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奥秘:走进神秘的海洋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22:05:11

点击下载

作者:马金江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洋奥秘:走进神秘的海洋世界

海洋奥秘:走进神秘的海洋世界试读:

前言

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于教育。谁掌握了面向未来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担当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因此,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从小学抓起,为培养未来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是势在必行。

图解科技内容,进行科学普及,对培养广大读者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面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人才打下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并且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点、现代化的战争、通讯传媒事业的日益发达,处处都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对于科学知识充满了强烈渴求。

对迅猛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不仅可以使广大读者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而且可以使我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学好科学知识,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丛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海洋中有淡水河吗

人们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那清澈碧蓝的海水却不能饮用解渴。于是,常年生活在海洋上的水手、渔人,渴望能有那么一个似水井的宝贝,只要将这个宝贝往大海里一放,那又苦又涩的海水就变成甜美可口的淡水。

最先提出这个大胆而美好设想的,是中国宋朝名叫周密的人。

他写了本《癸辛杂谈》,描写了一个会造淡水的“宝贝”的故事。

故事里,有一家杂货店,院子一角放着一个奇特的东西。说它像大缸,可是没有底;说它似烟囱,却又太粗大。再仔细一看,发现它非竹亦非木、非金属亦非砖石。店主也叫不出它的名字,不晓得它的用途。因此,一直将它丢在墙角。

有一天,一名海船商人路过此地到杂货店选购物品,用然发现这一行物。他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舍不得离开。

店主好奇地走来,问商人买不买此物。海商忙说:“买!你要多少银子?”

店主想敲这海商的竹杠,就说:“这是我店祖传的物品,非十两银不卖。”

海南二话没说,付了十两银,就叫人将奇物抬走。

店主纳闷问道:“你花那么多银子买此物何用?”

海商告之:“这是一件宝贝,名字叫‘海井’,是一口专造淡水的井。在海上,只要将它放到海里,就不愁没有淡水喝。”

说完,海商又取出一百两银,赠给店主。

这毕竟是人们的美好想像和传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们已造出了海水淡化机,将“画井解渴”的想像变成了现实。可是茫茫大海中,有没有淡水呢?

1489年,意大利出生的航海家哥伦布在完成了第三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之后,向人们谈起这样一件事:在这次航行中,当他的船航行到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口外面时,船上的淡水几乎用尽了,干渴难忍的船员们为了争夺一点淡水而殴斗起来。激战中,一名船员被扔进大海。同情这名船员的人急忙拿起救生圈,正准备抛给落水的船员时,只听见这位落水船员惊奇地叫着:“淡水!淡水!”他不时喝着海水,又挥动双臂呼喊着。船员们顿时停止了殴斗,有的拿着水桶汲水,有的干脆跳入海中喝个够。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口附近的海面上,有一块淡水区。

在海里遇见淡水河的事还有吗?曾经有一支日本捕鱼船队在南美阿根廷沿岸作业。当时,正值阿根廷革命战争爆发,船队不准靠岸补给,只好在拉普拉塔河口外面抛锚。几天过去了,船队的食物、淡水快用尽了,只得向岸上发报求救。很快,阿根廷派交通艇送来了粮食、蔬菜,却没送一滴淡水。船队只好再次向岸上发出了请求补给淡水的电报。回电却说:“贵船即在淡水之中。”“什么?我们明明锚泊在海上,哪会是在淡水中?”船员们将信将疑地提上一桶水一尝,果然是淡水!

可见,这里又是一块淡水区。

人们还发现,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以东海面上,也有一块直径约30米的淡水区。看上去,它的颜色和周围海水不大一样,仿佛是深蓝色的软缎上镶了一块圆圆的绿宝石。摸一摸,它的水温和周围的海水也不一样,捧上一掬尝尝,一点也不咸。

如今,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红外航空摄影,又找到了许多大海中的淡水河。如日本著狭湾和千叶县东京湾侧一带海域就有淡水区。据查,仅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附近浅海区就发现了200多处淡水渗水点。

在中国闽南的漳浦县古雷半岛东面,有一个盛产紫菜的小岛叫菜屿,距菜屿约500米的海面上也有一处奇异的淡水区,叫“玉带泉”。在广袤的大海中,四周海水皆成,而唯独此处是淡水,过往的船只都到这里补充淡水,以解燃眉之渴。说起这个“玉带泉”,还有一段民间传说。据《漳浦县志》记载:相传南宋行将灭亡时,杨太后携赵富、赵百二子由海路逃到福州,与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会合。后因元兵攻破了建宁府,福州危在旦夕。杨太后、陆秀夫等人率万余名士卒,乘船出海,打算迁到广东崖山建临时行宫、船行至莱屿时,晨饮乏水,杨太后就取少帝王带投入海中,并祈祷曰:“天未亡宋,愿海中涌出甘泉。”话毕,甘泉即出。后人称作玉带泉。

这段传说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那么,大海中的淡水河是怎样来的呢?

