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百代兵家圣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11:51:32

点击下载

作者:布衣小昕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子:百代兵家圣祖

孙子:百代兵家圣祖试读:

前言

本书主要阐述了《孙子兵法》作者孙武跌宕传奇的一生。在这个被誉为“华夏第一谋略大师”及“兵圣”的男人身上,有太多秘密未被世人知晓,诸如:他的祖系究竟与古代圣人舜禹有何干系?他的家庭背景如何?年纪轻轻的他是如何被训练成战争天才的(或者说他是如何成长为战争策略专家的)?是什么人步步紧逼,最终使他不得不选择南下来到吴国发展?从未参加过实际作战的孙武如何写就具有极强实战意义的《孙子兵法》初稿的?处境落魄的他如何一跃坐上吴国军事指挥的首席?孙武提出了哪些建议竟使吴国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军事集团?他又是如何亲手策划出那些惊心动魄却又被后世奉为经典的战役?《孙子兵法》能够传承至今,它的魅力究竟何在?还有孙武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他的死是因为执政者的压迫还是另有原因?

本书将为你揭开这一切的谜底,还原历史上那个最真实的孙武。围绕着孙武及其作品《孙子兵法》,那些兄弟相煎的王储、卑鄙奸佞的小人、不惜献身的勇士、倾覆无数城池的美人、千万骨枯换来的功成名将,都构成了历史画卷的一部分。本书将一页一页为你打开这一幅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

第一章 战争天才的诞生

古语讲“时势造英雄”,每一个英雄的诞生都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动乱的时代、军事世家的出身、桀骜不驯的天才性格,这些都为孙武了不起的军事才华做了很好的铺垫。当时的孙武还是个“公子哥”,不过这位公子哥却并不安于“锦衣玉食,闲时读读圣贤书”的贵族生活,他有抱负,有见解,渴望做点什么,来拯救这个病入膏肓的社会。

原是虞舜之后

对于一个优秀的军事谋略家而言,除了时代造就的特殊环境以外,家庭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孙武的世系和家庭环境,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也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孙武的家族世系最早可以推到虞舜时期甚至频硕时期,当然,这些都是传说,并无实际依据。不过据《史记》等史籍记载,孙武的确为虞舜的传人,并且孙武的身上也有很多虞舜的影子。比如说,他们在军事战略方面都是奇才,并且都推崇“善治”,以人为本。《史记》中提到,孙武的远祖既不姓田,也不姓孙,而是姓陈,系春秋时陈国公子陈完的后人。当时,陈国只是一个小国,国都为陈(今河南淮阳一带),领域也极其狭小,仅包括今河南的东部和安徽的北部。它的始封之君胡满是周武王的女婿,而胡满则是舜的后代。自从周王朝建立之后,建立了大大小小上百个诸侯国,胡满作为周武王的女婿被分封到了陈。于是,胡满自此以国名为姓氏改称为陈胡公,他的子孙后代也依陈姓延传了下去。

陈国传到陈桓公时,即公元前707年,发生了严重的内乱。陈桓公之弟杀了陈桓公,自立为王,号称陈厉公。陈厉公七年,陈桓公之子陈林为父报仇,杀死叔父陈厉公自立为陈庄公。陈庄公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弟弟,即后来的陈宣公。到了公元前672年,陈宣公将当时的太子御寇杀死,改立宠妃的儿子为太子。当时,陈完是陈厉公的长公子,且是太子御寇的至交,御寇之死震惊了他,且因为自己是厉公之子,本身的身份便很危险,他明白自己即将大祸临头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选择逃离,于是,陈完立即动身逃离了陈国。

陈完选择来到了齐国,在齐国的这段时间,他亲眼目睹了齐桓公的“明君作风”,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哪怕是跟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他也能够予以重用,不仅在人才利用方面,齐桓公敢于突破常规,在政治方面,他也励精图治,做出了许多锐意的改革,这些措施令齐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陈完正是有感于此,决定留在齐国发展。在这一点上,陈完其实和他的后人孙武有不谋而同之处,他们都是为了避免时局的危害,而选择到一个更适合自己大展宏图的地方施展抱负,并且他们都拥有对时局的清晰认识,正确的抉择为他们的军事生涯做了一个极好的铺垫。

陈完来到齐国之后,有幸见到齐桓公,齐桓公见他仪表堂堂,谈吐不俗,就想聘用他当客卿,当时客卿相当于高级幕僚,地位颇高,不过陈完却婉拒了,而是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虞舜绣像

一职。在担任工正的这段期间,陈完恪尽职守,每一件事都办得非常得体,有一件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有一次,陈完在白天招待齐桓公饮酒,天已大黑,齐桓公未尽兴,坚持要继续喝,陈完见状就很恭敬地站起来对齐桓公说:“臣只知白天须侍奉君主饮酒,但晚上实不宜继续,何况现在已经这么晚了,请大王回去吧,否则将会耽误明天的正事。恕臣不敢奉命!”对于这件事,后人这样评价陈完:“陪君饮酒以完成礼仪,是为义;然不使君饮酒过度,是为仁。”这件事可以看作是陈完仁义双全的佐证。

在齐国担任“工正”的这段时间,陈完不仅帮齐桓公完成了“器盖天下”与“工盖天下”等争霸目标,还组织人员编订了《考工记》一书。为了表示对陈完突出政绩的奖励,齐桓公赏赐给他一些田庄。得到了这些田庄之后,陈完决定隐姓埋名,改名为田完。后田完与齐大夫交好,并娶其女为妻,家丁渐渐兴旺,成为齐国的名门望族。其后人田无宇将田氏家族发扬光大,并继承尚武遗风,在齐国以勇武而著称,得到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庄公的器重,官至大夫之职。

田无宇共有三个儿子:老大田开(武子),没有官职,是齐国著名的乐师,曾为齐景公登高而鼓琴;老二田乞(厘子),为齐国大夫。田乞爱民如子,有一件事便足以说明这一点,他在向民众征收赋税之时,故意用小斗,以减轻民众负担,而在向民众放贷之时,却刻意用大斗,以使民获利。田乞的亲民举动使他受到广大民众的极大爱戴,田氏家族愈发强盛起来;而田孙,即孙武祖父,在齐景公时期曾官至大夫,后齐景公为之赐姓孙氏,所以,后来改名为孙书。

这便是孙武姓氏的来由。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武后来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个军事奇才,和他的家族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远祖虞舜,还是先祖陈完,他的家族都是地地道道的贵族,所以他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广泛地接触和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这也为他日后思想成熟和著书立说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另外,孙武家族里的很多人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从小就能耳濡目染很多军事战争方面的事情,所以,在他长大后才会对军事谋略和作战产生浓厚的兴趣。

英雄出少年

因为贵族的出身,孙武在8岁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到“庠序”(当时朝廷主办的正规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当时,孙武主修的课程是“五教”、“六学”。“五教”指的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六学”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科目。

