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7:27:18

点击下载

作者:中央文明办调研组,河北省文明办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文集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文集试读:

以农村环境建设为切入点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

■北京市顺义区文明办

十多年来,顺义区文明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坚持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建设工作为切入点,以文明村镇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文明小康村”、“文明富裕村”、“文明标兵村”等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使顺义区的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奥运会和花博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文明办协同区新村办、区08办、区整治办、区城管大队等相关部门,全力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水平、文明程度显著提高。随着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圆满谢幕,顺义区农村环境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精心设计创建载体,调动群众积极参与

环境是形象,是生产力,环境面貌体现着人的精神面貌,改造环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产生活质量,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此,区文明办多年来坚持以农村环境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吸引镇村领导和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了梯次创建、稳步推进的格局。(一)扎实开展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小康村、文明富裕村、文明标兵村等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九五”期间的文明小康村创建。1996年至2000年,全区以促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农村稳定为目标,广泛开展了文明小康村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为使创建工作有效、有序展开,全区成立了文明小康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和协调相关创建活动;制定了以人均纯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集体经济实力等3项经济指标和思想道德、社会治安、文化生活、环境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6项精神文明建设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相继出台了《顺义区文明小康村评价标准》、《文明小康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考核办法》、《文明小康村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及《文明小康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实现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实际工作中,各镇党委高度重视,将文明小康村创建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20多家区直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出谋划策,加强指导,共同考核。各镇村取长补短,扎实创建。5年中,共有413个村达到了文明小康村的标准,占全区村庄总数的96.9%,这其中还涌现出水平较高的53个文明小康示范村,占12.6%,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十五”期间的文明富裕村创建。2001年至2005年,步入新世纪,在“九五”期间文明小康村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又制定了《关于在“十五”期间开展文明富裕村创建活动的决定》,提出了村容整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事业进步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制定了以奖代补的政策。5年间,区文明办牵头组织,各镇村积极创建,肯于投入,22个区直部门积极参与,严格考核,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村级经济和社会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村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村政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变化巨大,村民文明素质和生产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新农村建设的雏形基本显现。全区共有96个村获得了“文明富裕村”称号,每个村都获得了10万元的奖励。“十一五”期间,顺义开展的“文明标兵村”创建活动。2006年至2009年,为使文明村镇创建引领农村环境建设上档次上水平,区文明办出台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考核办法(暂行)》,其中对“文明标兵村”、“环境优美村”等区级精神文明、环境建设创评活动的创建标准、申报条件进行了重大调整和补充。特别是“文明标兵村”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提出了领导班子群众满意度、二三产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村容村貌整洁、村级设施完善、村政村务公开等具体目标要求。4年来,区文明办牵头,协调16个区直部门积极参与考评,严格考核,有效促进了新农村的健康发展。截止到2009年,全区共有42个村获得文明标兵村称号,78个村获得环境优美村称号。2010年将继续开展文明标兵村创建活动。(二)深入开展以农村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型村庄、花园式村庄、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区文明办坚持把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作为农村环境整治与建设的抓手,多年来集中主要精力,下大力气,持之以恒,并不断创新和丰富内容。开展以清理农村“五乱”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达标村创建活动,改变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把清理农村五乱(柴草乱堆、污水乱流、垃圾乱倒、私搭乱建、乱养畜禽)作为工作重点,以保持村内干净整洁为目标。区文明办主要领导为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足迹遍布了顺义的每一个村庄。各镇村广泛参与,积极创建,共有332个村通过了检查验收,占全区应治理村庄总数的84%,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村民环境意识的提高,爱环境、护环境的风气初步形成,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全区有近百个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文明办加快了环境整治型村庄的创建步伐。通过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召开现场会参观,组织拉练检查、推广典型经验、考核奖励表彰等措施,全面推进332个环境整治型村庄创建工作。2006年至2008年的3年间,全区19个镇用于环境整治与建设的资金累计投入已近10亿元,建成精品街道上百条,精品胡同上千条,绿色家庭上万户,做到了“一街一景区、一村一公园”,90%以上的村庄实现了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标准,新农村、新面貌、新农民、新风尚初步形成,连续6次全市检查中均名列前茅。开展以生态型、花园式村庄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创建活动,提升了农村环境的生态化水平。在普遍治理农村环境的基础上,为了打造精品、塑造典型,区文明办相继开展了环境优美镇、文明生态村、花园式村庄创建活动,突出抓好绿化美化、生态环保、卫生改厕等多项整治与建设工作,显著提升了镇村生态景观建设的总体水平。目前,顺义区已拥有“全国环境优美村镇”4个,“市级环境优美镇”14个,“市级文明生态村”48个,“区级花园式村庄”60个。开展以文明大街、绿色家庭、和谐家庭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创建活动,从根源上防止了环境卫生脏乱的反弹。以清理乱堆乱放,庭院绿化美化为工作切入点,利用农村文化墙、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种宣传形式,对农村广大家庭进行绿化美化、节能环保、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在广大农民中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观念,以牛栏山、北务、北石槽等镇为代表的农村基层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使农村环境脏乱得到了有效治理。符合实际、贴近百姓的创建活动,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整治环境、建设美化家园的实践活动中,人们的思想意识,文明素质得到迅速提升,人改造着环境,环境也改造着人。结合基层创建需求,全区自2008年开始由区文明办、区妇联和区林业局三家联合开展区、镇、村三级“绿色家庭”、“和谐家庭”创评活动,形成了上下联动,家家争和谐、户户创绿色的良好局面,使绿色家庭美化环境、节能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目前全区有956户获得区级“绿色家庭”称号,211户获得区级“和谐家庭”称号。(三)以道路景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区镇两级“绿色文明生态走廊”创建活动扎实有效。自2004年起,连续6年开展以“六无、三美”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文明生态走廊”、镇村连片整治建设。每年春秋两季对全区19条区级主干线路和50余条镇级公路及沿线进行深度治理,实现了公路两侧行道树刷白,边沟及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无白色污染、无路面破损、无垃圾渣土、无占路市场、无违法建设、无乱停乱放,做到了绿化美、环境美、形象美,成为了全区环境建设的品牌工程和对外展示顺义环境的窗口。开展以道路整治、美化墙壁、清理堆放为重点的镇村连片整治达到了以路带村、连村成片的整治新格局,推进了环境整治工作的纵深发展。

截止到2010年,区级“绿色文明生态走廊”由2004年的16条增加到现在的19条,涵盖了全区贯穿东西南北的主要公路;镇级“绿色文明生态走廊”增至57条。全区的公路网在四通八达的基础上,坚持常规化的环境建设机制,上档次的绿化美化标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区道路景观又上新水平。十几年来,区文明办以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统一和规范了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项创建标准、考核办法,建立了以奖代补政策;坚持每年召开文明村镇创建现场会,重点对“首都文明镇”、“首都文明村”、“文明富裕村”、“文明标兵村”、“环境优美村”等品牌创建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在环境整治、设施建设、文化阵地建设和开展文体活动上做深入动员,在广大村民中倡导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农村文明形象。调动了几十万农民积极参与到“树新风,改陋习,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中,一大批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镇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总结凝练工作思路,环境建设任务人人皆知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环境建设,打造农村靓丽新景观,区文明办在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实践中,坚持突出难点、重点,有针对性的对镇村提出整治目标,明确整治具体内容,积极建设农村亮点工程,在宏观上给予明确指导。

2002年,区文明办提出了进行环境“八整治”(整治进村道路、整治大街小巷、整治空闲地段、整治坑塘大沟、整治村内垃圾、整治村庄周边、整治垃圾填埋场、整治连村道路),建设村庄“四亮点”(进村道路成为亮点、村大队部成为亮点、村内大街成为亮点、村内绿地公园成为亮点),建立完善“五机制”(村民宣传教育机制、干部包街包户机制、环境检查评比机制、农户参与创建机制、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达到“六化”为目标(道路硬化、墙壁美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夜晚亮化、厕所无害化)的农村环境整治与建设的工作思路,帮助各镇村找准了工作重点,为农村环境水平的大幅提升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

走进“十一五”,区文明办根据形势的发展对农村环境建设工作思路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变换,提出了突出“三个重点”、抓好“三个延伸”、实现“一个目标”的工作新思路。“三个重点”:重点清理乱堆乱放,重点搞好绿化美化,重点做好卫生保洁。要求各村要把清理大街、胡同、村周边、连村路的乱堆乱放作为工作重点,一抓到底,不留死角,清理乱堆乱放腾退出的空闲地及进村路两侧,村内外裸露的土地都要有绿化规划,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逐步实施,要求各镇定期对村庄的卫生保洁情况进行检查,重点督促各村做好建筑垃圾的清运和销纳工作。“三个延伸”:环境整治由大街向小巷延伸,由公共场所向农户延伸,由村内整治向村周边延伸。要求各镇村将整治的区域逐渐延伸到小巷、胡同和村周边,着重清理乱堆乱放和抓好绿化美化,经济基础较好的镇村可自行硬化小巷和胡同,利用空闲地建设公园和广场,为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硬件条件。“一个目标”:实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持续集中整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环境整治与建设工作在短时间内有了显著提升。目前,农村的街道硬化率达到90%以上,亮灯率达到100%,农户改厕率达到30%以上,村庄改水率达到90%以上,建设合格的村委会达到95%以上。据统计,在废旧荒芜的坑塘大沟、空闲地经过整治建起的各类公园、广场、活动中心、小剧场等达300多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受到了市级各部门的好评,曾两次在顺义区召开了全市郊区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先后评选出市级环境综合整治样板镇2个、优秀镇2个、示范村15个。顺义区多次被评为市级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区。

三、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根据多年的农村环境建设经验,环境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对于农村环境的保持和良好态势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文明办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将各基层单位涌现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行提升和凝练,提出了适合全区农村环境整治与建设的五大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环境整治与建设工作开始走上了建管结合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一)宣传教育机制。各镇都制定了宣传教育工作计划;镇级广播站开辟环境整治与建设专栏,定期宣传环境整治信息和先进典型事例;每个村都建有不短于100米的农村文化墙和2块以上高标准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区文明办和区广电中心联合开展《文明村镇巡礼》专题片评选展播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简报》宣传介绍各镇村环境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建设工作。(二)群众参与机制。各镇村都把调动群众参与农村环境建设作为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一些村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制定新机制调动群众参与。例如不少镇村借助创评活动对先进户进行奖励;一些镇将群众门前大街上栽植的果树的管护权交给各家各户,调动了群众的管护积极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还有的对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给予奖励。(三)检查评比机制。各镇都成立了由政治素养高、客观公正、责任心强、威信较高的普通群众组成的检查评比小组,对照检查标准,每季度检查一次,结果进行公示,对于表现优异的村庄给予表彰,对整治与建设进度缓慢、效果不明显的村庄给予批评;将评比的结果同干部的奖励挂钩,以此调动干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各镇村普遍实行干部包街包片,党员村民代表包户制度,形成了以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管理,节水、节电、节能管理,环境监督巡查,公共设施维护,自纠自查为主要内容的动态机制。不少镇村还聘请老党员、老干部作为义务监督员,监督各村环境。(五)资金投入机制。各镇村在积极争取市区两级政府政策补助资金的同时,利用“一助一等”平台,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对顺义区新农村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实现了资金投入渠道的多样化。

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求真务实抓好协调(一)强化属地责任。区文明办坚持把落实属地责任作为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镇村“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推动各项环境建设任务的有效落实。日常工作深入镇村及所有道路,对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调研,了解掌握情况,确定综合整治与建设任务,提出具体标准,并逐项形成台账,做到责任、区域、任务、标准、时间“五明确”。各属地政府对照任务书台账,逐项开展环境整治建设。(二)坚持部门联动。在全区农村环境建设中,区文明办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坚持部门联合,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建设。一方面在整治任务上,新村办、08办、城管大队、环卫中心、林业局、园林中心等单位,从自身的职责出发,在清理乱堆放、垃圾清运、清扫保洁、绿化管护、粉刷树木、清理杂草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全区环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属地政府与部门协同联动、互相支持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在监督检查上,区文明办联合相关部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农村环境检查,通过实地检查、现场指导、例会点评、拉练检查、树立典型、参观交流、进度通报等多种形式,深入镇村开展督察指导,在加快整治进度、严格整治标准、协调解决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加强学习交流。为帮助各镇村进一步理清村庄整治与建设的思路,区文明办曾组织近200名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市农委举办的北京市郊区农村环境建设培训班,组织镇主管领导外出参观学习,大幅度提升了基层领导对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每年组织部分镇主管领导和村书记参加环境优美镇、文明生态村创建培训;每年组织召开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现场会,参观整治力度大、效果好的镇村,推出典型经验做法大会交流。通过学习交流,基层领导干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定了抓好环境建设的信心,找准了工作的重点和结合点。

经过十几年的农村环境整治与建设,顺义区农村环境整治效果显现,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重点区域可视范围内无小广告、无白色污染、无拉芭秧泛滥;绿色生态走廊可视范围内无污染,无路面破损,无垃圾渣土,无占路市场,无违法建筑,无乱停乱放,形成绿化美、环境美、形象美的道路景观;村庄达到“大街干净无垃圾,胡同通透无堆放,坑塘整洁无柴草,全村处处一个样”的目标。

五、对下一步农村环境整治与建设的几点思考(一)要目标明确。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抓好农村环境建设必须提出一个阶段的明确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制定具体的分步实施计划,思路清晰,内容具体,使基层单位清楚目标任务,了解工作思路,把握工作内容,为全面发动、积极参与、实现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要突出重点。农村环境建设要突出建设重点,才能出实效,才能更好地以点带面,清理乱堆放、村庄绿化美化、垃圾分类管理、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等是近几年的工作重点,基层单位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要肯于投入。农村环境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一方面用于硬件建设与维护,另一方面用于群众参与环境建设的奖励机制。目前,全区大部分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仍是以区镇两级财政投入为主,资金投入仍是环境建设的瓶颈,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四)要抓好管理机制。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一整套管理机制维护和巩固,并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在原有的五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要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建设与管理,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和长效管理机制。

关于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北京市通州区文明办

2010年下半年,我们对全区近年来创建文明村镇情况进行了调查、回顾与思考。调查采取听取乡镇领导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法,总结好的经验做法,认真查找存在的不足,研究改进措施。总的感到,全区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势头强劲,形势喜人,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群众积极参与、活动内容丰富的良好格局,目前已有1个村(梨园镇大稿村)进入“全国文明村镇”行列,2个村(永顺镇龙旺庄村、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成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11个乡镇中有7个是首都文明乡镇,提前实现了首都“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的文明乡镇达到60%以上的工作目标。我们认为,随着北京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应该成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具体情况如下:

一、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奥运会、残奥会以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的筹备与举办,包括北京市2010年广泛开展的“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给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机遇,全区各级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发动群众,不断创新活动载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建特色。(一)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推进村镇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也是文明村镇的一个重要标志。全区紧紧抓住影响乡风文明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乡风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现代生活理念,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第一步,开展了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区委、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礼仪知识普及和礼仪规范培训工作的意见》,全区各村镇通过多种形式在农民中扎扎实实展开大范围的培训,掀起全区性农民学礼仪热潮。如宋庄镇在47个行政村开展了“礼仪知识进农家”活动;西集镇针对外国客商增多的实际,对各村支部书记进行礼仪规范培训;台湖镇与驻镇部队开展了军民学礼仪活动,组织“军民学礼仪演讲团”巡回演讲。全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设施集中宣传公共生活领域文明礼仪知识。广泛开展了“《文明礼仪普及读本》进家庭”活动。据统计,全区各乡镇举行各类礼仪知识培训班近300多次,参加培训的农民达15万余人次,发放20余万册《文明礼仪普及读本》。第二步,开展文明礼仪规范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市民学校、农民学校在市民素质提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全区17所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和270所分校的网络建设,强化教育功能,改善教学条件。全区各村镇以文明市民学校为平台,广泛开展乡村文明行为大家学、大家谈、大家唱、大家写、大家画、大家做等行为引导和行为训练活动。每年都举行多种形式的礼仪知识有奖竞答活动。为检验文明礼仪规范培训成果,从200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通州区礼仪文化风采大赛”,组织广大农民积极参加,与市民同台竞赛。围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全区广大家庭中广泛开展“六情对夸”活动,通过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道德真情故事,充分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在广大农民家庭中的生命力,舞台剧组分成若干小分队在全区乡村中作巡回演出,使文明礼仪在农村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开展“公德之星”评选活动,夯实村镇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基础。2006年初,全区启动了“通州公德之星”评选活动,动员全区人民群众广泛挖掘在讲究卫生、爱护公物、文明交通、热心公益、保护环境、美化家园、遵纪守法、遵守秩序、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日常公共生活中展现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普通市民。全区新闻媒体及宣传阵地大力宣传“通州公德之星”评选活动。各村镇通过设立“功名榜”、意见箱、公示征询意见栏等形式广泛开展评选活动,并把“通州公德之星”的事迹制作成展板或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巡回展出播放。截至目前,全区共命名表彰了近200名“通州公德之星”,其中各村镇评出的公德之星数量占到65%。此项评选活动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被首都文明办作为典型经验材料在全市进行交流学习,其中张品正同志30多年无微不至照顾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金奶奶的感人事迹被全国、市属各大媒体报道,并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道德宣传典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她的典型事迹。张品正荣获了“全国十大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与此同时,我们在全区大力宣传这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增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2009年,在连续多年开展“公德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通州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出22名“通州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积极发动全区广大市民参与首都和全国道德模范评选,通州区有3人入选“2009年首都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候选人;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周波当选为“2009年首都十大道德模范”和“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通州区隆重举行了“首都十大道德模范”周波先进事迹报告会,举办了“感动通州2009年通州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组织编印《道德之光——通州区道德模范、公德之星风采录》一书,制作了“通州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光盘,下发全区1700多个基层党支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党日活动教材。2010年,我们在著名的运河文化广场修建了通州区十大道德模范灯箱长廊,进一步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通州公德之星”的评选和宣传教育活动,深化了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并与广泛开展的“文明十星户”、“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相结合,营造了“文明村民在我身边”和“向文明村民看齐”的良好村风。(三)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着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农村建设方针,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启动了“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农村信息网络、有线电视及广播“村村通”工程逐步得到落实。全区483个行政村中有473个建成文化设施,达到验收标准的农村数字影院(厅)已有301个、村文化广场69个、“农家书屋”90个、农村阅报栏550个,大部分村都成立了文化文艺队伍。举办了“农民艺术节”、“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大赛等系列群众文体活动。认真落实农村电影“2131工程”,不断丰富“三下乡”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群众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提高了生活品味。(四)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推动村镇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发展。自1999年市委提出在全市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以来,区委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不断赋予“三级联创”活动新的内容,先后形成了“党委加基地、支部加协会”、村级干部“双述双评”、“党员责任区”等一系列党建创新成果,为全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全区已建成19个农业产业示范基地、12家区级行业协会、131家镇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3.7万农户实现户年均增收近万元;完成62个村股份制改革,量化集体资产近14亿元,农民股东达到44846人;流转23万余亩土地,建设观光南瓜园等200余个都市型现代农业项目。“三级联创”活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让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也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坚实的经济支撑。(五)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活动,不断为文明村镇创建创造条件。几年来,全区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帮扶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以城带乡的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把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制定了《关于选派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帮扶工作的意见》,成立了120支帮扶工作队,各帮扶农村工作队都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帮扶工作队分别与市、区、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同时,动员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积极参与首都文明办组织开展的“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和“城乡统筹,文明先行”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先后有31个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成了共建对子,签定了共建协议书。通过广泛的城乡结对共建活动,达到了互利双赢的效果,不但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建设,而且促进了村镇文明和谐发展。全区开展的这项活动在北京市的评比中名列前茅,受到了奖励。

