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15:48:57

点击下载

作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编写组编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中试读:

编写说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帮助广大青少年学习、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精心编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下面就中学部分内容的编写在此做以说明。

本套读本的中学部分,密切结合初、高中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力图通过对读本的阅读和思考,引导中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密切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可读性强,体现“近、小、实、亲”的特点。语言风格符合中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避免学术性和“大而空”的生硬表述方式,语言通俗易懂、亲近学生。选择故事性强的典型材料作为案例,贴近学生的校园或家庭生活事件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二、案例解析,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读本突出体现中学生需要树立的基本价值观,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中学读本的编写中突出以下内容:明大义、辨是非、知荣辱、长才干、增自尊、讲诚信、和平友好、包容进取、热爱生命、和谐快乐。

三、实践性强,指导中学生通过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最终的作用是指导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因此,在编写中遵循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认识,从认识到行动的认知过程。体现从历史到现实、从身边热点到社会焦点的全方位角度,最终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到中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活动设计突出可操作性,重点围绕中学生校园学习、家庭生活、社会热点设计活动。

四、在体例和板块设计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转变。加入了许多学生可参与的环节,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尽量避免生硬灌输,旨在通过读故事、参与活动、自我体验、相互讨论等多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特征展现出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与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结合起来。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我们坚信,我们会始终和广大读者一起,在全面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征程中,不断完善,我们共同的努力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力量!第一章 国家篇第一节 富强——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始终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那就是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什么 “富强”在首位?追本溯源——明概念 述脉络

一般意义上说,富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中文中的“富”含有“多财”“多蓄财产”“财物丰备”“积畜财帛”以及“充足”“丰厚”“安平”“幸福”等义;“强”字则有“壮大”“盛大”“强盛”等意思,多用于“强国”“强兵”“富强”“富国强兵”“国富兵强”等词语中。中国很早就有富民强国的思想,如《论语·先进》篇中的“侍坐”一章中,冉有即提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的主张,这里的“足民”即“富民”的意思。孟子把“衣食足”“有恒产”即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足当作社会文明、和谐的前提,管子更把富强作为衡量国家安危和治国者是否称职的标准:“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虽不用宝币事诸侯,诸侯不敢犯也。主之所以为罪者,贫弱也,故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虽出名器重宝以事邻敌,不免于死亡之患。”《管子·牧民篇》也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千古名言。此后历代先哲,都把国强民富作为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一个时代繁荣昌盛的标志。鉴古知今——读故事 明道理嫦娥三号

2013年12月14日,对于中国的航天人来说,注定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经过12天的奔月、绕月旅程,“怀抱”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成功着陆,并传回了月球表面清晰的图片。“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降落月球虹湾后,着陆器开展就位探测,巡视器在月面行驶并开展巡视探测,它们传回地面的数据,将帮助人们更加准确、更加直接地了解美丽神秘的月亮。

这是人类探测器时隔近40年后再次登陆月球,也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实现软着陆,在地外天体上第一次印刻了“中国足迹”。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探测器软着陆月球的国家。

然而,这一梦想的实现,却又是伴随着新中国艰难的富强之路步履蹒跚,一路同行的。

中国探月的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仅论证就花了十年时间。开始人们都不理解,凭什么中国要去搞探月,那么大的工程,花费那么多钱,它对中国的经济、科技有什么作用?自2003年起,担任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的欧阳自远院士说,“关于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经过一番论证以后,领导和专家都说,非常有必要,中国也非常有可能。那么你能不能设计出来整体的规划,一直到载人以前,你全部把这个路子都给我说清楚。这就是发展的战略,又得折腾两三年”。最后,欧阳自远等人按照要求具体设计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研制总要求,之后便是报告、评审、回答问题,一步一步通过各层次的评审。

严峻的现实是:在月球探测史上,20世纪共进行了108次发射,其中成功52次,成功率为48%。火星探测的成功率更低,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美国的四架航天飞机先后有两架发生了爆炸,共有14名宇航员遇难。以中国的国力,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吗?

