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4:12:04

点击下载

作者:喆儒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试读:

前言

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金融危机,国际贸易目前已呈现出缓慢回升的势头。在当前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国际分工为我国的外贸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目前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三,贸易总额排名世界第二,出口贸易排名世界第一,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为我国参与制定经贸规则奠定了基础;三是我国经济已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7.3%,可谓“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我国外贸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正值传统产业转型时期,低成本优势弱化,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二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三是2009年有22个国家向我国发起了166起贸易调查案件,占全球贸易案件的43%,今后的贸易摩擦还会不断增加。因而,在当今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的更为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下,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在更大范围内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为了满足我国高等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需求,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相关知识系统地介绍给读者,我们编写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这本教材。本教材涉及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及国际贸易管理的主要问题。

根据高等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特色,本教材体现出了如下特点。

1.在介绍相关理论时,引入了对该理论的一些研究性内容和讨论热点,以便学生打开思路,深入思考,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指导一些外贸政策及实践活动。

2.介绍了世界主要贸易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情况,特别是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尽可能提供最新的相关统计数据。

本教材主要编写人员喆儒、王蕊、李媛媛均为从事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其中第一至六章由王蕊编写,第七至十一章由李媛媛和喆儒编写,喆儒负责全书的修改、统稿和校对工作。此外,杨玉珺、Ulrich Joerg、张莉、彭纪来也为本书的编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本书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与资料,我们力争在参考文献中全部列出,但仍有一部分难以寻找出处,恳请这些参考文献与资料的作者原谅。在此,一并向以上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能力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同行与读者指正,以便我们日后改进。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内容涵盖国际贸易的概念、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 本章知识重点:在了解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交换。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之间进行的产品(商品)交换。这些条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在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处于自然分工状态,只能依靠群居状态下的集体劳动来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仅能维持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原始社会初期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不存在对外贸易。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分离以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少量剩余,在氏族公社和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交换。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的出现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货币出现,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由于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和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又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阶层,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的形成。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随着国家和阶级的出现,商品交换超出了国界,国际贸易便产生了。(二)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为了交换。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但在一国整个社会生产中显得微不足道,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数量也很少。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道路条件恶劣,对外贸易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其规模和内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奴隶社会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的社会,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当时,奴隶主拥有财富的重要标志是其占有多少奴隶,因此奴隶社会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是奴隶。据记载,希腊的雅典就曾经是一个贩卖奴隶的中心。此外,粮食、酒以及其他专供奴隶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例如宝石、香料和各种织物等,也都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奴隶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中心主要有希腊和罗马等,这些国家在地中海东部和黑海沿岸地区主要从事贩运贸易。我国在夏商时代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沿岸各国,并同西域一些地区进行最早的朝贡贸易。

对外贸易在奴隶社会经济中不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它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奴隶贸易成为奴隶主补充奴隶的重要来源。(三)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比奴隶社会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地租采取劳役和实物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并不多。到了封建社会中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的形式,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对外贸易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奴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基本消失。参加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除了奢侈品以外,还有日用手工业品和食品,例如棉织品、地毯、瓷器、谷物和酒等。这些商品主要是供国王、君主、封建地主和部分富裕的城市居民享用的。在封建社会,国际贸易的范围明显扩大。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由近海逐渐扩展到远洋。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开辟了从长安经中亚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陆路商路—丝绸之路,把我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运往西方各国,换回良马、种子、药材和饰品等。到了唐朝,除了陆路贸易外,我国还开辟了通往波斯湾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的海上贸易。在宋、元时期,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海上贸易进一步发展。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曾率领商船队七次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用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等商品同所到的国家进行贸易,换回各国的香料、珠宝、象牙和药材等。

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国际贸易主要集中在地中海东部。在东罗马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公元7世纪—8世纪,阿拉伯人控制了地中海的贸易,通过贩运非洲的象牙、中国的丝绸、远东的香料和宝石,成为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中间商。公元11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北部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整个地中海以及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沿岸地区。当时,南欧的贸易中心是意大利的一些城市,例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北欧的贸易中心是汉撒同盟的一些城市,例如汉堡、吕贝克等。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是为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国际贸易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受到生产方式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剥削阶级奢侈生活的需要,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中都不占有重要地位,国际贸易的范围和商品品种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国际贸易活动也不经常发生。二、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自从有了剩余产品,有了私有制,有了阶级和国家,也就有了对外贸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对外贸易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马克思曾经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就成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产物。”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本质联系。(一)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的几千年里,对外贸易就已经存在,但始终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只是到了欧洲封建社会后期,在资本主义因素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外贸易才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在经济上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大量的一无所有的劳动力,二是有大量的货币资本,三是有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对外贸易对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提供劳动力来说,资本主义初期各国都以不同的方式直接从农民手中夺去生产资料—土地,把农民变为除了出卖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自由”工人。这种剥夺过程往往同对外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公元15世纪前后发生在英国的“圈地”运动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之流离失所,沦为雇佣劳动者。耕地被改建成牧场生产羊毛,出现了“羊吃人”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羊毛与毛织品是当时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且销路旺盛,价格不断上涨,使生产羊毛与生产粮食相比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把耕地变为牧场的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也就是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劳动力的过程。另外,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与货币交换的发展,加速了手工业等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上升为工业资产阶级,大部分人则日益破产,沦为劳动力的出卖者,也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劳动力。

其次,对外贸易提供了大量的货币资本。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掠夺、欺诈等手段抢劫土著居民,贩卖黑人奴隶,进行垄断贸易,从世界各地牟取大量金银货币,从而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第三,对外贸易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公元16世纪—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商业战争,不仅扩大了殖民统治范围,而且扩大了海外市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都被卷入到世界市场中来,既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又成为它们的原料供给地。(二)对外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对外贸易。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个绝对规律制约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过程。1.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利润率(1)通过对外贸易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资本家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机器设备等,降低了不变资本的费用。同时,通过对外贸易还可以使可变资本转化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2)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取得规模经济利益。通过对外贸易,可以扩大出口、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3)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取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一部分来自高于其他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一部分则来自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某种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大大少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该商品在国内市场没有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但在国际市场上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这种差额便成了资本家的超额利润。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可在较长时期内占有这种超额利润。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国际贸易的控制和垄断,或借助“援助”等手段,在国际市场上贱买贵卖,进行不等价交换,从而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4)通过资本输出,就地设厂,可以提高利润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资本输出、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的数量与程度都大大超过战前。特别是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它们采用“全球战略”,利用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自然资源的差异和廉价的劳动力,与其较高的技术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结合起来,绕过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利用各国的销售渠道,以“转移价格”的方法扩大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转移;通过外迁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节省大量的环保费用。这些做法都大大提高了利润率。2.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开拓国外市场

列宁在同俄国民粹派进行论争时,提出了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国外市场的三个论断。“第一,资本主义只是广阔发展的、超出国家界限的商品流通的结果。因此,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第二,彼此互为‘市场’的各种工业部门,不是均衡地发展,而是互相超越着,因此较为发达的工业就需要国外市场。”“第三,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企业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场,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因为国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被商品流通所破坏,所以每个资本主义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向使它需要‘寻求’国外市场。”

列宁的第一个论断从资本主义与商品流通之间的关系指出国外市场的重要性。资本主义不仅是商品流通的结果,而且以更高的形式继续扩大着商品生产,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越发展,流通的范围越要扩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对外贸易势必继续扩大和发展。离开了对外贸易和国外市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便很难进行,因为对外贸易已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列宁的第二个论断从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指出对外贸易和国外市场的重要性。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要求来讲,它需要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使各种工业部门不是均衡地发展,而是互相超越着;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的比例经常遭到破坏。有的部门发展较快,有的部门发展则较慢。发展较快的部门为了追求利润,不会等待发展较慢的部门赶上后再出售商品、购买原料进行再生产,而需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找市场。这就是说,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需要对外贸易和国外市场来暂时克服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对外贸易、国外市场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必要性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而日益加剧,几乎一切生产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世界市场直接相关。

列宁的第三个论断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倾向指出对外贸易和国外市场的重要性。无限扩大生产的倾向是资本主义产业的一个特点。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迫使自己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扩大销路,以战胜竞争对手、争夺市场。其结果导致无限扩大的生产和贸易与有限的国内市场相矛盾,必然需要扩大国外市场。这就驱使他们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使他们的市场不断扩大,使他们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超出了地理、民族和国家范围的限制。3.对外贸易有助于社会产品的实现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两大部类的生产经常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第一部类中的社会产品超过(或少于)两大部类中固定资本更新和扩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而第二部类中创造的社会产品不能满足(或超过)社会生活必要的消费资料。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通过出口(进口)过剩(或不足)的第一部类社会产品,进口(或出口)必要的消费资料,以解决两大部类不平衡发展的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际补偿。对外贸易在解决和缓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对外贸易扩大了市场,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实现问题;②对外贸易有助于产品实际形态的补偿;③通过对外贸易可以转嫁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4.对外贸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国际贸易中,在商品式样、包装等一致的情况下,价格在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高额利润,产业资本家总是面对着世界市场,他们不仅要把自己的成本价格同国内的市场价格相比较,而且还要同全世界的市场价格相比较,并且必须经常这样做。国际贸易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打败竞争对手。

另外,国际贸易普及了科学技术,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德国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结合本国实际大量引进了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据推算,日本战后工业生产的增长中,约有1/3来自引进的先进技术。另外,通过对外贸易,参加国际分工,可使贸易参加国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节省开发费用或弥补资源不足,节省社会劳动,取得经济效益。5.对外贸易可以带动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

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总是相互联系、互为市场的。对外经济部门的扩大会对其他经济部门产生后连锁和前连锁效应。所谓后连锁是指由别的部门来供应本部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所谓前连锁是指本部门以其产品供应别的部门的需要。一个国家对外经济部门越发展,对国民经济中其他经济部门的带动作用就越大。

总之,国际贸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国际贸易的发展(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贸易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贸易增长显著,但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相比,增长速度有所下降。1840年—1870年,国际贸易量增长了3.4倍,而1870年—1900年的国际贸易只增长了1.7倍。而且,国际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已落后于世界生产,这表明世界市场的扩大速度已赶不上世界生产的扩大速度,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已趋于尖锐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的斗争加剧了。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制成品所占比重持续稳定,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初级产品贸易领域,食品和农业原料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燃料和矿产品的比重均有增加;在制成品贸易领域,工程产品(其中主要包括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的比重显著增加、金属和化学品的比重也有所增加,纺织品等轻工产品的比重下降。制成品贸易日益从消费品贸易转向资本货物贸易。该时期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虽然截至1913年,虽然英国的出口仍然居世界第一位,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下降了。1860年英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为20%,1876年—1880年下降到16.3%。而其他西欧、北美、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则增加了,但欧洲(主要是西欧)国家仍然占据世界贸易的主导地位。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4年—1938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战争的破坏和空前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增长极为缓慢,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国际贸易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13年—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只增长了83%,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仅为0.7%,世界贸易额反而减少了32%。而且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地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许多国家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恢复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国际贸易以空前的速度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经济步入滞涨时期,国际贸易进入缓慢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滞涨局面基本结束,国际贸易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曾一度出现过负增长,后半期逐步好转,但整个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仍以低速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1973年以前,国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1950年—1973年年间,国际贸易值(以世界出口值计算)从603亿美元增加到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3%。按世界出口量计算,则扩大了4.1倍,年平均增长率为7.2%。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国际贸易增长最迅速的时期—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也不过为5.6%。