二、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重视程度还有差距。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重视是关键,领导重视是导向,是榜样,是氛围。调查表明,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中,领导重视与不重视大不一样。在实际运行中,多数乡镇领导能够把创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亲自动员,亲自督促检查,创建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但也有一些领导,只是把创建写在了文件中,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停留在一般性的听汇报、作指示,被动应付的工作状态中,对创建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不做深入调查研究,不狠抓落实,创建工作显得滞后。(二)思想认识还不够高。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上的深化,才能有行动上的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的认识也参差不齐。不少创建工作搞得好的村镇领导,他们认为抓文明村镇创建过程是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的需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过程。他们在机遇面前能够以争创一流的激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干事业、抓工作。有的基础条件并不是好的,但创建工作抓得好;有的甚至条件比较差,但始终却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因地制宜,探索走出了适合本地实情的创建之路。如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位于全区最南端,与河北廊坊毗邻,经济并不发达,也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机遇,迎难而上,在短短的几年内完成了村庄规划、修建村内道路、建设排污管线、建设沼气站及绿化亮化工程,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仇庄村进入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行列。也有一些乡村,条件也具备,基础也很好,但没有抢抓机遇的意识,没有站在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创建文明村镇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因而缺乏参与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创建工作满足于现状。(三)长效机制的建立还有待加强。建设与管理是创建活动中相辅相成、不可偏颇的两个重要方面。如果说创建活动前期主要在筹划和建设上着力的话,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就要在管理和巩固上下功夫。目前,通州区在探索文明村镇创建的长效管理机制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不够,特别是在长效管理机制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三、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级组织广泛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为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指明了方向。(一)在认识和发动上深入,使创建活动在全区行动起来。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村镇文明程度,促进村镇社会和谐,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要进一步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创建文明村镇的重要意义,村镇地区不仅地域广阔,而且所占人口比例也非常大,没有村镇的文明提升,就没有全区精神文明的大发展、大进步。二要切实加大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力度。要真正落实“一把手”工程,各级、各部门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抓投入,抓典型,抓督促,抓落实,负总责,要不断深入基层具体指导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创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要推行文明村镇建设领导结对帮扶工作制度。三要提高对创建活动的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要看到随着活动覆盖面的拓展,一些基础弱的村镇将逐步纳入活动重点,工作难度会进一步增大。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二)在突出主体上深入,充分调动村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众是创建文明村镇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创建文明村镇的主体。要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民主的办法、思想引导的办法,坚持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干部带头、资金扶持、配套服务等措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发挥好农民群众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创建活动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改善村民饮水、取暖、做饭、如厕、洗澡、就医用药等基本生活条件,搞好村庄建设规划、绿化美化、道路硬化,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村民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实际需求,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增强群众参与文明村镇创建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发挥好两个层次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核心作用。在创建活动中,党员干部要带头,带头更新生活理念,带头落实支部决策,带头发动群众。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方面通过抓好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橱窗、印发宣传资料、张贴书写标语等各种形式,把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讲给群众,动员广大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另一方面,坚持把创建活动各个环节作为统一农民群众思想、激励斗志和凝聚力量的过程,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的作用,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有效地推动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乡镇党委、政府要对广大农民群众起到“发动、引导、帮扶、服务”的作用。(三)在建立机制上深入,建立巩固提高创建成果的长效机制。要坚持一手抓创建,一手抓巩固,构建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文明村镇创建、投入、管理机制,防止“搞突击”、“走形式”、“一阵风”的不良倾向。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研究制定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单位要把创建任务分解细化,定职定责、定人员,定时限。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长效管理机制,研究制定文明村镇创建的长效管理办法,总结不同条件下创建文明村镇的鲜活经验,进一步推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天津市津南区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培育文明新风尚

■天津市文明办

天津经济加速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当好排头兵的历史重任要求人的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津沽大地“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形成热潮,提升市民素质行动计划在全市实施。津南区委、区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实施“津南新风尚”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带领全区人民共建美好家园,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为津南发展带来不竭活力。

津南处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发展优势明显。为充分发挥津南发展的区位优势,把全区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津南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10月,津南区以“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津南”活动为载体,启动实施了“津南新风尚”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区委成立了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3个工作组、9个专项推动组,各镇、各单位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以“共学、共创、共建、共享”为主线,以每月开展“四个一”活动为载体,运用农家书屋、村民学校、社区文化活动室以及板报、橱窗、宣传栏等阵地,通过编发宣传提纲、集中宣讲、入户宣传、知识竞答、文艺演出、开办“新风尚大学堂”等,引导广大群众了解津南的发展形势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认真查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与现代文明建设不适应的不文明行为,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倡导文明新风尚。

一、“共学”提素质

每月以“新风尚大学堂”活动为载体,举办形势政策、文明礼仪、法律知识、家庭教育、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等讲座,在农村回迁社区和土地整合村开展以“新社区、新生活、新风尚”畅想为主要内容的“新市民”教育活动,引导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不同群体创建学习型组织。镇村、社区利用农家书屋、村民学校、社区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等阵地,通过编发宣传提纲、集中宣讲、入户宣传、知识竞答、文艺演出等,在全区广泛开展“热爱津南、建设津南”主题教育活动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学习文明礼仪,掌握法律法规,增强专业技能。通过组织群众学礼仪、学法律、学技能、学典型,以学立德,以学增智,提升素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的生产生活、就业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迫切需要适应新形势、学习新技能。津南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区镇村三级劳动就业服务网络,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非农产业技能、旅游职业技能和农村经纪人提升等4大类、10个专项的培训,引导广大农民学科学、学技能,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累计新增就业6.38万人。双港镇是毗邻市区的一个大镇,全镇4万多农民,需要政府帮助就业的达两万多人。在区里大力支持下,该镇投资30多万元建立职业培训中心,为失地农民提供免费的农技、叉车、电气焊等培训以及求职登记和信息中介服务,为农民就业搭建服务平台。仅去年前10个月,镇里就联系211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342个。

二、“共创”促和谐

每月推出一期“新风尚光荣榜”。在区“两台一刊一网”设立专栏,推出身边的家庭美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引导各镇村、社区、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让大家学有榜样,学有目标,弘扬新风正气,形成学习、关爱、崇尚、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提升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以家庭美德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全区推广八里台镇20年坚持“评选好儿媳”、“为好儿媳娘家挂匾”活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展内容,提升标准,开展评选“文明家庭”、“幸福老人”、“好丈夫”和“好儿女”等系列活动,并通过报告会、演讲会、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他们敬老爱亲、勤劳持家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营造“家和万事兴”的良好社会氛围。各镇村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做文明有礼的津南人”等活动为载体,设立“新风尚光荣榜”,大力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和他们的崇高精神,努力把“好人”的高尚品德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坚持用群众身边的典型教育群众,在“身边好人”的感召下,全区掀起“学好人、做好人”的热潮,好人好事络绎不绝,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之风。八里台镇西小站村投资两万元在村民住房的外墙上绘制了70多块“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宣传广告栏,建设了文明一条街,让村民在欣赏图画的同时受到教育。八里台卫生院通过“耐心解答病情,精心护理患者,关心爱护儿童,贴心服务上门,诚心对待患者”的“五心”服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树立文明服务的新形象;双港镇制定了提升全民素质“十个提倡、十个反对”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自觉践行《天津市民文明公约》,自觉遵守《天津市民行为守则》,争做文明村民,共建文明双港。

三、“共建”优环境

每月组织一次“新风尚大行动”。重点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践行《天津城市管理条例》,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宣传等,引导全区人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把热爱家乡的激情转化为建设家乡、美化环境的自觉行动,共同塑造、维护津南的良好形象。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用干净整洁的环境促进群众素质提升。区市容环卫部门配合大干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开展多次大规模集中清整行动,发动居民群众清除楼道杂物、清理卫生死角、垃圾堆物、铲除小区内非法张贴的小广告等,积极维护城乡环境。各镇村成立卫生保洁队,购置保洁设备,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在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区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倡导文明新风,破除丧葬陋俗”活动,发动文明督导员宣传劝阻乱烧纸钱陋习,倡导文明祭奠新风。开展“津南有我更精彩”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2009年年初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新年新风尚”万人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团员奉献日活动、走访慰问困难户、爱心捐款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者的感召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志愿者队伍逐步发展壮大,热心公益献爱心成为津南群众的新时尚。葛沽镇盛华里社区过去垃圾乱堆乱放,环境又脏又乱,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居委会在加强对小区卫生环境监管的同时,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管理的积极性,联合小区物业公司向居民发放了以“关门是小家,开门是大家;我讲卫生,我爱环境”为主题的倡议书,发动居民积极行动起来,清扫楼道、阳台、小区道路、绿化带、垃圾箱、宣传栏等公共设施,主动认领楼前卫生责任区,养成讲卫生爱环境的好习惯。

四“共享”促文明

围绕“百姓新生活”主题,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活动载体,每月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感受津南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展示文明津南新形象。先后组织开展了新春花会展演、农民文体活动展演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文艺演出、“看家乡变化,促津南发展”万人参观活动、“我的书屋,我的家”演讲比赛、“激情津南”系列文艺演出、秧歌展演以及全区性中长跑、篮球、乒乓球、摔跤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新生活。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阵地,配备活动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双港镇芦庄子村投入100多万元兴建了文化广场、健身广场、村民学校、文化大舞台、素质提升长廊等,组建了京剧社、秧歌队等业余文艺社团。现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成为津南农民生活的新风尚。农民素质提升后,业余爱好追求高品位。过去在冬闲农村,部分青年农民经常三五一伙、七八一群,或聚众闲谈,或打牌赌博。现如今,住房宽敞了,环境美了,生活富了,“耕耘书房”成了津南人的新时尚,很多青年开始在自家的新居内开设书房,或习字练画,或弹琴唱歌,既陶冶了情操,又丰富了生活内容。还有不少中青年人收集字画、开展古币收藏,大大提升了农家生活的文化品位。目前,活跃在津南的民间文艺队伍已有300多支,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津南新风尚”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以来,乱扔垃圾、乱贴乱画、随地吐痰、光膀子上街、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大大减少,娱乐、健身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成为津南农民生活的新时尚。“津南新风尚”全民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津南人的精神面貌,也有力促进了津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于河北省开展农村“四个一批”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

■河北省文明办

2010年以来,河北省在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调整思路,广泛开展以创建星级文明农户、文明村、文明集市和农村文化广场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批”创建活动,创建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提高认识,把“四个一批”创建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全省50%的行政村进入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先进行列,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9年9月,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贵州遵义召开后,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着手调整农村创建工作部署,明确提出以“四个一批”创建统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统一思想认识。以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为契机,按照会议提出的在农村创建一批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集市和农村文化广场的要求,结合河北农村实际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四个一批”创建是对多年来全省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继续、深化和提升,是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中进一步聚焦重点、打造亮点的重要措施,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有效地融入新农村建设大局的重要手段。以“四个一批”创建为重点,推进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完全符合河北农村创建工作实际,必须坚决地贯彻好、落实好。(二)立足现实基础。这些年来,河北省通过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5万多个行政村中有2.5万个进入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先进行列。通过“一户三会”创建,全省有2万多个行政村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省建有1.8万多个村民中心和1.9万多个文化广场。通过帮建活动,全省有4000多个单位共筹集60多亿资金帮扶行政村建设。这些重要成果为开展“四个一批”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牢固支撑。(三)明确工作思路。2010年初,河北省文明委正式提出,要突出搞好“四个一批”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出一批“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示范村、文明集市和农村文化广场。各级文明委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精心打造,形成亮点。要在巩固文明生态村创建“三化”(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院)、“一建”(建沼气池)的基础上,从创建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全面推进“四个一批”创建,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出“四个一批”,并明确提出农村创建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看“四个一批”创建目标是否圆满完成。各地文明办和省有关部门也拿出创建“四个一批”的具体措施办法和工作进度安排,广泛发动农民群众踊跃参加“四个一批”创建活动。

二、精心部署,稳步推进“四个一批”创建活动

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农村创建基本态势,周密安排、科学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四个一批”创建在全省全面展开。(一)固强补弱,完善创建项目。坚持把“四个一批”作为一个整体来抓,既有面上的统一部署,又有各个项目的具体安排。继续加大力度,深化“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文明村创建要在“村民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农村文化广场,已经有文化广场的村要重点抓好管理、充分发挥作用,没有文化广场的村要重点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启动文明集市创建,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在工作的整体布局上,提出过去纳入全省文明生态村创建前6批的2.5万个村,全部启动“四个一批”建设;对于没有达到文明生态村标准的,要因地制宜,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四个一批”创建活动。(二)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注重选树和培育典型,用典型促进工作。认真抓好“四个十”工程,要求每个市重点抓10个省级文明农户榜样村、10个省级文明村、10个省级文明集市、10个省级农村文化广场。全省11个地级市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共确定了400个省级示范点。各地在高标准完成省级示范点创建任务的同时,还从实际出发确定了一批市、县级“四个一批”创建示范点,把“四个十”变成了“四个百”、“四个千”,使各市、县都有一批可看、可学的典型。在选点布局上,结合全省广泛开展的新民居建设,将一批新民居建设村纳入示范点创建;结合撤村并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纳入示范点创建;着眼于最大限度发挥“四个一批”示范点的作用,选择一批沿重要交通、旅游线路的村镇和集市纳入示范点创建。(三)推广交流,把握工作节奏。在坚持做好日常创建工作的同时,采取集中推动的工作方法,加大总结推广交流力度,推动相互学习借鉴,使“四个一批”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召开全省推进“四个一批”建设现场学习交流会,总结推广秦皇岛市等6个市、县的先进经验,现场观摩学习秦皇岛市创建示范点经验。会后,11个地级市及部分县也分别召开了现场会,把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真正落实到了基层,把创建的方法教给了每一个示范点,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创建积极性,营造了“四个一批”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深入推进创建活动的良好态势。

三、抓住重点,在“四个一批”创建中多办好事实事

紧紧抓住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集市和文化广场创建中影响全局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狠下功夫,努力推动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着力推进文明户创建。一是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和动态管理两大机制。通过创立“三榜定星”法,建立公正的创评机制。一榜由村民自己填写《“十星级”文明农户认星表》,自己为自己认星;二榜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村民填写《“十星级”文明农户民主评议表》,由村民相互评星;三榜由村评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定星。半年初评找差距,年终总评张榜公布搞表彰。通过长期跟踪评定,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农户的星级数有增有减、有摘有挂,保持了创建活动的生命力、持久力,深受农民群众认可和拥护。二是及时调整和丰富评议内容。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对“十星”评选内容作出调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生态环境保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纳入评议范围。三是让“十星级”农户得到实惠。把文明户创建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制定出台“十星级”农户的奖励办法和优惠政策,在购买农资、信贷、招工以及入党、参军等方面提供优先和便利。(二)着力推进文明村创建。一是突出抓好硬件设施建设。按照“硬件建设一定要硬”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的道路硬化、街院净化和村庄绿化工作,并按照每年新增10%的速度,逐步解决部分行政村“三化”不达标问题。二是强化管理。在条件一般的农村,建立较为完善的卫生保洁、道路维修、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和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管理、保洁等队伍。在经济发达农村,大力推行现代物业管理办法进农村工作,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三是抓好提升。硬化从主要街道向小街小巷延伸,绿化从一般的栽树种花向园林美化发展,净化从一般的环境卫生管护向建立规范的公共环卫服务体系转变。对于纳入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村,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三)着力推进文明集市创建。一是加强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在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集市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省农村开展专项调研,利用翔实的调研成果为制定活动方案提供充分依据。二是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在工商部门设立文明集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各有关部门制定标准、部署工作、督促检查,共同推进文明集市创建。以工商部门的红盾网为主阵地,及时向社会公布创建文明集市的进展和成效,收集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完善竞争评比机制。重点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诚信建设和环境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农村集市文明社会风尚。确立一批文明集市创建工作的示范点,在年底进行验收检查,并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对示范点进行奖励。(四)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一是明确基本条件。明确提出文化广场要有健身路径、有休闲娱乐场所、有绿化美化、有良好管理,要围绕“村民中心”向室外延伸,推动室内室外活动场地相互支撑、联成一体。二是突出文化内涵。广泛运用文化石、文化墙、文化橱窗、雕塑建筑等载体,传播党的农村政策和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传播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井陉县发挥山多石多的优势,将传统文化名言警句雕刻在石头上,用“石文化”给广场增加文化内涵,给全省带了好头。三是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把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当做文化广场建设的灵魂,重点培训农村文艺骨干,抓好以京剧、河北梆子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民文化活动队伍和健身组织,以保障文化广场活动经常性开展,增强文化广场的吸引力。

