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心理学:新心理行为研究的兴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4 12:57:49

点击下载

作者:雷雳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心理学:新心理行为研究的兴起

互联网心理学:新心理行为研究的兴起试读:

前言

打开这本书的读者,或许是已经上网20来年的骨灰级网虫,或许是自小就沉浸于网络的数字土著,或许是近期刚刚触网的网络菜鸟,或许是只能望“网”兴叹的数字难民……无论如何,如果你对互联网里的心理世界好奇并且有兴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的世界无所不在!

互联网改变了且仍然改变着我们外在的物理世界,互联网也改变了且仍然改变着我们内在的心理世界以及我们的行为!互联网建构的虚拟空间对于人们的影响,离不开其呈现的“心理特性”:视觉匿名、文本沟通、空间穿越、时序弹性、地位平等、身份可塑、多重社交、存档可查。这些特性使得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上的心理与行为,或是通过网络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有了很多似曾相识却又仿佛雾里看花的特征。它们表现在网络用户个人的心理与行为上,表现在网络用户的人际互动上,表现在网络用户的群体关系中,表现在网络用户的文化活动中……

本书试图通过六个部分来梳理展现这些特征,拨开披覆在互联网用户心理与行为上的这一层神秘面纱。第一部分“概述”,论及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发展状况,关于网络心理的理论观,以及和网络心理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网络与个体”,从认知、自我、人格及性别等方面论及网络与个体特征的关系。第三部分“网络与人际”,论及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亲社会行为和网络偏差行为等网络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网络与群体”,论及网络社会认同和网络群体性行为等网络背景下的群体关系。第五部分“网络与文化”,论及网络游戏与音乐、网络信息与学习、网络心理咨询、网络与消费等。第六部分“健康上网”,论及网络成瘾、网络与幸福、健康上网与网络安全。总之,本书的架构希望通过“个人—人际—群体—文化—健康上网”的线索来梳理当前关于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向读者呈现网络对人们在不同层面的影响。

当然,正如我们熟悉或了解的那样,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网络硬件、应用软件等日新月异,而关于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可能难以避免的一个尴尬就是,针对某个问题的研究在走完其繁杂的研究过程之后,发现的特点和规律或许已成了明日黄花。不过,在本书的架构设计和撰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把握互联网心理学中那些相对稳定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拘泥于依附具体网络应用的特点,以期呈现给读者的是具有普遍性和生命力的内容。

此外,由于互联网心理学是一个崭露头角且突飞猛进的领域,相关的概念体系仍处于探索建构过程中,研究者在使用一些主要概念时所采用的文字也不尽相同,甚至是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也有不同的习惯性文字表达,比如,“互联网”就有“因特网”“网络”“在线”“线上”“网上”等表达方式。本书中的表述方式尽量尊重了研究者的原始用法,且顺应不同语境下的习惯用法。这些概念在文字上的统一问题,可能需要留给时间来沉淀梳理,未来或许经过大浪淘沙而分野清晰,或许历经风雨仍然百花齐放。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书稿的整体架构由雷雳提出,具体各章的结构由撰稿作者先行提出,与主编协商确定,最后完成的书稿由雷雳审定。本书撰写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得益于多位专家学者的精诚合作——作者是来自多所高校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除了两位是博士生外,其他人都具有博士学位,所有人都有多年关注、研究互联网心理学的经验积累,多数作者攻读学位的论文就是属于互联网心理学的范畴,本次撰写书稿的安排正是各尽所长。

具体作者单位及撰写章节依顺序如下:雷雳(中国人民大学,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九章);李宏利(苏州大学,第四章);周浩(浙江财经大学,第五章);柳铭心(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第六章);苏文亮(福州大学,第七章);孙晓军(华中师范大学,第八章);马晓辉(河北大学,第九章);李冬梅(东北师范大学,第十章);刘东(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一章);谢笑春(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章);张国华(温州医科大学,第十三章);田媛(华中师范大学,第十四章);崔丽霞(首都师范大学,第十五章);王财玉(中国人民大学暨信阳师范学院,第十六章);刘勤学(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七章);王伟(山西大同大学,第十八章)。

最后,感谢为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做出贡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感谢为本书出版付出努力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重大项目(14JJD190005)的支持。同时,如果书中存在错谬之处,也恳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雷雳http://www.leili.net2015-08-15第一编概述第一章引论

批判性思考

1.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几乎已经是一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世界,如果把互联网仅仅看成是一项发明创造,你认为人类历史上的哪些发明创造可与之媲美?如果回溯过去,你认为没有互联网的生活更好呢,还是互联网日益渗透的生活更加令人向往?

2.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哪一项网络技术的发布或者哪一项网络服务的启用最让你觉得心潮澎湃呢?你对互联网的发展有何预测?

3.互联网形成的网络空间有何独特之处呢?人们在网上的心理行为表现是由其自身的人格特质决定的,还是由互联网的独特特性诱发的呢?