少年时期的孙武天资聪颖,且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与祖父就开始教导他各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学校里的时候,学校规定的文化基础课,他不过看了三两遍就已经熟记于心。其他同学还在埋头苦读,他却早已完成规定课程,跑出去玩耍了。有一次,老师见到这种情况后,非常生气,就把他叫回来,准备重重地责罚一顿,当然,为了使责罚的理由更加充分,老师就故意出题目刁难他,从刚刚教过的一段课文中选出几个问题向他发问,结果,孙武竟然对答如流,这令老师感到非常惊讶,鉴于找不到责罚孙武的理由,便就此作罢。时间久了,老师也感觉到了孙武异于常人的天赋,小小年纪便如此了得,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孙武的教育更加用心了。

在这些课程当中,孙武最喜欢的莫过于“射”和“御”。这有两大原因,其一,“射”和“御”是战场拼杀的基本技能,作为尚武家族出身不得不重视这两项;其二,在齐国,每年九月份,都会举办一次全民的“射”、“御”逐赛,齐国自国君到士兵,莫不以参加此逐赛为荣。对于那些有志之士来说,这也是他们展现自我、大展宏图的一次绝佳机会。

从小就受尚武精神影响的孙武,对“射”和“御”投入了比其他学生多数倍的努力。他每日刻苦练习,并且很快就成为同时掌握这两项技能的佼佼者,同辈的贵族少年中几乎无人能及。那时,孙武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能像他的祖父孙书、叔父田穰苴一样,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大将军。15岁的时候,孙武就完成了“庠序”的所有课程,且以每门全优的成绩毕业。从“庠序”毕业后,孙武还参加了严格的“五射”、“五御”技能强化训练。在最后的挑选赛中,孙武过五官斩六将,获得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于九月代表莒邑参加了在齐都临淄城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射”、“御”逐赛。

可以说,孙武的第一名并不是侥幸得来的,而是依靠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术,他证明了自己。他的这次出色表现,也引起了他的叔父田穰苴的注意。也正是因为田穰苴亲眼看到孙武在“射”、“御”方面的才能,才在孙武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在军事方面给了他不小的帮助和影响。孙武所出生的时代,既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战乱非常频繁的时代,但是他的出世却让人们对于这个时代有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孙武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无比的英勇和智慧,可见,“英雄出少年”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并不为过。

军事世家的教育

孙武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看祖父孙书和父亲孙凭在一起对弈(下棋)。当他长大以后,祖父和父亲就开始教孙武对弈。不过,开始他都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祖父和父亲对弈,揣摩和思考两人的路数。有一次,在与祖父对弈时,孙武忍不住问孙书为什么喜欢对弈?

孙书不假思索地说:“在对弈的过程中,主要涉及进与退、取与舍、攻与守、纵与收,和军事作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二者都强调要掌握主动权,这样才能在战争中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将来有一天,如果你能够征战沙场,那么掌握对弈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决定对弈输赢的关键是什么?”

孙书略微沉思了一下,说:“算。算是决定对弈输赢的关键。对弈就好比两军对垒,随时准备厮杀,如果主将无计无谋,毫无战前准备和统盘考虑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多算则胜率较大,少算则胜率较小,不算则完全没有胜率。”“那么开局怎么下才好啊?”

孙书答道:“开局如何落子,这要看棋手对棋局的领悟力以及棋手的基本功。对于这一点,棋家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概括,‘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腹中棋路多是最难把握的,往往只有高手才敢于这样落子;边地比较狭窄,相对容易进攻,这是初学者比较青睐的路数;而多数情况下,棋手一般会选择占角落子,角虽然比不上腹中开阔,但比边却强过很多。”

孙武又提问道:“那么对弈中先手有什么好处?”“对弈就如同打仗一般,谁能够占据先机,谁就掌控了主动权,也即得‘势’,就能控制局势。当然,先手并非一成不变,在对弈之中随着双方攻守形势的转换,先手也可能不断交换。所以,出于对全局的考虑,有时候,需要另辟天地,占据先手,获得进攻优势。所以,如果你看到对手弃小而不就,这就说明对方已有图大之心。

另外,中局对弈极易出现虚实变化,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因为虚往往容易被攻破,而实则不易被攻破。在对弈的过程中,见到可进的机会要进,碰到困难的地方要后退,尽量做到避其实而击其虚。同时我们也可以制造假象,以示弱的方法来吸引对手进攻,然后围而歼之。这些对弈的方法如果用在领兵作战方面,只要用得巧,便可以百战百胜。”◆《棋经十三篇》书影此书为元明递修刊本,是围棋理论著作。此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覆盖了规格等级、品德作用、术语、战略战术及一些善博弈者的名字等内容,并首次将围棋理论加以系统化,为中国围棋理论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标志性著作,其所提出的观点对后世历代棋坛影响颇深,具有收藏价值。

孙书的这一番话表面上是在指导他下棋,其实是在通过棋盘上的对弈对他进行军事方面的教育,虽然当时的孙武并没有完全领会孙书的这番道理,但是他却尽全力把这些知识都记在了心里。孙武平日里除了看书、习武,有时间就琢磨棋艺。渐渐地,父亲孙凭已不是孙武的对手,就连祖父孙书有时也会不敌孙武。在与二人对弈的过程中,孙武不断地总结对弈经验,并结合祖父、父亲对棋的感悟,不断推敲,写成了《棋经十三篇》。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讲,《棋经十三篇》就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雏形。

孙武的祖父和父亲除了通过棋盘对弈来教育孙武,在学识方面也丝毫没有放松。在孙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学习《六韬》。《六韬》讲的是姜太公在军事方面的韬略思想,该书从战略、战术方面对军事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是流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一部古代兵书。《六韬》极其重视韬略,推崇的是不战而胜。在后来的研究中,孙武也认识到,两军交战,必须做到知彼知己,然知己易,知彼则难,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审知敌人。该书虽为兵书,但并非单纯讲兵论武,而是强调以文攻为主,文武兼备,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受此影响,孙武也将此作为自己的军事思想的主线。

除此之外,《六韬》中关于赏罚分明、令行禁止的论述引起了孙武的共鸣。因为在孙武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给他讲过他的叔叔田穰苴斩庄贾立军威、以法治军的故事,所以对以法治军他表示十分赞同。

对孙武影响深远的书籍还有《管子》。《管子》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其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富国强兵、寓兵于农、军政一体、先计后计和以人为本五个方面。

孙武对《管子》逐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自己游历齐国、鲁国、晋国等国家的心得体会,记录下大量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孙武就会向叔父田穰苴请教。看到孙武进步如此神速,田穰苴非常高兴,对他的提问也往往有问必答。并反复教育孙武,在战场上务必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千万不可读死书,纸上谈兵。对于叔父的教导,孙武自然也是铭记于心。

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军事家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他的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孙武从小就受到祖父和父亲关于军事作战方面知识的教育,才使得他在以后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兵法。

不安分的“公子哥”

长大以后,孙武萌生了写一本兵书的想法,只是他还未亲身经历过一次战争,于是,孙武决定先从考察实地开始,记录其他地区的战争情况,同时着手编著自己的兵书。春天一到,他就开始计划外出考察,这一次他决定去邻国鲁国。他之所以选择去鲁国,是抱着两个目的,其一是看一看鲁国的都城曲阜;其二是考察一下齐鲁长勺之战的战场长勺。