原来,濒临海洋的陆地表面渗入雨水后,如果地下的透水岩层或裂隙向海里倾斜,而且海底岩层又有不透水层,那么,渗入地下的水就会形成一个河流。在重力的作用下,这条河流就流入海底的地层下面。一旦遇到出口,地下水就会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像美国佛罗里达半岛那块淡水区的海底,是一个锅底状的小盆地,盆地中间深约40米,周围的深度为15米~20米。盆地中央有水势极旺的淡水泉,昼夜不停地向海里喷涌着泉水。据科学家考察计算,这个海中淡水泉涌出的水量为每秒40立方米,要比陆地上的泉大得多。就这样,泉水在海中日夜喷涌,在风力流的影响下,从泉眼斜着上升到海面,从而形成了奇特的海中淡水河。

除了海底喷泉能产生淡水河之外,在流入海洋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于水量巨大,往往也能形成类似的淡水河。比如在非洲西海岸刚果河河口附近航行的船舶,虽然远离大陆150千米,却能在海洋里汲取淡水。原来在海水下面有一条宽阔的海底河谷,它是刚果河槽的延伸。由于刚果河的流量和流域面积均占世界第二位,每秒钟流出的水竟有3.9万多立方米。大量的淡水不断沿着海底河槽向洋中涌来,所以就在海洋上形成了一片奇特的淡水区。

人们在黑海西北部也发现了一处淡水区,其面积约为900~1000平方米,由于它位于多瑙河口,人们推测它可能是多瑙河延伸造成的。由此推断,哥伦布的船在奥里诺科河河口外面遇到海中淡水河,想必也是陆地大河的馈赠。

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科学家在太平洋一个水域发现大片海底淡水。这种海底淡水不是海底泉水喷涌出的,也不是大河河口的延伸。科学家认为,这是降水积聚引起密度升高而造成的离子渗透现象。海底岩石中有水汽,沉到海底的降水中也有水汽。当沉入海底的降水团在水压作用下密度升高被压入海底岸石层时,水汽会产生异常高压,海底仿佛处于沸腾状态,淡化了的蒸汽水就会从海底不断渗透出来,形成了一条海底淡水河。

中国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的入海口也有淡水存在。

中国大陆架海底也蕴藏着淡水资源。1993年1月,浙江省嵊泗附近海域就发现了海底淡水资源。钻探结果证明,有8个砂层含淡水,单井日水量可达1000吨。这里的淡水是长江古河道的延伸。这些淡水资源开发出来,可缓解海岛淡水缺乏的状况。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泉”。按用量标准最高的国家计算,每人每年需要1500~1800吨水。工业上生产1吨合成橡胶需要2500吨水,炼1吨钢要100吨水。农业上生产1吨稻谷要5000吨水。无论工农业还是人类生活用水都必须是淡水。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13.6亿立方千米,但其中97.5%为海洋咸水,陆地上的淡水约占2.5%。淡水中又有约70%在南极、北极和雪山冰川,实际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4%。加上河流污染,实际能利用的淡水已出现危机。因此,开发利用海洋中的淡水资源已十分必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就曾围绕海洋淡水的勘察和利用向世界各国海洋学家提出报告。他们认为,开发海洋中的淡水资源,要比海水淡化来得经济。相信随着陆地“水荒”的日趋加重,人们是不会让大海中的淡水资源白白流掉的。

北大西洋上吃人的“死神岛”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东部的哈利法克斯约百千米的汹涌澎湃的北大西洋上,有一座令船员们心惊胆战的孤零零的小岛,名叫塞布尔岛,“塞布尔”一词在法国语言中的意思是“沙”,意即“沙岛”。这个名称最初是由法国船员们给它取的。

据地质史学家们考证,几千年来,由于巨大海浪的猛烈冲蚀,使得此岛的面积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它是由沙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一座长120千米、宽16千米的沙洲。在最近200多年中,该岛已向东迁移了20千米,长度也减少了将近大半。现在东西长40千米,宽度却不到2千米,外形酷似狭长的月牙。全岛一片细沙,十分荒凉可怕,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

此岛位于从欧洲通往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线附近。历史上有很多船舶在此岛附近的海域遇难,近几年来,船只沉没的事件又频频发生。从一些国家绘制的海图上可以看出,此岛的四周,尤其此岛的东西两端密布着各种沉船符号,估计先后遇难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现代的轮船,丧生者总计在5000人以上。因此,一些船员怀着恐惧的心情称它为“死神岛”。在西方广泛流传着有关“死神岛”的许多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令人听而生畏。“死神岛”给船员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促使科学家们努力去探索它的奥秘。为了解释船舶沉没的原因,不少学者提出了种种假设和论断。例如,有的认为,由于“死神岛”附近海域常常掀起威力无比的巨浪,能够击沉猝不及防的船舶;有的认为,“死神岛”的磁场迥异于其邻近海面,且变幻无常,这样就会使航行于“死神岛”附近海域的船舶上的导航罗盘等仪器失灵,从而导致船舶失事沉没;较多学者认为,由于此岛的位置和面积经常迁移变化。岛的附近都是大片流沙和浅滩,许多地方水深只有2米至4米,加上气候恶劣,风暴不断,因此,船舶很容易在这里搁浅沉没。关于“死神岛”之谜,仍需今后深入探索和研究。

“海怪”之谜

1977年4月25日,新西兰海域。一艘日本远洋渔轮在进行捕鱼作业时,船员从300米深的海下拖起来了一具已经腐烂的怪物尸体。它长约13米,重约2吨,肥胖的大肚子上长有4个鳍脚,尾巴特别长,细细的颈脖上长了个小脑袋。它既不像海龟,不像鱼类,倒很像是6500万年前早已绝灭的恐龙的近亲蛇颈龙。渔船上的渔民包括有丰富经验的老渔民,谁也说不准它究竟是什么东西。他们谁都没见过这个怪物。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船长走过来了,他担心这具腐臭的怪物尸体会使船里的鱼受到损失,他向船员们大发雷霆,并下令立即将它抛回大海里去。连怪物被抛下水之前,有个叫矢野道豢的渔民,拿出他的照相机,赶紧拍摄了几张照片。

消息传到日本后,立刻轰动了全国。有很多科学家惊呼这是本世纪最大的发现。因为,这个怪物究竟是什么东西,还不得而知。如果,这个怪物真是蛇颈龙的话,人类探索多年的恐龙绝灭之谜和尼斯湖怪兽之谜就获得了重大进展。人们纷纷指责船长愚昧无知,竟然扔掉了“国宝”,于是,如本大洋渔业公司命令在新西兰海域的所有渔船,立即奔赴现场,竭尽全力,重新捕捞怪物的尸体,但时过境迁,茫茫大海,花了很大代价捕捞了一段时间,哪里还有怪物的踪影?

