英甲和英超只有一个等级上的差别,只要他带队成绩出色,以教练员的身份重返世界足坛顶级舞台也还是很不错的。3.小小骨牌为何能释放如此惊人的能量?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怀特·海德,曾用一组骨牌(13张)做了一个经典的测试。其中,第一张骨牌最小,大小如同一个人的指甲盖一样,而以后每一张骨牌都是前一张的1.5倍。经过测算,最大的第13张骨牌大小相当于一张扑克牌,而厚度则相当于20张扑克牌的厚度。怀特·海德将这13张骨牌按照适当的间距排列好,用手轻轻地推倒第一张后,最终也会将第13张骨牌推倒。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第13张骨牌被推倒时释放出的能量是第一张骨牌的20亿倍。这是因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能量是按照指数形式增长的。假如第一张骨牌释放出的能量有0.001微焦,那么第13张骨牌倒下时释放出的能量就高达20焦。怀特·海德还设想,如果继续做骨牌,当做到第32张骨牌时,骨牌的高度竟然会超过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的高度,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也就是说,如果真有人做出高于美国纽约大厦的骨牌,那么只要轻轻推动第一张骨牌,就会将如此巨大的骨牌推倒,也就相当于一指之力便将美国帝国大厦推倒!而引发大厦瞬间倒塌的力量不过是一张指甲盖大小的骨牌而已!

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物理原理是:当骨牌竖立放置时,就会产生较高的重力,而被推倒的瞬间其重心下降,紧接着重力势能转变成强大的动能,倒在第2张骨牌上,这个动能就转移到第2张骨牌上,而第2张骨牌将转移来的动能以及自身倒下时产生的重力势能叠加在一起,传递给第3张骨牌……因此,每一张骨牌在倒下时产生的能量都要比前一张骨牌大,而且速度一个比一个快,即这些骨牌被依次推倒产生的能量是一个比一个大的。

很多时候,“多米诺骨牌效应”在现实中指的是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可以理解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环境中,起初一个微不足道的能量最终会带来连锁反应,让能量越聚越多,超乎人们的想象。

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戈登·奥尔波特曾对多米诺骨牌效应给出这样的解释:如果一棵树被砍伐,整个森林会导致消亡;一个地区出现强权战争后,整个世界都可能处于不安宁的状态中;一个人一日的荒废,可能是其一生荒废的开始。虽然这些预言听起来危言耸听,但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它的准确性。或许人们唯一难以预见的是,从第一张骨牌到最后一张骨牌的传递需要多长时间。有些可预见的事件最终出现要经历一个世纪或者两个世纪的漫长时间,但它的变化已经从人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开始了。

戈登·奥尔波特认为,社会机制中的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错误都可能引发社会的一场灾难。人们一次又一次微小的努力,可能会换来巨大的成功;一次又一次的放弃或偷懒,最终换回的可能是失败的人生;一次小小的坚持,可能会成就终身。因此,对待微小的失误或错误要足够重视,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失误。要知道,就算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值得去关注,因为它引起的连锁反应往往能带来无穷的能量。

其实,现实中有很多案例可以说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巨大能量。比如2001年,美国世贸中心的双子楼在转眼之间就轰然倒塌。表面上看,这是一场由恐怖分子劫持飞机造成的惊世之灾,但美国很多建筑专家指出,双子楼倒塌的原因非常多,该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就难以承受大的冲击,特别是无法应付随之发生的大火。据悉,双子楼层的地板都是被加固且非常沉重的水泥地板,一旦这些地板塌陷,自然就会砸向下一层。这就好比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层层相砸,最终在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带动下,整个大楼轰然倒塌。

此外,还有一些人看过世贸大楼倒塌时候的监控录像,他们认为,虽然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大楼,给楼体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但强烈撞击后燃起的大火才是造成大楼倒塌的关键原因。在建筑专家看来,飞机撞击大楼产生的大火熔化了大楼的钢筋骨架,最终让大楼由于失去足够的支撑力而倒塌。甚至有人认为,如果飞机撞上大楼时,消防部门能够及时将大火扑灭,或许能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由此可以看出,世贸大楼的倒塌是恐怖分子精心策划的,因为他们懂得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巨大能量。

事实上,戈登·奥尔波特很早就认识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而且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们讲述其中蕴藏的能量。他说过:“千万不要忽视细微的力量,因为细微的力量看似不引人注意,却能无休止地滋生在各个角落,而这种力量经过若干环节被放大后会产生出一种令人震惊的能量,同时,也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彻底的摧残。”

的确如戈登·奥尔波特所说那样,人们决不能忽视任何可以引发大错误或大灾难的细微之事,因为巨大的力量是通过细微之事的几何级变化而产生的,这也是为何小小的骨牌能产生巨大能量的原因。4.是谁让一块普通的石头变得如此疯狂?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埃伦·兰格为了启发他的学生,曾经和他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这一天,埃伦·兰格从实验室里找来一块用化学颜料浸泡过的红色石头交给学生去卖。石头的颜色非常鲜艳,并能发出诱人的光泽。

起初,埃伦·兰格告诉学生先将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但不要真卖出去,只是尝试性去卖,看能够卖多少钱。

学生按照埃伦·兰格的话将这块红色石头拿到了市场上,随后便有人围拢过来。其中有人被石头的光泽所吸引,开出了5美元的价格要购买石头,学生摇了摇头。学生回来后将别人出5美元买石头的事情告诉了埃伦·兰格。之后,埃伦·兰格便要学生到黄金市场上去卖,看可以卖多少钱。在黄金市场上,起初只有几个人围观,而后来随着看石头的人越来越多,石头的价格也开始涨了起来。从最初的30美元,上涨至100美元,甚至有个商人模样的人开价150美元。150美元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已经很高了,但学生并没有表示成交,而是摇了摇头。商人模样的人又将价格提高至200美元,可学生依旧没有卖。学生高兴地将这个情况告诉埃伦·兰格后,埃伦·兰格又让学生将这块石头拿到收藏品市场去卖。于是,学生又来到了收藏品市场。喜欢收藏品的人们看到这块红色石头后便凑上前观看起来,一些人甚至称赞起石头自身的光泽,于是有人开出了500美元的价格。学生并没有出声,人们继续加价,随着学生不断地摇头,石头的价格也不断上涨——从最初的500美元,一直被加价至2000美元。最终,学生高兴地以2000美元的高价将这块红色石头卖了出去。

学生向埃伦·兰格汇报后,埃伦·兰格这样启发学生:“这就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他们总是认为商品价格越高东西就越好。当然,如果你不追求更高的价格,也就不会卖出好的价格。”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块红色的石头只不过是埃伦·兰格用来做实验的一块普通石头,但它为何能卖出如此高的价格呢?这便是著名的“凡勃伦效应”。通常,在人们内心深处更加倾向于购买价格贵的商品。比如,购买价格高的汽车以表现自身的富有,收藏价值不菲的艺术品以表示自身拥有优雅的情怀,等等。埃伦·兰格对他的学生说过:“金钱的力量始终是一个人表现荣誉的一种方式,当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或者渴望得到荣誉时,人们就会用明显的消费来实现。”埃伦·兰格认为,商品的效用和商品价格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一个纯手工制作的银汤勺价格在10美元左右,其实用性和一只同样材质的机器制汤勺相当,都是用来舀汤。但一些人的心里总是认为机器制作出来的汤勺是不值钱的,于是人们就花高价去购买手工制作出来的同样的汤勺——他们往往认为,手工制作出的汤勺做工精致,可以让人在视觉上得到满足,甚至还可以让人感觉到艺术的品位。

其实,现实中的“凡勃伦效应”随处可见:皮质和款式相同的一款鞋子,在普通的店铺里可能卖20美元,可进入大型购物广场后可能就会卖到40美元。虽然价格翻了一番,但还是有人去购买。而类似于1万美元的纪念手表、10万美元的限量版钢琴等,这些在普通人看来天价的商品,往往也不愁销路。当然,人们购买如此昂贵的商品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更重要的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心理现象,即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然而,在“凡勃伦效应”中,商品往往又分为两种:非炫耀商品和炫耀商品。其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商品属于非炫耀商品,人们购买这些商品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这种商品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物质效能;而炫耀商品则是以满足人们虚荣心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商品早就脱离了其自身具备的实际价值,演变成为一种能满足人们的虚荣心理、引起他人尊重和羡慕的昂贵物品。或许很多人对这种心理现象很不理解,但在现实中,埃伦·兰格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心理会随着财富的增多而发生改变,即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跨越到追求档次和品位。

既然人们存在这样的心理,不妨以此作为“突破口”,运用策略向市场中投入高档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样一来,在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形象以及“名贵”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商品的认同度,从而牢牢抓住人们的心理。埃伦·兰格曾经说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追求品位的心理是不会停止的,因为这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有趣现象。”

显然,一块普通石头经过化学颜料的“包装”,获得了不同市场的认可,同时其价格也发生了惊人变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心理因素所致,因此才出现了如此“疯狂的石头”。5.哈佛大学是如何批量“生产”亿万富翁的?

众所周知,哈佛是“生产”亿万富翁最多的大学,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杰尔姆·卡根对学生们进行的是否具有亿万富翁潜质的测试。测试题目为:现在请你尽可能地想象,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降临,你可以选择搭乘最先进的诺亚方舟逃离,并可以选择一种动物一起搭乘,那么此时你会选择以下哪种动物逃离呢?第一种,牛;第二种,马;第三种,兔子;第四种,狮子;第五种,绵羊。

选择牛:虽然你表面看上去具有亿万富翁的特质,但你却不会成为亿万富翁。由于你的潜意识中带有安于现状的特性,所以当机遇来到时,你也会因为害怕失去而放弃机遇,最终只能和成功无缘。实际上,你的内心世界追求的是安逸和稳定,你不愿意改变,因为你担心改变后会使自身的生活或者处境发生变化。殊不知,正是这样的特性阻碍了你的财路,让你很难成为亿万富翁,更不要说实现财富梦想了。

选择马:你的内心深处不缺乏对财富的追求。在别人眼中,你是个有勇气的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关注。马象征着强烈的虚荣心,因此,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虽然你渴望得到财富,可由于太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强烈的虚荣心的影响,你得不到朋友的帮助,最终只能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去追求财富。即使自己的单兵作战能力再强,也比不上有朋友的帮助,而且,如果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你获取财富的速度就会慢很多。

选择兔子:你可能没有成为亿万富翁的特质,因为兔子象征着胆小与守旧。你是个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人,虽然你也渴望拥有财富,但在你心里并没有将追求财富放在第一位。此外,胆小和不敢创新也是你的性格特质,在财富和家庭面前,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即使同时有机会获得财富,你也不会为之心动。在现实中,你是不会轻易追求财富的,因为你认为这是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情。为此,你不太可能拥有过多的财富,也和亿万富翁无缘。