在历史上,国际贸易的增长长期落后于世界生产的增长,这表明生产扩大了而市场相对狭小,因此引起了生产和市场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一反过去,世界贸易的增长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1950年—1973年世界出口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2%,快于同期世界生产量的平均增长率5.4%。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的容量明显扩大,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有所缓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下。(1)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是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最根本原因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世界进入了第三次产业革命时代。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扩大了对资本和资本货物的需求,刺激了各国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1948年就已超过了战前的水平。1950年—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一直增长很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4%,不仅超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个时期的2.2%,而且也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00年—1913年间的4.2%,被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世界贸易与世界生产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世界生产的迅速增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与扩大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国际分工越细,市场容量越大。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使国际分工的形式、深度和广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国际分工基础上出现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其发展趋势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向技术水平高、耗用资源和能源少、产值高、利润大、公害轻的方向发展,而把那些技术水平低、费劳力、费原料、产值低、利润小、公害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发达国家还利用其科学技术上的优势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专门出售专利和专有技术,大力开展技术贸易。这种分工的出现扩大了国际交换的领域,也增大了世界市场的容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已由部门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发展到部门内部的国际专业化,主要表现形式有不同型号的产品专业化、零配件和部件的专业化与工艺过程的专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国际分工的深化主要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的,其结果是这些技术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及发展中国家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在内部实行分工与协作,促进了其内部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扩大与深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量增长速度超过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重要原因。(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1945年正式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这一体系要求各国稳定国际汇兑,取消外汇管制。这一方面有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扩张,另一方面也为其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国际贸易能够在相对稳定的汇率下进行。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提出通过关税减让谈判逐步消除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以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自1947年以来,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举行的多次多边贸易谈判在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措施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使世界贸易逐步走向自由化,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很快,各种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及其内部实行的贸易自由化不仅扩大了内部贸易,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4)国家加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政府不断加强对外贸的干预,在争夺世界市场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了扩大出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广泛采取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等办法,从财政上支持资本家争夺国外市场。(5)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现代大型的跨国公司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那些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国际垄断企业。

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强了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第二,跨国公司的巨大发展带动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跨国公司使国际贸易中的中间产品贸易扩大;第四,跨国公司的发展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步伐。2.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国际贸易转入缓慢发展及其原因

1973年以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73年—1979年世界出口贸易值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8.9%,但这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进入“滞涨”后高通货膨胀的原因所致。1973年—1979年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5%,比1950年—1973年的7.2%减少了2.7个百分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1973年—1985年世界出口贸易量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9%。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年内,世界出口贸易量完全停滞,1982年甚至还下降了3%。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如下。(1)两次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低速增长

1974年—1975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已告结束,世界经济开始陷入“滞涨”困境,出现了“两升一降”的局面,即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急剧上升,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1980年—1982年,资本主义世界又发生了战后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从1950年—1973年的5.4%下降到1974年—1981年的3%,以后继续维持低速增长。通货膨胀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年平均增长3.4%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8%以上。1982年西方主要国家的失业总人数超过3000万。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市场萎缩,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失业,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强了对外贸易的干预,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高筑贸易壁垒,限制进口,其结果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能源危机的爆发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石油禁运、减产和提价等政策措施,使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发生了一场能源危机。1973年开始的第一次石油冲击使油价上涨3倍多(由每桶3美元上涨到每桶12美元),1979年发生的第二次石油冲击使油价进一步上涨(由每桶12美元上涨到每桶21美元),1982年的油价比1973年以前上涨了十几倍。

石油价格上涨使得许多产品成本提高,不少石油进口国损失严重,国际收支恶化,直接影响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3)货币制度危机的爆发

1973年年初,以美元为中心、以固定汇率制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各国陆续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货币金融市场动荡多变,汇率不稳给国际贸易增加了阻力,影响了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

西方世界的“滞涨”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以后,西方国家先后摆脱经济危机,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整个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经过普遍的调整,特别是西方国家为医治“滞涨”而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后,总的经济形势已有所改善,“滞涨”已成为过去,通货膨胀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但已基本上得到了控制。然而,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并没有摆脱低经济增长、高失业的困境,国际贸易也因此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整个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4%。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显著特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一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另一方面在新的国际政治环境下不断适应着新的变化,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1)国际贸易发展从低速走向高速

世界贸易经过20世纪90年代头几年的疲软后,1994年开始出现强劲增长。1985年—1990年,世界商品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5.8%。随着世界商品产量增速的下降,世界商品出口增长也随之下降,1991年—1993年间世界商品出口增长率低于5%;随着世界商品生产量增长率的提高,世界出口商品量增速也相应提高,1990年—1995年世界商品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高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增速。1995年世界贸易总额(含商品和服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其中商品贸易额达4.89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达1.17万亿美元。1996年世界贸易继续增长,其中商品贸易量增长4%,达到5.1万亿美元。随着全球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世界贸易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1997年、1998年、1999年增长率分别为10%、4%和4%。(2)世界市场竞争向纵深展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深入,科技迅猛发展,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和开放政策盛行,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世界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全球各国对外贸易系数不断提高,世界性经济传递加速,相互依存加深。但由于各国经济上的差异,经济部门和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再加上“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范围扩大,竞争手段日益多样化、科技化,具体表现如下。

①国家和经济贸易集团积极介入市场竞争。“冷战”结束后,随着军事重心被经济重心所替代,国家间政治意义相应弱化,经济实力的作用加强了。世界市场的竞争引申国家利益的经济内涵,市场份额成为国家、集团利益的最终体现。因此,发达国家纷纷增加科技投入,扩张跨国公司,组建经济贸易集团,以控制世界市场的中心地位,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润基地。

②封闭式竞争减少,开放式竞争增多。占世界贸易90%以上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将在新的多边贸易体制基础上展开竞争。

③竞争范围从货物贸易延伸到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领域。随着农产品与纺织品贸易的“回归”,农业部门和纺织业中的自由竞争加剧。

④非价格和集约式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方式。通过计算机联网、贸易单证标准化的“无纸”贸易(EDI)日益成为主要的贸易手段。

⑤竞争基础日益综合化。在竞争中,贸易、投资、服务和技术有机结合;产业革命不断加快,其途径有不断推出新产品、采取新的生产技术、开拓新市场、挖掘新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和进行机构管理改革等。(3)服务、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①世界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猛,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其年增长速度一直大大高于国际商品贸易。1996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从部门构成看,保险、银行和通信等服务增长尤快,超过传统上占重要地位的旅游和运输业,在世界服务出口额中已占46%;旅游次之,约占30%;运输占第三位,约为24%。发达国家是世界服务贸易最大的出口国和最大的进口国,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发展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正在增强。

②高科技产品,尤其是电信产品的增长迅猛。进入20世纪90年代,推动全球贸易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信息革命使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信息时代”产品,例如,现代办公及电信设备的出口增长迅速,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渐上升。1983年—1993年的国际贸易中,办公和电信设备贸易发展速度高达13%,位居同期各行业增速之冠,其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4.2%提高到1993年的10.4%,成为所占比重最大的贸易商品。21世纪世界电信业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第一,实现技术整合,即出现融电脑、电视、电话三者于一体的混合产品;第二,建立全球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企业、个人都可互通信息;第三,通信型电脑大量问世,即利用电脑,企业、家庭或个人可以收发语音、影像、图文资料与视听信息;第四,数字技术进入社会,即把语言、文字、图像等转化为0与1的数字,通过电话线传送。可见,电信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

③“绿色产品”市场广阔。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环保意识崛起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是环保付诸行动的十年。在世界市场上,“绿色产品”走俏,“绿色战略”盛行,一场“绿色革命”方兴未艾。许多发达国家把生态研究与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置于重要地位,“绿色产品”开发速度加快。“绿色产品”在新开发产品中的比重已从1985年的0.5%提高到1993年的10%。(4)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它的建立一方面维护了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的多边贸易体制,另一方面又加强和健全了这种多边贸易体制。(5)经济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

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出于相互合作、发展经济、提高谈判能力和竞争力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第一,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1993年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提出实现欧洲经济与政治联盟的目标。《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于1989年1月1日生效后,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又开始运行。与此同时,亚非拉原有的经贸集团也在积极调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第二,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区域集团联合或跨区域扩展等方式使经贸集团成员不断扩大,成员身份重叠增多。第三,突破原有的经贸集团构成条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共存于一个经济贸易集团内。(6)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①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1993年世界上共有3.5万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的附属公司(包括子公司)共有17万家,其中90%属于发达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只有2700家。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万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达27万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万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

②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其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

③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的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经济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力。1988年—1995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增加了一倍,达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了10亿美元。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与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

④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大。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内部贸易通常称为“无国界经济”。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对国际经济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第一,其经营战略强调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使国际分工从贸易、投资、金融多方面深入到科学技术和知识领域;第二,促进世界市场的统一,推动世界市场的竞争;第三,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巩固、加强,推动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从而为资本雄厚、拥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全球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会上升,作用会更强。(7)全球性的协调管理贸易时代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协调管理贸易(有组织的、通过协商进行的自由贸易)趋势明显加强。第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举行的多边贸易谈判为缔约方确立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对缔约方之间的贸易关系予以协调和管理;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使国际贸易规范进一步扩展和加强。第二,通过《国际商品协定》和《商品综合方案》对初级产品的产、供、销加以协调管理。第三,通过生产国组织,例如《欧佩克协议》对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产量进行协调管理。第四,通过商品标准化,对制成品的规格、质量进行管理,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发布了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第五,各国加强贸易法规的建设,尽可能与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接轨,约束和保持相互的贸易行为。第六,经济贸易集团根据协议,协调管理成员之间对非成员的贸易行为。第七,通过政府领导人高层会谈对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货币、环境保护、政府政策等协调立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均属此类会议。此外,经济合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对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与管理也有重要影响。4.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的新发展(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级化

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逐渐高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业制造品比重逐步提高。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1990年全世界贸易额中,农产品占12.2%,矿产品占14.4%,制造品占70.4%,而2001年则分别为9.1%、13.2%和74.8%。第二,高科技产品贸易比重提高很快。1975年—1985年的10年间,美、德、英、法、日5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了73.1%,而1985年—199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的5倍。1985年—1993年,世界高科技产业年增长率为14.3%,高科技产品在制造品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也日益上升,到2002年占制造品出口比重约为1/4。第三,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高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和商品贸易增长速度。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1990年—1997年间国际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8%。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为14350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新的服务部门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实物生产转移到服务生产。与此相应,国际服务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今后的二三十年间,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预计从21世纪30年代起,服务贸易的比重将赶上甚至超过货物贸易的比重,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2)国际贸易区域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多边贸易体制互为补充和完善,对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国关税水平都比较低的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贸易转移的效应更为明显,对非同盟成员国来讲是很不利的(在1994年前,中国是输美纺织品的最大出口国,但自1994年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后,墨西哥首先替代中国成为输美纺织品的最大出口国,目前加拿大的输美纺织品也超过了中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更多的国家建立或加入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3)国际贸易信息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交易日益借助互联网来完成,出现了所谓的网络贸易。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如国际互联网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和货款支付等大部分环节都在全球电信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咨询服务、软件设计及信息传递等。实物产品交易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实物产品交易的交易磋商、签约、货款支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现实中进行。

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1996年全球网上交易额只有23亿美元,1997年网上交易额就已达150亿美元,1998年达500亿美元,2000年增至3000亿美元,2003年达3490亿美元,2006年则超过12.8万亿美元,增长速度极为惊人。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也非常迅猛。《信息化蓝皮书》编委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指出,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5万亿元,2010年仅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2.25万亿元。正是由于网络贸易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才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关注,纷纷制定各种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和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例如,1997年7月8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由40多个国家参加的部长会议上与全国一致同意在网络贸易中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各国不得自设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意网络贸易不得征收新的税种,其中29个国家在通过的文件上签字;此外,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或区域经济组织对网络贸易也十分重视。网络贸易将会迅猛发展,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三)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

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占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比重,居支配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占份额虽有增减变化,但其支配地位并未改变。1938年,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占65.9%。1974年以前其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最高达到1970年的71.8%。1974年石油危机以后,其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1983年以后又趋向回升。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达2/3这一事实说明,当今国际贸易仍然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的总趋势是:战后初期略有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处于下降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8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占25.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其出口比重最高达到1950年的27.3%。之后此项比重便不断下降,1970年仅为17.6%。1974年石油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出口所占比重有所回升,但主要是由于石油提价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致。1989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9.7%。