关键术语

阿帕网,电子邮件,域名,万维网,浏览器,搜索引擎,博客,社交网站,移动互联网,手机病毒,视觉匿名,文本沟通,时序弹性,存档可查

在谈互联网用户的上网心理与行为特点之前,我们先简要了解互联网本身的诞生与发展历程。然后,我们再讨论互联网建构的网络空间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意义和影响。第一节互联网的破茧与起飞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最近20年的事,不过其起源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此,我们通过若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来简要了解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过程。这些时刻反映了互联网的诞生、电子邮件的发展、万维网的发展、网络社交的演变、在线多媒体的普及、网络资源、从Web1.0到Web2.0的演变等,同时也包括值得我们关注的几个“中国时刻”。

大体上,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可以看成是4个阶段。一、初步形成阶段

首先,1969年11月,阿帕网(ARPAnet)被创立,它一开始仅仅是美国军方为了远距离共享数据而开发的计算机网络,现在它成了当今互联网诞生的最主要标志。

1971年年末,与如今的电子邮件类似的技术出现,程序员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用自己编写的软件成功发送了第一封网络电子邮件“email”。他同样也是电子邮件中那个标志性的“@”符号标准的确立人。

1974年,管理计算机和因特网之间连接的封包协议由温顿·瑟夫(Vinton Cerf)和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发表,这就是最后被称作TCP/IP的协议,它让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传送各种数据。瑟夫也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1978年,第一个电子邮件广告(垃圾邮件)被发给400个用户,以推销产品,内容是邀请他们去参加某个产品的展示。

1979年,阿帕网的用户凯文·麦肯奇(Kevin Mackenzie)在网上使用了表情-)。

1982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斯科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添加了第一个表情图标:-)。

1984年,互联网先驱乔纳森·泼斯塔尔(Jonathan Postel)引入了所谓顶级域名的概念,并推出了.com,.org,.gov,.edu以及.mil等数个顶级域名。二、渐进发展阶段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网络,用以连接各大学校园网。

1987年9月,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特殊时刻,王运丰教授等人在北京建成一个电子邮件节点,并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1988年,第一个蠕虫病毒莫里斯(Morris)诞生。

1989年,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提出一个5年目标,以实现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

1990年,因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的贡献,万维网(World Wide Web)在早期的超文本试验中逐步形成。此外,阿帕网于这一年退役。

1990年11月28日,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从此在国际互联网上中国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

1991年,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2年12月底,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中国第一个采用TCP/IP体系结构的校园网,在网络规模、技术水平以及网络应用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993年,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浏览器诞生,它被称为“Mosaic”,由马克·安德利森(Marc Andreessen)开发,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万维网的普及。安德利森后来又开发了景网(Netscape)。

1993年4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集在京部分网络专家调查了各国的域名体系,提出并确定了中国的域名体系。

1994年,雅虎(Yahoo)诞生。

1994年4月20日,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三、高速扩张阶段

1995年5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成立,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

1995年7月,微软公司推出IE浏览器。亚马逊(Amazon)网站也于这一年开张。

1995年9月,电子海湾(eBay)开拍,其最初的名字是“Auction Web”,拍卖的第一个东西是一支破旧的激光笔。

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1996年11月,ICQ发布。这是全球第一款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即时消息软件,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风靡一时。

1996年11月15日,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开张,它是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开设的实华开网络咖啡屋。

1997年11月,CNNIC发布了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1997年10月31日,中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

1997年12月,乔恩·巴吉尔(Jorn Barger)第一次提出“weblog”这个理念,后来演变为一个词“blog”(博客)。

1998年8月,谷歌(Google)得到资助,互联网搜索行业的巨人谷歌公司成立。同年,国际互联网用户突破了100万。

1999年8月,第一个博客网站开通,它可以让用户方便地创建自己的博客。同年,第一个邮件病毒“Happy99”诞生。第一家网上商店“Zappos”上线开张。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人们都在担心电脑是否能够顶住2000年的“千年虫”。

1999年9月,中国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成为国内首先实现全国联通“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

2000年4~7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2000年12月7日,由中国文化部等单位共同发起的“网络文明工程”在京正式启动。其主题是:“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

2001年1月1日,中国互联网“校校通”工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2001年1月,维基百科(Wikipedia)诞生,它是目前互联网上访问量比较大的网站之一。

2001年11月22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社会正式推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001年12月20日,由信息产业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科技部、文化部主办的“家庭上网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社交网站“Friendster”成立。四、媒体融合阶段

2003年,“Myspace”“Linkedin”“Skype”等上线,苹果公司推出“iTunes”和“Safari”浏览器。

2004年2月4日,社交网络服务网站脸谱网(Facebook)上线。

2005年2月,“YouTube”开张。第一个手机病毒“Cabir”诞生。在这一年,国际互联网络用户突破10亿。

2005年7月,CNNIC发布了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首次突破1亿,达到1.03亿。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正式开通。

2006年6月,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推特(Twitter)建立。

2008年1月,CNNIC发布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数突破2亿,达到2.1亿,为全球第二大规模。

2008年,苹果公司推出APP商店。脸谱网登陆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谷歌推出“Chrome”浏览器。

2010年1月,CNNIC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数增至3.84亿,稳居全球第一。

