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12:39:01

点击下载

作者:程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试读:

摘 要

中国最近30年以来的经济转型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重构和整合推进的,这种重构和整合发生在两个大的“区域”层面:一是包含了港澳及台湾在内的所谓“大中国”经济区,整合属于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不仅涉及商品市场的整合,而且涉及货币一体化问题,区域经济整合的侧重点在于市场整合;另一是大陆内部以省域经济为代表的行政区,整合属于同一关税区、同一货币体系下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经济整合,超出了狭义的市场整合的内涵,属于广义的经济整合和区域重构。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对中国独特的两种内涵不同的区域经济整合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就一些关键性命题进行经验性实证检验。

经济理论迄今为止关于区域经济整合有两个分析框架:一个是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经济学”;另一个是空间经济学之“新经济地理学”。本书的研究将指出,上述两种分析范式需对其适用性作出界定后才适合于对中国区域问题的研究。鉴于理论界将主权国家内部两类区域经济整合纳入统一视域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书尝试性地从“泛一体化”视野将中国独特的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融入一个整体分析框架,通过“大中国”经济区域和大陆省际区域的融合分析,论证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中的“泛一体化”现象的客观存在。

在理论研究上,本书对“大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是从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理论的贸易效应分析切入,运用相关理论解释一国两制背景下“大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机制。研究表明:启动与推进“大中国”经济区单一关税或单一市场的进程,需对四个经济体之间市场整合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产业内贸易和货币一体化的实施方式,以及区域经济整合的外部效应审视等作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论证,这一论证可考虑以一体化经济学和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并作出适当修正后来实现。本书对大陆省域经济整合是从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切入,运用其理论范式解释大陆省域经济整合机制。研究表明:大陆省域间工业集聚水平的差距是反映区域经济整合程度的重要维度,而由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所表征的区位差异是工业集聚的初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集聚的自我强化,优势地区的领先发展产生了省域层面区域整合的现状,而政府政策的差异又导致这一整合趋势的路径依赖。概括而论,本书将“大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从贸易效应、产业内贸易、货币一体化等角度,作了一体化经济学范式下的适用性解说;将大陆省域经济整合从工业集聚、区位差异和政策差异等角度,作了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范式下的适用性解说。作为“泛一体化”视野下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审视,本书对这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机理作了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在实证研究上,本书运用Balassa模型、GL指数、真实利息平价条件分解测度了“大中国”经济区内贸易往来的福利效应、产业间-产业内贸易、经济体间的货币一体化。而对大陆省际区域经济整合,本书运用了“产业集中度-地区专业化”指标(Krugman Indices)、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检验了省际产业平均集中率、省际产业中心值、省际工业集聚的区位和政策因素。

实证检验揭示,在“大中国”经济区内,市场整合的贸易影响呈现出经济体间的差异性,就港澳台而言,它们与大陆间的贸易往来,不但存在着总贸易创造效应,而且获得净贸易创造,但却没有形成净贸易转移;同时,大陆与港澳台的贸易往来不存在总贸易转移及净贸易转移效应,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中国”经济区的产业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大中国”经济区的货币一体化结果有重要含义。在大陆省际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整合(或一体化)水平正在提高,但制造业集聚的省际差异显著,从理论来说,可以认为政府基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收敛假说的良好愿望至今没有完全实现;从地区专业化所体现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结果而论,大陆各大地区的相对专业化差距有所趋缓,省际区域经济整合呈现“俱乐部”收敛趋势;在影响省际工业集聚的区位因素中,沿海和内地的地理位置差异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程度显著,政策因素中,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对于工业集聚的推动作用明显,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地区工业的集聚。

基于上述分析,本书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及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中国区域经济整合在“大中国”经济区和省域经济层面的进程。

关键词:区域经济;泛一体化;“大中国”经济区;省域经济

Abstract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is promoted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over the last 30 years.It happened in two regions:one is the“Greater China”economic region,which belongs to different custom territory and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commodity market and money market;the other is the provincial economy in China’s Mainland,which belongs to the same custom territory and monetary system.The purpose of this book is to analyze the unique phenomenon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and test the key proposition.