1938年,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8.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比重虽有增减变化,但总的趋势变化不大,除个别年份外,大体上保持在10%左右。(1)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很不平衡,总的变化趋势是西欧各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地位不断提高,而美国和英国所占比重下降,地位衰落。

1938年,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美国占12.4%,战后初期其比重迅速提高,1950年占16.7%,处于绝对优势地位。1938年,英国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9.2%,1950年增加到10%。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英两国出口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日本和联邦德国等国的出口增长速度,致使美国在世界的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1970年下降到12.5%,1980年更降到10.7%,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减少1/3以上的份额;英国则由1950年占10%的比重下降到1970年的6.2%,1983年更降到5.1%,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减少了一半的份额。而1983年日本和联邦德国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8.1%和9.3%。1986年联邦德国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此后的不同年份中,它与美国交替占有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日本从1971年开始超过英国,成为第三出口大国。(2)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其出口占世界出口贸易比重下降的总趋势下,其相互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首先,石油输出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出口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而非石油输出国所占比重减少。在燃料出口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很大,而且上升很快,1955年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为57.4%,1980年这一比重上升为72.4%。发展中国家燃料的出口主要流向发达国家,这反映了发达国家在燃料上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输出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快于非石油输出国。1950年—1981年,石油输出国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增加了1倍以上。特别是1973年以后,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石油输出国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70年的6%增加到了1975年的13.9%和1980年的15.9%,而非石油输出国同期所占比重由16.3%下降到14.7%,后又增加到了16.7%。可见,1973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曾有所回升,主要是由于石油提价和石油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最基本的变化是两大类商品贸易的变化: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长期以来,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半个多世纪中,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基本保持在60%以上,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迅速,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贸易增长相对缓慢,所占比重逐渐下降。1955年两者比例大体持平,1960年工业制成品开始超过初期产品的比重。到1980年,原来的比例关系颠倒过来,与战前情况相反,初级产品比重占39%,工业制成品占61%。

出现这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点。第一,科技进步使发达国家的工业发生了变革,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兴工业部门,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工业新兴产品涌现出来并大量投入国际市场。第二,科技革命使发达国家能更经济、更有效地使用原材料,技术进步也使机器设备趋向小型化,节约了原材料,因而导致初级产品贸易的相对下降。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合成原料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像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人造皮革等产量不断增加,用以代替天然产品,减少了天然原材料的使用。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需要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等资本货物,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原料和食品在国内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制造,然后出口,这也是工业制成品国际贸易量增加和初级产品贸易量相对减少的重要原因。第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农业保护政策,一方面限制国外农产品进口,一方面又鼓励国内农业的生产,结果农产品产量增加,自给率提高,减少了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第六,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各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工业制成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这就增加了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量。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比价长期不合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不等价交换,总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价格趋向下降,而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趋于上升。贸易比价对初级产品的不利变动是造成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和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度或一个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又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又称贸易逆差或入超。二、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由于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对外贸易政策存在差异,国内市场大小不同,导致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较大的差异。

1970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5.0%,1980年提高到12.9%,1990年提高到29.8%,2000年提高到43.9%,2003年达到60.4%,2004年进一步达到70%,经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调整,2008年达到59.2%。1960年全世界平均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5.45%,1970年为27.9%,1990年为38.7%,2000年升至41.7%,2003年已接近45%,2008年为53.3%。由此可见,1990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而在1990年以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2000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2008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1978年—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8.15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是一个正常的变化过程。经济规模、发展阶段和经济政策等不同经济背景决定了世界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水平的差异。2008年,德国、韩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高达73%和92%,新加坡等采取贸易立国政策的国家则超过了300%。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各种类别的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研究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通常是看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别商品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商品分为10类,即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腊(4);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各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他产品(9)。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把(5)~(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的。四、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和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经济集团的对外商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观察和研究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于我们掌握市场行情的发展变化,认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换及密切程度以及开拓新的国外市场均有重要意义。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某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一般以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既标明了一国出口商品的方向,也标明了该国进出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该国进出口贸易的国别分布与地区分布,表明了它同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

国际贸易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类型。一、按交换商品的内容分类

按交换商品的内容国际贸易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有形贸易(Goods Trade)又称货物贸易。这种贸易的标的物是物质产品,例如粮食、原材料、机器、车辆、船舶、飞机等。它们具有可触摸、可见的外在物理特性。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就是指有形贸易。

无形贸易(Service Trade)又称服务贸易。这种贸易的标的物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服务,例如运输、保险、银行服务、旅游、租赁和技术等。它们具有不可触摸和不可见的外在物理特性。二、按货物移动方向分类

按货物的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可分为出口、进口、复出口、复进口贸易及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是指把本国或本地区生产的商品销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运出境外供驻外领馆使用的物品和旅客个人携带的自用物品不列入出口贸易统计。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是指购入外国或其他地区生产的商品。外国使领馆运进供自用的物品、旅客个人携带的自用物品一般不列入进口贸易。

复出口贸易(Re-export Trade)是指输入本国或本地区的商品未经加工就出口的情况。

复进口贸易(Re-import Trade)是指输出国外或其他地区的本国产品未经加工又进口的情况。例如出口后的退货、未售掉的寄售商品退回等情况。

过境贸易(Cross-border Trade)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通过第三国国境的情况。例如内陆国与不相邻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易就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第三国海关就会把这类贸易归入过境贸易。三、按结算方式分类

按结算方式国际贸易可分为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

如果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采用可自由兑换货币来结算的话,这一贸易方式就称为现汇贸易。现在国际贸易中主要采用这种结算方法。有时候,贸易双方缺少可自由兑换货币,可以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Barter)来结算,即双方交换的商品经过计价以后,用等值的不同商品互相交换。

政府间的易货贸易需要签订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故又称为协定贸易。补偿贸易则是民间的易货贸易。实践中也有把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结合起来使用的情况。四、按贸易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分类

按贸易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贸易。

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贸易。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来讲就是转口贸易。五、按统计边界不同分类

按统计边界不同国际贸易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在对外贸易统计时,若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算作进口,离开国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便为该国的总贸易(General Trade)。若以关境为界,凡运入关境的商品算作进口,运出关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便为该国的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有的国家采用总贸易概念统计对外贸易,有的国家采用专门贸易概念统计对外贸易。美国采用专门贸易与总贸易两种概念分别统计其对外贸易,我国则采用总贸易概念统计对外贸易。六、按参与贸易国经济发展水平分类

按参与贸易国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可分为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

水平贸易(Horizontal Trade)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例如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等。

垂直贸易(Vertical Trade)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例如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七、按贸易方式不同分类

按贸易方式不同国际贸易可分为包销、代理、寄售、招标、拍卖、商品交易所交易、加工贸易、对等贸易、租赁贸易。

包销(Exclusive Sales)是指出口人(委托人)通过与国外商人签定包销协议的方式,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把指定商品的独家经营权授予该经销商的做法。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商品。

代理(Business Agency)是指代理人代替出口人向第三者办理与货物买卖有关的事宜。在代理方式下,委托人都给代理人在特定地区和一定期限内代销指定货物的权利。

寄售(Consignment)是指出口企业和国外的代销商订立寄售协议,把货物运交代销商,代销商出售货物后,扣除协议规定的销售费用及佣金后把货款交付给寄售商。

招标(Invitation to Tender)是指招标单位需要采购商品或兴办某工程时,说明有关条件,邀请有兴趣的企业在指定期限内按照一定程序报价,即投标,然后由招标人开标与评标,选择最满意的投标人进行交易。这种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经常采用。

拍卖(Auction)是指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在拍卖场以公开叫价的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交易方式。不易标准化的鲜活产品或艺术品、古董等的国际贸易通常是通过拍卖来完成的。

商品交易所(Commodity Exchange)交易是指按一定规章程序买卖特定商品的有组织的市场贸易。只有正式会员可以进入商品交易所交易,其他人或企业通过正式会员或经纪人交易。商品交易所经营的商品一般是标准化的原材料,且按照标准化的合同交易。商品交易所里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以期货交易为主,交易产品多为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等。

加工贸易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国内生产企业接受外商提供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按照外商的要求加工装配成产品,并把生产的产品交给外商,以收取加工费。进料加工则是国内企业自主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材料或零配件,自行加工成产品,并自营出口自负盈亏。

对等贸易(Counter Trade)是指贸易双方用某种协议使进出口平衡的一种贸易方式。例如易货贸易、互购(Counter Purchase)、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等。易货贸易双方交易值相等,通常不涉及现汇支付;互购通常使用现汇结算,并不要求互购价值相等;补偿贸易通常是由设备出口方先提供设备给进口方,然后由进口方用该设备生产的产品或其他产品交付给设备出口方,补偿设备的价款。

租赁贸易(Lease Trade)是指设备拥有者与承租人订立租约,把设备交付给承租人使用一段时间,同时收取一定租金的交易方式,可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租期较长,通常租期结束,全部租金付清后,设备所有权就转移给承租人,这相当于承租人分期付款买到了设备;经营性租赁期较短,设备拥有者需通过多次出租才能收回设备投资及其他费用。

复习与思考题1.国际贸易是如何产生的?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国际贸易转入缓慢发展阶段的原因是什么?4.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什么?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7.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8.国际贸易都有哪些分类标准?按不同标准可以分为什么?

第二章 国际分工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内容涵盖国际分工的含义、形成与发展;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与深化;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本章知识重点:重点理解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主要原因及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它是人们在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劳动分工是指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工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方面,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与此相应的社会分工的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分工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以及商人阶层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生产逐渐专业化,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不仅出现了诸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这些部门之间的分工,而且出现了部门内部的专业化生产分工,例如工业生产部门又分为冶炼、机械制造、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我们通常讲的社会分工是个多分支、多层次的庞大体系,包括产业各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等。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分工是在现代大机器生产条件下产生的,是一个历史范畴。各国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国际分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才是国际分工发生的根本原因。国际分工必然会引起国际贸易,并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二、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分工、交换、市场这三个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分工引起交换,交换需要市场。生产越发展,分工越细密,交换越频繁,市场越日益扩大。也可以说没有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也就不需要有市场。所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决定着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也决定着市场的规模和内容;反之,交换的种类、数量以及市场的规模也会影响生产和分工的发展。

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才形成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成为一个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市场。当今,世界市场既可以是一个地理空间上的概念,即国际间进行经济交往的各种场所,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经济概念。这个经济概念是从构成世界市场的各种流通(例如商品、货币和资本等国际流通)以及实现这些流通的手段和工具(例如海、陆、空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等)抽象出来的,各种国际流通领域连在一起构成了世界市场的内容。人类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客观上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它是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之间商品流通的总和。

因此,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商品交换,也就不会出现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国际分工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国际交换活动的深度、广度和方式,也决定着世界市场的规模和内容。反之,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又是国际分工的实现手段与途径,其发展也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社会经济条件,其中包括各国的科技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等;另一个是自然条件,其中包括气候、土壤、资源、国土面积和地理位置等。而国际分工的性质则受生产关系的制约。(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它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之所以会成为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归根结底因为它是生产力,而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迄今为止出现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深刻地改变了许多领域,而且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也随之发生变革。在历史上,英国最先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水平较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它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中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以后,其他资本主义强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竞争力增强,在国际分工中也都处于支配地位。生产力的发展还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国家都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国际分工已把各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和“混合型”过渡,出现了多类型、多层次的分工,并且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高精尖产品不断增多;中间产品、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也出现在国际分工中。(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矿产品只能在拥有大量矿藏的国家生产和出口,水产品只能在一定的江河湖海水域生产。多种农作物,例如咖啡、茶叶、橡胶等都需要在特定的地区种植,因为它们需要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可见,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有利的自然条件只是提供了进行生产和国际分工的可能性,绝不能代表它们的现实性。要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一定的条件。煤炭固然不能在没有煤矿的地区开采,但存在丰富煤矿资源的地区只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能使煤炭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为什么在产业革命前,沉睡在世界各处地层下的矿藏亿万年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呢?这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而不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三)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可以延缓或推进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在历史上,殖民主义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国际分工,曾千方百计地借助于上层建筑和政府政策。例如通过殖民统治公布各种法令,强迫殖民地实行种植园制度;通过发动商业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迫战败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组织,协调相互间的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上层建筑也能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认识是否全面,也影响着各国对待国际分工的态度和方针。