2010年,震网病毒把目标转向了工业生产——它的攻击目标是伊朗的核工业生产。同年,苹果公司推出平板电脑(iPad)。

2012年1月,CNNIC发布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中国网民数增至5.13亿,稳居全球第一。同年,国际互联网用户突破24亿。

2013年1月,CNNIC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超过了台式电脑。

2013年6月,美国“棱镜门”事件中美国政府对美国公民以及海外公民数据信息隐私权侵犯的行为,引起多国对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视。

2014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第二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谷歌。

2014年,根据互联网应用统计网站(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的统计,截至2014年6月30日,国际互联网用户突破30亿,普及率为42.3%,其中北美的普及率最高,为87.7%,大洋洲和欧洲均超过70%。

2015年2月,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第二节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与趋势一、中国互联网应用整体状况

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CNNIC联合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实施一项统计工作,调查中国网民人数与结构特征、互联网基础资源、上网条件和网络应用等方面情况的信息。为了使这项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从1998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近的第36次调查于2015年7月发布。

中国网民人数的飞速变化,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进行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时的62万,激增到第36次调查时的6.68亿,增长巨大!普及率的上升趋势也相仿。

据CNNIC分析,中国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与如下因素密不可分。

第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的基础。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年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8%的背景下,积累了相当的实力。随着全民整体收入的增加,人们在信息需求上的投入会越来越多。同时,良好的经济环境为互联网产业创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产业内的并购和商业模式升级,最终使更多的人成为网民,并更好地服务于网民群体。

第二,为保证我国信息化健康发展,国家制定并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这表明信息化正在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化进程为更多大众接触互联网创造了条件。这里的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乡村的城市化,另一方面是城市的集群化。前者的发展直接带来了生产生活等硬件设施的升级,后者进一步推动了城乡地域空间差距的缩小。

第三,通信和网络技术向宽带、移动、融合方向发展,数据通信正在逐步取代语音通信成为通信领域的主流。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竞争程度的加剧,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在不断优化。网络接入和用户终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使用户的上网门槛不断降低。

第四,互联网具有高黏性和高传播性。根据CNNIC的调查,一旦用户接触互联网之后,流失率极低。互联网上的网络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论坛、交友等应用具有极强的互动功能,这些功能会推动相关应用的传播,这种传播既包括向网民的传播,也包括向非网民的传播,而向非网民的传播将推动网民规模的扩张。

第五,网民规模的扩张推动网络价值的提升,而网络价值的提升又进一步增强其扩张力。根据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规模的平方成正比。随着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网络的价值不断膨胀。将目光瞄向互联网价值的机构和个人创造的内容,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网络的扩张力和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的网民规模和普及率持续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互联网普及率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并不乐观。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与互联网最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可以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仍然有着巨大的空间。二、个人互联网应用特点

2015年1月CNNIC针对国内个人互联网用户的使用特点进行分析,指出:2014年,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即时通信作为网民第一大上网应用,在高使用率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微博、电子邮件等其他交流沟通类应用使用率持续走低;博客社交性退化,媒体功能凸显,使用率呈现回升态势;电子商务类应用依然保持快速发展,手机旅行预订应用表现突出。(一)即时通信的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

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2014年,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也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截至2014年12月,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较2013年底提升了5.1个百分点。手机即时通信由于其随身、随时、拥有社交属性和可以提供用户位置的特点,自身定位逐渐从以前单一的通信工具演变成支付、游戏、O2O(Online To Offline,在线到离线)等高附加值业务的用户入口,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为其他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二)手机旅行预订进入爆发增长期

2014年,中国网民手机商务应用发展大爆发,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3.5%、73.2%、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而长期处于低位的手机旅行预订,2014年用户年增长达到194.6%,是增长最为快速的移动商务类应用。随着我国国民休闲体系的形成,手机旅行预订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三)互联网理财热度削减、规模趋于稳定

截至2014年12月,购买过网络理财产品的网民达到7849万,较2014年6月增长1465万。在网民中使用率为12.1%,较2014年6月使用率增长2个百分点。由于收益率下滑和中国股市回暖带来的分流作用,互联网理财已基本结束了其用户规模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增速开始放缓,同时新产品扩容速度也有所放慢。三、企业互联网应用特点

2015年1月CNNIC针对国内企业互联网用户的使用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企业互联网应用具有以下特点。(一)信息化基础设施普及水平高

近些年,我国企业在办公中使用计算机的比率基本保持在90%左右,互联网的普及率也保持在80%左右,在使用互联网办公的企业中,固定宽带的接入率也连续多年超过95%。基础设施普及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根据企业开展互联网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采取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措施的企业比例仍然较低,原因包括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意识不足,内部信息化改造与传统业务流程的契合度较低,难以实现真正互联网化,软硬件和人力成本较高,多数小微企业难以承受。另一方面,营销推广、电子商务等外部运营方面开展互联网活动的企业比例较低,且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限于传统的经营理念,照搬传统方法。

对此,需要政府、传统企业和互联网服务企业三方合作,开展市场教育、降低企业互联网应用的技术和成本门槛,以实现互联网与传统经营业务的深度融合。(二)互联网O2O商业模式兴起