欧阳自远曾经不无感慨地说:“不少人不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也很担心,我觉得我们的民族需要很好地经历这种风险的煎熬,一定要能够经受得住。”

随着“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先后成功,人们对欧阳自远提出的最常见问题又从“我们去做这个干什么”和“你有什么创新”,转变为“你在世界上排第几位”。欧阳自远觉得这是航天人的骄傲,我们伟大的祖国终于在航天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位置,高端的航天科技将成为祖国强大的最好注脚。

由于当前的条件还远没有达到利用月球资源的程度,对于耗费巨额资金实施的探月计划,也有人表达了不解,认为是不是代价太大?美国人先后上去了6次,现在都不登月了,我们再继续在月球上探索是不是有意义?

对此,欧阳自远给出了他的答案:“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阿波罗探月计划,当时的投资是254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的1360亿美元,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科技项目之一。由于阿波罗计划的出现,带动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新型的工业群体,全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军事的发展,导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包括火箭、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的诞生。所有这些技术又应用到民用方面,带动了整个科技发展和工业的繁荣。所以,阿波罗计划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2013年最后一个月圆之夜前夕,中国探月圆梦“落月”。有评论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梦、强国梦已登上月球,浩瀚太空今后将实现更多、更美的“中国梦”,这一切标志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中国飞天梦的实现,也终将助推中国富强梦的脚步!钱学森的“强国梦”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被美国人称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孜孜追求以“两弹一星”为重要标志的新中国“强国梦”,坚信“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他就是钱学森。

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因在空气动力学、火箭飞行理论、数学等领域的优异才能,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当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每个系一般只有2—3名终身教授,而且是担任副教授不少于3年的人。而钱学森只当了1年的副教授,并且是第一个走进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行列的中国人。

他仅用一年时间就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成为世界公认的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他向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了。”

然而,他的回国之路,却异常地艰辛。

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人准备离开美国回国时,美国国防部以莫须有的罪名通过海关扣留了他。美国当局深知钱学森的价值,当时的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说:“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共产党中国。”美国政府取消了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最后竟然软禁他。通手中,最后传到周恩来总理手中。8月1日,王炳南大使在日内瓦中美会谈上出示钱学森的信,美方无奈只好允许钱学森离开。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终于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那个年代,我国物质技术基础非常薄弱,人才极度匮乏,现代科学技术远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火箭、导弹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只有少数几位留美、留苏的科学家做过一些研究工作。钱学森作为世界公认的火箭、导弹技术专家,担任了“两弹一星”工程中导弹、卫星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勇敢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他坚信:“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他带领初创时仅有175人的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攻破了数千个重大技术难关,参与组织指挥了诸多型号的导弹研制工作。1960年,在他的领导下,我国成功研制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当“‘东风一号’精确命中目标”的报告传来时,这位曾经在美国被无数鲜花、笑脸、掌声、地位、荣誉簇拥都没掉眼泪的著名科学家,激动得泪水纵横。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仅用10多年时间,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达到了世界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具备的实力和水平。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两弹一星”表彰大会,向在“两弹一星”研制发射中做出特殊贡献的科技专家授勋。他们是钱学森、于敏、任新民、王大衍、周光召、彭恒武等17位及已故的王淦昌、邓稼先等6位老科技专家。江泽民同志亲手将一枚金灿灿的“两弹一星”勋章授挂在专家们胸前(钱学森因健康原因,由中央军委领导专程送到家中)。启迪思维——议现象 明是非

富强是人类共有的美好理想,但是,不同的价值体系中的富强观念并不完全相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富强观念,显然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中的富强观有着本质性的差异。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中的“富”主要体现在少数资本家和精英阶层上,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绝大多数人则与此无缘。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中的“强”对内体现为对现存资本主义秩序的保护,对外体现为霸权主义,对弱小国家和民族任意侵略、打压、掠夺。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富强观念,也与近代历史上那种少数官僚、买办、军阀大发横财而不顾国家领土主权不断被侵犯、民族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广大民众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式的“富强观”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强观对内强调共同富裕,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反对少数特权阶层垄断经济发展的成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毛泽东首倡“共同富裕”,团结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胡锦涛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几代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充分反映60年来几代领导人对共同富裕的不懈探索和追求。