当时的齐国商业极其发达,并因此名冠各国,且其商业以盐业为主,因为盐的特殊性,各诸侯国对盐的运输基本不加干涉。于是,孙武便以贩运海盐者的身份来到鲁国的都城曲阜。在他人的介绍下,孙武先是来到了鲁国的档案图书馆,他看到了该图书馆内保存完备的《周易》及鲁史《春秋》,令他感触颇深。

在接下来的考察中,孙武了解到鲁国当时的情形是“三家强大,公室衰微”。所谓“三家”是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大家族。这三大家族为了各自利益竞相培植私党,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势,三大家族明争暗斗,最终使鲁国内部纷争不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鲁国的势力早就不敌从前,国家岌岌可危。周礼虽为国君,但在鲁国早已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孙武看到这一点,更深刻地体会到国泰民安的重要性,只有富国强军才能抵御外来侵略,得出“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结论,该结论后来成为孙武军事思想的出发点。◆清·精刻线装大开本《周易本义》

数日后,孙武来到曲阜以北的长勺,即长勺之战古战场,对之进行了考察。长勺之战爆发于齐桓公继位的第二年,因为鲁国曾支持公子纠与齐桓公作对,为报此仇,齐桓公不顾管仲的一再劝谏,而贸然对鲁国发动战争。齐鲁两军在长勺展开大战。

齐军欲仗人多势众,企图将鲁军一举歼灭,于是,率先发起攻击。鲁庄公正欲迎击,这时曹刿阻止了他。曹刿建议道:“不如等齐军发起第三次冲锋,齐军疲惫,再下令反击,齐军必败。”鲁庄公听从了曹刿的建议。在齐军发动第三次冲锋时,下令反击。果然,鲁军一次反击便将齐军打垮,齐军落败而逃,鲁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再次拦住他。曹刿瞭望齐军败逃阵容,并下车察看齐军退走的路径,确认齐军败退后,才让鲁庄公下令追击。鲁军一举将齐军赶出鲁国国境。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勺之战”。

这个故事,孙武在很小的时候就听祖父讲过,当时对曹刿的沉着冷静与足智多谋甚为钦佩。今天他近距离地观察了“长勺之战”的战场,仿佛亲身经历了当时两军作战的激烈场面。他在脑海中重新回顾了一下这个战役发生的全过程,齐鲁当时的情况是齐强鲁弱,很明显,齐军在“势”上占据极大优势,不过曹刿深谙“避实击虚”之道,他选择在齐军发动三次冲锋,十分疲惫之后进行反击,这等于人为制造了对自己有利的“势”。于是,才能一举击垮齐军。想到这里,孙武再次对曹刿的足智多谋表示钦佩。

在游历了齐鲁山川和乾时、长勺等古战场后,孙武决定去晋国看一看。晋国位于周王室之北,其始封君是周成王之弟叔虞。关于这两人,孙武的父亲曾给他讲过一个“桐叶封弟”的故事:有一天,周成王同叔虞玩耍甚乐,把一片桐树叶剪成圭形送给叔虞,开玩笑道:“我就以这个封你为诸侯吧。”没想到这句话被周公无意听到,就要求周成王兑现自己的诺言。成王辩道:“我只是在跟他开玩笑罢了。”周公却说:“您是天子,天子怎么能反悔呢?”不得已,成王只得将唐封与叔虞,即为后来的唐国。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父继承王位,迁都于晋水旁,将国号改为晋。

后来,晋国不断壮大,并成为继齐国之后第二个称霸的大国。晋国不断扩充军队,并采取“尚贤使能”的用人方针,这使得晋国的军事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孙武在了解到晋国的基本情况后,得出结论:“君王成功之道,在于厚爱子民,取得民心所向!”

在齐国南部考察了近两个月后,孙武回到齐国的国都临淄,决定考察临淄的地理环境,为将来著书立说及统兵打仗作准备。

临淄因为紧邻临淄水,故得名临淄。淄水河起源于原山之阴,与数十条河流相通。流经天齐渊、稷山、牛山到临淄以东,然后流入广阔的平原。该河窄处仅有一里,宽处竟达到数千米,且河道两岸极其陡峭,高达数十米。雨季来的时候,河水大涨,这时舟船皆不能通过;每逢干旱,便从天齐渊调水,水势仍然不小。所以,淄水向来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天堑。◆山东淄博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

第二日,孙武来到临淄城外,考察周围的防御体系及山岭、沼泽等。孙武一边进行实地考察,一边根据自己的经验,并结合兵书,对其进行详尽地分析与总结,甚至总结出一套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军与布阵策略。

孙武在考察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及其总结出来的笔记,都为孙武的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奠定了基础。在“不安分”的四处游历中,孙武在军事思想方面的成长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第二章 吴国之梦

齐国卿大夫之间无休止地相互倾轧斗争,使齐国国力愈发衰退,更兼孙武的叔父在四大家族的内讧中沦为牺牲品。这下,孙武终于清醒了,在这样一个任何人随时都可能丧命的国度里,他是没有希望的,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于是,他萌发了远走他乡、另谋出路的想法。

司马穰苴之死

据《左传》记载,孙武15岁时,参加了齐都临淄举办的射、御逐赛。孙武凭借娴熟的“射”、“御”技术和扎实的基本功,赢得了第一名。也正是这次的比赛,孙武赢得了田穰苴的注意。田穰苴也就是司马穰苴,其实是孙武的同宗叔叔,与孙武的父亲孙凭同辈,并同在朝中为官。今日看到孙武所展示出来的才能,司马穰苴觉得这个侄子将来前途无量。于是,他决定把自己毕生所学传给这个晚辈。

司马穰苴经常和侄子促膝长谈,探讨军事方面的知识,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而孙武也对自己的叔叔颇为尊重和敬仰。在谈话中,司马穰苴看出孙武志向远大,天资聪明,拿出自己根据从军经验编写的兵法(后世称《司马穰苴兵法》)交到孙武手中。通过研读这本兵书,使孙武初步领悟到了战争的禅机,叔侄之间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但是,此时的齐国已经出现了卿大夫之间的矛盾斗争,高、国、陈、鲍诸侯互相抗衡,再加上齐景公后来的昏庸无能,导致了司马穰苴成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这几大家族中,田氏的势力最为强大。鲍氏、高氏、国氏三大家族便纷纷向齐景公进谗言,欲驱逐田穰苴以削弱田氏势力。

齐景公似乎也预感到田氏势力太盛,再加上高氏、国氏、鲍氏不断地中伤和诋毁司马穰苴,昏庸的齐景公便采纳了鲍氏、高氏、国氏的意见,将司马穰苴罢免了,同时还把他逐出宫廷,使他回到平民百姓中。就这样,胸怀大志的田穰苴,在被晏婴荐举成为齐国将军,后又因击退晋燕之功而被提升为大司马后,本想兢兢业业,大展宏图,但是却被卷入到卿大夫各族之间的斗争中,遭到陷害,落得了一个罢官免职的下场。叔父的落魄也带给孙武不小的打击,他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前途和未来。

心情抑郁的田穰苴只好把自己的热情都投入到著书上去,他根据自己毕生的研究和所学,结合多年来的作战经验和军事战略,努力完成自己的军事著作。但是,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无端免职的抑郁和苦闷,使得田穰苴的健康状况一日不如一日,终于得了不治之症,抑郁而死。