选择狮子:你不仅是个有野心的人,还是个具有高效执行力的人。果断、勇敢是你的特性,你对财富拥有很强的欲望,认为只有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在你作出某些决定后,你会不打折扣地落实为行动,直至取得令你满意的成功。虽然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你也会遭遇到失败,但你似乎不会被失败吓退,反而会信心满满地踏上追求财富的征途,因为你总是认为,要想成功就需要不懈的努力。与别人不同的是,你对财富的欲望是异常强烈的,甚至将追求财富视为毕生奋斗的目标,即你就好比是一头威猛的狮子一样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正是由于你拥有狮子般的意志,所以你会成功,并占据财富金字塔的顶峰。

选择绵羊:在别人看来,你是个善解人意的人,更是无私奉献的人。你对于财富的态度非常平淡,总是认为钱够花就行。在这种意念的影响下,你不会追求过多的财富,完全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财富。此外,你是个重情义的人,当朋友在金钱方面遇到困难时,你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直至帮助朋友渡过难关。值得庆幸的是,虽然你不太可能成为亿万富豪,但你的财运非常旺,总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向你涌来。

在哈佛大学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响亮、简洁的口号:幸福属于富有的人。在哈佛人的观念里,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也无论你的出身如何,只要你是个天才,总有一天你会坐在财富金字塔的顶端。实际上,从哈佛大学走出来的亿万富翁确实比世界上任何大学要多很多,因为哈佛大学会充分尊重学生们的知识和才能,而这些知识和才能则可以让学生们轻而易举地成为财富的拥有者。

每一位进入哈佛大学的学生都会接受哈佛大学独特的学习计划的训练,其中一种被称为“业务演练”的教学方式是哈佛大学大力推广的。所谓的“业务演练”,即凡是就读于哈佛大学的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就会进入哈佛事先为他们分配好的“公司”中展开激烈的竞争。杰尔姆·卡根曾说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商业才能。学生们进入公司后会以公司管理者的身份管理公司,并被反复告知他们就是公司的主人。只有学生们的内心形成这样的概念,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经营公司的活动中去。当然,公司间的竞争是残酷无情的,此时学生们就要考虑公司未来如何生存下去,只有在他们想出公司发展的应对措施后,训练才算合格。”此外,哈佛大学还会为学生们分析商业实践中的具体事例,通过分析研究商业案例培养学生们处事不惊以及把握财富的能力。

当然,掌握多种外国语言也是培养出商业大亨的前提条件。据杰尔姆·卡根介绍,哈佛大学的学习、训练和作息安排都非常紧张,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消遣和从事个人活动。正是在这种残酷的竞争条件下,学生们才会意识到落后即相当于失败。

其实,在学习期间,哈佛的学生对自身所具备的才能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比如自身的文化水平、科学头脑、组织活动的才能、政治潜力以及商业潜质等。但在所有的能力中,最受推崇的当属商业领域中的组织天赋。国际上很多知名跨国企业,如通用汽车公司、IBM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国际电报电话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等,也都派人去研究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素质。在学生进入第三学期后,知名跨国公司就会开始安排那些他们打算录用的学生的活动。此时,最具有商业天赋的学生往往会在这些公司的资助下去国外实习。在那里,他们要熟悉世界各大研究中心和生产基地的情况,熟悉公司在世界各地设有的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的管理措施,等等。而在完成了这样的实习之后,学生距离成为这些公司的正式员工往往也就不远了。

杰尔姆·卡根认为,在日常的授课中,向学生施加心理方面的压力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压力主要包括:告诉他们要成为商业大亨或亿万富翁就要看到市场的残酷性——学生们意识到商场中的残酷性后才不会掉以轻心;告诉他们,在残酷无情的商场竞争中,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收获成功,要么独吞失败。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心里便加深了对商业的理解,在拼搏中就会全力以赴地展示自身的才能。毋庸置疑,从哈佛大学走出来的商业大亨或亿万富翁都霸气十足,并且具备坚持到底的决心,因为他们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要做财富的拥有者就必须接受外界残酷的磨砺。

此外,杰尔姆·卡根教授还相信,哈佛大学之所以能“生产”出众多亿万富翁,是运用心理学教育的结果,而哈佛大学也相信心理学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就是说,哈佛学子们每天在哈佛的心理学激励下,为赢得财富而努力奋斗着。因此,也就不难解释哈佛大学为何能“生产”出如此多的亿万富翁了。6.被关注的神奇力量:自动自发产生高效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进行了诸多关于生产效率的实验,它们都是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分为好几个阶段,早期的实验,仅仅对工厂车间的照明强度进行加强,但并没有提高生产效率。两年后,乔治·埃尔顿·梅奥又指导并开展了一项“福利待遇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找到一项可以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在实验中,工厂改进了员工的工作条件,为员工安排了休息时间,缩短了员工的工作日,还减少了工作的单调性等,结果表明,改变对员工的监督方法和改进与员工的人际关系可以有效地促进产量的提高。

对此,乔治·埃尔顿·梅奥表示,既然管理方式与员工提高产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管理者就应该了解员工对工厂管理制度的态度,从而为改进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依据。为此,乔治·埃尔顿·梅奥制定了一个员工意见反馈表,并对大约两万名员工进行了调查。表中提出的问题有:1.你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满意吗?2.工作气氛能够令你感到快乐吗?3.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你的家庭生活是否和谐?5.最近有没有出现令你烦躁不安的事情?6.你对企业发展有哪些好的建议或意见?7.工作中你亟须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乔治·埃尔顿·梅奥告诉员工可以将自己想说的话都写在反馈表中。一个星期后,乔治·埃尔顿·梅奥收集齐意见反馈表,并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了观察。他发现,员工在填完这个反馈表后,对工作的态度比以前认真了,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对此,乔治·埃尔顿·梅奥解释道:“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霍桑效应’,也就是说,当人们受到外界关注时,内心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主动学习和交往的态度。因为人们在内心中感觉受到了重视,从而更加努力工作,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或端正工作态度。”

在乔治·埃尔顿·梅奥看来,“霍桑效应”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管理者让员工将自己心里的不满发泄出来,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从而使他们主动自发地产生高效率。其实,现实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可以说明这种效应的重要性。比如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一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一问三不知,老师因此批评了他,甚至还将他赶出教室,这样一来,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很难再有所提高,甚至会对老师的行为怀恨在心。但如果老师对这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多加以关注,并当着其他同学的面鼓励他,这名学生在产生感激之情的同时也不好辜负老师的教导,最终就会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甚至还会从坏学生转变成好学生。

再比如,在同事眼里有个不合群的人,这个人不仅在工作中我行我素,甚至还表现出一副高傲的姿态,因此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其实,这种情况不是不能改善——如果对这个人报以足够的重视,让他感受到同事的关注后,他自然也就减轻了对同事的抵触心理,也就愿意和同事融洽相处了。可以说,这就是“霍桑效应”最直接的影响。

或许人们能够从乔治·埃尔顿·梅奥提出的“霍桑效应”得到这样的启发:即使这个人此前的工作没有产生过高效率或没有做出非凡的成绩,但只要让这个人在心理上感受到被关注、被赞赏,他就会在工作或生活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良好行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高效率。7.不要忽视一颗薄荷糖带来的神奇功效

一颗薄荷糖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功效呢?在美国,很多餐馆都会在出口位置摆放一些可以免费品尝的薄荷糖,以便让食客在吃完饭后能吃上一颗保持口气的清新。不过,并不是所有餐馆都会这样做,有些餐馆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将薄荷糖送给食客,即由餐馆的服务生将薄荷糖和账单一起放在银质的盘子中交给食客。那么,这两种方法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或许很多人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将薄荷糖和账单一起交给食客的服务生能赢得食客更多的小费。为了进一步研究人们的心理特征,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就曾进入到一家餐馆做起了服务生。

在他当服务生期间,曾做了以下一些实验。

第一个实验:戴维·麦克利兰为食客取来账单的同时送给食客每人一颗薄荷糖,这样一来,他便增加了3美元的小费。

第二个实验:戴维·麦克利兰在食客吃完饭后,送给他们每人一袋薄荷糖,此时戴维增加的小费十分可观,达到了15美元。

第三个实验:戴维·麦克利兰送给食客每人一颗薄荷糖后随即转身离开,并告诉食客耐心等待。不久之后,他拿着一张写有祝福的卡片以及一小袋薄荷糖送给了食客,并对食客的光顾表示感谢。由此,食客对他的服务非常满意,其所收获的小费高达50美元。

实验表明,在第一个实验中,戴维·麦克利兰的做法让食客感受到了一些实际意义。因为在食客看来,吃完饭后能吃到一颗爽口的薄荷糖实在是令人愉悦的一件事,这样一来,当戴维·麦克利兰给食客每人一颗薄荷糖时,食客在心理上就会对他产生感激之情,随即便给他增加了3美元小费。小费虽然不多,但却可以体现出食客的感激之情。而第二个实验是戴维·麦克利兰送给食客每人一袋薄荷糖,这让食客感到惊喜,同时就会对服务生的服务态度予以高度肯定,也会自然而然地给戴维·麦克利兰增加小费。在第三个实验中,戴维·麦克利兰给完食客一颗薄荷糖后转身离开,并再次将祝福的卡片和一袋薄荷糖交给食客,这样的方式在表达欢迎食客再次光临的同时,也令食客看到了如此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其深受感动,对服务生也另眼相看,因此也就愿意给更多的小费。

其实,以上这些实验体现的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互惠原则”。所谓“互惠原则”,即是指人们会以相同的方式去回报为他们做事情的人。

简单来说,“互惠原则”就是自己给了别人一块糖,别人也会给自己一块糖或其他东西。现实中,“互惠原则”表现在方方面面,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比如一家销售果汁饮料的饮品店让路人免费品尝他们生产的果汁饮料,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路人去购买他们的饮料;再比如,在你被拉去做免费的皮肤护理后,美容师会指出你皮肤出现的问题,然后再苦口婆心地劝说你去购买她们推荐的护肤品或者办理会员卡,等等,而看在她为你免费做美容的情面上,你往往会购买一大堆并不实用的护肤品。其实,免费是假,让你购买产品才是真。显然,这就是一些商家惯用的心理策略——互惠原则。

在戴维·麦克利兰看来,互惠原则之所以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其原因就在于:当与一个陌生人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人交往时,如果对方先向自己施予了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要求,这样自己便会产生负债感,而答应对方要求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可以说,自身接受别人恩惠后回馈的义务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将自身的选择能力削弱,将自身的选择权交到别人手里。因此在很多时候,一个人最初选择了接受别人的恩惠以后,也注定选择了所要回报的方式。或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互惠对一个人的心理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其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得到恩惠后心里那种难以忍受的负债感。所以,一旦别人向自己施恩,人们就会尽快给予别人回报——这样自己的心理压力就会得以释放,同时内心的负债感也会减轻许多。“一颗薄荷糖虽然小,但是它在某些方面却能带来神奇的功效。当你给别人一颗薄荷糖时,别人不仅会产生感激之情,还可能会做出感激的举动。而感激的举动是其心理产生负债感后自发产生的。因此,一颗小小的薄荷糖往往能够在很多时候产生神奇的功效,这种功效就是促使别人给予比薄荷糖自身价值更高的回报。”而这些就是戴维·麦克利兰想告诉人们的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8.通过一辆车能够测试出你面对痛苦时的选择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曾在一堂趣味课上这样说道:“我相信,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痛苦存在的,而且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可能存在一生中完全没有痛苦的人,除非这个人没有任何思想。”然而,有生命的人就有思想,所以痛苦是必然存在的。

接下来,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你的身心倍感痛苦时,你会选择如何做?”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像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一样,纷纷摇头,请求沙哈尔教授明示。沙哈尔教授胸有成竹地一笑,之后便在黑板上写出了以下的心理测试题:A.倘若你买了一辆新车,那是一辆什么类型的车?B.如果你驾驶新车驶到一个地方迷失了方向,不知如何进退,此时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C.假设你的新车被某种东西剐蹭了,你会是怎样的心情?D.车上的划痕相当重要吗?E.对于车的外观你怎么看?F.在你的车修好后,你的心情又会如何?