There are two analysis framework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conomic theory:one is the economics of inte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 other i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 spatial economics.This book points out tha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two analysis paradigm should be defined to study China’s regional problem.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wo kinds of reg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in a sovereign country have been seldom researched,this book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a whole analysis frame from pan integration,analyzes the amalgamation of“Greater China”economic region and provincial economy in China’s Mainland,demonstrates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pan integration phenomenon in China’s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oretical study,this book uses the economics of inte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o analyze the trade effects of“Greater China”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and explains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in the background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The results show that we should demonstrate the trade creation and trade diversion effect,implementation manner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monetary integration,and the external effec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In this process,we should modify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integration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This book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provincial economy in China’s Mainland in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new economic geograph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us trial agglomeration gap is an important analysis dimension used to judge the degree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location difference is an initial condition,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cause the self-reinforcement of agglomeration,leading development of advantageous area for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vincial economy integration,and policy difference leads to path dependence of integration tendency.In general,this book explains the trade effect,intra-industry trade and monetary integration of“Greater China”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by the use of the economics of integration paradigm,and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location and policy difference of provincial economic integration by use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new economic geography.From the pan integration,this book explains the mechanism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mpirical study,this book uses Balassa model,GL index and real interest parity to measure the trade welfare effect,inter-industry trade and intra-industry trade,and monetary integration.Towards provinci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s Mainland,this book uses Krugman indices,regression analysis of panel data to test province industrial average concentration rate,province industrial central value,location and policy factors of provinc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market integr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economic bodies.In the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Hong Kong,Macao,Taiwan and China’s Mainland,there is total trade creation effect,net trade creation effect and none trade diversion effect.Meanwhile,in the trade relation between China’s Mainland and Hong Kong,Macao,Taiwan,there is none total trade diversion and net trade diversion effect.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 play a leading role in intra-industry trade of“Greater China”economic region.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the exchange rate regime to monetary integration in“Greater China”economic region.In provincial economy of China’s Mainland,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improving,but provincial differe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significant.In theoretically,this book holds that government’s good wish based on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of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has not completely realized.From the view on result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region relative specialization disparity of China’s Mainland is reducing,provincial region economic integration presents club-convergence trend.In location factors,the difference of coastal and inland has significant effect to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In policy factors,export leading polici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to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The higher government participates in the economic activity,the hinder is in region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this book presents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and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and expects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Greater China”economic region and provincial economic region.

Keywords:regional economy;pan integration;“Greater China”economic region;provincial economy

1 导 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中国最近30年以来的经济转型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重构和整合推进的,这种重构和整合发生在两个大的“区域”层面:一个是包括了港澳台在内的“大中国”(Greater China)经济区层面,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和台湾与大陆之间经贸联系的不断加强,这个层面的区域经济整合得以不断推进;另一个是大陆内部各大行政区层面,随着被计划经济一度扼杀了的区际经济之间直接联系的恢复,以及资源配置由一个颇大的中央计划系统向市场的转变,这个层面的区域经济整合呈现出显著的经济绩效。这两个层次的区域经济整合,无疑存在着差异:“大中国”经济区属于不同关税区、不同货币体系的区域经济,整合的侧重点在于市场整合;大陆内部各大行政区属于同一关税区、同一货币体系下的区域经济,这一层面的整合超出了狭义的市场整合的内涵,属于广义的经济整合与区域重构。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对中国独特的两种区域经济整合进程进行理论分析,并就一些关键性命题进行经验性实证检验。

经济理论迄今为止关于区域经济整合的研究,有两个分析范式:一个是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经济学”;另一个是空间经济学之“新经济地理学”(NEG)。一体化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要属关税同盟理论,一般认为,Viner(1950)是这一理论的开拓者,而Shoup(1953),Meade(1953,1955),Cooper和Massell(1965a,1965b),Johnson(1965a,1965b),Balassa(1962),以及Corden(1972、1974)等人的学术努力,则使这一理论体系最终成型。与此同时,欧盟及其前身欧共体的区域经济整合实践,是这一理论不断拓展和检验的重要现实动力。客观地说,或许是欧盟各国的地域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交易赋予了特定的空间规定,局限于欧盟经济的理论研究者通常将区域经济整合的空间纬度,理解或解说为相邻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这种经济往来不像通常的国际贸易理论所意指的那种以漂洋过海为特征的经济贸易。不过,审视一种理论从而对这种理论予以性质界定,应该以理论讨论的对象、中心问题的分析处理以及理论研究所波及的主体行为等作为考察的依据,而不应该单纯以某一理论框架来界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问题,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以“收益递增”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国际经济的学术贡献,理论界将其解说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NEG),是符合正在日益拓展的区域经济整合之实际的。本书的研究将指出,上述两种分析范式,需对其适用性作出界定后才适合于对中国区域问题的研究。