四、强化领导,合力保障“四个一批”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四个一批”创建活动涉及文明委的大多数成员单位,单靠某一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创建工作整体合力。(一)抓组织领导。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四个一批”创建工作,亲自抓“一号工程”,把创建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同经济工作一起安排部署、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各地级市和各县(市)、乡镇主要领导大多亲自担任“四个一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工作机制。省各相关部门充分结合各自业务工作,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四个一批”创建活动。各级文明办建立了“四个一批”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和督查作用,努力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抓宣传发动。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宣传“四个一批”创建活动,在省委机关报、省电台电视台、省属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各地方报、地方电台电视台和都市报上开辟专栏专题,报道“四个一批”创建活动进展情况,邀请专家进行点评,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建议。同时,广泛宣传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四个一批”创建活动。(三)抓帮扶投入。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涉农资金,同时广泛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四个一批”创建活动。省文明办充分利用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将“四个一批”创建活动列入全省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重点,使“四个一批”建设有了一条可靠的资金渠道。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发挥城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在经费、物资和创建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为共建村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文化广场和集市,特别是注重发挥省级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和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请家乡的名人、创业成功人士为本村“四个一批”创建活动出力。

关于廊坊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

■河北省廊坊市文明办

河北省廊坊市,地处燕赵腹地、京津之间,1989年撤地建市,辖2区、2市、6县、90个乡镇、3229个行政村,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413.3万。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14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34元。

近年来,廊坊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坚持“三贴近”原则,把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统筹发展、城乡联动,努力构建城乡一体文明,促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创建工作回顾(一)创建文明小城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四优一满意”为主要内容,推进创建文明小城镇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加强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充分运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指导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树立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科学化管理的城建观念,60个建制镇分别聘请省级以上专门机构重新制订了城镇总体规划,走上了建设、管理有法可依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轨道。目前,已形成了以燕郊、淑阳、霸州、胜芳、左各庄为代表的环京津城郊型、特色产业型、市场带动型、商贸旅游型等一批具有廊坊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二是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创建优良秩序。重点整治镇村结合部、国省干道沿线、镇区进出口、主干道、商业街、车站、广场、影剧院、居民小区、商贸集市,根除大街小巷、集贸市场的脏乱差,规范各类门匾字号、户外广告、霓虹灯等;在镇区主要街道和商业门店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优良秩序,规范交通秩序,行人、车辆各行其道,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组织开展了城镇流动人口、暂住人口专项治理,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体系。三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窗口活动,搞好优质服务。以提高党政机关、执纪执法部门、服务行业、“窗口”单位服务水平为重点,在基层窗口单位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窗口活动,突出抓好基层所站规范化服务,治理“冷、硬、横、拖、卡”现象,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公示制、首问负责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不作为追究制、公开承诺制等制度,做到有诺必践,优质高效服务。2001年10月30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的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工作座谈会在廊坊市召开,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三河市燕郊镇。2003年7月29日,由廊坊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创建环京津文明城镇群工作会议在燕郊镇举行,燕郊镇、淑阳镇、胜芳镇作了典型发言。2008年4月全省城乡文明生态创建活动工作会议在廊坊市召开,廊坊市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2009年6月,廊坊市创建文明小城镇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60年”成就大型展览。截至目前,全市市级“文明小城镇”达到45个。霸州市霸州镇、固安县城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香河县淑阳镇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10年,三河市高楼镇等6个乡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小城镇”。固安县城、大厂县城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县城”。(二)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农村文明生态建设。围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把各级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送到农村,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了文明生态创建活动。一是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以环京津、环城区、交通沿线村镇为重点,积极推进环城式创建、连线式创建、组团式创建、成片式创建,截至目前,全市1900余个村开展了创建活动,力争到2020年把全市3229个村建成文明生态村。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扶持特色主导产业,壮大振兴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走产业强村之路,推动强村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综合发展型、工业加工型、市场带动型、民俗文化旅游型等主导产业发展模式。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永清县推出的文明生态农家游,每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把文明生态村创建与发展旅游经济结合,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实施“村村通油路”、造林绿化,从农民群众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问题入手,组织农民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近年来,全市以“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突破口,完成道路硬化1690公里,整治硬化村内街巷2973公里,修建花池2000多处,街心公园720处,绘制文化墙60多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8000多盏,农村环境大为改观;新植树木500多万棵、花灌木200多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0多万平方米,打造了一批“村内绿色相映、村外绿树环绕”的绿色生态村庄。四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市文明生态村达标村中有99%以上的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建立健全了“一制三化”运行机制,70%的村街达到“三强”(政治素质强、自身致富能力强、领富能力强)标准,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五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民主议事日制度和“两会”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提高了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同时广泛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每年组织110个省、市级文明单位与沿国省干道的110个村街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每年组织600多个市、县直部门、200多个企业分别与创建村结成帮扶对子携手共建文明生态村。几年来,通过多种渠道累计投入帮建资金达2.55亿元,有效推动了城乡文明的共同进步。(三)坚持城乡联动,全面加强“村民中心”建设。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原则,大力开展“村民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村民中心”510个,各项服务功能全面启动,有效发挥了“服务村民”的作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一是指导各村街将现有村街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人口文化大院、废弃场院、校舍等设施进行整合、改建,协调各相关部门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级支农、惠农工程、扶持资金向村民中心倾斜。二是指导各村街将村“两委”、民兵连等村级组织以及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安排在相应服务室开展服务活动,组建村级服务队伍。同时,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协调各部门把各类涉农信息、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劳动力就业培训服务等公共资源和能向农村提供的其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进行有效整合,直接与村街的服务队伍对接,利用“村民中心”这个平台为农民服务。在全省率先创办了“机顶盒+电视机”模式的“农村实用信息平台”,组建了“农村实用技术服务专家团”、“农村法律服务团”、“涉农专业服务团”等直接面向农民服务的队伍,为农民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强化制度规范,建立长效机制。制定了“村民中心”规章制度,注重规范村民中心的设施管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活动安排,落实管理职责,并建立健全了“村民中心”建设工作运行机制、考评奖惩机制,对“村民中心”的服务体系建设及设施要求、主要功能、运作及管理做了具体规定。同时,指导各村街靠调整产业结构助民致富,靠合理使用、经营集体“三资”增加集体收入。四是建立健全帮建机制。市、县(市、区)两级有关部门负责对“村民中心”建设进行指导、帮助,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村民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提供相关服务。农民培训学校由科技、科协、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负责协调指导;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由宣传、文化、体育等部门负责协调指导;健康服务室由卫生部门负责协调指导;村民恳谈室由信访部门负责协调指导;法律服务室由司法部门负责协调指导;信息服务室由信息产业、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负责协调指导;社会保障室由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负责协调指导;村民议事室由组织、民政等部门负责协调指导;便民超市由商务、供销部门负责协调指导。(四)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培育新农民。一是抓好农民教育培训。每年抽调机关干部蹲点包村,市、县(市、区)组织宣讲团进村入户搞宣讲,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农村政策,广开致富门路。近几年来,在全市组织开展的以“学科学、学知识、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百万农民进课堂”活动中,全市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民达55万人次,有6万人获得了“绿色证书”。二是抓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以实施“宣传文化示范工程”为重点,全市先后建成了53个省、市级宣传文化示范村、县级示范村56个和500多个“读书兴农”示范点。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重点抓好“村民中心”建设,使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三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依托村民学校、基层党校等阵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城乡文明生态共建”、“道德规范进万家”、“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知荣辱、除陋习、树新风”、“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携手文明、共创和谐”、“文明和谐过双节”、“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评选”等系列活动。四是倡导移风易俗。建立健全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制定《村规民约》,提高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每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开展“文明祭祀”活动,大力倡导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文安县100%以上的村都建有红白理事会,倡导移风易俗,禁止大操大办,几年来累计为农民节约资金达200多万元。五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创建“文明小城镇”、“五星级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有效提高了村民文明素质,实现了乡风文明。创建活动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768个单位受到市级以上表彰,被命名为“文明单位”,其中由省委、省政府命名了4个文明乡镇、4个文明村街,由市委、市政府命名了40个文明乡镇、55个文明村街。全市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近40万户;“五星级”文明家庭近20万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尽管我们在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采取了诸多有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工作难点。难点之一:文化设施老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有效载体。近几年,廊坊市重点开展了“村民中心”建设,部分村街的文化设施得到更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但是,一些乡镇主要抓经济,重视的是对企业、养殖、产业农业的扶持,对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很少。难点之二:人口流失严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缺乏。目前,由于农村大部分主要劳动力或外出打工,或经商,或从事其他产业,村里只剩下少部分留守人口,使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失去了主体力量。难点之三:教育方式滞后,精神文明建设效果降低。过去,我们曾经探讨过多种农村教育形式,在农村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教育形式已经不符合农村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也急切盼望着适应农民需要的方式与广大农民见面。难点之四:社会陋习沉渣泛起,精神文明建设缺少整体环境。在农村,农民休闲时间是一台电视两副牌(扑克牌、麻将牌)。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立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突出培育新农民、形成新风尚、拓展新阵地、建设新文化、创造新环境等重点内容,积极组织实施“四大工程”。(一)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民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是抓好形势政策教育。以“学政策,知政策,用政策”为主题,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形势政策教育;以“看变化,比差距,谋发展”为主题,开展发展前景教育。着力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精实质,宣传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讲清楚,用政策调动人心,用利益激励人心。二是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当前农村一部分农民群众价值取向错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教育,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为主题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告别陋习,树立新风”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和行为养成教育,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三是抓好农民培训教育。切实加强思想引导,着力引导农民群众学习科学、学习文化、学习知识的新理念,真正把学习当做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基本需要,成为自觉追求;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村教育网络,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各类科学常识、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抓好进城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教育,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二)农村文化繁荣工程。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一是要重点抓好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好村镇文化站、图书室、阅报栏、电影放映点等各种文化阵地,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各个层面的阵地网络。二是开展一批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网络的功能,在农闲季节特别是国庆、元旦、中秋、春节期间,组织灯会、剪纸、绘画、书法、歌咏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让农民参与进来,自娱自乐。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由政府组织,商家买单,群众看戏,把电影、戏剧送到乡村,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培养一批文艺队伍。在抓好乡镇文化专职干部的配齐配强工作、加强思想和业务的培训提高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着力抓好农民文化活动队伍、民间社会文化团体、民间艺术人才队伍、文化中介组织队伍等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骨干作用。(三)农村环境美化工程。美化农村环境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要求。实现村容村貌的整洁美化,一要注意村庄规划。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从解决农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重点搞好人居环境、文化阵地、垃圾处理设施等规划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充实建设内容,使村容镇貌朝着优化、美化、整洁的方向发展。二要注重村容整改。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实现广大农村环境的明显改观。同时,要按照省文明办要求,大力开展新民居建设。三要注重生态保护。要把加强村庄规划和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倡导农民生态意识,有效保护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资源,杜绝滥伐、滥垦、滥挖现象,保护农村生态平衡。(四)农村文明创建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有效载体。一要广泛开展以“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营造新环境、建设新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小城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二要实行城乡共建。有计划地组织市、县两级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支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工农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和结对帮扶,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化帮扶等活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健康文明新风尚的形成。三要活化机制。要建立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运行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每年都要下达必须完成的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任务,以确保建立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利益牵引机制。要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投入,尽快制定和出台多渠道的投入与产出办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形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府引导、社会主导、群众推动参与的良好局面。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唐山市建设村民中心推进乡风文明的调研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文明办

村民中心是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近期,我们组织力量就村民中心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发现,村民中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已经成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的平台,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得到了基层干部的认同,也深化了我们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

一、村民中心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山市辖6县、2市、6区和6个开发区(园区、管理区、工业区)、177个乡镇、5020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719.1万,其中农业人口489.8万。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耕地845.4万亩。全市村民中心的建设工作始于2006年,是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一部(标准化村部)、两室(卫生室、综合活动室)、三栏(宣传栏、科普栏、村务公开栏)”和文体活动广场等基本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民中心”建设如雨后春笋,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建立起统一标识、统一规章、统一运行机制的“村民中心”。尽管“村民中心”建设发展还不够平衡,持续有效的需求尚未普遍形成,但已通过围绕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教育培训、科技信息、生产、流通、文体、卫生、法律、保障等8项服务,逐渐完善了自身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四大功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崭新平台;展示乡风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从而加速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时尚、新知识、新科技以及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渗透和传播,彰显出增民智、解民难、正民风、聚民心的综合效应。(一)文体娱乐功能。村民中心的建设为村民的群体性文体娱乐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全市3936个村中,全部建立了文化广场,修建了休闲公园灯光球场和体育健身路径,建立了秧歌队、文艺演出队等群众文化组织,并且经常开展文体活动。广大农村以村民中心的科普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和灯光球场等设施为阵地,组织村民开展健康愉快、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感情,赌博、斗殴等社会不良现象明显减少,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健康文明。乐亭县在“村民中心”建设中,建立以县文化中心为龙头,以乡镇文体中心为骨干,村级各类文体组织为支撑的文体活动网络,组建篮球队、门球队、秧歌队等各类文体组织500多个,培养文化户1500余户,每年村级组织文体活动2000多场,促进了乡风文明。遵化市遵化镇三间房村每到傍晚和清晨“村民中心”热闹非凡,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到广场,扭秧歌,唱京剧,玩健身器材,“村民中心”已经成了农民的文艺舞台、体育场馆和娱乐活动的根据地。(二)宣传舆论功能。宣传舆论的重要手段是电化教育设备。村民中心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宣传方式开展舆论宣传,部分村还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建立局域网、开设论坛,成为新的宣传途径。村民中心通过橱窗专栏文化墙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报道各级党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大决策、重要举措以及先进经验、好人好事,使广大农民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文化的农村舆论阵地。玉田县唐自头中小燕山口村投资20万元完善村民中心建设,修建了1000平方米高标准的大型文体活动广场——燕山广场。2009年7月1日,为庆祝党的生日,农民文艺演出队在燕山广场成功举办了“歌颂祖国”大合唱,观看人数达千人。芦台经济开发区海北镇20个村几年来在各种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编排演节目10多个,为村民演出100多场次。他们村编排的《五个大嫂夸支部》的节目,以载歌载舞、问答说唱的形式赞扬了中国共产党的富民政策、党的农村基层干部典型和村民中心建设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让群众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幸福。(三)道德教育功能。村民中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采取制作“道德评议窗”、道德宣传牌、宣传单、宣传画,举办道德议事会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特别是通过依托村民中心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诚信农户”和“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以及对发生在村里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进行公开评判,让村民明辨是非美丑,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自觉抵制和摆脱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陈规陋习的影响,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文明、进步的风尚,激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同时,“村民中心”作为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使村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在参与村民中心“说事室”、“信访接待室”的各项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很多邻里纠纷通过这个平台得以化解,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路南区在村民中心设置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宣传栏,为群众树立起身边的榜样。滦南县姚王庄镇的生理庄村、柏各庄镇的柏二村、青坨营镇的冯狗庄村依托村民中心,把3个村的评剧爱好者组成团队将村民生活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各级党委的新政策编写成评剧段子,为本村及周边村的群众义务演出,道德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东西,成为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滦南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家庭发生矛盾、纠纷时,66.7%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去“说事室”文明地解决问题,避免了很多冲突的发生。全市3936个村普遍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使婚丧事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等不正之风得到遏制,农民群众崇尚文明、追求进步、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的品德行为蔚然成风,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民主政治进一步增强。玉田县唐自头中小燕山口村以村民中心为基地,成立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举办道德素养培训,受教育人数达1000人次,在去年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中,90%的农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每个党员被评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家庭,全村上下比修养、讲和谐已蔚然成风。(四)科技培训功能。多数村民中心利用配备电视、投影、电脑等影音设备,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综合活动室等设施,紧紧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主导产业和劳务经济发展,以播放电教片、举办专题培训等方式,对农村党员群众开展科技培训和外出务工培训,传播先进科学技术,提供致富信息,帮助农民提高了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9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572.68亿元,年增加6.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3%,提高2个百分比;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20元,年增12%。丰润区积极引导各村利用村民中心这一服务平台举办村民实用技术培训班,调动了村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建成了沙流河、潘庄子、大旺庄等50多个特色村、专业村,推出还乡翠等10多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提高了高效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畜牧养殖存栏,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农业收入。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90元,年递增10.5%。人口720人、耕地面积不到1500亩的滦南李营村,村民中心购置各种农业方面的书籍、资料供村民随时查阅,每年还聘请北京、山东、河北的农业专家作专题讲座,传授种菜手艺,2010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唐海县五农场林港村利用村民中心有组织地开展劳务培训,向曹妃甸港区和冀东油田工地输送劳动力80多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36%,兼业人员发展到11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人均增收4500元。