对外则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强调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和平共处,主张并致力于建设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建设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在上任后曾36天出访了14个国家,这种出访力度和频率可谓是空前的。正是因为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已开始波及全世界,所以才有了习总书记频繁外交的盛况。日本在钓鱼岛和历史观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挑衅,我国政府一反常态的主动强硬不仅令日本“倍感受伤”,同时对全世界来说也是一种大国宣言。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常性地派遣飞机、船只巡逻钓鱼岛,对日本政府的无礼举动提出激烈批评,还在国际上先发制人宣传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基本事实,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这种种的举动都体现了中国的外交风格已发生明显转变。

议一议

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富强”和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上的以及当今西方世界所追求的“富强”有本质的区别。

思路点拨

1.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被排到第一位来进行强调呢?

2.实现我们的“富强梦”,和近现代历史上的先辈们所追求的“富强梦”,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智慧共享——拓视野 启智慧

●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

●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孙中山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富强。——毛泽东为我所用——重实践 助成长

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于一个巨大的历史悲情,列强入侵,大清帝国羸弱,如李鸿章所疾呼的——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所以国家强盛成为最强烈乃至唯一之全民共识。国家强盛,无非二途:一是兵战,二是商战。早在1870年,郑观应就已提出“非富无以保邦,非强无以保富”,这里的富、强,都是就国家而言。百年以来,强国共识一直明镜高悬,激励万众。

写一写

请你自选角度,谈谈强国与富民的关系。第二节 民主——权为民用 兴利除害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受人欺负,到当家作主;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那么,我们是怎样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的呢?一起来看看。追本溯源——明概念 述脉络 “民主”是个多义词。在中国和西方,民主的具体含义有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主是为民做主,坚持的是民本政治。“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如《尚书·多方篇》多次提到“天惟时求民主”“诞作民主”。在这里,“民主”即“民之主”,就是管理人民的君主;用作动词,则是“为民做主”。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以民为本”“立君为民”的政治理念,主张君主应当代表和服务人民的利益,做民之向导。通过“民主”一词,我国解决了国家政权与国民利益之间的结合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本政治思想。

现代意义的民主制度源于西方,古希腊实行公民直接治理国家的模式,被誉为西方民主的起源。但是古希腊沉沦之后,民主制度销声匿迹数千年,才在英美诸国重新确立。这时的民主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以议会政治为实现形式,以选举为运作机制,确立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方式。

19世纪末,现代民主政治理念传入中国,国人将民主称为“德先生”,民权思想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当前,我国的民主理念,既体现中国传统的民本意识,也吸收西方的民权思想,有三层含义:一是从所有权意义上说,民主意味着民做主,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二是从利益层面来说,民主指为民做主,要发展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从国家治理意义来说,民主是指民自主,即人民治理国家的政治机制。鉴古知今——读故事 明道理“民主斗士”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中国现代伟大的诗人、学者、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和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先学美术,后改修文学。1925年,他离美返国。回国后,闻一多先后任教于北京艺专、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等高校,1932年秋,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7年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迁,他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教学。他从唐诗上溯至汉魏六朝诗,再由《楚辞》《诗经》《庄子》至《周易》、古代神话和史前文学,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下了惊人的功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其“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闻一多从一介书生到民主斗士的转变始于西南联合大学从长沙到昆明的步行之旅,他看到了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1943年,他参加了“西南文化研究会”,在中共组织和民盟等多渠道的工作下,思想发生急剧转变,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纪念抗战七周年的晚会上,闻一多大声疾呼:“国家糟到这步田地,我们再不出来说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不管,还有谁管?”1944年秋,闻一多加入民盟,次年当选为民盟中央执委兼《民主周刊》社社长。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闻一多满怀悲愤,撰文揭露真相,抨击黑暗,呼唤民主,在死难烈士出殡时,他走在队伍最前面,在烈士墓前,他带领大家发誓:“我们一定要为死者复仇,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