那么,对上述两种分析范式的适用性进行界定的理论背景是什么呢?在汗牛充栋的有关区域经济的国内外文献中,一些学者将一体化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整合”(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或译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及相应的实证方法引入了对中国内部区域经济整合的分析。这种分析的逻辑进路是:套用区域经济整合理论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之间的区域市场分析,进而在论及中国大陆各大行政区划,尤其是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这类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整合时,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展开解说。但问题在于,一体化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区域经济整合理论及实证方法,是以西方发达国家或具有大体相同的政治、历史、经济、地理环境为背景的,这些理论难以将不发达国家或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纳入该理论所解说的区域经济整合模型;同时,由于模型选择的解释性变量的差异,一体化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经济整合模型也不能对政治、经济、文化错综复杂的国家的内部区域经济整合作出符合其理论逻辑的论证。因此,当我们将分析视角转向不发达或体制转轨国家,进而研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的内部区域经济整合时,有必要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对一体化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作出某种程度的调整,以便让理论分析较为符合中国的情况。如果能在理论上梳理出一个解释大国内部独特区域经济整合的分析框架,并将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等理论融合运用到这一体系中,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区域经济整合的研究,通常在数据选取、分类和处理上碰到困难,主流经济理论普遍认为,来自一些较大的经济体内部的数据显得越来越重要。他们认为传统的跨国研究难以控制国家间由文化、制度、统计口径等因素而导致的数据异质性和不可比性(Atkinson and Brandolini,2001;Srinivasan and Bhagwati,1999),而一国内部数据出现异质性和不可比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如果主流经济理论的这一观点正确,那么,对中国内部两类区域经济整合的实证研究在比较研究方面将具有推动该领域研究的积极意义。事实上,现有的关于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研究是对区域经济整合差异之影响因素的分解,因为,无论是对优惠政策、不同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异、国际直接投资,还是对民营企业的不均衡发展、偏向于东部的财政转移等分析,都只是对区域经济整合的现象形态的剖析,而不是对其激励的解读。如果我们能在实证研究中提炼出中国两类区域经济整合所蕴含的相关机制,而不是局限于检验区域经济整合的历程或现状,则建立在机制分析上的对策建议或许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对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有不同的价值效应。

本书将尝试性地运用“泛一体化”的分析框架,力图在借鉴一体化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现阶段区域经济整合的实际进行解说,并通过对“大中国”经济区域与大陆省际区域的融合分析,以论证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中的“泛一体化”现象的客观存在。

1.2 主要研究方法

基于本选题是对中国两类区域经济的整合提出一个尝试性的分析框架和以大国数据来检验相关理论的构想,本书拟采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比较研究以及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经济研究所推崇的实证分析方法,并不仅仅是指利用计量模型来进行经验检验,更重要的是对观察到的经济现象进行洞察和解析。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研究秉承经济学经典方法论的思想,在对问题展开实证分析时,通常只涉及真实世界的某些或某个方面,并不企图通过实证分析来反映全部的真实世界。当然,这种只部分反映真实世界的分析方法或许会损害问题分析的质量,但如果本研究能通过计量模型对中国两类区域经济整合作出一些大体符合实际的实证检验,则笔者认为运用实证方法来论证“泛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整合,也许会获得部分成功。

规范分析方法要求对问题的研究能提出不同的政策选择,并能对特定政策的设计提供实证分析结论的支持。针对规范分析方法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不同经济现象作出价值判断的情况,本研究在对中国两类区域经济整合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力图提出一些依据本研究分析结论的可供选择的政策设想,并尽可能保持中性的价值判断。

基于“泛一体化”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港澳台和大陆省际区域经济整合,本研究所采用的比较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同比、类比和异比来进行逻辑归纳和演绎。这种比较研究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对国际经济学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涉及的适合于中国两类区域经济整合的文献进行比较与归纳,以期得到一些富有启示性的研究思路;二是对相关理论论及的区域经济整合的测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寻找适合解释中国两类区域经济场整合的具有可操作意义的实证方法。

