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居城市建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13:34:06

点击下载

作者:冯刚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试读:

前言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进入宜居城市建设的新阶段。推进低碳、绿色、和谐、宜居的城市化进程,建设宜居城市,成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谐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战略突破口。宜居城市是环境优美的低碳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适宜人居住的社会环境,包括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葱郁的绿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公共设施、交通住房、安全、减灾等方面的宜居的硬件设施等。建设宜居城市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追求低碳、和谐、宜居的人类社会生活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是城市化的根本目标。宜居城市正在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模式和价值追求。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追求的目标和宣传的亮点。

宜居城市建设对中国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挑战。宜居并不是一个深奥的概念,但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降低了城市的宜居性,极大地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质量。中国宜居城市建设面临许多难题,既有经济、社会、人口、环境、交通等方面多重负担与压力,也有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协调、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还有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划不科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承担着沉重的资源能源瓶颈性制约和节能减排压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粗放式增长模式,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成为中国不能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在种情况下,转变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转变经济结构为契机,以宜居城市建设为理念,从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加快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助推中国宜居城市建设。这些需要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去研究,去探索。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需要吸收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具体情况,研究建立中国宜居城市的理论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

本书正是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思考。本书全面阐释了宜居城市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及特点,从中揭示宜居城市建设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压力,以及中国宜居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模式、实现路径和政策选择。本书结合中国一个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实证研究全面印证了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轨迹。本书结尾处,作者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发展做了趋势性的分析与展望,是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未来蓝图与愿景的热切期待与憧憬。

首先,对宜居城市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本书阐释了宜居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提出“宜居城市”的基本内涵是城市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宜居城市的相关理论,对人本主义思潮与田园城市理论、新城市主义与健康城市理论人居环境科学与和谐社会理论以及城市生态学与低碳城市理论等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拓宽了理论基础。

其次,对国内外宜居城市的基本模式与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介绍慕尼黑、马德里、维也纳、温哥华、新加坡国外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经验模式,分析了这些城市在制定和实施宜居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注重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着力提高城市开放性和包容度、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营建宜人的住宅形态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同时,通过我国成都、杭州、青岛等城市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经验模式的比较研究,总结了这些城市在注重环境特色营造、加强文化遗迹保护、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建设包容多元文化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提出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目标模式。本书指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既面临国外其他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也面临中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市过度膨胀、城市管理与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以及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宜居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重视宜居城市建设的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加强宜居城市的社区资源整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宜居城市的政府创建与转型,加强宜居城市环境治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加强宜居城市的交通建设,加强宜居城市的社会文化资本提升,构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战略思路,明确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即安全城市、低碳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城市、网络城市、便捷城市等发展模式。

第四,提出了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和实施原则。本书指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影响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主要有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景观要素、文化要素、资源要素、空间要素、安全要素等,这是进行宜居城市建设战略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对此,实施宜居城市建设战略目标要遵循以下原则,这就是政府主导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优先原则、集约化原则、整体有序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的等。

第五,进行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证研究。本书作者参加了宁夏银川市宜居城市建设的调研,对宜居城市建设有实际的感受。本书结合中国宁夏银川市宜居城市建设的实例,分析了银川市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了银川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梳理了银川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分析了银川市宜居城市建设的总体战略思路和阶段目标,提出了银川市宜居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通过对中国西部具有典型特征的银川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实证研究,试图揭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一般规律,为探索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和实现路径提供参照系数,同时,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体系建立实证基础。本书设立专章介绍银川市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证研究,将为读者研究中国宜居城市发展提供一个现实的分析模型。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城市运行管理、城市环境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总结,特别是近年承担生态环境和宜居城市建设相关课题研究的成果结晶。作者希望通过对目前宜居城市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研究的总结梳理,为进一步深化研究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基础材料。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相关宜居城市建设的论著、调研资料、研究报告、期刊论文等,对提供相关资料和研究文献的专业同仁表示诚挚谢意。由于作者进入这一研究领域时间不长,研究水平所限,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研究还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研究成果还有诸多疏漏之处,敬请宜居城市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更希望通过这本拙著,与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立起专业关系,相互交流,共同探索未来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作者2012年5月于北京西郊\3—— 第一部分 ——宜居城市建设理论与经验第1章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宜居城市时代1.1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生态难题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和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与消费、从事社会与文化活动的高效场所。城市化发展面临的生态难题是当前国际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热点的议题之一,也是城市居民和政府密切关注的焦点。在未来的城市形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索上,尽管不同时期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动机与目的,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不论是规划师还是城市政府和市民都越来越关注城市化的生态问题和宜居性建设。