二、以村民中心为依托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一)围绕突出村民中心“四大功能”抓建设。唐山是一个拥有488.56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市。市文明办组织相关部门通过深入农村调研发现,近几年全市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各地发展并不平衡,一些地区农民生活条件落后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在逐步解决吃饭、穿衣和住房以后,对科学、文化、体育、娱乐等精神产品的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需求。我们着眼于这些实际情况,在村民中心的功能设计上,突出了文体娱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科技培训4个方面。在建设内容上,规定村民中心的基本设施要包括室外、室内两个部分,室外部分要求有一个300平方米左右的文体活动广场,并配备健身器材;室内部分要包括为村民提供教育培训、科技信息、文体卫生、宣传舆论等服务的各类活动室和必要设施。在建设标准上,明确了“六个一”,即有一个统一的形象标识、有一个体现村民自己事情自己办的章程、有一个室内室外皆宜的活动阵地、有一个能够根据村民需要来取舍的活动项目表、有一个骨干对村民中心进行管理、有一套保证村民中心长久发挥作用的运转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实施一村一策,支持和鼓励各地大胆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为了使村民中心尽快形成四大功能,我们采取了4项措施:(1)整合现有阵地。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进行试点,对现有设施资源统一整合。整合后,“村民中心”设立了图书室、文体室、电脑室、卫生室、农民业余学校等机构,统一为村民提供文体娱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科技培训等服务。(2)拓宽筹资渠道。坚持以基层为主,以部门帮扶、村企结对、社会捐助、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等多种渠道为补充,形成了“村里出一点、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几年来,全市各级财政投入2.6亿元用于“村民中心”建设;村里与农民协会结合,组织广大村民自愿捐款捐物、助工助劳,众多企业纷纷捐资助建,折款总计达260余万元、出义务工1.5万人次。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仅一年多来就帮扶资金、物资达1100万元,县(市)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扶资金、物质达1586万元。此外,我们还根据上级资金的投入方向调整扩展中心功能设置,把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农村基层阵地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相对分散的资金结合在了村民中心的建设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3)组建中心联盟。2009年在有条件的村之间组建了首批村民中心联盟,解决了一个村在文体娱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科技培训等方面想办又办不了的问题。(4)实施以点带面。在重点村培育选树不同类型的典型进行示范。在经济发展较快村选树了丰润区沙流河镇、迁安市赵店子镇康家营村、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丰南区黄各庄镇黄二村等典型;在发展较慢的村选树了乐亭县乐亭镇赵蔡庄村、滦县滦州镇大横山营村、遵化市侯家寨乡侯家寨村等典型;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选树了迁安市杨店子乡徐流口村、迁西县东荒峪镇青杨树村等典型。据统计,2009年,全市投入资金6237.7万元重点抓了560个村民中心的硬件建设,抓了500个村民中心的示范典型建设,有436个村建立完善了图书室,466个村建立完善了卫生室,393个村修建了文体活动广场;500个村民中心典型示范村达到了“四大功能”要求。2010年,全市又投入资金3585万元,选树培育了200个村民中心“四大功能”建设典型。在试点抓出成效的基础上,市文明委、市农工委等部门及时组织召开全市市村民中心建设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在面上推广。(二)围绕强化村民中心“四大功能”抓管理。我们坚持用健全的机制完善管理,用完善的管理强化村民中心的四大功能。(1)健全管理网络。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管理网络。市一级建立了村民中心指导办公室,围绕村民中心建设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乡镇一级依托镇农业办成立了专门服务中心,与村民中心直接对接。(2)创新管理模式。主要探索尝试了两种模式:一是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兼任村民中心主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兼管各种服务室的管理运行,兼职管理人员除按国家规定的村干部补助外,无额外补助。目前多数村民中心属于此种管理方式。二是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来管理村民中心。主要由村民中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或热心公益的年轻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村民中心的各项活动和服务场所的管理,有条件的村给予志愿者适当补助。(3)健全操作规程。先后着手制定《村民中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村民中心专项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都作出明确规定。在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管理网络基础上建立项目监测和评估的组织框架,逐步完善监测手段和评估方法,健全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对项目从建设到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还在各村民中心建立《村民中心章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使干部群众在建设“村民中心”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4)提升服务水平。采取定期培训、交流研讨、专业进修等措施,搞好对文体娱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科技培训服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滦南县596个村配备了村民中心专职管理人员,文明办、生态办及各相关部门分别采取定期培训、经验交流等措施,加强对村民中心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出色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村民的赞扬。(三)围绕实现村民中心“四大功能”抓应用。为了使建起来的村民中心逐步活起来,切实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好文体娱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科技培训作用,我们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狠抓了村民中心应用。一是把村街党支部、村委会、民兵连、治保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职能整合到“村民中心”的8项服务之中,在相应服务室开展文体娱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科技培训服务活动。乐亭县乐亭镇赵蔡庄村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党支部、村委会、妇联、青年团等经常联合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定期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开展“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该村获得唐山市“十大最具幸福感村庄”称号。二是合理配置村民的自我服务资源。将村街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文体协会、民调会等各种群众性团体分别安排在相应服务室开展活动,发挥热心公益事业能人的作用。玉田县鸦鸿桥镇桥联八村先后在村民中心组织召开了党员会、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文体协会、民调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轰轰烈烈地开展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孝顺之星”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评选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村民的上进心,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邻里、兄弟、姓氏之间越来越和睦融洽。滦南县由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文体协会、民调会这些群众性团体发起在各村建立起以村干部为主体、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能力的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服务队伍,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培训,成为服务村民的带头人。三是扩大村民的参与渠道和参与范围,使村民在中心建设立项以及文体娱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科技培训服务确定等决策方面拥有更多的权力,提升村民的认同度。四是采取措施支持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鼓励更多的志愿行为,使之成为支持村民中心日常运行的主要力量。我们建立了以“两类志愿者”(专业性、技能性注册志愿者)为志愿服务主体,以“三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为联络服务渠道,以“村民中心”为交流服务平台,对接市民中心的农民家庭服务终端技术支撑系统,常年为村民开展各项服务。五是利用中心的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当地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的发展,使村民的生产生活与中心的建设发展密切结合。迁安市闫官屯村则根据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的习惯,引导农户成立贺春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常驻村民中心,统一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及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相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大大提高了当地棚菜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程度,年销售收入达90万元。六是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开展村民中心活动。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从市县农林牧、科教文卫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工作人员组成服务团,以村民中心为阵地,采取定点联系、对口指导、重点帮扶等方式,为村里提供文体娱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了村民中心活动经常化。七是为村民中心提供文体娱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科技培训综合服务包,扩大个性化服务的可选范围,提高服务的时效性。丰润区沙流河镇与当地网通公司合作,开通了沙流河镇科技网站,及时发布农产品需求、劳动力转移、农资市场行情、疫病防治等实用信息;镇各服务指导中心和村民中心还实现了电脑联网,可以随时进行服务指导和培训。滦南县把各类涉农信息、12315维权保护、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劳动力就业培训服务等公共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创建了“农村实用信息共享平台”,组建了“农村实用技术服务专家团”、“农村法律服务团”等涉农服务团队,利用“村民中心”这个平台为农民服务。截止2010年,全县已有112个村的信息服务室开通了这项服务。

三、运用村民中心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体会(一)坚持以民为本,求真务实,才能打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基。农民既是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村民为本,做到既尊重和实现村民的物质利益,又尊重和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唐山在以村民中心为依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中,正确处理农民参与与农民受益的关系,注重从农民心里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着手,办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受益大的好事、实事,使村民不仅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而且感同身受的是作为主体合法权益的被满足、自身人格的被尊重、创业致富的被支持,从而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持久释放,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唤起农民数百万、同心干”的良好局面。(二)坚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才能走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尤其是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和农民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只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内容、形式、方式、手段、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才能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创新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与无穷活力。唐山在以村民中心为依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急于求成,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在创新村民中心这一新平台的同时,创新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变“普通话”为“地方话”,变“灌输式”为“互动式”,虚功实做,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三)坚持完善机制,协调联动,才能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长期的艰巨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形成机制,协调联动,才能使其内部各方面之间互利共生、相辅相成,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唐山在以村民中心为依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在不断探索、健全管理网络、规范程序、多元投入、跟踪监督等内部工作运行机制的同时,注意全方位把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关系,既注重激发基层的主观能动作用,又注重整合上下左右乃至全社会的力量;既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不断深化,又注重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向社会生产生活中“物化”,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不仅多方面、可持续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展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独特魅力。

推进机制体制建设丰富创建活动载体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山西省文明办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山西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重点,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营造新环境、建设新文化”的工作思路,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结合起来,着力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牢了共同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一、加强宏观协调指导,制定出台一批有关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文明和谐村镇创建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

围绕省委提出的山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经济实现新发展、设施得到新加强、面貌呈现新变化、素质要有新提高、机制取得新进步、生活跃上新水平的“六新”目标,按照“千村试点、万村治理”工程的总体部署,省文明委先后制订出台了《山西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2006-2010)》、《山西省文明和谐村镇创建管理规定》、《山西省文明和谐村镇考评指标体系》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文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一是经过认真的推敲并经省文明委第八次全委会通过,将原来“文明村镇”创建的提法改为了“文明和谐村镇”创建,不仅保留了20多年来这一传统的创建品牌,而且对创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更为清晰的界定,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更富有时代性。二是在安排部署每年度的全省文明和谐创建先进典型评比表彰中,重点向文明和谐村镇倾斜。其他类别每届只滚动增加15%的新表彰名额,而文明和谐村镇的表彰名额增加30%。《山西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到规划期末的2010年,全省29668个村镇中,要有25%以上的村镇,即近7500个村镇建成县级以上文明和谐村镇的目标。三是坚持创建工作的动态管理。每届期满,获得荣誉称号的村镇须重新申报,获得复查确认后,方可继续享有原荣誉称号。四是坚持物质奖励与命名表彰同步,每届期对新命名表彰的省级文明和谐县城、村镇,除由省文明委给予荣誉表彰外,还一次性给予省级文明和谐小城镇5万元的奖励。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村基层的创建积极性。目前,全省已创建省、市、县级文明和谐村镇4670个。

二、突出以城带乡战略,坚持开展文明和谐单位与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引导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延伸

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有效途径,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全省1000个市级以上文明和谐单位和100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结对帮扶、共建文明和谐村活动。帮建活动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要求和文明和谐村镇的相关标准,重点围绕提升村民素质、整治村容村貌、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和谐稳定5个方面来进行。帮建活动内容涉及到开展先进理论和形势政策宣传、举办科普讲座、建设农民书屋、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送戏送电影下乡、开展民俗文化旅游、转移农村劳动力、帮扶老弱病残孤等困难群体等多个方面。太原市在结对共建活动中,共制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版面400余块、宣传标语500余条,建成农民书屋300余个,开展农业技能培训500余次,放映电影1000余场,组织文艺戏曲演出300余场,帮助解决15万农民的进城务工就业,捐赠各类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器材用品折合人民币近1300万元。晋城市将城乡帮扶共建进一步创新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创建活动,把创建文明城市的“六大”环境向广大农村延伸,把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延伸到农村去,把对城市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运用到农村去,把对市民的教育养成引入到农民中,把“做文明晋城人,建文明晋城市”的创建目标扩展到广大农村,较好地实现了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对接,实现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体筹划配置和运用,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步提升。

三、抓住道德建设根本,多种形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和谐村镇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创评、争当“五好家庭”等群众性文明和谐创建活动,大力提升农民群众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努力培育文明乡风。一是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宣传教育活动。编写《与农村党员谈心——说一说农村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普及性读物,组织各级讲师团、大学生村官、社会志愿者深入农村进行宣讲,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科学发展观和省委提出的“三个发展”战略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加快改革发展的信心。二是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通过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我与我的祖国”征文及演讲朗诵比赛、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双百”人物和道德模范评选、参与“祝福祖国”文明公益短信传递、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爱国情感。三是将直接宣讲和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相结合,组织文艺工作者编排宣传和谐社会建设、宣传省委“三个发展”战略思想、宣传“八荣八耻”内容的歌舞、戏剧、小品、快板节目,深入到农村进行演出,让广大农村群众在快乐的气氛当中接受了正确的道德观教育。四是努力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农村社会管理实践相结合,积极推动修订乡规民约活动。全省60%以上的农村结合各地不同的乡土民情,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基础上,制定和公布了各自的乡规民约,使其真正成为本地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当地具有约束力的“小法规”。五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制定《山西省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召开山西省农村未成年人工作经验交流会,建设一批“未成年人小型特色德育示范基地”。长治市“县乡村组织贯通,村校家一体互动,人财物有效配置”的做法受到中央文明办的充分肯定。六是将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相结合,在全省农村持续广泛组织开展了“志愿者服务”、“送温暖、献爱心”、“希望工程”、“捐资助学”、“关爱女孩”、“扶贫助残”等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近年来,共资助家庭贫困大学生、中学生950名,组织开展“山西省爱心助学行动”,共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9600多名,中小学生23100余名。七是大力开展农村文化科技知识培训。通过采取集中办班讲课、专家入户指导、选派20000多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培训,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正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排头兵。

四、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五大惠民”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切实将建设新环境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着力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是在全省普遍开展以“四化四改”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和城乡清洁工程,35%的农村实现了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3年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含巷道)86892公里,88%的建制村通了油(水泥)路,93%的建制村通了公交客运班车。9000多个村庄的街巷硬化实现了“户户通”。村村通电和通电话率达到100%。3年累计解决了6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新能源累计发展了60多万户。3年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300余万亩。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农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得到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进度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5年的7.4年提高到2008年的7.5年。全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了所有农业县(市、区),90%以上的农村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87%的乡镇建起了标准化卫生院,79%的村建起了标准化卫生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从20.4万人增加到102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05年的120万人增加至2008年的159.6万人。长治市村村配村医、配保洁员,启动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三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明显加强。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选好配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村级领导班子,农村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满意度达到85%以上的村数占到全省行政村总数的83.6%。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和社区建设得到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农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五、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大力组织实施五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健康向上的文化逐步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坚持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推动全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一是配合省委、省政府实施晋西北和太行山革命老区开发战略。组织实施“环太行吕梁宣传文化工程”,在以上两个革命老区和连片贫困地区先后建成24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102个乡镇宣传文化站,165个村级宣传文化室。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其充实内部设备,丰富活动内容。有效地改变了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落后的局面。二是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牵头,分别由文化、广电、出版部门组织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万村书库工程”。安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165套,培训设备使用管理人员360人,送电影下乡1.8万场次。全省行政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6.9%。“万村书库工程”共组织编写出版农村生产生活方面的科技书籍67种,向农村赠送图书15万册。三是充分利用乡村宣传文化站(室)、文化大院、网络文化站、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等各种活动阵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体育健身、读书征文等群众文化活动。四是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民间工艺大师”等命名评选活动,努力彰显农村文化魅力。2008年12月,在文化部命名的963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山西省有39个市、县(区)、乡镇获此称号。五是组织引导群众创办文化大院、农民书屋、个体电影放映队、民间剧团,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逐步高涨,农民投资自办文化在许多地方悄然兴起。涌现出祁县权勇文化大院、昔阳县李洪一家庭图书室等一批农民自办文化场所的优秀代表。

六、狠抓龙头创建工程,全面规划实施“大运千里文明高速路”和“千里大运体育走廊”建设,区域性连片创建活动得以拓展深化

结合省委、省政府“千村试点、万村治理”的部署,推动实施文明和谐村镇连片创建活动,扩大创建活动的社会覆盖面,提升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大力开展“大运千里文明高速路”创建活动。大运高速路北起长城,南至黄河,纵贯山西南北,途经大同、朔州、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临汾、运城8个市、44个县(市、区),穿越了山西省产业集中区、资源富集区、经济发达区和人口稠密区。在大运沿线的城镇、农村深入开展以“新大运、新山西、新风貌”为主题的“大运千里文明高速路”创建活动,形成沿线城市、县城、村镇文明创建由点到片、由片到带的良好态势,推动了区域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目前,大运沿线村镇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明显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带。2007年底,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部联合命名为“千里文明高速公路”。二是着力加强“千里大运体育走廊”建设。省财政和省体彩公益金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在大运沿线农村和晋西北、太行山两个革命老区农村,建成了农民健身广场、标准篮球场共12915个,实现了体育健身工程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延伸,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七、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努力培育文明创建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宣传文明和谐村镇创建的明显成效、成功做法和先进典型,进一步营造各级领导重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各界帮助支持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一是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专项宣传活动。会同山西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组织了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新闻人物采访活动。组织10个小分队深入全省119个县、市(区),行程10万余公里,采访乡村干部群众1100余人,最后分城郊型、工矿型、农区型、山区型4个不同类别,分别推出了100个优秀党支部书记,100个优秀村主任,100个优秀乡镇干部、100个优秀支农先进个人,并将其事迹在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进行了宣传报道。组织开展了现代农业有奖征文活动,有效地普及宣传了现代农业的相关知识。开展了“文明新风”创新案例征集活动,共征集案例2000余件,并陆续在山西农民报进行了刊登。二是大力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在2007年初组织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十大系列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专门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列为十大系列先进人物之一。西沟村老劳模申纪兰、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皇城村党支部书记张家胜、东四义村党支书记田真炉等入选其中。三是组织拍摄了一批农村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暖春》、《喜耕田的故事》、《文化站长》等反映农村新人、新事、新变化的优秀影视作品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山西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推进创建工作中,我们有5个方面的体会:一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样才能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足够重视,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各项农村工作协调发展;二是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机制体制建设,变用人管事为用制度管事,靠政策的力量调动农村基层的创建积极性;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重点,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广大村干部群众,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在农村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城乡共建,构建精神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加快城乡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相互融合和提升;五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每一个阶段必须规划和实施几项全局性的创建龙头工程,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真正办成几件作用大、影响大,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重点工程,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这是带动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紧密联系山西农村的实际,坚持不断探索创新,力争把山西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的水平,努力为山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内蒙古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先后派出工作组,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和乌兰察布市就当前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了调研。期间,组织召开了4次座谈会,实地考察了6个旗县的图书馆、文化馆(文管所)、电影管理站,8个乡镇文化站,10个村(嘎查)企业的文化室、图书室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场所,并走访了部分农牧户。总体情况和具体思考如下: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培育新型农牧民,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农牧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牧区现代文明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为推进新农村牧区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实现农村牧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任务相比,与广大农牧民的需求相比,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在思想认识、领导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农村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在设施建设、文化服务、活动开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牧民素质的提高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进程,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问题与不足(一)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滞后,发展水平不平衡。近年来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虽然有较大发展,但相对物质文明建设而言,发展明显滞后,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城市周边比较好,偏远地区比较差,中心集镇比较好,村嘎查比较差。工作中还存在着空白点和盲区。农村牧区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二)不良生活风气有所蔓延。近年来农村牧区整体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少农牧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农牧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特别是个别青年农牧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和体现真善美的做人准则有所弱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业精神。封建迷信思想和行为在农村牧区有所抬头并有一定市场,占卜算命、烧香拜佛等不良习俗大量存在。农闲时节,聚众赌博、低俗演出盛行,个别农牧民沉迷其中,造成对时政不闻不问,读书看报了无兴趣,生产生活得过且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地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奢靡浪费的倾向又趋蔓延。(三)农村牧区精神文明阵地薄弱,作用发挥不充分。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农村牧区建立了不少文化设施,也配置了一些设备和资料,但许多地方文化场所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农牧民文化活动中心、乡镇苏木文化站设施设备闲置,资料入库;有的管理不善,设备老化;有的由于缺少经费而缺乏必要的设备,只是挂牌而已,名存实亡。具备条件的文化活动场所也很少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农村牧区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缺乏,文化生活单调,无法满足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匮乏、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旗县区文明办内设机构编制不足,半数以上人员属于兼职或半兼职;大多数乡镇没有专职工作者,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人员兼职太多,工作不稳定、不专注,投入精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队伍战斗力不强,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干部参加专业培训和考察学习机会很少,不能及时了解新形势新任务,缺乏对新鲜经验、做法的认识和把握,业务不熟,思路不宽,工作不活。(五)农牧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和愿望不够强烈。许多牧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农牧民认为,精神文明建设“那是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农牧民的本色就是种好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养好自己家那一群牛马羊。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