2014年,互联网O2O商业模式发展迅速,作为线下商品与服务的直接供给方,传统企业在这一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传统企业主动利用互联网开展商业活动,另一方面是由大型互联网企业主导,为拓展其业务范围、增强O2O实力而连接传统企业的被动触网。

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传统企业在内部运营、市场推广与服务和产品销售方面,将会越来越多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目前,互联网O2O商业模式仍处在形成与摸索阶段,传统企业的O2O转型仍未出现实质上的成功案例,且涉及的行业集中度显著,批零住餐和生活服务企业占比较高,尚未广泛惠及各行业的中小微企业。随着互联网与经济活动的全面结合,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和改革程度进一步扩大,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分界线将越来越模糊,互联网将成为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四、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

2015年1月,CNNIC针对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内互联网发展的一些趋势。(一)用户规模及普及率

1.中国网民规模增幅持续收窄,非网民转化难度进一步扩大

2014年,我国新增网民3117万人,增幅明显收窄。非网民的上网意愿持续下降,表示未来会上网的比率从2011年的16.3%下降到2014年的11.1%,网民规模的增速将继续减缓。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主要是不懂电脑/网络,比例为61.3%,互联网知识与应用技能的缺乏是造成网民与非网民之间互联网使用鸿沟的重要原因。

2.互联网普及的地区差异大,农村地区亟须重视

我国在推进互联网全面普及的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互联网普及率的省间差异从1997年的3.37下降到2014年的0.24,但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间差异仍较明显。进一步推动欠发达省份的互联网建设工作将成为一项长期工程。与此同时,尽管农村地区网民规模、普及率不断增长,但是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仍有扩大趋势,截至2014年12月城乡普及率差异达34个百分点,部分原因在于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农村互联网普及推进工作的成果,根本原因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妥善解决城乡数字鸿沟的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二)上网硬件设备

1.平板电脑成为网民重要上网设备,网络电视开启家庭娱乐新模式

平板电脑的娱乐性和便捷性特点使其成为网民的重要娱乐设备,2014年年底使用率已达34.8%,并在高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使用率51.0%)、高收入人群(月收入5000元以上网民使用率43.0%)中拥有更高使用率。随着网络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融传统电视和网络为一身,其共享性、智能性和可控性迎合现代家庭娱乐需求,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家庭娱乐模式,截至2014年12月,网络电视使用率已达15.6%。

2.手机超越PC(个人计算机),成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第一终端

2014年,网络视频用户整体规模仍在增长,但使用率略有下降,手机视频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网络视频行业步入平稳发展期。近两年,用户在PC端收看视频节目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而手机端的比例则在持续上升。截至2014年12月,71.9%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视频,其次是台式/笔记本电脑,使用率为71.2%,手机成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第一终端。平板电脑、电视的使用率都在23%左右,是网络视频节目的重要收看设备。(三)网络服务应用偏好

网络服务应用偏好的变化趋势除了在前述“个人互联网应用特点”中提到的三个方面,即即时通信的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手机旅行预订进入爆发增长期,互联网理财热度消减、规模趋于稳定。还表现为PC网游仍是市场中坚,手机网游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具体而言,从用户规模、在线时长以及游戏收入等方面来看,PC网游吸引了最具价值的深度用户,仍然是游戏市场的中坚。但网民增长的整体放缓,人口结构导致的低龄网民的比率下降,以及PC网游用户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流失,都是导致PC网游增长放缓的原因。而另一方面,PC网游也在不断探索着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式。比如,将线上游戏与线下活动,甚至电视节目相结合,竞技游戏与竞技体育相融合,逐步形成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手机游戏的爆发式增长在2014年上半年达到最高峰,下半年开始逐渐进入洗牌期,并表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而预计2015年在延续这一趋势的同时,手机网游的份额将进一步扩大。2014年游戏主机的解禁政策使得电视游戏成为新的市场焦点。但从目前电视游戏市场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将迅速占领市场的不是游戏主机,而是互联网电视/盒子。互联网电视/盒子在用户规模、用户增长率、市场推广都要快于游戏主机,而面临成本、渠道、政策等诸多因素,游戏主机厂商仍持谨慎的观望态度,并没有急于推进。因此,预计2015年电视游戏市场将先由互联网电视/盒子引爆,而游戏主机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拓展阅读在中国有哪些人不上网?