1.1.1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增强了人们对宜居城市的关注和渴望

人类通过自身的智力水平提升和技术进步,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加速改造和革命性的开发,在征服自然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自身平衡系统和承载力,城市化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过多地掠夺了自然资源,也改变了自然环境,并不适合来自自然界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今天改造自然的能力已是无所不能,却难以改造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万物生灵对环境的生物适应能力,对环境污染忍耐极限。

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遭遇发展瓶颈。一是资源瓶颈,一是环境瓶颈,还有技术瓶颈。不仅仅是排放了二氧化碳,化石能源也已经没有多少了。除了消耗能源,还消耗钢铁、金属等等其他的资源。支撑传统工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已缺少创新动力。低碳经济的提出,并不单单是因为泡沫经济造成的,是全人类、全社会已经遇到了创新的危机,创新最大的动力在于需求,传统工业遇到了瓶颈。

城市化在让人类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受到“城市病”的困扰,全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更加重了“城市病”的流行,使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人类深受害。据世界观察研究所去年6月发表的题为《改造城市为了人们和地球》的调报告表明,虽然城市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进行活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却占总排放量的78%。目前世界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住在发展中国家,他们中的贫困人口约有15亿,至少有6亿人没有足够的住,10亿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仅因饮水不洁每年就造成1000万人死亡。此外,日益恶化的基础设施状况及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疾病、失业、犯罪、城治理资金匮乏和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低下等问题,不仅威胁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潜,而且威胁着社会凝聚力和政治稳定。因此,只有合理的城市规模、完善的城设施、良好的城市环境,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促进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热潮中,由于规划思想和观念的长期滞后,造成了许多令人痛心,无可挽回的“建设性破坏”。在我国东中部地区几乎所有的特大城市大气灰尘现象都日趋严重,华北、中原、华南、华东等地区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如此严重的区域性灰尘现象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十分罕见。又如2002年广州的灰尘天气为85天,2003年增加到98天。2002年一次灰尘天气持续的时间最多7天,2003年延长到20天。北京市近十年来灰尘天气的总天数每年平均在120天左右。同时城市内湖水水质也变差,湖泊河水流域普遍呈现富营养化趋势且日益严重。我国沿海地区2003年全年海域共发现赤湖119次,累计面积约14550平方公里,其特点是延续时段长、高发期集中。

1.1.2城市病问题的存在也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宜居城市的关注和渴望

城市病主要表现为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挤、高层建筑等限制人们能呼吸清洁空气,城市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导致更多的灾难性事件,增加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困惑和厌倦。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城市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经济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个性缺失、文化内涵贫乏、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例如,我国沿海先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快速发展所伴随着的城市病,严重影响城市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居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不同的伤害;污染使得身体受害,空间拥挤,设施不配套,城市水泥化使得居民精神以及心里受到伤害。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城市,必须强力推进城市的生态化、特色化和现代化,来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

人们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产品,更需要居住的安全、舒适,生活的便捷、和谐、幸福,工作的开心、顺利、适度压力。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在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中,随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空间紧张、生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伴随而生的城市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的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总体上需求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这个必然的进化趋势导致人们越来越关心人居环境及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以上问题的存在,激发人们对城市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宜居城市问题的探讨。在20纪90年代,联合国每年都会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对各国适宜居住水平进行排名。其参考的数据包括人均寿命、高等教育水平、医疗福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并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宜居城市”逐渐成为国际上推崇的新的城市观,宜居理念成为城市化所追求的重要方向。1.2宜居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1.2.1建设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转型的目标和内容