1946年7月11日夜,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被暗杀,特务们也不断对闻一多进行威胁、恐吓,朋友和亲人都为他担忧,他仍然无所畏惧地四处奔走,为民主、为正义大声疾呼。7月15日上午,在云南大学至公堂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上,闻一多拍案而起,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痛斥法西斯暴行,悲愤地表示为了民主“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当天下午,闻一多在《民主周刊》社举行记者招待会后的回家路上,惨遭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噩耗传到全国,各界人士纷纷谴责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声援民主战士。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分别发来唁电,高度评价闻一多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气概。延安时期的“民主梦”

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上,延安时期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和愈挫愈勇、兴旺发达的“黄金时期”。其宝贵经验之一就是,当时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和艰险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根据地认真探索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实践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1941年11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改变了第一届参议会(1939年1月召开)选举边区政府负责人全部是中共党员的状况,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三三制”的政策,选举林伯渠为边区政府主席,开明绅士李鼎铭为副主席。在选举边区政府委员时,当选的十八人中本来有中共党员七人;由于超过了“三三制”的规定,德高望重的徐特立主动申请退出,然后按得票多少的次序,改由一名党外人士递补当选。议员代表李丹生在闭幕会上发言说:共产党“说到做到,以信义昭示天下,则天下都是你们的”。李鼎铭副主席认真地说:“我原本不愿出来做事的,是受到毛主席在参议会上的演说感动才出来的,在党外人士有职有权的鼓励下出来的。”

延安时期进行的四次选举,堪称国史、党史上民主选举的典范。选民们也用民谣、小曲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不管工作多忙,每年春节都要到当地基层政府向民众拜年。1941年春节前一天,毛泽东一早就来到枣园乡政府,说:“今天第一件事是给大家拜年,第二件事是征求大家对当前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大家听毛泽东这样一说,谈起边区兵强马壮,抗战形势大好,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党中央和民众心连心。毛泽东摆了摆手说:“不不,大家要谈我们不足的地方,谈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在场的人一下子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谈什么是好。毛泽东看了看大家,恳切地说:“如果听不到你们的心里话,得不到你们的批评帮助,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了解你们的希望和要求,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原来,毛泽东想利用拜年的机会,听听民众的意见。这时,大家提出要多开荒,增加耕地面积,加强田间管理,增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毛泽东说:“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但是老天不下雨,干旱怎么办?能不能打井浇灌?”大家告诉毛泽东,陕北地下水太深,一般地方打不出来水。接着大家又说,今年陕北不会有干旱现象,“龙年日炎炎,蛇年雨绵绵”,去年农历龙年干旱,今年蛇年就该雨量充足了。毛泽东听了惊奇地“啊”了一声,急忙问:“陕北有这么一说?”大家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毛泽东笑着又问:“准吗?不准怎么办?谁负责?”问得大家一片笑声。

毛泽东在回来的路上,显得异常高兴,他似乎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获得了开发“南泥湾”这片荒凉土地的信心。春节过后,党中央就作出决定,号召边区党政军民,把大生产运动再向前推进一步,并命令359旅开赴“南泥湾”,垦荒种地。

这一年,果真像民众说的那样,陕北风调雨顺,边区人民获得了大丰收。第二年春节一到,民众积极热情地组成秧歌队,喜笑颜开地涌到党中央驻地,他们一边打着腰鼓一边高呼:“共产党毛主席大生产运动的决策伟大英明!”前来欢迎秧歌队的毛泽东听了民众的喊声,边走边对身旁的周恩来说:“恩来呀,我们伟大英明什么?是困难逼得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去向人民拜年磕头,人民指给我们一条生路,是人民伟大英明啊!”启迪思维——议现象 明是非

党的十八大把“民主”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范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民主的真正意义。只有搞清民主到底是什么?才能消除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切实解决好诸如“民主有没有普世价值,西方民主模式适合不适合中国,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问题,树立正确的“民主”价值观。“民主”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范畴,这是由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国情决定的。只有从具体历史和国情出发,才能认识和理解政治制度的变迁,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民主和西方的民主不同。中国的民主是与中国人民所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使得广大人民摆脱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中国的民主制度以及民主实践的立足点和重心是引导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各个层次上参与管理国家的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民主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选择和委托代表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民主不仅表现在政治过程的起点之上,也贯穿于社会政治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实现现代化任务艰巨。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广泛的人民民主之路,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的民主又必须是有秩序的,强调集中统一、步调一致的民主。因为,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制度,中国社会才能既有活力又有效率,实现快速、稳定、持久的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于中国人民。