二、根源与原因(一)对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一是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抓经济建设成为农村牧区的主流,从而形成“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的片面观,无形中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一些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部分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经济效益,是软任务,无关大局,不像物质文明,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存在着应付抓、被动抓的现象,个别村镇负责人甚至不避讳地讲,对此项工作不感兴趣。三是少数农村牧区基层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持“自发论”的观点,认为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也将自然而然地搞好了,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四是当前农村牧区事务繁杂、矛盾频发,乡村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经济、征地拆迁、处理矛盾纠纷上,在大量纷繁的行政事务、经济发展、矛盾调解等任务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五是一些干部存在为难情绪,有些同志觉得物质条件不具备,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二)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由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只顾搞经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舍不得投入,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富裕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是当前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后,乡镇苏木财力无法解决农村牧区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项经费,使得许多已经建立起来的精神文化传播阵地被荒弃,出现了网断人散现象。二是人力投入不足。虽然乡镇苏木都设有宣传委员等负责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农村牧区工作的复杂性,特别是农村牧区基层干部仍然存在分工不明确、干活大呼隆的现象,有了新任务,就把主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抽得七零八落,导致对精神文明建设“闲时不愿意抓,忙时没时间抓”的不良现象。(三)农村牧区思想文化大环境变化。由于受各方面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加上农村牧区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导致了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团结互助、勤劳勇敢、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受到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重利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封建迷信、低俗文化等也沉渣泛起。(四)农牧民群众主体意识不强。由于农村牧区教育文化事业比较落后,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加之近年来大量青壮年农牧民进城务工,留下的基本都是老弱妇幼,文化水平较低。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农牧民的主体意识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农牧民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许多活动长期停留在政府组织号召的层面上,尚未转化为农牧民的自觉行动。“政府帮一把,农牧民进一步;不帮不扶,原地不动”的现象时有发生。(五)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尚待完善。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缺乏系统、长远的总体规划和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许多工作尚处于零敲碎打、盲目被动的状态。在各项创建活动中,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涵,重活动、轻管理,重部署、轻落实的倾向,一些活动有头无尾、虎头蛇尾,一些活动流于形式、失于肤浅,走过场、摆样子,未能做到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六)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不够。基层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意识不牢、创新方法不多、创新的思想不对路、创新的载体找不准、创新的效果不突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内容比较单一、条件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凭照乡村干部的印象来定,失去应有的激励机制和促进作用。一些评比竞赛活动没有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缺乏应有的号召力、向心力。不少基层党组织和乡村干部对如何开展农牧民思想教育感到困惑,呈现出老办法不灵、蛮办法不行、新办法不多的情况。同时,创建活动不能充分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向,体现现代文明的精神内涵。有的活动表面新鲜,内容老套,这种“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

三、思路与对策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绩和问题并存的现实,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推动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把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纳入到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安排部署到位、措施保障到位、考核检查到位。把是否重视和善于抓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执政能力强不强、领导水平高不高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责任,经常听取汇报,调查研究,掌握动态,解决问题。(二)加大投入,强化保障。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尽快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并充分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各级政府此项投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和逐年追加的幅度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对各盟市和旗县市区领导班子年度目标实绩考核范畴。二是设立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使精神文明建设拥有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建设资金的运用,要分清轻重缓急,率先解决农牧民群众急需的基本文化活动设施短缺问题,建设好村嘎查级文化活动室,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牧区思想文化阵地,为农牧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三是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农村牧区集体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强化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资金的“造血功能”,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只有县域经济和集体经济壮大了,乡镇财力才能更加宽裕,农村牧区可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才能比较充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展才能顺利,农村牧区文化活动才能丰富充实。(三)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密结合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增收富民的实际,围绕发展搞创建,搞好创建促发展。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增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从农村牧区实际出发,具体谋划部署,坚持虚功实做。围绕群众急、盼、难的事情,设计载体,开展活动,力求实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勇于实践,探索创新,注意总结推广基层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搞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四)加强教育,注重培育。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帮助农牧民群众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央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努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教育农牧民群众,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勤劳致富、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尊重科学、崇尚文明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加强农牧民的科学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着力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五)以人为本,重在参与。农牧民是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应适应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新的需求,立足现实、深入生活,依靠农牧民、服务农牧民,多用农牧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办法,增强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赢得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牧民乐于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农牧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自觉投入到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我参与、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真正成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六)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积极探索城乡共建的形式、办法和途径,组织城市支援农村牧区建设公共设施、改善文化条件、治理村容村貌、开展科技培训、帮助和带动农村牧区发展。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城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对本地区相对落后的农村牧区搞连片创建,不断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共建中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既充分发挥城市在人才、文化、信息、技术、管理、物资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和带动农村牧区的发展,又充分发挥出农村牧区在土地、环境、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城市建设。(七)建设阵地,开展活动。农村牧区基础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满足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平台。一是加快建设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旗县文化馆、乡镇苏木文化站、村嘎查文化活动室、农牧民文化中心户为基础的农村牧区文化网络,下功夫建设好农牧民文明学校、农牧民夜校、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二是切实抓好农村牧区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活动、有效益。三是积极扶持民营表演艺术团体、农村牧区业余剧团、个体电影放映队的发展,鼓励农牧民自办文化,组织好文化下乡活动,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牧区阵地。(八)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力于科学发展的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是做好农村牧区建设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在工作中实行目标管理,从实际出发,制定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明确要求,完善措施;实行量化管理,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列出项目,把原则要求量化具体化,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和任务,分类指导;实行动态管理,对文明城镇、文明村嘎查、文明户的评选要实行届期制,检查验收,加强管理。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对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多渠道投入的方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四是抓好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及时修订完善创建文明小城镇、文明村嘎查、文明户的评选和管理办法,使创建活动有所遵循,有所创新。(九)强化队伍,提高素质。强化充实旗县、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机构、人员,改善办公条件,使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有人干事,有能力干事。同时,加大对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适时组织参观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本领。(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善于发现、总结、培育推广、宣传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道德模范的选树、培育和宣传,使农牧民群众有典型经验可学,有身边榜样可追。抓好文明创建示范村嘎查的建设,影响、引导和辐射更多的地区和群众参与投入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以点带面,连片创建,实现工作整体推进,形成规模效应。

关于营口、大连两市实施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工程的调研报告

■辽宁省文明办

为积极推进道德信贷工程向城市延伸,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2009年,辽宁省在全面推进农村道德信贷工程的同时,以城市个体工商户为重点人群,开展了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工程试点工作。2010年3月,省文明办组织人员深入营口、大连两市进行调研。总的认为,这项工作立意新、措施实、效果好,是当前加强诚信建设,积极推进构建信誉辽宁的一个好载体,具有普遍的借鉴和推广价值。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工程,是营口、大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会同当地工商局、个体私营协会、人民银行、农信联社等部门共同开展的,以提高个体工商户文明诚信素质,培育诚信市场经营主体,构建诚信经营环境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了达到既能有效加强诚信建设,又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工作中,营口、大连两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深入开展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评选活动。制定“十星级”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评选标准,广泛宣传,深入开展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评选活动。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评选活动由文明办、工商局牵头组织,个体私营协会具体实施。个体私营协会按照自评申报、民主评议、审核确定、公示公议的操作程序,在充分征求广大个体私营协会会员,当地社区、派出所、环保、技术监督、食品药品、卫生教育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将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名单向社会公示,进一步接受社会监督,然后由文明办、工商局联合颁发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证书和牌匾。整个评选操作程序规范严谨,评选过程公正民主,防止了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使真正讲文明、守诚信的个体工商户得到荣誉和肯定,进而为银行贷款授信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二)提供优惠政策,实施贷款授信。由市文明办、人民银行、农信联社联合制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管理细则》,出台优惠政策。农信联社对有贷款需求的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经行复审,然后实施贷款授信。营口市最高授信额度为5万元,大连市最高授信额度为100万元。由于此项工作处于试点阶段,营口、大连两市金融部门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没有直接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而是分别采取了联保贷款和抵押贷款的过渡形式。但是为了体现对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的支持,两市金融部门出台了下调利率,降低评估费,延长授信时间,优先办理贷款等优惠政策。两市金融部门表示,试点阶段后,将对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直接采取信用贷款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对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三)颁发道德信贷金卡,提供优质信贷支持。经金融部门复审后,文明办和农信联社对有贷款需求的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颁发道德信贷金卡。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拿着道德信贷金卡,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随时到信用社办理贷款。金融机构的高额贷款和优质服务,为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四)加强跟踪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文明办、工商局、个体私营协会、农信联社等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对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的道德状况,贷款使用和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不符合要求,造成不良影响的,及时取消称号,收回牌匾和道德信贷金卡,防范金融风险发生。

二、工作成效(一)个体工商户文明诚信素质显著提高,生产经营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评选活动在广大个体工商户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广大个体工商户申报积极,踊跃参加,场面热烈,如大连市金州区个体工商户参评率达到100%,争当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已经成为了广大个体工商户的新追求。通过活动,文明经营、诚信经营的思想理念成为广大个体工商户的思想共识,做文明户、夺金卡、创大业成为广大个体工商户的一种渴望。很多工商户在洽谈生意或朋友聚会时,都问对方是不是文明户,有没有道德信贷金卡,讲文明、守诚信已经成为广大工商户之间人际往来和企业发展的信誉凭证和保障。随着讲文明、守诚信观念的深入人心,生产经营和消费环境也发生了明显改善。据两市工商部门统计,自开展活动以来,各主要市场、商场,没有发现一起个体工商户因制假、售假、贩卖以次充好商品的消费事件发生。个体工商户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二)个体工商户不断做大做强,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工程为推动工商户增加自身收益,做大做强,升级转型为小企业创造了机遇。截止2010年,营口市共发金卡2010户,授信额度达1亿多元,累计贷款总额5000多万元,个体工商户通过贷款增加收入350多万元,有410多户转型升级为小企业。大连市发金卡228户,贷款总额3000多万元,创造产值1亿多元,增加收入2300多万元。城市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经营者的收入,提高了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而且带动了就业,推动了创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营口市老边区151户贷款户就通过扩大经营,带动就业230人。大连市金州区110户贷款户带动就业210人。营口私营经济的发展,使营口成为充分就业城市。(三)城市信用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得到明显收益。自活动开展以来,营口、大连两市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全部按时还款,无一户逾期,无一户出现恶意诈骗现象,100%的还款率既为银行带来了明显的收益,也直接推动了城市金融信用环境的明显改善。据两市金融部门反映,活动开展以来,除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外,其他个体工商户的整体贷款数量也明显增加,还款情况明显好于过去。活动刚开始时,参与的只有农信联社一家金融机构,随着活动的深入,尤其是文明户及时还款的优良信用表现,直接吸引了其他银行的关注与参与。目前,营口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营口支行、民生银行大连支行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银行数量的增加推动各家银行比着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这不仅方便了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贷款,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

三、主要启示(一)探索了加强非公领域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扩大精神文明建设覆盖领域和覆盖人群,切实加强非公领域和非公从业人员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营口、大连两市实施的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工程不仅有效回答和解决了这一问题,让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深入到非公领域和非公从业人员当中,而且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由虚化实,与广大个体工商户的现实需求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使二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探索了加强非公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改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切实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二)助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体现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向。“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是新时期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是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民营经济发展处于相对低谷的时期,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工程,紧紧抓住推动个体民营经济发展这个主题,以文明诚信建设为依托,切实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激发了市民的创业激情,直接推进了个体私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迅速壮大,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广大工商户文明素质的提高和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就业,改善了经营和消费环境,推进了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行风建设,方便了群众,促进了社会和谐。(三)抓住了诚信建设的关键环节,对当前积极推进信誉辽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个体工商户数量众多,涉及行业广泛,社会影响面大,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如营口市个体民营已占经济总量的90%,有个体私营企业13万多户,大连市金州一个区个体工商户就有3.3万户。多年来,个体私营企业诚信建设滞后,很多商务诚信缺失问题都出在个体工商户上,然而这些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新型经济组织,一直以来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建设工作的盲点。因此,切实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组织诚信建设关系到商务诚信建设的基础,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对当前积极推进信誉辽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道德信贷工程正好有效弥补了这个盲点,加强了个体私营经济组织诚信建设,为推动商务诚信建设,树立文明诚信社会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于辽阳市开展“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

■辽宁省文明办

2009年,辽阳市在充分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村”创建活动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农村道德信贷工程覆盖面和影响力,有效满足农民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切实解决文明户在扩大生产中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辽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农信联社探索开展了“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创建活动。这一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文明户的集聚效应,极大调动了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而且加快了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加速推动了农民致富增收和农村产业化步伐。2010年3至4月,省文明办组织人员深入当地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十星级文明联合体”,是指由“十星级文明户”因产业化内容相同而组成的联合体。联合体由各农户按照“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责任连带”的原则组建而成。(一)规范评比程序。“十星级文明联合体”评比工作由辽阳市星级道德信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按照自评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党委考核、上报备案等程序,辽阳市分别评选乡镇级、县(区)级“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和市级“十星级文明标兵联合体”。对“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和“十星级文明标兵联合体”,由市(县、区)文明办颁发牌匾,市(县、区)信用社颁发《十星级文明联合体优惠贷款证》。(二)出台优惠信贷政策。(1)额度优化。“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农户,根据其产业规模,每户可贷款20万元~50万元。贷款最长期限为3年,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2)贷款优先。凡是“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农户,在办理贷款时,都可优先办理,并简化贷款手续。在信贷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优先获得贷款,并确保授信额度。(3)利率优惠。“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农户,在办理贷款时,贷款利率在原有优惠政策基础上,下浮一个百分点,为“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农户提供更大的优惠空间。(4)服务优质。在保证信贷支持的同时,对“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农户提供优质附加金融服务和支持,确保联合体贷款项目产生效益,保证贷款资金安全。(三)健全工作运行机制。(1)生产共助。“十星级文明联合体”的文明户,围绕同一产业联合起来开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互帮互助,集体研究生产方向,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共同解决。(2)资金共用。“十星级文明联合体”成员单户贷款额最高为50万元。联合体按照生产规模确定贷款总额后,以联合体名义借贷大额款项,全部用于发展产业。“十星级文明联合体”文明户在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下,其他文明户可把资金转借使用。(3)信息共享。“十星级文明联合体”成员在生产、销售等方面获取的信息,将一起进行分析、交流、整合,并最终由全体成员对信息进行最后筛选,最后作出共同选择。(4)事务共议。“十星级文明联合体”成员地位平等,都享有表决权、话语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遇到重大事务共同商议,确保正常生产和资金安全。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辽阳市文明办和省农信联社辽阳办事处专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日常工作考核,对“十星级文明户”道德状况和“十星级文明联合体”诚信经营状况进行跟踪考察。对连续获得星级文明称号的农户、联合体,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并依据相关规定享受更加优惠的信贷政策。对届期内发生不道德、不诚信行为,产生恶劣影响的,取消“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联合体”称号,同时取消其信用贷款资格并纳入黑名单,3年内不向其发放贷款。

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截止2009年末,辽阳市所有涉农县区全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其中,“十星级文明联合体”236个,带动“十星级文明户”6000户,占全市“十星级文明户”的13.3%。

二、主要成效(一)有力地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自开展“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创建活动以来,进一步解决了农户扩大生产的资金瓶颈问题,克服了单体农户生产规模小、产品无竞争力、进入市场难等问题,形成了发展合力,加快了农民致富增收步伐。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末,全市农民人均收入7292元,增幅为13%,列全省第四位。“十星级文明联合体”中的文明户人均收入20000元,超过全市农民人均收入174%。如宏伟区西喻村由170户文明户组建的10个食用菌种植“十星级文明联合体”拥有菇房248座,户均增收近2万元。辽阳县前杜村180户“十星级文明户”组成的草莓种植“十星级联合体”拥有百米大棚420栋,每个大棚每年三季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户均增收1.5万元。(二)积极推动了农村产业化进程。“十星级文明联合体”把发展同一产业的文明户联合起来,扩大了产业规模,积极推动了农村产业化进程。2009年,辽阳市通过“十星级文明联合体”活动,带动7000农户发展花卉、食用菌、中草药、奶牛、观赏鱼、肉食鸡等种、养殖产业项目18个,产值1.2亿元。带动针织、皮革皮草加工、原材料运输和工程建设等工业和运输业项目8个,产值2亿元。2007年,辽阳县马家村以马忠本为首的15户饲养奶牛的星级文明户仅有奶牛800头,由于规模小、数量少,在与伊利集团开展合作谈判时遇到了困难。2009年,组建“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后,贷款300万元用于扩大规模,当年建成一座占地200亩、拥有15栋牛舍、存栏达到1265头的奶牛场,同伊利集团顺利签定了合作协议。2010年,这个奶牛联合体又获得750万元的贷款,购买了500头奶牛,使其发展成当地最大的奶牛饲养基地。辽阳县黄泥洼镇西岔子村的“十星级文明联合体”辽阳富民菜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以蔬菜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事龙头企业。在它的推动下,使西岔子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的刘二堡、柳壕、唐马、小北河等5个乡镇3000多农户,发展2万多亩的蔬菜生产。(三)乡风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创建活动直接推动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的深入健康开展。村民参与评比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人人讲道德、户户创十星、争做联合体”成为当地广大农民的新风尚和自觉追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以前农闲时,农民喜欢打麻将、唠闲嗑,现在学文化、学科技的氛围十分浓厚。在联合体创建活动开展好的地区,基本没有黄赌毒和练法轮功的现象,农民文明意识、诚信意识、互助意识不断提升,进而带动村风、民风、家风的根本好转。截止2009年末,辽阳市已评选出各级星级户194275户,占全市农户的64.6%,其中,“十星级文明户”4.5万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15%,比2008年提高2%。(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使“诚信发家、文明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力推进了农村诚信体系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2009年,辽阳市共投放农户贷款16.5亿元,较2008年多投放5.2亿元,增幅达46%,列全省第一位。其中,为“十星级文明联合体”的农户累计投放贷款3.5亿元,还款率达到100%,“十星级文明联合体”贷款利息收入实现1344万元。