城市宜居问题关系城市及其居民的生存安全与发展空间。2001年联合国在人居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人居环境署,标志着全球人居环境和宜居城市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在国际城市不断提高质量的同时,城市安全与宜居性再次面临挑战,特别是9.11事件、伦敦爆炸案、“非典”的爆发、印度洋海啸对东南亚沿海城市袭击、巴黎骚乱、卡特里娜咫风对新奥尔良市毁灭性打击、日本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事件等城市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让我们更加重视城市和谐发展之路,安全、健康、繁荣、和谐成为宜居城市的首要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并由数量增长和生存保障型转向质量提升和发展宜居型转变,即人们在追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对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关注,强调生活更加舒适、宜居、低碳、绿色、安全,因此,宜居城市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时代潮流。宜居城市及其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心和焦点,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人们对世界性的生态观念的逐步形成共识,宜居城市提出是人们对城市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人类生存价值的体认。

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学者早在19世纪就开始关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强调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正是针对城市出现的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柯布希耶的集中主义城市试图通过城市的重构来缓解城市的问题;芒福德的城市发展思想则十分重视以人为中心,强调以人为尺度进行城市规划。“宜居城市”建设和实践不是一种运动或城市发展新阶段的标志,而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宜居城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治安环境良好,适宜居住的城市。

这里的“宜居”仅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一直追求的理想。2000年“‘URBAN’世界城市未来大会”的报告中指出:适宜居住的环境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但在当今世界里,并非轻而易举的任务,它需要人们作极大的努力才能实现。

宜居城市建设是当前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要求,是城市化进程中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双赢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能源瓶颈性制约越发凸显,环境承载力受到限制,居民生活质量在得到提升的同时,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意识也更为强烈,更加注重城市生活的宜居性、舒适度、幸福感。这就形成对城市宜居性问题的关注。2010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国合会2010年年会上指出,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中国人口多,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趋强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是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努力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城市的宜居性体现为在居住环境、生存与发展、工作事业等层面的更高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需求的提升。现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再满足于有房住,更重视居住的舒适性、安全性,生活的便捷性、和谐性,以及城市的生态性、怡人性等。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宜居城市,特别是注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进行探讨。

在我国,近些年来也已有不少城市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和构建“宜居城市”目标。“宜居城市”目标己成为城市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评判标准和发展趋势,但如何什么是宜居城市,国内外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如何发展和建设“宜居城市”等问题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基于此背景,本书主要研究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分析当前中国建设宜居城市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战略构想和政策建议,以期指导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实践。

1.2.2宜居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政策选择

在宜居城市理论上,两院院士吴良铺教授等学者,于1993年8月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2001年10月出版的吴良铺院士的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系统地介绍了人居环境科学兴起、发展与主要理论方法,标志着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系正在形成。人居环境科学(scineces of Settlement)是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在本质上,是城乡规划、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交叉综合与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践应用研究中发展与完善这一学科具有深远的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先后资助了几次关于人居环境的学术会议,规划与建筑学、地理科学、生态学等领域从事人居环境研究的组织与活动逐步增多,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得到了重视。

人居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总结国际城市规划设计的经验并汲取其教训,促进了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系统的改善,以建设“宜人的住区”为核心,指明了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1991年6月8日联合国人居环境中心北京信息办公室成立,国内部分城市参加了联合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评比并获奖。1996年《深圳市总体规划(1996一2010)》提出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突出“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城市居民能够“安居乐业”,创造宽松、良好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居住环境。宜居城市概念提出以后,在2000年建设部提出“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目标。2001年中国建设部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使我国宜居城市发展与国际接轨,珠海、大连、中山、厦门、青岛、威海等获奖城市成为中国城市的明星和典范,被公众称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2004年国务院原则通过的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用15年将北京建成宜居城市,这是一次比较完整的实践设想。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宜居城市确立为发展目标之一,开启我国城市宜居性规划的新时代。

2010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国合会2010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

改善人居环境,是公众的强烈愿望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将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加大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2012年5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开幕式,指出欧洲的城市化模式在全球独具特色,注重城市的空间合理布局,重视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崇尚保护自然和历史风貌。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同样有着辉煌的城市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近7亿人,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累计投入要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节能环保领域的潜力巨大。中国有序推进城镇化、破解资源环境难题,需要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学习和引进欧洲先进理念、技术与管理经验。中欧应加强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以及废弃物利用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