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总体上,中国的网络用户一直在增长,但是,普及率仍然未能过半。那么,未上网、不上网的是些什么人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主要是不懂电脑/网络,比例为61.3%,其次为年龄太大/太小,占比为28.5%,相比2013年均有所上升(图1)。互联网知识与应用技能的缺乏,仍然是造成网民与非网民之间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的比例为10.7%,互联网接入设备的获取能力差异造成的使用鸿沟也不能忽视。图1 非网民不使用互联网的原因

从非网民未来上网的意向来看,近年来非网民的上网意愿持续降低,肯定上网或可能上网的比例,从2011年的16.3%逐渐下降至2014年的11.1%,未来非网民的转化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网民规模的增速将继续减缓(图2)。图2 近年来非网民未来上网意向

对潜在网民(肯定上/可能上)与非潜在网民(肯定不上/可能不上/不一定/说不清)进行对比发现,非潜在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学历、农民、60岁及以上的群体占比很高,分别达到59.2%、43.3%、36.7%,这些特征与该群体不上网的原因表现一致,即不懂电脑/网络(64.1%)、年龄太大/太小(30.6%);而30.2%的潜在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上网,这一群体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与使用技能,未来转化为网民的可能性更高。

在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稳步提高的背景下,农村非网民的转化难度也随之加大,未来将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和市场激励,推动农村网民规模增长。第三节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

关于互联网建构的空间有何特点,很多不同学科的专家都进行了分析,心理学家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者(Joinson,2003;Piazza & Bering,2009;Suler,1998)着重分析了网络空间对人们心理与行为具有特殊寓意的特性。整合起来看,我们可以从网络空间中个人行为、人际互动以及团体过程的背景、手段、过程和结果等方面,梳理出8个方面来认识。一、视觉匿名

视觉匿名(visual anonymity)指的是,相比离线状态时,人们在网上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看到对方(Joinson,2003)。这并不意味着在线时身份总是被隐藏的,相反,人们可以控制何时及多大程度上表露自己的人格信息(Qian & Scott,2007;Viégas,2005)。比如,同一个人可以在给朋友的电子邮件中表露自己的名字,在约会主页或微博中贴出编辑过的照片,或者在在线社区中发帖时使用假名。

视觉匿名也涉及感觉消减,即在网络空间中你可能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听不到语音。即使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音频、视频技术变得更加有效和方便,身体和触觉方面的互动仍然是有限或不存在的。

相应地,视觉匿名会带来知觉转变,静静地坐着盯着屏幕可能成为一种已经转变的意识状态。有些人在使用电子邮件或即时通信时,会有一种自己的心智与他人混合的体验,一种超现实的、类似于梦境的体验。二、文本沟通

文本沟通(texting)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主要通过打字来完成,情绪或非言语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并不缺乏,因为人们可以使用表情符号来交流情绪信息,或者直接地通过文本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Derks,Fischer,& Bos,2008)。尽管文本沟通过程中存在感觉消减,它仍然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表现和人际联系的形式。电子邮件、聊天室、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和博客等都是常见的社交形式,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除了不能说和听,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打字表达出来,并阅读对方打字表达出来的想法,这是一种表现自我认同的方式,向在线同伴呈现自我认同的方式,以及建立关系的方式。三、空间穿越

空间穿越(transcended space)指的是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几乎不会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互联网可以让地理上相隔万水千山的人相会和交换信息(如在聊天室)、分享媒体文件(如通过社交媒体),甚至是进行交易(如在eBay上)。它可以让过去熟识的朋友和家人在居于不同地方的时候保持联系(如通过电子邮件)、提供支持,以及保持亲密感。可以说,世界变小了。

地理位置变得无关紧要对人们的一些独特兴趣或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在物理世界的生活中,人们可能在自己周围找不到可以分享自己独特兴趣或需要的人。但是,在网络空间中,各色人等(即使是那些极其个性的人)都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同类。由于支持团体致力于帮助人们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那可能是网络空间非常有用的一个特征。而对于具有反社会动机的人而言,这就是网络空间一种非常消极的特征。四、时序弹性

时序弹性(temporal flexibility)指的是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过程中,人们对时间的感受与物理世界中的感受可能并不一致,在同步和非同步的交流中都存在着时间的延伸。当人们正在计算机前通过互联网实时地进行交流时,是一种同步交流,聊天室和即时通信就是如此。然而,另一方面,电子邮件等却包含了非同步交流,它并不要求彼此即刻回复对方。在聊天室和即时通信中,人们可以有几秒钟到一分钟的时间来回复对方,这明显比面对面的交流延迟更长。在电子邮件、博客等中,人们会有数小时、数天或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回复对方。网络空间创造了独特的时序空间,让人们进行的持续互动时间得以延伸,这就提供了方便的“反省区”。相比面对面的交流,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深思熟虑和精心构思自己的回复。这种对自我呈现的更多编辑控制,可能会导致“超个人”的社交结果,如形成对每个人的理想化印象(Walther,2007)。

一些网络新手对于这种新颖的时序经验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比如,他们可能期望自己的电子邮件立刻得到回复,热衷于电子邮件联系的人会认为对方的回复就像是面对面交谈一样。

在另一些情况下,网络空间的时间被浓缩了。如果你成为某个在线社区的成员几个月,你就会发现自己会被人认为是“老人”了。互联网环境变化非常快,相比砖块、木头和钢铁建构的世界,互联网的世界非常容易建立起来,以及解构重建。由于人们进出互联网空间很容易,可以相遇、结识,在线团体的成员变化也非常快。我们对时间的主观感受立刻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变化速率联系在一起。在网络空间中你的所见、所闻和人们持续变化的背景下,时间体验似乎加速了。五、地位平等