面对心理测试题,课堂上的学生们都在埋头思考,其中一些学生抬起头来,似乎是心中有了自己的答案。10分钟后,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又笑着在黑板上写下了以下的问题:如何看待你自己?当你身心痛苦时,你会选择怎么办?假如你生病了,你会怎么做?你对自己的病情感觉严重吗?对于自身的容貌和外形,你是如何看的?在你身体重新恢复健康后,你又是怎么想的?

泰勒·本·沙哈尔教授掷地有声地说:“这是一道名为‘买新车’的心理测试题,它能够准确测试出‘当你身心痛苦时,你会选择怎样做’。”沙哈尔教授指出,其实车就是一个人的象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车就是被扩大了的人的自我认知。试想,一旦你坐到车子上,尤其是当车子需要你来驾驶时,生与死都将由你自己来负责。即便车子在途中发生任何紧急状况,都必须依靠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或者化险为夷,往往没有其他事物可以让你依赖。因此,可以说,车便是第二个你。

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结合自己心中的答案测试出自己在遭遇痛苦时会有什么样的举动,沙哈尔教授将每个问题和“答案”联系起来,给学生们作出了详尽而又有趣味的深刻解析:

你如何描述你的新车,其实正表明了你会怎样对待你自己。因为在你最深层的意识中,你会无意识地选择跟自己各方面都相称的车。即便你将车描述成既难看又破旧的二手车,这也是你内心的答案,它实际上体现了你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个人的价值观等。所以,当你描述自己的车时,一定不要马虎了事,否则可能会毁坏自己的个人形象。同时,当在为自己选车时,你也一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因为车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代表了你个人的全部。

在驾驶中迷路应该怎么办?其实就是指你陷入困境、身心痛苦时应该如何做。这就表示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与他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又或者当你感到压力巨大时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够很好地对待所面临的问题,那么总会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但如果你感到焦躁不安,甚至消极沮丧,无法冷静地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这将是你人生中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因为,越是在痛苦无奈的情况下,越能够看出一个人对待自己和人生的态度。

假设你的新车被某种东西剐蹭了,指的也就是当你生病或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你会怎么做。当你为车被剐蹭而表现得烦躁不安时,它象征着你在实际工作或生活中犯了错误或者身体出现了病况,预示着你可能正处于身心受创的状态中。当然,若是自己喜爱的车被剐蹭了,那么这时的你真的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痛苦。

车上的划痕严重吗?其实是说你的病情或你在工作、生活中所犯的错误严不严重。自己喜爱的车,就如同自己的身体或重要的工作一样。众所周知,一旦自己的身体生病了,或者自己重要的工作受到某些事情的影响,就会使自己感到无比地痛苦。这道题其实是想告诉大家,当你遇到痛苦时,一定要思考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怎样看待车的外观则表示你怎样看待自身的形象。如果你对车子的外观很满意,那么说明你是个对自身形象很有自信的人。虽然一个人的外貌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显得很肤浅,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外表好看的人在社交关系中容易让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更重要的是,一个对自身形象感到自信且令人产生良好印象的人痛苦相对较少,而且也能够利用自信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痛苦。

车子修好后你的心情表示当你身体痊愈或走出工作、生活的低谷后的心情。有的人在走出痛苦的深渊后会重新振作起来,但有的人会郁郁寡欢,感觉曾经遭受的痛苦折磨还残留在身心上。其中,前者反映了一种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而后者却反映了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测试结束后,学生们面面相觑。这时,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让一个名叫威廉·阿尔文的学生谈谈他对这道测试题的感想。阿尔文想了想,这样说道:“的确,每个人都是有痛苦的,也可以说痛苦贯穿着人的一生。但是人与人之间所谓的痛苦却是有区别的,每个人痛苦的次数、程度也是不同的,而痛苦的次数与程度又取决于每个人对待痛苦的态度和方法。对于同一件事,就比如测试中你的新车被剐蹭了这件事,有的人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会因此而痛苦或者一直痛苦下去,更不会留下痛苦的阴影。而有的人则会认为这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甚至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相较而言,态度积极的人在生活中是开心的,而态度消极的人在生活中却是极其痛苦的。”

对学生阿尔文的回答,沙哈尔教授感到相当满意,他补充说:“不同的态度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即消极的心态会使人日渐消沉,而积极的心态则会使人奋发向上。所以,当身心倍感痛苦时,你就应该抛弃消极的思想,选择用积极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这样才能帮助自己走出痛苦,远离痛苦的深渊,并将生活中痛苦的次数和程度降到最低,让自己开心的同时,也让周围的人开心。”9.通过“微型人”看你成为有钱人后的心态

史蒂芬·平克教授问学生:“大家有没有想过,假设你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亿万富翁,你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想过这个问题的人请举手!”如平克教授所料,课堂上所有的同学都相继举起了手。“很好,我也想过这个问题,而且还不止一次。”说完之后,平克教授便问梦露·芭拉:“如果你一夜暴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梦露·芭拉想了想说:“买几套特别漂亮华丽的行头犒劳自己。”

平克教授接着又问了几名学生。威廉姆斯·贝儿的回答是:“立即报名参加国际旅行团,出国享受美妙的旅行。”约翰·爱斯麦肯因的回答是:“买一辆华丽的敞篷式小轿车,颜色最好是和天空一样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你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事实上,这个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想过,因为人们总免不了羡慕有钱人的生活,而有了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当然也可以享受很多与众不同的服务。然而,有的人却认为这个问题很无聊,认为这是空想。其实不然,由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你在成为有钱人后的各种心态。

如果你也想提前知道你变成有钱人之后的心态,那么请你现在就变身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平克趣味心理学“微型人测试”中的“微型人”,体验自己成为有钱人后的心态。对此,平克教授对学生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测试问题:如果你吃了一种叫不出名字的花,这种花使你变成了一个“微型人”,那么,你的心情会怎样?变成“微型人”后,你首先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在你变成“微型人”后,有人想要趁机将你踩扁,你觉得这个人会是谁?假设有一个人手中有一种能够使你重新恢复原形的花,那么,你认为拥有这种花的人会是谁?倘若你吃了那个人手中的花,变回了正常人,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道测试题,更不要认为这道测试题和变成有钱人后的心态没有多大关系,平克教授以及哈佛大学其他心理学教授普遍认为,变成“微型人”之后的想法,即表明了你成为有钱人之后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变成“微型人”及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都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变成“微型人”之后,你首先想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你成为富翁之后最先做的事情。不管怎样,每个人在成为有钱人之后都想要尝试“一掷千金”的感觉,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将这种实质性的事情抛到一边,你最想做的事情就会变成精神方面的事情。

在你变成“微型人”后,想要立即“将你踩扁的人”其实就是在你成为有钱人后会对你进行敲诈的人。这个人对你有某种潜在的威胁,所以在你成为有钱人后,你会觉得这个人会想方设法地来敲诈你,而这也表明了你在现实生活中讨厌这个人的心情。事实上,这样的人是存在的,他们总能够嗅出金钱的味道,也总能及时地了解周围人身上发生的好事情。但对此也不用过于担心,坦然面对他们便是。

握有可以使你恢复正常的花的人,对你而言,他一定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极其无奈的人。从一般情况来讲,身体变回原形就跟在现实中从有钱人变成穷光蛋一样,非常现实而又无奈。因此,拿着那种可以使你复原之花的人,在你的眼里是不会成为有钱人的,因为有钱人永远都不会想要变回穷光蛋。

但是,或许这个人正以踏实的脚步经营着自己的人生,那么你的答案之所以会是他,也表现出了你对这种经营人生的思想的羡慕。

变回原形之后,你的想法表示着你最终回到现实世界之后的心情。有的人或许会觉得“天啊,这太可惜了”,也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变回原形好啊”。虽说这都是“变回原形”之后的一种心情回复,但相较于后者而言,前者更容易下定决心,在现实世界中努力成为有钱人。平克教授讲完之后,课堂上很安静,有的学生一副大彻大悟的表情,但也有个别学生还似懂非懂。为此,平克教授利用这堂趣味心理课最后的10分钟给学生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叫亚历克萨的富翁。亚历克萨在成为富翁前其实是一个穷光蛋,但是炒股却让他一夜暴富。在成为有钱人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请他所有和他之前一样穷的朋友去五星级大酒店吃了一顿豪华大餐。在亚历克萨的这帮穷朋友中,有一个名叫纳伯特·伯特伦的人,之前他们之间的关系谈不上好坏,也就是才认识不久,而且亚历克萨看出,伯特伦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同时妒忌心也很强。在亚历克萨成为有钱人后,伯特伦做了一件让他很恼怒也很痛心的事情——伯特伦和他的一个名叫托马斯·库斯帝克的朋友合谋绑架了亚历克萨的妻子,由于亚历克萨不认识托马斯·库斯帝克,这正好给伯特伦提供了方便,他让库斯帝克给亚历克萨打电话,限其两天之内拿10万美金来交换他的妻子。然而遗憾的是,这起绑架案还不到交赎金的时间,伯特伦就被当地警方逮了个正着。当地警方是如何在短短一天多时间内就破案的呢?他们办案的效率真的就如此神速吗?其实,当地警方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破获此案,最大的功臣就是亚历克萨。因为亚历克萨给当地警方提供了犯罪嫌疑人,而他所指的这个犯罪嫌疑人正是他的朋友——伯特伦。原来,在亚历克萨还是穷光蛋的时候,他对自己的人生做了这样一种设想:他将自己想象成一个突然被某种魔法变小了的小不点,而且还是一个有钱的小不点。在这个他虚拟的世界中,他感觉最有可能伤害他的人就是伯特伦。因为在亚历克萨的眼里,伯特伦是自私的,也是极有心计的。而奇特的是,亚历克萨成为有钱人之后,伯特伦真的成了那个伤害他的人——策划绑架了他的妻子。不知为何,亚历克萨接到那个绑匪打来的电话后,尽管他听出打电话的绑匪并不是伯特伦,但他却坚信,绑匪中肯定有伯特伦。而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他的设想是正确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像亚历克萨这样设想一番,而且所有的设想还都是正确的。平克教授给学生们上这一堂“微型人”趣味心理课,以及最后讲述的这个故事,只是想要告诉大家,从心理学的某个角度来讲,人们经过仔细的思考和观察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有时候跟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是相吻合的。