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这些政策与规划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和发展环境。

1.2.3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实践情况

我国自古以来就比较重视居住环境的改善,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基本理念的人类居住空间布局。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经历了初级阶段和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目前正处于城市环境提质升级阶段。在初级阶段,由于是以资源禀赋为特征的城市扩张模式,资源能源消耗支撑城市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增长获得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资金来源,进而促进城市在量上的积累与扩张,因此城市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空间布局,“摊大饼”、以工业化促城市化的粗放型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但也带来许多弊病与困境,如资源能源耗竭、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过于膨胀、水资源紧缺等,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并不适合城市市民的居住。

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实践,经历了“安居—人居—宜居”三个阶段。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城市政府及其市民越来越重视对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追求宜居、生态、低碳的城市生活空间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共识,也是中国城市从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走向宜居城市模式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初提出“安居”,反映了人们追求“居住为安”的最低生活需求。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世纪末提出“人居”概念,表达追求高档次生活的愿望。而今“宜居”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居住从简单要求到对环境综合要求的提高。

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入了全新阶段。此后,全国已有100余个城市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宜居成为新的城市理想,一股研究宜居城市、建设适宜城市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如银川市提出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秦皇岛市提出打造适宜人居的北方滨海城市;洛阳市提出建设中西部地区最美丽、最适宜人居的城市;天津市提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杭州市提出建设滨水宜居城市等等。这标示着“宜居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普遍任务和重要方向,宜居城市将是众多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北京宜居城市建设实践主要包括产业生态化、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就,传统产业的比重大大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了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北京住宅产业发展迅速,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北京市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社区规模得到调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力度加大,社区功能进一步提升。北京通过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制订更加严格的企业排污标准,通过新城建设契机,推动中心城污染性工业外迁,减少了大气污染;通过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控制水源地污染,完善城市污水管网,改建厕等手段,解决地下水水源的污染问题,强化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防治,城市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上海市重视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工作。2002年,联合国颁发“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奖”、公共交通国际联合会(UITP)颁发“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奖”;2005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颁发的“城市信息建设杰出贡献奖”、携程旅行网评选的“到达人气最旺目的地城市”第一、《商务周刊》与零点公司评选的“国内十大宜居城市”评选中位列第一。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给重视城市生活质量的上海提供了一个建设宜居城市的有利契机。从“平、缓、特”的交通规划、强调“正生态和快乐生态”的生态系统规划、“叠合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到完善的安全体系规划、信息交流规划中都围绕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进行。追求人和自然的高度协调,建设生态城市是上海城市规划的方向之一。通过高水平建设市域绿地系统,高标准推进污染治理,构建符合上海特点的城市生态景观;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功能区建设,保障上海城市生态安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措施是上海不断的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运用住宅设计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住宅发展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服务设施水平为核心。

居住区规划设置大面积的中心绿地和分散的组团绿地,同时重视绿地的功能性、观赏性、生态型和景观设计、种植设计。使人们置身于一个融汇着自然、文化、艺术的优美的花园般的居住区内。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已经在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演进,新的城市形态与新的城市文化正在趋向稳定和固有。海派文化的生成不仅仅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其更深层内涵是它的边缘文化的气质,这种独特的魅力平添了上海城市的宜居性。

杭州市结合自身情况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实践。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杭州历史悠久,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

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在多家机构评选的宜居城市中位居前列。杭州市宜居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确立“花园式生态城市”的发展思路,塑造“住在杭州”的优美人居环境品牌,打造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尊重、保护并延续城市文化。

珠海市宜居城市建设实践比较早。在设立和建设特区初期,确立了“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城市发展思路,大力引进项目,主要解决建市资金不足问题。后期确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促进了低能耗,少污染企业的发展,确立“花园式海滨城市”的建设目标,加强城市绿化、环保监测和污染治理。1990年代,珠海市确立了“花园式海滨城市和现代化经济特区”的城市定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规模、高标准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加大处罚力度,大批“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污染型企业迁出本市,城区绿化,美化取得成就,生态宜居特色基本形成。200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珠海的城市定位是“三基地一中心”,即建设成为“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和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2006年,珠海市制定并实施了《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特色化发展,走聚集高素质人才、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高品质城市的道路,将珠海建设成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富有魅力”的海滨山水城市,为建设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珠海宜居城市建设战略和理念进一步清晰并通过实际行动予以拓展。