三、主要启示(一)探索了农村诚信建设新模式。“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创建活动是辽宁省农村道德信贷工程的深化和发展。它把“十星级文明户”联合起来,变个体诚信约束为集体诚信约束,用集体诚信担保去获得高额优惠的信贷政策,推动大家共同致富。“十星级文明联合体”是发展同一产业文明户的联合,更是农户间道德与诚信的联合。这种道德与诚信的联合,让文明户倍加珍惜自己和集体的荣誉,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更加注重彼此间道德与诚信行为的监督。“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在积极促进文明户自身诚信建设的同时,重要的是对广大农户产生了强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这种示范引导作用,把农村诚信建设由对农民的被动说教变成了农民的主动参与,在广大农民心中牢固树立起了讲文明守诚信的思想理念,在农村地区形成讲文明守诚信的良好氛围。(二)积极促进了农村生产方式变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科技化和信息化的带动下,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要求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这些必然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十星级文明联合体”从精神文明建设层面讲,是文明户间道德与诚信的联合,从生产层面上讲,是农村产业化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联合体内农户地位平等,生产互助,互通有无,大家以诚信为纽带,以发展产业为载体,以追求共同致富为目标。这种组织形式既是对个体经济的超越,也是对传统集体经济的扬弃,对未来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三)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的有效载体。推动广大农村实行农业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同业竞争协作帮扶难、产销脱节进入市场难、资金紧缺贷款难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十星级文明联合体”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很好地破解了这些难题。它有效解决了农民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问题,变农户的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农户间的恶性竞争为同行协作,变产销脱节为产销一体,这些对推动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优化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解决农村“贷款难、难贷款”两难现象,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帮农的积极作用,是农村金融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创建活动,加强了农村诚信建设,提高了农民诚信素质,完善了集体担保机制,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坚实的思想道德保障。辽阳市“十星级文明联合体”百分之百的还款率既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也直接提高了农村信用社效益。一年多的实践,充分说明深入开展和推广“十星级文明联合体”创建活动,对当前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于吉林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吉林省文明办

近年来,吉林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于服务“三农”,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果

多年来,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围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吉林省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一直十分注重对农民的宣传教育,着力引导农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后,吉林省广大农村普遍开展了组织宣讲团进村入户宣讲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举办报告会让道德模范现身说法、制作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挂图在全省农村广为张贴;组织村民学唱公民道德歌,加强农民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意识等宣传教育活动。省文明办还举办了分别有20多万青年农民参与的全省青年农民道德知识竞赛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识竞赛。为了切实引领时代风尚、树立文明新风,省文明办还在全省农村普遍组织开展了“树文明新风、刹送礼歪风”活动。在开展这项活动中,一些地方组织农民成立红白理事会、在村里建立道德公示牌,引导农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为切实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吉林省一些市、州还组织农民按照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开展了“道德评议”活动。这些宣传教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二)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吉林省在农村普遍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评比方法和激励机制。在“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中,各地分别把农民勤劳致富、科技文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表现量化为十颗文明星,经评比,挂光荣牌表彰。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挂上十星光荣牌的农民感到十分光荣。同时,少一颗或几颗星的农民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门上挂几颗文明星成为农户富裕程度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有的农村女青年找对象都要看对方家里挂的是几颗星。经过全省农村党组织的努力工作,吉林省9000多个农村行政村中,96%以上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这项活动在弘扬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新风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成为新形势下教育农民的重要渠道。(三)开展村屯环境整治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善。吉林省始终把开展村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深入开展好这项工作,全省各地广泛开展了以“净起来、好起来、美起来”为目标的综合整治活动,改水改厕、修路通沟,大力治理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禽畜乱放、私搭乱建等“五乱”现象。特别是中央文明办在全国组织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以来,吉林省将村屯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在充分动员农村和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善村屯环境的同时,各级政府加大财力投入,扶持农村和农民建房修路、改水改厕、绿化美化、整治环境,使吉林省农村村屯环境大幅度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吉林省已出现了一大批净、绿、美的新农村,1506.2万农村人口在改水中受益,占农村总人口的98.13%;272.99万个农户用上了无公害、无污染、无泄漏的卫生厕所,占农户总数的66.69%。(四)开展农村文明村镇连片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整合和文明发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和重点,吉林省多年来一直坚持常抓不懈,取得了很大成效。目前,全省已有全国文明县城3个,全国文明村镇15个、先进村镇30个,全省文明村镇58个、先进村镇86个,市(州)、县(市、区)级文明村镇6000多个。为推动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深入开展,使散落在各地的一个个文明村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吉林省扎实深入地开展了农村文明村镇连片创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磐石市开展的创建农村文明小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快速发展;省文明办指导通化、白山、延边3个市(州)共同规划了“长白山革命老区文明走廊”连片创建活动,使长白山区地域文化得到繁荣。这些文明小城镇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村区域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五)开展“一推双带”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中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2003年以来,吉林省创造性地在全省农村开展了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一推双带”活动。省委常委会连续4年将这项活动纳入工作要点。2006年,省政府又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纲要。为切实开展好这项活动,省里组织开展了能人带动、城乡共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4项活动作为支撑。同时,在全省上下建立了开展“一推双带”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并将这一活动列为省委督查室的督查项目。开展“一推双带”活动5年来,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700多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270多亿元。很多农民通过转移培训和在转移过程中经受城市文明熏陶,学到了文化和技能,开阔了眼界,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充分肯定并积极推介了吉林省开展这项活动的做法。(六)实施农村文化设施帮扶工程,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吉林省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吉林省重点开展了扶持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活动。近年来,吉林省争取中央文明办扶持新建了20个乡镇宣传文化站、4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2003年以来,省文明办还在全省农村开展了扶持百乡镇宣传文化站建设活动,每年投资100万元,扶持20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建设,5年共扶持了100个乡镇。2008年,省文明办在全省农村实施了“文明大喇叭”工程,共投资100万元,扶持200个行政村安装了无线“大喇叭”。这些文化场所和设施逐渐成为了农村文化传播基地、科技培训基地、农民群众业余活动基地。(七)开展城乡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吉林省在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涌现了一大批城市文明单位。这些城市文明单位领导班子力量强、人员文明素质高、有经济实力。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城市文明单位的作用,以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吉林省广泛组织开展了城市文明单位与农村行政村结对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参与共建的城市文明单位积极创造条件,从人、财、物上支持和帮助共建村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有的城市文明单位还积极支持共建村改善环境,发展经济,转移富余劳动力等。在各级文明办的努力下,目前,全省已结成5000多个城乡共建对子,结对率占全省行政村的50%以上,城市文明单位参与率达80%以上。这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二、基本经验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经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受到农民群众的真诚拥护。(二)以人为本,多办实事。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农民需求,提高农民素质上。只有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深深地植根于群众之中,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三)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重实际、求实效,把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高兴满意。只有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动力、有活力,能深入,有成效。(四)持之以恒,细致具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只有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不断推向新高度,跃上新水平。(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吉林省东西部差别很大,条件不同,环境各异。要坚持从各自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只有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各方面大力支持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三、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经过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努力工作,吉林省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但仍有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认识问题。部分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部分基层干部片面地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就能搞好。还有的认为,只有等经济状况改善后,才具备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条件。还有一些行政部门领导干部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委部门的事,缺乏责任意识。有的县(市、区)和乡镇消极等待上级的扶持,没有形成全社会投入、全民参与的氛围。还有一些基层干部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简单地理解为修路、植树、栽花,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环境治理,轻思想建设,忽视了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二)机制问题。由于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对精神文明建设不重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仍然突出,部分领导干部热衷经济发展的指标和速度,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主要表现为,“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机构和队伍弱化,一些市(州)、县(市、区)专职精神文明干部只有二三人,很多乡镇党委宣传委员身兼数职,计生、统战、综治、后勤等都要兼顾,无法专心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有的乡镇党委宣传委员没经过上岗前培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不清楚、工作方法不懂。(三)载体问题。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对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从单纯的兴趣爱好向多元化转变。但由于一些地方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陈旧、载体简单,无法满足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多元文化和精神需求,即使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不高。一些农村干部不适应当前农民分散劳动生产的新形势,沿袭传统的开会、作报告思想教育方法,导致会难开、思想教育内容农民难接受,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效果。(四)投入问题。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建设需要投入。一是文化设施建设需要投入,二是文化活动需要投入。目前吉林省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不成比例,特别是对农村投入明显不足,制约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与城市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经费、设施差、活动少的问题相当突出。文化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由于没有经费维护和管理,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活动,很多处于闲置或废弃状态;文化活动方面,很多地方由于缺少经费,常年无法开展活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吉林省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为目标,以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文明新风、整治脏乱环境、建立服务体系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一)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新农民。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致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制、勇创新的新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要在农村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要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村镇宣传栏、村广播大喇叭等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和民主法制知识。要广泛开展对农民的文化、卫生和致富信息服务,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创业技能培训,努力促进农民文明素质提高。(二)加强文明素质教育,积极树立新风尚。要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广泛推动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开展“三讲一树”活动,大力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医疗卫生和健康知识,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信用户”、“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评比等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要运用好传统节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通过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引导农民自我约束和管理。要运用法律法规、乡规民约遏制不文明行为。(三)加强村容村貌整治,科学建设新环境。要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着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结合村镇建设规划,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解决农民环境卫生“五乱”问题。加快农村交通、水利、通讯、电力、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不断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四)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支持乡镇文化站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建设。努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等工程,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继续开展好“三下乡”、农民汇演等活动。要积极支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兴办农村的文化产业。(五)加强城乡共建文明,促进农村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组织城市文明单位与农村行政村结对共建,以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充分利用城市文明单位的各种优势,支援农村建设公共设施、改善文化条件、治理村容村貌、开展科技培训,帮助农村发展。力争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文明单位参与城乡共建活动的比率达到90%以上,使全省70%以上的农村行政村都有城市文明单位与之结对共建。(六)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农村文明创建。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乡(镇)主要领导要负总责,把农村文明创建当做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要紧密联系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果。要提高对农村文明创建工作的认识,强化运行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以及考核激励机制,及时修订完善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小城镇的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文明村镇测评体系,使农村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关于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中实施“三个载体”活动的调研报告

■吉林省通化市文明办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幅员面积15607平方公里,辖7个县(市、区)、78个乡镇、984个行政村,总人口227万,其中农业人口122.2万,占总人口的50%以上。近年来,通化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到2010年底全市有825个行政村基本做到村屯绿化、道路边沟硬化、门栅墙整齐化、主街亮化、院落屋内净化、保洁制度化,有文化活动场所、有文化人才队伍、有新型农民和道德模范典型的“六化四有”,占全市行政村的8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672元,增长到2010年的6152元,7年增长134%。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通化市近10年来坚持不懈地以“三个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实施“三个载体”,使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深入发展

10年来,通化市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主题,通过实施“三个载体”活动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连成一条线,不断推向深入。

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2002年初通化市文明办在全市农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7个县(市、区)抓了14个试点村,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论证,决定把改善农村环境确定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突破口,提出了“从2003年开始,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农村环境面貌实现较大变化”的奋斗目标,开始实施了为期3年的以改善农村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即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经过3年的努力,到2005年底,全市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预期目标。

为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6年到2010年在全市农村实施为期5年的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主要内容的“清洁文明工程”。到2010年底全市农村环境面貌、乡风文明建设实现了新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2010年12月,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在对“清洁文明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又提出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市农村实施“清洁文明提升工程”,争取到2015年全市有80%以上的村达到“清洁文明提升工程”验收标准,把全市农村清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拉开了第三轮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大幕。

通过这“三个载体”活动,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农村的中心工作紧紧结合在一起,使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既代表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迫切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中心、推动中心的生命力所在,使通化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在巩固成果的同时,更有新的发展和新的提高。

二、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

十年来,通化市围绕“三个载体”活动,形成一整套工作机制,从而确保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一)坚持“三抓”,落实“四同”。从2002年到2011年,通化市委主要领导换了3人,政府主要领导换了4人,常委宣传部长换了3人,不管领导怎么换,抓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力度只增不减。市委书记、市长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经常深入村屯调研指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对年度或阶段性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亲自讲评总结、亲自布署安排,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以“五项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思路,有力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包保抓、部门领导重点抓、镇村领导主动抓的“五抓”领导体系。明确规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为牵头部门,负责总协调,在抓好总体方案的制定、定期组织督促检查、总结经验、搞好宣传、组织开展城乡共建活动的同时,侧重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市爱卫办重点负责指导农村治理“五乱”,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抓好改水改厕工作;市农办、市新村办重点负责指导各地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组织市直部门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加强对农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指导,组织开展好全市性的农村文体活动;市妇联、团市委重点负责组织农村妇女、青少年开展“美在农家院”活动、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村相关业务的帮助指导。市里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工作调度、一次集中检查,年底组织验收。各级党委政府都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表彰奖励,严格落实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同农村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评比、一同奖励的“四同”工作要求。(二)广泛宣传,科学安排。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以及农村文化室、广播站、板报、宣传栏、墙体文化、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出动宣传车、制作标语牌、举办讲座、办培训班、演讲、文艺创作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使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家喻户晓,广大农民群众在整治农村环境中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通化市还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先后选树通化县赶马河村、集安市复兴村等91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选树市交通运输局、国家税务局等10个积极帮助支持共建村的典型,选树柳河县康乐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永善、辉南县辉发城镇造纸厂厂长刘希有等15个富了不忘乡亲,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的农民企业家等不同类型的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干有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通化市坚持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工作中,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首先下大力搞好规划,既立足当前更考虑长远。在整治中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动群众,量力而行;全面启动,分期达标;先急后缓,注重实效;综合整治,整体升位;以点带面,连片创建;建管并重,制度先行的原则。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是农民群众,目的也是为了农民群众,明确要求一定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决不能搞乱摊派、一刀切、强迫命令、形式主义、盲目建设、重复浪费、破坏环境等。一定要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各单位要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任务,确定标准。(三)抓住重点,解决难点。通化市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突破口,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突出抓好4个环节。一是抓好规划建设。从整治活动开始,他们下大力气抓好全市984个行政村、78个乡镇规划建设,规划要有正规的设计单位绘制,并上墙公示,不断强化规划意识,用规划规范整治活动。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通化市农村不仅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部分村还实现了屯屯、户户通水泥路;三分之二以上的村实现了边沟硬化,围墙、栅栏、门楼、门桥整齐美观,安上了路灯;修建了文体活动广场、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三是加强管理。用通化人的话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可见通化人对抓好管理的重视程度,他们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加强环境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落实专(兼)职保洁员,及时补充保洁工具,发动群众,从自己做起,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邻、四邻带全村,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共管,把用制度规章管和群众自发管结合起来,使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四是切实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了解决乡风文明建设摸不着、看不见、缺少抓手的问题,通化市总结出以文化活动宣传和推广乡风文明,以教育培训普及和提高乡风文明,以“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推动和促进乡风文明,以新型农民和道德模范典型带动和引领乡风文明,以创建文明村镇深化和推进乡风文明,使乡风文明摸得着、看得见,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全市乡风文明建设逢勃开展。

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整治农村环境、建设文明乡风,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资金,尤其是像通化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通化摸索了一套自己的办法,概括起来就是“九个一点”的办法,即财政出一点,向上级申请一点,共建单位、各级包保部门支援一点,项目带动一点,乡镇、村集体收入投一点,农民出工省一点,精打细算节一点,“能人”贡献一点,优惠政策减一点等办法,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投入,特别是抓住中央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和惠农政策倾斜力度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10年来,全市共投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资金和各种物资折合人民币30多亿元,清理“五乱”、“三小五堆”200多万处,清理河道、边沟1000多万延长米,村主要干道及巷路两侧绿化美化2.1万公里,乡(镇)、村绿化美化2.4亿平方米,整建垃圾点、垃圾箱、垃圾场1万多个,改厕10多万座,建沼气池1万多个;硬化村内道路2848.6公里,硬化边沟765.38万延长米,修围墙165万延长米;安装村内路灯1万多盏;教育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修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613个、农村文化活动室886个,建农家书屋973个,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三、几点体会

总结通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4点深刻感受。(一)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在持续不懈的努力中求作为。通化市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时间里围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先后开展了“三个载体”活动,通过这“三个载体”活动,把10年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连成了一条线,而且这“三个载体”,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从以环境整治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到以整治环境与提高文明素质相结合的“清洁文明工程”,再到进一步全面提升的“清洁文明提升工程”,反映出通化市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仅坚持10年不动摇,更是不断地向深入发展。10年领导换了几届,可他们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仅持续地抓下去,而且是围绕着一条主线不断地深化,这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所以他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也就不足为怪。(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在推动中心工作中求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农村的最大主题,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实践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的大发展,并通过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化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实践。他们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推动新农村建设,从而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予鲜明的时代主题,所以通化的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出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的喜人局面,也在情理之中。(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在创新载体中求突破。通化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载体,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变成为“摸得着、看得见”,有具体“抓手”的工作。从大的载体上,他们提出了“环境综合整治”、“清洁文明工程”、“清洁文明提升工程”。通过这些载体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从具体的工作环节上,他们又有一些易行、管用的小载体。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们总结出“九个一点”的办法,通过“九个一点”每年解决3亿多的资金和物质,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个不少的数目,也说明这“九个一点”的办法实惠、管用。如何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各地都有自己的实践,通化通过“五项活动”,解决了抓乡风文明建设缺“抓手”的问题,把乡风文明建设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务虚”成为了“务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乡风文明建设。近年来,通化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基本做到村村都有文化活动广场、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村文艺汇演常态多样,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民间“小剧团”、“文化大院”等,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陶冶农民情操,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求成效。通化在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势,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脏乱差,是过去农村的通病,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更多,农村的环境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通化把改善农村环境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突破口,坚持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农民的素质不仅决定着农民的自身利益,更决定着农村的现在和未来,提高农民素质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通化市通过“五项活动”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像这样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农民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关于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情况的调查报告