后来,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非洲附近海面,也有许多人看见过这样的怪物。

当发现这个怪物的奇闻传开后,起初,有人认为它是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鲨鱼;也有人说是大海豹;还有人说是鲸类。后来,日本科学家根据现场留下的四五十根鳍须和照片,进行了长时期的研究,一一否定了上述臆测,排出了一些可能性。日本科学家认为,这个怪物要么是人们尚未认识的海洋动物,要么就是被人们认为是早已绝灭的史前动物蛇颈龙。

关于对这个怪物的研究,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兴趣,人们也都很关注它。现在,有的海洋动物学家说,新西兰以东的南太平洋海域,很可能就是这些怪兽的老家。那里是从南极来的寒流与北面南下的暖流相遇的地区,水温只有10℃左右,海中的氧比太平洋其他海域高出五倍,浮游生物也非常丰富,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这里很可能是怪物生存的区域。

海洋中类似这样的奇闻还不少,早在几百年以前就广泛流传,就是在人们认识了大王乌贼以后,海洋中仍存在着对这个怪物的传说,人们称它为海怪。所以,至今海怪仍然是个没有揭开的谜!

十九世纪末,法国军舰“阿瓦兰什”号在南海的龙川海湾发现了两条长约20米,粗约2米的“巨型海蛇”。水兵们用火炮轰击它们,顷刻间,那两条“巨型海蛇”很快便消失在海水中,过了一会儿,两条巨蛇又出现在军舰的另一侧,法国水兵们目瞪口呆。后来,法国军舰也陆续好几次都发现过海洋巨蛇的踪迹。

1817年8月,在格洛斯特港的海面上,所罗门·阿连船长目击过海洋“巨蟒”,他是这样叙述的:“当时像海洋巨蟒似的家伙在离港口130米左右的地方浮游。这个怪兽长40米,身体粗得像半个啤酒桶,整个身子呈暗褐色。头部像响尾蛇,大小同马头差不多,在水面上缓慢地游动着,一会儿绕圈游,一会儿直游。‘巨蟒’消失时,笔直钻进海底,过了一会儿,又从180米远的海面上重新出现。”

船上的木匠玛休·伽夫涅同他的2个伙伴一同乘一艘小艇去垂钓时,也遇到了“巨蟒”。玛休在离它20米处用步枪瞄准它开枪。他是这样描述当时情景的;“我在怪兽靠近小艇约20米左右的地方开了枪。我的枪法很好,射击技术也完全有把握,我是瞄准了怪兽的头部开枪的,肯定命中了。怪兽就在我开枪的同时,朝我们这边游来,一靠近,就潜下水去,钻过小艇,在30公尺远的地方重又出现。怪兽不像鱼类往下游,而像一块岩石般地往下沉,笔直下沉。我当时觉得开枪射中了目标,可是,巨蟒却未受伤……”

1851年1月13日上午,美国捕鲸船“莫依伽海拉”号,正在南太平洋马克萨斯群岛航行。“噢,那是什么?”“不是鲸,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怪物啊?”

站在桅杆担任瞭望的船员大声惊呼起来。船长希巴里听到船员的喊声,急忙奔上甲板,举起了望远镜:“晤,那是海里的怪兽!快抓住它!船只渐渐向怪兽靠拢。”

紧接着,船上放下三艘小艇,船长亲自带着长子;乘上小艇,朝怪兽方向急驰而去。

好一个庞然大物!它身长足足有31米,颈部粗约5.7米,身体的最粗部分达15米。头呈扁平状,有皱褶。尾巴是尖的,背部是黑色,腹部是暗褐色,中央有一条细细的白色花纹,犹如一条大船;在海中游弋。船员们都惊呆了!有的说,这是海洋里“巨蟒”。

当小艇摇摇晃晃地靠近这个怪物时,船长声嘶力竭地喊叫起来:“快刺呀!”几艘小艇上的船员一起奋力举矛刺去。顿时,血水四溅,怪物受伤,在大海里翻滚挣扎起来,船艇周围的海面上,激起了阵阵冲天巨浪。船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与这个怪物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最后,这个怪物终于寡不敌众,力竭身死。

船员们把这个海上怪兽拖到捕鲸船上,船长希巴里把它的头切下,撒上盐,放到锅里榨油,竟榨出了10桶水一样透明的油!

但是,遗憾的是“莫依林海拉”号捕鲸船在返航途中遇难,一切都下落不明了。

1848年8月6日,英国巡洋舰“迪达尔斯”号的水兵们也目击了海上怪兽的。他们是在从印度返回英国的途中,南非洲南部约500公里以西的海面上遇到了怪兽的。“在舰艇侧面发现怪兽正朝我们靠拢!”瞭望台上的实习生萨特里斯大声叫了起来。舰长和水兵们急忙奔到甲板上,只见距离军舰200米左右的地方,一条怪兽昂起头,露出水面的身体部分长20余米,正朝着西面方向游去。舰长拿出望远镜,紧紧地盯住这条举世罕见的怪兽,他把这天目睹一切的详细情况记录在航海日志上,到了英国本上,就把它和亲眼所见的怪兽画像交给了海军司令部。类似目击海洋“巨蟒”的事件不胜枚举:

1875年,一般英国货船在洛克海斯特发现“巨蟒”,当时,它正与一条鲸鱼在搏斗。

1877年,一艘游艇在格洛斯特发现“巨蟒”,在距艇200米的前方水中作回旋游弋。

1905年,有一艘汽船“波罗哈拉”号在巴西海湾航行时,发现“巨蟒”正与船只并驾齐驱,不一会儿,如潜水艇似的下沉,在海中消失了。

1910年,在洛答里海角,一艘英国拖网船发现“巨蟒”,它正抬起镰刀状的头部,朝船只袭来。

1936年,在哥斯达尼加海面上航行的定期班船上,有8名旅客和2名水手目击到了“巨蟒”。

1948年,一艘在肖路兹群岛海面上航行的旅游船,有4名游客发现了“巨蟒”,它身长30余米,背上长了好几处瘤状物。

据说,在1875年前,摩洛哥国王阿尔倍尔一世为了捕获海洋“巨蟒”,建造了一艘特别的探险船。船上装备了直径5厘米,长达几千米的钢缆和能吊起1吨重物体的巨大吊钩,并以12头猪作为诱饵,可惜,也是未遇而归。

此外,本世纪初,有人在非洲东海岸附近的海中发现了一种怪物。据说,这种怪物全身发着蓝光,足足有20米长,身体宽大而平扁,身上还披着一层灰甲,样子十分可怕。

在一些海外奇谈中,涉及海洋上的一“巨蟒”、“巨蛇”,这些怪物,着实惊人。从一幅16世纪的铜版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袭击船只的“巨型海蛇”,其体长超过船身,吞起人来简直像老虎吞蝴蝶。时至今日,关于长达几百米至几千米左右的“巨型海蛇”、“海蟒”的传说,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迄今为止,虽然有许多人也目睹过海洋“巨蛇”、“巨蟒”,尽管人们对它说得活灵活现,却始终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更别提展示实物让大家一饱眼福了。这海怪究竟是什么动物?

100多年来,海怪之谜吸引着无数的探险家和科学家,他们到处搜寻海怪的踪迹;海怪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推测,有人把它说成是“巨型海蛇”,有人把它说成是“巨型海蟒”,也有人把它说成是大章鱼或是大王乌贼,还有人把它说成是一种巨型鳗鱼。过去,在世界各地的一些报纸杂志上了经常刊载着海怪遗骸的报道,有些还附有照片,但经专家鉴定后发现,这些怪东西通常是大鲨鱼的尸体。

海洋中是否有“无底洞”

在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阿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爱奥尼亚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吸取大量海水的无底洞。

据有人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万吨之多,曾经有人推测,这个无底洞,就像是地球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地形。

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也有这样的一个大漏斗。它的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山水聚至,其底部始终不积水。通常采用各种检测手段,总是能够重新找到消失于漏斗里的水流的遗迹,它们或近或远总会在地面上重新出现。可是,克法利尼亚岛附近的海底无底洞却与此不同,在那里消失的海水怎么也找不到。

为了揭开这个谜,美国地理学会曾派遣一支考察队先后两次到那里考察、试验。第一次试验毫无结果。第二次考察队员用玫瑰色的塑料小粒替水做“记号”。他们把130公斤重的这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掷入到打旋转的海水里。片刻功夫,所有的小粒塑料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深渊所吞没。科学家指望这一次可以把秘密揭穿,希望能在附近或者更远一些的海域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但是,他们的计划仍然落空了。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找遍了大海的每一个角落,但始终没有发现那些玫瑰色的塑料到底在哪里。它们真的流进无底洞了吗?

魔海之谜

在大西洋中部、西印度群岛东北部、北纬25度~35度,西径35度~70度范围内有一大片海域,这里的海水透明,温度及盐度,都比其他地方为高,是世界上唯一为大洋所包围的一个特殊的海,它的名字叫马尾藻海。

说起马尾藻海的得名,还颇有意思哩。在这里生长着一种独特的海藻——果囊马尾藻。它是一种类似马尾藻的海草。普遍的马尾藻是有根的,生长在水深5米左右的海底岩石上,而这里的果囊马尾藻却是无根的,呈树枝状,依靠其体内的气泡漂浮在海中。在大西洋的这片海洋中,这种海草不仅分布广泛,而且长势也十分旺盛。所以最早驶往这里的哥伦布便把这片海域叫作“果囊马尾藻海”即“马尾藻海”。它的面积比日本的国土要大两倍。

马尾藻海的西部和北部是墨西哥湾暖流,南部为北赤道暖流,海域上空的空气相对来说不大流动,因而,被称为无风之地。在蒸汽机尚未问世以前,帆船是人们海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帆船是靠海流和风力作为动力的,因此,当船只驶入这片既没有海流,也没有海风的海域,只能是死路一条。

在那个时代,不知有多少船只因为误入这片奇特的海域而被围住。船只被马尾藻死死缠住,动弹不得。船上的人因为淡水和食品用尽,在这水尽粮绝之后。船员们统统悲惨地死去,过不了多久,船也会被大量的海草缠住,船只渐渐在马尾藻丛中匿迹。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这片海域又叫做“海洋上的坟地”、“大海的坟墓”和“魔海”。

最先进入这片海域的是哥伦布。1492,哥伦布从西班牙扬帆起航,寻找新大陆。经过了两个星期的航行后,在一个星期日的黎明时分,哥伦布发现船只被密密层层的海草包围住了。尽管船员们拼命努力,但船还是挣脱不了这可怕的海草。一些海员看到海面有那么多的一片海草,竟误以为是陆地到了,便欢呼雀跃起来,结果是被海草包围起来了,他们被围了一个多月,哥伦布和船员们一起协力奋战。最后,哥伦布死里逃生,终于逃出了这片可怕的海域。此后不久,他就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894年,有一位名叫斯科特的探险员驾着帆船(因为,当时为帆船时代)冒险进入了“魔藻之海”,他感觉到海域上一点风也没有,只见四处都是毁坏了船骸,不知过了多少日子,他才脱险。

1926年7月,英国航海爱好者、大学生亨利·巴库福特和五位伙伴,决定利用暑假驾驶一艘小帆船,航海横跨大西洋,前往美国去。“乘这样的小船,横渡大西洋,简直是胡来。”“这条小船没有安装引擎,要是闯进果囊马尾藻海,那可就完了!”