虽然这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但由此可以看出,某些偶然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必然。换句话说,当你认为某件事情在将来极有可能发生的时候,或许它就已经在慢慢酝酿了。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曾说:“一些看似必然的事情,实际上正是一些偶然的设想所促成的。”平克教授的这个“微型人”的心理测试正是想要告诉人们,你想象变身成为“微型人”之后的心态,极有可能就是你成为有钱人之后的真实心态写照。第二章 为什么女人天生就有不安全感?——哈佛人的行为心理学

1.“适应环境”现象:人心理上的适应/035

2.为什么女人喜欢在大街上挽男人的胳膊呢?/037

3.乘坐电梯时,人们为什么习惯仰头看显示的楼层数?/038

4.为何人们无法招架住“登门槛效应”与“留面子效应”?/041

5.怎样才能让自己说的比唱的还好听?/044

6.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就改变了对方的心理落差?/049

7.第一印象真的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吗?/050

8.哈佛教授神乎其神的人际关系心理测试/054

9.梦中的场景也可以作为人际关系的参照物吗?/057为什么大多数女人都喜欢挽着男人的胳膊?从行为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行为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认为,每个人的外在行为与他的潜意识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女人之所以挽着男人的胳膊,主要是因为在女人的潜意识里总有不安全的感觉。在原始社会中,男性外出狩猎期间,女性会待在家中等待男人狩猎归来。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就把男性当成是生活中的依靠,随之对其产生依赖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这种潜在的心理并没有改变,始终认为男性能够给她们带来安全感。华生对行为心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和理解,他主张行为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和意象等过多主观性的东西,深入研究人们在现实中观察到的能客观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心理反应。在他看来,只有弄清楚环境刺激和行为直接的联系,人们才可以预知心理反应,以达到预测并控制自身行为的目的。1.“适应环境”现象:人心理上的适应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武德在哈佛大学执教期间曾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一些哈佛大学生作为被测试者,在一间有光的小屋子里待24小时。同时,学生们的感觉输入被严格控制,安德武德用塑料眼罩罩住学生们的眼睛,虽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塑料眼罩感受到一些光亮,但却看不到任何图形。此外,安德武德还给被测试者套上了手套,不让其触碰到任何东西,而且屋子里还放了一台能发出嗡嗡声的破旧风扇以干扰学生的听觉。最后,安德武德还将用海绵包裹的枕头固定在学生们的头上。至此,安德武德告诉学生们可以在屋子里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也可以进行思考或睡觉。24小时过去了,安德武德结束了对学生的测试。当他将学生的眼罩取下来时,有些学生竟然出现了错觉——当他让被测试者们走出屋子,来到温暖的阳光下时,很多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有的人表现出了紧张焦虑的情绪,有的人的情绪出现波动,有的人则出现了思维迟钝的情况,甚至还有人出现了重度呕吐。

因此,安德武德将被测试者出现的这些情况归纳为“感觉被剥夺后遗症”。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感觉被剥夺后,这个人的心理功能以及身体机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这个人的理性思维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混乱。

其实在很早以前,心理学家便对人类的行为是受理性操纵,还是由感性支配这样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虽然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但心理学家却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人类在接触外部事物的时候,大多是先从感觉出发的。

安德武德曾经对感觉给出这样的定义:“人产生的感觉其实是人们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自身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具体反映。”外部环境或事物的特征和属性通过对人多种不同感觉器官的刺激引发兴奋,并经神经传输到人类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从而产生反应。而感觉的综合也就让人们形成了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在心理学中,人们习惯将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根据人们接受刺激物的性质以及作用的感官性质,又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种。外部感觉是指,人类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的感觉,比如:看到一件美好事物产生的视觉,听到一段美妙的音乐产生的听觉,品尝一道可口饭菜产生的味觉,闻到花香时产生的嗅觉;而内部感觉是指,人类接受机体的内部刺激后产生的感觉,比如:进行长跑后心脏急速跳动的感觉。

此外,感觉还有敏感性强弱之分。感觉的敏感性是一个人的感觉器官对来自内外部环境刺激的认知和分辨能力。感觉敏感性因人而异,不存在两个感觉敏感性完全相同的人。大多数情况下,感觉敏感性强的人受到的刺激比感觉敏感性低的人要多。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进入一个声音嘈杂的工厂车间后,起初人的耳朵可能对这种令他们心烦的声音感到很不适应,甚至有想尽快离开车间的冲动,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人的耳朵感觉到的不适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适应环境”。对此,安德武德这样解释:“其实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由于这个人心理上的变化。当产生的声音令他心烦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排斥,并产生了厌烦的感觉,可当他认为自己很难改变这种嘈杂的环境时,他就会努力去适应这种给他带来不愉悦感觉的声音,而这样一来,他也就不会产生厌烦的感觉了。”2.为什么女人喜欢在大街上挽男人的胳膊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科威茨作为哈佛大学特邀的心理学家,每个月都会到哈佛大学进行行为心理学方面的授课。这一天在课堂上,他向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他自身感受非常强烈的事情:

每当走在大街上或者在等公交车时,我总能看到一些女士面带微笑地挽着男人的胳膊,而且看上去她们非常陶醉,也非常开心。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女人在大街上挽男人的胳膊是年轻人才会做的事情,但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女人挽男人的胳膊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中年女人或者老年女人都会有这样的动作表现。其实,这与女人自身的心理需求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促使女人做出在大街上挽着男人胳膊的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她们对男人的好感和渴望被保护的心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女人挽男人胳膊的动作就会非常自然。相反,如果女人对一个男人不感兴趣或者不喜欢时,就很难做出挽着男人胳膊的行为,即不会对男人产生希望被保护的心理需求。

伯科威茨通过对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女人都喜欢用身体接触来向自己喜欢的男人表达亲密和善意,而男人似乎不喜欢这样,他们更习惯于直来直往,很少会像女人那样去用身体接触的方式来表达亲密感。其实,儿童大多也喜欢依偎在家长面前,这是人类本能属性的一个缩影。随着年纪的增长,人逐步摆脱了不成熟的状态,动物最原始的习性也开始呈现出“下坡路”的状态,被隐藏起来。当一个女人不善于或者不好意思去表达自身情感时,她往往就会用最原始的身体接触等一些方式向外传递出自己的情感,而接收情感的对象大多是男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人与儿童比男人更具动物特性。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女子大多是注重感情的人,在考虑事情时大多也是凭感觉去做,即她们十分相信感觉。因此,女人更习惯于将触觉的感受作为表达的一种方式。伯科威茨博士甚至还开玩笑地和学生们说道:“当你们在与女朋友甜蜜约会时,要养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即不仅要学会用耳朵仔细聆听女友在说什么,还要用眼睛去看女友在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洞察到女友心里的真实意图。”

伯科威茨在研究中还发现,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警觉心理,即人的“安全范围”感觉。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会以自我为中心,向四处蔓延,形成一个圆形的“心理防御阵地”。通常,这个阵地是人们认为最安全的。而一旦有人误闯入自己的“心理防御阵地”,很多人都会感觉到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于是其心理就会发出预警,随即便会产生反抗。

伯科威茨认为,两个越不熟悉的人,其心理距离就会越大,而身体距离也会被拉大。但如果是两个熟悉的人在一起,这种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比如,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等,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可能会缩小至零,而如此一来,也容易产生肢体上的亲密关系。因此,如果你的女朋友在走路时总是喜欢亲密地挽着你的胳膊,或是触碰你的身体,说明她和你的心理距离已大大缩短,即她不在乎你侵入她的“安全范围”,你们之间也不存在心理上的距离。

由以上内容来看,女人之所以在大街上做出挽着男人胳膊的亲密动作,并不完全是为了想要身体上的接触,而更多的是来自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即用这样的方式拉近与男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使彼此间的感情进一步升华。3.乘坐电梯时,人们为什么习惯仰头看显示的楼层数?

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带着他的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霍华德·加德纳找来20名学生,将每两个人分为一组,自己一个人一组,一共十一组。然后,他让每组人到不同地方有电梯的场所进行观察,观察电梯里面的人有哪些行为方式。布置好任务后,各组成员便开始行动起来。霍华德·加德纳来到一家高档写字楼的电梯间里进行了测试。从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观察电梯里人们的行为方式。他发现,电梯里很少有人进行沟通,大多会仰着头盯着显示楼层数的屏幕看。在电梯运行到自己想要去的楼层后,这些人的面部表情明显要比之前松弛很多。参加测试的学生陆续回来,霍华德·加德纳问他们在电梯里观察到什么时,第一组学生说道:“教授,我们进入一家商场的电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人对周围的人似乎都不感兴趣,而是对电梯的顶部感兴趣,可我们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电梯顶部有什么特殊之处。”霍华德·加德纳听完之后并没有说话,问第二组学生:“你们在乘坐电梯时发现了什么?”“电梯里的气氛非常压抑,没有人进行交流,在电梯运行到人们想要去的楼层后,他们都急切地走出了电梯,真搞不懂他们为何会有如此表现?老师,您能告诉我们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霍华德·加德纳同样没有说话。当问到第三组学生的时候,这组学生这样表述道:“教授,我们进入一家医院的电梯后,虽然里面有人在交谈,但他们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聆听者身上,而是盯在楼层显示器上。我们不禁联想到,他们或许在和显示器说话。”

这些话说完后,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霍华德·加德纳问其他各组的观察情况,其他组学生回答也与前面几组类似。于是霍华德·加德纳对学生们说道:“同学们,从你们在电梯里的观察可以看出,人们在乘坐电梯时总是习惯仰头看着上面,或者是电梯的顶部,或者是显示楼层数的屏幕。我说得没错吧?”“是这样,教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随后霍华德·加德纳从心理学的角度向学生们讲述了电梯里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在霍华德·加德纳看来,人们在乘坐电梯时仰头向上看的行为其实与自身“私人空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那么,什么是私人空间呢?事实上,在人们身体周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只属于自己,一旦他人进入属于自己的空间,人们就会表现得不舒服、不自在。当有学生问霍华德·加德纳私人空间大体上是什么概念时,他这样说道:“私人空间大小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私人空间前后的范围在0.5米至1.5米之间,而左右的范围在1米左右。也就是说,私人空间最小的空间面积是0.5平方米。”所以,在拥挤的环境中人们的私人空间很容易被侵犯,以致心理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电梯里的人要么盯着电梯的顶部,要么盯着显示楼层的屏幕看,只不过是为了舒缓内心的焦虑不安,同时也确认自己是否到了想要去的楼层。当你急于离开某个狭小的空间,比如电梯间时,通过盯着不停变化的数字,你感到电梯在快速移动,感到自己将要从被人侵占的状况里解放出来,自身焦急不安的心理从而得到缓解。