地位平等(equalized status)指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线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无论其地位、财富、种族、性别等,都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一些人把它称为“网络民主”。尽管一个人在物理世界中的地位最终会对其网络空间中的生活产生一些影响,但是这种网络民主的理想也有其真实性。决定一个人对他人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交流沟通中的技能(包括写作技能)、毅力、观念的质量,以及对技术的熟悉度。六、身份可塑

身份可塑(identity flexibility)指的是在网络空间中缺乏面对面的线索会对人们如何呈现自己的身份(自我认同)产生好奇的影响。仅仅是通过打字的文本进行交流,人们就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人,是仅仅呈现自我认同的某些部分、建构假想的自我认同,还是保持完全的匿名——在某些情况下,几乎是完全隐身,成为“潜水者”。在很多环境中,人们可以给自己一个自己希望的名字。多媒体的世界提供了机会让人们通过化身(avatars)来视觉化地表现自己。

匿名可能会带来去抑制效应,它通过两种方式来表现。一是人们可能会利用它表现令人不快的举动或情绪,通常是辱骂他人;二是它可能让人们诚实而开放地面对某些个人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是无法讨论的。七、多重社交

多重社交(social multiplicity)指的是在网络空间中人们更容易与来自各方面的人进行接触,与数以百计、甚至是数以千计的人进行交流。在多任务并行时,一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穿梭于多个关系中,甚至是可以在同一时间与人聊天、使用即时通信,而其他人未必能够意识到这个人正在穿梭于多个关系。

此外,通过在博客、讨论版或社交网站上发帖子(这些地方有着不计其数的读者),人们可以吸引与其最为诡异的兴趣相匹配的人。通过搜索引擎,人们可以搜索数以百万计的网页来找到特定的人和团体。互联网搜索、过滤和联系他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有效。

但是,为什么我们只选择与某些人联系,而不与其他人联系呢?从相当多的发展在线关系的可能性中进行筛选的能力,会放大一种有趣的人际现象——移情。移情会指引我们趋向特定类型的人,来表达我们的情绪和需要。用户在选择朋友、爱人和敌人时,会基于无意识的动机,也会基于有意识的偏好和选择。这种无意识的过滤机制受到隐藏的期望、愿望和恐惧的压制,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一个有经验的网络用户会说:“我在网上到处逛,总是遇到相同的人!”八、存档可查

存档可查(archival and retrievable)指的是上载到互联网上的内容通常会永久存在,并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易地找到(Viégas,2005)。大多数的在线活动(包括电子邮件联系和聊天)都能够被记录下来并保存为一个电脑文件。与物理世界中的交流不同的是,网络空间中的用户会有永久记录——说过什么、和谁说的以及什么时候说的。由于这些交流是纯粹的文件,所以甚至可以说人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文件,这些关系可以永久记录,也唾手可得。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重温其中的某一段,或对其进行重新评价。

尽管这种存档可查的特性有其好处,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因为人们知道在网络空间中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可能被追查到并记录下来,所以他们可能会对在线状态感到焦虑、不信任,甚至是变得偏执妄想——我是不是应该对说什么、上哪儿去更加小心一点呢?它会一直缠着我吗?谁会看到这些记录呢?第二章网络心理的理论观

批判性思考

1.传统心理学领域里,关于人们在物理世界中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理论观点,是否可以恰当解释数字世界中人们心理行为的特点呢?是统而摄之,还是鞭长莫及?

2.从心理学理论上看,人们在数字世界中的心理行为与物理世界中的心理行为是统一的,还是“人格分裂”的?或是属于“多重人格”的表现?

3.借以解释人们的网络心理与行为的理论观点形形色色,各自的主要观点也是千差万别,那么到底哪一个理论观点是正确的呢?或者说有没有“正确的”理论观点呢?

关键术语

网络社交,聊天室印象管理,网络游戏,在线自我认同,网络学习,网络排斥,网上偏差行为,网络成瘾,生态技术微系统,网络欺负

关于网络空间中心理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如何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已经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为之付出了努力,并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和模型。这些理论观点和模型或从传统心理学领域中的著名理论观点汲取营养,迁移而来;或从关于网络心理和行为的种种研究中萃取提升,自成一家。我们在此整理了约40种理论观点,固然这些理论观点无法穷尽所有,不过这些理论观点涉及的主题几乎是无所不包,或论及个人的认知、自我、人格与性别,或论及人际关系与行为,或论及群体认同与互动,或论及网络空间的文化背景……对于这些理论观点的呈现,我们按照个体特征视角、网络情境视角和交互作用视角来分类,以期能够帮助读者形成关于网络行为和心理特点的概念性认识。第一节个体特征视角一、取代假设

取代假设(displacement hypothesis)认为,使用互联网可能会阻碍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因为在线时间占用了他们跟家人和朋友面对面相处的时间,网络中形成的弱人际联结取代了真实生活中的强人际联结。

取代假设一度成为研究者解释媒体对儿童青少年造成的消极影响的主要理论。这种假设建立在时间使用的“零和假定”上,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用一定的时间干某一件事,就没有时间去干别的事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已经有很多研究者指出,人们真实生活中面对面的社交活动已经被互联网使用所替代(Kraut et al.,2002)。