另外,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也起着延缓或推进国际分工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竞相实行高关税和货币贬值政策,各国间经济及贸易关系紧张,极大地阻碍了国际分工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世界经济复苏而建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各国的经济与贸易政策,通过多边谈判降低了各国的关税水平,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保护了汇率稳定,推进了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四)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国际分工不是抽象的国际分工,它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社会生产关系超出国界即形成国际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国际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国际分工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打破了民族闭关自守,消除了民族隔阂,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经济上联系起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它具有进步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在资产阶级和垄断资本追逐利润与超额利润的动机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又具有剥削、掠夺和不平等的性质。(五)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世界人口在各国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有的国家人口密度很大,劳动力较丰富;有的国家人口密度低,劳动力较稀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则在生产其他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样就会在这两类不同的国家中产生分工。而且,人口教育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国际分工。教育事业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的国家可以发展高科技产品,而劳动力素质低的国家只能生产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生产规模会影响国际分工。现代工业要求大规模生产以便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规模经济使各国合作生产某一产品,使其产量达到经济批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使产品的差异化、多样化得到发展,产品的种类、质量、规格、性能、外观等日新月异;新的产品不断出现,原有的产品又不断升级,以新的规格、型号出现在市场。显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生产出所有这么多种类的产品去满足需求千差万别的消费者。因此,各国有必要通过国际分工去生产本国有比较优势的那些种类、规格和性能的产品,去满足整个国际市场的需要。四、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

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开始是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是推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西欧以手工业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不断扩大的市场,以为商品寻找销路。而这个时期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欧洲人迫切需要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同时,欧洲人听说东方有大量的黄金和白银,这就促使西欧国家派出许多船队远洋探险,寻找新航线,开辟新市场。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由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玛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年—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这些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大发现在国际贸易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国际分工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在地理大发现以前,欧洲人不知道美洲和大洋洲的存在,对亚洲和非洲的了解也仅仅是一部分,贸易活动主要局限于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以及中国和与其邻近国家之间。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人所了解的地球面积比14世纪时增加了5倍,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大洲,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多。为了开发美洲资源,欧洲殖民主义者还用武力或欺骗等手段贩运大批非洲黑人到美洲,使奴隶又重新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项大宗商品。西欧各国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这些新发现的地区进行了残酷的奴役和掠夺,建立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国际专业化生产,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16世纪—18世纪是西欧各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当时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以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尚未从根本上动摇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世界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主要是殖民地的热带、亚热带土特产品或奢侈品以及欧洲的手工业品,较落后的运输手段仍严重地限制着大宗商品进入国际交换领域。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但由于大机器工业时代尚未来临,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二)国际分工的形成

从产业革命开始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结束,即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后半期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形成的时期。

英国以纺织机和织布机的发明为代表的产业革命以及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进入了大机器工业时期。大机器工业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机器工业要求有不断扩大的国外销售市场。大机器工业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化大生产,它使生产能力和规模不断膨胀,源源涌出的大批商品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量,因此,需要到国外去寻找、开拓销售市场。第二,大机器工业要求有国外的原料来源。大机器工业增加了对原料的需求,而本国的原料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也需要到国外去开辟廉价的原料产地。第三,无论将工业产品远销海外,还是从国外输入原料,交通运输工具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大机器工业为建造远洋轮船和铁路等交通运输工具奠定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例如蒸汽机轮船代替帆船缩短了国际间的航行时间,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第四,随着大机器工业的建立,欧洲殖民强国改变了过去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以暴力等手段建立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国际分工关系的做法,而是通过比较温和的和平方式,靠着大机器工业的优势,以低廉价格和低廉运费的工业品作为征服国外市场的武器。

大机器工业终于打破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与闭关自守状态,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都卷入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原来在一国范围内城市与农村的分工、工业与农业的分工逐渐演变成为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和对立,演变成为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这个时期形成的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工业国与农业国也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它是一种垂直型分工,而且这种分工是建立在不同产业层次上,是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三)国际分工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以及钢铁、化学和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里获得了飞速发展。发电机、电动机和新的炼钢法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钢铁工业、冶炼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等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出现。新的科技进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又一次极大的提高,国际分工再一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各工业国是以发展轻工业生产(如纺织业)为主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因电力、钢铁、化工和汽车制造等新兴工业的发展,在原来的工业国中,重工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取代了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19世纪末,美国和德国在经济上发展迅速,而英国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英国原来所处的“世界工厂”地位日益受到美国和德国的挑战,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这些工业国的工业生产各有侧重,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主的国际分工。例如美国专门从事电气化生产、汽车制造和谷物生产等,德国主要从事染料、药品等化学工业,比利时专门生产钢铁,挪威专门生产铝等。那些殖民地和附属国原来是资本主义国家食品和原料的供应地,现在由于科技进步以及新的生产部门的出现,工业国对殖民地的原料和产品产生了新的需求,原来的农业国还发展了燃料、其他矿产品的采掘工业以满足宗主国对各种农矿原料的巨大需求。显然,这些生产部门是服从于工业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的。这样,就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的结果,一方面把食品和原料的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另一方面又把工业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北美和日本,前一时期开始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进一步扩大了。

科技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铁路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帝国主义国家又在亚、非、拉地区大规模兴建铁路。这时,不仅沿海港口,甚至连内地的城镇也都加入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来。海底电缆在各大洲之间先后铺设,电报的广泛应用缩短了国与国的距离,方便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这些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各国的国内市场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统一的世界市场还具有其他一些特征,例如多边贸易、多边结算和统一的世界市场价格,只有到了这一时期,世界市场才具备了这些基本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过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虽然已经卷入了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但是还没有被卷入资本主义的生产。而这一时期,通过资本的输出,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开办各种企业,结果造成亚、非、拉地区多数国家经济畸形发展,它们的生产和出口往往只限于一两种或少数几种产品。随着世界被少数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全世界各个角落,整个世界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四)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大发展。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世界工业与农业分工日渐削弱,新型的以现代化技术、工艺为基础的世界工业与工业的分工日趋加强,形成了以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新格局。另一方面,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日益从产业部门间的分工转向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发达国家之间部门内部的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在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中,以国内市场为界限的生产已经不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因此,在一国国内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部分工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次部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间的部门内分工,主要有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以及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等。由于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的贸易也更加频繁,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了。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主要原因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进步使得一系列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出现和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相继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国际化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国际分工进入了深化发展的新时期。世界经济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世界工业分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基本趋向和基本特征,这一深刻变化显示出以下特点。(一)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这种分工在战前一二百年间发展迅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在国际分工格局中长期居主导地位;而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则发展缓慢,他们之间的分工处于次要地位。战后,科技飞跃进步和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战前这种国际分工格局,国际分工在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而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则相对比较迅速。在世界贸易中,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3/4,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工业品交换初级产品的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1/5以下。这表明,传统的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世界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日渐削弱,新型的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世界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强。(二)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日益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而在工业国之间的分工中,占主导地位的又是各个国家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例如钢铁、冶金、化学、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纺织等工业部门间的分工。这两种类型的分工,无论是工业与农业的分工,还是工业各部门间的分工,都属于部门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原来的一个部门变为若干个新的独立的部门。部门内的分工不仅限于一国国内,而且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形成了国际间的部门内部分工。

国际间部门内部分工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国际分工迅速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科技进步引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这些部门技术密集程度高,生产能力大,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复杂,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大型化。发达国家之间各个工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采取了更加细分化的形式。首先是产品专业化,这是指各发达国家的相同工业部门对同一类型但型号、规格不同的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产品源源涌出,各类工业品日益多样化,同类工业品在品种、型号、规格、质量和性能等方面日益差异化。在产品多样化、差异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即使技术水平很高、国内市场很大的国家也不可能生产出所有型号和所有规格的同类产品。因此,在各国相同工业部门内部,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分工迅速发展起来。其次是零部件专业化,这是指发达国家把某种工业产品的零件、部件或配件,分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把各种零部件集中到某个国家进行总装配,完成最终产品。现代工业产品的结构日趋复杂,越是高技术产品所需要的零部件越多。生产成千上万种零部件仅靠少数几家企业难以完成,需要有众多的有关企业参与分工协作才能解决。由于不同的国家各有技术、设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了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实行零部件专业化和国际协作也是一种必然趋势。第三是工艺流程专业化,这是指不同国家对生产某种复杂产品或部件的工艺过程或工序实行专业化生产。例如把锻件、铸件、模压件、毛坯等中间产品或半制成品向国外出口,再由国外企业按需要进行加工,制成最终产品。(三)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推动国际分工深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它以其母国为基地,在国外广设分支机构和建立子公司。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两个转移,即某些工业产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某些初级产品的生产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由于这种转移,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出口中,除了初级产品以外还逐步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些“新型工业化国家”还出口了某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电子产品、汽车等),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则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转移削弱了这两类国家间传统的分工关系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际分工的格局。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工业与农业分工趋于削弱的同时,逐渐发展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分工,高技术工业与一般工业的分工。(四)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区域性经济集团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经贸集团内部通过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以各种计划协调各成员国内部产业之间的分工。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深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曾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社会物质生产领域的状况,促使物质生产不断改善工艺和生产过程,也促进了新兴部门和新产品的出现,它也同样促使社会分工、国际分工发生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促使国际分工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竞相优先发展新兴的高技术工业部门,而传统的工业部门则发展相对缓慢。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而进行了工业结构的调整,把那些技术层次低、使用劳动力多、耗能大、污染环境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农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培育良种、灌溉施肥、改良土壤等广泛采用新技术,农业生产几乎普遍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家畜、家禽饲养工厂化,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产量迅速增加。发达国家不仅实现了农产品自给,而且还大量出口。此外,化学工业特别是人工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使发达国家原材料自给程度提高,减少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上述世界性的经济结构变化导致了某些工业品的生产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初级产品的生产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由于高科技生产耗用巨额资金和需要庞大的技术力量,因此,它越来越倾向于走国际合作、国际分工的道路,不仅在国家间进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而且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这种分工与协作。产品差异性、多样化和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都推动了发达国家之间部门分工的扩大和深化。(二)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深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由于科技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加快了运送货物、传递信息的速度,另一方面又降低了费用,为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扩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

战后,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举行了多次多边贸易谈判,各国的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集团相继建立,它们在内部取消了各种贸易限制,实行内部贸易自由化。这些自由化措施有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专业化分工,特别是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和它们各个工业部门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工的深化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得部门内部的国际专业化生产从原来的国内贸易扩大到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内部各种零部件、配件和半制成品的国际往返运输加大了国际贸易中中间产品的比重。国际分工的深化还促使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加快,1965年—1985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7.4%,同期世界半制成品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4.5%,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这表明世界贸易的扩大和世界市场容量的相对增大。二、国际分工使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从1950年到1980年,整个世界出口依存度从8.5%提高到17.1%,其中发达国家出口依存度从7.7%提高到26.8%。这表明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各国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地理方向

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往往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据重要地位。19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居支配地位。战后,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始终为60%~70%,在国际贸易中仍居主导地位。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各国相互分工的程度成正方向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垂直型分工,因此当时的国际贸易关系主要是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使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据主导地位,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退居次要地位。四、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国际分工以垂直型分工为主,故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一直高于制成品,初级产品占60%,制成品只占40%。而战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60%,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随着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部门内部分工的深化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中间性的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复习与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分工?它与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是怎样的?2.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原因是什么?4.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