议一议

阅读上面的材料,议一议:我国今天所提倡的“民主”和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上的以及当今西方世界所追求的“民主”有怎样的区别?智慧共享——拓视野 启智慧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尚书·多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

●民主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种制度。 ——丘吉尔

●民主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詹·拉·洛威尔

●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会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邓小平为我所用——重实践 助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际关系和谐的班集体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和共同的组织几个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它的集体成员应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荣辱。成员之间应互相友爱、互相帮助。集体有着强大的凝聚力,集体成员对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情境,可以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者,即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变成主动地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要建设这样一个班集体,就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写一写

关于构建民主和谐班集体,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和设想吗?请你写出你的构建计划,与班级同学们一起讨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班集体吧!第三节 文明——腹有诗书 彬彬有礼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世间之人千千万万,形形色色,到底什么样的人才会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什么样的人看似平凡却万众瞩目?自古以来儒家思想倡导大丈夫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位于首位的就是“修身”,即自身有良好的修养,此乃君子也。英国作家罗斯金在《野橄榄花冠》中认为“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整个民族才会逐步迈向文明的殿堂。追本溯源——明概念 述脉络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常常可以见到“文明”一词,例如,《易传·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里的“文明”指文采光明之意。另外,如孔颖达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宋书·律历志上》:“是以君子反情以和志,广乐以成教,故能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其中的“文明”都是赞扬个人文德辉耀的君子气质。“文明”的释义有很多版本,综合来讲,我们平时谈及“文明”这个词时,主要意指两层概念:第一层是广义上的文明,指一个社会集团中的综合文化特征,包括民族意识、价值观念、礼仪习俗、宗教思想、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科学程度,等等,比如说到思想体系上的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或者说到生产方式上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或者说到创造成果上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些都是宏观意义上的文明概念;第二层狭义的文明,是指某个对象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道德水准、教育水平。文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度自觉的精神;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意味着良好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淳朴的风气,人与人之间诚信友善;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意味着比较高的精神文化修养,从言谈举止到内在心灵都很美好。这样的文明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不懈追求。鉴古知今——读故事 明道理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因刺杀秦始皇未遂,遭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捡上来了,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几步,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五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老人来了,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十三年,你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十分珍爱它,反复地学习和研究。

十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城池,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张良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这个故事,体现了张良在生活中对待他人彬彬有礼的态度,这样的君子风范也对他后来的光辉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对待他人宽容大度,谦恭有礼,不仅能够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会让他人感到温暖舒心,或许不经意间就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莫大的帮助。文明之风的到来

辛亥革命前后由于民主思潮的传播,社会急剧动荡,社会风尚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首先,发辫被剪除。清代男子蓄发留辫,当革命政权发布剪发令时,群众纷纷响应,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燃放爆竹,举行公宴来庆祝的场面。

其次,服饰多样化。服饰体现人的仪容、身份、风度与情趣。清王朝被推翻后,那些显等级、示尊卑的服饰,被多式多样的款式所替代。色彩丰富多样、光怪陆离,如入五都之市,令人目不暇接。

第三,革除缠足等恶习。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在苏州、上海一带,社会上逐渐对“涂朱傅粉穿耳缠足”之习视同怪物。

第四,称谓和礼节的改变。南京临时政府废除叩拜、相揖、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通行的文明仪式为脱帽、鞠躬、握手、鼓掌、递洋式名片等。中华民国建立后,不准再称“大人”“老爷”,改称“先生”和“君”。

第五,冲击了神权和旧式婚丧礼俗。有的地方对封建的包办婚姻也有所冲击,不再遵守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以订终生。结婚的礼仪去繁就简,有所进步,旧习俗减少或革除,其礼节简而易行,用费亦少。同时,丧礼也有很大改变,不再搞请僧道超度等迷信活动,改为亲友吊唁多赠花圈、挽联等。