当然,和乘坐电梯一样,在拥挤的地铁或者公交车里人们选择座椅的位置体现出类似的心理特征。当一辆车进站时,很多人都会选择靠走廊或靠窗的座位,而中间的座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有人去坐。显然,人们的这种行为方式就是由自身的私人空间引起的一种心理现象。因为人们坐在靠边的座椅上时,只有一侧会和其他人发生接触,而中间的座椅两边都会和别人发生接触,这样就会使人感觉到不舒服,所以人们往往选择坐在靠边的座椅上。然而,在一些咖啡馆或者快餐店,靠近过道的座椅通常不受欢迎,因为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座椅不能确保自身的私人空间,也容易与过往的人发生接触,因此他们会选择内侧的座椅。霍华德·加德纳在研究中发现,人的私人空间会因为旁边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人们在和亲密的人交往时,私人空间会大大缩小,而和陌生人接触时,私人空间就会拉大。当然,如果是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接触,私人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大,甚至会选择远远回避。

乘坐电梯时仰头看电梯屏幕上显示的楼层数字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心理上的私人空间在作怪,霍华德·加德纳在哈佛大学日常授课中通过测试和研究发现了存在于人们身上的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4.为何人们无法招架住“登门槛效应”与“留面子效应”?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经常对他的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大雪漫天的夜晚,一位饥寒交迫的穷人跌跌撞撞地敲开了一户人家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个佣人,穷人对佣人说道:“好心人,请帮帮我,让我烘干身上的衣服吧,愿上帝保佑你。”说完穷人用乞求的目光望着佣人,佣人出于好心让穷人来到了屋中。穷人进屋后便开始烘衣服,边烘衣服边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块冻得发硬的面包,并对佣人说道:“好心的人,能否借给我一口锅,我用它将我的面包煮烂?”佣人认为穷人提出的这个要求不算什么,于是便给他找来一口锅。穷人将衣服烘干后便开始用锅煮面包,在发硬的面包逐渐被煮开后,佣人忍不住问:“难道你打算这样吃面包?总得加点盐吧。”穷人对此表示了感谢。随后,佣人拿来一点盐,并找来一些碎菜叶给穷人。就这样,穷人美美地喝了一锅热乎乎的面包汤。

试想,如果穷人在开始时没有说烘干衣服就离开,而是对佣人说“好心人,给我一碗面包汤喝吧”之类的话,相信佣人很难满足他的愿望,穷人甚至连踏入屋子的机会可能都没有。

在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看来,这就是被称为“登门槛效应”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又被一些人称为“得寸进尺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别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请求,为了避免在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给别人留下前后不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满足或接受别人更多的要求。这种心理现象,就好像一个人在一级一级地向上登台阶,这样一来,便可以容易且顺利地登上高处。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经研究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心里有一种不愿接受较高或较难要求的心理特征,因为别人提出的高要求或有难度的要求做起来是费时费力的,相反,人们更愿意接受别人提出的细微的、可以轻易完成的要求,而在人们满足了别人提出的较小要求后,心理上便会得以放松,便会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显然,这就是登门槛效应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人随机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让她们将一个只有扑克牌大小的招牌挂在自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认为这是件非常容易完成的事情,于是全部答应了。一个月后,他们让人再次访问这些家庭主妇,让她们将一块1平方米左右的牌子放在窗户上,结果只有超过半数的主妇同意了这样的要求。半个月后,这些人又提出让主妇再将一块形状不太美观且面积大的牌子靠在窗户前时,几乎没有人同意这样做——这些主妇大多认为如此大的牌子不仅会影响到采光,还会让她们的心情变糟。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通常情况下,人们拒绝让他们心理不能接受或违背他们意愿的请求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但他们很难对微不足道的小要求表示出拒绝的态度,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出拒绝小要求的理由,而这样就会增加同意要求的倾向。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当人们要求别人做某件较困难的事情又担心别人拒绝时,可以利用“登门槛效应”,先向别人提出一个比较小且容易完成的事情,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最终目的。

根据“登门槛效应”,老师在为学生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要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从而根据不同素质、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基础与表现,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便可以轻易完成,而在学生完成这个事情后,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将较高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不同的小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就会向另外一个目标迈进,就好比是迈过了一级级小小的门槛。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经常会对他的学生说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接受了别人一个小小的要求后,往往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接受别人更大的要求,这就好比登门槛时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所以,用登门槛来形容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最恰当不过了。”其实“登门槛效应”在营销员的推销中也同样有效。很多时候,成功的推销员不会直接向顾客推销产品,而是先提出一个人们乐于接受的小要求,在人们接受这个小要求后,他才进行下一步的推销计划,最终抓住顾客的心理,成功完成推销。

在心理学中,与“登门槛效应”相对应的还有一种被称为“留面子效应”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是在向一个人提出自己内心真正的要求之前,先假装向这个人提出一个比较大的或者令人一时难以接受的要求。在提出的要求被别人拒绝后,再提出自己内心真正的小要求,这样一来,别人答应自己要求的成功率就会增大。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之所以会产生“留面子效应”,主要源于人们在拒绝别人提出的大要求后,心理上会产生内疚或不安,感觉自己没有帮到别人,有损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那种富有同情心、大度的形象,为了恢复自身的形象,以及让自己的心理达到平衡,他们就会接受别人提出的小要求。

现实生活中,“留面子效应”可被运用在很多方面。比如一个人向朋友借钱时,如果直接将借500美元的想法告诉他,这个人可能会问:“你借钱干什么,你根本就不缺钱!”这就意味着借钱失败。可如果先这样说:“嗨,老同学,最近我手头不太宽裕,需要借3000美元,你能帮助我吗?”对方可能会说:“3000美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我手头只有不到600美元,最多能借你500美元,你看行吗?”如此一来,这个人借钱的目的就此实现。

其实,无论是“登门槛效应”还是“留面子效应”,所反映出来的都是对人的心理进行揣摩的结果,更是对人们心理的深入解读。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充满趣味性的心理特征是很多人都应该学习的,因为这是把握人心的最有效的方法,更是让人们无法招架的心理策略。5.怎样才能让自己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眼中,如何通过自己的言语控制并影响他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抢先一步博得先机才是与人交流的好办法。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就曾制作过这样一份调查问卷,以检测一个人的说话技巧是否合格。调查问卷的具体问题如下:1.贴心死党不修边幅,突然以一副邋遢样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A.你是不是想要说“正在燃烧,请勿靠近”?请打扮一下好吗?(2分)B.你怎么打扮成这样,快去换件衣服吧!(1分)C.这样穿,显得你真可爱!(0分)2.同事剪了一个新发型,过来问你的意见,你通常的回答是?A.不予置评。(2分)B.如果你再喷点定型水,那就一定迷死人啦!(1分)C.不错嘛,这个发型挺适合你的。(0分)3.在做推拿的时候,按摩师换了一个新的手势,对此你有些不习惯,如何表达才好呢?A.不客气地说:轻一点呀,太大力了!(2分)B.有礼貌地说:请轻一点。(1分)C.只是闷闷地叫几句。(0分)4.你认为自己有多诚实?A.有话直说。(2分)B.言语间从不轻易得罪人。(0分)C.为了不令听者感到不悦,说一点善意的谎言也是可以理解的。(1分)5.你将自己的新女友介绍给自己的死党,但是她却私下里向你抱怨说,她凭直觉感知到,你的好友并不喜欢她,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个时候,你如何回答她?A.你这个笨蛋,难道看不出她实际上也很喜欢你吗?(0分)B.是真的,你没见到刚才你说笑的时候,她一副懒散的样子吗?(2分)C.她对陌生人一直都比较慢热吧。(1分)6.一位和你有业务来往的客户对你表示好感,并且索要你的家庭电话,这个时候你的回应是?A.把电话号码给他,但却希望他不会打过来。(0分)B.当面跟他说,你对他毫无感觉。(2分)C.跟他说他虽然不错,但自己是从来都不和业务上认识的人约会的。(1分)7.好友很喜欢音乐,并且兴致勃勃地为你弹了一曲,但是你觉得他并不是搞音乐的料,当他询问你的时候,你会怎么跟他说呢?A.很好,你有资格录制唱片!(0分)B.亲爱的,你千万不要辞了正职不做哦!(2分)C.这不是我喜欢的音乐,低音部分很重要。(1分)8.上司听说有人对公司非常不满,向你打听事情的可靠性,你会如何回答?A.有谁会想要离开公司啊!(0分)B.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一部分人确实对公司不是很满意。(1分)C.最近有人频频去见董事长。(2分)9.作为一名时装店的推销员,你的对面是一位大肚腩顾客,他试穿衣服之后向你询问意见,你会怎样对他说呢?A.把皮带束紧一点就行了。(0分)B.很好看,你可以将裤头拉低一点。(1分)C.我们没有适合你的尺寸。(2分)10.如果真相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那么你会怎么办?A.那也没有办法,照实说。(2分)B.把话说得好听一点。(1分)C.那就不说出来。(0分)

最后,丹尼尔·吉尔伯特将这份调查结果划分成三类,第一类是7分及以下的,这部分人的特点是谎言过多。其实这样说也有失公允,因为这类人其实并没有通过欺骗来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想法,他们心地善良,时常害怕由于言语不当而伤害到别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很多情况下,其他人都不能理解他们心中的真实感受,并且将其看作是虚伪、不诚实的人。也就是说,揣测、掌控别人的心理也是有技巧的,如果做得不好,为他人考虑太多,反而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类是8~15分的,这类人是外交高手,他们总是能够通过语言影响、渗透他人。这些人说话直率中又不缺乏技巧,让人听上去不会很别扭。很显然,他们才是最受欢迎的一类人。可以说,得分位于本区间的人大多诚实又不失机敏,凡事拿捏得非常到位,是一群令人不易察觉的心理操纵高手。

最后一类则是得分在16分以上的,这些人的标签就是“憨直”。虽然这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将话说得更委婉一点,那么大家是不是就更容易接受呢?总体而言,在全部人群中,憨直的人是最缺乏交流技巧的,他们也缺乏运用语言来掌控他人心理的方式和技巧,往往是心理战一打响,他们的底牌就被人看到了。进一步说,憨直一旦突破了底线,就变成了“鲁莽”,而没有人喜欢和一个口无遮拦的粗汉交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提升一下自己的交流技巧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调查研究,丹尼尔·吉尔伯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83%以上的“成功人士”的得分都在10分上下徘徊,另外有12%的成功人士得分超过了16分。换句话说,那些遮遮掩掩且又过于为他人着想的人往往是很难成功的。这一点虽很让人意外,但却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他们不能读懂别人的内心世界,反倒给人造成了一种虚伪的假象,最终受冷落也是必然的。

以上结论得到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认同。他认为,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拿捏到位,过于憨直和赞美他人都是不正确的。这两种性格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当它们出现在不合适的时段时,会给人的内心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以上三种人群,斯金纳还专门提到了得分在7分以下的那一类,事实上他对这类人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在他看来这一类人就是平易近人的“利他主义者”。“这些利他主义者到最后得到的认可却是最低的,勉强达到5%,甚至比那些毫无技巧、不懂礼数的人得分都要低,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斯金纳说。

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要讨论斯金纳口中的利他主义者是如何陷入困境的,我们的重点在于,查看那些优秀的沟通专家,他们是如何将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操控他人的心理的。美国有一位老农希望以400美元的价格售出自己的毛驴。虽然这个价格说起来也还算合理,但是买主围成一个圆圈,对肥壮的毛驴看了又看,却总是无法下定决心来购买。农夫的儿子灵机一动,对在场的人宣布说:“我现在手里有200张标有不同数字的卡片,每张只要2美元,每位购买这张卡片的人到最后都可以参与抽奖,我们的奖品就是这头价值不菲的毛驴哦!”听到这样的话,人们都跃跃欲试,200张卡片很快就卖光了。显然,到最后不管这头驴落入谁手,农夫都成功地收获了400美元。“农夫售驴”也是丹尼尔·吉尔伯特教授经常提起的一个故事,它讲述的核心就在于,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技巧。农夫的儿子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按照上面所说的那一则心理测试,他应该是属于第二类人群,得分在10分左右。可以看到的是,他敏锐地感知到了买主们心中的疑虑,意识到这些买家对毛驴本身是非常渴望的,但是400美元又不是一个小数目,于是他化整为零,成功地组织了一场抽奖活动,最后得偿所愿。

因此,丹尼尔·吉尔伯特告诉我们: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将话说得真实而又委婉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而在言谈之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揣测交流对象的心理变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6.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就改变了对方的心理落差?