司马穰苴的猝死带给了孙武极大的震动,他感受到齐国卿大夫之间倾轧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他不愿意自己继续纠缠于其中的斗争,像叔父一样成为四族斗争的牺牲品。再加上,齐国由于接二连三的内乱,国力已经大为衰退,孙氏家族正处在齐国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可能被掀入万丈波澜之下。

公元前515年,齐景公三十三年,孙武的父亲孙凭参与到田、栾、鲍、高四大家族联合反对齐相晏婴的事情中,更是让孙武萌发了远走他乡、另谋出路的想法。

结识伍员

孙武虽然萌生了远走他乡的想法,但是究竟去哪里他还没有想好。而此时南方的吴国在联晋伐楚之后,国家日渐昌盛,孙武深知择良木而栖、良将选明主而事的道理,经过仔细思考,他认为吴国是他最为理想的一个施展抱负和才能的地方,于是,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前517)左右,孙武离开了齐国,长途跋涉来到了吴国。

虽然孙武有心投奔吴国,但是他还是想仔细了解一下吴国目前的局势,于是他在吴国郊外暂时定居下来。在离开齐国时,孙武把自己喜爱的古兵书全部带到了吴国,一方面潜心阅读和研究这些古兵书;另一方面广泛接触各阶层的人士,了解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历史及现状,以及周边楚国、越国等几个诸侯国的近况。另外,孙武还花费大量时间,对穹窿山及周围的太湖等环境进行了实地勘查,从而掌握了翔实的地理资料,为以后的领兵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的出行,使得孙武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吴国的身上,盼望有一天能够得到吴王的重用,既帮助吴王创立千秋伟业,还能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但是,这并非易事,现在他能做的只是静静地等待时机。孙武没有想到,他的人生轨迹在数日后会和另外一个人相并和,二人将联手驰骋吴楚千里江山。这个人就是伍子胥。◆伍子胥雕像

此时的伍子胥其实正在逃亡,因为楚平王听信费无忘的谗言,残忍地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伍子胥仓皇出逃,来到吴国他立志兴吴伐楚,以报血海深仇。伍子胥求见公子光,请公子光将他引见给吴王僚。见到吴王僚后,伍子胥便怂恿他伐楚。谁知公子光从中作梗,对吴王僚说:“这个伍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所杀,他劝您伐楚,是想报自己的私仇,并非为了吴国大业,大王千万不能听取他的建议。”

随后吴王僚就拒绝了伍子胥,此时的伍子胥并没有丧失信心,因为他看出来公子光与吴王僚虽然说是叔伯兄弟,但他志不在小,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当伍子胥得知吴公子光正在计划谋杀吴王僚自立门户的时候,便物色了一个勇敢的刺客专诸进献给吴公子光。而他则隐秘山野,静待局势的变化。据宋谈钥的《嘉泰吴兴志》中记载,伍子胥的暂居之地就是今浙江吴兴县南,而孙武则在吴兴县西北,由此可见,二人居住之地很近。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武和伍子胥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为了避乱从别国投奔到吴国,两人都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还都对军事颇为在行,说起话来非常投机,所以二人很快就成了亲密的知己。

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吴公子光利用吴国大军伐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成功刺杀了吴王僚,立号吴王阖闾。在阖闾继位以后,就将伍子胥纳为“行人”,参与谋划兴国的大计。伍子胥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在《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记载,伍子胥上书阖闾:“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也就是发展生产、建筑城池、制造兵器、训练军队。而阖闾此时也是任贤使能,施恩行惠,广招贤才,威名远震。阖闾的治国方针大得民心,使得吴国在各个方面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正是如此,孙武觉得自己施展才能和实现理想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公子光野心勃勃

说到公子光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馀祭、夷昧、季札。诸樊知道季札贤明所以就没有立太子,就把王位挨个传给三个弟弟,这样最后就能传给季札。但是后来季札不愿意当国君,所以诸樊就立夷昧的孩子僚做国君。吴王僚继位后,公子光一直心生怨气,他认为:“按兄弟排,应该是季札当国君,按儿子排,自己才是真正的嫡嗣,所以大权应该属于自己。”

于是,公子光开始暗暗行动起来,要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四处招纳贤才,共商大计。但是要想刺杀吴王僚并非易事,先不说吴王僚生性多疑,外人难以接近,他身边的忠勇之士就足以保护他的安全。所以,在得到专诸之后,公子光就以门客的待遇厚待于他,静待时机。

据《吴越春秋》记载,楚平王死后,吴王僚想要利用楚国丧事的机会伐楚,于是,命令自己的两个弟弟公子掩余、烛庸领兵围困楚国的六、潜二邑,让住在延陵的季札去晋国,来观察各个诸侯的动向。但是没想到,楚国发兵断了吴兵的路,所以,吴兵就不能回军了,公子光知道后,对谋士们说:“这是实施大计的最好机会,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以后恐怕就更难了。”

专诸说:“可以把吴王僚杀掉了。他的母亲老了,孩子很弱小,两个弟弟还都在被楚军围困。现在吴国外被楚国围困,内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大臣。没有人可以奈何得了我们。”公子光也这么认为。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即“鱼肠剑”)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吴越春秋》书影此书为民国上海涵芬楼《四部丛刊》本。

专诸端着鱼来到了吴王僚面前,掰开鱼,趁势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毙命。而专诸也被吴王僚身边的侍卫所杀。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就这样,公子光除掉了吴王僚,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吴公子光的野心其实是给了孙武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正是因为公子光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以及对权力的渴望,才会求贤若渴。否则,孙武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名气和功绩的人,又怎么能够在吴国大展宏图呢?他所著的《孙子兵法》其实有一部分就是专门针对吴王阖闾征伐楚国所提出的军事战略。也正是因为孙武能够“投其所好”,吴王阖闾才会如此器重于他。

《孙子兵法》问世

自幼受到军事世家影响、以及尚武精神熏陶的孙武,决心通过学习和研究前人所著兵典,以及战争的普遍规律,探究其中的军事原理,总结战事经验,形成自己的兵家思想。孙武认为只有自己在军事战略上有所成就,以后才可以建功立业。只要自己的兵法著成,那么就能大展鸿图,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

其实,在孙武的头脑中已经充满了战争的各种谋略和军事思想,小的时候他就把自己阅读兵书得到的心得体会都记下来,所以,他的头脑中早已形成了兵书的初步框架。只是他还缺少很多关于战争的亲身感受和真实经历。所以,此次前往吴国的旅途中,他还考察了各国古战场及军事要塞。比如兵塞葵丘。

葵丘(亦称渠丘,在今山东临淄西部)是齐国都城近郊的一处军事要塞,也是历史上齐桓公两次会盟诸侯的地方。一次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鲁、宋、郑、卫、许、曹等国,重申盟约。周襄王为感谢桓公的支持,特地派太宰周公孔给桓公送去他祭祀祖先的祭肉。另一次是在周襄王送祭肉的这年九月,齐桓公再会诸侯于葵丘,订立新的盟约。