第三章 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内容涵盖国际市场的形成、发展与构成,以及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关系、贸易条件等。• 本章知识重点:理解国际市场价格和国际价值的关系,重点掌握贸易条件。

第一节 国际市场的形成、发展与构成

一、国际市场的含义

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科技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广义的国际市场包括世界商品市场、世界服务市场和世界金融市场;狭义的国际市场专指世界商品市场。国际市场的发达程度取决于参加国际交换国家的数目,商品交换的数量、规模以及运销信息网络的机制等。二、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市场的萌芽

国际市场萌芽于16、17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很不全面的,因此当时只有区域性市场,还没有国际市场。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期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各个区域性的市场范围,并使各个区域性市场彼此联系起来,为国际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许多商品来到欧洲市场,而其对欧洲国家的各种产品,特别是工场手工业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这导致国际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并开始形成了国际市场。欧洲各国为了争夺市场而开展激烈的竞争,最终大西洋沿岸的一些城市取代了原来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当时国际市场的中心。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和伦敦变成了具有世界商业意义的大都市。与世界性贸易相适应的海上运输、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和股份公司相继出现。这时候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大多数是奢侈品,占支配地位的是商业资本,它对开拓市场和资本的原始积累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促使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地理大发现使国际市场进入萌芽阶段。(二)国际市场萌芽的迅速发展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发生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统治的生产方式,国际市场萌芽进入迅速发展的时代。

①大机器工业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需要不断扩大机器工业,迫使他们要超越本国已有的市场到国外去寻求新市场、开辟新市场,以此来容纳新的生产力。事实表明,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每一次新的工业快速增长都是与国外新市场的开辟,即国际市场的扩大同时发生的。

②大机器工业不仅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世界销售市场,也需要日益扩大的原料供应来源。这使得资本家要越来越多地到国际市场,特别是到殖民地、半殖民地购买大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③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发展还使工业和人口不断地向市场集中,形成许多大机器工业中心和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④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世界人口的移动,扩大了世界劳动市场,加强了对人口稀少地区的资源开发。

⑤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铁路、海运、通信事业的发展,把各国的市场真正有效地联系在了一起。

⑥此外,随着国际市场的扩大,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职能加强了;随着黄金和白银变成世界货币,使商品形成世界价格成为可能;商品世界价格的逐步形成使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展到国际市场上。(三)国际市场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资本输出的加强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国际市场,其形成标志有如下几点。1.多边贸易支付体系的形成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西欧大陆各国和北美的新兴工业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越来越多,出现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与此同时,英国由于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从西欧大陆和北美的新兴工业国输入的工业品持续增长,贸易呈现大量的逆差。但英国又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工业品的主要供应国,存在大量的贸易顺差。这样,英国就用它对经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所取得的收入来支付对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又用对西欧大陆和北美的贸易顺差来弥补对英国的贸易逆差。英国此时成为多边支付体系的中心。这个体系为所有贸易参加国提供购买货物的支付手段;同时使国际之间债权债务清偿、利息与红利的支付能够顺利完成,有助于资本输出和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流动。2.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

国际市场的发展与世界货币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国际市场充分发展以后,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的职能才能充分发挥。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国际金本位制度,它是国际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多边贸易支付体系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作用主要有:给国际市场上各种货物的价值提供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并能使各国货币间的汇率保持稳定;给国际市场上各国的商品价格提供一个相互比较的尺度,使人们很容易把商品价格从用一种货币表示转换为用另一种货币表示,有利于把各国的价格结构联系在一起。3.形成了比较健全、固定的销售渠道

首先,形成了大型的固定的商品交易所、国际拍卖市场和博览会;其次,建立了航运、保险、银行等各种专业机构;第三,建立了比较固定的航线、港口、码头。这一切都使国际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4.价值规律作用加强,形成了国际价值规律

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在一国范围内,商品的价值是由国内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各个国家商品生产的条件各异,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有别,不同国家生产商品的价值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内部生产的商品价值仅仅表现为国别价值。一旦商品越出国境,进入世界市场,情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世界市场上,交换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这时交换的依据就不再为国别价值,而是国际价值了。三、国际市场的构成

当代国际市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各种类型的国家

现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地参与到了国际贸易中。(二)签约人

国际市场中的签约人按照活动的目的和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公司、企业主联合会、国家机关(政府各部门和各主管部门)和机构。公司是指那些追求商业目的的签约人,是在工业、贸易、建筑、运输、农业、服务业等方面以谋利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企业。企业主联合会是企业家集团的联合组织,它和公司的不同之处是其活动的目的不是获取利润,而是在政府机构里代表参加联合会的企业家集团的利益,促进私营企业扩大出口,并以协会、联盟、代表会议等形式建立起来。国家机关(政府各部门和各主管部门)和机构是国际市场上的第三类签约人,只有在得到政府授权后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外贸业务活动。(三)商品

在国际市场中进行交易的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有形商品按联合国秘书处1985年修订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共分为10大类、67章、261组、1033个分组和3188个基本项目。无形商品是指非实物形态的贸易,非实物形态包括金融、运输、旅游、计算机服务、技术转让、设备租赁、法律咨询等。(四)国际商品市场与销售渠道1.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

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是指在固定场所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原则和规章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这种市场主要包括商品交易所、拍卖会、集市、博览会(国际集市)和展销会等。(1)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它是在指定的固定地点、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是每天上、下午各营业一次),按照规定的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这种交易市场17世纪最先出现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粮食交易所),后随着资本主义方式的确立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商品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商品往往具有同质性,例如有色金属、谷物、纺织原料、食品、油料、橡胶等。世界性商品交易所价格即交易所牌价,一般公认为是世界价格的重要参考数据。在交易所中进行的商品买卖基本可以分为实物和期货交易两种。实物交易可以是现货交易,也可以是未来交货。期货交易是指对正处于运输途中,或者需经一定时间后才能装运的货物进行的交易。实物交易的特点是进行实际商品的买卖活动,合同的执行是以卖方交货、买方收货付款来进行的。期货交易是指按照期货合同达成交易后,远期进行交割(执行)的交易。期货交易合同的执行可以是交付实物,但更多的情况却是一种买空卖空的投机性业务。目前,随着国际生产专业化的提高,交易所的交易也日趋专业化,每类主要商品都有着自己专门的交易中心:

谷物—芝加哥、伦敦、利物浦、温尼伯、鹿特丹、安特卫普、米兰;

有色金属—纽约、伦敦、新加坡;

天然橡胶—纽约、伦敦、新加坡、吉隆坡;

棉花—纽约、新奥尔良、芝加哥、利物浦、亚历山大、圣保罗、孟买;

生丝—横滨、神户。(2)拍卖会

拍卖会是一种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通过公开叫价竞购,把事先经买主看过的货物逐批或逐件地卖给出价最高者的交易市场。以拍卖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大多数为品质不易标准化、易腐烂不耐储存、生产厂家众多、产地分散或需要经过较多环节才能逐渐集中到中心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商品。例如羊毛、鬃毛、毛皮、茶叶、烟草、蔬菜、水果、鱼类、古玩工艺品、地毯以及石油、黄金等。一些外国政府在处理库存物资或海关及其他机构处理罚没货物时也采用这种交易方式。(3)博览会(国际集市)和展览会

博览会是一种定期的在同一地点、在规定的期限内举办的有众多国家、厂商参加的展销结合的国际市场。举办博览会的目的是使参加者展示科技成就、商品样品,以便进行宣传,发展业务联系,促成贸易。展览会一般是不定期举办的,它与博览会的区别在于只展不销,通过展览会促成会后的交易。博览会(国际集市)这种交易市场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最初只是在重大节日期间举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定期定点的展销市场。莱比锡和米兰的博览会均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目前,西方主要国家在贸易部或商务部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筹办博览会和展览会。美国每年举办的这种活动达数千次之多。

从商品和举办范围来看,博览会和展览会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①样品国际博览会。这是一种看样成交的集市,参加国、厂商以及参展样品、技术很多,规模也较大。②综合性国际博览会。这是一种有许多国家和厂商参加的,包括工、农、林、牧、服务业等各方面产品的国际集市,通常规模很大。③消费品国际博览会。这类博览会以日常或耐用消费品以及工艺装饰品为展销内容,除面向世界各国的庞大博览会外,也有以面向国内消费者的博览会。④主要工业部门产品国际博览会。这类博览会一般规模较大,是各种新技术、新产品荟萃展销的市场,如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航空航天、电子、自动化设备、汽车等博览会都属于这种博览会。⑤一般工业部门产品展销会和集市。这类博览会规模可大可小,产品多属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如照相机用品、玩具、衣帽类的展销会和集市等。⑥国别展览、展销会。这是指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举办的综合性展览会或各类产品、各行业的展销会。⑦独家公司展览、展销会。指大企业专门为本企业的产品举办的展览、展销会。2.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

除了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的国际商品交易都可以纳入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这种市场大致包括以下几类。(1)单纯的商品购销形式

单纯的商品购销形式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固定市场而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它是通过单次洽商而进行的。这种方式的一般原则为:买卖双方自由选择成交对象,对商品的品质、规格、数量、价格、支付、商检、装运、保险、索赔、仲裁等方面都要进行谈判,在相互意见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合同成交。单纯购销形式是世界上最基本、最普遍的国际商品交换方式。(2)补偿贸易

它是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买方以赊购形式向卖方购进机器设备、技术知识等,兴建工厂企业,投产后以所生产的全部产品、部分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在一定期限内,逐步偿还贷款本息。补偿贸易双方的关系属于国际贸易范畴内买方与卖方的关系,买方对购进的机器设备或技术知识等拥有完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卖方在工厂企业内不占有股份。这种形式既利用了外资,也扩大了商品的销售渠道。补偿贸易常与加工贸易相结合,通常称为“三来一补”。由于补偿贸易的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10年—20年或更长,多数情况下金融机构要直接或间接参与。实行补偿贸易对买方来说可以解决资金、外汇的不足,并可利用机会开拓海外市场创汇;对卖方来说可扩大产品销路,增加出口,并可获得稳定的供货源。补偿贸易的缺点是形式不太灵活,达成协议较难,手续较繁琐,风险较大。1931年德国首先采取这种方式,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与西方的贸易中也常采用这种方式。中国改革开放后也开始采用这种方式。(3)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它把加工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结合起来。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①来料加工,是指加工方按照对方的要求,把对方提供的原辅料加工成制成品,向对方收取加工费用。来料加工又有一些不同的做法,有的加工过程由对方提供全部来料,有的则由对方提供部分来料,加工采用部分本国生产原料,这叫带料加工;有的对方只提出各方面的要求并提供样品,加工方全部采用国产原辅料加工,这叫来样加工。无论采取哪种做法,双方都是一种委托加工关系。②进料加工,是指加工方自己进口原辅料进行加工,成品销往国外,这种情况又称以进养出。③来件装配,是指对方提供零部件或元器件,加工方进行装配并将成品交与对方收取装配费用的一种做法。(4)招标与投标

招标是招标人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公开征求应征人,选择最优者成交;投标是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提出的要求,提出自己相应的价格和条件,通过竞争,争取被招标者选中成交。习惯上把两者合称为投标。(5)租赁

这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期限内将商品使用权出让给承租人,并收取租金的一种贸易方式。这种业务在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目前在世界上极为普及。出租的商品主要有成套设备、大型计算机、飞机、轮船等。一般分为短期租赁(约1年以内)、中期租赁(1年—3年)和长期租赁(3年以上),当前长期租赁业务占有绝大的比重。在发达国家,租赁业务大多是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工业公司或专门的租赁公司进行的。3.商品销售渠道

商品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的路线。

国际市场上的商品销售渠道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出口国的商品销售渠道,包括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本身;第二部分是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商品销售渠道,包括贸易双方的中间商;第三部分是进口国国内的商品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

