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清史(全5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0 03:04:47

点击下载

作者:(法)菲尔曼·拉里贝,杜德维,(清)丁观鹏 绘,罗山 译注,韩炜炜 编著,(法)佚名 绘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说清史(全5册)

图说清史(全5册)试读:

清王朝的最后十年:拉里贝的实景记录

作者:(法)菲尔曼·拉里贝摄;吕俊君译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ISBN:9787510852503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目录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本书?

代序——老照片的“意义”

第一篇 人物·服饰

第二篇 戏剧·民生·交通

第三篇 雕像·珐琅彩·家具

第四篇 建筑·铜器·天文

第五篇 宫殿·林苑

第六篇 清西陵·明十三陵·公主阿哥陵

第七篇 宫观·天坛·寺庙

第八篇 教堂·钟塔·门楼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本书?

摄影术的发明和应用几乎与我们近代打开国门的时间相同。这个让西方遐想的神秘国度吸引了许多知名的摄影师——从战地纪实记者到社会学家、传教士、旅行者,等等。有一些名字如费利斯?比托、约翰?汤姆森、甘博、小川一真、赫达?莫里逊……被大家熟知,但还有大量普通的西方旅行者特别是一些驻华工作者,如格雷戈里、杜德维、菲尔曼?拉里贝,他们有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充裕的时间去行游中国,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一百多年前中国的风土人貌。但他们毕竟不是职业的摄影师,许多照片没有刻意瞄准时事,也没有试图渲染成媒体想要的氛围,甚至没有做任何的照片笔记。百年之后,我们再看这些老照片,从面对镜头面色忐忑不安的清末到充满期待与欣喜的民国;从萧条泥泞的街道到布满西洋招牌的马路;从金钱鼠尾到剪发易服……我们还能看到百年前京城的宫阙市景、江南的商船漕运、山间的僧道寺观、田间的农人劳工……

简单的文字记录让这些照片像电影画面一样从我们眼前演过——微笑有了温度、街道熙熙攘攘、寺庙有了香火气息、服饰也变得鲜艳……通过这些照片之间时间与空间的组合,我们或许可以还原百年前的一些生活片段。感谢影像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让这些老照片历经百年后再次呈现,让今天的我们能透过胶片感受近代中国的变迁,但由于那个时代的影像技术还未普及、社会跌宕起伏、战火不断、文化变革……所能保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少之又少,致使我们不能完全了解清末民初的社会状况。这些影像记录算作一个基础的铺垫,我们希望更多的读者也参与到老照片的解读和分享,让今天的人们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加清晰、丰满、鲜活的认识。代序——老照片的“意义”

影像历史,暗含着一种“无意”与“巧合”。地域沟通的便捷与网络通信的发展,让今人得以打开一个万里之外、又颇为神秘的“影像历史宝库”,使那些曾经在中国这片土地驻足的西方人,和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摄影术诞生后的发展历程,无疑是西方世界日渐崛起的一个缩影,与之相对的是,近代中国经历苦难和倾颓的重重危机。坚船利炮轰开国门,通商口岸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官员、传教士、商人、旅行者……各色人等纷至沓来,也带来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西洋物件。

如同当下很多人外出旅游,总要拍照片留念一样,百年前的西方人其实也是旅行者,甚至还比今人有着更浓重的好奇心,想要亲睹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的真实状貌。在此之前,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知,仅停留于为数不多的图画与文字之中,交织着曲解与误读。待到自己登上这片广袤的土地,用相机记录感兴趣的景观与时刻,把底片带回去集中冲印留存或分赠好友,其间借助某个特定时机,通过报刊书籍等途径广泛传播,以真实的影像记录,更新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认知……探究照片背后蕴含的信息与动机不难发现,这些拍摄者大多都是在“无意”间进入历史进程的,图像浩繁、时间太久,个体生活的“无意”记录,在种种“巧合”下被提炼出来,转而成为我们对历史的共同记忆。

这种“无意”与“巧合”的出现,与照片自身的特定属性有着很大关联——可操作者众多,时间与取材各异,私密属性强,存量基数大,不确定性多。正因如此,任何新物证的出现,都可能颠覆之前所有的研究成果;而一旦掌握了全新的史料,便可能意味着在一个领域内占据先机。

近年来“历史影像”的持续升温,推动了大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中国影像的出现,涵盖自然风光、社会景观、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拍摄者难以计数,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佚名拍摄者。为观者带来惊喜与好奇的同时,也引起不少有心者的深思——应该怎样有效利用如此庞大且散碎的史料基础,以期搭建一个相对完整且涵盖面广的近代中国影像史?当下通用的研究方法,是将一个或几个拍摄者作为个案,设置一个特定时间段,在此基础上进行影像整理与比较研究,三位不是摄影师的“摄影师”因此纳入视野:

杜德维、菲尔曼?拉里贝、格雷戈里,三位身份不同的西方人,在不同的时间来到中国,以照片呈现出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与记录。值得一提的是菲尔曼?拉里贝,他少时便喜欢摄影,在华负责法国公使馆的保卫工作之余,拍摄了大量照片,涵盖题材广泛,同时他在有意通过照片来体现自己对中国的独到观察,并由此为法国的《画报》(L'illustration)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照片。而杜德维和格雷戈里人文及自然景观影像的集中呈现,将其与众多西方摄影师的已知影像进行对照,亦能发现中国社会在动荡变迁的大背景下,体现出的细微变化。

这些流落在西方的影像回归“故土”,说明近代中国历史正在得到更多人的重视,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我们研究这些历史影像的最终目的,绝不是看个新鲜、图个热闹,一定要让“无意”变得“有意义”:以史为鉴,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张逸良第一篇人物·服饰末代皇帝溥仪,时年三岁,立在父亲载沣身旁,此时溥仪即将被选中入继大统,成为宣统皇帝;载沣怀中抱着的是溥杰。身穿中式服装的天主教主教法维耶阁下。

编者注法维耶中文名为樊国樑,手中的报纸为天主教创办的《十字架报》。全副正装的中国军官。北京,一群穿官服的满族人。身穿旧式制服的中国军官和士兵。汉族人和蒙古族人的合影。前排中间为一位蒙古族王公及其妻子。一男一女两个蒙古族人,身穿冬衣。一队喇嘛,身穿仪式服装。训练场上的弓箭手。北京,前门的一群乞丐。蒙古族人,两男两女,身穿冬季常服。北京,两个汉人青年,一人穿春秋装,一人穿冬装。身穿仪式服装的喇嘛。一位官员,身着重要场合穿的仪服——帽子上配有顶戴和花翎。一位富人——辅国公意普,身穿冬装。一个路过北京的蒙古族人,身穿冬季常服。一个汉族北京人,穿冬衣、冬靴,戴冬帽。一位和尚。路过北京的蒙古族人,一男一女,身穿冬装。身穿宫廷服装的慈禧太后。她特别喜爱苹果的香味,身旁总是摆放着两大盘。慈禧太后左手持镜,端详镜中的自己。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的两位妻子、裕太太及其二女;两位小姐都是太后的女官。

编者注裕太太为裕庚的夫人,裕庚祖先本汉人,姓徐,后入汉军正白旗。光绪优贡生,初参两广总督英翰幕事。官太仆寺少卿,出使日本、法国大臣。裕庚有二子二女,长子馨龄、次子勋龄、大女儿德龄、二女儿容龄。他们兄妹均随其父母在欧洲生活多年,受过西方教育,精通英、法文。乘坐并肩舆的慈禧太后,两边分别为大太监李莲英和二总管崔玉贵。慈禧太后身穿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服饰,旁边是大太监李莲英和两名侍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