分析中国两类区域经济整合涉及对制度演进历程的考察,这一事实要求我们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作出符合现实的解说。本研究在论及不同关税区、不同货币体系的“大中国”(Greater China)区域市场整合以及同一关税区、同一货币体系下的大陆内部的各大行政区划之间的市场整合时,对两类区域经济整合背后的宏观历史背景作出与理论相结合的回顾和提炼,以使相关的论证过程紧密围绕核心主题,力图做到历史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统一。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本书遵循从理论分析到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以国际经济学的一体化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适合解释中国区域经济整合实践的模型为依托,对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实践进行“泛一体化”视野下的研究。按照这种分析思路,本书由六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简要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方法、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内容。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考虑到目前系统考察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的文献尚不多见,本章的文献综述是围绕“泛一体化”框架来对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而进行文献梳理的。文献综述的脉络首先是考察新古典经济学、博弈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不同关税区或国际层面的有关区域经济的理论见解;继而从工业集聚与开放和增长两种视野对同一关税区或区际层面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论;最后,归纳了相关理论有关区域经济整合之实证检验的论题,重点介绍了产业专业化效应和货币一体化效应的实证检验方法。基于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现实的分析需要,本章对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作了文献整理,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评述。

第三章是“泛一体化说”的机理分析。本章在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多层次性展开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对“大中国”经济区层次的市场整合,分别从港澳与大陆、台湾与大陆间的贸易演进作了多视角的分析,从产业集聚、区位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大陆省际层次的市场整合展开探讨。本章是全文重要的理论基础部分,该部分借助于归纳图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泛一体化”机理展开了系统论证,问题的论证过程也是本研究相应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的展现过程。

第四章是“大中国”经济区之于两岸四地间贸易往来效应的实证检验。本章对两岸四地贸易影响差异性所进行的检验,是试图说明在CEPA实施后,港澳台与大陆间的贸易在存在总贸易创造效应及获得净贸易创造的同时,没有形成净贸易转移。对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关系的检验表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中国”经济区层次的产业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形同两岸四地资源禀赋的差异有很大的相关性。相对于澳门和台湾,无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香港与内地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本较低。本章在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对“大中国”经济区层次的货币一体化所进行的检验,是基于平价条件之差别基础展开的,实证结果揭示,固定汇率安排对区域市场整合的影响同强一体化迹象有着相关性。

第五章是大陆省际层面区域经济整合的实证检验。本章分别从产业集聚、区位因素和政策因素来展开检验,所使用的指标有:地区的产业平均集中率和制造业中心值、Dém urger(2002)模型基础上的回归系数指标。本章的实证结论显示,即使是在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考察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东部沿海地区也是高于其他地区的,这纠正了“计划时代制造业平衡分布”的传统观点;同时,实证检验表明在省际层面上,地理因素在大陆省际区域市场整合中发挥显著作用,政策因素尤其是对省际区域市场整合的政策因素有着历史积淀作用。

第六章是结论、政策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章在总结主要结论和存在理论分析不足的基础上,对问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供了一些思路,并依据分析结论提出了政府在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几点建议。

根据本书的逻辑思路和结构安排,整体研究框架的逻辑架构和核心工作可用图1.1予以描述。

图1.1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点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发展都是由区域经济构成的,不同模式的区域经济整合将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效应。经济理论关于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在结构分析上离不开对现实中有可能存在的区域市场整合的研究,这一研究是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经济学界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为基础,将区域经济整合主体的空间维度界定于主权国家之间,而对中国这一主权国家内部正在形成的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的分析和研究,很少有文献将它们置于同一框架下来进行探讨。本书作为这方面研究的一种分析尝试,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1.已有的对区域经济整合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基于以欧盟为代表的主权国家之间的现实经历。本书则是以中国这一主权国家内部为出发点,研究中国正在形成的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现状。具体来说,通过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理论的梳理,本书论证了“大中国”经济区层面基于不同关税区和货币区的市场整合的福利损益,以及政策制定权分配和市场整合外部性之经济主体间的相关性;通过对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梳理,本书论证了大陆省际层面市场整合背后的产业集聚、区位和政策等因素的差异性。在“泛一体化”视野下,将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融合于整体分析框架的研究,是与中国经济的现实相吻合的。这种研究思路跳出了“板块分析”模式对问题研究的局限,实际上是一种将原有理论糅合起来以期通过现实的分析尝试,它可以在借助主流理论的分析方法的前提下拓宽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它有可能存在的创新,是或许能描绘出转型中的大国区域经济整合的一般图景。