鲁迪·艾伦是一名刚刚从哈佛毕业的学生,按照常理他应该会接到无数大企业的盛情相邀才是,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这名高才生小时候出过一次严重的车祸,现在只有一只手臂,而且身高才150厘米,看上去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以至于很多老板都对他心存顾虑,望而却步。对此,艾伦不得不主动出击,向一些自己心仪的单位推销自己。当他来到一家杂志社和总编面谈的时候,他先是问对方:“你们需要一名编辑吗?”

总编看了看他,说:“不,我们的编辑已经够用了。”

艾伦笑了笑,继续问道:“那么记者呢?”“不需要!”“排字工人呢?或者校对人员?”“不,我们现在已经没有职位空缺了,你还是到其他地方碰碰运气吧!”

对于这句非常无礼的话,艾伦并没有生气,他依然保持着脸上的微笑,顺手从自己的公文包中拿出了一块牌子:“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件东西。”

总编看了看,那块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几个字,一开始还有些不耐烦的总编一下子就被艾伦的牌子逗乐了,而且他还笑着对艾伦说:“好吧,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的广告部看看,那里不讨厌新人。”

艾伦马上又从包中拿出了自己的毕业证书和实习证明,指出自己是哈佛大学毕业生,同时指出自己对工作也有一定的实战力。此时,总编对艾伦的态度马上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原来眼前这个矮小的残疾人竟然来自哈佛!既然知道了对方出身名牌大学,而且也见证了对方的聪明机智,总编很满意地给了艾伦一个实习主任的职务。一个月后,艾伦顺利转正,连一般毕业生的基层培训都越过了。

单纯从艾伦的求职过程来说,他是一个备受歧视的职场新人,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也存在着严重的生理缺陷,但是他却有着聪明的头脑和乐观的态度。哈佛著名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认为,初次印象,也就是所谓的优先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在对方评价中占据一半以上的比重,以致很多刚刚毕业的求职者在初次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就被拒之门外了。对于艾伦来说,虽然他也差一点就因为自己的生理缺陷而被否定,但是他的聪明机智和良好的交际能力却给上司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从而使他成功地为自己谋得了一席之地。

而我们则可以将艾伦的这次面试看作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交锋。最初的时候总编根本不愿意将艾伦留下来,他对于艾伦的态度是不耐烦的,而为了扭转这一局势,艾伦始终不骄不躁,耐心地向对方询问。看到这一点后,总编的态度自然也就软化下来。随后,艾伦便举出那块写有“额满,暂停雇佣”的牌子,此时总编对眼前这个乐观聪明的年轻人产生了兴趣,并且许诺给他一个职位。按说到了这里,一场波澜不惊的心理攻防战已经结束了,但是艾伦的表演还远远没有结束。

米尔格兰姆曾经说过:“真正的惊悚是由落差造成的。”他说的这句话同样也是有所指向的,在他看来,被人低估是一种值得享受的生活,因为到最后我们证明自己的时候,才会给别人带来更大的惊喜。其中,艾伦一开始并没有拿出自己的哈佛大学毕业证,而是在得到对方认可之后才告诉人家说:“瞧,我可是来自哈佛的优秀毕业生呢!”如果说那名总编同意留下艾伦是看中了对方的机敏,那么后来这一毕业证书就成了一颗定心丸,甚至是意外之喜。通过这次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的心理渗透,艾伦甚至一开始就当上了报社的实习主任,这对于一名四处碰壁的职场新人来说,无疑是非常难得的。7.第一印象真的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吗?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也要掌握好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哈佛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姆就不止一次地告诫自己的学生,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自己打造一个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形象。在一堂课上,他还分发了一套测试题,考察自己的学生是否真的懂得了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打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第一印象。试题如下:1.当你初次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的表情是什么样的?A.大方得体,热情自然。B.有些局促,左顾右盼。C.大大咧咧的,认为这样的事情天天有。2.在你和一个初次见面的人进行交谈之后,现在我们要让你对他的言谈举止、知识能力进行一个全面的概述,你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A.我想可以。B.把握不准,但可一试。C.这怎么可能,这只是一次简单的闲聊嘛!3.在和一个初次见面的人交流之后,你认为双方之间的谈话怎么样?A.看起来他对这次谈话很感兴趣。B.很好啊,两个人都很开心。C.他不爱说话,需要我来引导。4.在简短的寒暄之后,你是否能够找到双方感兴趣的话题?A.迄今为止,我觉得自己做得不错。B.老实说,这需要时间。C.他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人,我觉得这有些难。5.第一次交谈的时候,你认为两人分别占用的时间是多少?A.我倾听的时间比较多。B.都差不多,各占一半吧。C.他是个有些自闭的人。6.假如和一个人初次见面,在以下几种坐姿中,你认为哪一种是最合适的?A.双膝靠拢。B.跷个二郎腿,放松一点最好。C.两腿分开坐,随意一点也会减轻对方的压力。7.和别人谈话的时候,你认为自己的眼睛望向哪里是最好的?A.直视对方的眼睛。B.避开对方的目光,低下头去看自己的纽扣。C.不时地观察周围的环境,才能在接下来显得成竹在胸,决定是不是应该邀请对方离开此处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8.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觉得用怎样的音调和别人交谈最好?A.柔和而又低沉。B.声音最好低一点,别太张扬了。C.和别人交谈,应该激情洋溢,尽量将自己的信息传达出去。9.和别人谈话,你认为哪种肢体表现形式是比较合理的?A.稳重一点,不要手舞足蹈。B.似乎没有太在意。C.充满激情的肢体语言对于双方的交流是非常有利的。10.和别人谈话,你认为用什么样的语速比较合适?A.语速适中,虽然这不是我的习惯。B.尽量放慢语速。C.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吧,他以后会适应我的“快节奏”。11.他的话题听上去索然无味,这个时候怎样做才最好呢?A.再无聊的话语也有值得回味的地方,很多东西听着听着就出来了。B.为了照顾他的面子,还是姑且听听吧。C.直接打断,找一个新话题,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12.要和别人道别了,你是否会提出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A.这是应该的,我应该主动提出这一点。B.还是让他定吧,把主动权交到他手上似乎更合理一些。C.这个大家都没有提。

在上述12个心理测试题目当中,选择A得5分,选择B得3分,选择C得1分。

米尔格兰姆说:“得分低于23分的人,是很难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他们看上去比较随和,但问题是,大家初次见面,很多随意的举动会给对方带来‘不受尊重’,或者是你‘没有礼貌’的感觉。就好比你是经过别人介绍要去见一个素未谋面的姑娘,而为了体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你就穿着自己那件普通的休闲装去赴约,对方心里会怎么想?”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第一次和别人见面的时候,对自己稍加修饰是非常必要的,这不应当和虚伪挂钩。在米尔格兰姆的测试中,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诚实正直”,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得分很低,属于难以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一类。这就说明,如果想要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稍微使用一点方式技巧是合理的。

那些得分在23~46分的人,在米尔格兰姆看来,是非常好相处的——他们往往会为了别人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权益,有着完美的献身主义精神。但是在很多时候,这种稍显拘谨的态度会给对方造成不好的印象,所以尽管他们付出了很多,也随时随地愿意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可他们得到的认可依然是有限的。

最后一类得分在47分以上的人,米尔格兰姆说他们是“充满了狡猾智慧的社交能手”。这类人或许不是最诚实可靠的,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指责他们奸诈圆滑。很多时候,将话说得滴水不漏恰恰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这类人在和别人初次接触的时候非常懂得配合他人,这种彬彬有礼、温和谦让的态度让每一位谈话对象都如沐春风,所以,对他们做出良好的评价,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因此,第一印象对于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身体残疾的艾伦之所以能够为自己谋得一个美差,是与“优先效应”分不开的。因而,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也需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能够给别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印象。对于这一点,哈佛的心理学教授还提醒大家,第一印象和最终印象是不同的,那些试图通过直来直去的态度表现自己诚实正直的人,往往很难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所以,在营造第一印象的时候,我们不妨聪明一点。8.哈佛教授神乎其神的人际关系心理测试

长久以来,哈佛心理学研究所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变化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以迪尔德丽·巴雷特的成果最为显著。因为在检验人际关系的时候,巴雷特总是能够用一些相对比较简便易行,同时又非常有趣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日本学者齐藤勇是巴雷特非常欣赏的一位心理学专家,他们两人的研究结论也颇有相似之处。齐藤勇在自己的心理学著作中提到过用野营的方式来检测人际关系,而这也成了巴雷特对学生们举例论证的经典之作。

这个野营测试实际上非常简单,巴雷特通常需要自己的学生事先将自己模拟成为一名结团出游的旅游者,而一起外出旅游的还有其他5名“熟人”。

做好这一切假设之后,巴雷特会对自己的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现在请在你们的大脑中模拟一下,在你身边的5个人当中,他们谁会去河边钓鱼、谁会去搭灶生火、谁会为大家搭帐篷、谁会去拾干柴、谁会去采集野菜?”