此外,成都、厦门、贵阳等多个城市也开展了宜居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建设经验,结合各自城市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提出和构建了不同模式的宜居城市发展模式。本书将这些城市的宜居城市建设经营将在第5章中分别进行探索与比较研究。1.3国内外宜居城市研究为中国提供了新坐标

1.3.1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研究和推进活动

20世纪中期以来,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等相关学科发展较快,城市区域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规划、社区研究等方向蓬勃发展,在方法论上,突出了参与式规划设计、参与式评估。学界普遍认为,宜居城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该书第一次对城市的宜居性提出了质疑和探索,呼吁创建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研究十分活跃,从不同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从人的发展理念出发,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1944)认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的正是要在充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芒福德(Mumford,1961)强调应以人为尺度的城市规划理念,认为城市的最终任务是促进人们自觉地参加宇宙和历史的进程。

从园林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西蒙兹(Simonds,1978)指出,21世纪的园林城市应该是便利的、完整的、合理的、功能的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城市,这种城市将更适宜于人类的居住。

E·Salzano(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宜居城市尊重所有的历史遗迹(我们的根),同时它也尊重那些还未降临尘世的人们(我们的子孙血脉)。所以,宜居城市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它以保证不损害下一代发展能力为基本前提,充分满足现今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宜居城市中,所有社会元素和城市建筑元素的构建都应该以满足社会和社会个体在自身完善和发展方面的要求为前提。

Lennard.H.L(1997)提出了如下的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宜居城市中,人们可以彼此自由的交流;健全的平等对话机制是很重要的;城市公共管理机构应该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庆典和公众集会;一个好的城市不应该为恐惧的气氛所主宰,不应该有歧视异族、认为他们低人一等或是天生邪恶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能够提供合适的公共设施,以作为社会学习和成员社会化的场所,对于儿童和青年而言,这些场所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有机体(经济功能、社会和文化功能等);城市居民应该彼此认同、彼此尊重;应该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审美考虑、建筑美学和实体环境的深层次文化含义。文化氛围和实体城市环境一样,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存在;所有居民的智慧和知识都会得到相应的尊重。

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审美考虑、建筑美学和实体环境的深层次文化含义。

国外学者主要从经济角度致力于协调宜居城市建设同经济部门活动的研究。伯格(Berg,1998)通过对市场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研究,提出市场经济的作用会导致市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从而降低城市的宜居性因此,宜居城市的建设必须和经济部门的行为相协调。在社会层面的研究上,伯格(Berg,1998)将城市环境建设置于一城是否宜居因素之首,强调要使城市变得更适宜市民生活,城市社会层面的环境塑造极为重要。

道格拉斯(Douglass,2000)从四个方面阐述宜居城市的基本内涵:第一,城市居民应该享有广泛的生活机遇;第二,家庭和劳动力必须拥有富有意义的工作和谋生机会,这种机会也是自立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源泉;第三,安全而清洁的环境,环境优美己经成为任何城市适合居住的必要条件;第四,良好的城市管治,其中包容、参与、伙伴和透明等均是良好管治的内容。

克拉克(Clarke,2001)认为,宜居城市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受经济部门和市民的影响,政府应对相关政策作出充分的解释,以使市民能够配合政策的实施。

P·Evans(2002)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适宜居住;第二,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城市就业和住房发展等规划和管理政策的实施都是以牺牲城市环境为代价的话,它只会使得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环境不断退化,城市宜居性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所以,一个城市要想称得上“宜居”,必须同时兼顾以下两个方面: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给城市居民提供舒适便捷、供应充足的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质要素。

伴随宜居研究及评价的热潮,国外关于“宜居城市(livablecity)”和“最佳居住地(best places tolive)”的研究成果异常丰富。Lennard.H(1997)提出了宜居城市的原则:Casellati.A,Salzano.E,Hahlweg.D等(1997)分别发表了《宜居的本质(The Nature of Livability)》、《宜居城市七目标(Seven Aims for the Livable City)》、《家一般的城市(The Cityasa Family)》。主要学者的研究成果及观点如下表所示:国外学者关于“宜居”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