常见的国际的商品销售渠道类型主要有:①出口企业直接将商品销售给国外顾客。国内企业自行出口,到进口国则将商品直接卖给用户,例如企业接受国外顾客直接订货以邮寄方法交货。②国内企业避开中间商直接交给出口商出口到进口国;进口商也避开中间商直接卖给用户,它多用于大宗商品交易。这是因为买主与卖主都比较集中,而且此类商品均有国际市场价格,不宜太多的中间商插手分享利润。③国内出口企业将商品经本国中间商出售给出口商,出口商将其出口到进口国后,再由进口商转售给进口国内的批发商或零售商,最终卖给消费者。这种类型大多适用于消费品销售。为便于销售,一般多用中间商,但使用的多寡视商品而定。(五)国际市场运输与信息网络1.运输网络

运输网络由水上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组成。(1)水上运输

以船舶为运输工具的水上运输可分为内河和海上运输两种。水上运输具有运量大、投资少、运价低等主要优点,多用于运输大宗或笨重的货物。国际贸易货运量的2/3以上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2)铁路运输

在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铁路运输占第二位,它是一国内陆及内陆邻国之间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3)公路运输

以汽车或拖车为运载工具,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周转速度快、投资少、装运方便,可实现从“门到门”(发货人仓库到收货人仓库)的运输,所完成的货运量在世界各国居首位。(4)航空运输

飞机是目前速度最快的运输工具,但运量小、运价贵,适宜于小批量、高时效、贵重的货物运输。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航空技术的进步,航空运输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货运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90亿吨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1250亿吨公里。世界上最繁忙的3条航线是西欧—北美大西洋航空线、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和远东—北美太平洋航空线。(5)管道运输

它是随着石油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特殊运输方式。管道运输量大、输送快、成本低。通过管道运输的货物有原油、石油制品、化学品、天然气、砂矿和煤炭等。(6)集装箱运输

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运输方式,它将杂货在发货地装进标准规格的“集装箱”内,运至专用的“箱运码头”,再以“箱运设备”装上“集装轮船”,运至目的地,再运至储存地点。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国际多式联运。即一般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上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内河运输等传统的单一方式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种连贯的过程,完成国际间的运输。(7)其他

在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另一种运输方式是大陆桥运输。大陆桥是指把海与海连接起来的横贯大陆的铁路。大陆桥运输则是利用大陆桥进行国际集装箱海陆联运的一种运输方式。广泛使用的大陆桥有西伯利亚大陆桥和北美大陆桥。2.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由国际电话、电视、广播、报刊、通信卫星、计算机联网组成,成为国际市场的中枢。(六)其他

各种市场组织机构,国际贸易规章、条约、契约与惯例有助于市场的顺利运行。四、国际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一)国际市场的规模大大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系列殖民地国家独立,它们不再由宗主国来安排进入国际市场,而以独立主权国家的身份进入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参加主体大大增多了。另外,各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深度也在增加,表现为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提高的趋势。1970年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7.9%,1990年进一步上升为38.7%,而且该数值仍在上升。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各国间贸易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之外,还在国际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资金、技术、服务等合作和联合投资,共同开发生产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已屡见不鲜,国际经济合作形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补偿贸易、来料加工贸易、租赁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了很大发展。(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科技革命和经济高速增长,在加深国际分工的同时,也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流动加强,于是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不但传统的服务贸易项目,例如银行、保险、运输等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其他的服务项目,例如国际租赁、国际咨询和管理服务、技术贸易、国际旅游等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快速发展。(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给国际市场带来巨大影响

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有一部分国家通过结成地区性经济集团,在一个区域的范围内追求更加紧密的国际经济联系,于是在一个国际市场的范围内,可能会存在许多跨国家的区域性市场。这些地区性经济集团对内实行程度较高的自由贸易,对外则实行一定程度的歧视或排斥。这种地区经济一体化并没有使国际市场变小,而是在世界自由贸易程度提高的同时,在某一区域内实行更高程度的自由贸易,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起着促进国际市场发展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也给国际市场以巨大的影响。跨国公司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和科学技术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绕过别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入别国市场。它们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和策略,垄断着世界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垄断了国际市场上很大一部分贸易。有人估计,当今世界上国际贸易的80%与跨国公司有关,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四)网络化的国际市场逐渐形成并蓬勃发展

20世纪末,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国际市场的发展方向。世界贸易组织估测,2002年通过网络进行的国际电子贸易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10.05%。到2012年,全世界贸易将会有1/3通过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信息网络技术也正在促进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世界金融市场的信息处理与传递、交易清算等变得十分快捷,提高了国际金融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二节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一、国际价值

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性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前,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并不具备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的转化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统一的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商品交换由国内交换逐渐变为世界性交换,促使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转化。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国在同一时间里生产产品的国际价值不相等。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在相同时间里生产同种商品的量越多,获得的国际价值越高;反之,则越低。

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有如下三个方面。(一)劳动生产率

各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改变而改变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大。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成反比。(二)劳动强度

国际价值量还受各国劳动强度的影响。劳动强度与国际价值量是成正比例的。如果所有国家的劳动强度都同时增进了,新的较高的劳动强度就会成为普遍的社会标准强度,从而影响国际上的标准强度,影响国际价值量。(三)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如果绝大多数国际贸易商品都是由生产条件较差的国家生产的,则国际价值就由在较差条件下生产并出口的大量商品来调节,此时的国际价值比较接近于条件较差的国别价值。如果绝大多数国际贸易商品都是在生产条件大致相同的、平均的国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生产出来的,则国际价值就由该商品生产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时,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果绝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商品是由生产条件较好的国家生产的,则国际价值就由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那部分商品来调节。二、国际市场价格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但是在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上,国际商品交换不是按照国际价值而是按照国际生产价格来交换的。商品的国际生产价格成了国际商品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一国的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构成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国际生产价格是由国际成本价格和国际平均利润构成的,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式。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按照国际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商品的交换按照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国际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国际商品价值的变化,也就是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且国际生产价格与国际价值这两者变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如果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的国际价值会降低,商品的国际生产价格也会随着下降;反之,如果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的国际价值会增大,那么国际生产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例如,一种新产品刚上市时,由于产量小,技术不熟练,花费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生产价格往往十分昂贵。以后,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所耗费的劳动不断减少,价值就会降低,那么生产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也会随着降低。(二)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变动中心。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次商品交换时,国际市场价格都是和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相一致的。商品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会使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经常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国际市场价格会低于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反过来,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可能涨到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以上。另外,价格本身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使它们逐渐趋于平衡,从而使国际市场价格接近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当某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时,许多国家的商品生产者为较高的利润所吸引,就会增加这一商品的生产,于是这一商品的供给就会逐渐增加,从而阻止了国际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并且开始转为下跌。当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时,许多国家的商品生产者就会因为无利可图而减少这一商品的生产,于是这一商品的供给会逐渐减少,从而阻止了国际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并转为回升。可见,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围绕着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而商品国际价格的上下波动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三)货币价值是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国际通用货币的升值或贬值会直接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存在通货膨胀,其主要货币的对内贬值拉动了国际市场价格的总体上涨。而浮动汇率制度下,西方主要货币的波动则使得国际市场价格随之变动。

第三节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有以下几种。一、净贸易条件

净贸易条件又称实物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总水平的对比。其计算方法是:

式中:N代表净贸易条件;P代表出口价格指数;P代表进口价XM格指数。

如果某一时期一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基期为100),表明出口价格上涨,出口同等数量的商品能换回比原来更多的进口商品。这说明该国贸易条件有所改善,较基期有利于出口。相反,如果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比基期为低),表明出口价格相对低于进口价格,即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只能换回比原来更少的进口商品。这对该国来说,就是交换比价下降或者说贸易条件恶化,较基期不利于出口。

例如:假设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70年为基期100,200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5%,为105。那么该国2000年的净贸易条件为:

这表明该国净贸易条件从1970年的100下降到2000年的90.48,2000年与1970年相比,贸易条件恶化了9.52。二、收入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是指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贸易数量加进来,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收入水平。它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一国贸易条件的实际变化情况,其计算方法是:

式中:Q代表出口数量指数;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X

仍以上例说明。在进出口价格指数相同的条件下,该国的出口数量指数从1970年的100提高到2000年的120,在这种情况下,该国2000年的收入贸易条件为:

这说明虽然该国净贸易条件恶化了,但由于出口量的上升,本身的进口能力2000年比1970年增加了8.57,也就是说收入贸易条件好转了。

在考察一国贸易条件的实际变化时,往往是把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三、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是指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而引起的贸易条件的变化。计算公式为:

式中:Z代表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X

例如:假设该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上例相同,而该国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1970年的100提高到2000年的130,则该国2000年的单项因素贸易条件为:

也就是说,从1970年到2000年期间虽然净贸易条件恶化,但这期间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弥补了净贸易条件的恶化,说明了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贸易条件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四、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是指不仅要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要同时考虑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Z代表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D代表双项因素贸易条M件。

假设上例中进出口价格指数不变,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不变,而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从1970年的100提高到2000年的110,则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为:

这表明,如果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在同期内高于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则贸易条件仍会改善。

贸易条件的变化通常可以作为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不等价交换的一种重要指标。但是,由于在计算贸易条件时无法考虑到不等价交换的各个方面,贸易条件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反映不等价交换,而不是唯一的指标。有的时候,即使贸易条件不变,甚至贸易条件发生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变化,也并不意味着不等价交换就不存在了。

复习与思考1.什么是国际市场,它是如何形成的?2.简述国际市场的构成?3.国际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什么是国际价值,其影响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国际市场价格,其影响因素有哪些?6.什么是贸易条件,它有哪些种类?

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内容涵盖古典国际贸易、新古典国际贸易及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 本章知识重点:应重点掌握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及相互需求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现代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等。

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

产生和流行于15世纪末至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重商主义,其实质是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英国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重商主义发展最成熟。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或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一国财富程度的唯一尺度,一国拥有的金银越多就越富有、越强大,因而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金银。在重商主义的这种经济思想影响下,当时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做法,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促进本国出口、限制进口。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为重金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货币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海尔斯(John Hales)和威廉姆·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等。货币差额论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甚至只卖不买,通过国家立法和采取行政手段禁止金银输出、鼓励商品出口、增加金银流入,在对外贸易中要保证对每一国的贸易都是顺差。恩格斯曾形象地指出,这个时期的重商主义者“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眼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国都限制金银货币外流,都奉行多卖少买,其结果反而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于是重商主义由早期的重金主义发展为晚期名副其实的重商主义,其理论基础由货币差额论发展为贸易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贸易差额论不主张限制货币输出,原因有二:第一,搁置不用的货币是不会产生货币的,货币只有投入流通才会增值。为购买外国货物而输出金银未必会减少国内的金银量;反之,还往往会增加国内的金银量。因为如果进口货物并不在国内消费,而是以高利润转售到国外,所带回来的金银也许会比原来为购买货物而输出的金银多得多。第二,金银输出禁令并不能阻止金银输出,因为金银价值大体积小,极容易向外走私。贸易差额论把商品与货币联系起来,重视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一定时期的贸易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对某些国家和地区存在贸易逆差也是允许的,只要对外贸易总额保持顺差即可。为了获得贸易顺差,一方面应以高额保护关税或禁止进口来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本国的工厂手工业,通过退税、发给奖励金、同其他国家订立有利的工商条约、建立殖民地等手段鼓励商品出口。

无论早期还是晚期的重商主义,其共同点是两者都把国际贸易看成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得益必定使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者则减少财富,带有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他们都把货币作为财富,认为对外贸易对增加一国财富有很大的作用,主张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只是在如何增加财富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方面的主张有所不同。二、绝对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开始的,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他于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系统地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观点,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同时提出了他的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一)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1.财富并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

亚当·斯密指出,除了用来交换货币,货物还有其他许多用处;但除了购买货物,货币就一无所用。所以人们追求货币,不是为了货币本身,而是为了追求用货币所能购买的物品。相应地,一个真正繁荣昌盛的国家是通过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国内生产的国家,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金银货币而颁布禁令限制贸易的国家。2.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奖出限入”的政策是错误的