在学生们写出结论之后,巴雷特公布了答案。那位被贴上“钓鱼者”标签的人,实际上在测试者的心目中占据着“爱管闲事”的位置。巴雷特对此的解释是:“没有人会空着手参加野营,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大家都已经携带了丰富的食物。这样看来,河鱼只会是聚餐过程当中一道可有可无的配菜,所以拿着钓鱼竿去钓鱼,也就只能是一种消遣方式,具体到这个人的时候,就显得他爱管闲事,总是做一些比较多余的事情了。”

谈及“搭灶生火的人”,巴雷特说:“这个人就是你所倾心的对象,因为燃烧的火焰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激情的外溢。搭灶生火的意义就在于大家随后就可以开饭了,而进食和寻求配偶是人最基本的两种本能表现,因此那个你认为会去‘搭灶生火’的人,就是你潜意识当中的倾心对象。”

第三种“给大家搭帐篷的人”在测试者心目中占据着领袖的地位,因为帐篷就代表着“家”。来到驻地之后为大家搭建帐篷,创造“家”的人,就是你心目当中的大家长,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会保护众人,并且在遇到岔路口的时候,他会站出来为大家指出方向,决定选择哪一条路才是最好的。

那些“拾柴者”在测试者心中是“跟班儿”的角色。在你的潜意识中,他很少拒绝你说的话。巴雷特的解释是,在野营过程当中,木柴并不是最核心的,而且这也不会是大家最为缺失的东西。对于一个团队的主角来说,他是很难去做这类工作的。因此,去拾干柴的人一定是不怎么要紧的跟班,他是想通过这样无聊、简单的工作来体现出自己的存在感。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测试者的潜意识中,这类人对于自己是依附、顺从的,并且属于那种无论自己说什么话都会听的人。

对于最后一种“采集野菜的人”,巴雷特引用了齐藤勇的论述:“这些人代表着你‘不喜欢’的一类。因为在野营过程当中,野菜同样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采集过程也非常困难,而且烹制起来需要一定的技术。同时,我们还要看看,这种野菜是不是真的能吃,会不会中毒……”

按照齐藤勇的观点,在野营过程当中采集野菜本身就是无聊的做法,非但给餐桌增添不了多少光彩,还会给大家带来非常多的麻烦。另外,野菜的味道往往不会很好,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它们的口感,所以在齐藤勇看来,那些采集野菜的人往往都是心理比较阴暗的家伙,他们在测试者心目中自然也就占据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位子。

其实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心理测试都会受到个人主观意识的干扰,人们很难做出一套十全十美的测试题目来。但是巴雷特表示,齐藤勇的考察是从测试者的潜意识中开始的,所以他对上述结论还是非常赞同的。

而这样的理论同样可以运用到刑事侦破当中来。2010年11月,美国费城地方警署接到报案说,城郊北部地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车祸——一辆农用卡车滑下13米高的斜坡之后撞毁爆炸,乘车人员五死一伤,只有车主卡尔·列德文一人生还,列德文的妻子、岳父岳母、一对双胞胎女儿五人当场死亡。

对于这次重大事故,外界纷纷表示遗憾,并且向列德文捐款,希望他能够早日好起来。但是警方对于这次事故却充满了疑问,首先就是列德文对于当时发生的情况有些遮遮掩掩,总是在关键地方以“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我当时的脑袋一片空白”来敷衍。这对于警方的调查非常不利,而且他们也很快就怀疑到了列德文,认为他有蓄意谋杀的可能性。

事实上,列德文也确实需要对这起案件负责。列德文实际上是一名同性恋者,他想要和妻子离婚,但是却遭到了拒绝。于是他用药物麻醉了家人,将他们载到了案发现场,然后将车子开下了高高的斜坡。由于意识清醒,所以列德文从车中跳了出来,保住了性命,而他的家人则全部遇难。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但警方的调查却困难重重——所有不利的证据都被列德文自己销毁了,而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媒体的鼓动下也对警方频频施压。在这样的情况下,费城地方警署开始动摇了,探长科克·戴维斯表示:“当时的情况很糟糕,我们只是处于初步怀疑阶段,如果不是那次心理测试,恐怕我们自己也会终止调查的。”

戴维斯所说的那次测试就是,警方将齐藤勇的问题摆在了列德文面前,结果在他们最关注的那个位置——采集野菜的地方,列德文填写了妻子的名字。而且,在其余几个地方列德文的表现也和警方猜测的非常贴近:岳父是大家的头儿、岳母是个爱唠叨的人、两个孩子是跟班儿,而他自己则是那个生火的人。

根据以上测试,费城地方警察对列德文的怀疑又加深了一层。随后,他们信心十足地对列德文展开了调查。30天之后,这个害死妻子一家人的恶魔终于得到了严惩,而正义也最终得到了伸张。

对于列德文的案子,巴雷特总结说:“罪犯本人的家庭关系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和睦,我们了解到这个家庭本身就是非常混乱的。列德文的妻子在得知丈夫只对男士感兴趣后也有了外遇,列德文对此非常痛恨,但也无可奈何,于是在这种各取所需的状态下,整个家庭显得和和美美。可是通过心理测试,警方明确了方向,而最后的事实也证明我们就是正确的。”9.梦中的场景也可以作为人际关系的参照物吗?

自从弗洛伊德将梦和心理学联系在一起之后,心理学家通过一个人的梦境来解读内心世界也就较为常见了。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哈佛认知研究中心创立者杰罗姆·西摩·布鲁纳对于人的梦境就有着非常独到的研究,他记录了数百名实验者的梦境,并且还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做了详尽的考察,最后得出了梦境中发生的事情同样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人际关系的结论。

在1977年,布鲁纳曾经帮助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女士杰西·芭利娅摆脱了烦恼,她的问题就在于,很多时候她都在做同样一个噩梦,并且吃了很多药都无济于事。医生觉得她是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于是将布鲁纳介绍给了她。

在见到布鲁纳之后,芭利娅抱怨说:“教授,我一连好些天都梦见讨厌的猫,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芭利娅已经被类似的怪梦困扰了两年,她之前生过一次传染性极强的怪病,后来就慢慢地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最初的时候,她以为这是所谓的后遗症,但是这种推论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我总是梦见大大小小的猫,它们总是在我不需要的时候凑到我身边来,而当我真的需要陪伴时,它们却怎么也抓不到。还有很多不知来历的流浪猫,它们更加讨厌,毛皮很脏。而一些黑猫,冷不丁地蹦出来,吓人一大跳……”

对于这些,布鲁纳指出:“您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周围,是不是感觉很多人都不喜欢你,或者是你们互相都不喜欢?”

这句话后来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芭利娅的人际关系确实出过很多问题,尤其是在那场大病过后,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似乎有意识地在躲着她。在感受到他人的变化之后,芭利娅的性格也渐渐发生了改变——她对别人的态度冷淡了很多,这样一来,她和大家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差了。

按照布鲁纳的建议,芭利娅开始重建自己的人际关系。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人们的成见是很难被扭转的,因此布鲁纳让芭利娅先和邻居家的孩子搞好关系,随后再慢慢向他们的家长靠拢。当然,改变以往冷冰冰的面孔,多微笑,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

三个月后,芭利娅果然摆脱了困扰,同时她热情大方的态度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突然有一天,芭利娅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梦见那些令人生厌的脏猫了,而这当然要归功于布鲁纳的正确指导。

对于芭利娅总是梦见猫的情况,布鲁纳做出了如下解释:“在人的意识中,猫本身就是非常独特的动物。因为它和家犬不同,它是烦躁的,时而乖巧,时而叛逆。总之,和猫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是缺乏安全感的。”

因此,布鲁纳总结说,总是梦见猫的人,往往觉得自己被一种不安全感包围着。他们会像猫咪一样敏感,对于周围事物充满了怀疑,而这样的人很难为自己打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圈,这也是芭利娅受到困扰的原因。

既然说常常梦见猫是种人际关系不佳的表现,那么梦见什么又是人际关系不错的表现呢?对此,哈佛大学的学者设计了一套心理测试题,以检测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否良好。这套测试题是:以下种种景象,哪一类在你的梦境当中出现得最多?第一类:公司、大象、名人、楼梯、百货商店、外国人、红色、祭祀、买东西、开车;第二类:车站、卫生间、掉下来、战争、猫、黄色、旅行、讨厌的人、说谎话。第三类:大海、绿色、孩子、吃东西、唱歌、水果、大山、牛。第四类:兄弟姐妹、森林、家、橙色、回来、走、狗、结婚、被追。

对于以上四类选项,哈佛的学者给出的答案是:如果选择第一类,则代表你是一个交际很广泛,但却很少与人深交的人。很显然,梦境与人的大脑思考、所见所闻是密不可分的,第一类人总是在梦中看见一些比较宽泛的意象,他平时接触到的事物是非常多的,但这些事物和人却呈现出一种距离感。比如这其中的“大象”,它本身就是一种性格温和的动物,但却由于身材过于高大,人们是很难或不愿意和它们走得太近的。

选择第二类的人的交际圈狭窄而又浅显,他们很难找到与自己交心的朋友。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世界是艰涩的,夹杂着一些不怎么美妙的东西。在这四类人群中,他们是最需要提高社交能力的。

选择第三类的人的人际关系是最好的,他们的交际面很广,同时也有一大批死党追随左右。很多时候,对于这些人来说,生活是充满阳光的。用这组意象当中的“牛”来解释,他们有着一种随遇而安的心理,不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同时还能够适应大多数人的性格特征。这是牛的性格造成的,他们能够欣赏别人,同时也能被其他人所欣赏。

选择最后一类的人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上的主旋律,那就是“窄而深”。哈佛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一类人最初的时候是很难接触的,但是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他们对于朋友的忠诚度是最高的,这一点似乎要强于选择第三类的人群,因为他们朋友不多,没有过多的应酬,在需要的时候,你总是能够找得到他。就像此类选项中的“狗”,对于外人,它们不断狂吠示威,而对于自己人则摇头摆尾,亲密得不得了。

当然,在布鲁纳看来,很少有人能够重复不断地做一个梦,上面的这些选项也只是从一定的比例来说的。或者有人在第一天梦见了一只猫,而在接下来的一天里又梦见了牛,这样的情况绝对存在,而作为研究人员,需要注意的就是:除了猫和牛之外,他还梦见了什么?第三章 你是一个花心的人吗?——哈佛人的情感心理学

1.为什么人们总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063

2.“恋”和“爱”是一对孪生姐妹/065

3.荷尔蒙起飞,为何只需3秒钟?/069

4.“Kiss心理学”——亲我的时候闭上你的眼/072

5.为什么说俄狄浦斯不是一个好男人?/075

6.你的内心有花心“恶魔”吗?/079

7.谁才是你的真命天子,体验彩色铅笔的神奇魔力/085

8.人在海边为什么容易产生恋情?/088

9.对婚姻的恐惧心理不是女人的“专利”/090你是个花心的人吗?你的花心指数是多少?从情感心理学来讲,花心是一种情感缺失的表现。也就是说,花心的人是由于现有情感没有得到满足所致。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朱利安·泰普林曾经说过:“很多时候,花心的人由于在情感上缺少足够的满足感而产生出情感转移的行为,这种情感转移的行为会像恶魔一样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此外,朱利安·泰普林还认为,花心不仅仅是男人的“特权”,女人同样也会花心。当下,情感心理学作为众多心理学中的一门学科,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学习,因为这门学科能够清楚地展现出人们在情感方面的一些有趣现象和趣味心理状态。1.为什么人们总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艾略特·阿伦森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在对心理学的研究中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心理测试:实验中安排被测试者在四种不同的情境下进行测试,以观察他们的心理。第一种测试会始终用肯定和赞美的评价方式;第二种会用反对或否定的评价方式;第三种是先认可再否定;第四种则是先反对后肯定。