2.已有的区域经济整合理论模型大多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模型中的变量主要用于解释经济整合的福利效应。本书在对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从博弈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对模型展开理论解说。具体来说,本书首次提出区域市场整合实施方式的安排,最关键的是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权限的分配,无论是大经济体主宰小经济体的跟进模式,还是成员体共同协商,都需面对非对称博弈困局。非对称的博弈能否促成一种合作博弈格局,“先行者占优”能否实现需要考虑区域市场整合的外部效应问题,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区域市场整合的包容性联系在一起的。除此之外,本书还对区域市场整合的贸易福利、政策制定权分配和外部性等三个演进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3.已有的关于区域经济整合的经验检验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计量分析,本书则对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演进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来说,本书对“大中国”经济区层次市场整合的实证检验,运用了需求弹性测度、GL指数检验、平价条件回归等方法,研究发现两岸四地的区域市场整合带来的总贸易创造或净贸易创造大于总贸易转移或净贸易转移,四个经济体间存在着很强的产业内贸易关系,固定汇率安排是与强一体化迹象联系起来的;对大陆省际层次市场整合的实证检验,运用了产业平均集中率和制造业中心值、工业产值影响因素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省际层面的产业地区集中更加明显,地理因素尤其是地区企业数和消费者购买力对于区域经济整合发挥显著的作用,政府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都对省际层面的经济整合产生显著影响。

本书的研究思路、角度和方法虽然未离开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但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于“泛一体化”视野,并以此来检验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上述三个可能创新点可以简单地用表1.1来表示。

表1.1 本书可能的创新点

2 区域经济整合与“泛一体化”说: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整合”,也译为“区域市场一体化”,但此概念尚未有[1]被普遍接受的解释。主流经济学家(Balassa,1962;Curson,1974;彼得·林德特和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85)对这一概念和内涵[2][3]的基本界定未曾离开相邻国家的空间维度,概念的如此界定,实际上是将区域经济整合理解成标准的国际经济学论题。众所周知,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之间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于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整合的分析边界便被局限于国际经济往来,而一国内部各种区域市场有可能存在的整合现象便被排斥于分析视野之外。几十年来,中国两种类型(或两个层次)的区域市场发展,正在呈现出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合趋势。这种整合趋势在地域和内容上的反映,表现为两种格局:一种是包含了港澳及台湾在内的所谓“大中国”经济区层次的市场整合,这类整合属于不同关税区、不同货币体系下的经济整合;另一是大陆内部各大行政区划之间的市场整合,尤其是省际市场整合,它属于同一关税区、同一货币体系下的经济整合。于是,“区域经济整合”(或“区域市场一体化”)这个国际经济学概念被引[4]入了中国区域经济整合分析,区域经济整合概念似乎有了新的内涵。

但问题在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与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毕竟存在质的不同。当人们研究国内各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时,究竟能不能以国与国之间区域经济整合的相关理论来解释和研究大国内部的区域经济整合呢?中国内部区域经济的多层次性和经济政治制度的多样性,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这种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呢?如果在原则上可运用,则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补充和修正呢?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现实表明,不同关税区、不同货币体系的“大中国”经济区市场整合,虽然同样属于主权国家内部的整合,但它同国际经济学研究视野中的国与国之间的区域经济整合有很大区别;这种区别也反映在同一关税区、同一货币体系下的大陆内部行政区划之间基于体制、制度等因素对区域市场整合的妨碍。据笔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迄今为止,系统性考察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书拟用“泛一体化”说将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围绕这一分析框架的架构进行必要的文献评述。

2.1 不同关税区或国际层面的区域经济整合

20世纪后半期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拓展,是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整合现象展开了实证和规范分析,这便是国际经济学分支理论中著名的“一体化经济学”。一体化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当[5]属关税同盟理论,迄今已逾半个多世纪。早期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两大论题展开:一是区域经济整合中关税同盟的各种效应(Viner,1950;Meade,1953、1955;Lipsey,1957),另一是区域经济整合的目标(Cooper&Massell,1965a,1965b;Johnson,1965a,1965b;Balassa,1962;Corden,1972,1974)。客观地说,这些研究对于解释影响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经济的决定等问题,在理论上作出了贡献。但由于这些研究尚存在一些同现实不吻合的地方,于是理论界对这些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性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收益递增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NEG)将“一体化经济学”在三个视野下进行了拓展:区域市场整合的研究被新古典经济学视野、博弈论视野和新贸易理论视野共同关注。本节将在不同关税区层面上对这三个视野下的近期理论发展作一梳理。