■黑龙江省文明办

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关怀和支持下,黑龙江省于2009年7月启动了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文明示范村建设工作,亲自提要求、作批示,搞调研、抓典型,2009年10月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文明示范村建设现场会。近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集中座谈等方式,对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进行深入调查。总体来说,文明示范村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快节奏推进,强力度管理、聚资金投入,呈现出特色鲜明、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为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索了新路,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做出应有贡献。

一、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逐步拓展深化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文明示范村建设工作,其组织机构、成员单位、示范村建设数量逐步增加,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引领作用更加明显。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大体经历3个阶段。(一)第一阶段:2009年7月至12月,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启动推进阶段。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来黑龙江省视察时的指示精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启动了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建设20个高标准文明示范村。省里成立了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明办、省农开办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明办。这一时期,四部门联合推进20个文明示范村建设。(二)第二阶段: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和农业科技助推新农村示范工程一体推进阶段。2009年9月农业部支持黑龙江省启动了农业科技助推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建设15个科技助推新农村示范村。2009年12月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和农业科技助推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一体推进。对省内,将文明示范村和农业科技助推新农村示范村更名为新农村省级重点示范村,在全省建设35个重点示范村。省里成立了省级重点示范村领导小组,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农委、省文明办、省农开办组成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文明办。这一时期,五部门联合推进35个文明示范村建设。(三)第三阶段:2010年10月至今,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深入推进拓展延伸阶段。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在抓好35个重点示范村建设的同时,采取先建后选、以奖代投的方式,在非重点示范村中确定一批新的重点示范村,探索建设模式,在更大范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广依安丰林模式(撤屯并村建设农村社区的做法),把依安县依龙镇确定为全省整镇推进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示范镇,以“六化”为目标,推进依龙镇新型社区建设,为全省树样板,做标杆。这一时期,五部门联合推进“35+1”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

二、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实施近两年来,初步探索了文明村建设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一)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1.现代农业发展强劲。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大型农业机械1889台套,新打机电井347眼,开挖沟渠192.3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817.5万斤。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密山湖沿村农民旅游收入、东宁县柞木村农民黑木耳加工收入分别占70%,打造一批农业、旅游、副业、科技、工业特色村。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35个村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9户,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佳木斯郊区敖其村农民种植、畜牧、旅游和打工收入占比为4321,农业结构呈现良好的态势。

2.村容村貌变化喜人。基础设施快速升级。修路330条、498公里,有12个村的电话、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有14个村内置厕所达100%。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改造泥草房3541间,建设农民新居4631间,砖瓦化率提高15.5%。建设农村能源项目16个,受益农民5万多人。公共环境明显美化。造林绿化近3万亩,实现林木覆盖、乔灌点缀,人在村中,村在林中,绿化率达100%。

3.公益事业配套推进。建设标准化小学15所,建设规范化卫生所47个,各村基本做到拥有“一站”(综合文化站)、“一屋”(农家书屋)、“一室”(会议室)、“一广场”(文化休闲广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9%,五保户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建设社区服务中心12处。

4.精神文明提档升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达到100%。森工双峰林场、尚志市元宝村、漠河县北极村、佳木斯郊区敖其村等还建起展览馆、电视剧摄制基地、文博馆、文学馆、村史馆等,成为传播龙江冰雪文化、森林文化、界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中心。哈尔滨市道外区红光村等16个村确立了农民自已的文化节或民俗节。建成国家级文明村6个、省级文明村13个、文明户6910户,分别占重点示范村总数的17%、38%和41.8%。

5.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9年,35个重点示范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403元,同比增长16.5%;村级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4亿元,货币资产总额8668万余元,同比增长27.7%和25.4%。目前,重点示范村实施项目280个,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二)初步探索了文明村建设新的路径

1.产业发展上,形成了农业带动型、工业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副业带动型和旅游带动型5种类型。比如,哈尔滨市呼兰区沈八村通过组建现代农机合作社,实行规模经营,形成绿色农业产业。哈尔滨市道外区红光村以锅炉企业立村,工业强村。尚志市长营村成立哈尔滨长营水稻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建长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集科研、实验、示范、推广、生产于一体的产业化基地。东宁县柞木村黑木耳产业规模达到700万袋,仅黑木耳一项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568元。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新村打民俗牌,走旅游路。

2.村屯建设上,形成了旧村整体改造、整村异地新建、中心村吸纳自然屯、以镇带村、场村共建5种模式。比如,北安市建民村旧村整体改造建设10栋20户民房。北安市东丰村异地辟建新村。依安县丰林村建中心村不仅吸纳了自身的5个自然屯,还吸纳了周边村屯。七台河市红光村以镇带村。五常富胜村以农促企,以企带村,建成农民别墅80栋。

3.公共服务上,形成了产业兴村带动、合作开发共享、争取外部援助和城乡设施共享4条路子。比如,甘南兴十四村建立现代科技园区带动产业发展实现村民“十项全免”。宁安石岩村场县合作共建医院学校。拜泉整洁村吸纳外援建起“寄宿制学校”。北安东丰村水、电、取暖全部和城镇一体。

4.文明创建上,形成了自建、共建、联建3种模式。比如,齐齐哈尔铁锋区查罕诺村一村如一人,成为“十无村”。五常富胜村开展村企共建。漠河县北极村驻村单位联创区域文明。

5.融资机制上,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共同实践,形成了划拨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支农资金、借助金融资金、吸纳社会资金、整合农民资金多元融资模式。比如,绥棱县通过重点示范村专项补助200万元、省财政帮助协调517万元、县财政投入1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00万元、引进社会资金150万元、村集体自筹90万元、农民自筹460万元,完成大兴村中低产田改造和25栋农民新居、120平方米超市、黑木耳生产基地等项目。庆安、依安通过享受国家土地复垦补贴政策,推进曙光村和丰林村建设。

三、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的基本做法

在启动和推进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4个做法:(一)确定标准。首先明确了选树标准。以班子坚强有力、村民素质较高、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为基本条件,遵循区域分布合理、辐射作用突出、便于指导推进的思路,侧重经济状况、人口规模、产业类型和推进方式,通过逐级推荐、优中选优和以奖代投、先建后选,确定了35个文明示范村。目前,35个文明示范村中,经济基础分好中差,村型分大中小,主导产业分农业、工业、科技、副业和旅游5种,推进方式分村企共建、整体改造等15种。其次明确了建村标准。着眼于示范引领、探索规律,确定了文明示范村建设“六化”目标,即农业生产现代化、公益事业配套化、村屯建设园林化、村风民俗文明化、村务管理民主化和农民生活小康化,确定六类50个指标,形成量化指标体系。科学选村、科学建村为文明示范村树样板、趟路子奠定了基础。(二)逐村规划。围绕“六化”目标,结合各村区位优势、产业状况、自然因素等,实行“一村一策”,逐村规划,做到“六个明确”,即明确指导思想、责任主体、规划区域、主要内容、重点项目、完成时限。根据各村建设定位,严格筛选、审核项目,严把规划“四关”,即相关县(市、区)政府把好规划起草关,推进组组织专家论证把好规划审核关,领导小组办公室核稿把好规划完善关,领导小组成员会签把好规划审批关。同时,坚持镇村同址,一体规划,以镇为主。文明示范村建设做到规划先行,规划科学。(三)扎实推进。借助有利时机、汇聚各方力量,全力快速推进文明示范村建设。实施现场办公。省领导多次深入文明示范村调研,分片召开县委书记示范村建设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分5组,包片深入各村现场办公50余次,督办落实省领导指示精神,推动了产业发展、村屯环境、文化建设、多元融资、管理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实施驻村帮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43位同志组成16个帮建推进组,一组包一至两个村,一包两年,确保建设任务达标。召开3次推进组工作会议,各组驻村推进,促进了各项任务落实。实施定期督查。委托省城调总队对各重点示范村领导重视程度、工作推进情况、项目建设成果、文明创建活动和宣传报道效果进行全面测评。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基层抽调10位同志,分4个组逐村督查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加快了工程建设速度。实施媒体助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和省电视台、省新闻图片社联合深入35个村拍摄专题片、组织图片展、举办“县委书记示范村建设网上谈”,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文明示范村建设工作形成大干快上、你追我赶的喜人景象。(四)强化管理。推行建设工程项目化管理。根据各村实际,把建设任务分解为生产类、公益类和文化类等若干项目,生产类项目边规划边推进,公益类项目随之跟进,文化类项目同步考虑,通过项目管理严格按时令季节推进。推行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金公示制、物资设备政府采购制、工程监理制、建后管护制。推行建设资金封闭化管理。制订下发《文明示范村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筹集及使用、申报及确定、拨付及核算和项目建设及管理等,由省财政厅统筹项目资金,通过财政部门逐级划拨,严格执行资金封闭运行,确保资金拨付使用、监督到位。

四、当前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文明示范村建设工作取得一些成果,但比照“六化”建设目标,相比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不”:(一)发展不平衡。从基础设施看,35个村有6个村砖瓦化率不到85%;有线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内置厕所率、砖瓦化率、绿化率、清洁能源使用率中,有25个村70项没有达标。从推进速度看,建设项目进展和整村推进情况有快有慢。客观上有经济基础、不同类型、区位差异之外,很重要的是与重视程度、推进力度直接相关。从“六化”发展看,有重生产发展轻文明建设的倾向,个别的村存在盲目贪大、脱离实际,建设标准低、重复建设的现象。(二)村级财力不够强。35个村集体可经营资源有耕地、整合出来的宅基地、林地、水面、草场、河套、渔塘、湿地、农机合作社等,只有9个村有工业企业。集体收益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耕地、林地等发包经营费和企业创利。村集体年直接收益不多,35个村年收益超100万的12个,50万~100万的4个村,20万~50万的6个村,20万以下的10个村。“缺企业、缺资产、缺资金”的现象比较普遍。据测算,规模在2000人左右的村一年仅用于基础设施维护的支出大约在20万左右。有三分之一以上村公益事业、公共服务项目建成以后后续管理乏力,自我完善就更无从谈起。(三)配套机制不健全。各地各部门帮建直接投入资金、物资等简单扶持的比较多,运用互利共赢市场化帮建机制的比较少;形成大批新的资产和设施后,个别村增量资产产权不清,主体缺位。尤其是道路、绿化、亮化、文体设施等公益项目,本身不产生效益,普遍缺乏维护专项资金保障,就会损毁、荒废,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生活。

五、深入推进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的几点建议

文明示范村建设重在打造模式,探索规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感到,文明示范村建设应在发挥“四性”上下功夫。(一)在发挥文明示范村的示范性上下功夫。建设文明示范村,就要把它建设成带动区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全面进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先行区。要加快“六化”建设,使文明示范村在当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方面做表率。深入总结产业发展、环境建设、扩大公共服务、文明创建和投融资模式,探索新的建设路径和管理模式,确保经验可信可学,模式可行可推。围绕全省新农村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确定一批重点示范村(乡、县),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带和示范区。(二)在保持重点示范村的持久性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基础性、带动性作用,引导农民投资投劳。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方面资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建立以奖代投专项基金,研究制订以奖代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巩固主导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初步建设外力援建、内力匹配、几级财政投资、村集体投资、农民主体个人投资格局。文明示范村建设是否可持续,生产力是硬道理,产业是强支撑,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是文明示范村保持生机活力的可靠基础。重点要抓“一化三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探索推广“公司+基地+市场+农户”等各种“公司+农户”模式,推进重点示范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依靠农村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户籍制度改革等制度创新作保障,不断巩固重点示范村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依托资源、技术、市场,通过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带动分散农户与市场有效衔接,突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制约,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集体综合发展能力。大力开发村屯可经营资源,挖掘潜在资源,涵养可续资源,通过招商引资、争取政策,把资源变成资产,运营经营性资产融通资金直至进行资本运作,创造集体财富,增强村屯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在打造文明示范村的先进性上下功夫。坚持育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重点示范村建设全过程,通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教育农民,培育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树新风的新型农民。要不断丰富载体,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带动互动作用,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集市、文化广场创建活动、“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文化活动,促进乡风文明的养成。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乡土文化,加大产品供给,壮大文化队伍,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实施村屯清洁工程,消灭环境卫生死角死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引导农民改变生活方式,养成卫生习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四)在增强文明示范村的创造性上下功夫。创新是文明示范村永保先进性的动力源泉。要推广本地成功经验。比如嘉荫县实施财政专项补贴整治村屯环境、绥棱县倒排顺序转化升级、庆安县引凤还巢能人战略、依安县区域中心村建设等成功经验,推动重点示范村“六化”建设创新发展。要借鉴外地经验。比如成都城乡一体化建设、贵州省新民居建设、海南省生态文明村建设等成功经验,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项目运营机制、后续管理机制、奖励考评机制上求突破。要学习城市经验。坚持建管并重,尝试推行精细化、标准化、数字化、人性化管理,采用先进管理手段,把文明示范村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关于黑龙江省开展场县共建活动的调查报告

■黑龙江省文明办黑龙江农垦总局

黑龙江省有13个市128个县(市、区)。黑龙江垦区有农场113个,分布在12个市74个县(市、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2006年以来,地方和农垦精心组织共建活动,共建层次不断提升,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宽,成效已经显现,农垦带动地方、地方支持农垦、城乡共创、区域一体发展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探索了一条农垦带动、龙头辐射、科技助推、城镇吸纳具有龙江特色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路。

一、场县共建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场县共建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创举,它通过农垦运用先进农业机械为农场周边县乡农民代耕、代种、代收,拓展为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和基地、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群众文化、基层党建共建联建,推广现代农业理念、现代管理方式、现代组织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垦、地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方面互利双赢,区域文明一体发展。回顾场县共建的发展历程,场县共建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一)2002年至2006年11月,自发共建阶段。农民对种地的标准及科技含量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渴望大机械作业。农场拥有先进的机械,作业标准化高,而且每个生产周期农机有30%左右的闲余时间。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成为场镇双方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共同需求。一部分农场和一部分县乡通过农垦农机跨区作业开展合作共建。共建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有的地方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活动方面开展合作共建。(二)2006年11月至2007年底,试点深化阶段。落实省政府《关于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黑政发[2006]89号),农垦总局和地方重点在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了场县共建。通过向农村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通过整合品牌、资产重组、相互参股等方式,促进垦区与地方企业联合,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运用合同契约、股份合作等方式,将垦区企业与农村原料基地联结起来,带动广大农民进入市场。探索垦区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联合建设、经营和管理机制,使垦区城镇建设、社区建设和农村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垦区基础教育力量雄厚的优势,带动农村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发挥垦区医疗卫生设施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面向农村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进一步繁荣北大荒文化,强化垦区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功能,在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省政府确定九三农管局和嫩江县为省城乡共建试点单位,全省召开场县共建电视电话会议和九三分局嫩江县全省场县共建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省有27个农场和27个县乡开展合作共建。场县共建由工业向农业延伸,由资产向资本延伸,由经济向社会延伸。(三)2008年至今,整体提升阶段。省委、省政府把场县共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抓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场县共建。代耕服务实现由单项代耕向全程代耕、由小规模代耕向整村代耕,由代耕服务向土地承租经营推进。探索场乡共建农机服务合作组织、股份合作农场,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代耕和承租为载体,把垦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移植到农村,提高农村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以垦区科技示范园区为阵地,面向周边农村开展科技示范服务。发挥垦区广播电视宣传优势,为地方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种田能力。场县共建从自发到有组织地推进,从局部到整体地推进,从单项到全方位地推进,已经成为提高农民素质和提高农村公共文明程度的有利抓手,成为推动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场县共建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深刻变化

黑龙江垦区和地方的共建活动已覆盖71个农场,10个市、59个县、121个乡、262个村。广泛开展的场县共建活动给农村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带来重大变革,也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一)农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一是通过场县共建,农垦每年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共建乡村挂职,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开展新品种新科技培训和专题讲座,组织科技之冬和科普大集,已向地方推广五大作物高产栽培模式461万亩,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306项,每年垦区6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700公里科技示范带培训农民百万人次,农民的科技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二是通过场县共建,农村推行农垦“六统一”(统一轮作、耕作、培肥、栽培、植保、供种)的耕作模式,场县共同规划基础设施、共同改造环境、共同培植产业基地、共同开辟产品市场,已有180万农户进入垦区产业化体系,农民的合作精神进一步增强。三是通过共建,垦区把标准化耕作规程、标准化饲养技术、标准化服务和建立产品营销利益联结机制,每年有85万农户在垦区实训基地学习,农民的诚信守规意识进一步增强。(二)农村公共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一是区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场县通过打通“断头路”、开展植树造林、改造泥草房,65%以上毗邻场县公路实现硬化、森林覆盖率达到18.2%、城镇化率达72.3%。二是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双方开展群众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遏制。双方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保护自然资源,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平衡。区域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双方确定互为定点医院89所,共建29所医院,垦区医院累计接纳地方就医达71万人次。双方取消学生入学户籍限制,享受本地区学生的同等待遇,11.2万人次学生受益。农民逐步养成了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环境、讲究科学、重视教育、热爱学习、倡导节俭、崇尚文明的风尚已经形成。三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通过共建,垦区162个俱乐部、576个图书馆、800余个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场所、4369个标准体育活动场地,全部向农村开放,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场县广播、电视、通讯、信息传媒覆盖率达到100%。双方共同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垦区一年中组织科技卫生文化下乡活动120多次,演出3000余次,放映电影500余场,为农民送科技资料及图书资料4.5万册。牡丹江分局北大荒纪念碑园区和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接待周边县乡数百万人次接受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文化教育,10个文化中心和15个文化广场吸引了周边农民积极参与农场组织的各种社区文化活动,做到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日日有秧歌,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村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通过推进以弘扬北大荒精神为主题的“先锋工程”,场村基层支部成为农民代耕服务的先锋、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先锋、带头致富的先锋、社会事业建设服务的先锋、小城镇建设带动的先锋。通过建立“三个代表”责任区、“学、帮、带”活动、印发党员科技人员服务卡、建立“五员、五事”工作制等,农民党员和农场党员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明显增强,有70余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场县共建工作先进个人。通过开展党建工作理论研讨和党员电教片评比活动,互评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的风气更浓了。(三)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土地集约化经营跃上新水平。垦区发挥农机优势,提高农村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动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5年来垦区累计组建农机作业服务站183个,完成农机代耕、代种、代收作业9846万亩,完成航化作业面积59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93万亩,良种利用率达到98%。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跃上新水平。垦区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围绕粮食加工、薯类加工、肉类加工、乳品制造、亚麻纺织等优势产业,与地方共同打造区域经济产业链,提升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竞争能力,拉动全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吸纳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龙头企业拉动地方种植基地面积9800万亩。与此同时,地方支持农垦,垦区去年实现生产总值665亿元,5年平均增速16%。5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667亿公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5年累计提供优质畜产品811.2万吨,垦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