最终,研究数据表明:在四种评价方式中,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第四种先反对再肯定自己的评价方式,而且这要远远高于一直对自己肯定的评价方式;而人们对于第三种先认可后反对的评价方式最不能接受,甚至低于对自己一直反对的评价方式。艾略特·阿伦森之所以做这样的测试,是想要揭示心理学中非常有意思的“人际吸引增减原则”。

或许有人会发出疑问:“什么是人际吸引呢?”艾略特·阿伦森对此的解释是: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特有的一种喜欢情感或积极态度。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相互认知并相互感觉,还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关系。比如两个陌生人在深入了解后会成为朋友,甚至会产生爱慕心理;工作中由于每天都会接触到同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定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就是人际吸引的表现。人际吸引是在双方相互喜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吸引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喜欢对方或与对方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甚至产生强烈的爱慕心理。

在艾略特·阿伦森看来,互相吸引的两个人首先要具有相似性。这里的相似性是指人们感知上存在的相似之处,而不是客观上的相似性。感知上存在的相似之处包括: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身品行、对事情所采取的态度等。研究表明,两个人之间存在的感知上的相似性越多,越能得到对方的支持和喜欢。然而,人们在早期交往中,自身的价值观、言行举止以及对事情采取的态度往往不能显示在外面,而其他一些因素,如年龄、外貌等却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两人交往的进一步加深,自身的价值观、个性品质等都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就能看清真实的对方,由此就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要么双方产生人际吸引,要么分道扬镳。其实,两个人没有产生人际吸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双方在价值观或者个性品质等方面没有相似性,也就是没有产生强烈的吸引动因,所以他们就不会产生人际吸引。因此,两人之间是否存在相似性是双方能否产生人际吸引的根本要素。

而产生人际吸引的第二个原则是双方能否产生互补性。也就是说,当两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时,双方能否进行互补。比如说,一个主动支配型的男性与一个被动顺从型的女性之间就存在互补性,因为这样不仅能产生吸引力,还能相互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通俗来讲,在支配型男性看来,自己就应该主动与女性交往,并做好她们的“护花使者”;而顺从型的女性在心理上总是认为自己就应该作出一副小鸟依人的姿态。当两个人有这样的特征时,他们之间就会相互吸引,并产生人际吸引的效应。因为他们能满足对方的需求。

艾略特·阿伦森认为,一个人的外貌秀美同样能给别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人自古以来就有喜欢美好事物的倾向,虽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对于美的标准会存在差异,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外貌美确实是增加人际吸引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此外,交往频率的多少也决定着能否发生人际吸引。在被邀请到哈佛大学授课期间,艾略特·阿伦森曾给哈佛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例子:让从没有见过面的两个人交谈一次就分开,然后再把两个人的照片分别交给他们看。这时让他们说出对对方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只看了一次照片的两个人对对方的喜欢程度都不高,也不会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接下来,再让他们尽可能多地看照片,并让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此时,两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对方在自己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越来越喜欢对方。这种明显的效果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曝光效应。也就是说,两人相互曝光给对方的频率越高,双方产生吸引的概率就越高。

对此,艾略特·阿伦森总结道:“人际吸引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要告诉大家,人们为什么习惯与喜欢的人在一起。不仅如此,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爱恋也是人际吸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艾略特·阿伦森认为,两人产生人际吸引效应后,通过更深一步的接触就会产生出令他们更为愉悦或者兴奋的感受,当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时,两人之间的情感就会得到升华,即两人之间点燃了爱的圣火。但如果两人产生了人际吸引后并没有做出令对方感到愉悦的行为,而是令对方产生恐惧和失落等情绪,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事态的恶化,两人之间的人际吸引将会消失,更谈不上喜欢对方了。2.“恋”和“爱”是一对孪生姐妹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姆曾和他的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心理测试,测试的题目是:如果有一天你恋爱了,你认为以下哪种方式是你们喜欢且最经常做的事情?第一种方式,一起快乐地逛街购物。第二种方式,一起到浪漫温馨的咖啡厅共度美好的一天。第三种方式,一起看最新上映的电影。第四种方式,一起到海边拾贝壳。

选择第一种方式,你是个性情随和的人,非常喜欢结交不同性格特征的异性朋友。你的恋爱观是:性格不合适就分开,无论对方付出过多少。所以你总是恋情不断,但几乎没有一段真正的恋情。在外人看来,你很会讨其欢心,也认为你活得潇洒自如,其实你的内心同样渴望得到属于你的恋情,只不过你不能接受对方不完美的一面,从而导致不断发生新的没有深刻印象的恋情。或许随着年纪的增大,或者是在婚姻的束缚与承诺之下,你才能收起内心放荡不羁的轻狂。

选择第二种方式,你是个喜欢浪漫的人,但不习惯和异性谈心,即使你和他有了恋情后这种情况也不会改观。如此一来,对方就会感觉你是个不善沟通、让人捉摸不透的人,也因此认为你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双方发生误解,你们就会猜来猜去,成为一对猜情人。最终你们只会在相互的猜测中结束恋情,或许你们真的不了解对方。

选择第三种方式:你是个不喜欢沉闷气氛的人,虽然你有时在异性面前会表现得很沉闷,但你却一直努力改变这种情况。而且你还是个不懂得真正关心对方感受的人,在对方情绪低落时不能及时给予安慰,最终让对方感觉你是个冷漠的人,只有在失去美好的恋情后你才恍然大悟。或许你不缺乏新的恋情,但你要明白,恋爱是需要付出的,更是需要两个人去用心维系的,如果缺少这些,那么美好的姻缘是很难促成的。

选择第四种方式:你是个非常看重感情的人,更是个懂得珍惜对方的人,在你遇到心仪的他后,很快便会投入到自己的感情中。在你看来,感情是需要真心付出的,更是需要用心呵护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不会主动背叛对方,如果对方同样也这样对待你,你们可能就此白头偕老。但当对方背叛你时,虽然你的内心非常失落和无奈,但在经历了苦痛的心理折磨后,你会毅然决然地放弃那段浮云般的恋情,重新追求新的感情,最终也收获属于你的幸福。

米尔格兰姆之所以要和他的学生做这样的测试,就是要研究人在恋情中的心理表现。在米尔格兰姆看来,很多人都具有这样的心理特征:当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时,就会心花怒放,神清气爽;可与自己喜欢的人分开后,就会出现心神不宁甚至茶饭不思的情况,甚至一闭上眼就会浮现出他的身影(这些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恋爱感受)。当人们遇到与自身兴趣相投的异性时,在经过深入的交往后,就会加深对对方的认识,彼此产生心灵相通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想要永远在一起。当然,也不能排除两人在初次见面后就认定对方是自己渴望找的人。总之,恋爱是个非常奇特的东西,它会一直伴随在人们身边。

或许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人会产生恋爱心理?”关于这个问题,包括哈佛大学的很多心理学家都展开过深入研究,其中,从人类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发生恋爱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繁衍物种。在米尔格兰姆看来,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遗传基因及传宗接代的本能,而为了繁衍出健康优秀的后代,男女之间就产生了恋情。

难道除了繁衍后代之外,人类恋爱行为的产生就没有其他原因了吗?当然不是,米尔格兰姆认为,人类恋爱中有一种被称为“友爱恋爱”的情结。这种心理情结是指男女双方产生的恋情是通过友情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最初,男女朋友之间或许只是简单的友情,双方不会产生强烈的爱恋关系。但随着双方的不断接触与交往,彼此间就建立起了更加深厚的友谊,并且相互间产生了爱慕心理,于是由此前的友情逐步变成了深厚的爱恋之情。其实,人类自身就具有一种被称为“亲和心理需求”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类内心深处有渴望和别人在一起的需求。

米尔格兰姆在研究中还发现,男性和女性对“友爱恋爱”的看法存在着非常有趣的不同之处:女性可以将恋情和友情的界限划分得很清楚,而对于男性来说,如果他与女性有了长时间的亲密友情,就有可能将这种亲密的友情转变为恋情。也就是说,男性对于恋情、好感、友情、爱情等感情划分得并不像女性那样清楚。“男人和女人之间果真存在真正的友情吗?”这是一个曾经引起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很多时候,对于女性来说,她们的思维定式是:男女之间是有可能存在真正的友情的;而对男性来说,他们的思维定式是:男女之间存在真正的友情恐怕不容易,因为男性具有女性不具备的将和异性之间的友情转变成恋情的心理特征。

不仅如此,米尔格兰姆从多年的研究中还得出这样的结论:恋爱是“恋”和“爱”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看来,“恋”是双方之间产生被吸引的一种感觉,而且这种感觉随着双方的进一步接触会越来越强;而“爱”包含有强烈的占有欲以及为对方牺牲的信念,也可以说,“爱”是“恋”的升华阶段。米尔格兰姆曾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恋爱过程:当一个心仪已久的异性出现时,人的头脑里就会浮现出“人长得很精神”、“憨厚老实”、“阳光乐观”等印象,从而对异性产生好感。随着双方进一步的交往,这种印象会越来越深刻,以至于双方产生要和对方在一起的渴望,这便形成了“恋”。而在恋达到一定程度后,双方心里便会产生出“要永远和对方在一起”、“能和对方生活在一起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的强烈感受,随着这种感受的不断强化,“爱”便会油然而生。

每次米尔格兰姆和他的学生做完以上的恋爱心理测试后,他都会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恋与爱就好比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它们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但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如果想要与这对孪生姐妹成为好朋友,就需要热情真心的投入,因为孪生姐妹真正从心里接纳你以后,你才可能收获到属于你的幸福。”3.荷尔蒙起飞,为何只需3秒钟?

很多年轻男性都对自己的另一半充满了渴望,为了能够俘获姑娘的芳心,他们不断尝试着各式各样的方法。但是很多时候,尽管他们付出了很多,可最终却一无所获,而那些所谓的“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感动对方”的事例也实在是少之又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施瑞德哈利·德赛发表了这样一个惊人的论断:“一见钟情只需要3秒钟的时间,超出这个时间之外的友谊,想要进一步发展,就非常困难了。”

这是德赛在一堂公开课上发表的观点,随后它也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肯定。生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第一次见面时,人的大脑会根据对方的面容、身型等因素做出快速反应,下丘脑随之受到刺激,人的面皮也就会微微发红,心跳加速。这种生理变化在一见钟情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下丘脑受到的刺激足够,那么这个人产生一见钟情的概率就非常大了。换一个角度,如果在较短的时间里,一个人的下丘脑受到的刺激不够大,那么所谓的“一见钟情”也就不会出现了。

在这堂公开课上,德赛还讲了一个小笑话:一天,一个男孩告诉他的朋友说:“昨天傍晚,我看见了一个女孩,然后我马上就爱上人家了。”男孩的朋友听了之后很兴奋:“那么你和她搭讪了吗?她现在在哪里?”男孩摇了摇头,失落地回答说:“哦,我又看了她第二眼。”

通过这个故事,德赛向在座的人解释道:“通常而言,异性之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