克劳特(Kraut)等人1998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支持了取代假设理论。他们使用追踪研究的数据探索个体的网络使用、社会卷入及产生的心理影响之间的关系,发现被试使用网络时间越多,跟家人和当地社交圈的交流就越少,同时也感觉更加孤独和抑郁。这项研究被引用的频率很高,均是用来证明网络使用能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另有研究以色列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结果显示,使用网络跟家庭亲密程度显著负相关,跟家庭冲突显著正相关(Mesch,2003,2006)。使用日志研究法的研究发现,被试使用网络行为越多,跟家庭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越少(Nie et al.,2002),同样支持了取代假设。

当然也有研究质疑取代假设,认为要探究网络社交使用产生的影响,还应该关注网络交流沟通的质量等因素(Cummings,Butler,& Kraut,2002;Gross,Juvonen,& Gable,2002)。有研究者提出,对于维持亲密社会关系来说,收发电子邮件等网络方式不如面对面交流和电话联系的方式有效,在寻求社会支持的时候,电子邮件通讯录上的名单列表远远比不上现实生活中的小社交圈子(Cummings et al.,2002)。这种结果可能是网络交流缺少社会线索和不可能进行身体接近等因素造成的。对于此假设进行验证的研究结果显示,取代假设在解释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时是成立的,但是在青少年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关系上,取代假设不成立。这跟近年来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跟已有好友的沟通有关(Lee,2009)。

总之,取代假设虽然被很多研究结果支持,但是在解释一些现象时仍然需要谨慎。首先,取代假设并不足以解释网络使用对人际关系造成的所有消极后果,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可能跟使用网络时间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有关。其次,即便是网络交流不如面对面交流有效,它仍然可以作为面对面交流的一种补充方式,特别是对于那些距离较远不能见面的朋友来说,网络提供了一种更方便、更低成本的方式。二、增进假设

增进假设(increase hypothesis)认为网络使用能够增进用户的社交联系,扩大他们的社交规模,增加跟他人的亲密程度,维持既有的社会联结并跟新朋友建立关系。这种积极的观点认为网络作为一种互动的媒体,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网络空间中的匿名性和社会线索的缺少等特点能促使用户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但也应该看到,用户选择何种技术手段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用“用且满足”理论(见后)进行解释,用户之所以选择某种媒介是为了满足某些需要和动机。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有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有跟朋友联系的强烈需要,跟同伴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将成为他们使用网络的首要动机。

关于网络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有积极影响的假设,已经被很多实证研究支持。同样是克劳特跟他的研究团队,不同于他们之前的研究结果,200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网络使用和家庭沟通、社交圈规模的消极关系不再显著。另外,他们还发现使用网络的个体增强了与家庭和朋友的交流,特别是青少年,网络使用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他们解释1998年和2002年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选择被试的成熟程度、网络使用方式的改变,以及互联网环境和服务的改变等。

同时,有研究者认为网络只是其他社交方式的辅助手段,网络对于维持既有的社交关系更有效(Wellman,Quan-Haase,Witte,& Hampton,2001)。他们发现经常使用网络的个体更喜欢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朋友,而且这种网络联系方式并没有减少他们面对面接触和电话沟通的机会。其他研究(Shklovski,Kraut,& Rainie,2004)的发现也支持了这一点。

对于青少年的很多研究结果均显示,即时通信只是作为一种附加的交流工具,并没有取代他们跟朋友的电话联系 (Gross et al.,2002;Lenhart,Madden,& Hitlin,2005;Lenhart,Rainie,& Lewis,2001)。有研究者发现网络使用,特别是网络交流能直接和间接(通过增加跟朋友交流的时间)提高友谊的质量(Valkenburg & Peter,2007a)。青少年在即时通信中最常交流的伙伴都是学校里的好朋友,网络交流增强了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Gross,2004)。

增进假设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富者更富”和“穷者变富”模型,这两种假设更关注具有什么特征的个体能够从网络交流中获得更大收益。三、富者更富模型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社会促进理论,原本是用于解释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该理论在应用于解释互联网使用时,指的是富者更富(rich get richer)现象(Zywica & Zywica,2008)。富者更富是网络研究中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型,主要描述的是网络中新的节点更倾向于与那些具有较高连接度的“大”节点相连接的现象(Buchanan,2002)。

互联网研究者将社会促进理论模型应用于解释互联网的使用效果(Kraut et al.,1998),认为那些社会化良好和外倾型的以及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个体,能够从互联网使用中得到更多的益处(Valkenburg,Schouten,& Peter,2005;Walther,1996)。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个体愿意通过互联网和他人进行交流,并且可以通过这种媒介结识新的朋友。已经拥有大量社会支持的个体可以运用互联网来加强他们与其支持网络中的他人的联系。因此,相对于内倾者与社会支持有限的个体来说,通过扩大现有社会网络规模和加强现有人际关系,前述两类个体能够通过互联网使用获得更高的社会卷入和心理健康水平。