2.1.1 以关税同盟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视野

新古典经济学对区域经济整合的分析基于以下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变的规模收益和理性经济人,其分析重心在于强调非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损益及由此引发的对政府干预的福利分析。关税同盟理论,作为新古典经济学视野下区域经济整合理论的核心,被公认是随[6]Viner(1950)的开拓性研究而逐渐成形的。之后,经过Shoup(1953),Meade(1953,1955),Lipsey(1957),Tinbergen(1965),Cooper和Massell(1965a、1965b),Johnson(1965a、1965b),Balassa(1962),以及Corden(1972,[7]1974)等学者的工作,则使这一理论体系最终成型。与此相对应,这一理论不断拓展和检验受欧盟及其前身欧共体的区域市场整合的深刻影响。

关税同盟理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在充满民族主义的同时,强调区域经济整合之贸易壁垒的重要性,认为同一关税可以将区域内的资源合理配置,从而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贸易扩张和贸易条款、成本递减和贸易抑制等效应。

2.1.1.1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在涉及国际贸易问题研究的50多年间,Viner提出并论证的“贸[8][9]易创造”(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概念,不仅为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学者所接受,也为大多数政治经济学家所接受。但是,特定概念的提出和论证是一回事,人们是否接受概念的学术理念从而作为分析工具又是另一回事。在新古典经济学大量的规范分析中,政治经济学家在思考政策主张时受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理论的影响较小。Viner认为关税同盟并不一定等于向自由贸[10]易过渡,关税同盟只是在成员体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对成员体以外的第三方却实行保护贸易。Viner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关税同盟效应是由贸易创造所产生的收益减去贸易转移所造成的损失所取得的实际利益。

自Viner之后,很多学者也采取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来考察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如巴拉萨(Balassa,1975)通过定量方法测算关税同盟的利益,结果发现关税同盟所带来的利益并不像预测中那么显著。在巴拉萨之前,米德(Meade,1955)也曾指出,当关税同盟形成时,贸易创造可能很小,而贸易转移则可能会很大。这两位经济学家之所以得出类似的结论,是基于Viner分析方法的两个缺陷:(1)该方法未能确切地考虑到政府政策选择所存在的限制,即外部限制(国际协定:关贸总协定的限制)和内部限制;(2)该方法没有考虑到本国的政策决定会对成员体和世界其余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针对Balassa和Meade的质疑,Viner进一步指出,源自贸易转移的福利成本被来自成员体的消费者所挤压,而不是被非成员体的出口商所挤压。Viner的分析是清晰的,但由于他的假定过于简单,以至于要补充两个关键性的假定:(1)未来成员体的生产成本被假定成固定,或者说成员体的生产不受成本制约。因而生产商的“租金”(rent)和“超额利润”(excess profit)要素没有在分析中被显示。如果成本可变,一个更可能的事件将会发生:即在成员体和非成员体都有可能损失的前提下,任何同时包含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因素差别[11]的贸易自由化行为,均会促进成员体的生产。(2)成员体内的消费者未来需求是不变的。Viner的分析聚焦于资源的分配变化和生产的效率,然而,他没有提及关税同盟形成致使国内价格降低时的消费者反映的需求。其实,价格下降对福利有积极影响,它会导致消费者剩余,而消费者剩余或多或少会改变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效应。因此,Viner抽象了这一假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理论分析价值。而关税同盟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则明显引起了Viner的关注,他考察了成员体之间的生产结构差异对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并对这一效应有可能存在的含义进行了解说,他认为成员体的生产结构越是充满竞争性(越不是互补性的),关税同盟增加福利的可能性就越大。他进一步指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还取决于运输成本,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成员体间的运输成本越低,区域市场整合的收益就越大。据此,他的分析结论是:随着关税同盟中邻近成员体的加入,跨国境的贸易创造就有着较大的可能性,较之于遥远的成员体所进行的贸易转移,贸易创造更容易产生福利效应。

客观地评价Viner有关贸易的经济理念,他所强调的是关税的高低会影响从关税同盟中得到潜在的收益和损失。具体地说,在关税同盟成立前,对未来成员体的高关税会增加贸易创造的可能性,而在关税同盟建立后,这些未来成员体则有可能取得福利收益;另一方面,对非成员体的低关税将会减少贸易转移的机会。显然,当我们将同一国度中不同区域的经济体看成是存在着一种准关税同盟的研究对象时,Viner关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的学说,无疑给我们研究区域经济整合提供了某些机理。当然,至于如何提炼这些机理并加以运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1.1.2 贸易扩张和贸易条款效应