三、推进场县共建活动的主要做法(一)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合作机制,做好互联大文章。垦区与地方立足全省大局,积极打破行政界限,创新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场县共建进程。一是组织联建,完善领导体制。总局党委把场县共建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了“带动农村发展、打造影子垦区”的发展战略。与垦区毗邻的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场县共建作为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区域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垦区各局场与地方各市县乡层层对接,逐级联合成立场县合作共建领导小组,商定实施方案,并把场县合作共建工作纳入双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同表彰,形成了垦地“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提高”的工作格局。二是战略联合,搭建共建平台。近年来,在垦地双方共同努力下,共建层次不断提高,由过去的单项目共建向宽领域、全范围共建升级。垦区先后与黑河、鹤岗、绥化、鸡西、双鸭山、佳木斯等地市签署战略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着力推进区域内基础共建、项目统筹、产业对接、旅游连线,构筑良性互动、竞争有序、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2010年,垦地对接单位达403个,签订合作协议方案142个。三是工作联动,创新交流机制。为确保场县共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实施联席会议制度,按季、按月专题研究场县共建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实施合力推进制度,行政上分,工作上合,协作抓共建,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实施人才交流制度,突出抓好干部流动,努力实现区域内人才资源共享。2010年,垦区干部到地方县乡挂职76人,县乡到农场、管理区任职38人。(二)围绕关键领域,发挥示范作用,做好引领大文章。与地方相比,垦区在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具备特殊优势。为发挥示范作用,着力抓好5方面工作。一是农机作业带动。发挥垦区机械力量强、生产技术优、作业标准高的优势,以农机跨区作业为突破口,通过与地方共同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扩大“三代”规模,提高地方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目前,垦区已累计投资4.7亿元,与地方共同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组织94个。2010年,完成农机“三代”作业3214万亩,实现农垦职工增收3.7亿元,农民增收9亿元。二是龙头企业拉动。依托“米、面、油、乳、肉、商”等十大重点龙头企业,与地方共同打造区域经济产业链,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吸纳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垦区各级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村种植基地3000多万亩,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0万人,垦地共建工业园区18个,有180万户农民纳入垦地共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三是畜牧产业牵动。发挥畜牧防疫检疫、良种繁育、标准化和集约化养殖优势,通过联防互动、典型示范、实地培训等多种方式,共同打造全省安全畜牧产品生产基地和无规定疫病区。2010年,各管理局、农场累计为农村防疫服务达87万头;垦地共建畜牧养殖小区42个,牵动周边养殖奶牛16万头、肉牛30万头、生猪140万头。四是基础设施联动。与地方共同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推进区域重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2010年,垦地共建通乡通村公路415公里,堤防54.5公里,灌区30万亩,农田排水工程270公里。特别是推进双山、裴德两个场镇共建试点工程。(三)立足资源共享,统筹一体发展,做好服务大文章。垦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加强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是统筹一体发展,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农村扩展。充分发挥垦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优势,通过在地方设立服务分支机构,与地方共建科技示范园区,培养地方科技示范户等方式,扩大对农村服务范围,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2010年,垦区在地方销售良种7万吨,开展农业保险2000万亩,提供航化作业122万亩,建立科技示范园区128个,示范培训农民13万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9274户。二是立足资源共享,抓好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一方面,垦区利用小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优势,与地方共建城镇道路、排水、供热、环卫等工程。目前,65%以上的毗邻场县或交叉小城镇基础设施实现了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垦区还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积极与地方开展共建。2010年,垦区与地方共建学校27所,互免借读费就近入学学校124所,共建医院29所,互为医保定点医院89所,240处农场文体设施向农村开放。三是突破行政界限,抓好党建载体服务向农村延伸。垦区广大党员在“北大荒先锋工程”活动中,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划界限,把周边农村纳入服务范围。垦区各级党组织以“致富联合体”为载体,在农村组建跨区致富联合体131个,通过发展规模种植和畜牧养殖,带领区域农民共同致富。各管理局以“党员服务区”为平台,与周边农村共建服务区240个,为贫困村民提供技术、资金和营销方面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帮带效果。

四、场县共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场县共建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些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解决。从调研看,当前场县共建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一方面,东西部场县共建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农垦东部与西部分局在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差异很大,农垦西部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等分局,相对来说资源较少、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农场对当地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个别场县在共建工作中存在重生产发展轻精神文明、重公共设施建设轻阵地作用发挥的现象。

二是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农垦和地方成立的共建组织机构大多是临时机构,一些机构存在配置不强、力量薄弱等问题,职能发挥还不到位。在农垦和地方的沟通上,有的地方协商内容还往往停留在一事一议上,缺乏通盘谋划和长远打算。领导层面沟通比较紧密,并达成合作意向,但双方职能部门之间的对接还不能及时到位,存在“冷处理”现象。特别是场县共建还没有形成长效投入的积累机制。垦区不具备财政职能,没有税收增长收益,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将对场县共建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制约垦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

三是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垦区条件好,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共享不共建的现象在个别农村仍然存在。农民思想还不够解放,土地分散经营与大机械作业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场县共建的发展。进入小城镇居住的部分农民,还存在乱倒、乱扔、乱行等不文明行为,还没有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二)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推进场县共建活动中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共建项目统筹规划。立足场县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统筹规划共建项目,与地方农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共建,在引领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立足加快薄弱区域工作突破,集中力量推进西部场县共建活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发展畜牧业、特色种植、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园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立足培育新型农民,加大精神文明创建项目建设,帮助农村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一支热爱农民服务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组织农民开展科技文化和文明礼仪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企业文化与乡村文化相互交融。

二是加强工作推进机制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场县共建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建立推进场县共建的长效机制,重点推进双方职能部门间的对接合作,将场县共建工作纳入部门重要工作职责。坚持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协商机制,搞好分工协作。成立专项工作推进组,专人负责,重点跟踪,全力推进。把推进场县共建工作绩效作为党委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农场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完善监督考核,兑现奖惩。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同时,应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提高场县共建的市场化程度。充分发挥双方比较优势,统筹兼顾双方利益,选准合作对接点和突破口,在不改变行政体制的前提下,打破所有制、部门和地域界限,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政府要设立专门投入渠道,逐步加大对场县共建投入力度,确保场县共建有序发展。

三是加强活动载体建设。深化垦区各个层面与村屯、农户、农民的共建活动,发挥载体优势,培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化养殖小区等园区带动作用,深化各种园区与一村或多村的共建联建,扩大共建活动由整村向整乡整县推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深化村企共建活动,用北大荒精神和农垦独特的企业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加快农民市民化转化进程;充分发挥共建农机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加大力度转变农民组织方式,引入现代管理模式,增强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党员、科技工作者、现代管理人员的带动作用,深化一对一结对帮建活动,用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致富能力和发展能力。

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江苏省文明办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09年10月至12月,江苏省组织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村千户万人”调研工作。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省文明办和13个省辖市文明办的调查人员走进100多个行政村、召开200多个座谈会,到1000多户农家个别访谈,向村干部、中小学教师、农民等发放16000多份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倾听农村干部、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做法和成效

江苏省现有乡镇1055个、村16876个。截止2009年底,共创成全国文明、先进村镇77个(分别是28个、49个),占全省村镇总数的0.4%;省级文明、先进村镇701个,占全省总数的4%;市级文明村镇1622个,占全省总数的9%;县级文明村镇3899个,占全省总数的21.7%。

近年来,江苏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进程中,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文明进程,在培育新农民、繁荣新文化、倡导新风尚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一)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文明进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鲜明特色和持久动力。

1.统筹规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根据各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逐步有序地从3个方面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建设:一是人的素质。各地十分注重农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逐步形成讲政策、讲法制、讲道德的自律意识,崇尚文明、追求进步的现代理念,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推进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二是人居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地普遍做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全省创建省级卫生镇152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14.4%,其中国家卫生镇75个,创建省级卫生村2942个,占全省村总数16.3%。农村自来水和卫生户厕普及率分别达98.37%和76.9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1.47%。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农村住宅电话入户率达63.1%。三是发展能力。城乡统一发展规划、统一生产力布局、统一建设管理,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功能互补、共同促进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2.加大投入,推进农村实事工程。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为农民兴办“五件实事”(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完成农村改水任务,基本完成农村草危房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调整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减轻农民负担)。2006年起,实施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工程(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2007年底,全省农村基本实现“七通”——村村通电、通水、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公交车、通宽带网。2009年,又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六件实事”工程(农村人才工程、农民健康工程、为民服务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农村环境工程、脱贫攻坚工程)。这些实事工程,有力地提升了农村现代文明程度,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能通过电视、报纸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94.22%的受访者对党在农村现行政策的落实状况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

3.建立机制,促进城乡结对共建。按照省文明委部署,县级以上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与农村行政村广泛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2006年以来,全省已结成近7000个文明共建“对子”,形成了城乡文明创建工作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共建、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集中示范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把普遍号召和重点指导结合起来,把加强外部推动和激发内部活力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了“常下乡”、“常在乡”的工作格局。(二)紧紧围绕培育新农民,努力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江苏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农民的综合素质有了新提升,各地农村出现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

1.制定实施农民教育规划。省委、省政府将农民培训工程列入“十一五”期间为农村办的新五件实事之一,省有关部门每年下发《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方案》。2008年省级财政对农民培训工程投入6000万元,2009年投入8000万元,2010年将投入1亿元。各地各部门立足自身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内容,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从2006年至2009年,全省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40万人。

2.建立健全农民教育体系。依托农业职业学校和省重点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对农民进行网上培训,2008年建立省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站52家。开展农民上网“致富工程”培训。加大多层次、多形式学历教育力度,积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采取省市共建的方式,扶持建立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省级示范培训基地,带动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共同打造劳务品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各地还结合实际,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民学校、远程教育、村镇网站、有线电视、移动短信等形式,不断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

3.丰富拓展农民教育内容。多年来,江苏省各地通过组建巡回宣讲团、举行报告会、“送理论到基层、送党课到支部”等形式,深入农村基层,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江苏省将农村党员干部作为现代农民教育的重点,30多年来,利用农村党员干部冬训,累计培训党员干部6500多万人次,时间长、范围大、效果好,得到中组部、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广泛开展“学科学技术,做现代农民,建文明家园”、“文明育农、科技富农”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农民转变旧思想、树立新观念,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坚持把教育农民与服务农民相结合、提高素质与增加收入相结合,加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普及农业科技信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创业培训,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民经营管理和创业发展的能力,提高农民学习科学知识、适应现代文明、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三)紧紧围绕繁荣新文化,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江苏省把文化惠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事项目和惠民工程,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文化服务下移,在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1.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把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了一批综合性、多功能、有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如期实现“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目标,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文化广场实现全覆盖,初步建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省乡镇文化站站均面积1125平米,各村镇阅报栏、广播电视网、电影放映点及农民学校齐全,逐步形成了覆盖农村各层面的文化阵地网络,为农民群众就近享受文化服务提供了便利。推进农家书香工程,建成农家书屋9341个,使之成为农民读书学习、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和科技致富、学法普法的重要阵地。调查表明,87.09%的受访者知道村有图书室,“经常”去村图书室的有37.58%,“有时”去村图书室的占36.67%。

2.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近3年共送书195.6万册,送戏8159场,送电影34.3万场。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全省进一步实现有线电视、宽带网村村通,促进了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全省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715万户,居全国之首。扶持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调查显示,60.78%的受访者知道“文化大篷车”,44.29%的受访者“经常”看电影。

3.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江苏省各地文化部门突出特色,创新形式,打造品牌,把精彩的文化产品送到老百姓身边,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如南京市文化惠民工程——以“欢乐和谐”、“收获幸福”、“共享华诞”为主题的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活动,苏州市“群星璀璨·2009”文化惠民四大系列活动,无锡市“激情周末”广场文艺,扬州市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镇江市“欢乐农家——文化乡村行”,盐城市“和谐文化到农家”十馆联动下基层文艺巡回演出,姜堰市“激情三水”广场文艺演出,江阴市“幸福进万家·文化欢乐行”,吴江市“区域文化联动”,常熟市虞山镇表彰“藏书千册”家庭、蒋巷村连续10年开展全民读书评比表彰活动,沛县“汉刘邦文化节”等品牌活动,面向农村、面向群众,通过举办公益演出、歌咏朗诵、陈列展览、书画摄影和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农村社会文化氛围。调查显示,48.02%的受访者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感到“丰富”。(四)紧紧围绕形成新风尚,努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年来,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形成了“四个一”即“打造了一批创建品牌、创新了一批创建载体、推出了一批创建典型、带动了一片文明新风”的生动局面。

1.以文明户创建为基础,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文明户创建是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多年来,各地一直着力抓好文明户创建活动,着力在深化拓展、延伸辐射上下功夫,在量上不断积累、在质上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的格局。各地在“文明户”创建过程中,贴近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文明村和文明镇的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调查统计表明,92.84%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文明户创建活动,86.05%的受访者对家庭参评文明户持积极态度。

2.以村规民约为载体,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江苏省各地结合农村实际,牢牢确立农民群众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载体,有力地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从调查情况来看,村规民约是江苏省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在化解农村矛盾、弘扬农村正气、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调查表明,很清楚或了解本村村规民约的受访者占85.84%。在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有了村规民约的约束,不少村民改掉了不良嗜好,改善了家庭关系,促进了家庭和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一些地方的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十分活跃,主动监督、检查,使村规民约能真正发挥作用。调查中,83.99%的受访者表示了解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54.25%认为这些组织能积极发挥作用。93.57%对当前本地农村社会风气表示满意,96.5%对当前社会治安情况表示满意。江苏省东台市392个行政村,村村建有农民道德评议会,共聘请村级评议员3300多名,道德评议会被当地群众称为是“咱们自己的道德法庭”和“实话实说”,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曾专门作出了“东台市以德治村经验很好”的批示,他们的做法曾被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村民道德评议好》新闻纪录片,在全国广大农村播放,产生良好反响。2006年以来,太仓市开展了“百村乡风文明岗”活动,在全市89个行政村、16个农村社区分别设置了“家庭美德”、“邻里和谐”、“计生宣传”、“扫黄禁赌”、“勤劳致富”等15个岗位,鼓励村民自愿认岗,认真履职,兑现奖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以先进典型为引领,大力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多年来,各地农村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新人新事、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文明新风逐步向周边辐射,串点成片,连片成面。在评选活动中,各地十分注重选树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学得到的“凡人善举”、“身边好人”,使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东海县从1989年2月起,坚持月评新人新事,始终坚持“用身边人说事,用身边事说理”,熟悉的人物、鲜活的事例,可敬、可亲、可学。如皋市东陈镇党委每年评比表彰尊老敬老好儿女,将评比标准《东陈镇敬老养老行为规范十做到》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唱词,琅琅上口,广为传唱。宝应县鲁垛镇贾林村,从2000年起开展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代际和谐“三和杯”竞赛评选活动,坚持“评群众、群众评”,深受群众欢迎。

经过多年努力,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初步形成新格局,主要表现在四大转变上:一是从整治环境向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转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注重环境整治、硬件建设,到注重村镇管理,再到注重农民素质提升。二是从阶段性突击创建向常态化长效建设转变。正确处理好长久抓与抓长久的关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常态,富有生机和活力。三是从满足做好规定动作向注重创新转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定动作求规范,自选动作求创新,既按省、市要求做好规定动作,又因地制宜,创新载体,形成特色。四是从村镇为主创建向城乡联动转变。城市支持农村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共建内容不断拓展,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延伸辐射。与此同时,农村各级党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方面也发生了新变化,即工作方法从行政推动逐步向组织引导、规划协调转变;工作方式由单一的教育农民向服务农民、培养农民转变;工作重心由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向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转变。

总结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体会:第一,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命力。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发展。第二,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要不断研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采取新举措、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新难点,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第三,只有统筹安排、部门协调,才能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规划、一同部署,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第四,只有多办实事、为民惠民,才能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农民群众在利益上有实惠、素质上有提高。第五,只有结合实际、适应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长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因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应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因应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

二、形势和问题(一)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为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江苏提出在全国率先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凸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是薄弱环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较严峻,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居住形式和环境呈现多样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居住状况正从分散向集中转化。与此同时,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农民居住环境有平房与楼房、宅基房与商品房、安居房与别墅房、居住房与出租房等多种形式。农民居住条件的差距在拉大,农民住宅周边环境也存在明显的落差。

2.农民类型呈现复杂化。当前,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农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分布在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接受着多样文化观念影响的生动个体,农民出现了务农、务工、经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复杂类型。不同类型的农民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性。

3.农民利益需求呈现差异化。农村不同收入状况的群体在利益追求上呈现出不同特点。失地农民增多,给农村就业增大了压力。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民之间利益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一方面农民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农民的责任意识在弱化,集体观念有所淡化。

4.农村组织呈现网络化。随着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