听到巴库特的计划后,那些富有航海经验的人们都异口同声地反对起来,他们担心的是巴库福特的安全。有人好心地劝他,为了预防万一,还是最好把船上装起引擎。但他们却认为,哥伦布几百年前能够做到,那么,他们今天也应该做到,就没有给船装引擎。于是,他们六人便乘着“普罗·斯卡伊”号,从英国的普利茅斯港出发,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航行。

启程这一天,风平浪静,航行十分顺利。四五天后,天气突变,暴雨伴随着狂风,铺天盖地,向“普罗·斯卡伊”号扑来,海面上激浪滔天,连续三天的暴风雨袭击,巴库特指挥着小船,与狂风暴雨进行搏斗,三天后,暴风雨突然停息了,海面又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的太平景象,但小船却变得面貌全非了:桅杆被拦腰折断,舵失踪了,甲板上所有的东西都被海浪洗劫一空。小船受到毁灭性破坏。看到这一切,船员们不寒而栗,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下可完了!”“船也不能开了,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任凭漂流了。”“说不定我们漂到马尾藻海,那可是令人恐怖的海上坟地啊,弄不好葬身于马尾藻海了!”

人们惊慌失措地议论,巴库福特对于暴风雨所造成的后果也束手无策,只好听任小船漂流。

小船终于漂进了马尾藻海,“可怕的事情到底发生了!”巴库福特一行面面相觑,心中都非常恐惧。巴库福特的神色也异常沮丧。

此刻的马尾藻海,水平如镜,一片静寂。船员们举目四望、只见四周到处都是生长着茂密的海草,海草互相拉扯着,摇动着,飘舞着,海水的颜色也十分奇特,乌黑发亮,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令人掩鼻的腥臭味。

那一夜,巴库特独自伫立在甲板上,埋头苦思。夜半时分,他忽然发现有二三条“白蛇”般的物体弯曲着躯体,悄然无声地爬上了甲板。巴库福特闻到一股很难闻的腥味儿,“啊!什么玩意儿!真叫人恶心。”他低头四顾,看见那白色的东西正越来越近地向他身边爬来。在这万籁俱寂的黑夜里,他的心头猛然升起了一股无名人:“难道我就这样败下阵来,在这里等死不成!”他猛地弯下身去,从甲板上捡起一根短棍,竭尽全力对准那“白蛇”的头部狠狠打去……直到天亮以后’,人们仔细一看,昨天晚上的“白蛇”竟是一根像章鱼脚那样的,长着一个吸盘似的海草,看了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巴库福特他们不觉得脊背上一阵阵发凉。

显然,在这里等下去就意味着死亡,必须拿定主意,闯出这吃人的魔鬼海。巴库福特果断地做出决定,对伙伴们说:“这样下去我们准得成为马尾藻海的牺牲品,我们要赶快弃掉‘普罗·斯卡’号,带上粮食、淡水及其他必需品,换乘救生艇,划桨冲出去。”于是六个人一起跳上小艇,大家手握船桨,向海草稀薄的地方拼命划去。

在巴库福特的鼓励下,船员们齐心协力划着小艇又向前冲去。海草又密了,船行驶的速度慢了下来。巴库福特叫大家拿出厚刀,像在原始森林中开拓道路似的一边劈除挡住小艇去的海草。一边驱艇前进。小艇在开辟出的一条狭窄的航道上,艰难地前进着。

到了第三天,海草渐渐少了,海面显得开阔起来,最后,海草总算没有了。大家不敢怠慢,拼命地往前划。到了黄昏时分,木桨一下子突然变得轻了。他们长长地舒了口气,扔掉手中的桨,累得全部躺下了。

过了好一会,巴库福特艰难地爬起来,抹了抹干枯的嘴唇,咽了一口唾沫,沙哑着喉咙,对大家说道:“伙计们,我们虽然已筋疲力尽,但我们确实都还活着。不过。我们现在还未完全脱离险境,我们如果就此躺下,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我们要活下去,赶快起来,划到陆地上去。”巴库福特的话,犹如一剂强心剂,给大家疲惫万分的躯体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们纷纷爬起来,抓起船桨,继续用力划了起来,小艇又开始向前移动。“瞧!前面是海浪!可以看见海浪了!”一名伙伴惊喜万分地大叫起来。“我们终于来到外海了!”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兴奋得欢呼起来。伙伴们看着救生艇外翻滚的海浪,脸上都挂满了晶莹的泪珠。一名船员举起了船桨,在空中拼命地挥舞起来;另一名船员则模仿着波浪声,大声地吼叫起来。终于得救了!他们来到了渴望已久的外海。“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啊!让我们继续同心协力,把船划回可爱的祖国去吧!”巴库福特神情激动地说道。伙们则互相拍打着对方的肩膀,互相鼓励着,又操桨划动起来。

正在这时,一艘通过附近的美国货船发现了他们,巴库福特和他的伙伴们终于得救了。美国货船上的船员听完了巴库福特一行的历险经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能划船走出那个令人害怕的马尾藻海。

回到英国后,他们的历险经历迅速传遍了全国;人们无不对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逃出海洋上坟地的行为感到由衷的钦佩。