在Viner第二个假定条件下,Meade(1955),Lipsey(1957)和其他学者宣称某些贸易转移将导致关税同盟的成员体受益。这些学者立论的基础是:如果成员体的地方价格(local price)下降得足够大,消费者剩余效应就能抵消生产商方面的消极的贸易转移效应。在这类问题的研究中,Meade(1955)考察了关税同盟对商品之间的替代影响,对贸易的扩张效应(trade expansion effect)提出了以下见解:高效率成员的低价产品会占领一体化市场,贸易量会大大增加以至于产生贸易扩张效应;低效率成员体加入关税同盟后,国内市场的价格降低以及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不断得到满足的供给条件会刺激国内需求,这同样会产生贸易扩张效应。Meade进一步指出,正如一个特定商品在不同供给来源之间的替代一样(生产效应),在商品间的替代(消费效应)中,贸易创造在使福利增加的同时,也会使贸易转移[12]的福利减少。由此可见,经济学家继Viner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关税同盟下的贸易问题的研究。

Lipsey和Lancaster(1956,1957)则注意到,生产效应和消费[13]效应(通常的关税同盟理论)应被视为次优理论的特例。Lipsey(1960)认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取决于关税同盟建立之前成员体内生产的商品与从非成员体进口的商品,在成员体消费的相对重要性。假使其余情况相同,成员体内商品所占的份额越大而从非成员体进口的商品的份额越小,建立同盟后福利增加的可能性越大[14]。以上理论见解的逻辑推论是:应用扩大关税同盟可以增加生产资源重新配置的可能性,收益大小与参与成员体的市场规模的增加是正相关的关系(例如,小成员体将比大成员体从参加关税同盟取得更多的收益)。

依据Lipsey和Lancaster的理论,如果从成员体的市场规模来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扩张效应,那么,我们便可从参与成员体的数量来理解关税同盟的福利分配。显然,这涉及贸易条款效应问题,Kemp和Wan(1969,1976),Amdt(1997)等人曾专门对此作过详细分析。无独有偶,Amdt提出了一个包括3-4个国家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这种模型试图证明如果关税同盟所包含的成员体数目足够大,那么关税同盟会改善其成员体的贸易条件。实际上,Kemp和Wan曾证明过组成关税同盟后的非成员体的福利不会受损以及成员体福利将会改善的情形。这一证明的理论基调是,关税同盟通过与世界其他成员体的贸易条款的改进,有可能实现成员体重新分配世界收入的目的。我们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关税同盟框架对那些不能独自影响贸易条款的小成员体特别可取,小成员体一旦加入关税同盟就可以做它独自不能做的事情。

2.1.1.3 成本递减和贸易抑止效应

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扩张和贸易条款效应都是静态地描述关税同盟对成员体的福利损益,即它们仅仅涉及资源的再配置:一些产业扩张,另一些产业收缩,由此导致某些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因此受益;除此之外,这些研究与组成关税同盟之前的研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20世纪60年代,两篇影响巨大的专业论文(Cooper&Massell,1965a;Johnson,1965a)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逼近区域经济整合的动态论题。Cooper和Massell(1965a,1965b),Johnson(1965a,1965b),以及Balassa(1967)等人考察了关税同盟对诸如经济规模、生产经营效率提高以及闲置资源利用等的动态效果,他们立论的基础主要在于结成关税同盟的各个成员体的市场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的情形。倘若存在这种情形,就会出现两种可能性:竞[15]争可能激化;未曾实现的规模经济可能成为现实。

然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就其本质而言是模糊不清的,因而很难加以度量,只是动态效应比静态效果更加重要。Corden(1972,1974)就此分析了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的内部经济——规模经济。根据Viner和Meade的分析,低效率成员体在区域经济整合后可以获得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扩张效应两种利益,高效率成员体只获得贸易扩张效应。Corden认为,高效率的成员体从区域经济整合中获得的利益远不止这些。除了一般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高效率的成员体还能获得一正一负补充效应,即成本递减效应(cost reduction effect)和贸易抑止效应(trade suppression effect)。区域经济整合后,高效率成员体的低成本的产品占领了整个或大半个区域市场,大大增加的贸易量和生产量会使边际成本递减,从而获得成本递减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Corden也强调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低成本成员体在区域经济整合后都能获得成本递减,它要取决于成员体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之前的生产状况。如果区域经济整合之前,高效率成员体在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世界上最高效率,区域经济整合后,有可能会停止进口,从而转向使用相对低效的生产来满足整个区域市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成本递减效应会被所谓的贸易抑制效应所抵消,即原本自己不生产的高效率成员体会因为本国较贵的生产代替了从较便宜的同盟外成员体进口产品而遭受福利损失。