由于西方不同国家发展阶段、文化背景的不同,学者、政府工作人员、城市居民对“宜居”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从对宜居城市概念、内涵以及主要内容来看,仍可以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共识:第一,“宜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应当是城市以及农村社区永恒的追求;第二,优美的自然环境、繁荣的经济环境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均是宜居城市乃至宜居乡村的重要基础;第三,充足的公共休闲空间和公共绿地,保障城乡居民的休闲、聚会及交流所需;第四,便捷的交通,充足、可达、共享的服务设施是保障城乡居民生活舒适的重要条件;第五,宜居城乡应当是安全的、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第六,宜居城乡应当保障居民公平发展,并共享发展成果。

1.3.2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的推进活动

除了学术界的研究之外,社会上关于“最佳居住地(Best Places to Live)”的调查、评价研究也逐渐开展。而目前针对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和全美城市的关于“BestPlacestoLive”调查评价研究分别以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EIU)和美国财富杂志(MONEY)最为权威。(1)EIU关于全球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

EIU的全球城市“宜居性”排名工作是在其先前“居住困难度”的调查方法上展开的,在“困难度”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衡量因子,用以全面地诠释什么是城市宜居性。而随着城市涵盖内容的不断复杂化,其调查评价指标也在不断变化。

2004年EIU的全球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指标共12个,分成三组:健康和安全(Health&Security)、文化与环境(Culture&Environment)、基础设施(Infrastru cture)。而2005年的EIU世界城市宜居性调查指标就增至五组:社会稳定程度、健康水平、文化与环境、教育质量、基础设施。然后通过对调查而来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得出一个全面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数。(2)MONEY杂志关于全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研究

Money Magzine的美国年度最佳居住地评选每年举行一次,评选基础来自于对城市居民的调查,定位指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民对城市的主观评价。

MONEY杂志通过对居民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以下观点:“最受美国人青睐的小城多是高等教育中心”、“交通方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是美国人挑选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城市,首先表现在当地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上、“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是吸引人们移居的一个重要因素”、“房地产价格是家庭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MONEY杂志全美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3)联合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的评选

联合国发起,包括在联合国“最佳城市建设和政府管理”项目之内的联合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又称“迪拜奖”),也是主要针对城市的宜居性进行的。

这个项目包含了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机构网络,该网络致力于发掘和推广全球各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方案,简称为BLP,其所关心的有创意的人居环境改进方案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居民住宅建设;城市发展与治理;环境综合治理;经济发展方案;社会融合;打击犯罪;扶贫与社会救助;妇女和青少年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每两年,全球最出色的10个方案将被授予“迪拜国际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该奖项于1995年创立,最佳范例将被作为案例和指导方案加以研究,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将推广至全球其他国家、地区和城市。该奖项的评选有助于贯彻城市建设的宜居理念,助推宜居城市建设。

1.3.3国内关于宜居城市研究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居住环境自古以来就比较重视。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可知西周都城的建设对城市的选址、规划都十分讲究,充分利用当时在天文、地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方面所具有的知识和技术。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一种天、地、人相互和谐的思想,并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也体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和谐因素的考察。2005年1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在不同时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探索上,尽管不同时期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动机与目的,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不论是规划师还是城市政府和市民都越来越关注和谐、宜居、生态的城市建设与生活环境问题。

国内对宜居城市相关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学界、社会各界一直对宜居城市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足够的热情,并开展了关于宜居城市的各种研究和讨论。国内学者对宜居城市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1990年,钱学森先生1993年2月的“山水城市”座谈会上发表了他的《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设山水城市》的论文,自此国内城市科学研究开始关注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吴良铺院士于1989年出版了《广义建筑学》一书,并于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倡议。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主要探讨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及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这门新学科,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包含乡村、城镇、城市等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们开始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关注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清华大学1995年11月成立“人居环境研究中心”,1998年起开始出版“人居环境科学丛书”,1999年开设“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人居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总结国际城市规划设计的经验并汲取其教训,促进了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系统的改善,以建设“宜人的住区”为核心,指明了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关注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建设,仇保兴以《舒适与繁荣》为代表的系列论著、俞孔坚关于景观设计的系列专著为宜居城乡的探讨做出了贡献。其主要成果及观点如下:国内“宜居”理论研究进展