亚当·斯密认为,国家只有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能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只有个人的经济活动不受到干涉,国家财富才能增加,资本积累才能增进。他认为,市场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能够自动调节人们通过自由贸易实现最大的贸易利益。而“奖出限入”政策会扭曲资源配置,不能使国家物质财富的产出达到最大。3.通过顺差来为本国积累金银的想法是错误的

亚当·斯密根据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认为一国如果长期保持贸易顺差,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本国,那么国内的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在商品量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价格趋于上涨。当价格上涨时,本国商品在国外的吸引力降低,而外国商品在本国国内的价格相对便宜,因而进口增加,贸易差额减少,甚至出现逆差,必须输出金银以偿付差额。因此,企图通过持续顺差来为本国积累金银的想法是枉费心机的。(二)绝对优势的来源

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地低于他国。一般来说,一国的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即一国固有的自然条件,例如地理环境、气候等,这是天赋的优势;二是获得性优势,是指通过教育与训练及生产实践等后天的活动获得的优势。一国如果拥有其中一种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就会绝对地高于他国,生产成本就会绝对地低于他国。(三)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人类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既然如此,每个人专门从事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的最高形式。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是自己去生产,国际贸易使贸易双方都能得到利益。

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假设条件基础上的。①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②生产要素在国内不同部门完全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际间流动。③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④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而且产品在各国间可以自由流动。⑤规模收益不变,且一国内部的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⑥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没有贸易限制。⑦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⑧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亚当·斯密证明了: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增加物质财富,对所有参加交换的国家有利。

例如,假设世界上只有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两国只生产呢绒和酒两种产品。生产1单位呢绒,英国需要投入100单位劳动,葡萄牙则需要投入110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酒,英国需投入120单位劳动,葡萄牙则需投入80单位劳动。在分工生产前,英国和葡萄牙在上述投入情况下共可以生产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见表4-1。表4-1 绝对优势理论示例

可见,英国在呢绒的生产方面比葡萄牙有绝对优势,葡萄牙在酒的生产方面比英国有绝对优势。如果两国按照绝对优势分工,英国将原来生产酒的120单位劳动转移到呢绒的生产上,共可生产2.2单位呢绒;葡萄牙将生产呢绒的110单位劳动转移到酒的生产上,共可生产2.375单位酒。两国分工的结果是:用相同的劳动投入,比分工前多生产了0.2单位的呢绒和0.375单位的酒,如果英国用1单位的呢绒和葡萄牙交换1单位的酒,英国国内可比分工前多消费0.2单位呢绒,葡萄牙可多消费0.375单位酒。分工和交换的结果是对两国都有利。(四)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利益。可以说,亚当·斯密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在历史实践中,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为英国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者以及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亚当·斯密以绝对成本为基础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最早作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残余、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工具而出现的,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但是,绝对优势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该理论假设两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贸易双方各自至少存在一种产品成本低于另一方,即各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有些比较先进发达的国家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而亚当·斯密的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三、比较优势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面临一些挑战。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的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的货币工资被迫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粮食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其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他们认为既然英国自己能够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地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大卫·李嘉图(David Riardo)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这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大卫·李嘉图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所占的优势要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假设条件基础上的。①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②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且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区别。③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④所有生产要素都实现充分就业;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外则完全不能流动。⑤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⑥没有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⑦贸易方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媒介的参与。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大卫·李嘉图证明了: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则总产量可以增加,而且通过交换使贸易双方都获得利益。

例如,如果世界上只有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两国只生产呢绒和酒两种产品。生产1单位呢绒,英国需投入120单位劳动,葡萄牙则需投入90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酒,英国需投入120单位劳动,葡萄牙需投入80单位劳动。在分工生产前,葡萄牙和英国在上述投入的情况下共可以生产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见表4-2)。表4-2 比较优势理论示例

英国生产呢绒和酒的劳动投入都比葡萄牙多,但生产呢绒所投入的劳动是葡萄牙的1.1倍,生产酒所投入的劳动却是葡萄牙的1.5倍,这表明虽然英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投入都高于葡萄牙(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其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酒要高一些,也可以说,英国在生产呢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葡萄牙方面来看,它生产呢绒的劳动投入为英国的90%,而生产酒的劳动投入只相当于英国的67%,这说明虽然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的投入都比英国低(处于绝对优势),但其生产酒的效率比呢绒相对高一些,换句话说,葡萄牙在生产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现在让英国和葡萄牙进行分工,各自只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英国只生产呢绒,原来用于生产酒的120单位劳动也用于生产呢绒,则一年共可生产2.2单位呢绒;同时葡萄牙只生产酒,一年共可生产2.125单位的酒。这样,分工生产的结果是两种产品的产量都高于分工以前。假定英国以1单位的呢绒换取葡萄牙1单位的酒,那么英国可多消费0.2单位呢绒,葡萄牙可以多消费0.125单位的酒。可见,实行国际分工使两国可以增加各自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产量,通过贸易增加了两国的国内消费量,对双方都有利。(三)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比较优势理论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同时,比较优势理论打破了绝对优势理论的严格假设,说明了在一国生产两种商品都存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贸易。因此,可以将绝对优势理论看作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所以,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是处于劣势的也能找到劣势中的优势。各国根据自己的相对优势安排生产、进行贸易,则贸易双方都可以用比较少的劳动耗费交换到比闭关自守时更多的产品,并增加总的消费量。

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它只说明了为什么比较优势可以引起国际贸易,而没有解释比较优势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大卫·李嘉图把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简单的假设前提上,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而忽略了动态分析。他没有认识到劳动生产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因素。因此,没有考虑到当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时,贸易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的情况。第二,比较优势理论关于生产只有劳动一种要素投入的假定远离了经济现实,把引起国际贸易的原因仅归结为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的差异,忽视了其他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比较优势关注的是贸易双方,特别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从贸易中得到现实的贸易利益,没有说明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的长远利益,如果把生产的相对优势长期固定在少数几种产品上,特别是固定在少数初级产品的生产上,对生产国将是非常不利的。四、相互需求原理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论证了两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但它并没有说明国际间商品的交换比率是如何确定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用两国产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阐述了贸易双方获利的范围问题,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一)相互需求原理的主要内容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认为,商品的国内交换比率是由其生产成本决定的,但在国际交换中,因资本和劳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国际间商品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国际供求关系。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从两个国家相等的劳动投入生产出不同的产量出发,研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见表4-3)。表4-3 英、德两国的比较优势示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两国没有贸易分工关系,则英国国内的交换比率为10∶15,德国则为10∶20。如果两国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则英国将专门生产毛呢,德国将专门生产麻布,两国总产量和分工前相比增加了5码麻布。如果英国输出10码毛呢能换得15码以上的德国麻布,就对英国有利。如果德国为了换得10码毛呢,只要输出20码以下的麻布,就对德国有利。这就是说,两国商品的国内交换比率(10∶15和10∶20)决定了国际间商品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国际间商品的交换比率必定界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

如果这个比率是10∶19,则英国得到大部分利益,虽然德国也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如果这个比率是10∶16,则大部分利益将会由德国得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假定英、德两国间商品的交换比率为10∶17,如果在这个交换比率上,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假定为17000码)与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假定为10000码)恰好能使两国的进出口额相等,则这个比率就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的交换比率。

如果假定英国对麻布的需求降到13600码,按10∶17的比率,德国只能换得8000码的毛呢。如果德国对毛呢的需求不变,仍为10000码,为了多获得2000码毛呢,德国必须提高毛呢的买价。如果提高到10∶18,在这个比率上,德国对毛呢的需求量必然会缩减,如减少到9000码,而英国对麻布的需求将会增加,如增加到16200码,这时两国间的贸易又重新达到平衡。

因此,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得出结论:在由两国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所决定的界限内,国际交换比率取决于两个贸易国家各自对对方商品交换需求程度的强弱。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国际交换比率越是接近于外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这个交换比率对本国就越是有利。反之,如果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国际交换比率就越是接近于本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这个交换比率对外国就越有利。

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贸易双方出口商品总值等于进口商品总值,即两国按照给定的国际交换比率所获得的出口收入恰好等于两国为进口商品所需要的支出,国际交换比率就会稳定。否则,国际交换比率就会上下波动,直到两国对对方的需求水平达到均衡为止。(二)相互需求原理的评价

相互需求原理补充和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它解决了国际贸易为参加方带来利益的范围、双方如何分配利益等问题,强调了需求因素在确定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时的重要作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阐述了国际贸易商品交换比率确定的过程,为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贡献。但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强调需求因素对国际商品交换比率决定作用的时候,未能对供给因素予以同等的重视。

另外,相互需求原理是以两国的贸易平衡作为商品国际交换比率决定的前提,这一条件的满足有一定难度。

第二节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在劳动作为唯一生产要素投入的假设下,认为比较优势是因各国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技术)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这一假设与现实世界相差甚远,在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更加复杂。

要素禀赋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cher,1879年—1959年)和俄林(Beifil Goffhand Ohlin,1899年—1979年)提出的学说。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为其学生俄林所接受,1933年俄林出版了《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书中采用了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创立了较完整的要素禀赋学说,因此又被称作赫克歇尔—俄林原理,这一原理是在比较成本理论基础上的一大进步,有合理的成分和可借鉴的意义。(一)要素禀赋理论的相关概念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它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个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共四个要素,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也当作生产要素。要素价格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生产要素的报酬,如土地的租金、劳动者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等。2.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这种要素投入比例大,则称该要素密集程度高。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例如,生产计算机资本占的比例最大,则称计算机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纺织品劳动占的比例最大,则称之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种植水稻投入的土地占的比例最大,则称之为土地密集型产品。3.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则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可以以一国某要素总量或一国某要素相对价格的大小来衡量该国某要素的丰裕程度。前者只从供给角度考虑要素的丰裕情况,而后者结合了供求双方的情况,因而较为科学。(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①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且这两种商品都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②假设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这样更便于考察要素价格在决定两国相对产品价格中的作用。③假设一国是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另一国是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在两个国家中,X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商品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④两国的商品及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完全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⑤规模收益不变。⑥假设两国的消费需求偏好相同,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则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相同。⑦假设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三)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要素禀赋理论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指除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原理。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个国家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会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用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用该国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也就是说,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要素缺乏的国家去,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要素缺乏的国家去。(四)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论述了两国在发生国际贸易之后,它们之间资源禀赋的变化。该定理说明了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通过交换密集度不同的商品,这种商品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要素的流动,从而使两个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异有所缓和,贸易的结果是使贸易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赫-俄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最终会使所有生产要素在所有国家都趋于相等。1941年,斯托尔珀(Wolfgang Stolper)和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他们合作完成的论文《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中用数学方法严格证明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是成立的,提出由于出口商品是由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因此该商品的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随着出口商品生产的扩大,将增加对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需求,使该要素的报酬提高;由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随着进口商品生产的萎缩,将减少对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的需求,使该要素的报酬降低。1948年和1949年,萨缪尔森又发表了论文《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及《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进一步发展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而且使两国相同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由于这一理论是建立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并由萨缪尔森发展的,因此该理论又称为赫-俄-萨定理。二、里昂惕夫之谜(一)里昂惕夫及其反论的提出

瓦西里·W·里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并因此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代表作为《投入产出经济学》。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出口的应是由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由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因此,美国的贸易商品流向应该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可这一结论却在实证检验中遇到了挑战。里昂惕夫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在1947年和1951年大约200家企业的出口货物和进口替代物生产所需的资本和劳动数量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两组商品的要素密集度(见表4-4)。表4-4 美国出口货物和进口替代物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