后来,孙武又考察了葵丘周围的山川地形。每到一处地方,孙武总要分析这里的地形是属于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地形中的哪一种,在战争中哪一种地形容易产生走、弛、陷、崩、乱、北等六种情况。同时,从用兵的原则来区分这里的兵要地理是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圯地、围地或死地。通过实地考察,孙武的兵法理念得到了升华。他深知地形是用兵的重要辅助条件。如何判断敌情、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等都是交战中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

孙武所积累的这些军事知识都成为撰写兵法十三篇中《地形》和《九地》两篇的基本素材。

另外,孙武还对姜子牙所作的《六韬》极其“情有独钟”。因为《六韬》是成书较早、较完整的一部古代兵书。小的时候,他就日夜苦读这本兵书,随着阅历的增加,孙武对《六韬》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六韬》强调文武兼备,先文后武,重视韬略,讲究不战而胜的智谋。这个思想后来也成为孙武以后谈兵论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其军事思想的主线。后来,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方针战略。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考察,孙武的《孙子兵法》终于著成,其中还对吴王如何战胜“越人”进行了针对性的引导。为了更有效地说动吴王,在兵法的开头,孙武就点明说:“如果大王采纳我的计划,那么肯定能够取得胜利。”《左传》指出,孙武在后来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实践,对《孙子兵法》又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其内容也更加完备和精确,终于成为一本兵家巨作。

伍员七荐孙武

孙武的《孙子兵法》虽然已经著成,但是还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为吴王阖闾还不知道世界上有孙武这么一个军事奇才。孙武急于想要展示自己的才能,但英雄苦于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好等待另外一个人向吴王阖闾推荐自己,从而登上军事、政治舞台,那就是伍子胥。

阖闾三年(前512),在伍子胥和其他朝臣的努力下,吴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国家积蓄了一些粮食;军队经过训练,日益精悍;武器装备也有所改善,战斗力不断增强。国家的稳定也让吴王阖闾开始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行动。事实上,阖闾的内心一直涌动着向西进兵攻伐楚国的打算,因为在阖闾之前,吴国的几位君王都曾经发动过对楚国的战争,阖闾在吴王僚执政的时候,也曾多次带兵伐楚,其中著名的鸡父之战就是他亲自指挥的。

于是,阖闾与伍子胥等大臣们开始商议征伐楚国的大计。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记载,当时的伍子胥急于报楚平王和费无忌诛杀父兄的大仇,所以他在阖闾身边一直观察阖闾的思想动态,并且多次毛遂自荐,想要担当伐楚的重任。虽然阖闾对于伍子胥的才能没有丝毫疑虑,但是他心里还另有盘算。

楚国是南方大国,数十年来一直雄心勃勃地四处扩张,如今齐、晋的国力已大为衰退,西方的秦国此时尚未实行变法,国力远不如楚。最令阖闾担忧的是,楚大吴小、楚强吴弱,楚国必会成为吴国的大患。但是如果自己能够伐楚成功,不仅可以扩张吴国国土,削弱楚国势力,还能实现自己的霸主地位。对于伍子胥的能力,他并不质疑,但是他担心伍子胥一心想着报仇,在军事战略上会出现偏颇,这样就会让自己图霸天下的夙愿落空。

内心矛盾的阖闾曾经“登台向南风而啸,有顷而叹”⋯:“群臣没有一个知道本王叹气的原因!”只有伍子胥知道阖闾为何而叹。

后来,伍子胥重新考虑了一下吴国伐楚的局势,他深知吴国和楚国相距千里之遥,这种长途的远征作战,不光需要更多的粮草和武器,还需要一位深通作战韬略的军事家来谋划和指挥作战,才能有把握取得胜利。目前阖闾在这个大计上并不信任自己,而从齐国投奔来的孙武恰恰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人选。而孙武也多次请求伍子胥引荐自己,于是就出现了后面的伍子胥“七荐孙武”的故事。◆伍子胥像伍子胥(?~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春秋楚国(今湖北襄阳,又说湖北监利)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伍子胥对阖闾说:“臣认识一人,此人精通兵法,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著有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若用他为将,可以天下无敌,何惧楚国!”对于伍子胥的推荐,阖闾并不太在意,也没有表态,因为以前阖闾根本没有听说过孙武,况且孙武太过年轻,领军作战经验也不丰富,如何能担当重任。但是伍子胥并没有就此放弃,瞧准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阖闾推荐孙武。他将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都一一向阖闾介绍,并称赞孙武是个在军事方面有韬略的奇才。伍子胥一共向阖闾推荐了七次,终于,吴王阖闾动了心,决定与孙武会面。

就这样,一直观察吴国动向、想要施展自己才能和抱负的孙武,经过伍子胥七次举荐后,终于得以与吴王阖闾会面。在约定的日子里,孙武带着他在隐居的日子里写成的兵法来面见吴王阖闾,并且把自己所著的兵法一篇一篇地进呈,阖闾每看一篇兵法,就对面前的这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心中暗自称赞孙武军事思想的深刻和战术的精妙。

吴王“美人试英雄”

吴王阖闾在读过《孙子兵法》之后,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非常欣赏,又见其对答如流,谈吐不凡,更是心生欢喜。不过他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有心试一试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真实本领。

于是他问孙武:“⋯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已经全部看过了,有些见解还算独到,不过真的适用于战争吗?可否以训练战士验证一下?”

孙武肯定地答道:“当然可以,不管训练者出身贵贱,或男或女,经过我的演练排布,都可以变得勇武善战。”⋯吴王又问:“即使是娇弱女子,你也可以训练她们成为士兵吗?”⋯“可以。”⋯孙武回答。

吴王于是从后宫中挑选了180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让自己的两个宠妃也换上戎装助兴,自己则坐在演练场边摆酒观看。

孙武把所有宫女分成两队,分别任命吴王的两个宠妃担当两队的队长,令每个宫女手持长戟,开始演练。宫女们看着自己身上穿着士兵的战衣,都十分新鲜,在场上嬉笑打闹着,非常松散。孙武站在高台上高声问:“你们可知道自己的左手在哪?”宫女们举起左手回答:“知道!”“可知道自己的右手在哪?”“知道!”宫女们举起右手答道。孙武又问:“那是否知道自己的前心和后背的位置?”⋯宫女们回答着:“知道。”一边笑着着一边好奇地看看孙武究竟要如何演练。

孙武威严地说:“现在听我击鼓号令,击鼓一通,你们向右转,击鼓二通,你们向左转,令你们向前,就向前心的方向行进,令你们向后,就朝着后背的方向后退。听明白了吗?军令如山,如果有人不服从军令,就立即斩首!”⋯宫女们说:⋯“知道了。”

然后孙武命令开始击鼓演练,没想到鼓声一起,宫女们都笑成一团,这些人平日里都在后宫歌舞玩乐,哪里把列队练兵看作严肃的事情,在她们眼里实在是一件新鲜事,彼此玩闹着,毫无队形可言。

孙武没有生气,又对大家说:“没有把要求说明白,你们不熟悉律令,是我这个领军的错误。”于是又认真把演练要求和军令说了一遍,命令方队重新演练。可宫女们还是嘻嘻哈哈地玩闹着,队伍更加散漫了,尤其是两位队长,笑得前仰后合。