从研究范围看,宜居城市的研究范围是一个独立的城市,也包括城市内部不同地区的环境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宜居城市强调以人为核心,研究人类周围的环境,关于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大生态系统对人类居住与生活的影响。

方可(1999)在《生态化、宜人性与文化特色——创建21世纪中关村人居环境》一文中提出了中关村的规划建设要瞄准世界一流,强调环境建设,追求生态化、宜人性和开放性。舒从全(2000)在对三峡库区城市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舒适城市”的概念,并阐述了舒适城市的特征和衡量标准(舒适度),他认为一个舒适城市要有健康的经济结构、合理的空间模式、宜人的生活环境,这和后来提出的宜居城市的本质是相同的。田银生等(2000)则对城市环境的“宜人性”

创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城市环境“宜人性”应关注的物质要素及评价标准。

袁锐(2005)认为,宜居城市就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任致远(2005)把宜居城市的宜居理解为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其中易居是指人们在城市里能够住得下、住得起,城市能够为人们提供人人有其居的条件,并且使人们有可能获得生活居住权和享受到应有的生活居住条件。城市的生活居住空间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全社会的,人人有份,不能嫌贫爱富和制造不平等权益,尤其是应当关注弱势群体,使其都能够在城市里“有其居”和能够享受应有的生活居住条件;逸居是指人们在城市里不仅“有其居”,而且应当住得开、住得好、是安乐之居,即具有一定面积的适当生活居住空间和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条件,生活舒适、方便、安逸,能够有较好的生活居住质量;康居是指人们在城市里不仅住得好、住得舒适方便,还必须有充足的阳光、水和新鲜的空气,与自然环境不脱离,与历史文化不脱便性和出行便利性等,较高层次的建设目标则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更高要求,如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性、个人的发展机会等。

何永(2005)认为宜居城市是指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不仅应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即良好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即良好的人际环境,精神文明氛围,社会道德风气健全的法治社会秩序完善社会福利以及充分的就业等。

袁锐(2005)认为宜居城市至少应该有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等六个方面的判别标准。

张文忠(2006)从五个基本条件的满足对宜居城市进行定义,即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城市、健康的城市、生活方便的城市、出行便利的城市、具有良好的邻里关系与和谐社区文化的城市。

陈牧川(2007)认为理想人居环境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居民所需适当住房的保证;其二是居民健康和安全的保障;其三是人与城市环境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四是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其五是住区基础设施和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俞孔坚(2007)认为宜居城市就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个是自然条件,另一个是人文条件。宜居城市应是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人情味和文化的城市,让人有归属感。

谈绪祥(2007)认为“宜居城市”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环境优美;第二,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要尊重人的发展;第三要使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更加安全,包括社会治安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李康(2007)指出宜居城市是指由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组成的多元复合生态系统,能够在经济社会生活生存发展环境及其可持续性等方面适应和满足不同人群在生存、享受现代文明和历史文明个人全面发展三大需求的高生态城市。

叶文虎(2008)认为,“宜居城市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要以人为本并可持续发展。

柴清玉(2008)指出,政府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普遍热衷于硬件建设,如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城市规划、建设文化设施、增加城市绿化等,而较少关注城市的软件建设,即城市的治理体系。有的城市政府虽然也注意改善城市治理体系,比如试图创建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等,但没有在此之外进一步关注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城市的整体精神状态与情绪。

杨普(2008)从城市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的城市本质出发,对城市政府的职能进行了界定,指出新时期我国城市政府的职能应定位在五个主要方面:城市发展的高明谋划者,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提供者,公共秩序强有力的治理者,高尚精神的倡导者和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者,对外合作交流的积极推动者。

叶立梅(2009)认为“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宜居城市不仅是一个设施建设问题,还是一个如何协调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和需求的公共政策的制定问题。