海流之谜

1856年,一艘在大西洋上航行的双桅帆船遇到了一场特大风暴,帆船被巨浪打坏,在汹涌的海面上挣扎了一番以后,漂到比斯开湾的平静岸边,抛锚停泊。水手们利用停航的空隙上岸打猎游玩。回船时,海上又刮起了一阵大风,海面重新动荡起来。为了帆船的安全,水手们在海滩上铲运海沙压舱。铲运了一阵,突然一名水手发现沙层中有一颗黑色的圆球,水手们十分惊奇。大家围拢过来,一看,圆球外表涂满了沥青,再剥开沥青,原来是一颗椰子壳。好奇怪呀!这里是一片荒滩,没有任何树木,更看不到椰子树。那么是谁带来的呢?大家疑惑着。还是一位年长的水手有主意:劈开看看一于是,另一位水手飞快地从船上拿来斧头,劈开一看,“哇!有一卷书。”水手们齐声喊起来。“书?!”水手们又惊奇了。“是的,一卷书!”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卷羊皮纸,上面写满古体字。经过一番翻译,才知道这是1498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第二次西航途中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一封信,信中报告了与他同行的一艘帆船沉了,另一艘帆船的船员不服从他的命令,反叛了。这份重要报告没有能够送到国王手里,倒是漂到这个荒凉的海滩上,沉睡了358年!

是哪一位“绿衣使者”把这封信送到这海滩上来的呢?

是跳跃不停的海浪,还是涨落的潮流?都不是。它是海洋中的“河流”——海流带来的。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海员和渔民都知道海洋中有海流存在,它们像陆地上的河流,日复一日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着,只是河流两岸是陆地,河岸就像是固定的目标可做比照,一望就知道河流是在流动着,海流两边仍然是海水,肉眼很难把它分辨出来,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流没有被人们发现。只是在远洋航海开展以后,人们才得到点滴的资料和对海流的某些粗浅而片面的认识,其中还夹杂了不少神话般的传说。

人们为了认识海流,从18世纪末期起,便开始利用一种叫漂流瓶的东西进行对海流的观测。在这种漂流瓶里装有一封信,信上写了该瓶的投放者、投放的时间和地点等,并要求拾到者向投放者报告拾到的时间和地点。1899年,人们在阿拉斯外海投放的漂流瓶,经过6年的漂流,漂到与它相距4000多千米的冰岛沿岸。它告诉人们,海水平均每天流过2.8千米。1962年6月,人们又在澳大利亚的佩思附近的海域投放了一批漂流瓶,5年后,其中一些漂流瓶漂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科学家估计,这些瓶子是从佩思经印度洋过好望角,沿非洲北上,横渡了大西洋,行程约1400千米,平均每小时流过37千米。100多年来,人们总共投放了约15万个漂流瓶,进行着海流的观测研究,从而知道了整个海洋中约有32条海流,其中最大的海流,宽数百千米,长上万千米,规模非常巨大。它们把热带高温的海水带向寒带水域,又把寒带海域的冷水带向热带。就在它们运动中,不断影响着沿途的气候。船员们也就利用这种海流流动的本领进行送信件、递情报,渔民们还利用它测报鱼群的动向,配合渔船捕鱼呢。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大海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有的专家认为,地球是从它的母亲——太阳的怀抱里脱胎而出的。当地球刚从炽热的太阳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还是一团熔融状态的岩浆火球,它一边不停地自转,一边又绕着太阳公转。后来,由于热量的散失,它逐渐冷却下来。它的表面冷却得快,首先形成一层硬壳、它的内部也要冷却和收缩,结果,在地壳的下面便出现空隙。这种状态当然不能长久,在重力作用下,地壳便大规模下陷。它们相互挤压,形成褶皱,出现许多裂缝。岩浆从裂缝中涌出,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从地球深处迸出的熔岩,在地壳上缓缓流动,铺满了地壳,也把地壳上原有的许多裂缝填满。渐渐地,这层迸出的熔岩也冷却了,地壳也因此变厚起来。那些高耸的部分就成为陆地,那些低陷的部分就成为海洋。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将自己的一部分甩了出去,形成自己的一个女儿、太阳的“孙女”——月亮。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20亿年以前。

月亮被甩出以后,地壳上留下了一个大窟窿,这就是现在的太平洋。月亮诞生时,地球所经历的震动极其强烈,强烈的震动必然会使尚未完全凝固的地壳的其余部分张裂开来,出现巨大的裂隙,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也形成了。

严格说来,这还只是一些干涸的海洋,里面并没有水。随着地球的不断冷却和凝固,一部分水便从岩石中压榨出来,但这时地表的温度仍然很高,从岩石中压榨出来的水很快变成蒸汽,充溢于地球周围的大气中。水蒸气越来越多,终于达到饱和的程度。随着地球的进一步冷却,饱和的水蒸气便开始凝结成水滴,水滴越积越大,越变越重,在重力作用下,它们降落下来,地球便开始下了一场滂沱大雨。

这是地球上第一场雨,也是一场极不平常的雨。它没有止息地下了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百万年,而原先干涸的海洋这时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汪洋大海了。

另有一种学说认为地球是一团冷凝的固态物质。

当早期的地球大致上达到了现在的质量时,必然会以更大的引力吸引周围的固态物质,使其以极高的速度与地球相撞——如此剧烈的碰撞,必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足以使碰撞物体本身和地球表面碰撞区的物质完全气化、经过反复碰撞,地球表面便变得坑坑洼洼,出现了高地和海洋。

第四种观点是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地球上原先有一块庞大的原始陆地,叫做泛大陆,它被广袤的海洋——泛大洋所围绕。后来,这块大陆分裂开来了,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不断漂移,越漂越远,越分越开,终于,美洲脱离了非洲和欧洲,中间留下的空隙就变成大西洋。非洲有一半脱离了亚洲,在漂移过程中,它的南端略有移动,渐渐与印巴次大陆分开,这样,印度洋也诞生了。还有两块比较小的陆地离开了亚洲和非洲,向南漂去,一直漂到很南的地方,这就是澳大利亚和南极洲。随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诞生,原来的泛大洋缩小了,变成了今天的太平洋。