一种社会风尚习俗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既能反映出人的价值取向与时代精神,又能显示出社会的发展走向。辛亥革命后社会风尚的急剧变化说明了文明必将战胜愚昧,进取必然代替保守,开化必然打破闭关,新文化也必然要摒弃旧文化,新思想和新风尚也必然要战胜旧思想和旧风尚,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启迪思维——议现象 明是非

随着中国出境游客人数的增加,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一言一行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在出境旅游过程中,大多数中国游客的言行大方得体,受到许多国家社会公众的欢迎。然而,也有个别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存在,相关安全及纠纷事件时有发生。2013年8月,某个旅游团的中国游客搭乘新加坡航班,在飞机上用餐后,全团客人把不锈钢刀叉全部收入囊中,并且拒绝交还,后来在领队的强烈要求下,客人才很不情愿地把刀叉拿了出来。

议一议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每一个中国人应具有君子之风。然而近几年,针对个别中国人外出旅游的不文明行为,你如何看待?智慧共享——拓视野 启智慧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文明的历史是人类得到缓慢而痛苦的解放的历史。——英格索尔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为我所用——重实践 助成长召开“心中有他人,争做文明人”的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主题“心中有他人,争做文明人”

活动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识,领悟其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选取“校园文明”为主要切入点,对校园文明行为、文明礼貌用语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文明的重要性,增强文明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会文明做事,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争做文明学生。

活动形式

讲述故事、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分享感受等。

活动过程

1.导入

为了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首次用12个词24个字表述了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对一个人来说,文明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为了改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陋习,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进行这次主题班会“心中有他人,争做文明人”。

2.观看视频

播放学校关于校园文明的宣传片。

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应该如何改正?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派代表上台发言。

3.图片展示

用图片展示一些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指出某些人文明价值观的偏离,引入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4.畅所欲言

中学生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

同学们各抒己见,列出具体条目并打印成册,张贴于教室,以便同学们时刻反省自身。

写一写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看似平凡,实则伟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之人,须从点滴做起。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传承礼让、延续文明”,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请你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的文明行为,写一篇通讯稿。第四节 和谐——和而不同 多元共生

社会要和谐

自然要和谐 城市才能和谐

自然有规律 适者能生存

不适者终要被淘汰 构建和谐的社会

构建和谐的自然 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看到公车上的老人和候室里的病人无座时

起身让个座

就为和谐社会添了一砖

看到垃圾箱边的废纸和旧瓶时

弯腰捡起

就为和谐自然加了一瓦

现在

让我们为和谐社会而添砖加瓦吧!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中的和谐音符。和谐的自然、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来添砖加瓦。无论何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憧憬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存,都是每一代人孜孜不倦追求的不灭梦想。追本溯源——明概念 述脉络“和谐”一词最早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有和睦协调之意,也有配合匀称、适当、协调的意思,在中国,“和谐”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说文》中解释:“和,相应也。”《尔雅》中解释:“谐,和也。”可以说,“和谐”二字即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之意。因此,“和谐”不是指完全相同,而是指事物的多样性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最终都要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政治不断进步,文化不断繁荣,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将是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马克思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和谐往往被曲解或误读。有人认为和谐就是没有矛盾冲突,和谐就是要唱赞歌。其实,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应该是一种积极作为的态度,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鉴古知今——读故事 明道理虞舜的和谐之道《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里说的舜和虞帝,史称虞舜,又称舜帝、帝舜,是上古五帝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根据《尚书》《史记》等有关典籍,虞舜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皆以德为先导,以和谐为依归,一生追求和合、 和平、和谐,其和谐之道的内涵十分丰富。

虞舜的和谐之道,始则体现为一种和合、和睦的“家和”思想。舜的父亲瞽叟瞎而愚顽,其妻握登死后继娶壬女,壬女乖戾凶蛮,生子象,傲慢无礼,舜因此在家中备受折磨,但不管遭受怎样的虐待,舜对父母孝敬如初,对象弟友爱不变。舜被迫离家后,到历山结茅以居,开荒劳作,仍不忘把收获后的粮食送给父母。舜以自己的至孝赢得了家庭的和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