李丽萍(2009)认为宜居城市应是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井然有序的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就业的城市。

李丽萍(2009)认为宜居城市应是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并然有序的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就业的城市。

王旭晓、王敬川(2010)认为城市文化建设是精神家园建设的核心和保障,宜居城市建设不可缺少城市文化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应以留住城市记忆为基础,以塑造城市特色为主要任务。

白桂梅(2010)认为,在科学发展中建设现代宜居城市,“以人为本”是宜居城市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和谐度”是宜居城市的衡量标准,现代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社会的和谐,是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王世营、诸大建、臧漫丹(2010)在对国内外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文化、生态、治理为3个支柱的宜居城市概念模型和基本公式,对宜居城市的“两个悖论”进行理论解释,提出我国现阶段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张凯兰、王再承(2011)从城市的本质以及宜居城市的建设主体、建设内涵与建设实效看,社会资本均有重要意义。积累和培育社会资本需要发展社会民间组织、创新城市治理结构、加强政府信用与社会信用建设、强化规则意识与加强法制建设。

李和平、覃文丽(2011)在评述国内外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7年通过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莆田市的城市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提出宜居莆田建设的重点在于提升城市的品质,并通过制定宜居莆田建设框架提出了宜居莆田的规划建设途径,包括与总体规划衔接、开展城市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推进规划试点项目、制定工作推进机制等。

张凯兰、王再承(2011)宜居城市是21世纪新的城市观。从城市的本质以及宜居城市的建设主体、建设内涵与建设实效看,社会资本均有重要意义。积累和培育社会资本需要发展社会民间组织、创新城市治理结构、加强政府信用与社会信用建设、强化规则意识与加强法制建设。

刘阳炼(2011)将生态足迹理论应用于宜居城市建设,扩展了宜居城市建设的视野,并为生态城市和宜居目标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许昌市2008年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评估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影响。结合对宜居城市内涵的最新认识,提出许昌市生态空间体系构建以及提高城市宜居性水平的策略。

孙喆、韩冬冰、李玥瑾(2011)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探讨如何建设宜居城市,怎样解决新的城市建设问题,并避免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曲解和功利化.而基于紧缩空间为基础的宜居城市建设正是解决这一城市规划难题的办法。

任蒴(2011)从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背景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

吴宇静(2012)从宜居城市的内涵出发,认为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当对城市的整体性、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契合度,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等问题进行特别的关注。

郑春东、张帅帅等(2012)通过对现有生态宜居城市研究的综述,提出城建小型突发事件是影响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但被忽视的因素。以天津市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证明城建小型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城市生态宜居建设有相关性,城建小型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处理有利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依据城建小型突发事件的特点,借鉴城市应急管理的处理机制,提出包含准备、响应、监督三个步骤的城建小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以完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吴宇静(2012)认为,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过高追求GDP增长忽视城市生活质量等问题。宜居城市的提出成为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宜居城市的内涵要求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宜居城市的建设起指导作用。从宜居城市的内涵出发,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当对城市的整体性、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契合度,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等问题进行特别的关注。

魏来、薛齐(2012)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测算了其生物资源、能源消费及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临泉县生态足迹存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供需总量失衡、矛盾突出、受“域间贸易”影响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构成不对称等问题;与安徽省生态足迹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临泉县暂时属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等级;结合临泉县城市产业经济特点,基于生态足迹角度的分析,认为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是临泉县面临的生态压力的主要根源。基于测算结果,提出了临泉县建设宜居城市的建议。

张雪花、雷喆、张宏伟(2012)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融为一体,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5个方面,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并整合层次分析法(AHP)和风玫瑰图法,进行生态宜居化程度综合评价与分析。以天津市为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地反映城市的生态宜居建设情况,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出城市的发展潜力与存在的不足,对于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

梁娟、叶漪(2012)解析了生态宜居城市的概念,认为中小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化的主体形态,相比大都市更有可能成为生态宜居城市。结合怀化市的实际情况,指出怀化市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面所具有的交通、生态、基础、民族特色优势,并从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怀化市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其城市生态规划有待完善,城市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民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就怀化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应完善城市生态规划,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1.3.4宜居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宜居城市内涵进行理解,主要包括城市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