以上假说,虽然公说公有理,但都未真正解开海洋成因之谜,这个谜团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地球可称为是一个水球,在它的表面上有大约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海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水源,但海水是地球水的主体。那么多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起初,人们认为,这些水是地球原本就有的。当地球从原始太阳星云中凝聚出来时,便携带有这部分水。随着地球的不断变化,这些起初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于矿物和岩石中的水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譬如,在火山活动中总有大量的水蒸气伴随岩浆喷溢出来。据此,一些人认为,这些水气便是从地球深部释放出来的“初生水”。

天体地质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较近的金星和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甚至离地球最近的月球都是贫水的,唯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多的水。科学家们对此说法不一。一些人认为,地球上的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由撞入地球的彗星带来的。一些由冰块组成的小彗星冲入地球大气层,陨冰国摩擦生热转化成彗星水。

有的学者认为,金星、火星和月球上原先也有水,但是由于月球和火星质量太小,引力太小,致使原有的水全部逃逸;火星表面温度又太高,也无法维持水的存在。地球由于条件适中,就使原有的水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不能从地球近邻目前的贫水状态来推论地球早期也是贫水的。

我国学者董妙生提出“大自然存在多四季规律”的假说。按此假说,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亿年间,生物圈曾数次周期性地从地球转移到另一个星球,又周期性地像候鸟回归那样循环到地球上来。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水的数度干涸与高涨。用此假说,正可以解决以往“天外来水”说和“地球固有”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

但是,海水到底来自何方,科学的根据并不充足,因此,海水的发源处仍是一个谜。

深海生命之谜

一提起深海,人们自然会把它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联系起来。大家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植物就不能生长;而没有植物,动物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那么,在深海里,常年漆黑一片,应该是不会有生物存在的。美国的一艘深海探测器“阿尔文号”通过对深海进行考察,对以上说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977年2月,“阿尔文号”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几千米深的海下热泉处发现,这个终年黑暗没有阳光的世界,其实是一个繁衍生命的沃土,在这里,生活着许多蛤、贝、白蚌、蟹和红冠蠕虫等动物,但其形状却与阳光世界里的有很大区别。这里的红冠蠕虫最长的达2~3米,它用白色外套管把自己固定在岩石上,保护着自己的柔软身体。它没有嘴,没有眼睛,也没有消化系统,就靠着伸出套管顶端的身体过滤海水中的食物。它的血液里充满了富含铁质的血红蛋白,因此显得格外红。有一种巨蛤足有1英尺长,也是靠着过滤水中的颗粒食物生活。毛茸茸的深水白蚌与陆地上的蒲公英极为相似,好像与僧帽水母有一定的亲缘。还有一种象虾一样的动物,在眼睛柱柄的末端长着肉冠,用它在岩石上刮取食物。还有样子象蟹的东西,长着长腿的小蜘蛛,等等。这一切,给科学家们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怎么给它们分类?它们在没有阳光的世界里是怎么生活的?这些都是未解的谜。

有人曾对这些深海生命的生存条件进行过分析,认为海水经过高温和高压,所含的硫酸盐变成硫化氢,有些细菌就靠着硫化氢进行代谢,靠吸收温泉热能而得以繁殖;一些小动物则靠过滤这些细菌生存,大的动物又以小的动物为食物。就这样,在没有阳光的深海世界里,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食物链,由此而维持了一系列生命的生存。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它给人类的启示将是极为深远的:人们一方面可以发展没有阳光的世界里的生物,另一方面,还可以探索没有阳光的星球上的生命。但是事情会是这么简单吗?

海鸣是怎么回事

神秘莫测的大海经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统称为“海鸣”。但海鸣的声源在哪里呢?有些海鸣的声源是众所周知的,比如波浪翻腾和惊涛拍岸发出鸣响,大气降水、地震和火山活动引起鸣声,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声音等等。但有些海鸣的声源至今还是个谜。在我国广东省湛江硇洲岛的东南海面,每当风云突变,天气异常,风暴即将到来时,海面上就会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呜呜呜声地响。这声音好似闷雷滚动,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据当地老人说,在很久以前建造硇洲岛国际灯塔的时候,法国人把一个大水鼓沉放在水中,水鼓相当于海况探测报警器,专门作海上天气预报用的,它能随时向人们发出风浪异变的信息,这呜呜呜的声音就是它发出来的。可是,谁也没看见过那沉放在水中的石鼓,更不知道它被放置在什么地方,有关部门曾专门派出船只到硇洲岛东南一带的海域巡视搜索,结果什么也没发现。

1969年,有人曾在这片海域发现过一群海猪正在游动,于是,当地人就认为海鸣有可能是海猪的嚎叫声,但在没有海猪活动的地方也有海鸣的产生,很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976年,硇洲岛东南海上的海鸣声比以往减弱了,于是,持“水鼓说”的人认为,这是由于水鼓年代太久,从而导致其功能日益减退。持“海猪说”的人则认为,这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在这一带海域的活动明显增加,影响了海猪的正常活动和生活,使海猪迁移的结果。

两种说法看上去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硇洲岛东南海上海鸣的声源究竟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海雾之谜

海雾大致有两大类,它们均是在海洋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其一是受海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雾,如平流雾、蒸汽雾、混合雾、辐射雾等;其二是在天气系统影响下产生的雾,如雨雾等。

当暖空气从温暖的水面流向冰水面时,暖空气就会冷却降温,凝结出水汽,继而以液体水滴的形式悬浮在空中。这种大大小小的水滴越聚越多,便形成了雾,直接影响了空气的透明度。由于这种雾主要是靠暖空气在冷海面上的平流运动形成的,所以叫做平流雾。在海洋上的雾,绝大多数都是平流雾。这种雾随风飘移,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浓度大,常常给行船造成灾难。