这个理论模型得到了研究的支持,使用互联网可以给外倾个体带来更多的好处(Kraut et al.,2002)。使用互联网更多的人群中,外倾个体报告了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提升,包括孤独感的下降、消极情感的减少、压力降低和自尊的提高。随着互联网使用的增加,内倾个体比外倾个体报告更多的孤独感,有更多社会资源支持的个体与更多的家人沟通和更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相关。另一项研究显示,外倾的青少年在网络中的自我表露和在线交流均比内向者水平高,这促使了他们的在线友谊能更快很好地形成(Peter et al.,2005)。四、穷者变富模型

穷者变富 (poor get richer)模型源于社会补偿理论,它原本是用于解释合作情境中,当其中一方合作伙伴工作不得力时,另一方加倍努力以弥补整体工作效果的现象(Williams & Karau,1991)。在应用于互联网研究时,描述的是网络中穷者变富的现象,一般作为跟社会促进理论或者富者更富相对的理论假设被提出,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社交不足的个体拥有更广泛的在线社交网络(Valkenburg et al.,2005)。

社会补偿理论预测,内向的与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能够从互联网使用中得到最大的益处。社会支持有限的个体可以运用新的交流机会建立人际关系、获得支持性的人际交往以及有用的信息(Valkenburg et al.,2005)。对他们来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反,对于那些人际关系本身很好的个体来说,如果这种在线的、相对弱的相互关系取代了现实生活中原本比较强的人际关系,那么互联网使用就可能干扰或者削弱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这个理论模型同时可以用来解释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消极破坏作用的研究结论。

关注在线关系的很多研究也支持了这种社会补偿假设。研究发现,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中更多地与陌生人交谈,内向者更容易形成在线友谊关系(Gross,Juvonen,& Gable,2002)。研究也同样显示,内向青少年更愿意通过在线交流来锻炼自己的社会沟通技巧,这种动机可以提高他们在线友谊的数量(Peter et al.,2005)。五、用且满足理论

用且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理论开始主要用于研究媒体用户的使用动机、期望及媒体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后来重点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者总结以往的研究,提出了用且满足理论的研究内容:社会性和心理根源上的需要使用户产生对大众媒体或其他媒体来源的期望,这导致用户不同模型的媒体接触或参与其他活动,从而带来需要的满足和其他附带的可能无意的结果(Katz,Blumler,& Gurevitch,1973)。

用且满足理论的研究最先开始于大众媒体的研究,早期主要考察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使用,探讨人们使用它们的原因。该理论体现了受众媒体使用的心理需求。比如,根据观众“使用”电视后得到“满足”的不同特点,可以总结出四种基本类型:一是心理转换效用,即电视节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二是人际关系效用,即通过节目可以对出镜的人物、主持人等产生一种“朋友”的感觉;三是自我确认效用,即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及矛盾的解决等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四是环境监测效用,即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可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直接相关的信息(庾月娥,杨元龙,2007)。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互联网开始普及,研究者将该理论引入了网络使用的研究,提出了网络使用与满足感,并试图通过增加变量来丰富这一模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一些研究者从网络带来的满足感角度考察了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发现体现在信息、互动和经济控制等方面的网络满足感。其他新的满足感方面包括问题解决、追求其他、关系维持、身份寻求和人际洞察(Korgaonkar & Wolin,1999)。娱乐、信息学习、逃避现实和交往等网络满足感因素分别解释了社交性服务的44%,任务性服务的47%,市场交易性服务的30%(Lin,2001)。研究者从专门针对互联网满足感的概念中提取了7个网络满足感因素:虚拟交际、信息查找、美丽界面、货币代偿、注意转移、个人身份和关系维持,并且认为这几个因素都有可能增加用户网络成瘾倾向(Song et al.,2004)。

之后,拉罗斯(LaRose)和伊斯汀(Eastin)提出了用且满足理论解释的新范式——社会认知理论范式,将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和用且满足理论结合,提出了网络自我效能感和网络自我管理两种具有启发意义的机制,并进行了验证分析。对台湾高中生网络成瘾者和非成瘾者的网络使用模式、满足感和交往愉悦度的比较研究发现,社会交往动机和满足感的获得与网络成瘾显著相关(Yang & Tung,2007)。庾月娥、杨元龙(2009)运用该理论从心理和社会需求角度解释了人们喜欢使用网上聊天服务的原因。

简而言之,用且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媒体内容,不同的媒体内容也会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该理论在网络使用的研究上体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六、聊天室印象管理模型

印象管理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交往中个人试图控制别人看法的过程(Leary & Kowalski,1990),它有时可能涉及歪曲和呈现来自一个人“真实自我”的离经叛道的方面。大部分印象管理的研究集中于面对面的互动。不过,印象管理行为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社交互动。通过计算机为媒介的交往,可以通过交换社交信息来形成和管理印象,并发展关系(Lea & Spears,1993;O’Sullivan,2000)。

研究者发现印象管理在聊天室里特别突出。研究者先对在美国中西部地区一个中等规模的大学选修通信课程的382名本科生关于聊天室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10名被试进行了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印象管理模型(Be-cker & Stamp,2005)。

该模型如图2-1所示,印象管理包含三个动机:社会接纳愿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