这时孙武没有笑,而是变得更加严肃起来,对宫女们说道:“如果是要求和军令没有说清,是我的错,现在我已经三令五申把军令说明了,你们却不服从,就是你们这些士兵的错了。不服从军令者,罪当斩首。”于是命人把两个队长绑起来准备砍头。

一旁观看演练的吴王阖闾看到自己的两位宠妃被绑在斩首台上,大吃一惊,急忙派人告诉孙武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您会领兵操练了,快放了两位爱妃吧,没有她们寡人饭都吃不香啊!”孙武回答得异常坚决:“您既然已经任命我为将军,那么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我必须要依法处置,以示军威。”于是不顾吴王的反对斩杀了两位宠妃。

这下,其他的宫女们都被吓到了,没想到这位将军如此执法如山,真的斩杀了两位大王的宠妃,所有人立刻停止了嬉闹变得安静了,开始听从孙武的号令。孙武重新整理队伍,命令再次击鼓开始操练,宫女们再不敢怠慢,认真听从鼓声的指令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列队变得整齐划一,完全按照要求进行着演练,再也没有嘻嘻哈哈的打闹和散漫的举动了。

孙武转过身来对吴王说:“士兵已经可以整齐地演练阵形了,大王可以视察了,她们都会听大王的号令,不会违抗。”吴王还沉浸在痛失两位爱妃的惋惜中不愿意观看。孙武对吴王说:“大王您只是爱好兵法的词句,却并不懂得实际使用它们。”吴王这才明白。

通过这次演练,孙武向吴王显示了自己不只懂得纸上的兵法,更会在实际中治军,吴王也终于看到了孙武的才能,见识到了孙武的魄力和胆识,于是任命他为吴国大将。

吴王用美人试孙武,最终试出了一位大英雄,为此后自己征战诸侯、威名远扬找到了一名得力的助手。

与吴王谈

这场试兵充分地展示了孙武的胆识和指挥才能,吴王阖闾知道,吴国要想成功伐楚,孙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据竹简本《孙子兵法·见吴王》记载,孙武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阖闾的赏识,他经常和阖闾在一起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问题。有一次,阖闾和孙武谈起晋国的问题,他说:“现如今,晋国的大权掌握在范氏、中行氏、智氏和韩、魏、赵六家大夫手中,将军认为哪一个会先灭亡,哪一个会先成功呢?”

孙武回答说:“范氏、中行氏两家最先灭亡,然后是智氏,接着是韩、魏,最后成功的是赵氏。”“那你说说其中的缘故?”孙武说:“晋国的情况是这样的,以范氏、中行氏来说,他们以八十步为畹,一百六十平方步为一亩,五分税一。六卿之中,这两家的田制最小,收取的租税最重,高达五分抽一。再加上,公家赋敛无度,官吏众多而又骄奢,军队庞大而又屡屡兴兵,人民穷困潦倒,长此下去,必然众叛亲离,土崩瓦解!

而智氏家族的亩制,只比范氏、中行氏的亩制稍大一点,以一百八十平方步为一亩,租税也同样苛重,也是五分抽一,弊病很是严重。所以,智氏与范氏、中行氏灭亡几乎完全一样。

接着就该轮到韩、魏两家了。韩、魏两家以二百平方步为一亩,税率还是五分抽一。他们两家仍是亩小,税重,人民贫苦,官吏众多,只是因为其亩制稍大,人民负担相对较轻,所以亡在三家之后。◆莫干山干将、莫邪雕像莫干山,为天目山之余脉,位于浙江省北部德清县境内,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度假休闲旅游及避暑胜地。

至于赵氏家族的情况,和上述五家则大不一样。在六卿之中,以赵氏亩制为最大,而且从不征收杂税。亩大,税轻,官吏也比较少,没有屡屡兴兵发动战事。主子和臣下都没有过分的骄奢淫欲,做事比较收敛,人民可以保证温饱的生活。所以,晋国最终是要归赵氏统治。”

孙武关于晋国六卿兴亡的长篇大论,对于阖闾来说,几乎就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吴王阖闾听后,深受启发,连连称赞,感慨地说道:“将军说得很好。寡人明白了,君王治国的成功之道,就是要爱惜民力,不失人心。”

后来,阖闾又问孙武:“如果我师出境,驻扎在敌人的地方,这个时候敌兵突至,将我军包围,我如果想要激励战士们突围,应该怎么办呢?”孙武答道:“这个时候应该建筑高垒,告诉敌人,我们是有守备的,这样他们暂时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而我军正好可以趁机调整战略。另外,还要告令三军,将这个情况的紧急性说清楚,让士兵们饱食一顿,然后烧尽粮食,断绝士兵的生还念头。接着加固坚甲,磨利锋刃,战鼓齐鸣,杀声震天,鼓舞大家的士气。当敌人看到这种情况,必定会非常畏惧,不知道是攻击还是防守,这个时候,我军可以分开行动,攻其后部,必定能够突围。所谓‘困而不谋者穷,穷而不战者亡’。”

吴王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孙武的富民思想其实和孔子的对待庶民要“富之”、“教之”的思想如出一辙,施惠于民,就能让人民归附于自己,从而在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和君王与卿大夫之间的政治斗争中取得胜利。而他的军事思想则既丰富又深邃,他更关注战争全局问题,尤其重视人民对战争的态度,主张用亩大而税轻的办法以争取民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思想,注重的是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奇正等矛盾双方,⋯“以正合,以奇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因敌而制胜”等军事战略赢得最后的胜利。

后来在孙武的启发和辅佐下,吴王阖闾一边努力地实践⋯“王者之道”,一边加紧训练军队,为日后吴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孙武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也更加凸显出来。

第三章 一战成名

在孙武的建议和协助下,吴国国力得到了空前迅猛的发展,于是,吴王阖闾萌生了攻打楚国的计划。然楚国号称“千乘之国”,为“春秋五霸”之一,如同弹丸之地的吴国要如何击败强楚?这分明就是以卵击石。然而,正是在这场“以卵击石”的战役中,孙武一战成名,成为军事历史上的“不败神话”。

佚而劳之:孙武的奇计(一)

就在孙武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吴将的第三年(前512),阖闾就开始和孙武、伍子胥商议伐楚的大计。虽然吴王阖闾有孙武和伍子胥这两个军事战将的辅佐,但是吴国要是真的和楚国发起战事,在很多人看来,还是有点以卵击石的风险,更不必说吞并楚国,达到称霸各国的目的。据《史记》记载:楚国号称“千乘之国”,仅仅是兵车,它就有一千多乘。楚平王时,楚国的地理位置西北到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北部),东南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部),向北延伸到河南南阳,向南到达洞庭湖南面地区的大片区域,国土面积十分辽阔,其下有很多的附属国。楚庄王在位的时候,他励精图治,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实力越来越强大。以前楚国与中原诸国多次发生战争,中原诸国联手抗楚,也才仅仅能打退楚国北面来犯的军队。而在当时,吴国充其量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地域面积十分狭小,仅仅相当于现在的江苏,它也不过只有三万兵力,根本就不能同兵力强大的楚国相抗衡。