当冷空气到达暖水面时,由于海水温度高于气温,海面上的水汽压力大于空气水汽压力,造成水面强烈蒸发,水汽进入冷空气中。当冷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就凝结出小水滴,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集漂浮在低空,便形成了蒸汽雾,使能见度降低。

海洋上空的降雨,降至低空时,因低层温度增高而使雨滴蒸发,提高了低层空气的温度。同时,又有冷空气流入,与低层暖湿空气混合,使暖湿空气饱和,从而形成了混合雾。混合雾与蒸汽雾不同,它的水汽主要来源于降雨。如果没有降雨,两种温差较大而又比较潮湿的空气相互混合,有时也能形成混合雾。

当海洋水面被一层悬浮的物质或冰层覆盖时,这层覆盖面在夜间辐射冷却很快,使贴近海面较暖的空气凝结出水滴,就会产生辐射雾。

雨雾是随同降雨而来的雾。这种雾与混合雾一样,水汽都来源于雨滴。但雨雾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于外来冷空气的混合,仅靠雨滴的蒸发即可形成。

海水温度之谜

盛夏的骄阳是那样炎热,它毫不吝惜地用自己的热量把大地上的一切都烤得烫烫的。就连拂面而过的夏风,也仿佛炉前的热气,不会使你产生舒服的感觉。

这时,那碧蓝碧蓝的大海更加显露出迷人的魅力,你会身不由己地要投入到它的怀抱。甚至你还会想,要是一个夏天都能生活在舒适的海水里那该多好啊。

不过还要提醒你一下,可不能在大海里泡得时间太长,不能游得太远,否则你会牙齿打颤,嘴唇发乌,浑身冻得发抖,弄得不好抽起筋来就更麻烦了。

亲爱的朋友,当你在大海里泡得浑身发抖,不得不上岸趴在烫人的沙滩上、让火热的太阳再给你一些温暖时,你有没有想过同样处在炎炎的烈日之下,为什么沙滩就炙热烫人,而大海却令人感觉寒冷呢?

人们研究过太阳辐射的情况,他们发现,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都被地球吸收了,只有一小部分反射回到空中。说来也很有趣,原来海面和陆地比较起来,海面就像饿极了的孩子似的,贪婪地吸收着太阳送来的热量,不愿把好不容易得到的太阳能量放弃掉。

陆地就和海面不一样。它的胃口小,不能一下子吸收很多太阳辐射来的能量,剩下的就反射回空中去了。陆地的反射率要比海面的大一倍,可见陆地的吸热能力要比海洋差些。而且,陆地存不住热量,那晒得烫烫的沙滩就是一个例子。

既然海水吸热多,为什么海水没有沙滩热?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陆地是一种不能很好传热的固体,既不透明又不流动。太阳即使再厉害些,也晒不透它。因为不能很好地传热,晒了一整天,它所吸收的热量还只是集中在不到一毫米厚的表层内。

而海上的情况就不同了。

海水是半透明的,太阳光可以透射到水下一定的深度,也就是说,太阳的辐射能可以达到海水的一定深度之内。经过长期的观测计算,人们发现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60%可以透射到1米的深度,有18%可以达到海面以下10米的深度,人们甚至在海面100米深度的地方仍然发现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量。而这些,在陆地上是不可能的。

海水吸热,不仅胃口大,它还要把已经吸收的热量送到透射不到阳光的深层海水中贮存起来呢。这也是海洋与陆地所不同的一个最重要的性质。

海洋依靠海水的流动来输送热量。比如说,海流就可以把赤道附近的热海水送到两极方向去,而两极方向的冷海水也通过海流向温暖的地方流动;风浪则可以形成海水温度的上下交换。你可不要小看这种风浪的作用,科学家说,它所造成的海水温度的上下交换,要比热传导作用大上千倍万倍呢。在夏季和白天,海面上接受的热量较多,它就可以把热量送到深层贮存起来;而在冬季和夜晚,海表面接受的热量少,它又会把贮存在深层的热量输送到表层。

当然,除了风浪,海水还有一种对流作用。这种对流作用是由于冷热海水的重量不同而形成的。就像冷空气重热空气轻一样,海水也是冷的重热的轻,于是冷而重的海水就会自动下沉,暖而轻的海水会自动上升。有了这种对流作用,冬天的大海也不会很冷了,随着表层较冷的海水不断下沉,下层较暖的海水会自动升上来补充的。

同在一个太阳下,陆地与海洋的物质不同,温度就不同。陆地是表皮烫,海洋则是整个温,海洋把热情大方的太阳送来的热量都贮存下来了,只是体积太大,温度不可能升得太高,所以夏季的大海会使你舒服得最后要打寒战。

难怪有人说海洋是个贮存热量的仓库,这话还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海水涨落之谜

在海滨的沙滩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弯着腰,甚至蹲在那里,捡拾各种漂亮的贝壳,有时还能捡到海藻或海蜇、海星、海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海浪吐着白色的泡沫,翻腾着向岸边扑来,海水把沙滩淹没了,人们被迫后退。过了一些时间,海浪失去了势头,又悄悄地退去,那条宽展平坦的沙滩又露出了水面,沙滩上面留下一簇簇刚刚被海浪推上来的大大小小的贝壳。海水都按照差不多相同的时刻涌上来,退下去。

人们把这种海水定时涨落叫作涨潮和落潮。白天的海水涨落叫潮,夜晚的海水涨落叫汐,总起来,人们就把海水水位有规律的涨落叫作潮汐现象。

海水为什么能遵守时间地涨落呢?

原来,这是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造成的。万有引力定律是这现象的根本原因。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