从上表可以计算出1947年用平均每人一年的资本表示的进口竞争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之比为1.30(计算方法为18184÷14015),也就是说,美国与进口相竞争的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出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完全相反,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其后,里昂惕夫又用美国1951年的贸易数据再次进行验证,发现与进口相竞争的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仍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出大约6%,“里昂惕夫之谜”仍然存在。(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1.劳动效率的差异“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经济学家们对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里昂惕夫认为,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很大,1947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

其他国家的3倍,因而在计算美国工人人数时应将其实际人数乘以3,再和国内的可用资本比较,美国就成了劳动要素相对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所以它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与要素禀赋理论并无矛盾。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不足以使美国变成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因此,里昂惕夫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根据196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资料,将美国企业的劳动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并将这种分类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14个国家1962年的对外贸易情况分析中去。根据他的计算,美国出口产品使用的熟练劳动比例比替代进口产品所使用的熟练劳动比例高,并且美国出口产品使用的熟练劳动比例在这14个国家当中也是最高的。由此,基辛得出结论:美国的优势是它拥有大量的技术熟练工人,它出口的产品并非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看来,“里昂惕夫之谜”也就不存在了。2.人力资本的差异

人力资本是指所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对人的教育投资、工作培训、保健费用等开支。

美国经济学家凯南(P.B.Kenen)、罗伯特·鲍德温(Robert Baldwin)、基辛等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所决定的,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又取决于为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所投入的资本,即人力资本。里昂惕夫对资本的定义仅仅是物质资本,而忽略了人力资本。美国出口的产品中含有较多的熟练劳动,如果把熟练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物质资本相加,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是符合要素禀赋理论的,这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本说。但这种解释的困难在于,人们很难准确地获得人力资本的真正价值以及相关数据。3.贸易保护的存在

要素禀赋理论假设两国之间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贸易是很难实现的。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利益建立起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进口,刺激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克拉维斯(Kravis)研究发现,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密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影响了美国的贸易模式,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它应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4.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否定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只考虑了两种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而忽略了自然资源要素,例如土地、矿藏、森林和水资源等。美国学者凡涅克(J.Vanek)认为,由于许多贸易产品是资源密集型的,而自然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自然资源不足,就会投入较多的资本(先进设备等)。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例如美国进口品中初级产品占60%~70%,而且这些初级产品大部分是木材和矿产品,自然资源密集程度很高,这有助于解释美国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资本密集程度这一现象。5.要素密集度逆转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假设要素密集度不会发生逆转,即X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Y商品都是资本密集型的。而在现实社会中,要素密集度可能发生逆转,即一种给定的商品在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例如,由于美国资本相对丰裕,小麦在美国可以用资本密集(机械化)的方式生产;而中国由于劳动力相对丰裕,则可以用劳动密集(手工作业)的方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要素密集度逆转:美国出口X产品,该产品在别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美国是劳动密集型的;同时美国进口Y产品,该产品在外国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型的。里昂惕夫在进行实证检验时用的都是美国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和劳动比率,而不是这一产品在出口国国内生产时实际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比率。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情况,因此,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时,要素禀赋理论并不成立。

那么,要素密集度逆转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它是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呢?1962年明哈斯(B·S·Minhas)的研究表明,要素密集度逆转是非常普遍的,约占其研究情况的1/3。而里昂惕夫1964年的研究表明,要素密集度逆转在其所研究的例子中只占8%,如果除去生产中大量需要自然资源的两个产业,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的概率就会降至1%。鲍尔(D·P·S·Ball)在其1966年所做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要素密集度逆转在现实世界中很少发生。因此,试图通过要素密集度逆转对“谜”进行解释也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三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中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工业国家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产品”的贸易模式逐渐改变,出现了同一行业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例如美国、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既是汽车出口国,同时又是进口国,这些都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经济学家们围绕上述现象和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对这一趋势作了新的分析。(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常被称为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按照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方法的规定,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至少属于同章、同类和同组的商品同时出现在一国的进出口项目中。

同产业间贸易相比较,产业内贸易有以下特点。第一,进口和出口商品有非常高的相互替代性。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考虑,进出口商品之间并没有大的差异,而仅仅是消费者的选择和偏好不同。第二,进口国和出口国在该商品的生产能力方面并无大的差别。贸易往往是在生产力发展程度、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等条件接近的国家之间进行。第三,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密集型产品。(二)产业内贸易的测度

一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测量某个产业或某一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X、M分别代表一个产业或一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的取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当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或某类产品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时,T=0(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当某一产业或某类产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T=1(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T越是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T越是接近0,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

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对就高,即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产业内贸易指数的重要因素。此外,经济的外向程度也是影响产业内贸易指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定义产业和产品种类范围的大小,产业或产品种类的定义范围越宽泛,产业内贸易指数也越大,反之就越小。(三)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1.规模经济

在规模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了要素投入增加的速度,这意味着平均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

规模经济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前者不一定会带来市场不完全竞争,后者则将导致不完全竞争。因为国际贸易开展后,厂商面对更广大的市场,生产规模可以扩大,规模经济使扩大生产规模的厂商的生产成本、产品价格下降,生产相同产品而规模不变的其他国家厂商被淘汰。因此,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某一产业部门内,各国将各自发展该产业部门的某些差异产品,再相互交换(即开展产业内部贸易)以满足彼此的多样化需求。国家间的要素禀赋越相似,越可能生产更多相同类型的商品,因而它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量将越大。2.差异产品

格鲁贝尔(H·G·Grubel)等经济学家把同类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两种。同质产品是指可以完全互相替代的无差别产品;异质产品则是指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即尽管是同类产品但仍然存在差别,这些产品由于各有自己的特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从而使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企业希望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越单一越好,而由于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的差异产品的存在,使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这样,生产的单一性要求和消费的多样化要求就必然发生矛盾。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一国只生产有限系列的同类商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可能性。3.需求相似

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urenstam Linder)认为,要素禀赋理论只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贸易,而不能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因为前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供给因素决定的,而后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需求因素决定的。发达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它们之间的分工大多是部门内产业内分工,这些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相似、消费结构大体相同、对对方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强、贸易交往较为密切。因此,需求重合大,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量也相对较大。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是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利益。雷蒙德·弗农将贸易参与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创新型国家,例如美国等,它们是技术、知识与资本充裕型国家;第二类是工业发达国家,例如西欧、日本等,他们是资本充裕型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等,它们是劳动力充裕型国家。

技术领先的国家(如美国)可能率先开发出某种新产品并出口;经过一段时间后,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如德国)掌握了这种技术,成为新的出口国;技术较落后的国家(如中国)随后才能掌握这种技术,最后才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下图中第一阶段表示新产品阶段,第二阶段表示成熟阶段,第三阶段表示标准化阶段。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在第一阶段,由于新产品在收入水平高的美国需求旺盛,且其研究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所以新产品在美国开发出来并投入生产,在国内进行一段时间的生产后,美国具备了出口能力,从t1时间开始出口。德国的技术水平稍比美国落后,但其收入水平与美国相近,也会产生对新产品的需求。在美国开始出口后,德国率先从美国进口该产品,国际贸易由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而发生。中国的技术水平更落后一些,于是在更晚的时间才产生新产品的需求,开始从美国进口。

在第二阶段,由于技术已经成熟,不确定因素减少,大量生产已成为主要目标。这时所需的资源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产品从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国内企业掌握了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生产这种产品,于是德国的进口量开始减少。当时间发展到t时,德国国内的企业已经具备了该产品的出口2能力,德国从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与此同时,美国的部分企业可能退出该产业,去开发新的产品,美国的出口量开始减少,并逐渐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而这时中国国内对该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且国内尚未掌握生产技术,国内的需求完全靠进口来满足。

在第三阶段,该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生产过程已经标准化,技术和资本逐渐失去了重要性,劳动逐渐成为该产品是否有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此时,中国也掌握了该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自己生产,于是中国的进口量逐渐减少。随着中国该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德国的出口量开始减少,转而开发新的产业。当时间发展到t时,德3国不再出口该产品,中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的理论体系,缺乏用动态的眼光分析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了克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寻求新的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选择,目前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199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Michael Porter)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它是一个超越了比较优势,拥有丰富内涵的崭新范畴,它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的、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提高生产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

四个基本因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1.要素条件

要素条件中的要素是指一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要素可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专门要素和一般要素。初级要素是被动继承的,它们的产生需要较少的或不那么复杂的私人投资和社会投资,例如自然资源、气候、简单劳动力等;高级要素是指高科技、熟练劳动力等,它们往往需要长期的投资才能得到,高级要素才是竞争优势的长期来源。一般要素是指一些适用范围广泛的要素,例如公路系统和受过高等教育的雇员等;专业要素是指专门领域的人才、特殊的基础设施、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例如掌握光学技术的研究所等。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更能为国家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因为一般要素提供的仅是基本类型的竞争优势,它们的供给在许多国家都能得到,更容易被取代。2.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对竞争的影响是通过国内买主的结构和买主的性质实现的。不同的国内需求使企业对买方需求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并做出不同的反应。在国内需求给当地公司及早提供需求信号或给当地企业施加压力,要求它们比国外竞争者更快创新、提供更先进产品的产业或部门时,国家最可能获得竞争优势。国内市场的三个特征对国家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们是细分的需求结构、老练和挑剔的买主以及前瞻性的买方需求。当然独立的买主数量、需求的增长速度、需求的规模以及市场饱和的时间也会对一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一个国家的产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有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供应产业和相关产业。相关产业是指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支持性产业以下列几种方式为下游产业创造优势:以最有效的方式及早而迅速地为国内公司提供最低成本的投入;不断与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下游产业的创新。4.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包括企业建立、组织和管理的环境以及国内竞争的性质。不同国家的企业在目标、战略和组织方式上都不相同。国家优势来自于对它们的选择和搭配。

各个国家由于环境不同,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不相同。适合国家环境,适合产业竞争优势源泉的管理方式能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目标,对经理和雇员有着不同的激励机制。国家竞争优势还取决于国内的竞争程度,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其作用在于减少外国竞争者的渗透,造成模仿效应和人员交流效应,促使竞争升级,强化竞争程度,迫使企业走向海外。

上述四种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它们的情况如何直接导致国家竞争地位的变化。但除了上述四种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变量对国家的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机遇和政府。1.机遇

机遇包括重要的新发明、重大的技术变化、投入成本的剧变、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需求和战争等。机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打断事物的发展进程,使原来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效,落后国家的企业如果能顺应局势的变化、利用新机会便可获得竞争优势。但机遇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同样的机遇可能给不同的企业带来不同的结果,能否利用机遇以及如何利用,还是取决于上述四种决定因素。2.政府

政府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四种决定因素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对资本市场加以干预、制定教育政策等影响因素条件,通过确定地方标准、制定规则等影响买方需求。政府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决定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环境,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等,因此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但由于政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四种决定因素的影响而实现的,所以它并没有被归入决定因素。(二)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较圆满地回答了理论界长期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对国际经济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同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

迈克尔·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系统为我们分析各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它们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2.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的是比较利益,注重的是各国现有的要素禀赋,因此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像日本和韩国这类资源稀缺的国家能在众多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而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却长期落后。迈克尔·波特从动态的竞争优势角度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日本和韩国这类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自不断创造的要素优势,不断创造的要素比静态的要素更持久,其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积累而增加,而靠静态要素禀赋获得的竞争优势则会随着要素禀赋的消耗而减少。3.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忽视国内需求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认为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很小。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明确提出了国内需求同国家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对需求的忽略。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当今经济一体化到全球化,国际分工日益深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竞争中,任何一个国家不再可能依靠基于禀赋条件的比较优势赢得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而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创造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提高本国人民的利益。迈克尔·波特强调加强国家竞争优势的扶持和培育,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复习与思考题1.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和内容是什么,该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是什么?2.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和内容是什么?3.相互需求原理的内容是什么?4.什么是要素密集度?5.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有哪些?6.什么是产业内贸易理论,它是如何测度的?7.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8.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其理论依据,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及相关理论。• 本章知识重点:熟悉并掌握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构成、性质及类型,重点掌握对外贸易政策理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