公元前506年夏,晋国在召陵(今河南郾城)召集了中原十八诸侯国联合起来前去讨伐楚国,但大家都惧怕楚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久久不敢妄自行动,由于没有什么获胜的把握,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而眼前的吴国不仅地域十分狭小,兵力也只有三万,根本不是楚国的对手。除了地小兵弱,他们还有很多后顾之忧。位于他们南面的越国和楚国的关系不错,经常来侵犯吴国南面的边境;而北面则分别是徐国和钟吾,这两个国家也都听命于楚国,就像是楚国的附属国一般。吴国要想讨伐楚国,兵力少了一定实现不了;要是全部兵力都用去对付楚国,只剩下一座空城,那越国、徐国、钟吾便一定会采取南北夹击的方式,乘虚侵吴,导致吴国军队三面受敌。考虑到这些以后,孙武认为想要对付楚国,首先就一定要消灭它的羽翼,这样才能免除后顾之忧。

在说孙武如何带兵翦除楚国羽翼之前,还要先提一下吴王阖闾与钟吾、徐的恩怨。早在吴王僚统治吴国的时候,就曾派遣掩余、烛庸二公子伐楚,他们都是吴王僚的亲弟弟。后来,吴王阖闾夺位,公子掩余就逃到徐国(今安徽泗县北部),而公子烛庸则逃到钟吾(今江苏宿迁县东北部)。吴王阖闾为了消灭吴王僚的残余势力,就迁怒于钟吾和徐两国,于是,公元前512年,孙武、伍子胥率领吴军向北去攻打钟吾国,拘捕了钟吾国君,然后就伐徐,徐国的国君章禹不敌,一路逃到了楚国,楚君收留了他,安置在夷,并筑城保护。

此时,头脑发热的阖闾就要立即长驱直入攻打楚都,但是孙武知道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一时冲动,就会功亏一篑。就劝他说:“现在还不是攻打楚都的最好时机,再等等。”于是,阖闾就采纳了孙武提出的“佚而劳之”的策略,也就是对楚国进行轮番攻击,三分疲楚、多方误敌。先派出一队兵马骚扰楚国边境,等到楚国发动全部兵马攻击的时候,我军就迅速撤退。等到楚军撤回的时候,咱们继续派兵出击,当楚军出击的时候,咱们迅速撤退,等楚军撤回以后,咱们接着出击。就这样屡屡出击,屡屡撤退、多次诱导楚军。当楚国军队经过多次的出击和撤退,兵马劳累的时候,咱们就发动全面攻击,这样肯定能够大获全胜。

由于孙武和伍子胥所施展的巧妙的军事战略,使得楚国开始感到难以应付。但是,此时,吴国并没有达到成功伐楚的目的。

于是,第二年,吴国又开始侵扰楚国。吴军先是攻打夷,并向潜(今安徽霍山东北部)、六(今安徽六安县北部)进逼。楚国立即出兵营救,吴军则撤回。接着,吴军又开始攻打楚国的弦(今河南息县南部),楚国则派遣左司马戍和右司马稽率一个师前去营救,可谁知当他们到达豫章,吴军又回去了。

这样多次的轮番攻击和撤退,楚军已经疲惫不堪。吴军趁机又去攻打楚国的养邑。因为楚军救援不及时,养邑便很快就被吴军攻下,楚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都被吴军杀死。

孙武的战略在对楚的初步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吴王阖闾大喜过望,对孙武的军事才能更加欣赏,也更为信任他。而楚国因为多次遭到吴国的骚扰和攻击,虽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楚军的士气还是有一点挫伤,于是,楚军打算变被动为主动,出兵伐吴。

孙武的“佚而劳之”策略不仅帮助他开了一个好头,后来也成为很多兵家的战略参考。

其实,在孙武之前,“佚而劳之”就已经被用在军事策略上,最著名的莫过于“一鼓作气”的故事。公元前684年,齐国为了获得更多领土,背弃了曾与鲁国订立的盟约,发兵侵犯鲁国,两国在长勺进行了激烈地交战。当时,鲁庄公亲自率领军队,齐军仗着自己人多势众,不一会儿,就敲响了战鼓,杀声连天,士兵全部冲了过来。鲁庄公决定杀杀齐军的锐气,便想要下令擂鼓发兵出击,但此时曹刿站出来,对他说:“敌人此时锐气正盛,我军如果强攻肯定会损失惨重,现在应当严阵以待,万万不可急躁。”齐军冲锋过来,鲁军却丝毫没有动作,只是如铁桶一般筑起了一道人墙。齐军只好退下。

不久,齐军再一次擂鼓冲锋,鲁军却依旧像没有听到一样,岿然不动,齐军只好又退下。但是,曹刿发现这次齐军士兵的叫喊声很明显比第一次要低了许多,而且鼓声也没第一次那么响亮了。想必他们在心里觉得这是因为鲁军不敢出击,斗志已经被消耗得所剩无几了。接着,齐军又发出了第三次鼓响,曹刿便对鲁庄公说:“现在该出击了!”于是,鲁庄公一声令下,一直待命的鲁军士兵像猛虎一样冲了出去。齐军看见鲁军气势如此之大,士兵都慌张了起来,刚打了几个回合就被杀得大败而逃。

在庆功宴会上,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我们选择在敌人出击三次以后,才出击呢?”⋯曹刿答道:“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第一次击鼓时,齐军好比是一群猛虎下山,士气都很旺盛。第二次击鼓时,齐军的斗志就开始松懈了。等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齐军的士气就变得低落,精神疲惫,战斗力骤减。而这个时候我军才第一次鸣鼓进攻,军队的士气自然十分猛烈,所以就能获得战争最后的胜利了。”⋯鲁庄公听罢曹刿的分析后,对他大加赞赏,亲自赐给他一杯胜利酒。◆孙武雕像

由此可见,“佚而劳之”是一个很好的挫伤敌人锐气的战术。这个战术只要用得得当,就能在无形之中占据优势,胜利在握。北宋大将曹玮曾经就以此计一举成名。当时,曹玮率领军队和吐蕃军队作战,第一次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敌军最终溃败而逃。他故意让士兵们驱赶了一大群牛羊往回走。但是,这些牲畜走得很慢,最后落在了大部队后面。有人向曹玮建议:“这些牛羊对我们的军队来说,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意义,跟着我们的军队只会影响整体行军的速度,不如扔掉它们,我们没了负担,就能尽快赶回营地去了。”但是曹玮没有这么做,也没有解释原因,只是隔三差五就派人去打听吐蕃军队的动静。

吐蕃军队逃窜了几千米后忽然听探子们回报说,曹玮因为舍不得牛羊,所以军队行进的速度很慢。吐蕃军队于是便立即掉过头,打算乘机袭击曹玮的部队。曹玮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吩咐队伍走得再慢一些,当他们来到一个对自己很有利的地形后,他这才立即整顿人马,列阵迎敌。当吐蕃军队赶到的时候,曹玮派人告诉对方的主帅说:“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赶过来,想必一定是累坏了。这样吧,等你们先休息好了,我们再决战。”吐蕃将士由于来回奔波,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力气了,所以,对于曹玮的建议,他们欣然接受了。于是,停下来调整休息。