随着规模经济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区域整合市场的动态分析,衡量关税同盟配置下的利率的标准扩散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扩张和贸易条款效应,以及成本递减和贸易抑制效应。经济学家将这些效应糅合于区域经济整合的动态分析,是规模经济催化经济学家深入思考的结果。当这些研究关联到政策问题时,其分析视野便进一步得到了拓宽。

2.1.2 以政策制定权分配为角度的博弈论视野

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博弈论是研究各个主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决策行为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论受西方主流经济学青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该理论扬弃了传统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的抽象假设;二是该理论的最大原则和最小原则对新古典的最大化假设有内在契合,从而使得数学语言和经济学含义的融通成为易事。Grubel和Lloyd(1975)较早在博弈论视野下考察区域经济整合现象,他们分析了欧共体内不同成员体间产品双向贸易的缘由,发现相关产业内的专业化是由于欧共体在特别生产链上的生产者集聚,以及成员体享有整个欧共体市场的特殊商标(the particular brand)产生的准垄断(quasi-monopoly)模式。基于这样的观点,Grubel和Lloyd反对以Hecksher-Ohlin模型为标志的产业间贸易理论(theory of inter-industry trade)。

Helpman和Krugman(1985),Smith和Venables(1988),Helpman和Krugman(1989),Gasiorek(1991)等学者在Grubel和Lloyd的研究基础上将博弈论引入关税同盟的效应分析。他们的研究发现:在收益递减情形下,“先行者占优”(first mover advantages)法则难以成立,政府面对的诱惑是通过干涉经济以达到期望的生产和面对冲突的先占进入(pre-empt the entry),也就是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Krugman,ed.,1986)。但在收益递增情形下,如果“先行者占优”法则强烈,内部“越轨”式的抢先行为便较多,于是,区域经济整合不仅可能导致成员体与非成员体之间的贸易政策冲突,而且可能导致成员体经济之间的贸易政策摩擦,除非成员体之间的博弈具有合作博弈的特征。

但现实表明,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整合可能导致的,不仅是成员体与非成员体间日趋矛盾的关系,而且也有可能导致成员体间更加频繁的摩擦。现实对理论研究的要求是,对不同关税区成员体间区域经济整合问题的研究,不能再局限于古典的分析框架。如果说合作博弈表征的是区域经济整合时为避免成员体经济之间贸易政策摩擦的策略选择的话,则非合作博弈表征的则是区域经济整合时政策制定权分配的经济学学理。这种对区域经济整合的政策制定权选择的探讨,称为“内生一体化理论”,该理论主要是围绕区域经济整合的最佳共同关税的确定、同盟之非合作博弈等论题展开的。Gatsios和Karp(1991)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他们提出了一体化(或关税同盟)成员体政策之非合作博弈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分析构架如下:假设A、B两成员体建立关税同盟,同时对外关税制定权由某一成员体执掌,那么在制定共同对外关税时,政策制定者(A成员体或B成员体)必须将非同盟成员体的反应考虑进去,即政策制定者的行为是策略性的。假设成员体间的关税为t,成员体与世界其他非成员体间的关税分别为T,则同盟内的成员体福利为Wi(t,T)*(i=A+B),而世界其他非成员体的福利为W(t,T)。

如果成员i为同盟决策者,那么它在制定共同对外关税时,对应于某一给定的T,会选择一个使本国福利最大的共同对外关税,该关税是世界其他非成员体关税T的函数,可表示为ti (T),称为反应函数。如果两个成员体比较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则它们的反应函数会比较接近但不会完全相同。同理,世界其他非成员体的反应函数可表示为T(t)。如图2.1所示,A、B是两个均衡点,A点是当A成员体为政策制定者时的均衡状态,B点是当B成员体为政策制定者时的均衡状态。曲线W1表示通过A点的、福利水平为W1的A成员体的等福利曲线(曲线与横轴越接近,所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t1,与T1,T2,T 2是最佳关税水平。此外,从图2.1中还可以发现,对于A成员体来说,当B成员体是政策制定者时,其福利会更高(通过B点的A成员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