等吐蕃军队休息好了,曹玮又派人告诉他的统帅说,“现在你们该休息好了吧,那么咱就开始打仗吧。”于是,两军交战,可是没多久,吐蕃军队就被打败了。

事后,曹玮对部下们说:“如果我扔下牛羊,吐蕃军队就不会赶回来再继续跟我们交战。他们来回奔波,体力必定消耗得非常快,况且这一路至少有100千米,他们肯定是筋疲力尽。这个时候我如果趁势和他们发起攻击,那么吐蕃军队有可能抱着必死的决心和我军战斗,到时候胜负就难定了。我故意让他们在找到我们以后稍微休息,那么他们的士气就会逐渐消退,锐气也会减少很多。同时,我也不能让他们休息的时间太长,趁着他们正慵懒的时候发起战斗,我们就能一举取得胜利。”

伐交:孙武的奇计(二)

楚国在伐吴之前,先与越国取得了联系,意图和越国联合攻打吴国,达到一举灭吴的目的。孙武、伍子胥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打算采取先发制人的方法,在楚国还没做好攻打吴国的准备之前,先攻下越国,这样就能断了楚国的后路。

但是,越国和钟吾这样的小国不同,要想成功灭掉越国,一定要做好缜密的军事部署。经过仔细分析和商议,孙武决定采用“伐交”的谋略,也就是策动桐国(今天的安徽桐城县北),使其叛楚。

孙武开始是先派人诱使桐国叛楚,再让舒鸠氏诱使楚国派兵出来。孙武让舒鸠氏欺骗楚军说:“吴国担心楚国出兵攻打桐国,已经派了一部分士兵协助防守桐国。另外,由于吴国最担心的就是楚军会直接走水路攻打吴国,于是,吴国就安排了很多士兵在长江下游布防,如果楚军抽出一支部队假装从水路攻打吴国,暗中却派大部队袭击驻扎在桐国的吴军,那么肯定能一举获胜。”孙武又向舒鸠氏说明,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消除楚国对吴国的顾忌。

果不其然,楚国在这一年的秋天,派了令尹囊瓦率师东行。囊瓦一面准备船只,等待时机沿江而下伐吴,一面命令楚公子繁率军暗中偷袭防守在桐国的吴军。楚国不知道,孙武其实在长江下游上所安排的船只都是空船,上面没有一个吴国士兵,相反,吴军的主力部队此时正埋伏在从楚国到桐国所必定经过的舒鸠(今安徽舒城)。

楚公子繁依照命令刚来到舒鸠,便遭到了吴军的伏击,公子繁根本没料到吴军会在这里埋伏军队,所以被打得措手不及,没有丝毫的还击之力,还未开战多久就弃军逃往巢邑。而此时,囊瓦正率领舟师在长江上等待公子繁的捷报,满心期盼公子繁袭桐成功,这样一来就能和他所率领的部队共同伐吴。但是,自大的囊瓦没想到,此时的公子繁早已兵败,现在正在逃回楚国的路上。囊瓦等来的不是得胜归来的楚军,而是吴军的大部队。

仓促之下,囊瓦率领士兵同吴军进行殊死争斗,却不想孙武、伍子胥领导的吴军来势汹汹,楚军大败而归。吴军将楚军仓促逃跑时留下的船只占领,并趁势攻下了巢邑,将负责守卫那里的公子繁俘虏。

经过吴国与楚国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战斗,楚国东部的属国以及城邑都被吴国占领。孙武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以及高超的“伐交”战略,使得吴国对楚国的战斗开了一个好头,吴王阖闾更是对他的军事才能叹为观止。

事实上,孙武的“伐交”策略古来有之,比如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就是商周时期,周武王在吕尚等人的辅佐下,率领军队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完胜商军、灭亡商朝的战争。由于商汤建立的商王朝,到了商纣王时期已经陷入危机。纣王刑罚酷虐,总是数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十分沉重,痛苦不堪。再加上贵族内部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而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一步步蒸蒸日上,渐渐地,它的势力伸入江汉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贤士吕尚,恨不能立刻进行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文王为了牧野之战的展开,做了充分的准备。政治上,他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赢得了众多人的拥护。同时,他向商纣王频繁地发起政治、外交攻势:请求商纣王“废除炮烙之刑”,争取最大限度地孤立商纣。除此以外,他还处理了虞、芮两国在领土问题上的纠纷,颁布“有亡荒阅”法令,行而有效地保护奴隶主们的既得利益。这么一来,文王的声望就在各个阶层的人们心中树立起来,远远超过了商纣王,甚至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正大光明的拥护。

文王为了麻痹商纣,避免发生正面攻击,他就表面上恭顺商朝,比如说他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向其显示所谓的“忠诚”。另一方面,他还大兴土木,装出一副享受的样子,以此让纣王认为他是个轻浮的小人,从而放松对他的警惕。而暗中却在准备灭商的行动。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全面的、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第一步就是翦商羽翼,形成战略包围的态势。文王首先发兵西北、西南,相继征服了犬戎、密须、阮、共等国,消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接着,整顿军队朝东发展,东渡黄河,先后消灭了黎、邘、崇等商纣的重要属国,由此打开了进攻朝歌的通路。

但是还未完成灭商大业,文王就去世了。所以他的儿子姬发即位继续父亲的遗志。周武王遵循早先制定的战略方针,与诸侯结盟,准备伺机兴师。当时,商纣王虽然整日荒淫享乐,但是还是感觉到周兵是自己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决定对周用兵。然而就在他拟定好战略计划以后,却出现了东夷族背叛商纣转投周国的小插曲。于是,纣王暂时停止攻击周武王,转而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武王、吕尚等人当即决定把握这个对自己十分有利的战机,决定乘虚蹈隙,大举伐纣,一战而胜。◆周文王绣像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商末周部落首领。商纣时为西伯,故亦称“伯昌”。任用太颠、散宜生等能人,施行裕民政策,国力日盛,却为纣所忌,囚之于羑里,囚禁期间,写下《周易》一书。

公元前1346年正月,周武王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向东挺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平陆南部)等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率领这些部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今河南孟州南部)冒雨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到达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部)进而转头向东边行进,直指朝歌。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到朝歌,朝廷上下立即陷入一片惊慌之中。商纣王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此刻商军主力还在东南地区平反东夷族的叛乱,根本没有办法立即调回。商纣只好召集了一大批奴隶,将他们武装起来,再加上那些守卫国都的商军,一起奔赴牧野迎战周师。

武王令吕尚率领一部分军队向商军发出挑战,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为了显示周军的威势,另一方面为了牵制迷惑敌人,在还没有开战的时候,就能乱其军心。此时,商军中的奴隶、战俘其实早已经心向武王,所以刚一开战,就归顺到了武王的旗下。武王乘势猛烈冲杀敌军,双方只打了一个回合,商军十几万军队就立即土崩瓦解。纣王在当天晚上仓皇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尽了。周军乘胜进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随后周武王征讨商朝各地的诸侯,渐渐肃清了殷商的残余势力。就这样,商朝灭亡了。

可以说,周军取得牧野之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周文王、周武王长期正确运用“伐谋”、“伐交”策略。它起到了争取人心、翦敌羽翼、麻痹对手的积极效果。其次,他们选对了正确的决战时机,乘着商师主力远征东夷,内部分崩离析的时候,果断地率领各个诸侯联军实施战略奔袭。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武的“伐交”策略除了可以获得战争的胜利,更能促使一个王朝消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